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左翼浪漫主义诗歌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现代左翼浪漫主义是一个合成概念,它是由“左翼”即无产阶级革命话语和“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二者在特定历史时期并主要是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和30年代前期的政治文化语境内结合而成的特殊文学形态。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与左翼政治话语在新文学第二个十年的结合,已然表明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而由此催生出的中国现代左翼浪漫主义文学,定然会兼具了左翼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双重特征。但因为左翼政治话语的无比强大,事实又主要是以浪漫主义的扭曲、变形乃至全面缩水来成全左翼话语,故而中国现代左翼浪漫主义文学的双重特征并不是左翼政治与浪漫主义两套话语的简单叠加,而是以左翼政治改造浪漫主义的形态存在的。改造的结果,是以立足于民族主体性并主要是阶级主体性的“我们”置换立足于个人主体性的“我”,左翼浪漫作家在一次次地自我批判和否定中,将个人主义和创作个性不加区分地一并予以否定,从而一步步地丧失了主体情感体验的真切性和个体灵魂表达的自由性,于是大量左翼浪漫主义文本逐渐沦落为浪漫质素稀缺的仅被用作煽动革命激情的革命乐观主义或革命英雄主义,并最终走向了伪浪漫的深渊。
     然而,在左翼文学刚刚勃兴之际,由于左翼政治与浪漫主义两套话语未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意即左翼政治话语还没来得及实施其对于浪漫主义强大且全面性的改造,故而左翼浪漫作家的诗人气质和创作个性都还没有受到权力话语的严格限制,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左翼政治与浪漫主义的平衡木暂时性地向浪漫一端倾斜,革命这一全新事物的存在反而为浪漫主义作家敞开了一个自由表达的意义生长空间,于是,也就集中出现了一批以个体的“我”为抒情主体,真实表达革命带给自身多重生命体验的左翼浪漫主义文本,为我们展示了身兼革命战士和浪漫诗人双重身份的个人主体丰富而又多元的情感世界,这些文本无疑是左翼浪漫主义文学世界里不可多得的珍宝。
     本文主要是以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至抗战之前出现的典型的左翼浪漫主义诗歌为阐释对象,通过对其代表性文本的深入解读,系统整理出两类优秀的左翼浪漫诗歌文本,其一是以个体的“我”为抒情主体的左翼浪漫诗歌,其二是拥有个体与集团两重抒情主体的左翼浪漫诗歌,并对这两类浪漫诗歌之个人主体性的存在方式特别是情感传达范式予以了理性爬梳、探析和总结,旨在于廓清两类左翼浪漫主义诗歌丰富而多元的情绪情感世界。此外,本文对于左翼浪漫诗歌的意象体系同样进行了系统地学理考辨,以期在主体性和想象力两个向度上界定中国现代左翼浪漫主义诗歌的浪漫质素,进而还原其在中国现代左翼文学和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发展链条中的实际位置。而蒋光慈作为中国现代左翼浪漫主义诗歌的首发者,无论就其个体生命的类型学意义还是其在左翼浪漫诗歌创作方面的成败得失,都特别有助于我们深度考察革命诗人的心灵世界和创生期左翼浪漫诗歌的真实样态,因而将其作为典型个案单列一章进行系统阐释,以期在进一步完善中国现代左翼浪漫主义诗歌研究体系的同时,对此类诗歌多舛的命运拥有更多的理性认知。
The modem left-wing romantic literature in China is a concept that consists of left-wing discourse, which is proletarian revolution discourse, and romantic thought in literature and art. These two elements of the concept are combined together as one specific literary form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mainly in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of the late1920s and the early1930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modern Chinese romantic literature ideological trend and left-wing political discourse in the second decade of new literature indicates a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The modern left-wing romantic literature appears in this environment certainly contains dual characteristics of left-wing literature and romantic literature. However, the left-wing political discourse is quite powerful and realized by the distortion, transformation and even complete shrink of romantic literature. Thereby, the du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modern left-wing romantic literature are not the simple composition of the two discourses. On the contrary, they exist a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left-wing political discourse on romantic discourse. The result of the transformation is the replacement of "I" based on individual subjectivity with "we" based on national subjectivity, mainly class subjectivity. The left-wing romantic writers deny the individualism and creative personality indiscriminately in self-criticism and denial again and again. They lose sincerity of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the freedom of individual soul expression. Hence, a large number of left-wing romantic writings are gradually reduced to revolutionary optimism or revolutionary heroism which is used to incite revolutionary passion. Finally they step into the abyss of pseudo romanticism.
