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上海的红色革命传播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1920—1937年的都市上海为背景,以中共出版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社会生活史理论和方法,论述中共出版人这一政治-文化群体在都市化进程中的生存、生命、生活和生态发展,剖析其社会生活实践的特质,进而揭示其进行红色革命传播的经验和价值。
     论文在导论部分,结合现实出版实践的认识、社会生活史研究方向的发展、中国近现代史学术领域中“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两种模式之争,明确了本文的问题意识,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即从革命性和现代性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考察中共出版人的社会生活实践,透视摩登上海红色革命传播的本质和精神。
     论文第一章交待了中共出版人社会生活实践的背景和概貌。文章认为,中共出版人脱胎于现代化、都市化、革命化的上海,是在多元的现代社会场景中诞生、成长和壮大的;其间,中共出版人在上海的红色革命传播,是一个与都市其他话语体系相博弈的过程。因此,中共出版人的实践品格中蕴含革命性和现代性交融的特征。
     论文在第二章对中共出版人的群体结构进行了总体考察。文章首次对中共出版人都市成长的阶段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并以作者搜集的统计样本,对该群体的年龄、籍贯、性别、教育状况、入党时间、所任职务、出版经历及社会关系等作了整体分析,从中发掘出其思想的时代性、联系的广泛性、生活的实践性等特征。
     论文在第三、四、五章,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考察了中共出版人在上海的社会生活实践。第三、四章从宏观论述了中共出版人在出版实践、社会运动和交往实践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从中可发现中共出版人革命理想和专业精神的契合、革命行动和角色转化的结合以及中共出版人群体和各阶层的融合。在红色革命传播主体上,以中共中央、团中央、总工会等系统为中心,中共出版人团结诸多商业出版人和先进分子,逐步建构了一个中央和地方、中心和外围紧密结合的红色革命传播网络;在传播主题上,中共出版人利用大革命和民族解放潮流,坚持让先进的思想文化走进工人、学生和市民等大众群体的生活,促进大众的觉醒和团结;在传播方法上,中共出版人利用公开、伪装、渗透和领导等多种手段,坚持红色启蒙,加强红色革命传播的力量;在传播过程中,中共出版人将革命追求和现实联系紧密结合,形成两大发展阶段:1920—1927年主要对工人和青年学生进行革命启蒙,1927—1937年主要深入到都市社会深处;在传播效果上,在摩登上海的多元话语体系博弈中,中共出版人越来越具有组织、领导能力和都市整合功能。第五章论述了中共出版人日常中的衣食住行、收支、修养和精神生活、婚恋和家庭等生活内容,分析该群体一边进行革命工作、建构着新的社会生态,一边为自身的生存、生命和生活而劳作的都市社会场景,揭示了其革命工作与日常生活品位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总之,本文以社会生活史为主要视角,吸取思想文化史、中共党史和新闻出版史等领域研究成果,采用文献分析、分层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对诸多原始文献进行梳理和剖析,首次对中共出版人在上海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进行大样本总体分析,并始终将该群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阶段、分层、分类考察。据此,论文首次提出,中共出版人在上海的社会生活实践,在性质上是一个进行红色启蒙运动的过程,充满着革命性和现代性的相互交织。以此观照摩登上海与红色革命传播的关系,论文首次认为,“红色启蒙”与“实践联系”的紧密结合,是革命传播者在上海的主要生活形态,也是其成功的重要法宝。由此,本文的研究意义或可继续深化:在加强社会生活史研究领域整体性探索的基础上,寻求中国近现代史领域中“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的有效结合,从中共出版人群体看红色革命与现代性的共存与融合、红色革命群体与民族国家关系的交织与变动。
The dissertation regards CPC publishers’ practice of social life as theresearch object from1920to1937in urban Shanghai. With the theory and methodof social life history, it describes this political-cultural group’s surviving,life, living and ecological development in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analyzes thequalities of social life practice, thus reveals the experience shaping and corevalues of red revolution communication.
     Introduction, combined with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n social lifehistory studies and "revolutionary paradigm" and "modernization paradigm" in theacademic field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determines the awareness of this problem,and put forward the ideas and methods of problem-solving.That is, it would examineCPC publishers’ practice of social life and find the essence and spirit of redrevolution communication in modern Shanghai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revolutionaryand modernity.
     Chapter Ⅰ explains CPC publishers’ background of social life. The articlebelieves that the CPC publishers’ characteristics contains the blend ofrevolutionary and modernity, because this group emerged in urbanizing andrevolutionizing Shanghai, growed up in a wide range of modern social scene, andCPC publishers’participated in a lot of game of discourse.
     Chapter Ⅱ makes the overall study on CPC publishers. It for the first timedetails summary of the CPC publishers’ urban growth stage, makes the overallanalysis of their age, place of birth, sex, education situation, party time, anyduties, publishing experience and social relations, then finds their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ing of thinking, the breadth of contact and practicallife.
     Chapter III, IV and V examines CPC publishers’ practice of social life inShanghai from both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angle. Chapters III and IV discusses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CPC publishers’ publishing practice, socialmovements and communicative practice from macroscopic angle. We can find the fitof the CPC publishers’ revolutionary ideals and professionalism, the combinationof revolutionary action and rol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CPCpublishers and the other social strata. When it comes to communication subject,CPC publishers gradually united many commercial publishers and advanced elements,constructed a revolutionary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the integratation of Central and local, the centeral and peripheral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PCCentral Committee, the Chines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the All-China Federationof Trade Unions and other systems. When it comes to communication theme, CPCpublishers continued to allow the advanced ideas and culture into the social lifeof the mass of workers,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to promote public awakening andsolidarity with the trend of the Great Revolution and National Liberation; Whenit comes to communication method, CPC publishers used open, camouflage,infiltration and leadership means to adhere to Red Enlightenment, to strengthenthe spread of red revolution forces; When it comes to communication process, CPCpublishers made close connection with the pursuit of revolutionary and realisticContact:1920-1927mainly enlightened workers and young students and1927-1937focused on social depths; When it comes to communication result, CPC publishersshowed more and more func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leadership and urban integrationin Shanghai. Chapter V discusses CPC publishers’ daily basic necessities of life,income and expenses, training and spiritual life, marriage and family life, revealsthe insepar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volutionary work and the quality ofeveryday life.
     In conclusion, the dissertation absorbes the research of intellectual andcultural history, the Communist Party history and the press and publishing history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life history. It for the first time discousesCPC publishers’practice of social life in Shanghai with the overall analysis ofa large sample and always inspects the group as a whole with document analysis,hierarchical classification, comparison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us, thedissert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puts forward that CPC publishers’practice ofsocial life in Shanghai is a Red Enlightenment in nature, full of revolutionaryand modern intertwined.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 Shanghai and the redrevolution spread, the dissert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believes that the closeintegration of "Red Enlightenment" and "practice contact" is CPCpublishers’lifestyle in Shanghai 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weapon for success. Onthis basi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is to continue deepening. It strengthensthe integrity of the social life history research, seeks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revolutionary paradigm" and "modernization paradigm" in the field of modernChinese history, explores red revolution and modernity coexist and fusion from theCPC publishers, the relation’s interwoven and change between Red revolutionarygroups and nation-state.
引文
①以上事实文字,参看从玉华:《一个老派共产党人徐雪寒(1911—2005)》,《中国青年报》2011年12月21日,第12版。
    ②胡毓骅:《汪原放新式标点第一人》,《大江晚报》2010年4月25日,第A15版。
    ③此处所举例子分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辑:《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2、6、7、10、4,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630、3274、3682、5521和2028页。
    ④《写在前面的话》,张祺:《上海工运纪事》,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1年版,第1页。
    ①区别于原来以出版教科书为主的老牌大书店。
    ②胡愈之:《〈中国出版年鉴〉发刊词》(一九八〇年七月八日),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编:《中国出版年鉴·1980》,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页。
    ③陈翰伯:《和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协会《出版史料》编辑组:《出版史料》第一辑,上海:学林出版社1982年版,第4页。
    ②庄华峰:《中国社会生活史》“序言”,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③庄华峰:《中国社会生活史》“序言”,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④参冯尔康、常建华:《清人社会生活》“前言”,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①黄国信等:《历史人类学与近代区域社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5期,第55页。
    ②杨念群:《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页。
    ③详参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修订版),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忻平:《全息史观与近代城市社会生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④关于社会生活、现代化/性、革命化/性、上海等关键词汇,下文将有专门的解释。
    ⑤一般认为,上海出版业在二三十年代的发展,其实也就是1920—1937年的日渐繁荣,逐步达到了民国出版史的顶峰,这也是本文将此时间段作为分析背景的重要原因。
    ⑥(美)叶文心:《从〈生活周刊〉看三十年代的上海小市民》,上海地方志办公室编:《上海:通往世界之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300—301页。
    ⑦(美)叶文心:《都市、大众与文化》,姜进主编:《都市文化中的现代中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①长弓、余人:《知识生产、学科形成与职业群体——“近代知识·职业·组织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史林》2010年第6期,第187页。
    ②(美)白鲁恂:《中国民族主义与现代化》,香港《二十一世纪》1992年2月号(总第9期),第21页。
    ③(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④(美)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段炼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2页。
    ⑤(美)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段炼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⑥卢汉超在对石库门的精彩描绘中,论及了中共出版人的在上海的社会革命活动与先进文化人的交往。参看(美)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段炼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57—158、161—164页。
    ⑦(美)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段炼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89页。
    ①Terry Bodenhorn. Scribes at war: Propagandists and the Contentious Construction of A "Modern China" Circa1935,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7。
    ②(日)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袁广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0、171—175页。
    ③(日)铃木将久:《上海都市大众文化与民族形式》,熊月之、(日)高纲博文主编:《透视老上海》,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11页。
    ④陈万雄:《出版人要承袭启蒙与文化的使命》,《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10月17日,第9版。
    ⑤张灏:《再论中国共产主义思想的起源》,余英时等:《中国历史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2年版,第62页。
    ⑥相关研究思想和模式可参看张灏:《危机中的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1—3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959年版。
    ②方克主编:《中共中央党刊史稿》(上卷),北京:红旗出版社1999年版。
    ③详见上海研究中心、上海人民出版社编:《上海700年:1291—1991》,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36页。
    ④王建辉:《老出版人肖像》,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
    ⑤徐方平:《蔡和森与向导周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⑥刘苏华:《中共一大至三大时期中央出版组织机构考释》,《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134—139页。
    ⑦唐贤健:《李达与〈共产党〉月刊》,《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第66—69页。
    ⑧详见吴永贵编著:《中国出版史(下册),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①宋木文:《评〈中国出版通史〉(卷8)对民国时期革命出版事业的撰写成就》,《出版发行研究》2009年第3期,第12—13页。
    ②吴永贵:《民国出版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③华应申编:《中国共产党烈士传》,北京:青年出版社1951年版。
    ④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政治部编:《中国共产党烈士传》,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政治部1951年。
    ⑤周启新:《上海大学始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版(内部发行),第113—114页。
    ⑥任武雄:《国共第一次合作在上海的活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辑部编:《上海文史资料选辑》8(统战工作史料专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7—18页。
    ⑦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在上海(1921—1991)》,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①李忠杰:《加强和改进对党史近现代史人物的研究——在“纪念袁振英诞辰11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编:《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第9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②郭若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共“小资产阶级”观念的起源》,《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4期,第84—85页。
    ③苏智良、江文君:《中共建党与近代上海社会》,《历史研究》2011年第3期,第130页。
    ④《上海百年文化史》编纂委员会:《上海百年文化史》第一卷,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9、56—57页。
    ⑤郭艳:《京派、海派与左翼文学的现代性追求——1927—1937年京派、海派与左翼小说文本的现代性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49—87页。
    ⑥(法)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王菊、赵念国译,张仲礼序言,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3
    ①唐振常:《上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②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修订版),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③苏智良主编:《中共建党与上海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17页。
    ④徐渊:《上海早期共产主义者群体的形成、作用及特点》、李红:《选择与分离:从李汉俊与〈星期评论〉的关系看中共早期组织的形成》、张虹:《“普罗米修斯式的播火者”——李达与中共一大》、侯桂芳:《邵力子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分见苏智良主编:《中共建党与上海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50—59、151—159、160—166、179—188页。
    ⑤徐光寿:《陈独秀的上海情结》,忻平主编:《历史记忆与近代城市社会生活》,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89—400页。
    ⑥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018页;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修订版),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106页;连连:《萌生:1949年前的上海中产阶级——一项历史社会学的考察》,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8—329页。
    ①参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46页。
    ②参看张灏:《再论中国共产主义思想的起源》,余英时等:《中国历史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2年版,第57页。
    ③参看杨君实:《现代化与中国共产主义》,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④葛传根:《建党初期的宣传工作与革命道路探索中的得失》,《党的文献》2011年第3期,第35—41页。
    ⑤李钧:《公共空间与生活诗学——30年代的市民社会与市民小说摭谈》,孙逊、杨剑龙:《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83页。
    ⑥孙绍谊:《想象的城市——文学、电影和上海(1927—1937)》,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27页。
    ①(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威尔政治思想百科全书》,中国问题研究所等组织翻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56—660页。
    ②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年版,第239页。
    ①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页。
    ②龙冠海主编:《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第一册·社会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3年版,第127页。
    ③可参考吴明刚:《近代中国社会革命意识的生成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中共创建初期的理论宣传活动(1921—1925):以“反帝”口号为视点》,分见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编:《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第11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3—15页、142—153页。
    ④此处关于“革命”的含义参考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94页。
    ⑤立夫:《中国革命与共产党的任务》,《布尔塞维克》第一卷第三期,1927年11月7日,第97页。
    ⑥谢觉哉:《一个月来各方革命形势》,《布尔塞维克》第一卷第二十三期,1928年7月10日,第791页。
    ⑦“红色革命传播”指代当时的中共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形式上有《红旗》、《红色中华》等报刊可参照,内容上红色指代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则更多。
    ⑧参酌相关现代化研究成果,但更深刻地受罗荣渠先生现代化思想影响。
    ⑨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6—17页。
    ⑩(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4—55页。
    11姜义华:《清末孙中山革命思想的西学渊源——上海孙中山故居西文藏书的一项审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532页。
    12此处关于“现代”的含义参考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95页。
    ①高一涵:《对于治安警察条例的批评》,《新青年》第七卷第一号,1919年12月1日,第17—18页。
    ②陈独秀:《实行民治的基础》,《新青年》第七卷第一号,1919年12月1日,第13—14页。
    ③可参看陆汉文:《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版,第3页。
    ④(德)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马克思(K.Marx)、(德)恩格斯(F.Engeis):《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8—60页。
    ⑤鲍建竹:《布尔迪厄的实践理论:对马克思的继承与偏离》,《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18—19页;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9页。
    ⑥魏枢:《“大上海计划”启示录:近代上海市中心区域的规划变迁与空间演进》,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页。
    ⑦张仲礼等:《近代上海城市的发展、特点和研究理论》,《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4期,第19—38页。
    ⑧葛剑雄:《分清“上海”的四个概念》,《文汇报》2004年2月8日,第八版。
    ⑨王佳煌:《都市社会学》,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7页;(英)亚当·库柏、杰西卡·库柏主编:《社会科学百科全书》,王今等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1101页。
    ①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中华民国政府关于出版法及施行细则修正案》(1937年8月),馆藏号Q6-12-224-1。
    ②相关区别和联系可参考王余光、吴永贵:《中国出版通史》8,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①(美)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前言”,刘北成、李少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②(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7页。
    ③历史学家万西纳(Jan Vansina)教授认为,历史学家只可以鼓励读者自己思考一些问题,同时解释一些问题在过去是如何解决的,因而询问这些问题在将来如何解决。参见Karel Arnaut and Hein Vanhee,“History Facing the Present: AnInterview with Jan Vansina,”H-AFRICA,1November2001。
    ①“华界”是指租界以外的市区,因在当时没有更好的概括词语称之,一般沿用此语。见刘大钧:《上海工业化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03页。
    ②楚伧:《再论印刷附律》,《民国日报》1924年4月16日,第一张,第三版。
    ③(法)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化之路》,王菊、赵念国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98—99、104页,张仲礼序言第4页。
    ④徐国桢编著:《上海生活》,上海:世界书局1930年版,第17、48页。
    ⑤叶文心:《上海繁华:都会经济伦理与近代中国》,王琴、刘润堂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版,第13页。
    ①可参看上海市年鉴委员会编纂:《上海市年鉴》,上海:上海市通志馆1935年版,A一—一三。这其实是国民政府大上海建设计划的核心内容。
    ②魏枢:《“大上海计划”启示录:近代上海市中心区域的规划变迁与空间演进》,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③陈从周、章明主编:《上海近代建筑史稿》,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4—16页。
    ④《阅报牌之设置》,《申报》1928年6月7日,《上海特别市市政周刊》第三十三期,第二版。
    ⑤《分期设置民众阅报牌》,《申报》1928年6月14日,《上海特别市市政周刊》第三十四期,第一版。
    ⑥见上海市通志馆年鉴委员会编:《上海市年鉴》,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B六〇—B七〇。
    ⑦上海市通志馆年鉴委员会编:《上海市年鉴》,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B六〇。
    ⑧据上海市公安局1935年9月统计,上海特别市国人有2032499人,加上外国人2044014人;整个大上海国人3623553人,加上外国人3701982人。见上海市通志馆年鉴委员会编:《上海市年鉴》,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C一三。
    ⑨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91—494页。
    ①陈从周、章明主编:《上海近代建筑史稿》,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1页。
    ②刘大钧:《上海工业化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0页。
    ③John K Cha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pre-Communist China: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Chicago: Aldine Pub.Co.,1969, pp.60-61.
    ④皮明庥:《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文史哲》1992年第5期,第8页。
    ⑤邹振环:《上海出版业百年历程》,《档案与史学》2001年第2期,第28页。
    ⑥学者斯科特·拉什认为,现代性不仅仅是一个关于“金钱”的问题,它还具有“惊人的开放性和可能性”。见陈菁霞:《中国,一种新的现代性——专访伦敦大学教授斯科特·拉什》,《中华读书报》2011年6月1日,第7版。
    ⑦1915年,商务印书馆《小说月报》主编恽铁樵和徐凤石共同翻译了近代留学推动者容闳的英文传记《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但译者并没有将书名直译,而是取名《西学东渐记》,“西学东渐”的名字见诸正式出版物,大概缘于此。
    ⑧郑师渠主编:《中国文化通史》(晚清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版,第103—118页。
    ⑨苑容宏:《“西学东渐”历史探源》,《博览群书》2010年第7期,第27页。
    ①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新青年》月刊第七卷第五号,1920年4月1日。
    ②姜义华:《上海:近代中国新文化中心地位的形成及其变迁》,苏智良主编:《上海:近代新文明的形态》,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5页。
    ③存统:《对于新文化运动底感想》,《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0年6月6日,第四张,第一版。
    ④美国历史学家罗伯特·达恩顿所著《启蒙运动的生意——〈百科全书〉出版史》一书,或许更能说明这一道理。
    ⑤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修订版),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
    ⑥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95页。
    ⑦王秋林:《出版业地理性聚集考察——以上海出版业为例》,《编辑学刊》2008年第1期,第33—36页。
    ⑧熊月之主编、许敏著:《上海通史》1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9页。
    ⑨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修订版),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6页。
    ①王建辉:《出版与近代文明》,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126页。
    ②徐甡民:《上海市民社会史论》,上海:文汇出版社2007年版,第72、56页。
    ③杨东平:《民谣中的城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0页。
    ④苍民:《沪上男女阅书人数之比较》,《申报》1925年6月1日,本埠增刊,第二版。
    ⑤上海市通志馆年鉴委员会编:《上海市年鉴》,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N二。
    ⑥陆费逵:《六十年来中国之出版业与印刷业》,张静庐辑注:《中国出版史料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279页。
    ⑦上海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通志》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6104页。
    ⑧据商务印书馆总厂逃生出来的工人说,该厂被日军(3架战机)投掷了5枚炸弹,因而起火。楼产文编:《上海血战抗日记》,互助出版社1932年版,第16页。
    ⑨可参见汪家熔:《大变动时代的建设者——张元济传》,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47—248页。
    ②商务印书馆善后办事处编纂:《上海商务印书馆被毁记》(非卖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第24—29页。
    ③转引自汪家熔:《近代出版人的文化追求——张元济、陆费逵、王云五的文化贡献》,南宁:广西教育岀版社2003年版,第348—349页。
    ④张人凤:《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一百年1897—1997》,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503页。
    ⑤叶文心:《上海繁华:都会经济伦理与近代中国》,王琴、刘润堂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版,第149页。
    ①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申报年鉴》(1933年),馆藏号:Y15-1-38-1053。
    ②汪耀华编:《上海书业名录一九〇六——二〇一〇》,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第2—3、12—18页。
    ③上海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通志》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5904页。
    ④转引自邹振环:《20世纪上海翻译出版与文化变迁》,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
    ①关于上海文化街的复杂景观,可参看平襟亚:《上海出版界琐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上海地方史资料》(四),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218—244页。
    ②杨虎、肖阳:《中国书业》,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0年版,第116页。
    ③熊月之主编、许敏著:《上海通史》1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8页。
    ④邹振环:《20世纪上海翻译出版与文化变迁》,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97页。另据学者统计,1937年以前,上海出版刊行的期刊占全国80%以上。上海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通志》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5904页。
    ①申报年鉴社编辑:《申报年鉴》,上海:申报社1933年,R二—三。
    ②可参见申报年鉴社编辑:《申报年鉴》,上海:申报社1933年,R一—二;1936年, S一六五—一六六,第1285—1286页。
    ①上海市通志馆年鉴委员会编:《上海市年鉴》,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R二二。
    ②熊月之主编、许敏著:《上海通史》1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6页。
    ③朱蔚伯:《商务印书馆是怎样创办起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化史料》(丛刊)第二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版,第140页。
    ④陈锋、汪守本:《商务印书馆恢复建制的前前后后》,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一百年1897—1997》,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573—574页。
    ⑤陈江:《百年风雨人间正道——商务印书馆百年简述》,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一百年1897—1997》,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555页。
    ①陈江认为,“一·二八”事变前,商务印书馆年出版新书500多种,见陈江:《百年风雨人间正道——商务印书馆百年简述》,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一百年1897—1997》,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556页。
    ②上海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通志》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5904页
    ①可参看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乙编》,北京: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55年版,第336—337页。
    ②申报年鉴社编辑:《申报年鉴》,上海:申报社1934年,S二七,第1155页。
    ③上海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通志》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5737页。
    ④《书报绍介》,《新青年》月刊第四卷第一号,1918年1月15日,第88页。
    ⑤《书报绍介》,《新青年》月刊第四卷第一号,1918年1月15日,第88页。
    ⑥《书报绍介》,《新青年》月刊第四卷第一号,1918年1月15日,第88页。
    ①租界当局在现代性建设上非常明显,此举与中国当局合作的一例:1930年5月,上海市特别市卫生局致信租界当局,要求禁止租界内出版的报纸上乱刊性病药物广告;租界当局认为在中国当局拿出确切证据后双方进行合作“是最为理想的”。见上海市档案馆编:《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第二十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619、621页。
    ②(美)何凯立:《基督教在华出版事业(1912—1949)》,陈建明、王再兴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3—272页。
    ③(美)何凯立:《基督教在华出版事业(1912—1949)》,陈建明、王再兴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0—271页。
    ④王云五主编:《十年来的中国》,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486—487页。
    ①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补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89—296页。
    ②上海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通志》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5904页。
    ③Christopher Howe ed.. Shanghai: R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n Asian Metropolis. Cambridge[England]; New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p. ⅹⅰ-ⅹⅵ.
