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心理动词”是指与人的“心理”活动相关的动词。心理动词的概念最先由马建忠在1898年的《马氏文通》中提出,在许多语法学家及语法研究者的努力下,心理动词最终成为动词公认的一个重要分类。关于心理动词的研究也一直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新的语法理论的产生以及交流的增多,心理动词的研究也逐步地深入,许多学者都尝试在更深的理论层次上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涉及到界定心理动词的语法功能框架,更涉及到句法、语义、认知、配价等各个层面。
     在心理动词的研究上,虽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些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某些问题的认识也还不能达成一致,因此,心理动词尚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在日常交际中,许多心理动词使用频率非常高,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对“现代汉语心理动词”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在理论上丰富汉语词汇与语法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更能清楚地了解和掌握这些词,在实际应用中,提高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和生动性。同时,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也能起到扩充学生词汇量、启发学生思维和提高应用水平的作用。
     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中所收的动词为考察范围,以心理学为研究的基点,从三个心理过程,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角度出发,结合动词的语义特征、语法功能等特点来设定判断心理动词的功能框架。通过这些功能框架,界定出了765个心理动词。在具体的研究中,根据人的心理活动同外界刺激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将心理动词分为心理活动动词、心理状态动词和心理使役动词三类,并从各自的语义、语法两方面对这三类心理动词进行了专门的系统研究。
     结合心理动词应用灵活的特点,本文在研究中采用了语料库。通过大量的实用语料,来充分展示三类心理动词的语义特征和语法特点。在充分汇总、分析的基础上,寻找其中的应用规律及语法上的相关联系并进行穷尽性的描述和说明,分析汉语心理动词在语法应用上的特点及内在机制。
The 1~(st) psychological verbs introduced to Chinese grammar study by Mr. Ma Jianzhong in the book“The Grammar by Mr. Ma”(Ma Shi Wen Tong) in 1898. After many years of hard works by other grammarians, the psychological verbs became one important part of the Chinese verbs family. Following by the new grammatic theories and international exchange on Chinese grammar study in the past decade, more researches and studies had been carried out and many achievements have been accessed. Now we have the studies on many grammatic aspects such as Syntax, Semantics, Cognition and Valency.
     There are still many issues have not been solved in the psychological verbs study. Different recognizations are still be there waiting for further studies.
     Many psychological verbs are everyday used in commucation with high frequency. The study on psychological verbs may enrich ideas and methods on the gramatic research, helping people express the feelings and emotions more accurate and colorful by more understanding the skills using these verbs. Furthermore, foreign students may gain profits on mind opening, glossary enlargement and more fluent speaking.
     Based on the three main human psychological procedure of“Recognition, Emotion and Detemination”and some senmatic and grammatic function frames, we can distinguish the psyological verbs from all the verbs in“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The 5th Edition, 2005). By doing so, 765 verbs were filtered out. And the second step was to divide the 765 verbs into three groups: Active Psychological Verbs, Stative Psychological Verbs and Causive Psychological Verbs. Each group was studied independently by the aspects of Senmatics and Gramars.
     We used the Corpora to reflect the various usage of the psychological verbs in modern Chinese. By analysing the example sentences, we were able to find the relative links and principles between certain relative psychological verbs.