     However, when the left-wing literature just rose at first, the two discourses of the left-wing politics and romanticism are not combined together in real sense. That is to say the left-wing political discourse is not ready yet to transform the romanticism powerfully and comprehensively. The poetic disposition of the left-wing romantic writers and creative personality are not strictly restricted by power discourse. In this situation, the balance beam between the left-wing politics and romanticism temporarily tilts toward the latter. The existence of the new revolution opens a space for romantic writers to express themselves freely. A lot of left-wing romantic writings appear at that time with lyric subject based on individual "I" and true expression of the multi life experience. The colorful and polybasic emotional world of the individuals with the dual identity of the revolutionary soldiers and romantic poets is presented for us. These writings are undoubtedly precious in left-wing romantic literature.
     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studies the classic left-wing romantic poems before the anti-Japanese war in the middle and the late of1920s. Through thorough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presentative texts, it sorts out two categories of excellent left-wing romantic poems. In one of them, the lyric subject is the individual "I". The other type is the one with the dual lyric subjects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 group. It carefully examines, probes, and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form of individuality, especially the individual emotional expression paradigm. By doing so, the diverse emotional world in the two categories of the left-wing poems is well clarified. In addition, this dissertation has a systematic academic research on the image system of left-wing romantic poems. Hopefully, the romantic quality of the modern Chinese, left-wing romantic poems is defined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the individual subjectivity and imagination. The real position of i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Chinese left-wing literature and romantic literature is restored. Jiang Guangci is the pioneering poet in modern left-wing romantic poems. The significance of individual typology and his success and failure in poetic composition are helpful in investigating the soul of revolutionary poets and the real mode of left-wing poem in its initial stage. As a classical case, the study on him is developed into one single chapter aiming at achieving a better rational understanding of such kind of ill-fated poems, together with the perfection in the research of the present left-wing romantic poems in China.
引文
① 方维保:《红色意义的生成:20世纪中国左翼文学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② 方维保:《红色意义的生成:20世纪中国左翼文学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③ 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104页。
    ① 冯奇:《左翼文学话语的性质和功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2002年第1期。
    ②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88页。
    ③ 蔡翔:《何谓文学本身》,《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6期。
    ① 范伟:《革命浪漫主义:对真实性与主体性的双重消解》,《河北学刊》,2001年第5期。
    ② 张旭春:《政治的审美化’与审美的政治化——现代性视野中的中英浪漫主义思潮》,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6-227页。
    ③ [法]雨果:《欧那尼·序》,《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34-135页。
    ④ [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94页。
    ① [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时代的政治观念——它们的兴起及其对现代思想的影响》,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第179页。
    ② [美]雅克·巴尊:《古典的,浪漫的,现代的》,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6页。
    ③ [英]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言》,《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68页。
    ④ 王敖:《怎样给奔跑中的诗人们对表:关于诗歌史的问题与主义》,《新诗评论(2008年第2辑)(总第8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19页。
    ① 王欣:《欧洲浪漫派与中国现代诗创作》,《文艺争鸣》,2008年第10期。
    ② [美]雅克·巴尊:《古典的,浪漫的,现代的》,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4页。
    ③ [美]雅克·巴尊:《古典的,浪漫的,现代的》,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④ [丹麦]勃兰兑斯:《九世纪文学主流·法国的浪漫派》,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3页。
    ⑤ [丹麦]勃兰兑斯:《九世纪文学主流·德国的浪漫派》,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10页。
    ⑥ [英]约书亚·切尼斯:《以赛亚·伯林的政治观念——从20世纪到浪漫主义时代》,[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时代的政治观念——它们的兴起及其对现代思想的影响》,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第28贝。
