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时期历史题材小说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迄今为止,理论界、评论界对历史题材小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这些成果大多只是针对单一类型的历史题材小说进行的研究与论证。面对不同题材的历史小说,理论界表现出的是冷、热不均的研究态势。“热”,指的是众多专家、学者将注意力大多拘泥于“新历史”的小说上面。多年来,理论界对“新历史”小说与西方新历史主义思潮的研究论文多如牛毛。可以说,中国“新历史”小说之所以在新时期中国小说主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理论界、评论界所做的贡献是巨大的。另一方面,伴随着清宫历史电视剧的热播,以二月河、唐浩明、凌力等作家创作的作品为代表的长篇古代历史题材小说(尤其是明清历史题材小说)也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热情关注与研究。尤其是在《张居正》获得“茅盾文学奖”之后,古代历史题材小说更加受到重视,一大批有分量的学术论文应运而生。但是,我们也能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看到,学术界对古代历史题材小说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个别作家、个别作品的个案层面之上,还远没有达到系统化、理论化的高度。热的只是几个作家、几部作品。既然历史题材小说研究有热的一面,那么也就必然有冷的一面。“冷”的主要表现有:(1)研究视角单一,政治标准仍在主导研究者视野。(2)研究方法单一,对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古代历史题材小说的研究没有采用普适性的现代性理论,仍在用框架式的话语来阐释、评论文本。(3)更多地将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纳入到“战争”的序列中进行解读,忽略了其自身文学题材的丰富性。(4)以偏概全,忽略了全球化与新的文化语境对新时期历史题材小说的影响。(5)研究视野狭隘,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古代历史题材小说、新历史小说的研究各自为政,各有各的阐释、分析,却没有人将三者联系起来进行考查。
     由此可见,新时期历史题材小说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背后,呈现出一种不平衡与失重的混沌状态,不同题材的历史小说受到的待遇是各不相同的。尤其严重的是,各种不同题材的历史小说之间缺乏有效、合理地沟通与联系。在学术界的眼中,它们被视为一个个单独的结构,结构与结构之间是孤立的、没有联系的,表现出明显的疏离态势。我们只能见到结构内部的梳理与对话,而无法见到结构之间的互相交流。由此可见,近年来理论界对新时期历史题材小说的梳理与研究只是一种历时性的演示,展现给我们的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线性文学史框架。但实际的情况是,多种历史题材小说齐头并进(有出现的时间早晚之分),它们在多元化的社会语境下对历史所发出的音响是喧闹与复杂的。本人在阅读大量新时期历史题材小说与西方历史哲学理论的基础上,拟对新时期历史题材小说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结构性的统一论述,从而理清新时期历史题材小说的脉络,全面揭示其审美价值、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
     绪论部分,首先是梳理中国古代小说与历史的渊源,阐明中国古代小说是怎样在与历史的纠缠不清中脱颖而出的。其次,介绍中国近现代历史题材小说的命名与发展,以及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兴盛与衰落情况。第三,介绍新时期开始之后,中国历史题材小说的发展概况。最后,对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古代历史题材小说、新历史小说做出初步的划分与定义。
     第一章主要论述新时期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本章共分四节,第一节新时期政治、文化语境下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探讨了在新的政治、文化语境下,中国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发展概况。本节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命名进行了探源;第二部分介绍了新时期初始的政治语境与文化语境;第三部分叙述了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发展脉络。第二节归纳了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民族国家视野下的革命史诗品格。本节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形式上论述了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波澜壮阔的历史空间;第二部分从内容上总结了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史诗性的宏大叙事与客观历史的真相。第三节从“由神到人、向内转的平凡人生”、“抽空阶级意识的各色终生相”、“传奇性的叙事模式”、“侠气与匪气的世俗英雄主义”四个方面论述了新时期革命英雄形象的嬗变。第四节从“现代性”的角度论述了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两个关键词“国民性”与“革命”。
     第二章论述新时期的古代历史题材小说。本章共分五节,第一节主要从主流政治视野下的民族、阶级斗争史出发,概括了80年代前期古代历史题材小说。第二节探讨了80年代中期以后的古代历史题材小说的生成背景——三足鼎立的文化板块,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80年代中期以后古代历史题材小说的创作情况。第二部分介绍了新时期三足鼎立的文化立场。第三节从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立场出发,概括了古代历史题材小说民族、国家、史诗三大特性。共分为三部分,一是主流文化意识形态“实用理性”关照下的“以史为鉴”;二是民族国家视野下的大历史图景;三是史诗视野下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第四节从面对全球化语境的精英知识分子立场出发,概括了古代历史题材小说中历史与文化的想象张力。在探讨了新时期知识精英立场下的历史传统文化全息图景之后,分别介绍了文人士子的辛酸史、帝王将相的荣辱史以及纷繁的儒、道、释文化史。第五节从大众民间文化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古代历史题材小说的逸趣。本节首先介绍了读者期待视野下的大众文化与民间通俗文化;其次,推出了大众民间文化的天命史观:循环;第三,详细考查了古代历史题材小说的情欲叙事;第四,介绍了来自民间的通俗文学形式:传奇与章回体。
     第三章论述新时期的新历史小说。本章共分七节,第一节介绍了西方新历史主义的有关理论,理清了“新历史主义小说”与“新历史小说”之间的纠葛,并为“新历史小说”进行定义。第二节,从解构与建构的角度,阐释了新历史小说对传统权威话语与宏大叙事的消解。第三节,从家族史、生活史、战争史、民家史、生存史五个角度描绘了新历史小说中纷繁的历史图景,展现了作家对历史主体的重新体认与建构。第四节介绍了新历史小说中的人与人性。第五节描绘了历史的偶然性与神秘性。第六节通过介绍新历史小说中作者搭构的共时性、循环型的时空体,展现了历史的寓言化。第七节主要阐释新历史小说的后现代性特征,包括:戏谑、反讽、戏仿等样式。
     结语部分主要是借用“互文性”这一文学评批工具,对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古代历史题材小说、新历史小说进行比较。通过“史诗性”与“反史诗性”、“螺旋上升”中的必然与“循环往复”中的偶然、“英雄”—“帝王将相”—“人”、三种不同的文本背后的历史观念四组新时期历史题材小说中隐性联系的“互文性”比较,得出最终的结论,即:只有掌握了“现代性”这把钥匙,我们才可以彻底打通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古代历史题材小说、新历史小说的界限,对它们加以系统性的整体考察,从而实现对新时期历史题材小说的总体把握。新时期的历史题材小说始终对应着中国“现代性”的进程,没有现代性,就不会有新时期历史题材小说。它从现代性中来,它到现代性中去,它始终与现代性进行着文学的互动与精神的沟通,并始终参与着现代性的民族国家想象建构。
So far, plentiful and substantial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on the research and study of history novels both in the theoretical and critical societies. However, most of these research and study aim at a single type of historical novel research and study. Confronted with varies and different kinds of novels, scholars in theoretical field have shown quite different attitudes which can be defined as two types, that is an unbalanced“Hot”and“Cold”attitudes or attention paid on them.“Hot”refers to that the scholars pay much more attention to“new history novels”. In recent years, a great number of research papers on both Chinese“new history novels”and western new historical theories have been numberless as the sand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We also can say both theoretical and critical circles have really make tremendous contributions to“new history novels”which is in the highest flight in the modern period. On the other hand, along with the history teleplay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more and more scholars ar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voluminous history novels (especially those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omposed by Er Yuehe, Tang Haoming, Lingli, etc. Especially after“Zhang juzheng”was awarded the the“Maodun literature award, the ancient history novels have drawn more attention, so a great number of important or valuable academic papers have appeared. But we can see from these researches that the researches on the history novels just rest on individual studies and fewer works appear which is far away from systemization and theorization. And when it comes to the“cold”, it refers to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1. Authors’points of view , to certain degree are still under the control of given political standards. And the visual angle for the research is also very simple. 2. The research methods are singular, and people don’t adopt widely applicable modern theory in their research into the historical and the theoretical novels and interpret and comment the literature texts in a certain formal language. 3. The revolutionary novels are interpreted or explained as warlike works, ignore their literary abundances. 4.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and new culture on the historical novels in modern period is ignored.5. Researches are made in a relative narrow eye shot, and research for revolutionary historical novels, ancient historical novels and new historical novels are actually carried out in their own ways, interpreted or analyzed severally, which cause people to fail to make a good use of the three elements to make an effective research for literature works.
