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控制与社会自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传统型体制向现代型体制转型的改革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深刻的矛盾——改革需要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但改革本身又可能引发社会政治的不稳定。在传统社会,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信息流通程度不高,社会成员的期望值和利益诉求并不多,从而可能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政治形态,尽管这种稳定可能具有僵化或停滞的特征。但是在社会转型期,改革发展的愿景激发社会成员的主观期望值呈几何级数剧增,而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水平及其为社会成员提供的机会只能以算术级数缓慢攀升,再加上社会分化与社会动员的速度高于社会整合能力的发展速度,极易使转型社会陷入不稳定的社会政治状态。当下中国的改革发展已经进入黄金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如何从国家控制与社会自主的角度实现社会政治稳定,既维护社会秩序又增加社会活力,已经成为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考察政治稳定有两个基本的维度,即社会秩序与社会活力。一方面,社会秩序是政治稳定的核心价值,任何社会的存在和运行,都需要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没有合理的秩序社会生产将难以正常进行,社会将会陷入混乱的状态。为了保证改革、建设和发展的顺利进行,必须创造和保持一个合理的社会秩序。社会转型往往意味着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机制处在一种变化的状态之中,这些变化所产生的问题又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而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在这种宏观背景下,保持合理的社会秩序对政治稳定具有极其重大的而独特的意义。另一方面,社会活力是政治稳定的动力源泉,由社会活力所激发的能力与合力才能形成推进社会发展、稳定的动力系统。只有激发全社会的各个领域的活力,使每个个体的能力和创造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并通过社会整合使社会成员的能力与创造力形成强大的合力,以此形成的动力才能将社会推向更加持久,更加合理的稳定。因此,秩序与活力是相辅相承、相互促进的关系,社会政治稳定依赖于秩序与活力的互动共存;与之相对应,在实践过程中就需要一方面优化国家控制,一方面促进社会自主,才能促进社会政治的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对政治稳定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拓展和深化了政治稳定理论体系,回应了中国不断深化改革、推进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改革开放意味着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变迁的进程,政治稳定变得尤其重要,甚至成为压倒一切的任务,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以发展作为政治稳定的支撑力,以改革促进发展、夯实政治稳定的基础,以人为本、维护可持续稳定的思路,不断引领着中国政治稳定的实践历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与执政方式,把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治国方略。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稳定无论在理论层面上还是在实践层面上的探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达成了较高水准的政治稳定,具备了整体性、持续性、动态性和复杂性的特征。?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还存在着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新问题,也有老问题,它们共同对我国的社会政治稳定形成了巨大的挑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相互依存成为当代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基本规律,它既给中国政治稳定带来机遇,也对我国政治稳定形成了严峻的挑战。一些国内因素对中国政治稳定的影响也特别为深刻,如民生改善缓慢、官民矛盾、民族矛盾与宗教矛盾,而信息化的加速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维护稳定的难度。当然,改革开放过程中国家控制能力减弱乃至缺位、社会自主能力又没有有效提高,是中国政治稳定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
     当下中国政治稳定的实现,需要从国家控制与社会自主两个角度来考量,在国家控制与社会自主的平衡中寻求可持续的社会政治稳定。没有权威社会的转型发展便无法进行,没有秩序社会发展便没有保障,没有活力社会发展就失去了内在动力,因此致力于权威、秩序与活力的统一,并从优化国家控制和促进社会自主增长两方面着手,推进可持续政治稳定。就优化国家控制而言,要坚持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慎重选择国家控制重心,以利益协调为基础构建国家控制新模式,以依法治国作为国家控制的基本手段,建设精神文明优化国家控制中的价值选择,以个人和社会为起点增加国家的控制权威;就促进社会自主性的增??
