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与黑格尔“历史观念”的基本差别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历史”对于马克思与黑格尔来说,都具有“真理”、“全体”和“绝对”的意味。因此,讨论马克思与黑格尔“历史观念”的差别,必然是、甚至首先就是对他们的哲学—存在论的基础的检审。由于黑格尔认为他的“历史哲学”第一次把握到了“历史本身”,而且是作为人类历史终结形态的“现代世界”本身,因此马克思对黑格尔“历史观念”的批判便具有“形而上学批判”和“现代性批判”的双重内涵。
     “理性统治世界”以及“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是西方文明古老的信念,正是这种信念使得以把握世界之“理念”为目标的古希腊哲学(柏拉图、亚理士多德)具有真正的“思辨”性质。“历史”取代“世界”成为哲学沉思的对象则源自犹太教—基督教传统,因此,“普遍历史”的明确观念首先是基督教哲学家给出的。但在黑格尔看来,要对历史中的“神明天意”即对“历史本身”作出真正的阐明恰恰要回复到古希腊“思辨”哲学的传统,而这一“回复”直接意味着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完成。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察黑格尔的这一“完成”:(1)通过对近代哲学——理智形而上学、经验主义、批判哲学以及直接知识论——的批判,揭示所谓“思维与存在统一”之“统一”本身乃是“纯粹思维”,而思辨哲学就意味着针对思维规定(范畴)本身询问其真与不真;(2)通过对“意识形式”自身的“意识”即“意识的自我考察”来展示一条扬弃思维的“主观性”,以通达“精神”概念的现象学之路;(3)在已经摆脱了“意识”的主客观对立的前提下,直接从思维自身的存在方式即“概念”出发进行范畴推演的逻辑学之路。
     在上述考察中阐明的“精神”概念以及“实体—主体”的原则,既可以看作是黑格尔“思维地考察”历史的思想前提,同时就“精神”(实体—主体)概念的充实了的内容而言,又可以说直接就是他所谓“世界历史”自身。而“历史哲学”与“法哲学”的关系,正如同“哲学史”与“哲学全书”的关系一样,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历史导引,后者是前者内在的逻辑陈述。通过对“自由理念”的历史进程和逻辑环节的考察,我们试图表明:(1)“抽象法权”、“道德意志”和作为“伦理实体”的“市民社会”构成黑格尔现代国家观念即现实的自由理念的真正环节;(2)理论思维、实践意志和自然需要是黑格尔意义上的“人”的三重存在,而真正进入哲学视野的只是人的理性维度,即作为思维与意志的存在。因此,所谓理念的无限的方面只包括作为科学知识的“自然”和作为社会关系之思辨表达的“精神”。
     马克思对黑格尔“历史观念”的批判和超越包含着这样几个关键环节:(1)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揭示了黑格尔法哲学和国家学说的“逻辑神秘主义”乃至整个黑格尔哲学的“逻辑图式化”,表明“现代世界”的矛盾本质和真实基础在于私人与公民的普遍对立以及市民社会中的利益冲突;(2)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和“一般哲学”的批判,揭示了思辨哲学的“非批判的实证主义”和同样“非批判的唯心主义”本质,其积极的成果是以“对象性本身”和“对象性活动”的发现为标志的哲学—存在论原则的变革;(3)通过对政治经济学以及法国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潮的批判,揭示了现代劳动的“异化”性质、“私有财产”的积极本质以及“人类历史”的感性(活动)基础。
     感性—对象性活动原则的发现意味着马克思对黑格尔历史观念的批判完全超出了所谓对“观念论”的单纯“颠倒”。正是在“感性活动”这一新的哲学—存在论原则的基础之上,马克思建立了完全不同于黑格尔的“历史”解释框架,并通过真正实证的“历史科学”开展了具有原则高度的现代性批判:(1)通过“物质生活本身”的“生产”而不是“思维”或别的因素来界定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起点的“现实的个人”概念,而关于“原始的历史的关系”诸因素的分析可以看作是对“感性活动”、“生产”、“实践”以及“现实的个人”等概念的深化表达;(2)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异化”性质,揭示了以“真正的分工”发端到“私有财产”的彻底完成这一人类社会“史前”时期的真实基础以及在后形而上学(意识形态)时代哲学存在方式的必然变革;(3)通过作为“历史科学”之初步尝试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揭示了资本生产方式自身的存在原则及其在人类发展史中的意义与限度。
     总之,本文的考察所力图表明的是,马克思与黑格尔“历史观念”的差别决不仅仅是对同一个事实的不同解释,毋宁说恰恰是“事情本身”的差别,既是哲学—存在论基础的差别,同时又标划着人类生存原则的历史性差别。这种生存原则之差别的现实过渡,或者说马克思哲学对黑格尔哲学的真正克服,须得依靠从“世界历史”去向“人类社会”的共产主义运动来完成。
History possesses a crucial significance as Truth, the Wholeness and the Absolute both to Marx and Hegel. In this case, the discussion on the difference of "the Idea of History" between Marx and Hegel necessarily and firstly need review their philosophical-ontological foundation. Marx's Critique of Hegel's Idea of History bears two significances of "Critique of Metaphysics" and "Critique of Modernity", because Hegel thinks his "History Philosophy" hold the "History in itself as " The Modern World" in itself-the last moment of Man's history.
