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巴蜀仙道文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仙道文学的地域性研究始于最近几年。龙显昭、黄海德编著的《巴蜀道教碑文集成》(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赵卫东主编的《山东道教碑刻集:青州、昌乐卷》(齐鲁书社2010年)和《山东道教碑刻集:临朐卷》(齐鲁书社2011年),是这方面的优秀代表。这些成果多侧重于文献方面的搜集和整理,在体式上又多限于道教碑文,所以仅仅是地域性仙道文学研究的一个良好开端。鉴于道教是以巴蜀为起源地之一,且在唐五代时期达到高峰,本文遂将隋唐五代时期的巴蜀仙道文学纳入研究视野。通过对该时期巴蜀仙道文学作品的分析,勾勒出该时期的巴蜀仙道文学风貌,是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交待隋唐五代时期巴蜀仙道文学产生的政治和文化背景。第二章隋唐五代巴蜀仙道诗词,通过具体作品的阐释,展现该时期巴蜀仙道诗词创作概况。由于巴蜀仙道诗本土创作和外来创作的特征较为明显,本文因此分巴蜀本土仙道诗和巴蜀外来仙道诗两类进行讨论。第三章隋唐五代巴蜀仙道散文,意在通过解读该时期巴蜀仙道散文中的优秀篇章,充分展示仙道文学的魅力,进而彰显其在仙道文学中应有的地位。第四章隋唐五代巴蜀仙道小说和仙道戏剧,探讨该时期巴蜀仙道小说丰富的思想内涵,分析其色彩各异的神怪形象,且对该时期尚处于萌芽状态的仙道戏剧略作评析,旨在凸显其在真正意义上的仙道戏剧形成过程中的奠基之功。
To study the Taosim literature from regional perspective has begun in recent years.And there have been some achievements such as Ba-shu Dao Jiao Bei Wen Ji Cheng, edited by Huang Haide and Long Xianzhao,Shan-dong Dao Jiao Bei Wen Ji, edited by Zhao Weidong. But these achievements mainly focused on collecting literature and usually were limited in Taoism inscriptions.Therefore, they only indicate a good beginning in the study of Taosim literature from regional perspective.Taking accout of Taoism happened in Ba-shu area and flourished in Sui-tang and Five dynasties, the dissertation will take the Ba-shu's taosim literature of Sui-tang and Five dynasties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After all, to draw the outline of Ba-shu's Taoism literature during this period by examining and appreciating Taoism literatue works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dissertation.
     The dissertation has four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preface. The preface is maily to introduce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Ba-shu's Taosim literature in Sui-tang and Five dynasties. Chapter two is Ba-shu's Taosim poems of Sui-tang and Five dynasties.This chapter mainly shows the creation of Ba-shu's Taosim poems by examining and appreciating the excellent works.During talking about these works, the dissertation takes the 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native creation and alien cre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 of Ba-shu's Taosim poems.Chapter three is Ba-shu's Taosim essays of Sui-tang and Five dynastie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chapter is to show the charm and the status of Ba-shu's Taosim essays by analysis of excellent Taosim essays. Chapter four is Ba-shu's Taosim novels and drama of Sui-tang and Five dynasties.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chapter is to probe into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and to analyze the images of the Ba-shu's Taosim novels.In addition, the chapter also has a glance at Taosim drama which was still an embryo during this preiod to demonstrate its cornerstone role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al Taosim drama.
引文
①任继愈先生认为五斗米道的创始人及前期领袖应为张修,修后为张鲁所杀,并夺教。张鲁为了巩固自己在教中的地位和证明自己统教的正统性,这才空设出了三张传道世系的说法。参见任继愈《中国道教史》(增订本)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32—42页。
    ②据卿希泰先生考证,创教地点应在四川鹤鸣山。见卿希泰《中国道教史》卷1,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③晋葛洪《神仙传》卷5,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了部道家类,第105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82页。
    ④汉中在三国时隶属益州统辖。
    ⑤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83页。
    ⑥南朝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49页。
    ①蒙文通《蒙文通文集》第一卷,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第55页。
    ②蒙文通《蒙文通文集》第一卷,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第65页。
    ③汉扬雄撰、明郑朴辑《蜀王本纪》,四川大学图书馆编《中国野史集成》第1册,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第213页。
    ④《华阳国志·先贤士女总赞》,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10上第53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⑤蒙文通《巴蜀古史论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98页。
    ⑥任继愈《中国道教史》(增订本)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19页。
    ⑦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1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58页。
    ①宋谢守灏《混元圣纪》卷8,李一氓主编《道藏》第17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第854页。
    ②《旧店书·高祖本纪》记载:“(大业十三年七月)内辰,师次灵石县,营于贾胡堡。隋武牙郎将宋老生屯霍邑以拒义师。会霖雨积旬,馈运不给,高祖命旋师,太宗切谏乃止。有白衣老父诣军门日:‘余为霍山神使谒唐皇帝曰:“八月雨止,路出霍邑东南,吾当济师。”高祖曰:‘此神不欺赵无恤,岂负我哉!’八月辛巳,高祖引师趋霍邑,斩宋老生,平霍邑。”《旧唐书》第1册卷1,中华书局,1975年,第3页。此事在《混元圣记》卷8、《历代崇道记》中亦有记述,不过文字略有出入。
    ③李隆基《赠叶公法善越州都督制》,见清董诰主编《全唐文》卷22,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55页。
    ④如道士张果受封银青光禄大夫,见《旧唐书·玄宗本纪》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00页。道士尹惜授为谏议大夫、集贤学士兼知史馆事,见《旧唐书·玄宗本纪》,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07页。叶法善拜为鸿胪卿,封越国公,见《旧唐书·叶法善传》第16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08页。
    ①唐玄宗曾先后接受茅山派宗师司马承祯和李含光的法篆,李含光的那次为亲受,见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2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03页。唐武宗也曾亲自受箓,见《旧唐书·武帝本纪》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85-586页。唐僖宗遣使受箓,《茅山志》卷11,见李一氓主编《道藏》第5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第603页。
    ②宋王钦若等编撰《册府元龟》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8年,第2873页。
    ③后晋刘晌等《旧唐书·太宗本纪》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3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59页。
    ⑤五代后晋刘昫等《旧唐书》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99页。
    ①清董诰主编《全唐文》卷31,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50页。
    ②起初两京所置的崇玄馆和诸州所置的道学并称崇玄学,到了天宝二年(公元743年)才将两京崇玄学称为崇玄馆,天下崇玄学称为通道学。见《新唐书·百官志》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253页。
    ③李长之《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长沙:商务印书馆,1940年。
    ④《中国文学研究》1990年第2期。
    ⑤《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①罗争鸣《杜光庭道教小说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
    ①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伍伟民“道教诗歌”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558页。
    ②刘文刚《论道诗》,《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第54页。
    ③钟来因《中古仙道诗精华》,南京:江西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2页。
    ④钟来因《中古仙道诗精华》,南京:江西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6页。
    ⑤据赵逵夫师《唐勒<论义御>与楚辞向汉赋的转变——兼论<远游>的作者问题》,见其《屈原与他的时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514-538页。
    ①晋葛洪《神仙传》卷8,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了部道家类,第105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01页。
    ①齐己(863—937),俗名胡得生,唐潭州益阳(今湖南宁乡)人。有《白莲集》10卷、《风骚旨格》1卷传世。
    ②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蒋见元“神仙诗门”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558—-1559页。
    ③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22“罗公远”条,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47页。
    ①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5,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了部小说类,第104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24页。另,关于步虚的起源问题,孙昌武在《游仙诗与步虚词》一文中有详细阐述,见《文史哲》2004年第2期。
    ②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78,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099页。
    ③曾昭岷等编《全唐五代词》,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④任半塘《唐声诗》下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52页。
    ⑤李德裕(787—-850),’字文饶,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
    ①宋许顗《许彦周诗话》(百川本)、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作李德裕之词,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16、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附词》作李白之词。据后人考证后种说法证据不足,当以李德裕之[步虚词]为是。见曾昭岷等编《全唐五代词》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82—84页。
    ②程珌(1164—1242),字怀古,号“洛水遗客”。安徽休宁人。
    ③唐圭璋《全宋词》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292页。
    ④韦庄(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人。王建开国,类管制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有《浣花集》传世。
    ⑤张璋、黄畲所编《全唐五代词》卷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550页。
    ⑥薛昭蕴,生卒年不详。字里无考。据今人俞平伯考证当为前蜀时人,见俞平伯《唐宋词选释》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年。
    ①李珣,生卒年不祥,’字德润,梓州(今四川三台)人。
    ②一祖指王重阳,七真为全真七了,即长春真人丘处机、无为真人马任、蕴德真人谭处端、长生真人刘处立、玉阳真人王处一、广宁真人郝大通、清净散人孙不二。参见元李道谦《七真年谱》,李一氓主编《道藏》第3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第380—386页。
    ①本论文依罗庸《陈子昂年谱》。
    ②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第15册卷190,上海:中华书局,1975年,第5018--5025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第13册卷107,上海:中华书局,1975年,第4067—4079页。
    ①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之三十五,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3,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94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第13册卷107,上海:中华书局,1975年,第4067页。
    ③唐卢藏用《陈子昂别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38,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412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第13册卷107,上海:中华书局,1975年,第4067页。
    ⑤唐卢藏用《陈子昂别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38,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412页。
    ⑥唐卢藏用《陈子昂别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38,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412页。
    ⑦唐卢藏用《陈子昂别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38,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412页。
    ⑧陈了昂去世后,其好友卢藏用采其可存之遗文,编而次之,成十卷。见《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今存《陈伯玉文集》收辑作品较多的为明弘治年间杨澄校刻的杨春本,《四部从刊》本即据此本影印。今人徐鹏校点的《陈子昂集》以《四部从刊》本为底本,参以《全唐诗》、《全唐文》、蜀刻本《陈子昂先生全集》、《文苑英华》、《唐文拾遗》等书,补录诗文十三篇,是一部目前较为完备和通行的本子。
    ①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第15册卷190,上海:中华书局,1975年,第5024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第13册卷107,上海:中华书局,1975年,第4068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第13册卷107,上海:中华书局,1975年,第4071页。
    ④唐卢藏用《陈了昂别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38,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412页。
    ⑤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3,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00页。
