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革命”时代的革命历史影视剧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建国起到“文革”结束的近三十年里,“革命”基本上一直是中国社会文化的主题;而革命历史电影作为承载与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媒介之一,从影像语言到叙事结构都形成了一整套的表述体系。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理想的更替与现代化价值维度的确立,革命历史电影(以及后来加入的电视剧)的意义及其表述体系开始了漫长的“后革命”转移。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总体位移,迫使革命符号必须与世俗的甚至时尚的文化元素混在一起编码才能得到一定的传播,革命的意义也由此一再被改写,并在改写中播撒。本论文从“后革命”转移的角度切入,对新时期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革命历史影视剧的意义编码与影像表达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剖析,力图由此而描绘出中国社会某一侧面的精神旅行。
     论文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阐述从新时期初到八十年代末的现代化语境下革命意义的坚守与撤离。在主流视阈内,以“路线斗争”为主题的影片其目的是配合拨乱反正的政治形势树立革命历史形态的正确标本,并对革命概念做出新的阐释。随着文化反思的深入和影视观念的更新,基于人文立场的革命影视剧开始出现,它们力图在肯定革命历史合法性的前提下,尽量拓展个性的生存空间并使人性完美得到想象性的解决。八十年代中后期,类型化的影像叙事技巧开始在革命历史影片中浮现。第二章研究九十年代以来革命正史剧的时代转型。为了在多元文化语境中弘扬主旋律,革命正史剧一方面以“历史潮流”与“民族精神”的主题维持着观众对于革命意义的高位认同;另一方面又力求在介于凡人与伟人之间的叙事趣味中完成革命意义的低姿态表达。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考察,革命正史影片大多以国家节日中仪式的方式出场,这无疑影响着其意义表达。第三章主要解读红色原创剧的革命历史想象。当下的红色原创剧中,革命意义常常与暴力、权谋、女性等元素组合在一起,然而在一些影视剧中,革命者的人生轨迹与理想操守却以奇观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全球化语境中,面对文化“他者”时寓言化的革命历史影片开始出现。第四章探讨众声喧哗中红色经典文本的当下重构。由于新时期审美立场与观众的理想诉求、怀旧情感的错位,红色经典文本与当下现实之间深层次的对话平台始终难以建立。众声喧哗而又不得要领的状态实际上折射出我们面对激情岁月的不甘和无奈。
     作为一种文化参照,关于革命历史的想象将伴随着中国的现代化旅程。
In the nearly 30 years from Chinese literary creation to conclusion of "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revolution" basically always was the Chinese society culture subject.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y movie was treated as the important media that loaded and disseminated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and formed an entire set of indication system. Since the New Time, along with social ideal change and modernized value dimension establishment, the significance and its indication system of revolutionary history movies , As well as afterwards television play, started long-time post-revolutionary shift. Specially since last century 90's, the overall displacement of social culture and value idea forces revolutionary marks have to be mixed up and coded with common customary and even fashionable element in order to obtain the certain dissemination. Therefore the r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 is also rewritten repeatedly and spread in rewriting. The dissertation cuts in from the angle of post-revolutionary shift and analyses significance code and image expression of revolutionary history films and television plays since the New Time specially the 90's and attempts to describe the spiritual travel of Chinese society in some side.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elaborates the persevering and evacuation of revolution significance under modernized linguistic environment from beginning of the New Time to end of the 80's. In mainstream sight, the goal of some movies which took "the struggle between two political lines" as subject was to set up the correct revolutionary history shape in harmony with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called "bringing order out of chaos" and make the new explanation to the revolutionary concept. Along with thoroughly cultural reconsidering and the renewal of image idea, the revolutionary films and television plays based on the humanities standpoint appeared. They developed the existing space of individuality as far as possible and enable the human nature perfection to be solved in imagination under the premise of affirmation revolution history valid. In the 80's intermediate or later stages, the type image narrative skill started to reappear in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y movies. The second chapter studies the reforming of revolutionary history movies in form of biographies. In order to propagate the main melody in the multicultural linguistic environment, on the one hand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y movies in form of biographies are maintaining the audience approval of their top significance by the subject called "historical trend" and "national spirit"; On the other hand they make every effort to complete the low-attitude expression in the narrative interest between average person and extraordinary person. If study from the angle of cultural ecology, we can find that major revolutionary history movies in form of biographies enter the stage as ceremony in national holiday and this inevitably affects its significance expression. The third chapter focuses on revolutionary history imagination in the original red revolutionary history television plays. In current original red revolutionary history television plays, the r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 is frequently combined with violence, political strategy, women, etc. however, in some films and television plays revolutionary life path and personal integrity actually presents as a marvelous sight. In globalization linguistic environment, facing dominant culture the fable revolution history movies start to appear.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reconstruction of red classical text in the numerous sounds clamor. Because the New Time esthetic standpoint is in contradiction with audience's ideal demand and reminiscent emotion, the deep-level dialogue platform between the red classical texts and current reality is difficult to establish. The state that is clamorous but also misses the point reflects our unwilling and helpless facing the fervor years.