     长而言,要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理念,增加社会自组织能力,推动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In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traditional systems to modern systems, there is a profound contradiction - reform requires a stable social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but the reform itself may lead to social and political instability. In traditional society,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limited, information flow is not high, expectations and interests of members of society is not much demand, which may form relatively stable social and political forms, although this stability may have rigid or stagnant characteristics. But in the social transition, visions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spire the subjective expectations of members of society dramatic increase exponentially, while the real level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opportunities provided by development for the members of society can only rise slowly arithmetic progression, coupled with the speed of social differentiation and social mobilization higher than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of social integration, which is easy to lea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y into unstable social and political statu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present China has entered a period of golden opportunity and prominent contradictions, and how to achieve social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that can maintain social order and increase social vit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ate control and social autonomy, which has become major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sues faced by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olitical stability study has two basic dimensions, namely, social order and social vitality. On the one hand, political stability is a core value of social order, the existence and operation of any society needs to establish a rational social order. If there is no reasonable order, social production will be difficult to be normal and society will fall into chaos. We must create and maintain a reasonable social order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reform,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ten means that social structures and operating mechanisms are in a state of change, as well as, the issues arising from these changes may lead to a series of social problems which affect the normal social order. In this macroeconomic context, maintaining a reasonable social order is fundamental and unique significance for political stability. On the other hand, social vitality is the source of power of political stability, the ability and the force inspired by social vitality can form the power system to promot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Only stimulate the dynamic of all areas of society, so that each individual’s skills and creativity have been maximized and the ability and creativity of the members of society to create a strong force through social integration, and the driving force in this form will push society into more lasting and more rational stability. Therefore, the order and are the relationship of complementary and mutually reinforcing, social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depends on the interaction and coexistence of the order and vitality; By contrast, in practice, one needs to optimize state control and on the one hand needs to promote social autonomy in order to promote social harmony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China has made unremitting exploration i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olitical stability, which have expanded and deepene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political stability as well as in response to the internal demand of China’s deepening reform and promoting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Reform and opening-up means that the society of China has entered a process of change,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has becom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nd even become the overriding task, three generations of leadership proposed that development as a support force of political stability, reform promote development and strengthen the foundation of political stability, as well as the idea of people-oriented and maintaining sustainable stability, which continue to lead the practice course of political stability in China: persist in taking economic construction as the center,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party’s leadership and governance and the rule of law as the basic strategy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It can be said, political stability have achieved great success both in theory and in practice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and reached political stability of a high level that has the features of holistic, sustainable, dynamic and complex.
     Of course, it is undeniable tha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in China,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hat affect social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form huge challenges for social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in China. With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interdependence has become existence manner and basic laws of contemporary human, which not only brings opportunities to China’s political stability, but also forms a serious challenge for political stability. The impact of some domestic factors on China’s political stability is also particularly profound, such as slow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elihood, conflicts between officials and people, ethnic conflicts and religious conflicts,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information also increases the difficulty of maintaining stability to a certain extent. Of course,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faced by China’s political stability is that weakening and even the absence of state control and social autonomy doesn’t improve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realization of political stability in China today needs to consider from two angles that is both state control and social autonomy, which means to seek a sustainable social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in the balance of state control and social autonomy.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can not be carried out if there is no authority, there is no guarantee of social development if no order,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ill lose intrinsic motivation if there is no vitality, therefore, committed to the unity of authority and order and vitality, and promote sustainable political stability from two aspects of the state control and the promotion of social autonomy. To optimize the state-controlled, we need to uphold the party’s leadership, improve the party’s ability and carefully select the state control center, and build new model of state control on basis of coordination of interests, the rule of law as a basic means of state control, and the individual and society as a starting point to increase the authority of state control; To promote the growth of social autonomy, we need to firmly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fairness and justice, increase social self-organizing capacity, and promot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society.
引文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4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4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1页.
    2 [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53页.
    3 [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55页.
    1 [美]杰克·普拉诺等著:《政治学分析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69页.
    2 [美]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上海译林出版社1985年版,第19页.
    3 [美]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上海译林出版社1985年版,第32页.
    4转引自邓伟志主编:《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4页.
    1转引自邓伟志主编:《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6页.
    2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7页,北京,三联书店,1989.
    3 [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155~156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 [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155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 [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156~15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 [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15~15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6页,北京,三联书店,1989.
    1 [美]塞缪尔·亨廷顿:“发展的目标”,载亨廷顿等著,罗荣渠主编:《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332~333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2 [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3页,上海三联书店,1998.
    3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17页,北京,三联书店,1989.
    1 [美]阿尔蒙德:“发展中的政治经济”,载亨廷顿等著,罗荣渠主编:《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361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2转引自沈中美:“亨廷顿和他的强大政府”,《读书》,1989年第5期,76页.
    1 (法)米歇尔·克罗齐、(美)塞缪尔·S·亨廷顿、(日)绵贯让治:《民主的危机》,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第142页.
