崇明民众抗日自卫总队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崇明民众抗日自卫总队(简称“崇总”),在1938年4月到1940年9月的两年半时间内,一直活跃在崇明岛上,进行抗日游击斗争。1938年4月,流亡在外的国民党崇明县县长陈庚尧派专人到崇明岛收编地方武装,成立崇明民众抗日自卫总队。自8月始,中共党员瞿犊、沈鼎法、王进相继来到崇明,收编和统一了崇明各个区的游击队,旋即国民党崇明县县长任命瞿犊为“崇总”总参谋。自此,“崇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有组织有策略地进行了一系列抗日斗争。1939年1月,瞿犊、王进在启东被害后,岛上各分区的游击武装一度再现各自为政的局面。同年3月,中共江苏省委先后派中共党员茅珵、陈国权、韩念龙等来到崇明,再次整编了岛上的抗日武装,并沿用崇明民众抗日自卫总队的番号。未久,中共崇明县工作委员宣告成立。“崇总”在中共江苏省委和县工委的领导下,英勇作战,屡创日伪,实力和影响也日益扩大,终于引来日伪军的报复。1940年7月,日军调集上海等地的兵力对崇明进行大规模扫荡。为保存抗日武装力量,中共江苏省委江北特委指示“崇总”北渡苏中,接应新四军东进。此后,“崇总”相继被改编为“通崇海启抗日总队”、“崇启海常备旅”、“苏四区游击第三旅”和“新四军一师三旅”,成为新四军作战序列中的一支劲旅。“崇总”北撤后,崇明当地的武装斗争则转入了秘密的地下斗争。崇明民众抗日自卫总队的作战,不仅激发了岛上群众的抗日斗志,打击了日军的侵华部署和嚣张气焰,也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是苏沪地区抗日武装的重要组成部分。
“Chongming Guerrilla and Self-Defense Chief Force for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fight against Japanese in Chongming Island from April 1938 to September 1940. In April 1938, the KMT Chongming County Magistrate Chen Gengyao appointed man to incorperate Local Armed Force in Chongming, then the“Chongming Guerrilla and Self-Defense Chief Force for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tablished. From August, CPC members as Qu Du, Shen Dingfa,Wang Jin came to Chongming one after another , they incorporated and united Guerrillas in Chongming. Soon the KMT magistrate appointed Qu Du as the general advisor of“Chongming Guerrilla and Self-Defense Chief Force for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Since then , the Force had fight against Japanese under the uniformed command of CPC. After Qu Du and Wang Jin were murdered in Qidong in Jan 1939, each Guerrilla in island went its own way. In May , the CPC Jiangsu Provincial Committee sent Mao Chen,Han Nianlong, Chen Guoquan and more CPC members came to Chongming to reorganize the forces against Japanese in island, and still used the official designation“Chongming Guerrilla and Self-Defense Chief Force for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Soon ,the CPC Chongming County Working Committee established.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CPC Jiangsu Provincial Committee and County Working Committee , the Force struck the enemies seriously ,so it caused the acts of revenge from enemies. In July 1940, Japanese Germ called up troops from Shanghai to mop up in Chongming District. To perserve our forces ,the CPC Jiangsu Provincial Committee indicated the Force to withdrawn to Central Jiangsu, and coordinate the Eastern March New Fourth Army .From then, the Force was reorganized as“TongChongQiHai Guerrilla for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ChongQiHai Regular Brigade”,“the 3 rd Brigade of the 4th Guerrilla District in Central Jiangsu”,“the 1st Division,the 3 rd Brigade of New Fourth Army”, and Chongming started the underground Anti-Janpenese War. In a word, the fights of“Chongming Guerrilla and Self-Defense Chief Force for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lifted people in the island, hit the emenies hard,it contributed to the Anti-Japanese War of Chinese People, also was the important part of Anti-Janpanese Forces in Suzhong-Shanghai .