    ⑥据1988年四川省射洪县武东乡发现的《陈氏族谱》残卷来看,西汉陈平与唐代陈子昂共系一脉。见四川省射洪县文物管理所编《陈子昂世系》,载《陈了昂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第293—-298页。
    ①西汉司马迁撰《史记》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062—-2063页。
    ②下文简称《陈公墓志铭》。
    ③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16,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187页。
    ④下文简称《故居士陈君碑》。
    ⑤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15,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170页。
    ⑥唐魏征等编《隋书》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038页。
    ⑦唐陈了昂《我府君有周居士文林郎陈公墓志铭》,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16,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187页。
    ⑧唐陈了昂《我府君有周居士文林郎陈公墓志铭》,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16,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187页。
    ⑨唐陈了昂《我府君有周居士文林郎陈公墓志铭》,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16,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187页。
    ⑩唐陈了昂《我府君有周居士文林郎陈公墓志铭》,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16,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187页。
    11唐陈子昂《我府君有周居士文林郎陈公墓志铭》,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16,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187页。
    12唐陈了昂《我府君有周居士文林郎陈公墓志铭》,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16,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187页。
    13唐陈子昂《我府君有周居士文林郎陈公墓志铭》,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16,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187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第13册卷107,上海:中华书局,1975年,第4078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第13册卷107,上海:中华书局,1975年,第4078页。
    ③宋祝穆撰、祝洙增订、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62,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092—-1093页。
    ④唐陈子昂《山水粉图》,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3,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02页。
    ⑤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第14册卷123,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374页。《旧唐书·卢藏用传》所载与此略同
    ⑥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93,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02页。
    ⑦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第13册卷107,上海:中华书局,1975年,第4077页。
    ①唐陈了昂《卧病家园》,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4,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14页。
    ②唐陈了昂《无端贴》,徐鹏校点《陈了昂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40页。
    ③罗庸《陈子昂年谱》:“居东都,应试不第,经长安归里。”
    ④唐陈子昂《落第西还别刘祭酒高明府》,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4,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05页。
    ⑤唐陈子昂《落第西还别魏四懔》,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4,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06页。
    ⑥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4,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08页。
    ⑦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13,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152页。
    ⑧唐卢藏用《陈子昂别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38,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412页。
    ⑨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3,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99页。
    ⑩唐卢藏用《陈子昂别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38,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412页。
    11唐卢藏用《陈子昂别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38,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412页。
    12据罗庸《陈子昂年谱》,陈子昂于长寿二年(公元693年)服终回京复官,擢右拾遗。
    ①参唐陈子昂《晖士人房饯齐少府使入京府序》,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14,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165页。
    ②唐卢藏用《陈子昂别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38,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413页。
    ③唐陈了昂《送别出塞》,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3,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00页。
    ④唐陈子昂《喜马参军相遇醉歌》序,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3,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02页。
    ⑤唐卢藏用《陈子昂别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38,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413页。
    ⑥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第13册卷107,上海:中华书局,1975年,第4077页。
    ⑦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之十六,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3,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91页。
    ⑧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二,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3,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06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3,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99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3,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91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3,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91页。
    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3,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93页。
    ⑤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3,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94页。
    ⑥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3,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92页。
    ①东汉班固撰《汉书·龚胜传》云:“胜死,有老父来吊,哭甚哀,既而曰:‘嗟乎!薰以香自烧,膏以明白销。龚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3,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91页。
    ③明高棅《唐诗品汇》五古卷3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77页。
    ④唐陈了昂《答洛阳主人》,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3,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99页。
    ⑤唐陈子昂《秋园卧病呈晖上人》,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3,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01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4,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12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4,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13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3,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94页。
    ④李一氓主编《道藏》第28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第183页。
    ⑤唐陈子昂《登蓟丘楼送贾兵曹入都》,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3,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00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3,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89—890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3,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91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3,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90页。
    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3,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90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3,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90页。
    ②三国魏曹不《芙蓉池作诗》,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00页。
    ③曹唐的这类人神相恋诗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已有很大不同。以杨羲为例,从其《九华安妃见降口授作诗》等作来看,仙真是带着任务——授道点化——与凡人建立爱恋关系的,那么探讨仙道便是他们必不可少的交往内容,单从这方面而言,它们和曹唐那些一味追求猎艳的道诗的性质是不尽相同的。
    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4,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12页。
    ⑤李一氓主编《道藏》第5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第65页。
    ①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老了韩非列传第三》卷17,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第24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60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3,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00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3,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92页。
    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3,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93页。
    ⑤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658页。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993页。
    ②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074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3,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02页。
    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3,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00页。
    ⑤陈鼓应《老了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57页。
    ⑥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66页。
    ①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93页。
    ②陈鼓应《老了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09页。
    ③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542页。
    ④托名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申,1999年,第70—71页。
    ⑤本论文依据安旗、薛天纬《李白年谱》,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
    ⑥李白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仍无定论,但蜀地是他青少年时期的居住之所却是学术界一致的看法,根据旧制,凡民于所居之地置有坟庐已逾二十年者,即以该地为籍贯。至于其祖籍,从李阳冰《草堂集序》、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和《新唐书》本传等来看,李白与唐皇室系为一脉,故当为陇西成纪,即今甘肃秦安。
    ⑦唐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48,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532页。
    ⑧唐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48,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532页。
    ⑨唐李白《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綰》,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72,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66页。
    ⑩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74,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87页。
    ①唐李白《古风》其二十二,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1,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674页。
    ②唐李白《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84,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874—-1875页。
