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与渗透: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元代教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儒学教化的意义上来说,百年元代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朝代。在这个疆域近两倍于现今中国国土且延续百年之久的国度里,儒学教化确实发生着,并且逐步占据了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它上承南宋理学发展壮大之趋势,下启明清理学渗入民众并发挥作用之源头,具有明显的初级阶段特色。因此,本文所言之“儒学教化”,其实就是指理学作为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官方意识形态,是怎样在元朝这样一个凭借武力而建立的军事征服性政权的统治下获得教化主导地位并逐渐向民间传播的过程。
     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南北分立的局面,使理学学说获得了极大的传播空间,因此在不长时间内,理学学说就传入江淮以北的广大地区,并逐渐获得了元朝统治者的认可而成为官方意识形态。本文把元朝延祐初年恢复科举并以程朱理学为其唯一考试内容作为儒学获得教化主导权的标志。这一点被明清两代所继承,使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从而对13世纪以后一直到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代儒学教化是多途的。在元朝,理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法律也成为教化的途径之一。故元朝的成文法典虽不发达,然而其内容也体现了理学的存在;在其执行过程中,官吏们常以“义理”来劝谕两造,教化民众,以达到儒家理想的“息讼”的目的。元代地方官吏中有很多“循吏”,他们通过修建学校和庙宇、兴利除弊、移风易俗、息讼劝农等方式来教化乡里,从而把理学观念推进到普通民众之中。
     无疑,体现着官方教育行为的各级官学自然成为传播理学的主要渠道。无论是中央官学,还是地方官学,程朱理学都成为其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教学内容;程端礼的《读书日程安排》被广泛采用。官学还通过祭祀、讲经等方式教化士子,影响百姓,不但使他们接受理学的知识,而且还要求他们成为践行儒学道德规范的楷模。当然,在儒学教化上,地方的书院和各种私学所起的作用要更大一些,更深入一些。这些书院和私学多办学于乡里,慎于择师,严于教学,又有一定的自由度,常常成为地方教化的中心,对乡里的民众发挥着教化作用。
     在整个社会理学风气日益浓厚的情势下,作为社会基层组织的宗族和“社”对教化所起的作用也日益明显。元代是我国宗族宗法制由一般官僚宗法制向庶民型宗族宗法制发展的过渡时期,庶民家族也逐渐按照理学家的宗族宗法观念、理想,通过修家谱、建祠堂、立族规等途径来教化族众;而具有元代特色的“社”制,是元代政府企图将政府力量深入乡村的制度,它赋予社长监督社众及“上通下达”等职能,以办社学、立粉牌书写善恶等方式教化社众;地方官也常常干预“社”的教化,以增强其教化效果。
     同时,社会文化层面的教化作用也逐渐显露出来。原先深受民众欢迎的艺术形式“小说”与“讲史”,在元朝逐渐演化成为长篇白话章回小说,如《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由宋代诸宫调等艺术形式演变而成的元杂剧,其教化意义也随着社会理学风气的日益浓厚而逐渐凸显;其最典型者,无疑是《琵琶记》。元朝各种各样的宗教形式,对于儒学教化也起了一定促进作用,特别是道教中的全真教和净明忠孝道。
     必须提出的是,元代儒士是儒学教化的主体。在元朝这样的以军事起家的王朝的异族统治下,少数儒士获得进入元朝政府内部,参与元朝统治,他们想方设法,来使元朝统治者接受以理学为中心的“汉法”,使理学获得官方意识形态的地位;绝大多数失去了仕进的途径,多以著述、教授为业,然而,他们以其所拥有的道德与学问,言传身教,教化乡里,使理学伦理逐渐渗入到普通民众的日常行为之中,成为其道德观、价值观的核心层面。固然,元代儒士与明清成为教化权力主体的“绅衿”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是元代特定的社会背景造成的。与此相对应,与此相对应,普通民众是教化的客体,特别是妇女、儿童。
     当然,从整体上来看,元代儒学教化应是明朝及其后清朝儒学教化的“初级阶段”,主要体现在制度化程度并不强,“多途”程度并不高。这些要到明朝及其后才能完成。论文最后以元代江西行省的金溪县为案例,详细分析了金溪儒学教化的具体情况,以说明元代儒学教化在这个江南县域中所产生的效应。
From the sense of Confucian edification, the one-hundred-year Yuan Dynasty could not be ignored. In this state which lasted for a hundred years and had a territory twice as much as that in present China, Confucian edification surely took place, and gradually occupied the dominated position of authoritative ideology. Confucian edification in this dynasty possessed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the initial stage. It began from the developing tendency of Confucianism in the end of Nan-Song Dynasty, and also led to the beginning of Confucian's penetrating into the common people and exerting great influence on them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refore, the word "Confucian edification" in the dissertation can be defined as the process that how Confucian school, the authoritative ideology of the later period of Chinese feudal society, occupied the dominated position of edification and gradually spread among common people in Yuan Dynasty, a regime which was established by military force. The unification of Yuan Dynasty put the separation of the South and the North into an end, which enabled the idea of Confucian school to be transmitted to a much broader place. Later in a short time, it had been introduced into vast areas north of Yangtze River and Huaihe River, and was gradually admitted by the rulers and became the authoritative ideology.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regarded the resuming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in which the idea of Confucian school had been used as its only authoritative content, as the symbol that Confucianism had achieved its leading position if edification. This system was succeeded by the rulers of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 which made the idea of Confucian school the leading ideology in Chinese feudal society and exerted far-reaching impact on Chinese society from 13th century to 20th century.
     Confucian edification in Yuan Dynasty was achieved by using various ways.At that time, while the idea of Confucian school became the authoritative ideology, Law turned out to be one way for edification. Although written Laws in Yuan Dynasty were not so developed, their contents showed the influence of the idea of Confucian school.In practice, lawyers often made peace between both plaintiffs and defendants and persuaded others with ideas of Confucian school to cease lawsuits.Besides, there were many "Xunli" among the local officials, who instructed the common people through many ways such as building schools and temples, facilitating good practices and weeding out corrupt ones, revolutionizing old customs and establishing new ones, ceasing lawsuits and encouraging farming, to extend the idea of Confucian school to the common people.
     There was no doubt that the official schools of different levels, which were correspondent with the official educational action, naturally became the main channel for popularizing the idea of Confucian school. In both the central official school and local official schools, the idea of Confucian school was the main or even the only teaching content. Cheng Duanli's Study Schedule (Arranges for Learning and Reading) was widely adopted. What' more, official schools tried to teach students and influence common people through offering sacrifices to Confucius and discussing classics of Confucian school, so that people could not only acquire the knowledge of Confucian school, but also became good examples of practicing moralities of it. In terms of Confucian edification, the local academies and private schools certainly played much more important roles.Most of these schools were set up in countryside.They were cautious in selecting teachers, were strict on teaching and had certain freedom, so they usually became the center of local edification and exerted its impact on common people.
     As the social atmosphere of Confucian school became stronger and stronger,the effect on edification from patriarchal clans and "SHE", two kinds of social basic organization, got to be increasingly obvious. Yuan Dynasty was the transition period when Chinese Patriarch System transformed from the general bureaucrat patriarch system to the multitude patriarch system. The general multitude families often conveyed edification to their members through compiling genealogical trees, building ancestral temples, and establishing clan principles according to the Confucian school scholars'ideas about patriarch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the system of "SHE", possessing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Yuan Dynasty, was one that had been built by the government to sprawl its control deep into the countryside.It endowed the leaders of "SHE" with the rights of supervising their members, reporting something good or bad of the members to higher authorities, and transmitting orders from higher authorities to the members.They passed edification to their members by setting up local schools, writing something good or bad on the whiteboards in front of their entrance doors. Meanwhile, the local officials often intervened to facilitate the effect of edification in"SHE".
     At the same time, the effect of edification on social culture appeared gradually. Two previous popular forms of arts, Novel and History Telling, developed into a kind of novel with each chapter headed by a couplet and written in vernacular. Such novels as Water Margins and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 were prevalent in that dynasty. In addition, Yuan Opera was developed from all kinds of palace tune in Song Dynasty, and its significance of edification began to show up alongside with the increasingly strong atmosphere of Confucian school in society. The masterpiece was The Story of a Couple without any doubt. Meanwhile, various kinds of religion, especially the "Quanzhen" and "jinmingzhongxiao", two branches of Taoism in Yuan Dynasty, had facilitated Confucian edification as well.
     It had to be pointed out that Confucian scholars were the main body in Confucian edification in Yuan Dynasty. During the reign of Yuan Dynasty, which was established with military force by foreign tribe, only a few of them had the opportunity to access to the government and take part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government. They made their efforts to "lure" the.ruler-to accept the "Han Law", so that Confucian school could gain the position of authoritative ideology. However, most of them were deprived of the right of getting a position in the government, and usually made their lives on writing and teaching. They gave instruction in the countryside with their morality and knowledge, which led to a result that the moral of Confucian school penetrated into the daily life of common people and became the core moral concepts and values of them. Therefore, under the special circumstance of Yuan Dynasty, Confucian scholars differed greatly from "Gentlemen", the authoritative ideology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Corresponding with this, the common people, especially women and children, were the object of Confucian edification.
     In summary, from the whole history of Chinese edification, Confucian edification in the Yuan Dynasty was the "initial stage" with regard to those in Ming and late Qing Dynasties.This was because of its lower level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multi-channel, which would be achieved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Before closing this paper, with Jinxi County in Jiangxi Province as a case,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special circumstance of Confucian edification in Jinxi elaborately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 of Confucian edification of Yuan Dynasty in this county, south of Yangtze River.
引文
1余英时:《现代儒学的问题与展望》,《现代儒学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页。
    2现今接受甚众的元朝“十等人”制度,有两个出处,一为谢枋得《叠山集》(四库全书本)卷二之《送方伯载归三山序》,一见于郑思肖《铁函心史》(广智书局1905年版,140页),二者所言之序有所不同,且前者所言之前尚有“滑稽之雄,以儒为戏者曰”字样,可见只是传闻。张岂之《中国思想学说史(宋元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4页)、杨镰《元诗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14一16页)、[台]颜天佑《元杂剧所反映之元代社会》(台北:台北化正书局有限公司1984年版,208页)、[台]萧启庆《元代的儒户:儒士地位演进史上的一章》(见《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375—376页)、[台]黄清达《元代户计制度研究》(台北:有坤有限公司,1977,79—80页)等均有所辨析,可参考。
    1(清)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卷九十五《萧同学案》,四部备要本,上海:上海中华书局据清道光道州何氏刻本校刊,1123页。
    2[法]米歇尔·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1998,28—29。
    3用“大传统”与“小传统”观点来解释思想史、文化史上的某些问题,成果甚夥,具体情况可参见翁频:《近二十年国内外大小传统学说研究述论》,《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19-124页。本文侧重于对作为精英、上层的儒学(理学,所谓“大传统”)渗入于民间(所谓“小传统”),对他们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亦即所谓“教化”)的途径及方式进行研究。
    1(元)佚名等:《元典章》卷五十七“刑部十九·诸禁·禁宰杀·禁回回抹杀羊做速纳”条,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影印本,803页下。
    2(明)宋濂等:《元史》卷五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76,1345页。
    3(元)佚名等:《元典章》卷—诏令—“登宝位诏”,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影印本,34页上。
    4徐征等:《全元曲》第十一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8209页。
    5(元)佚名刻:《纂图增修群书类要事林广记》癸集卷上“舆地类”之“大元皇帝”条,《事林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99,233页。
    6(元)周伯琦:《扈从集》,四库全书本,不分卷。
    7(元)戴良:《皇元风雅序》,《全元文》53册,293页,《九灵山房集》卷二十九。
    1(元)许有壬:《大一统志序》,《全元文》38册124页;《至正集》卷三十五。
    2(元)赵世延:《经世大典序录·帝号》,(元)苏天爵《元文类》卷四十,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影印四库全书本,1367—492页。。
    3胡兴东:《元代民事法律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03页。
    4(东汉)班固:《白虎通德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58页。
    5杜成宪教授对“教”字的形体演变及在先秦主要儒家典籍中的出现频率有非常详尽的研究,对本文“教”的意义讨论有较大帮助,兹不细述;可参见氏所著《早期儒家学习范畴研究》(“大陆地区博士论文丛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3、52、86-88、120-122、147-151页中的相关论述。陈桂生教授亦有所论,见《“教”的辨析》,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一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2009,101—104页。
    1从甲骨文看,“亻”为正面正立之人,即男人;“匕”为倒立之人,即女人,故“化”应为“一男一女之结合”。此论见袁峰:《释“匕”》,《汉语字原与人文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60页。笔者以为,男女结合,则有所生,故有“生”之义;“生”则有“变”,故“变”乃其引申之义;“教”乃使人“化”的主要途径,因而“化”亦兼具“教化”之义。笔者统计:先秦主要儒家文献中,《论语》不用此字;《孟子》用5处,其中三处均可作为“教化”来讲,但无“教”“化”连用成为一词者;《荀子》用74处,均具“变化”或“教化”之意。《说文》作者不及见甲骨,用其篆形释为“教行也”,应为后起之意;然亦可看出“化”之“受教化而改变”之意至东汉时已为普遍接受。台湾张亨《<庄子>中“化”的几重涵义》对“化”字形意之变化,亦有所论及,见其《思文之际论集:儒道思想的现代诠释》,北京:新星出版社,401-402页。
    2(清)刘台拱:《论语正义》,《诸子集成》(一),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418页,287页。
    3(清)焦循:《孟子正义》,《诸子集成》(一),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529页。
    4(清)王先谦:《荀子集解》,《诸子集成》(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28页。
    5(东汉)班固:《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2503—2504页。
    6黄书光:《中国社会教化的传统与变革》,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1页。
    1丁钢:《近世中国经济生活与宗族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另在氏所主编之《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中有相当篇幅论及“中国民间社会的教育心理传统”和“中国教育传统的非正式制度”,应是上述这种转向的代表性成果,可参见。
    2杜成宪:《从儿童歌谣游戏和绘画透视中国传统儿童观》,《教育史研究》,2001,2期。
    3王伦信:《从纸的发明看媒介演进对教育的影响——技术向度的中国教育史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7,1,78—85页;《从印刷术的应用看媒介演进对教育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8,12,88—95页。
    1(东汉)班固:《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2503页。
    2李景林:《哲学的教化与教化的哲学——论儒学精神的根本特质》,《天津社会科学》,2005,6,19—26页。
    3朱克良:《试论中国教化思想的萌芽》,《琼州大学学报》,1994,2,106—115页。
    4詹世友:《“教化”理论的基本原则论析》,《江西社会科学》,1995,10,10—15页。
    1金忠明:《乐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109—112页。
    2马凤岐:《论“教化”》,《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4,7—11页。
    3曹影:《“教化的缘起、内涵与道德教育的异同》,《长白学刊》,2005,第2期,101—103页。
    4曹影:《教化的缘起及其意蕴》,《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3,31—33页。
    5董树利、绳晓燕:《“教化”涵义新解》,《龙岩师专学报》2005,第2期,114—116页。
    6葛荃:《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75页
    1[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4—15页。
    2何隽:《儒家伦理教化的一个考察与分析》,《浙江学刊》,1994,5,57—59页。
