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柿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查阅、田野调查、工艺实验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民艺中的“柿”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与梳理,并对中国民间文化中“柿”由一种普通植物演化为祥瑞纹饰的内在关联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且重点对从涩柿中提取柿液、柿漆并将之运用于现代生活的研发工艺作了初步的尝试。通过“柿”这一个案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柿由于其独特的个性、多样的加工方式而具有广泛的用途,在中国的民俗生活与民艺积累中成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创作素材与表现主题;中国柿文化的发展有着久远的历史,其影响远及东亚诸国,对柿文化及柿工艺传统的研究在现代经济发展与文化生活中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仅为“柿”个案研究的初步报告,有关柿工艺在现代生活中的文化意义及研发前景将是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希望本个案研究的方法与观念为类似民艺主题研究的展开提供有益的参照。
This paper inspects and arranges completely the persimmon used in Chinese folk arts by taking different methods of research , such as consulting literature , field investigation ,experiment of craft and so on. It also discusses initially the inherent connection with how the ordinary plant , persimmon ,becomes a kind of lucky decoration .It is the first step to focus on the study of craft that persimmon lacquesr and fluid made from astringent persimmon are used in modern life. From the single case mentioned above ,we can come to the conclusion: First , persimmon has its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and many different producing fashions ,and it is used widely . Because of this aspect, it becomes a creative stuff and expressive subject which people like to see and hear in Chinese folk custom life and folk arts . Seco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ersimmon culture has long history . Its deep meanings affect the oriental countries. In a word , the research in persimmon culture and persimmon craft has its own special value and deep meaning. This paper, as a singular case ,is only the preliminary report about persimmon . persimmon craft ,as a study problem ,its cultural significance in modern life and its prospect of investigation will continue for a long time. I hope the methods and concepts of research in this paper can set a good example for thematic study of folk arts.
引文
1/2,《柿树栽培技术问答》,王永蕙、李树林编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年,第3 页 
    3,《悠久的中国农业》,范楚玉,苟萃华,农业出版社,1983 年版, 
    4,瓦维洛夫通过考察证实起源于中国的果树有五十二种,柿树是其中一种。 
    5,《齐民要术》选释,大寨大队理论组编,科学出版社, 1975 年版,100 页 
    6,《中国古代版书业刊》,郑振铎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年,910 页 
    7/8/9 转引自《中国食疗学》,钱伯文、孟仲法等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年,121 页 