    ① [英]约书亚·切尼斯:《以赛亚·伯林的政治观念——从20世纪到浪漫主义时代》,[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时代的政治观念——它们的兴起及其对现代思想的影响》,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第26-27页。
    ② [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44-145页。
    ③ [美]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9页。
    ① 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② 王敖:《怎样给奔跑中的诗人们对表:关于诗歌史的问题与主义》,《新诗评论(2008年第2辑)(总第8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38页。
    ③ 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页。
    ④ 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3页。
    ⑤ 范伟:《浪漫:文学和革命激情共生的主义——革命文学浪漫主义思潮源流论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①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台北麦田出版社1996年版,第278页。
    ② 丁亚芳:《“鹜远性”的失落’与中国现代浪漫主义的歧路》,《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命运(专题讨论)》,《河北学刊》,2001年第5期。
    ③ 宋剑华:《论二十世纪中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文艺研究》,1999年第2期。
    ④ 张旭春:《政治的审美化与审美的政治化——现代性视野中的中英浪漫主义思潮》,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9页。
    ① 祝远德:《权威话语与中国的浪漫主义思潮》,《求索》,2004年第7期。
    ② 朱寿桐:《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思潮的潜隐性》,《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命运(专题讨论)》,《河北学刊》,2001年第5期。
    ③ [捷克]普实克:《普实克和他对我国现代文学的论述》,《文学评论》,1983年第3期。
    ④ 张旭春:《政治的审美化与审美的政治化——现代性视野中的中英浪漫主义思潮》,第330页。
    ① 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5页。
    ② 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
    ① 李初梨:《对于所谓“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底抬头,普罗列塔利亚文学应该怎样防卫自己?——文学运动底新阶段》,《创造月刊》第2卷第6期“新年特大号”,1929年1月10日。
    ② 彭康:《革命文艺与大众文艺》,《创造月刊》第2卷第4期,1928年11月10日。
    ③ 朱寿桐:《论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二次浪潮》,《河北学刊》,2005年第3期。
    ① 林伟民:《试论左翼文学关于创作方法理论的探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② 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页。
    ③ [日]藏原惟人:《再论新写实主义》,《新写实主义论文集》,上海现代书局1930年版,第42页。
    ① 周起应:《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之否定》,《现代》第4卷第1期,1933年11月1日。
    ② 周起应:《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之否定》,《现代》第4卷第1期,1933年11月1日。
    ③ 范伟:《“革命的罗曼蒂克”:从情的飞扬到观念论的魔床》,《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
    ① [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时代的政治观念——它们的兴起及其对现代思想的影响》,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第220页。
    ① 符杰祥:《悖谬的和谐——论左翼浪漫主义文学文本的双重性征》,《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② 钱杏邮:《<地泉>序》,《<地泉>五人序》,《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一集文学理论集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874页。
    ③ 华汉:《<地泉>重版自序》,《<地泉>五人序》,《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一集文学理论集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881页。
    ① 陈晨:《论革命现实主义对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改造》,《齐鲁学刊》,2006年第2期。
    ② 麦克昂:《留声机器的回音——文艺青年应取的态度的考察》,《文化批判》第3期,1928年3月15日。
    ③ 范伟:《革命文学浪漫主义创作潮流论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① 易嘉:《革命的浪漫谛克——<地泉>序》,《<地泉>五人序》,《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一集文学理论集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865-868页。
    ① 范伟:《革命文学浪漫主义创作潮流论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① 汀耀进编:《前言》,《意象批评》,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30页。
    ② 郑敏:《中国诗歌的古典与现代》,《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5页。
    ③ 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① 杨匡汉:《中国新诗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页。
    ② 胡风:《略观战争以来的诗》,《胡风评论集》(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3页。
    ③ 胡风:《关于“诗的形象化”》,《胡风评论集》(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70页。
    ① 刘静:《新诗艺术论》,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226贝。
    ② [英]埃兹拉·庞德:《回顾》,郑敏译,《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册),[英]戴维·洛奇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08页。
    ① [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82-83页。
    ① 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25页。
    ② [英]瑞恰慈:《诗的分析》,《文学批评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7页。
    ③ 胡风:《略观战争以米的诗》,《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48页。
    ① 胡风:《中国牧歌·序》,《出间诗文集》第1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88页。
    ① 胡风:《中国牧歌·序》,《田间诗文集》第1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89页。
