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小说在魏晋时期的兴起与裴松之《三国志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志怪小说的创作真正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出现于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汉末的应劭著《风俗通义》一书,对志怪小说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奠定了以后志怪小说创作的基础。魏晋时期的《列异传》、《搜神记》、《博物志》及南朝宋初的《幽明录》,则宣告了志怪小说的创作达到了巅峰。而志怪小说的“史”的身份也在宋初裴松之的《三国志注》里面得到了最辉煌的体现。志怪小说在当时可以用“史”的形态表达著者的意识,与“史”几乎无异。然而自此之后,志怪小说的创作却逐渐陷入低谷。唐初刘知己的《史通》对裴松之的《三国志注》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这直接导致志怪小说脱去了“史”的外衣,而逐渐衍化成一种独立的文体。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在志怪小说史及至整个小说史中的地位,长期以来被漠然以视,这实在是不恰当的。全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论述历来研究者对魏晋志怪小说兴起的研究情况,指出其取得的成果和研究的空白。裴松之没落士族的身份,使其在奉诏为陈寿《三国志》作注时自然会更多地融入其个人感情。“注”,历来作为“经”的附属物而存在,裴松之将之大胆改造创新并形成了独特的史注风格,但他也因此而饱受后人指责非难。
     第二章分析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引用的数十则志怪故事,指出其援引原则及目的。裴松之在引用这些志怪故事时并非不加择汰而盲目采用的,他审慎地辨析论证,既竭力将历史事实清晰地还原,将自己的意识观点镌入这些注解之中,又在一定程度上再献了魏晋至宋初志怪小说的流传情况。
     第三章应劭的《风俗通义》确定了后世志怪小说创作的范围,其后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创作蔚成风尚。裴松之受诏注《三国志》,也无法无视这些志怪小说志怪小说与史的结合,充分表明了志怪小说的历史价值。刘知己的《史通》对其提出批评,正是志怪小说的性质逐渐与“史”剥离,成为一种独立文体的必备前提。所以,裴松之《三国志注》在志怪小说史上的意义和地位是非凡的,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Between Han dynasty to Song dynasty in China,the production of strange recording novels had come into a fashion.The book Feng Su Tong Yi written by Ying-shao who lived in later Han dynasty promoted the flourishing of strange recording novels,and established the foundation of the production of strange recording novels from then on.The book Lie Yi Zhuan" and Sou Shen Ji and go Wu Zhi and You Ming Lu written by Pei Song-zhi who lived in early Song dynasty indicated that the production of strange recording nove had achieved the top.And the historial character of strange recording novels also incarnated in Pei Song-zhi's San Guo Zhi Zhu.Strange recording novels can conveyed writter's really meaning which was according to history.But from then on,the production of strange recording novels gradually relapsed into dreariness.Liu zhi-ji who lived in early Tang Dynasty sharply criticized Pei Song-zhi's San Guo Zhi Zhu in his book Shi Tong,and it induced the fading of historial character belong to strang recording novels,and gradually trunde to a new absolute literature style.It's impertinent that Pei Song-zhi's San Guo Zhi Zhu has been ignored in the history of strang recording novels even the history of whole literature history.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three
     chapters:
     Chapter 1:Narrate researchers' conclusions about Wei and Jin Dynasty's strange recording novels,and point out the vacancy in it.The identity of unperson nobel of Pei Song-zhi induced that he put his personal sentiment into his work.The note which exit as the appendant of history all the while was rebuilded take upon by Pei Songzhi himself.The pattern of Pei Song-zhi'note was new and became one uniquely kind of history note.But Pei Song-zhi also got a great deal of criticism by later historian.
     Chapter 2:Analyse the strange recording histories which were cited by Pei Song-zhi's word when he interpreted San Guo Zhi,point out his principle and purpose.Pei Song-zhi discriminate and demonstrate the stories exert himself in his work,he selective cited the stories in order to revert the history act,and reappeared the prevalence of these strange recording novels.
     Chapter 3:The book Feng Su Tong Yi written by Ying-shao promoted the flourishing of strange recording novels,and established the foundation of the production of strange recording novels from then on.Pei Song-zhi couldn't ignore these strange recording novels.The coalition between strange recording novels and history sufficiently behaved it's historial value.The criticism about it by Liu Zhi-ji in his book Shi Tong proper became the certainly presupposition of getting into a new absolute literature style.Pei Song-zhi's San Guo Zhi Zhu has uncommon significance and status so that we must pay sufficient attention to it.