    ③唐李白《江上吟》,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6,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15—1716页。
    ④唐李白《献从叔当涂宰阳冰》,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71,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64—-1765页。
    ⑤关于李白之死因,《新唐书》本传、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范传正《李白新墓碑》及李阳冰《草堂集序》均未提及,只有《旧唐书》卷190下李白本传云:“竟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今多从此说。而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则说其是“醉入水中捉月而死”,清王琦《李太白年谱》虽认为此说“乃俗传良不足信”,但仍给予保留态度:“岂古不吊溺,故史氏为白讳耶?”
    ⑥唐李白《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84,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874—-1875页。
    ⑦唐李白《感兴八首》其五,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83,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864页。
    ⑧按明杨升庵说,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提到的“岷山之阳”当为匡山。见明杨慎《升庵全集》卷3《李太白诗题辞》,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46—47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80,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834页。
    ②唐李白《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84,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874页。
    ③《全唐诗续拾》卷14,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第14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1100页。
    ④唐李白《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其二,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8,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34页。
    ⑤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二首》其二,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8,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34页。
    ⑥唐李白《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8,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36页。
    ⑦唐李白《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70,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49页。
    ⑧唐李白《留别王司马嵩》,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74,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81页。
    ⑨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80,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836页。
    ⑩唐李白《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83,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865页。
    11唐李白《古风》其十八,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1,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673页。
    12唐李白《行路难》其三,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2,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684页。
    13或说这是李白因出身问题而无科举资格的不得已之举,见[日]松浦友久《李白的客寓意识及其诗思——李白评传》,中华书局,2001年,第5—6页。
    ①唐李白《将进酒》,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2,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682页。
    ②唐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48,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532页。
    ③唐李白《《醉后赠从甥高镇》,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9,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47页。
    ④唐李白《《醉后赠从甥高镇》,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9,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47页。
    ⑤参见唐李白《赠崔司户文昆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9,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45页。
    ⑥仅存“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两句,见宋祝穆撰、祝洙增订、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54,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972页。
    ⑦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73,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73页。
    ①此六首见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79,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823—1824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7,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24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81,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842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74,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79—1780页。
    ④唐李白《赠内》,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84,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884页。
    ①唐李白《拟古十二首》其三,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83,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862页。
    ②唐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三,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82,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853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81,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846页。
    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4,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01页。
    ⑤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9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5,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10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5,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10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3,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692页。
    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1,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672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84,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878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1,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674页。
    ③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3页。
    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4,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05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5,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12—1713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6,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17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8,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39—1740页。
    ④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25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239,第8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671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8,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39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74,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82页。
    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85,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890—1891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7,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28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70,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56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74,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80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71,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64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4,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699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84,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884页。
    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1,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675页。
    ①上海古籍出版社编《续修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第116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11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1,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676—1677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1,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677页。
    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2,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687页。
    ⑤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2,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687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2,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687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2,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685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2,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677页。
    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3,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689页。
    ①见詹镁《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第1册,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205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2,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680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62,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687—-1688页。
    ①宋黄休复《茅亭客话》卷3,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小说类,第104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929页。
    ②元辛文房撰、傅璇宗校《唐才子传校笺》卷10,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第460—463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724,第2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305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724,第2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306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724,第2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308页。
    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724,第2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309页。
    ⑤琪花,本指仙境中玉树之花,这里可能指类似石髓、云母一类的东西。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724,第2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309页。
    ②元辛文房撰、傅璇宗校《唐才子传校笺》卷3,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第681—682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306,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477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306,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478—-3479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306,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478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306,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478页。