    3陈华兴:《历史必然性实现的可能性途径探索——论人的教化》,《长沙电力学院报(社科版)》,1997,1,57—59页。
    4王先明、尤永斌:《略论晚清乡村社会教化体系的变迁》,《史学月刊》,1999,3,105—113页。
    5詹世友:《论教化的三大原理》,《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0,7,29—36页。
    6金建红:《教化与诠释学:论伽达默尔的教化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
    7郭晓明:《知识与教化:课程知识观的重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3,2,11—18页。
    8张光博:《社会学大词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507页。
    9蔡欢江:《教化概念与文学史》,《兰州学刊》2006,2,75—77页。
    1李申:《教化之教就是宗教之教》,《文史哲》,1998,3,39—41页。
    2叶志明:《话语霸权:解读古代中国道德教化》,《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4,94—100页。
    3张月中、周月亮:《传统教化的秘密与魅力》,《东岳论丛》,1992,1,85—90页。
    4张锡勤:《试论儒家的“教化”思想》,《齐鲁学刊》,1998,2,75—81页。
    1郑晓江:《儒家德治、教化与礼制的现代沉思》,《南昌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2,1—7页。
    2王毓明:《古代教化思想与形式》,《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6,96—100页。
    3黄书光:《论中国传统教化的理论基础与组织特征》,《教育学报》,2005,4,21—27页。
    4李建:《论孔孟的教化思想及其意义》,《齐鲁学刊》,2006,4,11—15页。
    5可参见李景林《本虚而实——儒家教化理念的立身之所》,见《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4,12—18页;《哲学的教化与教化的哲学——论儒学精神的根本特质》,见《天津社会科学》,2005,6,19—26页等相关文章。
    6分别见黄书光:《教化权力之争:儒家教化思想主流地位的确立与发展》,《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2,21—25页;《中国传统教化的现代转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社版)》,2005,6,166—171页;《中国传统教化的解构》,《浙江大学学报(人社版)》,2005,6,122—128页等文章。
    7周慧梅、王炳照:《沿革与流变:从古代社会教化到近代民众教育》,《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5,4,59—64页。
    1王喜旺:《魏晋南北朝佛教的教化策略》,《华夏文化》,2003,2,29—30页。
    2刘菡:《宗教与教化——略论中国佛教形成和发展的儒家文化因素》,《河南社会科学》2003,3,166—168。
    3赵改萍:《浅谈马祖道一之教化思想》,《五台山研究》,2003,3,3—6页。
    4秦川:《论古代小说中佛、道“劝惩教化”的地位和作用》,《安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6,88—94页。
    5王丽娟:《明清劝善书的社会教化思想研究》,东北师大硕士论文,2005。
    6丁钢:《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第四章,所引用之处在144页。
    1黄书光:《中国社会教化的传统与变革》,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2黄书光:《论儒学社会化的若干途径》,《教育史研究》1992,第1期。
    3分别见《乡约及其社会教化》,《史学集刊》1996,3,53—58页;《祠堂及其社会教化》,《孔孟月刊》,第三十四卷,第11期,218—222页;《清代地方官学与社会教化》,《孔孟月刊》,第三十四卷,第十一期;《明清时期族谱的教化功能刍议》,《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2,102—104页。
    4分别见丁钢:《略论书院与乡俗教化》,《教育史研究》,1992,第1期;肖永明《书院社会教化的实施途径》,《教育评论》,2003,3,80—82页;吴小红《论元代的书院官学化与社会教化》(《江西社会科学》,2003,6,82—86页;简虎《宋元之际江南书院社会教化的研究》,2004年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5赵毅、刘晓东:《明代“社学”之社会属性辨析——兼及“乡村教化”与社会软性控制》,《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7,1,14—20页。
    1分别见王有英:《民间识字课本中的教化意蕴——“杂字”与社会教化》,《西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2,78—82页;《宋代日常读物与社会教化》,《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6,11—15页。2潘伟娜:《一部侧重伦理道德教化的童蒙课本——吕本中《童蒙训》考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第1期,35—37页。
    3张淑生:《宋代俗训与社会教化》,河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4洪运久:《资治良鉴教化壶范——读清同治版<房县志>》,《中国地方志》,2004,第5期,39—42页。
    5尹康平:《滋养乡村大众心田教化几代边民子孙——教育思想初探》,《保山师专学报》,2007,第3期。
    6[美]那仲良:《中国村落中的教化性景观》,《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84—88页。
    7田凯:《传统景观的教化功能:浅析清代成都城市景观重建》,《华中建筑》,2007,第6期,160—162页。
    1林炊利:《泉州村落教化的传统与变革》,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2张蕾:《清同光年间江宁府城隍庙告示碑考释——兼论城隍庙的教化功能》,首届“晚清国家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68—185页。
    3李康菊:《社旗山陕会馆石栏小院石牌坊的装饰艺术与教化因素探究》,《美术大观》2006,第7期。
    4杜桂萍:《戏曲教化功能的失范——元杂剧衰微论之一》,《北方论丛》1997,第1期。
    5王祥云:《关汉卿杂剧教化思想臆说》,《社会科学辑刊》,2005,第4期。
    6如黄书光的教化研究专著《中国社会教化的传统与变革》(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丁钢的《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等。
    1许建良:《<管子>“教训成俗”的道德教化论》,《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4,28—34页。
    2朱海龙、黄明喜:《陆贾教化思想探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3,125—129页。
    3崔波等:《论京房“作易以垂教”的教化思想》,《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4,180—183页。
    4张君玉、李锋:《郑观应的教化思想》,《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2,131—133页。
    5如韦占彬《朱元璋的教化思想及其实践》,《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3,54—58页;陈怡《朱元璋的教化思想及意义》,《职业圈》,2007,7,92—93页等。
    6刘静:《走向民间生活的明代儒学教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7王有英:《清前期社会教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
    8孟亚:《权力、思想与教化》,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5。
    9田张霞:《汉代社会教化模式探析》,见《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2,33—35页。
    10曹影、李秋:《汉代教化的源起及其德育职能》,《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46—49页。
    11周致元:《明代徽州的教化措施及其影响》,《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2,67—71页。
    12秦海滢:《论明代乡村教化的发展历程》,《北方论坛》,2004,第2期,74—77页。
    1秦海滢:《明代山东教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2田张霞:《康熙年间江南地区社会教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3董金裕:《朱子与金门的教化》,《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福州: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1990,617—624页。
    4张艳丽:《论同光时期晋南地区的教化措施——以地方官员马丕瑶为中心》,《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5,58—62页。
    5王亚民:《知县蓝鼎元与乡村社会的教化》,见《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八卷·2007,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349—363页。
    1吴小红:《论元代的书院官学化与社会教化》,《江西社会科学》,2003,6,82—86页。
    2简虎:《宋元之际江南书院社会教化的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3杜桂萍:《戏曲教化功能的失范——元杂剧衰微论之一》,《北方论丛》1997,01,18—22页。
    4王祥云:《关汉卿杂剧教化思想臆说》,《社会科学辑刊》,2005,4,171—176页。
    5李治安、王晓欣:《元史学概论》,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13—14页。
    1(东汉)班固:《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2503—2504页。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0—51页。
    2么书仪:《元代文人心态·几点说明》,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1页。
    1(明)胡广等撰:《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三十七,台北:“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影印,1962。
    2以上两点可参见[台]萧启庆《内北国而外中国:元朝的族群政策与族群关系》与《蒙元支配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分别见萧启庆《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中华书局2007版,472页、60页。
    3蒙思明:《元代社会阶级制度》,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46页。
    4[德]傅海波、[美]崔瑞德编:《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634页。
    5王晓清:《元代社会婚姻形态》,武汉:武汉出版社,2005,6页。
    1[德]傅海波、[美]崔瑞德编:《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637页。
    2蒙思明:《元代社会阶级制度》,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91页。
    3陈得芝《元世祖诏令、圣训丛谈》,《元史论丛》第十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4见前文所及。
    5关于元代知识分子,么书仪用“文人”一词来概括,见其所著《元代文人心态》一书(北京:新华书店,1993);萧启庆用“知识菁英”或“儒士”来概括(分别见其《元代科举与菁英流动——以元统元年进士为中心》,收入《元朝史新论》,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9,156—157页;《元代的儒户:儒士地位演进史上的一章》,收入《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上)》,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371—413页)。囿于研究视域,本文认为,“文人”和“知识菁英”对于“教化”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概念使用上,前者过泛,而后者嫌窄,而“儒士”一词用以指称元代对于儒学教化有作用之儒家知识分子,则较为适当,故径借用之。本文“儒士”具有儒学教养背景,以道德经术、淑世教化自任并拥有儒学传播能力的儒家知识分子。其对元代儒学教化的意义,在本文第七章有专门论述,可参见。
    1[台]黄清达先生对元代户计制度有专门研究,见其所著《元代户计制度研究》,台北:有坤有限公司,1977,4—6页,并在文末“附录”中列举各色户计83种,见上书197—215页。
    2[台]萧启庆:《元代的儒户:儒士地位演进史上的一章》,出自《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上)》,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413—414页。
    3(元)宋子贞《中书令耶律公神道碑》,《全元文》第1册,175页。
    4《黑鞑事略》,收入王国维编注《蒙古史料四种》,495页,转引自萧启庆:《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上)》,北京:中华书局,2007,378页。
    5(明)宋濂:《元史》卷九《世祖本纪六》,北京:中华书局,1976,181页。
    6[台]萧启庆:《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上)》,北京:中华书局,2007,388—389页。
    1(元)佚名:《庙学典礼》卷一,四库全书本。
    2[台]黄清达:《元代户计制度研究》,台北:有坤有限公司,1977,202页。
    3(元)佚名:《庙学典礼》卷一,四库全书本。
    4(元)佚名:《庙学典礼》卷三,四库全书本。
    5(元)佚名:《通制条格》卷二,“元代史料丛刊”,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13页。
    6这些蒙古、色目官员的汉文化水平常常很差,在《南村辍耕录》、《草木子》等元代史料中有生动记述,如《南村辍耕录》中记载:今蒙古、色目人之为官者,多不能执笔花押,例以象牙或木,刻而印之。见《南村辍耕录》之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6158页。《草木子》有亦有记载:北人不识字,使之为长官,或缺正官,要题判署事及写日子,七字不从右七而左钩转,见者为笑。叶子奇《草木子》卷四,《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75页。
    7(元)张可久:《水仙子·归兴》,《全元曲》第十一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7733页。
    8萧启庆先生认为:元代儒户所受的优遇仍算很大;设置儒户的目的原在于优遇儒人而非歧视;在仕进上,元代儒户及一般士人并无制度性的保障;在元代对各民族的文化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的前提下,儒家思想从“道”转变为许多“教”的一种,而儒士也失去唯我独尊的传统地位,不过是几个受到优崇的“身份团体”之一而已。兹引较长,但对于我们了解元代儒士的事迹社会地位有较大帮助。见萧启庆《元代的儒户: 儒士地位演进史上的一章》,《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上)》,中华书局,2007,413—414页。
    1(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九《鞑靼款塞》条,北京:中华书局,2000,850页。
    2(元)释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卷二一《海云禅师传》,募刻本。
    3(明)宋濂等:《元史》卷四《世祖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57页。
    4(明)宋濂等:《元史》卷一百六十,北京:中华书局,1976,3756页。
    1(元)苏天爵:《国朝名臣事略》卷十之四《宣慰张公》,北京:中华书局,1996,207页。
    2(元)王磐:《刘太保碑铭并序》,《全元文》2册,299—302页,辑自大正本《大藏经》卷九。
    3(明)宋濂等:《元史》卷157,北京:中华书局,1976,3688—3692页。
    4(明)宋濂等:《元史》卷157,北京:中华书局,1976,3692页。
    1(明)宋濂等:《元史》卷157,北京:中华书局,1976,3693页。
    2(元)许有壬:《雪斋书院记》,《全元文》38册,265页,辑自三怡堂丛书本《圭塘小稿》卷六。
    3(元)许有壬:《雪斋书院记》,《全元文》38册,265页,辑自三怡堂丛书本《圭塘小稿》卷六。
    4(元])许衡:《鲁斋遗书》卷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137)第1198册,433页,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影印发行。
    5(明)宋濂等:《元史》卷一五八,北京:中华书局,1976,3717页。
    1(明)宋濂等:《元史》卷一五八,北京:中华书局,1976,3727页。2(明)宋濂等:《元史》卷一五八,北京:中华书局,1976,3727页。
    3(明)宋濂等:《元史》卷一五八,北京:中华书局,1976,3727—3728页。
    4(明)宋濂等:《元史》卷一五八,北京:中华书局,1976,3728页。
    1(明)宋濂等:《元史》卷一三○,北京:中华书局,1976,3164—3168页。
    2(明)宋濂等:《元史》卷一五八,北京:中华书局,1976,3718-3726页。
    1(元)陈栎:《上许左丞相书(延祐二年)》,《全元文》18册,11页,《陈定宇先生文集》卷十。
    2(明)宋濂等:《元史》卷一五七,北京:中华书局,1976,3693—3694页。
    1(明)宋濂等:《元史》卷一七二,北京:中华书局,1976,4016页。
    2(元)程钜夫:《资德大夫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右丞燕公神道碑铭(延祐二年)》,《全元文》16册,505页《雪楼集》卷二一。
    3(明)宋濂等:《元史》卷一三六,北京:中华书局,1976,3293页。
    4(明)宋濂等:《元史》卷二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6,484页。
    5(明)宋濂等:《元史》卷二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6,486页。
    6赵文坦:《元代封孔子尊号“大成至圣文宣王”的背后》,《文史知识》2008,2,144—147页。
    1(元)曹元用:《大元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记》,《全元文》24册,251页,辑自清道光十三年本《济宁州金石志》卷三。
    2(元)刘敏中:《蒲台县文庙加封圣号记》,《全元文》11册,485页,《中庵先生刘文简公集》卷一。
    3(元)文如玉:《创建大成殿记》,《全元文》24册,235页,明万历四年本《营山县志》卷七。
    4(元)阎复:《加封孔子诏》,《全元文》9册,230页。
    5(元)蒲道源:《西轩王先生行实》,《全元文》21册285—290页,《闲居丛稿》卷二六。
    6(元)蒲道源:《西轩王先生传》,《全元文》21册282—283页,《《闲居丛稿》卷一四。
    1(明)宋濂等:《元史》卷一七五,北京:中华书局,1976,4058页。
    2(明)宋濂等:《元史》卷一五七,北京:中华书局,1976,3690页。
    3(元)胡祗遹:《议选举法上执政书》,《全元文》五册,228—229页,《紫山大全集》卷一二。
    4(元)王恽:《上世祖皇帝论政事书》,《全元文》6册,22页,《秋涧集》卷三五。
    5(元)王恽:《论贡举》,《全元文》6册,39—40页,秋涧集》卷三五。
    1(元)苏天爵:《陕西乡贡进士题名记》,《全元文》40册,146—147页,《滋溪文稿》卷三。
    2(元)苏天爵:《元故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赠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袁文清公墓志铭》,《全元文》40册,388页,《滋溪文稿》卷九。
    3(元)元明善:《送马翰林南归序》,《全元文》24册,288页,《清河集》卷四。
    4(明)宋濂等:《元史》卷八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3018—3019页。《元典章》中的“科举程式”条对科举的内容、目的有意蕴有更为显豁的叙述,是朝廷发自延祐元年二月三十日的圣旨:“经学词赋是两等,经学是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勾当;赋的是吟诗和赋,作文字的勾当,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学的浮了。罢去词赋的言语,前贤也多曾说来为这上头。翰林院集贤院礼部先拟德行明经为本,不用词赋来。俺如今将律赋、省题、诗、小义等都不用,止存留诏诰章表,专立德行明经科。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氏、朱晦庵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这般取人呵,国家后显得人才去也。奏呵,说的是。有依恁这定拟来的诏书里行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见《元典章·典章三十一·礼部四》,北京:中国书店,1990,473—474页。
    5(明)宋濂等:《元史》卷八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3018—3019页。
    6(元)苏天爵:《常州路新修庙学记》,《全元文》40册,158页,《滋溪文稿》卷三。
    1(元)傅习:《元风雅》卷一,四库全书本。
    2(元)刘诜:《建昌经历彭进士琦初墓志铭》,《全元文》22册,106页,《桂隐文集》卷三。
    3(元)刘岳申:《白沙书院记》,《全元文》21册,513页,《申斋集》卷五。
    4(元)刘岳申:《瑞芝堂记》,《全元文》21册,532—533页,《申斋集》卷六。
    5(元)邓文原:《建尊经阁增置学田记》,《全元文》21册,77页,清乾隆三十八年《奉化县志》卷一二。
    6(元)揭傒思:《送也速答儿序》,《全元文》28册,383页,《揭文安公文集》卷四。
    7(元)刘楚:《魁字大旗记》,《全元文》57册,351—352页。
    1(元)方君玉:《龙虎榜赋》,《全元文》37册51页,《宛委别藏》本《青云梯》上。
    2(清)钱大昕撰,吕友仁校点:《潜研堂文集》卷二八“题跋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511页。
    3葛兆光认为,每一个古代中国王朝,都经由天地宇宙鬼神的确认、历史传统与真理系统的拥有和军事政治的有效控制与管理,它才能获得合法性,尽管这种合法性在某种意义上说,不过就是皇室、士绅与民众暂时的“共识”。见其所著《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纪至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77页。此说对于我们理解元朝的“合法性”的建立有一定帮助。
    4见徐子方:《挑战与抉择——元代文人心态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211页。
    5(元)虞集:《江西贡院题名记》,《全元文》26册,560—561页,《道园学古录》卷二六。
    1(元)曾德裕:《重修县学记》,《全元文》28册,330页,清康熙二十三年《永丰县志》卷六。
    2(元)王恽:《论科举事宜状》,《乌台笔补·事状》,“元代史料丛刊”《宪台通纪(外三种)》,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436页。
    3(元):苏天爵《常州路新修庙学记》,《全元文》40册,158页,《滋溪文稿》卷三。
    4(元)刘应奎:《长林儒学文庙记》《全元文》31册,137页,明嘉靖元年刻本《湖广图经志书》卷六。
    5(元)姚登孙:《广安府学礼器藏书记》,《全元文》第39册,19—20页。
    6[德]傅海波、[美]崔瑞德编《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523—524。
    1(元)戴表元:《于景龙注朱氏小学书序》,《全元文》12册88页,《剡源文稿》卷七。
    2周春健对此有系统研究,见其《元代四书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第一至三章。
    3(元)袁桷:《郭好德论语义序》,《全元文》23册225—226页,《清容居士集》卷二
    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84页。
    1(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一),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275页。
    2(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十“元诸帝多不习汉文”条,北京:中国书店,1987,431—432页。
    3(元)佚名:《元典章》诏令卷之一“登宝位诏”,北京:中国书店,1990,34页上。
    1李修生:《全元文》3册,263—264页,276页,辑自退耕堂本《新元史》卷七。
    2(元)佚名:《元典章》诏令卷之一“饬官吏诏”,北京:中国书店,1990,44页上。
    3(元)佚名:《元典章》诏令卷之一“劝农桑诏”,北京:中国书店,1990,34页下。
    4(元)佚名:《免秀才杂泛科役诏》,《全元文》3册,410页,清光绪十六年刊本《两浙金石志》卷一四。
    5申万里:《元代教育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78页。
    1(明)宋濂等:《元史》卷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76,386页。
    2李修生:《全元文》22册,224页,《山右石刻丛编》卷二七,清乾隆三十五年《兖州府志》卷一○。
    3(元)佚名:《元典章》圣政卷之一“安黎庶”,北京:中国书店,1990,51页上。
    4(元)佚名:《元典章》诏令卷之一“登宝位诏”,北京:中国书店,1990,37页下。
    5(元)佚名:《元典章》圣政卷之二“霈恩宥”,北京:中国书店,1990,70页下。
    6(明)宋濂等:《元史》卷二二,北京:中华书局,1976,486页。
    1(明)宋濂等:《元史》卷二二,北京:中华书局,1976,484页。
    2(元)佚名:《加封孔子制诏碑》,《全元文》33册,210—211页,1927年《江苏通志稿·金石》一九。
    3(元)佚名:《加封孔子制诏碑阴题名记》,《全元文》36册,361362页,《江苏金石志》卷二○。
    4(元)林开:《诏加大成之碑》,《全元文》47册,321页,民国二十五年刻本《平度县续志》卷三。
    5(明)宋濂等:《元史》卷二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6,536页。
    6(元)佚名:《元典章》卷二圣政一“兴学校”,北京:中国书店,47页下——48页上。
    7(明)宋濂等:《元史》卷二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6,541页。
    8(明)宋濂等:《元史》卷二四,北京:中华书局,1976,557页。
    1(元)佚名:《麟山孔庙记》,《山右石刻丛编》卷三五,见《石刻史料丛书》甲编,no.15,第22册,36页上,转引自胡务《元代庙学》63页,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
    2(元)吴澄:《临川县学记》,《全元文》15册,129页,《草庐集》卷二○。
