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定向与李贽论争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耿定向和李贽的论争,是明代中后期思想界的一段著名公案。二人论争自万历十二年(1584),至万历二十三年(1595),持续时间长达十二年。
     对于二人的论争,历代学者多有谈及,但过去的研究多站在李贽的立场,认为李贽为个人解放的先驱,耿定向为假道学的代表,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本文认为,二人皆是真诚的学者,论争根源于二人学术人格的不同,且面对明代中后期出现的学术和社会问题,他们各自有不同的思考。耿定向性格温和、保守,其为学宗旨在于维护儒家伦理纲常,安顿社会人心;而李贽性格直率、激进,其为学宗旨在于“穷究自己生死根因,探讨自家性命下落”,即追求自我心灵的安顿与解脱。正如二人好友周柳塘所说:“天台重名教,卓吾识真机”。
     耿定向和李贽的论争,始于互相规劝与各自辩解,但由于各持己见,皆不愿让步,也都不能说服对方,渐渐地互相不满,论争升级为比较尖锐的批评,甚至人身攻击。二人论争书信、文章在友人、弟子间传播,矛盾日益公开化。在与耿定向的论争中,李贽的思想、言行日益激进狂放,影响日众,最终受到统治者的敌视与迫害。
     耿李论争涉及到的问题有名教与真机、道德与情欲、出世与入世、正统与异端等,皆是中国哲学内部值得争论的问题。抛开历史的成见,站在客观的立场,心平气和地对他们的论争进行专门、细致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耿定向、李贽的思想有更为公允的理解,对明代中后期思想史进程有更好的把握,对中国传统哲学中个人与社会、自由与秩序、真与善等不同价值之间的矛盾与张力也会有更深的认识。
     本文第一章章对耿定向和李贽的生平和思想作简要介绍,以便读者了解二人论争的背景。第二章对耿李论争作历时性的考察,将耿定向和李贽论争的相关书信、文章进行梳理,结合前人的考证成果,尽量还原二人论争的全过程,将耿李论争的来龙去脉再现于世人面前。第三章侧重从“明代中后期道德与性命之学的分化”、“关于情欲问题的论争”“泰州学派的狂侠精神”三个方面,详细分析耿李论争中涉及的名教与真机、情欲与性命、正统与异端等问题,借以考察明代中后期士人的思想动向,以及中国传统思想中不同价值之间的矛盾和张力。
The debate between Geng Ding-xiang and Li Zhi is a most famous controversial case in therealm of thoughts in the mid to late Ming Dynasty. Their debate, from1584to1595, lasted fortwelve years.
     Geng-Li debate has been studied by many scholars. Most previous scholars took Li Zhi’s side,considering Li the pioneer of individual liberation and Geng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fake Taoism,which doesn’t consist with the historical fact. In this essay, the author argues that Geng and Li areboth genuine scholars, whose debate stems from their difference in academic personalities, aswell as different thinking facing the academic and social problems that arose in the mid to lateMing Dynasty. Geng, temperate and conservative, aimed his study at maintaining the ethicsystem of Confucianism and pacifying social unrest and people’s disputes; Li, straight and radical,dedicated himself to “exploring the ultimate reasons of life and death and inquiring into the finaldestination of human beings”, i.e. pursuing the settlement and liberation of the heart. As ZhouLiu-tang said,“Geng emphasizes the orthodox Confucianism, while Li focuses on the ultimatetruth.”
     The debate between Geng and Li started with expostulating with each other and defendingthemselves. However, they both stuck to their own views and wouldn’t compromise. Meanwhile,no one could persuade the other. Gradually generated mutual dissatisfaction led the debate tosevere criticism, and even harsh personal abuse. Letters and articles about their debate spreadamong friends and disciples, making their dispute public. In the Geng-Li debate, Li’s thoughts andbehaviors became more and more radical and influential over time, which, finally, invited thegovernment’s hostility and persecution.
     Geng-Li debate covers such issues as the orthodox Confucianism and the ultimate truth,morality and desire, and orthodox and paganism. These are all Chinese philosophical issues thatdeserve debate. Getting rid of the historical prejudice and taking a neutral and objective side, wecan calmly carry on a professional and profound research on Geng-Li debate, which will help have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fairer understanding of Geng’s and Li’s thoughts. Therefore, we canknow better about the process of the ideological history in the mid to late Ming Dynasty andfurther comprehend the contradiction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between differentvalues, such as individuals and society, freedom and order, truth and goodness.
     To help readers learn the background of Geng-Li debate,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essaypresent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Geng Ding-xiang’s and Li Zhi’s life and thoughts. Chapter Twoexplores Geng-Li debate by analyzing and organizing the letters and articles about their debate.Combining with previous academic results, the author tries to present, in an objective way, thewhole process of Geng-Li debate to readers. Chapter Three analyzes in detail such issues relatedto Geng-Li debate as the orthodox Confucianism and the ultimate truth, morality and desire andorthodox and paganism. Chapter Three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i.e.“the separation of moralityand life in the mid to late Ming Dynasty”,“the debate on desire”, and “the zealous chivalrousnessof Tai-zhou school”. Based on the analyses above, the author does a profound study on thescholars’ ideological trend in the mid to late Ming Dynasty, as well as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different values in the real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orthodox thoughts.
引文
①耿定向《观生纪》嘉靖三十七年条,见陈来、于浩选辑:《宋明理学家年谱续编(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297页。本文所引《观生纪》,其页码皆出自该书。
    ②见焦竑《澹园集》卷四十七《崇正堂答问》,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712页。
    ③李贽《耿楚倥先生传》,见《焚书》卷四,第132页。《李贽文集》第一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本文所引李贽著作,如无特别说明,皆以《李贽文集》为准。
    ④李贽辞官后不愿回乡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求道求友心切,二是“不爱属人管”。《豫约·感慨平生》:“其访友朋求知己之心虽切,然已亮天下无有知我者,只以不愿属人管一节,既弃官,又不肯回家,乃其本心实意。”见《焚书》卷四,第173页。
    ⑤李贽《耿楚倥先生传》说道:“丁丑入滇,道经团风,遂舍舟登岸,直抵黄安见楚倥,并睹天台,便有弃官留住之意。楚倥见余萧然,劝余复入,余乃留吾女并吾婿庄纯夫于黄安,而因与之约曰:‘待吾三年满,收拾得正四品禄俸归来为居食计,即与先生同登斯岸矣。’”见《焚书》卷四,第132页。
    ①李贽《答马历山》,见《续焚书》卷一,第1页。
    ②耿定向《与周柳塘》第九书,见《耿天台先生文集》卷三,《儒藏》精华编第二六二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简称《儒藏》本),第90页。如无特殊说明,本文所引耿定向作品所附页码,皆为《儒藏》本之页码。
    ③耿定向《与焦弱侯》第七书,见《耿天台先生文集》卷三,第82页。
    ④李贽《答耿中丞》,见《焚书》卷一,第16页。
    ⑤李贽《答邓石阳》,见《焚书》卷一,第10页
    ⑥(明)沈鈇《李卓吾传》,载何乔远:《闽书》卷一五二。见厦门大学历史系编《李贽研究参考资料》(第一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1页。
    ⑦《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九,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6年校印本。
    ①(明)袁中道《李温陵传》。见厦门大学历史系编《李贽研究参考资料》(第一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4页。
    ②(清)黄宗羲著,沈芝盈点校《明儒学案》(修订本)卷三十五《泰州学案四》,中华书局2008年第2版,第814-815页。
    ③吴虞《明李卓吾别传》,原载《进步》杂志1916年9卷34期。
    ④见厦门大学历史系编《李贽研究参考资料》(第一辑),第49页。
    ⑤朱维之《李卓吾论》,协和大学书店1935年4月出版。
    ⑥容肇祖《李卓吾评传》,商务印书馆1937年1月出版。
    ⑦吴泽《儒教叛徒李卓吾》,载中华论坛,1946年9月。
    ⑧容肇祖:《李贽年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出版。
    ⑨张建业著《李贽评传》,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出版,1992年11月再版。
    ⑩林海权《李贽年谱考略》,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第一版,2005年1月第二版。
    11许建平著:《李卓吾传》北京市:东方出版社,2004年出版。
    ①张建业主编《李贽全集注》北京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
    ②何建明:《论耿定向对阳明心学的“拯救”》(中州学刊,1992年第1期)
    ③张学智著:《明代哲学史》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④吴震:《阳明后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⑤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编《明史研究论丛第7辑》北京市:紫禁城出版社,2007.第178-192页。
    ⑥左东岭《耿、李之争与李贽晚年的人格心态巨变》,载《北方论丛》1994年第5期(总第127期),76-82页。
    ⑦袁光仪《伪道学或真圣贤——明儒耿定向的人格学术之再评价》台大中文学报,2007,(第22期).
    ⑧袁光仪《名教与真机-耿定向、李卓吾学术论争之本质及其意义》中国学术年刊,2009,(第1期).
    ⑨邬国平《也谈<焚书>原本的问题》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第2期).
    ⑩邬国平《李贽<答耿司寇>是一封“集束型”书信》中华文史论丛,2006,(第2期).
    ①邬国平《<复焦弱侯>异文与李贽、焦竑、耿定向关系》中华文史论丛,2010,(第4期).