    10,注《本草纲目》,李时珍,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 年,1778——1782 页 
    11,柿子可以加工成柿饼、柿干、柿子果脯、糖渍柿片、柿子果丹皮、柿汁、柿子酒、柿子晶、柿果酱、柿果冻、柿罐头、柿子果糕、柿豆糕、柿圆饼、柿餜子、柿麻叶、柿丸子、柿子油茶、柿冻糕、柿羊羹、柿子糖、柿霜糖、柿醋等。此外,柿叶还可以制成集食用与药用为一体的柿叶茶。 
    12,据分析,柿果中每100 克可食用部分含蛋白质0.7 毫克,脂肪0.1 毫克,胡萝卜素0.16 毫克,硫胺素0.01 毫克,核黄素0.02 毫克,尼克酸0.2 毫克,抗坏血16 毫克,钙10 毫克,磷19 毫克,铁0.2 毫克,)此外还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其他的一些营养成份。 
    13,柿果向来就有“木本粮食”、“铁杆庄稼”的美名。 
    14,转引自《中国古代版画业刊》郑振铎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年,475—476 页 
    15,《本草纲目》,李时珍,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 年,1778 页 
    16,《中华民族饮食风俗大观》,世界知识出版社,主编鲁克才,1992 年,9 页 
    17,《中国吉祥文化》,宁业高,夏国珍,中华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年,259 页 
    18,“完聘”又称为“纳采”或“大聘”,就是接受聘金的仪式;办盘是准备礼物。 
    19,老花是一种婚礼上的用饼,表示圆满。 
    20,《中华民族饮食风俗大观》,主编鲁克才,1992 年版,316 页 
    21,《老北京风俗》,常人春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 年,150 页 
    22,《中国民间美术社会学》,王海霞,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 年,102 页 
    23,山东省柿子产地王坟镇人认为,柿子以火烤脱涩与用其他方法脱涩相比,味道更为鲜美,若不食用烧烤脱涩的柿子而去食用用其他方法脱涩的柿子,说明此人之愚蠢,好坏善恶不分。 
    24,《五千年野史》,上册,华龄出版社,1993 年,徐荣升编,292 页 
    25,见《绿圃撷趣》,李家福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年,24 页 
    26,见《中国民间文化》第一集,学林出版社,“余杭县超山花果农民间信仰习俗考察”,张长工,245 页 
    27,《本草纲目》,李时珍,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 年,1779 页 
    28,《装饰》, 2002 年12 月,转引自孔祥星、刘一曼:《中国铜镜图典》;周世荣《中华历代铜镜鉴定》 
    29,转引自《北京工艺美术》,二期,1980 年野崎诚近著,惠虹译,22 页 
    30,《装饰》, 2002 年12 期 
    31,《祥物探幽》,沈利华、钱玉莲著,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 年,278 页 
    32,同上 
    33,《北京工艺美术》,二期,1980 年野崎诚近著,惠虹译,22 页 
    34,《清末年画》,主编祝均宙、谢昌一,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年,166 页 
    35,此幅年画为河北武强一武张王生和年画作坊刻印,共有四幅,内容为以花开于盆中象征“四季平安”,其中每幅又可单独作为一装饰画,粘贴于柜橱、玻璃、窗台之两旁,以增加美观,这幅是四幅年画中的第二幅。 
    36,《中国民间年画》,王树村编,山东美术出版社, 1997 年,213 页 
    37,《陇中剪纸》,杨玉珍剪,黑龙江美术出版社,陆志宏编,125 页,2000 年 
    38/39,《中国民间美术全集》,装饰编《剪纸卷》,山东友谊出版社,邓福星主编,1993 年 
    40,如华北地区的主栽品种磨盘柿,(又称盖柿、合柿)因状如磨盘而得名;山西省优良品种形状如牛心的牛心柿、浙江地区的高脚方柿、其它地区圆柿、腰带柿等。 
    41,《中国紫砂图录》,骆彦卿、帅茨平编著,中国商业出版社,2000 年 
    42,《中国灯具简史》,高丰、孙建君,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1992 年,116 页 
    43,《中国民间玩具简史》,王连海,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1991 年,46 页 
    44,1987—1989 年,企业由第一任厂长张殿舟负责管理,后由现任副厂长相志江负责企业生产。企业大致加工销售情况:1987 年—1989 年两年时间中共生产销售400 吨柿漆,2001 年加工销售200 多吨,2002 年加工销售40 吨,2003 年加工销售50 吨,2004 年加工销售100 吨。由于该企业生产的柿漆主要是是作为日本青酒的清澄剂来使用,日本青酒中除了加入柿漆以外还要加入牛骨粉,2002 年席卷全球的疯牛病使日本青酒的销售额直线下降,从而对于该企业的柿漆生产与销售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至2004 年才逐渐回升。 
