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与反阐释理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论文由学术史、导论和六个章节构成。学术史主要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反阐释理论的研究状况及尚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论文的创新之处和理论意义。导论部分是对论题的总体论证和概说。首先对“阐释”与“反对阐释”的基本概念作了简要描述和界定,然后从历时的角度考察了阐释与反对阐释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时期的具体体现。论文认为“阐释”原本是《圣经》研究的一种方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兴起以后,转变为人文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成为接触和理解人文科学各类文本的基本观念,至今仍在人文科学领域起着非同小可的支配作用。20世纪60年代之后,后现代主义对深度和意义的消解,使旨在追求文本意义的阐释学方法受到了挑战,于是“反对阐释”的口号便被提了出来。根据苏珊·桑塔格的观点,反对阐释就是主张冲破一切既有的文化观念,尤其要抛弃历史感的重负,削平深度以达到对生活的直接体验。对于桑塔格等人而言,反对阐释实际上只是一种姿态或一种策略,他们并非反对阐释本身,而是反对专制的一元论;他们倡导的是一种主体间性,即一种平等对话、多元共存在的和谐状态。在这种意义上,反对阐释内涵着一种后现代的生态意识或生存伦理。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文化范式的发展演变,实际上是审美学话语的构成规则和意义方式的转变,而阐释与反对阐释正是对这种变化的最佳描述。
     第一章是全文的概述。主要从20世纪后半叶西方的社会、政治、文化语境中对反阐释理论的缘起和发展进行了总体分析,指出其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论文首先对反阐释理论产生的哲学背景作了辨析,认为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在某种程度上对反阐释理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再从60年代之后,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与美国的“反文化”潮流两方面追寻反阐释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内在逻辑;然后又概括介绍了阿兰·罗伯—格里耶、罗兰·巴尔特、苏珊·桑塔格、米歇尔·福科、雅克·德里达、吉尔·德勒兹、让·博德里亚等几位对反阐释理论发生过重要影响的后现代大家,指出“反对阐释”不只是一种文学批评主张,还是一种文化批判理论,它对传统的颠覆与反叛姿态使它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解构主义”的逻辑。
     第二、三、四章具体剖析了罗伯—格里耶、桑塔格与博德里亚的思想,通过对他们的比较研究,系统探讨了反阐释理论的美学诉求及文化意义。第二章“罗伯—格里耶:抛弃关于深度的古老神话”从格里耶对“巴尔扎克式”传统小说观念的质询与批判入手,总结出格里耶反对阐释的艺术主张:瓦解故事,消解人物,削平深度,解构意义;并以其小说《嫉妒》为例,对其所倡导的未来小说——一种反对阐释的表面小说——的主要文化特征作出了理论表述。第三章“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与新感受力”主要从“唯美主义气质”、“艺术色情学”、“疾病的隐喻”三个方面论述桑塔格独特的先锋文艺思想和对传统文化的反叛精神,并指出其反对阐释的理论主张具有的文化内涵。第四章“博德里亚:意义的阙如”首先分析了博德里亚的后现代媒介理论与仿真、超现实、内爆理论,以揭示后现代“反对阐释”的时代特征;接着讨论了博德里亚关于电子媒介时代的艺术观念:由符号构建的“超真实”文本完全终结了主体性、终结了意义、终结了历史,因而也就终结了阐释。
     第五章“反对阐释的理论特征”在以上章节的基础上对反阐释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评议,指出其语言学转向和结构主义的理论背景。基于论者对文学的独特看法——文学虚构现实、文学是一种不及物的语言行为——而否定文学是意义的载体,从而反对阐释,认为应该把它理解为一种形式主义美学或诗学;同时,认为反阐释理论作为对阐释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应该归并在阐释学的理论体系中讨论,即视其为阐释学发展的一个阶段——一种后现代阐释学。
     第六章“反对阐释之后:走向文本的社会学”是对反阐释理论作出的辨证思考和总结。认为反阐释理论的基本诉求是文本社会学,而20世纪现代社会学的形式转向和当代批判理论的文化转向两方面也预示着这样一种理论走向。
The dissertation is composed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troduction and six chapters. In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about the topic against interpretation home and abroad is reviewd, and the innov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dissertation are put forward. The introduction generally argues for the topic, and summarizes the chief points. It briefly describes and defines the basic concepts of "interpretation" and "against-interpretation". Furthermore, it diachronically surveys the concrete embodiment of interpretation and against-interpreta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interpretation" is a method of study of " the Bible" in the original meaning. It changes into a general methodology studying the humanities after the start of the Renaissance and the Reformation, and it has already become a basic mode of thought that touches and understands all sorts of texts, even dominant one in the field of the humanities nowadays. Post-modernism being against the depths and content after 1960s, the notion of interpretation just for pursuing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God or author) faces big challenges. Thereupon, the claim against interpretation is brought forward. According to Susan Sontag, Against-interpretation is to break away from all the existing cultural notions, especially to abandon the load of the sense of history and flatten the depths so that the life can be experienced directly. As far as Sontag and those who share ideas with her are concerned, against-interpretation