    "Nous governs the world" and "the Identity of Thought and Being" stand as Western civilization's old faith. And it makes the Greek Philosophy (Plato and Aristotle) aiming at grasping the Idea of world possess genuine "speculative" character. The displacement of "History" over "World" as the object of Philosophical Meditation roots from the Judaism-Christian tradition. So Christian's philosophers explicitly proposed the Idea of "Universal History" for the first time. But in Hegel's eyes, the illustration of the Providence in History, namely "the History in itself, need precisely revert to the Greek speculative-philosophy tradition. We pursue the realization of Hegel's "Revert" from three sides: (1) By his critique of the modern
    philosophy-the Metaphysics before Kant, Empiricism, Critical Philosophy and
    Immediate or Intuitive Knowledge, clarify that the "Identity" in the "Identity of Thought and Being" is "Pure Thinking", and that the Speculative Philosophy just means quest for the truth or untruth of thought-determination (category) in itself; (2) Through the Self-inspection of "consciousness form", display a phenomenological road towards the Idea of "Spirit" in which the subjectivity of thought have been abrogated; (3) In the context of shaking off the opposition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display the logical road of category-processing setting foot on concepts, i.e. the immediate existential manner of thought in-itself.
    The illustrated Idea of "Spirit" and Principle of "subject-substance" can be regarded as the thought premise of Hegel's inspecting of history as well as the "World History" in-itself in terms of their enriched contents. Philosophy of History is the historical guidance of the Philosophy of Right, and the latter becomes the former's logical content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and the Encyclopedia of the Philosophical Sciences. Through inspecting the historical and the logical moments of "Freedom Idea", we tries to indicate: (l)that "Abstract Right",
    "Moral Will" and the "Civil Society" as ethical entity constitute the genuine moments of Hegel's Modern State as actual Idea of Freedom; (2) that, in Hegel's eyes, thought, will and physical desire are three faces of the existence of human, and only Reason (the existence as thought and will) comes into the field of his philosophy, thereby the so-called indefinite moments of Idea only includes "Nature" and "Spirit".
    Marx's critique of Hegel's "Idea of History" contains some key moments: (l)Through the critique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 Marx shows the "Logical Mysticism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 and the theory of State and the "logic formulation" of Hegel's whole philosophy, and makes it clear that the essence or the genuine foundation of the antinomies in modern world lies in the universal conflicts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citizen and the conflicts of interest in civil society; (2) Through the critique of Hegel's dialectic and general philosophy, displays the "non-critical positivism" and the same "non-critical idealism" of Hegel's speculative philosophy, and Marx's positive fruit is the revolution n of philosophical-ontological principle measured by the discovery of "objectivity in-itself" and "objectivity activity";(3) through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Socialism in France and the theory wave of Communism, displays the alienation of modern labor, the positive essence of separate property and the foundation of human history as sensible activity .
    The discovery of sensible-objectivity activity principle predicates that Marx's critique of Hegel's idea of history exceeds the simple "Reversal" of "Idealism". It is precisely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new philosophical-ontological principle (sensible activity) can Marx builds up completely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frame of the "History" from Hegel's, and completes the critique of Modernity at a principle altitude through genuine positive "Historical Science": (1) Through the "Production" of "Material Conditions of life" but not "thought" and any other elements, Marx positions the concept of "Real Individuals" as the theory beginning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the analysis of "Primitive Historical Relationships" can be regarded as the broad expression of the concepts of "Sensible Activity ", "Production", "Praxis" and "Real Individuals"; (2) Through the clarifying of the character, as "alienation", of the contrary movement between "Productivity" and "Productive Relationship", "the Economical Foundation " and "Superstructure", opens up the genuine foundation of the prehistoric stage of human society which were from the "Genuine Division" to the complete realization of "Private Property", and shows clearly the necessary reformation of philosophy in post-metaphysics(ideology) age; (3) Through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as the original attempt of "Historical Science",
    displays the existential principle of capital production manner in itself and capital's significance and limit in the evolution of human history.
    In a word, this paper tries to elucidate that the difference in the "Idea of History" between Marx and Hegel can not be overlooked as som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one fact; on the contrary, it belongs to the difference of "Thing in itself. And it is the difference of philosophical-ontological foundation as well as the difference of man's existential principle and condition. The practical transition of this difference in principle or Marx's really overcoming over Hegel must stand its (his) feet on the Communism movement which would make "World-History" turning into "Human-Society".
