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教育交流是中美关系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领域,在世界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交流,影响对象是年轻一代,参与主体是知识界、学术界,因此教育交流对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对构筑两国观念层面的沟通与认同意义深远。虽然过程较为缓慢,但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加持久而深入人心。而新闻教育交流又涉及到在国际关系中始终扮演重要角色的新闻媒体,因而愈发值得关注。
     本文研究聚焦中美两国的新闻教育交流,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结合时代背景、历史事件,考察并分析20世纪上半叶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来到中国后,对中国新闻教育、新闻业、及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
     之所以会选择这一独特的中美关系研究视角,是因为在中美两国教育交往的历史中,由于种种原因,美国的某些著名高等院校对中国某些学术和专业领域曾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追寻这种对应关系,可以找到一条研究中美关系的新路径。据此探寻国际关系中,通过教育交流建立起观念、文化、知识的认同,进而对对方国社会、文化、政治等多方面产生的影响。
     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标志着世界近代新闻教育的发端。当时的密苏里大学还不为中国人所知,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密苏里模式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被不断复制,在特定时期甚至成为世界新闻教育的模板,20世纪上半叶,它在中国的移植尤为成功。虽然解放后密苏里新闻学院与中国的交往有约30年的断层期,但是而今,密苏里新闻学院仍旧是中国新闻学子向往的学校,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跨越历史,仍旧在影响中国新闻教育及新闻事业的发展。可以说,密苏里模式对中国新闻教育的影响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新闻院校。为什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会对中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密苏里模式的魅力和生命力何在?是什么力量推动它来到中国?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为什么愉快地接纳了它,而没有像抵制其他西方国家文化那样抵制它?中国知识精英为什么将新闻教育与中国未来的发展命运紧密相连?有哪些人物在中国新闻教育创建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新闻思想碰撞后,如何交融发展?中国的新闻事业如何在借鉴西方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围绕这些问题,本文设置篇章展开研究探讨。
     第一章,密苏里模式的形成。研究美国新闻教育起步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归纳密苏里模式的核心理念、主体教育方法和国际化的外延特征,并从新教传教运动、理想主义、现实主义,以及中美双向需求的对接,四个角度来分析密苏里模式由美国向中国输出的动力。第二章,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横向移植。“横向”是一个空间概念,指从美国到中国。“移植”是一种最初的状态,指中国新闻教育起步阶段几乎照搬美国模式。结合中国当时面临的民族危机,尝试解答为什么密苏里模式没有像其他西方国家的文化那样在中国遭遇阻力,相反被知识界和教育界愉快地接纳。这部分的研究重点是圣约翰大学报学系、燕京大学新闻系在创立发展阶段与密苏里新闻学院交流往来。第三章,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纵深发展。“纵深发展”强调的是密苏里模式移植到中国之后,如何真正地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扎下根来。这一过程离不开一大批有密苏里背景的新闻人的推动。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个体如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首任院长沃尔特·威廉,群体如“密苏里帮”及受密苏里模式影响的中国新闻人。他们都在实现自己事业人生理想的同时,推动了美国新闻理念在中国社会更深广的领域中逐渐被认同和接受。第四章,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流变。借助文化适应与变迁理论,进一步揭示密苏里模式与中国新闻教育的融合发展。展现出中国新闻教育由最初全盘移植密苏里模式,到逐渐融合本土需求和中国文化特征,最后形成中国特色新闻教育的过程。第五章,密苏里模式与中国近代化。探讨20世纪上半叶,密苏里模式与中国近代化发展的相互作用。选取了相关的三个领域进行考察,新闻教育领域、报业领域、政治领域。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移植与流变是近代中美交流互动的一种折射,与20世纪初美国寻求海外扩张及中国经历民族危机的时代大背景密不可分。无论美国输出新闻教育模式,其主观目的是为了实现本国的国家利益,还是为了实现其普世价值,在客观上,它的确推动了中国新闻教育职业化的发展,并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Education exchange is an integral part of Sino-US relationship.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global culture convergence, it is receiving more and more academic attention. As education exchange exerts critical impacts on the young and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community in a society, it carrie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consensus building, and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between two states. Though a slow process, the long-term influence of education exchange is strong and lasting.
     This study examines exchanges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Focusing on the Journalism School of Missouri University, this study synthesizes historical background to explore how the "Missouri model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was imported to China in early20th century, which started China's journalism education, influenced China's press, and propelled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In fact, this project is part of Dr. Xu Yihua's research series on "The influence of U.S. higher education on China". It is a distinctive and fruitful angle to examine how education exchanges forge notional, cultural and intellectual identifications between two nations and influence social, cultural and political facets of Sino-China relationship.
     In1908, the Missouri University in the U.S. established the world's first journalism school, which signified the start of modern journalism education. To China at the time, Missouri University was a foreign school at the other side of the globe. After about a century, however, the Missouri model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was copied widely all over the world, and its transplant to China was especially successful. Today, the journalism program at the Missouri University has become a Mecca for many Chinese journalism students, and the Missouri model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has profoundly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press and journalism education. The Missouri model influences China's journalism education more than any other institutes in the world. But why does the "Missouri model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have such a strong impact on China? What is the model's charm and dynamics? What are the forces that drive its transplant to China? Why was it embraced enthusiastically, rather than rejected by intellectuals in China? Why do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elites associate journalism education with China's development? Who were the personalities that played key roles in the establishment and thrive of China's journalism education? How did journalism ideals rooted in distinct cultural backgrounds of China and the U.S. converge? And how did China's journalism industry form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by drawing on western ideals? These issues are addressed in different chapters of the study.
     First,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current of thoughts in the U.S. in order to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ssouri model as well as the forces that motivated its export to China. Second, the transplant of the Missouri model to China is scrutinized to figure out why the Missouri model was able to take root in China without being systematically resisted. Third, we further discuss the evolution of the model in China by focusing on the personalities who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the process. Fourth, based on theories of cultural adaptation and social change, this study probes the merg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issouri model and China's journalism education. We unfold how Chinese journalism education evolved from wholesale copying to gradually synthesizing the Missouri model with China's local needs and uniqu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 evolution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disentangled. Last, we offer a bird eye's view of the effects of the Missouri model on China's modernization.
     Through nuanced analyses, this study finds that the Missouri model grew out of the industrial-economic boom after the U.S. civil war.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dvocated by progressive movements at the time became its hotbed. The expansionism of U.S. at the time drove its export to other cultures. The successful transplant of the Missouri model in China is tightly related to China's national crises in the early1900s. Establishing a modern journalism education was deemed by intellectual elites as necessary for national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e further thrive of the Missouri model in China would be impossible without the commitment from a group of "missionary-minded" U.S. and Chinese journalism professionals. They realized their own professional ambitions, practiced the Missouri model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journalism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eories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cultural adaptation and cultural change, the Chinese journalism education gradually acquired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The Missouri model accelerated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Chinese society.
引文
1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4页;李少军:《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派与争论》[A],李慎明、王逸舟主编:《2002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Ml,2002年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277页。
    2徐以骅:《纽约协和神学院与中国基督教会》[A],倪世雄、刘永涛主编:《美国问题研究》第五辑[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第421页。
    3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美教育交流中,美国文化处于强势地位,中国文化相对弱势,因而两国的教育交流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被称为跨文化传播中的“非对称现象”。在中美教育交流中体现得十分明显,美国对中国的影响远远大于中国对美国的影响。关于跨文化传播中的“非对称现象”参见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序言部分。
    4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30年代前,美国有13所学校开设了新闻学课程:(1)1869年,华盛顿李大学开办新闻教学项目,一年后停滞,8年后消亡,直到1925年重新启动。(2)1873年秋,堪萨斯大学创办了印刷实践课,后来以此为基础上扩展成立了新闻系。(3)1875年,康奈尔大学创办“印刷艺术”课,颁发新闻学业证书。到1888年,仅有一两门新闻学课程在英文系教授。(4)1879年,密苏里大学创办了“新闻史”课程;1884年又开办了一门新闻素材课;1908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5)1900年,丹佛大学正式开设新闻学课程。(6)1893年,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创办了新闻学课程。(7)1912年,哥伦比亚大学成立新闻学院。(8)1903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中央州立大学建立了新闻系。(9)1904年,伊利诺伊大学开设四年制新闻学课程。(10)1905年,威斯康星大学开设新闻教育课程。(11)1921年,西北大学创建新闻学院。(12)1922年,明尼苏达大学创建新闻系。(13)1920年,斯坦福大学英文系组建新闻组;1926年新闻组转而隶属于社会科学学院;1930年新闻专业开始培养硕士。详见本文第一张第一节“战后到19世纪末:初具雏形”、“20世纪初:开启现代新闻教育”部分。
    5关于中国创建的最早的新闻系,徐以骅教授曾有过详细考证。参见徐以骅主编:《上海圣约翰大学(1879-1952)》[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8页。
    6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二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4页。
    7 John Benjamin Powell, "Missourians in China", Missouri Historical Review, XV,1921, in John B. Powell Papers, Western Historical Manuscript Collection, University of Missouri, Columbia.
    8 Philip West, Yenching University and Sino-Western Relations,1916-1952,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9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教育界普遍向苏联学习,新闻教育也同样学习苏联经验。20世纪50年代初,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新闻教育课程改革会议,根据苏联模式改革新闻课程。参见李建新:《中国新闻教育史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208-210页。
    10刘其中:《密苏里新闻学院和中国》[J],《新闻战线》,1981年12期。
    11陆行:《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谈幸福》[J],《新闻战线》,1980年07期,第3941页。
    12搜集到有关“中国新闻教育”的书籍50本,相关论文293篇,其中针对早期教会大学新闻教育考证研究的论文有32篇,史料及人物研究有76篇,对当今新闻教育的思考有185篇。
    13搜集到有关“密苏里新闻学院及美国新闻教育”的中文书籍11本,英文书籍14本。相关中文论文107篇,英文论文6篇。
    14搜集到有关“中美新闻教育交流”的中文书籍13本,英文2本。相关中文论文11篇,英文论文3篇。
    15张威:《旧中国留美新闻人的抉择与命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04期;张威:《密苏里新闻帮与中国》[J],《国际新闻界》,2008年10期。
    1+马光仁:《中美新闻界友好交往的先驱——简介美国著名新闻学家威廉博士五次访华》[J],《新闻大学》,2005年03期;邓绍根:《中美新闻交流的互动:沃尔特·威廉博士与上海<申报>》[J],《国际新闻界》,2010年02期。
    17陈昌凤:《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18李秀云:《留学生与中国新闻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9 Yong Z. Volz, Chin-Chuan Lee, "American pragmatism and Chinese modernization:importing the Missouri model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to modern China", Media, Culture & Society, Vol. 31(5):711-730,2009.
    2020世纪90年代起比较新闻学在国内发端,如陶涵主编:《比较新闻学》(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樊凡、单波:《中西新闻比较论》(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刘夏塘主编:《比较新闻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童兵:《中西新闻比较论纲》(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等。
    21在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2000年至今的相关论文有129篇。专著有郝明工:《无冕国度的对舞——中外新闻比较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张威:《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顾潜:《中西方新闻传播:冲突、交融、共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薛中军:《中美新闻传媒比较:生态、产业、实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高金萍:《跨文化传播:中美新闻文化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等。
    22 Mary Brown Bullock, An American Transplant: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 Peking Union Mediacal College, Berkeley, Losangeles, 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0.
    23辛欣、雷跃捷:《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方汉奇主编:《世界新闻传播100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郑贞铭:《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陶涵:《世界新闻史大事记》[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等。
    24 Betty Houchin Winfield Ed., Journalism 1908:birth of a profession, Columbia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2008; Tom Dickson, Mass media education in transition: preparing for the 21st century, Mahwah. N.J.:L.Erlbaum,2000; Ronald T. Farrar, A creed for my profession:Walter Williams, journalist to the world, Columbia. Mo.: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1998; William Howard Taft, Show-Me Journalists:The First 200 Years, Marceline. Mo.: Heritage House Publishing,2003; Sara Lawrence Lockwood Williams, Twenty Years of Education for Journalism, Columbia, Mo.:The E.W. Stephens Publishing Company,1929这些英文文献都立足于美国新闻教育,是本文研究的有益参考。
    25罗文辉:《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对中华民国新闻教育及新闻事业的影响》[J],《新闻学研究》第41辑,民国78年(1989年)4月,第201-210页。
    26该文认为,圣约翰大学报学系创办的时间是民国九年(1920年),但随后引用美国《编辑 和发行人》(Editor & Publisher)1922年7月17日的文章,“圣约翰大学报学系……,该系三十五位中国高年级学生在柏德逊(毕德生)领导下,已经成功完成第一年的学业。”这样看来,圣约翰大学报学系创办时间应该是1921年。后经徐以骅教授考证,确认圣约翰大学创办报学系的时间是1921年秋。
    27陈奕:《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融合新闻”专业探析》[J],《东南传播》,2011年06期;王建磊:《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媒体融合教育考察记》[J],《新闻记者》,2010年06期;武志勇、李由:《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J],《新闻大学》,2009年04期;沈荟:《折衷人文主义新闻教育:对密苏里方法历史缘起的探寻及思考》[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02期;蔡雯:《新闻教育的“密苏里方法”——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办学模式探析》[J],《现代传播》,2006年02期;李正印:《美国密苏里大学考察报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7期;张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教学特色》[J],《新闻战线》,1987年02期;张保安:《美国新闻教育散记——访美观感之一、之二》[J],《现代传播》,1981年02、03期;刘其中:《密苏里新闻学院和中国》[J],《新闻战线》,1981年12期等。
    28徐以骅:《中国基督教教育史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徐以骅:《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M],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徐以骅:《教会大学与神学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徐以骅、韩信昌:《海上梵王渡:圣约翰大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徐以骅主编:《圣约翰大学(1879-1952)》[Ml,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年5月。
    291934年到1952年间圣约翰大学的新闻系毕业生共83位,肄业生72位。其中新华社驻京记者丁宝芳、新华社上海分社高级记者徐家柱、范敬宜、吴秀琴等多位新闻界熟悉的名字列于其中。
    30如文中所记“民国9年9月,圣约翰大学首创新闻系,这是中国大学正式创办的第一个新闻系科。民国12年,大夏大学报学科创立。民国14年春,南方大学设立报学系与报学专科……民国17年12月,顾执中创办民治新闻专科学校,次年9月,复旦大学创立新闻系。”
    31熊月之、周武:《圣约翰大学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美)赉玛丽:《圣约翰大学》[M],王东波译,珠海出版社,2005年版;卜舫济:《圣约翰大学四十年成绩志略》、圣约翰大学出版委员会:《圣约翰大学五十年史略:1879-1929》,1929年版等。
    32燕大文史资料编委会:《燕大文史资料》十卷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1997年间出版。
    33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
    34张友渔(1899-1992):中国法学家,政治学家,新闻学家。原名张象鼎,字友彝。第一二、三、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张友渔自幼勤奋好学,博闻强记。20世纪20年代开始从事新闻事业,曾任北平《世界日报》、《民国晚报》、《大同晚报》的总主笔。抗战期间,任北平《时事新报》、香港《华商报》总主笔,《新华日报》社论委员和代理总编辑、社长。1939年春到重庆,以左翼文化人的身份进行民主宪政工作。1943年任生活书店总编辑、南方局文化工作委员会秘书长。1945年9月代理《新华日报》总编辑。重庆谈判期间,担任中共代表团顾问。1946年5月,任新成立的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新华日报》社社长。曾任燕京大学、中国大学、民国大学、中法大学、北平大学法商学院教授,讲授宪法学、劳动法学、新闻学和日本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北京、天津市副市长、中国政法学会会长等职。张友渔在学术上留给后人500多万字著作,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与智慧。
    35张友渔:《何谓社论?——1932年任教于燕京大学新闻系之讲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1981年3月。
    36刘方仪:《中国化新闻教育的滥觞——从20世纪20年代燕大新闻系谈起》[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2期;陈家顺:《中国近代新闻教育思想本土化的范例——燕京大学新闻教育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07期;齐辉、王翠荣:《燕京大学新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教育评论》,2010年01期。这三篇论文的着眼点、行文思路、材料选取大同小异,后两篇论文的创新点和提供给读者的新的信息十分有限。
    37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二、三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1996年版;方汉奇主编:《新闻事业编年史》(上中下)[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8徐宝璜:《老北大讲义——新闻学》[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徐培汀、裘正义:《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M],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张之华主编:《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方汉奇:《新闻史的奇情壮彩》[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年版;李建新:《中国新闻教育史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李秀云:《中国新闻学术史(1834-1949)》[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谢鼎新:《中国当代新闻学研究的演变——学术环境与思路的考察》[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龙伟等编:《民国新闻教育史料选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9对沃尔特·威廉的中文介绍仅散见于各论文中,对其生平思想的国内研究非常有限,所幸不乏英文文献,罗纳德·法勒(Ronald T.Farrar)的著作《我的职业信条:沃尔特·威廉》(A creed for my profession:Walter Williams, journalist to the world) (1998)是一本沃尔特·威廉的生平传记;此外还有贝蒂·霍钦·温菲尔德(Betty Houchin Winfield)的著作《新闻业1908:行业的诞生》(Journalism,1908:birth of a profession) (2008)、塔夫脱(William HowardTaft)的著作《最初200年间的新闻记者》(Show-Me Journalists:The First 200 Years) (2003)、威廉的著作(Sara Lawrence Lockwood Williams)《二十年间的新闻教育》(Twenty Years of Education for Journalism)(1929)等。其他人物文献包括,龚文庠著:《百年斯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武际良:《斯诺与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美)鲍威尔:《我在中国二十五年——<密勒氏评论报>主编鲍威尔回忆录》[M],邢建榕、薛明扬、徐跃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版等。
    40罗义贤:《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李跃森:《司徒雷登传》[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美)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M],常江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10年版;史静寰:《狄考文和司徒雷登在华的教育活动》[M],台湾:文津出版社,民国80年(1991年)等;董显光、曾虚白:《董显光自传——一个农夫的自述》[M],台湾:新生报社,1973年版;邵飘萍:《邵飘萍新闻学论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徐宝璜:《徐宝璜新文学论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美)鲍威尔:《我在中国二十五年——<密勒氏评论报>主编鲍威尔回忆录》[M],邢建榕、薛明扬、徐跃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版等。
    41宋应离、袁喜生、刘小敏编:《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共十卷[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李彬、涂明华主编:《百年中国新闻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翟惠生主编:《中国新闻界人物》[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罗文辉、陈韬文著:《变迁中的大陆、香港、台湾新闻人员》[M],台湾巨流图书公司,2004年版;李明山:《中国近代编辑家评传》[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方汉奇、李彬主编:《凌云健笔——中国记者中的大手笔》[M]、《水落石出——历史事件采访实录》[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等。
    42 Missouri School of Journalism Web Site, http://journalism.missouri.edu/about/history.htm
    43 Missouri School of Journalism Web Site. http://mizzoumag.missouri.edu/2008-summer/features/Weinberg%20J-school/index.php
    44爱德华·霍尔的非语言传播理论、霍夫斯特德与特兰蒂斯的“文化差异的维度”、谷迪昆斯特的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约翰·贝利的文化适应理论、丁允珠的“面子协商”理论、飞利浦森的文化代码理论、霍华德·贾尔斯的传播适应理论、金洋咏的跨文化适应于传播整合理论等。参见单波:《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5王军:《世界跨文化教育理论流派研究综述》[J],《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46(美)克莱德·伍兹:《文化变迁》[M],何瑞福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1页。
    1进步主义运动针对的是战后美国社会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特别是精神文化衰落的问题。以文化重建为目的,旨在“推动社会全面改善,创造出与物质繁荣相应的精神文化条件,重 建遭到工业文明摧毁和破坏的社会价值体系。”参见李健鸣:《大转折的年代: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研究》[M],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2原文“Congress shall make no law respecting an establishment of religion, or prohibiting the free exercise thereof; or abridging the freedom of speech, or of the press; or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peaceably to assemble, and to petition the Government for a redress of grievances.", First amendment, U.S. Constitution, The World Almanac and Book of Facts 2007 (New York:Work Almanac Books,2007), quoted in Jerry Newcombe, The Book That Made America:How the Bible Formed Our Nation, Nordskog Publishing, Inc.2009.
    3(美)大卫·斯隆:《美国传媒史》[M],刘琛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82页。
    4黄鹂:《美国新闻教育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5职业化(Professionalization)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其基本指标包括:一套系统理论为基础;具有被委托人认可的权威;广泛的团体约束和对这些约束的认同;具有一整套规范职业内部成员之间相互关系以及与委托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伦理标准;具有由正式职业协会支撑的职业文化。Howard M. Vollmer, Donald L. Mills Eds., Professionalization.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Inc.1966, p9.
    6 Edd Applegat:Journ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Concepts and Issues, Scarecrow Press, Inc,2011, pp.105-106.
    7 Henry Villard, "Army Correspondence",转引自(美)大卫·斯隆:《美国传媒史》[M],第236页。
    8(美)大卫·斯隆:《美国传媒史》[M],第236-238页。
    9同上,第238页。
    10黄鹂:《美国新闻教育研究》[M],第16页。
    Edd Applegat:Journ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Concepts and Issues, pp.106-107.
    12(美)大卫·斯隆:《美国传媒史》[M],第290页。
    13(美)韦恩·厄本、杰宁斯·瓦格纳:《美国教育:一部历史档案》(第三版)[M],周晟、谢爱磊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22页。
    14同上,第224页。
    15沈荟:《折中人文主义新闻教育:对密苏里方法缘起的探寻与思考》[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2期。
    16黄鹂:《美国新闻教育研究》[M],第12-32页。
    17陈昌凤:《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18同上
    19威斯康星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网站http://www.journalism.wisc.edu/pages/history,查询于2012年4月2日。
    20 Vernon Nash, Educating for Journalism, Unpublished Ed. D. dissert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1938, p.22.