    ①关于二人生平对照,可参看本文末所附《耿定向与李贽生平、著述简表》。
    ②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编辑:《明人传记资料索引》,“国立中央图书馆”,1965年版,第418-419页。
    ③收入陈来、于浩选辑:《宋明理学家年谱续编(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279-323页。原载民国十四年武昌正信印书馆《耿天台先生全书》卷八。
    ④焦竑《资德大夫正治上卿总督仓场户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恭简天台耿先生行状》(简称《耿天台行状》),见《澹园集》卷三十三,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524页。
    ⑤(明)李维桢《耿恭简家传》,见《大泌山房集》卷六十三。《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152册,第73页。
    ①见耿定向《观生纪》嘉靖四年、五年、九年条。
    ②(明)李维桢《耿恭简家传》,见《大泌山房集》卷六十三。
    ③耿定向《观生纪》嘉靖十八年条。
    ④耿定向《观生纪》嘉靖二十二年条。
    ⑤同上,原文:“遍贷姻家,无应者。已,贷于势家仆,得十金。时先淑人侧止一女奴,命鬻之佐贽费,无重负贷势族者。”
    ⑥耿定向《观生纪》嘉靖三十年条。
    ⑦见《观生纪》嘉靖二十九年条。
    ⑧见《观生纪》嘉靖三十三年条。
    ①见《观生纪》嘉靖三十六年条。
    ②见《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十九,《儒藏》本593页。
    ③耿定向《绎中庸》,见《天台集》卷十,《儒藏》本301-302页。
    ④耿定向《观生纪》嘉靖三十六年条。
    ⑤焦竑《崇正堂答问》,《澹园集》卷四十七,第712页。
    ⑥罗汝芳(1515-1588),字惟德,号近溪,江西建昌府南城县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历官太湖知县,刑部主事、宁国知府、云南副使、云南参政等。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
    ①胡直(1517-1585),字正甫,号庐山,明吉安泰和(今江西泰和县)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历官刑部主事、湖广佥事、领湖北道、四川参议、湖广督学、广西参政、广东按察使、福建按察使等。少嗜词章之学,二十六岁始从王阳明弟子欧阳德问学,后又拜罗洪先(念庵)为师。
    ②耿定向说:“余慕颍泉公家学,于同年中心独向往,时时偕罗惟德、胡正甫辈,相与切劘。而颍泉公准古易子谊,令伯子受学于予。”(《明河南按察司佥事邹伯子墓志铭》,见《天台集》卷十二,第376页。)在阳明弟子中,耿定向对邹东廓最为推崇。邹善又令其二子邹德涵、邹德溥受学于耿定向,故两家来往密切。
    ③耿定向《观生纪》嘉靖三十七年条。
    ④耿定向《观生纪》嘉靖三十八年条。
    ⑤耿定向《双塔晤言》,见《耿天台先生文集》(后文简称《天台集》)卷八,《儒藏》本第246页。
    ⑥同上,第246-247页。
    ⑦耿定向《劾吏部尚书吴鹏疏》,见《天台集》卷一,《儒藏》本22-24页。
    ⑧《观生纪》嘉靖三十九年条。
    ⑨《明史》卷三〇八,列传第一百九十六《奸臣·严嵩传》。
    ⑩《观生纪》嘉靖四十一年条,302页。
    11《明史》卷三二八《耿定向传》。
    ①耿定向《与陶左山》,《天台集》卷五,《儒藏》本第144-145页。
    ②见《王畿集》卷四《东游会语》,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84页。
    ③王阳明于嘉靖七年病卒于归乡途中,第二年王学就被宣布为“伪学”,此后朝中的王门弟子逐渐被斥逐殆尽,王学的发展势头暂时受阻。虽然在民间有些地区,特别是阳明弟子众多的江右、浙中地区,王学依然得到迅速发展,民间讲学依然活跃,但是官员讲学特别是两京中曾盛行的讲学活动渐趋冷落。早在耿定向被派巡按甘肃时,徐阶就有意让耿暂缓赴任,等待南京督学之缺,但由于严党的阻挠而未果。见耿定向《观生纪》嘉靖三十九年条。
    ④焦竑《耿天台行状》,《澹园集》卷三十三,527页。
    ①事见《观生纪》嘉靖四十二至四十五年条,308页。相关论说皆见《天台集》卷七。
    ②耿定向《示应试生》,见《天台集》卷五,第152页。
    ③焦竑《崇正堂答问》,《澹园集》卷四十七,第711页。
    ④事在嘉靖十八年己亥(1539)。
    ⑤一为嘉靖二十七年戊申(1548),一为嘉靖三十三年甲寅(1554)。
    ①见《明儒学案》卷十八,第411页。
    ②见《明儒学案》卷十八,第413-414页。
    ③耿定向《读念庵先生冬夏二游记》,见《天台集》卷十九,第564-565页。
    ④见《明史》卷二七四。另《龙溪全集》四库提要曰:“史又载,畿尝言学当致知,见性而已,应事有小过,不足累。故在官不免干请,以不谨斥。盖王学末流之恣肆,实自畿始。《明史》虽收入《儒林传》,而称士之浮诞不逞者,率自名龙溪弟子云云。深著其弊,盖有由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七七集部三十·别集类存目四,(清)永瑢,纪昀主编;周仁等整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海口市:海南出版社,1999.第953页。
    ⑤《东游会语》,见《王畿集》卷四,第88页。
    ⑥耿定向《观生纪》嘉靖四十三年条。
    ⑦耿定向《与胡庐山》(十一),见《耿天台先生文集》卷三,第74页。
    ①见《王畿集》卷四《留都会记》,第89页。
    ②《留都会记》,见《王畿集》卷四,第89-90页。
    ③《跋徐相君定性识仁答问语》,见《天台集》卷十九,第562页。
    ④见《王畿集》卷四《留都会记》,第90页。
    ⑤见《王畿集》卷四《留都会记》,第90页。
    ⑥《与同志》(四),见《天台集》卷六,第198页。
    ①《与同志》(五),见《天台集》卷六,第198-199页。
    ②前揭《天台耿先生行状》,页533。
    ③参见《观生纪》嘉靖三十年辛亥条。
    ④《观生纪》嘉靖四十年辛酉条。
    ⑤李维桢《耿恭简家传》,《大泌山房集》卷六十三。
    ⑥《盱坛直诠》,见方祖猷等整理:《罗汝芳集》,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393-394页。
    ⑦焦竑《耿天台行状》,《澹园集》卷三十三,528页。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五《给事祝无功先生世禄》,第848页。
    ②焦竑《耿天台行状》,《澹园集》卷三十三,527页。
    ①《申公论辨忠邪以定国是以永治安疏》,见《天台集》卷二,《儒藏》本38-39页。
    ②徐阶对耿定向有知遇之恩,耿定向心怀感激,故在政治上一直都坚定地支持徐阶。耿定向事徐阶,有时不免谄媚之嫌。明人沈德符记曰:“嘉靖末,楚中耿天台(定向)为南直提学御史,初莅任未临事,即遣牌往松江云欲观海,时徐文贞为首相,耿其讲学至交,实借此往拜其先祠也。云间士子为之语曰:‘名虽观海,实则望湖,耿学使初无定向。’以文贞旧号少湖也。”(《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六《松江谑语》)
    ③《明史》卷二百一十三,列传一百一《高拱传》。
    ④曾同亨(1533—1607),字于野,号见台,江西吉水人。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时任大理寺少卿。历顺天府尹,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卒赠少保,谥恭端。事迹见《明史》卷二二〇。
    ⑤《王畿集》卷十《与耿楚侗》第一书,第240页。该书中,王畿请耿定向为《中鉴录》作序,刊布以传。
    ⑥同上书卷十二《与曾见台》,
    ⑦见《邹聚所先生外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57册,第437页。
    ①《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见《王心斋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②见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四《参政罗近溪先生汝芳》,中华书局2008年修订本,第773页。
    ③耿定向《王心斋先生传》见《天台集》卷十四,第428页。
    ④参见吴震:《泰州学派研究》绪论《泰州学案的重新厘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24页。其实,除了吴震先生文章所述在南京的两次会晤外,耿定向巡校泰州时,与王襞还有会见论学,见《王心斋先生传》所附韩贞传部分,《天台集》卷十四,第430页。
    ⑤耿定向《明提督云南学校按察司副使刘公墓志铭》,《天台集》卷十二,第381页。
    ①关于刘元卿来访的时间,耿定向有万历四年、五年两种记述。《天台集》卷十一《刘调甫述言序》曰“万历丙子(四年)岁,调甫刘聘君偕二三友,访余天窝山中。”《观生纪》万历五年条曰:“春初,安成刘孝廉调甫元卿来访,居天窝逾月。”而据刘元卿《冯茶园墓志铭》(《刘聘君全集》卷八)所载,此事在万历四年春。
    ②《观生纪》万历五年条,312-313页。
    ③耿定向《慎术解(赠邹汝光)》,见《天台集》卷七,第243页。
    ④张学智:《明代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5页。
    ⑤陈时龙:《耿定向思想研究》,载《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第178-192页。该文认为,在其弟耿定理的影响下,耿定向的思想在嘉靖丁已、辛酉间有过两次较大的转变或者说飞跃。嘉靖丁巳(1557)以讨论《中庸》,而悟得“喜怒哀乐未发之中”,遂入于无的境界。嘉靖辛酉(1561),因耿定理之言,又悟得“有无不二”的道理,从此进人若亡若虚之境界。……这样,耿定向的思想发展便至少有以下一条脉络:“有——1557——无——1661——若亡若虚”,并认为“嘉靖四十年辛酉年(1561)是耿定向思想走向成熟的一年。”这种说法不准确。实际上《汉浒订宗》是耿定向在万历十三年(1585)耿定理、胡直相继去世后回顾辛酉年(1561)之事,其中说自己对耿定理所说“不容已”一开始“胸中蓄疑”,经过“十余年密参显证,远稽近质后”才渐渐有所体悟,而明确将“不容已”作为自己为学宗旨,则是万历十三年。
    ①刘元卿《耿天台先生文集序》,见《天台集》卷首。
    ②耿定向《复乔户部》,见《天台集》卷五,第142-143页。
    ③耿定向:《与李卓吾》(四),见《天台先集》卷四,128页。
    ④耿定向《与胡庐山书》(一),见《天台集》卷三,第65-66页。
    ⑤耿定向《复乔户部》,见《天台集》卷五,第143页。
    ①耿定向《戊寅答张江陵》(二),《天台集》卷六,第178页。
    ②张懋修(1555—1634)张居正第三子
    ③张居正《答西夏直指耿楚侗》,《张太岳先生文集》卷三十五(明万历四十年唐国达刻本)。
    ④见耿定向《观生纪》嘉靖四十年条。
    ⑤耿定向《硕辅宝鉴序》,《天台集》卷十一,第338页。
    ⑥见耿定向《寄张太岳》(四),《天台集》卷六,第176页。
    ⑦《张太岳先生文集》卷三十五有张居正《与南学院周少鲁》一首,曰:“自公简畀学使,淸誉藉甚。楚侗先驱,公为后继,可称二美,浣慰鄙情。”
    ①参见上文所引《答西夏直指耿楚侗》。
    ②见《张太岳先生文集》卷三十六(明万历四十年唐国达刻本)。又见张居正著;张舜徽主编:《张居正集第1册奏疏》,武汉:荆楚书社1987年,第1-10页。
    ③《明史》卷二一三,张居正本传。
    ④《明史》卷二二九,吴中行传
    ⑤《明神宗实录·万历五年十月丙午》记载:“上敕谕群臣:群奸小人,藐朕冲龄,忌惮元辅,乃借纲常之说,肆为排挤,使朕孤立于上,得以任意自恣。兹已薄示处分,如党奸怀邪,欺君无上,必罪不宥。”
    ⑥史论认为,夺情事件,表现了由张居正改革引发的官僚阶层内部矛盾已激化,此事件表面上张居正获得了完全胜利,但在他死后,却引发了更强烈的反弹,并最终影响了明王朝的命运。参见于树贵:《张居正悲剧与明代道德生活》,唐凯麟主编:《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研究》,金城出版社2008年,第327-337页。
    ⑦耿定向《戊寅答张江陵》开头曰:“去冬仓皇,颛启奉慰。时尚未悉朝议本末,伻还,辱示《奏对录》一册,捧读数过,仰惟主上眷倚之隆,阁下陈情之恳,精诚纚纚,溢于缃帙。”见《天台集》卷六,第177页。
    ⑧耿定向《戊寅答张江陵》,见《天台集》卷六,第177页。
    ⑨《明史·耿定向传》。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五,第814页。
    ②耿定向《戊寅答张江陵》,见《天台集》卷六,第178页。
    ③张居正《答宪长周友山明讲学》说:“今人妄谓孤不喜讲学者,实为大诬。孤今所以上佐明主者,何有一语一事背于尧舜周孔之道?但孤所为皆欲身体力行,以是虚谈者无容耳。顷借楚侗开府闽中,亦欲验其学之分际,不知能副所期否?”见《张太岳先生文集》卷三十,明万历四十年唐国达刻本。
    ④这其中涉及了当时政治纠葛,耿定向给好友的信中述及当时的情形说:“乞休疏去,义河诸丈跌足大噪云:‘相君方疾恶同志,而独留意于子,盖独以子为同德也。今子复尔尔,是为同志树异帜,与相君为敌,同志益重疑矣。子故不为荣肥计,独不为天下计、为同志念耶?’以此弟再疏去,竟阻未上。初拟至江西托之凝老,凝老不可。嗣省中且有言督促,不得已之任,今踰年矣。欝欝无聊耐,兹欲遂初志,想当路者不曰‘而薄外’,则是‘避难’,则是‘为名高’也。第以是不敢即言去,进退诚维谷也。”见《与刘养旦·己卯》,《天台集》卷四,第133页。
    ⑤耿定向《牧要编序》,《天台集》卷十一,第341-342页。《天台集》卷七有《耐烦说》《穷理说》《识先说》三篇文章,当是《牧要编》的内容。又据《观生纪》,《穷理说》作于嘉靖四十五年丙寅冬,是耿定向巡校池州时,与池州知州的问答记录。
    ①耿定向《牧事末议》,见《天台集》卷十八,第538页。
    ②张居正《陈六事疏》,《张太岳先生文集》卷三十六
    ③耿定向在闽两年,《张太岳先生文集》中收录“答福建巡抚耿楚侗”书信六通。相关书信《耿天台先生文集》未见,大约因为所言皆具体事务,无关学问,故文集未收。
    ④张居正《答福建巡抚耿楚侗言致理安民》,《张太岳先生文集》卷三十二。
    ⑤《答福建廵抚耿楚侗谈王覇之辩》,《张太岳先生文集》卷三十一。
    ⑥同上。
    ⑦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张太岳先生文集》卷十五,明万历四十年唐国达刻本。
    ①张居正《答南司成屠平石论为学》,《张太岳先生文集》卷二十九。
    ②陈时龙著《明代中晚期讲学运动1522-1626》,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3。第129页。该书第122-140页对张居正禁讲学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值得参考。
    ③《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张太岳先生文集》卷三十九。
    ④夏燮:《明通鉴》卷六十七,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13页。
    ⑤耿定向《与刘养旦·己卯》见《天台集》卷四,第133页。刘养旦(1526-1586),名应峰,字少衡,号养旦,湖南茶陵人,罗念庵弟子,与耿定向、胡直等人交好。耿定向《明提督云南学校按察司副使刘公基志铭》曰:“公学主实践躬行,其引掖流辈,最惩虚见。余往在留都,间举心斋王先生语以开示学人,冀有悟入。公闻之,寓书规余,大略谓:‘世之学者多喜高简疏旷,其流将猖狂而不知检,愿公为流弊预防云’。”(《耿天台先生文集》卷一二,第381页。)