    45,资料来源:浙江省上虞市丰惠镇夏家村民陈永达提供,陈永达曾经专门从事柿漆加工二十余年,2003 年因柿漆市场需求量减少而被迫转行。 
    46,村中制漆人认为,柿蒂中没有多少柿油,去柿蒂又很麻烦,故不去柿蒂直接加工。 
    47,在这过程中操作者要注意保持与石臼的距离,既不能太近,以防止油溅入眼睛,又不可离石臼太远,太远,将不便于操作。 
    48,制柿漆人认为木桶会“吃油”,故不用木桶装柿子油。 
    49,这样的比例,柿油浓度适宜,密度不会太大 
    50,榨笸一般有竹编手艺人编制,只用于挤柿漆汁。形状似长长的椭圆形箩筐(长度约100 厘米左右),可以上下如弹簧一般自由伸缩。 
    51,资料来源:浙江省东阳市向阳村村民潘洪寿提供。潘洪寿1954 年出生,17 岁跟随其外公学做型版,其外公赵凑,一生从事型版制做,至2003 年,因加工蓝印花布的作坊纷纷以木浆纸来制做型版,故潘洪寿于2004 年转行做保险业。 
    52,以毛竹为原料加工而成的扇子根据扇骨颜色的不同,可以区分为毛全本与毛全玉两中。虽同为毛竹所制,“本”与“玉”却有着本质的差别。毛全本为黑纸扇的扇骨,为了与黑色的扇面相匹配,在扇骨加工的过程中通过特殊的工艺使其颜色由内至外由白色转变为黑色,故称其为“本”,而毛全玉没有经过这一加工过程,扇骨仍然保持竹子的自然白色,故称其为“玉”,与毛全本相比,毛全玉扇骨制做工艺相对简单,亦不属于黑纸扇的范畴,在加工过程中无须使用柿漆作为原料,故对其加工工艺在本文中将不予介绍。 
    53,毛全本扇骨制做:毛全本扇骨主要由绍兴兴蒲村来完成,与毛全棕扇骨制做来讲,毛全本扇骨制做相对简单。1,锯竹:将毛竹一节节锯开;2,开间;3,削茉;4,传巴头:将削好的竹片一把一把拢好;5,日晒:将毛竹在日光下爆晒半个月,至毛竹将要开裂为好。6,水煮:将晒好的毛竹在水中煮三次,第一次与第三次使用硫酸亚铁溶液煮7---8 个小时,第二次以石灰水煮沸即可,时间控制在十分钟左右。以硫酸亚铁溶液每次煮过以后,都须将毛竹在原溶液中浸泡12 小时,然后拿出在阳光下晒干,而以石灰水煮过以后无须晒干,只需将之洗净即可,水与石灰比例为100 斤清水加3 斤石灰粉。7,开边:以刀削两边的大边。8,料骨:将扇型固定下来 
    54,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毛竹竹节少,长的“旺”,雨伞的伞骨竹节越少越好,最好就只有一个竹节,西湖绸伞的油竹竹骨没有竹节。 
    55,竹材取材以冬天为好,冬天竹材本身的水份下降,春天则水份上升。竹材以三年生为好,三年生竹材厚度加大,硬度加强。前期处理主要是通过通风、日晒或是水煮后进一步日晒干燥,来切断蕴含在其中的蛋白质及水分;除此而外,也有使用化工处理的办法,对人体及周围环境都有影响。 
    56/65/66/67 /71/75/78/79 参见[日]《涩柿工艺——涩柿染的技法》,寺田昌道,木魂社,2002 年版 
    57/58/59,《柿树栽培与柿果加工》赵海珍  张宏潮  胡玉华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 年 
    60,转引自《中国古代書叢刊》,諹耦熘鞅啵虾9偶霭嫔纾保梗福?年8 月,987 页 
    61,转引自《中国古代版画业刊》郑振铎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年,475—476 页 
    62,《本草纲目》,李时珍,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 年 
    63,《试剂手册》,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编著,李云章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1225 页 
    64,《化工辞典》,王箴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年1 月,120 页 
    68,《天然食品添加剂》,凌关庭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69,一种用竹竿或木棍做支架的方形鱼网 
    70,《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 年9 月 
    72,如若想要特殊的柿染效果,就可以利用柿染的这一特点,以故意造成不同的颜色 
    73,在干燥过程中,ph 值大于12 的柿染布块没有柿漆臭味,而ph 值为5、7、9、10、11、12 的柿液染在干燥过程中散发出刺鼻气味,随着布的干燥,气味渐弱。 
    74,在国内,因目前还没有制订出草木染色牢度检测标准,故一般企业对于草木染的色牢度检测往往参照化学染色牢度标准。以上柿染耐水洗牢度测试标准就是参照刘静伟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服装材料实验教程》中〈服装材料色牢度检测〉标准进行。 
    76,南通柿漆标准液的制取方法与上文介绍的南通市柿漆工艺的综合加工技术略有不同,现以去蒂熟柿一个为例介绍如下:1,称量熟柿168 克,打浆。2,在柿浆中加水168ml。3,加热至90 摄氏度,连续搅拌。4,加原碱液将浆液ph 值调至强碱状态,搅拌均匀,后置于电热炉上保持这一温度7 分钟。5,取出榨汁。 
    77,在笔者做过的多次实验中发现,南通市柿漆标准液不论是冷染还是热染,在铁媒的作用下都不能染色成黑,铁媒冷染下的棉纱或是其他材质染后颜色为深褐色,热染则可达到中等的灰色。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