     Therefore,behind the great success of the researches on historical novels in the new period, It appears still in a state of mess and unbalance, different types of novels are interpreted or read differently. Especially different types of the historical novels are isolated or disconnected reasonably and effectively. It seems that the researches 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blooming in many ways, is still in a disordered and complicated situation. By reading a great number of historical novels in new period and based on the western historical philosophic theories, my paper intends to discus the historical novels in modern period as a whole in a more systemic way, so as to find out the internal regulations of them and reveal their esthetic,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values.
     In the introduction part, I tal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novels in the old days and the history of china, in order to find out how these novels emerged in history. After that, I talk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definition of the historical novels in the new period, and its rising and declining since the new China was founded. Then I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novels in the new period. At last I give the definitions to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ical novels, ancient and the new period’s historical novels and so on.
     Chapter one, divided into 4 sections, mainly talks about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ical novels in the new period. The first section , divided into 3 parts, deal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ical novels under the new political, cultural situations in the new period; The second section generalizes the ep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revolutionary novels in the new period. The third section introduces the way how the features of heroes changed during the new period in four aspects. The forth section, from the angle of the so called“modernity”, discuses the two keywords of revolutionary historical novels in the new period:“subject”and“revolution”.
     Chapter two, divided into 5 sections, discuses the ancient historical novels. In the first section, I generalize the ancient historical novels written and published before 1980s; In the second section, I talk about the background of the structure of ancient historical novels in the middle of 1980s; The third section mainly generalizes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historical novels, that 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ity, country and epic. The forth section generalizes the power of imaginary in ancient historical novels. The last section talks about the main interest of ancient historical novels.
     Chapter three, divided into 7 sections, talks about the historical novels in the new period. Section one introduces the western new historical theories, defines the new historical novels. Section two introduces how the historical novels in the new period explain the history. Section three shows how the writers recognize the historical novels in the new period. Section four introduces the human and human nature in the historical novels in the new period. Section five describes the contingency and historical mysticism. Section six introduces the allegoricalization of history. Section seven mainly explains the postmodernist feature of historical novels in the new period.
引文
[1]郁达夫:《历史小说论》,严家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 1917 年——1927 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年 2 月版,第 447 页。
    [2]《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商务印书馆 1994年版,第 776 页。
    [3]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 页。
    [4]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 页。
    [5]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 页。
    [6]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 页。
    [7]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2 页。
    [8][意]克罗齐:《历史和编年史》,转引自《历史的话语》,汤因比著、张文杰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3 月版,第 400 页。
    [9][意]克罗齐:《历史决定论和“历史哲学”》,转引自《历史的话语》,汤因比著、张文杰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 3 月版,第 425 页。
    [10]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年 6 月版,第 396 页
    [11]][英]汤因比等著、张文杰编:《历史的话语·译文集序》,广西师范学出版社,2002 年 3 月版,第 10 页。
    [12][德]恩格斯:《反杜林论》转引自转引自欧阳健:《古代小说与历史》,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6 月版,第 2 页。
    [13]周谷城:《历史完形论》,蒋大椿主编:《史学探渊》,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1年版,第 437 页。
    [14]参见方正耀:《中国小说批评史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9页至第 10 页。
    [1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8 页
    [16]刘知几:《史通·直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第 194 页。
    [17]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中华书局,1962 年版第 45 页
    [18]朱希祖《中国文学通论》,重庆独立出版社,1943 年版,转引自欧阳健:《古代小说与历史》,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6 月版,第 20 页。
    [19]转引自欧阳健:《古代小说与历史》,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6 月版,第24 至 25 页。
    [20]翦伯赞:《史料与史学》,转引自欧阳健《历史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 年版,第 4 页。
    [21]干宝:《搜神记自序》,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一二七,中华书局,转引自欧阳健:《古代小说与历史》,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5年 6 月版,第 31 页。
    [22]翦伯赞:《略论中国文献学上的史料》,《史料与史学》,北京出版社 1 月版,转引自欧阳健:《古代小说与历史》,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6 月版,第 34 页。
    [23]周谷城:《中国史学之进化》,生活书店,1946 年版,转引自转引自欧阳健:《古代小说与历史》,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6 月版,第 35 页。
    [24]钱仲书:《管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 1979 年版,第 163 页。
    [2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5 页。
