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主义和实用主义视角下的意向性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了意向性的概念史、问题域及其研究意义,以铺垫丹尼尔·丹尼特意向姿态理论的背景,并比较了了意向性问题的两种研究进路(现象学的和分析哲学的),论述了它们的合法性和意义。第二部分具体介绍意向姿态理论的运作。第三部分探讨意向性和表征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它们的相互说明获得更具体的理解,并从这一视角检视丹尼特的意向姿态理论,指出一个对丹尼特意向性观点的反驳可能。第四部分将实用主义传统中确立的一些思想原则,用于解读丹尼特的意向姿态理论,以期对实用主义传统如何渗入当代心灵哲学问题,获得一些具体的(虽然是局域化的)认知;并且初步探讨丹尼特的某些看似激进的意向性理论,在实用主义哲学背景中的(同上一部分的反驳处于不同层次的)合法性;最后引述和分析了新实用主义者理查·罗蒂对丹尼特的批评。第5部分将从我自己的立场出发做出对丹尼特理论的分别做出有限程度的辩护和反驳。
The first part of this article includes a conceptual history of intentionality, the horizon of this issu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of it. And this constructs the background of Daniel Dennett's theory of the Intentional Stance. The second part explains how the intentional stance theory works in details. The third part analy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oncept of intentionality and representation, thereby achieve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very issue. A possible refutation of Dennett's view on intentionality will also be introduced here. The fourth part is devoted to an interpretation of Dennett's theory by appealing to some principles from Pragmatism. Thereby, we are expected to have some more spec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agmatism and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of mind. Furthermore, I will discuss the legitimacy of Dennett's theory in the context of pragmatism. At the end of this part, I will quote and analyze the neo-pragmatist Richard Rorty's criticism of Dennett. The fifth part will defend and refute the theory of Dennett from my own point of view respectively to a certain degree.
引文
1一般认为“意向性”概念来自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经布伦塔诺改造使用,成为现代哲学讨论的一个关键词汇。也有学者指出意向性的概念甚至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见Barry Smith, Introduction to The Coambridge Companion to Husserl, p.15转引自张汝伦.二十世纪德国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第89页。
    2 Franz Brentano.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Mental and Physical Phenomena"[A]. In:D.Chalmers (ed) Philosophy of Mind: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479-484. Franz Brentano. The Origin of Our Knowledge of Right and Wrong. Trans. R. M. Chishomlm and E. H. Schneewind.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9). p.14转引自转引自张汝伦.二十世纪德国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第89页。本文将要探讨的丹尼尔·丹尼特同样认为,意向性是比意识更基础的东西,意识是在进化过程后期才出现的意向性构存在的一个子集。但是,丹尼特的这些考虑有着同布伦塔诺完全不同的背景和指向。
    1有一系列文章表达了对要点1的反对,核心质疑是“感受性”这类心理现象可以没有对象,如T.Negel在《作为一只蝙蝠是什么样的》一文中描述的:对这类争辩,本文存而不论。而要点3,即意向性是心理现象独有特征,也和某些当代观念格格不入,后者将意向性概念的应用谱系扩展到非人动物乃至人造物,并不接受传统的心理-物理区分,如本文将要进行探讨的丹尼特。此外,布伦塔诺将意向性看成心理活动的根本特征,这一点也不被许多当代论者接受,如福多认为,心理状态的意向性属性根源于心理表征的语义属性,后者才是心理状态的不可还原的属性。
    2借用了“第一人称哲学的局限”一文中的界定。程炼.第一人称哲学的局限[A].见:程炼.思想与论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同时需要指出,对第一、三人称方法区分的坚持,同样在分析哲学家中存在,如J.塞尔、T.内格尔等人。
    3刘放桐 编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1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M](修订版).北京:三联书店,2007:第252页。
    2如维特根斯坦对私人语言的批判,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瓦解了现象学得以可能的前提——尽管胡塞尔自己早在《逻辑研究》中即已看到了表达式的交往特征即公共性。另外如维特根斯坦“举起手臂”的著名例子(但我不认为这个例子足以论证现象学的内在路线的失败)。又如普特南孪生地球的思想实验表明内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区分其实足可疑的,这进而又意味着第一人称式的自省和信念,如果是有意义(内容)的话,将极大地依赖于思想者的外部条件。而第一人称哲学家试图通过排除这些外部条件(在它们看来,这些条件都是成问题的、值得怀疑的),来达到某种不可动摇的哲学结论。参考程炼.第一人称哲学的局限[A].见:程炼.思想与论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另外参考张庆熊.维特根斯坦对意向性问题的重新思考[J].哲学研究,2007年08期:54-61页。
    1国内对丹尼特较早的译文,有“异现象学”、“异源现象学”、“异种现象学”等译法。在刘占峰的博士论文中将它译作异己现象学,我认为这个译名更妥善。如刘占峰所说,它体现与胡塞尔现象学在实施主体和解释对象方面的区别。一方面,可以与胡塞尔的“自我现象学”对应起来,另一方面, 可以兼顾到材料来源、实施主体和解释对象等方面的特点。见刘占峰.解释与心灵的本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学位论文,2007年:第25-26页。