引文
1 “理念”(Idee),王造时先生所译《历史哲学》中作“观念”,但黑格尔大多数著作的中文本的通行译法是“理念”。
    2 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第468—469页;“辩神论”(Theodicaea),或译“神正论”。
    3 可参看威廉·德雷《历史哲学》,三联书店1988,第1—5页;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6—20页。
    4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3,第3页:第285页。
    5 同上书,“序言”第2页。
    6 马尔库塞《理性与革命》,重庆出版社1993,第235—236页;第239页。
    7 参看同上书,第234
    8 参看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第396页;另外,可参看《晚期海德格尔三天讨论班纪要》,载《哲学译丛》2001年第3期,第59页。
    9 科耶夫《黑格尔、马克思和基督教》,载《驯服欲望》,华夏出版社2002,第24—25页。
    10 参看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第114—117页;《黑格尔与海德格尔》,载《哲学译丛》1991年第5期,第10页:“黑格尔一个时期在德国、以致在欧洲完全占统治地位,然后在19世纪中叶就全面瓦解;同样,海德格尔也长期统治着德国的思想舞台,今天的被抛弃也是很彻底的。人们今天期待着一个象马克思那样的人,尽管他是黑格尔的对手,他却抗议说,这个伟大的思想家被当作了死狗。”
    11 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第140—142页。
    12 参看同上书,第146页;第212页。关于波普尔所谓“决定论”的纯粹知性科学的用法,可以参看《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序”,华夏出版社1987,第1—2页。
    13 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三联书店2002,第51—53页。
    14 参看同上书,第7页;第247页。
    15 参看胡塞尔《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商务印书馆1999,第5—6页。
    16 参看同上书,第53—54页;第50页;第48页;第68页。
    17 参看列奥·施特劳斯《现代性的三次浪潮》、《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与政治哲学》、《海德格尔式生存主义导言》,载《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第98—101页;第104—108页;第126—131页。
    18 参看福柯《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1998,第163—166页。另参看莫伟民《莫伟民讲福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89—195页。
    1 参看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第12页;第14页。
    2 参看同上书,第9—10页。
    3 参看同上书,第1—8页。
    4 如前所述,黑格尔时常提及,“天意”或“理性”统治世界的观念古已有之,至少古希腊的阿那克萨戈拉就明确地提出过(参看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第80页;《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59,第343,352—353页)。但古希腊哲学家眼中的“世界”实际上并不具有现代以来的“历史”意义,即世界作为历史不过是亘古不变的理性法则永恒轮回的场所,永恒不变的真理始终凌驾于偶然性与意见之上而自身没有历史,因而哲学家根本不必关心历史,甚至“历史哲学”被看作是一个错误的表达(参看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三联书店2002,第8—10页)。
    5 参看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三联书店2002,第197—206页
    6 参看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商务印书馆1997,第109页。
    7 参看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干斯博士为原书第一版所作的序言”第4页。
    8 参看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7,第1—21页。
    9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第352页。
    10 同上书,第340页。
    11 黑格尔《哲学科学全书纲要》§303,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234—235页。
    12 参看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第8页;《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第38页。
    13 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第38—39页。
    14 同上书,第41页;第42页;第39页。
    15 同上书,第40页。
    16 至于黑格尔关于哲学与其他意识形式,特别是与经验科学及宗教之间更进一步的区别与联系的概述,可以参看《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第45—49页,以及《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59,第57—92页。
    17 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第42页。
    18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59,第97—98页。
    19 同上书,第100—101页。
    20 同上书,第98页。
    21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第375页。
    22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59,第104页: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第375页。
    23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59,第106页。
    24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第7页;第5页。
    25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第375页;第3卷,商务印书馆1959,第7页;第1卷,商务印书馆1959,第105页。
    26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59,第104—105页;第3卷,商务印书馆1959,233—234页。
    27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商务印书馆1959,第234页。
    28 同上书,第5—6页。
    29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第3—5页。
    30 同上书,第60页。
    31 关于“经验”可以作多种涵义的理解,一般所谓“经验论”的经验,主要是指“现存的外部自然界,以及表现为政治风格、主观活动的精神生活”,波墨的经验领域则是“内心的、神秘的、神圣的基督教的生活和存在”,而所谓“唯理论”似乎保留了传统形而上学的超验色彩,实际上所趋向的是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意义上的“意识经验”或《逻辑学》意义上的“范畴推演”,但在黑格尔看来往往只是从抽象的理智规定出发,偶然地联结一般经验的内容罢了。
    32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第60—61页。
    33 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第95页。
    34 参看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第59页;第63页;第101—103页;第173页;第376页。
    35 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第95页。
    36 同上书,第99页。
    37 同上书,第99—100页。
    38 同上书,第101—102页。
    39 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第111页。另参看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第9页;第60—61页。
    40 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第111页。
    41 同上书,第111—112页。
    42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第25页。
    43 参看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第112—113页。
    44 参看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第140—152页。
    45 同上书,第219页。
    46 同上书,第198页。
    47 参看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第115—117页;《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第203—209。
    48 参看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第116—117页。
    49 参看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第118页;《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66,第33页。