    [26]欧阳健:《古代小说与历史》,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6 月版,第 43 至 48页
    [27]吴晗:《历史中的小说》,上海:《文学》二卷六号,1934 年 6 月 1 日。
    [28]阿英:《晚清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1 页。
    [29]梁启超:《告小说家》,《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转引自路文彬《历史想象的现实诉求》,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 年版,第 25 至 26 页。
    [30]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梁启超文集》,转引自路文彬《历史想象的现实诉求》,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 年版,第 26 页。
    [31]夏曾佑:《小说原理》,转引自路文彬《历史想象的现实诉求》,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 年版,第 29 页。
    [32]周作人:《论文章之意义及其使命因及中国近代论文之失》,《周作人集外文(1904—1925)》,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1995 年版,第 38 页,。
    [33]胡适:《胡适论短篇小说》,《新青年》(第 4 卷第 5 号),1918 年。
    [34]鲁迅:《华盖集·这个与那个一一读经与读史》,转引自林荣松《论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历史小说》,《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三期,总第 66 期。
    [35]鲁迅:《罗生门·译者附记》,《晨报:副刊》,1921 年 6 月 17 日。
    [36]鲁迅:《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转引自林荣松《论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历史小说》,《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三期,总第 66 期。
    [37]郁达夫:《历史小说论》,《创造月刊》第 1 卷第 2 期,1926 年
    [38]《郁达夫小说论》,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总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版
    [39]郭沫若:《从典型说起》,《质文》第 2 卷,第 1 页 1936 年。
    [40]郭沫若:《孤竹君之子·幕前序话》,《创造季刊》第 1 卷,第 4 期,1923年。
    [41]王瑶:《中国新文学稿》,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1 版
    [42]徐沉泗等:《郑振铎选集·题记》,万象书屋 1936 年
    [43]郭沫若:《历史人物(序)》,《郭沫若全集·历史篇(第 4 卷)》,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第 1 页。
    [44]黄子平《革命·历史·小说》,《当代作家评论》2001 年 2 期
    [45]金汉:《中国当代小说艺术演变史》,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4 月版,第131 页版
    [46]李阳春:《新时期历史小说的走向》,《衡阳师专学报(哲社版)》,1996 年第二期
    [47]冯雪峰:《论<保卫延安>》,杜鹏程《保卫延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年版,第 1 页。
    [48]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人民文学》1959 年 6 月
    [49]金汉:《中国当代小说艺术演变史》,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4 月版,第149 页。
    [50]吴秀明:《论世纪之交历史题材小说的现代性进程》,《长江学术》2002 年11 月。
    [51]黄子平:《革命·历史·小说》,《当代作家评论》,2001 年第 2 期。
    [52]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0 页。
    [53]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06 页。
    [54]见洪子诚:《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第 9 章“小说的艺术及其发展轨迹”,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 年版。
    [55]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9 月版,第 74 页
    [56]黄伟林:《革命历史小说》,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 117 页。
    [57]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 页。
    [58]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25 页。
    [59]胡耀邦:《理论工作务虚会引言》,《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编选》,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48 页。
    [60]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82 页。
    [61]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92 页。
    [62]南帆:《双重的解读——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的双重解读》,《文学评论》1998年第 5 期。
    [6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 3 卷,1991 年 6 月版,第 865 页。
    [6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 2 卷,1994 年 10 月版,第 225 页至第 226 页.
    [6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 2 卷,1994 年 10 月版,第 210 页至第 211 页。
    [66]胡耀邦:《三中全会以来》第 1 版,人民出版社 1982 年 8 月版,第 320 页。
    [67]汪晖:《谁的思想史——汪晖和艾尔曼的学术对话》,《读书》1994 年 2 期。
    [68]严绍重:《“文化语境”与“变异体”以及文学的发生学》,《中国比较文学》,2000 年第 3 期。
    [69]《开辟社会主义文艺繁荣的新时期》,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74 页
    [70]《开辟社会主义文艺繁荣的新时期》,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74 页
    [71]史景迁:《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72 页
    [72][德]黑格尔:《历史哲学》,三联书店 1956 年版,第 90 页
    [73] 房福贤:《新时期文学生成的时代文化语境》,《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五期
    [74]转引自李明军、王璐《谈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大众文艺的后现代特征》,《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年 32 卷 2 期
    [75]转引自石现超《新意识形态与中国想象的转型——论“中产阶级写作”的文化品格》,《理论与创作》2004 年第 4 期。
    [76]转引自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 4 月版,第 357 页
    [7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78]梁若冰:《铁凝:四次当选党代表》,《光明日报》2002 年 11 月 1 日第 1 版
    [79]铁凝:《在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创造中国文学的新辉煌一一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词》,《文学报》2006 年 11 月 16 日第 1版
    [80]2004 年 5 月 25 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出的《关于“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审查管理的通知》
    [81]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三联书店 2000 年版,第 14 页。
    [82]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转引自何锡章《中国当代流行文化的兴起、“繁荣”与政治文化心理解读》,《社会科学辑刊》2005 年第五期。
    [83]吴秀明:《三元结构的文学》,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29 页
    [84][德]黑格尔:《美学》(第 3 卷下册),商务印书馆,1995 年版,第 126 页
    [85][匈]卢卡契:《卢卡契文学论文(卷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261 页。
    [86]《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876 页
    [87]见房福贤:《中国抗日战争小说史论》,黄河出版社 1999 年 4 月版第 175 页至 191 页。
    [88]共六部,分别为《南京的陷落》、《长江还在奔腾》、《逆流与暗流》、《太平洋的拂晓》、《黎明前的夜色》、《雾重庆》。
    [89]周而复:(《雾重庆·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076 页
    [90]冯宪光:《史和诗的一体化:评王火长篇小说,《<战争和人>》,当代文坛, 1992 年第 2 期
    [91]丁玲:《我读〈东方〉》,《文艺理论与批评》,,1992 年第 5 期。
    [92]孙明龙整理:《关于茶与江南的一次对话:顾骧对<茶人三部曲>在京研讨会纪要》,2000.年
    [93]王旭烽:《爱茶者说·自序》,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 页
    [94]许志英、丁帆:《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779 页、780 页
    [95][德]黑格尔:《历史哲学》,三联书店 1956 年版,第 69 页
    [96][美]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4 年版,第 108 页。
    [97][美]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7、8页。