    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518,第1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370页。
    ⑤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518,第1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371页。
    ①丁元和,生卒年、字号均不详,唐末五代好道之士,宋黄休复《茅亭客话》卷4有“丁元和”条。
    ②明周复俊《全蜀艺文志》卷23,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第138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37页。
    ③雍陶(约789—约873),字国均,成都(今四川成都)人。
    ④玉芝观位于四川浦江县境内。
    ⑤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518,第1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915页。
    ⑥周贺,约821年前后在世,字南卿,初为浮屠,名清塞。杭州太守姚合爱其诗,加以冠巾,改名贺。东洛(今四川广元西北)人。其事主要见于《唐才了传》卷6“清塞”条、《唐摭言》卷10“海叙不遇”条、《唐诗纪事》卷76“僧清塞”条和《全唐诗》诗首小传,本论文依诗首小传。
    ⑦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503,第1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724页。
    ⑧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503,第1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725页。
    ⑨程太虚(?—-809),隋代道士,果州西充(今四川西充县)人,为女道士谢自然之师。其事见于元赵道—《历世真仙体道
    ①李一氓主编《道藏》第5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第347—348页。
    ②此二首见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55,第2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674页。
    ③李浩,生卒年不祥,唐末五代道士,字太素,隐青城山牡丹坪,与尔朱先生交游。
    ④据《全唐诗》卷861诗首小传,李浩当时作有百首大丹诗传世,今存见其四。
    ⑤尔朱先生,即《全唐诗》卷862所谓成都醉道士,生卒年不祥,约公元859年前后在世,名洞,字通微,号归元了,曾定居蓬州(今四川蓬州),后又游走蜀汉之间。详见《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45,载李一氓主编《道藏》第5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
    ⑥见《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35“许仲源”条,载李一氓主编《道藏》第5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L海书店,
    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小说类二,第104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9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60,第2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723页。
    ③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小说类二,第104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9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62,第2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747—9748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62,第2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748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62,第2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748页。
    ④李荣,生卒年不祥,当与卢照邻、骆宾王同时,号任真子,绵州巴西(今四川绵阳)人。
    ⑤僧法轨,生卒年不祥,与李荣同时。
    ⑥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69,第2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845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69,第2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845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71,第2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882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71,第2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882页。
    ④后蜀何光远《鉴戒录》卷6“旌论衡”条,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了部小说类,第103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899页。
    ⑤《全唐诗续补遗》卷13,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第14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0756页。
    ①《全唐诗续补遗》卷13,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第14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0756页。
    ②《全唐诗续补遗》卷13,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第14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0756页。
    ③《全唐诗续补遗》卷13,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第14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0757页。
    ④中寤,生卒年、字号均不详,蜀州僧人。
    ⑤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08,第2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118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08,第2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118页。
    ②其事主要见十后蜀何光远《鉴戒录》卷10“蜀才妇”条、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79“薛涛”条、元代费著《牒纸谱》、元代辛文房《唐才了传》卷6“薛涛”条、明代徐伯龄《蟫精隽》卷11引南宋章渊《槁简赘笔》和《全唐诗》卷803诗首小传。
    ③唐薛涛《赠韦校书》,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03,第2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045页。
    ④明代徐伯龄《蟫精隽》卷11引南宋章渊《槁简赘笔》云:“暮年屏居浣花溪,著女冠服,有诗五百首。”
    ⑤其中包括一首句诗。见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03,第2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046页。
    ⑥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03,第23册, 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037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03,第2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040—9041页。
    ②唐薛涛《酬杜舍人》,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03,第2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045页。
    ③此三首见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03,第2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042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03,第2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041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03,第2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040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03,第2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038页。
    ④唐元稹《寄赠薛涛》,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423,第12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4651页。
    ⑤眉娘,生卒年、字号均不详,南海人。《全唐诗》小传云:“(眉娘)卢姓,生而眉长,称眉娘。神针善绣,顺宗召入宫中,号神姑。宪宗度为女道士,称逍遥大师。放归,后数年尸解。”参见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63,第9756页。
    ⑥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63云:“电英英,成都女郎。万首绝句采入宫闺,以与眉娘、玄士倡。故载于此。”第2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755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63,第2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755—9756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63,第2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756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03,第2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756页。
    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03,第2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756页。
    ⑤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63,第2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756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63,第2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756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63,第2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760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63,第2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761页。
    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63,第2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761页。
    ⑤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63,第2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761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9,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1页。
    ②宋欧阳修撰《新五代史》卷63,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90—792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9,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1页。
    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9,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3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9,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2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9,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4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9,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1—-82页。
    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9,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3页。
    ⑤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9,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2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9,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1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9,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2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797,第2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968页。
    ④载《开明书店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书局,1985年。
    ①宋蔡绦撰,冯惠民、沈锡林点校《铁围山从谈》,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08页。
    ②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第138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72页。
    ③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第138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72页。
    ④实际上也有许多文人并未有过游川、寓川的经历,但他们通过与蜀国籍云游道上的交往或其他途径也创作了部分与巴蜀密切相关的仙道诗,不过由于总体数量偏少,不便单独列节,所以本论文将之并入此节探讨。第三节“隋唐五代入川道人(僧人)仙道诗”同此。
    ①赵法师,生卒年、字号均不详,据《全唐诗》卷3引《唐诗纪事》云:“法师观宇在今蜀州新津县也。,,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3,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7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3,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3页。
    ④李隆基(685—762),唐代帝王,712—756年在位,庙号“玄宗”,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简称“唐明皇”。
    ⑤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3,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7页。
    ⑥奠简,道教法事的一种。
    ⑦卢照邻(632—695),字升之,号幽忧了,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有文才,后人将之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⑧鲍溶,生卒年不祥,约公元806年前后在世字德源,元和年进士及第,籍贯不祥。
    ⑨李洞,生卒年不祥,字才江,京兆(今陕西)人。昭宗时不第,游蜀卒。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41,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14贞。
    ②骆宾王(约627—约684),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
    ③王建(约767—831),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
    ④一作胡曾诗。见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301,第9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434页。
    ⑤元稹(779—831),字微之,别字威明,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因与白居易交好且共同大力倡导和创作新乐府,后世将之并称“元白”。
    ⑥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河南郑州)人。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77,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38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723,第2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296页。