is only a attitude or strategy in fact. They are against not interpretation itself but arbitrary monism. They advocate an intersubjectivity, namely a harmonious state of equal dialogue and numerous distinct ideas coexistence. In this sense, a post-modern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or subsisting ethic is connoted within the idea against interpretation. The evolution of cultural paradigm from modernism to post-modernism means in fact the change of composing rules and meaning mode of aesthetic discourse, and interpretation and against-interpretation are just the best description about this change.Chapter one is a summary of the dissertation. It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against interpretation mainly from the western social, political, cultural context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pointing out its roots of society and thoughts. The paper firstly examines the philosophical background. It holds that philosophical currents such as phenomenology and existentialism have an effect on this theory to some degree, and then traces the inner logic of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from post-modernism and "anti-cultural" trend. Afterwards, it generalizes several important post-modern theorists such as Alain Robbe-Grillet, Roland Barthes, Susan Sontag, Michel Foucault, Jacques Derrida, Gilles Deleuze, Jean Baudrillard and so on. The paper proposes that "against-interpretation" is not only a literary critical claim, but also a cultural theory. Its attitude that overthrows and rebells tradition makes it inevitably tend towards the logic of deconstruction.
     Chapter two, chapter three and chapter four analyze in detail of Robbe-Grillet, sontag and Baudrillard respectively, and systematicly discuss the aesthetics pursuit and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the theory against interpretation through comparing the thoughts of them. Chapter two, "Alain Robbe-Grillet: Giving up the Old Myth concerning Depth", questions and criticizes the traditional novel concept of Balzac in the first place, summing up his artistic opinions against interpretation: deconstructing narration, clearing up character; flattening depth, removing meaning. Then, taking "jealousness" for example, make a theoretical representation of major cultural features of surface novel—a future one advocated by him. Chapter three, "Susan Sontag: Against Interpretation and New Sensibility", specifically comments sontag's particular avant-garde ideas and determination against traditional culture by explaining throughly three aspects of the temperament of aestheticism, artistic eroticism and metaphor of illness. Chapter four "Baudrillard: the Absence of Meaning", analyzes post-modern media theory and simulacrum, hyperreality, implosion of Baudrillard, so that the era characteristic of against-interpretation is revealed. Futhermore, the paper discusses his artistic opinions in the electronic media age: that is to say, hyperrealistic text made of signs ends subjectivity, meaning and history completely, so interpretation is also ended.;
     Chapter five "Theoretical Features of Against-interpretation" analyzes and comments furtherly the theory against interpretation based on above chapters. It points out its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the linguistic turn and structuralism. Because advocates of the theory hold a particular perspective—literature recreates reality, literature is a linguistic action referring to nothing, they deny the concept that literature is carrier of meaning, and they are against interpretation. According to this understanding, the paper believes that the theory against interpretation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formalistic aesthetics or poetics. At the same time, it shoud be put in the system of Hermeneutics, say, looked upon as a stage of Hermeneutics—post-modern Hermeneutics.