    [98]曹文轩:《20 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1 月版,第 228 页。
    [99]参见王福湘:《关于新英雄人物问题理论与创作的历史考察》,《文艺理论与批评》1998 年版,第 3 期
    [100]孟繁华:《“英雄文化”的现代焦虑》,《光明日报》2003 年 6 月 6 日
    [101]唐韵:《英雄主义写作,或几个关键词)),《解放军文艺》2000 年 11 月。
    [102]邓一光:《回到人的立场》,《解放军文艺》2002 年第 2 期。
    [103]转引自贺根民:《错位与救赎:晚清小说的慕史观念》,《学术探索》,2006年第四期。
    [104]《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丁帆、许志英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 年 5 月版,第 822 页
    [105]张鹰:《英雄话语的悲剧形态》,《小说评论》2005 年第 5 期
    [106]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三联书店 2001 年版,第 2 页。
    [107]石钟山:《遍地鬼子》,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 年版,封底页。
    [108]徐贵祥:《写在后面》,《八月桂花遍地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 470 页。
    [109]孙楷第:《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的发展与艺术上的特点》(1949-1976),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54 页。
    [110][英]莱辛:《汉堡剧评》,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年版,第 125 页。
    [111]向荣:《日常化写作:分享世俗盛宴的文学神话》,《文艺评论》2002 年第2 期 413 页。
    [11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转引自徐利兰:《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中国革命文化的主流》,《商洛师范学校专科学校学报》,2003 年 17 卷 1 期。
    [113][德]本雅明 :《历史哲学论纲》,《本雅明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年,第 407 页。
    [114]房福贤:《中国抗日战争小说史论》,黄河出版社 1999 年 4 月版,第 291页。
    [115]王晓华等编著:《国共抗战大肃奸》(下),中国档案出版社,1996 年版,第 30.、12 页。
    [116]王晓华等编著:《国共抗战大肃奸》(上),中国档案出版社,1996 年版,第 10 页。
    [117]这里对该作品的引用均转引自房福贤:《中国抗日战争小说史论》,黄河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95-297 页。
    [118]鲁迅:《半夏小集》,《鲁迅文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第 l20 页。
    [119]该书共五卷,第一卷出版于 1963 年,第五卷出版于 1999 年。无论文化与政治语境如何变化,作者在五卷本的作品中,一直秉承历史现实主义典型化的书写范式,因此本论文将该作品五卷内容归入到与其相类似的 80 年代前期古代历史题材作品中来。
    [120]姚雪垠:《创作体会漫笔》,《文艺理论与批评》1990 年第 2 期。
    [121]姚雪垠:《从历史研究到历史小说创作》,《文学评论》1992 年第 4 期。
    [122]刘斯奋:《<白门柳>的追述及其它》,《文学评论》1994 年第 6 期。
    [12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 618 页 。
    [124]吴越:《历史小说与反封建》《文艺报》1986 年 6 月 21 日。
    [125]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新青年》1918 年第五卷第四号。
    [126]姚雪垠:《关于创作(李自成)的艺术追求和探索》,《华南师院学报》1980年第 3 期,第 57 页。
    [127]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前言》,《李自成》,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年版。
    [128]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前言》,《李自成》,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年版。
    [129]蒋和森:《关于〈风萧萧〉的写作》,《书林》1982 年第 2 期。
    [130]凌力:《从<星星草》到<少年天子>的创作反思》,载《少年天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版。
    [131]茅盾:《关于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载吴秀明选编《历史小说评论选》,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1 页。
    [132]严家炎:《〈李自成〉初探》,载吴秀明选编《历史小说评论选》,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9 页。
    [133]严家炎:《〈李自成〉初探》, 载吴秀明选编《历史小说评论选》,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9 页。
    [134]严家炎:《〈李自成〉初探》,载吴秀明选编《历史小说评论选》,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9、20 页。
    [135]黄泽新、方伯敬:《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英雄赞歌——读长篇历史小说<义和拳>》,载吴秀明选编《历史小说评论选》,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85 至第 188 页。
    [136]鲍昌:《庚子风云》第一部,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702 页、703页。
    [137]转引自丁帆、许志英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版,第 1034 页。
    [138]吴秀明:《评近年来的历史小说创作》,载吴秀明选编《历史小说评论选》,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 年 9 月版,第 245 页。
    [139]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前言》,《李自成》,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年版。
    [140]王富仁、柳鸣九:《中国现代历史小说论(五)》,《鲁迅研究月刊》,1998年第七期。
    [141]姚雪垠:《给茅盾同志十二》,载《关于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上海文艺出版社 1979 年 9 月第 1 版,第 115 页、116 页。
    [142]姚雪垠:《给茅盾同志十二》,载《关于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上海文艺出版社 1979 年 9 月第 1 版,第 115 页、116 页。
    [143]张清华:《境外谈文》,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9 页至第 21 页。
    [144]吴秀明:《历史小说评论选》,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87 页。
    [145]朱谦之:《革命哲学》,《朱谦之文集》第一卷,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06 页。
    [146]朱谦之:《革命哲学》,《朱谦之文集》第一卷,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12 页。
    [147]胡乔木:《当前思想战线的若干问题》,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57 页、58 页。
    [148]转引自陈晓明:《历史颓败的寓言》,《钟山》1991 第 3 期。
    [149]刘再复:《性格组合论》,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5 页。
    [150]蒋和森:《关于<风萧萧>的写作》,《书林》1982 年第 2 期。
    [151]凌力:《星星草·后记》,经济日报陕西旅游出版社,1998 年 11 月版,第433 页。
    [152]转引自《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丁帆、徐志英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 1082 页。
    [153]吴秀明:《三百万言写史诗——读〈李自成〉前三卷》,文艺报 1983 年第一期。
    [154]凌力:《从〈星星草〉到〈少年天子〉的创作反思》,《少年天子》第694 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55]李国权、汪剑光:《致姚雪垠同志的一封公开信》,《上海文学》1979 年第4 期。
    [156]吴秀明选编:《历史小说评论选》,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 年 9 月版,第260 页。
    [157]吴秀明选编:《历史小说评论选》,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 年 9 月版,第260 页。
    [158]雨果:《雨果论文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年 5 月版,第 41 页。
    [159]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年 9 月版,第227 页、288 页。
    [160]《叩问历史,面向未来——当代历史小说创作研讨会述要》,《文学评论》1995 年第 5 期。
    [161][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年版,第 384页。
    [162]李海燕、谭笑:《晚霞璀璨,黑暗来临——二月河谈他的“落霞”系列小说》,《东方》2000 年第 1 期。
    [163]转引自温金海:《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徘徊——关于历史小说的调查笔记》,《文艺报》,1995 年 8 月 11 日第 2 版。
    [164] 转引自温金海:《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徘徊——关于历史小说的调查笔记》,《文艺报》,1995 年 8 月 11 日第 2 版。
    [165]谢永旺:《凌力历史小说漫评》,《当代作家评论》,1994 年第 1 期,第 31至 36 页。
    [166][德]恩格斯:《致约·布洛赫(1890 年 9 月 21—22 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第 478 页、479 页。
    [167]邹广文:《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论》,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 年,第 10 页。