引文
1 参看朱智贤(1989)《心理学大词典》,760 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参看李之群(1997)《趣味心理学》,14-16 页,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3 参看张世臣、杜兰玉、赵淑文(1994)《心理学》,5 页,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 参看陈月明(1995)《汉语词汇的思维特征管窥─兼及语言与思维之关系》,《宁波大学学报》第 2 期。
     5 见李之群(1997)《趣味心理学》,93-96 页,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6 参看王红斌(2002)《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范围和类别》,《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 4 期。
    1 马建忠著、章锡琛校注(1954)《马氏文通》(校注本上册),4 页,北京:中华书局。
    2 同上,271 页。
    3 同上,282 页。
    4 陈承泽(1982)《国文法草创》,30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5 陈承泽(1982)《国文法草创》,30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6 同上,36 页。
    7 黎锦熙(1954)《新著国语文法》,122-126 页,上海:商务印书馆。
    8 同上,21 页。
    9 黎锦熙、刘世儒(1959)《汉语语法教材》(第二篇词类和构词法),116-119 页、141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10 吕叔湘(1982)《中国文法要略》,16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11 吕叔湘(1953)《语法学习》,4-5 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2 吕叔湘(1984)《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4 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3 丁勉哉(1959)《现代汉语语法讲义》(上册),46-47 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函授部。
    14 胡裕树、范晓(1995)《动词研究》,243 页,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5 袁明军(2000)《程度副词和动词的类》,《语言学论辑》第 3 辑,134、138-142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6 郭大方(1994)《现代汉语动词分类词典》,171-172 页,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7 胡裕树、范晓(1995)《动词研究》,246-247 页,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8 李英哲、郑良伟(1990)《实用汉语参考语法》,148-172 页,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 范晓、杜高印、陈光磊(1987)《汉语动词概述》, 56 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 胡裕树、范晓(1995)《动词研究》,243-245 页,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1 郑英树(2002)《现代汉语语法论》,139-145 页,成都:巴蜀书社。
    22 范晓、杜高印、陈光磊(1987)《汉语动词概述》, 53-62 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3 胡裕树、范晓(1995)《动词研究》,246-247 页,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4 李临定(1990)《现代汉语动词》,112-114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5 武振玉 2004《程度副词“十分”的产生与发展》,《山东教育学院学报》第 6 期。
    26 范晓、张豫峰等(2003)《语法理论纲要》,169、171 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7 陈昌来(2002)《现代汉语动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44、54 页,上海:学林出版社。
    28 陈昌来(2002)《现代汉语动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96-97、145-149 页,上海:学林出版社。
    29 范晓、张豫峰等(2003)《语法理论纲要》,223、231 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30 刘月华(1989)《汉语语法论集》,291-300 页,北京:现代出版社。
     4 李之群(1997)《趣味心理学》,158 页,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 参看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165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 参看冯志纯、周行健(1989)《新编汉语多功能词典》,447 页,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卢福波(2003)《对外汉语常用词语对比例释》,239-240 页,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3 参看陈炳昭(2003)《近义词应用词典》,214 页,北京:语文出版社。
    4 参看张世臣、杜兰玉、赵淑文(1994)《心理学》,144 页,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5 参看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177-178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6 参看郭先珍(1982)《趣味词义辨析》,104 页,北京:北京出版社。
    7 参看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56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8 见曹先擢、苏陪成(1999)《汉字形义分析字典》,712 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9 参看曹先擢、苏陪成(1999)《汉字形义分析字典》,713 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516-517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0 参看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513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1 参看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76、518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2 参看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293-294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13 参看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39-40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4 参看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628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5 参看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629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6 参看佟慧君、梅立崇(2002)《汉语同义词词典》,1040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17 参看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629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8 