    1高新民 刘占峰.意向性理论的当代发展[J].哲学动态,2004年第8期:第15-18页。
    2高新民.现代西方心灵哲学[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第422页。
    3 R.Chisholm. Perceiving:a philosophical study. Ithaca,1957,p.170-171转引自刘占峰.解释与心灵的本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学位论文,2007:第52页。
    4同上,第52页。蒯因的观点有其行为主义哲学作为背景,也无法被广泛接受。
    1塞尔的这些看法见于《意向性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心·脑与科学》两本著作;以上内容转引自高新民.现代西方心灵哲学[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第418页。
    2J.塞尔.意向性——论心灵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第4页。
    1纪虎民.丹尼特[A].见:章士嵘主编.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心智哲学[C].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第163页。
    2J.Symons. On Dennett[M]. Wadsworth,2002:p.8转引自刘占峰.解释与心灵的本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学位论文,2007年:第12页。
    3见约翰·布罗克曼:《第三种文化》[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年,第179-180页。转引自刘占峰.解释与心灵的本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学位论文,2007年:第12页。
    4同上,第178页。转引自转引自刘占峰.解释与心灵的本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学位论文,2007年:第12页。
    5 A. Brook and Don Ross. Daniel Dennett[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p.3转引自刘占峰.解释与心灵的本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学位论文,2007年:第12页。
    6J.塞尔 著.刘叶涛 译.意向性——论心灵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第270页。
    1丹尼尔·丹尼特.我的哲学研究综述[A].朱志方译.见:欧阳康.当代英美著名哲学家学术自述[C].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03页。
    2命题态度是由罗素创立的术语,指由“认为”,“希望”,“担忧”,“要求”,“但愿”,“相信”,“猜测”,“考虑”之类的动词所表示的心的活动。这些动词是命题动词,以与“知道”,“看见”,“闻起来”,“觉得”等认知动词相区别。这两种类型的动词都需要语法宾格。不过,与认知动词不同,命题动词并不必然有现实中的某物与其语法宾格相对应。如果我看见X,那么有X;如果我看见P,则P是真的。不过,如果我希望X,X是否存在却是悬而未决的;如果我希望P,P是否为真也仍然是悬而未决的。大休而言,命题态度可以看成意向性的语言形式。
    3丹尼尔·丹尼特.心灵种种——对意识的探索[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第25页。语用学角度的看法,参考了任晓明 李旭燕.当代美国心灵哲学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06年第5期。
    1 Daniel Dennett. "True Believers: The Intentional Strategy And Why It Works"[A]. In:D.Chalmers (ed) Philosophv of Mind: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556-568.
    2对意向姿态理论的概括参考了刘高岑.心理意向:实在的还是工具的——当代心智哲学关于心理意向性的两种代表性理论[J].哲学动态,2005年第11期。
    3丹尼尔·丹尼特.心灵种种——对意识的探索[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第25页。
    1丹尼尔·丹尼特.心灵种种——对意识的探索[Ml.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第25-26页。
    2刘占峰.解释与心灵的本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学位论文,2007,第68页。
    3丹尼尔·丹尼特.我的哲学研究综述[A].朱志方译.见:欧阳康.当代英美著名哲学家学术自述[C].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09页。
    1作为当代心灵哲学中同样引人注目的一支,丘奇兰德夫妇的取消唯物论同样和丹尼特理论有激烈交锋。
    2Belief词条,见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belief/
    3J.塞尔.意向性——论心灵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第28-37页。
    4我认为塞尔的潜台词是这样的:认为信念和愿望拥有基础地位,这各观点很大程度是由前述语义句法分析中支持的,然而塞尔似乎认为这种层次上的刻画并不是最基础的,他要在对更原始的内省报告的感知中确定基础。
    1这一点在丹尼特的著述里没有正面说明,但是他始终是在这两种意义上使用“信念的归属”这样的术语的。
    2丹尼尔·丹尼特.心灵种种——对意识的探索[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第40页。
    3丹尼尔·丹尼特.心灵种种——对意识的探索[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第34页。
    4 Daniel Dennett. "True Believers: The Intentional Strategy And Why It Works"[A]. In:D.Chalmers (ed) Philosophy of Mind: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556-568语义学的问题将在后文进一步探讨。
    1丹尼尔·丹尼特.心灵种种——对意识的探索[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第32页。
    2其实按照这种方案,丹尼特也可以用“心灵的关涉性”这样语义上行的术语,代替可能有二元论意味的“意向性”一词。
    3丹尼尔·丹尼特.心灵种种——对意识的探索[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第30页。
    1我最早在R.Millikan的“生物语义学”一文中读到类似的想法(他的例子是蟾蜍)。见Ruth Garrett Millikan. "Biosemantics"[A]. In:D.Chalmers (ed) Philosophy of Mind: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500-509.