    [168][美]罗兰·罗伯森:《全球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第 67 页。
    [169]转引自杨建华《民族——国家的认同与传统文化的再现》,《湖南大学学报》2005 年第四期。
    [170]见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陈思和《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171][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版,第 44 页。
    [172][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版,第 203 页。
    [173]转引自李红春:《当代中国私人领域的拓展与大众文化的崛起》,《天津社会科学》2002 年,第 3 期。
    [174]转引自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 年,第 12至 13 页。
    [17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 679 页。
    [176]程光炜:《全球化趋势与本土化的中国文学》,何锐主编《批评的趋势》,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89 页,。
    [177][美]亨廷顿:《文明的秩序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29 页。
    [178]林精华:《民族主义的意义与悖论》,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第 81 页。
    [17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 3 卷,1993 年 10 月版,第 44 页、45 页。
    [180][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8 页。
    [181]陈晓明:《先锋派之后:九十年代的文学流向及其危机》,《当代作家评论》1997 年第 3 期。
    [182][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 1987 年版,第 460 页。
    [183]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320 页。
    [18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305 页。
    [185]吴有恒:《小知过去,无以创造未来—为〈历史文学〉而写》,《历史文学》第一辑,花城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0 页。
    [186]刘斯奋、程文超、陈志红:《历史、现实与文化—从〈白门柳〉开始的对话》,《当代作家评论》1996 年第 4 期,第 89 页。
    [187]汤哲声:《流行百年:中国流行小说经典》,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79 页。
    [188]吕周聚:《当前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的误区》,《探索与争鸣》2002 年第 6 期,第 35 页。
    [189]胡良桂:《当代历史小说的现代性与创造性》,《中国文学研究》1997 年第3 期,第 73 页。
    [190]金宏宇:《经济历史小说的文学价值》,《人民日报》2000 年 5 月 13 日。
    [191]万成一:《白银谷·少舌记》,《白银谷》(下),作家出版社 2001 年版,第1032 页。
    [192]唐浩明:《张之洞·题记》,《张之洞》,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193]吴秀明:《文学中的历史世界—历史文学论》,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63 页。
    [194]江泽民:《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给白寿彝同志的贺信》,《史学研究》1999年第 3 期。
    [195]熊召政:《让历史复活》,载《文艺新观察》第一辑,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1年出版,第 23 页。
    [196]唐浩明:《打开尘封<张之洞)》,《中国青年报》2001 年 12 月 12 日。
    [197][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9 页。
    [198]王富仁:《时间·空间·人(一)——鲁迅的哲学思想刍议之一章》,鲁迅研究月刊 2000 年第 1 期。
    [199]陈赟 :《困境中的现代性意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6 月版,第156 页。
    [200]梁启超:《新民说》,《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656 页。
    [201] 梁启超:《新民说》,《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657 页。
    [202]陈平原、黄子平、钱理群:《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读书》第 81 期。
    [203]转引自当代文化研究网 www.cul-studies.com,刘禾:《文本、批评和民族国家文学》。
    [20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光明日报》2002 年 7 月 19 日。
    [205]二月河:《与鲁枢元先生的通信》,《二月河精品自选集》,长江文艺出版社1999 版,第 239 页。
    [206]木斋:《想要描摹内蕴丰富的历史悲剧——二月夜访二月河》,木斋、刘静:《与中国作家对话》京华出版社出版,1999年8月版,第173页。
    [207]谢永旺:《凌力历史小说漫评》,《当代作家评论》,1994 年第 1 期,第 31页至 36 页。
    [208][美]弗里德里克·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张京媛译,参见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 234 页、235 页。
    [209]孙家正:《和谐—文化建设的目标追求》,《文汇报》2006 年 10 月 12 日。
    [210]童世骏:《和谐文化:不仅是传统的,更是现代的》,《文汇报》2006 年 10月 10 日。
    [211]吴秀明:《世纪交替的历史关注与现代性求索——论新时期历史小说思想艺术发展的基本轨迹》,《福建论坛》2002 年第 4 期,第 75 页。
    [21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181 页。
    [213]二月河:《与鲁枢元先生的通信》,《二月河作品自选集》,河南文艺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40 页。
    [214]吴秀明:《当代历史小说中的明清叙事》,《文学评论》2002 年第 4 期,第132 页。
    [215]凌力:《<从星星草>到<少年天子>的创作反思》,《少年天子》,北京出版社1996 年版,第 696 页。
    [216]凌力:《天子—孙子—孩子——有关<暮鼓晨钟>创作的思考》,《当代作家评论》,1994 年第 1 期。
    [217]凌力:《天子—孙子—孩子——有关<暮鼓晨钟>创作的思考》,《当代作家评论》,1994 年第 1 期。
    [218]二月河:《新年杂想及雍正》,《二月河精品自选集》,长江文艺出版社1999版,第225页。
    [219]二月河:《二月河语》,昆仑出版社 2004 年 1 月版,第 75 页。
    [220] 转 引 自 佚 名 《 现 代 历 史 理 性 的 遗 落 与 重 拾 》http://www.xdyw.com/lunwen/yishulunwen/lunwen_52373.html。
    [221]吴秀明:《世纪交替的历史关注与现代性求索——论新时期历史题材小说思想艺术发展的基本轨迹》,《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4 期。
    [222][俄]巴赫金:《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50 页。
    [223]吴秀明:《世纪交替的历史关注与现代性求索——论新时期历史题材小说思想艺术发展的基本轨迹》,《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4 期。
    [224]凌力:《路漫漫其修远兮》,《文学评论》,1992 年第一期。
    [225]成一:《白银谷·后记》,《白银谷》(下),作家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030页。
    [226]姚雪垠:《从历史研究到历史小说创作———从〈李自成〉第五卷的序曲谈起》,《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2 年第 9 期,137 页。
    [227]钱仲书:《管锥编》第 1 册,中华书局 1979 年版,第 1 页。
    [228]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9 月版,第 329—330 页。
    [229]曹文轩:《重说历史——在真实与虚构之间》: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 1 期。
    [230]钱钟书:《管锥篇》第 1 册,中华书局,1979 年,第 1 页。
    [231]李海燕、谭笑:《晚霞璀璨、黑暗将临一二月河谈他的“落霞”系列小说》。
    [232]凌力:《<从星星草》到(少年天子)的创作反思》,《少年天子》,北京出版社,1996 年版,第 697 页。
    [233]凌力:《倾听历史的声音》,载《蒹葭苍苍》,广州出版社 2001 年 8 月版,第 100 页。
    [234]唐浩明:《<曾国藩>创作琐谈》,《文学评论》,1993 年第 6 期。
    [235]二月河:《二月河语·序言》,昆仑出版社 2004 年版。
    [236]唐浩明:《我写(曾国藩)》,《战略与管理》1994 年第 3 期。
    [237]凌力:《天子—孙子—孩子—有关<暮鼓晨钟>创作的思考》,《当代作家评论》1994 年第 1 期。
    [238]郑春:《试论当代历史小说的创新努力》,《文史哲》,2000 年第 1 期。
    [239]唐浩明:《历史人物的文学形象塑造》,《文学评论》,1995 年第 6 期。
    [240]萧一山:《清代通史》,中华书局 1985 年影印本,第 866 页。
    [241]萧一山:《清代通史》,中华书局 1985 年影印本,第 857 页。
    [242]萧一山:《清代通史》,中华书局 1985 年影印本,第 887 页。
    [243]二月河:《新年杂感》,选自《匣剑帷灯———二月河作品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27 页。
    [244]张智敏:《唐浩明:从<曾国藩>、<张之洞>》,《法制日报》,2001 年 8 月10 日第 8 版。
    [245]敏泽:《诗之于史:<白门柳> 三题》,《文学评论》1999 年第 2 期。
    [246]马振方:《历史小说创作基本功刍议》,《文学评论》2002 年第 4 期。
    [247]刘斯奋:《一孔之见》,见《文学评论》1995 年第 6 期,第 45 页。
    [248] 阿 琪 :《 帝 王 作 家 二 月 河 的 传 奇 人 生 》, 源 自 网 易 文 化 ,http://culture.163.com/editor/030818/030818 76381.html)。