参看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668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 参看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621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20 参看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119-120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1 参看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290-291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2 参看佟慧君、梅立崇(2002)《汉语同义词词典》,922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3 参看赵辛予、赵辛茅(2005)《多功能近反义词典》,339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4 参看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530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5 参看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224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355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26 参看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559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672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27 参看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217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93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28 参看张清源、田懋勤、余惠邦(2002)《同义词词典》,513 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508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9 参看佟慧君、梅立崇(2002)《汉语同义词词典》,236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30 参看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689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481、731-732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赵辛予、赵辛茅(2005)《多功能近反义词典》,713-714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31 参看佟慧君、梅立崇(2002)《汉语同义词词典》,369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212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342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32 参看佟慧君、梅立崇(2002)《汉语同义词词典》,749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33 参看冯志纯、周行健(1989)《新编汉语多功能词典》,447 页,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431-432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34 马庆株(1988)《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中国语言学报》第 3 期。
     35 相关“可控动词”和“非可控动词”见袁毓林(1993)《现代汉语祈使句研究》,25-26 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6 见马庆株(2005)《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30-31 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7 参看李临定(1990)《现代汉语动词》,56、64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38 相关“有量动词”、“无量动词”见邵敬敏(1996)《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动词的选择关系》,《中国语文》,第 2 期。
    39 参看朱德熙(2000)《语法讲义》,68-70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41 参看朱德熙(2000)《语法讲义》,205-206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42 相关主体、客体与其他语义格关系的解释参看鲁川(1994)《动词大词典》,25-26 页,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丰竞(2003)《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语义分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第 1 期。
     43 见范晓(2000)《汉语的句子类型》,169-170 页,太原:书海出版社。
     44 董秀梅(1991)《谈汉语的心理动词》,《聊城师院学报》第 4 期;卢福波(1994)《心理动词的分类及其组合特点》,《天津教育学院学报》第 1 期;杨云(1999)《不受程度副词“很”修饰的心理动词》,《云南教育学院学报》第 1 期;丰竞(2003)《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语义分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第 1 期。
     45 见王力(1933)《中国现代语法》,131-132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年版;马真(1988)《程度副词在表示程度比较的句式中分布情况考察》,《世界汉语教学》第 2 期。
    46 见周小兵(1995)《论现代汉语的程度副词》,《中国语文》第 2 期。
     47 参看王红斌(1998)《绝对程度副词与心理动词组合所出现的程度义空范畴》,《烟台师范学院学报》第 1 期。
     48 关于“很+不+V[p]”格式可以参看李强(2002)《说“很+不 V”》,《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 1 期。
    49 参看沈家煊(1995)《“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第 5 期。
    50 参看刁晏斌(2006)《“程度副词+动词性词组”论略》,《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第 1 期。
     51 参看周有斌、邵敬敏(1993)《汉语心理动词及其句型》,《语文研究》第 3 期。
     53 参看饶继庭(1961)《“很”+动词结构》,《中国语文》第 8 期;范继淹、饶长溶(1964)《再谈动词结构前加程度修饰》,《中国语文》第 2 期;陈群(1998)《“很+VP”考察》,《四川师范学院学报》第 3 期。
    54 参看孟建安(1997)《修饰动词性成分的“很”》,《语文教学与研究》第 3 期;王静(2003)《“很”的词性再议》,《昌吉学院学报》第 1 期。
    55 见丰竞(2003)《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语义分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第 1 期。
