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美学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叶嘉莹先生对中国古代诗词的阐释卓有成效,本文主要从中国古典美学的方面研究她的兴发感动说的美学思想。
     绪论部分从对词人的研究、境界说研究、兴发感动说研究、诗歌理论研究、比较诗学研究、哲学美学阐释、诗词创作研究等7个方面综述前人对叶嘉莹的研究。
     第一章讲述叶嘉莹兴发感动说美学思想的理论渊源,包括情志说、物感说和兴象说。
     第二章阐述兴发感动说美学思想的理论内涵,兴发感动说美学思想的内涵就是心物感应和生命共感,“感”是叶嘉莹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的特点。
     第三章是对兴发感动说的评说,叶嘉莹在运用兴发感动说来评说古典诗词的时候,既注重作品的审美性又注重其社会价值,从来不曾偏废过。她很好地处理了诗歌的能感之和能写之的关系,知人论世和对作品的解读,诗歌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伦理价值的关系。
     第四章写叶嘉莹对中国古典诗词研究的特点,叶嘉莹对中国古典诗词阐释的特点有三个方面,第一节阐释意蕴的挖掘,第二节介绍联想与感发,第三节讲述生命的体验。而贯穿于叶嘉莹诗歌欣赏与阐释中的整个线索,仍是这种兴发感动的力量。
Mr. Ye Jiaying takes the course of its own to the explanation of China's ancient poesy.The main body of the text mainly study her esthetics thought of "Xing Fa Gan Dong"theory about the explanation of China's ancient poesy.
     The introduction part summarized the predecessors' research of Ye Jiaying from 7 aspects including excellent poet's research, the research of "jingjie", the research of "Xing Fa Gan Dong"theory, the research of poetry fundamental theory, the research of comparative poetics, the explanation of philosophy and esthetics and the research of poetry creation and so on.
     The first chapter analysis the origin of Jiaying' "Xing Fa Gan Dong" esthetics theory, including the "Qing Zhi"theory,"Wu Gan "theory and "Xing Xiang"theory.
     The second chapter study the theory connotation of Xing Fa Gan Dong" esthetics thought It is "Xin Wu Gan Ying"and "Sheng Ming Gong Gan"."Gan" is the important character of Mr. Ye Jiaying' esthetic thought.
     Third chapter is the comment of Xing Fa Gan Dong" esthetics thought. When Ye Jiaying studies the classical poetries using "Xing Fa Gan Dong" esthetics theory ,shi pays attention to the esthetic and social value of the poetry. She deals well with the three relations about the "Neng Gan"and"Neng Xie" of the poetry,the writer and the articles,the poetry artistic value and the social ethics value.
     The forth chapte mainly discusses Ye Jiaying's research characteristic about the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Ye Jiaying has three aspects to explain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the first explanation introduces implication's excavation, second introduces the association and the "Gan Fa", third concerns life experience. But the entire clue of poetry appreciation and the explanation entire clue was still this kind strength of "Xing Fa Gan Dong".
引文
[1]徐志啸.叶嘉莹先生年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605页.
    [2]徐志啸.叶嘉莹先生年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608页.
    [3]赵洪正.古诗词多义与阐释略例--兼与叶嘉莹先生商榷[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
    [4]蔡明开.论韦庄“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摹景地点的归属--兼与叶嘉莹商榷[J].中天学刊.1998年8月增刊.
    [5]朱巧云.客观、纯美论温词--叶嘉莹对温庭筠词的跨文化解读[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6]冯建国.多维视角下七宝楼台的重构--论叶嘉莹先生梦窗词的研究成就[J].文史哲.2007(3).