引文
①《大美晚报》,美国商人在华出版的英文报纸。1929年4月16日在上海创刊。1931年美国记者高尔德任总编辑。1933年1月16日增出中文版,1937年12月1日又发刊中文《大美晚报晨刊》,发表过不少抗日救亡文章。
    ②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上海郊县抗日武装斗争史料》,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84页。
    ③李鹤庐,《崇明沦陷记》上,《档案与史学》1995年,第4期,第39页。
    ④同上。
    ③同上。
    ④沈鼎立,又名沈仲彝,1909年出生于上海市崇明县大同乡,1937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上海沦陷后,沈鼎立停办了新河民众教育馆,组织学员,成立了港口巡逻队,在长江边上日夜巡逻守望,防敌登陆。该队武器简陋,只有沈从罗店、大场收购来的数十支步枪。
    ⑤《劫后的崇明现岛上驻有日军三千壮丁青年多惨遭杀戮》,《大美晚报晨报》,1938年3月26日,第5版。
    ⑥《崇明沦陷记》上,第40页。
    ⑦同上。
    ⑧同上。
    ①详见中共崇明县委组织部等编:《上海市崇明县组织史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3页。
    ①季方:《缅怀抗日先驱抗战中的一件怪事》,启东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启东文史》第11辑,1989年12月,第12页。
    ②蓬(茅珵):《悼抗敌志士瞿犊、王进》,《启东文史》第11辑,第22页。
    ③《申报》1939年3月14日,第10版。
    ④同上。
    ⑤同上。
    ②详见《上海郊区抗日武装斗争史料》,第185页。
    ①蒋煊洲部突围战役,可参见《抗战中的“蒋队”》,《战斗在崇明岛——革命斗争回忆录》,第24页;《上海郊县抗日武装斗争史资料》,第185页。
    ②警卫班突袭堡镇据点战役,参见《上海民兵斗争资料室》(六),第9页。
    ③详见《中共崇明工委领导抗日武装斗争概述》,《党史资料丛刊》1983年第4辑,第59页。
    ①详见《战斗在崇明岛上》,《战斗在崇明岛——革命斗争回忆录》,第38-44页。
    ②详见《中共崇明工委领导抗日武装斗争概述》,第62页。
    
    ①详见《中共崇明工委领导抗日武装斗争概述》,第59页。
    ②详见《上海民兵斗争资料史》(六),第13-14页。
    ③《蕴藏着地下火的崇明(下)》,《中美周刊》,第2卷第3期,第13页。
    ①《蕴藏着地下火的崇明(下)》同上,《中美周刊》,第2卷第3期,第13页。
    ②同上。
    ③《民运工作的回忆》,朱溪东,《战斗在崇明岛——革命斗争回忆录》,第71页。
    ①卓萍,《回忆崇明抗战初期的武装斗争情况》,《县志拾零》,。
    ②施圣德,1958年时任崇明县县公安局局长,负责调查1940年7月的崇明大烧杀,此报告为施于1958年7月30日亲笔书写报告。
    ③《施圣德调查报告》(1958年7月30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罪行汇编(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90-291页。
    ①《施圣德调查报告》(1958年7月30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罪行汇编(上)》,第290-291页。
    ②同上。
    ③《施友才陈述笔录(1957年10月24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罪行汇编(上)》,第290-291页。
    ④《被害人孙冠军、孙应谷陈述笔录(1958年6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罪行汇编(上)》,第292页。
    ①《申报》,1940年8月6日,第7版。
    ②日新镇、黄毛二镇、市河镇、大新镇、江堰、席明镇、浦正港、小市河等镇皆为三区富民乡、油桥乡、济民乡、谢东乡等乡属镇。
    ③伪“自卫团”,是日伪在崇明组织的边防部队,有1000余人。由于日军屡屡遭游击队袭击,怀疑伪“自卫团”与游击队有联系,因此趁对崇大规模“扫荡”时,将“自卫团”缴械并全体坑杀。
    
    
    ①《申报》,1940年8月7日,第7版。
    ②《申报》,1940年8月8日,第7版。
    ③《日伪上海市政府》,上海市档案馆编,档案出版社出版,1986年版,第221-222页。
    
    ①《日伪上海市政府》,第222页。
    ②同上,第223页。
    ③同上。
    
    ①《中共崇明工委领导抗日武装斗争概述》,《党史资料丛刊》1983年第4辑,第64页。
    ②《记难忘的两件事》,《战斗在崇明岛——革命斗争回忆录》,第105页。
    ③《北撤运枪记》,《战斗在崇明岛——革命斗争回忆录》,第115页。
    ①《北撤运枪记》,《战斗在崇明岛——革命斗争回忆录》,第117页。
    ②钱伯荪:《中共崇明工委领导抗日武装斗争概述》,《党史资料丛刊》1983年第4辑,第64页。
     ①信洪林:《上海郊县抗日武装的发展及历史贡献》,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编:《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第一辑,开明出版社1992年版,第50页。
    ①二区区委书记韦敏,华海源,徐荣恩(胡杰);三区区委书记朱溪东,组织委员王珍,宣传委员范义;强民乡支部书记薛林祥;大椿乡支部书记施群;大新中学男生支部书记陈怡阁、女生支部书记项清如,单线联系党员郁谦;一区单线联系党员吴纯夫;四区单线联系党员刘裕嘉。
    ②《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组织史资料(1920.8——1987.10)》,第22页。
    ③同上。
    ①《“抗日民主堡垒”大新中学》,《战斗在崇明岛——革命斗争回忆录》,第100页。
    ②《上海郊县抗日武装斗争史料》,第533页。
    ③《抗战中办起的义化小学西乐队》,《战斗在崇明岛——革命斗争回忆录》,第166页。
    ④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合编:《日汪的清乡》,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865页。
    [1]《日伪上海特别市政府警察局关于崇明、横沙、奉贤等三区被便衣队(游击队,土匪)骚扰捕获审讯的情况报告》,上海档案馆藏,卷宗R1-3-196。
    [2]《日伪上海特别市政府关于接受崇明县的文件》,上海档案馆藏,卷宗R1-3-777。
    [3]《日伪上海特别市政府关于崇明区警局警务月报》,上海档案馆藏,卷宗R1-4-140.