    ①耿定向《与张阳和》(一),见《天台集》卷六,第185页。
    ②耿定向《与刘养旦·己卯》,见《天台集》卷四,第133页。
    ③耿定向《与刘养旦·辛巳》,见《天台集》卷四,第134页。
    ④耿定向《与刘养旦·壬午》,见《天台集》卷四,第135-136页。
    ⑤孟森著:《明史讲义》,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87页。
    ⑥焦竑《耿定向行状》,见《澹园集》卷三十三,第529页。
    ①《明史》卷二〇九,“赞”。
    ②《明史》卷二一五,“赞”。
    ③张居正《陈六事疏》,《张太岳先生文集》卷三十六。
    ④《明史》卷二一三,张居正传。
    ⑤《明史》卷二一九,“赞”。
    ⑥《明史》卷二一八,申时行传。
    ①《明史》卷二二一,耿定向传。
    ②《明神宗实录》万历十七年六月丁丑条。
    ③耿定向《乞骸疏(三)》,见《天台集》卷一,第55页。
    ④《明神宗实录》万历十七年六月癸卯条。
    ⑤同上。
    ⑥《明史》卷二三一,薛敷教传。
    ⑦《明神宗实录》万历十七年七月癸亥条。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詹仰庇言:“臣闻薛敷教上疏,日于朝房待旨。不知其所言何事、所论何人,第对人言曰:‘我欲去二三大臣耳’。以至六卿人自疑惑,有注门籍不出者,有避嫌不赴朝房者。圣明之世,岂宜有此景象?敷教初入仕籍,摇乱国是,望皇上即从处分,以正出位狂躁之罪。”《明神宗实录》万历十七年七月癸亥诸条。
    ⑧《明史》卷二一九,许国传。
    ⑨耿定向《乞骸疏(六)》,见《天台集》卷一,第58页。
    ①《明神宗实录》万历十七年八月壬寅条。
    ②《明神宗实录》万历十七年七月甲子条。
    ③《明神宗实录》万历十七年九月庚戌条。
    ④《明史》卷二一〇,吴时来传。
    ⑤《明史》卷二一五,詹仰庇传。
    ⑥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五,第814页。
    ⑦《天台集》卷二有写于本年的乞骸疏九封,其中第七疏论救被御史黄仁荣参劾的南京兵部尚书王世贞,大约是担心引起更多的纷争而未上。
    ⑧(明)黄景昉著,陈士楷、熊德基点校:《国史唯疑》卷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57页。
    ⑨耿定向《与王相公》,见《天台集》卷五,第179页。
    ①见《天台集》卷八。据《观生纪》万历十九年条,耿定向自述本年著作有《论医说》、《瞽言解》、《大事译》。今本《天台集》卷八有《活人忠告》一篇,疑即《论医说》;卷八《病间寤言》即《瞽言解》,其文收入焦竑《澹园集》北京市: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248页。
    ②耿定向:《学彖》,见《天台集》卷九,第277页。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五,第814-815页。
    ①以上资料见厦门大学历史系编:《李贽研究参考资料》(第一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②容肇祖:《李贽年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出版。
    ③张建业著《李贽评传》,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出版,1992年11月再版。
    ④林海权《李贽年谱考略》,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第一版,2005年1月第二版。
    ⑤许建平著:《李卓吾传》北京市:东方出版社,2004年出版。
    ⑥参见左东岭著:《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04月第1版,第548-549页。
    ⑦真德秀:《真西山文集》卷七《谕泉州官僚》。
    ⑧《宋史》卷一百六十七《职官志》第一百二十。
    ⑨《宋史》卷一百八十五《食貨志》第一百三十八。
    ①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九十六。
    ②(明)张燮《东西洋考》,周起元序。北京市:商务印书馆,1937年出版。
    ③李贽《又与焦弱侯》,见《焚书》卷二,第45页。
    ④《阳明先生年谱后语》,见《阳明先生道学钞》卷八下,《续修四库全书937子部·儒家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699页。
    ⑤《荣山李氏族谱》,见《李贽研究参考资料》第一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78页。
    ⑥参见泉州文管会:《李贽的家世、故居及其妻墓碑》,载《文物》1975年第1期,第37页。
    ⑦惠安白奇《郭氏族谱·适回辨》,转引自林海权《李贽家世考》,见《李贽年谱考略》附录二,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12页。林奇材是李贽族兄,曾为李贽叔父李廷桂(号章田)作《明故处土章田暨配丁氏、媵张氏合葬志铭》,碑石现藏泉州市海外交通博物馆。
    ⑧《李卓吾先生遗言》,《续焚书》卷四,第96页。
    ⑨张建业:《李贽评传》,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32页。
    ⑩袁中道《李温陵传》,见《续焚书》附录,131页。
    11许建平先生有比较详细的考证,参见《李贽思想演变史》,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6页。
    ①叶国庆:《李贽先世考》,载《历史研究》1958年第2期,79-84页。
    ②泉州文管会:《李贽的家世、故居及其妻墓碑》,载《文物》1975年第1期,第34-43页。
    ③许苏民著:《李贽评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3页。
    ④据《历年表》载,林驽生五子,长为林居诚(名信),弗嗣,故林奇材在《志铭》中迳称其高祖居安为长。实际上居安是次子,允诚是三子。
    ⑤林海权:《李贽家世考》,见《李贽年谱考略》附录二,第502-503页。
    ⑥林奇材《明故处土章田暨配丁氏、媵张氏合葬志铭》,转引自林海权《李贽年谱考略》第501页。
    ⑦泉州《燕支苏氏族谱》卷一〇《待赠李孺人传》。
    ⑧《现代汉语词典》2005版,第1528页。
    ①《卓吾论略》,见《李贽文集》第一册,《焚书》卷三,第78页。《卓吾论略》作于李贽任云南姚安知府期间,作者为李贽友人孔若谷,此人生平不详。故一般认为,此文为李贽自作,托名孔若谷,即李贽站在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回顾自己生平。
    ②《自赞》,《焚书》卷三,121页。
    ③焦竑《书宏甫高尚册后》,《焦氏笔乘》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④焦竑《李氏焚书序》见《焚书》卷首。
    ⑤王利芳编著《0-4岁智力开发》,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182页。
    ⑥李贽《豫约·早晚守塔》,见《焚书》卷四,171页。
    ⑦李贽《豫约·感慨平生》,见《焚书》卷四,174页。
    ⑧袁中道《李温陵传》,见《续焚书》附录,第131页。
    ⑨李贽《高洁说》,《焚书》卷三,98页。
    ①《与耿克念》,《续焚书》卷一,第18页。
    ②李贽《豫约感慨平生》,见《焚书》卷四,174页。
    ③袁中道《李温陵传》,见《续焚书》附录。
    ④《卓吾论略》,见《焚书》卷三,第78页。
    ⑤李贽《与焦弱侯》,见《续焚书》卷一,第38页。
    ①李贽《阳明先生年谱后语》。
    ②《卓吾论略》,见《焚书》卷三,第79页。
    ③同上。
    ④林海权《李贽年谱考略》认为李贽迁南京国子监、闻讣的时间在嘉靖三十八年,有误。李贽自称“在百泉五载”,他嘉靖三十五年会试不第后就任辉县教谕,五年后应当是嘉靖三十九年。
    ⑤《卓吾论略》,见《焚书》卷三,第79页。
    ⑥详情参见林海权《李贽年谱考略》嘉靖三十八年条,第41页。
    ⑦同上。
    ⑧张廷玉《明史》卷十八,世宗本纪二。
    ⑨《泉州府志》,第三十八册(卷七十至七十三),第221页。
    ⑩《卓吾论略》,见《焚书》卷三,第79页。
    ①《卓吾论略》,见《焚书》卷三,第79页。
    ②《卓吾论略》,见《焚书》卷三,第80页。
    ③《卓吾论略》,见《焚书》卷三,第80页。
    ④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存有此石刻的拓片。张建业《李贽评传》第36-38页,录有石刻的全文。
    ⑤《卓吾论略》,见《焚书》卷三,第80页。
    ①李贽《富莫富于常知足》,《焚书》卷六,第214页。
    ②《阳明先生年谱后语》,见《阳明先生道学钞》卷八下,《续修四库全书937子部·儒家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699页。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四,《太常徐鲁源先生用检》。
    ④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三,《文肃赵大洲先生贞吉》。
    ①《卓吾论略》见《焚书》卷三,第81页。
    ②李贽《子由解老序》,见《焚书》卷三,103页。
    ③同上。
    ④《卓吾论略》,见《焚书》卷三,第81页。
    ⑤沈鈇《李卓吾传》,见《李贽研究参考资料(第一辑)》,第20页。
    ⑥李贽《寿焦太史尊翁后渠公八秩华诞序》,见《续焚书》卷二,第53页。
    ⑦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五《文端焦澹园先生竑》。
    ①李贽《与焦漪团》,《续焚书》卷一,第22页。
    ②《又与从吾》,《焚书》增补一,第248页。
    ③焦竑:《读书不识字》,见《焦氏笔乘》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13页。
    ④袁中道《游居柿录》卷三(万历三十七年)。青岛出版社2005年版,第50页。
    ⑤李贽《耿楚倥先生传》,见《焚书》卷四,第132-133页。
    ⑥耿定向《观生纪》嘉靖三十七年条,297页。
    ⑦见焦竑《崇正堂答问》,《澹园集》卷四十七,第712页。
    ⑧李贽《耿楚倥先生传》,见《焚书》卷四,第132页。
    ⑨李贽《罗近溪先生告文》,见《焚书》卷三,第115页。《盱坛直诠》
    ⑩见方祖猷,梁一群,李庆龙等编校整理《罗汝芳集》,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401页。
    ①李贽《子由解老序》,见《焚书》卷三,第103页。
    ②李贽《四勿说》,见《焚书》卷三,第94-95页。
    ③祝世禄《藏书序》见李贽《藏书》卷首。
    ④《送李比部》(案,即李贽)》,《澹园集》卷三十七,第588页。
    ⑤《耿楚倥先生传》见《焚书》卷四,133页。
    ①《答何克斋尚书》,《焚书》增补一,247页。
    ②黄克晦《闻李比部宏甫出守姚安寄诗以别》,《吾野诗集》卷一。
    ③《李中溪全集·文集》卷六,转引自厦门大学历史系编《李贽研究参考资料》第二辑,第28页。
    ④骆问礼《万一楼集》卷二十六《启都察院》,中国基本古籍库,清嘉庆活字本。
    ⑤《万一楼集》卷二十六《复何知州》。
    ⑥《万一楼集》卷二十六《复许敬庵》。
    ⑦《万一楼集》卷三十六《新学忠臣序》。
    ⑧《万一楼集》卷二十七《简许敬庵》。
    ⑨《豫约·感慨平生》,见《焚书》卷四,174-175页。
    ①《圣教小引》,《续焚书》卷二,第63页。李贽因大衰欲死而翻阅贝经的时间,自称为“五十以后”,其具体时间,据许建平先生考证,为李贽刚到云南不久。李贽本来身体羸弱,脾胃不好,又有洁癖,容易水土不服。再加上从南京到姚安,万里颠簸,到任后老病发作在所难免。详细考证见《李贽思想演变史》第98-103页。
    ②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四,《太常徐鲁源先生用检》。
    ③见方祖猷,梁一群,李庆龙等编校整理《罗汝芳集》,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401页。
    ④(清)高奣映著;芮增瑞校注《鸡足山志》昆明市: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310页。
    ⑤同上书,第217-218页。
    ⑥李贽《念佛答问》,见《焚书》卷四,第128页。
    ⑦李贽《六度解》,见《焚书》卷四,第155-156页。
    ①骆问礼《李太守好奇》,《万一楼集》卷五十六。
    ②参见《李贽思想演变史》第118页。
    ③李贽《心经提纲》,见《焚书》卷三,第93页。
    ④同上,第94页。
    ⑤同上。
    ⑥袁中道《李温陵传》,《珂雪斋近集》卷三《文钞》,又见厦门大学历史系编《李贽研究参考资料》第一辑,第11页。
    ⑦李元阳(1497—1580),字仁甫,号中溪,大理府太和(今云南大理)人。嘉靖丙戊(公元1526年)进士,曾任江阳知县、闽中巡按、荆州知府,与张居正有师生之谊。嘉靖中,因与当道不合,辞官回家,从此隐居大理四十年。归家后,他精究理学,而且好诗文,在当时很有些名气。其诗文集有《艳雪台诗》、《中溪漫稿》,理学著作有《心性图说》,并在晚年编纂了嘉靖《大理府志》和万历《云南通志》。
    ①李元阳《卓吾李太守自姚安命驾见访,因赠》,《李中溪全集》诗集卷三。
    ②祝世禄《与游麻城》,《环碧斋尺牍》卷二。
    ③引自昆明师范学院史地系编:《李贽在云南的著作集录》。见厦门大学历史系编:《李贽研究参考资料》第二辑,第248页。
    ④(清)彭绍升编:《居士传》卷四十三《李卓吾传》,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571页。
    ⑤《豫约·感慨平生》,见《焚书》卷四,174-175页。。
    ⑥李贽《送郑大姚序》,《焚书》卷三,第105页。
    ⑦据《明史》卷四十六《地理志》,姚安军民府,领州一、县一。州即姚州,县即大姚县。
    ⑧李贽《送郑大姚序》,《焚书》卷三,第106页。
    ⑨李贽《论政篇(为罗姚州作)》,《焚书》卷三,第81-82页。
    ①《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五《伊川先生语十一》。
    ②光绪三十四年(1908)《增修连厂桥记》石刻,云南省博物馆藏。
    ③《万一楼集》卷三十六《重刻太上感应篇序》。
    ④顾养谦《送行序》,《焚书》卷二,第72页。
    ⑤《万一楼集》卷五十六《李太守好奇》。
    ⑥民国《姚安县志》卷二十九《李贽传》。
    ⑦顾养谦《送行序》,《焚书》卷二,第72页。
    ①李贽《李中溪先生告文》,见《焚书》卷三,第111-112页。
    ②李贽《顾冲庵登楼话别二首》,见《续焚书》卷五,第127页。
    ①李贽辞官后不愿回乡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不爱属人管”,二是求道求友心切。《焚书》卷四《豫约·感慨平生》:“其访友朋求知己之心虽切,然已亮天下无有知我者,只以不愿属人管一节,既弃官,又不肯回家,乃其本心实意。”又袁中道《李温陵传》,李贽说:“我老矣,得一二胜友,终日晤言,以遣余日,即为至快,何必故乡也?”