    50 参看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第122页。关于康德“统觉的原始—综合的统一”更详细的讨论,参看黑格尔《逻辑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76,第247—249页。
    51 参看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1978,第12页;第376页。
    52 参看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第117—121页。
    53 参看同上书,第126页;第132页;第142—143页;第150—151页。并参看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第290页;第306页。
    54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第309—311;第314页。
    55 参看同上书,第315—319页,及费希特《全部知识学的基础》,商务印书馆1986,第6—28页
    56 黑格尔《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66,第33页。
    57 参看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第314页;第376页。
    58 参看同上书,第343页;第362页;第371页;第376页。
    59 同上书,第376—377页。
    60 同上书,第371页。
    61 据黑格尔说,谢林曾对耶可比式的“思维和存在统一的原则”作过进一步的规定:“在他看来,在具体的统一里,有限的东西并不比无限的东西更真实,主观的理念也并不比客观性更真实,而且这两种不真实东西的独立的、彼此外在的结合也只不过是不真实的东西的结合。具体的统一只能说是一种过程,是一个命题里的有生命的运动。这种不可分离性只存在于上帝里;反之,有限的东西就是包含这种可分离性在内的东西。有限的东西只要是真实的,它也就具有这种统一性,不过只是在一个有限制的范围内具有统一性,正因为如此,也可以说是在两个环节的分离性中具有统一性。”(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第341页)但是,如果这种原则的区别不能在对作为绝对的具体真理表述中得到概念化的体现,区别也就成了空话。
    62 参看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第241页。
    63 参看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第152—153页。
    64 参看同上书,第154—156。
    65 同上书,第158—159页;第170页;第154页。
    66 参看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第254页。
    67 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第170—171页;并参看第164—168页。
    68 第42页。
    69 同上书,第87页。
    70 所谓将形而上学实现为“科学”,也就是说作出关于纯粹思维自身的知识来。由此,形而上学将被改造为“逻辑学”。而这里的“形而上学”在狭义上讲即是“存在论”,当“存在论”被作成“逻辑学”时,也就意味着“存在—逻辑—神”二者合一的形而上学机制的完成。对此黑格尔本人是有着充分的自觉的(参看黑格尔《逻辑学》上卷“导论”,商务印书馆1966,第47—48页),而从一种超越形而上学的思想视野而来的对这种形而上学完成形态的估价可以参看海德格尔《形而上学的存在—圣神—逻辑学机制》(载《海德格尔与有限性思想》,华夏出版社2001,第25—42页)。
    71 如邓晓芒先生关于“怀疑之路”和“真理之路”的论述(参看《思辨的张力》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第130—137页)。不过,在科耶夫与查尔斯·泰勒的提法中,似乎更倾向于三分法:前者是存在论(逻辑学)、形而上学(自然哲学与精神哲学)和现象学三分;后者是存在形式(自然哲学与精神哲学)、范畴形式(逻辑学)和意识形式(现象学)三分(分别参看《驯服欲望:施特劳斯笔下的色诺芬撰述》,华夏出版社2002,第2—13页;《黑格尔》,译林出版社2002,第189—190页)。我们这里只叙述作为黑格尔独特思想道路的“现象学”和“逻辑学”的辩证进展方式。
    72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第51页。
    73 同上书,第52—53页。
    74 同上书,第51页。
    75 同上书,第53页。
    76 同上书,第54—55页。
    77 参看同上书,第55页;第58页。
    78 同上书,第59页,并参看第57页。
    79 同上书,第59页。科耶夫由此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就是胡塞尔意义上的“现象学”,参看《黑格尔导读》,译林出版社2005,第559页。
    80 关于这一点,海德格尔在《黑格尔的经验概念》中给予了鲜明的揭示:“对于对象和概念这两个名称的使用初看起来是任意的,实际则不然。在我们看来,这种使用自始就维系于意识的本性”。(《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第183页)
    81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第60页。
    82 参看同上书,第62页。
    83 同上书,第122页。
    84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79,第259页。
    85 同上书,第271页。
    86 同上书,第265—266页。
    87 参看同上书,第272页。
    88 参看黑格尔《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66,第7页;第10—11页。
    89 同上书,第13页。
    90 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第120页。
    91 参看黑格尔《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66,第29页,第35页;《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第49页。
    92 参看黑格尔《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66,第33页;第27页。
    93 黑格尔《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66,第17页。
    94 参看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79,第272—273页。
    95 参看黑格尔《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66,第31页;《逻辑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76,第239—243页。
    96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第31页。
    97 参看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第59页;《精神现象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79,第271页。
    98 参看黑格尔《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66,第4页“原注①”。
    99 参看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79,第275页。
    100 参看黑格尔《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66,第15页;《逻辑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76,第245页。
    101 参看黑格尔《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66,第18页;第36—37页。
    102 这些说明比较集中的分布在黑格尔的下列著作中:《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66,第4—5页,第35—39页,第55—57页;《逻辑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76,第241—245页,第531—551页;《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第172—184页;《精神现象学》上卷,第30—39页。以下的叙述凡取自这些地方的,便不再一一注明。
    1 参看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第105页。
    2 参看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59,第25页。Ansichsein和Fursichsein在“逻辑学”中常常译为“自在存在”和“自为存在”。
    3 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第468页。
    4 参看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第351页;第353页。
    5 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第20页。
    6 参看同上书,第23—24页。
    7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第352页。
    8 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第34页。
    9 同上书,第35页;第28页。
    10 同上书,第9—10页。
    11 同上书,第27页;第36页。
    12 同上书,第70页。
    13 同上书,第38页。
    14 参看同上书,第21页;第36页。
    15 参看同上书,第76页;第22页;第36—37页。
    16 参看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第10—11页;《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第45页;《逻辑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76,第253页。