    2洛克.人类理解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第266页。
    3如贝克莱认为:“心灵有时看到这些观念有几个是互相联合着的,因此.它就以一个名称来标记它们,认它们为一个东西。例如.它如果看见某种颜色、滋味、气味、形象和硬度常在一块.则它便把这些性质当做一个独立的事物,而以苹果一名来表示它。别的一些观念的集合又可以构成一块石、一棵树、一本书和其他相似的可感觉的东西,这些东西,对按其适意的或不适意的,刺激起爱、憎、喜、忧等感情来。”见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第1页。
    1这种还原是单纯从技术层面上说的。事实上,对所有这些“还原”来说,意向姿态永远不会被彻底抛开,因为在把对象当成物理或设计系统考察的时候,其实往往是以意向姿态作为参照和未言明的前提的,否则甚至难以把它当成同一个系统。
    1可能有论者会认为当这些系统复杂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涌现”问题。我认为,至少在迄今为止能够人为构造的实际的机械系统中,考虑这个问题都有点过于奢侈。
    2对人类心灵表征的描述,还需要一套专业的语汇和分析框架,这里只是大致呈现。
    3丹尼特的立场由于使用解释主义的说话策略而不容易概括,但是可以认为他是倾向于这一点的。丹尼特举过一个不断复杂以至于获得心灵的恒温器的例子,认为这个恒温器复杂到一定程度就和人类心灵没有本质区别了,然而这个程度究竟如何却没有得到说明。
    1W.V.奎因.实用主义者在经验论中的地位[J].哲学译丛,1990年第6期。
    2江怡.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现状及其分析[J].哲学动态,2004年第1期。
    1In B.Dahlbom(Ed.) Dannett and his Critics: Demystffiing Mind [C]. Blackwell Publishers,1993.p.3-7
    1皮尔士.什么是实用主义[A].见:科学哲学论文集(英文版)[C](P198).转引自涂纪亮.实用主义: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五卷第二期。
    2皮尔士.皮尔士文集(英文版)[M]转引自涂纪亮.实用主义: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五卷第二期。
    3涂纪亮.实用主义: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五卷第二期。
    4詹姆斯.真理的意义[A].见:《实用主义》续篇(英文版)[M].p.195.转引自涂纪亮.实用主义: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五卷第二期。
    5涂纪亮.实用主义: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五卷第二期。
    1其实这种思路功能主义的一些论证也甚为相似,参见丘奇兰德对功能主义“感受性质难题”的辩护Paul.M.Churchland, A Neurocomputational Perspective: The Nature of Mind and the Structure ofScience[M], The MIT Press,1989:23-44.
    2詹姆士.《实用主义》[M]。转引自何向东吕进.论实用主义的“真理论”[J].哲学研究,2007年第2期:90-94。
    3问上
    4杜威,《人的问题》[M]。转引自何向东 吕进.论实用主义的“真理论”[J].哲学研究,2007年第2期。
    5注意这更接近詹姆士的表述,而皮尔士的基本主张只是说:第一,真理是思想与外部实在的符合,是认识的理想极限,同时也是认识者共同体最后达成的共识。第二,一个观念的意义是由它的真(假定它为真)所引起的所有可能行动的总和。
    6朱志方.什么是实用主义[A].见: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2004。
    7维特根斯坦对私人语言的批判、甲虫论证,思路与实用主义者有异曲同工之处,而他的思想可能导致— 种哲学上的行为主义理论。蒯因(W.V. Quine)那里则明确发展出行为主义的意义理论。