    ②本文李贽的行踪,主要参考林海权著《李贽年谱考略》(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张建业《李贽年谱简编》,(收入其著《李贽论》附录一,北京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许建平《李贽思想演变史》(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5年)等书。
    ③《复焦漪园》,《续焚书》卷一,第44页。
    ④《与焦漪园》,《续焚书》卷一,第22页。
    ⑤《复邓石阳》,《焚书》卷一,第9-10页。
    ⑥参见林海权著《李贽年谱考略》,第140页。
    ①《明儒学案》卷三五《耿楚倥先生定理》。《明儒学案》对此事未署具体时间,据林海权著《李贽年谱考略》考证,此事当在万历十年,详见该书第141页。
    ②焦竑《资德大夫正治上卿总督仓场户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恭简天台耿先生行状》,见《澹园集》卷三十三,第532页。
    ③焦竑《先师天台耿先生祠堂记》见《澹园集》卷二十,第244页。
    ④《卓吾论略》见《焚书》卷三,第81页。
    ⑤祝世禄《藏书序》见李贽《藏书》卷首。
    ⑥《圣教小引》,《续焚书》卷二,第63页。
    ⑦《续焚书》卷一,《答马历山》
    ⑧耿定向《与胡庐山书》第四书,见《耿天台先生文集》卷三,《儒藏》本,第68页。
    ①耿定理死后,李贽深感寂寥和失望,曾说“自今实难度日矣!”(《续焚书》卷一《与焦弱侯太史》)好友耿定理去世,又与耿定向意见不和,李贽在黄安的处境日益尴尬,便于万历十三年(1585)春离开黄安,徙居麻城,投奔好友周柳塘。
    ②李贽《与弱侯焦太史》述其搬入麻城之事:“此间自八老(耿定理)去后,寂寥太甚……去年十月曾一到亭州,以无馆住宿,不数日又回。今年三月复至此中……所幸菩萨不至终穷,有柳塘老以名德重望为东道主,其佳婿曾中野舍大屋以居我,友山兄又以智慧禅定为弟教导之师,真可谓法施、食施、檀越施兼得其便者矣。”(《续焚书》卷一,第19页。)
    ③麻城《周氏族谱》卷十《柳塘遗语》中,有一首七律,诗前有序曰:“李卓吾居士维摩庵新楼落成,值元宵,与邓东里诸公燕集。”见凌礼潮:《李贽<焚书><续焚书>所见麻城籍人物考》,载张建业、凌礼潮主编:《李贽与麻城》,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第217页。
    ④李贽《释子须知序》,《续焚书》卷二,第54页。
    ⑤袁中道《李温陵传》,见《续焚书》附录,第131页。
    ⑥耿定向《慎术解》,见《耿天台先生文集》卷七,《儒藏》本第243页。
    ①耿定向《慎术解》,见《耿天台先生文集》卷七,《儒藏》本第243-244页。据耿定向《观生纪》,《择术解》作于万历十五年,但“学有三关,有四证”以及“择术(慎术)”的提法,早在万历五年就曾与刘元卿讲过了。《择术解》
    ②李贽《答耿中丞》,见《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卷一,第15页。
    ③李贽《答耿中丞》,见《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卷一,第16页。
    ④同上。
    ⑤此文写于万历十三年六月后,以末尾“正甫、仲子相继逝矣”可知。据《明福建提刑按察司按察使胡公墓志铭》(《天台集》卷十二),胡直卒于万历十三年五月二十九。
    ①耿定向《汉浒订宗》,《天台集》卷八,247页。
    ②见张学智:《明代哲学史》,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8页。
    ③指何心隐。
    ④指邓豁渠。
    ⑤耿定向《汉浒订宗》,《天台集》卷八,247-248页。
    ⑥李贽《又答耿中丞》,《焚书》卷一,17页。
    ⑦《与吴少虞》第二书,《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四。
    ①耿定向《纪梦》,见《天台集》卷十九,第581页。又见厦门大学历史系编《李贽研究参考资料第二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95页。
    ②李贽《答耿中丞论淡》,见《焚书》卷一,第22页。
    ③同上。
    ④同上。
    ⑤耿定向:《与李卓吾》(一),见《天台集》卷四,第126页。
    ⑥同上,第127页。
    ①耿定向:《与李卓吾》(三),见《天台集》卷四,第128页。
    ②李贽《答耿司寇(一)》,见《焚书》卷一,第26页。邬国平先生认为,李贽《答耿司寇》是一封“集束型”书信,由写于不同时间的七封书信拼接而成。本文同意邬国平先生观点,根据该书信的起止语、讨论的话题,以及耿定向的回信,将该信拆分。《答耿司寇(一)》从26页“此来一番承教”到28页“未知是否,幸一教焉”。
    ③李贽《答耿司寇(一)》,见《焚书》卷一,第27页
    ④耿定向《与周柳塘》(十一),《天台集》卷三,第92页。
    ⑤李贽《与焦弱侯太史》,见《续焚书》卷一,第20页。此信写于万历十三年春,刚到麻城时。
    ⑥李贽《答耿司寇(一)》,见《焚书》卷一,第27页。
    ⑦耿定向《与李卓吾》(四),《天台集》卷四,第128页。
    ①邬国平:《李贽<答耿司寇>是一封“集束型”书信》载《中华文史论丛》2006年第2期。
    ②《豫约·感慨平生》,见《焚书》卷四,第175页。
    ③《万一楼集》卷二十六《简刘小鹤》。
    ④李贽《与耿司寇告别》,《焚书》卷一,第25页。
    ⑤李贽《答耿司寇(二)》,《焚书》卷一,第28页。
    ①李贽《与焦弱侯太史》,《续焚书》卷一,第14页。此信写于万历十四年夏。
    ②李贽《答邓明府》,《焚书》卷一,第36-37页。
    ③早年耿定向和耿定力在外做官,而耿定理家居,故耿家子侄的教育由耿定理负责。
    ④据耿定向《观生纪》,耿汝愚生于嘉靖二十七年戊申(1548)九月,时耿定向25岁。万历十四年,耿定向63岁,汝愚38岁。
    ⑤李贽《答耿司寇(七)》,《焚书》卷一,第33-34页。
    ⑥耿定向《广德州祠碑》,见《天台集》卷十二,第385页。
    ⑦李贽《答耿司寇(五)》,《焚书》卷一,第31页。
    ①耿定向《与周柳塘》第九书,见《耿天台先生文集》卷三,第90页。
    ②耿定向《译异编序》,见《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十一,第342页。
    ③耿定向《译异编序》,见《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十一,第342页。
    ④耿定向《答钱庐陵》,见《耿天台先生文集》卷五,第151页。
    ⑤耿定向《与焦弱侯》(七),《耿天台先生文集》卷三,第82页。
    ⑥焦竑《答耿师》,见《澹园集》卷十二,第82-83页。
    ⑦李贽《答耿司寇(五)》,《焚书》卷一,第32页。
    ①耿定向《里中三异传》,《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十六,第498-499页。
    ②邓豁渠著、邓红校注《“南询录”校注》,第43页、第49页,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③袁宗道《白苏斋类集》卷二二《杂说类》云:“邓卒客死保定人家。……所著书,石阳访得之。”按:林海权《李贽年谱考略》认为李贽《南询录叙》写于万历十三年,误。
    ④关于邓氏父子与李贽的交往,参见邬国平:《李贽<复邓石阳>书信的相关研究》,载《文学遗产》网络版2011年第2期,http://wxyc.literature.org.cn/journals_article.aspx?id=1103,2011-6-23。
    ⑤耿定向《里中三异传》,《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十六,第494页。
    ⑥耿定向《里中三异传》,《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十六,第499页。
    ⑦耿定向《与吴少虞》(二),见《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四,第106页。
    ⑧耿定向《与吴少虞》(二),见《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四,第107页。
    ①李贽《南询录叙》,见《续焚书》卷二,第61页。另邓红先生据《南询录》万历二十七年刻本(现藏于日本内阁文库)整理成的《<南询录>校注》卷首载李贽的《叙南询录》,落款有“万历十五年夏后学李宏父书”字样。——(明)邓豁渠著.《南询录》校注.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1第17页。
    ②《答邓石阳》见《焚书》卷一,第10页
    ③同上
    ④同上书,第11页。
    ⑤同上。
    ⑥同上书,第11-12页。
    ⑦李贽《复邓石阳》,《焚书》卷一,第12页。
    ⑧李贽《寄答留都》,《焚书》增补一,第258页。万历十五年十一月,耿定向由北京刑部左侍郎升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便道还里,万历十六年五月才赴任。从“今彼回矣”一句看,此信月写于万历十六年初,耿定向“衣锦还乡”不久。
    ⑨李贽《寄答留都》,《焚书》增补一,第258页。
    ⑩李贽《与焦漪园太史》,《续焚书》卷一,第28页。
    ①参见左东岭《耿、李之争与李贽晚年的人格心态巨变》,载《北方论丛》1994年第5期(总第127期),76-82页。
    ②李贽《又答石阳太守》,见《焚书》卷一,第5页。
    ③李贽《老子解序》,见《李贽文集》第七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老子解》卷首。
    ④李贽不回家的原因,主要是“不爱属人管”:“弃官回家,即属本府本县公祖父母管矣。来而迎,去而送,出分金,摆酒席,出轴金,贺寿旦。一毫不谨,失其欢心,则祸患立至,其为管束至入木埋下土未已也,管束得更苦矣。我是以宁飘流四外,不归家也。”见《豫约·感慨平生》,《焚书》卷四,第173页。
    ⑤李贽《与耿司寇告别》,《焚书》卷一,第25页。
    ①李贽《答李见罗先生》,《焚书》卷一,第6页。
    ②李贽《答周柳塘》,《焚书》增补一,第254页。信中有“念我入麻城以来,三年所矣”之语,按因李贽徙居麻城在万历十三年,故推算此信写于万历十六年。
    ③李贽《答周柳塘》,《焚书》增补一,第254页。
    ④参见许建平《李贽思想演变史》,第215-222页。
    ⑤《维摩诘所说经·方便品第二》,后秦鸠摩罗什译。
    ⑥《维摩诘所说经·佛道品第八》,后秦鸠摩罗什译。
    ⑦李贽《答周柳塘》,《焚书》增补一,第253页。李贽此信两千多字,对耿定向所指出的“禅机”、“狎妓”、“嫠妇”、“山农打滚”、“鲁桥恭敬”等事一一做了详细解释。李贽与周思久都住在麻城,可以经常见面,本不用书信往来。李贽费力气写此信,意在广而告之麻城、黄安诸友,澄清事实,为自己辟谣。
    ①同上,第254页。
    ②同上。
    ③耿定向《答友人问》(二),《耿天台先生全集》卷六,第201页。
    ④耿定向《与周柳塘》第十九书,《耿天台先生文集》卷三,第99页。
    ⑤朱熹《宿梅溪胡氏客馆观壁间题诗自警》。朱熹《晦庵集》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第五,四部丛刊景明嘉靖本。原文曰:“十年湖海一身轻,归对黎涡却有情。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⑥耿定向《与周柳塘》第二十一书,《耿天台先生文集》卷三,第101页。
    ⑦林海权《李贽年谱考略》(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0页)认为此信写于万历十四年,是看了耿定向给李世达(号渐庵)信后的回信,但今存耿定向文集中不见写给李世达的信,李贽此信也没有给出足够的证据显示是给李世达的,故存疑。林海权先生从末段“今彼回矣”断定此信写于万历十四年三月耿定向扶其妻之榇还里之后。然而,耿定向回家不只这次。万历十五年十一月,耿定向由北京刑部左侍郎升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后还里,十六年五月才赴任。信中“今彼回矣,试虚心一看,一时前呼后拥,填门塞路,趋走奉承,称说老师不离口者”这样的“盛况”不大可能发生在耿定向妻子刚死去后,而应当发生在耿荣升之后“衣锦还乡”之时。再加上此信李贽自称“纵狂自恣”“万千丑态”,且耿定向“千书万书骂邓和尚”可知此信当写于万历十五年李贽遣送家眷既而“游戏三昧”后。故本文认为,此信当写于万历十六年初。
    ①李贽《寄答留都》,见《焚书》增补一,第257页。
    ②耿定向《警言》(三),《天台集》卷十九,第573页。
    ③耿定向《警言》(四),《天台集》卷十九,第573页。该条后注曰:“此余万历丁丑(即万历五年)元日夜梦中与同志论学语也。寤而反身循省,昏庸颓垢,犹然故吾。时驰岁去,枯落遂成。抚枕咨嗟,汗出浃背。因自札记,用代箴铭。冀我同心,矢相规勉。”
    ④耿定向《与刘调甫》(六),见《耿天台先生全集》卷四,第122页。《李贽年谱考略》认为此信写于万历十六年春夏间,由信中耿定向称与其弟读过刘元卿的两封奏疏稿(《朝仪疏》和《从祀疏》)可知。(1)据《明神宗实录》卷一九七载,万历十六年四月丁巳,南京国子监祭酒赵用贤条上申饬南雍七事,其中“修遗贤荐用之典”一事中有“请录用举人邓元锡、刘元卿、王之任”之议,而“部复允行”。(2)《江西通志》卷一四九《刘元卿传》:“刘元卿,字调父,……既累被荐,召为国子博士。擢礼部主事,疏请早期勤政,又请从祀邹守益、王艮于文庙。”耿定向《观生纪》载:“万历十六年戊子,我生六十五岁。便还里。以二月葬仲弟,三月葬彭淑人。……五月之任。……是岁春,叔子晋闽督学,还里,七月之任。”由此可知,耿定向与其弟反复玩读调甫二疏稿的时间当在万历十六年刘调甫被荐用的四月之后,耿定向“之任”的五月之前。
    ①李贽《寄答耿大中丞》,《焚书》卷一,39-40页。
    ②李贽《寄答耿大中丞》,《焚书》卷一,40页。
    ③《孟子·万章上》。
    ④耿定向《伊尹先觉》,见《天台集》卷十,第322页。
    ⑤李贽《答邓明府》,《焚书》卷一,第38页。邓明府,即邓应祁,字永清,号鼎石,四川内江(今四川内江)人。李贽早年朋友邓石阳的长子。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同年,授麻城(今湖北麻城)知县。唐宋以后,多尊称知县为明府。故称邓明府。
    ①李贽《与焦弱侯》第三书,《李卓吾先生遗书》卷一。见张建业主编《李贽全集注》第26册《附录四·集外集》,第511页。北京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05.
    ②李贽《答邓明府》,《焚书》卷一,第36页。
    ③李贽《答邓明府》,见《焚书》卷一,第38页。
    ④耿定向《与邓令君》,《耿天台先生全集》卷六,第194页。
    ⑤同上,第195页。
    ①李贽《与曾继泉》,《焚书》卷一,第48页。
    ②李贽《答焦漪园》,《焚书》卷一,第7页。
    ③袁中道《李温陵传》,见《续焚书》附录,第132页。
    ④李贽《豫约·感慨平生》,见《焚书》卷四,第174页。
    ⑤李贽《与庄纯夫》,《焚书》卷二,第41页。
    ⑥同上。
    ⑦李贽《与曾继泉》,见《焚书》卷二,第48页。
    ①耿定向《与周柳塘》第二十书,《耿天台先生文集》卷三,第100-101页。
    ②同上。
    ③耿定向《与周柳塘》第二十书,《耿天台先生文集》卷三,第100-101页。
    ④李贽《答周二鲁》,《焚书》增补一,第251页。此信解释自己落发原因,且有“年已六十二”之语,故可知此信写于万历十六年(1588)。
    ①李贽《答周二鲁》,《焚书》增补一,第251页。
    ②见袁中道《珂雪斋集》外集卷十五《拾遗》。明万历四十六年刻本。该书记载:“楚倥在外多年,归而一哭,几絶,自是之后更不复商量学问。”
    ③《答骆副使》,《续焚书》卷一,第23页。此信写于万里十一年底或十二年初。万历十一年十月,骆问礼由福建左参议升湖广按察司分巡武昌道兼兵备副使,黄安为其管辖区域。李贽此信中道:“乃过辱不忘,自天及之,何太幸!何太幸!”由此语观之,当是骆问礼上任前,不忘旧谊,来函通情。又从信结尾语:“不知何时按临此土,俾小于复遂抠趋之愿”,可知骆间礼尚未上任。骆问礼上任时间为万历十二年二月。骆问礼《万一楼集》卷三十《游庐山记》云:“万历十二年二月,人楚臬。”故推测李贽此封信的写作时间当在万历十二年一月前后。
    ④同上。
    ⑤李贽《与焦弱侯》,《续焚书》卷一,第39页。此信写于万历九年冬。
    ⑥同上。
    ①李贽《答李见罗先生》,《焚书》卷一,第6页。此信写于万历十五年秋。
    ②李贽《答焦漪园》,《焚书》卷一,第7页。此信写于万历十六年,李贽落发之前。
    ③《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李贽文集》第二卷《藏书(上)》卷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④同上。
    ⑤(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五四,《杂传第四十二》。
    ①《李贽文集》第三卷,《藏书》(下),第1299页。北京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②耿定向《与焦弱侯》第一书,见《耿天台先生文集》卷三,第77页。