    17 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第38页。
    18 同上书,第36页。
    19 参看同上书,第24页。
    20 参看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第346页;《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第41页。
    21 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第72页;第64页。
    22 参看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第351页;第353页;第354页。
    23 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第59页。
    24 参看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第356页;《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第248页。
    25 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第234页;第241—242页。
    26 参看同上书,第246—247页。
    27 参看同上书,第254页;第258页。
    28 参看同上书,第258—261页。
    29 参看同上书,第262—263页。
    30 参看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第10—11页;《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商务印书馆1960,第250—251页。
    31 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第276页。
    32 参看同上书,第292—297
    33 参看同上书,第297—301页。
    34 参看同上书,第290页;第288页。
    35 参看同上书,第293页;第304—305页;第288—290页;第321—322页。
    36 参看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第358—359页;《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第288页;第323—326页。
    37 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第324页。
    38 同上书,第326—327页。
    39 同上书,第328页。
    40 参看同上书,第328页;第337—339页;第345页。
    41 参看同上书,第332—333页;第345页;第352页。
    42 同上书,第361—362页:第352页。
    43 参看同上书第352页;第355页。
    44 参看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第354页;《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第348—349页。
    45 参看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第377页;第380页;第465页;第47—49页。
    46 参看同上书,第378页;第381—382页;第385页。
    47 参看同上书,第341—342页;第389—395页。
    48 同上书,第405—406页。
    49 参看同上书,第423页;第411页;第416—418页。并参看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第360页。
    50 黑格尔特别注重“那些留在他们古代居处的日耳曼民族与那些散播在罗马帝国并和被征服各民族相混合的日耳曼民族”之间的差别,认为前者(包括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兰西等国家)更多地沾染了罗马民族的“抽象性”原则,而后者(主要指日耳曼本部、斯堪德那维亚半岛和英格兰)则保持了较纯正的日耳曼民族的“内在性”原则,并认为这种差别乃是“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及“大革命”分别发生的重要渊源。参看《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第358—360页;第431—433页;第455—457页;第464—466页。
    51 参看同上书,第10页。
    52 黑格尔《哲学科学全书纲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301页。此外,关于“自然权利”学说的“古今”差别,可以参看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三联书店2003)。不过,黑格尔也是显然不会赞同这种“古今”差别的,因为古典的“自然权利”在黑格尔看来就是“习惯法”或“伦理”,它和经过反思加以明确表述现代“实定法”一样,都应当以真 正的“自然法”或“哲学法”为自身的真理。
    53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第14页。
    54 同上书,第16—17页。
    55 同上书,第17—19页。
    56 参看同上书,第21—22页;第23—25页;第28页。
    57 参看同上书,第26页;第28—31页。
    58 参看同上书,第31—36页;第11页。
    59 参看同上书,第36—38页。
    60 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第329页。
    61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第45页。
    62 参看同上书,第50—52页。
    63 参看同上书,第54—57页。
    64 参看同上书,第41页;第112页。
    65 同上书,第116页;第119—120页。
    66 参看同上书,第121—128页。
    67 参看同上书,第128—130页;第132—134页;第161—163页。
    68 参看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79,第14页,第8—9页;《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第175—179页,第187页。
    69 参看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第190页;第195—196页。
    70 参看同上书,第197—198页;第203页。
    71 参看同上书,第211—214页。
    72 参看同上书,第58页;第212页。
    73 参看同上书,第237页;第249页;第251页。
    74 同上书,第43页。
    75 参看同上书,第165页;第168页;第253—254页。
    76 同上书,第265页;第253页。
    77 同上书,第265页;第252页。
    78 同上书,第268页;第284—285页。
    79 同上书,第283—284页。
    80 参看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第299页;第306—307页;第300页。另参看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第467—468页。
    81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第308页;第287页。
    82 参看同上书,第315页。
    83 同上书,第318—319页。
    84 同上书,第329页。
    85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第374页。
    86 参看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第14—15页;第3页。
    1 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资本论》“第二版跋”,人民出版社2001,第22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第412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第7—8页。
    4 参看同上书,第12—13页;第15页。
    5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第379页。
    6 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4—77页。
    7 同上书,第220页。
    8 参看同上书,第244—245页;第287页;第285页。
    9 参看同上书,第363页;第378页。
    10 参看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第13—14页。
    11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第8—9页。由于马克思几乎是以逐节引用的方式展开批判的,而中文版《法哲学原理》的相关部分又基本上依照着中文第1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译文,因此没有特别的需要时这里不再给出《法哲学原理》的征引线索。
    12 同上书,第9页。
    13 同上书,第10页。
    14 同上书,第10—12页。
    15 参看同上书,第15页;第18—19页;第22页;第23页。
    16 参看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59,第101页;《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第21页;《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第54页。
    17 参看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第60页;《逻辑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76,第552—553页。
    18 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第110页。
    19 参看同上书,第69—70页。
    20 同上书,第124页。
    21 同上书,第106页。