    1R罗蒂.实用主义:过去与现在[J].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18-24。
    2杜威.哲学的改造[M].转引自何向东吕进.论实用主义的“真理论”[J].哲学研究,2007年第2期。
    3W.V.奎因.实用主义者在经验论中的地位[J].哲学译丛,1990年第6期。
    1 R.Rorty. "comments on dennett"[A]. In Synthese 53[M]. D. Reidel Publishing.1982.
    2同上,第181页。
    3引自牛顿“智慧的灵光——完美和谐的宇宙来自上帝的统治”一文。
    4 R. Rorty. "Holism. Intrinsicality. and the Ambition of Transcendence"[A]. In:B.Dahlbom(Ed.) Dannett and hisCritics: Demystffiing Mind [C]. Blackwell Publishers,1993:p.185
    1 R.Rorty. "comments on dennett"[A], In Synthese 53[M]. D. Reidel Publishing,1982:p.183.
    2R. Rorty. "Holism, Intrinsicality. and the Ambition of Transcendence"[A]. In:B.Dahlbom(Ed.) Dannett and hisCritics:Demystffiing Mind [C]. Blackwell Publishers.1993:p.185.
    3 R.Rorty. "comments on dennett"[A], In Synthese 53[M]. D. Reidel Publishing,1982:p.186.
    4同上,第186页。
    5R.罗蒂.当代分析哲学中的一种实用主义观点[J].世界哲学,2003年第3期,第18页。
    6 Daniel Dennett. "Back from the Drawing Board"[A]. In:B.Dahlbom(Ed.) Dannett and hisCritics: Demystffiing Mind [C]. Blackwell Publishers,1993:p.233.
    1同上,第233页。
    1丹尼尔·丹尼特.心灵种种——对意识的探索[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第31页。
    2这两个原则最早来自蒯因对翻译问题的讨论,丹尼接过丹尼特的表述,对这两个原则分别下了定义:规范原则是指“人们向一生物归属命题态度,应该是它根据其环境‘应当具有’的”;投射原则是指“人们向一生物归属命题态度,应该是他认为自己在那些环境中会具有的。”见D.Dennett. The Intentional Stance. The MIT Press,1987. p.343转引自刘占峰.解释与心灵的本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学位论文,2007:第73页。
    1刘高岑.心理意向:实在的还是工具的——当代心智哲学关于心理意向性的两种代表性理论[J].哲学动态,2005年第11期:第34-35页。
    2 D.Dennett. Brainstorms[M]. The Harveser Press,1981:P.34转引自刘占峰.解释与心灵的本质——以丹尼特为个案探索马克思主义意识论与当代心灵哲学的对话[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学位论文,2007年:第70页,译文有改动。
    3 Matthew Elton. Daniel Dennett: Reconciling Science and Our Self-Conception[M]. Polity,2003转引自刘占峰.解释与心灵的本质——以丹尼特为个案探索马克思主义意识论与当代心灵哲学的对话[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十生学位论文,2007年:第71页。
    1 Daniel Dennett. "True Believers: The Intentional Strategy And Why It Works"[A], In:D.Chalmers (ed) Philosophy of Mind: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562.
    2田平.自然化的心灵[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第157页。转引自王妹慧.丹尼尔·丹尼特的意向工具主义评析[D].山西: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 Daniel Dennett. "True Believers:The Intentional Strategy And Why It Works"[A]. In:D.Chalmers (ed) Philosophy of Mind: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566.
    2 Daniel Dennett. "True Believers: The Intentional Strategy And Why It Works"[A]. In:D.Chalmers (ed) Philosophy of Mind: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566.
    1. Daniel Dennett. "True Believers:The Intentional Strategy And Why It Works"[A]. In: D.Chalmers (ed) Philosophy of Mind: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556-568.
    2. Daniel Dennett. "Back from the Drawing Board"[A]. In:B.Dahlbom(Ed.) Dannett and hisCritics: Demystffiing Mind [C]. Blackwell Publishers,1993:p.203-235.
    3. John Searle. "Can Computers Think?"[A]. In:D.Chalmers (ed) Philosophy of Mind: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669-675.
    4. Ned Block. "Troubles with Functionalism"[A]. In:D.Chalmers (ed) Philosophy of Mind: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94-98.
    5. Franz Brentano.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Mental and Physical Phenomena"[A]. In: D.Chalmers (ed) Philosophy of Mind: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479-484.