    ③耿定向《与焦弱侯》第二书,见《耿天台先生文集》卷三,第78页。
    ④耿定向《与焦弱侯》第二书,见《耿天台先生文集》卷三,第78页。
    ⑤《藏书》梅国桢序,《李贽文集》第二卷《藏书(上)》卷首。
    ①耿定向《与焦弱侯》第二书,见《耿天台先生文集》卷三,第78-79页。
    ②李贽《三教归儒说》,《续焚书》卷三,第72-73页。
    ③李贽《又与焦弱侯》,《焚书》卷二,第45页。
    ④李贽《高洁说》,《焚书》卷三,第98页。
    ①见李贽《焚书》卷首。
    ②杨起元《周柳师(二)》,《杨太史家藏文集》卷六。转引自厦门大学历史系编《李贽研究参考文献》第二辑,第39页。
    ③《焚书》卷二《与梅衡湘》所附。
    ④耿定向:《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六《求儆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131册,第172-173页。
    ①见邬国平:《李贽<答耿司寇>是一封“集束型”书信》,载程章灿编:《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446-459页。
    ②见上书,第456页。
    ③今人邬国平注意到,如果耿定向读过李贽给自己的信,为何当时不认为是诽谤并自辩,为什么要待到万历十八年《焚书》刊行以后才说“闻谤”呢?邬国平认为,很可能李贽写下这封书信后,当时并没有把它投出。写下是因为这些话在心头窜撞,不吐不快;不投寄则是考虑这些内容具有的杀伤力,并顾及与耿定向种种复杂的关系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后来李贽认为不必再继续掩藏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某部分事实,于是选择在刊刻《焚书》的时候公开了这封以前未曾寄出的书信。”见邬国平:《李贽<答耿司寇>是一封“集束型”书信》,载程章灿编:《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459页。此观点可供参考。
    ④李贽《答耿司寇》,见《焚书》卷一,第33-34页。
    ⑤焦竑《耿天台行状》,见《澹园集》卷三十三,第534页。
    ①李贽《答邓明府》,见《焚书》卷一,《李贽文集》第一卷,第14-15页。
    ②李贽《何心隐论》,见《焚书》卷三,《李贽文集》第一卷,第84页。《答邓明府》和《何心隐论》对假道学的指责皆暗指耿定向。
    ③袁中道《李温陵传》,见《李贽研究参考资料》第一辑,第12页。原载《珂雪斋集》。
    ④见《李贽研究参考资料》第一辑,第24页。原载《列朝诗集小传》闰三。
    ⑤林海权《李贽年谱考略》第25页。
    ⑥见《李贽研究参考资料》第一辑,第21页。原载何乔远:《闽书》卷一百五十二《畜德志》上。
    ①李贽《答周友山》,见《焚书》卷一,《李贽文集》第一卷,第24页。
    ②耿定向《观生纪》载:“(万历)十九年辛卯,我生六十九岁。……冬初,著《大事译》,寄白下诸友。”
    ③耿定向写《大事译》,与焦竑等友人弟子的启发也不无关系。《天台集》卷四《又与刘调甫》(第三书)说“昔大慧谓张子韶将佛语改头换面说向儒门去,顷徐思中将吾家语改头换面说向释门去”,又说“唐祠部近辑程子辟佛语一编,焦弱侯中多驳异”。焦竑《答耿师》说:“学者诚有志于道,窃以为儒、释之短长,可置勿论,而第反诸我之心性。苟得其性,谓之梵学可也,谓之孔孟之学可也,即谓非梵学、非孔孟学,而自为一家之学,亦可也。盖谋道如谋食,藉令为真饱,即人目其馁,而吾腹则果然矣。不然,终日论人之品味,而未或一哜其胾,不至枵腹立毙者几希。”(《澹园集》卷一二,第82页。)这封信针对程颢辟佛的言论而发,程颢坚持的是严格的儒、佛界限,而焦竑则主张儒佛会通,打破学术的门户之见而关注自家性命。”
    ④耿定向《大事译》,见《天台集》卷八,第256-257页。
    ⑤耿定向《大事译》,见《天台集》卷八,第256-259页。
    ⑥同上书,261页。
    ⑦同上。
    ①李贽《与周友山书》,见《焚书》卷二,《李贽文集》第一卷,第50页。
    ②古愚,耿定向长子,名汝愚,字克明,号古愚。
    ③李贽《与杨定见》,见《焚书》卷二,《李贽文集》第一卷,第60页。
    ④耿定向《观生纪》:“(万历)二十年壬辰……秋,叔子晋奉常。冬,归自汴。”
    ⑤李贽《与友山》,见《焚书》卷二,《李贽文集》第一卷,第64页。
    ⑥“刘公”指原湖广布政使刘东星,李贽在武昌遭驱逐后,刘慕名前来拜访,并迎接到武昌会城,保护、供养并商讨学问。“入掌内台”指万历二十一年刘东星升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入理院事(《明神宗实录》,卷二六四)。本年春,李贽自武昌回到麻城龙湖。参见林海权《李贽年谱考略》第257-259,第287页。
    ⑦见《李贽研究参考资料》第一辑,第21页。原载何乔远:《闽书》卷一百五十二《畜德志》上。
    ①同上书,第21-22页。
    ②《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四《又与刘调甫》(第六书):“近因贵乡郭青螺公祖见教,病中决性命著《学彖》一篇,几万言。亲友皆大恚,谓奈何忘生为此然……《冯道论》亦是病危时著,手字草草,具见余时病状也。”
    ③见《耿天台先生文集》卷九,第233-234页。
    ④同上书,第235页。
    ⑤《冯道论》见《耿天台先生文集》卷七,第216-219页。
    ⑥李贽《答周友山》:“我因人说要拆毁湖上芝佛院,故欲即刻盖阁于后,使其便于一时好拆毁也。”《续焚书》卷一,第23页。
    ⑦参见林海权《李贽年谱考略》第313页。
    ⑧李贽《答来书》,见《续焚书》卷一,第16页。
    ⑨《与耿克念》,《续焚书》卷一,第22页。
    ⑩《与耿克念》,《续焚书》卷一,第18页。
    ①见《焚书》卷四,第133页。
    ①耿定向《与周柳塘》第九书,见《耿天台先生文集》卷三,《儒藏》本第90页。
    ②耿定向《与萧给舍》,《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六,《儒藏》本192页。
    ③《惕若斋集》卷一《问候先生道体书·乙未》,转引自吴震《阳明后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373页。
    ④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续稿》卷二百一《管佥宪》,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李贽《豫约·感慨平生》,见《焚书》卷四,第174页。
    ②李贽《答马历山》,见《续焚书》卷一,第1页。《李贽文集》第一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③李贽《寄答留都》,见《焚书》增补一,第257页。
    ①(明)丘浚《大学衍义补》卷九十四,(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丘浚(1421~1495年),字仲深,号琼山,别号深庵,谥文庄,后人称丘文庄或丘琼山。明朝大臣,琼山(今海口)人。景泰五年(1454年)进士,宪宗成化年间累官至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孝宗弘治七年(1494年)加封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户部尚书。丘浚为官多年,熟悉当朝典故,对历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司法、军事有较深的研究。晚年,他以真德秀《大学衍义》为蓝本,博采群书加以补充,写成《大学衍义补》160卷,系统论述了他的经济思想。
    ②黄宗羲《孟子师说·题辞》。
    ③《朱子语类》卷十五,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89-290页。
    ①《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92页。
    ②《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9页。
    ③同上,第30页。
    ①《答舒国用》,《王阳明全集》卷五,第190页。
    ②陈来著:《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页。
    ③荒木见悟:《阳明学与明代佛学》,收入(日)牧田谛亮著;索文林译《中国近世佛教史研究》附录三(台北:华宇出版社,1984)第378页。
    ④同上,第380页。
    ①薛瑄《读书录》卷七,见《薛瑄全集》,太原市: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214页。
    ②胡居仁《归儒峰记》,《胡敬斋集》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③关于阳明与佛道二教的关系,可参考秦家懿著《王阳明》第七章第三节《王阳明与佛道二教》,(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07),以及刘聪著《阳明学与佛道关系研究》成都市:巴蜀书社,2009.11。
    ④《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五《年谱三》,第1289页。
    ①《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06页。
    ②《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99页。
    ③《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9页。
    ④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二《浙中王门学案二》,《郎中王龙溪先生畿》。中华书局2008年,第237页。
    ⑤《抚州拟岘台会语》,见《王畿集》卷一,第17-18页。作于嘉靖四十一年壬戌(1562)。
    ①《天柱山房会语》,《王畿集》卷五,第120页。
    ②李贽《王龙溪先生告文》,见《焚书》卷三,第112页。
    ③《留都会纪》,见《王畿集》卷四,第96页。
    ④《留都会纪》,见《王畿集》卷四,第91-92页。
    ⑤《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三《年谱一》,第1228页。
    ⑥《王阳明全集》卷三十四《年谱二》,第1278-1279页。
    ⑦彭国翔的《良知学的展开》(三联书店2005年)一书有专章考证王畿与佛道人士的交往经历和他对佛教因果轮回等理论的吸收;方祖猷的《王畿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曾召南的《佛道兼融的王畿理学》、(《宗教学研究》1999年第1期)等,从不同角度论证了王畿理学具有浓厚的佛道兼融特色。
    ①《王阳明全集》卷五,文录二《与陆原静(辛巳)》,第187页。
    ②《天柱山房会语》,《王畿集》卷五,第118页。又见《龙溪会语》卷二《天山答问》,《王畿集》附录第776页。
    ③《亡室纯懿张安人哀辞》,《王畿集》卷二十,第648页。原文:安人成婚十年不育,乃为置妾。又七八年,无就馆之期。安人忧苦,几成郁疾。予偶受异人口诀,得其氤氲生化之机。万物异类,与人皆然。施有度,受有期,氤氲有候。须赖黄婆入室,调和通谕,始中肯系。予归密语安人,欣然任之。如法练习,十余年间,连举八九子,或堕或伤,即祯儿与今斌、吉是也。人谓安人未尝有子,安人笑曰:“浅哉见!蠡斯百男,后妃一身,岂能自致?”惟其普惠于众,故众妾之子,皆其所生,一体之爱,未尝有彼此之间也。
    ④《南游会纪》,见《王畿集》卷七,第154页。
    ①《天泉证道纪》,见《王畿集》卷一,第1页。
    ②《天泉证道纪》,见《王畿集》卷一,第2页。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二《郎中王龙溪先生畿》。中华书局2008年,第244页。
    ④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八,第411页。亦见罗洪先《己亥冬游记》。
    ⑤邓以赞之文见《明儒学案》卷二十一《文洁邓定宇先生以赞》,张元汴文见《张阳和文选》卷四《秋游记》。
    ⑥《王畿集》卷七《龙南山居会语》,第166-167页。
    ⑦《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六《与吴伯恒》(二),第172页。
    ①《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四《与王龙溪先生》(一),第125-126页。
    ②同上,第126页。
    ③《王畿集》卷十《答耿楚侗》,第242页。
    ④《原寿篇赠存斋徐公》,见《王畿集》卷十四,第386-387页。
    ⑤耿定向《与刘养旦(壬午)》,见《天台集》卷四,第135页。
    ⑥《从心篇寿平泉陆公》,《王畿集》卷十四,第395页。
    ①《三山丽泽录》,《王畿集》卷一,第11页。
    ②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二《郎中王龙溪先生畿》。中华书局2008年,第239页。
    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七七,集部三十别集类存目四,(清)永瑢,纪昀主编;周仁等整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海口市:海南出版社,1999.第953页。
    ④《南询录》共113条。为了方便,以下引用《南询录》原文,在文中夹注条数。
    ①以上见邓红:《<南询录>校注》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第3-4页。
    ②《明儒学案》卷三十二,《泰州学案序》。
    ①耿定向《里中三异传》,《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十六,第498页。
    ②[日]岛田虔次《异人邓豁渠传略》,邓红译,见《<南询录>校注》附录,第136页。
    ①耿定向:《与吴少虞(二)》,《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四,第106页。
    ②耿定向《里中三异传》,《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十六,第499页。
    ③[日]荒木见悟:《邓豁渠的出现及其背景》,邓红译,见《<南询录>校注》附录,第141页。
    ①《续焚书》卷二,第61页。又见《<南询录>校注》第17页。
    ①李贽《答邓石阳》,见《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卷一,第4页。
    ②《答邓明府》,见《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卷一,第36页。
    ③《冲元会纪》,见《王畿集》卷一,第3页。
    ④李贽《答邓明府》,见《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卷一,第36页。
    ①《答邓明府》,见《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卷一,第38页。
    ②李贽《答耿中丞》,见《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卷一,第16页。
    ③《颍泉先生语录》《明儒学案》卷十六,《江右王门学案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45页。
    ④《答邓明府》,见《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卷一,第37-38页。
    ①耿定向《与邓令君》,《耿天台先生全集》卷六,第194页。
    ②《与周柳塘》之十一,《耿天台先生文集》卷三。第83页
    ③语见李贽《答耿司寇》,见《焚书》卷一,第27页。
    ④《与吴少虞》第二书,《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四。
    ⑤《与周柳塘》,第二十一书,《耿天台先生文集》卷三。
    ①耿定向《遇聂赘言》,《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八。
    ②耿定向《邹文庄公年谱序》,见《天台集》卷十二,第348-349页。
    ③李贽《答周柳塘》,见《焚书》增补一,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05月第1版,第253页。信中有“念我入麻城以来,三年所矣”之语,按因李贽徙居麻城在万历十三年,故推算此信写于万历十六年。按:此书所引“耿老与周书”不见于耿定向文集
    ④《答周柳塘》见《焚书》增补一,第254页。
    ①《答周柳塘》见《焚书》增补一,第253页。
    ②《答耿司寇》,见《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卷一,第28页。