    ① 胡风:《中国牧歌·序》,《田间诗文集》第1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89页。
    ① [丹麦]勃兰兑斯:《九世纪文学主流·德国的浪漫派》,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7页。
    ② 陈国恩:《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③ 蔡翔:《何谓文学本身》,《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6期。
    ① 蔡翔:《何谓文学本身》,《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6期。
    ② [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文的根源》,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95页。
    ① [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10页。
    ① [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德国的浪漫派》,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59页。
    ① 王嘉良:《<孩儿塔>:审视左翼文本的另一种视角》,《百年殷夫:新感悟、新解读》(骆寒超、王嘉良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141页。
    ① 王珂:《黄药眠是被遮蔽的优秀诗人》,《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6期。
    ① 黄大地:《黄药眠创造社时期的诗歌创作——纪念黄药眠诞辰100周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② 阿英:《<饿人与饥鹰>自序》,《阿英全集》(第三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③ 阿英:《<荒土>自序诗》,《阿英全集》(第三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87页。
    ① 郁达夫:《瓶·附记》,《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一卷),人民义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04页。
    ① 阿英:《<荒土>后记》,《阿英全集》(第三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页。
    ① 冯宪章:《梦后》,上海紫藤出版部1928年版,第2页。
    ① [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42页。
    ② [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德国的浪漫派》,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7页。
    ③ [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时代的政治观念——它们的兴起及其对现代思想的影响》,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第221页。
    ④ [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时代的政治观念——它们的兴起及其对现代思想的影响》,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第198页。
    ① [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时代的政治观念——它们的兴起及其对现代思想的影响》,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第207页。
    ① 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创造月刊》第1卷第9期,1928年2月1日。
    ① [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一种诗歌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96页。
    ① [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德国的浪漫派》,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07页。
    ① [美]雅克·巴尊:《古典的,浪漫的,现代的》,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② [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20页。
    ③ [英]约书亚·切尼斯:《以赛亚·伯林的政治观念——从20世纪到浪漫主义时代》,[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时代的政治观念——它们的兴起及其对现代思想的影响》,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第24页。
    ④ [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法国的浪漫派》,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5页。
    ⑤ [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① [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页。
    ① [英]以赛亚·们林:《浪漫主义时代的政治观念——它们的兴起及其对现代思想的影响》,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第194页。
    ① 宋剑华:《前瞻性理念:三维视角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47页
    ② [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法国的浪漫派》,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1页。
    ① [美]雅克·巴尊:《古典的,浪漫的,现代的》,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9页。
    ① [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时代的政治观念——它们的兴起及其对现代思想的影响》,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第211页。
    ② [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89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从刊编辑委员会编:《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94页。
    ②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广两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4-195贝。⑧ 陈红旗:《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1923—1933)》,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4页。
    ① 陈红旗:《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1923—1933)》,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2页。
    ② 郭沫若:《文艺家的觉悟》,《洪水》半月刊第2卷第16期,1926年5月1日。
    ① 白嗣宏:《无产阶级文化派资料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5-46页。
    ② 范伟:《革命浪漫主义:对真实性与主体性的双重消解》,《河北学刊》,2001年第5期。
    ① 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5-97页。
    ② 陈国恩:《社会革命与浪漫主义的调适》,《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③ 陈晨:《论革命现实主义对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改造》,《齐鲁学刊》,2006年第2期。
    ① 白嗣宏:《无产阶级文化派资料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3页。