     Chapter six, "after Against-interpretation: Approaching Textual Sociology", makes a logical consideration and conclusion. The paper holds that the basic pursuit of the theory against interpretation is textual sociology, and such a theory trend is predicated by twentieth century formalistic turn of modern sociology and cultural turn of contemporary critical theories.
引文
(美) 苏姗·桑塔格:《反对阐释》,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年版。
    (美) 苏姗·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年版。
    (美) 苏姗·桑塔格:《重点所在》,陶洁、黄灿然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版。
    (美) 苏姗·桑塔格:《论摄影》,艾红华、毛建雄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9年版。
    (德) 瓦尔特·本雅明、苏珊·桑塔格等:《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吴琼、杜予编,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美)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美)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美)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美)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版。
    (美)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 2003年版。
    (美)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杰姆逊:《语言的牢笼——马克思主义与形式》,钱佼汝、李自修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5年版。
    (英) 肖恩·霍默著:《弗雷德里克·詹姆森》,孙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王逢振主编:《詹姆逊文集》第2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王逢振主编:《詹姆逊文集》第4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荷) 佛克马、伯顿斯:《走向后现代主义》,王宁等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
    (法)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后现代主义》,赵一凡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年版。
    (法)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山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7年版。
    (美) 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欧阳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盛宁:《二十世纪美国文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北京:三联书店 1997年版。
    汪民安等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陈永国:《文化的政治阐释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张国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年版。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年版。
    (美) 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版。
    (英) 约翰·斯道雷著:《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英) 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年版。
    (法) 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田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英) 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版。
    (英) 特里·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英) 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年版。
    (英)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年版。
    (英) 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版。
    (英) 史蒂文·康纳:《后现代主义文化》,严忠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年版。
    (美)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 1989年版。
    (美)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高銛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7年版。
    (法) 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年版。
    (法) 雅克·德里达:《书写与差异》,张宁译,北京:三联书店 2001年版。
    (美) 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年版。
    (法) 安托瓦纳·贡巴尼翁:《现代性的五个悖论》,许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年版。
    (英) 玛格丽特·罗斯:《后现代与后工业》,张月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美) 史蒂文·塞德曼编:《后现代转向》,吴世雄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德) 彼得·比格尔:《先锋派理论》,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年版。
    (英) 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韩敏中译,北京:三联书店 2002年版。
    (德) 阿尔布莱希特·维尔默:《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辩证法》,钦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年版。
    (英) 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版。
    (法) 罗兰·巴尔特:《恋人絮语——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汪耀进、武佩荣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法) 罗兰·巴尔特:《S/Z》,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法) 罗兰·巴尔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啬啬、许绮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汪民安:《谁是罗兰·巴尔特》,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英) 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年版。
    (英) 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年版。
    陆扬、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1年版。
    (法) 吕西安·戈尔德曼:《隐蔽的上帝》,蔡鸿滨译,天津:白花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
    李鹏程主编:《当代西方文化研究新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法) 罗杰·加洛蒂:《论无边的现实主义》,吴岳添译,天津:白花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
    汪民安、陈永国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张旭东:《批评的踪迹》,北京:三联书店 2003年版。
    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 1996年版。
    (美) H·G·布洛克:《美学新解》,滕守尧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英) 戴维·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卢晖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年版。
    (美) 希利斯·米勒:《重申解构主义》,郭英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美) 乔纳森·卡勒:《论解构》,陆扬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法) 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9年版。
    (法)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 2003年版。
    (法) 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8年版。
    (法) 米歇尔·福柯:《词与物》,莫伟民译,北京:三联书店 2001年版。
    (法) 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英) 约翰·斯特罗克:《结构主义以来》,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英) 路易斯·麦克尼:《福柯》,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汪民安:《福柯的界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版。
    佘碧平:《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0年版。