    ④唐代望:《中国谁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91—93页。
    ①参赵晓阳:《〈青年杂志〉为什么改名〈新青年〉》,《中国社会科学报》第314期,2012年6月11日。另:本文参考文献中出现了《新青年》刊物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版本,它们的区别是:早期的月刊标明的是“《新青年》月刊第*卷第*号”;中期的季刊标明的是“《新青年》季刊”;后期的不定期刊标明的是“《新青年》第*号”。
    ②林毓生:《略谈西方自由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苏晓康主编:《从五四到河殇》,台北:风云时代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293页。
    ③陈独秀:《通信》,《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5年9月15日。
    ④包遵彭:《中国近代青年运动史》,南京:时代出版社1948年版,第30页。邵力子还曾回忆自己在上海“六三”运动前夕,接到北京逮捕学生情况的电报,马上到复旦大学等校报告,引发“六三”运动。见邵力子:《党成立前后的一些情况》(一九六一年七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选编:《“一大”前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后资料选编》(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5页。
    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孙中山全集》第五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09—210页。
    ⑥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6页。
    ①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5年9月15日。
    ②参看(日)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袁广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0页。
    ③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台北:台湾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丛书1966年版,第80页。
    ④陈望道在论及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由来时说:“五四以后,‘新文化’的内容很复杂,凡是中国所没有的,都受到欢迎,认为是‘新’的,那时候,只问新旧,不管内容,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其他一些国外来的思潮,同被列为‘新文化’。后
    ①张灏:《再论中国共产主义思想的起源》,余英时等:《中国历史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2年版,第59页。
    ②根据杨奎松教授的研究,江亢虎之所以与尽力共产国际建立联系,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希望得到后者的经济支持。见杨奎松:《中共与莫斯科的关系(1920—1960)》,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8页。不过考虑到共产国际曾给过江亢虎正式代表证件,江亢虎“以社会党人资格列席,亦蒙优待,认为代表,并予以发言权”,他对会议有也保留意见,认为共产党人对社会党人不重视,自愿作为列席代表,纯经济分析还是有些让人怀疑。可参看江亢虎:《新俄游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第25—26页。
    ①《张东荪社会主义志》,《民国日报》1919年11月2日,第三张,第十版。
    ②力子:《提倡社会主义决不是好奇》,《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19年12月8日,第二张,第八版。
    ③冯自由:《中国社会主义之过去及将来》,《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0年1月16日,第四张,第十三—十四版;1月17日,第四张,第十三—十四版;1月17日,第四张,第十三版。
    ④孙科:《社会主义之界说》,《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0年3月4日,第四张,第十三—十四版。
    ⑤东荪:《我们为什么要讲社会主义?》,《解放与改造》第一卷第七号,1919年12月1日,第3—14页。
    ⑥转引自汉俊:《浑朴的社会主义者底特别的劳动运动意见》,《星期评论》第五十号,1920年5月16日,第一—三版。
    ⑦汉俊:《浑朴的社会主义者底特别的劳动运动意见》,《星期评论》第五十号,1920年5月16日,第一—三版;汉俊:《社会主义与自由批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0年5月21日,第四张,第三版;汉俊:《社会主义与自由批评》(续),《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0年5月30日,第四张,第一—二版。
    ⑧东荪:《由内地旅行而得之又一教训》(原载《时事新报》1920年11月5日),蔡尚思主编:《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一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16页。
    ⑨望道:《评东荪君底“又一教训”》,《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0年11月7日,第四张,第一版。
    ⑩江春:《张东荪现原形》,《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0年11月7日,第四张,第四版。
    11力子:《再评东荪君底“又一教训”》,《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0年11月8日,第四张,第一版。
    12李达:《讨论社会主义并质梁任公》,《新青年》月刊第九卷第一号,1921年5月1日。
    ①《星期评论》第四十八号(“劳动纪念号”),1920年5月1日。
    ②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5页。
    ③邵力子:《党成立前后的一些情况》(一九六一年七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选编:《“一大”前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后资料选编》(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1—62页。
    ④陈望道:《党成立时期的一些情况》,《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0年第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6页。
    ①《维经斯基给俄共(布)中央委员会西伯利亚局东方民族部的信》(1920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史第一研究部译:《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31—32页。
    ②《维经斯基给俄共(布)中央委员会西伯利亚局东方民族部的信》(1920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史第一研究部译:《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31-34页。同时可参见郭恒钰:《俄共中国革命秘档》(一九二〇—一九二五),台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6年版,第8—11页。
    ③《俞秀松日记》(1920年7月10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编:《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第1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版,第297页;施复亮:《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的几个问题》(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选编:《“一大”前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后资料选编》(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36页。袁振英的回忆则认为早期上海党组织成立于1920年5月,见《袁振英的回忆》(一九六四年二月—四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选编:《“一大”前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后资料选编》(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72页。
    ④东荪:《由内地旅行而得之又一教训》(《时事新报》1920年11月5日),蔡尚思主编:《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一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16页。
    ⑤梁启超:《复张东荪书论社会主义》(1920年1月19日),《改造》第三卷第四号,1920年12月15日。
    ⑥吴黎平整理:《毛泽东一九三六年同斯诺的谈话》,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页。
    ①参见田子渝:《李汉俊》,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5—66页。
    ②包惠僧:《包惠僧回忆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页。
    ③1921年6月24日,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在《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公布了“新时代丛书”社的通信处,就是“上海贝勒路树德里一百零八号”(即望志路108号后门弄堂门牌),它与望志路106号的后天井相通,都是李书城、李汉俊兄弟寓所。
    ④陈公博:《寒风集》甲篇,上海:上海申报社1944年版,第208—209页。
    ⑤(日)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袁广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7—278页。
    ①和森:《请看外国帝国主义在中国捣些什么鬼》,《向导》周报第十一期,1922年11月22日,第87页。
    ②《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一九二二年六月十五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一九二一—一九二五),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4页。
    ③《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一九二二年六月十五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一九二一—一九二五),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4页。
    ④见《向导》周报第十三期,1922年12月30日,第116页。
    ⑤可参《非宗教大同盟之应声》,《晨报》1922年3月24日,第三版。
    ⑥《一个主张信教自由者之宣言》,《晨报》1922年3月31日,第三版。
    ⑦闻天:《非宗教运动杂谈》,《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2年4月6日,第四张,第一版。
    ⑧《“非宗教”声中两封重要的信》,《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2年4月7日,第四张,第一版。
    ①张闻天《非宗教运动杂论》(续),《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2年4月16日,第四张,第一版。
    ②《周作人致陈独秀先生信》,《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2年4月23日,第四张,第四版。
    ③《陈独秀再致周作人先生信》,《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2年4月23日,第四张,第四版。
    ④陈独秀:《宗教问题》,《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2年4月25日,第四张,第一—二版。
    ⑤王志刚:《一个小学生致周作人先生信》,《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2年4月28日,第四张,第四版。
    ⑥陈海文:《启蒙论——社会学与中国文化启蒙》,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52页。
    ⑦《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一九二一—一九二五),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0、52页。
    ⑧振宇:《评商报与时事新报》,《向导》周报第八期,1922年11月2日,第65页。
    ⑨国焘:《还是赞助新蒙古罢》,《向导》周报第八期,1922年11月2日,第67页。
    ⑩致中:《离间中俄感情之宣传》,《向导》周报第十三期,1922年12月23日,第101页。
    11中夏:《努力周报的功罪》,《中国青年》第一卷第三期,1923年11月3日,第6—7页。
    12《同志们在国民党工作及态度决议案》(一九二四年二月),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一九二一—一九二五),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25页。
    ①《宣传部工作之进行计划》(1925年2月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15—1937),北京: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627页。
    ②《宣传问题议决案》,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一九二一—一九二五),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81页。
    ③《产业工会的发展与统一问题》,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二册(一九二六),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3页。
    ④《关于宣传部工作议决案》,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二册(一九二六),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88—189页。
    ⑤《职工运动议决案》,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二册(一九二六),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98—199页。
    ⑥《妇女运动议决案》,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二册(一九二六),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32页。
    ⑦《关于三省党务议决案》,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二册(一九二六),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83—584、592页。
    ⑧《组织问题议决案》,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三册(一九二七),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87—88页。
    ⑨章龙:《密勒记者语妙天下》,《向导》周报第五十一期,1924年1月9日,第390—393页
    ①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0—301页。
    ①熊得山:《再论陈独秀派加入国民党底问题并质问〈向导〉记者》,《今日》第三卷第一号,1923年2月15日,第1—7页。
    ②君宇:《南洋烟厂罢工与上海的报纸》,《向导》周报第八十三期,1924年9月17日,第672—673页。
    ③陈独秀:《世界的社会改造与共产国际》,《新青年》季刊第三期,1924年8月1日,第1—10页。
    ④实庵:《无聊赖无意识的中国报界》,《向导》周报第六十四期,1924年5月7日,第516页。
    ⑤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1页。
    ⑥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4页。
    ⑦《编辑后记》,《创造月刊》第一卷第十二期,1928年7月,第160页。
    ⑧谅:《“反共产”被污蔑了!》,《爱国青年》第十二期,1925年,第9—10页。
    ①许国良等主编:《图书出版业与第三世界》,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页。
    ②《出版法规汇编编目(1906—1949年)》,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协会《出版史料》编辑组:《出版史料》第一辑,上海学林出版社1982年版,第148—153页。
    ③肖东发主编:《中国编辑出版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15页。
    ④王双梅:《历史的洪流——抗战时期中共与民主运动》,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1994年版,第16页。
    ⑤赵家璧:《编辑忆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第6页。
    ⑥上海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通志》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6066页。
    ⑦上海市年鉴委员会编纂:《上海市年鉴》,上海:上海市通志馆1935年版,T一八。
    ⑧肖东发主编:《中国编辑出版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15页。
    ⑨Parks M. Coble. The Shanghai Capitalists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1927–1937. Cambridge, Mass.: HarvardUniversity Press and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1980. p.3.
    ①《国民革命的目前行动政纲草案》,《向导》周报第二百〇一期,1927年7月18日,第2217—2219页。
    ②《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三册(一九二七),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55页。
    ③《党的组织问题议决案》,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三册(一九二七),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02—303页。
    ④《职工运动决议案》,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三册(一九二七),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18页。
    ①《中央通告第二十五号——对国民党的工作》(一九二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三
    册(一九二七),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87—588页。
    ②《中国共产党宣布国民党为国民公敌宣言》,《布尔塞维克》第一卷第十五期,1928年1月30日,第469—471页。
    ③《中国共产党反对日兵占据山东告全国民众》,《布尔塞维克》第一卷第二十期,1928年5月30日,第659—664页。
    ④《宣传工作的目前任务》(一九二八年七月十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一九二八),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14—422页。
    ①《中央通告第六十二号——目前党的根本策略与政治宣传鼓动》(一九二八年八月十一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一九二八),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69—570页。
    ②《中央通告第四号——关于宣传鼓动工作》(一九二八年十月一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一九二八),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616—618页。
    ③《关于中央政治局工作报告的决议》(一九二九年六月),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五册(一九二九),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174页
    ④《组织问题决议案》(一九二九年六月二中全会通过),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五册(一九二九),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235—236页。
    ①《宣传工作决议案》(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五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五册(一九二九),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251—274页。
    ②《职工运动决议案》(一九二九年六月中共二中全会通过),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五册(一九二九),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312、316页。
    ③《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组织任务》(一九三〇年七月二十二日全国组织会议通过),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六册(一九三〇),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04—205页。
    ④《组织问题决议案》(一九三〇年九月二十八日扩大的三中全会通过),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六册(一九三〇),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15页。
    ⑤特生:《中央政治局工作报告》,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六册(一九三〇),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52—353页。
    ⑥《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一九三一年二月二十二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七册(一九三一),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36—137页。
    ①《关于发展党的组织决议案》(一九三一年三月五日中央通过),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七册(一九三一),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64页。
    ②《中央巡视条例》(一九三一年五月一日中央通过,一九三二年三月十二日中央组织局重新审查通过),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七册(一九三一),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25—226页。
    ③《动员群众扩大反帝运动的决议》(一九三一年六月五日中央政治局通过),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七册(一九三一),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79、282页。
    ④《中央关于二月二十五号失业工人运动日的决议》(一九三二年一月十四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八册(一九三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6—57、60页
    ⑤《中央为职工运动致同志的一封信》(一九三二年三月二十五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八册(一九三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74页。
    ⑥《中央关于检查妇女工作的决议》(一九三二年十月一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八册(一九三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96—497页。
    ①《中央关于组织失业运动日的决议》(一九三二年十月十四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八册(一九三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26页。
    ②《中央关于三八妇女节工作的决定》(一九三三年二月七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九册(一九三三),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0—63页。
    ③《中共中央、共青团中央为反对国民党出卖华北平津告民众书》(一九三三年五月二十五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九册(一九三三),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92—193页。
    ④《中央关于筹备世界反帝非战大会的紧急通知》(一九三三年八月二十一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九
    册(一九三三),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08—309页。
    ⑤《中央宣传部关于中国法西斯蒂的提纲》(一九三三年九月一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九册(一九三三),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28、331—332页。
    ⑥《中央紧急通知——关于开展反对五次“围剿”的运动》(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二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九册(一九三三),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63—364页。
    ⑦《中央关于检查江苏党工作的决议》(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九册(一九三三),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20—421页。
    ①《中共中央局关于开展武装自卫运动的指示信》(一九三四年七月二十五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册(一九三四—一九三五),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67—368页。
    ②《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一九三五年八月一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册(一九三四—一九三五),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19—520页。
    ③《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瓦窑堡会议)》(中共国产当中央政治局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通过),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册(一九三四—一九三五),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17—618页。
    ④《中央关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与民主共和国的决议》(一九三六年九月十七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通过),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一九三六—一九三八),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92—99页。
    ⑤《中央关于统一战线区域内党的工作的基本原则草案》(一九三七年一月三日拟稿),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一九三六—一九三八),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48页。
    ⑥《国民党三中全会后我们的任务——中央宣传部宣传大纲》(一九三七年四月三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一九三六—一九三八),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72页。
    ①《中央关于同蒋介石谈判经过和我党对各方面策略方针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一九三七年四月五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一九三六—一九三八),第183—184页。
    ②《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沈章诸氏被起诉宣言》(一九三七年四月十二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一九三六—一九三八),第188—190页。
    ③《关于对取消“全救”的认识及其取消后上海救亡工作方针的指示》(一九三七年十月十八日洛甫、毛泽东致潘汉年、刘晓),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一九三六—一九三八),第375—376页。
    ④郑超麟:《发展并完成中国的革命》,《布尔塞维克》第一卷第二十二期,1928年6月30日,第744—745页。
    ⑤郑超麟:《发展并完成中国的革命》,《布尔塞维克》第一卷第二十二期,1928年6月30日,第745页。
    ⑥问友:《资产阶级最左的理论——黎明派》,《红旗》第二期,1928年11月27日,第42—46页。
    ⑦问友:《怪哉〈民众先锋〉之“革命论”》,《红旗》第十一期,1929年1月23日,第19—24页。
    ⑧元:《民众先锋》、《施存统的理论与实际》、《世界革命与第三国际》,《红旗》第十二期,1929年2月7日,第28—30页。
    ⑨潘文郁《看〈民众先锋〉怎样“革命”》,《红旗》第十四期,1929年2月21日,第18—20页。
    ⑩恽代英:《施存统对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布尔塞维克》第二卷第四期(总第三十二期),1929年2月1日,第64—93页;恽代英:《施存统对于中国革命的理论》(续),《布尔塞维克》第二卷第五期(总第三十三期),1929年3月1日,第89—108页。
    ①易元:《所谓社会民主党的政纲》,《红旗》第一二四期,1930年7月26日,第三—四版。
    ②可夫:《斥〈时事新报〉对共产党的狂吠》,《红旗周报》临时附刊,1933年1月28日,第25—35页。
    ③立三:《反托洛斯基主义和中国的机会主义大纲》,《红旗》第三十六期,1929年8月5日,第一—三版。
    ④《撒翁同志对中东路问题的意见》和《中央答复撒翁同志的信》,《红旗》第三十七期,1929年8月7日,第二—三版。
    ⑤立三:《误国政策与拥护苏联》,《红旗》第三十八期,1929年8月10日,第三版;慕石:《两个策略与两个政纲》,《红旗》第五十六期,1929年11月23日,第一版;慕石:《论陈独秀》,《红旗》第五十七期,1929年11月27日,第一版。
    ⑥黄玠然:《党的“六大”前后若干历史情况》,《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79年第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页。
    ⑦《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对于立三路线的讨论》并附《国际东方部关于中国党三种全会与李立三同志的错误报告》,《布尔塞维克》第四卷第三期,1931年5月10日,第2—75页。
    ⑧洛甫:《在争取中国革命在一省与数省的首先胜利中中国共产党内机会主义的动摇》(一九三二年四月四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八册(一九三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34页。
    ①《动员群众扩大反帝运动的决议》(一九三一年六月五号政治局通过),《红旗周报》第十一期,1931年6月27日,第6页。
    ②王秀水编辑:《上海工人运动史》,南京:中国国民党中央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1935年,第11页。
    ③王秀水编辑:《上海工人运动史》,南京:中国国民党中央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1935年,第12页。
    ④帝国主义话语体系并非铁板一块,其间也有博弈和斗争,如工部局和《字林西报》之间争端也非常明显。可参见上海市档案馆编:《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第二十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600—601、614页。
    ⑤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月刊第二卷第六号,1917年2月1日。
    ⑥存统:《把“爱国运动”变做“社会运动”》,《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0年4月18日,第四张,第十三版。
    ⑦陈独秀:《革命与作乱》,《新青年》月刊第八卷第四号,1920年12月1日。
    ①李达:《社会革命底商榷》,《共产党》月刊第二号,1920年12月7日,第2—9页。
    ②《共产党》月刊第二号,1920年12月7日,第7—27页。
    ③《共产党》月刊第三号,1921年4月7日,第7—10页。
    ④陈望道:《从政治的运动相社会的运动》,《新青年》月刊第八卷第六号,1921年4月1日。
    ⑤施存统:《我们要怎么样干社会革命》,《共产党》月刊第五号,1921年6月7日,第9—33页。
    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五年来之政治主张》,向导周报社1926年印
    行(广州古籍书店1959年复印本),第23页。
    ⑦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中国共产党五年来之政治主张》,向导周报社1926年印行(广州古籍书店1959年复印本),第42页。
    ⑧独秀:《造国论》,《向导》周报第二期,1922年9月20日,第9—10页。
    ⑨《李达自传》(节录),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编:《党史研究资料》第二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
    ①邓中夏:《我们的力量》,《中国工人》第二期,1924年11月,第14—29页。
    ②《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一九二一—一九二五),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37页。
    ③瞿秋白:《孙中山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新青年》第二号,1925年6月1日,第2页。
    ④陈独秀:《给戴季陶的一封信》(一九二五年八月三十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一九二一—一九二五),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669页。