    ② 李初梨:《对于所谓“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底抬头,普罗列塔利亚文学应该怎样防卫自己?——文学运动底新阶段》,《创造月刊》第2卷第6期“新年特大号”,1929年1月10日。
    ③ 贾振勇:《理性与革命:中国左翼文学的文化阐释》,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4页。
    ①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2页。
    ②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4页。
    ① 贾振勇:《理性与革命:中国左翼文学的文化阐释》,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3-74页。
    ② 范伟:《革命文学浪漫主义创作潮流论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①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页。
    ① 王寰鹏:《左翼至抗战:文学英雄叙事的当代阐释》,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91-92页。
    ① 光慈等:《编后》,《太阳月刊》第4期,1928年4月1日。
    ① 李松岳:《论殷夫诗歌的精神特质》,《文学评论》,2012年第4期。
    ① 骆寒超:《殷夫论》,《百年殷夫:新感悟、新解读》(骆寒超、王嘉良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17页。
    ① 沙洛:《过去文化运动的缺点和今后的任务》,《列宁青年》第2卷第6期,1930年1月1日。
    ② 吕家乡:《简论蒋光慈殷夫的政治抒情诗》,《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① 陈红旗:《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1923一1933)》,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7页。
    ② [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一种诗歌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2页。
    ③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5页。
    ① 陈红旗:《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1923—1933)》,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7页。
    ② 鲁迅:《文艺与革命》,《语丝》第4卷第16期,1928年4月16日。
    ③ 茅盾:《<地泉>读后感》,《<地泉>五人序》,《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一集文学理论集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873页。
    ④ 范伟:《革命浪漫主义:对真实性与主体性的双重消解》,《河北学刊》,2001年第5期。
    ①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页。
    ② 宋剑华:《光荣与梦想——论20世纪中国革命文学浪漫主义的表现特征》,《中州学刊》,2002年第2期。
    ③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页。
    ④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4-165页。
    ① 贾振勇:《理性与革命:中国左翼文学的文化阐释》,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6页。
    ② 贾振勇:《理性与革命:中国左翼文学的文化阐释》,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1页。
    ③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广西师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1-192页。
    ①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6页。
    ① 符杰祥:《悖谬的和谐——论左翼浪漫主义文学文本的双重性征》,《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① 华希理:《论新旧作家与革命文学》,《太阳月刊》第4期,1928年4月1日。
    ② 吴思敬:《还原殷夫的艺术个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2011年第9期。
    ① 骆寒超:《殷夫遗诗校注·序》,王庆祥编,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① 叶橹:《早熟的诗人 夭折的天才——殷夫诗歌浅议》,《百年殷夫:新感悟、新解读》(骆寒超、王嘉良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57-58页。
    ② 王嘉良:《<孩儿塔>:审视左翼文本的另一种视角》,《百年殷夫:新感悟、新解读》(骆寒超、王嘉良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141页。
    ③ 黄健:《论殷夫政治抒情诗的创作个性》,《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① 丁玲:《序——读了殷夫同志的诗》,《殷夫选集》,开明书店1951年版,转引自《殷夫集》(丁景唐、陈长歌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Ⅱ-Ⅲ页。
    ② 潘颂德:《论殷夫的诗》,《六盘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① 谢昭新:《论俄苏文学对蒋光慈文学创作的影响》,《江淮论坛》,2010年第2期。
    ② 方英:《在发展的浪潮中生长 在发展的浪潮中死亡》,《文艺新闻》第27期,1931年9月15日“追悼蒋光慈专号”。
    ① 钱杏,邨:《蒋光慈与革命文学》,《现代中国文学作家》(一),《阿英全集》(第二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页。
    ② 蒋光赤:《现代中国的文学界》,《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文学专号》第1期、第2期,1924年11月16日、23日。
    ③ 光赤:《现代中国社会与革命文学》,《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5年1月1日。
    ④ 蒋光慈:《现代中国文学与社会生活》,《太阳月刊》第1期,1928年1月1日。
    ⑤ 蒋光慈:《十月革命与俄罗斯文学·死去了的情绪》,《蒋光慈文集》(第四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57-58页。
    ⑥ 光赤:《现代中国社会与革命文学》,《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5年1月1日。
    ① 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太阳月刊》第2期,1928年2月1日。
    ② 华希理:《论新旧作家与革命文学》,《太阳月刊》第4期,1928年4月1日。
    ③ 蒋光慈:《十月革命与俄罗斯文学·无产阶级诗人》,《蒋光慈文集》(第四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23页。
    ④ 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学生时代》(沫若自传·第二卷),《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68页。
    ⑤ 蒋光慈:《十月革命与饿罗斯文学·死去了的情绪》,《蒋光慈文集》(第四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62、65页。
    ① 蒋光慈:《十月革命与俄罗斯文学·革命与罗曼谛克——布洛克》,《蒋光慈文集》(第四卷),上海文艺版社1988年版,第68、71页。
    ② 杨剑花:《关于蒋光慈》,《蒋光慈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87页。
    ① 蒋光慈:《现代中国文学与社会生活》,《太阳月刊》第1期,1928年1月1日。
    ② 蒋光慈:《现代中国文学与社会生活》,《太阳月刊》第1期,1928年1月1日。
    ③ 华希理:《论新旧作家与革命文学》,《太阳月刊》第4期,1928年4月1日。
    ① 华希理:《论新旧作家与革命文学》,《太阳月刊》第4期,1928年4月1日。