    56 见马庆株(2005)《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31 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57 见邢福义(1991)《现代汉语》,270 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8 刘月华、潘文娱、故韡(2002)《实用现代汉语语法》,682、685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1 参看张世臣、杜兰玉、赵淑文(1994)《心理学》,4 页,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参看张世臣、杜兰玉、赵淑文(1994)《心理学》,198 页,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参看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489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赵辛予、赵辛茅(2005)《多功能近反义词典》,471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4 参看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620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5 参看佟慧君、梅立崇(2002)《汉语同义词词典》,229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230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赵辛予、赵辛茅(2005)《多功能近反义词典》,190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6 参看山东省临沂教师进修学院中文科编写(1982)《中学生常用词辨析》,193 页,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冯志纯、周行健(1989)《新编汉语多功能词典》,531 页,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212、225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18、356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赵辛予、赵辛茅(2005)《多功能近反义词典》,15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7 参看佟慧君、梅立崇(2002)《汉语同义词词典》,249-250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145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8 参看张世臣、杜兰玉、赵淑文(1994)《心理学》,198 页,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9 参看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300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10 参看张清源、田懋勤、余惠邦(2002)《同义词词典》,80 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1 参看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560-561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2 参看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341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3 参看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497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14 参看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165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5 参看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1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6 参看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431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450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17 参看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6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18 参看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68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143-144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19 见谷衍奎(2003)《汉字源流字典》,839 页,北京:华夏出版社。
    20 参看冯志纯、周行健(1989)《新编汉语多功能词典》,3 页,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3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21 参看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494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2 参看佟慧君、梅立崇(2002)《汉语同义词词典》,856-857、933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492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636-637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23 参看张清源、田懋勤、余惠邦(2002)《同义词词典》,519 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4 参看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4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25 参看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123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26 见谷衍奎(2003)《汉字源流字典》,856 页,北京:华夏出版社。
    27 参看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589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赵辛予、赵辛茅(2005)《多功能近反义词典》,481、564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8 参看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302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9 参看刘淑娥、佟慧君、常敬宇、梅立崇(1983)《近义词辨析》,126-128 页,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452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606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30 参看佟慧君、梅立崇(2002)《汉语同义词词典》,865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301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31 参看佟慧君、梅立崇(2002)《汉语同义词词典》,295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32 参看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314-315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33 参看佟慧君、梅立崇(2002)《汉语同义词词典》,571、865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赵辛予、赵辛茅(2005)《多功能近反义词典》,652、751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34 参看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430-431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35 