    ⑤独秀:《本报三年来革命政策之概观》,《向导》周报第一百二十八期,1925年9月7日,第1173—1176页。
    ⑥秋白:《五卅运动中之国民革命与阶级斗争》,《向导》周报第一百二十九期,1925年9月11日,第1186页。
    ⑦瞿秋白:《北京屠杀与国民革命之前途》,《新青年》第四号,1926年5月25日,第12—14页。
    ⑧《读者之声》,《向导》周报第一百六十期,1926年6月30日,第1580—1582页。
    ①蔡和森:《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9页。
    ②独秀:《论国民政府之北伐》,《向导》周报第一百六十一期,1926年7月7日,第1584—1585页。
    ③《讨论北伐问题》,《向导》周报第一百七十一期,1926年9月20日,第1745—1749页。
    ④《剥削农民以读书呢?解放农民以革命呢?》,《向导》周报第一百八十四期,1927年1月21日,第1956—1958页。
    ①独秀:《革命与民众》,《向导》周报第一百八十六期,1927年1月31日,第1978—1980页。
    ②《军事行动与民众运动》,《向导》周报第一百九十一期,1927年3月12日,第2066页。
    ③独秀:《评蒋介石三月七日之演讲》、述之:《读了蒋介石二月二十一日的演讲以后》,《向导》周报第一百九十二期,1927年3月18日,第2073—2075、2075—2078页。
    ④实:《帝国主义者眼中之蒋介石》,《向导》周报第一百九十二期,1927年3月18日,第2082页。
    ⑤《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三册(一九二七),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55页。
    ①《布尔塞维克发刊露布》,《布尔塞维克》第一卷第一期,1927年10月24日,第2页。
    ②秋白:《国民党死灭后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布尔塞维克》第一卷第一期,1927年10月24日,第24、29、30页。
    ③秋白:《中国革命是什么样的革命?》,《布尔塞维克》第一卷第五期,1927年11月21日,第127—131页。
    ④《最近组织问题的重要决议案》(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十四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三册(一九二七),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69—472页。
    ⑤《中央通告第二十五号——对国民党的工作》(一九二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三册(一九二七),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87页。
    ⑥超麟:《国民党背叛革命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如何?》,《布尔塞维克》第一卷第一期,1927年10月24日,第11页。
    ⑦蔡和森:《中国革命的性质及其前途》,《布尔塞维克》第二卷第一期(总第二十九期),1928年11月1日,第17—33页。
    ⑧《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大会政治决议案》(一九二八年七月九日),《布尔塞维克》第二卷第二期(总第三十期),1928年12月1日,第1—24页。
    ①定一:《中国革命的前途》(1928年10月31日——11月24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办公厅编辑:《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第四册(1928年),1957年印刷,第382页。
    ①张国焘回忆认为有陈独秀、李达、李汉俊、陈望道、沈玄庐、邵力子、施存统7人。见张国焘:《我的回忆》(第二版)第一册,香港:明报月刊出版社1971年版,第101页。1948年的辽宁地方的“七一”宣传材料说:“共产党最初成立时,只有七个人,到民国九年又在北平、上海、湖南、湖北、法国各地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到民国十年七月一日正式成立。”《共产党是怎样壮大起来的》,辽阳:中共辽阳市委宣传部[翻印]1948年,第3页。
    ②邓中夏曾直接称:“一九二〇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见邓中夏:《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佳木斯:东北书店1947年版,第11页。也可参看董根明:《陈独秀与中国现代化》,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3—139页。
    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北京: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75页。
    ④(日)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袁广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1页。
    ①陈望道:《党成立时期的一些情况》,《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0年第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7页。
    ②陈少康:《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综述》,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共产主义小组》(上),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34页。
    ③李达:《回忆老渔阳里二号和党的“一大”、“二大”》,《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0年第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9页。
    ④《中国共产党宣言》(一九二〇年十一月),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一九二一—一九二五),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47页。
    ⑤《中国共产党中央局通告——关于建立与发展党、团、工会组织及其宣传工作等》(1921年11月),中央档案局编:《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档案资料》(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3页。
    ⑥中央档案局编:《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档案资料》(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5页。
    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99页。
    ②参加蔡和森:《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1页。
    ③《本报宣言》,《向导》周报第一期,1922年9月13日,第1—2页。
    ④《妇女运动决议案》,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一九二一—一九二五),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55页。
    ⑤王健英:《中共中央机关历史演变考实(1921—1949)》,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57—58页。另据罗章龙回
    ①一家单位两个牌子,是当时上海小厂为保全财产惯用的方法。本文第三章还要论及。
    ②倪忧天:《党的印刷机构建立和变迁》(初稿),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印刷印钞组等编:《印刷职工运动资料》第一辑,1984年,第71—73页。
    ③《教育宣传委员组织法(》一九二三年十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1921—1949)》,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8—9页。
    ④倪忧天:《党的印刷机构建立和变迁》(初稿),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印刷印钞组等编:《印刷职工运动资料》第一辑,1984年,第74页;何步云:《解放前党在上海的地下印刷厂》,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印刷印钞组等编:《印刷职工运动资料》第二辑,1985年,第4—5页。
    ⑤《上海工作计划决议案》(一九二六年七月中央扩大会议),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二册(一九二六),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59页。
    ①里面的小字仿原传单式样。
    ②参看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在上海85年图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③陆定一:《破天荒的上海市民政府》,《中国青年》第七卷第一〇号,1927年3月26日,第228页。
    ①何步云:《解放前党在上海的地下印刷厂》,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印刷印钞组等编:《印刷职工运动资料》第二辑,1985年,第7—9页。
    ①《宣传工作决议案》(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五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五册(一九二九),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272页。
    ①《政治局关于党报的决议》(一九三一年一月二十七日通过),《实话》第九期,1931年2月7日,第二版。
    ②值得一提的是,商务印书馆店员出身的陈云在六届四中全会上就当选为中央委员,1932年当选为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
    ③钱承军:《新中国成立前党的报刊事业发展述略》,《传媒》2011年第7期,第9页。
    ④1931年1月,中共江苏省委成立,书记王明,宣传部长杨尚昆。
    ⑤吴驰湘:《关于上海民众反日救国联合会的成立和活动》,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九·一八”—“一·二八”上海军民抗日运动史料》,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457—465页。
    ⑥杨之华:《忆秋白》,本社编:《红旗飘飘》第八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年版,第51页。
    ①王尧山:《关于上海地下党重建的经过》,《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党史资料丛刊》1979年第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0页。
    ②《中央局关于目前形势与我们的任务的提纲》(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十五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册(一九三四—一九三五),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36页。
    ③《上海革命文化团体反对帝国主义国民党摧残文化压迫思想屠杀革命民众宣言》(《红旗日报》第24号,1930年9月7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编:《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成立55周年纪念专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274页。
    ④“文总”是群众团体,领导“左联”等群众团体,“文委”是中共中央宣传部的机构,后者的成员同时也是前者的党团成员,二者是一套班子、两个牌子。见阳翰笙:《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的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左联回忆录》编写组:《左联回忆录》(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66页。从管理上来看,是文总和各个“联”,各个“联”是左倾群众组织,也称赤色群众组织,基础比较强的是社联、左联、教联。见王翰:《与党中央失去联系之后》,《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0年第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29页。
    ①遵义会议决议中指出:“白区党的工作必须建立与加强。对白区群众斗争的领导方式必须有澈底的转变。”见《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遵义会议)》(一九三五年一月八日政治局会议通过),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册(一九三四—一九三五),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73页。1935年中共上海临时中央局指示:必须在思想上和实际工作中开展反“左”、右倾的斗争,彻底克服党内在反日、反蒋问题的“左”倾的关门主义与制止右倾机会主义的投降政策的发生;党必须更加注意秘密工作,并与公开工作联系起来;在组织上必须改造与巩固党对群众组织的联系与领导。这些对于国民党白色区域的全党工作将展开一个胜利的新的局面。见《中共临时中央局关于最近华北事先与党的紧急任务》(一九三五年六月十日),同上引书,第514—515页。
    ②章乃器:《我和救国会》,章立凡编:《章乃器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第639页。
    ③据章乃器回忆,虽然党组织在当时受破坏严重,但周新民、钱亦石等中共党员坚持信念、加倍自觉,在民族救亡活动中,摈弃生硬、空洞的东西,表现出了“高级的领导艺术”。见章乃器:《我和救国会》,章立凡编:《章乃器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第638—639页。
    ①夏衍:《懒寻旧梦录:增补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72页。
    ②此处借用现代软件工程中的“聚合”与“耦合”概念,以揭示中共出版人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关系结合程度和其内在革命整合程度。
    ①见《民国日报》副刊《杭育》1924年10月。
    ②味辛:《为了谁而革命?》,《民国日报》副刊《杭育》1924年10月24日,第二张,第七版。
    ①葛剑雄:《创造人和——略论新时期上海的移民战略》,苏智良主编:《上海:近代新文明的形态》,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1页。
    ①十多岁时,张太雷和同学就经常到瞿秋白家瞿氏宗祠来玩,成为好友。见羊牧之:《太雷轶事》,《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2年第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8—101页。
    ②李沐英:《一九三一年我在狱中知道的一些情况及其他》,李华明、宋士龙整理,《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1年第2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5页。
    ③施蛰存曾说“同人”并不意味着“主编”或“编辑”。见陈子善、徐如麒编选:《施蛰存七十年文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259页。但一般参与出版事宜是不成问题的。
    ①薛文淑:《我对汉俊的点滴回忆》,李声芳整理,长春政协文史委员会编:《长春文史资料》1988年第五辑,第2页。
    ①陈立平:《袁振英在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作用》,《广东党史》2001年第4期,第32页。
    ②瞿秋白著、雪华录寄:《多余的话》,《逸经》第二十七期,1937年4月5日,第6页。
    ③周予同:《追念贤江》,杨贤江教育思想研究会编:《杨贤江纪念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6页。
    ①蔡和森:《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中央档案馆编:《中共党史报告选编》,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43页。
    ①可参看侯晋公:《论出版理念》,张积玉等主编:《编辑出版学论集》(1),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84页。
    ②《发刊词》,《先驱》半月刊创刊号,1922年1月15日,第一版。
    ③《本报宣言》,《向导》周报第一期,1922年9月13日,第1—2页。
    ①上海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通志》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5975页。
    ②《人民出版社通告》,《新青年》月刊第九卷第五期,1921年9月1日。
    ③陈望道:《党成立时期的一些情况》,《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0年第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7页。
    ④陈望道:《党成立时期的一些情况》,《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0年第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8页。
    ⑤包惠僧:《怀念李汉俊先生》,《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0年第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38页。
    ⑥(德)弗·恩格斯:《1877年的欧洲工人》(1878年3月),(德)马克思(K.Marx)、(德)恩格斯(F.Engeis):《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5页。
    ⑦陈独秀:《告新文化运动诸同志》,长沙《大公报》1920年1月11日,转引自吴晓明编选:《德赛二先生与社会主义——陈独秀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第129—130页。
    ⑧《本志特别预告》,《新青年》月刊第七卷第五号,1920年4月1日。
    ①陈独秀:《劳动者底觉醒》,《新青年》月刊第七卷第六号,1920年5月1日。
    ①1931年9月25日创刊,报上标明社址在劳勃生路大自鸣钟东首。
    ②1931年10月5日创刊,社址、版式等皆与《明报》同。
    ③1931年10月25日创刊,报上标明社址在上海新闸路戈登路口59号半。
    ④1931年11月20日创刊,社址与《明报》同。
    ⑤1932年4月20日创刊,报上标明社址在法界贝勒路174号,应修人主编。。
    ⑥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约创刊于1932年5月,报上标明地址在上海九江路山东路口东首410号半。
    ⑦杨瑾琤:《一九三一—一九三六年间上海出版的几种革命报刊简介》,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编》上卷,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2—151页;中共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等编:《上海革命文化史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5页。
    ⑧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2页。
    ①一说由“左联”和“社联”共同编辑,见陈沛存:《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4年第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0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左联回忆录》编写组:《左联回忆录》(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9—30页;中共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等编:《上海革命文化史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8页。
    ①秋阳书店的命名来自于《诗经》中“秋阳以曝之”,可见中共出版实践的隐蔽性和中国特色。参胡允恭:《金陵丛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4页;陈梦熊:《党指示创办的秋阳书店》,俞子林主编:《百年书业》,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88页。
    ②《上海出版志》认为是762号,见该书第256页;此处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党政府查封上海华兴书局案》,《历史档案》1981年第1期,第62—65、42页。
    ①许力以主编:《中国出版百科全书》,沈阳:书海出版社1997年版,第584—585页。
    ②陈梦熊:《党指示创办的秋阳书店》,俞子林主编:《百年书业》,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88页。也有学者认为秋阳书店是王明倡办并成为其搞宗派活动的场所,这更说明了中共出版机构的复杂性。见戴茂林、曹仲彬编著:《王明传》,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143—144页
    ③胡允恭:《金陵丛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5页。
    ①李达:《回忆党的早期活动》,《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0年第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3页。
    ②可参看徐白民:《上海书店回忆录》,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北京: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54年版,第61—67页。
    ③《申报》1924年3月1日,第一张,第三版。
    ①有说清光绪三十二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批日译教科书,部分被采用为大学教材。见上海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通志》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6001页。
    ②王云五:《岫庐八十自述》,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年版,第212页。
    ③王云五:《岫庐八十自述》,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年版,第213—214页。
    ④瞿秋白著、雪华录寄:《多余的话》,《逸经》第二十六期,1937年3月20日,第16页。
    ⑤陈碧兰:《我的回忆——一个中国革命者的回顾》,香港:十月书屋1994年版,第118页。
    ⑥存统:《社会科学概论》,《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5年1月1日,第7页。
    ⑦华岗:《纪年瞿秋白同志殉难二十周年》,《文史哲》1955年第7期,第5页。
    ⑧参看顾延培:《上海书店旧址》,上海市文史馆、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历史文化名城——上海》(《上海地方史资料》六),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49—50页。
    ⑨徐雪寒:《新知书店的战斗历程》,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协会《出版史料》编辑组:《出版史料》第一辑,上海:学林出版社
    ①中共南阳市卧龙区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南阳城区史》第一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页。
    ②《新知书店的战斗历程》编辑委员会编:《新知书店的战斗历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13—434页。
    ③柳湜在192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4年出狱后到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和文化工作。
    ①黄洛峰:《思想战线上的卓越战士——回忆艾思奇同志三十年代在上海的战斗生活》,《一个哲学家的道路——回忆艾思奇同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4页;高士其:《热心科普创作的哲学家》,《一个哲学家的道路——回忆艾思奇同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6页。
    ②何定华:《难忘的记忆》,《一个哲学家的道路——回忆艾思奇同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9页。
    ③郑易里:《艾思奇和他的〈大众哲学〉》,《一个哲学家的道路——回忆艾思奇同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4—55页。
    ④从1940年开始,为便于读者记忆,读书生活出版社名字改为读书出版社。
    ⑤张天放:《勤奋的学者坚韧的战士》,《一个哲学家的道路——回忆艾思奇同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6页。
    ①黄洛峰:《思想战线上的卓越战士——回忆艾思奇同志三十年代在上海的战斗生活》,《一个哲学家的道路——回忆艾思奇同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6页。
    ②何步云:《解放前党在上海的地下印刷厂》,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印刷印钞组等编:《印刷职工运动资料》第二辑,1985年,第3页。
    ①施学民:《关于去苏联东方大学学习的回忆》,《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0年第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5页。
    ②毛齐华:《峥嵘岁月——回忆上海印刷职工斗争历史》,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印刷印钞组等编:《印刷职工运动资料》第一辑,1984年,第51页。
    ①《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1920年9月1日,正文最后一页。
    ②毛齐华:《峥嵘岁月——回忆上海印刷职工斗争历史》,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印刷印钞组等编:《印刷职工运动资料》第一辑,1984年,第54—55页。
    ③倪忧天:《党的印刷机构建立和变迁》(初稿),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印刷印钞组等编:《印刷职工运动资料》第一辑,1984年,第75页。
    ④何步云:《解放前党在上海的地下印刷厂》,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印刷印钞组等编:《印刷职工运动资料》第二辑,1985年,第5页。
    ⑤何步云:《解放前党在上海的地下印刷厂》,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印刷印钞组等编:《印刷职工运动资料》第二辑,1985年,第2页。
    ⑥夏顺奎:《上海部分革命旧址寻访记》,《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3年第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54页。
    ⑦李伟基:《陈云同志创办的新生印刷所》,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印刷印钞组等编:《印刷职工运动资料》第二辑,1985年,第21页。
    ①邱作健:《也谈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上海鲁迅纪念馆编:《上海鲁迅研究》2011年夏,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70—72页。
    ②玄庐:《答人问〈共产党宣言〉底发行所》,《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0年9月30日,第四张,第三版。
    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版,第59页。
    ④宁树藩:《造访陈望道得到的新史料》,《北京日报》2011年12月19日,第20版。
    ⑤参见《新青年》第三卷第五号,1917年7月1日;第四卷第六号,1918年6月15日;第六卷第二号,1919年2月15日。
    ⑥齐卫平:《五四运动前后思想变动与陈独秀的世界观转变》,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编:《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第9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249页。
    ⑦罗章龙:《椿园载记》,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84页。
    ①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7页。
    ②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编:《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第8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671页。
    ③罗章龙:《回忆蔡和森同志》,中共双峰县委宣传部编:《回忆蔡和森》,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6页。
    ④叶圣陶:《杨贤江同志逝世五十周年纪念》,杨贤江教育思想研究会编:《杨贤江纪念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63页。
    ⑤《李达自传》(节录),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编:《党史研究资料》第二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页。
    ⑥罗章龙:《椿园载记》,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84页。
    ①《新青年》第九卷第四号,1921年8月1日。
    ②《“战时必读书”》广告,《抵抗》三日刊第十号,1937年9月19日,第11页,。
    ③《被难同志传略》,《前哨》第一卷第一期,1931年4月25日,第6—7页。
    ④阿英:《鲁迅忌日忆殷夫》,丁景唐、瞿光熙编:《左联五烈士研究资料编目》(增订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261—262页。
    ⑤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编》,上海:北新书局1938年版,第154—165页。
    ⑥《红旗周报》第六期,1931年4月18日,第四版。
    ⑦《红旗周报》第十三期,1931年8月1日,第44页。
    ⑧中央档案馆编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一九二一—一九二五),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05—207页。
    ⑨《各地方分配及推销中央机关党报办法》(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五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
    ①可参见《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0年6月的相关评论。另:《星期评论》当时的价格是每号零售铜板两个,邮寄大洋2分;半年26号大洋5角,全年52号大洋1元。
    ②德聚:《传播新文化(?)》,《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0年6月25日,第四张,第四版。
    ③力子:《介绍新刊》,《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0年8月16日,第四张,第四版。
    ④《上海书店广告》,《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妇女周报》1923年11月广告栏;《新青年》季刊第二、三、四期,1923年12月20日——1924年12月20日,二封。
    ①本报同人:《敬告本报读者》,《向导》周报第十五期,1922年12月27日,第124页。
    ②蔡和森:《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3页。
    ③陈望道:《党成立时期的一些情况》,《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0年第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7页。
    ④张祺:《上海工运纪事》,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1年版,第20页。
    ①夏衍:《懒寻旧梦录:增补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72页。
    ②谢明香:《出版传媒视角下的〈新青年〉》,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版,第202页。
    ①图书广告,《布尔塞维克》第一卷第二十四期,1928年7月25日,第832页。
    ②《新青年社启事》,《布尔塞维克》第二卷第一期(总第二十九期),1928年11月1日,广告页。
    ①《中国工人》广告,《向导》第八十六期,1924年10月8日,第706页。
    ②伯简:《向导周报与劳动阶级》,《中国工人》第二期,1924年11月,第47页。
    ③《布尔塞维克》第一卷第一期,1927年10月24日,广告页。
    ④《布尔塞维克》第一卷第二期,1927年10月31日,广告页;《布尔塞维克》第一卷第七期,1927年12月5日,广告页。
    ⑤《布尔塞维克》第一卷第九期,1927年12月15日,第268页。
    ⑥《布尔塞维克》第一卷第二十期,1928年5月30日,第664页。
    ①《怎样买书》,《布尔塞维克》第一卷第十四期,1928年1月6日,第464页。
    ①文艺部:《编辑后记》,《创造月刊》第二卷第六期,1929年1月,第250—251页。
    ②关于国货广告的较深入研究,可参看徐鼎新:《近代中国商业社会史迹追踪》,香港:天马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311—325页。
    ①《申报》1926年9月5日,第四张,第十四版。
    ②《申报》1926年9月11日,第四张,第十四版。
    ③《申报》1929年9月11日,第五张,第十九版。
    ④《申报》1927年4月8日,第三张,第十二版;《申报》1928年6月16日,第二张,第八版。
    ⑤据1928年出版的《商业周刊》,上海专门从事广告业务的企业有20家,而且还多为华人经营。
    ⑥见《申报》1925年间连月刊登的南洋烟草公司的广告。
    ⑦《编辑者的话》,《中国青年》第十期,1923年12月22日,第14页。
    ⑧《我们的广告》,《中国青年》第二十五期,1924年4月5日,第1页。
    ⑨《我们请求读者诸君帮助》,《中国青年》第七十期,1925年3月14日,第70页。
    ⑩《我们的启事》,《中国青年》第一百十一期(汇刊本),1926年1月23日,第311页。
    11王晓岚:《早期〈中国青年〉的发行》,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编:《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第9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377页。
    12《一百期以后的本刊》,《中国青年》第一百〇一期,1925年11月7日,第1页。
    13《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译:《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第三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65页。
    14《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书记陈独秀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一九二二年六月三十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一九二一—一九二五),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0、52页