    ①孙党伯、袁(?)正主编《闻一多全集》第6册“唐诗编上”,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24页。
    ②韦庄(836—910),字端己,杜陵(今陕西西安市西南)人。因作有《秦妇吟》而获“秦妇吟秀才”之号,乾宁元年(894年)年及进士第,授校书郎。后归依王建,待王建开国后,以有功之臣被授于吏部侍郎同平章事,终老于蜀。
    ③李宣古,生卒年不祥,约公元853年前后在世,’字垂后,澧阳(今湖南澧县)人。会昌三年(843年)及进士第。
    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700,第20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053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552,第17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393页。
    ②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原籍为襄阳(今湖北襄阳),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严武镇成都时,奏为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待遇甚厚,曾寓居蜀中浣花溪。武卒后,甫无所依靠,更值蜀中大乱,遂顺江漂泊,最后寓居耒阳(今湖南来阳),并卒于此。有“诗圣”之称,后人将之与李白并称为“李杜”。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227,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456页。
    ④向瓒,事孟知祥为行军司马,后累加仆射。见清代吴任臣《十国春秋》卷56,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14页。
    ⑤《全唐诗续补遗》卷13,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第14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0758页。
    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小说类,第103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886页。
    ①宋之问(约656—约1712),一名少连,字延请,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与同时的沈佺期齐名,并号“沈、宋”。
    ②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后随父家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诗书画俱佳,官终尚书右丞。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52,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37页。
    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28,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306页。
    ⑤姚合(约779—约846),字号不祥,与贾岛同时,号“姚、贾”,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人。
    ⑥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496,第1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626页。
    ⑦参见蒋振华《古代最早描写“投龙简”的文人诗》一文,《世界宗教文化》2004年第4期。
    ⑧东汉班固撰《汉书·郊祀志下》:“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於是遣谏大夫王褒使持节而求之。”
    ①司空曙(约720—约790),字文明,或作文初,广平(今河北永年县东南)人。与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并称“大历十才子”。
    ②薛曜,生卒年不祥,字异华,祖籍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以文学知名,尚城阳公主,官正谏大夫。
    ③张籍(约767-—约830),字文昌,苏州吴(今江苏)人,或说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
    ④项斯,生卒年不祥,字了迁,江东(今浙江仙居县)人。会昌四年(844年)摧第。
    ⑤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554,第17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416页。
    ⑥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河中浦(今山西永济县)人。
    ⑦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278,第9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163页。
    ⑧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485,第1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510页。
    ①薛能(约817—-约880),字太拙,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会昌六年(846年)及进士第。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561,第17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510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56,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74页。
    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228,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476页。
    ⑤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10“李八百”条,载李一氓主编《道藏》第5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第161页。
    ①关于杜甫的道教情怀可参见李乃龙《论杜甫对道教的态度》一文,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560,第17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496页。
    ③章孝标(791—-873),’字道正,桐庐(今浙江桐庐)人。元和十四年(819年)进士及第。
    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506,第1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751页。
    ⑤薛逢,生卒年不祥,字陶臣,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会昌元年(841)进士及第。
    ⑥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548,第16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332页。
    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八,第59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82页。
    ②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八,第59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99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220,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316页。
    ④参见李文珠、任学亮《唐五代巴蜀地区神祗的地域分布》一文,载《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第1期。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98,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044页。
    ②王铎(?-884),字昭范,太原(今山西太原)人。会昌初年进士及第,工于书法。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557,第17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461页。
    ④宋黄休复《茅亭客话》卷5,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小说类,第104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941页。
    ⑤又称张亚子、张平了。
    ①严君平(前86年—10年),名遵,蜀郡(今四川)人。西汉著名道家学者。
    ②东汉班固撰《汉书》第10册卷72,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056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98,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043页。
    ④详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晋书·阮修传》。
    ⑤李昉等《太平御览》卷8,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41页。西晋张华《博物志》所记与此稍有异。
    ①参见朱立新《汉魏六朝游仙诗的类型和结构》一文,《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②当然,这三者并无严格的划分界限,有时候甚至也是相互兼有的,但为了论述方便,暂作此分。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56,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85页。
    ④沈佺期(约656—约714),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人。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与宋之问并称“沈宋”。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95,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23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56,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77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219,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307—-2308页。
    ④《全唐诗》卷56在该诗诗首有题句言:“寺南又有昌利观,去寺可数里。岩径窈窕,杖而后进。
    ⑤或说为蜀华阳(今四川成都)人。
    ⑥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66“谢自然”条据此录入。
    ①此据五代杜光庭《墉城集仙录》。韩愈《谢自然诗》诗首小序则言:“果州谢真人上升在金泉山。贞元十年十一月十二日白昼轻举。”清彭定求等编撰《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765页。
    ②刘商,生卒年不祥,’字了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大历(766—779)间进士。
    ③范传正,生卒年不祥,字西老,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贞元中,举进士、宏辞,皆高第。
    ④夏方庆,生卒年、字号、居里均不详,贞元中进士。
    ⑤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贞元八年(792年),擢进士第。他与同时代的柳宗元一起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古文运动”,对后来的文风、文体乃至语言措辞等方面都产生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对十其诗文作品,连北宋大文豪苏轼都致上“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潮州韩文公庙碑》)如此极致的赞誉,足显其成就之斐然。
    ⑥李翔,生卒年、字号、里贯均不详。
    ⑦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304,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461页。
    ⑧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347,第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884页。
    ⑨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347,第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886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336,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765—3766页。
    ②载李一氓主编《道藏》第11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第5页。
    ③明杨慎著,王仲镛笺《升庵诗话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98—499页。
    ①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58页。
    ②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卷5《中山经》之“中次七经”条,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171页。
    ③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68年,第73页。
    ①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68年,第74页。
    ②宋代李昉等著《太平御览》卷399,第8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844页。
    ①唐代繁知一《赠白乐天诗》,见明代杨慎《升庵诗话》卷“繁知一”条。
    ②一说为沈佺期所作,题云《巫山高》,见杨慎《升庵诗话》卷“繁知一”条。
    ③李洗(?—895),’字东济,江夏(今江苏扬州)人。《全唐诗》收其诗六首,其中以《巫山高》、《醮词》和《梦仙谣》三首最具仙道意味。
    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52,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44页。
    ⑤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688,第20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7908—-7909页。
    ⑥阎立本(约601——673),唐代著名画家,雍州万年(今陕西临潼)人。
    ⑦陈陶(约812—约885),字嵩伯,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
    ⑧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39,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03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745,第2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474—8475页。
    ②刘希夷(约651—-?)一名庭芝,汝州(今河南汝州)人。
    ③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昌谷(今河南宜阳县)人。工于诗,有诗鬼之称。
    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2,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82页。
    ⑤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7,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69页。
    ①李咸用,生卒年、字里均不详。与来鹏同时,工诗,不第。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644,第19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7379页。
    ③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贞元九年(793)擢进士第。
    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361,第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4082—4083页。
    ⑤催奶涂(854—-?),字礼山,江南(今浙江一带)人。光启四年(888)登进士第。
    ⑥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679,第20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7771页。
    ①于濆,字了漪,生卒年、居里均不详。咸通年进士及第。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599,第18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930页。
    ③或说为缙云人,京兆杜陵人,天台人。
    ④宋无名氏《宣和书谱》卷5,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了部艺术类,第81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32页。
    ⑤唐张鷟撰、赵守俨点校《朝野佥载》,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14页。
    ⑥或说是光启二年(公元886年)再次从驾兴元后遂留于蜀的,见李大华等著《隋唐道家与道教》,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21页。此说可备为另个参考。