    22 同上书,第72页。
    23 参看同上书,第84页;第80页。
    24 比如,科耶夫就公开宣称马克思主义不过是实现黑格尔主义的一个“斗争和工作的规划”。参看科耶夫《黑格尔、马克思和基督教》,载《驯服欲望:施特劳斯笔下的色诺芬撰述》,华夏出版社2002,第25页。
    25 所谓“普遍均质国家”,是科耶夫率先提出的关于黑格尔绝对国家的注解。科耶夫认为黑格尔所描述的自由国家是“一个普遍的和同质的国家”:“一方面,由于国家的普遍性,我得到所有人的承认,他们全都是我的同类。另一方面,由于国家的同质性,真正地得到‘承认’的是我,而不是我的家庭、我的社会阶级,我的民族(作为一个富有的或有名望的家庭,一个统治阶级,一个强大或文明的民族,等等的‘我’)。特殊(我)直接地和普遍(国家)联系在一起,没有因‘特殊差异’(Besonderheit)而形成的屏障”。参看科耶夫《黑格尔导读》,译林出版社2005,第173页。另参看《普遍均质国家的可倡导性》,载《《驯服欲望:施特劳斯笔下的色诺芬撰述》,华夏出版社2002,第91页。
    26 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第60—61页。
    27 参看同上书,第186—187页。
    28 参看同上书,第187—188页。
    29 同上书,第170页;第174—175页。
    30 同上书,第189页。
    31 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第66—67页。
    32 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第207—208页;第213—214页。
    33 参看《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载《哲学译丛》2001年第3期,第57页;第59页。
    3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第319—320页;第316页。
    35 同上书,第320页。
    36 同上书,第316页。
    3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5,第177页。
    38 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第120页。
    39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第13—14页。
    4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第321页。
    41 同上书,第321—323页。
    42 同上书,第323页;第326页。
    43 同上书,第327—328页。
    44 同上书,第320页。
    45 同上书,第330页。
    4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12页。
    47 参看《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载《哲学译丛》2001年第3期,第55—56页。
    4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第108—109页。
    49 参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64—65页。
    50 参看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第12—13页。
    51 同上书,第205—206页:“在法中的对象是人(Person),从道德的观点说是主体,在家庭中是家庭成员,在一般市民社会中是市民(即bourgeois[有产者]),而这里,从需要的观点说是具体的观念,即所谓人(Mensch)。因此,这里初次、并且也只有在这里是从这一涵义来谈人的”。
    52 参看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第122页。
    53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第63页。
    54 关于这一点,还可参看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三节”中的相关论述,其大致的观点正与黑格尔相同。有鉴于此,伽达默尔在《20世纪的哲学基础》中说,“与无情嘲弄黑格尔的科学相比”,黑格尔更清楚地知道科学所具有的“与它本身所意识到的那些预设不同的预设”(参看《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第110页)。
    5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第336页。
    56 同上书,第335页。
    57 参看同上书,第324页;第323页;第337页。
    58 同上书,第324页。
    5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第38—39。
    60 同上书,第40页。
    61 同上书,第42页。
    6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第232页。
    63 参看同上书,第223页。
    64 同上书,第269页。
    65 参看同上书,第271—273页。
    66 同上书,第275—276页。
    67 同上书,第277页。
    68 详细的论证可以参看王德峰先生《论异化劳动学说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意义》,载吴晓明、王德峰《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当代意义——存在论新境域的开启》,人民出版社2005,第137—158页。
    6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第52页。
    7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第279页。
    71 参看同上书,第290页;第339页;第350—351页;第359页。关于“资本”作为世界历史性力量的“文明面”,还可以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86页。
    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第295—297页。
    73 同上书,第297页。
    74 参看同上书,第324页;第273页。
    75 同上书,第324—325页。
    76 参看同上书,第324页;第273页;第326页。
    77 同上书,第326页。
    78 参看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第408—409;《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59,第27—28页;《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第56—60页;《自然哲学》,商务印书馆1980,第614页。
    79 关于“人性=神性+生物性”以及“本质”与“实存”的“颠倒”仍然是形而上学命题的详细阐述,可以参看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第381—384页。至于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的误解,我们将在全文“结语”的讨论中予以简要的回应。
    80 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2002,第272—274页。
    81 参看同上书,第326页。
    82 参看同上书,第306—307页;第347页;第310—312页。
    83 同上书,第308页;第310页。
    84 同上书,第347页。
    1 可以参看吴晓明先生《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逻辑发展》中的相关论述,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第191—200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第314—315页。
    3 参看同上书,第221—222页“编者注”。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4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第163—164页。
    6 参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7—78页;第54页。
    7 同上书,第56页。
    8 参看同上书,第56页;第75页。
    9 参看同上书,第75—76页;第78页。
    10 参看同上书,第76—78页;第96—97页。
    11 同上书,第78页。
    12 同上书,第75页。
    13 同上书,第57页。
    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第273—274页。
    1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67页。
    16 参看同上书,第66—67页。
    17 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第309—310页。
    18 参看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第85—86页。
    19 参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67页;第71—72页;第77页。
    20 同上书,第77页;第66—67页。
    21 参看同上书,第67页;第78页。
    22 同上书,第67—68页。
    23 同上书,第78—80页。
    24 同上书,第80页。
    25 参看同上书,第81页;第79页。
    26 参看同上书,第81页。
    27 同上书,第81页。
    28 同上书,第81页。海德格尔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中有一些话可以作为马克思关于“意识”、“语言”和人的“关系”性存在的关系以及就此而言“人”与“动物”之间的本质差别等等思想的注解:“植物和动物虽然向来被囚缚于它们的环境中,但却从来没有自由地被摆置入存在之澄明中——而且只有存在之澄明才是‘世界’——,因此之故,植物和动物是没有语言的”;“但是,并非因为语言始终拒斥它们之故,它们才无世界地系缚于它们的环境中”,而是因为“无论在何种情形下,生物都如其所是地存在,而没有从它们的存在本身而来立身于存在之真理中并且在这样的立身中保持它们的存在的本质因素”;因此,“语言在其本质中并非一个有机体的表现,亦不是一个生物的表达。所以,语言也决不能从符号特性方面得到合乎本质的思考。语言乃是存在本身的澄明着—遮蔽着的到达”。参看《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第382—383页。