参看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28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58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36 参看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414-415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564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37 参看佟慧君、梅立崇(2002)《汉语同义词词典》,1105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679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551-552、732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38 参看佟慧君、梅立崇(2002)《汉语同义词词典》,891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518-519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39 参看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397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40 参看佟慧君、梅立崇(2002)《汉语同义词词典》,1052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41 参看张清源、田懋勤、余惠邦(2002)《同义词词典》,340-341 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584-585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42 参看佟慧君、梅立崇(2002)《汉语同义词词典》,1141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704-705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143、423、739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43 参看佟慧君、梅立崇(2002)《汉语同义词词典》,662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67、386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44 参看佟慧君、梅立崇(2002)《汉语同义词词典》,935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45 参看张清源、田懋勤、余惠邦(2002)《同义词词典》,283 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549、673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526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46 参看顾士熙(2002)《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359 页,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47 参看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402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48 参看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402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584、634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49 参看佟慧君、梅立崇(2002)《汉语同义词词典》,1045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刘叔新 (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418、636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272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50 见戴钦祥(2001)《中华成语辞海》,661、1207、1321 页,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51 参看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65-66 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142 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52 参看佟慧君、梅立崇(2002)《汉语同义词词典》,902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张清源、田懋勤、余惠邦(2002)《同义词词典》,427 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53 参看马庆株(1988)《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中国语言学报》第 3 期。
    54 参看袁毓林(1993)《现代汉语祈使句研究》,30-33 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55 参看鲁川(1994)《动词大词典》,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56 见马庆株(2005)《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16 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57 参看方绪军(2000)《现代汉语实词》,187 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58 参看马庆株(2005)《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30-31 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59 参看吕叔湘、朱德熙(1979)《语法修辞讲话》,81-82 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60 参看马庆株(2005)《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33 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 参看范晓(2000)《汉语的句子类型》,165 页,太原:书海出版社;刘月华、潘文娱、故韡(2002)《实用现代汉语语法》,754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2 参看范晓(2000)《汉语的句子类型》,152 页,太原:书海出版社。
     3 参看丰竞(2003)《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语义分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第 1 期。
     2 参看杨云(1999)《不受程度副词“很”修饰的心理动词》,《云南教育学院学报》,第 1 期。
    3 参看黄伯荣、廖序东(1997)《现代汉语》(下册),14 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方绪军(2000)《现代汉语实词》,182 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朱德熙(2000)《语法讲义》,61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刘月华、潘文娱、故韡(2002)《实用现代汉语语法》,171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孙德金(2002)《汉语语法教程》,41 页,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4 见朱德熙(2000)《语法讲义》,61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刘月华、潘文娱、故韡(2002)《实用现代汉语语法》,172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5 参看胡裕树、范晓(1995)《动词研究》,246-247 页,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
    1 参看彭利贞(1996)《论使役语义的语法表现层次》,《杭州大学学报》第 4 期。
    2 参看彭利贞(1993)《论使宾动词》,《杭州大学学报》第 2 期。