    1参见吴志成:“关于政治稳定理论的几个问题”,《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102~103页;其中部分观点可参见李明耀:“‘利益分化与利益协调’‘政治民主与政治稳定’学术研讨会综述”,《政治学研究》,1989年第2期,34页.
    2王惠岩:《当代政治学基本理论》,155~156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邓伟志主编:《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24‐2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应克复:“政治稳定:概念与条件”,《探索》,1999年第6期,29页.
    2吴志成:“关于政治稳定理论的几个问题”,《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103页.
    3吴大英、杨海蛟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26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1吴志成:“关于政治稳定理论的几个问题”,《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105页.
    2唐昊:“政治稳定的类型研究”,载2000BEIDA—ONLINE.COM.
    3应克复:“政治稳定:概念与条件”,《探索》,1999年第6期,29页
    1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9~270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杜1995年版,第67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27页。
    2《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页。
    3《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牟版,第345页。
    4 [法]弗朗索瓦·佩鲁著,张宁等译:《新发展观》,华夏出版杜1987年版,第109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杜1995年版,第378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4页。
    1 [美]亨廷顿著:《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6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页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90页.
    2彼得罗夫斯基:《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486页.
    3《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225页.
    4董慧:《社会活力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2页
    1柴敏波:“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国民经济活力”,《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舒代平:“试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着力点”,《探索》2003年3期
    1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82页
    1参见吴剔安、俞可平主编:《当代西方国家理论评析》,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7页
    3 [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22页
    1 [美]查尔斯.林德布罗姆:《政治与市场》,序言第一页,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
    2参见吴剔安、俞可平主编:《当代西方国家理论评析》,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7页。
    3转引自欧力同、张伟:《法兰克福学派研究》,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333页。。
    1转引自刘军宁:《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7页。
    2参见俞吾金著:《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7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1参见俞吾金著:《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0、131页。
    2参见吴建国主编:《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风云录》,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引言第1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1 [美]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8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2《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04页
    1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22页。
    2 [美]罗伯特·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转引自杨光斌主编《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页。
    1[缅]昂山素姬:《自由、发展与人的价值》,载刘军宁主编《民主与民主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53页。
    2 TocquevilleAD.DemocracyinAmerica:Vol.2[M].NewYork:HarperPress,1996,P124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杜1995年版,第278页
    2《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出版,第77页
    3 [法]亨利·列菲弗尔:《论国家》,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第124‐12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杜1995年版,第29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杜1995年版,第313页
    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6页
    2《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98页
    3《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26页
    1蔡定剑、刘丹:“从政策社会到法治社会——兼论政策对法制建设的消极影响”,《中外法学》1999年第2期。
    2蔡定剑、刘丹:“从政策社会到法治社会——兼论政策对法制建设的消极影响”,《中外法学》1999年第2期.
    3孙国华主编:《社会主义法治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156页.
    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1邹广义主编:《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论》,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2杭之:《一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1年版,第141页.
    1张宪文:“论20世纪中国的社会转型”,《史学月刊》2003年第11期.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0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7页。
    1《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08页。
    2《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18至819页
    3《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5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4至145页
    1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77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8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1993年版,第105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1993年版,1993年版,第126至127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1993年版,第96页。
    6《人民日报》,1988年12月3日。
    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1993年版,,第210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5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3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2年6月1日。
    4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2年6月1日。
    1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4年4月5日。
    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79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1993年版,第284页。
    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26页。
    3《求是》,1997年第18期,第9页。
    1《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1页。
    2《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4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5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7页。
    4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2年6月1日。
    5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2年6月1日。
    6《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7《江泽民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4年4月5日。
    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0页。
    1《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13页,237页。
    2 [美]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348、349页。
    1 [美]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237页。
    2 [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8页。
    3胡联合等:“论现代化进程中的“安全阀”机制”,《社会科学》1993年1期。
    1戴维·赫尔德:《全球盟约:华盛顿共识与社会民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3杰弗里·加藤:《十大新兴市场——来自美国商务界权威人士的报告》,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156页
    4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7页
    1戴维·赫尔德:《全球盟约:华盛顿共识与社会民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2戴维·赫尔德,安东尼·麦克格鲁编《治理全球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94页
    3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9页
    1《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页
    2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3页
    1蔡拓:《当代全球问题》,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5页
    1参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7页。
    1叶小文:“新形势下民族、宗教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新华文摘》,1993年第九期
    1冯天策:《宗教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版,第299页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2010年2月3日。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0年1月。
    2俞晓秋:“对信息技术与国家安全若干问题的思考”,《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第3期
    1 [以]S.N.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6~49页
    2林尚立,“有效政治与大国成长——对中国30年政治发展的一种反思”, 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0~153页。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1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第59页
    1 [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第35页。
    1王沪宁:《新政治功能:体制供给和秩序供给》,《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年第2期。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09页。
    1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人民日报》,1997年9月22日。
    1参见吴国光:《论制度化分权》、《再论“制度化分权”》,《二十一世纪》1996年6月号、10月号。
    1[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406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3,4,6,7,20,22,23,45,46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6.[法]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7.[法]卢梭.卢梭文集-社会契约论[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7.