    21 1900-1917年间,美国所发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运动。目的是消除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所引发的种种社会弊端,重建社会价值体系和经济秩序。参见冯伟年:《论美国进步运动的历史背景及其社会影响》[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5月第2期,第131-136页。
    22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04期。
    23(美)罗纳德·斯蒂尔:《李普曼传》[M],于斌、陈小平、谈锋译,北京:中信出版社,1981年版,第265页。
    24 Walter Lippmann, "The Basic Problem of Democracy:What Modern Liberty Mean", Atlantic Monthly 124:624, November 1919.
    19 Walter Lippmann, The Phantom Public, New York:Harcourt Brace,1925, p.13.
    26(美)沃尔特·李普曼著:《公众舆论》[M],阎克文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4页。
    27(美)大卫·斯隆:《美国传媒史》[M],第433页。
    28 Walter Lippmann, The Phantom Public, pp.13,22.
    29 Ibid., p.143.
    30陆行:《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谈幸福》[J],《新闻战线》,1980年07期。
    31(美)杜威:《人的问题》[M],傅统先、邱椿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32单波、黄泰岩:《新闻传媒如何扮演民主参与的角色?——评杜威和李普曼在新闻与民主关系问题上的分歧》[J],《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33李志强:《走进生活的道德教育——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关于美国精神,在宋希仁主编:《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3页上有这样的描述“和欧洲人对绝对、原因、目的、第一原理、抽象和严密的兴趣与探索热情相比,美国人赞赏的是多元、不确定性、切实可行、通情达理和机动灵活。美国人继承了经验主义的思想,用效用消解学术争论,以权宜之计取代形而上学的思辨,以自由意志反对宿命的思想。他们相信经验的确定性,崇尚实践效用。”
    34李志强:《走进生活的道德教育——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研究》[M],第35页。
    35李瞻:《新闻学原理》[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2年版,第77-79页。
    36(美)玛格丽特·布兰查德:《哈钦斯委员会:新闻界与责任概念》,转引自马凌:《共和与自由:美国近代新闻史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8页。
    Robert D. Leigh Editor A Free and Responsible Press:A General Report on Mass Communication:News papers, Radio, Motion Pictures, Magazines, and Books, The commission on Freedom of the Press,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47.
    38胡志强:《论西万新闻传播中的公正性原则》[J],刊载于《学海》,2002年第二期。
    39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规定:广播公司必须为讨论重要的和争议性的公共事务提供充足时间;广播公司必须确保所有的重要观点都以某种形式在报道中得以表达。该原则源自联邦通讯委员会1949年的一项决定,该决定允许广播公司对重要的公共事务发表评论。委员会规定,广播公司可以对新闻事件发表评论,但前提是广播公司必须同时播放与自己观点不同的声音;广播或电视媒体在报道有正义的议题或针对该议题提供不同观点时,如果对特定的人或团体的品格进行攻击,每题必须通知被攻击对象,并提供该受攻击者辩驳的机会。此外,在支持某一个正当候选人的时候,应当通知竞选同一职位的其他候选人,并为这些候选人提供答辩的机会。(Red Lion Broadcasting Co. v. FCC,395 U.S.367,386,1969.)
    40熊澄宇主编:《西方新闻传播学经典名著选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4-293页。
    Edd Applegate:Journ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Concepts and Issues, Scarecrow Press, Inc. 2011.
    42 Yong Z. Volz, Chin-Chuan Lee, "American pragmatism and Chinese modernization:importing the Missouri model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to modern China", Media, Culture & Society, Vol. 31(5):711-730,2009.
    43黄鹂:《美国新闻教育研究》[M],第20页。
    44 Albert Alton Sutton, Education for Journ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from its Beginning to 1940, Evanst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45, p.7.
    45刘海贵:《记者的基本能力——关于新闻敏感》[J],《新闻爱好者》,1997你爱你02期,第35页。
    46黄鹂:《美国新闻教育研究》[M],第20页。
    47同上。
    48李建新:《中国新闻教育史论》[M],29页。
    49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04期,第38页。
    50 Samuel Haber, "The Professions", in Mary Kupiec Claytonetal Ed.,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Social History, 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1993, pp.1573-1588.
    51李素敏、吴国来:《赠地学院对美国高等教育的贡献及其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1期。
    52 Daniel Joseph Boorstin, The Republic of Technology:Reflections of Our Future Community. New York:Harper & Row,1978.
    53 Joseph Pulitzer, "The College of Journalism", North American Review,178, May 1904, pp.649-657.
    54 Henry Louis Mencken, "Reflections on Journalism", Journalism Bulletin, Volume 2,1925, pp.3-5.
    55黄鹂:《美国新闻教育研究》[M],第26页。
    56李成明:《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5月第3卷第2期。
    57 Carolyn Bronstein, Stephen Vaughn, "Willard G. Bleyer and the Relevance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on Monographs, Jun 1998.
    58黄鹂:《美国新闻教育研究》[M],第31页。
    59陈昌凤:《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M],第26页。
    60吴信训:《世界新闻教育传播百年流变》[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06期。
    Burton R. Clark, The Distinctive College:Reed, Antioch, and Swarthmore, Chicago:Al-dine Publishing Co.,1970, p.231转引自沈荟:《折中人文主义新闻教育:对密苏里方法缘起的探寻与思考》[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2期。
    62早在17世纪末,美国东部殖民地就有了报纸。美国的第一份连续出版的报纸诞生于波士顿,1690年出版,名为《国内外公共事件》(Public Occurrences, Both Foreign and Domestic)。(美)大卫·斯隆:《美国传媒史》[M],第50-55页。
    63 William Howard Taft, Show-Me Journalists:The First 200 Years, Marceline, Mo.:Heritage House Publishing,2003, p.9.
    64 Ronald T. Farrar, A Creed for My Profession:Walter Williams, Journalist to the World, Columbia, Mo: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1998, pp.50,77.
    65 William Howard Taft, Show-Me Journalists:The First 200 Years, pp.16-17.
    66 Ibid.,p.53.
    Ronald T. Farrar, A Creed for My Profession:Walter Williams, Journalist to the World, p.89.
    Ronald T. Farrar, A Creed for My Profession:Walter Williams, Journalist to the World, pp.34, 37.
    William Howard Taft, Show-Me Journalists:The First 200 Years, p.53.
    70 Stephanie Craft, "University of Missouri School of Journalism:Remembering the Future",2011年9月25日,fromhttp://www.uta.fi/laitokset/tiedotus/english/research/events/jour_edu2005/stephanie_craft.pdf
    71 Ronald T. Farrar, A Creed for My Profession:Walter Williams, Journalist to the World, p.99.
    72 Ibid.,pp.2-3.
    73 由于学生人数不断的增加,学术礼堂的空间已经不能满足日常教学活动的需要,1909年,新闻学院搬到史威茨勒礼堂(Switzler Hall)。在那里沃尔特·威廉为学生们教授历史和原理课,马丁富(Frank L. Martin)为学生们上理论和实践课,查尔斯·罗斯(Charles G.Ross)上广告业务课。参见Earl English, Journalism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 Marceline, Mo.:Walsworth Publishing,1988, p.8; Sara Lawrence Lockwood Williams, Twenty Years of Education for Journalism, Columbia, Mo.:The E.W. Stephens Publishing Company, 1929, p.78.
    74 1919年,查尔斯·阿诺德(Charles Arnold)成为密苏里新闻学院的第一个毕业生。紧随其后,1910年,玛丽·金特里·帕克斯顿(Mary Gentry Paxton)毕业,成为第一个女性新闻专业毕业生。他们拿到的是理学学士学位,因为直到1913年才有了新闻学学士学位(the Bachelor of Science in Journalism)。参见Earl English, Journalism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 pp.13,22; Ronald T. Farrar, A Creed for My Profession:Walter Williams, Journalist to the World, p.168.
    75 1910年,沃尔特·威廉主办了一次“主编周”(Editors Week)活动,这是新闻学院的一次盛会,期间学院邀请了许多有声望的记者和主编来校做演讲,活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911年春天开始,这一传统被命名为“新闻周”(Journalism Week)。1916年由威廉成立的密苏里作家协会(The Missouri Writers'Guild)在随后的几十年间一直强力支持新闻周活动。参见Ronald T. Farrar, A Creed for My Profession:Walter Williams, Journalist to the World, Columbia, pp.177-178.
    76 Ibid., pp.143,166,168.
    77 Missouri School of Journalism Web Site, http://journalism.missouri.edu/about/history.html
    78 Ronald T. Farrar, A Creed for My Profession:Walter Williams, Journalist to the World, p.113.
    79 Vernon Nash, "What is taught in schools of journalism:an analysis of the curricula of the members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s and departments of journalism",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 Bulletin Volume 29, Number45,1928, p.13.
    80 http://mizzoumag.missouri.edu/2008-summer/features/Weinberg%20J-school/index.php
    81 Ronald T. Farrar, A Creed for My Profession:Walter Williams, Journalist to the World, p.99.
    82包括一个商业电视台、一份社区日报、两份当地文化杂志、一份国际新闻工作者杂志、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附属的广播电台、一个学生经营的广告代理公司,以及三个与网络有关的传播渠道。
    83 Earl English, Journalism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 p.155.
    84《对话张咏:密苏里新闻教育转型之争》[A],肖经栋:《记者圈》[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6-51页。
    85李剑诸:《密苏里新闻奖和中国传媒》,2005年12月23日,http://www.zjol.com.cn/05cjr/system/2005/12/23/006414691.shtml
    86沈荟:《折中人文主义新闻教育:对密苏里方法缘起的探寻与思考》[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2期。
    87 Earl English, Journalism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 p.52.
    Earl English, Journalism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 p.5.
    89 William David Sloan, Lisa Mullikin Parcell Eds., American Journalism, History, principles, practices, McFarland & Company,2002, p.80.
    90Q方法论(Q Methodology,又称操作性的主观性),是由斯蒂芬森于1935年提出的一种科学地研究“主观性”的心理学方法,在心理学界堪称一场令人措手不及的革命。其原则是对传统相关分析法的转变,即主要强调主观性与个别性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参见赵德雷、乐国安:《Q方法论述评》[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年04期。
    91 Earl English, Journalism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 p.307.
    92 http://primelab.missouri.edu/
    93 Betty Houchin Winfield Ed., Journalism 1908:Birth of a Profession, Columbia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2008, p.218.
    94 Ibid.,p.219.
    95罗文辉:《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对中华民国新闻教育及新闻事业的影响》[J],《新闻学研究》第41辑,民国78年(1989年)4月,第201-210页。
    96 Missouri School of Journalism Web Site, http://journalism.missouri.edu/2008/1908-1919/07.html
    John Benjamin Powell, "Missouri Authors and Journalists in the Orient," Missouri Historical Review, October 1946, F 193, in John B. Powell Papers, Western Historical Manuscript Collection, University of Missouri, Columbia.
    98 Ronald T. Farrar, A Creed for My Profession:Walter Williams, Journalist to the World, pp.155-156; Sara Lawrence Lockwood Williams, Twenty Years of Education for Journalism, p.47.
    99 Missouri School of Journalism Web Site, http://journalism.missouri.edu/news/2006/02-27-moscow-state.html
    100武志勇、李由:《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J],《新闻大学》,2009年04期。
    101弗雷德里卡·惠特菲尔德女士主讲CNN电视新闻直播和主持人、应急播出案例,内容包括:新闻主持人的职责、美国电视新闻主持人在新闻直播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沃尔夫·布里兹的互动主播方式、单主播、双主播及三人主播团队、处理突发新闻、相关典型电视新闻主持人核心作用的案例介绍和分析、记者型主播所需要的灵活、处理团队关系、面对新技术等。并介绍了CNN的各主要频道。
    102迈克·麦基恩教授主讲电视节目媒介融合专题,内容包括:电视媒体媒介融合的模式及工作流程和采编衔接、栏目间分工与合作及资源和内容共享、媒介融合记者如何为多个频道、栏目及新闻媒体平台供稿,及全能记者的报道特点和能力培养、电视媒体媒介融合中对社交 媒体的使用、电视新闻直播对网络技术的运用、美国最佳电视台网运用各种媒介融合新技术案例介绍和分析、电视新闻直播对智能手机技术、ipad等新媒体技术的运用等。
    103查克·罗伯茨先生主讲电视新闻节目的娱乐化及大众化专题,内容包括:为什么这种形式如此风行?电视新闻秀如何应对?道德两难境地、CNN主题新闻介绍、2006年以来CNN主题新闻由晚间新闻类节目改成晚间脱口秀、以Nancy Grace主持的节目为例,介绍脱口秀节目的工作流程、结构、主播、节目人员安排、收视率情况等。
    104斯图尔特·施瓦茨先生主讲节目设计、制作和播出,内容包括:ABC《早安美国》栏目的编辑、制作、主持人团队、介绍节目内容与形式、在新闻节目中注入娱乐话题的主要原则、ABC其他节目介绍。
    105黄鹂:《美国新闻教育研究》fMl,第32-39页。
    Donald G. Hileman, Billy I. Ross, Toward Professionalism in Advertising, Dallas:Taylor Publishing Company,1969, p.iv; Sara Lawrence Lockwood Williams, Twenty Years of Education for Journalism, pp.295-303.
    107 Ronald T. Farrar, A Creed for My Profession:Walter Williams, Journalist to the World, pp.180-182.
    108 Sara Lawrence Lockwood Williams, Twenty Years of Education for Journalism, p.308.
    109 Earl English, Journalism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1988, p.17; Sara Lawrence Lockwood Williams, Twenty Years of Education for Journalism, pp.287-289.
    110 Earl English, Journalism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 p.91.
    111 FOI Center网站, http://www.nfoic.org/foi-center,查询于2012年5月14日。
    112 "About the Society of American Business Editors and Writers." SABEW Web Site: http://sabew.org/about/sabews-history/.
    113第一款会名:本会将定名为“世界报界大会”。第二款宗旨:本会宗旨旨在通过一切必要正当之手段,如召开会议、发起讨论、启导各国报人共同努力,以推动影响报业发展的各要素之进步;本会每届会议讨论之问题,仅限于与报业有直接关系者,宗教、政治、政府政策等问题概不涉及。第三款入会资格:凡从事报业,并愿谋世界报业水平之提高和世界报业之福祉者,无论来自何国或报业何种部门,均可入会;第四款机构人员设置:下列委员,除执行委员会指定的名誉主席外,均需召开每届世界报界大会时,由与会代表公举产生:名誉主席一名;执行主席一名;执行副主席两名(须产生自与会国家代表,且须来自不同国家);财务秘书一名;执行委员会由执行主席、财务秘书和执行副主席举荐的五名与会代表组成;上述职位如出现空缺,由与会国代表向执行委员会一致举荐的人员补缺。第五款会期和会议地点:每届大会的会期和会议地点由执行委员会决定产生;第六款会章修订:本会章可随每届大会期间执行委员会的提议即行更定。Walter Williams, Ed., The Press Congress of the World in Hawaii, Columbia MO:E.W. Stephens Publishing Company,1922.
    114 Ibid. pp.3,71.
    115 Ibid.,p.6.
    116 Ibid., p.68.
    117 Ibid., p.77.
    118 Betty Houchin Winfield Ed., Journalism 1908:Birth of a Profession, p.31.
    119 Missouri School of Journalism Web Site, http://journalism.missouri.edu/about/creed.html
    120 Ronald T. Farrar, A Creed for My Profession:Walter Williams, Journalist to the World, pp.182-183.
    121 "The School of Journalism is the center of journalistic learning for a thousand years. It is building a standard for the expression of public opinion in all countries.", Sara Lawrence Lockwood Williams, Twenty Years of Education for Journalism, p.325.
    122马礼逊(1782-18834):英国人,是西方到中国大陆的第一位基督新教传教士。在华25年,在许多方面都有首创之功。他第一次把《圣经》全译为中文,并出版,使基督教经典完整地介绍到中国;编纂第一部《华英字典》;创办第一份中文月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创办的“英华书院”,开传教士创办教会学校之先河;与东印度公司医生在澳门开设眼科医馆,首创医药传教的方式。他所开创的译经、编字典、办刊物、设学校、开医馆、印刷出版等事业,使其成为开创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
    123胡适:《司徒雷登评介》,载于(美)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M], 第3页。
    124罗义贤:《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序。
    125 Pott, F.L.H., The Emergency in China. NewYork:The Methodist Book Concern,1913, p.164.
    126 Ibid., p.172.
    127司徒雷登(1876-1962):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外交官、教育家。出生于中国杭州。父母均为美国长老会首批来华传教士。司徒雷登的童年在中国度过,1887年回美国接受教育,先后在弗吉尼亚州的汉普顿—悉尼学院和盂城长老会设立的协和神学院获文学和神学学士学位。1904年,受受南长老会的派遣重返中国,在杭州布道。1907年,他帮助长老会在杭州办“育英书院”(之江大学前身)。1908年,美国长老会在南京建立金陵神学院,司徒雷登在此任教11年。1918年12月3日,美国托事部请司徒雷登前往北京任燕京大学校长。1946年,任美国驻华大使。1949年8月离开中国。1962年在美国华盛顿去世。
    128(美)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M],常江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10年版。
    129同上书,第66页。
    130 John Leighton Stuart, "The Future of Missionary Education in China," in The Chinese Students'Monthly, vol.21, no.6, p.7, April 1926转引自徐以骅:《刘廷芳、赵紫宸宇燕京大学宗教学院》[A],见徐以骅:《中国基督教教育史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1页。
    131 Yu-ming Shaw, An American Missionary in China:John Leighton Stuart at Chinese-American Relations,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1992, pp.68-69.
    132任晓、赵可金、成帅华:《意识形态与外交政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2期,第8页。
    133(美)托马斯·潘恩:《常识》[M],何实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134 1830年,在前往美洲的“阿贝拉号”(Arbella)船上,约翰·温斯罗普(John Winthrop)牧师进行了“基督徒慈爱典范”的布道,其中包含这句经典:“因为我们必须考虑到我们将在山上建造一座城;所有人的眼睛都在看着我们。”收录于《美国编年史》(芝加哥等:大英百科全书,1976年版),1:115.转引自:Jerry Newcombe, The Book That Made America:How the Bible Formed Our Nation, Nordskog Publishing, Inc.2009, p83.
    135(美)迈克尔·H.亨特:《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M],褚律元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207页。
    136 John Maxwell Hamilton, "The Missouri News Monopoly and American Altruism in China: Thomas F.F. Millard, J.B. Powell and Edgar Snow",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Volume 55, No.1: 27-48, February 1986.
    137 Walter Williams, "A New Journalism in a New Far East", University of Missouri Bulletin, 29:45,1-19,1928, p.12-13.
    138 Lamberton, M.St John s University, Shanghai,1879-1951, New York:United Board for Christian Colleges in China,1955, p117.
    139 "Maurice Votaw to Teach Journalism in Orient", Columbia Missourian,9 August,1922, p.2.
    140 Vernon Nash, "Historical Statement Concerning the 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of Yenching University, Peiping, China", queote from Yong Z. Volz, Chin-Chuan Lee, "American pragmatism and Chinese modernization:importing the Missouri model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to modern China", pp.711-730.
    141(美)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M],常江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142 Thomas Franklin Millard, America and The Far Eastern Question, New York:Moffat Yard and Company,1909, pp.353-362.
    143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40-341页。
    144 Thomas J. McCormick, China Market:America's quest for informal empire,1893-1901, Quadrangle Books,1967, p.36.
    in Jerry Israel, Progressivism and the Open Door:America and China,1905-1921,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1971, p.48.
    146 Thomas F. Millard, "Address of Thomas F. Millard at the Banquet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hina", queote from Yong Z. Volz, Chin-Chuan Lee, "American pragmatism and Chinese modernization:importing the Missouri model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to modern China", pp_.711-730.
    147 Yong Z. Volz, Chin-Chuan Lee, "American pragmatism and Chinese modernization:importing the Missouri model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to modern China", pp.711-730.
    148 Moy, E.K., "A School of Journalism for China in Peiping", China Weekly Review 48:12,519-24,1929,p.524;赵敏恒:《外人在华新闻事业》[M],第14页。
    149 Nash, V. (1932) "Historical Statement Concerning the 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of Yenching University, Peiping, China", Sara Williams Papers, folder 1079, Western Historical Manuscript Collection, Columbia, MO, quote from Yong Z. Volz, Chin-Chuan Lee, "American pragmatism and Chinese modernization:importing the Missouri model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to modern China", pp.711-730.
    150 1947年10月29日,《司徒雷登写给美国国务卿的报告》,叶笃义译,北京大学档案馆,立卷单位燕京大学,案卷编号YJ-1919-001(2)。
    151 Philip West, Yenching University and Sino-Western Relations:1916-1952,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p245.
    152陆志韦:《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档案馆,立卷单位燕京大学,档案编号YJ19001(1)
    153 John S. Service, "Edgar Snow:Some Personal Reminiscences", The China Quarterly, No.50 (Apr.-Jun.,1972), pp.209-219; Jerry Israel, "Mao's Mr. America:Edgar Snow's Images of China",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Vol.47, No.1 (Feb.,1978), pp.107-122; John Maxwell Hamilton, "The Missouri News Monopoly and American Altruism in China:Thomas F.F. Millard, J. B.Powell, and Edgar Snow",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Vol.55, No.1 (Feb.,1986), pp.27-48.
    154一份是张咏与香港城市大学传播研究中心李金铨合作完成的论文《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在现代中国的移植——兼论帝国使命:美国实用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另一份同时是张咏与李金铨合作完成的《半殖民主义新闻势力范围:二十世纪早期在华的英美报业之争》,刊载于《传播与社会学刊》,(总)第17期(2011):165-190。
    155张咏、李金铨:《半殖民主义新闻势力范围:二十世纪早期在华的英美报业之争》,《传播与社会学刊》,(总)第17期(2011):165-190。
    156 Hunt Michael H., Ideology and U.S. Foreign Policy,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8, pp.41,108.
    157王立新:《五四时期的民族主义运动与美国》[A],见陶文刊、陈永祥主编:《中美文化交流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页。
    158赵敏恒:《外人在华新闻事业》[M],北京: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1932年版,第47-48页。
    159在威尔逊的一系列演说中,最为著名的是1918年1月8日在国会演说中被誉为“人类自由宣言”的“十四点和平纲领”,主张在公开外交、公海自由、贸易自由、削减军备、民族自决等原则基础上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以保障世界和平。
    160陈友良:《“五四”知识分子的国际主义观——<太平洋>与威尔逊主义》[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第150页。
    161陈独秀:《<每周评论>发刊词》[A],《独秀文存》,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88页。
    162赵敏恒:《外人在华新闻事业》[M],第15页。
    163首任院长沃尔特·威廉长期在报业工作。第二任院长弗兰克·马丁(Frank L. Martin)在新闻学院任教30多年。第三人院长弗兰克·莫特(Frank L.Mott)是密苏里新闻学院首位获得博士学位的院长,他是一位享有盛誉的历史学研究专家,因所著的多卷本《美国杂志史》而获得普利策历史学奖项。1951年,学院的第四任院长厄尔·英格理士(Earl English)曾是爱荷华大学的新闻系教授。第五任院长罗伊·费希尔(Roy M. Fisher)是《芝加哥每日新闻》(Chicago Daily News)的编辑。前ABC新闻网主管埃尔默·洛厄(Elmer Lower) 1982年成为学院的第六任院长,1978年起他就已经任教于新闻学院。1983年,接替洛厄的新一任院长詹姆斯·阿特沃特(James Atwater)也是一位资深的新闻人,他曾是《时代》(Time) 杂志的主编,《星期六晚邮报》(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和《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的撰稿人。迪安·米尔斯(Dean Mills)是密苏里新闻学院的第八任院长,他曾任《巴尔的摩太阳报》(Baltimore Sun)驻莫斯科办事处主任,后来成为《太阳报》在华盛顿的记者。参见Earl English, Journalism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 Marceline, Mo.: Walsworth Publishing,1988.