    3 参看熊学亮、梁晓波(2003)《致使结构的原型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第 6 期。
    4 参看何元建(2004)《论使役句的类型学特征》,《语言科学》第 1 期。
    5 参看王力(1981)《古代汉语》第一册(修订本),342 页,北京:中华书局。
    6 参看王兆鹏(2002)《现代汉语的使动用法》,《汉字文化》第 4 期;谢启明(2003)《古汉语动词使动用法与英语动词使动用法的异同》,《徐州教育学院学报》第 4 期。
    7 参看彭利贞(1993)《论使宾动词》,《杭州大学学报》第 2 期。
    8 参看彭利贞(1993)《论使宾动词》,《杭州大学学报》第 2 期;吴昌(1995)《英汉使役动词比较》,《福建外语》(季刊)第 1-2 期;谭景春(1996)《致使动词及其相关句型》,《语法研究和探索》(八),北京:商务印书馆;陈昌来(2001)《论现代汉语的致使结构》,《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第 3 期;何元建、王玲玲(2002)《论汉语使役句》,《汉语学习》第 4 期;张美兰(2006)《近代汉语使役动词及其相关的句法、语义结构》,《清华大学学报》第 2 期;周俏丽、蔡动风、吕德新、朱江涛、吴英泽(2006)《致使动词对“动+名 1+的+名 2”歧义结构的影响》,《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第 3 期。
     9 参看范晓(2000)《汉语的句子类型》,37 页,太原:书海出版社。
     10 参看何元建(2004)《论使役句的类型学特征》,《语言科学》第 1 期。
     11 参看王希杰(1992)《“想”类动词的句法多义性》,《汉语学习》第 2 期。
     12 参看沈家煊(1999)《不对称和标记论》,212-215 页,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3 参看范晓(2001)《动词的配价与汉语的把字句》,《中国语文》第 4 期。
    14 参看宛新政(2005)《现代汉语致使句研究》1 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5 参看黎锦熙(1992)《新著国语文法》,112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16 参看吕叔湘(1986)《汉语句法的灵活性》,《中国语文》第 1 期。
    17 参看蒋绍愚(1997)《把字句略论──兼论功能扩展》,《中国语文》第 4 期;刘一之(2000)《“把”字句的语用、语法限制及语义解释》,《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北京:商务印书馆;张旺熹(2001)《“把”字句的位移图式》,《语言教学与研究》第 3 期;沈家煊(2002)《如何处置“处置式”? ──论把字句的主观性》,《中国语文》第 5 期。
    18 参看范晓(2000)《论“致使结构”》,《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北京:商务印书馆。
     19 见马庆株(2005)《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24、25 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白 砚(1998)《浅析心态动词的使动用法》,《河南大学学报》第 6 期。
    北京教师进修学院语文教研室编(1959)《现代汉语语法》,北京:北京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字学系集体编著(1958)《汉语讲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曹先擢、苏陪成(1999)《汉字形义分析字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常宝儒(1990)《汉语语言心理学》,北京:知识出版社。
    常瑛华(2005)《现代汉语可表使动义的不及物动词配价研究》,《成都大学学报》第 2 期。
    陈 洁(2001)《汉语修辞与汉民族思维方式》,《修辞学习》第 2 期。
    陈 平(1988)《论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三元结构》,《中国语文》第 6 期。
    陈 群(1998)《“很+VP”考察》,《四川师范学院学报》第 3 期。
    陈炳昭(2003)《近义词应用词典》,北京:语文出版社。
    陈昌来(2001)《论现代汉语的致使结构》,《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第 3 期。
    陈昌来(2002)《现代汉语动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
    陈昌来、金珍我(1998)《论汉语句子语义结构中的语义成分经事和感事》,《烟台师范学院学报》第 3 期。
    陈承泽(1982)《国文法草创》,北京:商务印书馆。
    陈克炯(2000)《先秦“负面心理动词”的述谓功能析微》,《中国语文》第 3 期。
    陈练文(2005)《甲骨文心理动词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陈如川(1998)《关于现代汉语中“自动──使动”双向心态动词的考察》,《阜
    阳师院学报》第 4 期。
    陈月明(1995)《汉语词汇的思维特征管窥──兼及语言与思维之关系》,《宁波大学学报》第 2 期。
    迟永长(1995)《“爱 V 不 V”句式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第 1 期。
    崔伯阜(1963)《语法基础知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崔丽娟(2002)《心理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大泷幸子(1993)《“知道”、“明白”、“懂”的义素辨析》,《日本近、现代汉语研究论文选》,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戴钦祥(2001)《中华成语辞海》,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戴耀晶(1997)《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邓登杰(1996)《怎样区别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和表心理状态的形容词》,《中学语文教学》第 4 期。
    刁晏斌(2006)《“程度副词+动词性词组”论略》,《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第 1期。
    丁勉哉(1959)《现代汉语语法讲义》(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函授部。
    董秀梅(1991)《谈汉语的心理动词》,《聊城师院学报》第 4 期。
    杜晓萍(2005)《“很+VP”结构研究述评》,《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 4 期。
    范 晓(2000)《汉语的句子类型》,太原:书海出版社。
    范 晓(2000)《论“致使结构”》,《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北京:商务印书馆。
    范 晓(2001)《动词的配价与汉语的把字句》,《中国语文》第 4 期。
    范 晓、杜高印、陈光磊(1987)《汉语动词概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范 晓、张豫峰等(2003)《语法理论纲要》,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范继淹、饶长溶(1964)《再谈动词结构前加程度修饰》,《中国语文》第 2 期。
    方绪军(2000)《现代汉语实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丰 竞(2003)《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语义分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第1 期。
    冯志纯、周行健(1989)《新编汉语多功能词典》,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高耀墀(1957)《现代汉语语法》,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谷衍奎(2003)《汉字源流字典》,北京:华夏出版社。
    顾士熙(2002)《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郭 锐(1993)《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中国语文》第 6 期。
    郭大方(1994)《现代汉语动词分类词典》,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郭良夫(2000)《应用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郭先珍(1982)《趣味词义辨析》,北京:北京出版社。