    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8年版。
    杨小滨:《否定的美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9年版。
    (法) 茨维坦·托多洛夫:《批评的批评——教育小说》,王东亮 王晨阳译,北京:三联书店 2002年版。
    葛林等编译:《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下),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年版。
    (美) 查尔斯·鲁亚斯:《美国作家访谈录》,粟旺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5年版。
    伍蠡甫主编:《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年版。
    袁可嘉编:《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上、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年版。
    罗钢、王中恺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版。
    王治河主编:《全球化与后现代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王治河:《扑朔迷离的游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3年版。
    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上、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年版。
    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年版。
    柳鸣九主编:《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年版。
    柳鸣九主编:《二十世纪现实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年版。
    柳鸣九编选:《新小说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年版。
    衣俊卿等著:《20世纪的文化批判》,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年版。
    (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 1988年版。
    (法) 罗兰·巴尔特:《罗兰·巴尔特随笔选》,怀宇译,天津:白花文艺出版社 1995年版。
    (法) 罗兰·巴尔特:《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敖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法) 罗兰·巴尔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蔷蔷、许绮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卡勒尔:《罗兰·巴尔特》,北京:三联书店 1988年版。
    (英) 马尔科姆·巴纳德:《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常宁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年版。
    (法) 雅克·拉康、让·博德里亚等:《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吴琼编,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法) 让·博德里亚:《完美的罪行》,王为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年版。
    (法) 让·博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美) 莫瑞·克里格:《批评旅途:六十年代后》,李自修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美) 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年版。
    (德) 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锋译,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3年版
    (德) 阿多尔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德)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3年版。
    (美) 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北京:三联书店 1989年版。
    (美) 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李小兵等译,北京:三联书店 1989年版。
    (美) 马尔库塞:《理性与革命》,程志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3年版。
    (美) 爱德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 2002年版。
    (美) 理查德·沃林:《存在的政治》,周宪、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年版。
    (加) 诺斯洛普·弗莱:《现代百年》,盛宁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瑞士)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年版。
    (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杨照明、艾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年版。
    (美) 艾尔伯特·鲍尔格曼:《跨越后现代的分界线》,孟庆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年版。
    (法) 莫里斯·布朗肖:《文学空间》,顾嘉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年版。
    (美) 布鲁斯·罗宾斯:《全球化中的知识左派》,徐晓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法) 让·保尔·萨特:《自我的超越性》,杜小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年版。
    (美) 安德鲁·芬伯格:《可选择的现代性》,陆俊、严耕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版。
    欧力同:《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7年版。
    (美) 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美) 斯坦利·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文楚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美) 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年版。
    (美) 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董洪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年版。
    陈学明等:《社会水泥》,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英) 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
    (美) 欧·奥尔特曼等:《文化与环境》,骆林生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1年版。
    (德) 恩斯特·卡曲尔:《人文科学的逻辑》,沉晖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美) 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年版。
    (美) 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 1984年版。
    (美) 阿瑟·A·伯格:《一个后现代主义者的谋杀》,洪洁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王予霞:《苏姗·桑塔格纵论》,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4年版。
    王纪人:《文艺学教程》,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3年版。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朱立元等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六卷、第七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年版。
    王晓升:《走出语言的迷宫—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概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年版。
    (法) 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年版。
    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
    张奎志:《体验批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美)赫施:《解释的有效性》,王才勇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9年版。
    殷鼎:《理解的命运》,北京:三联书店 1998年版。
    (德)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王才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洪汉鼎编:《理解与解释》,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1年版。
    (意) 埃科等:《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7年版。
    (德) 汉斯·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顾建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年版。
    张清民:《艺术解释的向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陈永国等编:《本雅明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版。
    (德) 瓦尔特·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均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年版。