     As a kind of cultural reference, the imagination about revolutionary history will be following China's modernized journey.
引文
[1][美]阿里夫·德里克:《后革命氛围》,第174页,王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同上论著,第83页。
    [1]邵燕君:《“新保守主义”的集体无意识》,《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3期。
    [2][美]阿里夫·德里克:《后革命氛围》,《作者序》第3页,王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旷新年:《写在“伤痕文学”边上》,《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1期。
    [1]南帆:《后革命的转移》,第3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参见杨光远:《〈血战台儿庄〉闪回录》,《电影艺术》2003年第6期。
    [3]2001年8月3日在《射雕英雄传》首次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张纪中借机宣传《激情燃烧的岁月》并给予“无以言表”的褒奖,却被多家媒体给予“张纪中挂《射雕》头,卖《激情》肉”的报道。
    [1]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艺术研究所:《九十年代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创作调查与思考》,《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2期。
    [1]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历史见证》,《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一期。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7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论人的奴役与自由》,张百春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35页。
    [3]选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载《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
    [1]陈晓明:《后革命阐释:理论与现实》,《美苑》2005年第5期。
    [1][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李迅译,第174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
    [1][法]让-路易·博德里:《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参见张红军编《电影与新方法》,307-324,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1]黎萌:《论“十七年”革命英雄主义电影的叙事模式》,《当代电影》2004年第5期。
    [1]杨光远:《〈血战台儿庄〉闪回录》,《电影艺术》2003年第6期。
    [1]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67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孟犁野:《新中国电影艺术史稿1949-1959》,第5页,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3][3]黄会林、王宣文:《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美学探论》,《当代电影》1999年第5期,第69、70页。
    [1][匈]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46、41、66页。
    [2]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第27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吴贻弓、汪天云:《承上启下的群落--关于“第四代”电影导演的对话》,《电影艺术》1990年第4期。
    [1]黄健中:《思考·探索·尝试--影片〈小花〉求索录》,《电影艺术》1980年第1期。
    [2]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第41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参见戴锦华:《舞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第11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参见《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陈一鸣、崔永元:《拿红色经典做文章 规模最大触及最深》,《南方周末》2004年5月7日。
    [1]见朱大可:《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文汇报》1986年7月18日。
    [1]张颐武:《后新时期中国电影:分裂的挑战》,《影视批评:理论与实践》第445页,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分别载《电影艺术》1979年第3期第40、53、63页。
    [1]丁荫楠:《〈孙中山〉影片制作构想的美学原则》、《〈孙中山〉导演阐述》,《〈孙中山〉--从剧本到影片》第279-317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版。
    [1][法]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第195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
    [2]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第42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郝建:《影视类型学》,第6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达德利·安德鲁:《电影理论概念》第七章,牛津大学出版社(纽约),转引自《当代电影》1988年第3期。
    [2]丘静美、朱晓曦:《类型研究与冷战电影:简论“十七年”特务侦察片》,《当代电影》2006年第3期。
    [3]黄会林、王宣文:《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美学谈论》,《当代电影》1999年第5期。
    [1]郝建:《影视类型学》,第14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美]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第281页,周传基、周欢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2]郝建:《影视类型学》,第19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吴政新:《挑战 对策 展望--1985年故事影片生产动向》,《当代电影》1985年第5期。
    [2]参见罗慧声:《树立电影样式观念》,《电影新作》1985年第5期;罗艺军:《中国电影评论处在一个大发展的起点》,《当代电影》1985年第2期。
    [3]参见杜述铭、赵光远:《电影市场的观察与思考》,《电影艺术》1991年第1期。
    [4]参见丘静美、朱晓曦:《类型研究与冷战电影:简论“十七年”特务侦察片》,《当代电影》2006年第3期。
    [1]参见汪春蕾:《旧好莱坞向新好莱坞的演变》,《当代电影》1988年第6期。
    [1]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第4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第7页,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2][美]阿里夫·德里克:《后革命氛围》,第49、50页,王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徐迅:《民族、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载《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第28、29页,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版。
    [4]选自《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379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5]选自《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395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6]选自《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388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选自《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390-391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参见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5089/5106/5182/20010430/456601.html
    [3]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艺术研究所:《九十年代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创作调查与思考》,《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2期。
    [4]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同注1。
    [1]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第8页,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1]翟俊杰:《〈大决战〉“国民党统帅部”导演回顾》,《文艺研究》1992年第3期。
    [1]景慕逵:《塑造伟人英姿》,《文艺研究》1992年第3期。
    [2][荷]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第13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3]贝·迪克:《电影的叙事手段--戏剧化的序幕、倒叙、预叙和视点》,《世界电影》1985年第3期。
    [4]吕益都:《辉煌战争史 决战诗意浓》,《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1]吕益都:《辉煌战争史 决战诗意浓》,《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1]钟颖:《〈开国大典〉在香港》,《当代电影》1991年第1期。
    [2]李俊:《〈大决战〉导演自问自答》,《当代电影》1992年第2期。
    [3][美]阿里夫·德里克:《后革命氛围》,第39页,王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Sigmund Freud,Group Psychology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Ego,in J.Strachey,ed.,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London:Hogarth Press,1921,Vol.18,pp.107-108.