    164 Missouri School of Journalism Web Site, http://journalism.missouri.edu/about/mission.html
    1成舍我:《我所理想的新闻教育》,《报学季刊》第1卷第3期,1935年3月,转引自龙伟等编:《民国新闻教育史料选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2-73页。
    2 Yong Z. Volz, Chin-Chuan Lee, "American pragmatism and Chinese modernization:importing the Missouri model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to modern China", Media, Culture & Society,31: 711-730.2009.
    3 Ibid.
    4包括香港、澳门、上海、广州、汕头、福州、厦门、台湾、宁波、烟台、天津、北京、九江、汉口等城市。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30页。
    5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M],第247-252页。
    6赵敏恒:《外人在华新闻事业》[M],第2页。
    7包括香港、澳门、上海、广州、汕头、福州、厦门、台湾、宁波、烟台、天津、北京、九江、汉口等城市。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M],第430页。
    8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第93页。
    9赵敏恒:《外人在华新闻事业》[M],第6页。
    10 Archibald Colquhoun, "The Chinese Press of Today", North American Review 182:97-104, 1906.
    11赵敏恒:《外人在华新闻事业》[M],第22-23页。
    12 Glass, F., "News Situation in China and Korea", Press Congress of the World Bulletin 3(1): 1-8, In Walter Williams Papers, folder 26, Western Historical Manuscript Collection, Columbia, MO.
    13赵敏恒:《外人在华新闻事业》[M],第37页。
    14同上书,第41页。
    15(美)鲍威尔:《我在中国二十五年——<密勒氏评论报>主编鲍威尔回忆录》[M],邢建榕、薛明扬、徐跃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版,第10页。
    Mordechai Rozanski, The Role of American Journalists in Chinese-American relations, 1900-1925,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1974, p.313.
    17 Ibid.
    18 'The Departure of Editor Green of the NCDN', China Weekly Review,1930,53(5):168-9, quote from Yong Z. Volz, Chin-Chuan Lee, "American pragmatism and Chinese modernization: importing the Missouri model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to modern China", Media, Culture& Society,31:711-730,2009.
    19赵敏恒:《外人在华新闻事业》[M],第64页。
    20 White, J.D., "Chinese Press Goes American", Editor and Publisher, Apirl 1935, p.20.
    21 Vernon Nash, "Chinese Journalism in 1931", Journalism Quarterly,8(4):450,1931.
    22赵敏恒:《外人在华新闻事业》[M],第42页。
    23赵敏恒:《外人在华新闻事业》[M],第10页。
    24吴家勋编:《梁启超选集》[M],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3页。
    25同上书,第334页。
    26陈力丹:《论中国新闻学的启蒙和创立》[J],《现代传播》,1996年03期,第25-29页。
    27方汉奇:《章太炎与近代中国报业》[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9期,第213-222页。
    28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三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319页。
    29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M],第1010页。
    30同上书,第1014页。
    31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第287页。
    32探报万国者:《论崇实学而收效》,《万国公报》,第13卷第650期,转引自李绝材编:《教会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07页。
    33黄新宪:《<万国公报>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第57-60页。
    34威廉氏(W.Williams)之报业定义云:“新闻家者,主记录,辩申诉,买卖新闻,判断词讼,保障民权,任指导又任解释疑义者也。若专记录,则成抄胥;专买卖。则成裨贩矣,严格论之报业者,非营业也,职业也,职业之为解释疑义者也。”参见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1985年版,第212页。
    35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第209页。
    36赵敏恒:《外人在华新闻事业》[M],第14、15页。
    37张巧玲:《蔡元培的办报活动与新闻思想》[J],《青年记者》,2006年04期,第72-73页。
    38《对话张咏:密苏里新闻教育转型之争》[A],肖经栋:《记者圈》[M],第46-51页。
    39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第208页。
    40同上。
    41蒋荫恩:《新闻教育感想》[J],《中国新闻学会年刊》第二期,1944年11月20日。
    42陈昌凤:《中国新闻传播史:媒介社会学的视角》[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82页。
    43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l,第208页。
    44徐培汀、裘正义:《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M],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435页。
    45报界俱进会组织报业学堂之提案:“吾国报业之不发达,岂无故耶?其最大原因,则在无专门之人才。夫一国之中,所赖灌输文化,启牖知识、陶铸人才,其功不在教育下者,厥为报业。乃不先养专才,欲起而与世界报业相抗衡,呜呼得?且报业之范围,故不仅在言论、凡交通、调查诸大端,悉包举于内,而为一国—社会之大机关。任大责重,岂能率尔操斛?吾国报业方诸先进国,其幼稚殊不可讳。一访事,一编辑,一广告之布置,一发行之方法,在先进国均有良法寓其间,以博社会之欢迎,以故有报业学堂之设。不宁惟是,且有专家日求改良,以济其后焉。吾国报业,既未得根本上之根本筹划,欲求改良,果有何道?土广民广,既甲于世界,若就人口及地面为标准,以设报馆,(先进国报馆取属人主义,满若干人口,应设报馆一,取属地主义者,有若干地面,应设报馆一)则尚邈乎其远。通埠虽稍有建设,而势尚式微。今后若某进步,扩张之数,正为可量。而能胜此重负,几何不先有以养育之?仅此寥寥有数人才,流贯交通有数之地点,其有补于国家社会之处,顾属有限。即对于各本业专学之前途,究如何以有操胜之权,亦未能毕业。某也目光所及,拟于根本上改良,爰公同提议组织报业学堂,静候公决。”参见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第212-213页。
    46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第213页。
    47同上。
    48(美)鲍威尔:《我在中国二十五年——<密勒氏评论报>主编鲍威尔回忆录》[M],第12页。
    49同上,第13页。
    50同上。
    51北京大学校史展相关部分。
    52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第210页。
    53北大党委宣传部、社会科学处编:《北京大学纪念毛泽东百年诞辰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4张玉梅:《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J],《新闻大学》,1985年09期,第94页。
    55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二卷[M],第96页。
    56同上
    57蔡元培:《北大新闻研究会成立演说词》[A],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98页。
    58同上
    59同上
    60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二卷[M],第96、97页。
    61《新闻周刊已出版》[N],《北京大学日刊》,1919年4月21日,转引自夏文津、郭代军:《国内新闻教育发展历程及特点》[J],《新闻知识》,2008年08期,第78页。
    62 1919年4月21日《北京大学日刊》,转引自张玉梅:《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J],《新闻大学》,1985年09期,第39页。
    63本人2012年2月29日参观北京大学校史展;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二卷[M],第100-101页。
    64同上书,第102-103页;张玉梅:《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J],《新闻大学》,1985年09期,第39页。
    65光仁:《上海最早出版的实用新闻学专著》[J],《新闻记者》,1990年01期,第39页。
    66陈昌凤:《中国新闻传播史:媒介社会学的视角》,第180页。文中指出,“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指定的参考书是Harrington & Trankenbery的Essentiality in Journalism(《新闻学要义》)”。据本人在WorldCat世界最大容量的图书馆目录中搜寻查询,http://www.worldcat.org/title/essentials-in-journalism/oclc/1388576/editions?referer=di&editions View=true,该书全名为Essentiality in Journalism:A Manual in Newspaper Making for College Classes(《新闻学概论:报刊制作手册之大学教材》)。该书作者共有三位Harry F. Harrington; Robert Rutherford McCormick; Theodore Thomas Frankenberg,《中国新闻传播史:媒介社会学的视角》将作者Frankenberg的名字误写为Trankenbery。
    57 John L. Given, The Making of a Newspaper, New York, H. Holt and Co.,1907.
    68松本君平:《新闻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02年出版。
    69宁树藩:《松本君平与新闻学》[A],载余家宏、宁树藩、徐培汀、谭启泰编注:《新闻文存》[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年版。
    70参见李开军:《19世纪末20世纪初汉译新闻史著作考述》[J],《国际新闻界》,2007年08期,第79-80页。
    71“《清议报》一百册祝词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转引自高冠钢:《简评松本君平新闻学》[J],《新闻大学》,1984年01期,第85-88页。
    72“《国民日日报》发刊词”,转引自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第132-133页。
    73《新闻学》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记者势力、记者分类、各类记者职能、记者采访、记者之道、记者待遇、记者资格及养成等诸多方面。此外,还有英、美、法、德、俄五国的新闻事业状况等。
    74(美)埃德温·休曼:《实用新闻学》[M],史青译,上海广学会出版,商务印书馆代印,1913年版。
    75第一章,美国报馆进化史;第二章,责任与奉给;第三章;访事人之造就法;第四章,探访;第五章,新闻访稿;第六章,新闻业同盟会;第七章,记者;第八章,新闻事业;第九章,星期增刊;第十章,美术室;第十一章,妇女与新闻事业;第十二章,告白之文;第十三章,登载告白;第十四章,乡邑报章;第十五章,破坏名誉之法律;第十六章,美国版权法。(美)埃德温·休曼:《实用新闻学》[M],第1-2页。
    76(美)埃德温·休曼:《实用新闻学》[M],第56页。
    77同上书,第63页。
    78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二卷[M],第102-103页;张玉梅:《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J],《新闻大学》,1985年09期,第95页。
    79徐宝璜:《徐宝璜新闻学论集》[M],肖东发、邓绍根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1页。
    80邹平友:《中国新闻学鼻祖徐宝璜》[J],《新闻爱好者》,1999年12期,第36页。
    81徐宝璜:《徐宝璜新闻学论集》[Ml,第45页。
    82周婷婷:《徐宝璜留学美国学习新闻学考证》[J],《国际新闻界》,2008年3期,第73-76页。
    83徐宝璜:《徐宝璜新闻学论集》[M],第45页。
    84董秦:《中国新闻界奇才——纪念邵飘萍先生诞辰195周年并介绍他的<实际应用新闻学>》[J],《视听界》,1989年02期,第21-23页。
    85蔡斐:《戈公振新闻教育思想研究》[J],《青年记者》,2007年20期,第91页。
    86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重版说明”,第1页。
    87姚公鹤:《上海报纸小史》[M],商务印书馆,1917年;任白涛:《应用新闻学》[M],杭州中国新闻学社出版,1922年,后曾于1926年、1928年(两次)、1937年再版四次;邵飘萍:《新闻学总论》[M],京报馆出版,1924年版;蒋裕泉:《新闻广告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蒋国珍:《中国新闻发达史》[M],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社,1927年版。
    88关于圣约翰大学报学系创立的时间,各学术文献记载不同,有1920年、1920年9月、1921年三种说法。徐以骅先生对这一问题有过详尽考证,认为应为“1921年秋”,参见徐以骅主编:《上海圣约翰大学(1879-1952)》[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8页。另外,邓绍根博士给出了一个更为具体的时间点“1921年9月”,参见邓绍根:《中国第一个新闻专业创办时间考》[J],《新闻记者》,2010年06期,第86-88页。两位学者都将创办的年份指向了1921年,然而关于具体的月份,由于邓绍根博士最后的结论基于推测,没有详实的史料依据,因此本文仍然采用“1921年秋”这一说法。
    89任白涛:《综合新闻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三十年七月(1941年7月)版,第47页。
    90 F. L. Hawks Pott to Bishop Braves, "Annual Report of St. John's University for the Academic Year Sept.1921 to July 1922, " Q243-183, p.20转引自徐以骅主编:《上海圣约翰大学(1879-1952)》[M],2009年版,第88页。还有一种说法,来自汪英宾,据他记载“圣约翰大学的报学系不仅是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系,也是亚洲第一个新闻学系”参见The Rise of the Native Press in China, Columbia University, May,1924, p.49.
    91毕德生:《圣约翰大学各院系工作报告(1921-1922)》,上海市档案馆,全宗号:Q243,全宗名称:圣约翰大学,档案号:Q243-1-71.
    92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第210-211页。
    93《中国新闻事业》(黄天鹏,上海联合书店,1930年版)、《中国近代之报业》(赵君豪,香港:申报馆,1938年版)、《最新实验新闻学》(张西林,中华文化出版社,1945年版)、《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版)、《新闻学大辞典》(甘惜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二卷)(方汉奇、宁树藩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6页)、《上海新闻史,1850-1949))(马光仁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燕京大学史稿》(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人民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第115页)《中国新闻教育史论》(李建新,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38页)、《中国新闻学术史(1834-1949)》(李秀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新闻学在北大》(肖东发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陈昌凤,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第63页)《中国新闻传播史:媒介社会学的视角》(陈昌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4页)、《中国新闻史新修》(吴廷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4页)等。
    941922年7月12日,美国权威新闻期刊《编辑与发行人》(Editor & Publisher),转引自罗文辉:《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对中华民国新闻教育及新闻事业的影响》[J],1989年4月。
    95汪统:《圣约翰大学校史》,圣约翰大学校友会全球服务网站:http://www.sjuaa.org/thistory/adm/upload/SJU%20History-Chinese.doc
    96《上海新闻志》编纂委员会:《上海新闻志》[M],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八编“新闻教育与研究”。
    97罗文辉:《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对中华民国新闻教育及新闻事业的影响》[J],第201-210页。
    98黄嘉德:获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文学硕士学位。1936年,与林语堂及弟弟黄嘉音成立西风社,出版《西风月刊》、《西风副刊》、《西书精华》等杂志。黄嘉德主讲新闻学概论、报业史等课程。
    99徐以骅主编:《上海圣约翰大学(1879-1952)》[M],第90页;李建新:《中国新闻教育史论》[M],第40页。
    100徐家柱:《新闻系的最后五年》[A],徐以骅主编:《上海圣约翰大学(1879-1952)》[M],第312-314页。
    101同上。
    102徐以骅主编:《上海圣约翰大学(1879-1952)》[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主编序,第004页。
    103徐以骅:《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建校一百三十周年纪念暨第八届世界校友联谊大会”上的发言》,2009年5月19日。
    104有研究认为燕大新闻系存在了23年,这种说法是按照1929年到1952年来计算的。然而本文作者认为,之前的五年也应计入燕大新闻系存在的时间范围内。因为即便1927年首任系主任白瑞登辞职,课程部分暂停,但是在校师生对新闻学的热情不减,1928年成立了燕京大学新闻社,新闻学研究与交流活动始终没有中断。1929年是燕大新闻系的恢复重建。23年的说法见于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9年,第114页;肖东发主编:《新闻学在北大》[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补充说明:本人就此问题与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常务副会长何宝星先生以及《燕京大学史稿》和《燕大文史资料》的主编王百强先生进行交流,二位燕大校史专业认为本人的观点是正确的。燕京大学新闻系存在于1924-1952年间,共28年。2012年2月25日,本人拜访王百强先生的时候,他为我提供了一份有关燕大新闻系的最新概况资料,其中 燕大新闻系存在的时间年限已经描述为“由1924年到1952年,新闻系计存在28年”。
    105 Philip West, Yenching University and Sino-Western Relations,1916-1952,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p247.
    106(美)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M],第97页。
    107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第1164页。
    108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第115页。
    109(美)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M],第66页。
    110同上
    111 1922-1927“燕京大学董事会会议记录”,北京大学综合档案室,立卷单位燕京大学,案卷编号YJ22001(2)。“‘2月,请贝思(C.D.Bess)来新闻系教学三年。’贝思是当时美国联合通讯社驻北平的记者,不知何故,燕大最终没有请到”,见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第115页。
    112“燕京大学行政委员会会议记录1921-5”,北京大学档案馆,立卷单位燕京大学,案卷编号YJ1921001(5)。
    113白瑞登(1897-1951,又名白瑞华):美国汉学家。出生于中国上海,父母亲为美国浸礼会在华传教士。他曾就读于马瑞斯希尔学院(Mars Hill College),毕业于维克森林学院(Wake Forest College)和哥伦比亚新闻学院(Colunbia University Shool of Journalism)。1924年,受聘成为燕京大学首任系主任。1926年因病辞职回美,再也没有回到中国。
    114聂士芬(Vernon Nash) (1892-1970),美国人,191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Central College),获得文学士学位。1914年毕业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获得新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进入新闻界工作。1929年获得密苏里大学硕士学位。期间1916年被密苏里选送往牛津大学进行研究,1917-1924年服务于美国堪萨斯城及印度青年会。燕大新闻系1929年恢复重建后的首任系主任。1931年11月27日离沪回国。
    115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第115、116页。
    116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第211页。关于最初的人数,还有一种说法“一开始有十一人选修”,见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第115页;肖东发主编:《新闻学在北大》[M],第56页。
    117史静寰博士论文,转引自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第1 169页。
    118 Reports of the Dean of Arts and Science for Men 1926-1927,北京大学档案馆,立卷单位燕京大学,案卷编号YJ1926004。
    119捐助者包括美国四十多家主要报纸的发行人、编辑、杂志社、新闻通讯社,以及百余位美国、加拿大、夏威夷友人。见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第116页。
    120该委员会委员包括《芝加哥每日新闻》发行人史东(Walter Strong)、《达拉斯新闻报》总裁迪利(George Dealey)、《纽约太阳报》发行人迪瓦特(William Dewar)、《总编与发行人》编辑布朗(James Brown)、斯克里普斯报集团老板斯克里普斯(Robert Scripps)。参见陈昌凤:《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M],第65-66页。
    121赵敏恒:《外人在华新闻事业》[M],第14页。
    122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第116页。
    123黄宪昭(Hin Wong) (1888-1939),1912年毕业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是该院第一个获得新闻学学士学位的中国学生。毕业后曾在纽约报社工作。回国后长期在广州从事记者工作,为多家通讯社和报社撰文,其中包括路透社、美联社、合众社、《芝加哥每日新闻》(Chicago Daily News)、《马来亚论坛报》(Malaya Tribune)、《密勒氏评论报》、(The China Weekly Review)、《华北正报》(North China Standard)、中央社等。此外,他还曾任英文报纸《广州时报》(Canton Times)总编辑。1929年燕大新闻系重建时,他正在香港英华学院(Ying Wa College)任教,随后应邀北上加盟燕大新闻系,讲授新闻学概论并指导学生办报《平西报》(The Yenching Gazette)。1931年就任燕京大学新闻系主任,1933年夏离职。参见北京研究院编:《北京大学人物志》(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3页。
    124葛鲁甫(Samual Groff),是“密苏里—燕京交流计划”中的第一位来到燕大的密苏里研 究生。他研究广告、发行及报业管理,并在燕大讲授广告学。1934年,他成为第一位从中国的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的美国人。
    125余梦燕:《中美新闻教育合作与燕京大学》[R],在伊利诺伊师卡市扶轮社演讲词,1975年7月9日。
    126邓绍根:《燕京大学新闻学系最早毕业生考》[J],《国际新闻界》,2009年02期,第120-123页。
    127燕京大学图书馆编:《燕京大学图书馆馆藏本校毕业生论文目录一九二三——一九三四》,1934年,第31页。
    128私立燕京大学学生自治会出版委员会编:《燕大年刊》,1928年。
    129燕京大学共有三个学院,分别是:文学院、理工学院、法学院。文学院设中文系、外国语文、历史、哲学、心理、教育、音乐、新闻,共八个学系。此外,该学院还设有中国文化学程(专为外籍学生而设)。见“燕京大学修学规程1945-1946”“燕京大学修学规程1950-1951”,北京大学档案馆,立卷单位燕京大学,案卷编号YJ45018(3)(9)。
    130赵敏恒:《外人在华新闻事业》[M],第14页。
    131赵君豪:《中国近代之报业》[M],香港:申报馆,1938年版,第195页。
    132梁士纯:1934年春到燕大,1935-1937年间任新闻系主任。此前曾在上海报社任职,并任上海青年会总干事,研究近代宣传学,著有《实用宣传学》一书。在燕大新闻系期间,讲授宣传学、舆论与宣传,指导毕业论文,及学生实训报《燕京新闻》的出版。1937年,前往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解放后曾在圣约翰大学报学系任教。
    133肖东发主编:《新闻学在北大》[M],第59页。
    134据《燕京新闻》记载“该会对于各方面捐助燕京新闻学系或中国其他新闻事业之基金,负有保管之责任,而各委员均自愿代为征募经济上之援助。将来各基金有成,其收入用途,约有:1、补助燕京新闻学系之预算,特别注重供给美籍教席及购买西国书籍;2、维持燕京及密苏里两校新闻学系之交换学生;3、一部分用于帮助燕京及密苏里间之交换教席之费用:4、出席国际新闻事业会议代表之旅费,及各种理事认为中国新闻教育应作进一步研究之计划之费用等。”《密苏里与燕京两大学合作基金委员会组成目的在促进燕京新闻学系的发展》,《燕京新闻》,1934年12月20日。参见肖郎、费迎晓:《燕京大学新闻学系人才培养目标及改革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6期,第92-97页。
    135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1999年,第131页。
    136卢祺新(David Lu),1929年毕业于燕大,留校在新闻系做助教。负责与北京、天津的中文报社联系,以便让学生假期中到各报社去实习。他工作两年后,作为第一位去密苏里新闻学院的交换研究生赴美国进修,两年学成后回到燕大新闻系继续执教,讲授新闻写作与编辑。此外,汤德臣、徐兆镛、苏良克、黄丽卿、蒋荫恩等人也先后在燕大新闻系做过助教,负责系务和实习报纸编务以及到联系学生到报社实习的组织工作。汤德臣是继卢祺新后,第二位到密苏里新闻学院留学的研究生。
    137马丁富教授,密大新闻学院副院长,1932年作为交换教授来到燕大讲学一年。讲授报纸编辑、报人品德。还对学生自办的《平西报》进行指导;威廉夫人(谢文兰),1935年1月来华,是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第二位交换教授;在葛鲁甫之后,第二位来到燕大的密苏里新闻学院交换研究生是白雅各(James D. White),研究广告及报学管理,讲授广告学。
    138张友渔,著名报人、法学家、日本问题专家。1934-1937年在燕大新闻系讲授新闻评论、社论。抗战后还多次到成都燕大办讲座,分析时事;成舍我,著名报人、《世界日报》创始人。20世纪30年代前期在燕大新闻系兼职授课,讲授报业管理、编辑等课程;陈博生,著名报人,1910年任北平《晨报》社长、总主笔。1934年后来燕大讲授新闻写作与编辑、新闻评论、社论;孙瑞芹,长期从事英文新闻工作,先后供职于天津英文报《华北明星报》、北京中美通讯社、英文《华北正报》、国文通讯社英文部、北京英文《导报》、路透社等机构。1931-1934、1939-1941年间两度任教燕大新闻系;刘豁轩,曾任天津《益世报》社长,兼具学识与经验,自卸任后即被聘来燕大新闻系任教,教授新闻学概论、新闻管理及经营、新闻学史等课程; 管翼贤,北平《实报》社长、总编辑。20世纪30年代前期在燕大新闻系兼职授课,讲授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此外,在新闻系兼职的还有新闻界名人徐兴凯,《大公报》的胡政之、曹谷冰等也来参加过演讲和讨论活动。燕大本校老师也有人在新闻系兼职,如张东荪、刘廷芳教授研究、评论中国现代刊物,尤其着重于周刊与月刊,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思潮及现代刊物的状况和文章写作。参见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第114-148页。
    139罗文达(Rudolph Lowenthal),德国学者,柏林大学哲学博士,研究新闻史。1934年春来到燕大新闻系兼任讲师,讲授世界新闻史,研究北平出版的中外文报刊、中文版权等,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田丕烈(H. J. Timperley),英国《泰晤士报》驻北平记者,在燕大新闻系讲授报刊、通讯社的通信工作,并指导学生实际操作。
    140(美)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M],第66-67页。
    141余梦燕:《中美新闻教育合作与燕京大学》[R],在伊利诺伊师卡市扶轮社演讲词,1975年7月9日。附全文如下:美国对中国的新闻教育的发展有很重要及深远的影响,可能比一般所知道的更重要。一九二○年代后期,蒋委员长统一全国之后,中国非常需要具有优良训练的新闻工作人员。任何人只要能握笔以及稍有阅读能力的人就能成为报人的时代已过去了。要感谢贵国一些有远见的新闻教育家,他们经由各种合作及协助计划,而使得数百个男女新闻工作人员在中国或贵国接受严格训练。他们毕业后被全国正萌芽的新闻事业所吸收,采用美国式的新闻方法及原则,这对于现代化之中国新闻事业之铸成有很大帮助。不用说,两国新闻教育家及学生的苦心努力,由于中国不断的遭受侵略及战争,而一次又一次的中断,然而双方之毅力却赢得全世界的赞赏,为其他要经受相同考验的事业树立了楷模。今天我只指出三个学校。它们对中国新闻教育的形成有很大帮助。它们是主流,且最盛名。而且,我个人很荣幸在我生命不同阶段,舆三者都发生过关系。二战前,密殊里大学(密苏里大学)及北平燕京大学二战时,哥伦比亚大学之普利司新闻学院与重庆的中宣部国际宣传处二战后,卡市南伊州大学与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密殊里与燕京:新闻课程是在二十年代早期介绍至中国大学的。但是北平著名的教育学校,燕京大学在密殊里大学的合作下,创投了中国第一个完整的新阂系。燕京新闻系一九二四年创立,但由于经费关系,三年之役就停办了。该系副主任纳许(Vernon Nash)回到密苏里继续学业,并极力使美国新闻教育家对这家中国的大学发生兴趣。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威廉博士(Walter Williams)便是其中一位,对它真正产生拯深兴趣的,他在庆祝密殊里新闻学院二十周年校庆时宣布,该学院决定与燕京合作设立“中国一流的新闻系”。这种有远见的决定,不仅为中国新闻教育打下了可以发展的基础,而且封后来两国人民之间密切的友谊之奠立亦有莫大的贡献。一个美国顾问委员合成立了,威廉院长为主席,经费也筹募好了,一九二九到一九三三年的五年计划的预算也安排好了,纳许回到北平主持恢复新闻系,威廉院长多次到燕京大学访问并讲学。交换教授及学生各种计划第次实行,年复一年,更多的燕京新闻系的学生去密殊里深造。这一计划非常成功,全国所有报纸都非常希望与此计划合作。他们不但对这些计划都很慷慨捐助,而且他们都乐意接受新闻系毕业生在职训练以及雇用他们。同时,几乎所有到密殊里深造的燕京毕业生都回到中国的报社或其他媒体担任重要职务。他们有些人后来成了新成立的新闻院系的教授及主任,或者成为新创立的报社之发行人或编辑。其他一些人转进政府机关,后来成了新阂局长及外交家——后者包括沈剑虹,任驻美大使,他并且曾任中国及香港重要新阂媒体之编辑多年,现在已退休。密殊里——燕京计划之经济援助,慢慢由中国捐助者接管,包括报纸、新闻机构及个人,在三十年代后期成了纯由中国人捐助的计划。
    142卢祺新、葛鲁甫:《燕京新闻系》[A],燕大文史资料编委会:《燕大文史资料》(第三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1页。