    ⑦北宋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卷268云:“(后梁乾化三年)内子,蜀主以道士杜光庭为金紫光禄大夫、左谏议大夫,封蔡国公,进号广成先生。光庭博学善属文,蜀主重之,颇与议政事。”
    ⑧见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499页。
    ①见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509页。
    ②准确地说是一百五十四首又三句,陈尚君将之列于杜光庭名下,并对此做法给以说明:“以上从《道藏》中杜光庭编撰整理诸书中录出的诗歌,虽未必皆为杜光庭之作,但皆可信为唐或唐以前人之作,今姑录存于杜光庭名下,祈读者引用时予以注意之。”见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535页。
    ③五代杜光庭《题都庆观》,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54,第2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663页。
    ④五代杜光庭《题仙居观》,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54,第2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663页。
    ⑤五代杜光庭《题鹤鸣山》,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54,第2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664页。
    ⑥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54,第2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664—9665页。
    ⑦李一氓主编《道藏》第22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第204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54,第2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664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54,第2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666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54,第2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666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54,第2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665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54,第2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665页。
    ③明曹学佺著、刘知渐点校《蜀中名胜记》,重庆:董庆出版社,1984年,第201页。
    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54,第2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666页。
    ⑤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54,第2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665页。
    ①李一氓主编《道藏》第11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第60页。
    ②此二首见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54,第2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665页。
    ③李一氓主编《道藏》第11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第4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54,第2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663页。
    ②北宋亦有一道上名施肩吾者,二者不是一人。详见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12“神仙类”下“西山群仙会真记”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48页。
    ③或说为元和十年登第。
    ④元辛文房撰、傅璇宗校《唐才子传校笺》卷6,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第140页。
    ⑤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739,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3年,第7632页。
    ⑥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494,第1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591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494,第1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605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494,第1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602—5603页。
    ①元辛文房撰、傅璇宗校《唐才子传校笺》卷10,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第392页。
    ②元辛文房撰、傅璇宗校《唐才子传校笺》卷10,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第392页。或说其“初举进士不第”又值黄巢之乱遂“携家隐居终南山,学老子法”,见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18“吕洞宾唐末人”条引北宋王举《雅言系述》之《昌洞宾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503页。
    ③明曹学佺著、刘知渐点校《蜀中名胜记》卷30《漳川州·遂宁县》,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年,第442页。
    ④明曹学佺著、刘知渐点校《蜀中名胜记》卷18《重庆府·定远县》,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年,第259页。
    ①南宋王象之撰《舆地纪胖》卷151《永康军·仙释》,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第1078页。
    ②南宋王象之撰《舆地纪胖》卷151《永康军·仙释》,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第1078页。
    ③此二首见明曹学佺著、刘知渐点校《蜀中名胜记》卷19《重庆府·丰都县》,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年,第279页。
    ④见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27《洞天福地》之《七十二福地》“第四十五平都山”条,载《道藏》第22册,文物出版礼、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第203页。
    ⑤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卷149,北京:中华书局影印,2000年,第283页。
    ①南宋王象之撰《舆地纪胜》卷165《广安军·仙释》,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第1175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61,第2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728页。
    ③参见宋代扈仲荣等《成都文类》卷37彭乘之《天庆观五岳真君殿记》。
    ④《全唐诗续补遗》卷13,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第14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0759页。
    ⑤灵一,僧人,生卒年不祥,俗姓吴,广陵人。与朱放、张继诸人为尘外友。
    ①护国,僧人,生卒年不祥,江南人。工词翰,大历年间颇有声名。
    ②皎然,唐代诗僧,生卒年不祥,俗姓谢,名昼,长城人。
    ③与其稍晚的齐己也有抒写神仙之思的仙道诗,如《谢人惠丹药》、《善哉行》、《祈真坛》、《升天行》等。
    ④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7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089—1090页。
    ⑤此四首见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26,第2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305页。
    ⑥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7“李八百”条,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49页。
    ①《庄了·内篇·逍遥游》中有:“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②所谓游仙诗之正格,即唐代李善在《文选》注中所言“滓秽尘网,锱铢缨绂,餐霞倒景,饵玉玄都”者也,以与变格坎壈咏怀相区分。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36,第2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423页。
    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37,第2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436页。
    ⑤李宣古,生卒年不详,字垂后,溧阳(今湖南澧县)人。会昌三年进士及第。
    ⑥齐已(863—937),俗姓胡,名得生,白号衡岳沙门,长沙(今湖南长沙)人。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47,第2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591页。
    ②孙遇,生卒年不祥,初名位,后改名遇,号会稽山人,唐末著名画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唐末随唐僖宗入蜀,曾居成都。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38,第2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441页。
    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7,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96页。
    ①此三首见张璋、黄畲所编《全唐五代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57—658页。
    ①此二首见张璋、黄畲所编《全唐五代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58—659页。
    ②张璋、黄畲所编《全唐五代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772页。
    ①张璋、黄畲所编《全唐五代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66页。
    ②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词曲类,第148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68页。
    ③张璋、黄畲所编《全唐五代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778页。
    ④牛希济(约公元923年前后在世),字号小祥,陇西(今甘肃)人。牛峤之侄,先后出仕于前蜀和后唐。
    ⑤阎选,生卒年、字里均不详。后蜀布衣,善小词,与欧阳炯、鹿虔扆、毛文锡、韩琮称五鬼。
    ⑥张璋、黄畲所编《全唐五代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14页。
    ⑦张璋、黄畲所编《全唐五代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735页。
    ①张璋、黄畲所编《全唐五代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14页。
    ②毛文锡(约公元913年前后在世),字平珪,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先后出仕十前后蜀。
    ③张璋、黄畲所编《全唐五代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75页。
    ④张璋、黄畲所编《全唐五代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76页。
    ⑤孙光宪(901—968),字孟文,号葆光了,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县)人。
    ⑥张璋、黄畲所编《全唐五代词》,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805页。
    ①此二首见张璋、黄畲所编《全唐五代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550页。
    ②薛昭蕴,生卒年不详,字澄州,河东(今山西)人。出仕前蜀,官至侍郎。
    ③张璋、黄畲所编《全唐五代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568页。
    ①张璋、黄畲所编《全唐五代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551页。
    ②此二首见张璋、黄畲所编《全唐五代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573页。
    ①牛峤,生卒年不祥,字松卿,—字延峰,陇西(今陕西西安)人。乾符元年(874)进士,历任拾遗、补尚书郎。后跟随王建入蜀,及其称帝,出为给事中。
    ②张璋、黄畲所编《全唐五代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580页。
    ③尹鹗,生卒年、字号均不祥,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出仕于前蜀。
    ④张璋、黄畲所编《全唐五代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28页。
    ⑤此二首见张璋、黄畲所编《全唐五代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49—650页。
    ①鹿虔扆(约公元933年前后在世),字里均不详。后蜀进士,出仕于后蜀,国亡后未再出仕。
    ②此二首见张璋、黄畲所编《全唐五代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731—732页。
    ③此二首见张璋、黄畲所编《全唐五代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817—818页。
    ④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出版社,2001年,第111页。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365页。
    ①所谓道门语录,指“道教中高道、开山祖师和著名的内丹家的讲道、授徒、传经、解诀诸言论,有其门徒记录下米”的著作,如唐代名道王玄览门徒编纂的《玄珠录》、南宋高道白玉蟾门人所辑录的《海琼真人语录》等等。参见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道门语录”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579页。
    ①见李一氓主编《道藏》第18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
    ②关于“青词”,《中华道教大辞典》是这样注释的:“青词,亦名‘绿章’、‘绿歌’。道教斋醮时向神仙所上的奏章,后成为一种文体,间也为诗体。因在清藤纸上书写朱字,故名。……其格式,前有斋醮主持者姓名、官阶、所祀神仙尊号、时间、地点等。中间表章的主要内容,或是祈求、或是还愿。一般用骈俪文,间有诗体。结尾用‘顿首、稽首、谨言、以闻’等语,以示甚恭敬。大多篇幅简短。”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青词”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560页。
    ③张敬忠,生卒年、字里均不详。中宗朝监察御史。开元中为左散骑常侍、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剑南道节度大使。
    ④徐太亨,生卒年、字里均不详。元宗时人。
    ⑤李景让,生卒年不祥,字后己,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
    ⑥孙樵,生卒年不祥,‘字可之,一说隐之,关东人。唐宣宗大中九年(855年)进士及第,官至中书舍人。孙樵是晚唐时期大力坚持承继韩柳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⑦朱桃椎,生卒年、字号均不详,益州成都(今四川成都)人。性至澹泊,隐居不仕。
    ⑧张说(667—-730),’字道济,又字说之,其先为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后徙居河南洛阳。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69,第2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845页。
    ①本书整理委员会《永乐北藏》第133册,北京:线装书局,2000年,第646-650页。
    ②本书整理委员会《永乐北藏》第133册,北京:线装书局,2000年,第653页。
    ③本书整理委员会《永乐北藏》第133册,北京:线装书局,2000年,第653页。
    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932,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9708—9709页。
    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932,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9706页。
    ②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见李一氓主编《道藏》第20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第77页。
    ③唐刘威《赠道者》,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562,第17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526页。