    [1]见《环球时报》2006年9月5日,第4版。
    [2]南帆:《现代性、民族与文学理论》,《文学评论》2004年第1期。
    [3][美]弗里德里克·杰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第523页,张旭东编,陈清桥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
    [1]青木真弥:《阻挠〈南京大屠杀〉上映的事件》,《大众电影》1999年第3期。
    [1]《解放军报》2006年10月23日,第1版。
    [1]旷新年:《写在“伤痕文学”边上》,《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1期。
    [2]转引自齐彪、朱尾声:《感动世界的“红飘带”:长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解放军报》2006年10月23日,第8版。
    [3]From Revolution to politics:Chinese Communists on the Long March,Boulder:Westview Press,1990,p13.
    [1]王蒙:《躲避崇高》,引自葛红兵、朱立冬编的《王朔研究资料》,第344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聂大江:《乘胜前进 提高质量 创作无愧于伟大革命历史的革命史剧》,《当代电影》1992年第2期。
    [1]参见张颐武:《后新时期中国电影:分裂的挑战》,引自《影视批评:理论与实践》,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参见[美]尼克·布朗:《电影理论史评》,第123-135页,徐建生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
    [2]周宪:《日常生活批判的两种路径》,《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1期。
    [1]黑格尔:《美学》第1卷,第242页,商务引书馆1979年版。
    [2]伽达默尔:《伽达默尔全集》,第8卷,图宾根1993年版,第130页。
    [1][美]帕森斯:《社会行为的结构》,张明德等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486页。
    [1][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质--物质复原的现实》,邵牧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280页。
    [1]中国艺术研究员影视艺术研究所课题组:《九十年代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创作调查与思考》,《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2期。
    [1]见《<走向共和>是部观点戏》,《北京青年报》2003年4月9日。
    [1]见《北京晚报》2003年5月14日。
    [1]王晓明:《在新的意识形态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第22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邵燕君:《“新保守主义”的集体无意识--解读<走向共和>》,《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3期。
    [2]龚书铎:《<走向共和>严重歪曲历史》,《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4期。
    [1]张骏祥:《白求恩与电影》,《张骏祥文集》下册,第1966页,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2]杨阳:《我不服气》,《南方周末》2006年8月17日。
    [1]张广天:《由“新左派”与革命谈我的文艺观--张广天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讲演》,http://ent.sina.com.cn/h/27887.html
    [1]刘海波:《<白求恩大夫>:戴着镣铐的诗意舞蹈》,《当代电影》2005年第4期。
    [2][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6、88页。
    [3]杨阳:《追随他如人生的楷模 杨阳谈电视剧<白求恩>》,见新华网http://www.rsscity.cn/Articles/Ent/2006-08-28/40196.html
    [4]姚新勇、王世诚:《虚拟的‘路线斗争'--关于‘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思考》,《文艺争鸣》2000年第1期。
    [1]张广天:《由“新左派”与革命谈我的文艺观--张广天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讲演》,http://ent.sina.com.cn/h/27887.html
    [2]石川:《“十七年”时期中国电影的体制与观众需求》,《电影艺术》2004年第4期。
    [3]杨玉霞、姚汝勇:《纯真年代里的“红色类型片”--重读“十七年”抗战电影》,《福建艺术》2005年第6期。
    [1][法]特吕弗:《希区柯克论电影》,第362页,严敏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2]郝建:《影视类型学》,第30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统计数据见韦廉:《更接近战争的本质 更明确电影的目标--<太行山上>创作访谈》,《电影新作》2005年第5期。
    [2]韦廉:《更接近战争的本质 更明确电影的目标--<太行山上>创作访谈》,《电影新作》2005年第5期。
    [3][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创作的原理》,序第5页,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
    [4]黄会林:《受众·电视剧·青春偶像剧探析》,《电影艺术》2004年第3期。
    [1]孙晓虹:《真实中重艺术 多元下求突破--访<邓小平·1928>导演李歇浦》,《电影新作》2004年第6期。
    [2]韦廉:《更接近战争的本质 更明确电影的目标--<太行山上>创作访谈》,《电影新作》2005年第5期。