    143殷韦:《燕京大学新闻学系:以往-现在-将来-一切的一切》,收录于燕大文史资料编委会:《燕大文史资料》(第七辑)[M],第87页。
    144 1935年“学生的各种统计”,北京大学档案馆,立卷单位燕京大学,案卷编号YJ46059(1)。
    145卢祺新、葛鲁甫:《燕京新闻系》[A],第31页。
    146同上,第30页。
    147荫:《中国新闻教育之使命》,《燕京新闻》第一卷特一期(1934),转引自燕大文史资料编委会:《燕大文史资料》(第七辑)[M],第92-93页。
    148梁士纯:《事在人为》, 《燕京大学新闻学会年册》(1937),转引自燕大文史资料编委会:《燕大文史资料》(第七辑)[M],第93-94页。
    149 Ronald T. Farrar, A Creed for My Profession:Walter Williams, Journalist to the World, p.99.
    Earl English, Journalism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 p.52.
    151卢祺新、葛鲁甫:《燕京新闻系》[A],第30页。
    152《北平私立燕京大学文学院新闻系课程一览》(1935年)档存首都图书馆,转引自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1999年,第118页。
    153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第118-119页。
    154密苏里新闻学院新闻学士学位学分要求:Missouri School of Journalism Web Site, http://journalism.missouri.edu/undergraduate/degree-requirements.html
    155黄宪昭:《燕京大学新闻学系概况》[A],龙伟等编:《民国新闻教育史料选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7-42页。
    156☆新闻学导言:将近代报业各方面作归档之研究,使学生对于报业之变迁,现今出版之情形,及新闻事业与社会之密切关系,均得正确简明之观念。☆报章文字:研究中应保障文字作法之原理,对于新闻价值问题及报章文字之各种题材,均有相当讨论,并常令学生练习写作。☆新闻之采访与编辑:研究编辑新闻工作,编辑方针,新闻交织,编辑部之组织,排版之艺术。各种新闻之用编辑法。此外则研究新闻之采访方法,访员之职责,采访新闻之标准,记述方法,采访部之组织,及国际新闻之采访。☆比较新闻学:用批评态度,研究国内各报纸之缺点,同时将国内著名报纸与国外如欧美日等新闻事业,研究其报馆组织,编辑方针言论倾向,及日本新闻事业发达之经过与特质,考其主义,明其优劣,以促进本国报纸之改善。☆特载文字:研究兼习非新闻非社论之文章,如趣闻,专载书评剧评小说及关于音乐文字。如何收集材料及社论版之制作。同时兼讨论舆论与报纸之关系,及如何利用社论作正当之宣传。☆社论:研究与练习社论及社论版之制作。同时兼讨论舆论与报纸之关系,及如何利用社论作正当之宣传。☆出版须知:研究兼练习报纸与杂志之专任或特派通信员之工作,讲授世界通讯事业之概况,国际通信员应有之修养。☆报纸参考材料:教授学生用敏捷方法搜集、分类、收藏、检寻报纸之种种参考材料。☆报纸图画:研究报纸之插画。在现代报纸上之地位及功用,特别注重画报编辑方针及安排图画等方法。☆广告原理:由经济立场研究现代广告之功用与重要,尤注意广告在报纸杂志上之地位,对于广告学之种种方面,作概括讨论,注重新闻杂志广告之编辑实习。此外关于广告制作、广告推销等,均有实地练习之机会。☆营业及印刷法:专为研究报纸与杂志之营业及印刷问题,对于会计推销,组织,排版等各方面,均详为讲解。☆新闻学史:注重个人研究与调查,尤以研究调查中国或远东新闻学史为宜。
    157 1909年,沃尔特·威廉向密苏里州提交了一份新闻学院的课程设置报告。William David Sloan, Lisa Mullikin Parcell Eds., American Journalism, History, principles, practices, p.80.
    158《北平私立燕京大学文学院新闻系课程一览》(1935年),第119-120页。
    159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第211-212页。
    160卢祺新、葛鲁甫:《燕京新闻系》[A],第31页。
    161友:《<燕京新闻>小传》[A],燕大文史资料编委会:《燕大文史资料》(第七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5页。
    162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第121-122页。
    163卢祺新、葛鲁甫:《燕京新闻系》[A],第34页。
    164 Ronald T. Farrar, A Creed for My Profession:Walter Williams, Journalist to the World, Columbia, pp.177-178.
    165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第120页。
    166黄宪昭:《燕京大学新闻学系概况》[A],第41页。
    167温甫:《新闻学讨论会的前瞻——由1931年说到1934年》,《燕京新闻》第一卷特一期(1934),转引自燕大文史资料编委会:《燕大文史资料》(第七辑)[M],第96-97页。
    168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第127-147页。
    169课程及教师安排:报学原理(新闻学概论)-刘豁轩、报学管理-刘豁轩、新闻写作-白序之、新闻采访-孙瑞芹(后饶引之)、社论写作-刘豁轩、中文编辑-刘豁轩、英文编辑-孙瑞芹、翻译-孙瑞芹(后胡道维)、世界报学史-罗文达、《燕京新闻》中文版写作编辑-刘豁轩、《燕京新闻》英文版写作编辑-孙瑞芹。载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第128页。
    170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第130页。
    171课程及教师安排:新闻学概论-蒋荫恩、新闻采访与写作-蒋荫恩、报刊编辑-张琴南、社论-张琴南、中国报业史-张琴南、报业管理-张明炜、时事分析-冯列山、《燕京新闻》中英文版指导-蒋荫恩及助教、毕业论文指导-蒋荫恩、张琴南。载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第131页。
    172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十六日“燕京新闻”,北京大学档案馆,立卷单位燕京大学,案卷编号YJ1948075(1)。
    173本人与何宝星先生的交流,2012年2月8日。
    174 2012年2月27日,本人前往位于北京大学的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采访,与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常务副会长何宝星先生(新闻系)与郭务本先生(经济系)会面交流。
    175同上
    176本人与何宝星先生的交流,2012年2月8日。
    177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第141页。
    178课程及教师安排:新闻学概论-蒋荫恩、张隆栋;新闻采访与写作-张隆栋、蒋荫恩、于效谦;报刊编辑-蒋荫恩;中国报业史-张琴南(兼任);报业管理-吴范寰(兼任《世界日报》经理)、时事分析-陈翰伯、包之静;英文新闻翻译-孙瑞芹、李秉泰(新华社国际部);英文新闻写作与编辑-孙瑞芹;新闻专题讨论-胡乔木新闻总署署长:讲党的新闻工作,朱穆之、邓同:讲新华社的沿革和发展,包之静:讲《政策和法令》,邓拓、吴冷西:讲《报纸工作实践》,梅益、温济泽:讲《新中国的广播事业》,石少华:讲《新闻摄影》,周游北京市新闻出版处处长、《北京日报》社长、总编辑:讲新闻工作的实践与体会,……。载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第144-145页。
    179赵敏恒:《外人在华新闻事业》M],第14、15页。
    180同上。
    181罗义贤:《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M],第107页。
    182“学生的各种统计”,北京大学档案馆,立卷单位燕京大学,案卷编号YJ46059(1)。
    183 1947年“应届毕业生调查表”,北京大学档案馆,立卷单位燕京大学,案卷编号YJ47051(1)。
    184刘豁轩:《报学论丛》,天津:益世报社,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1946年12月),第115页。
    185《燕京新闻》1937年11月8日,转引自罗义贤:《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M],第106-107页。
    186《燕大校友通讯》下设校友活动、出版消息、校友来鸿、人物剪影、校友园地、名校掌故、斯人追忆、最新报道等子目录。目前搜集到1986年至2009年间共21本《燕大校友通 讯》,其中包括燕京大学香港校友会1971年出版的《燕大校友通讯》和燕京大学美国校友会1976年出版的《燕大校友年刊》,还有燕大建校八十周年特辑《燕京精神》、1988年修订的《燕大校友会通讯录》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88年修订的《燕大校友会通讯录》,该通讯录收集了美国、香港、祖国大陆各省市,及散居于世界各地的燕大校友的详细联络方式,其中新闻系的毕业生共有72人。
    187九位燕大新闻系老校友分别是:洪一龙(学号47,原中宣部新闻局工作)、王百强(学号45)、贾砚(学号48)、杨昌凤(原《人民日报》工作)、高洁(原新华通讯社工作)、张永经(原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工作)、赵蓉(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沈廷杲、孙儒。2012年2月27日,在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郭务本先生、何宝星先生向本人提供的名单。
    188 2012年2月27日,本人前往位于北京大学的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采访,与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常务副会长郭务本先生会面交流。
    189谢六逸:《复旦大学新闻学系概况》,《新闻学期刊》第1期,1935年,转引自龙伟等编:《民国新闻教育史料选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3页。
    190谢六逸:《新闻教育的重要及其设施》,《教育杂志》第22卷,1930年12月号,转引自龙伟等编:《民国新闻教育史料选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32页。
    191蒋荫恩:《新闻教育感想》,《中国新闻学会年刊》第2期,1944年11月20日,转引自龙伟等编:《民国新闻教育史料选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1-192页。
    192戈公振认为厦门大学创办于1921年,见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第211页,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厦大新闻系成立的时间是1922年7月,参见毛章清:《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勘误补遗——厦门大学早期新闻教育考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02期,第28-34页。本文认同1922年的说法。
    193《上海新闻志》编纂委员会:《上海新闻志》[M],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八编“新闻教育与研究”。
    194 1929年《复旦大学新闻学系简章》,转引自徐培汀:《中国早期的新闻教育》[J],《新闻研究资料》,1981年04期,第134-142页。
    195张竹平(1886-1994):民国著名报人,江苏太仓人。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民国11年(1922年)进申报馆工作,管理才能与业绩卓越,受到史量才器重,被提拔为经理兼营业部主任。民国13年(1924年)创办申时电讯社;民国17年(1928年)购得《时事新报》股权,组织股份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兼经理。民国19年(1930年)脱离《申报》馆,与友人合作接办上海英文日报《大陆报》。民国21年(1932年)创办《大晚报》,并将其与《时事新报》、《大陆报》、中时电讯社组成“四社”,实施集资经营、联合办公,是一次报业向托拉斯化发展的探索,张竹平自任各社经理。
    196第一学年,12门课:新闻学概论、速记术、经济学、政治学、文学概论、哲学概论、民法概要、中国文学研究、英文(读报)、日文(读本文法)、宪法、文字学;第二学年,13门课:新闻采集法、新闻编述法、广告学、社会学、照相制版术、财政学、中国近代政治外交史、平时国际公法、统计学、中国文学研究、英文(读报)、日文(读报)、文字学;第三学年,11门课:新闻经营法、新闻评论法、采编实习、评论实习、实施研究、现行法令纲要、战时国际公法、中国近代财政史、现代金融论、近代小说、英文(读报);第四学年,11门课:新闻发达史、特别评论法(戏评书评)、出版法、采编实习、评论实习、群众心里、时事研究、现代各国政治外交史、现代社会问题、近代戏剧、英文(新闻学选读)。参见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第213-214页。
    197关于国内新闻学教育创办的历史,主要参考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上海新闻志》编纂委员会:《上海新闻志》[M],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M]。
    198倪宁:《试析我国新闻教育的流变及其启示》[A],方汉奇主编:《世界新闻传播100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页。
    199《上海新闻志》编纂委员会:《上海新闻志》[M],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八编“新闻教育与研究”。
    200参见卜少夫:《谈新闻教育》,《新中华》复刊第2卷第4期,1944年4月,转引自龙伟等编:《民国新闻教育史料选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8-171页;李建 新:《中国新闻教育史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72-73页;方汉奇:《七十年来的中国新闻教育》[A],《方汉奇文集》[M],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84-186页;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二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4-257页;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1985年版,第210-212页。
    201卜少夫(1909-2000):原名宝源,笔名邵芙、庞舞阳等。江苏镇江人。1930年就读于日本明治大学新闻科。1937年毕业回国。曾任南京《扶轮日报》、《新京日报》采访主任、香港《立报》编辑、重庆《中央日报》副总编辑、南京《中央日报》总编辑。1945年在重庆创办《新闻天地》杂志。后任上海《申报》副总编辑。1949年到香港,任《新闻天地》杂志社社长。著有《日本军阀专政史》等。
    202卜少夫:《谈新闻教育》,《新中华》复刊第2卷第4期,1944年4月,转引自龙伟等编:《民国新闻教育史料选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3-175页。
    203同上书,第176-177页。
    204梁士纯:《中国新闻教育之现在与将来》,《大公报》,1936年5月9日,转引自龙伟等编:《民国新闻教育史料选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4页。
    1 Ellard, R., "In Memoriam Walter Williams:1864-1935",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 Bulletin, 1936,37(5):75-7.
    2 Stephanie Craft, "University of Missouri School of Journalism:Remembering the Future" 2011.9.25,from http://www.uta.fi/laitokset/tiedotus/english/research/events/jour_edu2005/stephanie_craft.pdf.
    3 Ronald T. Farrar, A Creed for My Profession:Walter Williams, Journalist to the World, pp.34-37.
    William Howard Taft, Show-Me Journalists:The First 200 Years, p.53.
    Ronald T. Farrar, A Creed for My Profession:Walter Williams, Journalist to the World, pp.79-83.
    6 American Consular Service (1909), "Letter to Walter Williams",30 July, in Sara Williams Papers, folder 28, Western Historical Manuscript Collection, Columbia, MO转引自张咏、李金铨:《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在现代中国的移植——兼论帝国使命:美国实用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7 Walter Williams, "A New Journalism in a New Far East", University of Missouri Bulletin 29:45,1-19,1928, p17.
    8 Walter Williams, "Kahn Foundation for the Foreign Travel of American Teachers. Reports" (1914) 3(1), in Journalism School Papers, box 5, folder 7, University of Missouri Records, Columbia, MO.
    9端纳(1875-1946):澳大利亚人,是中华民国时期中国政坛上最为活跃的西方人,被称为 “中国的端纳”。少年时曾作为印刷厂的排字工,23岁成为新闻记者,1903年赴远东采访,从此再也没有回到故乡。1911年,他作为《纽约先驱报》驻中国记者抵达上海,联系上伍廷芳,并成为武昌起义的上海总部顾问。孙中山回国后,他担任孙中山的政治顾问,参与起草中华民国第一个政治纲领——《共和政府宣言》。历任孙中山、北洋政府、张学良的政治顾问和南京国民政府顾问。
    10《申报》1914年4月1日,转引自马光仁:《中美新闻界友好交往的先驱——简介美国著名新闻学家威廉博士五次访华》[J],第33-37页。
    11同上
    12同上
    13 1914年3月29日12时,北京《新中国报》、《京津时报》、《国权报》、《天民报》、《民视报》、《民报》、《醒华报》、《北京日报》、《国华报》、《黄钟日报》、《民宪日报》、上海时报驻京记者站等,在醉琼林饭庄公宴威廉博士。晚上八时,端纳在六国饭店宴请威廉博士,邀请北京报界作陪。另外还有日本大阪《每日新闻通信社》、路透社、《顺天时报》等记者出席。
    14《世界新闻协会长参观本报记》[N],《申报》,1919年2月11日,转引自马光仁:《中美新闻界友好交往的先驱——简介美国著名新闻学家威廉博士五次访华》[J],第33-37页。
    15马光仁:《中美新闻界友好交往的先驱——简介美国著名新闻学家威廉博士五次访华》[J],第33-37页。
    16《威廉博士在北大之演讲》[N],《晨报》,1921年12月5日。转引自邓绍根:《密苏里新闻学院首任院长威廉访问北大史实考》,《国际新闻界》,2008年10月,第81-86页。
    17这封信被任白涛收录于1922年11月出版的《应用新闻学》一书中。全文翻译如下:“米梭里大学新闻学院学生等公竭诚欢迎东方大学学生诸君,故特托吾学院学长先生致吾济之欢迎书于诸君:诸君乎,世界恐怖之欧洲战劫于今已矣。世界上之民族已得回复其生机于弥留之中,民族之希望,罔不欲世界自此健康,永不复有二次大病之缠忧。但毒焰虽息,余灰未尽,世界前途可预料乎。和平永久保障耶,是可未必。虽然,吾视爱之诸友乎,世界将来之和平,系诸民族之心理,民族之心理,系乎有识者之鼓吹。新闻界之事业,转移民族心理之事业也,公共和平之目的,将来民族之幸福,赖斯焉,诸友乎,盖兴乎赖,吾等将共勉焉,其通力合作乎!”任白涛:《应用新闻学》[M],杭州中国新闻学社,1922年,第201-208页。
    18《申报》,1921年12月13日,转引自马光仁:《中美新闻界友好交往的先驱——简介美国著名新闻学家威廉博士五次访华》[J],第33-37页。
    19同上。
    20《申报》,1927年8月24日,转引自马光仁:《中美新闻界友好交往的先驱——简介美国著名新闻学家威廉博士五次访华》[J],第33-37页。
    21《申报》1928年8月5日。
    22同上。
    23 Walter Williams,"A New Journalism in a New Far East",University of Missouri Bulletin 29:45, 1-19,1928,p.4.
    24《申报》1927年8月5日,转引自马光仁:《中美新闻界友好交往的先驱——简介美国著名新闻学家威廉博士五次访华》[J],第33-37页。
    25《申报》1921年12月3日,转引自马光仁:《中美新闻界友好交往的先驱——简介美国著名新闻学家威廉博士五次访华》[J],第33-37页。
    26《英译古文观止》(Gems of Chinese Literature),此书为黄宪昭后人所辑,其中收集了黄宪昭生平的古文译作,还附有他的生平传略。
    27燕大文史资料编委会:《燕大文史资料》(第七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9页。关于燕大新闻系恢复重建的时间点,有两个说法,一个是黄宪昭书中所言“1930年”,更多的史料文献中记载这一时间是“1929年”,如殷韦:《燕京大学新闻学系:以往-现在-将来-一切的一切》[A],《燕京新闻》(第一卷特一期),1934年11月10日;王九如:《新闻学系小史》[A],《燕京大学新闻学会年册》,1937年;友:《新闻学系毕业生五年来共十九人》[A],《燕京新闻》(第一卷特一期),1934年:《新闻学会会员》[A],《燕京大学新闻学会年册》1937年;汤德臣:《燕大新闻系杂忆》,1991年6月11日)。以上皆选自《燕大文史资料》(第七辑)。鉴于此,本文仍然选用1929年作为燕京大学新闻学院恢复重建的 时间点。
    28马光仁:《中美新闻界友好交往的先驱——简介美国著名新闻学家威廉博士五次访华》[J],第33-37页。
    29《申报》1914年4月1日,转引自马光仁:《中美新闻界友好交往的先驱——简介美国著名新闻学家威廉博士五次访华》[J],第33-37页。
    30任白涛:《应用新闻学》[M],第201-208页。
    31《申报》1928年8月7日,转引自马光仁:《中美新闻界友好交往的先驱——简介美国著名新闻学家威廉博士五次访华》[J],第33-37页。
    32李次民:《编辑学》[M],广州自由出版社,1949年版。
    33 John Maxwell Hamilton, "The Missouri News Monopoly and American Altruism in China", p.28.
    34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 Bulletin, School of Journalism,1973-1974, p.27. form Missouri School of Journalism Web Site, http://journalism.missouri.edu/2008/1970-1979/11.html
    35 Mordechai Rozanski,"The Role of AmericanJournalists in Chinese-Ameri-can Relations, 1900-1925", p.375.
    36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威廉·阿普尔曼·威廉斯(William Appleman Williams),1982年出版《美国外交灾难》(The Tragedy of American Diplomacy)。此外,沃尔特·拉夫伯(Walter LaFeber)也在他的著作《新美帝国:美国扩张的新视角1860-1898))(The New American Empire: An Interpretation of American Expansion,1860-1898) (Ithaca,1963)中,有过类似的表述。
    37 Robert Dallek, The American Style of Foreign Policy:Cultural Politics and Foreign Affairs New York:New American Library,1984, xv.