    郭振红(2003)《“很+V(p)”及其否定式的句法语义分析》,《浙江海洋学院学报》第 4 期。
    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考试中心制定(2001)《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韩 蕾(2001)《“怀疑”的词义、宾语和句义》,《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第 1 期。
    郝 琳(1999)《动词受程度副词修饰的认知解释》,《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 5 期。
    何元建(2004)《论使役句的类型学特征》,《语言科学》第 1 期。
    何元建、王玲玲(2002)《论汉语使役句》,《汉语学习》第 4 期。
    胡裕树、范晓(1995)《动词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华宏仪(1980)《实用汉语语法》,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黄伯荣、廖序东(1980)《现代汉语》下册(试用本),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黄伯荣、廖序东(1997)《现代汉语》(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及轶嵘(2000)《“想死我了”和“想死你了”》,《天津师大学报》第 2 期。
    贾娇燕(1998)《说“讨厌”》,《语文学刊》第 1 期。
    江胜利(2004)《心理动词的研究》,《黄山学院学报》第 5 期。
    蒋 平(1983)《“要”与“想”及其复合形式、连用现象》,《语文研究》第 7期。
    蒋绍愚(1997)《把字句略论──兼论功能扩展》,《中国语文》第 4 期。
    黎锦熙(1954)《新著国语文法》,上海:商务印书馆。
    黎锦熙(1992)《新著国语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黎锦熙、刘世儒(1959)《汉语语法教材》(第二篇词类和构词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 强(2002)《说“很+不 V”》,《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 1 期。
    李伯约、向建雄(2006)《使役结构若干问题刍议》,《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第 3期。
    李临定(1990)《现代汉语动词》,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李茉莉(1996)《“恨不得”与“巴不得”》,《南京大学学报》第 4 期。
    李启文(1985)《古汉语心理动词所带的宾语》,《中国语文》第 6 期。
    李世棣(1996)《普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李晓琪等(1997)《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兴亚(1987)《“怀疑”的意义和宾语的类型》,《中国语文》第 2 期。
    李行健(2004)《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北京:语文出版社。
    李忆民(2005)《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李英哲、郑良伟(1990)《实用汉语参考语法》,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李运熹(1988)《也谈“怀疑”的意义》,《中国语文》第 2 期。
    李之群(1997)《趣味心理学》,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凌 冰(1954)《语法知识提要》,北京:大众出版社。
    刘 青(2002)《〈易经〉心理动词语法功能析微──兼与甲骨卜辞比较》,《重庆师院学报》第 2 期。
    刘承峰(2004)《“爱 V 不 V”结构的语义分析》,《汉语学习》第 2 期。
    刘大文(1988)《心理学简明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刘乃叔、敖桂华(2003)《近义词使用区别》,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刘叔新(2004)《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刘淑娥、佟慧君、常敬宇、梅立崇(1983)《近义词辨析》,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刘一之(2000)《“把”字句的语用、语法限制及语义解释》,《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北京:商务印书馆。
    刘月华(1989)《汉语语法论集》,北京:现代出版社。
    刘月华、潘文娱、故韡(1983)《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刘月华、潘文娱、故韡(2002)《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卢福波(1994)《心理动词的分类及其组合特点》,《天津教育学院学报》第 1 期。
    卢福波(2003)《对外汉语常用词语对比例释》,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鲁 川(1994)《动词大词典》,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陆俭明(1989)《“V 来了”试析》,《中国语文》第 3 期。
    吕叔湘(1953)《语法学习》,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吕叔湘(1982)《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1984)《现代汉语八百词》,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
    吕叔湘(1984)《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吕叔湘(1986)《汉语句法的灵活性》,《中国语文》第 1 期。
    吕叔湘、朱德熙(1979)《语法修辞讲话》,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马 真(1988)《程度副词在表示程度比较的句式中分布情况考察》,《世界汉语教学》第 2 期。
    马建忠(1954)《马氏文通》(章锡琛校注·校注本上册),北京:中华书局。
    马庆株(1988)《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中国语言学报》第 3 期。
    马庆株(2005)《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孟 琮等(1999)《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孟建安(1997)《“觉得”句的语义分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第 5 期。
    孟建安(1997)《修饰动词性成分的“很”》,《语文教学与研究》第 3 期。
    苗守艳(2005)《〈列子〉心理动词语义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彭利贞(1993)《论使宾动词》,《杭州大学学报》第 2 期。
    彭利贞(1995)《说使宾动词句的相关句式》,《杭州大学学报》第 1 期。
    彭利贞(1996)《论使役语义的语法表现层次》,《杭州大学学报》第 4 期。
    齐冲天(1992)《“愁”字的由来及其本义》,《文史知识》第 10 期。
    饶继庭(1961)《“很”+动词结构》,《中国语文》第 8 期。
    山东省临沂教师进修学院中文科编写(1982)《中学生常用词辨析》,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邵敬敏(1996)《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动词的选择关系》,《中国语文》,第 2期。
    申小龙(1999)《语言:人与世界联系的纽带》,《吉安师专学报》第 1 期。
    沈家煊(1995)《“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第 5 期。
    沈家煊(1999)《不对称和标记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沈家煊(2002)《如何处置“处置式”?──论把字句的主观性》,《中国语文》第 5 期。
    沈家煊、王冬梅(2000)《“N 的 V”和“参照体──目标”构式》,《世界汉语教学》第 4 期。
    施树森(1957)《汉语语法提要》,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石兴慧(2005)《“感到”与“觉得”的同异研究》,《枣庄学院学报》第 3 期。