    [7]周茜.吴文英词的“现代化特色”献疑--与叶嘉莹先生商榷[J].文史哲.2006(6)
    [1]夏中义.叶嘉莹“基准”说与王国维“境界”说[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2]张晓梅.对叶嘉莹“境界说”批评之批评[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3]梁葆莉,苗贵松.论叶嘉莹”感发”说对《人间此话》“境界”说的接受[J].云南社会科学.2006(6)
    [4]毛勤勇,李永红.试论叶嘉莹的文学批评理论[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0(4)
    [5]单正平.迦陵词心赋绝唱--浅议叶嘉莹先生的词学研究[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
    [6]张幼良,蒋晓城.叶嘉莹与《古诗十九首》研究[J].云梦学刊.2004(3)
    [7]王玮.精致曼妙的华严楼台--析叶嘉莹以“兴发感动”为核心的词学思想[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4)
    [8]朱巧云.叶嘉莹“兴发感动”说的创新意义[J].宁夏社会科学.2005(4)
    [9]邓乔彬.叶嘉莹词学研究的“兴发感动”说[J].中国韵文学刊.2005(1)
    [10]何春环.叶嘉莹欣赏诗词学中的“兴发感动”说[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6(2)
    11蒋永青.中国古典诗歌的“不隔”之域--叶嘉莹先生对中国古典诗歌审美特质的相关探讨[J].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1]祝晓风.中西融汇的现代词学观--评叶嘉莹先生的两种词学近著[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
    [2]邵金峰.中国传统诗词批评特色的文化根源--叶嘉莹诗词批评学习札记[J].青海师专学报(社会科学).2002(6)
    [3]夏中义.<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之批评[J].文艺理论研究.1994(4)
    [4]安易.叶嘉莹词学理论新框架初探[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1]单正平.迦陵词心赋绝唱--浅议叶嘉莹先生的词学研究.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01(2)
    [2]张幼良 蒋晓城.叶嘉莹与《古诗十九首》研究[J].云梦学刊.2004(3)
    [3]王玮.精致曼妙的华严楼台--析叶嘉莹以“兴发感动”为核心的词学思想[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4)
    [4]王玮.精致曼妙的华严楼台--析叶嘉莹以“兴发感动”为核心的词学思想[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4)
    [5]朱巧云.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6]汪艳菊.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评叶嘉莹先生的古典诗歌研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7]朱巧云.试论叶嘉莹中西比较诗学理论[J].文艺理论研究.2002(6)
    [8]朱巧云.论叶嘉莹对花间词美学特质成因之探讨[J].江苏社会科学.2003(5)
    [9]张德明.叶嘉莹的文学研究与新批评[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1)
    [1]张晓梅.在“西风”与“碧树”之间--对叶嘉莹《人间词话》研究方法批评的批评|J].东岳论丛.2006(1)
    [2]徐志啸.运用西方理论评说中国古诗的相关问题--叶嘉莹中西比较诗学研究之阐释[J].晋阳学刊.2007(3)
    [3]黄立.女性主义文论观照下的词学研究--叶嘉莹词学小议[J].文艺理论研究.2007(2)
    [4]黄立.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J].当代文坛.2007(3)
    [5]王磊 钟锦.哲学视域中的叶嘉莹词学[J].兰州学刊.2004(5)
    [6]吴晓枫,侯沿滨.叶嘉莹生命美学思想初探[J].河北学刊.2006(4)
    [1]朱巧云.故园千里隔 休戚总相关--试析叶嘉莹诗词中的“中国情结”[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1)
    [2]靳欣.明月一片露华凝--叶嘉莹诗词解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1)
    [1]叶嘉莹.我的诗词道路[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8页.
    [2]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页.
    [3]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1[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页。
    [4]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1[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1页.
    [5]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八五九页.
    [1]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1[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3页.
    [2]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一册)[J].上海:三联书店.1982年.第185页.
    [3]朱自清.诗言志辨[A].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一九四页.
    [4]朱自清.诗言志辨[A].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一九四页.
    [5]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4页.
    [1]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1[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页.
    [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57-258页.
    [3]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第一卷)[M].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第306页.
    [4](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51页.
    [5](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30页.
    [1]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7-28页.