    38托马斯·富兰克林·费尔法克斯·密勒(Thomas Franklin Fairfax Millard,1868-1942),美国报人,1911年在上海创办《大陆报》(The China Press),任主笔,立论同情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1917年创办《密勒氏评论报》(Millard's Review of the Far East)后被北洋政府聘为对外宣传顾问。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密勒仍充顾问。转引自,(美)鲍威尔:《我在中国二十五年——<密勒氏评论报>主编鲍威尔回忆录》[M],第2页。
    39《“密苏里帮”的中国先驱密勒》,http://baike.baidu.com/view/3124578.htm,查询于2012年2月23日。
    40 Mordechai Rozanski, "The Role of American Journalists in Chinese-American relations, 1900-1925", p.38.
    41 Thomas Franklin Millard, China:Where It Is Today and Why, New York:Harvourt Brace and Company,1928,p.115.
    42 New York Herald, Oct.12,1909, quoted from John Maxwell Hamilton, "The Missouri News Monopoly and American Altruism in China", pp.27-48.
    43《大陆报》(China Press)(1911-1949),由托马斯·密勒创办,代表在沪的美侨利益。消息报道繁简得当,迅速及时,文笔活泼轻松,是上海最早的美式编排的报纸。颇受读者欢迎,发行量一度超过《字林西报》。1930年,该报所有股份转给中国报界人士张竹平,董显光任主笔。1949年上海解放,该报停刊。
    44 Carl Crow, China Takes Her Place, New York:Harper & Brothers,1944, pp.5,7-8,62-63.
    45陈其钦:《评<密勒氏评论报>》[J],《图书馆杂志》,1991年06期,第48页。
    46(美)鲍威尔:《我在中国二十五年——<密勒氏评论报>主编鲍威尔回忆录》[M],第11页。
    47陈其钦:《评<密勒氏评论报>》[J],第48页。
    48 Mordechai Rozanski, "The Role of American Journalists in Chinese-American relations, 1900-1925",pp.370-371.
    49 John Maxwell Hamilton, "The Missouri News Monopoly and American Altruism in China", pp. 27-48
    50(美)鲍威尔: 《我在中国二十五年——<密勒氏评论报>主编鲍威尔回忆录》[M],第14页。
    51 John Benjamin Powell, in China Weekly Review, April 23,1927.
    52(美)鲍威尔:《我在中国二十五年——<密勒氏评论报>主编鲍威尔回忆录》[M],第13页。
    53斯美特莲(1894-1950):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出生於密苏里州的奥斯古德。早年当过侍女、烟厂工人和书刊推销员。曾在《纽约呼声报》任职。1918年因声援印度独立运动而被捕入狱六个月。1919年起侨居柏林八年,积极投身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曾在柏林会见尼赫鲁。1928年底来华,在中国工作生活了十二年。抗战初、中期,她目睹日本对中国侵略,向世界发出了正义的声音。
    54斯特朗(1885-1970):美国左派女作家、记者。1908年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毕业。1921年去莫斯科,创办《莫斯科新闻》,向世界介绍苏联。从1925年第一次访华到1970年在北京逝世,她共访问中国六次,并在中国度过了一生中的最后一段时间。斯特朗热情支持中国人民的独立和解放事业,在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她总是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来到中国,同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友谊和尊敬,成为中国革命的见证人。1946年斯特朗第五次来到中国,在延安毛泽东主席通过她的采访向全世界发表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她一生写了大量新闻报道和30多部着作,其中《中国的黎明》、《中国人征服中国》等书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很大影响。
    55 Julian Schuman, Assignment China,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4, pp.35-36.
    56同上书,第33-37页。
    57 John Benjamin Powell quoted in China Weekly Review, Apr.30,1927.
    58 China Weekly Review, Oct.10,1928, quoted from John Maxwell Hamilton, "The Missouri News Monopoly and American Altruism in China", pp.27-48.
    59 John Maxwell Hamilton, "The Missouri News Monopoly and American Altruism in China" pp.27-48.
    60“斯诺介绍”,埃德加·斯诺纪念网站,http://www.zhangrui.cn/edgarsnow/redchina/index/index.htm,查询于2012年5月18日。
    61张保平、蒋新彤:《斯诺:第一次向世界传递中共的声音》[J],《新闻评论》,2011年14期,第60页。
    62 China Weekly Review, Oct.10,1928, quoted from John Maxwell Hamilton, "The Missouri News Monopoly and American Altruism in China", pp.27-48.
    63 Edgar Snow to parents, July 9,1928, quoted from John Maxwell Hamilton, "The Missouri News Monopoly and American Altruism in China", pp.27-48.
    64 Edgar Snow, Far Eastern Front, New York:H. Smith & R. Haas,1933, p.322.
    65这句话源于一个典故:1899年,一个美国国会议员在宾夕法尼亚州首府费城的“五点钟俱乐部”发表演说是说:“我是一个密苏里人,我的州盛产谷物、棉花、欧龙牙草,还有民主党员。你们有什么呢?请拿出证据来。”此后“我是一个密苏里人”这句话就流传开来。见朱清河:《斯诺职业操守的源头》[J],《新闻与协作》,2005年09期,第32页。
    66埃德加嘶诺:“1937年2月4日给李迪俊的一封信”,刘力群译:《斯诺陕北之行自述(续)》[J],《新闻战线》,1987年05期,第44、45页。
    67(美)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M],董乐山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68同上书,第161页。
    69同上书,第160页。
    70黄华(1913-2010):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国务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会长、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燕京大学肄业。当年陪同斯诺访问陕北和毛泽东,1960年斯诺访华期间全程陪同。
    71鼎文:《中美在京联合举办学术讨论会纪念<西行漫记>发表五十周年》[J],《图书馆学通讯》,1988年03期,第64页。
    72张注洪主编:《中美文化关系的历史轨迹》[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59-174页。
    73刘力群:《斯诺研究的历史问题》,转引自梁志群:《永恒的红星——纪念<西行漫记>发表60周年国际会议综述》[J],《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04期,第115页。
    74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第124页。
    75 Edgar Snow, Pattern of Soviet Power, New York:Random House,1945, p.134.
    76 Edgar Snow, 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Red China Today, New York:Random House,1961, p.187.
    77 Ibid.,p.732.
    78 Edgar Snow, The Long Revolution, New York:Vintage Books,1973, p.182.
    79萧乾:《斯诺精神——纪念斯诺逝世二十周年》[A],原载1992年7月3日《人民日报》,收录于燕大文史资料编委会:《燕大文史资料》(第七辑)M],第135-136页。
    80埃德加·斯诺纪念基金会网站,ESMF Home:http://rivermarketart.com/edgarsnowl/
    81感谢埃德加·斯诺纪念基金会Wang, Tammy T.,Phillips, John大力帮助,感谢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中国留学生胡斯羽帮忙协助,使本人2012年2月28日,顺利获得这份斯诺访问教授名单。遗憾的是其中1994年经济界Wang Junyi教授,目前还没有查找到其明确身份,有待进一步考证。
    82徐家裕(1925-2010):消化内科专家。1950年6月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同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历任瑞金医院内科主任、院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系一部系主任、消化研究二室主任、中华放射医学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消化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曾为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消化病学会顾问、瑞金—富士能内镜中心高级顾问、博士生导师、瑞金医院终身教授。1979年被授予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院第一位斯诺名誉教授称号,还先后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伯明翰大学医学院、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授予内科名誉教授或访问教授。
    83周广仁(1928-):钢琴家。1928年出生于德国汉诺威。中国第一位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的钢琴家,中央音乐学院终身教授,是中国在当今国际乐坛中最具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钢琴演奏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钢琴教育的灵魂”。被收入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世纪妇女名人录。1980年受邀成为“斯诺访问教授”。
    84韩德培(1911-2009):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国际法研所名誉所长,中国国际法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名誉会长、被誉为“新中国国际私法学的一代宗师”、“中国法学界的镇山之石”。生前为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成为“斯诺访问教授”。
    85英若诚(1929-2003):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翻译家、话剧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戏剧协会理事,曾任文化部副部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艺委会副主任、剧本室主任。译有《茶馆》、《奥赛罗导演计划》等著作。先后主演了《骆驼祥子》、《茶馆》、《推销员之死》等经典名剧。此外,在影视表演方面,也取得了蜚声中外的成就,是中国老一辈演员中唯一堪称“国际明星”的艺术家。1982年8-12月赴美,成为“斯诺访问教授”。
    86吴作人(1908-1997):是继徐悲鸿之后中国美术界的又一领军人物。在素描、油画、艺术教育方面都造诣甚深,他的中国画别具一格,自成一家。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曾荣获法国政府文化部“艺术与文学最高勋章”、比利时王国王冠级荣誉勋章。1983年受邀成为“斯诺访问教授”。
    87黄昆(1919-2005):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中国固体和半导体物理学奠基人之一、杰出的教育家。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44年获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理科研究所硕士学位,1947年获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博士学位。1977年任科学院半导体所所长为中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的复苏发挥重要作用。1955年获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今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4年受邀成为“斯诺访问教授”。
    88蒋元椿(1920-1996):曾任新华通讯社华东前线分社、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前线分社记者、编辑。建国后,历任新华社国际新闻编辑部编辑、记者、评论员,《人民日报》评论员、东方部主任、国际部主任,国际关系学院兼职教授。长期从事国际问题评论工作。198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蓍有散文集《沂蒙山》、通讯散文集《黄樨集》,译有(苏)西蒙诺夫《战斗着的中国》等。1985-1986年成为“斯诺访问教授”
    89钮经义(1920-1995):中国生物化学家,曾经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中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主要成员,在半合成和全合成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因此获得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提名,成为中国提名诺贝尔奖的第一人。1987年成为“斯诺访问教授”
    90陈占祥(1916-2001):中国城市规划专家。毕生致力于提高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水平, 在勤奋读书和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经验,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规划内容及方法,在帮助我国城市规划走向世界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在英、美等国享有较高声誉。1988年受邀,成为“斯诺访问教授”。
    91林菊英(1920-):护理学家。中华护理学会名誉理事长、第32届国际红十字会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美国堪萨斯大学人文科荣誉博士、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荣誉博士、泰国“王太后基金会2001年度护理奖”获得者、中国护理学科的领头人。长期致力于理顺护理管理体系,健全护理教育层次和提高护理教育水准,完善干部医疗护理保健制度,多渠道地培养护理人才,争取恢复高等护理教育。积极开展国际交流。1989年受邀成为“斯诺访问教授”。
    92傅靖生(1944-):我国著名电影摄影师、电影导演、画家。他所拍的影视类作品达500部以上,其中获得国际奖项的摄影和导演作品有《黑骏马》、《湘女萧萧》、《说好不分手》、《周恩来在上海》等。另外,还有很多经典的美术作品。法国电影中心访问学者。1992年成为“斯诺访问教授”。
    93张礼和(1937-):有机药物化学家,长期从事核酸化学及抗肿瘤抗病毒药物研究。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受邀成为“斯诺访问教授”。
    94郑咏: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全总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全国青联常委,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先后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获硕士学位。擅长演唱欧洲传统美声唱法,代表曲目有《茶花女》、《弄臣》、《游吟诗人》等。曾获第九届比利时维尔维埃国际声乐比赛两项最高大奖、纽约世界歌剧比赛女声第一名。多次担任国际、国内声乐比赛评委。1996年成为“斯诺访问教授”。
    95陈辉:中国国际友人联合会常务理事,国际经济问题专家。1998年,应美国斯诺纪念基金会邀请,成为“斯诺访问教授”。
    96陶澍(1950-):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环境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微量有毒污染物排放、行为、归趋和效应等区域尺度环境过程。现任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环境毒理与化学学会亚太分会主席、ES&T顾问编委、IE AM副主编及EP、JEGH等国际刊物编委。2001年成为“斯诺访问教授”。
    97高尚全(1929-):1952年圣约翰大学经济系毕业。现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联合国发展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他多次连任联合国发展政策委员会委员,担任过世界银行高级访问学者,曾到美国哈佛大学、斯坦佛大学作访问学者并讲学。2001年,荣任美国密苏里大学斯诺访问教授。
    98李萍萍:北京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北京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委员会委员、ASC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会员等。2005年受邀成为“斯诺访问教授”。
    99徐昌俊(1957-):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副院长、作曲家、文学博士。2006年受邀成为“斯诺访问教授”。
    100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许多国际友人的同情、支持和援助,美国友人史沫特莱、斯特朗和斯诺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为了铭记这些老朋友,弘扬他们的光辉业绩和高尚品德,1984年在北京成立了以邓颖超为名誉会长和黄华为会长的“中国三S研究会”,即“中国史沫特莱、斯特朗、斯诺研究会”(SMEDLEY-STRONG-SNOW SOCIETY OF CHINA)。后来,随着形势和工作发展的需要,在“中国三S研究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英文名称为:CHINA SOCIETY FOR PEOPLE'S FRIENDSHIP STUDIES,简称PFS),友研会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研究和人民友好团体。它着重研究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较大贡献的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专业的国际友人。其宗旨是通过研究和介绍这些国际友人的事迹和著作,发扬光大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献身精神,促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交往、了解、友谊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101陈其钦:《评<密勒氏评论报>》[J],第48页。
    102埃德加·斯诺:“1937年2月4日给李迪俊的一封信”,刘力群译:《斯诺陕北之行自述(续)》[J],《新闻战线》,1987年05期,第44、45页。
    103 Stanley I. Kutler, The American Inquisition:Justice and Injustice in the Cold War, New York: Hill and Wang,1982;陈其钦:《评<密勒氏评论报>》[J],第50页。
    104司徒雷登:《在燕大师生大会上的讲话》1935年9月24日。转引自黄新宪:《简论司徒雷登在燕大的办学实践》[J],《教育评论》,1993年04期,第66-68页。
    105 Missouri Alumnus(1928), "Missourians to Support Yenching School", May,16(9), p.263.
    106 Ibid.
    107《燕京大学行政委员会记录》,北京大学档案馆,立卷单位燕京大学,案卷编号YJ290011。
    108卢祺新、葛鲁甫:《燕京新闻系》[A],第32页。
    109同上书,第122页。
    110殷韦:《燕京大学新闻学系:以往-现在-将来-一切的一切》,收录于燕大文史资料编委会:《燕大文史资料》(第七辑)[M],第87页。
    111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第122页。
    112罗文辉:《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对中华民国新闻教育及新闻事业的影响》[J],第201-210页。
    1132012年2月28日,本人登门拜访洪一龙先生,面对面交流。
    114余梦燕:《中美新闻教育合作与燕京大学》[R],在伊利诺伊师卡市扶轮社演讲词,1975年7月9日。
    115这些新闻人的留美时间分别为:徐葆璜(1912-1916)、黄宪昭(1909-1912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密苏里新闻学院就读)、董显光(1909-1913)、马星野(1930-1934)、汪英宾(1922-1924)、赵敏恒(1923-1927)、沈剑虹(1934-1936)、吴嘉棠(1934-1936)、蒋荫恩(1948-1949)、谢然之(具体年代不详,约为20世纪三十年代留美)。张威:《旧中国留美新闻人的抉择与命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04期,第65-74页。
    Missouri School of Journalism Web Site, http://journalism.missouri.edu/2008/1908-1919/07.html
    117李剑诸:《密苏里新闻奖和中国传媒》,2005年12月23日,http://www.zjol.com.cn/05cjr/system/2005/12/23/006414691.shtml
    118柳长:《董显光传略》[J],《民国档案》,1989年02期,第131-133页。
    119《申报》1914年4月1日,转引自马光仁:《中美新闻界友好交往的先驱——简介美国著名新闻学家威廉博士五次访华》[Jl,第33-37页。
    120《董显光回忆办英文报经过并简述国内英文报小史》[J],《传记文学》,第47卷第3期。转引自柳长:《董显光传略》[J],《民国档案》,1989年02期,第131-133页。
    121熊希龄:1913年7月到1914年2月,任袁世凯政府辖下的中华民国总理兼财政总长。该届内阁历史上被称为“人才内阁”。1920年冬设香山慈幼院,收养无家可归的孤儿。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熊希龄在上海与红十字会同仁设立伤兵医院和难民收容所,收容伤兵,救济难民。
    122柳长:《董显光传略》fJl,第131-133页。
    123获得密苏里该奖项的,除《中国评论周刊》的J.B.鲍威尔1942年获奖之外,第一个获此荣誉的中国人是任职中央通讯社的卢祺新,1948年获奖。1984年,台湾《中央时报》社长马星野(Hsig-yeh-Ha)和《中国日报》(China Daily,P.R.China)的Xiliang Feng分别获奖。1997年台湾淡江大学(TanKang U)的Chang shuhua获奖。载于李剑诸:《密苏里新闻奖和中国传媒》,2005年12月23日,http://www.zjol.com.cn/05cjr/system/2005/12/23/006414691.shtml
    124蒋介石身边的英文秘书,从大陆时代的董显光开始,依次是李惟果、沈昌焕、沈奇、沈剑虹、钱复,先后共有六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站:http://www.ndcnc.gov.cn/datalib/2003/Character/DL/DL-20031227141839/搜索于2012年2月18日。
    125沈剑虹:《使美八年纪要:沈剑虹回忆录》,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前言”。
    126同上。
    127燕京研究院编:《燕京大学人物志》(第一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0页。
    128陈海波:《杨刚:现代新闻战线的女将》[J],《青年记者》,2007年11月。
    129张之华:《杨刚:在超越自我中“追觅生命,萦念人生”》[J],《党史文汇》,1994年09期。
    130同上。
    131苏振兰、夏明星:《红色才女杨刚的一生》[J],《文史精华》,2008年09期,36-42页。
    132杨显东:《忆六妹》[A],萧乾编:《杨刚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62页。
    133苏振兰、夏明星:《红色才女杨刚的一生》[J],《文史精华》,2008年09期,36-42页。
    134该信用打字机打在两页白色打字纸上。第二页上信的末尾用蓝墨水写的Yang Kong签名。发信日期:1946年1月20日。地址:纽约市西69街116号。该文显得全文翻译可见蒋元椿:《忆杨刚同志》[J],《新闻战线》,1988年06期,24-27页。
    135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工作简报(二),2000年8月20日,何宝星先生赠予,第39页。
    136杨刚:《美国札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页。http://book.chaoxing.com/ebook/read_10178838.html,查询于2011年12月2日。
    137张之华:《杨刚:在超越自我中“追觅生命,萦念人生”》[J],《党史文汇》,1994年09期。
    138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版,第469页;方汉奇、李矗主编:《中国新闻学之最》[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296、316页。
    139陈玉申:《赵敏恒:“最了不起的华人记者”》[J],《青年记者》,2007年18期,第114-115页。
    140赵敏恒:《采访十五年》[J],《新闻战线社》,1945年,第1-7页。
    141同上
    142陈玉申:《赵敏恒:“最了不起的华人记者”》[J],《青年记者》,2007年18期,第114-115页。
    143肖沱:《缅怀名记者、名教授赵敏恒先生》[J],《新闻大学》,1997年02期,第53-56页。
    144赵敏恒:《外人在华新闻事业》[M],第2页。
    145事件的详细记述可参阅徐培汀:《国际著名记者赵敏恒》[J],《新闻窗》,2004年06期;陈玉申:《赵敏恒抢发开罗会议新闻之考证》[J],《当代传播》,2011年03期;刘亦实:《特立独行的民国著名记者赵敏恒》[J],《文史春秋》,2006年11期;黄锡景:《重大事件报道第一人》[J],《新闻爱好者》,1995年11期;刘亦实:《特立独行的记者赵敏恒》[J],《江苏地方志》,2007年04期;邵嘉陵:《爱国记者赵敏恒》[J],《新闻窗》,1996年04期。
    146赵敏恒:《外人在华新闻事业》[M],第14、15页。
    147肖沱:《缅怀名记者、名教授赵敏恒先生》[J],第53-56页。
    148《复旦大学档案馆馆藏程沧波、赵敏恒档案五件的介绍》[J],《新闻大学》,1999年03期。
    149肖沱:《缅怀名记者、名教授赵敏恒先生》[J],第53-56页。
    150陆铿:《大记者三章》,http://hi.baidu.com/hljgrb/blog/item/c7ed1381e0e4d2ddbd3e1e22.html, 2011.11.29.