    3陈得芝:《中国通史·第八卷·中古时代·元时代(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481页。
    4(元)许有壬:《敕赐经筵题名碑》,《全元文》38册,315页,《至正集》卷四四。
    5(明)宋濂等:《元史》卷一七八,北京:中华书局,1976,4144页。
    6(元)王结:《善俗要义》,《全元文》31册,335—348页,《文忠集》卷六。
    7(明)宋濂等:《元史》卷一七八,北京:中华书局,1976,4145页。
    8(元)许有壬:《恭题太师秦王奎章阁记本》,《至正集》卷七。
    9(元)释大诉:《恭题文宗皇帝御画万岁山画》,《全元文》35册,411页;陶宗仪亦如此言,见《南村辍耕集》卷二六《文宗能画》,《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6474页。
    1(明)宋濂等:《元史》卷三二,北京:中华书局,1976,710页。
    2(明)宋濂等:《元史》卷三二,北京:中华书局,1976,767页。
    3(明)宋濂等:《元史》卷一八二,北京:中华书局,1976,4195页。
    4(元)张起岩:《句容县恭刻制词记》,《全元文》36册82—83页,民国十六年刊《江苏通志稿》卷二二。
    1(元)欧阳玄:《试院唱和》,《圭斋集》卷二,四库全书本。
    2(元)佚名:《一三三四年淇县文庙圣旨碑》,蔡美彪:《元代白话碑集录》,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84。
    3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3,373页。
    4谢晖:《中国古典法律解释的哲学向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80页。
    1谢晖:《中国古典法律解释的哲学向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129页。
    2[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北京:三联书店,1997,48页。
    3(元)张思敬:《赡学田记》,《全元文》35册,96—97页,清雍正十二年《山西通志》卷二十。
    4(元)孛术鲁翀:《大元通制序》,《全元文》32册,293—294页,涵芬楼排印本《古今文钞》卷一六。
    5(明)宋濂等:《元史》卷一五七,北京:中华书局,1976,3690页。
    6(元)王构:《世祖皇帝谥册文》,《全元文》13册,132页。
    1(元)张养浩:《穰县学记》,《全元文》24册612—613页,明成化二十二年本《河南总志》卷一四。
    2(元)余阙:《穰县学记》,《全元文》第49册,146—147页,《青阳先生文集》卷二。
    3(元)刘有庆:《故唐律疏议序(泰定二年)》,《全元文》56册,96—97页,抄本《故唐律疏议》卷首。
    4(元)许有壬:《藏书楼记》,《全元文》38册562页,清康熙二十六年《常熟县志》卷二五。
    5(元)刘岳申:《送海勤师省亲序》,《全元文》21册,421—422页,《申斋集》卷一
    6(元)邓文原:《故中大夫刑部尚书高公行状》,《全元文》21册,99—100页,《巴西文集》卷一。
    7(元)程端学:《瑞州路推厅记》,《全元文》32册,199—200页,(积斋集)卷五。
    8(明)宋濂等:《元史》卷一百二,北京:中华书局,1976,2603页。
    1(元)程端学:《瑞州路推厅记》,《全元文》32册,199—200页,《积斋集》卷五。
    2(元)马祖常:《建白二十五事》,《全元文》32册,388—389页,《石田文集》卷七。
    3(元)胡希圣:《中兴路重修江陵县儒学记》,《全元文》54册,144页,明嘉靖《荆州府志》卷一二。
    4(元)刘岳申:《许献臣女教书序》,《全元文》21册,461—462页,《申斋集》卷一
    5(元)许有壬:《藏书楼记》,《全元文》38册,277—278页,明弘治八年《潞州志》卷一一。
    6(元)李思谦:《怀孟路修建庙学记》,《全元文》31册,75—76页,明成化二十二年《河南总志》卷一四。
    1(明)宋濂等:《元史》卷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76,629页。
    2(明)宋濂等:《元史》卷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76,643页。
    3(元)佚名:《元典章》诏令卷之一“劝农桑诏”,34页上,北京:中国书店,1990,36页下,40页上。
    4(元)佚名:《元典章》卷二圣政卷之一,北京:中国书店,1990,47页下,54页上,54页上。
    1(元)佚名:《元典章》卷五三刑部卷之十五“折证”条,北京:中国书店,1990,757页上。
    2(元)佚名:《元典章》卷五三刑部卷之十五“不许妇人诉”条,北京:中国书店,1990,756页上。
    3(元)佚名:《元典章》卷四一刑部卷之三“诸恶”条,北京:中国书店,1990,591页上。
    4(元)佚名:《元典章》卷三圣政卷之二“霈恩宥”,北京:中国书店,1990,70页下。
    1黄时鉴辑:《元代法律资料辑存》,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41页。
    2黄时鉴辑:《元代法律资料辑存》,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52页。
    3吴海航:《元代法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60页。
    4(元)佚名:《元典章》卷三九刑部卷一“罪名府县断隶”条,北京:中国书店,1990,571页上。
    1(元)佚名:《元典章》卷四一刑部卷之三“不睦”“穆豁子杀兄”条,北京:中国书店,1990,594页上。
    2(元)佚名:《元典章》卷四一刑部卷之三“不睦”“殴死弟”条,北京:中国书店,1990,594页上。
    3(元)佚名:《元典章》卷四五刑部卷之七“强奸”中“强奸无夫妇人”“强奸有夫妇人”“奸幼女”等条,649页上,北京:中国书店,1990。
    4(元)刘岳申:《王员外粤东录囚记》,《全元文》第21册499—501页,《申斋集》卷五。
    5[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北京:三联书店,1997,48页。
    6(元)王恽:《故将仕郎汲县尹韩府君墓表》,《全元文》第六册,548—549页,《秋涧大全集》卷六十。
    4(元)李谦:《前济州达鲁花赤冀侯颂》,《全元文》第9册,93—94页,咸丰《济宁直隶州志》卷九。
    1(元)张起岩:《县尹赵公德政碑》,《全元文》36册,140—141页,清康熙十二年《禹城县志》卷五。
    2(元)张翼:《县尹刘事义去思碑》,《全元文》28册,37页,清嘉庆十三年《禹城县志》卷七。
    3(元)周芳:《叠卜泰去思碑》,《全元文》35册,80—81页,《稀见中国地方志会刊·和州志》卷一六。
    4(元)黄溍:《奉议大夫御史台都事李公墓志铭》,《全元文》30册323—324页,《文献集》卷八下。
    5(元)虞集:《姚忠肃公神道碑》,《全元文》27册484页,清同治四年石印本《稷山县志》卷八。
    6(元)虞集:《云岩书院记》,《全元文》26册,496—497页,《道园学古录》卷二四。
    7(元)王恽:《劝农文》,《全元文》6册,579页,《秋涧大全集》卷六二。
    1(元)王公孺:《大元故翰林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赠学士承旨资善大夫追封太原郡公谥文定王公神道碑铭并序》,《全元文》第13册,256257页。
    2(元)王恽:《劝农文》,《全元文》6册579页,《秋涧大全集》卷六二。
    3(元)陆文圭:《中大夫江东肃政廉访仕孙公墓志铭》,《全元文》17册,663页,《墙东类稿》卷一二。
    4(元)李之绍:《《县尹从事董君去思颂》,《全元文》20册,88页,清光绪二十一年《平阴县志》卷四。
    5(元)张起岩:《李侯去思碑记》,《全元文》36册,136—137页,清光绪十二年《保定府志》卷四七。
    6(元)郭天禄:《知县颜仲德去思碑》,《全元文》46册,235—236页。明弘治刻本《顺德府志》卷三。
    1(元)张乐善:《达鲁花赤马合末去思碑》,《全元文》58册,676—677页,民国二十八年《重修新乐县志》卷五。
    2(明)宋濂等:《元史》卷一九二,北京:中华书局,1976,4369页。
    3(元)陈肯堂:《张侯去思记》,《全元文》第五十九册506—597页,光绪二十年《保定府志》卷四七。
    1[美]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35页。
    2(明)宋濂等:《元史》卷一九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4355页。
    3英国人类学家莫里斯·弗里德曼称县官为“乡民与文人统治系统之间的接合点”,这一观点作为循吏与教化之间关系来看,极为恰切,见氏所著《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王铭铭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82页;其实,元儒吴澄早有类似观点:“县之与民最近,令之福惠所及最速,莫是官若也。”见吴澄《廉吏前金溪县尹李侯生祠记》,《全元文》15册,116—117页,卷二○。
    4(元)柳贯:《崇化堂记》,《全元文》第25册,268—269页,《待制集》卷十五。
    5(元)王恽:《总管陈公去思碑》,《全元文》第6册,435—436页,《秋涧集》卷五三。
    6(元)王结:《善俗要义》,《全元文》31册,335—348页,《文忠集》卷六。
    1(元)张养浩,杨讷点校:《为政忠告·牧民忠告》卷上《宣化》,“元代元代史料丛刊”《吏学指南(外三种)》,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290—293页。
    2(元)林泉生:《风宪忠告序(至正十五年秋)》,《全元文》46册,66页。
    3(元)张养浩,杨讷点校:《为政忠告·牧民忠告》卷首,“元代元代史料丛刊”《吏学指南(外三种)》,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269—270页。
    4《新元史·循吏传》有五十八名,数量较多,多从文献中辑出,且不注明出处;故不用。
    1桂栖鹏对元代进士作为地方官时的教化治绩有相当程度的详细论述,见其《元代进士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58—75页。
    1美国政治学者张纯明曾就中国正史中的《循吏传》作出分析,指出其成就主要在于①改善人民的经济生活;②教育;③理讼,而特别注意“教育”,包括正式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即对于一般人民的礼乐教化。若无此点,则不成为第一流之循吏。余英时在其基础上则以“教化”—推行儒家观念进入民众“小传统”为首务者方可为“循吏”。此论见氏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59—172页。本文继承了这一观点,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相关研究。
    2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486页。
    3将教化寓于审理民事案件之中也是实施教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因前章已有专论,兹不列。
    4(元)韩仲元:《潞城县修学记》,《全元文》18册,498—499页,清光绪十年《潞城县志》卷四。
    5(元)虞集:《江西监宪刘公去思碑》,《全元文》27册,257—260页,《道园学古录》卷三九。
    6(元)胡助:《廉侯遗爱碑》,《全元文》31册,542—543页,《纯白斋类稿》卷一八。
    1(元)楚惟善:《内黄县达鲁花赤安住去思碑(天历二年)》,《全元文》31册,140—141页,明嘉靖十六年《内黄县志》卷九。
    2(元)刘诜:《吉安兴学记》,《全元文》22册,83—84页,《桂隐文集》卷四。
    3(元)李凯:《创修庙学记》,《全元文》28册,247页,清同治十三年《宿迁县志》卷一二。
    4(元)韩子达:《县尹张公去思碑》,《全元文》18册,486—487页,清雍正八年《沁源县志》卷一O。
    1(元)李好谦:《临邑县尹李君遗爱记》,《全元文》32册,103页,清同治十三年《临邑县志》卷一四。
    2(元)张起岩:《李侯去思碑记》,《全元文》36册,136—137页,清光绪十二年《保定府志》卷四七。
    3(元)苏天爵:《故承事郎象山县尹李侯墓碑》,《全元文》40册,250—251页,《滋溪文稿》卷八。
    4(元)刘诜:《吉安兴学记》,《全元文》22册,83—84页,《桂隐文集》卷四。
    5(元)张翥:《重修褚公祠记》,《全元文》48册,572—573页,清同治刊本《湘乡县志》卷三。
    6《庙学典礼》卷四“还复濂溪书院神像”条,四库全书本。
    7(元)梁栋:《重修考叔庙碑记》,见《全元文》11册,88页,清康熙三十一年《洧川县志》卷八。
    1(元)刘庸:《县尹高公惠政记》,《全元文》37册,124页,清康熙三十余年《洧川县志》卷八。
    2(元)王益:《重修纯孝伯庙碑铭》,《全元文》第54册,98—99页,明隆庆三年《登封县志》卷八。
    3(元)陈旅:《陈孝子墓记》,见《全元文》37册,426—427页,《陈众仲文集》卷九。
    4(元)按摊不花:《忠孝祠记》,见《全元文》36册,369—370页,清同治十三年《平江县志》卷五二
    1(元)吴师道:《忠节祠碑》,《全元文》34册,339—340页,《礼部集》卷二十。
    2(元)张祖信:《义勇武安王神庙碑》,《全元文》59册,583—584页,清乾隆《章丘县志》卷一一。
    3(明)宋濂等:《元史》卷三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6,711页。
    4(元)齐志道:《关王庙碑(至元十八年)》,《全元文》22册,503—505页,清康熙《高唐州志》卷一○。
    5(明)宋濂等:《元史》卷一八五,北京:中华书局,1976,4254—4255页。
    6(元)姚燧:《奉训大夫知龙阳州孝子梁公神道碑》,《全元文》第9册741页,《牧庵集》卷二五。
    7朱子曾撰《劝谕榜》,提醒民众遇丧事要及时安葬死者,不可停丧在家或殡寄寺院时间太长,见《朱子大全》卷一○○,四部从刊本,1733-1734页。
    1(元)黄溍:《奉议大夫御史台都事李公墓志铭》,《全元文》30册323—324页,《文献集》卷八下。
    2(元)柳贯:《东阳县秃满长官去思颂》,《全元文》25册,315—316页,《待制集》卷一三。
    3(元)胡助:《达噜噶齐额琳沁儒林公去思碑铭》,《全元文》31册,546—547页,《纯白斋类稿》卷一九。
    4(元)王棉:《义乌县去思碑》,《全元文》55册,605—606页,《王忠文公文集》卷一六。
    5(元)苏天爵:《故承事郎象山县尹李侯墓碑》,《全元文》40册,250—251页,《滋溪文稿》卷八。
    6(元)王祎:《元中宪大夫佥庸田司事致仕王公行状》,《全元文》55册,589—591页,《王忠文公文集》卷二二。
    7(元)佚名:《元典章》诏令卷之一“登宝位诏”,北京:中国书店,1990,37页下。
    8(元)郭松年:《县令张崈去思记》,《全元文》20册,557—558页,清雍正十年本《嘉靖高陵县志》卷四。
    9(元)成功允:《太平路总管德政碑》,见《全元文》37册,14页,清光绪十九年《太平府志》卷37。
    1(元)杨德案:《孝莲坊记》,《全元文》22册,143—144页,1992年《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本《康熙当涂县志》卷二八。
    2(元)杨德案:《孝莲坊记》,《全元文》22册,143—144页,1992年《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本《康熙当涂县志》卷二八。
    3(元)刘将孙:《项氏旌表记》,《全元文》20册,247—248页,《养吾斋集》卷一六。
    4(明)宋濂等:《元史》卷一九七,北京:中华书局,1976,4439页。本文最后一章对元代“节妇”的情况有所阐述,可参见。——作者注。
    1(元)杨维桢:《送刘主事如京师序》,《全元文》41册,209页,《东维子文集》卷五。
    2(元)宇文公谅:《刘侯去思碑》,《全元文》39册218页,清宣统十七年《上海县志》。
    3(元)张翥:《刘侯去思德政二碑》,《全元文》48册,604页,明嘉靖三年刻本《上海县志》卷八。
    4(元)王逢:《奉陪何礼部镛、萧扬州(二公皆郡守)、刘总管若水、侯治中邦、郡判官邓定、知事陈文杰、教授翁仁实赴理幕蔡廷秀澄江义塾率众执事行乡约礼逢次理幕韵》,《梧溪集》卷四,四库全书本。
    5(元)杨维桢:《送平江路推官冯君序》,《全元文》41册203页;《东维子全集》卷四。
    6周扬波:《宋代士绅结社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31页。值得注意的是,元代实行乡约的多是官员,而儒士实行乡约的唯有唐兀崇喜在开州(作有《龙祠乡社义约》,见焦进文杨富学校注《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善俗》卷之一”,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24页)、眭孝子在赵郡(四库全书本《清容居士集》卷一二《赵郡睦孝子真逸堂》:“清秋酿黍修乡约,深夜篝灯课鲁论。”)等。而明朝之后,则主要为官员主持,至清朝乡约则变为地方基层组织的首领名称。因此,元代乡约正处于乡约从儒士为主到官员为主的过渡时代,似可成立。
    7(元)郭松年:《县令张崈去思记》,《全元文》20册,557—558页,雍正十年本《嘉靖高陵县志》卷四。
    8(元)苏天爵:《故承事郎象山县尹李侯墓碑》,《全元文》40册,250—251页,《滋溪文稿》卷八。
    9(元)李天秩:《修武县阎令遗爱碑》,《全元文》35册,218—219页,嘉靖四十五年《怀庆府志》卷一二。
    1(元)周芳:《疊卜泰去思碑》,《全元文》35册,80一81页,《稀见中国地方志会刊》,《和州志》卷一六。
    2(元)蒋易:《邵农之什序(至正二十四年)》,《全元文》48册,111—112页,《鹤田蒋先生文集》卷下。
    3(元)叶岘:《全元文》37册77—78页,清雍正十一年《处州府志》卷一七。
    1苏力元代“劝农文”与“教化”有专门研究,可参见。文见《农业考古》,2006,4,131-136页。
    2(元)楚惟善:《永城县令张侯去思碑》,《全元文》31册,144页,光绪二十九年刻《永城县志》卷三三。
    3(元)李洧孙:《知州马称德去思碑记》,《全元文》11册,150—151页,乾隆《奉化县志》卷一二。
    4(元)马豫:《元刘侯克敬去思碑》,《全元文》47册,41—42页,民国二十六年《莘县志》卷九。
    1(元)杨维桢:《平江路总管吴侯遗爱碑》,《全元文》42册,274—275页,《杨铁崖文集全录》卷二
    1(元)陈大震:《大德南海志》卷第九“学校”,见《宋元方志丛刊》(八),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书局,1990年影印本,8437页。
    2(元)黄溍:《邵氏义塾记》,《全元文》29册,329—330页,《文献集》卷一一。
    3(元)虞集:《考亭书院重建朱文公祠堂记》,《全元文》26册524—525页,《道园学古录》卷二五。
    4(东汉)班固:《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2512页。
    1(元)苏天爵:《经世大典·宪典总序》,见《元文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553页下。
    2(元)佚名:《置诸路提举学校官诏》,《全元文》3册,276页,退耕堂本《新元史》卷七。
    3(元)佚名:《勉励学校诏》,《全元文》22册,224页,《山右石刻丛编》卷二七。
    4(元)佚名:《元典章》圣政卷之一“兴学校”,北京:中国书店,1990,47页下。
    5(元)佚名:《元典章》典章三十一礼部卷之四“学校·儒学”之“整治学校”条,北京:中国书店,1990,472页下。
    6(元)佚名:《元典章》圣政一“兴学校”,北京:中国书店,1990,47页下。
    7(元)佚名:《元典章》圣政一“兴学校”,北京:中国书店,1990,48页上。
    8综记元代典章制度的《元典章》,其资料起讫时间为世祖至英宗,以后散佚,只在《元史》中有零星记载。
    1(元)王天挺:《宣圣庙记》,《全元文》第17册,43—45页,1935年《莱芜县志》卷三五。
    2(元)张从:《淇州儒学文庙之碑》,《全元文》22册,473—474页,明成化22年《河南总志》卷一四。
    3(元)李琳:《重建大成殿碑》,《全元文》22册,355页,《永乐大典》卷五七七O。
    4(元)文如玉:《创建大成殿记》,《全元文》24册,235页,1963年影印天一阁明万历四年刻本《营山县志》卷七。
    5(元)王天挺:《宣圣庙记》,《全元文》第17册,43—45页,1935年《莱芜县志》卷三五。
    1(元)韩性:《重建余姚县学记》,《全元文》24册,31—32页,清乾隆四十六年《余姚志》卷三○。
    2(元)董庆隆:《广宗重修庙学记》,《全元文》37册87—88页,清乾隆十五年《顺德府志》卷一五。
    3(元)杨仁风:《潞城县重修孔子庙记》,《全元文》31册,5—6页,乾隆三十五年《潞安府志》卷三○。
    4(元)张琬:《大元保定路易州定兴县重修孔子庙堂记》,《全元文》31册,423页,清光绪十六年《定兴县志》卷一七。
    1(元)王天挺:《宣圣庙记》,《全元文》17册,43—45页,1935年《莱芜县志》卷三五。
    2(元)张养浩:《莱阳庙学记》,《全元文》24册,610—611页,1935年本《莱阳县志》卷三之上。
    3(元)续执中:《乐平重修宣圣庙记》,《全元文》32册,124—126页,成化十一年《山西通志》卷一三。
    4(元)赵从智:《黎丘重建庙学之碑》,《全元文》33册,98—99页,清同治十三年《临邑县志》卷一四。
    5(元)江公望:《重修公安县儒学记》,《全元文》36册,177—179页,成化十六年本《公安县志》卷下。
    6(元)张起岩:《般阳府路重修庙学记》,《全元文》36册,90—91页,清道光二十年《济南府志》卷六七。
    7(元)伶思贤:《京山庙学记》,《全元文》35册,311—312页,1934年《湖北通志》卷一○六《金石志》十四。
    1(元)文季:《平遥县重修庙学记》,《全元文》37册,59—60页,明成化十一年《山西通志》卷一三。
    2(元)文季:《创修文庙记》,《全元文》28册,57—58页,清乾隆三十五年《伏羌县志》卷一三。
    3(元)许谦:《学校论》《全元文》25册,42—43页,《白云集》卷四。
    4(元)虞集:《休宁县建学记》,《全元文》27册,10—12页,清康熙三十二年《休宁县志》卷七。
    5(元)邓文原:《旌表义士夏居墓志铭》,《全元文》21册,144—145页。
    6(元)贯云石:《夏氏义塾记》,《全元文》36册,192页,明刊本《松江府志》卷一三。
    7(元)董朝宗:《杜洲书院记》,《全元文》37册,85—86页,清光绪二十五年《慈溪县志》卷四三。
    1王建军对元代国子监有系统研究,见其博士论文《元代国子监研究》,暨南大学,2002,可参见。
    2(明)宋濂等:《元史》卷八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2032页。
    3(明)宋濂等:《元史》卷八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2029页
    4(元)吴澄《崇文阁碑》,《全元文》第15册,357页,《吴文正公文集》卷二六。
    5(明)宋濂等:《元史》卷八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3031—3032页。
    6(明)宋濂等:《元史》卷一五八,北京:中华书局,1976,3727—3728页。
    1(明)宋濂等:《元史》卷一三○,北京:中华书局,1976,3164页。
    2(元)苏天爵:《翰林侍读学士赠陕西行省参知政事吕文穆公神道碑铭》,《全元文》40册,262—263页,《滋溪文稿》卷八。
    3(明)宋濂等:《元史》卷八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2029页。
    4(元)苏天爵:《皇元故昭文馆大学士兼国子祭酒赠河南行省右丞相耶律文正公神道碑铭》,《全元文》40册,270—273页,《滋溪文稿》卷八。
    5(明)宋濂等:《元史》卷一七四,北京:中华书局,1976,4064页。
    6(清)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卷九十《鲁斋学案》,上海:上海中华书局据清道光道州何氏刻本校刊,1071页下。
    1(明)宋濂等:《元史》卷一七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4012页。
    2(明)宋濂等:《元史》卷八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2029页。
    3(明)宋濂等:《元史》卷八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2029页。
    4(明)宋濂等:《元史》卷八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2030页。
    1(明)宋濂等:《元史》卷八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2030页。
    2(明)宋濂等:《元史》卷一七二,北京:中华书局,1976,4030页。3(元)苏天爵:《元故太史院使赠翰林学士齐文懿公神道碑铭》,《全元文》40册,282页,《滋溪文稿》卷一一。
    4(元)苏天爵:《元故中奉大夫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追封南阳郡公谥文靖孛术鲁翀道碑铭并序》,《全元文》40册,276——278页,(滋溪文稿)卷八。
    1(元)虞集:《冯景道传》,《全元文》27册,58—160页,《道园学古录》卷三一
    2(元)文季《创修文庙记》,《全元文》28册,57—58页,清乾隆三十五年《伏羌县志》卷一三。
    3(元)虞集《兴学颂》,《全元文》27册,108—110页,《道园学古录》卷一五。
    4(元)邓文原:《赠国子生太易术南归省亲序》,《全元文》第21册,27—28页,《巴西文集》卷一。
    5(元)郭雷焕:《明伦堂记》,《全元文》55册,125—126页,1935年《安徽通志稿》金石古物考五。
    6(元)潘迪:《龙祠乡社义约序》,《全元文》51册,1—2页,焦进文杨富学校注《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善俗》卷之一”,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16。
    7(元)潘迪:《观德会跋》,《全元文》51册2—3页,焦进文杨富学校注《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行实卷》之三”,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196页。
    8(元)佚名:《锡号崇义书院中书礼部符文》及《中书礼部护持学校文榜》,焦进文杨富学校注《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109页。
    1(元)潘迪:《亦乐堂记》,焦进文杨富学校注《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68页。
    2陈高华:《元代的地方官学》,《元史论丛》第五辑,1993。
    3胡务:《元代庙学——割舍不断的儒学教育链》,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
    4申万里:《元代教育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5(明)宋濂等:《元史》卷八七,北京:中华书局,1976,2192页。
    6(元)刘应奎:《长林儒学记》,《全元文》31册,137页,《湖广图经志书》卷六。
    7(元)许有壬:《彰德路儒学营修记》,《全元文》38册201页,《至正集》卷三九。
    1(元)虞槃:《湘乡州修学记》,《全元文》28册,563页,《湖广图经志书》卷一五。
    2(元)元明善:《武昌路学记》,《全元文》24册,296页,《清河集》,“藕香拾零”本卷四。
    3(元)郝采麟:《重修温县文庙碑记》,《全元文》32册,6页,清康熙三十四年《怀庆府志》卷一三。
    4(元)李庭实:《重修儒学记》,《全元文》19册,654页,清康熙十三年刊《平阴县志》卷八○。
    1(元)李惟深:《修武县学重修记》,《全元文》19册,661—662页,明成化二十二年《河南总志》卷一四。
    2(元)翟龛:《修东莞学记(大德六年)》,《全元文》22册,349—350页,1927年《东莞县志》卷九一
    3(元)伶思贤:《平遥县重修庙学记》,《全元文》37册,59—60页,明成化十一年《山西通志》卷一三。
    4(元)周正:《重修州学宫记》,《全元文》24册,158页,清咸丰十年刻本《滨州志》。
    5(元)赵孟頫:《般阳路重修先圣庙》,《全元文》19册,202—203页,清道光二十年《济南府志》卷六七。
    1(元)王旭:《砀山重修宣圣大成殿记》,《全元文》19册,524—525页,《兰轩集》卷一六。
    2(元)李揆:《重修南部县学大成殿记》,《全元文》35册,228—229页,明嘉靖《保宁府志》卷一三。
    3(元)张泳涯:《大成殿记》,《全元文》36册,322—323页,民国三年《东阳县志》卷一O。
    4(元)刘岳申:《瑞州路儒学大成殿记》,《全元文》21册,520—521页,《申斋集》卷六。
    5(元)刘楚:《兴国县修学记》,《全元文》57册,363—365页,《槎翁文集》卷五。
    1(元)李諴:《广宗县新修庙学两庑碑记》,《全元文》20册,544—545页,1933年《广宗县志》卷九。
    2(元)陈俨:《从祀绘素记》,《全元文》28册,97—98页,清咸丰九年《济宁直隶州志》卷五。
    3(明)宋濂等:《元史》卷二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6,557页。
    4(元)苏天爵:《正学编序》,《全元文》40册,65—66页,《滋溪文稿》卷六。
    1(元)张养浩:《棣州重修夫子庙记》,《全元文》24册,604—605页,《张文忠公文集》卷一五。