    8.[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9.[美]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和过程[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10.[英]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11.[波]彼得·斯托姆普卡.信任:一种社会学理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2.[美]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3.[波]彼得·什托姆普卡.信任:一种社会学理论[M].程胜利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
    14.[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黄平校.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15.[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1996.
    16.[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
    17.[英]梅因.古代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18.[法]休谟.人性论(节选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9.[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0. [德]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1.[德]马克思·韦伯.儒教与道教[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2.[美]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中译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3.[美]泰勒.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4.[美]弗朗西斯·福山.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海南出版社,2001.
    25.[英]Gordon Redding.资本主义精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6.[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7.[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M].毛寿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28.[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9.[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第八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0.[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1.[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2.[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M].毛寿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33.[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
    34.[圭亚那]马克·沃伦.民主与信任[M].吴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35.[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著.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M].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36.[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M].申政武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37.[美]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38.[美]阿尔蒙德·小鲍威尔.当代比较政治学[M]朱曾汉,林铮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39.[美]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40.[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41.[法]尼古拉斯·卢曼.信任[M].瞿铁鹏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42.[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土义精神[M].于晓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
    43.[英]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经济、科学与政治[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44.[美]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M].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
    45.[日]田中则明.体验中国[M].上海画报出版社,2000.
    46.[美]明恩溥.中国人的素质[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47.[法]爱弥尔·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8.[美]雷蒙德·塔塔洛维奇,拜伦·W·戴恩斯.美国政治中的道德争论[M].重庆出版社,2001.
    49.王惠岩.当代政治学基本理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50.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51.邓伟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2.徐湘林.民主、政治秩序与社会变革[C].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53.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4.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5.王长江,姜跃.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6.胡伟.政府过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57.桑玉成.政府角色: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与不作为的探讨仁[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58.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59.鲍勇剑,陈百助.危机管理:当最坏的情况发生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60.胡鞍钢.中国:挑战腐败[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61.刘旭涛.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战略与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62.宫志刚.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63.邹吉忠.自由与秩序:制度价值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4.彭澎.政府角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65.商红日.政府基础论[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
    66.吴锦良.政府改革与第三部门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67.张忠元,向洪.信誉资本[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68.曾康霖,王长庚.信用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
    69.喻敬明,林钧跃,孙杰.国家信用管理体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70.林钧跃.社会信用体系原理[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71.秦阳,肖峰.诚信的力量[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2.
    72.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M].上海:三联书店,2006.
    73.顾平安.政府发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5.
    74.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5.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76.丁东红.人之解读[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77.论语仁[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78.荀子.荀子·王霸[M].安小兰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
    79.薄贵利.集权、分权与国家兴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80.顾丽梅.信息社会的政府治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81.[英]肯尼斯·纽顿.社会资本与民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2).
    82.张贤明.政治责任与个人道德[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5).
    83.董才生.社会信任:一种制度的解释[J].社会科学战线,2004(4).
    84.周光辉.政治文明的主题:人类对合理的公共秩序的追求[J].社会科学战线,2003(4).
    85.程鹏.从提高政府能力的角度塑造政府权威[J].理论与实践,2007(6).
    86.王彩波.论我国社会转型期政治稳定机制[J].吉林大学学报,2002(5).
    87.马晓明,袁敬伟.公共权力监督与制衡的思考[J].行政与法,2007(1).
    88.张成福,孟庆存.重建政府与公民的信任关系——西方国家的经验[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3).