    151陈玉申:《赵敏恒:“最了不起的华人记者”》[J],《青年记者》,2007年18期,第114-115页。
    152马允伦:《马星野略传》[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第87-88页。
    153张威:《旧中国留美新闻人的抉择与命运》[J],第65-74页。
    154毛德传:《采访欧洲战场的中国记者不知萧乾一人》[J],《国际新闻界》,1999年04期,第28-29页。
    155张威:《旧中国留美新闻人的抉择与命运》[J],第65-74页。
    156蔡铭泽:《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人的新闻思想》[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02期,第89-93页。
    157陈之岳:《追忆国民党报<中央日报>新闻第一的光芒》,《亚洲周刊》。http://commutheory.bokee.com/viewdiary.11621714.html,2011.11.30.
    158马允伦:《马星野略传》[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第87-88页。
    159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第785页。
    160《我爱新闻工作——记萧乾同志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生的一次讲话》[J],《新闻研究资料》,1980年03期,第71页。
    161萧乾:《爱·摩·福斯特》,《新路》第一卷,第14期,转引自唐克龙:《论萧乾的新闻思想》[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第120页。
    162萧乾:《冷眼观台湾》,《人生采访》,文化生活出版社,民国三十六年四月版(1947年4月),第325页,转引自唐克龙:《论萧乾的新闻思想》,第120页。
    163有关《新闻学》一书的具体思想和徐宝璜的创作,过程,可参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早期的新闻学著作”。
    164方汉奇、李矗主编:《中国新闻学之最》[M],第186、282页。
    165密歇根大学新文学科的课程设置及安排,可参见周婷婷:《徐宝璜留学美国学习新闻学考证》[J],《国际新闻界》,2008年03期,第73-76页。
    166有关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期间徐宝璜的努力及贡献,可参看本文第二章第二节“北大新闻学研究会”。
    167徐宝璜:《新闻纸之性质与价值》,参见徐宝璜:《老北大讲义——新闻学》[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90页。
    168徐宝璜:《老北大讲义——新闻学》[M],自序。
    169“汪英宾纪念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建院二十周年题词”,转引自宁树藩:《怀念汪英宾教授——兼论他的<中国报刊的兴起>》[J],《新闻大学》,1997年01期,第63-65页。
    170汪英宾:The Rise of the Native Press in China, Columbia University, May,1924, p49转引自邓绍根:《中国第一个新闻专业创办时间考》[J],《新闻记者》,2010年06期。
    171宁树藩:《怀念汪英宾教授——兼论他的<中国报刊的兴起>》[J],《新闻大学》,1997年01期,第64页。
    172同上。
    173姚福申:《‘四社’——旧中国报业集团化经营的一次尝试》[J],《新闻大学》,1997年04期;另据1986年9月6日,马荫良致宁树藩的信,转引自宁树藩:《怀念汪英宾教授——兼论他的<中国报刊的兴起>》[J],第63-65页。
    174徐家柱:《新闻系的最后五年》[A],徐以骅主编:《上海圣约翰大学(1879-1952)》[M],第312页。
    175宁树藩:《怀念汪英宾教授——兼论他的<中国报刊的兴起>》[J],第63-65页。
    176黄天鹏编:《新闻学论文集》[M],上海:光华书局,1930年版,第36页。
    177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工作简报(二),2000年8月20日,何宝星先生赠予,第41页。
    178蒋荫恩有关“新闻选择体现记者自身主观判断标准”的论述,与处于同时期的20世纪美国专栏作家李普曼的观点极为相似。李普曼认为,“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工作在这个地球的一隅,在一个小圈子里活动,只有寥寥无几的知交。我们对具有广泛影响的公共事件充其量只能了解某个方面或某一片段。……我们的见解不可避免地涵盖着要比我们的直接观察更为广泛的空间、更为漫长的时间和更为庞杂的事物。因此,这些简介是由别人的报道和我们自己的想象拼合在一起的。”“我们看不到世界的本真,看到的是被大众媒介选择和解释过的世界。”(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61页。
    1791947年7月14日,北平《益世报》,北京国家图书馆。
    180有关蒋荫恩先生的生平资料,由蒋荫恩先生的学生何宝星先生提供,《蒋荫恩其人其事》。何宝星先,1946-1948年就读于燕大新闻系,师从蒋荫恩先生。现年85岁,现为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常务副会长,负责《燕大校友通讯》的编辑和出版工作。本人有幸通面见,并得到何老的帮助与指点。
    19111854-1953年间共有113位华人学生在美国学习新闻专业,其中男生73人,女生26人,没有登记性别的14人。A Survey of Chinese Students in America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the Past One Hundred Years, New York,1954, p34.
    182罗文辉:《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对中华民国新闻教育及新闻事业的影响》[J],第201-210页。
    183蔡元培:《北大新闻研究会成立演说词》[A],《蔡元培全集》(第3卷)[M],第198页。
    184庄泽宣:《如何使新教育中国化》[M],上海:民智书局,1929年版,第138-139页。
    185周婷婷:《徐宝璜留学美国学习新闻学考证》[J],《国际新闻界》,2008年3期,第73-76页。
    186 Frederick Yu The-Chi(喻德基),1921-(Ph. D.,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1959)博士论文题目:The treatment of China in four Chicago daily newspapers july 1 through December 31, 1949, A Survey of Chinese Students in America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the Past One Hundred Years, New York,1954.
    187 Missouri School of Journalism Web Site, http://journalism.missouri.edu/2008/
    188 Vernon Nash, "Concerning the Best Location in China for a School of Journalism" (1934), in Sara Williams Papers, folder 1079, Western Historical Manuscript Collection, Columbia, MO
    189 Vernon Nash, "Yenching University, Peiping", North China Star 27:6-9, March 1934.
    190 Vernon Nash, "Concerning the Best Location in China for a School of Journalism", p.6-8.
    191鲍振青:《威廉博士之一生》[A],见黄天鹏编:《新闻学刊全集》[M],上海书店出版民国丛书第二编,1990年版,第341页。
    1单波:《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王军:《世界跨文化教育理论流派研究综述》[J],《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3李智:《试论文化外交》[J],《外交学院学报》,2003年01期,第83-87页。
    4马季方:《文化人类学与涵化研究》(上)[J],《外国社会科学》,1994年12期。
    5 Robert Redfielf, Ralph Linton,"Memorandum for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p.149,1963(38).
    6孙进:《文化适应问题研究:西方的理论与模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冒国安:《论文化适应》[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美)克莱德·M.伍兹:《文化变迁》[M],何瑞福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1页。
    8黄宪昭:《燕京大学新闻学系概况》[A],《新闻学研究》,良友公司,1932年,转引自龙伟等编:《国民新闻教育史料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8页。
    9徐以骅:《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A],收录于中华美国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合编:《“二十世纪美国与亚太地区”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现代出版社,1992年版,第440页。
    10詹姆士·艾迪生和赫瑞斯·格雷致卜舫济的信(1910年3月30日),转引自徐以骅:《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A],第440页。
    11徐以骅主编:《上海圣约翰大学(1879-1952)》[M],第3、106页;黄新宪:《教会大学与文化变迁》[J],《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01期,第82-87页。
    12(美)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M],第103页。
    13《私立燕京大学组织大纲》,《燕大一览》,《燕大档案》,YJ30025卷。
    14蔡元培:《北大新闻研究会成立演说词》[A],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M],第198页。
    15刘豁轩:《报学论丛》,天津:益世报社,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1946年12月),第108页。
    16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第338页。
    17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工作简报(二),2000年8月20日,何宝星先生赠予,第67页。
    18燕大文史资料编委会:《燕大文史资料》(第三辑)[M],第18页。
    19黄新宪:《教会大学与文化变迁》[J],《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01期,第82-87页。
    20同上。
    21参见本文第二章第三节“新闻教育在中国高校的普遍确立”。
    22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第214页。
    23参见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第214-215页。
    24同上书,第213-214页。
    25“应届毕业生调查表”,北京大学档案馆,立卷单位燕京大学,案卷编号YJ47051(1)。
    26曾虚白(1895-1994),国民政府政要、报业家。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曾任金陵女子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军事委员会第五部国际宣传处”处长兼“中央政治学院”新闻学院院长,“行政院新闻局”副局长,中国广播公司副总经理等职。曾任职《庸报》、《真善美杂志》,创办《大晚报》,是新闻界与政界名人。
    27曾虚白:《中政校新闻学院之产生及其未来》,《中国新闻学会年刊》,1944年11月20日, 转引自龙伟等编:《民国新闻教育史料选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9-203页。
    28同上书,第200页。
    29同上书,第200-201页。
    30参见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第212页。
    31 Missouri School of Journalism Web Site, http://joumalism.missouri.edu/about/creed.html
    32 Columbia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Journalism Web Site. http://www.journalism.columbia.edu/page/1-about-the-school/1,2011.12.16.
    31蔡元培:《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演说词》[A],载于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M],第198-199页。
    34卢祺新、葛鲁甫:《燕京新闻系》[A],第30页。
    351919年“私立燕京大学校学则”,北京大学档结案馆,立卷单位燕京大学,案卷号YJ19002(1)。
    36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第1167页。
    37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第214页。
    38报学系的学生修完必修与选修各课,并满八十学分而经毕业实验及格时,授与报学士学位。报学专修生修完必修与选修各科,并满一百二十学分,考试及格时,给予毕业证书。特别生选读学程考试及格时,给与修业证书。
    39卢祺新、葛鲁甫:《燕京新闻系》[A],第30页。
    40参见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第213-214页。
    41施志刚:新闻教育家,中国新闻专科学校的创建者之一,著有《中国新专之过去现状及展望》、《论中国新闻教育》等文章,对民国时期的新闻教育发展提出了卓有建树的观点。
    42参见施志刚:《论中国新闻教育》,《读书通讯》第152期,1948年,转引自龙伟等编:《民国新闻教育史料选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25-239页。施志刚在对六所大学的新闻学课程具体罗列后,总结归纳出这一表格。本人在参照其数据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细微修改。
    43自龙伟等编:《民国新闻教育史料选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编者序,第3-4页。
    44同上
    45曾虚白:《注重铜材的培养》,《报学杂志》第l卷第2期,1948年,转引自龙伟等编:《民国新闻教育史料选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70-271页。
    46谢六逸:《新闻教育与新闻事业》,《申时电讯社创立十周年纪念特刊》,1934年7月,转引自龙伟等编:《民国新闻教育史料选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3-44页。
    47林语堂:《圣约翰大学》[A],谢泳、智效民:《逝去的大学》[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年版,第147页。
    48钟华俎:《敬与武道教授论中国新闻教育》[A],王洪钧:《40年新闻教育之回顾:我笃信新闻教育》[M],台湾正中书局,民国82年版(1993年),第279页。
    49梁士纯:《中国新闻教育之现在与未来》[A],龙伟等编:《民国新闻教育史料选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6-127页。
    50同上。
    51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第114-148页。
    52郑师渠:《角色·个性: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第5-21页。
    53李智:《试论文化外交》[J],《外交学院学报》,2003年01期,第83-87页。
    54(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译序第2页。
    55鲁洁:《试论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化》[A],许美德、潘乃容:《东西方文化交流与高等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0页。
    11906年,清廷学部正式将教育宗旨确定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条,各种学堂皆以“经学为必修之科目”,参见王笛:《清末新政与近代学堂的兴起》[J], 《近代史研究》,1987年03期。
    2中国教育目标的近代化,是指从培养具备封建纲常的“圣贤君子”向培养资产阶级健全人格“共和国民”的历史性变化。参见郭齐家、葛新斌:《西学东渐欲中国教育目标的近代化》[J],《教育研究》,1997年07期,第62页。
    3崔广哲:《略论明代监生的政治活动》[J],《沧桑》,2009年03期,第8页。
    4邵飘萍: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著名报人,先后供职于《汉民日报》、《申报》,并自创《京报》,也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参与创办北大新闻学研究会,为后世留下了两本新闻学的开山著作《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被后人誉新闻全才。
    5成舍我:中国著名报人,在中国新闻史上享有很高声望与影响。舍我为其笔名。从1913年他为《民岩报》撰稿,到1988年在台北创办《台湾立报》,先后创办《世界晚报》(北京),《民生报》(南京),《立报》(上海),《香港立报》等,在新闻界影响强烈,直至1991年去世,从事新闻业近77年。一生参与创办媒体、刊物近20家,直接创办12家,也是个人力量从事新闻教育事业最长、影响重大的新闻教育家。
    6戈公振:近代著名新闻学家、三十年代著名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开拓者和我国早期的新闻教育家。曾在上海国民大学、南方大学、大夏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新闻系和杭州暑假报学讲习所讲授新闻学方面的课程,在新闻学研究上留下了许多著述,影响最大的是他编著的《中国报学史》。
    7顾执中,中国近代新闻记者、新闻教育家。曾任上海《时报》、《新闻报》记者。从事新闻教育工作近60年,历任上海、重庆、仰光、加尔各答、香港、北京等地民治新闻专科学校校长、名誉校长,培养了大批新闻专业人才,是有影响的新闻教育家。
    8 Carolyn Bronstein, Stephen Vaughn, "Willard G. Bleyer and the Relevance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on Monographs, June 1998.
    9黄鹂:《美国新闻教育研究》[M],第31页。
    10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第209页。
    11《北平私立燕京大学文学院新闻系课程一览》(1935年),转引自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l,第118页。
    12参见本文第四章第三节。
    13卢祺新、葛鲁甫:《燕京新闻系》[A],第30页。
    141917年3月10日,“协和大学给燕大校董会、教务会的信——谈学者设置问题”(英文),北京大学档案馆,立卷单位燕京大学,案卷编号YJ17003(1)。
    15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第209页。
    16 Walter Williams Ed., The Press Congress of the World in Hawaii, p.200. quoted from Timothy B. Weston, "China, Professional Journalism, and Liberal Internationalism in the Era of the Fierst World War", Pacific Affairs, Volume 83:327-347, No.2, June 2010.
    17 Missouri School of Journalism Web Site, http://journalism.missouri.edu/2008/1908-1919/04.html.
    16友:《<燕京新闻>小传》[A],第97页。
    17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第120-121页;友:《<燕京新闻> 小传》[A],第96-97页。
    20友:《<燕京新闻>小传》[A],第97页。
    21余梦燕:《中美新闻教育合作与燕京大学》[R],,1975年7月9日。
    22(美)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M],第66-67页。
    23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第126页。
    24沈剑虹:《话说中央社英文部早期人物》,《传记文学》,第四十三卷第二期,1972年8月号,转引自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第125页。
    25曾恩波:燕大新闻系毕业生,见证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的三名中国记者之一,是第一位向世界宣布战争结束的新闻记者。1950年-1989年先后任“中央通讯社”驻纽约、东京、西欧、香港等分社特派记者。
    26黎秀石:见证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的三名中国记者之一。1935年燕大新闻系毕业后,先后在《广州英文日报》、香港《士蔑西报》、合众社香港分社、桂林《大公报》、重庆《大公报》任职。
    27朱启平:一篇发自密苏里军舰上的名为《日落》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的现场报道另他为世人熟知。燕大新闻系毕业生。“一二·九”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是重庆《大公报》派驻美军太平洋战区随军记者。
    28陈翰伯:我国著名新闻工作者、编辑出版家、国际问题评论家。1932年进入燕大新闻系学习。1936年毕业后到西安,任张学良主办的《西京日报》编辑、总编辑。西安事变后第二年到杨虎城主办的《西北文化日报》主持笔政。抗战后他到成都《新闻报》工作,1945年任副总编辑,负责《新闻晚报》工作。1946年船板《联合晚报》,任总编辑。
    29余梦燕(Nancy Yu Huang):知名女报人。早年先后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时事新闻报》任记者。后赴台,与丈夫黄通霈一同创办英文《中国邮报》并任社长与发行人。她还曾任中华民国报纸事业协会理事、世界广告协会中国分会会长、国际广告协会理事兼东亚局副局长、亚太广告协会主席等职。
    30王继朴:1937年进入燕大新闻系读书,毕业后奔赴重庆,在《中央日报》任助理编辑。1942年加入《国民公报》任主笔。1945年前往台湾接办当时台湾唯一的一张报纸《新生报》。第二年,转任中央社台北分社编辑组长。1949年在台湾任《民族报》副总编。1951年《民族报》与《全民日报》及《经济日报》合并成为《联合报》,在这张台湾第一大报工作四十年,从编辑主任到总编辑。1976年被派往美国创办《世界日报》,任该报旧金山社社长兼总编辑。
    31白汝瑗:燕京大学新闻系肄业。抗战后去延安,1939年起先后在晋东南《新华日报》、山东《大众日报》、胶东《大众日报》、《安东日报》、《辽东日报》、《东北日报》、《长江日报》、《黑龙江日报》等报社工作,做过记者、编辑部主任、副社长、副总编辑、总编辑等职。1953-1957年间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报纸处副处长,曾率中国新闻工作者代表团赴苏联访问《真理报》,回国后编辑出版了《真理报工作经验》一书。
    32张兆林:1932年如燕大文学院英文系,1933年转入新闻系,1936年毕业。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组织领导学生爱国运动。“一二·九”学运后他成为埃德加·斯诺的助手。斯诺夫人海伦1984年在她所写的《我在中国的岁月》一书中写道:“张兆林是改变中国1935-1936年历史的学生运动中的一位最早的参加者”。毕业后,他在西安人《解放日报》的前身《西京日报》社长、总编辑。后在郭沫若领导的政治部第三厅负责国际宣传工作。1939-1943年历任《新疆日报》副总编辑、《新蜀报》编辑、《反攻》主编。1952年任新华社《参考消息》编辑。1961-1988年,在吉林大学外语系任教。
    33陈龙:1935年在燕大经济系就读,后转入新闻系。1938年他奔赴抗日根据地延安,加入了开创初期的新华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独立承担翻译英文电讯的工作。1944年新华社成立英文广播部,他担任编辑。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担任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主要领导兼中国特稿社社长,并为我国的对外新闻报道事业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
    34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第114-147页。
    35 Walter Williams Ed., The Press Congress of the World in Hawaii, pp.201-203.
    36 Ibid.
    37 Walter Williams Ed., The Press Congress of the World in Hawaii, pp.453-454.
    38代表团成员组成人员是:北京报界公会代表、广州《时敏报》代表、《香港华字日报》代表李心灵、《循环日报》代表杨小鸥、英文《北京日报》代表冯穗。《中国新闻界与“世界报界大会”的姻缘》,http://roll.sohu.com/20101227/n301459820.shtml,查询于2011年12月5日。
    39《万国记者大会之中国代表员》,《盛京时报》,1915年8月22日,转引自《中国新闻界与“世界报界大会”的姻缘》。
    40《万国报界公会开会纪》,《申报》1915年8月19日,转引同上。
    41 Walter Williams Ed., The Press Congress of the World in Hawaii, pp.82-83,转引同上。
    42威廉博士台鉴:吾等欣闻第三届万国报界公会行将召开,特此向诸位代表申述吾等邀请,甚愿第三届代表会在吾中华民国召开。察世界进步之大势与夫中国迄后数十年在世界万国中之地位,吾等深信,舍中国而外,无一国更足适合于下届代表会之召开。吾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钟灵毓秀,珍闻荟萃,实堪各国记者踏寻与考究,此等情状,实无一国可与比拟。鉴此,吾等公请阁下代表吾中华民国国民敦请各代表召开下届代表会于中国。又闻,此次会毕,将有一美国新闻界代表团到访中国。上海乃东方第一大埠,《申报》乃中国报界之翘楚,诸位设若来华,窃以为不可不到鄙馆一访。无论何时造访,吾馆同仁甚愿恭候!请阁下代吾辈同仁转达鄙馆竭诚欢迎之热忱!并祈愿第二届万国报界公会之圆满成功!申报馆主史量才顿首中华民国十年九月廿一日《中国新闻界与“世界报界大会”的姻缘》,http://roll.sohu.com/20101227/n301459820.shtml,查询于2011年12月5日。
    43 Timothy B. Weston, "China, Professional Journalism, and Liberal Internationalism in the Era of the Fierst World War", Pacific Affairs, Volume 83:327-347, No.2, June 2010.