    ①宋镜明:《李达传记》,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7页。
    ②汪原放:《回忆亚东图书馆》,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第32页。
    ③陶柏康:《从驰骋疆场到失踪》,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第11页。
    ④丁玲:《我在爱情中生长》,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168页。
    ⑤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39页。
    ⑥罗章龙:《记北方劳动组合书记部》,《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3期,第18页。
    ①钱小惠选编:《阿英书话》,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第277页。
    ②据阳翰笙回忆,“左联”时期,许多革命书刊,今天被禁,明天换个名称出版;敌人越是禁,读者越想看,书店也乐于出版。见阳翰笙:《在纪念“左联”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左联回忆录》编写组:《左联回忆录》(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3页。
    ③曹靖华:《从上海外国语学社到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编:《话说刘少奇——知情者访谈录》,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53页。
    ④任继宁:《我的爷爷任弼时》,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⑤《编辑者的话》,《中国青年》第十期,1923年12月22日,第14页。
    ⑥吴黎平整理:《毛泽东一九三六年同斯诺的谈话》,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0—31页。
    ⑦张仲实:《陕西省三原县团、党组织的建立经过》,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编:《党史研究资料》第二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35—636、640页。
    ⑧许涤新:《“覆盆”廿七载——纪念潘汉年同志》,唐瑜编:《零落成泥香如故——忆念潘汉年、董慧》,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5—26页。
    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党政府查封上海华兴书局案》,《历史档案》1981年第1期,第62—65、42页。
    ⑩何志明:《上海同济医工大学五卅反帝斗争的回忆》,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38页。
    11吴黎平:《读〈杨贤江教育文集〉,学习杨贤江同志》,杨贤江教育思想研究会编:《杨贤江纪念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①《徐梅坤回忆<向导>的出版发行情况》(1979年),本书编辑部编:《“二大”和“三大”——中国共产党第二、三次代表大会资料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68—669页。
    ②计映湖、王仰清:《〈红旗日报〉案记实》,《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4年第2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1页。
    ③计映湖、王仰清:《〈红旗日报〉案记实》,《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4年第2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2页。
    ④《徐梅坤回忆<向导>的出版发行情况》(1979),本书编辑部编:《“二大”和“三大”——中国共产党第二、三次代表大会资料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69页。
    ⑤王哲然:《一九三四年我在上海团中央的一些情况》,《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3年第3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1—22页。
    ⑥《徐梅坤回忆<向导>的出版发行情况》(1979),本书编辑部编:《“二大”和“三大”——中国共产党第二、三次代表大会资料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70页。
    ①王哲然:《一九三四年我在上海团中央的一些情况》,《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3年第3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页。
    ②李郁:《我在博文女校、上海大学等校的经历以及赴苏前后的活动》,《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4年第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6页。
    ③李强:《五卅前后上海学生运动点滴》,《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4年第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8页。
    ④计映湖、王仰清:《〈红旗日报〉案记实》,《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4年第2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0—107页。
    ①郑超麟:《谁领导了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新文学史料》1989年第2期,第212页。
    ②(德)马克思:《摩泽尔记者的辩论》(1843年1月)(德)马克思(K.Marx)、(德)恩格斯(F.Engeis):《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8页。
    ①代英:《学术与救国》,《中国青年》第一卷第七期,1923年12月1日,第4页。
    ②《新青年》第三卷第五号,1917年3月1日。
    ③《新青年》第三卷第五号,1917年7月1日。
    ④《新青年》第一卷第五号,1916年1月。
    ⑤《新青年》第一卷第六号,1916年2月15日。
    ⑥《新青年》第七卷第六号,1920年5月1日。
    ⑦《关于社会科学的书》,《创造月刊》第二卷第六期,1929年1月,广告页。
    ①瞿秋白:《〈新青年〉之新宣言》,《新青年》季刊第一期,1923年6月15日,第4、5页。
    ②何定华:《难忘的记忆》,《一个哲学家的道路——回忆艾思奇同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0页。
    ①《人民出版社通告》,《新青年》月刊第九卷第五期,1921年9月1日。
    ②《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1年1月28日,第四张,第二—三版。
    ③《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1年4月23日,第四张,第一—二版。
    ④《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2年6月6日,第四张,第一—二版。
    ⑤《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3年1月11—12日。
    ⑥《卷头语》,《布尔塞维克》第五卷第一期,1932年7月1日,第1页。
    ⑦李慎之:《不能忘记的新启蒙》,《炎黄春秋》2003年第3期,第13页。
    ⑧郭沫若:《革命与文学》,《创造月刊》第一卷第三期,1926年5月,第1—11页。
    ①成仿吾:《革命文学与他的永恒性》,《创造月刊》第一卷第四期,1926年6月,第1—4页。
    ②秋士:《告研究文学的青年》,《中国青年》第一卷第五期,1923年月11月17日,第5—7页。
    ③济川:《今日中国的文学界》,《中国青年》第一卷第五期,1923年11月17日,第13页。
    ④代英:《八股?》,《中国青年》第一卷第八期,1923年12月8日,第4页。
    ⑤中夏:《新诗人的棒喝》,《中国青年》第一卷第七期,1923年12月1日,第4页。
    ⑥蒋光慈:《现代中国文学与社会生活》(1927年12月10日),《太阳月刊》第一卷第一期,1928年1月,第1—14页。
    ⑦冯乃超:《作品与生活——本报第一期的批判》,《拓荒者》第一卷第二期,1930年2月10日,第808页。
    ⑧莫邪:《因〈海上〉而谈共产党文艺运动》,《青年战士》第9—11期,1928年,第23—24页。
    ⑨稚晖:《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及人生观》,《太平洋》第四卷第一、三号、五号,1923年8月—1924年3月。
    ⑩原文见瞿秋白:《猪八戒》,《中国青年》第一卷第五期,1923年12月17日,第8—10页;较为深入的评论见王文强:《两大文化论争的余绪——读瞿秋白杂文〈猪八戒〉》,《常州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2000年第2期,第10—13页。
    ①独秀:《新出版物》,《新青年》第七卷第二号,1920年1月1日,第153—154页。
    ②独秀:《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向导》周报第二十二期,1923年4月25日,第164页。
    ③和森:《美国机关报辩护承认北京政府的原因》,《向导》周报第四十五期,1923年11月7日,第341页。
    ④和森:《孙中山逝世与国民革命》,《向导》周报第一百〇七期,1925年3月21日,第890—895页。
    ⑤和森:《冯自由派反革命运动的解剖》,《向导》周报第一百十一期,1925年4月12日,第1016—1018页。
    ⑥(德)恩格斯:《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1847年10月3日),(德)马克思(K.Marx)、(德)恩格斯(F.Engeis):《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9页。
    ①陈公博著、(美)韦慕廷编:《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9页。
    ②《中共中央妇女部通告第七号——组织女工委员会和收集妇女刊物给中央妇女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21—1927),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84页。
    ③俞子林:《1929年的秘密党刊〈中央通讯〉和〈政治通讯〉》,《古旧书讯》1979年第1期,第7页。
    ④编者:《实话五日刊的任务》,《实话》第一号,1930年10月30日,第十版。
    ⑤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7页。
    ⑥《宣传问题决议案》(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五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第五册(一九二九),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251页。
    ⑦问友:《提高我们党报的作用》,《红旗》第八十七期,1930年3月26日,第二版。
    ①《宣传问题决议案》(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五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第五册(一九二九),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251页。
    ②问友:《过去一百期的〈红旗〉》,《红旗》第一〇〇期,1930年5月10日,第一—二版。
    ③参见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63—394页。
    ④参见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95页。
    ⑤瞿秋白:《新青年之新宣言》,《新青年》季刊第一期,1923年6月15日,第1、3页。
    ⑥戴英:《中国可以不工业化乎》,《申报》1923年10月30日,第一张,第三版。
    ⑦杨明斋:《评中西文化观》,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191—229页。
    ①代英:《我们应当开办小工厂小商店吗?》,《中国青年》第一一四期,1926年2月20日,第390—391页。
    ②吴黎平整理:《毛泽东一九三六年同斯诺的谈话》,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8页。
    ③《申报月刊》第二卷第七号“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1933年7月15日,第1—96页。
    ④《申报月刊》第二卷第七号“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1933年7月15日,第52页。
    ①陈独秀:《独秀文存》,“自序”(一九二二年八月),上海:亚东书局1922年版,第1页。
    ②思顺问、君宇答:《读独秀君造国论底疑问》,《向导》周报第四期,1922年10月4日,第34—36页。
    ③《豆腐涨价与向导周报》,《向导》周报第一百六十六期,1926年8月6日,第1668—1670页。
    ④叶圣陶:《纪念杨贤江先生》,杨贤江教育思想研究会编:《杨贤江纪念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2页;叶圣陶:《杨贤江同志逝世五十周年纪念》,同上引书,第63页。
    ⑤吴黎平:《读〈杨贤江教育文集〉,学习杨贤江同志》,杨贤江教育思想研究会编:《杨贤江纪念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93页。
    ⑥叶圣陶:《杨贤江同志逝世五十周年纪念》,杨贤江教育思想研究会编:《杨贤江纪念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63页。
    ⑦王建辉:《老出版人肖像》,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第191—193页。
    ⑧夏衍:《回忆杨贤江同志》,杨贤江教育思想研究会编:《杨贤江纪念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68页。
    ①楼适夷:《他身先一切的走过艰苦的路程》,杨贤江教育思想研究会编:《杨贤江纪念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0页。
    ②《读者的回声》,《布尔塞维克》第一卷第八期,1927年12月12日,第338—342页。
    ③《读者的回声》,《布尔塞维克》第一卷第十期,1927年12月19日,第305—306页。
    ④《读者的回声》,《布尔塞维克》第一卷第四期,1927年11月14日,第115页。
    ⑤丁玲:《生活·创作·时代灵魂》,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3页。
    ①《本报启事》,《布尔塞维克》第一卷第二十三期,1928年7月10日,第792页。
    ②《宣传工作的目前任务》(一九二八年七月十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一九二八),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14页。
    ③《宣传工作的目前任务》(一九二八年七月十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一九二八),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20页。
    ④《中央通告第六十二号——目前党的根本策略与政治宣传鼓动》(一九二八年八月十一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一九二八),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68页。
    ⑤《宣传问题决议案》(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五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五册(一九二九),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269页。
    ⑥《宣传问题决议案》(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五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五册(一九二九),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267页。
    ⑦《中国共产党的最近组织任务——共产国际东方部议决案》(一九三〇年八月),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六册(一九三〇),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99页。
    ⑧黎鲁:《从〈关声〉引起的幼年回忆》,《出版博物馆》2010年第1期,第89—90页。
    ⑨嵇直:《关于上海小沙渡沪西工友俱乐部成立经过的回忆》,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五卅运动史料》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83页。
    ①《本报编者给读者的信》,《红旗周报》第一期,1931年3月9日,第4页。
    ②瞿秋白文集编辑委员会编:《瞿秋白文集》(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第855页。
    ③瞿秋白文集编辑委员会编:《瞿秋白文集》(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第861页。
    ④范亢(瞿秋白):《谈谈工厂小报和群众报纸》,《红旗日报》第三十一期,1932年3月10日,第14—18页。
    ⑤《编者附白》,《实话》第十期,1931年2月22日,第四版。
    ⑥《“A11”周刊紧要启事》,《洪水》第二卷第十八期,1926年6月1日,广告页。
    ①任钧:《关于太阳社》,人民文学出版社《新文学史料》丛刊编辑组:《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2期,第156—161、169页。
    ②任钧:《关于太阳社》,人民文学出版社《新文学史料》丛刊编辑组:《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2期,第159页。
    ③《一百期以后的本刊》,《中国青年》第五卷第一〇一期,1925年11月7日,第1页。
    ④参看《中国青年》第一卷第四期,1923年11月7日,第2页。
    ⑤《编辑者的话》,《中国青年》第一卷第十期,1923年12月22日,第15页。
    ⑥但一:《读什么与怎样读书?》,《中国青年》第一卷第八期,1923年12月8日,第10—14页。
    ⑦代英:《中国的分立运动》,《中国青年》第一卷第四期,1923年11月10日,第7页。
    ⑧《中国青年》第一卷第三期,1923年11月3日,第2页。
    ①《告爱护〈中国青年〉诸君》,《中国青年》第五卷第一一五期,1926年2月27日,第424页。
    ②《一百期以后的本刊》,《中国青年》第五卷第一〇一期,1925年11月7日,第1—2页。
    ③《编辑者的话》,《中国青年》第一卷第十期,1923年12月22日,第14—15页。
    ④但一:《读什么与怎样读书?》,《中国青年》第一卷第八期,1923年12月8日,第10页。
    ⑤代英:《蔡元培的话不错吗?》,《中国青年》第一卷第二期,1923年10月27日,第5页。
    ⑥代英:《基督教与人格救国》,《中国青年》第一卷第三期,1923年11月3日,第3—5页。
    ⑦钱承军:《新中国成立前党的报刊事业发展述略》,《传媒》2011年第7期,第7页。
    ①《中央政治通讯》创办于瑞金,但在上海进行了几次改名和重建,故亦可理解成在此创办。
    ②《群众》创刊于武汉,辗转于重庆、上海、香港等地。
    ③本社同人:《星期评论半年来的努力》,《星期评论》第廿六号,1919年11月30日,第四版。
    ④《李达自传》(节录),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编:《党史研究资料》第二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页。
    ⑤张国焘:《我的回忆》(第二版)第一册,香港:香港明报月刊出版社1971年版,第153页。
    ①李达:《中国共产党的发起和第一次、第二次代表大会经过的回忆》,本社编:《一大回忆录》,北京: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15页。
    ②李沐英:《一九三一年我在狱中知道的一些情况及其他》,李华明、宋士龙整理,《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1年第2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8页。
    ③具体出版量上出现有不同的数字记忆和统计:1922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执委会书记陈独秀在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指出,该套书共印了12种,见T·S·Chen(陈独秀):《给共产国际的报告》(1922年6月30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档案资料》(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年版,第38页;而据学者陆米强考证,当时共出版了16种全书和丛书,见陆米强:《中共党员建党前后四则重要史实辩证》(下),《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年第6期,第32页。不管哪种数据,都可以说明经费紧张的影响。
    ④问友:《过去一百期的〈红旗〉》,《红旗》第一〇〇期,1930年5月10日,第三版。
    ⑤杨之华:《忆秋白》,本社编:《红旗飘飘》第八册,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第40页。
    ⑥袁振英:《袁振英自传》,李继锋等:《袁振英传》,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81页。
    ①何益忠:《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活动经费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7期,第80—81页。
    ②《舒米娅茨基致科别茨基的信》(1921年1月21日,奥姆斯克),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馆藏资料,全宗495,目录154,案卷97,第1—2页。见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编:《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第
    10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648—649页。
    ③包惠僧:《党的一大前后》,本社编:《一大回忆录》,北京: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27页。
    ④(俄)葛萨廖夫:《中国共产党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编:《“一大”前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后资料选编》(一),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80年版,第444—445页。
    ⑤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二册(内部出版),第525页。
    ①张国焘:《我的回忆》(第二版)第一册,香港:香港明报月刊出版社1971年版,第154页。
    ②(日)丸山昏迷(丸山幸一郎):《北京》,大阪:大阪屋书店1921年版,第516页,转引自(日)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袁广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4页。
    ③(日)外事警察报,1922年2月10日,转引自(日)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袁广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页。
    ④《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书记陈独秀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一九二二年六月三十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一九二一—一九二五),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7页。
    ⑤《马林致越飞和达夫谦的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17—1925),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24页。
    ⑥《中国共产党1923年支出预算》,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运动(1920—1925)》,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184—185页。
    ⑦《陈独秀给共产国际执委会的第2号报告》(1925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运动(1920—1925)》,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592—593页。
    ⑧朱洪:《大革命时期苏联和共产国际——对国共两党经济援助之比较》,《党的文献》2007年第2期,第53页。
    ①李达:《党的“一大”前后》,《李达文集》编辑组编:《李达文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②宁树藩、丁凎林整理:《关于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活动的回忆——陈望道同志生前谈话纪录》,《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3期,第2页。
    ③《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八次全会》(1927年5月18日一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译:《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第三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65页。
    ④本报同人:《敬告本报读者》,《向导》周报第十五期,1922年12月27日,第124页。
    ⑤《李达同志生平事略》,李达文集编辑组:《李达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页。
    ⑥施复亮:《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前后的一些情况》,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选编:《“一大”前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后资料选编》(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3页。
    ⑦刘小花:《中共创建时期的经费来源情况考察》,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编:《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第11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73页。
    ⑧宁树藩、丁凎林整理:《关于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活动的回忆——陈望道同志生前谈话纪录》,《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3期,第2页。
    ①杨之华:《忆秋白》,本社编:《红旗飘飘》第八册,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第40页。
    ②《陈独秀被捕》,《申报》1921年10月6日,第四张,第十四版。
    ③《法公廨训究陈独秀》,《申报》1922年8月12日,第四张,第十五版。
    ④《禁售播谣报册》,《申报》1926年9月5日,第四张,第十三版。
    ⑤《法捕房注意共产党机关》,《申报》1926年10月27日,第四张,第十四版。
    ⑥《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弹劾共产党案》(民国十三年六月十八日),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绪编(二),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年,第29页。
    ⑦《国民政府通缉共产党首要令》,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绪编(二),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年,第47—48页。
    ①王立民:《上海租界法制史话》,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②王立民:《上海租界法制史话》,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8—49页。
    ①黄药眠:《动荡:我所经历的半个世纪》,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86—87页。
    ②征农:《从上海到苏州》(一九三〇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拓荒者》第一卷第一期,1930年1月10日,第279—287页。
    ③钱小云、吴泰昌:《阿英散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150页。
    ④《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3年第3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0、57页。
    ⑤记者:《编辑室杂记》,《新青年》第九卷第一号,1921年5月1日。
    ①《陈独秀被捕》,《申报》1921年10月6日,第四张,第十四版;《陈独秀被控已训结》,《申报》1922年8月19日,第四张,第十三版。
    ②《巴和律师来函》,《申报》1921年10月30日,第四张,第十六版。
    ③胡允恭:《金陵丛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7—108页。
    ④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55—456页。
    ⑤夏衍:《懒寻旧梦录:增补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35页。
    ⑥夏衍:《懒寻旧梦录:增补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65—166页。
    ①肖东发主编:《中国编辑出版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15页。
    ②《袁振英的回忆》(一九六四年二月——四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选编:《“一大”前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后资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73页。
    ①李达曾回忆中共“一大”时,党代表中充满多浪漫的气氛,见面总要谈到恋爱的事儿。《李达自传》(节录),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编:《党史研究资料》第二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版,第6页。
    ①《红旗周报》第二十三期,1931年11月20日,附页。
    ②《红旗周报》第四十一期,1932年5月20日,前页。
    ③陈江、陈达文编著:《谢六逸年谱》,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57页。
    ④吴贵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上海革命报刊伪装名目摭谈》,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编》上卷,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2—151页。
    ⑤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党中宣部审查报告1930年7至9月份出版物总报告》(节录),张克明编选,《民国档案》1991年第3期,第40页
    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党中宣部审查报告1930年7至9月份出版物总报告》(节录),张克明编选,《民国档案》1991年第3期,第37、40页
    ⑦陈绍禹:《为中共更加布尔塞维克化而斗争》,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七册(一九三一),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92页。
    ⑧斌子辑:《党史人物人名、化名、笔名选录(一)》,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编:《党史研究资料》第二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96—797页。
    ⑨无赖:《威风》,《布尔塞维克》第一卷第十九期,1928年2月27日,第652页。
    ⑩丁景唐、文操编:《瞿秋白著译系年目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129—149页。
    11吴家荣:《阿英传论》(修订版),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21—222页。
    ①上海市闸北区志编纂委员会:《闸北区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1190页。
    ②丁玲:《生活·创作·时代灵魂》,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0页。
    ③《中国共产党对于目前实际问题之计划》(一九二二年十一月),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一九二一—一九二五),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23页
    ④独秀:《华工》,《新青年》月刊第八卷第四号,1920年12月1日。
    ⑤李达:《劳动立法运动》,《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2年9月10日,第四张,第一版。
    ⑥陈独秀:《工人教育问题》,《新青年》第八卷第二号,1920年10月1日。
    ⑦《上海劳动界的趋势》,《共产党》月刊第六号,1921年7月,第58页。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旧上海的帮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②《关于“工会运动与共产党”的议决案》,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一九二一—一九二五),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76页。
    ③陈独秀:《四论上海社会》,《新青年》月刊第八卷第三号,1920年12月1日。
    ④陈独秀:《四论上海社会》,《新青年》月刊第八卷第三号,1920年12月1日。
    ⑤陈独秀:《告做劳动运动的人》,《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2年5月1日,第四张,第一版。
    ⑥《上海劳动界的趋势》,《共产党》月刊第六号,1921年7月,第58页。
    ⑦张国焘:《我的回忆》(第二版)第一册,香港:香港明报月刊出版社1971年版,第223页。
    ⑧《关于“工会运动与共产党”的议决案》,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一九二一—一九二五),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76—82页。
    ⑨《船务栈方工界联合会成立记》,《申报》1920年4月3日,第三张,第十版;
    ⑩陈独秀:《劳动者底觉悟》,《新青年》月刊第七卷第六号,1920年5月1日。
    ①《筹备劳动纪念大会》,《民国日报》1920年4月20日,第三张,第十版。
    ②《本埠机器公会开会记》,《民国日报》1920年10月6日,第三张,第十版;《上海机器工会开发起会纪略》,《劳动界》周刊第九册,1920年10月10日,第10—14页。陈独秀到上海,引起了北洋军阀的关注,说其“勾结俄党与刘鹤林在租界组织机器工会,并刊发杂志,鼓吹社会主义”,饬军警戒严。见《申报》1920年10月16日,第二张,第六版。