    [2]陈素蓉.钟嵘《诗品》美学理论[A].于民.中国审美意识的探讨[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第127页.
    [3]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第一卷)[M].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第183-184页.
    [4]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1[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63页.
    [5]朱光潜.诗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第7页.
    [6]朱光潜.诗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第7页.
    [1]李泽厚.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64页.
    [2]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1[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70页.
    [3]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1[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08页.
    [1]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1[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09页.
    [2]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85页.
    [3]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6页.
    [4]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14页.
    [5]李学勤.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95页.
    [1]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1[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90页.
    [2]戚良德.《文心雕龙》与中国文化[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86-287页.
    [1]陈素蓉.钟嵘《诗品》美学理论[A].中国审美意识的探讨[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第131页.
    [2]黄健.比兴思维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7页.
    [3]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24页.
    [4]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84页.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4页.
    [2]白寅.心灵化批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66页.
    [3]白寅.心灵化批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68页.
    [4]李学勤.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9页.
    [1]刘李伟.老庄思想与主体心理矛盾[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7年第三期.第6页.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72页.
    [3]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42页.
    [4]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39-340页.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73页.
    [2]陈迎年.感应与心物--牟宗三哲学批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7页.
    [3]陈迎年.感应与心物--牟宗三哲学批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42页.
    [4]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66页.
    [5]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66页.
    [1]白寅.心灵化批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54页.
    [2]成复旺.中国古代的人学与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8页.
    [3]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82-283页.
    [1]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25页.
    [2]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7页.
    [3]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24页.
    [4]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01页.
    [5]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01页.
    [1]张佐邦.文艺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07页.
    [2]张佐邦.文艺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07页.
    [3]叶嘉莹.我的诗词道路[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1997年.第93-94页.
    [4]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1[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2-53页.
    [5]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1[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2页.
    [1]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0页.
    [2]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9页.
    [3]叶嘉莹.迦陵论诗从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33-234页.
    [1]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180页.
    [2]刘兆吉.刘兆吉美育心理文艺心理研究文选[C].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71页.
    [3]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56页.
    [1]毛勤勇,李永红.试论叶嘉莹的文学批评理论[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第35页.
    [1]刘再复.文学研究应以人为思维中心[M].文汇报.1985年7月8日.
    [2]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M].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第7页.
    [3]叶嘉莹.中国词学的现代观[M].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第38页.
    [4]亚里士多德 贺拉斯.亚里士多德诗学 贺拉斯诗艺[M].罗念生,杨周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72页.
    [1]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31页.
    [2]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58页.
    [3]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59页.
    [1]叶嘉莹.多面折射的光影--叶嘉莹自选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8页.
    [2]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M].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第11页.
    [3]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94页.
    [1]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291页.
    [2]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294页.
    [1]叶嘉莹.唐宋词名家论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9页.
    [2]叶嘉莹.中国词学的现代观[M].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第100页.
    [1]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54-255页.
    [2]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页.
    [1]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2]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3]叶嘉莹.我的诗词道路[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4]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5]叶嘉莹.中国词学的现代观[M].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
    [6]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7]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1[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8]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一册[M].上海:三联书店.1982年.
    [9]朱自清.诗言志辨[A].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0]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12]陈素蓉.钟嵘《诗品》美学理论[A].于民.中国审美意识的探讨[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
    [13]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第一卷[M].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
    [14]朱光潜.诗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
    [1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16]李泽厚.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17]戚良德.《文心雕龙》与中国文化[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18]黄健.比兴思维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19]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20]李学勤.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1]李学勤.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2]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24]陈迎年.感应与心物--牟宗三哲学批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25]白寅.心灵化批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26]成复旺.中国古代的人学与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27]张佐邦.文艺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28]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29]刘兆吉.刘兆吉美育心理文艺心理研究文选[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30]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31]亚里士多德,贺拉斯.亚里士多德诗学 贺拉斯诗艺[M].罗念生,杨周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31](美)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M].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32](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