    ③李贽《答耿司寇》,见《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卷一,第33页。
    ④《李贽研究参考资料》第一辑,
    ⑤《三蠢记》,见《焚书》卷三,第99页。
    ①《与焦弱侯太史》,见《续焚书》卷一,第15页。
    ②吴震《阳明后学研究·耿天台论》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396页。
    ③张建业著《李贽评传》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81页。
    ④(美)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增订本.北京市:中华书局,2007.第50页。
    ⑤(美)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增订本.北京市:中华书局,2007.第192页。
    ⑥同上书,第50-51页。
    ①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第228—229页
    ②焦竑《耿天台行状》,见《澹园集》卷三十三,第534页。
    ③《明儒学案》卷三十五,《泰州学案四·恭简耿天台先生定向》。不过,黄宗羲的说法只是概言之,却不十分准确,有学者考证,耿定向与严嵩的关系是先张后弛,对徐阶始终以后学自居,与高拱之间则极不和,和张居正从亲密至疏远,与申时行则保持友善。参见迟胜昌:《耿定向与泰州学派》,台湾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990年,第13页。
    ①参见赵园著:《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9页。
    ②(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2《记风俗》。
    ③《论语·公冶长第五》记载“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论者多认为微生高用意委曲,非为直人。
    ④《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十,《绎论语·微生高》
    ⑤焦竑《资德大夫正治上卿总督仓场戸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恭简天台耿先生行状》,见《澹园集》卷三十三,第532页。
    ⑥焦竑《先师天台耿先生祠堂记》见《澹园集》卷二十,第244页。
    ⑦耿定向《与周柳塘》(十八),见《天台集》卷三,第97页。
    ⑧同上。
    ⑨《明儒学案》卷三十五,《泰州学案四·恭简耿天台先生定向》。
    ⑩(美)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增订本.北京市:中华书局,2007.第197页。
    11见耿定向:《与刘养旦》(辛巳),《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四,第134页。
    12同上。
    ①李贽《复邓石阳》,《焚书》卷一,第9页。
    ②李贽《寄答留都》,见《焚书》增补一,第257页。
    ①李贽《答耿中丞》,见《焚书》卷一,第16页。
    ②《读卓吾老子书述》,见《续焚书》卷首。
    ③李贽《答周友山》,见《焚书》卷一,《李贽文集》第一卷,第24页。
    ④耿定向《观生纪》载:“(万历)十九年辛卯,我生六十九岁。……冬初,著《大事译》,寄白下诸友。”
    ⑤耿定向写《大事译》,与焦竑等友人弟子的启发也不无关系。《天台集》卷四《又与刘调甫》(第三书)说“昔大慧谓张子韶将佛语改头换面说向儒门去,顷徐思中将吾家语改头换面说向释门去”,又说“唐祠部近辑程子辟佛语一编,焦弱侯中多驳异”。焦竑《答耿师》说:“学者诚有志于道,窃以为儒、释之短长,可置勿论,而第反诸我之心性。苟得其性,谓之梵学可也,谓之孔孟之学可也,即谓非梵学、非孔孟学,而自为一家之学,亦可也。盖谋道如谋食,藉令为真饱,即人目其馁,而吾腹则果然矣。不然,终日论人之品味,而未或一哜其胾,不至枵腹立毙者几希。”(《澹园集》卷一二,第82页。)这封信针对程颢辟佛的言论而发,程颢坚持的是严格的儒、佛界限,而焦竑则主张儒佛会通,打破学术的门户之见而关注自家性命。”
    ①“刘公”指原湖广布政使刘东星,李贽在武昌遭驱逐后,刘慕名前来拜访,并迎接到武昌会城,保护、供养并商讨学问。“入掌内台”指万历二十一年刘东星升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入理院事(《明神宗实录》,卷二六四)。本年春,李贽自武昌回到麻城龙湖。参见林海权《李贽年谱考略》第257-259,第287页。
    ②见《李贽研究参考资料》第一辑,第21页。原载何乔远:《闽书》卷一百五十二《畜德志》上。
    ③见《焚书》卷四,第133页。
    ①李贽《读若无母寄书》,《焚书》卷四,第130-132页。
    ②耿定向《读李卓吾与王僧若无书》,《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十九,第567-569页。
    ①《上祁门姚大尹书》,《何心隐集》卷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8页。
    ②《又上湖西道吴分巡书》,《何心隐集》卷四,第90页。
    ③耿定向《里中三异传》,见《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十六,《儒蔵》本,第494页。
    ④《上祁门姚大尹书》,《何心隐集》卷四,第77页。
    ⑤耿定向《里中三异传》,见《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十六,《儒蔵》本,第495页。
    ⑥耿定向《招梁子词》,《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十二,第390页。
    ①耿定力《胡时中义田记》,见《何心隐集》附录,第142页。
    ②耿定向《里中三异传》,见《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十六,《儒蔵》本,第495页。
    ③李贽《答邓明府》,《焚书》卷一,第14页。
    ④何心隐《上祁门姚大尹书》,《何心隐集》卷四,第78页。
    ⑤耿定向《里中三异传》,见《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十六,《儒蔵》本,第494页。
    ⑥邹元标《梁夫山传》,见《何心隐集》附录,第120页。
    ⑦耿定向《里中三异传》,见《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十六,《儒蔵》本,第495页。
    ①容肇祖:《何心隐及其思想》,《容肇祖集》,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第344~345页。按,邹元标《梁夫山传》认为事件发生在嘉靖辛酉(1561),起因是当年流寇侵袭永丰,心隐反对县令及其他乡绅商议拆除“近城内外居民”之主张,结果“开罪贵势,削名被毒,欲置之死”(《何心隐集》附录,第120页)。然而此事纯属误传,从嘉靖三十九年庚申(1560)到嘉靖四十一年壬戌(1562),何心隐都在北京。根据是心隐的自述,他以“庚申”(1560)作为自己一生的前后分期(参见《何心隐集》卷四《又上湖西道吴分巡书》等。
    ②黄宗羲著,沈芝盈点校《明儒学案》卷三十二《泰州学案一》,中华书局2008年1月第2版,704页。
    ③同上。
    ④耿定向《里中三异传》,见《天台集》卷十六,第496页。
    ⑤《上祁门姚大尹书》见《何心隐集》卷四,第77页。
    ①耿定向《里中三异传》,《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十六,第495页。
    ②何心隐《上南安陈太府书》说:“自壬戌(嘉靖四十一年)迄于甲子(嘉靖四十三年),二三年间,交游于八闽。”见《何心隐集》卷四,第95页。
    ③耿定向《里中三异传》,《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十六,第496页。
    ④何心隐《上祁门姚大尹书》见《何心隐集》卷四,第78页。
    ⑤耿定向《里中三异传》,《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十六,第496页。
    ⑥见邹元标《梁夫山传》,《何心隐集》附录,第121页。
    ⑦何心隐《论友》,见《何心隐集》卷二,第28页。
    ⑧何心隐《语会》,见《何心隐集》卷二,第28页。
    ①(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八《计陷》,中华书局1959年,第210页。
    ②
    ③何心隐在《上岭北道项太公胡书》中说道:“丙子七月,汝元在湖广德安府孝感县乐聚友朋,以讲汝元所学。方翕然时,突尔程二蒲亲弟乘舟而来,亟报汝元,本省已差云梦高典史带兵将至矣,遽逼汝元登渠所乘舟,即放长往。出湖广境,乃泣语汝元,典史高带兵,为缉大盗犯也。盖大盗犯,不别有所指所缉也。语毕,而程亲弟乃归省应试,惟以其表兄焦茗送汝元竟抵泰州。寻二蒲为汝元致书辨于湖广两院、各道。”见《何心隐集》卷四,第91页。
    ④何心隐《上湖广郭按院书》,见《何心隐集》卷四,第113页。
    ⑤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十八《大侠遁免》,中华书局1959年,第480页。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二,第705页。
    ②《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张太岳先生文集》卷三十九。
    ③关于张居正因禁讲学而与吉安人结怨,还有一件证据,耿定向《明河南按察司佥事邹伯子墓志铭》记载曰:“时方严学禁,而伯子(按:邹德涵,邹善长子,邹守益之孙)顾任道益力、求友益殷。会同邑刘、传二台史先后疏上迕相国,而刘疏诋相国益甚。谗者谓疏出伯子手,相国深衔之。”(《天台集》卷十二,第
    375-376页)对张居正持赞赏态度的李贽也说:“偶攻江陵者,首吉安人,江陵遂怨吉安,日与吉安缙绅为仇”,并批评说“江陵此事甚错,其原起于憾吉安人,而必欲杀吉安人为尤错。”(《答邓明府》,《焚书》卷一,第14-15页)
    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八《邵芳》,第219页。
    ⑤耿定力《胡时中义田记》,《何心隐集》附录,第142页。
    ⑥关于何心隐之狱,任文利《何心隐之死考论》(《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页89-94)有详细考证,可以参考。
    ⑦《何心隐集》附录《县志本传》,第125页。
    ⑧疑其一为吕光午,“心隐之门人有吕光午者,浙之大侠也……心隐尝以金数千畀光午,使走四方,阴求天下奇士。……心隐死,陈尸道旁,有二人犯相国之怒,仰天大哭,收其遗骸,为之掩葬,者,其一乃光午也。”(见《何心隐集》附录陈士业《答张谪宿(宿)书》第138-139页。张宿于天启乙丑(1625)刻《何心隐爨桐集》,其友人陈士业看到文集后给他写信,提到心隐门人吕光午,比较可信。)其一为周复:“(周)复走抱尸,大哭,守卒呵挞不能止。会张出,仪卫甚严,复犯前驱,声汝元冤。”(见《何心隐集》附录《周复传》,第139页。)
    ①《何心隐集》附录,第140-141页。
    ②《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十二,儒蔵本,第389-390页。
    ③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即《耿天台先生文集》中的“招梁子词”为最初版本,而《何心隐集》所附,为后人刻文集时,出于于对何心隐之仰慕,将耿定向批评贬抑之词有所删改的结果。
    ④《河南程式遗书》卷十八。
    ⑤顾颉刚《武士与文士之蜕化》,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香港:中华书局,1963年),页88—89。
    ⑥《答战国诸公孔门师弟之与之别在落意气与不落意气》,《何心隐集》卷三,第54页。
    ①朱子《四书章句集注》注曰:“水火或有时而杀人,仁则未尝杀人,亦何惮而不为哉?李氏曰:‘此夫子勉人为仁之语’。”
    ②参见耿定向《里中三异传》以及《观生纪》隆庆六年条。容肇祖先生认为,这也许是耿定向事后不大满于心隐,而故神其仲弟的先见,并借其弟之口批评何心隐。据李贽《耿楚倥先生传》,耿定理自述所得云:“吾始事方湛一,湛一本不知学而好虚名,故去之。最后得一切平实之旨于太湖(邓豁渠),复能收视返听。得黑漆无入无门之旨于心隐,乃始充然自足,深信而不复疑也。唯世人莫可告语者,故遂终身不谈,唯与吾兄天台先生讲论于家庭之间而已。”(《焚书》卷四)可见定理原是深有得于心隐之学的。“据耿定向后来所作的《观生纪》,在何心隐的死后,时仲弟亦已死,故遂出之以虚伪的叙述了。”(见容肇祖《何心隐及其思想》)
    ③祢衡(173-198),字正平,平原郡(今山东临邑)人。东汉末年名士,文学家。少有才辩,性格刚毅傲慢,好侮慢权贵。因拒绝曹操召见,操怀忿,因其有才名,不欲杀之,罚作鼓吏,祢衡则当众裸身击鼓,反辱曹操。曹操怒,欲借人手杀之,因遣送与荆州牧刘表。仍不合,又被刘表转送与江夏太守黄祖。后因冒犯黄祖,终被杀。
    ①《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第五十七》:初,滂等系狱,尚书霍谞理之。及得免,到京师,往候谞而不为谢。或有让滂者。对曰:“昔叔向婴罪,祁奚救之,未闻羊舌有谢恩之辞、祁老有自伐之色。”
    ②耿定向《里中三异传》,《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十六,第496-497页。
    ③耿定向《里中三异传》,《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十六,第496页。
    ④《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见《王心斋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①《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答问补遗》,见《王心斋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9页。
    ②耿定向《与子健》(四),见《天台集》卷六,第209-210页。由信末称“惟弟所职,教也”推测,此信约写于万历十六年,该年三月耿定力由成都知府升任福建提学副使(《明神宗实录》卷一九六)。此前,耿定力看到耿定向的《里中三异传》之后,认为其对邓豁渠的传记和批评“若失厚道”,耿定向回信解释。
    ③耿定向《里中三异传》,见《天台集》卷十六,第494页。
    ④李贽《何心隐论》,见《焚书》卷三,第82-84页。
    ⑤李贽《与焦漪园太史》,见《续焚书》卷一,第26-27页。
    ①李贽《答邓明府》,见《焚书》卷一,第14-15页。
    ②李贽《读书乐引》,见《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卷六,第213页。
    ③李贽《因记往事》,见《焚书》卷四,146-147页。
    ④《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三《年谱》,见《王心斋全集》第68页。
    ⑤《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见《王心斋全集》第13页。
    ⑥《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见《王心斋全集》第6页。
    ⑦《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勉仁方》,见《王心斋全集》第31页。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二《泰州学案序》,《中华书局》2008年,第703页。
    ②左东岭著:《李贽与晚明文学思想》,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33页。
    ③颜钧《履历》,见黄宣民点校《颜钧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33页。
    ④颜钧《自传》,黄宣民点校《颜钧集》第24页。
    ⑤颜钧《自传》,黄宣民点校《颜钧集》第25页。
    ⑥颜钧《急救心火榜文》,黄宣民点校《颜钧集》第1-3页。
    ①何心隐《又与艾冷溪书》,见《何心隐集》卷三,第66页。
    ②《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三《年谱》,见《王心斋全集》第69页。
    ③颜钧《明羑八卦引》,见《颜钧集》第12页。
    ④贺贻孙《颜山农先生传》,见《颜钧集》第83页。
    ⑤颜钧《明羑八卦引》,见《颜钧集》第12页。
    ⑥颜钧《著回何敢死事》所附罗汝芳《揭词》,《颜钧集》,第44页。
    ①陈来《明代的民间儒学与民间宗教——颜山农思想的特色》,载《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②袁宗道《白苏斋类集》卷二十二《杂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308页。