    44 Walter Williams Ed., The Press Congress of the World in Hawaii, pp.198-205.
    45 Ibid., pp.313-320.
    46赵敏恒:《外人在华新闻事业》fMl,第15页。
    47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第125页。
    48有关媒体与政治的研究,本人曾在硕士论文《李普曼冷战思想研究》中有过较为详尽的阐述。
    49(英)约翰·基恩:《媒体与民主》[M],郤继红,刘士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50(美)罗伯特·麦克切斯尼:《富媒体、穷民主:不确定时代的传播政治》[M],谢岳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51(英)布莱恩·麦克奈尔(Brian McNair)所著的《政治传播学引论》[M](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Communication)(殷琪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美国学者W.兰斯·班尼特(W. Lance Bennett)的著作《新闻:政治的幻象》[M] (News:The Politics of Illusion)(杨晓红、王家全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1月版)都批判性地探讨了西方社会中政治、媒体与民主政治的关系。美国的仙托·艾英戈(Shanto Iyengar)和唐纳德·R.金德(Donald R. Kinder)合著的《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News That Matters: Television and American Opinion)2004年1月在中国出版。该书采取实证的方法对媒体与政治进行研究。法国学者加布里埃尔·塔尔德(Jean Gabriel Tarde)著《传播与社会影响》(On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Influence),涵盖了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刑事犯罪学、统计学、新闻和传播学等各方面。美国著名记者赛·利·苏兹贝格(C.L.Sulzberger)在他的《七大洲风云四十年:回忆录萃编》中也涉及到不少记者对政治问题、与政治关系的探讨。此外,还有一些英文原著,也提供给我们一些可借鉴的理论观点。如:马修·鲍姆(Matthew A. Baum)所著《软新闻导致战争:新媒体时代的公众舆论与美国外交政策》(Soft News Goes to War: Public Opinion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n the New Media Age);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Oliver Boyd-Barrett)与瑞塔恩(Terhi Rantanen)合著的《新闻全球化》(The Globalization of News);戴维·克罗图(David Croteau)与威廉·哈尼斯(William Hoynes)合著的《媒体/ 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Media/Society:Industries, Images, and Audiences);戴维·哈尔伯斯坦(David Halberstam)所著《媒体与权力》(The Powers That Be Reprint Edition)等。
    52如:盛沛林、王林、刘亚编著:《舆论战100例:经典案例评析》(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版),李飞舟、宋伟伟编著《舌剑出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舆论战》(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朱金平著:《舆论战》(中国言实出版社,2005年版)等。
    53如,高金萍著:《跨文化传播:中美新闻文化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李智著:《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刘继南、周积华、段鹏著:《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国际关系的新视角》(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沈苏儒著:《对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版)等。
    54谢岳著:《大众传媒与民主政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李希光著:《畸变的媒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李万来著:《电视传播与政治》(正中书局,1993年版)、李建新著:《媒体战略策划》(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刘华蓉著:《大众传媒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版)、张桂珍主编:《国际关系中的传媒透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8月版)、徐耀魁主编:《西方新闻理论评析》(新闻出版社,1998年版)、俞燕敏、鄢利群著:《无冕之王与金钱:美国媒体与美国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李希光、赵心树著:《媒体的力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韩召颖著:《输出美国:美国新闻署与美国公众外交》(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李希光、刘康等著:《妖魔化与媒体轰炸》(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郝雨凡、张燕冬著:《无形的手》(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沈国麟著:《镜头中的国会山——美国国会与大众传媒》(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等。
    55(英)约翰·基恩:《媒体与民主》[M],邰继红、刘士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
    56童兵:《中西新闻比较论纲》[M],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56页。
    57(美)麦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南希·L.罗伯茨:《美国新闻史》(第九版)[M],2004年4月版,第219页
    58详细分析可参见本人硕士论文《李普曼冷战思想研究》。
    59本人与何宝星先生的交流,2011年1月30日。
    60他们是新闻系的冯玉麟(王向立)、陆振南(陈龙)、颜福运、张福垕(张非垢),经济、历史、社会系的林德常(柯华)、朱经尧(朱劭天)、靳淑娟、赵荣声、郑怀之。见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第124页。
    61本人与何宝星先生的交流,2011年1月30日。
    622012年2月27日,本人前往位于北京大学的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采访,与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常务副会长何宝星先生(新闻系)与郭务本先生(经济系)会面交流。“团契”原为一个基督教特定聚会的名称,英文fellowship或communion,即伙伴关系,源自《圣经》中的“相交”一词,意思为相互交往和建立关系,是指上帝与人之间的相交和基督徒之间相交的亲密关系。其旨在增进基督徒和慕道友共同追求信仰的信心和相互分享、帮助的集体情谊。广义的团契也可指教会和其它形式的基督徒聚会。团契生活是基督徒最基本的和非常重要的教会生活,所以团契也被称为基督徒团契。
    632012年2月28日,本人登门拜访洪一龙先生,面对面交流。
    64(美)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M],第147-148页。
    65“北京新闻学校校长,实为中宣部新闻干部训练班主任。”与何宝星先生的交流,2011年1月30日。
    66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第145页。
    67同上书,第146页。
    68这两位人物的政治影响力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三节“个案考察”。
    69乔松都:《乔冠华与龚彭——我的父亲母亲》[M],中华书局,2008年版。
    70《沉痛掉年李慎之先生》[J],《美国研究》,2003年02期,第7-8页。
    71李慎之先生网上纪念馆http://cn.netor.com/m/box200304/m26648.asp?BoardID=26648,查询于2012年4月4日。
    72《沉痛掉年李慎之先生》[J],《美国研究》,2003年02期,第7-8页。
    731964年7月14日,《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联名发表文章:《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九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文章,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和理论,着重讲述了如何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和“反修防修”的问题。文章包括了中苏两党展开论战以来的对赫鲁晓夫假共产主义的最猛烈的抨击。
    74(英)弥尔顿:《论出版自由》[M],吴之椿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5页。
    75 Adrienne Koch, William Peden Eds, The Life and Selected Writings of Thomas Jefferson, Random House,1993,p.576.
    79 J. Herbert Altschull, Agent of Power:the Role of the News Media in Human Affairs, Longman Inc.1984, p21.
    77 Caleb Perry Patterson, The Constitutional Principles of Thomas Jefferson, P. Smith,1967, pp.185-186.
    78徐宝璜:《老北大讲义——新闻学》[M],第7页。
    79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第287-288页。
    801931年5月,国民政府电报检查条例:一、凡收发各电报,均须送交中国政府所派检查员检查。二、凡明码电报对于中国或治安及中国法律有损害者,检查员得截留之,送呈交通部审查。三、凡中国著名商业公司送入之密码电报,必须盖有该公司之图章,并由该公司经理签字担保。此种图章及潜滋必须先制样张交电报局存案。但必要时,检查员仍可翻阅密码书。其他中国公司或个人密码之电报,均必须附有名文及所用之密码。四、凡外人之商业密码电报,必须由各该公司所属国领事预先对于该公司来函担保,送交电报局存案,则密码电报无须领事签字。但在必要时,检查员仍可要求翻阅密码书。五、在必要时,检查员对于收到之商业密码电报,可按照来电地址,要求检查密码书。六、凡外国政府之电报,无论明码密码,均免检查。赵敏恒:《外人在华新闻事业》[M],第12-13页。
    81陶孟和:《言论自由》[A],黄天鹏编:《新闻学论文集》[M],第221-222页。
    82何子恒:《论中国所需要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A],管照微编:《新闻学论集》[M],上海:汉文正楷印书局,1933年版,第120-121页;杜超彬:《新闻政策》[M],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会,1931年5月,第113-114页。
    83赵敏恒:《外人在华新闻事业》[M],第12页。
    84同上书,第13页。
    85马星野:《新闻自由论》[N],中央日报,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第9页。
    86同上,第19页。
    87方增泉:《近代中国大学(1898-1937)与社会近代化》[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4页。
    88徐迎新:《王国维“学术独立”论探析——兼与杜卫先生商榷》[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第64页。
    89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M],第436页。
    90鲁毅、黄金祺等:《外交学概论》[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91 U.S. Department of State, Dictiona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erms,1987, p.85转引自唐小松、王义桅:《美国公共外交研究的兴起及其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反思》[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4期,第22-27页。
    92李寿源:《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页;王庭岳:《崛起的前奏》[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425页。
    93叶自成:《新中国外交思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05-406页。
    94 2006年8月2日新华网发布消息:《美民间组织为改善国家形象发起公民外交运动》,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8/02/content_4906982.htm。民间外交(Civil Diplomacy)在文中被翻译为公民外交。
    95赵启正在2010年两会期间的表述。转引自梁益畅:《国际传播的三个维度——政协委员热议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J],《中国记者》,2010年第4期,第40-42页。
    96 2012年2月27日,本人前往位于北京大学的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采访,与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常务副会长何宝星先生(新闻系)与郭务本先生(经济系)会面交流。
    97同上
    98(美)大卫·斯隆:《美国传媒史》[M],第433页。
    99(美)沃尔特·李普曼著:《公众舆论》[M],阎克文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
    100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4页。
    10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102刘芳:《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群众基础的比较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5卷第5期,第135-139页。
    103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06页。
    104宋庆龄:《为新中国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25页。
    105张福记:《国共两党思想理论建设比较分析》(1927-1949)[J],《理论学刊》,2011年第5期,第30-34页。
    106 2012年2月28日,本人登门拜访洪一龙先生,面对面交流。
    107 1948年6月30日,《司徒雷登写给美国国务卿的报告》,叶笃义译,北京大学档案馆,立卷单位燕京大学,案卷编号YJ-1919-001(2)。
    10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4页。
    109虞和平:《试论中国近代化的概念涵义》[J],《社会学研究》,1991年02期,第111-117页。
    110同上
    111语出季羡林先生为周棉主编的《中国留学生大辞典》的题词。
    112如张保安认为美国在国外兴办的大学新闻系是“随着经济上的资本输出、军事侵略和文化渗透”一起进行的。参见张保安:《美国新闻教育散记——访美观感之一》[J], 《现代传播》,1981年02期,第52页。陆志韦认为“燕大是美国文化侵略的工具”,见陆志韦:《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第2页,北京大学档案馆,立卷单位燕京大学,档案编号YJ19001(1)。
    1赵启光:《纠正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逆差”》[N],转引自夏红卫:《文化交流逆差下的跨文化跨文化传播典范——中国执教美国第一人戈鲲化的传播学解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月,第113-119页。
    2曾任大清皇家海关总税务司的罗伯特·赫德(Robert Hart)在日记这样写到。摘引自约·罗伯茨:《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M],蒋重跃、刘林海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31942年6月12日,美国友人给燕大校长梅贻宝的信,北京大学综合档案室,立卷单位燕京大学,案卷编号:YJ42006.
    4 Arther H. Smith(明恩溥),China and America Today1907, NewYork, Fleming H Revell Company, 1907, pp.213-217.
    4同上
    5《论华人留学美洲之今昔》,转引自张静:《美国“退还”庚款和在华“兴学”论析》[J],天津师大学报,1997年第6期,第50-55页。
    7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1104页。
    Yong Z. Volz, Chin-Chuan Lee, "American pragmatism and Chinese modernization:importing the Missouri model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to modern China", pp.711-730.
    9 Moy, E.K., "A School of Journalism for China in Peiping", China Weekly Review 48:12,519-24,1929,p.524;赵敏恒:《外人在华新闻事业》[M],第14页。
    10 Yong Z. Volz, Chin-Chuan Lee, "American pragmatism and Chinese modernization:importing the Missouri model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to modern China", pp.711-730.
    11 2012年2月27日,本人前往位于北京大学的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采访,与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常务副会长郭务本先生会面交流。
    12 2012年2月28日,本人登门拜访洪一龙先生,面对面交流。
    13同上。
    14杨刚:《美国札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页。http://book.chaoxing.com/ebook/read 10178838.html,2011.12.2.
    15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9月以前全国共印行新闻学专著468种,内容涵盖了新闻学概论、新闻事业、新闻业务、中外新闻史等各个方面,其中不乏徐宝璜、邵飘萍、戈公振、任白涛、黄天鹏等新闻教育名家的力作。见童兵、林涵:《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新闻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5-153页。
    16《新闻学译丛》编译者刘同舜,转引自黄旦、肖晶:《走自己的路:新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先声”——1956年的复旦大学新闻系》[J],《新闻大学》,2009年03期,第14-21页。
    17赵凯主编:《王中文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18李建新:《中国新闻教育史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233页;陈昌凤:《中 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
    19 2012年2月28日,本人登门拜访洪一龙先生,面对面交流。
    20陈昌凤:《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
    21 2012年2月28日,本人登门拜访洪一龙先生,面对面交流。
    22陈昌凤:《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23刘其中:《密苏里新闻学院和中国》[J],《新闻战线》,1981年12期。
    24同上
    25陈昌凤:《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页。
    26详见本文文献综述部分。
    27陆行:《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谈幸福》[J],《新闻战线》,1980年07期,第39-41页。
    28同上
    29同上
    30张保安:《美国新闻教育散记——方美观感之一、之二》[J],《现代传播》,1981年02、03期。
    31 2005年11月19日,“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特别代表弗里兹·克罗普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建院50周年活动中的发言”,转引自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55279/55286/3871321.html,查询日期2012年3月24日。
    1、方汉奇等著、吴廷俊编:《中国新闻传播史(1978-2008)》[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徐以骅:《中国基督教教育史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龙伟等编:《民国新闻教育史料选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单波:《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肖经栋:《记者圈》[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美)鲍威尔:《我在中国二十五年——<密勒氏评论报>主编鲍威尔回忆录》[M],邢建榕、薛明扬、徐跃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版。
    7、(美)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M],常江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10年版。
    8、(美)戴维·斯隆:《美国传媒史》[M],刘琛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9、徐以骅主编:《上海圣约翰大学(1879-1952)》[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0、徐宝璜:《老北大讲义——新闻学》[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11、(美)韦恩·厄本、杰宁斯·瓦格纳:《美国教育:一部历史档案》(第三版)[M],周晟、谢爱磊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李秀云:《留学生与中国新闻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辛欣、雷跃捷:《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李志强:《走进生活的道德教育——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5、翟惠生主编:《中国新闻界人物》[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16、李彬:《大众传播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7、黄鹂:《美国新闻教育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8、(美)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M],董乐山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
    19、徐宝璜:《徐宝璜新闻学论集》[M],肖东发、邓绍根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0、邵飘萍:《邵飘萍新闻学论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1、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2、乔松都:《乔冠华与龚彭——我的父亲母亲》[M],中华书局,2008年版。
    23、熊月之、周武:《圣约翰大学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24、谢鼎新:《中国当代新闻学研究的演变——学术环境与思路的考察》[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5、马凌:《共和与自由:美国近代新闻史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6、李彬、涂明华主编:《百年中国新闻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7、谢鼎新:《中国当代新闻学研究的演变——学术环境与思路的考察》[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8、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9、陈昌凤:《中国新闻传播史:媒介社会学的视角》[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30、陈昌凤:《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31、(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32、倪世雄、刘永涛主编:《美国问题研究》第五辑[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
    33、肖东发主编:《新闻学在北大》[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4、(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M],傅统先、邱椿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5、方增泉:《近代中国大学(1898-1937)与社会近代化》[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6、龚文庠:《百年斯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7、李明山:《中国近代编辑家评传》[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8、钟新、周树华主编:《传媒镜鉴:国外权威解读传媒教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39、高金萍:《跨文化传播:中美新闻文化概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0、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版。
    41、罗义贤:《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2、(美)赉玛丽:《圣约翰大学》[M],王东波译,珠海出版社,2005年版。41、谢泳、智效民:《逝去的大学》[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年版。
    43、武际良:《斯诺与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
    44、方汉奇、李矗主编:《中国新闻学之最》[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45、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6、(美)沃尔特·李普曼著:《公众舆论》[M],阎克文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7、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48、丁晓平:《记者之王——埃德加·斯诺在中国》[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
    49、冯春龙:《中国近代十大出版家》[M],扬州:广陵出版社,2005年版。
    50、宋应离、袁喜生、刘小敏编:《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1、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52、薛中军:《中美新闻传媒比较:生态、产业、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4、方汉奇主编:《世界新闻传播100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5、李秀云:《中国新闻学术史(1834-1949)》[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56、(美)埃德温·埃默里:《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第九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7、宋希仁主编:《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8、熊澄宇主编:《西方新闻传播学经典名著选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9、李跃森:《司徒雷登传》[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
    60、罗文辉、陈韬文:《变迁中的大陆、香港、台湾新闻人员》[M],台湾巨流图 书公司,2004年版。
    61、(美)托马斯·潘恩:《常识》[M],何实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62、陈培爱主编:《新闻春秋——第三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传播国际学术研考会论文集》[C],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3、方汉奇:《大公报百年史(1902.6.17-2002.6.17)》[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4、鲁毅、黄金祺等:《外交学概论》[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65、徐以骅、韩信昌:《海上梵王渡:圣约翰大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6、肖东发、杨虎、陈光中、张耀鸿、王伟:《风物:燕园景观与人文底蕴》[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67、许美德、潘乃容:《东西方文化交流与高等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8、李建新:《中国新闻教育史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69、方汉奇:《方汉奇文集》[M],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0、郝明工:《无冕国度的对舞——中外新闻比较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1、张威:《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72、顾潜:《中西方新闻传播:冲突、交融、共存》[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3、方汉奇、陈昌凤主编:《正在发生的历史:中国当代新闻事业》[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4、燕京研究院:《燕京大学人物志》[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5、张注洪主编:《中美文化关系的历史轨迹》[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6、叶自成:《新中国外交思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7、《上海新闻志》编纂委员会:《上海新闻志》[M],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78、方汉奇主编:《新闻事业编年史》(上中下)[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9、方汉奇:《新闻史的奇情壮彩》[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年版。
    80、叶自成:《新中国外交思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81、徐以骅:《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M],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
    82、徐以骅:《教会大学与神学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3、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M],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出版,1999年版。
    84、张之华主编:《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5、陶文刊、陈永祥主编:《中美文化交流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
    86、(美)迈克尔·H.亨特:《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M],褚律元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87、郑贞铭:《中外新闻传播教育》[M],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
    88、方汉奇、李彬主编:《凌云健笔——中国记者中的大手笔》[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9、方汉奇、李彬主编:《水落石出——历史事件采访实录》[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0、童兵:《中西新闻比较论纲》,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91、李寿源:《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92、徐培汀、裘正义:《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M],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
    93、燕大文史资料编委会:《燕大文史资料》(共十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1997年间出版。
    94、刘夏塘主编:《比较新闻学》[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95、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96、王庭岳:《崛起的前奏》[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97、陶涵主编:《比较新闻学》[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
    98、樊凡、单波:《中西新闻比较论》[M],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
    99、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100、王洪钧:《40年新闻教育之回顾:我笃信新闻教育》[M],台湾正中书局,民国82年(1993年)版。
    101、中华美国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合编:《“二十世纪美国与亚太地区”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现代出版社,1992年版。
    102、李健鸣:《大转折的年代: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研究》[M],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03、史静寰:《狄考文和司徒雷登在华的教育活动》[M],台湾:文津出版社,民国80年(1991年)版。
    104、方汉奇:《报史与报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
    105、(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06、黄天鹏编:《新闻学刊全集》[M],上海书店出版民国丛书第二编,1990年版。
    107、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版。
    108、(美)克莱德·M.伍兹:《文化变迁》[M],何瑞福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09、(美)威·安·斯旺伯格:《普利策传》,陆志宝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9年版。
    110、陶涵:《世界新闻史大事记》[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等。
    111、余家宏等编注:《新闻文存》[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年版。
    112、李绝材编:《教会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113、(美)密苏里新闻学院写作组:布莱恩·布鲁克斯、达于·莫昂、乔治·肯尼迪、唐兰雷:《新闻写作教程》,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
    114、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版。
    115、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116、萧乾编:《杨刚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117、吴家勋编:《梁启超选集》[M],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118、方汉奇等编著:《中国新闻事业简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119、沈剑虹:《使美八年纪要:沈剑虹回忆录》[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
    120、杨刚:《美国札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21、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22、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23、(美)罗纳德·斯蒂尔:《李普曼传》[M],于斌、陈小平、谈锋译,北京:中信出版社,1981年版。
    124、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25、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126、方汉奇:《报刊史话》[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127、董显光、曾虚白:《董显光自传——一个农夫的自述》[M],台湾:新生报社,1973年版。
    128、(英)约翰·弥尔顿:《论出版自由》[M],吴之椿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129、宋庆龄:《为新中国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
    130、李次民:《编辑学》[M],广州自由出版社,1949年版。
    131、《新中国记者手册》,香港:智源书局,1949年版。
    132、马星野:《新闻自由论》[M],中央日报,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版。