    ③《工商友谊会成立会纪》,《民国日报》1920年10月11日,第三张,第十版。
    ④《上海机器公会成立记》,《民国日报》1920年11月22日,第三张,第十版。
    ⑤《上海又有一个工会成立了》,《劳动界》周刊第十八册,1920年12月12日,第11—12页。
    ⑥上海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通志》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5900页。
    ⑦陈公博著、韦慕廷编:《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8—99页。
    ⑧学校相继改名工人游艺会(上海纺织工人会沪西支部也附属该校)、上海第一工人补习学校。
    ①信洪林:《我党建立的第一个工人学校》,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编:《上海地区建党活动硏究资料》,上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1986年,第84页。
    ②沈以行主编:《上海工人运动史》(上),沈阳:辽宁出版社1991年版,第62页。
    ③邓中夏:《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佳木斯:东北书店1947年版,第14页。
    ④黄舜融:《沪西劳动状况》,《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2年5月1日,第二张,第三版。
    ⑤《劳动运动议决案》,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一九二一—一九二五),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50页。
    ⑥陈卫民:《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任武雄主编:《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文集》,上海:百家出版社1991年版,第557—575页。
    ⑦只眼:《工人与军队》,《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1年11月18日,第四张,第四版。
    ①金冲及:《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党的文献》2011年第4期,第34页。
    ②张素玲:《革命与限制——中国共产党早期妇女领袖(1921—1927)》,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1—172页。
    ③庄东晓:《难以忘却的怀念》,马纯古、章蕴等:《回忆杨之华》,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0页。
    ④王秀水编辑:《上海工人运动史》,南京:中国国民党中央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1935年,第423页。
    ⑤沈以行等主编:《上海工人运动史》(上),沈阳:辽宁出版社1991年版,第403、419页。
    ①杨尚昆:《一辈子做好事,一贯的有益于革命》,《人民日报》1984年4月4日,第1版;王翰:《与党中央失去联系之后》,《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0年第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31页。
    ②李文宜:《忆敬爱的杨之华同志》,马纯古、章蕴等:《回忆杨之华》,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4页。
    ③张国焘:《我的回忆》(第二版)第二册,香港:明报月刊出版社1973年版,第424页。
    ④张国焘:《我的回忆》(第二版)第二册,香港:明报月刊出版社1973年版,第431页。
    ⑤张国焘:《我的回忆》(第二版)第二册,香港:明报月刊出版社1973年版,第431页。
    ⑥恽代英讲:《中国民族革命运动史》,上海:上海亚东书局1927年版,第93—94页。
    ⑦仁静:《收回上海回身公廨与租界取缔印刷物》,《向导》周报第六十期,1924年4月2日,第477—478页。
    ①独秀:《上海租界三大问题》,《向导》周报第六十一期,1924年4月16日,第485—486页。
    ②巨缘:《中国人的言论自由与外国人的政府》,《向导》周报第六十一期,1924年4月16日,第490—491页。
    ③恽代英讲:《中国民族革命运动史》,上海:上海亚东书局1927年版,第97—98页。
    ④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第三版),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年版,第369页。
    ⑤王秀水编辑:《上海工人运动史》,南京:中国国民党中央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1935年,第57页。
    ⑥尹宽:《大屠杀中上海报纸的论调》,《向导》周报第一百一十七期,1925年6月6日,第1080页。
    ⑦《瞿秋白选集》编辑组:《瞿秋白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版,第171页。
    ⑧郑超麟著、范用编:《郑超麟回忆录》(上),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225页;
    ⑨独秀:《亡国的上海!》,《向导》周报第一百十一期,1925年4月19日,第1015—1016页。
    ⑩独秀:《此次争斗的性质和我们应取的方法》,《向导》周报第一百十八期,1925年6月20日,第1087—1088页。
    ①张国焘:《我的回忆》(第二版)第二册,香港:明报月刊出版社1973年版,第424页。另据茅盾的回忆,当时陈独秀、蔡和森、李立三、恽代英、王一飞和罗亦农在闸北宝兴里开会。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1页。
    ②张国焘:《我的回忆》(第二版)第二册,香港:明报月刊出版社1973年版,第425页。
    ③何志明:《上海同济医工大学五卅反帝斗争的回忆》,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41页。
    ④钱炳寰编:《中华书局大事纪要(1912—1954)》,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72页。
    ⑤《商务印书馆昨日罢工》、《重要职员之谈话》,《申报》1925年8月23日,第四张,第十三版。
    ⑥《商务印书馆罢工之第二日》,《申报》1925年8月24日,第四张,第十三版。
    ⑦《商务印书馆罢工第三日情形》,《申报》1925年8月25日,第四张,第十三版。
    ⑧章郁庵系章乃器二弟。
    ①《商务印书馆罢工第四日情形》,《申报》1925年8月26日,第四张,第十三版。
    ②《商务印书馆工潮已有解决趋势》,《申报》1925年8月27日,第四张,第十三—十四版。
    ③《商务印书馆工潮解决》,《申报》1925年8月28日,第四张,第十三版。
    ④《商务印书馆罢工中央执行委员会启事》,《申报》1925年8月28日,第一张,第一版。
    ⑤《罢工潮中之中华书局》,《申报》1925年8月28日,第四张,第十三版。
    ⑥结果可参看《中华书局印刷所工潮解决》,《申报》1925年9月2日,第四张,第十三版;邓中夏:《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佳木斯:东北书店1947年版,第185页;王秀水编辑:《上海工人运动史》,南京:中国国民党中央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1935年,第118页。
    ⑦王秀水编辑:《上海工人运动史》,南京:中国国民党中央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1935年,第114页。
    ⑧《商务印书馆昨日罢工》,《申报》1925年8月23日,第四张,第十三版。
    ⑨王秀水编辑:《上海工人运动史》,南京:中国国民党中央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1935年,第115页。
    ①参尔冬:《商务印书馆工会的〈复工条件〉和沈雁冰》,《文津流觞》第二期;王菊如、钱普齐:《沈雁冰和他手书的商务印书馆罢工〈复工条件〉》,《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3年第3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01—102页。后文认为此《复工条件》是“三所一处”罢工委员会向馆方提交的正式文本。
    ②《商务印书馆昨日罢工》、《重要职员之谈话》,《申报》1925年8月23日,第四张,第十三版。
    ③秋白:《五卅运动中之国民革命与阶级斗争》,《向导》周报第一百二十九期,1925年9月11日,第1186页。
    ④《济难会发起宣言》,《申报》1925年10月3日,第四张,第十四版。
    ⑤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团中央委员会《全国被压迫阶级在中国共产党旗帜底下联合起来呵!》,《向导》周报第一百二十六期,1925年8月23日,第1151—1153页。
    ⑥姚金果:《解密档案中的陈独秀》,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年版,第225—228页;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工人三次武装
    ①沈泽民:《这不是慈善事业呢!》(《妇女声》第六期,1922年3月5日),张腾霄主编:《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研究资料丛书》第二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1页。
    ②《上海平民女学校招生》,《民国日报》1922年2月6日,第一张,第一版。
    ③《上海平民女学校招生》(《妇女声》1922年2月10日),张腾霄主编:《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研究资料丛书》第二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6、87页。
    ④李达:《平民女学是到新社会的第一步》(《妇女声》第六期,1922年3月5日),张腾霄主编:《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研究资料丛书》第二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6页。
    ⑤陈独秀:《平民教育》,张腾霄主编:《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研究资料丛书》第二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6页。
    ⑥王家贵、蔡锡瑶:《平民女学》,《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党史资料丛刊》1981年第2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31页。另据李达回忆,他任该校校长,王会悟任主任,见《李达自传》(节录),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编:《党史研究资料》第二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页;而据王会悟回忆,校长是李达,实际是她负责,见刘明义整理:《王会悟回忆平民女校及早期妇女运动等情况的记录》,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和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编:《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第4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18页。
    ⑦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江苏革命斗争纪略(1919—1937)》,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年版,第42页。
    ①陈望道:《会议党成立时期的一些情况》(一九五六年六月十七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选编:《“一大”前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后资料选编》(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4页。
    ②丁玲:《我在爱情中生长》,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100页。
    ③丁玲:《我在爱情中生长》,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100—101页。
    ①丁玲:《我在爱情中生长》,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100页。
    ②《上海平民女学校招生》,《民国日报》1922年2月6日,第一张,第一版。
    ③秦德君、刘淮:《火凤凰——秦德君和她的一个世纪》,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④刘明义整理:《王会悟回忆平民女校及早期妇女运动等情况的记录》,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编:《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第4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19页。
    ⑤刘明义整理:《王一知回忆平民女校上海大学及早期妇女运动等情况的记录》,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编:《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第4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15页。
    ⑥李达:《中国共产党的发起和第一次第二次代表大会经过的回忆》,本社编:《一大回忆录》,北京: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14页。
    ⑦刘明义整理:《王一知回忆平民女校上海大学及早期妇女运动等情况的记录》,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和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编:《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第4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15页。
    ①《民国日报》发布启事:“本校原名东南高等专科师范学校,因东南二字与国立东南大学相同,兹从改组会议之议决变更学制,定名上海大学,公举于右任先生为本大学校长,此布。”《上海大学启事》,《民国日报》1922年10月23日,第一张,第一版。
    ②邓中夏:《上海大学周刊》1924年5月4日,转引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五卅运动史料》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61页。
    ③上海大学在《民国日报》上所做的相关广告《上海大学》、《上海大学录取新生案》、《上海大学第二次招生》等,非常清晰的显示了其学科架构。可参看《民国日报》1923年7月1—18日,第一张,第一版;早期较为完善的上海大学建设计划可参看:《上海大学概况》,《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3年6月14、15、19日。实际的学科建设有不同说法,参看林代昭主编:《中国近现代人事制度》,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1989年版,第332页。
    ④瞿秋白于1923年夏天到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任主任后,在《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发表文章,介绍上海大学创办缘起及学科建设情况,其中沁润着“社会改造”和“文学革命”思想,并明确提出将社会主义思想从空想转向系统的科学研究,暗含了上海大学需要有革命性、时代性建设,以担负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和革命的责任,即具有开创性和可操作性,并彰显了其思想境界之高远和作为出版人所具有的革命性和现代性特质。瞿秋白:《现代中国所当有的“上海大学”》,《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3年8月2日,第四张,第一—二版;8月3日,第一—三版。
    ⑤汪令吾:《国共合作创办的上海大学》,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23页。
    ①胡允恭:《金陵丛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页。
    ②《姚天羽同志关于上海大学的回忆》,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五卅运动史料》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67页。
    ③《上海大学革新之猛进》,《民国日报》1923年6月14日,第三张,第十一版。
    ④《姚天羽同志关于上海大学的回忆》,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五卅运动史料》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67页。
    ①黄美真等编:《上海大学史料》,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82—262页。
    ②施存统:《上海大学的精神》,《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3年10月23日,第四张,第三版。
    ③上海大学首次评议会推选叶楚伧、陈德徵、邓安石、瞿秋白、洪野、周颂西、冯子龚、、陈望道、邵力子等九人为评议员,“处理全校一切根本重大事务”。见《上海大学首次评议会》,《民国日报》1923年8月13日,第三张,第十版。
    ④杨之华:《忆秋白》,本社编:《红旗飘飘》第八册,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第27、29页。
    ⑤瞿秋白:《现代中国所当有的“上海大学”》(续),《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3年8月3日,第四张,第二版。
    ⑥《上海大学毕业之盛典》,《民国日报》1923年7月3日,第三张,第十版。
    ⑦见杨之华:《忆秋白》,本社编:《红旗飘飘》第八册,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第26、29页;胡允恭:《创办上海大学和传播马克思主义——蔡和森同志革命斗争的一件大事》,本社编:《回忆蔡和森》,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8页。
    ⑧张士韵:《中国民族运动史的上海大学》(节录,《上海大学留沪同学会成女大会特刊》1986年9月27日),转引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五卅运动史料》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63页。
    ⑨施存统:《上海大学的精神》,《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3年10月23日,第四张,第三版。
    ⑩丁玲:《我在爱情中生长》,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102页。
    ①见《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3年11月9日,第四张,第一、第四版夹缝。
    ②《上海大学特别讲座布告》,《民国日报》1923年11月3日,第一张,第一版。更多资料可参看黄美真等编:《上海大学史料》,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6—99页。
    ③瞿秋白:《现代中国所当有的“上海大学”》,《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3年8月2日,第四张,第一版。
    ④范寿康:《学校新闻汇集》,《民国日报》1924年11月18日,第二张,第六版。
    ⑤张士韵:《中国民族运动史的上海大学》(节录,《上海大学留沪同学会成女大会特刊》1986年9月27日),转引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五卅运动史料》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69页。
    ⑥《警探口中的上海大学》(工部局《警务日报》1924年12月2日),转引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五卅运动史料》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69页。
    ⑦何秉彝:《帝国主义蹂躏上海大学的追记》,《向导》周报第九十六期,1924年12月24日,第805—806页。
    ⑧何秉彝:《帝国主义蹂躏上海大学的追记》,《向导》周报第九十六期,1924年12月24日,第805—806页。
    ①《学生在南京路暴动,几个中国人死亡》(《字林西报》1925年6月1日),转引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五卅运动史料》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06页。《密勒氏评论报》也认为:“从骚动开始时起,上海外国报纸曾经指出布尔什维克党的活动在幕后操纵这些骚乱。虽然举不出什么事例来确实证明这一点,但布尔什维克党的势力,在中国、尤其是在学生界中间,确实有其影响。”《五卅运动罢工全貌》,《密勒氏评论报》第33卷第8期,1925年7月25日,转引自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五卅运动史料》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19页。
    ②《各界发表文电》,《民国日报》1925年6月3日,第三张,第十版。
    ③《上大全体宣言》,《民国日报》1925年6月9日,第二张,第二版。
    ④王秀水编辑:《上海工人运动史》,南京:中国国民党中央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1935年,第67页;超麟:《帝国主义屠杀上海市民之经过》,《向导》周报第一百十七期,1925年6月6日,第1083—1084页。茅盾也曾在回忆录中提到:“六月四日,西摩路上海大学被封,校舍被英国海军陆战队占为营房。”见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6页。1925年6月4日的工部局董事会会议记录中说是美国海军占领了上海大学。见上海市档案馆编:《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第二十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65页。
    ⑤《上大全体宣言》,《民国日报》1925年6月9日,第二张,第二版。
    ①张仲实:《陕西省三原县团、党组织的建立经过》,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编:《党史研究资料》第二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40页。
    ②施蛰存:《〈刘大白选集〉序》,《施蛰存七十年文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页。
    ③《致柳亚子》(1924.3.29),岳麓书社近代文献部编:《柳亚子家书1887—1958》,长沙: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470页。柳亚子当时十分赞成;功课一定宽些、舒服些、自由些。但也有四点怀疑:恐怕是太宽、太舒服、太自由了;不清楚其中校园生活;毕业后的问题;不大有名气。
    ④青年学者王君峰利用传播学院里进行的相关分析,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意义。见王君峰:《上海大学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上海大学、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上海大学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大学、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2012年,第181—203页。
    ⑤吴泽主编,袁英光、桂遵义编选:《李平心史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72页。
    ⑥蔡和森:《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5页。1934年11月,王明认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在先进的工人和知识分子中产生(见王明:《十三年来的中国共产党》,孙武霞、徐俊基等选编:《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一九二八—一九四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94页),但在先进文化网络建设上,知识分子还是主要力量。
    ⑦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创造月刊》第一卷第九期,1928年2月,第4、6页。
    ①国焘:《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的地位及其责任》,《向导》周报第十二期,1922年12月6日,第98—100页;国焘:《我们对小资产阶级和平派的劝告》,《向导》周报第十三期,1922年12月23日,第105页;超麟:《帝国主义铁蹄下的中国》(续),《向导》周报第一百十九期,1925年6月22日,第1101页。
    ②实:《青天白日旗下之上海新闻界》,《向导》周报第一百九十三期,1927年4月6日,第2092页。
    ③编者:《实话五日刊的任务》,《实话》第一号,1930年10月30日,第十版;瞿秋白:《北京屠杀与国民革命之前途》,《新青年》第四号,1926年5月25日,第11页。
    ④瞿秋白:《〈新青年〉之新宣言》,《新青年》季刊第一期,1923年6月15日,第3页。
    ⑤中夏:《中国现在的思想界》,《中国青年》第一卷第六期,1923午11月24日,第2—6页。
    ⑥李维汉:《回忆新民学会》,《历史研究》1979年第3期,第18页。
    ⑦《新青年》月刊第九卷第六号,1922年7月1日,二封。
    ①中共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等:《上海店员和职员运动史一九一九—一九四九》,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54页。
    ②赵文:《〈生活〉周刊(1925—1933)与城市平民文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55页。
    ③邵公文:《纪念生活书店五十年》,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协会《出版史料》编辑组:《出版史料》第一辑,上海:学林出版社1982年版,第13页。
    ④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4—107页。
    ⑤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6页。
    ⑥此种情况在《抗战》1937年第5号上反映得尤其明显。
    ①叶文心:《上海繁华:都会经济伦理与近代中国》,王琴、刘润堂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版,第179页。
    ②上海市年鉴委员会编纂:《上海市年鉴》,上海:上海通志馆1935年版,T七。
    ③胡愈之:《胡愈之文集》第六卷,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49页。
    ①王建辉:《老出版人肖像》,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第267页。
    ②胡愈之:《胡愈之文集》第六卷,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49页。
    ③转引自吉少甫:《书林初探》(增订本),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388页。
    ④上海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通志》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5955—5962页。
    ⑤可参看王余光、吴永贵:《中国出版通史》8,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65页。
    ⑥湖风书店为中共出版人参与创办,虽可归入中共出版人创办的书店行列,但管理形式相当社会化,故此处也将其作为其他中小出版机构的案例。
    ⑦丁玲:《生活·创作·时代灵魂》,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5页。
    ①耿云志等:《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第452页。
    ②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268—269页。
    ③叶文心:《上海繁华:都会经济伦理与近代中国》,王琴、刘润堂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版,第149—218页。
    ①阿英说瞿秋白是太阳社成员,但郑超麟说阿英回忆不可靠(郑超麟:《谁领导了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新文学史料》1989年第2期,第214页),不管如何,瞿秋白和太阳社关系很近是不曾问题的。
    ①《宣传工作决议案》(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五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五册(一九二九),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273页。
    ②文学研究会于1921年1月4日在北京成立,由周作人、朱希祖、耿济之、郑振铎、瞿世英、王统照、沈雁冰、蒋百里、叶绍钧、郭绍虞、孙伏园、许地山等发起,成立意旨为“增进感情”、“增进知识”、“建立著作工会的基础”。见《新青年》第八卷第五号,1921年1月1日。该会以《小说月报》和《文学选刊》为中心,其组织成员在中国新文学形成和创造年代中非常具有影响力。
    ③彭康:《革命文艺与大众文艺》,《创造月刊》第二卷第四期,1928年11月,第117—126页。
    ④克兴:《小资产阶级文艺理论之谬误——评茅盾君底“从牯岭到东京”》,《创造月刊》第二卷第五期,1928年12月,第1—14页。
    ⑤李初梨:《对于所谓“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底抬头,普罗列塔利亚文学应该怎样防卫自己?》,《创造月刊》第二卷第六期,1929年1月,第1—27页。
    ⑥夏衍:《纪念潘汉年同志》,本书编写组:《回忆潘汉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⑦吴泰昌记述:《阿英忆左联》(1979年10—12月),《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1期,第14页;夏衍:《懒寻旧梦录:增补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92—96页。
    ①汉年:《文艺通信——普罗文学题材问题》,《现代小说》第三卷第一期(“十月扩充纪年特号”),1929年10月15日,第327—332页。
    ②潘汉年:《普罗文学运动与自我批评》(一九三〇年二月十二日),《拓荒者》第一卷第二期,1930年2月10日,第779—782页。
    ④中华艺术大学系共产党所办,规模不大,学校没有宿舍,学生一般走读。为了使学校公开合法,并且坚持导向,陈望道任校长。
    ⑤夏衍:《“左联”成立前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左联回忆录》编写组:《左联回忆录》(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8页。
    ①吴泰昌记述:《阿英忆左联》(1979年10—12月),《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1期,第19页;杜运通、杜兴梅:《我们社、太阳社比较论》,《学术研究》2007年第7期,第143—147页。
    ②吴泰昌记述:《阿英忆左联》(1979年10—12月),《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1期,第20页。
    ③王慕民编:《朱镜我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年版,第501页。
    ④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58—459、476页;冯雪峰:《回忆鲁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版,126页;钱云锦:《忆谢澹如掩护党的秘密工作的片段》,《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3年第3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6页。
    ⑤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59页。
    ⑥《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执行委员会的决议》,《文学导报》第一卷第八
    ①丁玲:《生活·创作·时代灵魂》,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6—57页。
    ②丁玲:《生活·创作·时代灵魂》,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3页。
    ③吴黎平:《关于三十年代左翼文化运动的若干问题》,《文学评论》1978年第5期,第9—10页。
    ④郭艳:《京派、海派与左翼文学的现代性追求——1927—1937年京派、海派与左翼小说文本的现代性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71页。
    ①吴泰昌记述:《阿英忆左联》(1979年10—12月),《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1期,第18页;鲁迅、茅盾也都反对这种关门主义,见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40—441页。
    ②黄药眠:《动荡:我所经历的半个世纪》,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95页。
    ③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76—477页。
    ①郑超麟著、范用编:《郑超麟回忆录》(上),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220页。
    ②(保)季米特洛夫:《季米特洛夫日记选编》,马细谱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
    ③1937年11月11日,见(保)季米特洛夫:《季米特洛夫日记选编》,马细谱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
    ④冯绍霆:《“八一三”淞沪抗战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为例》,上海档案馆编:《上海档案史料研究》第一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92—193页。
    ⑤《童行白宣传工作概论》,上海档案馆编:《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北京:档案出版社1990年版,第565—581页。
    ⑥胡愈之:《我的回忆》,《胡愈之文集》第六卷,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64—365页。
    ⑦《上海文化界昨日成立救亡协会》,《申报》1937年7月29日,第三张,第十版登载消息
    ⑧《上海文化界昨日成立救亡协会》,《申报》1937年7月29日,第三张,第十版登载消息
    ①于友:《胡愈之传》,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第189—190页。
    ②冯绍霆:《“八一三”淞沪抗战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为例》,上海档案馆编:《上海档案史料研究》第一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99页。
    ③谢黎萍:《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杰出代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潘汉年在上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④《救亡日报》1937年8月24日,转引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八一三”抗战史料选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21页。