    ③王世贞《嘉隆江湖大侠》,见《何心隐集》附录,第143页。
    ①《明儒学案》卷三十二《泰州学案序》。
    ②徐樾(?—1552)明哲学家。字子直,号波石。贵溪(今属江西)人。嘉靖进士,历官部郎,官至云南左布政使。
    ③徐学谟《徐氏海隅集·文集》卷十四《冰厅札记》。徐学谟(1522—1593)明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初名学诗,字叔明、子言,号太室山人。嘉靖进士。任兵部主事,历湖广布政使,官至礼部尚书。有《归有园稿》、《徐氏海隅集》、《万历湖广总志》等。
    ④《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十六,第494页。
    ①王世贞《嘉隆江湖大侠》,见《何心隐集》附录,第144页。
    ②《明儒学案》卷三十二《泰州学案序》。
    ③《同治永新县志人物志列传》,《颜钧集》卷九,附录一。
    ④颜钧《自传》,《颜钧集》卷三。
    ⑤罗汝芳性格宽和仁厚,常人不及。严嵩任首辅时,耿定向曾向其推荐罗汝芳,称其“有厚德,异日不相负者。”后来严嵩失势,之前趋炎附势之人皆散去,惟有“惟德(罗汝芳)独怜而朝夕存省之。”见耿定向《观生纪》嘉靖四十年条。
    ⑥耿定向《策问(第三问)》,《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十七,
    ①见《王畿集》卷四《东游会语》,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84页。
    ②耿定理自称“吾始事方湛一。湛一本不知学,而好虚名,故去之。最后得一切平实之旨于太湖,复能收视返听,得黑漆无入无门之旨于心隐,乃始充然自足,深信而不复疑也。唯世人莫可告语者,故遂终身不谈,唯与吾兄天台先生讲论于家庭之间而已,故亦遂以天台为师。”见李贽《耿楚倥先生传》,《焚书》卷四,第
    132-134页。
    ③耿定向《祭罗近溪》,见《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十二,第387-388页。
    ④耿定向《遇聂赘言》,《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八。
    ⑤“子臣弟友”一词,耿定向文集中出现多达15处,如:“余所谓不容已者,即子臣弟友根心处,识取有生常道耳。”(卷四《与李卓吾》(四))“惟是从不容已之真机,一自循省子臣弟友,便有多少不尽分处。”(卷四《与李卓吾(五)》)“惟性根于心而原于天者也,……本诸身而视听言动,征诸人而子臣弟友,厝诸事而家国天下。”(卷八《病间寤言》)
    ⑥李贽在弃官弃家之前,他已经按照儒家的伦理原则完成了对家庭应尽的一切义务,所以对“弃人伦”的指责他并不接受。他在《复邓石阳》中说:“既幸双亲归土,弟妹七人婚嫁各毕。各幸而不缺衣食,各生儿孙。独余连生四男三女,惟留一女在耳。而年逼耳顺,体素羸弱,以为弟侄已满目,可以无歉矣,遂自安慰焉。……惟此一件人生大事未能明了,心下时时烦懑,故遂弃官入楚,事善知识以求少得。”(《焚书》卷一,第9页。)
    ①李贽《答马历山》,见《续焚书》卷一,第1页。《李贽文集》第一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②李贽《耿楚倥先生传》,见《焚书》卷四,133页。
    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邓豁渠著,邓红校注:《南询录》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清)高奣映著;芮增瑞校注《鸡足山志》昆明市: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耿定向:《耿天台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31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耿定向:《耿天台先生文集》,《儒藏》精华编第二六二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耿定向:《先进遣风》,《明代传记丛刊》本。
    顾宪成:《顾端文公遣书》,清光绪三年刻本。^
    顾炎武著,黄汝成辑《日知录集释》,上海古藉出版社,1985。
    顾允成:《小辨斋偶存》,四库全书本。
    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四部丛刊三编史部)上海市:上海书店出版社,1935。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何乔远:《名山藏》,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3年。
    何心隐:《何心隐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胡宏:《胡宏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胡居仁:《胡敬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胡直:《衡庐精舍藏稿》,台北:商务印书馆,1969年。
    胡直:《胡子衡齐》,《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1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黄景昉著;陈士楷,熊德基点校《国史唯疑》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黄绾:《明道编》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黄彰健等:《明实录校勘记》,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7年。
    黄宗羲:《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黄宗羲:《明儒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季本:《季彭山先生文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106册,集部,北京:北京文献出版社,1991年。
    焦竑:《澹园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焦竑:《焦氏笔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焦竑:《国朝献征录》,《明代传记丛刊》本。
    焦竑:《玉堂丛语》,顾思点校,中华书局,1981。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上海古藉出版社,1983。
    刘元卿:《刘聘君全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54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李贽:《李贽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李贽:《焚书》、《续焚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李贽:《阳明先生道学钞》,《续修四库全书937子部·儒家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陆九渊:《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罗洪先撰,徐儒宗编校:《罗洪先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
    罗钦顺:《困知记》,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罗钦顺:《整庵存稿》,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罗汝芳撰,方祖猷等编校:《罗汝芳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
    骆问礼《万一楼集》,中国基本古籍库,清嘉庆活字本。
    吕柟:《泾野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60、61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聂豹撰,吴可为编校:《聂豹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
    欧阳德撰,陈永革编校:《欧阳德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
    (清)彭绍升:《居士传》,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申时行等修:《明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宋仪望:《华阳馆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16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孙奇逢:《理学宗传》,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
    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谈迁:《国榷》,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市:中华书局,1977年。
    王栋:《一庵王先生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0册,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
    王夫之:《宋论》,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王艮:《王心斋全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王鸿绪:《明史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62年。
    王畿撰,吴震编校:《王畿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
    王懋竑撰,何忠礼点校:《朱熹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王念孙:《读书杂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王时槐:《塘南王先生友庆堂合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14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1976年。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王守仁著,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吴与弼:《康斋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年。
    夏燮:《明通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徐学谟:《世庙识余录》,明徐兆餐活字本。#
    徐学谟:《徐氏海隅集》,明万历四十年徐元嘏重修本。
    徐学谟:《世庙识余录》,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
    徐爱、钱德洪、董沄撰,钱明编校:《徐爱钱德洪董沄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
    徐阶:《世经堂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79、80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许孚远:《敬和堂集》原本八卷,今(四库存目丛书》仅余四卷。明万历刻本。^
    薛瑄《薛瑄全集》,太原市: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颜钧:《颜钧集》,黄宣民校点,北京,中囯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杨起元:《太史杨复所先生证学编》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袁宗道:《白苏斋类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袁宏道:《袁宏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袁中道:《珂雪斋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查继佐:《罪惟录》,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
    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56、57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张居正著;张舜徽主编《张居正集》,武汉:荆楚书社,1987年。
    张居正:《张太岳先生文集》四十七卷,明万历四十年唐国达刻本。
    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张元忭:《张阳和先生不二斋文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54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
    张燮:《东西洋考》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
    张萱:《西园闻见录》,台北:文海出版社,1988年。
    张载:《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
    周敦颐:《周敦颐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周汝登:《圣学宗传》,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
    朱熹撰,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朱熹:《晦庵集》,《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本。
    邹德涵:《邹聚所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56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邹德涵:《邹聚所先生外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57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邹德溥:《邹太史文集》八卷,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明刊本。
    邹守益撰,董平编校:《邹守益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
    邹元标:《南皋邹先生会语合编》、《南皋邹先生讲义合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4册,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
    邹元标:《愿学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陈来、于浩选辑:《宋明理学家年谱续编(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
    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编辑:《明人传记资料索引》,“国立中央图书馆”,1965年。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实录》。
    厦门大学历史系编:《李贽研究参考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张建业主编《李贽全集注第26册附录》北京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蔡明伦:《明代言官群体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蔡仁厚:《王阳明哲学》,台北:三民书局,1974年。