    孙德金(2002)《汉语语法教程》,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谭景春(1996)《致使动词及其相关句型》,《语法研究和探索》(八),北京:商务印书馆。
    佟慧君、梅立崇(2002)《汉语同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宛新政(2005)《现代汉语致使句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王 静(2003)《“很”的词性再议》,《昌吉学院学报》第 1 期。
    王 力(1981)《古代汉语》第一册(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
    王 力(1985)《中国现代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国章、安汝磐等(1980)《常用词用法例释》(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王国章、安汝磐等(1985)《常用词用法例释》(第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王国章、安汝磐(1986)《常用词用法例释》(第三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王国章、安汝磐(1987)《常用词用法例释》(第四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王红斌(1998)《绝对程度副词与心理动词组合后所出现的程度义空范畴》,《烟台师范学院学报》第 1 期。
    王红斌(2001)《谓宾心理动词与其后的非谓动词所表动作的语义所指》,《盐城师范学院学报》第 2 期。
    王红斌(2002)《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范围和类别》,《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 4 期。
    王红斌(2004)《包含名宾心理动词的事件句和非事件句》,《南京师大学报》第2 期。
    王红厂(2004)《近十年心理动词研究综述》,《青海师专学报》第 3 期。
    王文斌、徐 瑞(2005)《英汉使役心理动词的形态分类和句法结构比较分析》,《外国语》第 4 期。
    王希杰(1992)《“想”类动词的句法多义性》,《汉语学习》第 2 期。
    王兆鹏(2002)《现代汉语的使动用法》,《汉字文化》第 4 期。
    王钟林(1979)《现代汉语语法》,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吴 昌(1995)《英汉使役动词比较》,《福建外语》(季刊)第 1-2 期。
    吴积才、程家枢(1981)《现代汉语》,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芜 崧(1992)《说“很”修饰各种词组》,《江汉大学学报》第 5 期。
    武柏索等(1988)《现代汉语常用格式例释》,北京:商务印书馆。
    武振玉(2004)《程度副词“十分”的产生与发展》,《山东教育学院学报》第 6期。
    谢启明(2003)《古汉语动词使动用法与英语动词使动用法的异同》,《徐州教育学院学报》第 4 期。
    解 芳(2001)《语言与思维、现实世界和人类行为关系的探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第 1 期。
    熊学亮、梁晓波(2003)《致使结构的原型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第 6 期。
    熊仲儒(2004)《现代汉语中的致使句式》,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徐 睿、王文斌(2005)《心理动词也析》,《宁波大学学报》第 3 期。
    徐复岭(1992)《“知道”的构词方式是什么?──现代汉语语法的动态研究之一例》,《汉语学习》第 6 期。
    杨 华(1994)《试论心理状态动词及其宾语的类型》,《汉语学习》第 3 期。
    杨 因(1981)《论“我喜欢他老实”的句型归属》,《兰州大学学报》第 4 期。
    杨 云(1999)《不受程度副词“很”修饰的心理动词》,《云南教育学院学报》,第 1 期。
    杨友信(1987)《“以为”在古汉语中的语法作用》,《聊城师范学院学报》第 4期。
    易洪川(1986)《爱恨类动词的名动后续成分论析──兼论小句作宾语的标准》,《湖北大学学报》第 2 期。
    于正安(2002)《〈荀子〉心理动词研究》,《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 3 期。
    袁明军(2000)《程度副词和动词的类》,《语言学论辑》第 3 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袁毓林(1993)《现代汉语祈使句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袁之琦、游恒山(1975)《心理学名词词典》,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
    曾立英(2005)《从认知角度谈“小句宾语”》,《三峡大学学报》第 2 期。
    张 丹(2005)《现代汉语情绪类二价动词研究》,《重庆工学院学报》第 4 期。
    张 钦、郭春颜、丁锦红、王争艳(2004)《身体活动与心理活动动词加工的 ERP比较》,《心理学报》第 6 期。
    张京鱼(2001)《汉语心理动词及其句式》,《唐都学刊》第 1 期。
    张京鱼(2001)《英汉心理使役动词应用对比研究》,《外语研究》第 3 期。
    张京鱼(2004)《心理动词与英语典型使役化结构》,《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 5期。
    张美兰(2006)《近代汉语使役动词及其相关的句法、语义结构》,《清华大学学报》第 2 期。
    张清源、田懋勤、余惠邦(2002)《同义词词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张邱林(1999)《动词“以为”的考察》,《语言研究》第 1 期。
    张全生(2001)《现代汉语心理活动动词的界定及相关句型初探》,《语言与翻译》(汉文)第 2 期。
    张世臣、杜兰玉、赵淑文(1994)《心理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寿康、林杏光(2002)《现代汉语实词搭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张旺熹(2001)《“把”字句的位移图式》,《语言教学与研究》第 3 期。
    张秀松(2004)《情态动词范畴的界限模糊性》,《淮阳工学院学报》第 6 期。
    张幼军(1998)《反向心理动词初探》,《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 6 期。
    张仲伟(2002)《动词使动用法的特点及翻译方法》,《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第 18卷·专辑(2)。
    赵辛予、赵辛茅(2005)《多功能近反义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赵旭东(1996)《现代口语中的一种使动用法》,《天中学刊》第 4 期。
    赵益贵(1998)《论兼语的特征及兼语式结构之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第3 期。
    郑福南、秦旭卿等(1983)《汉语语法新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郑 军(2003)《“有点 A”转换成“A(了)一点”的用法探讨》,《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第 5 期。
    郑英树(2002)《现代汉语语法论》,成都:巴蜀书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2005)《现代汉语词典》第 5 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周 红(2005)《现代汉语致使范畴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周俏丽、蔡动风、吕德新、朱江涛、吴英泽(2006)《致使动词对“动+名 1+的+名 2”歧义结构的影响》,《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第 3 期。
    周小兵(1995)《论现代汉语的程度副词》,《中国语文》第 2 期。
    周永惠(2004)《同义词反义词词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周有斌、邵敬敏(1993)《汉语心理动词及其句式》,《语文研究》第 3 期。
    朱德熙(2000)《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晓亚(2001)《现代汉语句模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朱智贤(1989)《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宗延虎(1984)《修辞学与心理学》,《修辞学论文集》(第二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