    2(元)吴澄:《都昌县学先贤祠记》,《全元文》15册146—147页,《吴文正公文集》卷二○。
    3(元)谢应芳:《上武进县胡大尹请置先贤祠书》,《全元文》43册,50—51页,《龟巢稿》卷一
    4(元)谢应芳:《与林掌教谕请建先贤祠书》,《全元文》43册,60页,《龟巢稿》卷一二。
    1(元)徐观:《釐正先贤祠记》,《全元文》56册,69—70页,四库全书本《江西通志》卷一二八。
    2胡务:《元代庙学,割舍不断的儒学教育链》,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710页。
    3(元)许有壬:《晋宁路乡贤祠堂记》,《全元文》38册,243—244页,《至正集》卷四一
    4(元)张起岩:《刘文简公祠堂记》,《全元文》36册,97—98页,乾隆二十一年《章丘县志》卷一一。
    1(元)刘应奎:《长林儒学文庙记》,《全元文》31册,137页,明嘉靖元年刻本《湖广图经志书》卷六。
    2(元)刘诜:《吉安兴学记》,《全元文》22册,83—84页,《桂隐文集》卷四。
    3(元)吴炳:《登封县重修庙学记》,《全元文》46册489—490页,明成化二十二年《河南总志》卷一四。
    4(元)佚名:《加封孔子诏书碑》,《全元文》33册210—211页,1927年《江苏通志稿·金石一九》。
    5(元)佚名:《加封孔子制诏碑》,《全元文》33册210—211页,1927年《江苏通志稿·金石一九》。
    1(元)张起岩:《临淄县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记》,《全元文》36册,93—94页,民国《临淄县志》卷九。
    2(元)阎复:《加封孔子制》,《全元文》9册,230页,“藕香拾零”本《静轩集》卷二。
    3(元)史节翁:《新置大成乐记》,《全元文》35册249—251页,清同治二年刻本《武陵县志》卷四六。
    4(元)佚名:《加封孔子制诏碑阴题名记》,《全元文》36册361—362页,1927年《江苏金石志》卷二十。
    5(元)虞集:《袁州路分宜县学明伦堂记》,《全元文》26册,513—514页,《道园学古录》卷二四。
    1(元)郭雷焕:《明伦堂记》,《全元文》55册,125—126页,1935年《安徽通志稿》金石古物考五。
    2(元)王鼎:《开州建庙学明伦堂记》,《全元文》11册,90页。
    3(元)刘将孙:《建宁县重修学记(大德二年)》,《全元文》20册,226—227页,《养吾斋集》卷一五。
    4(元)虞集:《舒城县学明伦堂记》,《全元文》26册,511页,《道园学古录》卷二四。
    5(元)邓仔:《重建明伦堂记》《全元文》31册,64—65页,明嘉靖元年《湖广图经志书》卷二。
    6(元)程文:《贞白先生郑公钱龄行状》,《全元文》31册,470—473页,四库本《新安文献志》卷八六。
    7加拿大学者卜正民(Timothy Brook)认为,“尊经阁”为明代学校藏书楼之标准名称,其最初使用,是在元代,而在元代,“尊经阁”只是学校藏书楼众多名称之一;并且还认为如此命名与“理学家们想要对学校藏书楼曾受寺院藏书阁影响一事加以掩饰”有关。此说甚为有理,本文只是沿用通用名称。见其文《明中期的藏书楼建设》,《明代的社会与国家》(The Chinese State in Ming Society),陈时龙译,合肥:黄山书社,2009,209页。
    1(元)陈俨:《尊经阁记》,《全元文》28册,93—94页,清咸丰九年《济宁直隶州志》卷五。
    2(元)陈俨:《尊经阁记》,《全元文》28册,93—94页,清咸丰九年《济宁直隶州志》卷五。
    3(元)邓文原:《常州路学重建尊经阁记》,《全元文》21册,62—63页,《巴西文集》卷一
    4(元)刘因《泽州长官段公墓碑铭》,《全元文》13册,436—437页,《静修刘先生文集》卷一六。
    5(元)吕衍:《濮州庙学记(至元二十五年)》,《全元文》22册,476页,清宣统元年《濮州志》卷八。
    6(元)杨仁风:《潞州州学创建斯文楼记》,《全元文》31册,3—4页,清光绪二十七年《山右石刻丛编》卷二九。
    7(元)陈俨:《尊经阁记》,《全元文》28册,93—94页,清咸丰九年《济宁直录州志》卷五。
    1(元)胡祗通:《府学储书记》,《全元文》第5册,370页,《紫山大全集》卷一
    2(元)袁桷:《定海县学藏书记》,《全元文》23册,435页,《清容居士集》卷一八。
    3(元)杨仁风:《潞州州学创建斯文楼记》,《全元文》31册,3—4页,清光绪二十七年《山右石刻丛编》卷二九。
    4(元)佚名:《元典章》卷三一礼部四儒学“禁治骚扰文庙”条,北京:中国书店,1990,470页下。
    5(元)郭友直:《儒学田土祭器碑记》,《全元文》39册,200页,嘉靖元年《湖广图经志书》卷四。
    1(元)俞焯:《儒学祭器记》,《全元文》45册,99页,清同治十年本《叶县志》卷九。
    2(元)揭傒斯:《涿州孔子庙祭器记》,《全元文》28册,412—413页,《揭文安公文集》卷五。
    3(元)黄溍:《德清县学祭器记》,《全元文》29册,277页,《文献集》卷七上。
    4(元)江公望:《重修公安县儒学记》,《全元文》36册,177—179页,明成化十六年《公安县志》卷下。
    5(元)俞焯:《儒学祭器记》,《全元文》45册,99页,清同治十年本《叶县志》卷九。
    6(元)沈芑仁:《儒学祭器记》,《全元文》47册,23—24页,清康熙刻本《永明县志》卷二
    1(元)韩镛:《置雅乐碑记》,《全元文》37册,180—181页,清咸丰九年《武定府志》卷三一
    2(元)黄溍:《海盐州新作大成乐记》,《全元文》29册,276—277页,《文献集》卷七上。
    3(元)李存:《大成乐记》,《全元文》35册,(284页,清康熙十二年刊《新喻县志》卷一四。
    4(元)吴澄:《南安路儒学大成乐记》,《全元文》第十五册,127—128页,《吴文正公文集》卷二○。
    5(元)余阙:《汉阳府大成乐记》,《全元文》49册,150—151页,《青阳先生文集》卷二。
    6(元)韩镛:《置雅乐碑记》,《全元文》37册,180—181页,清咸丰九年《武定府志》卷三一
    7(元)余阙:《汉阳府大成乐记》,《全元文》49册,150—151页,《青阳先生文集》卷二。
    1(元)史节翁:《新置大成乐记》,《全元文》35册,249—251页,清同治二年刻本《武陵县志》卷四六。
    2(元)平琏:《彰德路儒学创置雅乐重修讲堂记》,《全元文》45册,84—85页,清嘉庆四年《安阳县金石录》卷十。
    3(元)林开:《诏加大成之碑》,《全元文》47册,321页,民国二十五年刻本《平度县续志》卷三。
    4(元)李存:《大成乐记》,《全元文》35册,284页,清康熙十二年刊《新喻县志》卷一四。
    5(元)佚名:《庙学典礼》卷一《释奠服色》,四库全书本。
    6(元)佚名:《元典章》二九礼部二“服色”“秀才祭丁当备唐巾襕带”条,北京:中国书店,1990,452页上。
    7(元)佚名:《元典章》二九礼部二“服色”“南北士服各从其便”条,北京:中国书店,1990,452页下。
    1(元)蒲道源:《前儒林郎西乡宣差燕立帖木儿遗爱碣》,《全元文》21册,301页,《闲居丛稿》卷一六。
    2(元)曹元用:《永成县孔子庙碑》,《全元文》24册,255—256页,明成化二十二年刻本《河南总志》卷一四。
    3(元)续执中:《修县学记》,《全元文》32册,120—121页,清道光二十四年《大宁县志》卷八。
    4(元)黄溍:《新城县学大成殿记》,《全元文》29册,325页,《文献集》卷一一。
    5(元)余阙《汉阳府大成乐记》,《全元文》49册,150—151页,《青阳先生文集》卷八。
    1(元)杨维桢:《嘉定州重修文庙记》,《全元文》42册245页,清钞本《杨铁崖文集全录》卷一。
    2(元)佚名:《元典章》卷三一礼部四儒学“朔望讲经史例”条,北京:中国书店,1990,470页下。
    3(元)武抄儿:《修文庙两庑记》,《全元文》13册,514515页。
    4(元)吕思诚:《和顺县重修夫子庙学碑记(至治十四年)》,《全元文》39册,227—228页,明成化十一年《山西通志》卷一四。
    5申万里:《元代教育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12—213页。
    1(明)宋濂等:《元史》卷八十一,北京:中华书局,3032页。元代广州路南海县学即设“养贤堂”与“养蒙堂”,分别为进行“大”“小”学之所,均建于至元三十一年,可见此政策得到落实。见(元)陈大震:《大德南海志》卷九“学校”,见《宋元方志丛刊》,中华书局,1990,8438页。
    2(元)佚名:《庙学典礼》卷五《行台座下宪司讲究学校便宜》,四库全书本。
    3(元)程钜夫:《闽县学记》,《全元文》16册,242243页,《雪楼集》卷一
    4(元)邓文原:《建尊经阁增置学田记》,《全元文》21册,77—78页,乾隆三十八年《奉化县志》卷一二。
    5(元)袁桷:《鄞县学兴造记》,《全元文》23册,437页,《清容居士集》卷一八。
    6(元)韩居仁:《常熟州重修庙学记》,《江苏通志稿·金石》,转引自申万里《元代教育研究》253页。
    7(元)苏大年:《吴江州学记》,《全元文》39册,279—280页。
    8(元)高纯厚:《重修庙学记》,《全元文》31册93—94页,清嘉庆十年本《湖州通志》卷二六。
    1(元)陈一凤《海宁州创建小学记》,《全元文》48册3—4页,嘉庆十六年《海州直隶州志》卷一八。
    2(元)佚名:《庙学典礼》卷五《行台坐下宪司讲究学校便宜》,四库全书本。
    3《至元壬辰重定学式》,《越中金石志》卷7,转引自申万里《元代教育研究》249页。
    1(元)佚名:《庙学典礼》卷五《行台坐下宪司讲究学校便宜》,四库全书本。另,虞集所记载之情况亦可为证,言刘沙剌班在江西行省廉访使任上兴学,其所造之学舍及其中布置:“讲堂前斋舍六列于东西,凡斋为屋三间,讲授之所也。深广容席,可以习礼。……弟子之列施木榻于东西壁下,书册笔砚之具横其前,师居其中,坐深而容。凡栋楹户牖与诸用物、坐具,髹漆之饰,玄黄朱垩,各适其宜。”见虞集《兴学颂》,《全元文》27册,108——110页,《道园学古录》卷一五。
    2(元)佚名:《庙学典礼》卷五《行台坐下宪司讲究学校便宜》,四库全书本。
    1(元)佚名:《庙学典礼》卷五《行台坐下宪司讲究学校便宜》,四库全书本。
    2(元)虞集:《兴学颂》,《全元文》27册,108一110页,《道园学古录》卷一五。
    3(元)吴师道:《代请立北山书院文》,《全元文》34册14页,《礼部集》卷二十。
    1(元)吕衍:《濮州庙学记》,《全元文》22册,476页,清宣统元年《濮州志》卷八。
    2(元)柳贯:《东阳县秃满长官去思颂》,《全元文》25册,315—316页,《待制集》卷一三。
    3(元)虞集:《兴学颂》,《全元文》27册,108—110页,《道园学古录》卷一五。
    4申万里《元代教育研究》中正如此认为,且举有例证,然皆不经推敲,未足成立。见此书261页。
    5(元)脱脱等:《宋史》卷四二三《史弥鞏传》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12638页。
    6(清)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卷八十七《静清学案》,上海:中华书局据清道光道州何氏刻本校刊,1039页。
    7(明)宋濂等:《元史》卷一九○,北京:中华书局,1976,4343页。
    8(清)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卷八十七《静清学案》,上海:中华书局据清道光道州何氏刻本校刊, 1039页。
    1(元)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见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卷八十七《静清学案》,上海中华书局据清道光道州何氏刻本校刊,1040页。
    2(元)李孝光:《程敬叔读书分年日程序》,《全元文》36册,1—2页,四部丛刊本《程氏读书分年日程》卷首。
    3(元)邓文原:《程氏读书分年日程跋》,《全元文》21册,45页,元至治元年刻本《程氏分年读书日程》卷首。
    4(元)薛观:《程氏读书分年日程跋(元统三年)》,《全元文》22册,147—148页,元元统三年刻本《程氏读书分年日程》卷首。
    5(元)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跋(元统三年十一月)》,《全元文》25册,521—522页,四部丛刊续编影元刻本《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卷三。
    1(元)赵世延:《程氏读书分年日程序》,《全元文》21册,685页,《程氏读书分年日程》卷首。
    2(元)黄溍:《将仕佐郎台州路儒学教授致仕程先生墓志铭》,《全元文》30册,382—384页,《黄文献集》卷九下,《元史》卷一九○有类似说法,见(明)宋濂等:《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4343页。
    3(元)薛观:《程氏读书分年日程跋(元统三年)》,《全元文》22册,147—148页,元元统三年刻本《程氏读书分年日程》卷首。
    1(元)郝经:《太极书院记》,《全元文》第4册,339—340页。《陵川集》卷一七。
    2(元)姚燧:《序江汉先生事实》,《全元文》第9册,372页,《牧庵集》卷四。
    3(明)宋濂等:《元史》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76,71页。
    1(元)佚名:《元典章》三一礼部四儒学“禁治骚扰文庙”条,北京:中国书店,1990,470页下。
    2(明)宋濂等:《元史》卷八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3032页。
    3(元)佚名:《庙学典礼》卷三“郭签省咨复李总摄元占学院产业”条,四库全书本。
    4(元)佚名:《庙学典礼》卷四“还复濂溪书院神像”条,四库全书本。
    5(元)黄龙翔:《重修慈湖书院本末记》,《全元文》31册,63页,《延祐四明志》卷一。
    6(元)陈黄裳:《周濂溪先生祠堂记》,《全元文》31册,121—122页,《永乐大典》卷六六九七。
    1(元)嵇厚:《长芗书院记》,《全元文》28册,256页,1960年《浮梁县志》卷三。
    2(元)周仁荣:《太平路采石书院记》,《全元文》46册190—191页,1939年《安徽通志稿·金石古物考五》。
    3(元)林泉生:《文公书院记》,《全元文》46册,68—69页,清同治元年《泉州府志》卷十五。
    4(元)吴师尹:《重修白鹭书院记》,《全元文》47册64页,清顺治十七年《吉安府志》卷三四。
    5(元)方回:《邑令佘洪道爱碑》,《全元文》7册398页,卷八。
    6(明)宋濂等:《元史》卷一三四,北京:中华书局,1976,3258页。
    1(元)程钜夫:《历山书院记》,《全元文》16册,268—269页,《雪楼集》卷一二。
    2(元)黄龙翔:《重修慈湖书院本末记》,《全元文》31册,63页,1990年中华书局影印《宋元方志丛刊》本《延祐四明志》卷一
    3(元)陈元明:《重修清溪书院记》,《全元文》56册,198—199页,嘉庆二十五年《湖南通志》卷五○。
    4(元)崔存:《重修二戴书院记》,《全元文》58册,140—141页,民国二十三年《嵊县志》卷五。
    5(元)稽厚:《长芗书院记》,《全元文》28册,256—257页,1960年《浮梁县志》卷三。
    1(元)周伯琦:《重建宣公书院记》,《全元文》44册,555—556页,清嘉庆六年刊《嘉兴府志》卷八。
    2(元)贡师泰:《勉斋书院记》,《全元文》45册,231—232页,《贡礼部完斋集》拾遗。
    3(元)张翥:《柔川书院记》,《全元文》48册,601—602页,清康熙六十一年刻本《台州府志》卷一六。
    4(元)刘将孙:《朴山书院记》,《全元文》第20册231—233页,《养吾斋集》卷一五。
    1(元)吴澄:《鳌溪书院记》,《全元文》15册,305页,清同治十三年《乐安县志》卷四。
    2(元)潘迪:《重修子思书院记》,《全元文》51册,7—8页,乾隆三十九年《曲阜县志》。
    3(元)张翥:《柔川书院记》,《全元文》48册,601—602页,清康熙六十一年刻本《台州府志》卷一六。
    4(元)何梦桂:《百丈溪书院记》,《全元文》8册174页,《潜斋先生文集》卷九。
    1(元)王旭:《中和书院记》,《全元文》19册,514—515页,《兰轩集》卷一二。
    2(元)薛友谅:《敕赐伊川书院碑》,《全元文》17册,297页,文渊阁四库本《河南通志》卷四三。
    3(元)吴师道:《代请立北山书院文》,《全元文》34册,14页,《礼部集》卷二十。
    1(元)吴澄:《鳌溪书院记》,《全元文》15册,305页,清同治十三年《乐安县志》卷四。
    2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4,197页。
    3徐梓:《元代书院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24页。
    4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4,193页。
    5徐梓对元代书院的教化问题有专门研究,对元代书院之教化有所涉及,见其专著《元代书院研究》第九、第十章和“结语”部分。邓洪波亦有研究,见其《元代书院与程朱理学的传播》,《浙江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6申万里先生对此有所探讨,见其《元代教育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340—346页。
    1(元)潘迪:《重修子思书院记》,《全元文》51册,7—8页,乾隆三十九年《曲阜县志》。
    2(元)管祎:《涑水书院记》,《全元文》53册,588—589页,清乾隆五十一年《光山县志》卷二十。
    1(元)虞集:《新修东湖书院记》,《全元文》26册491-492页,《道园学古录》卷二四。
    2(元)文礼恺:《金华书院记》,《全元文》39册,541—542页,《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六二四。
    3(元)文礼恺:《金华书院记》,《全元文》39册,541—542页,《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六二四。
    4(元)唐肃:《皇冈书院无垢先生祠记》,《全元文》58册,41—43页,《丹崖集》卷五。
    1(元)蒋易:《送双峰书院山长序》,《全元文》48册,99—100页,《鹤田蒋先生文集》卷下。
    2(元)冯庚:《大学要略序》,《全元文》48册,565页,不详出处。
    3(元)虞集:《考亭书院重建朱文公祠记》,《全元文》26册,524—525页,《道园学古录》卷二五。
    4(元)刘仁本:《送杜洲书院山长胡幼学之任》,《羽庭集》卷二。
    5(元)贡师泰:《勉斋书院记》,《全元文》45册,231—232页,《贡礼部完斋集》拾遗。
    6(元)张养浩:《奉元路鲁斋书院三先生祠堂记》,《全元文》24册,615—616页。《张文正公文集》卷一四。
    7(元)张养浩:《敕赐成都紫岩书院记》,《全元文》24册,616—617页,《张文正公文集》卷一四。
    8胡适:《书院制史略》,见卞孝萱、徐雁平编《书院与文化传承》,北京:中华书局,2009,3页。
    1(元)虞集:《考亭书院重建朱文公祠记》,《全元文》26册,524—525页,《道园学古录》卷二五。
    2(元)袁桷:《白石书院记》,《全元文》23册,425页,《清容居士集》卷一八。
    3(元)杨彝:《泳泽书院记(至正二十六年)》,《全元文》51册,53—54页,清光绪二十五年《上虞县志校读》卷三七。
    1(元)胡世佐:《清忠书院记》,《全元文》58册,76—77页,明弘治《上海县志》卷五。
    2(元)杜显祖:《志欧书院记》,《全元文》47册,344—345页,清康熙二十三年《永丰县志》卷六。
    3(元)程端学:《东湖书院记》,《全元文》32册,193页,《积斋集》卷四。
    4(元)程钜夫:《南湖书院记》,《全元文》16册,259—260页,《雪楼集》卷一
    1(元)虞集:《西山书院记》,《全元文》26册,594—495页,《道园学古录》卷二四。
    2(元)牟巘:《重修石峡书院记》,《全元文》7册,708—709页,嘉靖三年刻本《淳安县志》卷一四。
    3(元)程端礼:《弋阳县新修蓝山书院记(后至元二年)》,《全元文》25册,533页,《畏斋集》卷五。
    4(元)刘鹗:《齐安河南三书院训士约(泰定三年)》,《全元文》38册,517—518册,《惟实集》四库全书本卷二
    5(元)许谦:《八华学规》,《全元文》25册,58—59页,四明从刊本《宋元学案补遗》卷八二。
    6(元)郑元祐:《颍昌书院记》,《全元文》38册,659—661页,《侨吴集》卷九。
    1(元)揭傒斯:《靖州广德书院记》,《全元文》28册,427—428页,《揭文安公文集》卷六。
    2(元)赵长翁:《儒林书院记》,《全元文》39册,258页,清康熙二十三年《宝庆府志》卷一三。
    3(元)萧(左爽右斗):《学古书院记》,《全元文》10册,747—748页。《勤斋集》卷三。
    4(元)程钜夫:《历山书院记》,《全元文》16册,268—269页,《雪楼集》卷一
    5(元)郑元祐:《颍昌书院记》,《全元文》38册,659—661页,《侨吴集》卷九。
    6(元)郑元祐:《颍昌书院记》,《全元文》38册,659—661页,《侨吴集》卷九。
    1(元)黄溍:《敕赐丞相冀宁文忠王祠堂记》,《全元文》29册,296页,《文献集》卷七下。
    2(元)吴澄:《蓓冈义塾记》,《全元文》15册,197页,《吴文正公文集》卷二二。
    3(元)刘楚:《凤冈精舍记(明洪武六年)》,《全元文》57册,414页,清光绪二年《吉安府志》。
    4(元)吴澄:《梁溪义塾记》,《全元文》15册,306页,光绪十二年《常州府志》卷三四、光绪《常郡八邑艺文志》卷二。
    5(元)阎复:《杨氏义学记略》,《全元文》9册,250页,康熙二十一年《苏州府志》卷二七。
    1(元)吴澄:《大元少中大夫江州路总管赠太中大夫秘书大监轻车都尉太原郡侯王安定公墓碑》,《全元文》15册414页,《吴文正公文集》卷三三。
    2(元)刘岳申:《瑞芝堂记》,《全元文》21册,532—533页,《申斋集》卷六。
    3(元)潘迪:《伯颜宗道传》,见焦进文杨富学校注《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育材》卷之二”,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226—227页
    4(元)虞集:《虎溪精舍碑记》,《全元文》27册,476—477页,《新安县志》卷八。
    5(元)汪克宽:《万川书塾记》,《全元文》52册,156页,《环谷集》卷五。
    6(元)吴澄:《安福州安田里塾壁记》,《全元文》15册,194页,《吴文正公文集》卷二
    7(元)姚云:《荷溪书堂记》,《全元文》10册,181—182页,清乾隆五十七年《新昌县志》卷二
    1(元)黄溍:《邵氏义塾记》,《全元文》29册,329—330页,《文献集》卷一一。
    2(元)戴表元:《银峰义塾记(至大三年)》,《全元文》12册,289—290页,《剡源文集》卷一
    3(元)黄溍:《白牛镇戴氏义塾记》,《全元文》29册,306页,《文献集》卷七下。
    4(元)薛麟:《邶城社学记》,《全元文》54册,82—83页,清乾隆二年《汤阴县志》卷二。
    5(元)吕思诚:《源池庙学记》,《全元文》39册,226—227页,清同治二年《榆次县志》卷一二。
    6(元)吴澄:《儒林义塾记》,《全元文》15册,193—194页,《吴文正公文集》卷二二。
    1(元)贡师泰:《元故处士夏君墓志铭》,《全元文》45册,241—243页,《贡礼部完斋集》卷八。
    2(元)邓文原:《吴氏义塾记》,《全元文》21册,55—56页,《巴西文集》卷一。
    3(元)黄溍:《邵氏义塾记》,《全元文》29册,329—330页,《文献集》卷一
    4(元)刘楚:《武山义塾记》,《全元文》57册,407—408页,清光绪二年《吉安府志》。
    5(元)家铉翁:《近古堂记》,《全元文》11册,788—789页,卷四。
    1(元)邓文原:《吴氏义塾记》,《全元文》21册,55—56页,《巴西文集》卷一。
    2(元)吴澄:《儒林义塾记》,《全元文》15册,193—194页,《吴文正公文集》卷二二。
    3(元)邓文原:《东阳义塾记(至治二年)》,《全元文》21册,78—79页,明万历三十三年刊本《嘉定县志》卷三。
    4(元)黄溍:《白牛镇戴氏义塾记》,《全元文》29册,306页,《文献集》卷七下。
    5(元)吕思诚:《源池庙学记》《全元文》39册,226—227页,清同治二年《榆次县志》卷一二。
    6(元)吴澄:《安福州安田里塾壁记》,《全元文》15册,194页,《吴文正公文集》卷二二。
    7(元)薛麟:《邶城社学记》,《全元文》54册,82—83页,清乾隆二年《汤阴县志》卷二。
    1(元)虞集:《虎溪精舍碑记》,《全元文》27册,476—477,《新安县志》卷八。
    2(元)蒲道源:《义士李德邻序引》,《全元文》21册,211页,《闲居丛稿》卷二○。
    3(元)吴澄:《蓓冈义塾记》,《全元文》15册,197页,《吴文正公文集》卷二二。
    4此处恐误,至治元年为辛酉,1322年,至治年号仅用不足四年。
    5(元)潘迪:《有元澶渊官人寨创建庙学记》,《全元文》51册,11—12页。焦进文杨富学校注《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育材》卷之二”,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109—111页。《全元文》标题下原有“至正三年”字样,与原文中“至正九年”不符,恐有舛误,——作者注。以下注四同。
    6(元)张以宁:《祟义书院记》,焦进文杨富学校注《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育材》卷之二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125——127页。
    1(元)欧阳玄:《安成李氏重修安贤义塾记》,《全元文》34册,519—520页,《圭峰文集》卷五;另,刘敏中之《腊粥赋》中虽只是选取学校为学生做腊八粥这样一个特殊场景,但私学为学生提供伙食之情况亦可由此而见。其文具体见《全元文》第11册,360361页,《中庵先生刘文简公文集》卷一五。
    2(元)潘迪:《有元澶渊官人寨创建庙学记》,《全元文》51册,11—12页,焦进文杨富学校注《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育材》卷之二”,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109—111页。
    3(元)刘琰:《崇文山乡学记》,《全元文》59册,589—590页,明嘉靖元年《湖广图经志书》卷六。
    4(元)薛麟:《邶城社学记》,《全元文》54册,82—83页,清乾隆二年《汤阴县志》卷二。
    5(元)欧阳玄:《安成李氏重修安贤义塾记》,《全元文》34册,519—520页,《圭峰文集》卷五。
    6(元)贯云石:《夏氏义塾记》,《全元文》36册,192页,明刊本《松江府志》卷一三。
    7(元)沈普:《新美斋记(后至元二年)》,《全元文》56册,87—88页,康熙二十年《香山县志》卷八。
    8(元)杨维桢:《上海县鹤砂义塾记》,《全元文》42册,339—340页,《杨铁崖文集全录》卷五。
    1(元)潘迪:《礼请师儒疏(至正十五年)》,《全元文》51册,30页,焦进文杨富学校注《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育材》卷之二”,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104页。
    2(元)潘迪:《礼请师儒疏(至正十六年)》,《全元文》51册,31页,焦进文杨富学校注《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育材》卷之二”,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104页。
    3(元)潘迪:《亦乐堂记》,其中有言:“今甫再期,远近学者不啻五十余员,讲解课业已有成效。”焦进文杨富学校注:《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育材》卷之二”,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68页。
    4(元)黄溍:《徽州路儒学教授陆君墓志铭》,《全元文》30册,470页,《文献集》卷三七。
    1(元)黄溍:《屏山处士王君墓志铭》,《全元文》30册,484页,《文献集》卷三七。
    2(元)姚云:《荷溪书堂记》,《全元文》10册,181—182页,清乾隆五十七年《新昌县志》卷二一
    3(元)虞集:《熊与可墓志铭》,《全元文》27册,593—595页,《道园学古录》卷四八。
    4(元)黄溍:《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使南阳郡公谥文肃邓公神道碑》,《全元文》30册,183—184页,《文献集》卷二四。
    5(元)虞集:《朱环溪墓志铭》,《全元文》27册,605页,《道园学古录》卷四八。
    6(元)虞集:《袁仁仲墓志铭》,《全元文》27册,607页,《道园学古录》卷四八。
    1(元)苏天爵:《元故国子司业砚公墓碑》,《全元文》40册,232—233页,《滋溪文稿》卷七。
    2(元)危素:《临川隐士孙先生述》,《全元文》48册,416—417页,《危太仆续集》卷七。
    3(元)危素:《上饶祝先生行录》,《全元文》48册,418—421页,《危太仆文续集》卷七。
    4(元)刘楚:《元故养蒙刘公墓志铭》,《全元文》57册,639页,《槎翁文集》卷一七。
    5(元)刘楚:《株木余氏族谱序》,《全元文》57册,470页,《槎翁文集》卷九。
    1(元)蒲道源:《西轩王先生传》,《全元文》21册,282283页,《闲居丛稿》卷一四。
    2(元)虞集:《王先生祠堂记》,《全元文》26册,534—535页,《道园学古录》卷二五。
    3(元)刘楚:《澹观先生传》《全元文》57册,297页,《槎翁文集》卷二。
    4(元)苏天爵:《默庵先生安君行状》,《全元文》40册,190—191页,《滋溪文稿》卷二二。
    5(元)邓文原:《东阳义塾记(至治二年)》,《全元文》21册,78—79页,明万历三十三年刊本《嘉定县志》卷三。
    6(元)黄溍:《白牛镇戴氏义塾记》,《全元文》29册,306页,《文献集》卷七下。
    1(元)杨维桢:《上海县鹤砂义塾记》,《全元文》42册,339—340页,清钞本《杨铁崖文集全录》卷五。
    2(元)柳贯:《故宋迪功郎史官编校仁山先生金公行状》,《全元文》25册,337页,《待制集》卷二十。
    3(元)黄溍:《白云许先生墓志铭》,《全元文》30册,332—335页,《文献集》卷八下。
    4(元)黄溍:《戚君墓志铭》,《全元文》30册,400—401页,《文献集》卷三一