    ② 华希理:《论新旧作家与革命文学》,《太阳月刊》第4期,1928年4月1日。
    ③ 朱璟:《关于创作》,《北斗》创刊号,1931年9月20日。
    ④ 李跃力:《个体性革命话语生产的困境与失败——再论“蒋光慈现象”》,《现代中国义化与文学》,2009年第2期。
    ① 王智慧:《在创作自由与集团规戒之间——从蒋光慈看革命作家的精神困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2012年7期。
    ① 钱杏邨:《蒋光慈与革命文学》,《现代中国文学作家》(一),《阿英全集》(第二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89贝。
    ② 蒋光慈:《蒋光慈文集》(第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56页。
    ③ 钱杏邮:《现代中国文学论绪章·第一章》,《现代中国文学论》,《阿英全集》(第一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40页。
    ① 蒋光慈:《纪念碑·下卷》,《蒋光慈文集》(第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78页。
    ② 蒋光慈:《纪念碑·下卷》,《蒋光慈文集》(第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80页。
    ③ 蒋光慈:《纪念碑·下卷》,《蒋光慈文集》(第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91页。
    ④ 蒋光慈:《纪念碑·下卷》,《蒋光慈文集》(第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03页。
    ⑤ 蒋光慈:《纪念碑·下卷》,《蒋光慈文集》(第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34页。
    ⑥ 钱杏邨:《蒋光慈与革命文学》,《现代中国文学作家》(一),《阿英全集》(第二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
    ① 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207页。
    ① 吕家乡:《简论蒋光慈殷夫的政治抒情诗》,《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② 夏济安:《蒋光慈现象》,《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1期。
    ① 高语罕:《新梦》诗集序,《蒋光慈文集》(第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41页。
    ① 王智慧:《在创作自由与集团规戒之间——从蒋光慈看革命作家的精神困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2012年第7期。
    ① 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页。
    ② 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209页。
    ① 钱杏邨:《现代中国文学论绪章·第一章》,《现代中国文学论》,《阿英全集》(第一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44页。
    ② 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210页。
    ③ 蒋光慈:《纪念碑·下卷》,《蒋光慈文集》(第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79页。
    ④ 蒋光慈:《纪念碑·下卷》,《蒋光慈文集》(第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85贝。
    ① 蒋光慈:《纪念碑·下卷》,《蒋光慈文集》(第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34页。
    ② 蒋光慈:《纪念碑·下卷》,《蒋光慈文集》(第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78页。
    ③ 蒋光慈:《纪念碑·下卷》,《蒋光慈文集》(第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84、185贝。
    ④ 朱璟:《关于创作》,《北斗》创刊号,1931年9月20日。
    ⑤ 夏济安:《蒋光慈现象》,《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1期。
    ① 李跃力:《个体性革命话语生产的困境与失败——再论“蒋光慈现象”》,《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9年第2期。
    ② 蒋光慈:《纪念碑·下卷》,《蒋光慈文集》(第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88页。
    ① 李跃力:《个体性革命话语生产的困境与失败——再论“蒋光慈现象”》,《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9年第2期。
    ① 杜修志:《流浪的人生漂泊的文学——论蒋光慈的漂泊审美特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① 夏济安:《蒋光慈现象》,《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1期。
    ② 方英:《在发展的浪潮中生长 在发展的浪潮中死亡》,《文艺新闻》第27期,1931年9月15日“追忡蒋光慈专号。
    ① 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210页。
    ② 夏济安:《蒋光慈现象》,《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1期。
    1、蒋光慈:《蒋光慈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2、周扬:《周扬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3、黄大地、张春丽编:《黄药眠诗全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4、周良沛:《中国新诗库·王独清卷》,长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5、王独清:《独清自选集》,乐华图书公司1933年版;
    6、阿英:《阿英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郭沫若:《郭沫若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8、周良沛:《中国新诗库·穆木天卷》,长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9、蒲风:《蒲风诗选》,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10、杨西北编:《杨骚选集》,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1、田间:《田间诗文集》,花山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12、田间:《田间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13、吴子敏:《<七月>、<希望>作品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14、胡风:《胡风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5、《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十四集(诗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16、丁景唐、陈长歌编:《殷夫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17、冯宪章:《梦后》,上海紫藤出版部1928年版;
    18、王琳编:《柯仲平诗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版;
    19、高永年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精选》(修订本),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