    133、刘豁轩:《报学论丛》[M],天津:益世报社,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1946年12月)。
    134、程其恒、马星野:《各国新闻事业概述》[M],国民图书出版社,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版。
    135、任白涛:《综合新闻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三十年七月(1941年7月)版。
    136、赵君豪:《中国近代之报业》[M],香港:申报馆,1938年版。
    137、管照微编:《新闻学论集》[M],上海:汉文正楷印书局,1933年。
    138、赵敏恒:《外人在华新闻事业》[M],北京: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1932年版。
    139、黄天鹏编:《新闻学论文集》[M],上海:光华书局,1930年版。
    140、庄泽宣:《如何使新教育中国化》[M],上海:民智书局,1929年版。
    141、蒋郭珍:《中国新闻发达史》[M],上海:世界书局,民国十六年(1927年)版。
    142、任白涛:《应用新闻学》[M],杭州中国新闻学社,1922年版。
    143、(美)埃德温·休曼:《实用新闻学》[M],史青译,上海广学会出版,商务印书馆代印,1913年版。
    144、《新闻学概观:燕京大学新闻系》[M],出版者不详,时间不详,上图近代书库藏书。
    145、松本君平:《新闻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02年出版。
    1、辛欣:《美国新闻教育思想的源流与发展》[J],《现代传播》,2012年02期。
    2、赵振祥、徐方达:《论新闻与公共关系》[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3邓绍根:《民国新闻教育先行者柏德逊和<中国新闻业>探析》[J],《国际新闻界》,2011年11期。
    4、段勃:《中美两国新闻教育比较研究》[J],《当代传播》,2011年04期。
    5黄东英:《略论台湾早期的新闻教育》[J],《新闻爱好者》,2011年04期。
    6、张咏、李金铨:《半殖民主义新闻势力范围:二十世纪早期在华的英美报业之争》[J],《传播与社会学刊》,(总)第17期(2011):165-190。
    7、陈奕:《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融合新闻”专业探析》[J],《东南传播》,2011年06期。
    8、陈友良:《“五四”知识分子的国际主义观——<太平洋>与威尔逊主义》[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9、张保平、蒋新彤:《斯诺:第一次向世界传递中共的声音》[J],《新闻评论》,2011年14期。
    10、陈玉申:《赵敏恒抢发开罗会议新闻之考证》[J],《当代传播》,2011年03期。
    11、张福记:《国共两党思想理论建设比较分析》(1927-1949)[J],《理论学刊》,2011年第5期。
    12、邓绍根:《中美新闻交流的互动:沃尔特·威廉博士与上海<申报>》[J],《国际新闻界》,2010年02期。
    13、黄宪昭:《燕京大学新闻学系概况》[A],龙伟等编:《民国新闻教育史料选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邓绍根:《中国第一个新闻专业创办时间考》[J],《新闻记者》,2010年06期。
    15、王建磊:《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媒体融合教育考察记》[J],《新闻记者》,2010年06期。
    16、齐辉、王翠荣:《燕京大学新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教育评论》,2010年01期。
    17、孙进:《文化适应问题研究:西方的理论与模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8、方汉奇:《章太炎与近代中国报业》[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9期。
    19、刘芳:《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群众基础的比较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5卷第5期。
    20、邓绍根:《燕京大学新闻学系最早毕业生考》[J],《国际新闻界》,2009年02期。
    21、沈荟:《折衷人文主义新闻教育:对密苏里方法历史缘起的探寻及思考》[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02期。
    22、武志勇、李由:《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J],《新闻大学》,2009年04期。
    23、郑师渠:《角色·个性: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4、吴信训:《世界新闻教育传播百年流变》[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06期。
    25、黄旦、肖晶:《走自己的路:新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先声”——1956年的复旦大学新闻系》[J],《新闻大学》,2009年03期。
    26唐克龙:《论萧乾的新闻思想》[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7、张威:《密苏里新闻帮与中国》[J],《国际新闻界》,2008年10期。
    28、陈家顺:《中国近代新闻教育思想本土化的范例——燕京大学新闻教育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29、苏振兰、夏明星:《红色才女杨刚的一生》[J],《文史精华》,2008年09期。
    30、周婷婷:《徐宝璜留学美国学习新闻学考证》[J],《国际新闻界》,2008年03期。
    31、张威:《旧中国留美新闻人的抉择与命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04期。
    32、李开军:《19世纪末20世纪初汉译新闻史著作考述》[J],《国际新闻界》,2007年08期。
    33、蔡斐:《戈公振新闻教育思想研究》[J],《青年记者》,2007年20期。
    34、肖郎、费迎晓:《燕京大学新闻学系人才培养目标及改革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35、陈玉申:《赵敏恒:“最了不起的华人记者”》[J],《青年记者》,2007年18期。
    36、刘亦实:《特立独行的记者赵敏恒》[J],《江苏地方志》,2007年04期。
    37、蔡雯:《新闻教育的“密苏里方法”——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办学模式探析》[J],《现代传播》,2006年02期。
    38、张巧玲:《蔡元培的办报活动与新闻思想》[J],《青年记者》,2006年04期。
    39、刘亦实:《特立独行的民国著名记者赵敏恒》[J],《文史春秋》,2006年11期。
    40、马光仁:《中美新闻界友好交往的先驱——简介美国著名新闻学家威廉博士五次访华》[J],《新闻大学》,2005年03期。
    41、林语堂:《圣约翰大学》[A],谢泳、智效民:《逝去的大学》[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年版,第147页。
    42、刘方仪:《中国画新闻教育的滥觞——从20世纪20年代燕大新闻系谈起》[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43、倪宁:《试析我国新闻教育的流变及其启示》[A],方汉奇主编:《世界新闻传播100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4、冒国安:《论文化适应》[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5、徐培汀:《国际著名记者赵敏恒》[J],《新闻窗》,2004年06期。
    46、徐迎新:《王国维“学术独立”论探析——兼与杜卫先生商榷》[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7、夏红卫:《文化交流逆差下的跨文化跨文化传播典范——中国执教美国第一人戈鲲化的传播学解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月。
    48、任晓、赵可金、成帅华:《意识形态与外交政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2期。
    49、单波、黄泰岩:《新闻传媒如何扮演民主参与的角色?——评杜威和李普曼在新闻与民主关系问题上的分歧》[J],《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50、李智:《试论文化外交》[J],《外交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1、鲁洁:《试论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化》[A],许美德、潘乃容:《东西方文化交流与高等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2、唐小松、王义桅:《美国公共外交研究的兴起及其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反思》[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4期。
    53、李正印:《美国密苏里大学考察报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7期。
    54、李成明:《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5月第3卷第2期。
    55、冯伟年:《论美国进步运动的历史背景及其社会影响》[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5月第2期。
    56、李素敏、吴国来:《赠地学院对美国高等教育的贡献及其启示》[J],河北师 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1期。
    57、王军:《世界跨文化教育理论流派研究综述》[J],《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58、邹平友:《中国新闻学鼻祖徐宝璜》[J],《新闻爱好者》,1999年12期,第36页。
    59、《复旦大学档案馆馆藏程沧波、赵敏恒档案五件的介绍》[J],《新闻大学》,1999年03期。
    60、毛德传:《采访欧洲战场的中国记者不知萧乾一人》[J],《国际新闻界》,1999年04期。
    61、王立新:《五四时期的民族主义运动与美国》[A],见陶文刊、陈永祥主编:《中美文化交流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
    62、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04期。
    63、蔡铭泽:《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人的新闻思想》[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02期。
    64、郭齐家、葛新斌:《西学东渐欲中国教育目标的近代化》[J],《教育研究》,1997年07期。
    65、刘力群:《斯诺研究的历史问题》,转引自梁志群:《永恒的红星——纪念<西行漫记>发表60周年国际会议综述》[J],《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04期。
    66、肖沱:《缅怀名记者、名教授赵敏恒先生》[J],《新闻大学》,1997年02期。
    67、马允伦:《马星野略传》[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68、宁树藩:《怀念汪英宾教授——兼论他的<中国报刊的兴起>》[J],《新闻大学》,1997年01期。
    69、姚福申:《‘四社’——旧中国报业集团化经营的一次尝试》[J],《新闻大学》,1997年04期。
    70、黄新宪:《<万国公报>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71、陈力丹:《论中国新闻学的启蒙和创立》[J],《现代传播》,1996年03期。
    72、黄新宪:《教会大学与文化变迁》[J],《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01期。
    73、邵嘉陵:《爱国记者赵敏恒》[J],《新闻窗》,1996年04期。
    74、黄锡景:《重大事件报道第一人》[J],《新闻爱好者》,1995年11期。
    75、张之华:《杨刚:在超越自我中“追觅生命,萦念人生”》[J],《党史文汇》,1994年09期。
    76、友:《<燕京新闻>小传》[A],燕大文史资料编委会:《燕大文史资料》(第七 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5页。
    77、马季方:《文化人类学与涵化研究》(上)[J],《外国社会科学》,1994年12期。
    78、穆雷、刘祎:《关于斯诺及其研究的评述》[J],《海南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79、黄新宪:《简论司徒雷登在燕大的办学实践》[J],《教育评论》,1993年04期,第66-68页。
    80、钟华俎:《敬与武道教授论中国新闻教育》[A],王洪钧:《40年新闻教育之回顾:我笃信新闻教育》[M],台湾正中书局,民国82年版(1993年)。
    81、萧乾:《斯诺精神——纪念斯诺逝世二十周年》[A],原载1992年7月3日《人民日报》,收录于燕大文史资料编委会:《燕大文史资料》(第七辑)[M]。
    82、徐以骅:《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A],收录于中华美国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合编:《“二十世纪美国与亚太地区”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现代出版社,1992年版。
    83、齐文颖、郑文鑫:《北京大学与中美文化交流》[A],收录于中华美国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合编:《“二十世纪美国与亚太地区”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现代出版社,1992年版。
    84、陈其钦:《评<密勒氏评论报>》[J],《图书馆杂志》,1991年06期。
    85、虞和平:《试论中国近代化的概念涵义》[J],《社会学研究》,1991年02期。
    86、卢祺新、葛鲁甫:《燕京新闻系》[A],燕大文史资料编委会:《燕大文史资料》(第三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87、鲍振青:《威廉博士之一生》[A],见黄天鹏编:《新闻学刊全集》[M],上海书店出版民国丛书第二编,1990年版。
    88、光仁:《上海最早出版的实用新闻学专著》[J],《新闻记者》,1990年01期。
    89、罗文辉:《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对中华民国新闻教育及新闻事业的影响》[J],台湾《新闻学研究》第41辑,1989年4月。
    90、柳长:《董显光传略》[J],《民国档案》,1989年02期。
    91、董秦:《中国新闻界奇才——纪念邵飘萍先生诞辰195周年并介绍他的<实际应用新闻学>》[J],《视听界》,1989年02期。
    92、鼎文:《中美在京联合举办学术讨论会纪念<西行漫记>发表五十周年》[J],《图书馆学通讯》,1988年03期。
    93、蒋元椿:《忆杨刚同志》[J],《新闻战线》,1988年06期。
    94、张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教学特色》[J],《新闻战线》,1987年02期。
    95、宁树藩:《松本君平与新闻学》[A],载余家宏、宁树藩、徐培汀、谭启泰编 注:《新闻文存》[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年版。
    96、(美)埃德加·斯诺:《斯诺陕北之行自述(续)》[J],刘力群译,《新闻战线》,1987年05期。
    97、王笛:《清末新政与近代学堂的兴起》[J],《近代史研究》,1987年03期。
    98、张玉梅:《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J],《新闻大学》,1985年09期。
    99、蔡元培:《北大新闻研究会成立演说词》[A],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100、高冠钢:《简评松本君平新闻学》[J],《新闻大学》,1984年01期。
    101、徐培汀:《中国早期的新闻教育》[J],《新闻研究资料》,1981年04期。
    102、张保安:《美国新闻教育散记——访美观感之一、之二》[J],《现代传播》,1981年02、03期。
    103、刘其中:《密苏里新闻学院和中国》[J],《新闻战线》,1981年12期。
    104、张友渔:《何谓社论?——1932年任教于燕京大学新闻系之讲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1981年3月。
    105、余梦燕:《中美新闻教育合作与燕京大学》[R],在伊利诺伊师卡市扶轮社演讲词,1975年7月9日。
    106、赵敏恒:《采访十五年》[J],《新闻战线社》,1945年。
    107、蒋荫恩:《新闻教育感想》[J],《中国新闻学会年刊》第二期,1944年11月20日。
    108、何子恒:《论中国所需要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A],管照微编:《新闻学论集》[M],上海:汉文正楷印书局,1933年版,第120-121页。
    YJ19001(1) 《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陆志韦
    YJ19002(2) 私立燕京大学学则
    YJ19002(3) 各基督教学校费用比较表
    YJ1917003 协和大学给燕大校董会、教务会的信——谈学制设置问题
    YJ1919001 《司徒雷登写给美国国务卿的报告》
    YJ1921001 燕京大学行政委员会会议记录
    YJ1922001 燕京大学董事会会议记录
    YJ1926004 Reports of the Dean of Arts and Science for Men 1926-1927
    YJ1927012 写给信托理事会的一封信,谈燕京大学的作用及其未来
    YJ1928006 燕京大学董事会议记录
    YJ19290011 燕京大学行政委员会记录
    YJ1932006(9)燕大新闻系1932-35年帐目表
    YJ34012(1) 国民党对新闻报刊检查函
    YJ42006(1) 中美文化活动报告
    YJ42006(3) 燕大教员在美国的情况介绍
    YJ45018(3) 燕京大学修学规则1945-1946
    YJ45018(9) 燕京大学修学规则1950-1951
    YJ46031(1) 校行政人员任命、行政官员及各委员会成员名单及有关文化交往活动之材料
    YJ46032(1) 出国讲学、研究和留学规定及申请国外奖学金的信函
    YJ46033(1) 燕京新闻
    YJ46059(1) 学生的各种统计
    YJ46059(2) 马昌周的论文《怎样发扬我国民族意识》
    YJ47013(1) 就有关Rockefelller,加拿大大使及澳大利亚代表团等文化交流团体来燕大参观访问之材料
    YJ47013(2) 就燕大指各种奖金、基金、援助款及分配计划,使用办法等材料
    YJ47051(1) 应届毕业生调查表
    YJ48016(1) 就战争对燕京之影响、燕大负责人的动迁问题的信函及燕大办 学、教学的方针、政策等报告材料
    YJ48017(1) 美国人在眼睛的名单及解放前夕探讨对华政策,准备回国等事宜的函件材料
    YJ48019(2) 外国留学生入学手册及外籍学生留华事宜的函件,外籍学生简介等
    YJ46059(1) 学生的各种统计
    YJ46059(2) 马昌周的论文《怎样发扬我国民族意识》
    YJ48016(1) 就战争对燕京之影响、燕大负责人的动迁问题的信函及燕大办学、教学的方针、政策等报告材料
    YJ48017(1) 美国人在眼睛的名单及解放前夕探讨对华政策,准备回国等事宜的函件材料
    YJ1948075(1)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燕京新闻报》
    Q430-1-112 《申报》馆为招考练习生函请各学校选送学生应试有关文件
    Q430-1-1-16 《申报》馆练习生考试办法有关文件
    Q430-1-12-99 《申报》驻外采访人员一览表及通讯录
    Q430-1-14-31 上海各日报重要人物人员名单
    Q430-1-14-50 全国新闻社、杂志社、通信社一览表
    Q430-1-15-27 上海市各报馆负责人及资金额报表
    Q430-1-25-77 《申报》、《新闻报》、《大公报》年销数一览表及文字说明
    Q430-1-63 《申报》义务教育委员会第一、二、三、四次会议记录
    Q430-1-74-32 《申报》练习员生补习办法
    Q430-1-97-30 《申报》馆与中美新闻学术资料供应社来往文书
    Q430-1-110-18 《申报》与中国新闻专科学校来往文书
    Q243-1-5 圣约翰大学概况及校史资料文件
    Q243-1-9 圣约翰大学校长手册(各项名单及重要规则)
    Q243-1-71 圣约翰大学各院系工作报告(1921-1922)
    Q243-1-566 圣约翰大学有关新民主主义学新闻学政治学组织胚胎学教学计划 方案
    Q243-1-622 圣约翰大学新闻学系主办“约翰新闻”有关文件
    Q243-1-1486约翰新闻(合订本)
    (1)2012年2月25日,拜访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生《燕京大学史稿》、《燕大文史资料》(共十辑)的主编王百强先生(86岁)。
    (2)2012年2月27日,拜访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与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生、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常务副会长何宝星先生(85岁)、燕京大学经济系毕业生、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常务副会长郭务本先生(82岁)面谈交流。
    (3)2012年2月28日,拜访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生、曾在北大任教,后在中宣部工作的洪一龙先生(88岁)。
    (1)1986年至2009年间共21本《燕大校友通讯》,其中包括燕京大学香港校友会1971年出版的《燕大校友通讯》和燕京大学美国校友会1976年出版的《燕大校友年刊》,还有燕大建校八十周年特辑《燕京精神》、1988年修订的《燕大校友会通讯录》等。
    (2)《燕京大学史稿》工作简报(二)(何宝星先生赠予)
    (3)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燕京大学帮学办学特色》编写组:《燕京大学办学特色》(郭务本先生赠予)
    (1)CCTV-1《见证·亲历》节目2010年7月3日18:30播出 《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一):北上2010年7月5日18:30播出 《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二):燕园2010年7月6日18:30播出 《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三):守望
    (2)浙江经视2009年10月31日、11月1日播出四集纪录片《司徒雷登先生》
    (3)优酷视频《百年密苏里新闻学院》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c2NzUxNjg=.html
    1、Edd Applegat, Journ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Concepts and Issues, Scarecrow Press, Inc.,2011.
    2、Jerry Newcombe, The Book That Made America:How the Bible Formed Our Nation, Nordskog Publishing, Inc.2009.
    3、Hunt Michael H., Ideology and U.S. Foreign Policy, Yale University Press,2009.
    4、Karin Wahl-Jorgensen, Thomas Hanitzsch Eds., The Handbook of Journalism Studies, New York:Routledge,2009.
    5、Betty Houchin Winfield Ed., Journalism 1908:birth of a profession, Columbia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2008.
    6、Steve Weinberg, A Journalism of Humanity:A Candid History of the World's First Journalism School, Columbia Missouri: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2008.
    7、Howard Humber Ed., Journalism, Routledge,2008.
    8、Julian Schuman, Assignment China,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4.
    9、William Howard Taft, Show-Me Journalists:The First 200 Years, Marceline. Mo.: Heritage House Publishing,2003.
    10、William David Sloan, Lisa Mullikin Parcell Eds., American Journalism, History, principles, practices, McFarland & Company,2002.
    11、Tom Dickson, Mass media education in transition:preparing for the 21st century, Mahwah. N.J.:L.Erlbaum,2000.
    12、Carl Crow, Four Hundred Million Customers, New York:Univ Microfilms Intl, 1998.
    13、Ronald T. Farrar, A creed for my profession:Walter Williams, journalist to the world, Columbia. Mo.: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1998.
    14、Everett M. Rogers, A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 Study:A Biographical Approach, N.Y.:The Free Press,1997.
    15、Harry H. Stein, Apprenticing reporters:Lincoln Steffens on The Evening Post, in Historian, winter 1996.
    16、Betty Medsger, Winds of Change:Challenges Confronting Journalism Education, The Freedom Forum,1996.
    17、Mary Kupiec Claytonetal Ed.,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Social History, 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1993.
    18、Adrienne Koch, William Peden Eds, The Life and Selected Writings of Thomas Jefferson, Random House,1993.
    19、Yu-ming Shaw, An American Missionary in China:John Leighton Stuart at Chinese-American Relations,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1992.
    20、David H. Weaver and G. Cleveland Wilhoit, The American Journalist:a Portrait of News People and Their Work,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1.
    21、Anita L. Vangelisti, John A. Daly, Gustav W. Friendrich Eds., Teaching Communication:Theory, Research, and Methods,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0.
    22、William David Sloan, Makers of Media Mind:Journalism Educators and Their Ideas, N. J.:Lawrence Erlbaum,1990.
    23、Earl English, Journalism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 Marceline, Mo.:Walsworth Publishing,1988.
    24、Stephen R. Mackinnon, China Reporting:An Oral History of American Journalism in the 1930s and 1940s,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7.
    25、Robert Dallek, The American Style of Foreign Policy:Cultural Politics and Foreign Affairs, New York:New American Library,1984.
    26、J. Herbert Altschull, Agent of Power:The Role of the News Media in Human Affairs, Longman Inc.1984.
    27、Stanley I. Kutler, The American Inquisition:Justice and Injustice in the Cold War, New York:Hill and Wang,1982.
    28、Michael Schudson, Discovering the News:A Social History of American Newspapers, N. Y:Basic Books,1981.
    29、Mary Brown Bullock, An American Transplant: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Peking Union Mediacal College, Berkeley, Losangeles, 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0.
    30、Daniel Joseph Boorstin, The Republic of Technology:Reflections of Our Future Community, New York:Harper & Row,1978.
    31、Philip West, Yenching University and Sino-Western Relations:1916-1952,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32、Edgar Snow, The Long Revolution, New York:Vintage Books,1973.
    33、Jerry Israel, Progressivism and the Open Door:America and China,1905-1921,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1971.
    34、Donald G. Hileman, Billy I. Ross, Toward Professionalism in Advertising, Dallas: Taylor Publishing Company,1969.
    35、Thomas J. McCormick, China Market:America's quest for informal empire, 1893-1901, Quadrangle Books,1967.
    36、Caleb Perry Patterson, The Constitutional Principles of Thomas Jefferson, P. Smith,1967.
    37、Howard M. Vollmer, Donald L. Mills Eds., Professionalization,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Inc.1966.
    38、William Appleman Williams, The Tragedy of American Diplomacy, Dell Pub. Co., 1962.
    39、Edgar Snow, 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Red China Today, New York:Random House,1961.
    40、Mary Lamberton, St John's University, Shanghai,1879-1951, New York:United Board For Christian Colleges in China,1955.
    41、A Survey of Chinese Students in America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the Past One Hundred Years, New York,1954.
    42、Commission on Freedom of the Press, A Free and Responsible Press:A general report on mass communication:newspapers, radio, motion pictures, magazines, and books,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7.
    43、Albert Alton Sutton, Education for Journ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its Beginning to 1940, Evanst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45.
    44、Edgar Snow, Pattern of Soviet Power, New York:Random House,1945. Carl Crow, China Takes Her Place, New York:Harper & Brothers,1944. Robert M. Hutchins, The Higher Learning in America, New haven, Conn.:Yale University,1936.
    45、Edgar Snow, Far Eastern Front, New York:H. Smith & R. Haas,1933. Abraham Flexner, Universities:American, English, Germa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1930.
    46、Sara Lawrence Lockwood Williams, Twenty Years of Education for Journalism, Columbia, Mo.:The E.W. Stephens Publishing Company,1929.
    47、Thomas F.F. Millard, China:Where It Is Today and Why, New York:Harvourt Brace and Company,1928.
    48、Walter Lippmann, The Phantom Public, New York: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1925.
    49、Walter Williams Ed., The Press Congress of the World in Hawaii, Columbia MO: E.W. Stephens Publishing Company,1922.
    50、Thomas F.F. Millard, America and The Far Eastern Question, New York:Moffat Yard and Company,1909.
    51、John L. Given, Making a Newspaper, 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mpany,1907.
    52、Arther H. Smith, China and America Today 1907, New York:Fleming H Revell Company,1907.
    53、Charles F. Wingate, Views and Interviews on Journalism, New York:Patterson, 1875.
    54、Timothy B. Weston, "China, Professional Journalism, and Liberal Internationalism in the Era of the Fierst World War", Pacific Affairs, Volume 83:327-347, No.2, June 2010.
    55、Yong Z. Volz, Chin-Chuan Lee, "American pragmatism and Chinese modernization:importing the Missouri moel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to modern China", Media, Culture & Society,31:711-730,2009.
    56、Michael Janeway, "Rethinking the Lessons of Journalism School", in New York Times, August 17,2002.
    57、Musambira, W. George, "Top Convention Paper Productivity in the U. S. Analysis of 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NCA)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ICA) Awards 1994-1998", I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Volume.49, No.3, July 2000.
    58、Jo Sprague, "The Goals of communication", in Teaching Communication:Theory, Research, and Methods, edited by Anita L. Vangelisti, John A. Daly, Gustav W. Friendrich,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0.
    59、Stephen R. Mackinnon, "Toward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Press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 Modern China, Volume 23:3-32, No.1, January 1997.
    60、Chang-Tai Hung, "Paper Bullets:Fan Changjiang and New Journalism in War-time China", Modern China, Volume 17:427-468, No.4, October 1991.
    61、John Maxwell Hamilton, "The Missouri News Monopoly and American Altruism in China:Thomas F.F. Millard, J.B. Powell and Edgar Snow",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Volume 55, No.1:27-48, February 1986.
    62、Jone Roosenraad and Donna Wares, "Academics vs. Experience", in Journalism Educator, Summer 1983.
    63、Jerry Israel, "Mao's Mr. America:Edgar Snow's Images of China",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Vol.47, No.1, Feb.,1978.
    64、Mordechai Rozanski, The Role of American Journalists in Chinese-American Relations,1900-1925, Ph.D.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1974.
    65、John S. Service, "Edgar Snow:Some Personal Reminiscences", The China Quarterly, No.50, Apr.-Jun.,1972.
    66、Vernon Nash, Educating for Journalism, Unpublished Ed. D. dissert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1938.
    67、Walter Williams, "A New Journalism in a New Far East", University of Missouri Bulletin 29:45,1-19,1928.
    68、H. L. Mencken,"Reflections on Journalism", in Journalism Bulletin, Volume 2, 1925.
    69、J.B. Powell, "Missourians in China", Missouri Historical Review, XV,1921.
    70、Joseph Pulitzer, "The College of Journalism", in North American Review,178, May 19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