    1(元)苏天爵:《默庵先生安君行状》,《全元文》40册,190—191页,《滋溪文稿》卷二二。
    2(元)苏天爵:《默庵先生安君行状》,《全元文》40册,190—191页,《滋溪文稿》卷二二。
    3(元)吴澄:《安先生祠记》,《全元文》15册,312—313页,系从嘉靖二十八年《真定府志》卷一四辑出
    4(元)苏天爵:《处士贾君墓表》,《全元文》40册,354—355页,《滋溪文稿》卷二十。
    5(元)揭傒斯:《定宇陈先生栎墓志铭》,《全元文》28册,548—549页,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新安文献志》卷七一。
    6(元)黄溍:《杏溪祠堂记》,《全元文》29册,313—314页,《文献集》卷七下。
    1(元)汪克宽:《万川家塾记》,《全元文》52册,156页,《环谷集》卷五。
    2(元)姚云:《荷溪书堂记》,《全元文》10册,181—182页,清乾隆五十七年《新昌县志》卷二一
    3(元)陈栎:《杂识》,《全元文》18册,303—304页,《陈定宇先生文集》卷一五。
    4(元)杨维桢:《书声斋记》,《全元文》41册,402页,《东维子文集》卷一六。
    5(元)王沂:《送河东教授》,《伊滨集》卷六,四库全书本。
    6此部分主要内容可参见张延昭《简论元代“小学”教材的编纂及其借鉴意义》(刊登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3,42—46页)和《元代“小学”教材的编纂、传播与理学的社会化》(刊登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2,24—28页)等文章相关内容。
    7(元)舒恭:《六艺纲目序》,《全元文》58册,382—383页,清光绪七年《六艺纲目》卷首。
    8(元)舒睿:《六艺纲目后序(》,《全元文》58册,389页,清光绪七年《六艺纲目》后序。
    9(元)刘仁本:《六艺纲目序》,《全元文》第60册,323页,民国间四明丛书本《六艺纲目》卷首。
    1(元)吴澄:《虞舜民礼学韵语序》,《全元文》14册,299页,《吴文正公文集》卷一
    2(元)戴表元:《礼部韵语序》,《全元文》12册,102页,《剡源文集》卷七。
    3(元)刘楚:《株木余氏族谱序》,《全元文》57册,470页,《槎翁文集》卷九。
    4(元)元好问:《十七史蒙求序》,《全元文》2册,300-301页《元遗山集》卷三六。
    1(元)戴表元:《昌国应君类书蒙求序(大德二年)》,《全元文》12册,94页,《剡源文集》卷七。
    2(元)戴表元:《五典蒙求序》,《全元文》12册93页,《剡源文集》卷七。
    3(元)戴表元:《左氏蒙求序》,《全元文》12册,92页,《剡源文集》卷七。
    4(元)方回:《应子翱经传蒙求序》,《全元文》7册,112—113页,《桐江续集》卷三。
    5(元)谢应芳:《书历代蒙求后》,《全元文》43册,200—201页,《龟巢稿》补遗。
    6(元)马速:《历代蒙求纂註序》,《全元文》52册,390页,汲古阁丛书本《历代蒙求纂註》卷首。
    7(元)王萱:《历代蒙求纂注跋》,《全元文》59册,603页,汲古阁本《历代蒙求纂注》卷末。
    1(元)吴澄:《古学权舆序》,《全元文》14册,360—361页,《吴文正公文集》卷一二。
    2(元)戴良:《礼学幼范序》,《全元文》53册,279—280页,《九灵山房文稿》卷二一。
    3(元)景星:《学庸集说启蒙序》,《全元文》59册,119—120页,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大学中庸集说启蒙》卷首。
    4(元)赵孟頫:《古今历代启蒙序》,《全元文》19册,77页,《松雪斋文集》卷六。
    5(元)王恽:《翁三山史咏序(大德四年)》,《全元文》6册,207—208页,《秋涧大全集》卷四三。
    6(元)陈旅:《历代纪统序》,《全元文》37册,268页,《陈定宇先生文集》卷六。
    1(元)陈旅:《历代纪统序》,《全元文》37册,268页,《陈定宇先生文集》卷六。
    2(元)李祁:《史略故序》,《全元文》45册,433页,《云阳集》卷六。
    3(元)许衡:《稽古千文》,《全元文》2册424—426页,《鲁斋遗书》卷十。
    4(元)王恽:《帝王镜略序(至元四年)》,《全元文》6册,154—155页。《秋涧大全集》卷四一
    5(元)吴澄:《虞舜民礼学韵语序》,《全元文》14册,299页,《吴文正公文集》卷一
    6(元)马速:《历代蒙求纂註序》,《全元文》52册,390页,汲古阁丛书本《历代蒙求纂註》卷首。
    7(元)谢应芳:《书历代蒙求后》,《全元文》43册,200—201页,《龟巢稿》补遗。
    8(元)吴师道:《代孙斡卿御史请刊近思录发挥等书公文》,《全元文》34册,17—18页,《礼部集》卷二十。
    9(元)赵孟頫:《古今历代启蒙序》,《全元文》19册,77页《松雪斋文集》卷六。
    1(元)陈普:《教学箴》,《全元文》12册,627—628页,《石堂先生遗集》卷一四。
    1黄书光:《论儒学社会化的若干途径》,《教育史研究》,1992,1期。
    2王善军:《宋代宗族和宗族制度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页。
    3丁钢:《近代中国宗族生活与宗族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14页。
    4[英]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历史研究》2000,3
    1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9页。
    2武新立:《中国的家谱及其学术价值》,《历史研究》,1998,6期。
    3常建华:《元代族谱研究》,《谱牒学研究》第三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70页。
    4(元)周闻孙:《石溪高氏宗谱引》,《全元文》51册,144页,《鳌溪集》卷一
    5(元)胡助:《吴氏族谱序》,《全元文》31册,498—499页,《纯白斋类稿》卷二十。
    1(元)吴澄:《东川陈氏族谱序》,《全元文》14册,408页,《吴文正公文集》卷一八。
    2(元)危素:《临川危氏家谱序》,《全元文》48册,183—184页,《危太仆文集》卷六。
    3(元)虞集:《临江谈氏节孝祠堂记》,《全元文》26册,596页,《道园学古录》卷二六。
    4(元)吴澄:《豫章甘氏祠堂后记》,《全元文》15册,267—268页,《吴文正公文集》卷二六。
    5(元)虞集:《藁城董氏世谱序》,《全元文》26册,67—68页,《道园学古录》卷一六。
    6(元)虞集:《陇右王汪氏世家勋德录序》,《全元文》26册,68—69页,《道园学古录》卷一六。
    1[日]井上徹著,钱杭译,钱圣音校:《中国的宗族与国家礼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64页。
    2《通制条格》卷三“户令”规定:“父母在堂之家,其兄弟诸人不许异居,著为定式,如此庶使人子竭孝养之心,父母享终身之乐。”见(元)佚名撰,黄时鉴校点:《通制条格》卷三“户令”,“元代史料丛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29页。
    3(宋)赵彦卫撰,张国星校点:《云麓漫抄》,卷三“唐人推重崔卢等姓为甲族”条,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32页。
    4(宋)张载:《张子全书》卷四《宗法》,北京:中华书局,1978,258—259页。
    5(宋)张载:《张子全书》卷四《宗法》,北京:中华书局,1978,259页。
    6(宋)张载:《张子全书》卷四《宗法》,北京:中华书局,1978,258—259页。
    1(宋)程颢、程颐:《二程集》(一),《二程遗书》卷十八《伊川先生语四》,北京:中华书局,1981,242页。
    2(宋)朱熹:《朱子大全文集》卷九九《劝谕兄弟争财产事》,四库全书本。
    3王善军:《宋代宗族和宗族制度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3页。
    1吴强华:《家谱》,“雅俗中国丛书”,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6页。
    2上文150页已有所及,可参见。
    3(元):贡师泰《朱氏族谱序》,《全元文》45册,180页,《贡礼部完斋集》拾遗。
    4(元):张以宁《宋氏族谱序》《全元文》47册,465页,《翠屏集》卷三。
    5(元):蒋易《题藁城李氏族谱序》,《全元文》48册,83页,《鹤田蒋先生文集》卷下。
    6(宋):苏洵《谱例序》,转引自王铁《中国东南的宗族与族谱》,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9页。
    7(元):王祎《金华俞氏家乘序》,《全元文》55册,288—289页,《王忠文公文集》卷六。
    8(宋)欧阳修:《衡阳鱼溪王氏谱序》,转引自王铁《中国东南的宗族与族谱》,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9页。
    9(元)蒋易:《题藁城李氏族谱序》,《全元文》48册,83页,《鹤田蒋先生文集》卷上。
    10(元)蒋易:《题藁城李氏族谱序》,《全元文》48册,83页,《鹤田蒋先生文集》卷上。
    11(元)刘诜:《龙溪曾氏族谱序》,《全元文》22册,67—68页,《桂隐文集》卷四。
    1(元)何中:《学前潘氏族谱序》,《全元文》22册,196—197页,《知非堂外稿》卷四。
    2(元)袁桷:《庐陵罗氏世谱序》,《全元文》23册,248—249页,《清容居士集》卷四五。
    3(元)虞集:《雒阳杨氏族谱序》,《全元文》26册,151页,《道园学古录》卷一九。
    4(元)刘诜:《龙溪曾氏族谱序》,《全元文》22册,67—68页,《桂隐文集》卷四。
    5(元)唐元:《李氏族谱序》,《全元文》24册,453—454页,《唐氏三兄弟集》卷九。
    6(元)苏天爵:《赵氏族谱序》,《全元文》40册,50页,《滋溪文稿》卷六。
    7(元)程文:《书河南上程氏宜振录后》,《全元文》31册,452—453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新安文献志》卷二四。
    1(元)吴海:《潘氏世谱叙》,《全元文》54册,171—172页,《闻过斋集》卷二。
    2(元)贡师泰:《朱氏族谱序》,《全元文》45册,180页,《贡礼部完斋集》拾遗。
    3(元)刘诜:《龙溪曾氏族谱序》,《全元文》22册,67—68页,《桂隐文集》卷四。
    4(元)柳贯:《荥阳族系记》,《全元文》25册,305页,明初刻本郑大和辑《麟溪集》未集。
    5(元)唐桂芳:《洪氏宗谱序》,《全元文》51册,660页,《白云集》卷五。
    6(元)牟崛:《赵氏族谱序(大德八年)》,《全元文》7册,585页,《牟氏陵阳集》卷一四。
    1(元)牟楷:《车氏族谱跋》,《全元文》10册,169页,1936年铅印本《台州府志》卷七一。
    2(元)戴表元:《富春孙氏族谱序》,《全元文》12册,139页,《剡源文集》卷一○。
    3(元)陈旅:《丁氏世谱序》,《全元文》37册,257页,《陈众仲文集》卷四。
    4(元)危素:《永丰王氏族谱序》,《全元文》48册,236—237页,《危太仆文集》卷十。
    1(元)王祎:《金华俞氏家乘序》,《全元文》55册,288—289页,《王忠文公文集》卷六。
    2(元)葛闻孙:《包氏族谱引》,,《全元文》55册,149页,辑自明万历元年《合肥县志》卷下。
    1(元)吴海:《吴氏世谱序》,《全元文》54册,157—158页,《闻过斋集》卷一
    2(元)乌斯道:《题童氏族谱》,《全元文》57册,123页,《春草斋集》卷四。
    3(元)刘岳申:《赵氏族谱序》,《全元文》21册,469页,《申斋集》卷二。
    4(元)胡助:《宋氏世谱序》,《全元文》31册,512页,《纯白斋类稿》卷二十。
    5(元)胡助:《胡氏族谱序》,《全元文》31册,502页,《纯白斋类稿》卷二十。
    6(元)范霖:《王氏家承序》,《全元文》21册,17—18页,文华阁本《缙云文徵》卷一一。
    7(元)危素:《临川危氏家谱序》,《全元文》48,册183—184页,《危太仆文集》卷六。
    1(元)蒲道源:《西轩王先生传》,《全元文》21册,288页,《闲居丛稿》卷二五。
    2(元)蒲道源:《提领杜君墓志铭》,《全元文》21册,309页,《闲居丛稿》卷二五。
    3(元)徐明善:《陈直翁墓志铭》,《全元文》17册,281页,《芳谷集》卷三。
    4(元)苏天爵:《默庵先生安君行状》,《全元文》40册,190—191页,《滋溪文稿》卷二二。
    5(元)苏天爵:《处士贾君墓表》,《全元文》40册,354—355页,《滋溪文稿》卷二十。
    6(元)苏天爵:《元故集贤学士国子祭酒右谕德萧贞敏公墓志铭》,《全元文》40册,382—386页,《滋溪文稿》卷八。
    7(元)欧阳玄:《秀川罗氏祠堂记》,《全元文》34册,523—524页,《圭峰文集》卷五。
    1(元)贡师泰:《林氏祠堂记》,《全元文》45册,250页,《贡礼部完斋集》拾遗。
    2(元)王祎:《章氏祠堂记》,《全元文》55册,465—466页,《王忠文公文集》卷十。
    3(元)苏天爵:《故曹州定陶县尹赵君墓碣铭》,《全元文》40册,372页,《滋溪文稿》卷八。
    4(元)吴澄:《元故荣禄大夫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李公墓志铭》,《全元文》15册,636—637页,《吴文正公文集》卷四二。
    5费成康:《中国的家法族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4—27页。
    1张国刚:《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二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43页。
    2据《中国丛书综录》所列书目记载,我国古代家规一类著作,公开印行的有117部,其中南北朝1部,唐朝2部,宋朝16部,元朝5部,明朝28部,清朝61部,民初4部。此数据转引自戴素芳《传统家训的伦理之维》,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7页。
    3(元)王恽:《义斋先生书家训题辞》,《全元文》6册,210页,《秋涧大全集》卷四三。
    4(元)王恽:《义斋先生小学家训序》,《全元文》6册,211页,《秋涧大全集》卷四三。
    5(元)徐朝直:《元苏州府教授子还钟公墓志铭》,《全元文》36册,263页,民国二十年刊本《番禹县续志》卷三四。
    1(元)金履祥:《书包氏家训后》,《全元文》8册,776页。
    2(元)吴澄:《故复轩居士吴君墓志铭》,《全元文》15册,563页,《吴文正公文集》卷四O。
    3分别见刘岳申《三节六桂堂记》,《全元文》21册,498页;刘诜《三节六桂堂颂》,《全元文》22册,104页;危素《三节堂赋》,《全元文》48册,144页等。
    4(元)苏天爵:《题高昌偰氏三节堂记后》,《全元文》40册,126—127页,《滋溪文稿》卷三十。
    5(元)苏天爵:《皇元故昭文馆大学士兼国子祭酒赠河南行省右丞相耶律文正公神道碑铭》,《全元文》40册,270—273页,《滋溪文稿》卷八。
    6(元):胡祗通《寄诸子书》,《全元文》5册,232—233页,《紫山大全集》卷一二。
    1(元)李资:《李氏遗训》,《全元文》22册,329—330页,清康熙十五年《蒙城县志》卷一七。
    2(元)张养浩:《家训》,《全元文》24册,722—723页,本文一般流行之本没有,系《全元文》编者据《四库本》补入。
    3(元)程钜夫:《友敬堂箴》,《全元文》16册,310页,《雪楼集》卷五。
    4(元)揭傒斯:《进德堂记》,《全元文》28册,435页,《揭文安公文集》卷六。
    1(元)虞集:《旌表郑氏义门碑并颂》,《全元文》27册,112—114页,《道园学古录》卷十五。
    2(明)宋濂:《旌义编引》,《宋文宪公全集》卷二十六,四库全书本。
    1(元)郑大和等:《郑氏规范》,见徐梓编注《家训——父祖的叮咛》,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114—128页。
    2(明)宋濂:《旌义编引》,《宋文宪公全集集》卷二十六,四库全书本。
    3(元)朵儿直班:《题郑氏义门家范后》,《全元文》52册,443页,《麟溪集》巳卷。
    1(元)危素:《题郑氏义门家范后》,《全元文》48册,274—275页,《麟溪集》巳卷。
    2(元)张翥:《题郑氏义门家范后(至正六年九月)》,《全元文》48册,589—590页,《麟溪集》巳卷。
    3(元)刘诜:《题浦阳郑氏义门家范后》,《全元文》22册,74页,《桂隐文集》卷四。
    4(元)陈旅:《郑氏义门家范序》,《全元文》37册,278—279页,清刻本《麟溪集》卯集。
    5(元)李好文:《跋郑氏家范》,《全元文》47册,429—430页,清刻本《麟溪集》巳卷。
    1(元)余阙:《梯云庄记》,《全元文》49册,154—156页,《青阳先生文集》卷二。
    2(元)吴海:《宗会堂记》,《全元文》54册,243—244页,《闻过斋集》卷四。
    3《元史》卷一九七《孝友传》曾列元代以“孝友”同居五世以上受旌表者有二十余家(有同居之名而无旌表者亦恐有之,且不在少数),几乎各个行省都有分布,甚至漠北,可见其发育程度。刘晓对此有系统研究,见其论文《试论累世同居共财在元代的发展及其特点》,《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1。
    4(元)李好文:《跋郑氏家范》,《全元文》47册,429—430页,清刻本《麟溪集》巳卷。
    5(元)柳贯:《荥阳族系记》,《全元文》25册,305页,郑大和辑《麟溪集》未集。
    1(元)郑大和等:《郑氏家范》,见徐梓编注《家训——父祖的叮咛》,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115页。
    2(元)王礼:《郑氏孝义门表》,《全元文》60册,784—785页,《麟原前集》卷八。
    3(元)吴莱:《跋郑氏存义斋所揭白鹿洞规后》,《全元文》44册,1页,清刻《麟溪集》巳集。
    4元代最早旌表“同居”的诏令为至元三十年“五世同居旌表其门”条,针对当时“自翁及孙三世同居者比比皆是,若将一家褒旌,天下纷纷指例,看成寻俗,无以劝惩。今后五世同居安和者,旌表其门”,见(元)佚名:《元典章》卷三十三礼部六“孝节”,北京:中国书店,1990,492页。
    5(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一三《王氏深溪集后》,四库全书本。
    1(元)王沂:《张君信甫行述》,《全元文》60册,185—186页
    2(元)欧阳玄:《蒲城义门王氏先茔碑铭》,《全元文》34册,740—741页,影印本《金石萃编未刻稿》。
    3(元)苏天爵:《题温氏五世同居诗后》,《全元文》40册,97页,《滋溪文稿》卷二八。
    4(元)朱右:《谢氏义门记》,《全元文》50册,600—601页,《白云稿》卷六
    5(元)张之翰:《王氏孝敬堂记》,《全元文》11册508—509页,至大十一年,《西岩集》卷二
    6(元)戴良:《旌表金氏义门记》,《全元文》53册364—365页,《九灵山房文集》卷一
    7(元)任士林:《程氏受义堂诗卷叙》,《全元文》18册,356页,《松乡集》卷五。
    1(元)虞集:《旌表郑氏义门碑并颂》,《全元文》27册,112—114页,《道园学古录》卷十五。
    2(元)贡师泰:《谢氏家训序》,《全元文》45册,178页,《贡礼部完斋集》拾遗。
    3(元)郑涛:《王氏乐同堂颂》,《全元文》57册,860—861页,清康熙五十四年郑氏祠堂刻本《义门郑氏奕叶文集》卷一。
    4(元)郑泳:《辨礼堂记》,《全元文》57册,889—890页,清康熙五十四年郑氏祠堂刻本《义门郑氏奕叶文集》卷二。
    5(元)胡翰:《浦阳王氏义门碑颂》,《全元文》51册,286页,《胡仲子文集》卷六;《明史》卷296《郑濂传》附。
    6对于这些同居合爨大家族的数量,日本学者井上徹有细致统计,具见[日]井上徹著,钱杭译:《中国的宗族与国家礼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7584页。
    7戴素芳:《传统家训的伦理之维》,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21—22页。
    1此部分主要内容可参见张延昭:《元代“社”制与儒学教化》,《教育史研究》2009,3。
    2研究论文有杨讷《元代农村社制研究》,《历史研究》,1965,4等;有所涉及的论著如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等。
    3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1页。
    1(明)宋濂等:《元史》卷九三,北京:中华书局,1976,2354—2355页。
    2(元)佚名:《通制条格·理民·农桑》,“元代史料丛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189页。
    3(元)佚名:《通制条格·理民·立社巷长》,“元代史料丛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186页。
    4杨讷:《元代农村社制研究》,《历史研究》,1965,4。
    1(元)佚名:《通制条格·理民·立社巷长》,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186—187页
    2(元)佚名:《通制条格·理民·立社巷长》,“元代史料丛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187页。
    3(元)佚名:《通制条格·理民·农桑》,“元代史料丛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191—192页。
    4(明)宋濂等的《元史》记载与此稍有不同:“凡种田者,立牌橛于田侧,书某社某人于其上,社长以时点视劝诫,不率教者,籍其姓名,以授提点官责之。其有不敬父兄及凶恶者,亦然。仍大书其所犯于门, 俟其改过自新乃毁,如终岁不改,罚其代充本社夫役。”见《元史》卷九三,北京:中华书局,1976,2355页。另,违禁社众为众人服役之事,在南戏《杀狗记》中有所体现,可见是事实,且得到执行。
    1(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十六“职役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2908下—2909上。
    2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1页。
    3(元)王恽:《劝农文》,《全元文》6册,578页,《秋涧大全集》卷六二。
    4(元)蒲道源:《节妇郭氏诗序》,《全元文》21册,208-209页,《闲居丛稿》卷二十。
    1(元)蒲道源:《节妇曹氏墓志铭》,《全元文》21册,313页,《闲居丛稿》卷二五。
    2(明)宋濂等:《元史》卷一八五,北京:中华书局,1976,4247—4248页。
    3(元)王恽:《劝谕百姓文》,《全元文》6册,574—575页,《秋涧大全集》卷六二。
    4(元)王恽:《劝农文》,《全元文》6册,578页,《秋涧大全集》卷六二
    1(元)王结:《善俗要义》,《全元文》31册,335—348页,《文忠集》卷六。
    2(元)陆文圭:《中大夫江东肃政廉访使孙公墓志铭》,《全元文》17册,663页,《墙东类稿》卷一二。
    3(元)蒲道源:《前儒林郎西乡宣差燕立帖木儿遗爱碣》,《全元文》21册,301页,《闲居丛稿》卷一六。
    4(元)杨仁风:《新修文庙记》,《全元文》31册,7—8页,明弘治八年《潞州志》卷七。
    5徐征等:《全元曲》第六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4435—4436页。
    6(元)王祯撰,缪启榆、缪桂龙译注:《东鲁王氏农书·孝弟力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25。
    1(元)郭松年:《县令张密去思记》,《全元文》20册,557—557页,清雍正十年本《嘉靖高陵县志》卷四。
    2(元)乔醴:《来威屯令遗爱碑》,《全元文》28册,292—293页,清道光三十年刻本《南阳县志》卷十
    3(元)苏天爵:《故承事郎象山县尹李侯墓碑》,《全元文》40册,250—251页,《滋溪文稿》卷八。
    4(元)张继祖:《赵侯德政之碑》,《全元文》49册,27—28页,明正德十二年刻本《长葛县志》卷六。
    5(元)潘昂霄:《县尹张俭遗爱碑》,《全元文》28册,298页,清乾隆十三年《榆次县志》。
    6(元)萧惟斗:《醴泉县庙学记》,《全元文》10册,746—747页,《勤斋集》卷三。
    1(元)虞集:《云岩书院记》,《全元文》26册,496—497页,《道园学古录》卷二四。
    2(元)虞集:《吕简肃公神道碑铭》,《全元文》27册,490—491页,文渊阁本《山西通志》卷一九六。
    3(元)张翼:《县尹刘事义去思碑》,《全元文》28册,37页,清嘉庆十三年《禹城县志》卷七。
    4(元)黄溍:《重建永丰儒学记》,《全元文》29册,432页,《古今图书集成》一九六册。
    5(元)张翥:《刘侯去思德政二碑》,《全元文》48册,604页,明嘉靖三年刻本《上海县志》卷八。
    6(元)李天秩:《修武县乡学记(至大四年)》,《全元文》35册,214—215页,明成化二十二年刊《河南总志》卷一四。
    1(元)潘迪:《敬止斋记》,焦进文杨富学校注《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善俗》卷之二”,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163—164页。
    2(元)潘迪:《龙祠乡社义约序(至正六年)》,《全元文》51册,1—2页,焦进文杨富学校注《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善俗》卷之二”,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16页。此《龙祠乡社义约》,为元代现存唯一完整之“乡约”,对于相关研究,很有价值;刘坤太之《元代唐兀杨氏<述善集·龙祠义约>的伦理学探析》一文对此有详细探讨,见何广播主编:《述善集研究论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26—41页。
    3(元)伯颜宗道:《龙祠乡社义约赞》,《全元文》48册,10页;焦进文杨富学校注《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善俗》卷之二”,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27—28页。
    1程毅中:《宋元话本》,北京:中华书局,2003,2页。
    2(宋)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陆游集》(二),北京:中华书局,1976,870页。
    3(元)陶宗仪:《说郛》卷三《古杭游梦录》,转引自朱恒夫:《宋辽金元小说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83页。
    1(宋)罗烨编,周晓薇校点:《新编醉翁谈录》甲集卷之一“小说开辟”,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3页。
    2(宋)罗烨编,周晓薇校点:《新编醉翁谈录》甲集卷之一“小说开辟”,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3页。
    3(宋)罗烨编,周晓薇校点:《新编醉翁谈录》甲集卷之一“小说开辟”,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2页。
    4(宋)罗烨编,周晓薇校点:《新编醉翁谈录》甲集卷之一“小说开辟”,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3页。
    1(宋)罗烨编,周晓薇校点:《新编醉翁谈录》甲集卷之一“小说开辟”,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2页。
    2(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一《怀古》“涂巷小儿听说三国语”条,北京:中华书局,1981,7页。
    3(宋)罗烨编,周晓薇校点:《新编醉翁谈录》甲集卷之一“小说引子”,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2页。
    4(宋)罗烨编,周晓薇校点:《新编醉翁谈录》甲集卷之一“小说引子”,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2页
    5(元)胡祗遹:《黄氏诗卷序》,《全元文》5册,272页,《紫山大全集》卷八,四库全书本。
    1(元)佚名:《元典章》卷五十七刑部十九“杂禁”中“禁学散乐词传”及“禁弄蛇虫唱货郎儿”条,北京:中国书店,1990,820页下。
    2(元)佚名:《元典章》四十一刑部三“诸恶”部“谋反”中“乱言平民作歹”条北京:中国书店,1990,597页下——598页下。
    3(明)洪楩编,谭正明点校:《请平山堂话本》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3—38页。
    1(明)洪楩编,谭正明点校:《请平山堂话本》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52页。
    2曹欣桥选注:《宋元明话本小说选》,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44-55页。
    3曹欣桥选注:《宋元明话本小说选》,98—128页,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
    4转引自张兵:《宋辽金元小说史》,306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5转引自张兵:《宋辽金元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93页。
    1(元)龚开:《宋江三十六赞序》,《全元文》第5册,71页。
    2朱一玄编,朱天吉校:《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283页。