    20、陈雪虎、黄大地:《黄药眠美学文艺学论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陈惇、刘象愚:《穆木天文学评论选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2、饶鸿兢等编:《创造社资料》(上、下),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3、方铭编:《蒋光慈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24、王训昭等编:《郭沫若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25、《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一集(文学理论集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6、《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二集(文学理论集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7、《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十九集(史料·索引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28、《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二十集(史料·索引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1、丁帆:《多元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丁帆:《文化批判的审美价值坐标: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流派与文本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丁帆、王世城:《十七年文学:“人”与“自我”的失落》,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视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6、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现象研究》,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8、杨洪承:《文学社群文化形态论:现代中国文学社团流派文化研究》,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9、杨洪承:《现象与视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纵横》,吉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0、杨洪承:《文学边缘的整合:文学与文化研究初探》,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11、高永年:《中国叙事诗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2、谭桂林:《本土语境与西方资源:现代中西诗学关系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谭桂林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中西之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4、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5、何言宏:《介入的写作》,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16、贺仲明:《一种文学与一个阶层:中国新文学与农民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7、贺仲明:《理想与激情之梦(1976-1992)》,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8、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台湾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版;
    19、谢昭新:《理念、创作与批评:20世纪中国文学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0、黄淳浩:《创造社:别求新声于异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21、黄人影:《创造社论》,光华书局1932年版;
    22、黄人影:《郭沫若论》,光华书局1932年版;
    23、卜庆华:《郭沫若研究新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4、骆寒超:《骆寒超诗学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25、罗钢:《浪漫主义文艺思想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6、陈国恩:《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7、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8、文艺报编辑部:《论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
    29、田文信:《论浪漫主义》,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
    30、邓程:《论新诗的出路——新诗诗论对传统的态度述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1、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32、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33、朱寿桐:《情绪:创造社的诗学宇宙》,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34、宗白华、田汉、郭沫若:《三叶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5、刘若端:《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36、刘锋杰:《蜕变与回归: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文化对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
    37、范文瑚:《外国浪漫主义文学三十讲》,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8、吴立昌:《文学的消解与反消解:中国现代文学派别论争史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9、杨江柱、胡正学:《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史》,武汉出版社1989年版;
    40、乐黛云、王宁:《西方文艺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1、邹纯芝:《想象力世界:浪漫主义文学》,海南出版社1993年版;
    42、刘静:《新诗艺术论》,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
    43、王佐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44、萧功秦:《与政治浪漫主义告别》,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5、张旭春:《政治的审美化与审美的政治化:现代性视野中的中英浪漫主义思潮》,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6、蔡守湘:《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史》,武汉出版社1999年版;
    47、贾植芳:《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8、杨义:《中国现代文学流派》,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9、殷国明:《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发展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50、刘炎生:《中国现代文学论争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1、陈安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2、刘增杰等:《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3、吴中杰:《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4、龙泉明:《中国新诗的现代性》,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5、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56、章亚听:《中国新诗史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7、杨匡汉:《中国新诗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8、李庆本:《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美学》,现代出版社1998年版;