    蔡仁厚:《宋明理学》,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5年。
    蔡仁厚:《王学流衍——江右王门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陈来:《宋明理学》,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陈来:《朱子哲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陈来:《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陈荣捷:《朱学论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
    陈荣捷:《王阳明与禅》,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
    陈荣捷:《近思录详注集评》,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
    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
    陈时龙:《.明代中晚期讲学运动1522-1626》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邓艾民:《传习录注疏》,台北:法严出版社,2000年。
    邓志峰:《王学与晚明的师道复兴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东方朔:《刘蕺山哲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东方朔:《刘宗周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杜乃济:《明代内阁制度》,台北:商务印书馆,1967年。
    方祖猷:《王畿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龚鹏程:《晚明思潮》,台北:里仁书局,1994年。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
    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宋明理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嵇文甫:《嵇文甫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年。
    劳思光:《中国哲学史》(第三卷下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李才栋:《江西古代书院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
    李书增等著《中国明代哲学》郑州市: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林海权:《李贽年谱考略》,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2005年第二版。
    林继平:《明学探微》,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
    林月惠:《良知学的转折——聂双江与罗念庵思想之研究》,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5年。
    林子秋:《王艮与泰州学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9年。
    刘聪:《阳明学与佛道关系研究》成都市:巴蜀书社,2009年
    刘述先:《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
    刘述先:《黄宗羲心学的定位》,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86年。
    吕妙芬:《阳明学士人社群——历史、思想与实践》,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吕思勉:《理学纲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49年。
    马晓英:《出位之思:明儒颜钧的民间化思想与实践》银川市: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
    麦仲贵:《王门诸子致良知之发展》,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3年。
    麦仲贵:《明清儒学家著述生卒年表》,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0年。
    孟森:《明史讲义》,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孟森:《明清史论著集刊》,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潘星辉:《明代文官铨选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彭国翔:《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钱明:《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钱穆:《阳明学述要》,台北:正中书局,1955年。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7年。
    钱穆:《朱子新学案》,台北:三民书局,1982年。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9年。
    钱穆:《宋代理学三书随札》,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钱穆:《朱子学提纲》,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秦家懿:《王阳明》,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7年。
    容肇祖:《李卓吾评传》北京市:商务印书馆,1937年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容肇祖:《容肇祖集》,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
    容肇祖:《李贽年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唐文基:《明代赋役制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屠承先:《本体工夫论》,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
    王泛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3年。
    王泛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论》,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王天有:《明代国家机构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吴晗:《读史札记》,北京:三联书店,1956年。
    吴廷燮:《明督抚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吴宣德:《江右王门与明中后期江西教育发展》,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吴泽《历史人物再批判之二儒教判徒李卓吾》,华夏书店,1949年。
    吴震:《聂豹罗洪先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吴震:《阳明后学综述》,《国学研究》第九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吴震:《阳明后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吴震:《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
    吴震:《泰州学派研究》,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吴智和:《明代的儒学教官》,台北:学生书局,1991年。
    谢国桢:《增订晚明史籍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谢无量:《阳明学派》,上海:中华书局,1930年。
    熊召政:《张居正》石家庄市:花山文艺出版社,2009年。
    许建平《李卓吾传》北京市:东方出版社,2004年。
    许建平《李贽思想演变史》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5年。
    许苏民《李贽评传》南京市: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许苏民《李贽的真与奇》南京市:南京出版社,1998年。
    徐扬杰:《宋明家族制度史论》,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杨国荣:《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
    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杨天石:《泰州学派》,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杨祖汉:《儒家与康德的道德哲学》,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杨祖汉:《儒家的心学传统》,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俞樟华:《王学编年》,长春市: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
    张建业:《李贽全集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张建业:《李贽评传》,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
    张学智:《明代哲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张学智:《心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钟彩钧:《王阳明思想之进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
    钟彩钧主编:《刘蕺山学术思想论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8年。
    衷尔鉅:《蕺山学派哲学思想》,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
    朱维之:《李卓吾论》,协和大学书店,1935年
    朱希祖:《明季史料题跋》,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左东岭:《李贽与晚明文学思想》,天津市: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日)岛田虔次著;蒋国保译:《朱子学与阳明学》,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日)冈田武彦著;吴光等译:《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日)沟口雄三著,陈耀文译:《中国前近代思想之曲折与展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日)今关寿麿编撰《宋元明清儒学年表》,北京市: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
    (日)牧田谛亮著;索文林译:《中国近世佛教史研究》,台北:华宇出版社,1984年。
    淡江大学中文系主编:《侠与中国文化》台湾学生书局,1993.
    凌礼潮,李敏主编:《李贽与龙湖》,湖北音像艺术出版社,2002.
    唐凯麟主编:《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研究》,金城出版社,2008。
    张建业、凌礼潮主编:《李贽与麻城》,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编:《明史研究论丛第7辑》北京市:紫禁城出版社,2007.
    池胜昌:《耿定向与泰州学派》,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90年硕士论文。
    王崇峻:《明代书院讲学的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年。
    张卫红:《罗念庵思想研究》,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论文,2006年。
    安乐哲著、彭国翔译:《终极性的转化:古典道家的死亡观》,《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3期,页33-40。
    白秀芳:《近百年李贽研究综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6期,页115-120。
    陈宝良《明代知识人群体与侠盗关系考论:兼论儒、侠、盗之辨及其互动》,《西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高寿仙:《明代制艺风格的嬗变》,《明清论丛》第二辑,2001年3月,页427-439。
    何建明:《论耿定向对阳明心学的“拯救”》,《中州学刊》1992年第1期,页61-66。
    何宗美《李贽与“侠”略论》《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何宗美,张娴《明代泰州学派与“侠”略论》,《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林海权:《李贽的世系及先世改姓探原》,《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
    彭国翔:《良知异见——中晚明阳明学良知观的分化与演变》,《哲学门》第二卷第二册,2001年,页1-11。
    彭国翔:《当代中国的阳明学研究:1930-2003年》,《哲学门》第五卷第一册,2004年,页200-220。
    钱明:《阳明学派分化的思想基础》,《浙江学刊》,1986年第4期,页102-108。
    钱明:《王学流派的演变及其异同》,《孔子研究》1987年第4期,页62-70。
    任文利:《何心隐之死考论》,《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页89-94。
    王崇峻:《明代中晚期江右王门学者的乡村运动──以江西吉安府为中心》,《“国立编译馆”馆刊》第28卷第1期,1999年,页181-209。
    邬国平:《也谈<焚书>原本的问题》《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邬国平:《李贽<答耿司寇>是一封“集束型”书信》,《中华文史论丛》2006年第2期。
    邬国平.《<复焦弱侯>异文与李贽、焦竑、耿定向关系》,《中华文史论丛》2010年第4期。
    吴震:《现成良知──简述阳明学及其后学的思想展开》,《中国学术》2000年第4期,页54-83。
    吴震:《泰州学案的重新厘定》,《哲学门》第五卷第一册,2004年,页129-152。
    杨立华:《气本与神化:张载本体论建构的再考察》,《哲学门》第六卷第二册,2005年,页199-224。
    叶国庆:《李贽先世考》,《历史研究》1958年第2期,页79-84。
    袁光仪:《伪道学或真圣贤——明儒耿定向的人格学术之再评价》,《兴大中文学报》第22期(2007年),页205-229。
    袁光仪:《名教与真机——耿定向、李卓吾学术论争之本质及其意义》《中国学术年刊》第31期(2009年),页89-114。
    曾召南:《佛、道兼融的王畿理学》,《宗教学研究》1999年第1期。
    左东岭:《耿、李之争与李贽晚年的人格心态巨变》,《北方论丛》1994年第5期(总第127期),页76-8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