    (德) 《发达资本主义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北京:三联书店 1989年版。
    (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2年版。
    (法) 吕西安·戈尔德曼:《隐蔽的上帝》,蔡鸿滨译,天津:白花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
    (法) 吕西安·戈尔德曼:《论小说的社会学》,吴岳添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版。
    (法) 雅克·里纳尔《小说的政治阅读》,杨令飞、吴延晖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0年版。
    (匈)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年版。
    张亮、吴勇立编译:《卢卡奇早期文选》,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匈) 卢卡契:《完美特性》第1卷,徐恒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年版。
    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北京:三联书店 2004年版。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实在界的面庞》,季广茂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版。
    (俄)罗赞诺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大法官”》,张百春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年版。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年版。
    (美)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董红钧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2年版。
    《罗兰·巴特随笔选》,怀宇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5年版。
    (美)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9年版。
    (美)苏姗·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年.版。
    陆扬:《后现代性的文本阐释:福柯与德立达》,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0年版。
    李建盛:《理解事件与文本意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年版。
    (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冯建三译,北京:三联书店 2003年版。
    (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年版。
    (美)大卫·库尔珀:《纯粹现代性批判——黑格尔、海德格尔及其以后》,臧佩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年版。
    (英)雷蒙德·威廉斯:《现代主义的政治——反对新国教派》,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年版。
    (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英)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桂万先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年版。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9年版。
    (美)诺尔曼·布朗:《生与死的对抗》,冯川、伍厚恺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德)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谢少波、王逢振:《文化研究访谈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版。
    (美)斯蒂芬·K·怀特:《政治理论与后现代主义》,孙曙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包亚明主编:《现代性的地平线——哈贝马斯访谈录》,李安东、段怀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利奥塔访谈、书信录》,谈瀛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包亚明主编:《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包亚明主编:《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比)乔治·布莱:《批评意识》,郭宏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周宪等编:《当代西方艺术文化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周宪:《现代性的张力》,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陈晓明:《无望的叛逆——从现代主义到后—后结构主义》,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刘北成:《本雅明的思想肖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
    (匈)卢卡奇:《理性的毁灭》,王玖兴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方汉文:《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拉康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法)阿兰·罗伯—格里耶:《嫉妒·去年在马里安巴》,李清安、沈志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仰海峰:《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境到符号之境—早期博德里亚思想的文本学解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陶东风:《破镜与碎影》,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陈晓明:《后现代的间隙》,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法)罗歇—米歇尔·阿勒芒:《阿兰·罗伯—格里耶》,苏文平、刘苓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英)约翰·斯特罗克编:《结构主义以来》,渠东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法)伊夫·塔迪埃:《20世纪的文学批评》,史忠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法)雅克·德里达:《文学行动》,赵兴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美)布罗姆:《批评、正典结构与预言》,吴琼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赵宪章主编:《西方形式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荷) 佛克马、易布斯:《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林书武等译,北京:三联书店 1988年版。
    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年版。
    耿占春:《叙事美学——探索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小说》,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章国锋、王逢振主编:《二十世纪欧美文论名著博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8年版。
    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张中载、王逢振等编:《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
    张德明:《批评的视野》,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美)约翰·费斯克等编:《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李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约瑟夫·斯特劳巴哈、罗伯特·拉罗斯:《今日媒介: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熊澄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瓦茨拉夫·哈维尔:《哈维尔文集》,崔卫平译
    王予霞:《“反对释义”的理论与实践》,《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第4期。
    王予霞:《反对释义与错位的感受》,《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王秋海:《“矫饰”与前卫——解读苏珊·桑塔格的<“矫饰”笔记>》,《文艺研究》,2004年第2期。
    贝岭、杨小滨:《重新思考新的世界制度—苏姗·桑塔格访谈录》,《天涯》1998年第5期。
    刘萍:《一个追寻自我的美国梦》,《文艺报》,2001年3月13日。
    王予霞:《超现实性与摄影文学》,《文艺报》,2001年12月14日。
    王秋海:《桑塔格——追求艺术特性的斗士》,《文艺报》,2002年6月11日。
    邓金明:《在桑塔格的标记下》,《文汇报》,2004年6月15日。
    周宪:《文化研究:学科抑或策略?》,《文艺研究》,2004年第4期。
    陶东风:《“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讨论会综述》,《文艺争鸣》,2000年第4期。
    石恢:《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理论月刊》,1999年第8期。
    李俊:《文化研究与文学批评》,《当代文坛》,2001年第5期。
    吴炫:《文化批评与文学文化批评》,《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2期。
    程金海:《中国语境中的文化批评之反思》,《江淮论坛》,2004年第1期。
    V. Leitch, Deconstructive Critic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3.
    Jonathan Culler, Structuralist Poetics: Structuralism, Linguistics, and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5.