    [249]熊召政:《让历史复活———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创作谈》,《文艺新观察》,2001 年第 1 期。
    [250]何镇邦:《历史小说〈张居正〉:呕心沥血写史诗》,《人民日报》2003 年11 月 14 日。
    [25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 年版,第 1533 页。
    [252]《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年 8 月版,第 924 页。
    [253][英]泰勒:《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版,第 1 页。
    [254]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 年版,第 35 页。
    [255]转引自张仲华、任阿娟《确立与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和谐思维方式》,《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 年 22 卷 10 期。
    [256]金耀基:《中国政治与文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77 页。
    [257]钱穆:《民族与文化》,新亚书院,香港,1962 年 2 月版,第 445 页。
    [258]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十六章。
    [259]王韬:《弢园文新编》,朱维铮,生活。读书。三联书店 1998 年,第 148页。
    [260]刘俐俐:《隐秘的历史河流》,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5 页。
    [261]梁漱溟:《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梁漱溟集》,群言出版社 1993年版,第 243 页。
    [262]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 328 页。
    [263]王四达:《全球化:一个逻辑与历史的进程》,《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 年第 3 期。
    [264]郝良华:《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文化安全与文化创新》,《理论学刊》2004 年第 10 期,第 106 页。
    [265]冯兴阁:《聚焦“皇帝作家”二月河》,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102 页。
    [266]李慎之、何家栋:《世界已经进入个球化时代》,《中国的道路》,南方日报出版社,第 102 页。
    [267]武京予、曹文翰:《钟敬文:人民的学者》,《光明日报》,2002 年 4 月 4日。
    [268]王一川:《“全球性”境遇中的中国文学》,《2002 年中国年度文论选》,漓江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6 页。
    [269]转引自吴士余:《中国文化与小说思维》,三联书店 2000 年版。
    [270]唐浩明:《百年旧檔付梨枣》,《书屋》,1996 年第 3 期。
    [271]刘斯奋、程文超、陈志红:《历史、现实与文化——从<白门柳>开始的对话》,《当代作家评论》,1996 年第 4 期。
    [272]杨书案:《炎黄》台湾版扉页介绍。
    [273]杨书案:《历史小说创作回顾》,《文学评论》1994 年第 2 期。
    [274]吴秀明:《世纪交替的历史关注与现代性求索——论新时期历史小说思想艺术发展的基本轨迹》,《福建论坛》2002 年第 4 期,第 75 页。
    [275]李海燕、谭笑:《晚霞璀璨、黑暗将临——二月河谈他的“落霞”系列小说》,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7 年 8 月,第 34 页。
    [276]吴秀明:《世纪交替的历史关注与现代性求索一论新时期历史小说思想艺术发展的基本轨迹》,《福建论坛》2002 年第 4 期,第 76 页。
    [277]唐浩明:(《我写〈曾国藩〉》,《战略与管理》,1994 年第 3 期。
    [278]董之林:《叩问历史,面向未来——当代历史小说创作研讨会述要》,《文学评论》1995 第 5 期。
    [279]田刚:《鲁迅与中国士人传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7页。
    [280]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年版,第 1 页。
    [281]张德礼:《二月河历史叙事的文化审美建构》,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61 页。
    [282][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阿克顿勋爵论说文集》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 213 页。
    [283]吴秀明:《权力叙事的现状与隐忧——以近年来的历史小说创作为例》,《文艺报》,2002 年 6 月 4 日。
    [284]张德礼:《二月河的历史叙事的文化审美建构》,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62 页。
    [28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 1977 年版,第 233 页。
    [28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 1977 年版,第 173 页。
    [287]转引自王渊明:《西方历史哲学》,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80 页。
    [288]湖北省作家协会、华中师范大学文学批评学研究中心编:《<张居正>评论集》,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58 页。
    [289]吴秀明:《文学中的历史世界》,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10 页。
    [290][美]弗里德里克·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参见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234页、235 页。
    [291]夏义生、唐浩明:《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唐浩明访谈录》,《理论与创作》,2003 年,第 6 期,第 18 页至 22 页。
    [292]二月河:《二月河作品自选集·<康熙大帝>自序》,河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 2 页。
    [293]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三联书店 1999 年版,第 92 页。
    [294]转引自何顺民《唐浩明历史小说的文化意蕴》,《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 28 卷 1 期。
    [295][美]约翰·凯克斯:《为保守主义辩护》,应奇、葛永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41 页。
    [296]黄国柱:《让当代文学成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文学评论》,1997 年第 2期。
    [297]周百义、熊召政:《关于历史小说〈张居正〉的对话》,《出版科学》,2002年第 2 期
    [298]《有村镇处有高阳值得反复咀嚼》,《中国图书商报》,2004 年 5 月 25日。
    [299]二月河:《心离“大家”远》,《二月河作品自选集》,河南文艺出版社 1999年版,第 24 页。
    [300]沃尔冈·伊瑟尔:《审美过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50 页。
    [301][美]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年版,第 174 页。
    [302]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 6 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0 年版,第1326 页。
    [303]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63页。
    [304]陈思和:《民间的还原:文革后文学史某种走向的解释》,《90 年代批评文选》,陈思和、杨扬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64 页。
    [305]转引自李凤亮:《文化视野中的通俗文艺与高雅文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年 30 卷 6 期。
    [306]转引自蒋万来:《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电子知识产权》,2005 年第五期。
    [307][美]巴赫金:《小说理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第 283 页。
    [308]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年 1 月版,第 25 页。
    [309]鲁迅:《鲁迅全集》(第 3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版,第 17 页。
    [310]鲁迅:《鲁迅全集》(第 3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版,第 139 页。
    [311]饶道庆:《略论〈三国演义〉的叙事模式与中国文化思维的关系》,《明清小说研究》,1998 年第 1 期,第 68 页至 77 页。
    [312]杨义:《中国古典小说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518 页至526 页
    [313]龚鹏程、张火庆:《中国小说史论丛》,台湾学生书局 1984 年版,第 24 页。
    [314]龚鹏程、张火庆:《中国小说史论丛》,台湾学生书局 1984 年版,第 25 页。
    [315]二月河:《致读者》,《卧龙论坛》1993 年第 4 期,第 60 页。
    [316]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二《原学下》。
    [317]陈晓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3 年 1月版,第 154 页。
    [318]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1995 年版,第 36页。
    [319]赵玫:《告别唐宫》,《文学自由谈》,2001 年第 3 期。
    [320]丁帆、许志英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年 5月版,第 675 页。
    [321]杨剑龙:《文学应该如何跨入新的世纪》,《文艺报》,2001 年 1 月 2 日。
    [322]纪德君:《中国历史小说的艺术流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年第62 页。
    [323]钱中文:《历史题材创作、史识与史观》,《文学评论》2004 年第 3 期。
    [324]胡河清:《胡河清文存》,上海三联书店 1996 年版,第 312 页。.