    3(明)袁无涯:《忠义水浒全书发凡》,《李卓吾评忠义水浒传》卷首,见朱一玄编,朱天吉校:《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284页。
    1(元)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七十六《鹧鸪引赠钗说高秀英词》,四库全书本。
    2(元)胡祗遹:《紫山大全集》卷七,四库全书本。
    3王季思编:《孤本元明杂剧》第三册《陶渊明东篱赏菊》,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8;转引自张兵:《宋辽金元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312页。
    4(元)杨维桢:《送朱女士桂英演史序》,《全元文》41册,236—237页,《东维子文集》卷六。
    1卢世华:《元代平话研究——原生态的通俗小说》,中华书局,2009,59—62页。
    2张兵:《宋辽金元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319页。
    3[俄]李福清著,尹锡康等译:《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41页。
    4朱子《通鉴纲目》为《三国志演义》提供了思想基础,已是定论。此论见周兆新:《三国演义从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78页。
    1(明)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见朱一玄编,朱天吉校:《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5859页。
    2(明)张尚德:《三国志通俗演义引》,见朱一玄编,朱天吉校:《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59页。
    1转引自陈汝衡:《说书史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51页。
    2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见《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319页。
    3(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序》,吴毓华:《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90,11。
    4(明)程羽文《<盛明杂剧三十种>序》,吴毓华:《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90,189页。
    1(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四《院本名目》,《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6554页。
    2(元)胡祗通:《赠宋氏序》,《全元文》第5册,260—261页,《紫山大全集》卷八。
    3许金榜:《元杂剧概论》,济南:齐鲁书社,1986,7页。
    4(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四,《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6438。
    1(元)杜仁杰:《[般涉调]耍孩儿·庄稼汉不识勾栏》,见徐征等主编:《全元曲》第十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7114—7115页。
    2(元)无名氏:《宦门子弟错立身》,见徐征等主编:《全元曲》第三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1846页。
    3(元)无名氏:《汉钟离度脱蓝采和》,见徐征等主编:《全元曲》第九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6607—6625页。
    4(元)高安道:《[般涉调]哨遍·淡嗓行院》,见徐征等主编:《全元曲》第十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 社,1998,7574—7575页。
    1傅乐淑:《元宫词百章笺注》,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11页,29页。另,第二首诗下有清人钱谦益之引杨维桢《宫录(词)》,云:“开国遗音乐府传,白翎飞上十三弦。大金优谏关卿在,伊尹扶汤进剧编。”杨氏为元中后期人,所言当为不虚,则此事当为属实,且在当时有一定影响也。
    2廖奔:《宋元戏剧文物与民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206—237页。
    3廖奔:《宋元戏剧文物与民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217—219页,237—242页。
    4黄竹三:《元初戏剧演出的重要史证——山西新绛元墓戏雕考述》,转引自吴国钦等编:《元杂剧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203—207页。
    5钟涛:《元杂剧艺术生产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167—168页。
    6徐征等主编:《全元曲·凡例》,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1页。
    7(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序》,见吴毓华:《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90,11。
    1以上分类参照许金榜著:《元杂剧概论》(齐鲁书社1986版)中所归之类,此分类不能包括所有元代戏剧,并且逻辑上也有不足。
    2(元)无名氏:《小张屠焚儿救母》,《全元曲》第八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5720—5735页。
    3(元)刘唐卿:《降桑椹蔡顺奉母》,《全元曲》第五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525—3574页。
    1(元)萧德祥:《杀狗劝夫》,《全元曲》第七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46434673页。另,同时南戏中亦有此剧,明徐渭《南词叙录》“宋元旧篇”中即有“杀狗劝夫”之记,可见此事在宋元时已经广泛流传于民间,见上书4673页。
    2(元)宫天挺:《范张鸡黍》,《全元曲》第五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605—3639页。
    3(元)秦简夫:《赵礼让肥》,《全元曲》第七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4575—4597页。
    4(元)王仲文:《救孝子》,《全元曲》第四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2283—2317页。
    5(元)秦简夫:《东堂老》,《全元曲》第七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4534—4572页。
    (元)无名氏:《九世同居》,《全元曲》第九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6656—6675页。
    1(元)秦简夫:《剪发待宾》,《全元曲》第七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4600—4623页。
    2(明)臧晋叔:《<元曲选>后集序》,见《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吴毓华编著,中国戏曲出版社1990,149。
    3前者出自明人何良俊《曲论》:然既谓之曲,须要有蒜酪。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册,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版,11页。此指元杂剧之“雄豪拙野”。后者见钟嗣成《录鬼簿》:吾党且啖蛤蜊,别与知味者道。指元杂剧之平民趣味。见钟嗣成《录鬼簿序》,《全元文》31册,110页。后人常用此二味形容元杂剧之“泼辣粗豪、质朴拙野、通俗自然”等风格,见罗斯宁:《元杂剧和元代民俗文化》,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3页。
    1(元)郑廷玉:《看钱奴》,《全元曲》第二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1268—1305页。
    2(元)关汉卿:《窦娥冤》,《全元曲》第一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261—302页。
    3(元)关汉卿:《裴度还带》,《全元曲》第一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39—382页。
    4(元)无名氏:《合同文字》,《全元曲》第九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6475—6497页。
    5余秋雨:《中国戏剧文化史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199页。
    6[台]颜天佑《元杂剧所反映之元代社会》,台北:化正书局有限公司,1984,37页。
    7程毅中:《试论古代历史剧》,转引自颜天佑《元杂剧所反映之元代社会》,台北:化正书局有限公司,1984, 37页。
    1(元)纪君祥:《赵氏孤儿》,见《全元曲》第四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2712—2745页。
    2(元)马致远:《汉宫秋》,《全元曲》第三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1689—1709页。
    3(元)王实甫:《西厢记》,《全元曲》第三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1966—2092页。
    4《全元曲》统计出《西厢记》有明刻本38种、清刻本37种,实为现存元杂剧中之刻本最多者。
    1(明)张凤翼:《新刻合并<西厢>序》,见吴毓华:《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90,109—110页。
    2(元)白朴:《墙头马上》,《全元曲》第二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737—764页。
    3(元)孙仲章:《堪头巾》,《全元曲》第五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105—3136页。
    4(元)无名氏:《争报恩》,《全元曲》第九卷,6536—6565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5(元)高文秀:《双献功》,《全元曲》第二卷,911—940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另,这类戏有一定数量,仇爱丽之硕士论文《元代“水浒戏”女性意识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8)有集中统计,可参见。
    6参见王天婵《元杂剧搽旦脚色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另有涂秀虹《水浒戏中的搽旦与《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见《北方论丛》,2005,5)、罗家坤《说元杂剧中的“搽旦”》(见《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8)等,可参见。
    1(元)祁彪佳:《孟子塞五种曲序》,见吴毓华:《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90,290页。
    2(元)郑大和等:《郑氏规范》,见徐梓编注:《家训——父祖的叮咛》,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114128页。
    3(元)唐兀忠显、唐兀崇喜:《龙祠乡社义约》,焦进文杨富学校注《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善俗》卷之一”,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24页。
    4(元)锺嗣成:《录鬼簿序》,《全元文》31册,古书流通处影印《(?)亭十二种》本《录鬼簿》卷首,110
    5(元)胡祗通:《赠宋氏序》,《全元文》第5册,260—261页,《紫山大全集》卷八。
    6(元)杨维桢:《沈氏今乐府序》,《全元文》41册,308-309页,《东维子文集》卷十一
    1(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序》,见吴毓华:《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90,11。
    2(元)夏庭芝《<青楼集>志》,见吴毓华:《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90,16页。
    3(元)钟嗣成、贾仲明:《录鬼簿正续编》,浦汉明校,成都:巴蜀书社,1996,146页。
    4郑宪春:《中国文化与中国戏剧》,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14页。
    5(清)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卷六十九《沧州诸儒学案表》,四部备要本,上海中华书局据清道光道州何氏刻本校刊,809页。
    6(元)赵汸:《送高则诚归永嘉序》《全元文》54册,301页,《东山存稿》卷一
    7关于《琵琶记》之写作年代,有不同说法,但均认为在元至正十七年至十九年之间,具体见汪诗佩《重读《琵琶记》:元末儒士高明的内心世界》,文见《元代文化研究》第二辑《中国传统文化与元代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编,中华书局,2009,3,666页下注释②
    8(明)高儒:《南词叙录》,转引自侯百朋:《琵琶记资料汇编》,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67页。
    1(元)高明:《琵琶记》,《高则诚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75页。
    2剧中有大段的人物道白,用来阐发儒家的人伦义理,限于篇幅,兹不引。
    3陈抱成:《中国的戏曲文化》,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95,21页。
    1[台]俞大纲:《中国戏剧新诠》,《思想与时代》131期,转引自颜天佑:《元杂剧所反映之元代社会》,台北:化正书局有限公司,1984,28页。
    2李修生:《元杂剧发展述略》,《文学遗产》1991年2期;杜桂萍:《戏曲教化功能的失范——元杂剧衰微论之一》,《北方论丛》1997年,1等。
    1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51页。
    2[波斯]: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上册,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29页。
    3[意]马克·波罗:《马克·波罗游记》,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87页。
    1吕锡琛:《道家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前言”,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2至元六年王重阳被封为“重阳全真开化真君”,其七徒亦各得“真人”封号,号曰“七真”,见忽必烈《褒封制词(至元六年正月)》,《全元文》3册,311—312页,正统藏本《金莲正宗仙源像传》,1988年文物出版社版《道家金石略》。
    3(元)李道谦:《全真第五代宗师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内传》,《全元文》第3册,468-7474页,1988年文物出版社版《道家金石略》。
    4(明)宋濂等:《元史》卷二百二,北京:中华书局,1976,4525页。
    1(元)长春壶天:《金莲正宗记序(太宗十三年辛丑)》,《全元文》22册,261—262页,涵芬楼本《道藏》第75册。
    2(元)李道谦:《甘水仙源录序》,《全元文》3册,466—467页,道藏本《甘水仙源录》卷一
    3(元)李鼎:《大元重修古楼观宗圣宫记》,《全元文》9册,44页,1988年文物出版社版《道家金石略》。
    4(元)朱象先:《文仙谷纯阳洞演化庵记》,《全元文》33册,110页,道藏本《古今楼观紫云台衍庆集》卷中。
    5(元)刘信:《钧州十方长春观重建玄元殿碑》,《全元文》58册,551—552页,民国二十年《禹县志》。
    6(元)孟攀鳞:《十方重阳万寿宫记(海迷失后元年十一月初吉)》,《全元文》2册,361页,1990年中州古籍出版社中国历代石刻搨本彚编)第四八册。
    7(元)宋子贞:《顺德府通真观碑》,《全元文》1册,167—168页,辑自中文出版社《正统道藏·甘水仙源录》卷十。
    1(元)徐琰:《广宁通玄太古真人郝宗师道行碑》,《全元文》10册,628页,1988年文物出版社《道家金石略》。
    2(金)丘处机:《丘处机集·磻溪集卷六》,济南:齐鲁书社,2005,84页。
    3(金)王喆:《王重阳集·重阳全真集卷九》,济南:齐鲁书社,2005,130页。
    4(金)谭处端:《谭刘王郝孙集·水云集卷中》,济南:齐鲁书社,2005,27页。
    5(元)李道谦:《全真第五代宗师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内传(至元十八年二月既望)》,《全元文》3册,468—474页,1988年文物出版社版《道家金石略》。
    6(元)尹志和:《清和道人北游录》卷四,《正统道藏·正一部》“弁”字号。
    1(元)王恽:《卫州胙城县虚灵观碑》《全元文》6册,432—433页,《秋涧大全集》卷五三。
    2(元)李道纯:《洁庵理蟾子程安道问三教一贯之道》,《全元文》24册,114—124页。
    3(元)李道纯:《教外隐语(授门人)》,《全元文》24册,145页。
    4(元)李道纯:《道德会元序(至元二十七年)》,《全元文》24册,92页。
    1(元)徐琰:《广宁通玄太古真人郝宗师道行碑》,《全元文》10册,628页,1988年文物出版社《道家金石略》。
    2(元)张杞:《重修磐石上清观记》,《全元文》46册32页,民国二十五年版《平度县志》卷三。
    3(元)张起岩:《崂山聚仙宫记》,《全元文》36册,79页,辑自清乾隆五年刊本《莱州府志》卷一三。
    4(元)白栋:《大元国辉州请佃户灵阳观记》,《全元文》11册,722页,1988年北京文物出版社《道家金石略》。
    1(元)刘玉等:《西山隐士玉真刘先生传》,《净明忠孝全书》卷一,见郭武:《<净明忠孝全书>研究——以宋元社会为背景的考察》(附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45页。
    2(元)刘玉等:《净明忠孝全书》卷三《玉真刘先生语录内集》,见郭武:《<净明忠孝全书>研究——以宋元社会为背景的考察》(附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55页。
    3(元)刘玉等:《净明忠孝全书》卷三《玉真刘先生语录内集》,见郭武:《<净明忠孝全书>研究——以宋元社会为背景的考察》(附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61页。
    4(元)刘玉等:《净明忠孝全书》卷三《玉真刘先生语录内集》,见郭武:《<净明忠孝全书>研究——以宋元社会为背景的考察》(附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58页。
    5(元)刘玉等:《净明忠孝全书》卷三《玉真刘先生语录内集》,见郭武:《<净明忠孝全书>研究——以宋元社会为背景的考察》(附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56页。
    6(元)刘玉等:《净明忠孝全书》卷三《玉真刘先生语录内集》,见郭武:《<净明忠孝全书>研究——以宋元社会为背景的考察》(附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55页。
    7(元)刘玉等:《净明忠孝全书》卷三《玉真刘先生语录内集》,见郭武:《<净明忠孝全书>研究——以宋元社会为背景的考察》(附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61页。
    1(元)刘玉等:《净明忠孝全书》卷三《玉真刘先生语录内集》,见郭武:《<净明忠孝全书>研究——以宋元社会为背景的考察》(附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64页。
    2(元)刘玉等:《净明忠孝全书》卷三《玉真刘先生语录内集》,见郭武:《<净明忠孝全书>研究——以宋元社会为背景的考察》(附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65页。
    3(元)刘玉等:《净明忠孝全书》卷三《玉真刘先生语录内集》,见郭武:《<净明忠孝全书>研究——以宋元社会为背景的考察》(附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66页。
    4(元)刘玉等:《净明忠孝全书》卷三《玉真刘先生语录内集》,见郭武:《<净明忠孝全书>研究——以宋元社会为背景的考察》(附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66页。
    5(元)刘玉等:《净明忠孝全书》卷三《玉真刘先生语录内集》,见郭武:《<净明忠孝全书>研究——以宋元社会为背景的考察》(附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83页。
    6(元)刘玉等:《净明忠孝全书》卷三《玉真刘先生语录内集》,见郭武:《<净明忠孝全书>研究——以宋元社会为背景的考察》(附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97页。
    7(元)刘玉等:《净明忠孝全书》卷三《玉真刘先生语录内集》,见郭武:《<净明忠孝全书>研究——以宋元社会为背景的考察》(附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59页。
    8(元)刘玉等:《净明忠孝全书》卷三《玉真刘先生语录内集》,见郭武:《<净明忠孝全书>研究——以宋元社会为背景的考察》(附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66页。
    1(元)刘玉等:《净明忠孝全书》卷三《玉真刘先生语录内集》,见郭武:《<净明忠孝全书>研究——以宋元社会为背景的考察》(附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页,386387页。
    2(元)刘楚:《旌阳道院记》,《全元文》57册,367—368页,《槎翁文集》卷五。
    3(元)刘楚:《旌阳道院记》,《全元文》57册,367—368页,《槎翁文集》卷五。
    4(元)刘楚:《兴国陈令尹德政颂》,《全元文》57册,266页,《槎翁文集》卷一;《兴国县修儒学记》,《全元文》57册,363—364页,《槎翁文集》卷五。
    1(元)张硅:《净明忠孝全书序》,《全元文》21册,770页,正统《道藏》卷21,页17777。
    2(元)赵世延:《净明忠孝全书序》,《全元文》21册,684—685页,正统《道藏》卷21,页17777。
    3(元)虞集:《正道净明忠孝全书序》,《全元文》26册,260页,正统《道藏》卷21,页17777。
    4(元)彭垫:《净明忠孝全书序》,《全元文》36册336页,中华书局影印本明正统《道藏》《净明忠孝全书》卷首。
    1(元)徐慧:《净明忠孝全书序》,66页,明正统道藏本《净明忠孝全书》卷一
    2(元)滕宾《正明净道忠孝全书序》,《全元文》31册,14页,《正统道藏》《正道净明忠孝全书》卷首。
    1如杨国荣《主体与主体间》一文中所言之“主体”,见《理性与价值》,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81—91页。
    2前文所述之“循吏”型官员和一些朝廷官员也对教化起了一定作用,从广义上讲,他们也应属于“儒士’范畴。但因为他们的教化活动前面已有所述,故此节“儒士”只针对有本节所述之教化活动之“儒士”,他们有些类似于上文28页所及之“精英”。
    3(元)蒲道源:《西轩王先生行实》,《全元文》21册,285—290页,《闲居丛稿》卷二六。
    1(清)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卷九十《鲁斋学案》,四部备要本,1071页下,上海:上海中华书局,据清道光道州何氏刻本校刊。
    2(元)姚燧:《国子司业滕君墓碣》,《全元文》9册,793页,《牧庵集》卷二六。
    3(元)阎复:《乡贤祠记》,《全元文》9册249—250页,康熙五十一年《高唐州志》卷一○。
    4(元)苏天爵:《元故国子司业砚公墓碑》,《全元文》40册232—233页,《滋溪文稿》卷七。
    1(明)宋濂等:《元史》卷一八九,北京:中华书局,1976,4327—4328页。
    2(元)同恕:《段思温先生墓志铭》,《全元文》19册389—390页,《榘庵集》卷六。
    3以上数据参考了田建平《元代出版史》的一些资料,见田建平:《元代出版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69页。
    4以上数据参见李瑞良:《中国古代图书流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72页。
    5(元)揭傒斯:《定宇陈先生栎墓志铭》,《全元文》28册,548—549页,《新安文献志》卷七一
    1(元)苏天爵:《静修刘先生墓表》,《全元文》40册,348—349页,《滋溪文稿》卷二十。
    2(元)揭傒斯:《大元敕赐故翰林学士资善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赠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左丞上护军追封临川郡公谥文正吴公神道碑》,《全元文》28册,506页,辑自《吴文正公文集》附录。
    3马宗霍:《中国经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132页。
    4(元)戴表元:《题王微仲孝悌类编后》,《全元文》12册,220页,《剡源文集》卷一九。
    5(元)熊禾:《言行龟鉴序》,《全元文》18册,537—538页,文渊阁四库全书《言行龟鉴》卷首。
    1(元)吴海:《厚本录序》,《全元文》54册,158—159页,《闻过斋集》卷一。
    2(元)李存:《百行冠冕诗序》,《全元文》33册,365—366页,《番阳仲公李先生文集》卷二六。
    3(元)唐元:《广孝启蒙序》,《全元文》24册,445—446页,《筠轩集》卷九。
    4(元)危素:《明伦传序》,《全元文》48册,231页,《危太仆文集》卷十。
    1(元)苏天爵:《焦先生墓表》,《全元文》40册351—352页,《滋溪文稿》卷二十。
    2(元)揭傒斯:《靖逸处士熊公墓志铭》,《全元文》28册541页,《揭文安公文集》卷八。
    3(元)蒲道源:《西轩王先生行实》,《全元文》21册,285—290页,《闲居丛稿》卷二六。
    4(元)程钜夫:《故平阳路提举学校官陈先生墓碑》,《全元文》16册,513—514页,《雪楼集》卷二二。
    1(元)程钜夫:《故河东两路宣慰司参议陈公墓碑》,《全元文》16册,516页,《雪楼集》卷二
    2(元)朱右:《虞隐君墓表》,《全元文》50册,665—666页,《白云稿》卷八。
    3(元)揭傒斯:《李隐君森墓志铭》,《全元文》28册,550页,《新安文献志》卷八八。
    4(元)杨德案:《孝莲坊记》,《全元文》22册,143—144页,1992年《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本《康熙当涂县志》卷二八。
    5(元)王构:《新河县重建学校记》,《全元文》13册,136页,明嘉靖二十七年《冀州志》卷二
    1(元)马舜臣:《重修庙学碑》,《全元文》13册,504—505页,1929年《单县志》卷二十。
    2(元)高纯厚:《重修庙学记》,《全元文》31册,93—94页,清嘉庆十年本《湖州通志》卷二六。
    3(元)吴澄:《岳麓书院重修记》,《全元文》15册,138—139页,《吴文正公文集》卷二○。
    4(元)赵孟頫:《故嘉议大夫浙东海右道肃正廉访使陈公墓碑》,《全元文》19册,268—270页,《松雪斋文集》外集。
    1(元)赵偕:《治县权宜为邑宰陈文昭设》,《全元文》60册,19—20页。《赵宝峰先生集》卷一
    2(元)杨德案:《孝莲坊记》,《全元文》22册,143—144页,1992年《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本《康熙当涂县志》卷二八。
    3(元)黄溍:《梅孝子传》,《全元文》30册,18页,《文献集》卷三。
    4(元)张之翰:《朱孝童诗序》11册,283页,《西岩集》卷一三。
    1(元)吴澄:《具庆堂记》,《全元文》15册,221页,《吴文正公集》卷二三。
    2(元)虞集:《蔡孝子诗序》,《全元文》26册,272—273页。
    3(元)戴良:《夏孝子诗序》,《全元文》53册,288—289页,《九灵山房文集》卷二一。
    4(元)贝琼:《过孝子传》,《全元文》44册,491页,《清江贝先生文集》卷一二。