引文
[1]韩云波:《唐代小说观念与小说兴起研究》,14页,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2]陈文新:《近百年来唐前志怪小说综合研究述评》,31-36页,学术论坛,2001年第2期
    [3]刘叶秋:《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简论》,收入《古典小说笔记论丛》,376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
    [4]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21-22页,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
    [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4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6]周征松:《魏晋隋唐间的河东裴氏》,16页,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7]罗新本:《两晋南朝入仕道路研究之——两晋南朝的“直接入仕”》,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35-40页,1986年第4期
    [8][梁]沈约:《宋书·裴松之传》,42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9]陈健梅、伍野春:《裴松之及其<三国志注>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31-35页,2004年第2期
    [10]伍野春:《裴松之<三国志注>引书辨析》,东方论坛,57-61页,2005年第2期
    11[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5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2[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9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3[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10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4[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84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5[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121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6[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7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7[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10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8[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11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9[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192-19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0[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147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1[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39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2[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45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3[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56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4[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112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5[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75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6[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92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7[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96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8[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97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9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补编》,492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30[汉]王充:《论衡》,89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31[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111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32[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117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33[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119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34[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144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35[汉]王充:《论衡》,85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36[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891-89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37陈寿:《三国志·虞翻传》,132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38[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119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39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100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40[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1427-142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41[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40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42[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45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43[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45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44[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39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45[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79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46张庆民:《陆氏<异林>之钟繇与女鬼相合事新论》,文学遗产,27-31页,2008年第1期
    47[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11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48[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11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49[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97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50[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114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51[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116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52[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137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53[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142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54[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147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55杨勇:《洛阳伽蓝记笺注》,3页,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56[汉]应劭撰,吴树平校释:《风俗通义校释》,338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
    57[汉]应劭撰,吴树平校释:《风俗通义校释》,339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
    58[汉]应劭撰,吴树平校释:《风俗通义校释》,341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
    59[汉]应劭撰,吴树平校释:《风俗通义校释》,342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
    60[汉]应劭撰,吴树平校释:《风俗通义校释》,343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
    61[汉]王充:《论衡》,55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62[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徐震堮校笺:《世说新语校笺》,56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63吴伟鹏:《略伸<三国志>裴注之优长》,史学史研究,41-45页,1984年第1期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梁]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唐]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唐]姚思廉:《陈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唐]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唐]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唐]刘知己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汉]王充:《论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汉]应劭撰,吴树平校释:《风俗通义校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
    [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晋]陶潜撰,汪绍楹校注:《搜神后记》,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
    [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徐震堮校笺:《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梁]萧统撰,[唐]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宋]李昉等编,汪绍楹校:《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鲁迅:《古小说钩沉》,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汤一介:《佛教与中国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袁珂:《中国神话史》,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
    任继愈:《中国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刘叶秋:《历代笔记概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程毅中:《古小说简目》,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侯忠义:《汉魏六朝小说史》,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年
    王枝忠:《汉魏六朝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
    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辑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
    李剑国:《宋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王根林等校点:《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孙逊:《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韩云波:《唐代小说观念与小说兴起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陈文新:《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吴志达:《中国文言小说史》,济南:齐鲁书社,1994年
    伍野春:《裴松之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陈垣:《佛教史籍概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
    李刚:《张修在道教史上的地位》,宗教学研究,1984年第1期
    吴伟鹏:《略伸<三国志>裴注之优长》,史学史研究,1984年第1期
    高国抗:《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巨大发展》,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3期
    王廷洽:《略谈<三国志>与裴注的数量问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5年第3期
    萧艾:《刘孝标及其<世说注>》,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5年第2期
    李颖科:《试论<世说新语注>》,史学史研究,1985年第4期
    刘隆有:《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发展》,贵州文史丛刊,1985年第1期
    柏明:《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
    李晓明:《裴松之史学初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徐流:《史注体式述论》,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
    叶建华:《从<三国志注>看裴松之的史学批评》,晋阳学刊,1992年第1期
    易孟醇:《<三国志>裴注说略》,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
    张子侠:《<三国志>裴注研究三题》,史学史研究,2000年第2期
    裴海安:《“史学三裴”略论》,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高凯:《略论<三国志>裴松之注的史料价值》,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李伯勋:《审视<三国志>裴注引书的史传文学价值》,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张艳红:《从河东裴氏家族看魏晋南北朝文献编纂活动的特点》,山西档案,2001年第1期
    陈健梅:《裴松之生卒年考》,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
    赵夏竹:《汉末三国时代的疾疫、社会与文学》,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3期
    陈健梅:《裴松之及其<三国志注>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2期
    张瑞龙:《从经注与史注的变奏看裴松之<三国志注>的学术史地位》,史学月刊,2004年第6期
    伍野春:《裴松之<三国志注>引书辨析》,东方论坛,2005年第2期
    宋艳梅:《两晋之际河东裴氏播迁考论》,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袁荻涌:《六朝志怪小说与佛教》,文史杂志,1989年第2期
    姜光斗:《论魏晋志怪小说与佛教》,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张跃生:《佛教文化与南朝志怪小说》,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朱恒夫:《六朝佛教徒对志怪小说兴起的作用》,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第1期
    赵振祥:《论巫师的活动与早期志怪小说》,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普慧:《佛教故事——中国五朝志怪小说的一个叙事源头》,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1期
    普慧:《佛教对六朝志怪小说的影响》,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何清清:《佛教因果观与六朝至初唐志怪小说》,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2期)
    和勇:《神仙道教与志怪小说》,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凤录生:《道教与志怪传奇小说的渊源关系》,唐都学刊,2001年第2期
    李冬梅:《论道教对魏晋志怪小说的影响》,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柳岳梅:《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古代鬼神崇拜》,北方论丛,1998年第4期
    吴维中:《试论志怪演化的宗教背景》,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谈荣开:《宗教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咸宁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
    吴维中:《志怪与魏晋南北朝宗教》,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石育良:《上古神话与六朝志怪》,学术交流,1992年第5期
    彭桂媛:《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兴盛探因》,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第1期)
    黄桂兰:《论中国古代志怪小说与史传的亲合关系》,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曾小霞:《儒家小说观与唐前志怪小说》,殷都学刊,2005年第4期
    马雅琴:《论<史记>对魏晋六朝志怪小说的沾溉》,理论导刊,2006年第1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