    ⑤谢黎萍:《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杰出代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潘汉年在上海》,上海: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⑥(美)路易斯·沃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赵宝海、魏霞译,孙逊、杨剑龙:《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5页。
    ⑦饶景英:《上海反帝大同盟概况》,《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5年第2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8页。
    ①吴驰湘:《上海民众反日救国联合会的成立和活动》,《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1年第4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4页。
    ②徐雪寒:《回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片断情况》,中共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一二·九”以后上海救国会史料选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405—407页;吴大琨:《党与救国会》,同上引书,第407—410页。
    ③胡愈之:《我的回忆》,胡愈之:《胡愈之文集》第六卷,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53页。
    ④于友:《胡愈之传》,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第163—164页。
    ①胡愈之:《胡愈之文集》第六卷,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64页。
    ②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9页。
    ③王翰:《与党中央失去联系之后》,《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0年第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33页。
    ①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9页。
    ②参见常建华:《从社会生活到日常生活——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再出发》,《人民日报》2011年3月31日,理论版。
    ③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15页。
    ④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9页。
    ⑤包惠僧:《我所知道的陈独秀》(二),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编:《党史研究资料》第一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72页。
    ①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7—198页。
    ②《创造社启事一》,《创造季刊》第一卷第四期,1923年9月10日。
    ③张国焘:《我的回忆》(第二版)第一册,香港:香港明报月刊出版社1971年版,第160、153页。
    ④陈碧兰:《我的回忆——一个中国革命者的回顾》,香港:十月书屋1994年版,第199页。
    ⑤郑超麟著、范用编:《郑超麟回忆录》(上),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213页。
    ⑥何步云:《解放前党在上海的地下印刷厂》,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印刷印钞组等编:《印刷职工运动资料》第二辑,1985年,第8页。
    ⑦赵锡群:《我的经历》,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印刷印钞组等编:《印刷职工运动资料》第二辑,1985年,第32页。
    ⑧上海市社会局:《上海的工资统计》,《国际劳工通讯》第5卷8期,1938年8月,第14页。
    ⑨王秀水编辑:《上海工人运动史》,南京:中国国民党中央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1935年,第255页。
    ⑩廖维民:《上海印刷工人的经济生活——一九二〇年》,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北京: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54年版,第436页。
    11胡适:《胡适日记全编1919—1922》,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88页。
    12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商务印书馆职工运动史编写组编:《上海商务印书馆职工运动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11—12页。
    13钱炳寰:《中华书局史事丛钞》,俞筱尧、刘彦捷编:《陆费逵与中华书局》,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37页。
    ①《上海俄文生活报》创刊于1919年9月21日,“1920年2月,俄共(布)官员以5000美元买断了《上海俄文生活报》。自此以后,《上海俄文生活报》就成为了一份有着充裕资金的真正的布尔什维克报纸了”。见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编:《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第8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60页。
    ②《李达自传》(节录),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编:《党史研究资料》第二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
    ③李季:《我的经历》,转引自陈少康编著:《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上海: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48页。
    ④黄药眠:《动荡:我所经历的半个世纪》,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00页。另据郭沫若回忆,1925年郭沫若受聘为上海学艺大学的文科主任,月薪150元。见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编》,上海:北新书局1938年版,第151页。
    ⑤黄药眠:《动荡:我所经历的半个世纪》,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77、101、104、246页。
    ⑥王慕民编:《朱镜我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年版,第499、500页。
    ①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9、129、135、166、192、193页。
    ②《周伯棣自传》(节选),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青运史研究室编:《青运史资料与研究》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1983年,第205页;陈天锡:《戴季陶(传贤)先生编年传记》,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67年版,第20页。
    ③潘汉年:《代放屁小报宣言》,《A·11》第三期,1926年5月12日,转引自张云:《潘汉年传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页。
    ④潘汉年:《水番三郎日记》(一),《幻洲》第一卷第一期下部“十字街头”,1926年10月12日,第20页。
    ⑤潘汉年:《水番三郎日记》(二),《幻洲》第一卷第二期下部“十字街头”,1926年10月12日,第69页。
    ⑥潘汉年:《水番三郎日记》(二),《幻洲》第一卷第二期下部“十字街头”,1926年10月12日,第70—75页。
    ⑦丁玲:《我在爱情中生长》,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64页。
    ⑧魏金枝:《柔石传略》,丁景唐、瞿光熙编:《左联五烈士研究资料编目》(增订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222页。
    ①黄洛峰:《思想战线上的卓越战士——回忆艾思奇同志三十年代在上海的战斗生活》,《一个哲学家的道路——回忆艾思奇同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2—63页。
    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集(1917—1925)》,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511页。
    ③《陈独秀致胡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94页。
    ④《瞿秋白致胡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4页。
    ⑤《瞿秋白致胡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21—222页。
    ⑥吴泰昌记述:《阿英忆左联》(1979年10—12月),《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1期,第18页。
    ⑦徐国桢编著:《上海生活》,上海:世界书局1930年版,第97页。
    ⑧荐头店是当时上海专门介绍女佣的机构。在这里,每天都坐着不少中青年村妇俏女等待雇主挑选。雇主挑好人讲定工资数目,就给荐头店老板五到十元法定报酬,荐头店则出个担保,在所介绍的女仆有偷窃或其他拐骗行为时自己赔偿损失。
    ⑨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3页。
    ⑩辛平:《陈独秀秘书黄玠然谈大革命前夜的陈独秀》,《炎黄春秋》1997年第1期,第21页。
    ①薛文淑:《我对汉俊的点滴回忆》,李声芳整理,长春政协文史委员会编:《长春文史资料》一九八八年第五辑(总第二十四辑),第3—4页。
    ②郑育之:《我为潘汉年同志送文件》,《回忆潘汉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2—133页。
    ③徐国桢编著:《上海生活》,上海:世界书局1930年版,第24页。
    ④陶凤子编辑:《上海快览》,上海:世界书局1924年版,第84—85页。
    ⑤徐国桢编著:《上海生活》,上海:世界书局1930年版,第30—31页。
    ⑥阿英:《鲁迅忌日忆殷夫》,丁景唐、瞿光熙编:《左联五烈士研究资料编目》(增订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262页。
    ⑦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现代》第二卷第六期,1933年4月1日,现见鲁迅:《南腔北调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3页。
    ⑧许涤新:《老艾在上海》,《一个哲学家的道路——回忆艾思奇同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4页。
    ⑨何定华:《难忘的记忆》,《一个哲学家的道路——回忆艾思奇同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9页。
    ⑩金丁:《怀念艾思奇同志》,《一个哲学家的道路——回忆艾思奇同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1页。
    ①何步云:《解放前党在上海的地下印刷厂》,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印刷印钞组等编:《印刷职工运动资料》第二辑,1985年,第11页。
    ②《作家素描》(一),《出版消息》第一期,1932年,第18页。
    ③上海市档案馆编:《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第二十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78、581页。
    ④尤亮、张先根:《关于杨匏安被捕和牺牲的经过》,《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5年第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7页。
    ⑤薛兆圣:《恽雨棠、李文烈士传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武进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武进文史资料》第8辑,1987年,第27页。
    ⑥董锄平:《回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2年第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6页。
    ⑦周予同:《追念贤江》,杨贤江教育思想研究会编:《杨贤江纪念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6页。
    ⑧郑超麟著、范用编:《郑超麟回忆录》(上),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213页。
    ⑨陈碧兰:《我的回忆——一个中国革命者的回顾》,香港:十月书屋1994年版,第174—175页。
    ①徐国桢编著:《上海生活》,上海:世界书局1930年版,第38—39页。
    ②陶凤子编辑:《上海快览》,上海:世界书局1924年版,第88、89、90页。
    ③吴泰昌记述:《阿英忆左联》(1979年10—12月),《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1期,第21页。
    ④吴泰昌记述:《阿英忆左联》(1979年10—12月),《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1期,第22页。
    ⑤瞿秋白著、雪华录寄:《多余的话》,《逸经》第二十七期,1937年4月5日,第10页。
    ⑥黄永康:《试析杨匏安烈士成长的心路历程——兼谈中共创建时期学者型革命家的贡献与悲剧命运》,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编:《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第11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262页。
    ⑦黄药眠:《动荡:我所经历的半个世纪》,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81页。
    ⑧小凤:《巷堂小史》,《民国日报》1919年12月10日,第三张,第十二版。
    ⑨徐国桢编著:《上海生活》,上海:世界书局1930年版,第50页。
    ⑩刘大钧:《上海工业化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31—132页。
    ①郑超麟著、范用编:《郑超麟回忆录》(上),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页。
    ②黄药眠:《动荡:我所经历的半个世纪》,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04页。
    ③法租界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
    ④罗章龙:《椿园载记》,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89页。
    ⑤夏衍:《纪念潘汉年同志》,《回忆潘汉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5页。
    ①罗苏文:《石库门:寻常人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页。
    ②王绍周编著:《上海近代城市建筑》,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第75—78页。
    ③陈从周、章明主编:《上海近代建筑史稿》,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61页。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565页。
    ①王绍周编著:《上海近代城市建筑》,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第78页。
    ②陈从周、章明主编:《上海近代建筑史稿》,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61页。
    ③小凤:《巷堂小史》,《民国日报》1919年12月8日,第三张,第十二版。
    ④王绍周编著:《上海近代城市建筑》,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第81页。
    ⑤徐国桢编著:《上海生活》,上海:世界书局1930年版,第49—50页。
    ⑥徐国桢编著:《上海生活》,上海:世界书局1930年版,第22页。
    ⑦参看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修订本),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4页。
    ⑧孙绍谊:《想象的城市——文学、电影和上海(1927—1937)》,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27页。
    ①小凤:《巷堂小史》,《民国日报》1919年12月4日,第三张,第十二版;12月5日,第三张,第十二版;12月6日,第三张,第十二版。
    ②小凤:《巷堂小史》,《民国日报》1919年12月7日,第三张,第十二版。
    ③据陈望道回忆,他也就住了不过几天(见陈望道:《党的建立时期情况》,《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0年第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0页)。可见当时人员住宿的流动性和机动性。
    ④叶累、丘作健:《〈新青年〉编辑部》,《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0年第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72页。
    ①包惠僧:《回忆老渔阳里二号》,《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0年第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2页。
    ②李达:《回忆党的早期活动》,《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0年第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3页。
    ③《袁振英的回忆》(一九六四年二月—四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选编:《“一大”前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后资料选编》(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72—473页;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8页。
    ④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8页。
    ⑤薛文淑:《我对汉俊的点滴回忆》,李声芳整理,长春政协文史委员会编:《长春文史资料》一九八八年第五辑(总第二十四辑),第2—3页。
    ⑥薛文淑:《我对汉俊的点滴回忆》,李声芳整理,长春政协文史委员会编:《长春文史资料》一九八八年第五辑(总第二十四辑),第3页。
    ⑦包惠僧:《回忆老渔阳里二号》,《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0年第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2页。
    ①吴贵芳:《中共“一大”后的临时中央局机关和中共“二大”会址》,《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79年第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56—157页。
    ②李达:《回忆老渔阳里二号和党的“一大”、“二大”》,《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0年第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9页。
    ③张国焘:《我的回忆》(第二版)第一册,香港:明报月刊出版社1973年版,第284页。
    ④沛航:《弄堂里的地下党中央》,《档案春秋》2011年第6期,第16页;强文华:《“三曾里”遗址勘误》,《档案春秋》2011年第7期,第13页。
    ⑤郑超麟著、范用编:《郑超麟回忆录》(上),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页。
    ⑥沈松泉:《回忆关于潘汉年的若干事》,《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4期,第199页。
    ⑦孙绍谊:《想象的城市——文学、电影和视觉上海(1927—1937)》,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页。
    ⑧张国焘:《我的回忆》(第二版)第一册,香港:明报月刊出版社1973年版,第284页。
    ①秦静:《难忘的爱——怀念左联作家洪灵菲烈士》,本社编:《红旗飘飘》第30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版,第
    190—191页。
    ②丁玲:《我在爱情中生长》,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64页。
    ③上海档案馆馆藏资料: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关于1933年瞿秋白同志寓所的调查报告(1960),档案号:B172-5-250-1。
    ④上海档案馆馆藏资料:茅盾:《瞿秋白在文学上的贡献:瞿秋白逝世使四周年纪念》,《苏北周刊》第3期(19490717),第18—19页,档案号:D2-0-2300-17。
    ⑤钱云锦:《忆谢澹如掩护党的秘密工作的片段》,《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3年第3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5—66页。
    ①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6页。
    ②过街楼,可谓悬空房,就是两排房子中间有小小的街道,建筑师利用这样的特点,在一楼一底的楼上并排往前扩出一间,跨街与另一排房子的墙壁衔接。过街楼南北有窗,光线充足,且通风方便,夏天也显得比较凉快。
    ③所谓顶费,就是原房客对住房曾有装修,现在他要迁出,且不愿意把装好的电灯等拆走,就要新房客偿其花费。顶费之要求在当时应该说还是合理的。
    ④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3—194页。
    ⑤周予同:《追念贤江》,杨贤江教育思想研究会编:《杨贤江纪念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6页。
    ①刘明义整理:《王会悟回忆平民女校及早期妇女运动等情况的记录》,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和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编:《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第4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19—520页。
    ②洪灵菲:《家信》(续),《拓荒者》第一卷第二期,1930年2月10日,第519—520页。
    ③参看《如何得免痨症》,《民国日报》1922年1月4日,第二张,第七版。
    ④《李达自传》(节录),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编:《党史研究资料》第二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1页。
    ⑤吴黎平整理:《毛泽东一九三六年同斯诺的谈话》,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3页。
    ⑥《被难同志传略》,《前哨》第一卷第一期,1931年4月25日,第7页。
    ①瞿秋白著、雪华录寄:《多余的话》,《逸经》第二十六期,1937年3月20日,第16页。
    ②瞿秋白著、雪华录寄:《多余的话》,《逸经》第二十六期,1937年3月20日,第17页。
    ③谢觉哉:《谢觉哉日记》(上),1919年4月18日,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页。
    ④存统:《回头看二十二年来的我》(续),《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0年9月24日,第四张,第三版。
    ⑤叶圣陶:《纪念杨贤江先生》,杨贤江教育思想研究会编:《杨贤江纪念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2、33页。
    ⑥周予同:《追念贤江》,杨贤江教育思想研究会编:《杨贤江纪念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6页。
    ⑦郑振铎:《一位最好的先驱》,杨贤江教育思想研究会编:《杨贤江纪念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1—12页。
    ⑧泽民:《读完了一本新出的诗歌集以后》、《一场辩论以后》,《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2年6月6日,第四张,第三版。
    ⑨泽民:《看了艺术社展览会后的感想》,《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2年6月12日,第四张,第一版。
    ⑩王尔德作、泽民译:《印象》,《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2年6月25日,第四张,第三版。
    11闻天:《法朗克的舞蹈》,《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2年6月9日,第四张,第二版。
    ①瞿秋白:《飞来峰和冷泉》,《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3年7月20日,第四张,第三—四版。
    ②董亦湘:《寂寞的旅途》,《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2年11月17日,第四张,第二—三版。
    ③董亦湘:《哭武可权》,《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2年11月24日,第四张,第三版。
    ④陆万美:《回忆艾思奇同志在〈云南民众日报〉片断》,《一个哲学家的道路——回忆艾思奇同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5页。
    ⑤潘汉年:《不敢》,《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3年10月12日,第四张,第二版。
    ⑥潘汉年:《可怕的路》、《怅惘》,《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3年11月13日,第四张,第二版。
    ⑦胡愈之:《胡愈之文集》第六卷,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62页。
    ⑧罗章龙:《椿园载记》,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89页。
    ①易元:《所谓社会民主党的政纲》,《红旗》第一二四期,1930年7月26日,第三版。
    ②瞿秋白著、雪华录寄:《多余的话》,《逸经》第二十七期,1937年4月5日,第10页。
    ③季秋:《邓中夏之共党生活史》,海天出版社编:《现代史料》第三集,海天出版社1934年版,第396—397页。
    ①罗章龙:《椿园载记》,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88页。
    ②辛平:《陈独秀秘书黄玠然谈大革命前夜的陈独秀》,《炎黄春秋》1997年第1期,第17页。
    ③丁玲:《我在爱情中生长》,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150页。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编:《邓小平自述》,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⑤杨尚昆:《杨尚昆回忆录》,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65页。
    ⑥摘自叶圣陶:《赋别四绝挽雁冰兄》,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陕西人民出版社合编:《纪念茅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2页。
    ①晓风:《灵和肉》,《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2年4月17日,第四张,第四版。
    ②张闻天:《无抵抗主义底我见》,《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1年7月3日,第一版。
    ③冰:《无抵抗主义与“爱”》,《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1年7月5日,第一版。
    ④闻天:《谈无抵抗主义的两封信》(一九二一年七月五日),《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1年7月10日,第三版。
    ⑤晓风:《怎能实行无抵抗主义呢?》,《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1年7月11日,第四版。
    ⑥闻天:《人格底重要——答雁冰和晓风两先生》(一九二一年七月十五日),《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1年7月17日,第一版。
    ⑦晓风:《论爱——答闻天先生》(一九二一年七月十六日),《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1年7月17日,第一版。
    ⑧冰:《人格杂感》,《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1年7月24日,第一版。
    ⑨参见徐梅坤:《九旬忆旧——徐梅坤生平自述》,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30页。
    ⑩蔡和森反对李汉俊,认为后者反对吃革命饭、领薪水,“根本不了解职业革命家的意义,以为每个党员应另有职业”。见蔡和森:《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7—28页。
    11蔡和森:《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7页。
    12蔡和森:《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8页。
    13蔡和森:《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0页。
    14蔡和森:《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2页。
    ①可参看《李达自传》(节录),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编:《党史研究资料》第二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12页。
    ②参见《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一九二一—一九二五),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72页;徐梅坤:《九旬忆旧——徐梅坤生平自述》,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30页。
    ③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9页;陈公博:《寒风集》(甲篇),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版,第206页。
    ④(俄)葛萨廖夫:《中国共产党的形成》,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档案馆编《“一大”前后广东的党组织》,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档案馆1981年,第201页;(乌)米夫:《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引用来源同上,第212—213页。
    ⑤《本刊迟迟出版的声明——并纪念失踪的汉年》,《幻洲》第一卷第十七期下部“十字街头”,1926年5月1日,第512页。
    ⑥亚灵:《新流氓主义》(一),《幻洲》第一卷第一期下部“十字街头”,1926年10月1日,第4—8页。
    ⑦亚灵:《新流氓主义》(三),《幻洲》第一卷第三期下部“十字街头”,1926年11月1日,第87页。
    ⑧张云:《潘汉年传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0页。
    ⑨黄药眠:《动荡:我所经历的半个世纪》,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
    ①张国焘:《我的回忆》(第二版)第一册,香港:香港明报月刊出版社1971年版,第93页。
    ②唐瑜编:《零落成泥香如故——忆潘汉年、董慧》,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06页。
    ③《“A11”周刊紧要启事》,《洪水》第二卷第十八期,1926年6月1日,广告页。
    ④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编》,上海:北新书局1938年版,第143—144页。
    ⑤伯林:《纪念恽代英同志》,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政治部编:《中国共产党烈士传》,第74页。
    ⑥黄药眠:《动荡:我所经历的半个世纪》,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89页。
    ①此段陈碧兰的资料参陈碧兰:《我的回忆——一个中国革命者的回顾》,香港:十月书屋1994年版,第77、80页。
    ②杨之华:《学习杨贤江同志的革命精神》,杨贤江教育思想研究会编:《杨贤江纪念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1页;周予同:《追念贤江》,同上引书,第25页。
    ③周予同:《追念贤江》,杨贤江教育思想研究会编:《杨贤江纪念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6、27页。
    ④张天放:《勤奋的学者坚韧的战士》,《一个哲学家的道路——回忆艾思奇同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4页。另可参考张克诚:《艾思奇同志在昆明一中》,同上引书,第21—22页;许涤新:《老艾在上海》,同上引书,第42页;高士其:《热心科普创作的哲学家》,同上引书,第46页。
    ⑤高士其:《热心科普创作的哲学家》,《一个哲学家的道路——回忆艾思奇同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6页。
    ⑥姚蓬心:《忆思奇同志二、三事》,《一个哲学家的道路——回忆艾思奇同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2页。
    ⑦黄洛峰:《思想战线上的卓越战士——回忆艾思奇同志三十年代在上海的战斗生活》,《一个哲学家的道路——回忆艾思奇同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9页。
    ⑧王笠夫:《艾思奇同志在申报流通图书馆》,《一个哲学家的道路——回忆艾思奇同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5页。
    ①Marjorie Topley,“Marriage Resistance in Rural Kwangtung,” M. Wolf and R. Witke ed., Women in Chinese Society,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 pp.67-88; Janice Stockard, Daughters of the Canton Delta: Marriage Patternsand Economic Strategies in South China,1860-193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92.
    ②Olga Lang, Chinese Family and Societ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46, p.206.
    ③Lloyd E. Eastman, Family, Fields, and ancestors: Constancy and Change in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1550-1949,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p.208.