    ④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717,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370页。
    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717,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370页。
    ②李一氓主编《道藏》第19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第62页。
    ③李一氓主编《道藏》第19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第62页。
    ④李一氓主编《道藏》第19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第65页。
    ①闾邱均,生卒年、字号均不详,益州成都(今四川成都)人。
    ②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97,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008页。
    ③胡孚琛《道学通论》(修订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277页。
    ①欧阳詹(约755—约800),字行舟,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
    ②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596,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027页。
    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932,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9712—9714页。
    ②师学,生卒年、字里均不详。根据《龙鹤山成炼师植松柏碑》中所注时间,当生活于公元750年前后。
    ③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豁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二年登进士第,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有“小李杜”之称。
    ④龙显昭、黄海德《巴蜀道教碑文集成》,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1页。
    ⑤龙显昭、黄海德《巴蜀道教碑文集成》,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1页。
    ①龙显昭、黄海德《巴蜀道教碑文集成》,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0—31页。
    ②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780,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144页。
    ③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780,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144页。
    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780,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144页。
    ②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167,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709页。
    ①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509页。
    ②李一氓主编《道藏》第22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第198页。
    ③张日新,生卒年、字里均不详。元宗时人。
    ④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51,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558页。
    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932,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9709—9710页。
    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794,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329—8330页。
    ②文始上仙即关尹了尹喜。
    ③李一氓主编《道藏》第19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第549页。
    ④辛德源,生卒年不祥,约公元570年前后在世,字孝基,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
    ①龙显昭、黄海德主编《巴蜀道教碑文集成》,成都:巴蜀书社,1997年,第7—10页。
    ②乐朋龟,生卒年不祥,字兆吉,滑台(今河南滑县)人。
    ③段文昌(773—835),字墨卿,一字景初,武元衡之女婿,段成式之父,西河(今山西汾阳)人
    ④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617,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233页。
    ①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第3卷,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年,第215—217页。
    ②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第3卷,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年,第215—217页。
    ②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83,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6年,第756页。
    ③李去泰(生卒年、字里半均不详。大历中朝请郎,行成都府广都(今双流)县丞。
    ④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44,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522—4523页。
    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7,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812页。
    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929,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9679页。
    ②卢庚,生卒年、字里均不详,元宗时人。
    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161,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644—-1645页。
    ②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75,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811页。
    ③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177,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802—-1803页。
    ④晋常璩著、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志》卷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66页。
    ①史翙,生卒年、字号均不详,溧阳人。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以御史大夫身份出任襄州刺史,并充山南东道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次年襄州军乱,为乱兵所杀。
    ②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39,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478页。
    ③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39,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478页。
    ①龙显昭、黄海德主编《巴蜀道教碑文集成》,成都:巴蜀书社,1997年,第9页。
    ②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763,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925页。
    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51,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560页。
    ②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58页。
    ③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26,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280页。
    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17,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218页。
    ②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928,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9673页。
    ③李一氓主编《道藏》第10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第889页。
    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932,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页。
    ②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932,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页。
    ③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932,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页。
    ④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932,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页。
    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794,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329—8330页。
    ①葛兆光《想象力的世界》,北京:现代出版社,1990年,第87页。
    ①李丰懋《六朝隋唐仙道类小说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86年,第1页。
    ②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第4卷,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年,第66页。
    ③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
    ④林辰《神怪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⑤林辰《神怪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5页。
    ①林辰《神怪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9页。
    ①杜光庭撰、陈尚君辑逸《墉城集仙录》卷10,车吉心主编《中华野史》第1册,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年。
    ②杜光庭撰、陈尚君辑逸《墉城集仙录》卷10,车吉心主编《中华野史》第1册,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年。
    ③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532页。
    ④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436,第9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3544页。
    ①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130,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920—922页。
    ②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306,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24212423页。
    ③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页。
    ①李一氓主编《道藏》第3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第807页。
    ②唐孟安排《道教义枢》卷2,李一氓主编《道藏》第24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第818页。
    ③即确定符之名称、笔法、用途等等。
    ④见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之《逸文》卷第1中“黄万户神术”条,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966页。
    ⑤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285,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2270页。
    ⑥《费鸡师》,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424,第9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3453页。
    ①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287,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2287页。
    ①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80,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511页。
    ①五代杜光庭《道教灵验记》卷7,李一氓主编《道藏》第10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第826页。
    ②五代杜光庭《道教灵验记》卷6,李一氓主编《道藏》第10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第820页。
    ①五代杜光庭《神仙感遇传》卷1,李一氓主编《道藏》第10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第886页。
    ②五代杜光庭《神仙感遇传》卷1,李一氓主编《道藏》第10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第882页。
    ③五代杜光庭《神仙感遇传》卷1,李一氓主编《道藏》第10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第884页。
    ①五代杜光庭《神仙感遇传》卷1,李一氓主编《道藏》第10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第885—-886页。
    ①五代杜光庭《神仙感遇传》卷4,李一氓主编《道藏》第10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第895—896页。
    ②五代杜光庭《神仙感遇传》卷5,李一氓主编《道藏》第10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第902—903页。
    ①宋李防等编《太平广记》卷20,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39页。
    ②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22,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48—149页。
    ①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23,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54页。
    ①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52,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323—324页。
    ①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31,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99—200页。
    ②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41,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261页。
    ①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41,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261页。
    ②《黄齐》,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86,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559页。
    ③《蚕女》,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479,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3945页。
    ④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313,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2478页。
    ①林辰《神怪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2页。