    5(元)刘敏中:《题费尹傅岩卿孝感诗卷(至大二年)》,《全元文》11册,432页,《中庵先生刘文简公集》卷十三。
    1(元)萧惟斗:《李税使妻马氏哀诗序(大德十年)》,《全元文》10册,730页,《勤斋集》卷一
    2(元)程端学:《王氏女贞节诗序》,《全元文》32册171页,《积斋集》卷四。
    3(元)戴表元:《旌表节妇徐夫人诗序》,《全元文》12册143页,《剡源文集》卷一○。
    4(元)黄溍:《李节妇诗序》,《全元文》9册,67—68页,《文献集》卷五。
    5(元)刘敏中:《邹节妇诗序》,《全元文》11册,421页,《中庵先生刘文简公集》卷十三
    1(元)揭傒:《李节妇传》,《全元文》28册,473页,《揭文安公文集》补遗。
    2(元)虞集:《孝子谈君节妇廖夫人墓铭》,《全元文》27册,619—620页,《道园学古录》卷四八。
    3(元)袁桷:《郓城马节妇诗序》,《全元文》23册,251—252页,(清容居士集)卷四五。
    4(元)危素:《李节妇诗序(至正六年)》,《全元文》48册,200—201页,《危太仆文集》卷七。
    1(元)张养浩:《节妇柳氏传》,《全元文》24册,642—643页,《张文忠公文集》卷二三。
    2(元)王恽:《烈妇胡氏传》,《全元文》6册,363页,《秋涧大全集》卷四九。
    3(元)姚燧:《胡氏烈妇传》,《全元文》9册,482页,辑自《古今图书集成》之《明伦汇编·闺媛典》卷三四五《闺奇部》。
    4(元)任士林:《烈妇胡氏传》,《全元文》18册,433—434页,《松乡集》卷四。
    5(元)陆文圭:《任叔实遗稿序》,《全元文》17册,547—548页,《墙东类稿》卷九。
    1(元)任士林:《程氏受义堂诗卷叙》,《全元文》18册,356页,《松乡集》卷五。
    2(元)牟巘:《义门和乐诗序》,《全元文》7册591页,《牟氏陵阳集》卷一四。
    3(元)苟宗道:《怡斋诗序》,《全元文》11册706页,清同治十年《畿辅通志》卷一六三。
    4[台]许守泯:《江南第一家:元代浦江郑氏的发展及其士人网络》,《元史论丛》第十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278301页。
    5(元)黄溍:《青(?)郑君墓志铭》,《全元文》30册,414—416页,《文献集》卷三一。
    1(元)贡师泰:《湖州路儒学正潘君墓志铭》,《全元文》45册,344—345页,《贡礼部完斋集》卷八。
    2(元)张临:《崔居士墓志铭》,《全元文》47册,80—81页,民国二十二年重印《邹平县志》卷一七。
    3(元)危素:《宜兴储先生墓志铭》,《全元文》48册517页,《危太仆文集续集》卷六。
    4(元)黄溍:《青(?)居士郑君墓志铭》,《全元文》30册,414—416页,《文献集》卷三一
    5(元)蒲道源:《西轩王先生行实》,《全元文》21册285—290页,《闲居丛稿》卷二六。
    6(元)蒲道源:《提领杜君墓志铭》,《全元文》21册,309页,《闲居丛稿》卷二五。
    7(元)蒲道源:《孺人邓氏墓志铭》,《全元文》21册,307—308页,《闲居丛稿》卷二五。
    8(元)戴表元:《题王微仲孝悌类编后》,《全元文》12册,220页,《剡源文集》卷一九。
    1王晓清:《元代婚姻社会形态》,武汉:武汉出版社,2005,206页。
    2(元)蒲道源:《节妇郭氏诗序》,《全元文》21册208—209页,《闲居丛稿》卷二○。
    3(宋)程颢、程颐:《二程集》第三册《伊川易传》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1,979页。
    4(宋)程颢、程颐:《二程集》第一册《二程遗书》卷二十二下,北京:中华书局,1981,301页。
    1(元)张养浩:《为政忠告·牧民忠告》,卷下《闲居》,见(元)徐元瑞撰,杨讷点校:《吏学指南(外三种)》,“元代史料丛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310页。
    2(元)王结:《善俗要义》,《全元文》31册,335—348页,《文忠集》卷六。
    3(元)刘岳申:《许献臣女教书序》,《全元文》21册461—462页,《申斋集》卷一
    4(元)虞集:《女教书序》,《全元文》26册219页,《道园学古录》卷三三。
    5(元)蒲道源:《西轩王先生行实》,《全元文》21册285—290页,卷二六。
    6(元)黄溍:《慈溪黄君墓志铭》,《全元文》30册338—339页,卷九上。
    7(元)萧惟斗:《元故文学薛君寿之墓志铭》,《全元文》10册,782页,《勤斋集》卷四。
    8(元)萧惟斗:《秦王妃祠堂记(延祐五年)》,《全元文》10册,748—749页,《勤斋集》卷三。
    1(元)萧惟斗:《元故文学薛君寿之墓志铭》,《全元文》10册,782页,《勤斋集》卷四。
    2(元)萧惟斗:《秦王妃祠堂记(延祐五年)》,《全元文》10册,748—749页,《勤斋集》卷三。
    3(元)朱右:《杨孝妇传》,《全元文》50册,651—652页,《白云稿》卷三。
    4(元)柳贯:《傅节妇传》,《全元文》25册,330—331页,《待制集》卷一三。
    1(元)黄溍:《慈溪黄君墓志铭》,《全元文》30册338—339页,《文献集》卷九上。
    2(元)杨维桢:《顾节妇传》,《全元文》42册,286页,《杨铁崖文集全录》卷三。
    3(元)黄溍:《宜人贺氏墓志铭》,《全元文》30册,514页,《文献集》卷三九。
    1(元)杨维桢:《故邹元铭妻金氏墓志铭》,《全元文》42册,94页,《杨铁崖文集》卷二五。
    2(元)揭傒斯:《张节妇传》,《全元文》28册,474—475页,辑自对树书屋丛刻《草莽私乘》。
    3(元)张养浩:《节妇柳氏传》,《全元文》24册,642—643页,《张文忠公文集》卷二
    1(元)程文:《节妇汪夫人传》,《全元文》31册,469页,《新安文献志》卷九八。
    2(元)刘岳申:《丘节妇周氏传》,《全元文》21册,561—562页,《申斋集》卷一三。
    3(元)王旭:《赵节妇传(元贞元年)》,《全元文》19册,550—551页,《兰轩集》卷一六。
    4(元)程文:《节妇汪夫人传》,《全元文》31册,469页,《新安文献志》卷九八。
    1(元)陈旅:《节孝段氏传》,《全元文》37册,372页,《陈众仲文集》卷一三。
    2(元)陈旅:《石节妇诗序》,《全元文》37册,254页,《陈众仲文集》卷四。
    3(元)陈敬:《李节妇赵氏传》,《全元文》31册,126—127页,明嘉靖《衡阳州府志》卷八。
    1(元)马祖常:《王氏传》,《全元文》32册,445页,《石田集》卷一五。
    2(元)柳赞:《韩节妇传》,《全元文》33册,71—72页,清乾隆《直隶绛州志》卷一四。
    3(元)刘岳申:《丘节妇周氏传》,《全元文》21册,561—562页,《申斋集》卷一三。
    4(元)刘因:《书节妇贾韩》,《全元文》13册,425页,《静修先生文集》卷二一。
    5(元)李祁:《左氏节妇传》,《全元文》45册,514—515页,《云阳集》。
    1(元)杨维桢:《钱节妇传》,《全元文》42册,287页,《杨铁崖文集全录》卷三。
    2(元)邓文原:《故夫人俞氏墓志铭》,《全元文》21册,127页,《巴西文集》卷一
    3(元)谭景星:《故陈氏宜人谭氏行状》,《全元文》31册298—299页,《村西集》文集卷一O。
    4(元)马祖常:《节妇高氏传》,《全元文》32册,446页,《石田集》卷一五。
    1(元)揭傒斯:《张节妇传》,《全元文》28册,474—475页,对树书屋丛刻《草莽私乘》。
    2(元)陈旅:《三孀传》,《全元文》37册,373页,《陈众仲文集》卷一三。
    3(元)张以宁《李氏四节妇诗序》,《全元文》47册,486页,《翠屏集》卷三。
    4(元)贝琼:《贞节传》,《全元文》44册,492493页,《清江贝先生文集》卷一二。
    5(元)杨维桢:《曹氏世谱后序》,《全元文》41册,174175页,《东维子文集》卷三。
    1(元)同恕:《任正卿妻曹节君墓志铭》,《全元文》19册,415—417页,《榘庵集》卷六。
    2(元)同恕:《任正卿妻曹节君墓志铭》,《全元文》19册,415—417页,《榘庵集》卷六。
    3(元)马祖常:《故贞节赠容国夫人萨法礼氏碑铭》,《全元文》32册,506页,《石田集》卷一三。
    4(元)黄溍:《魏郡夫人伟吾氏墓志铭》,《全元文》30册,510—511页,《文献集》卷三九。
    1(元)柳贯:《宁节妇传》,《全元文》25册,333—334页,《待制集》卷一三。
    2(元)陈旅:宁节妇传》,《全元文》37册,371—372页,《陈众仲文集》卷一三。
    3(元)佚名:《元典章》,卷十八户部四“官民婚”之“命妇夫死不许改嫁”条,北京:中国书店,1990,290页下。
    4(元)程文:《节妇汪夫人传》,《全元文》31册,469页,《新安文献志》卷九八。
    5此数据见谭晓玲《元代列女人数之分析》,中国元史研究会编《元史论丛》第十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342页。
    6董家遵:《历代节烈妇女的统计》,《现代史学》第三卷第二期;转引自谭晓玲《元代列女人数之分析》,中国元史研究会编《元史论丛》第十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342页。
    7徐秉榆:《辽金元三代妇女节烈事迹与贞节观念之发展》,《食货》复刊10卷6期,1980;转引自谭晓玲《元代列女人数之分析》,中国元史研究会编《元史论丛》第十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342页。
    1美国学者Mark Elvin曾对表彰贞节制度进行过专门研究,认为由朝廷旌表节妇的制度发轫于1304年,即元大德八年,由明朝继续实施,清朝将之推向极端,其目的是为了“在百姓中推行儒家伦理”,见其所著《Female Virtue and the State in China:Past and Present》,转引自[美]曼素恩著,定宜庄颜宜葳译《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26页。笔者认为,此说应有根据,然在具体时间上尚不知根据什么材料,因笔者查寻《元史》相关内容,其最早时间应为皇庆二年,其年“冬十月,旌表高州民萧乂妻赵氏贞节”(见《元史》卷二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6,558页);而《元典章·圣政卷之一》有“旌孝节”条,记大德十一年五月“登宝位诏书内一款节该: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具实以闻,别加恩赐”,可见其作为政策来颁布于此年,见(元)佚名:《元典章》,北京:中国书店,1990,54页;然而在至元十年已有旌表“魏阿张养姑”并免役之事,见(元)佚名:《元典章》,北京:中国书店,1990,492页。可见,最早旌表应在至元十年。
    2(元)袁桷:《郓城马节妇诗序》,《全元文》23册,251—252页,《清容居士集》卷四五。
    3(元)柳贯:《韩节妇传》,《全元文》25册,332页,《待制集》卷一三。
    4(元)张养浩《孝子王善甫诗序》,《全元文》24册,583—584页,《张文忠公文集》卷一5(元)危素:《明伦传序(至正十年辛卯)》,《全元文》48册,231页,《危太仆文集》卷十。
    6(元)蒲道源:《节妇郭氏诗序》,《全元文》21册,208—209页,《闲居丛稿》卷二十。
    1(元)贡师泰:《跋汪节妇传》,《全元文》45册,202页,《贡礼部完斋集》卷八。
    2(元)李祁《左氏节妇传》,《全元文》45页,514515页,《云阳集》不载。
    3(元)郑介夫:《太平策(大德七年)》中尝言:号令不常,有如儿戏,或一年、二年,前后不同;或纶音初降,随即泯没,遂致民间有“一紧、二慢、三休”之谣。《全元文》39册,46—47页,清同治十二年江西书局刊本《元史纪事本末》卷一一。
    4(元)贝琼:《糜母张氏孝节铭》,《全元文》44册,489页,《清江贝先生文集》卷一二。
    1(元)贝琼:《糜母张氏孝节铭》,《全元文》44册,489页,《清江贝先生文集》卷一
    2王晓清:《元代婚姻社会形态》,武汉:武汉出版社2005,206页。
    3[台] 见氏所著《北宋士族—家族·婚姻·生活》,台北:长达印刷有限公司,2001年,185-186页。
    1中国元史研究会:《元史论丛》第十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版,342—349页,342—349页。
    2(元)干文传:《贞节堂记》,《全元文》32册,77—78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赵氏铁网珊瑚》卷九。
    1(明)宋濂:《题吴节妇诗后》,《同治金溪县志》卷三十三“艺文”。
    2(明)宋濂等:《元史》卷一八二,420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6。
    1(明)宋濂等:《元史》卷一八三,421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6。
    2(元)贡师泰:《皇太子赐书跋》,《全元文》45册,197页,《贡礼部完斋集》卷八。
    3(元)黄溍:《青(?)居士郑君墓志铭》,《全元文》30册,414—416页,《文献集》卷三一
    4(明)宋濂等:《元史》卷四十六,96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6。
    5(明)宋濂等:《元史》卷一二五,307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6。
    6(元)欧阳玄:《金溪县重建儒学记》,《全元文》34册,508—509页,清同治九年刻本《金溪县志》卷三三。
    7(清)程芳郑浴修等:《同治金溪县志》原序二,《同治金溪县志》卷首,《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西府县志辑50》,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1(元)曾冲子:《重修儒学记》,《全元文》8册,71—72页,同治九年《金溪县志》卷三三。
    2(元)欧阳玄:《金溪县重建儒学记(至正八年)》,《全元文》34册,508—509页,,清同治九年刻本《金溪县志》卷三三。
    3(元) 欧阳玄.《全溪县重建儒学记》.《全元文》34册,508—509页,清同治九年刻本《金溪县志》卷三三。
    4(清)程芳郑浴修等:《同治金溪县志》卷十六《名宦》,《中国地万志集成·江西府县志辑50》,江苏古藉出版社,110页上,1996。
    5(元)吴澄:《李学正小草序》,《全元文》14册,307页,《吴文正公文集》卷十一
    1(元)程钜夫:《青田书院记》,《全元文》16册,265—266页,《雪楼集》卷十二;《同治金溪县志》卷三十三“艺文”亦载。
    2谭小平主修、陈笑涛主纂:《金溪县志(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1002页。
    3谭小平主修、陈笑涛主纂:《金溪县志(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1001页。
    1(清)程芳郑浴修等:《同治金溪县志》卷二十《人物志二·名儒》,《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西府县志辑50》,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153下。
    2(清)程芳郑浴修等:《同治金溪县志》卷十六《名宦》,《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西府县志辑50》,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110页上。
    3(元)吴澄:《廉吏前金溪县尹李侯生祠记》,《全元文》15册,116—117页,《吴文正公文集》卷二○。
    4(清)程芳郑浴修等:《同治金溪县志》卷十六《名宦》,《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西府县志辑50》,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110页下。
    5(明)宋濂等:《元史》卷一九二,北京:中华书局,1976,4369页。
    6(清)程芳郑浴修等:《同治金溪县志》卷十六《名宦》,《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西府县志辑50》,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110页。
    7(元)欧阳玄:《金溪县重建儒学记》,《全元文》34册,508—509页,清同治九年本《金溪县志》卷三三。
    1分别见其文《新田黄节妇旌表门闾记(至正八年)》,《全元文》39册,513—514页,辑自清同治八年刻本《东乡县志》卷15;《孝女图记》,《全元文》39册515页,清同治九年刻本《金溪县志》卷三三。
    2(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三五《语录》下,北京:中华书局,1980,444页。
    3(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三五《语录》下,北京:中华书局,1980,432页。
    4张岂之:《中国思想学说史》(宋元卷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86页。
    1(元)吴仪:《三陆先生祠堂记》,《全元文》51册,117页,辑自清嘉庆十年《东乡县志》卷三。
    2(元)欧阳玄:《金溪县重建儒学记(至正八年)》,《全元文》34册,508—509页,清同治九年刻本《金溪县志》卷三三。
    3谭小平主修、陈笑涛主纂:《金溪县志(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1332页。
    4(清)程芳郑浴修等:《同治金溪县志》卷二十六《人物·孝友》,《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西府县志辑50》,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
    5谭小平主修、陈笑涛主纂:《金溪县志(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1334页。
    1谭小平主修、陈笑涛主纂:《金溪县志(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1334页。
    2谭小平主修、陈笑涛主纂:《金溪县志(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1000页。
    3谭小平主修、陈笑涛主纂:《金溪县志(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1332页。
    4(清)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卷五十七《梭山复斋学案》,四部备要本,上海中华书局据清道光道州何氏刻本校刊,667页上。
    5(宋)包恢:《诏旌青田陆氏十世同居记》,谭小平主修、陈笑涛主纂之《金溪县志(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1154页。
    6(元)程钜夫:《青田书院记》,《全元文》16册,265—266页,(雪楼集)卷一二。
    1(元)程钜夫:《青田书院记》,《全元文》16册,265—266页,《雪楼集》卷一
    2(元)吴澄:《一乐堂记》,《全元文》15册,224页,《吴文正公文集》卷二三。
    3谭小平主修、陈笑涛主纂:《金溪县志(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1317页。
    1谭小平主修、陈笑涛主纂:《金溪县志(下)》所列现存家谱统计,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1442—1483页。
    2谭小平主修、陈笑涛主纂之《金溪县志(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1319页。
    3谭小平主修、陈笑涛主纂之《金溪县志(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1321—1322页。
    4(元)虞集:《孝女赞》,《全元文》27册127128页,(道园学古录)卷一五。
    1(元)李存:《金溪县烈女庙记》,《全元文》33册,417—418页,《番阳仲公李先生文集》卷一四。
    2(元)吴师道:《金溪孝女祠记》,《全元文》34册,306—307页,《礼部集》卷二六。
    3(元)胡元垲:《金溪二孝女祠碑记》,《全元文》33册,68—69页,康熙五十九年《西江志》卷一五○。
    4(元)胡元垲:《金溪二孝女祠碑记》,《全元文》33册,68—69页,康熙五十九年《西江志》卷一五○。
    5(元)李存:《金溪县烈女庙记》,《全元文》33册,417—418页,《番阳仲公李先生文集》卷一四。
    6(元)刘杰:《重建孝女祠记》《全元文》58册,561—563页,同治元年《金溪县志》卷一
    1(元)吴师道:《金溪孝女祠记》,《全元文》34册,306—307页,《礼部集》卷二六。
    2(元)杨翮:《金溪县孝女庙乐謌》,《全元文》60册,465—466页,《佩玉斋类稿》卷一○。
    3(元)周自强:《孝女图记》,《全元文》39册,515页,清同治九年刻本《金溪县志》卷三三。
    4(元)虞集:《孝女赞》,《全元文》27册127—128页,《道园学古录》卷一五。
    5(元)吴师道:《金溪孝女祠记》,《全元文》34册,306—307页,《礼部集》卷二六。
    6(元)苏天爵:《跋金溪葛孝女赞》,《全元文》40册,96页,《滋溪文稿》卷二八。
    1(元)周自强:《《新田黄节妇旌表门闾记(至正八年)》,《全元文》39册,513—514页,辑自清同治八年刻本《东乡县志》卷一五。
    2(元)危素:《贞节传序》,《全元文》48册,254—255页,清康熙间本《东乡县志》卷七。
    3(元)黄玉孃:《祭夫文》,《全元文》36册,309—310页,清嘉庆十年《东乡县志》卷二
    4(元)黄玉孃:《训子诗》,《同治金溪县志》卷三十三“艺文”之七。
    5(元)危素:《贞节传序》,《全元文》48册254—255页,清康熙间刻本《东乡县志》卷七。
    6(元)危素:《贞节传序》,《全元文》48册254—255页,清康熙间刻本《东乡县志》卷七。
    7(元)吴澄:《题金溪吴节妇黄氏训子诗后》,《全元文》14册485—486页,《吴文正公文集》卷二八。
    1(元)周自强:《《新田黄节妇旌表门闾记(至正八年)》,《全元文》39册513—514页,辑自清同治八年刻本《东乡县志》卷一五。
    2(元)余阙:《题黄氏贞节集》,《全元文》49册142—143页,《青阳先生文集》卷五。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内容提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77。
    1王有英:《清前期社会教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
    2此种“官方知识”在民间的接受状况似乎可以在元朝之后流行甚广的一部日用百科全书类型的中国古代民间类书“事林广记”的不同版本上体现出来。此书元代有几种版本(名称亦有异)流传下来,从不同版本的内容比较中可略见一斑。今存有后至元庚辰(1340年)本,名曰《纂图增新群书类要事林广记》,其丁集卷上“儒类”,先列朱子《大学序》,继列“洒扫”“应对”“进退”与“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目,表明它们也是日用必备之知识;而在日本元禄12年(1699年)翻刻《新编群书类要事林广记》(此本俗称“和刻本”,日人森田宪司认为系直承元泰定本刊印)则无此。见《事林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99,89-92页。
    1、(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2、(元)佚名撰,鲍思陶点校:《蒙古秘史》,济南:齐鲁书社,2005
    3、(元)佚名撰:《元典章》,北京:中国书店,1990
    4、(元)佚名撰,黄时鉴点校:《通制条格》,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
    5、(元)苏天爵辑撰,姚景安点校:《元朝名臣事略》,北京:中华书局,1996
    6、(元)苏天爵:《滋溪文稿》,适园丛书本
    7、(元)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8、(元)许衡:《鲁斋遗书》,四部丛刊本
    9、(元)刘因:《静修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10、(元)郝经:《郝文忠公陵川集》,四库全书本
    11、(元)耶律楚才:《湛然居士文集》,中华书局,1986
    12、(元)刘秉忠:《藏春集》,四库全书本
    13、(元)魏初:《青崖集》,四库珍本
    14、(元)程钜夫:《雪楼集》,四库全书本
    15、(元)赵孟頫:《松雪斋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16、(元)吴澄:《吴文正公集》,清乾隆五十一年万氏刻本
    17、(元)方回:《桐江集》,《桐江续集》,四库珍本
    18、(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四部丛刊初编本
    19、(元)刘敏中:《中庵集》,四库全书本
    20、(元)姚燧:《牧庵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21、(元)邓文元:《巴西集》,清光绪二十五年绵阳吴氏刻本
    22、(元)马祖常:《石田文集》,《元四大家集》本
    23、(元)黄溍:《金华黄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24、(元)同恕:《榘庵集》,四库全书本
    25、(元)张养浩:《张文忠公文集》,四库全书本
    26、(元)袁桷:《清容居士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27、(元)柳贯:《柳待制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28、(元)揭傒思:《揭文安公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29、(元)王结:《王文忠集》,四库珍本
    30、(元)任士林:《松乡文集》,清光绪十六年补刻本
    31、(元)许有壬:《至正集》,清宣统三年河南教育总会石印本
    32、(元)朱德润:《存复斋集》,四部丛刊续编本
    33、(元)余阙:《青阳集》,四部丛刊续编本
    34、(元)李士瞻:《经济文集》,《湖北先正遗书》本
    35、(元)王逢《梧溪集》,《知不足斋丛书》本
    36、(元)陆文圭:《墙东类稿》,《常州先哲遗书》本
    37、(元)刘壎:《水云村泯稿》,清道光十八年爱余堂刻本
    38、(元)刘岳申:《申斋集》,四库全书本
    39、(元)牟瓛:《陵阳文集》,《吴兴丛书》本
    40、(元)戴表元:《剡溪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41、(元)吴莱:《渊颖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42、(元)欧阳玄:《圭峰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43、(元)郑元祐:《侨吴集》,北京图书馆藏清抄本
    44、(元)卢琦:《圭峰集》,明万历庄敏庆刊本
    45、(元)赵汸:《东山存稿》,清康熙赵吉士刊本
    46、(元)贡师泰:《玩斋集》,清乾隆南胡书塾刊本
    47、(元)杨维祯:《东维子文集》,四部丛刊本
    48、(元)郑玉:《师山先生文集》,清补明嘉靖刊本
    49、(元)李祁:《云阳集》,北京图书馆藏清抄本
    50、(元)陈基:《夷白斋稿》,四部丛刊三编本
    51、(元)宋濂:《宋学士文集》,四部丛刊本
    52、(元)危素:《危太仆文集》,《续集》,刘氏嘉业堂刊本
    53、(元)王祎:《王文忠公集》,《金华丛书》本
    54、(明)宋濂等:《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
    55、(明)高启:《高青丘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56、(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长沙:岳麓书社,1994
    57、(清)黄宗羲:《宋元学案》,据清道光道州何氏刻本校勘,上海:中华书局,1935
    58、(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北京:中国书店,1987
    59、(清)钱大昕著,陈文和点校:《十驾斋养新录》,上海:上海书店,1983
    60、(清)程芳郑浴修等:《同治金溪县志》原序二,《同治金溪县志》卷首,《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西府县志辑50》,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
    61、(清)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62、蔡美彪:《元代白话碑集录》,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63、焦进文杨富学校注《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
    1、(元)苏天爵:《元文类》,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2、(明)臧晋叔:《元曲选》,北京:中华书局,1958
    3、(清)顾嗣立:《元诗选》,北京:中华书局,2002
    5、隋树森:《元曲选外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
    6、隋树森:《全元散曲》,北京:中华书局,1963
    7、钟嗣成:《录鬼簿》,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8、徐征等:《全元曲》(112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版