    ④徐国桢编著:《上海生活》,上海:世界书局1930年版,第69页。
    ⑤徐国桢编著:《上海生活》,上海:世界书局1930年版,第71页。
    ⑥徐国桢编著:《上海生活》,上海:世界书局1930年版,第75页。
    ⑦(韩)田寅甲:《上海人的摩登与生活文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第17辑,第104页(http://www.k-modernchina.com/jour/17/17-04.pdf)。
    ①世衡:《恋爱革命论》,《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0年9月5日,第四张,第一—二版。
    ②存统:《改造家和爱情》,《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0年5月27日,第四张,第四版。
    ③只眼:《妇女问题与社会主义》,《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1年2月14日,第四张,第一版。
    ④《李达自传》(节录),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编:《党史研究资料》第二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页。
    ⑤张国焘:《我的回忆》(第二版)第一册,香港:明报月刊出版社1971年版,第138页。
    ⑥潘汉年:《新流氓主义》(五),《幻洲》第一卷第六期下部“十字街头”,1926年12月16日,第263页。
    ⑦潘汉年:《性爱漫谈》,《幻洲》第一卷第四期下部“十字街头”,1926年11月16日,第153页。
    ⑧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编》,上海:北新书局1938年版,第145页。
    ⑨丁玲:《生活·创作·时代灵魂》,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9页。
    ⑩丁玲:《我在爱情中生长》,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104页。
    ①丁玲:《我在爱情中生长》,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105页。
    ②转引自丁玲:《生活·创作·时代灵魂》,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0—31页。
    ③(美)李欧梵、汪晖:《文化研究与地区研究》,《读书》1994年第8期,第67页。
    ④沈瘦梅:《金钱和恋爱》,《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5年7月30日,第6页。
    ⑤吴血萍:《金钱和恋爱的又一谈》,《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5年8月1日,第6页。
    ⑥沈瘦梅:《恋爱与金钱问题的论辩》,《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5年8月3日,第5页;罗既白:《为金钱与恋爱问题质李女士》,《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5年8月3日,第6页。
    ⑦沈瘦梅:《恋爱与金钱问题的论辩》,《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5年8月4日,第5页;俞季女:《读了〈金钱与恋爱的又一谈〉以后》,《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5年8月4日,第5—6页。
    ①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7页。
    ②包惠僧:《回忆老渔阳里二号》,《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0年第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2页。
    ③《林育南烈士书简(九件)》,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编:《党史研究资料》第三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39—541页。
    ④药勤:《以后的生活方法》,《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0年5月19日,第四张,第十四版。
    ①丁玲:《我在爱情中生长》,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151页。
    ②李达:《党的“一大”前后》,李达文集编辑组编:《李达文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页。
    ③李达:《回忆老渔阳里二号和党的“一大”、“二大”》,《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编:《党史资料丛刊》1980年第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9页。
    ④《李达自传》(节录),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编:《党史研究资料》第二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页。
    ⑤陈碧兰:《我的回忆——一个中国革命者的回顾》,香港:十月书屋1994年版,第174页。
    ⑥张国焘:《我的回忆》(第二版)第一册,香港:明报月刊出版社1971年版,第41页。
    ⑦杨子烈:《张国焘夫人回忆录》,香港中国问题研究中心编辑,香港:自联出版社1970年版,第107页。
    ①杨子烈:《张国焘夫人回忆录》,香港中国问题研究中心编辑,香港:自联出版社1970年版,第126页。
    ②丁玲:《我在爱情中生长》,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92页。
    ③见《民国日报》1924年11月27日,第一张,第一版。
    ④杨之英:《纪念我的姐姐杨之华》,马纯古等:《回忆杨之华》,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48页。
    ⑤杨之华:《忆秋白》,《忆秋白》编辑小组:《忆秋白》,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9页。
    ⑥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6—287页。
    ⑦秦静:《难忘的爱——怀念左联作家洪灵菲烈士》,本社编:《红旗飘飘》第30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版,第191页。
    ⑧瞿秋白著、雪华录寄:《多余的话》,《逸经》第二十七期,1937年4月5日,第10页。
    ①丁玲:《生活·创作·时代灵魂》,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2—33页。
    ②胡适:《胡适文存》第4卷,上海:上海亚东图书馆1926年版,第81页。
    ③沈松泉:《回忆关于潘汉年的若干事》,《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4期,第199页。
    ④陈碧兰:《我的回忆——一个中国革命者的回顾》,香港:十月书屋1994年版,第150—152页。
    ⑤戴绪恭、姚维斗:《向警予文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7—278页。
    ①蔡和森:《向警予同志传》,戴绪恭、姚维斗:《向警予文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3页。
    ②《俞秀松赴俄时给父母和家中诸人的信》(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资料),陈少康编著:《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上海: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232页。
    ③瞿秋白:《赤都心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111—113页。
    ④秦静:《难忘的爱——怀念左联作家洪灵菲烈士》,本社编:《红旗飘飘》第30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版,第191页。
    ①魏金枝:《柔石传略》,丁景唐、瞿光熙编:《左联五烈士研究资料编目》(增订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222页
    ②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新青年》第七卷第五号,1920年4月1日。
    ③薛文淑:《我对汉俊的点滴回忆》,李声芳整理,长春政协文史委员会编:《长春文史资料》一九八八年第五辑(总第二十四辑),第2页。
    ④胡愈之:《胡愈之文集》第六卷,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28页。
    ⑤胡愈之:《胡愈之文集》第六卷,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47页。
    ⑥李梦汶:《“他可以爱你,你也可以爱他”》,张远航、刘晴主编:《陈云珍闻》,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63页。
    ②黄药眠:《动荡:我所经历的半个世纪》,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83页。
    ③黄药眠:《动荡:我所经历的半个世纪》,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91页。
    ④黄药眠:《动荡:我所经历的半个世纪》,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92页。
    ⑤陈碧兰:《我的回忆——一个中国革命者的回顾》,香港:十月书屋1994年版,第67页。
    ①胡汉民:《胡汉民先生演讲集》第三集,上海:民智书局1928年版,第46页。
    ②阿木林:《革命与老婆》,《青年战士》第9—11期,1928年,第47页。
    ③秦德君、刘淮:《火凤凰——秦德君和她的一个世纪》,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46页。
    ①茅盾认为郑振铎在交际方面比自己能干得多。见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6页。
    ②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2页。
    ①《上海大学毕业之盛典》,《民国日报》1923年7月3日,第三张,第十版。
    ②《民国日报》1923年8月16日,第一张,第二版。
    ③这种社会演讲,陈独秀、沈雁冰、恽代英、董亦湘、杨贤江等都参加,并且还登报宣传,如1922年4月23日(星期日)在吴淞中国公学开演讲会,陈独秀讲马克思学说、陈望道江桑格夫人及生育制度,社会人士喜慕两先生言论者均可自由去听。见《星期讲演会消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2年4月23日,第四张,第四版。
    ④茅盾:《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第十九卷第十号,1928年10月18日,第1138页。
    ①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7页。
    ②董丽敏教授认为,茅盾在1923年被郑振铎取代《小说月报》主编职位,不仅在于卷入了一场与王云五等人的内部纷争,更在于“沈雁冰主持的《小说月报》走得太远了,姿态太激烈了,格调太曲高和寡了,编辑的观念太急功近利了”(董丽敏:《想像现代性:革新时期的〈小说月报〉研究》,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127页)。就是说,茅盾的“现代性”主张过于超前。这是纯粹的现代性论语内分析,而结合当时的革命环境以及家庭生活,我们也发现了茅盾的选择的多向性:可以专心从事革命活动,也可以到学校教书,或者也可以更好照顾家人。
    ③另一说是茅盾曾于1931年、1940年两次要求恢复党的组织生活,第一次“左”倾领导没有给与答复,第二次中共中央认为他在党外更有利于人民。见《在沈雁冰同志追悼大会上胡耀邦同志致悼词》,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陕西人民出版社合编:《纪念茅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页。
    ④香港学者李培德关于上海近代银行业对专业主义即追求独立和受人尊重的精神论述给笔者以启发。见李培德:《论中国金融企业家精神——以陈光甫为例》,杨红、张舒文译,《档案与史学》2000年第2期,第66—68页。
    ⑤茅盾:《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第十九卷第十号,1928年10月18日,第1145页。
    ⑥茅盾:《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第十九卷第十号,1928年10月18日,第1146页。
    ①克兴:《小资产阶级文艺理论之谬误——评茅盾君底“从牯岭到东京”》,《创造月刊》第二卷第五期,1928年12页,第8页。
    ②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茅盾直言不讳的批评,阳翰笙一字不改将其编入湖风书店1932年7月出版的《地泉》内。茅盾的直言不讳和阳翰笙的雅量,既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的佳话,也洋溢着中共出版人交往中的美好情怀。
    ③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
    ④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9—130页。
    ⑤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7页。
    ①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4页。
    ②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4页。
    ③胡风:《胡风回忆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④韦韬、陈小曼:《我的父亲茅盾》,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8页。
    ⑤秦德君、刘淮:《火凤凰:秦德君和她的一个世纪》,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⑥张红艳:《穿越历史天空的中国式人格分析——读丁尔纲、李庶长〈茅盾人格〉》,《山东图书馆季刊》2005年第4期,第117页。
    ⑦关于共产党双重身份的问题,王奇生教授、杨天宏教授等都有深刻研究。比如杨天宏教授从身份认同方面既揭示了两党日益分化的矛盾,也揭示了共产党员复杂的感受及内心世界,并进一步解释了部分共产党有内在紧张而导致的一些退党甚至叛党行为。参见杨天宏:《加入国民党之后共产党人的身份认同问题》,《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6期,第16—34页。
    ①较为深入的理解,可参看(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8—228页。
    ②《包惠僧谈“一大”前后的几个问题》,西安师专马列主义教研室党史组、西北大学政治理论系党史教研室编:《中共“一大”资料汇编》,西安:西安师专马列主义教研室党史组、西北大学政治理论系党史教研室合印(1979),第105页。
    ③1926年,蔡和森谈到李汉俊主张专门办学校、看书籍时,认为“专门”就错了。蔡和森:《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5页。
    ④瞿秋白著、雪华录寄:《多余的话》,《逸经》第二十五期,1937年3月5日,第21页。
    ⑤瞿秋白著、雪华录寄:《多余的话》,《逸经》第二十七期,1937年4月5日,第7页。
    ①见《商务印书馆庆祝建馆85周年》,《中国出版》1982年第3期,第58—59页。
    ②茅盾:《八十自述》,《人民日报》1981年3月30日。见茅盾:《八十自述》,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陕西人民出版社合编:《纪念茅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2页。
    ①戴传贤:《革命!何故?为何?》,《建设》第一卷第三号,1919年10月,第570—571页。
    ①《上海革命文化团体反对帝国主义国民党摧残文化压迫思想屠杀革命民众宣言》(《红旗日报》第24号,1930年9月7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编:《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成立55周年纪念专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274页。
    ②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修订版),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77页。
    ③参见邵雍:《都市文化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年第9期,第7—9页。
    ①可参看金耀基:《中国国家社会主义下知识分子的角色》,余英时等:《中国历史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2年版,第79页。
    ①陈海文:《启蒙论——社会学与中国文化启蒙》,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55页。
    (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
    (德)马克思(K.Marx)、(德)恩格斯(F.Engeis):《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95年
    (德)马克思(K.Marx)、(德)恩格斯(F.Engeis):《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年
    (德)马克思(K.Marx)、(德)恩格斯(F.Engeis):《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
    (俄)列宁:《列宁全集》第5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86年
    上海档案馆馆藏资料:茅盾:《瞿秋白在文学上的贡献:瞿秋白逝世使四周年纪念》,《苏北周刊》第3期(19490717),第18—19页,档案号:D2-0-2300-17
    上海档案馆馆藏资料: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关于1933年瞿秋白同志寓所的调查报告(1960),馆藏号:B172-5-250-1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申报年鉴》(1933年),馆藏号:Y15-1-38-1053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申报年鉴》1934年:学术宗教与出版,馆藏号Y15-1-39-1159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图书年鉴:第四编全国新出版家一览(1935年),馆藏号:Y15-1-42-1331
    上海档案馆馆藏资料:杨之华:《秋白和鲁迅》,《苏北周刊》第3期(19490717),第20页,馆藏号:D2-0-2300-17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中华民国政府关于出版法及施行细则修正案》(1937年8月),馆藏号Q6-12-224-1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党政府查封上海华兴书局案》,《历史档案》1981年第1期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党中宣部审查报告1930年7至9月份出版物总报告》(节录),张克明编选,《民国档案》1991年第3期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
    《上海出版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出版志》,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0年版
    《上海工运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工运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1997年
    《上海海关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海关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1997年
    《上海监狱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监狱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2003年
    《上海社会科学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社会科学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2002年
    《上海新闻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新闻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2000年
    上海市卢湾区志编纂委员会编:《卢湾区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1998年
    上海市闸北区志编纂委员会编:《闸北区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
    上海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通志》9,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上海租界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租界志》,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1年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在上海85年图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中国共产党五年来之政治主张》,向导周报社1926年印行(广州古籍书店1959年复印本)
    本书编辑部编:《“二大”和“三大”——中国共产党第二、三次代表大会资料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丁景唐、瞿光熙编:《左联五烈士研究资料编目》(增订本),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中华书局1981年
    海天出版社编:《现代史料》第三集,海天出版社1934年
    黄美真等编:《上海大学史料》,复旦大学出版社1982年
    戚谢美、邵祖德编:《陈独秀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钱炳寰:《中华书局大事纪要(1912—1954)》,中华书局2002年
    强重华等编:《陈独秀被捕资料汇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绪编(二),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年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八一三”抗战史料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九·一八”—“一·二八”上海军民抗日运动史料》,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五卅运动史料》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上海市档案馆编:《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第二十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上海档案馆编:《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北京:档案出版社1990年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五卅运动史料》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上海市年鉴委员会编纂:《上海市年鉴》,上海通志馆1935年
    上海市通志馆年鉴委员会编:《上海市年鉴》,中华书局1936年
    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1)、(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上海书店1984年
    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一百年1897—1997》,商务印书馆1998年
    宋应离等编:《20世纪中国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第1卷,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第一卷(现代部分)上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第一卷(现代部分)下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补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孙武霞、徐俊基等选编:《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一九一九—一九二四),人民出版社1985年
    孙武霞、徐俊基等选编:《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一九二八—一九四三),人民出版社1988年
    陶凤子编辑:《上海快览》,世界书局1924年
    王健英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汇编——领导机构沿革和成员名录》,红旗出版社1983年
    汪耀华编:《上海书业名录一九〇六——二〇一〇》,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
    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旧上海的帮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西安师专马列主义教研室党史组编:《中共“一大”资料汇编》,西北大学出版社1979年
    杨云若:《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纪事(1919—194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54年
    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乙编》,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55年
    张静庐辑注:《中国出版史料丙编》,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56年
    张静庐辑注:《中国出版史料补编》,中华书局1957年
    张静庐辑注:《中国出版史料丁编》(全二册),中华书局1959年
    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编:《党史研究资料》第一、二、三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1981、1982年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编:《上海地区建党活动硏究资料》,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1986年
    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档案馆编:《“一大”前后广东的党组织》,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档案馆1981年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一二·九”以后上海救国会史料选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17—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史第一研究部译:《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
    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央档案馆编:《八七会议》,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
    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资料室:《共产主义小组和党的“一大”资料汇编》(校内用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党史资料室1979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二册(内部出版),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197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武进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武进文史资料》第8辑,1987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化史料》(丛刊)第二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译:《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第三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选编:《“一大”前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后资料选编》(一)、(二),人民出版社1985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1921—1949)》,新华出版社1980年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办公厅编辑:《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第四册(1928年),1957年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上海鲁迅纪念馆编:《“左联”纪念集1930—1990》,百家出版社1990年
    中华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21—1927),人民出版社1986年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党史报告选编》,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991年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政治报告选辑(1922—1926)》,中共中央党校出版1981年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政治报告选辑(1927—1933)》,中共中央党校出版1983年
    中央档案局编:《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档案资料》(增订本),人民出版1984年
    《一个哲学家的道路——回忆艾思奇同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包惠僧:《包惠僧回忆录》,人民出版社1983年
    本社编:《回忆蔡和森》,人民出版社1980年
    本社编:《红旗飘飘》第八集,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年
    本社编:《一大回忆录》,知识出版社1980年
    本书编写组:《回忆潘汉年》,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年
    陈碧兰:《我的回忆——一个中国革命者的回顾》,十月书屋1994年
    陈公博:《寒风集》甲篇,上海申报社1944年
    丁玲:《我在爱情中生长》,漓江出版社1988年
    丁玲:《生活·创作·时代灵魂》,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冯雪峰:《回忆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
    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编》,北新书局1938年
    胡风:《胡风回忆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
    黄药眠:《动荡:我所经历的半个世纪》,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
    李维汉:《回忆新民学会》,《历史研究》1979年第3期
    罗章龙:《椿园载记》,三联书店1984年
    罗章龙:《记北方劳动组合书记部》,《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3期
    马纯古、章蕴等:《回忆杨之华》,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
    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毛齐华:《风雨征程七十春——毛齐华回忆录》,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
    宁树藩:《陈望道参加创建中国共产党活动追记——从〈关于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回忆〉谈起》,复旦大学《校史通讯》第74期
    宁树藩、丁凎林整理:《关于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活动的回忆——陈望道同志生前谈话纪录》,《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3期
    宁树藩:《造访陈望道得到的新史料》,《北京日报》2011年12月19日
    马荫良口述:《陶行知和〈申报〉》,《陶行知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
    栖梧老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见闻》,《新观察》第13期,1957年7月1日
    秦德君、刘淮:《火凤凰——秦德君和她的一个世纪》,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唐瑜编:《零落成泥香如故——忆念潘汉年、董慧》,三联书店1984年
    陶柏康:《从驰骋疆场到失踪》,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
    王慕民编:《朱镜我文集》,海洋出版社2007年
    汪原放:《回忆亚东图书馆》,学林出版社1983年
    王云五:《岫庐八十自述》,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年
    夏衍:《懒寻旧梦录:增补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辛平:《陈独秀秘书黄玠然谈大革命前夜的陈独秀》,《炎黄春秋》1997年第1期
    《新知书店的战斗历程》编辑委员会编:《新知书店的战斗历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
    徐梅坤:《九旬忆旧——徐梅坤生平自述》,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
    徐铸成:《徐铸成回忆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薛文淑:《我对汉俊的点滴回忆》,李声芳整理,长春政协文史委员会编:《长春文史资料》1988年第5辑
    杨尚昆:《杨尚昆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
    杨子烈:《张国焘夫人回忆录》,香港中国问题研究中心编辑,自联出版社1970年
    《忆秋白》编辑小组编:《忆秋白》,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张国焘:《我的回忆》(第二版)第一、二、三册,香港明报月刊出版社1971、1973、1974年
    张静庐:《在出版界二十年——张静庐自传》,上海杂志公司1938年
    张祺:《上海工运纪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1年
    郑超麟:《怀旧集》,东方出版社1995年
    郑超麟著、范用编:《郑超麟回忆录》(上下卷),东方出版社2004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左联回忆录》编写组:《左联回忆录》(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毛泽东在上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
    中共双峰县委宣传部编:《回忆蔡和森》,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编:《邓小平自述》,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
    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编:《话说刘少奇——知情者访谈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
    周佛海:《往矣集》,古今出版社1943年
    《陈独秀书信》,《历史研究》1979年第5期
    《鲁迅书信集》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
    《陶行知诗歌集》,三联书店1981年
    巴金:《巴金全集》第十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蔡和森:《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人民出版社1980年
    曹雷选编:《曹聚仁书话》,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
    陈独秀:《独秀文存》,亚东书局1922年
    陈原选编:《陈原书话》,北京出版社1998年
    陈子善、徐如麒编选:《施蛰存七十年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戴绪恭、姚维斗:《向警予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编:《陈望道文集》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耿云志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35,黄山书社1994年
    胡汉民:《胡汉民先生演讲集》第三集,民智书局1928年
    胡适:《胡适文存》第4卷,上海亚东图书馆1926年
    胡适:《胡适日记全编1919—1922》,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胡适著、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18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胡愈之:《胡愈之文集》第六卷,三联书店1996年
    江亢虎:《新俄游记》,商务印书馆1923年
    《李达文集》编辑组编:《李达文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
    鲁迅:《鲁迅全集》第4、11、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鲁迅:《鲁迅文集全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
    鲁迅:《南腔北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鲁迅研究室供稿、陆品晶注释:《陈独秀书信》,《历史研究》1979年第5期
    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
    钱小惠选编:《阿英书话》,北京出版社1996年
    瞿秋白:《赤都心史》,商务印书馆1924年
    瞿秋白文集编辑委员会编:《瞿秋白文集》(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
    《瞿秋白选集》编辑组:《瞿秋白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版
    吴黎平整理:《毛泽东一九三六年同斯诺的谈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吴晓明编选:《德赛二先生与社会主义——陈独秀文选》,远东出版社1994年
    郁达夫:《郁达夫文集》第六、七、八卷,花城出版社1991年
    岳麓书社近代文献部编:《柳亚子家书1887—1958》,岳麓书社1997年
    章立凡编:《章乃器文集》,华夏出版社1997年
    郑尔康选编:《郑振铎书话》,北京出版社1997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中华书局1979年
    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孙中山全集》第五卷,中华书局1985年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三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
    邹韬奋:《韬奋文集》第三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
    李良明、钟德涛主编:《恽代英年谱(1895—1931)》,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唐宝林、林茂生编:《陈独秀年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姚守中等:《瞿秋白年谱长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
    陈江、陈达文编著:《谢六逸年谱》,商务印书馆2009年
    万树玉:《茅盾年谱》,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
    安徽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陶行知一生》,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
    陈清泉、宋广渭:《陆定一传》,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
    陈天锡:《戴季陶(传贤)先生编年传记》,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67年
    湖南省革命烈士编纂委员会编:《三湘英烈传》第一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湖南省革命烈士编纂委员会编:《三湘英烈传》第四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湖南省革命烈士编纂委员会编:《三湘英烈传》第五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李继锋等:《袁振英传》,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