    ②道教中神仙有三等,即等为白日飞升,称天仙:中等为进入深山“不知所终”,称地仙;下等为通过假死方式成仙,称尸解仙。由十下文要对道士、术上专门探讨,故而此处暂不将地仙、尸解仙列入此类。
    ①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61,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382页。
    ②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23,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55页。
    ③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86,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559页。
    ④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40,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250页。
    ⑤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64,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397页。
    ①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52,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324页。
    ②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52,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324页。
    ③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25,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65—-166页。
    ④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33,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209页。
    ①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25,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64页。
    ②五代杜光庭《神仙感遇传》卷1,李一氓主编《道藏》第10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第886页。
    ①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20,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38—139页。
    ②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22,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49页。
    ①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80,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507页。
    ②唐沈汾《续仙传》卷上,李一氓主编《道藏》第5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第78—79页。
    ①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72,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449-450页。
    ①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384,第8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3060—3061页。
    ①宋李防等编《太平广记》卷130,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921-922页。
    ①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314,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2486页。
    ②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433,第9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3514页。
    ①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446,第9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3649页。
    ②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44年,第4页。
    ③任半塘《唐戏弄》上册,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第155—-157页。
    ④任半塘《唐戏弄》上册,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第162页。
    ⑤任半塘《唐戏弄》上册,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第162页。
    ①参见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周耘“道情”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592页。
    ②参见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周耘“道戏”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592页。
    ③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44年,第80页。
    ④黄竹三在《论泛戏剧形态》一文中说:“中国戏剧的起源是比较早的,……但最终形成成熟的戏剧,形成唱、念、做、打诸种艺术因素融合的独特的戏剧形式——戏曲,却到了宋金时期,其间经历了数百年乃至上千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社会生活中有种种类似戏剧但又不完全是戏剧的表演,它们具有某些戏剧的因子——人物装扮和情节故事,具有某些戏曲的外观系列如歌唱、舞蹈、说白、表演动作,但未融合为一,因此朱能认为是真正的戏剧,在探讨戏剧发展历史时常常提到它们,却无以名之,这类表演,我们不妨称之为‘泛戏剧形态’。”(《文学遗产》1996年第4期。
    ①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33,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209--210页。
    ②载于《中国音乐学》(季刊)1992年第2期。
    ③任半塘《唐戏弄》上册,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第161—-162页。
    ④宋高承《事物纪原》卷9“百戏”下引,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494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361,第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4082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361,第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4082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249,第8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798—2799页。
    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361,第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4082页。
    ⑤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220,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323—2324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231,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536页。
    ②中国戏曲志四川卷编辑部、成都市川剧志编辑部编,戴德源辑录《四川戏曲史料》,成都:本书编委会,1986年。
    ③宋田况《儒林公议》,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字部小说类,第103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11页。
    ④任半塘《唐戏弄》上册,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第159页。
    ⑤宋张唐英《蜀梼杌》卷上,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载记类》,第46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29页。
    ①宋张唐英《蜀梼杌》卷上,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载记类,第46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33页。
    ②宋欧阳修撰《新五代史》卷63,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92页。
    ③宋张唐英《蜀梼杌》卷下,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载记类,第46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40页。
    ④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291,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2316页。
    [1]李一氓主编《道藏》,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
    [2]李一氓主编《藏外道书》,成都:巴蜀书社,1994年。
    [3]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4]本书整理委员会《永乐北藏》,北京:线装书局,2000年。
    [4]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一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6]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二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7]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8]卿希泰《中国道教思想史纲》(一、二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
    [8]胡孚琛《道教与仙学》,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年。
    [10]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11]张洪泽《道教斋醮符咒仪式》,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
    [12]胡孚琛《道学通论》(修订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13]明曹学佺著、刘知渐点校《蜀中名胜记》,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年。
    [14]蒙文通《巴蜀古史论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15]李诚主编《巴蜀文化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
    [16]张松辉《唐宋道家道教与文学》,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17]孙昌武《道教与唐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18]王永平《道教与唐代社会》,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9]李大华《隋唐道家与道教》,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20]葛兆光《想象力的世界——道教与唐代文学》,北京:现代出版社,1990年。
    [21]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22]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23]明高棅《唐诗品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24]任半塘《唐声诗》(上、下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25]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26]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27]陈鹏点校《陈子昂集》,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
    [28]彭庆生注译《陈子昂诗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29]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上中下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30]詹锳《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全八册),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
    [31]王伯祥《增订李白年谱》,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32]安旗、薛天纬《李白年谱》,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
    [33]周勋初《李白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4]孙亦平《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5]张璋、黄畲《全唐五代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36]曾昭岷等编《全唐五代词》,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37]李谊辑校《历代蜀词全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年。
    [38]李谊辑校《历代蜀词全辑续编》,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
    [39]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40]龙显昭、黄海德《巴蜀道教碑文集成》,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
    [41]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42]元陶宗仪《说郛》,北京:北京书店,1986年。
    [43]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44]五代杜光庭撰、陈尚君辑录《墉城集仙录》,车吉心主编《中华野史》第1册,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年。
    [45]李丰懋《六朝隋唐仙道类小说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86年。
    [46]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上下册),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
    [47]林辰《神怪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48]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44年。
    [49]唐崔令钦著、任半塘笺订《教坊记笺订》,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50]戴德源辑录、中国戏曲志四川卷编辑部、成都市川剧志编辑部《四川戏曲史料》,成都:本书编委会,1986年。
    [51]任半塘《唐戏弄》(上下册),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
    [52]张影《历代教坊与演剧》,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
    [53]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54]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55]唐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56]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57]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58]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59]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60]宋王钦若等编、周勋初等校订《册府元龟》,南京: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2006年。
    [6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62]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63]宋王象之《舆地纪胜》,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
    [64]宋祝穆著、祝洙增订、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65]清常明、杨芳灿等《四川通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
    [66]王文才《青城山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67]张明心《青城山道教志》,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
    [68]清纪昀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69]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