    [325]洪治纲:《论新历史小说〉,《浙江师大学报(社科版)》,1991 年第 4 期,第 56 页。
    [326]陈思和:《略谈“新历史小说”》,《文汇报》1992 年 9 月 2 日。
    [327]吴戈:《新历史主义的崛起与承诺》,《当代作家评论》1994 年第 6 期。
    [328]郜元宝:《当代文学八题议》,《上海文学》1994 年 12 期。
    [329]颜敏:《破碎与重构》,《第四章:颓败的历史景观》,《创作评谭》,1997年第 3 期,54 页至 55 页。
    [330]张清华:《十年新历史主义思潮回顾》,《钟山》,1998 年第 4 期。
    [331]转引自赵国新:《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说略》,《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4年第 2 期,第 10 页
    [332]转引自张进:《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 5月版,第 170 页。
    [333][美]海登·怀特:《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本》,《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张京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60 页。
    [334]陈永国、朴玉明:《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转义、话语、叙事》,《外国文学》,2001 年第 6 期。
    [335][美]格林布拉特:《文艺复兴的自我塑型》,《文艺与新历史史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21 页。
    [336][英]多利莫尔:《莎士比亚、唯物主义、新历史主义》,王逄振主编《2000年新译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 2001 年 1 月版,第 233 页。
    [337][美]弗兰克林·林特利查:《福柯的遗产,一种新历史主义》,王逄振主编《2000 年新译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 2001 年 1 月版,第 157 页。
    [338]颜敏:《破碎与重构》,《第四章:颓败的历史学观》,《创作评谭》,1997年第 3 期,第 54 页、55 页。
    [339]吴义勤:《“历史”的误读——对于 1989 年以来的一种文学现象的阐释》,《文艺评论》1993 年第 4 期。
    [340]石恢:《“新历史小说”与“新历史主义小说”》,《小说评论》2000 年第 3期
    [341]丁帆、许志英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年 5月版,第 1088 页
    [342][意]本尼戴托·克罗齐《历史和编年史》,《历史的话语》,汤因比等著,张文杰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 3 月版,第 400 页。
    [343]胡良桂《新历史小说的创造性变异》,《求索》1997 年 3 期。
    [344][英]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历史是什么?》,吴柱存译,商务印书馆 1981年版,第 218 页。
    [345]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三联书店 1997 年版,第 281 页。
    [346][美]海登·怀特:《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本文》,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第 171 页。
    [347]金松涛:《在历史的表像背后》扉页,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348]周扬:《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周扬序跋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版,第 2 页。
    [349]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版,第 21 页。
    [350]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348 页。
    [351]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 201页至 218 页。
    [352]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 202页、203 页。
    [353]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219 页。
    [354]转引自陈世丹:《新历史主义意识与当代外国战争题材小说的互释——新历史主义与〈五号屠场〉的历史叙事》,《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年 33 卷第 2 期。
    [355]李欧梵:《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文学评论》,1995 年第 5期,第 110 页至 118 页。
    [356]王安忆:《我眼中的的历史是日常的——与王安忆谈〈长恨歌〉》,《文学报》,2006 年 10 月 26 日。
    [357]刘震云:《温故一九四二·附录》,《作家》,1993 年第 2 期,第 16 页至第35 页。
    [358]王爱松:《新历史小说与现代史的一面》,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 6 期,第 59 页至第 67 页。
    [359]陈思和:《莫言近年小说创作的民间叙述一一莫言论之一》,《钟山》,2001年第五期,第 206 页。
    [360]张进:《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48页,
    [361]转引自路文彬:《历史想像的现实诉求》,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3 年,第225 页。
    [362]转引自陈顺蓉:《1962 夹缝中的生存》,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第 61页。
    [363][英]伊格尔顿:《历史的政治、哲学、爱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1999 年,273 页。
    [364]王小章、郭东禹主编:《潜意识的诠释》,第 192 页——249 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
    [365]梁旭东:《论新历史小说的话语意义与审美特征》,《浙江师大学报》,2000年第 1 期。
    [366]陈晓明:《无边的挑战》,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83 页。
    [367]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 版,第 10 页。.