    89.沈建乐.公共权力异化及其体制性制约[J].时事观察,2006(9).
    90.范晓军.中国周边经略与中国的崛起[J],北方论丛,2002(4).
    91.李言实.评所谓“权力异化”[J].学术研究,1984(1).
    92.曾涓.浅论我国公共权力的异化和制衡——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J].法制与社会,2008(5).
    93.龚维斌.社会结构调整与反腐败[J].江淮论坛,2004(1).
    94.徐贵宏.政府声誉、政府能力与非政府组织对政府的信任[J].公共管理学报,2009(1).
    95.程倩.政府信任关系的研究路径与缘起[J].社会科学研究,2005(4).
    96.林慕华,曹建宇.政府信用与政府能力刍论[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0).
    97.汪永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能力——国内学术界关于政府能力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政治学研究,2001(4).
    98.陈剑峰、郭学堂.矛盾与整合:国际格局向何处去[J].社会科学,2003(1).
    99.杨勇.公民参与:我国政府决策民主化的应有之义[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100.石裕东.公民意识内涵新探[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12).
    101.杨全柏.建立科学的政府信用评价体系[J].琼州学院学报,2009(2).
    102.高俊亮,王静.略论我国个人资信制度的建立和评价原则[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103.丁东红.当代社会发展理论应予关注的两个问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3).
    104.党秀云.论公民社会在公共治理中的正当角色[J].教学与研究,2006(9).
    105.王静.我国建立个人资信制度的意义及对策探讨[J].改革研究,2004(11).
    106.张爱华.依法行政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原则[J].洛阳大学学报,2004(3).
    107.王秀华,张继文,刘艳梅.政府信用评价方法初探[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6).
    108.冯留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公民意识问题研究综述[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4).
    109.张成铁.互联网络时代政府公信力的构建[J].法制与经济,2009(9).
    110.彭勃.市场条件下中国国家控制的模式转换[J].南京社会科学,1997(9).
    111.李良栋,张伟.以政府创新促进政府公信力的提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7).
    112.林安红.政府公信力与公共治理[J].天府新论,2006(5).
    113.王茂涛,冯伟.公共危机管理视野下的政府公信力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1).
    114.钱弘道.从市场经济到有限政府的必然逻辑[J].浙江学刊,2004(4).
    115.陈义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民主与政治秩序[J].安徽大学学报,1996(2).
    116.施雪华.发展的政治稳定:涵义、分析变量和调节机制[J].社会科学战线,1993(5).
    117.房宁.论民主政体的政治稳定功能[J].战略与管理,1998(3).
    118.王福文.深化行政改革,提高政府公信力[J].宁夏党校学报,2008(1).
    119.余逊达.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J].浙江社会科学,2005(3).
    120.杨松.政党权威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J].学术界,2001(4).
    121.吕嘉.政治稳定问题与中国政治秩序的基本性质[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3(4).
    122.胡锐军.政治冲突、政治整合与政治秩序论纲[J].晋阳学刊,2004(5).
    123.Seymour Martin Lipset﹒Some Soeial Requisites of Demoeraey: Eeonomie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J].The America Polical Science Review,Vol.53,No.1.(Mar.,1959)
    124.Robin Archer﹒Seymour Martin Lipset and political sociology[J].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2010
    125.McClintock, Cynthia. Lipset’s Legacy[J]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ume 16, Number 2(April 2005)
    126. Peter Vallentyne(ed). Equality and Justice Vol6, Desert and Entitlement[C]. New York/London: Routledge. 2003.
    127. Julian Lamont. The Concept of Desert in Distributive Justice [J].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Vol.446. No.174 (Jan., 1994).
    128. Saul Smilansky, Responsibility and Desert: Defending the Connection [J], Mind, New Series, Vol.105, No.417 (Jan, 1996).
    129. Alan Zaitchik, on Deserving to Deserve[J],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Vol.6, No.4 (Summer, 1977).
    130. G. A. Cohen, Self-Ownership, World-Ownership, and Equality [A]// Equality and Justice Vol6, Desert and Entitlement[C]. Peter Vallentyne(ed). New York/London: Routledge. 2003.
    131. Bodde,Derk,Essays on Chniese Civilazion,edited and introduced by Charles Le Blanc and Dorothy Borei,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