    任继宁:《我的爷爷任弼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三十年代在上海的“左联”作家》(上、下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
    宋镜明:《李达传记》,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唐瑜编:《零落成泥香如故——忆念潘汉年、董慧》,三联书店1984年
    田子渝:《李汉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童富勇、胡国枢编著:《陶行知传——纪念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诞辰一百周年》,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
    王建辉:《老出版人肖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
    汪家熔:《大变动时代的建设者大变动时代的建设者——张元济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韦韬、陈小曼:《我的父亲茅盾》,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
    俞润生:《邹韬奋传》,天津教育出版1994年
    于友:《胡愈之传》,新华出版社1993年
    张远航、刘晴主编:《陈云珍闻》,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
    张元济:《张元济书札·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97年
    张云:《潘汉年传奇》,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潘汉年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朱洪:《中共首任总书记陈独秀》,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年
    《爱国青年》、《巴尔底山》、《北斗》、《布尔塞维克》、《晨报》、《出版消息》、《创造季刊》、《创造月刊》、《东方杂志》、《洪水》、《妇女》、《妇女生活》、《改造》、《革命青年》、《共产党》、《红旗》、《红旗日报》、《红旗周报》、《幻洲》、《甲寅杂志》、《建设》、《解放与改造》、《今日》、《救国时报》、《抗战》(《抵抗》)、《劳动界》、《流沙》、《萌芽》、《民国日报》、《浅草》、《前锋》、《前哨》、《青年战士》、《热血日报》、《人民周刊》、《上海伙友》、《实话》、《申报》、《申报月刊》、《生活教育》、《生活》周刊、《世界知识》、《时事新报》、《十字街头》、《思想》、《太白》、《太平洋》、《太阳月刊》、《拓荒者》、《文化批判》、《文学导报》、《文艺旬刊》、《我们》月刊、《现代》、《现代评论》、《现代小说》、《先驱》、《向导》周报(汇刊)、《小说月报》、《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会刊》、《新青年》、《新文化半月刊》、《新月》、《星期评论》、《逸经》、《中国革命》、《中国工人》、《中国青年》、《中国文化》
    《编辑学刊》、《出版博物馆》、《出版年鉴》、《出版史料》、《党史资料丛刊》、《二十一世纪》(香港)、《古旧书讯》、《近代史资料》、《青运史资料与研究》、《上海档案史料研究》、《上海地方史资料》、《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上海工运史料》、《上海鲁迅研究》、《上海文史资料选辑》、《文史资料选辑》、《新文化史料》、《新文学史料》、《中国出版》、《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华读书报》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冯尔康、常建华:《清人社会生活》,沈阳出版社2002年
    梁景和主编:《社会生活探索》,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陆汉文:《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乔志强主编:《中国近代社会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
    孙逊、杨剑龙:《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中华书局1993年
    忻平:《全息史观与近代城市社会生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徐鼎新:《近代中国商业社会史迹追踪》,天马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
    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史》,人民出版社2007年
    杨念群:《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杨念群:《杨念群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庄华峰:《中国社会生活史》,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
    周积明等:《中国社会史论》(上、下),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共产党是怎样壮大起来的》,中共辽阳市委宣传部[翻印]1948年
    陈公博著、韦慕廷编:《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陈绍康编著:《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知识出版社1988年
    邓中夏:《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东北书店1947年
    董根明:《陈独秀与中国现代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
    方克主编:《中共中央党刊史稿》(上卷),北京:红旗出版社1999年
    江苏省瞿秋白研究会选编:《瞿秋白研究新探》,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廖盖隆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创立时分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
    廖盖隆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人物分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年
    钱承军:《建国前中国共产党报刊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
    任武雄主编:《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文集》,百家出版社1991年
    上海大学、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上海大学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大学、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2012年
    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上海市妇女联合会:《上海妇女运动史(1919—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沈以行主编:《上海工人运动史》(上),辽宁出版社1991年
    苏智良主编:《中共建党与上海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王健英:《中共中央机关历史演变考实(1921—1949)》,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
    王双梅:《历史的洪流——抗战时期中共与民主运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王晓岚:《中国共产党报刊发行史:中共新闻思想与时俱进的历史考察之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向青:《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的历史概述》,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
    杨奎松:《中共与莫斯科的关系(1920—1960)》,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姚金果:《解密档案中的陈独秀》,东方出版社2011年
    恽代英讲:《中国民族革命运动史》,亚东书局1927年
    张素玲:《革命与限制——中国共产党早期妇女领袖(1921—1927)》,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
    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江苏革命斗争纪略(1919—1937)》,档案出版社1987年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在上海(1921—1991)》,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等:《上海店员和职员运动史一九一九—一九四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
    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编纂:《俞秀松纪念文集》,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
    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共产主义小组》(上),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部等:《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部等2005年
    珠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编《杨匏安研究文选》,珠海出版社2008年
    陈伯海主编:《上海文化通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陈伯海、袁进主编:《上海近代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陈从周、章明主编:《上海近代建筑史稿》,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
    丁守和主编:《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连连:《萌生:1949年前的上海中产阶级——一项历史社会学的考察》,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刘大钧:《上海工业化研究》,商务印书馆1937年
    罗苏文:《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中华书局2006年
    罗苏文:《石库门:寻常人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楼产文编:《上海血战抗日记》,互助出版社1932年
    孙绍谊:《想象的城市——文学、电影和上海(1927—1937)》,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上海百年文化史》编纂委员会:《上海百年文化史》第一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2年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编:《上海:通往世界之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
    上海市公用事业管理局编:《上海公用事业(1840—198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商务印书馆职工运动史编写组编:《上海商务印书馆职工运动史》,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
    上海研究中心、上海人民出版社编:《上海700年:1291—1991》,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苏智良主编:《上海:近代新文明的形态》,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
    唐振常:《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王秀水编辑:《上海工人运动史》,中国国民党中央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1935年
    魏枢:《“大上海计划”启示录:近代上海市中心区域的规划变迁与空间演进》,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
    吴雁南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1840—1949)》第四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
    夏东元主编:《二十世纪上海大博览》,文汇出版社1995年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修订版),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
    熊月之、(日)高纲博文主编:《透视老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熊月之主编:《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25种),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2011年
    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系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徐国桢编著:《上海生活》,世界书局1930年
    徐甡民:《上海市民社会史论》,文汇出版社2007年
    张元隆:《上海大学与现代名人(1922—1927)》,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年
    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中共上海市卢湾区委党史研究室:《卢湾革命史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等编:《上海革命文化史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朱邦兴等编:《上海产业与上海职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蔡铭泽:《〈向导〉周报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蔡铭泽:《中国国民党党报历史研究1927—1949》,团结出版社1998年
    董丽敏:《想象现代性——革新时期的<小说月报>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教育出版社1981年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吉少甫:《书林初探》(增订本),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李瑞良编著:《中国出版编年史》(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刘震:《左翼文学运动的兴起与上海新书业(1928—1930)》,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商务印书馆善后办事处编纂:《上海商务印书馆被毁记》(非卖品),商务印书馆1932年
    宋原放:《出版纵横》,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汪家熔:《近代出版人的文化追求——张元济、陆费逵、王云五的文化贡献》,广西教育岀版社2003年
    王建辉:《出版与近代文明》,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王余光、吴永贵:《中国出版通史》8,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
    吴永贵:《民国出版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吴永贵编著:《中国出版史》(下册·近现代卷),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肖东发主编:《中国编辑出版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
    谢明香:《出版传媒视角下的〈新青年〉》,巴蜀书社2010年
    徐方平:《蔡和森与向导周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许力以主编:《中国出版百科全书》,书海出版社1997年
    许国良等主编:《图书出版业与第三世界》,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
    杨虎、肖阳:《中国书业》,五洲传播出版社2010年
    余敏主编:《出版学》,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年
    俞筱尧:《书林随缘录》,中华书局2002年
    赵家璧:《编辑忆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
    赵文:《〈生活〉周刊(1925—1933)与城市平民文化》,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
    张元济:《东方图书馆概况》,商务印书馆1926年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1、2、3集,人民出版社1958—1959年版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编:《中国出版年鉴·1980》,商务印书馆1980年
    中国近代现代出版史编纂组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出版史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书籍出版社1993年
    中国新闻年鉴杂志社编:《中国新闻年鉴1994》,北京:中国新闻年鉴社1994年
    朱联保编:《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学林出版社1993年
    陈海文:《启蒙论——社会学与中国文化启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冯自由:《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研究所1920年
    耿云志等:《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
    姜进主编:《都市文化中的现代中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
    倪墨炎编著:《鲁迅署名宣言与函电辑考》,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陕西人民出版社合编:《纪念茅盾》,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苏晓康主编:《从五四到河殇》,风云时代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
    孙文:《三民主义》,民智书局1924年
    王跃等编:《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杨东平:《民谣中的城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杨洪承:《文学社群文化形态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年
    杨明斋:《评中西文化观》,商务印书馆1924年
    杨贤江教育思想研究会编:《杨贤江纪念集》,商务印书馆1985年
    郑师渠主编:《中国文化通史》(晚清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
    包遵彭:《中国近代青年运动史》,时代出版社1948年
    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
    林代昭主编:《中国近现代人事制度》,劳动人事出版社1989年
    刘新荣等:《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点问题论析》,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鲁迅等:《创作的经验》,上海书店1982年
    商磊:《组织与人格——现代管理中的心理因素》,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
    吴泽主编,袁英光、桂遵义编选:《李平心史论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
    俞国良:《社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2、4、6、7、10,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
    陈昌文:《都市化进程中的上海出版业(1843—1949)》,苏州大学历史系2002年博士学位论文
    郭艳:《京派、海派与左翼文学的现代性追求——1927—1937年京派、海派与左翼小说文本的现代性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鲍建竹:《布尔迪厄的实践理论:对马克思的继承与偏离》,《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蔡如今:《〈向导〉撰稿人名考》,《党史研究与教学》1986年第5期
    曹予庭、曹穉予:《党早期的出版社——新青年社》,《社会科学》1981年第3期
    长弓、余人:《知识生产、学科形成与职业群体——“近代知识·职业·组织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史林》2010年第6期
    陈绍康:《上海外国语学社的创建及其影响》,《上海党史》1990年第8期
    常建华:《漫谈中国社会生活史的几个问题》,《历史教学》1991年第8期
    陈家骥、陈瑜:《师生情份同志友谊——记陈独秀与蔡和森的交往》,《党史纵览》1997年第1期
    陈立平:《袁振英在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作用》,《广东党史》2001年第4期
    陈乃乾:《上海书业公会史》,《世界之窗》2000年第1期
    邓咏秋:《民国时期编辑和出版人的生存状况》,《出版史料》2007年第2期
    董正华:《从历史发展多线性到史学范式多样化——围绕“以一元多线论为基础的现代化范式”的讨论》,《史学月刊》2004年第5期
    杜运通、杜兴梅:《我们社、太阳社比较论》,《学术研究》2007年第7期
    尔冬:《商务印书馆工会的〈复工条件〉和沈雁冰》,《文津流觞》第二期
    房寿高、吴星:《到底什么是问题意识》,《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第1期
    方竹兰:《人格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之根本》,《理论与现代化》2005年第6期
    冯尔康:《开展社会史研究》,《历史研究》1987年第1期
    虎闱:《出版〈新青年〉的群益书社》,《世纪之窗》2000年第1期
    黄国信等:《历史人类学与近代区域社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5期
    黄兴涛:《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藏“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释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何益忠:《论土地革命时期中共活动经费来源及影响》,《史林》2010年第6期
    何益忠:《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活动经费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7期
    葛传根:《建党初期的宣传工作与革命道路探索中的得失》,《党的文献》2011年第3期
    郭若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共“小资产阶级”观念的起源》,《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4期
    华岗:《纪年瞿秋白同志殉难二十周年》,《文史哲》1955年第7期
    姜义华:《清末孙中山革命思想的西学渊源——上海孙中山故居西文藏书的一项审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金冲及:《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党的文献》2011年第4期
    强文华:《“三曾里”遗址勘误》,《档案春秋》2011年第7期
    黎敏、易丹:《〈前锋〉的背景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学习月刊》2011年第10期(下半月)
    李慎之:《不能忘记的新启蒙》,《炎黄春秋》2003年第3期
    李忠兴:《近代上海人的社会心态》,《书城》1994年第8期
    林永匡:《社会生活是历史演进的多棱镜》,《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刘苏华:《中共一大至三大时期中央出版组织机构考释》,《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
    陆米强:《中共党员建党前后四则重要史实辩证》(下),《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年第6期
    陆震:《关于社会史研究的学科对象诸问题》,《历史研究》1987年第1期
    雒有仓:《关于中国社会生活史的体系问题》,《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欧阳哲生:《新发现的一组关于《新青年》的同人来往书信》,《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沛航:《弄堂里的地下党中央》,《档案春秋》2011年第6期
    钱杭:《“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的三个关键词》,《史林》2002年第4期
    钱承军:《新中国成立前党的报刊事业发展述略》,《传媒》2011年第7期
    上海市社会局:《上海的工资统计》,《国际劳工通讯》第5卷8期,1938年8月
    宋木文:《评〈中国出版通史〉(卷8)对民国时期革命出版事业的撰写成就》,《出版发行研究》2009年第3期
    宋伟:《鲜为人知的党的早期重要活动地——冠华里》,《城建档案》2010年第7期
    皮明庥:《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文史哲》1992年第5期
    邵雍:《都市文化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年第9期
    苏智良、江文君:《中共建党与近代上海社会》,《历史研究》2011年第3期
    孙会岩:《中共上海发起组活动经费的部分考证》(《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年第8期
    唐代望:《中国谁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唐贤健:《李达与〈共产党〉月刊》,《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陶季邑:《也谈孙中山“社会革命”说——和张海鹏先生商榷》,《学术研究》1994年第6期
    田居俭:《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反思与展望》,《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3期
    王建华:《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情况的历史考察》,《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9期
    王秋林:《出版业地理性聚集考察——以上海出版业为例》,《编辑学刊》2008年第1期
    王文强:《两大文化论争的余绪——读瞿秋白杂文〈猪八戒〉》,《常州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2000年第2期
    吴宏岐:《区域社会生活史的若干理论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吴黎平:《关于三十年代左翼文化运动的若干问题》,《文学评论》1978年第5期
    吴剑杰:《关于近代史研究“新范式”的若干思考》,《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2期
    熊月之:《乡村里的都市与都市里的乡村——近代上海民众文化特点》,《史林》2006年第2期
    熊月之:《中共“一大”为什么选在上海法租界举行——一个城市社会史的考察》,《学术月刊》2011年第3期
    杨奎松:《共产国际为中共提供财政援助情况之考察》,《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4期
    杨奎松:《瞿秋白与共产国际》,《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6期
    杨天宏:《加入国民党之后共产党人的身份认同问题》,《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6期
    杨卫民:《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繁荣》,《人才开发》2009年第8期
    杨卫民:《夏瑞芳创业精神与商务印书馆的发展》,《人才开发》2009年第6期
    杨卫民:《新时期社会生活史研究述略——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史为中心》,《焦作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第1期
    杨卫民:《张元济与商务印书馆的现代转型》,《人才开发》2009年第10期
    杨卫民、董灿蕾:《多元社会生态下的上海出版业增进——以商务印书馆为例(1927—1937)》,《兰台世界》,2012年第22期
    杨卫民、董灿蕾:《平民化出版——陶行知在上海》,《现代出版》2012年第4期
    杨扬:《商务印书馆与二十年代新文学中心的南移》,《上海文化》1995年第1期
    于友先:《以“商务”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出版家》,《出版史料》2003年第3期
    苑容宏:《“西学东渐”历史探源》,《博览群书》2010年第7期
    尤小立:《商务印书馆与现代文化精神》,《博览群书》2002年第6期
    张富强、刘丽梅:《上海外国语学社研究综述》,《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年第6期
    张海鹏:《孙中山“社会革命”说正义》,《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3期
    张红艳:《穿越历史天空的中国式人格分析——读丁尔纲、李庶长〈茅盾人格〉》,《山东图书馆季刊》2005年第4期
    张鸣:《民国的三个面相》,《读书》2008年第10期
    张同乐:《〈新青年〉与现代中国文化形态转型》,《安徽史学》2003年第2期
    张仲礼等:《近代上海城市的发展、特点和研究理论》,《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4期
    赵澜:《唯物史观与社会生活史研究的理论基石》,《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周东华:《正确对待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现代化范式”和“革命范式”——与吴剑杰、龚书铎等先生商榷》,《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5期
    周武:《革命文化的兴起与都市文化的衍变——以上海为中心》,《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
    周学军:《试论近代上海文化之特征》,《史林》1996年第1期
    郑超麟:《我与〈向导〉周刊》,《新闻研究资料》1993年第1期
    邹振环:《上海出版业百年历程》,《档案与史学》2001年第2期
    邹振环:《张元济与早期共产党人》,上海市政协、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史料征集组编:《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统战工作史料专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朱华:《上海早期党校初探》,《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朱洪:《大革命时期苏联和共产国际——对国共两党经济援助之比较》《党的文献》2007年第2期
    常建华:《从社会生活到日常生活——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再出发》,《人民日报》2011年3月31日
    陈菁霞:《中国,一种新的现代性——专访伦敦大学教授斯科特·拉什》,《中华读书报》2011年6月1日
    从玉华:《一个老派共产党人徐雪寒(1911—2005)》,《中国青年报》2011年12月21日
    葛剑雄:《分清“上海”的四个概念》,《文汇报》2004年2月8日
    胡毓骅:《汪原放新式标点第一人》,《大江晚报》2010年4月25日
    姚金果、张玉菡:《建党时期上海的革命干部学校》,《光明日报》2011年2月23日
    张人凤:《商务印书馆与共产党人》,《解放日报》2011年7月8日
    赵晓阳:《〈青年杂志〉为什么改名〈新青年〉》,《中国社会科学报》第314期,2012年6月11日
    七、国外(含中译)及港台文献
    (保)季米特洛夫:《季米特洛夫日记选编》,马细谱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Christopher Alexander Reed, Gutenberg in Shanghai: Chinese print capitalism,1876-1937, UBCPress,2004
    Christopher Howe ed.. Shanghai: R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n Asian Metropolis.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81
    Cynthia Joanne Brokaw, Christopher A Reed, From woodblocks to the Internet: ChinesePublishing and Print Culture in Transition, circa1800to2008, Brill,2010
    (德)埃尔哈德·海诺德原著,何云峰、王晓明编:《书和书籍出版:出版社和出版者必须懂得——任务、作用、市场、职业和生产》,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年
    (德)奥托·布劳恩:《中国纪事》,东方出版社1980年安徽大学苏联问题研究所、四川省中共党史研究会编译:《苏联〈真理报〉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选编》第一、二、三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1986、1988年
    陈万雄:《出版人要承袭启蒙与文化的使命》,《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10月7日
    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法)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王菊、赵念国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法)戴仁:《上海商务印书馆(1897—1949)》,李桐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郭恒钰:《俄共中国革命秘档》(一九二〇—一九二五),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6年
    (韩)田寅甲:《上海人的摩登与生活文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第17辑,第104页
    (http://www.k-modernchina.com/jour/17/17-04.pdf)Janice Stockard, Daughters of the Canton Delta: Marriage Patterns and Economic Strategiesin South China,1860-1930,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92
    姜新立:《张国焘的彷徨与觉醒》,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7年
    John K Cha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pre-Communist China: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AldinePub. Co.,1969
    Karel Arnaut and Hein Vanhee,“History Facing the Present: An Interview with JanVansina,”H-AFRICA,1November2001
    李健民:《五卅惨案后的反英运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年
    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台湾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丛书1966年
    李培德:《论中国金融企业家精神——以陈光甫为例》,杨红、张舒文译,《档案与史学》2000年第2期
    (联邦德国)郭恒钰:《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一九二四—一九二七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统一战线》,李逵六译,三联书店1985年版
    Lee-hsia Hsu Ting, Government control of the press in modern China,1900-1949, HarvardUniversity Press,1974
    Lloyd E. Eastman, Family, Fields, and ancestors: Constancy and Change in China's Socialand Economic History,1550-1949,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Marjorie Topley,“Marriage Resistance in Rural Kwangtung,” M. Wolf and R. Witke ed., Women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
    (美)白鲁恂:《中国民族主义与现代化》,香港《二十一世纪》1992年2月号(总第9期)
    (美)何凯立:《基督教在华出版事业(1912—1949)》,陈建明、王再兴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
    (美)李欧梵、汪晖:《文化研究与地区研究》,《读书》1994年第8期
    (美)罗伯特·达恩顿:《启蒙运动的生意——〈百科全书〉出版史(1775—1800)》,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美)费正清:《费正清论中国:中国新史》,薛绚译,正中书局1994年
    (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龙冠海主编:《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第一册·社会学),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3年
    (美)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段炼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美)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美)韦尔伯·斯拉姆等:《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出版社1980年
    (美)叶文心:《上海繁华:都会经济伦理与近代中国》,王琴、刘润堂译,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Olga Lang, Chinese Family and Society. Yale University Press,1946
    Parks M. Coble. The Shanghai Capitalists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1927–1937. HarvardUniversity Press and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1980
    (日)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袁广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王佳煌:《都市社会学》,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王健民:《中国共产党史稿:第二篇·江西时期》(增订本),中文图书供应社1974年
    杨君实:《现代化与中国共产主义》,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7年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威尔政治思想百科全书》,中国问题研究所、南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组织翻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
    (英)亚当·库柏、杰西卡·库柏主编:《社会科学百科全书》,王今等译,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
    余英时等:《中国历史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2年
    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张灏:《危机中的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新星出版社2006年
    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新星出版社2010年
    超星数字图书馆
    超星-读秀学术搜索
    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
    谷歌(Google)图书网站
    新浪网站爱问·共享资料
    人民出版社网(中国理论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