    6. Fred Dretske. "A Recipe for Thought"[A]. In:D.Chalmers (ed) Philosophy of Mind: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491-499.
    7. Ruth Garrett Millikan. "Biosemantics"[A]. In:D.Chalmers (ed) Philosophy of Mind: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p.2002,500-509.
    8. R. Rorty. "Holism, Intrinsicality, and the Ambition of Transcendence"[A]. In:B.Dahlbom(Ed.) Dannett and hisCritics: Demystffiing Mind [C]. Blackwell Publishers,1993:p.184-202.
    9. R.Rorty. "comments on dennett"[A], In Synthese 53[M]. D. Reidel Publishing,1982: p.181-187.
    10. Bo Dahlbom. "Mind is Artificial"[A]. In:B.Dahlbom(Ed.) Dannett and hisCritics: Demystffiing Mind [C]. Blackwell Publishers,1993:p.161-184.
    11. C.S.Peirce. "How to Make Our Ideas Clear"[J]. Popular Science Monthly 12 (January 1878).
    12. C.S.Peirce. "The Fixation of Belief "[J]. Popular Science Monthly 12 (January 1878).
    13. Paul.M.Churchland. A Neurocomputational Perspective: The Nature of Mind and the Structure of Science[M], The MIT Press,1989.
    14. Matthew Elton. Daniel Dennett: Reconciling Science and Our Self-Conception[M]. Polity, 2003.
    15. Christopher Hookway, "Pragmatism", SEP: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pragmatism/
    16. Eric Schwitzgebel, "Belief, SEP: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belief/
    17.丹尼尔·丹尼特.我的哲学研究综述[A].朱志方译.见:欧阳康.当代英美著名哲学家学术自述[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99-119.
    18.丹尼尔·丹尼特.心灵种种——对意识的探索[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9.丹尼尔·丹尼特.意识的解释[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0.纪虎民.丹尼特[A].见:章士嵘主编.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心智哲学[C].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21.张庆熊等著.二十世纪英美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2.张庆熊.维特根斯坦对意向性问题的重新思考[J].哲学研究,2007年08期:54-61.
    23.张汝伦.二十世纪德国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4.倪梁康.现象学的始基——对胡塞尔《逻辑研究》的理解与思考[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25.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M](修订版).北京:三联书店,2007.
    26.刘占峰.解释与心灵的本质——以丹尼特为个案探索马克思主义意识论与当代心灵哲学的对话[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学位论文,2007年。
    27.高新民.现代西方心灵哲学[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
    28.高新民.现代西方心灵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9.高新民 刘占峰.意向性理论的当代发展[J].哲学动态,2004年第8期:第15-18页。
    30.金在权.50年之后的心——身问题.[J].世界哲学,2007年第1期.
    31.刘西瑞 王汉琦.人工智能与意向性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12期.
    32.刘高岑.语言哲学的心理意向性理论及其哲学意义[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第4期.
    33.刘高岑.心理意向:实在的还是工具的——当代心智哲学关于心理意向性的两种代表性理论[J].哲学动态,2005年第11期。
    34.C.S.皮尔士.实用主义要义[A].见:陈启伟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22-142.
    35.R.罗蒂.当代分析哲学中的一种实用主义观点[J].世界哲学,2003年第3期:15-24.
    36.R.罗蒂.实用主义:过去与现在[J].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18-24.
    37.W.V.奎因.实用主义者在经验论中的地位[J].哲学译丛,1990年第6期:31-39.
    38.江怡.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现状及其分析[J].哲学动态,2004年第1期:27-31.
    39.柯华庆.从意义到实效——皮尔斯的实效主义哲学[J].哲学研究,2009年第9期:89-109.
    40.任晓明李旭燕.当代美国心灵哲学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06年第5期:46-52.
    41.何向东吕进.论实用主义的“真理论”[J].哲学研究,2007年第2期:90-94.
    42.朱志方.什么是实用主义[A].见: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2004.
    43.涂纪亮.实用主义: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五卷第二期.
    44.江怡.当今美国实在论的自然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45.程炼.第一人称哲学的局限[A].见:程炼.思想与论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6.程炼.意向性:或如何将之安置在自然界[A].哲学门,2009年18期。
    47.刘放桐.杜威哲学的现代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15-23.
    48.刘放桐编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49.J.塞尔著,刘叶涛译.意向性——论心灵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0.约翰·海尔著,高新民等译.当代心灵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51.洛克.人类理解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52.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