    2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第308页。
    3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第412—413页。
    3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80页。
    3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5页。
    3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82页。
    34 比如,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导言”中,就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都作为“构成一个总体的环节”归入广义的“生产”概念,而且只有这种广义的“生产”概念才在复杂化了的社会状况中保持着“物质生活本身的生产”这个初始的涵义。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40页。
    3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82页。
    36 同上书,第83页。
    37 同上书,第84—85页。
    38 同上书,第85页。
    3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32—533页。
    4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85—86页。
    41 参看同上书,第85页;第123页。
    42 参看同上书,第119—120页。
    43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3,第240页。
    44 参看《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载《哲学译丛》2001年第3期,第53页;第57页。
    45 可以参看马克思关于“工具机”以及资本生产的“有机构成”即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的基 本趋势的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第90—94页,第101—102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第427—443页,第717—721页。
    4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第307页。
    4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5页。多年之后,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重申了这一历史批判的基本思路:“事实上,通过分析找出宗教幻象的世俗核心,比反过来从当时的现实生活关系引出它的天国形式要容易得多。后面这种方法是惟一的唯物主义的方法,因而也是惟一科学的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第429页“注<89>”。)
    4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87—88页。
    49 参看同上书,第130—131页。
    50 参看同上书,第82—83页。
    51 同上书,第92页。
    52 实际上,“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说法本身是个隐喻,其真实涵义只能从特定时代的“感性的国民生活”同“客观化了的法和政治的国家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定的意识形式”之间的具体关联来把握。因此,像柯亨等人那样从“基础”一词在日常语言中的用法来定义马克思的“经济基础”的做法实在不可取,其实质是试图以“知性”思维来处理“辩证”的关系。参看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重庆出版社1989,第30—32页。
    5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18页;第252页。
    54 同上书,第119页。
    55 同上书,第90页。
    56 同上书,第132页。
    57 同上书,第98页。
    58 同上书,第100页。
    59 同上书,第124页;第82页。关于最后一点,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说过,“德国人在政治上思考其他国家做过的事情。德国是这些国家理论上的良心”。(《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第207页。)
    6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3页;第134页。
    61 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第412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2—73页。
    62 参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88页;第102页。
    63 同上书,第73页。
    64 这里所谓“感性学”,指的不是英文中所谓“美学”(aesthetics),而是指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提到的、以“对象性本质力量”为内容的“心理学”或“人的科学”。
    65 同上书,第73页。
    66 参看同上书,第57页;第66页;第55页;第75页。
    67 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第22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7页。
    6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第308页;第307页。
    69 参看同上书,第307—308页。
    70 同上书,第307页;第306页。
    7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66页“编者注②”。
    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第310—311页;第359页。
    73 阿尔都塞《黑格尔的幽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346—347页。
    74 阿尔都塞《读<资本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第55—56页。
    75 参看阿尔都塞《黑格尔的幽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362页;第365页。
    76 同上书,第365页。
    77 阿尔都塞《读<资本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第67—69页。
    7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第872页。
    7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453页。
    80 参看同上书,第490—491页;第501页。
    81 参看同上书,第452页;第505页。
    8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第683页。
    8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389—390页。
    84 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第928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第693页。
    8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第874页。
    8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第237页。
    87 同上书,第270页。
    88 同上书,第237页;第241页。
    89 参看同上书,第262页;第264—265页;第269—270页。
    90 参看同上书,第258—259页;第262—263页。
    91 同上书,第287—288页;第279页;第284—285页。
    92 同上书,第278—279页。
    9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第294页;第278页。
    9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第938页。
    95 参看同上书,第928—929页。
    96 关于马克思“资本批判”或“现代性批判”之“原则高度”的阐述,可以参看吴晓明先生《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2期;王德峰先生《论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的原则高度》,载《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30、31、44、45、46、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第二版.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第一版.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第二版.
    [4]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5] 黑格尔.逻辑学上、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1976.