    [368]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 版,第 15 页。
    [369]苏童:《我的帝王生涯·序》,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1 年 4 月版,第 1 页。
    [370]苏童:《我的帝王生涯·序》,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1 年 4 月版,第 280 页。
    [37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477 页。
    [372]王又平:《世纪性的跨越——近二十年小说创作潮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93-194 页 [373 ][美]特雷西:《诊释学、宗教、希望—多元性与含混性》,三联出版社,1998 年版,第 110 页。
    [374][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转引自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23 页。
    [375]蒙特鲁斯语,见[美]海登·怀特:《新历史主义,一则评论》,《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文艺出版社 1991 版,第 502 页。
    [376][俄]巴赫金 :《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成》,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5 页。
    [377][俄]巴赫金:《小说理论》,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74 页—P275页。
    [378]苏童:《苏童自序·苏童文集—世界两侧》,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 页。
    [379]路文彬:《历史想象的现实诉求》,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3 年 7 月版,第290 页、291 页
    [380][西]巴尔加斯·略萨:《谎言中的真实》,赵德明译,第 82 页,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381]汤一介:《论〈道德经〉建立哲学体系的方法》,《哲学研究》,1986 年第 1期。
    [382][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227页。
    [383]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第 123 页。
    [384]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批评术语词典》,上海文艺出版 1999 年版,第 208 页。
    [385][美]保罗·德曼:《解构之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28页。
    [386][美]阿瑟·波拉特:《论讽刺》,昆仑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535 页。
    [387]转引自陈连锦:《新历史小说的后现代审美取向》,《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4 期。
    [388][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王才勇译,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47 页。
    [389]王先霑、王又平主编:《文学批评术语词典》,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12 页。
    [390]朱水涌:《世界之交中国文学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25 页。
    [391]王安忆:《乘火车旅行》,中国华侨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01 页至 102 页。
    [392]转引自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第 348 页。
    [393][德]巴赫金:《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巴赫金全集》5 卷,三联书店 1988 年版,第 251 页。
    [394][英]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 111 页。
    [395]吴义勤:《秩序的“他者”一一再谈“先锋小说”的发生学意义》,《南方文坛》,2005 年第 6 期。
    [396] ]陈思和:《碎片中的世界和碎片中的历史一一 90 年代小说创作散论》,李复威编:《世纪之交的文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53、154页。
    [397][德]卡尔·雅斯贝斯:《论历史的意义》,转引自张文杰编的《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51 页。
    [398]黄发有:《准个体时代的写作—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小说研究》,上海三联书店 2002 年 11 月版,第 139 页。
    [399]丹纳:《艺术哲学》,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8 年 10 月第 1 版,第 103 页。
    [400]转引自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214 页。
    [401]史忠义:《20 世纪法国小说诗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75页。
    [402][日]西川直子:《克里斯托娃——多元逻辑》,王青、陈虎译,河北教育书店 2002 年版,第 51 页。
    [403]王又平:《反“史诗性”:文学转型中的历史叙述》(上),《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 年第 3 期,第 7 页。
    [404]李锐:《关于<旧址>的问答——笔答梁丽芳教授》,《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 6 期,第 76-79 页。
    [405]丁帆、许志英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年 5 月版,第 1188 页。
    [406]所谓“宏大叙事”是指以其宏大的建制表现宏大的历史、现实内容,由此给定历史与现实存在的形式和内在意义,是一种追求完整性和目的性的现代性叙述方式。
    [407]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1999 年版,第 32 页。
    [408][俄]斯大林:《斯大林全集》,人民出版社 1953 年版,第 215 页。
    [40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327 页。
    [410]唐浩明:《我写〈曾国藩〉》,《战略与管理》1994 年第 3 期。
    [411]刘俐俐:《隐秘的历史河流》,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 页。
    [412]雷达:《关于历史小说中的历史观》,《文艺报》,2003 年 IO 月 21 日。
    [413]吴秀明、荆亚平、赵卫东:《中国当代历史文学:面向全球化的新语境—中国现当代历史题材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浙江大学学报》,2005 年第 1期。
    [41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 1487 页,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415]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16 页。
    1.许志英、丁帆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版。
    2.丁帆、许志英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版。
    3.吴义勤:《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7 年版。
    4.吴义勤:《告别虚伪的形式》,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4 年版。
    5.吴义勤:《文学现场:中国新时期文学观潮》,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1 年版。
    6.吴义勤:《长篇小说与艺术问题》,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7.吴义勤:《目击与守望》,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1 年版。
    8.吴义勤:《纸上的火光》,山东友谊出版社 2008 年版。
    9.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10.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年版。
    11.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12.南帆:《文学的维度》,上海三联书店 1998 年版。
    13.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年版。
    14.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15.王万森主编:《新时期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
    16.曹文轩:《20 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17.张清华:《境外谈文——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历史叙事》,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4年版。
    18.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19.吴秀明:《文学中的历史世界—历史文学论》,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4 年版。
    20.黄发有:《准个体时代的写作——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小说研究》,上海三联书店 2002 年版。
    21.中国作家协会编:《邓小平论文学艺术》,作家出版社 1999 年版。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
    23.《毛泽东选集》(第一、二、三、四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第 2 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 1977 年版。
    2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
    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
    26.《鲁迅全集》(第 1—18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
    27.周扬:《周扬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28.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下)·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年版。
    29.戴锦华:《隐形书写——90 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30.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
    31.陈新主编:《当代西方历史哲学读本(1967-2002)》,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32.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
    33.二月河:《二月河精品自选集》,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9 版。
    34.二月河:《二月河语》,昆仑出版社 2004 年 1 月出版。
    35.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1995 年版。
    36.上海文艺出版社编:《关于长篇小说<李自成>》,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年 5月编。
    37.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年 1 月版。
    38.路文斌:《历史想像的现实诉求》,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3 年版。
    39.吴秀明选编:《历史小说评论选》,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 年 9 月版。
    40.欧阳健:《历史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 年 3 月版。
    41.欧阳健:《古代小说与历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年 6 月版。
    42.梁启超:《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 1999 年版。
    43.陈晓明主编著:《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3 年 1月版。
    44.黄仁宇:《新时代的历史观》,台湾商务印书馆 1998 年版。
    45.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9 月版。
    46.刘再复:《性格组合论》,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 年版。
    47.齐裕焜:《中国历史小说通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年 12 月版。
    48.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年 6 月版。
    49.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 7 月版。
    50.吴秀明:《文学中的历史世界》,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4 年版。
    51.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52.张进:《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53.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54.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55.张德礼:《二月河历史叙事的文化审美建构》,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56.[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 1998 年版。
    57.[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版。
    58.[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版。
    59.[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 2002 年版。
    60.[英]汤因比等:《历史的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张文杰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61.[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 2000年版。
    62.[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 年版。
    63.[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白春仁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
    64.[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年版。
    65.[俄] 尼·亚·别尔加耶夫:《历史的意义》,张雅平译,学林出版社 2002 年版。
    66.[意]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商务印书馆,1985 年 10月版。
    67.[德]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9 年版。
    68.[英]罗素:《论历史》,何兆武、肖巍、张文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3 月版。
    69.[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 年 5 月版。
    70.《西方历史哲学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
    71.[美] 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 1 月版。
    72.[美] 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