    [1]中共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上海郊县抗日武装斗争史料》[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2]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档案馆:《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组织史资料(1920.8——1987.10)》[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上海民兵斗争史资料组编:《上海民兵斗争史资料》(六)[M],1979年10月。
    [4]上海市档案馆编:《日伪上海市政府》[M],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
    [5]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上海抗日救亡运动资料选编》[M],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1985年版。
    [6]上海市档案馆编:《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上海罪行资料汇编》(上篇)[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合编:《日汪的清乡》[M],中华书局,1995年版。
    [8]中共上海市委资料征集委员会:《真理》[M],上海市档案馆选编。
    [9]中共上海市委资料征集委员会:《党的生活》[M],上海市档案馆选编。
    [10]中共崇明县委组织部等编:《上海市崇明县组织史资料》[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1]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辑》第10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
    [12]崇明县委宣传部:《崇明革命斗争史》[M],1961年版。
    [13]上海市崇明县志编纂委员会:《崇明县志》[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4]崇明县志办:《县志拾零》第3、8、11期[M],1982年5、6月。
    [15]上海军事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军事志》[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1994年版。
    [16]《中共上海党志》编委会:《中共上海党志》[M],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1年版。
    [17]朱保和:《宝山县志》[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8]王国忠,上海旧政权建置志编纂委员会:《上海旧政权建置志》[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1]《党史资料丛刊》,1981年第1辑[M],上海人民出版社。
    [2]《党史资料丛刊》,1982年第4辑[M],上海人民出版社。
    [3]《党史资料丛刊》,1983年第4辑[M],上海人民出版社。
    [4]《党史资料丛刊》,1984年第3辑[M],上海人民出版社。
    [5]《江苏文史资料选辑》,1982年第8辑[M],江苏人民出版社。
    [6]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上海分会,《华中抗日斗争回忆》[M],1983年第2辑。
    [7]江苏省启东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启东文史选辑》第6辑[M],1987年6月版。
    [8]江苏省启东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启东文史选辑》第13辑[M],1991年4月版。
    [9]政协南通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会:《南通史话》第6辑[M],1985年7月版。
    [10]黄祖兴:《战斗在崇明岛——革命斗争回忆录》[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中美周刊》[N](1938年-1940年)
    [2]《大美晚报》[N] (1938年-1940年)
    [3]《大美晚报晨报》[N] (1938年-1940年)
    [4]《申报》[N] (1938年-1940年)
    [1]唐培吉著:《上海抗日战争史通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邬正洪、傅绍昌编著:《上海人民支援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薛振东编著:《上海郊县抗日武装斗争》[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张铨、庄志龄、陈正卿著:《日军在上海的罪行与统治》[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卞杏英著:《上海革命简史》[M],学林出版社,1990年版。
    [6]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在上海80年》[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新四军研究会上海高校专题组编:《上海地下党支援华中抗日根据地》[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8]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抗日救亡史》[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9]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上海史1920-1949》[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唐振常:《上海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1]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编著:《上海抗战画史》[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12]王辅一:《新四军事件人物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崇明沦陷记(上)》,《档案与史学》[J],1995年第4期。
    [2]《崇明沦陷记(下)》,《档案与史学》[J],1995年第5期。
    [3]洪信林:《上海郊县抗日武装的发展及历史贡献》[J],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编:《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第一辑,开明出版社,1992年版。
    [4]顾学周:《上海郊区的抗日武装斗争及其历史经验》[J],《探索与争鸣》,2002年第8期。
    [5]李峻:《论抗战时期上海地区的武装力量及其影响》[J],《军事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
    [6]凌一览,陆晓路:《抗战时期中共江苏省委的历史贡献》[J],《档案与建设》,2007年第6期。
    [7]王悦玲,陈向新:《刘晓在重建上海地下党的岁月里》[J],《上海党史与党建》,1994年第3期。
    [8]李小苏:《民主革命时期中共江苏省委及其领导的上海工作》[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