    Jonathan Culler, On Deconstruction: Theory and Criticism after Structuralis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2.
    Jonathan Culler , The pursuit of signs : Semiotics , Literature , Deconstruction . Ithaca :Corncll University Press, 1981.
    Jonathan Arac , Critical Genealogies : Historical Stuations for Postmodern Literary Studies ,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1989.
    
    Roland Barthes , The Pleasure of the Text, Jonathan Cape , 1976.
    Roland Barthes , Critical Essars , English trans. : Wvanston : Noe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 1972.
    Paul Bove , Deconstructive Poetics : Heidegger and modern American Poety ,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0.
    
    A . J . Austin ,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David Bleich , Subjective Criticism , Baltimore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1978.
    Jean Baudrillard , The Mirror of Productio , Trans, by Mark Poster , Telos Press 1975.
    Jean Baudrillard ,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 Trans, by Sheila Faria Glase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4.
    Jean Baudrillard , In the Shadow of the Silent Majorities , Trans.by Paul Foss , John Johnston and Paul Patton , New York 1983.
    
    Daniel Bell,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 New York : Basic Books , 1976.
    John . M . Ellis , Against Deconstruction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1989.
    Michel Foucault, "Thuth and Power" In Power / Knowledge , New York , 1980.
    Ihab Hassan , the Postmodern Turn : Essays in Postmodern Theory and Culture , Ohio State University ress , 1987.
    
    Fredric Jameson , The Prison-House of Language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1972.
    Fredric Jameson , 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Narrative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ct , Ithaca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1.
    Fredric Jameson , "foreword" to Jean-Francois Lyotaed ,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 A Report on Knowledge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1984.
    Fredric Jameson , Postmodernism ,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1.
    Douglas Kellner , Jean Baudrillard:From Marxism to Postmodernism and Beyond , Cambridge : Polity, 1989.
    Douglas Kellner: Boundaries and Borderlines : Reflections on Baudrillard and Critical Theory, in Current Perspectives in Social Theory . 1988.
    Jean Baudrillard . 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 . Trans.Charles Levin , Telos Press, 1981.
    Jean Baudrillard : In the Shadows of the Silent Majorities, Tr.Paul Foss , John Johnston and Paul Patton , New York , 1983.
    Jean-Francois Lyotard ,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 A Report on Knowledge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4.
    
    J . Hillis Miller, The Ethics of reading ,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1987.
    Charles Newman , The Post-modern Aura: The Act of Fiction in an Age of Inglati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Press, 1985.
    
    Sayres Sohnya, Susan Sontag, Routledge , Chapman and Hall, Inc .1990.
    Carl Rollyson and Lisa Paddock,Susan Sontag:the Making of an Icon,New York, London : w . w . Norton & Company , Inc . 2000.
    
    Susan Sontag, Against Interpretation and Other Essays , New York : Farrar Straus Giroux ,1966.
    Susan Sontag, Styles of Radical Will, Farrar Straus Giroux, 1969.
    Susan Sontag , On Photograph , Farrar Straus Giroux , 1977.
    Susan Sontag ,Illness as Metaphor, Farrar Straus Giroux, 1978.
    Susan Sontag, Under the Sign of Saturn, Farrar Straus Giroux, 1980.
    Susan Sontag , Aids and Its Metaphors , Farrar Straus Giroux, 1989
    Susan Sontag,Where the Stress Falls , Farrar Straus Giroux ,2001.
    Susan Sontag , 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 , Farrar Straus Giroux , 2003.
    Susan Sontag , The Benefactor, New York : Farrar Straus Giroux ,1963.
    Susan Sontag, Death Kit, New York : Farrar Straus Giroux , 1967.
    Susan Sontag , I'etcetera, New York : Farrar Straus Giroux , 1978.
    Susan Sontag , The Volcano Lover , New York:Farrar Straus Giroux , 1992.
    Susan Sontag , In America, New York:Farrar Straus Giroux , 200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