    9、李修生:《全元文》(161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凤凰出版集团,1999——2004
    1、(宋、元)周密:《齐东野语》,《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宋、元)周密:《癸辛杂识》,《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元)杨瑀:《山居新语》,《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元)孔齐:《至正值记》,《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6、(元)姚寿桐:《乐郊私语》,《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7、(元)叶子奇:《草木子》,《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8、中华书局编辑部:《宋元方志集刊》(八),北京:中华书局,1990
    9、谭小平主修、陈笑涛主纂:《金溪县志(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
    1、蒙思明:《元代社会阶级制度》,北京:中华书局,1980
    2、韩儒林主编:《元朝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韩儒林:《穹庐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4、周良宵、顾菊英:《元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所:《元代文化研究》(第一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中国元史研究会:《元史论丛》(第五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元史论丛》(第十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7、中国谱牒学研究会编《谱牒学研究》(第一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谱牒学研究》(第二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谱牒学研究》(第三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谱牒学研究》(第四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
    8、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元杂剧鉴赏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9、萧启庆:《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
    10、李干:《元代社会经济史稿》,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
    11、史卫民:《元代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2、秦新林:《元代社会生活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13、张帆:《元代宰相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4、王晓清:《元代社会婚姻形态》,武汉:武汉出版社,2005
    15、张金铣:《元代地方行政制度研究》,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
    16、么书仪:《元代文人心态》,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17、徐子方:《挑战与抉择——元代文人心态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18、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19、陈学恂:《中国教育史研究》(宋元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0、申万里:《元代教育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1、程方平:《辽金元教育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版
    22、罗立刚:《宋元之际的哲学与文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3、李才栋等编:《元代教育制度管理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24、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
    25、徐梓:《元代书院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6、白新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
    27、尹德新主编:《历代教育笔记资料》(第三册),北京:劳动出版社,1993
    28、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
    29、王建军:《中国教育史新编》,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30、桂栖鹏:《元代进士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
    31、胡务:《元代庙学:无法割舍的儒学教育链》,成都:巴蜀书社,2005
    32、潘清:《元代江南民族重组与文化交融》,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33、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得以种社会学阐释》,北京:三联书店,1998
    34、欧阳周:《元代教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5、林拓:《文化的地理过程分析》,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36、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37、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38、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9、葛兆光:《思想史的写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0、黄书光:《中国社会教化的传统与变革》,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41、黄书光:《理学教育思想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42、丁钢:《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2、丁钢:《中国佛教教育:儒佛道教育比较研究》,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43、柳诒徵:《中国文化史》,北京:中国大百科图书出版社,1988
    44、龚书铎:《中国社会通史》(第四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45、陈高华,史卫民:《中国风俗通史》(元代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46、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7、翦伯赞:《中国史纲》,上海:上海生活书店,1947
    48、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46
    49、侯外庐等主编:《宋明理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50、陈来:《宋明理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51、冯尔康等:《中国宗族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52、翟博主编:《中国历代家训大观》,大连:大连出版社,1997
    53、徐扬杰:《宋明家族制度史论》,北京:三联书店,1992
    54、费成康:《中国的家法族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5、李文江、江太新:《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6、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7、林济:《长江中游宗族社会及其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8、余英时:《现代儒学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59、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0、余英时:《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1、乔伟:《中国法律制度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
    62、梁冶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63、梁冶平:《法律的文化解释》,北京:三联书店,1998
    64、马积高:《宋明理学与文学》,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
    65、余秋雨:《中国戏剧文化史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66、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剧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67、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上海: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
    68、容世成:《戏剧人类学初探——仪式、剧场与社群》,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9、罗斯宁:《元杂剧和元代民俗文化》,广州:广东高教出版社,2007
    70、李修生:《元杂剧史》,南京:南京古籍出版社,1998
    71、李修生:《元杂剧论集》,天津: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
    72、耿湘沅:《元杂剧所反映之时代精神》,台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73、黄士吉:《元杂剧创作论》,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
    74、陈建森:《元杂剧演述形态研究》,海口:海口南方出版社,1999
    75、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76、钟涛:《元杂剧艺术生产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77、郑传寅:《中国戏剧文化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78、王素美:《许衡的理学思想与文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9、陈正夫,何植靖:《许衡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80、王素美:《刘因的理学思想与文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81、商聚德:《刘因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82、王素美:《吴澄的理学思想与文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83、方旭东:《尊德性与道问学:吴澄哲学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84、任宜敏:《中国佛教史(元代)》,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85、蒋维乔:《中国佛教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86、任继愈:《中国道教史》,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87、徐中玉主编: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专题丛刊《本源·教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88、马建春:《元代东迁西域人及其文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89、李治安、王晓欣:《元史学概论》,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
    90、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91、于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2、郭武:《<净明忠孝全书>研究——以宋元社会为背景的考察》(附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93、何广播:《<述善集>研究论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
    94、陈得芝:《蒙元史研究丛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95、张岂之:《中国思想学说史(宋元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6、杨镰:《元诗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97、傅乐淑:《元宫词百章笺注》,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2000
    98、金忠明:《乐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99、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陈垣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100、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1981
    101、吴海航:《元代法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02、田建平:《元代出版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103、李瑞良:《中国古代图书流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4、陈抱成:《中国的戏曲文化》,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95
    106、胡兴东:《元代民事法律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07、卞孝萱、徐雁平编《书院与文化传承》,北京:中华书局,2009
    108、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元代文化研究”第二辑《中国传统文化与元代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9
    1、[阿]多桑撰,冯承钧译:《多桑蒙古史》,北京:中华书局,1962
    2、[意]马克·波罗:《马克·波罗游记》,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3、[德]傅海波[英]崔瑞得:《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4、[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5、[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6、[德]伊曼努尔·康德著,邓晓芒译:《实践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7、[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8、[法]福柯著,刘北城等译:《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2003
    9、[法]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北京:三联书店,2003
    10、[美]艾尔曼著,赵谱译:《从理学到朴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11、[美]D.布迪厄.C.莫里斯著;朱勇译:《中华帝国的法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2、[美]刘子健著,赵东梅译:《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13、[美]欧达伟著,董晓萍译:《中国民众思想史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85
    14、[美]杜维明著,钱文忠等译:《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5、[日]田中一成著,钱航、任余白译:《中国的宗族与戏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6、[日]沟口雄三等主编,孙歌等译:《中国的思维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7、[日]井上徹著,钱杭译,钱圣音校:《中国的宗族与国家礼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
    18、[英]莫里斯·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王铭铭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9[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20、Evelyn. Sakakida. Rawski. Education and Popular Literacy in Ch'ing China. Ann Abeo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79
    21.Yan-Shuan Lao, South Chinese Scholars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in Early Yuan:Some Preliminary Remarks, China under Mongol Rul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
    1、丁钢:《略论书院与乡俗教化》,《教育史研究》,1992,01
    2、黄书光:《论儒学社会化的若干途径》,《教育史研究》,1992,01
    3、黄书光:《教化权力之争:儒家教化思想主流地位的确立与发展》,《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02
    4、王启忠:《试论中国古代小说崇尚“教化”的传统》,《南京社会科学》,1995,04
    5、张振军:《惩治与教化:儒教对传统小说的影响》,《齐鲁学刊》,1995,04
    6、杜桂萍:《戏曲教化功能的失范——元杂剧衰微论之一》,《北方论丛》,1997,01
    7、王祥云:《关汉卿杂剧教化思想臆说》,《社会科学辑刊》,2005,04
    8、张璞:《元杂剧的兴衰与理学》,《柳州师专学报》,1996,04
    9、张大新:《元杂剧兴起的思想文化背景》,《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6
    10、李修生:《元杂剧与蒙元文化》,《雁北师院学报》1995,01
    11、章子仁:《无所顾忌的真实——元杂剧探胜》,《山东社会科学》,1995,05
    12、佟德真:《理学流变与元杂剧兴衰》,《学术论坛》,1995,04
    13、吴小红:《论元代的书院官学化与社会教化》,《江西社会科学》,2003,06
    14、陈怡:《朱元璋的教化思想及意义》,《职业圈》,2007,07
    15、秦川:《论古代小说中佛、道“劝惩教化”的地位和作用》,《安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6
    16、潘伟娜:《一部侧重伦理道德教化的童蒙课本——吕本中<童蒙训>考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1
    17、刘静:《走向民间生活的明代儒学教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18、王有英:《清前期社会教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19、王有英:《中国传统家训中的教化意蕴》,《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04
    20、张月中、周月亮:《传统教化的秘密与魅力》,《东岳论丛》,1992,01
    21、王毓明:《古代教化思想与形式》,《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6
    22、郑晓江:《儒家德治、教化与礼制的现代沉思》,《南昌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02
    23、李景林:《哲学的教化与教化的哲学——论儒学精神的根本特质》,《天津社会科学》,2005,06
    24、詹世友:《论教化的三大原理》,《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
    25、陈得芝:《从“九儒十丐”看元代儒士的地位》,《光明日报》1986,6,18史学版
    25、李兵:《元代书院与程朱理学的传播》,《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26、苏力:《元代地方精英与基层社会》,中央民族大学2007级博士论文
    27、苏力:《元代劝农文对农民的劝化》,《农业考古》,2006,04
    28、苏惠慧:《元代新安理学研究》,安徽师范大学2006级硕士论文
    29、陈·巴特尔、李莉:《元代科举考试时断时续的文化解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
    30、秦新林:《试论元代的科举考试及其特点》,《殷都学刊》,2003,02
    31、杜芳琴:《元代理学初渐对妇女的影响》,《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 04
    32、葛仁考:《元代汉族妇女守节问题初探》,《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01
    33、位雪艳:《元代妇女贞节问题再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03
    34、位雪艳、徐适端:《从<元史·列女传>析元代妇女的贞节观》,《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
    35、叶志衡:《元代文学家的理学因缘》,《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36、宁俊伟:《<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与元代的教育思想》,《高校理论战线》,2007,06
    37、彭茵:《“不负科名”:元末文人余阙述略——兼论元代少数民族文人群体出现的土壤》《南京社会科学》,2007,08
    38、任宜敏:《元代宗教政策略论》,《文史哲》,2007,04
    39、王建军:《教养化育与科举主导:元代国子监办学模式的演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2
    40、赵华富:《元代世家大族谱牒之最——徽州汪氏谱牒》,《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2005
    41、阎秋凤:《许衡在元代理学官学化中的地位》,《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02
    42、宋志明、许宁:《许衡与元代的文化认同》,《邯郸学院学报》,2006,02
    43、庄电一:《宁夏固原:探寻元代开城人生存状况》,《光明日报》2007,8、22,5版
    44、刘畅:《元代中原地区私学探微》,《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09
    45、任崇岳:《元代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中州学刊》,2005,05
    46、齐峰、王醒:《元代山西地区的信息传播与出版活动》,《出版发行研究》,2005,01
    47、萧启庆:《元代多族士人网络中的师生关系》,《历史研究》2005,01
    48、何泉达:《简论元代的早逝》,《史林》,2005,05
    49、罗斯宁:《元杂剧在元代的口头传播》,《戏剧艺术》,2005,06
    50、吴小红:《论元代的书院官学化与社会教化》,《江西社会科学》,2003,06
    51、陈·巴特尔:《元代书院官学化的历史文化解释》,《新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03
    52、肖永明、刘平:《书院社会教化的实施途径》,《教育评论》,2003,03
    53、伍光辉:《论元代广告散曲》,《中国文学研究》,2003,02
    54、申万里:《从社会交往看元代江南儒士的社会网络——以戴表元为例》,《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04
    55、薛林平、王季卿:《山西元代传统戏场建筑研究》,《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 04
    56、周少川:《元代汉儒民族思想的发展进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02
    57、申万里:《元代江南儒学的小学与大学考》,《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
    58、申万里:《元初江南儒士的处境及社会角色的转变》,《史学月刊》,2003,03
    59、范军:《元代的书业广告》,《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06
    60、查洪德:《元代理学“流而为文”与理学文学的两相浸润》,《文学评论》,2002,05
    61、孙悟湖:《元代宗教文化的特点》,《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6
    62、王风雷:《补论元代科举的几个问题》,《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01
    63,胡兴东:《元代“社”的职能考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04
    64、黄竹三:《舞楼寻踪——记现存最大和最小的元代戏台》,《黄河》,2001,03
    65、刘祯:《元代文化新论》,《社会科学辑刊》,2000,04
    66、周晓光:《新安理学与徽州宗族社会》,《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01
    67、赵华富:《元代新安理学家弘扬朱子学的学术活动》,《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06
    68、彭茵:《纽结三纲重接续——式论元代伦理道德剧》,《南京社会科学》,2000,10
    69、张良才:《和会朱陆:元代理学教育哲学的特点》,《齐鲁学刊》,1999,05
    70、徐远和:《元代礼乐思想探析》,《文史哲》,1999,03
    71、杨金荣:《潜邸侍臣与元代的“二期儒治”》,《江汉论坛》,1998,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