    59、殷国明:《20世纪中西文艺理论交流史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0、范伯群、朱栋霖:《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61、张剑:《艾略特与英国浪漫主义传统》,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年版;
    62、张大明;《传播与碰撞: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3、卢莹辉:《诗笔丹心:任钧诗歌文学创作之路》,文汇出版社2006年版;
    64、李怡:《七月派作家评传》,重庆出版社1999年版;
    65、叶德浴:《七月派:新文学的骄傲》,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
    66、王丽丽:《在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间:胡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7、范际燕、钱文亮:《胡风论:对胡风的文化与文学阐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8、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69、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0、孙正甲:《政治文化》,北方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71、朱立元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2、张林杰:《都市环境中的20世纪30年代诗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73、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4、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75、俞兆平:《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四种范式:鲁迅、沈从文、郭沫若、林语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6、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7、赵新顺:《太阳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78、钱理群:《精神的炼狱:中国现代文学从“五四”到抗战的历程》,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79、宋剑华:《前瞻性理念:三维视角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年版;
    80、贾振勇:《理性与革命:中国左翼文学的文化阐释》,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1、陈红旗:《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1923—1933)》,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2、王寰鹏:《左翼至抗战:文学英雄叙事的当代阐释》,齐鲁书社2005年版;
    83、汪介之:《回望与沉思:俄苏文论在20世纪中国文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4、白嗣宏:《无产阶级文化派资料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85、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86、[日]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87、[英]玛里琳·巴特勒:《浪漫派、叛逆者及反动派:1760—1830年间的英国文学及其背景》,黄梅、陆建德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8、[英]利里安·弗斯特:《浪漫主义》,李今译,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
    89、[美]克里斯托弗·考德威尔:《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对英国资产阶级文学的研究》,薛鸿时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90、[美]欧文·白璧德:《卢梭与浪漫主义》,孙宜学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9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浪漫主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92、[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德国的浪漫派》,刘半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93、[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法国的浪漫派》,李宗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94、[美]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李欧梵文化评论精选集》,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95、[美]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6、[美]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97、[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8、[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99、[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0、[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10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
    102、[美]佛朗·霍尔:《西方文学批评简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03、[美]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04、[法]罗贝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05、[英]乔治·奥威尔:《政治与文学》,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106、[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107、[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时代的政治观念——它们的兴起及其对现代思想的影响》,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
    108、[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109、[美]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10、[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1、[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一种诗歌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12、[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13、[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14、[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5、[德]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