    [6] 黑格尔.哲学科学全书纲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 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8] 黑格尔.逻辑学哲学全书·第一部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9] 黑格尔.自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0] 黑格尔.精神哲学——哲学全书·第三部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12] 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13]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至第四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960、1959、1978.
    [14]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5]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87.
    [16] 海德格尔.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17] 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M].北京:三联书店,2005.
    [18] 海德格尔.路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9] 胡塞尔.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0] 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21] 威廉·狄尔泰.历史中的意义[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22] 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3] 别尔嘉耶夫.历史的意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24] 保罗·利科.历史与真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5] 罗素.论历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6] 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7] 克罗齐.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8] 汤因比.历史研究上、中、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1962、1964.
    [29] 阿隆.论治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3.
    [30] 卡尔·波普.历史决定论的贫困[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1] 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1、2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2] 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M].北京:三联书店,2002.
    [33] 希拉里·普特南.理性、真理与历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34] 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3.
    [35] 施特劳斯,科耶夫.论僭政——色诺芬《希耶罗》义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36] 科耶夫等.驯服欲望:施特劳斯笔下的色诺芬撰述[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7] 贺照田主编.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学术思想评论第六辑)
    [38] 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39] 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8.
    [40] 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1] 威廉·德雷.历史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88.
    [42] 格鲁内尔.历史哲学:批判的论文[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3] 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44] 凯利.多面的历史:从希罗多德到赫尔德的历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3.
    [45]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46] 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7]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48] 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49] 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0] 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1] 阿尔多诺.否定的辩证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52] 马尔库塞.理性和革命——黑格尔和社会理论的兴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53] 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54] 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55] 施密特.历史和结构——论黑格尔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历史学说[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56] 阿尔都塞.黑格尔的幽灵:政治哲学论文集1[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7] 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58] 威廉姆·肖.马克思的历史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59] 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0] 王逢振主编.詹姆逊文集第1卷:新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1] 梅扎罗斯.超越资本——关于一种过渡理论上、下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2] 张世英主编.新黑格尔主义论著选辑上、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003.
    [63] 科耶夫.黑格尔导读[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64] 查尔斯·泰勒.黑格尔[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65] 沃·考夫曼.黑格尔——一种新解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66] 齐泽克.敏感的主体——政治本体论的缺席中心[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67]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研究室编.国外黑格尔哲学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68] 侯成亚,张桂权,张文达编译.张颐论黑格尔[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69] 贺麟.黑格尔哲学讲演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70] 张世英.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71] 邓晓芒.思辨的张力[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72] 吴晓明,王德峰.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当代意义——存在论新境域的开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3] 吴晓明.形而上学的没落——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当代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即出.
    [74] 吴晓明.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概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75] 吴晓明.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逻辑发展[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76] 吴晓明,刘日明.近代法哲学与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理论[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
    [77] 王德峰.人的本源存在与历史生存[D].上海:复旦大学,1998:
    [78] 王德峰.哲学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79] 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0] 杨耕.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1] 张汝伦.历史与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82] 韩震.历史哲学——关于历史性概念的哲学阐释[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83] R. L. E Milbum. Early Christian Interpretations of History. New York, 1952
    [84] Oscar Cullmann. Christ and lime. London, 1951
    [85] Keith Jenkins. Re-thinking History. Routledge, 1991
    [86] Thomas Albert Howard. Religion and the Rise of Historici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87] Paul Hamilton. Historicism. Routledge, 1996
    [88] Wilhelm Dilthey. Hermeneutics and the Study of History. ed. by Rudolf A. Makkreel and Frithjof Rodi.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6
    [89] Michael Allen Gillespie. Hegel, Heidegger, and the ground of Histor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
    [90] J. N. Findlay. Hegel: a Re-examination. ed. by H. D. Lewis. London, 1958
    [91] Jean Hyppolite.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Hegel's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tr. By Samuel Cherniak and John Heckma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4
    [92] Jean Hyppolite. Studies on Marx and Hegel. tr. by John O'Neill. Basic Books, Inc., 1969
    [93] Georg Lukacs. The Young Hgegl. The Merlin Press, 1975
    [94] Hans-Georg Gadamer. Hegel's Dialectic: Five Hermeneutical Studies. YaleUniversity Press, 1974
    [95] Maurice Merleau-Ponty. Adventures of the Dialectic. tr. by Joseph Bie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3
    [96] Karl lowith. From Hegel to Nietzsche: the Revolu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Thought. tr. by David E. Gree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4
    [97] Theodor W. Adorno. Hegel: Three Studies. tr. by Shierry Weber Nicholsen.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 1993
    [98] Herbert Marcuse. Hegel's Ontology and the Theory of Historicity. tr. by Seyla Benhabib.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 1987
    [99] Charles Taylor. Hegel and Modern Socie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100] Robert B. Pippin. Hegel's idealism: the satisfactions of self-consciousn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101] Stanley Rosen. G. W. F. Hegel: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Wisdom.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4
    [102] Hegel: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ed. by Alasdair Maclntyr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76
    [103] John Rosenthal. The Myth of Dialectics: Reinterpreting the Marx-Hegel Relation. Macmillan Press Ltd, 199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