    [1]见中国艺术研究员影视艺术研究所课题组:《九十年代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创作调查与思考》,《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2期。
    [1]郝建:《影视类型学》,第32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法]科莫里、纳尔波尼:《电影·意识形态·批评》,选自《电影与新方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1]见《汉书·艺文志》。
    [2]高淑清:《中国古代谋略文化探赜》,《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1]徐贵祥:《写好抗战作品正逢其时》,北京日报网页,2005年7月1日。
    [2]韩少功:《性而上的迷失》,第23页,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 1978-1998》,第94-9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在胡克的《一种反特片模式》一文中,称前者为打入片,后者为反打入片。见《电影艺术》1999年第4期。
    [2]丘静美:《类型研究与冷战电影:简论“十七年”特务侦察片》,《当代电影》2006年第3期。
    [1]陈晓明:《后革命阐释:理论与现实》,《美苑》2005年第5期。
    [2]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第26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第33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张颐武:《反寓言/新状态:后新时期文学新趋势》,《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1][美]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第5页,北京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
    [2][美]詹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文学》,选自张京媛著《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第23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参见姚新勇:《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民族叙事》,《暨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艾明:《红河谷·黄河绝恋·紫太阳》,《大众电影》2000年第1期。
    [1]见《哈尔滨日报》,2006年3月31日。
    [1]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第40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陈思和:《我不赞成“红色经典”这个提法》,《南方周末》2004年5月8日。
    [1]参见舒强:《难忘的延安艺术生活》,载艾克思编《延安文艺回忆录》19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年版。
    [2]参见《电视剧<林海雪原>主创人员做客新浪聊天实录》http://sh.sina.com.cn/20040118/101325258.shtml
    [1][英]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第68页,苏炳文译,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2]《<林海雪原>收视调查显示:红色经典新编难》,http://tech.sina.com.cn/me/2004-03-12/1459332898.shtml
    [3]《<林海雪原>哈尔滨播出惹争议:人物全变味了》,http://ent.sina.com.cn/v/2004-04-01/1206351194.html
    [4]《<林海雪原>重现红色经典 新版杨子荣引发争议》,http://ent.sina.com.cn/v/2004-03-25/1441343235.html
    [1]《<林海雪原>收视调查显示:红色经典新编难》,http://tech.sina.com.cn/me/2004-03-12/1459332898.shtml
    [2]曾庆瑞:《透视‘改编'的误区--我看“红色经典”电视剧的改编》,《当代电视》2004年第7期。
    [3][美]海澄·怀特:《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本》,见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第16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赵勇:《谁在守护“红色经典”》,《南方文坛》2005年第6期。
    [2]陶东风:《经典的解构与重建》,《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4期。
    [3]如果电视剧的创作者们想要把观众范围扩展到年轻观众那里去,“夹缝”是存在的;但这种“夹缝”既存在于不同年龄之间,也存在于主流与大众之间。
    [1]童庆炳、赵勇:《改编名著的三条原则--小说<沙家浜>引出来的理论思考》,《文艺报》2003年5月27日。
    [2]《<沙家浜>无奈剪4集,“刁德一”陈道明今晚出场》,http://www.jfdaily.com/gb/jfxww/xinwen/node1225/node4379/userobject1ai1436759.html
    [3]《<沙家浜>胜在不戏说 平均收视率摸到10.06%》,http://ent.sina.com.cn/v/m/2006-05-23/10241089913.html
    [1]《导演王新民让<铁道游击队>变得更“武侠”》,http://yule.sohu.com/20051018/n227231780.shtml
    [2]《<红色娘子军>要拍青春偶像剧》,http://www.gmw.cn/01wzb/2004-03/21/content_6929.htm
    [1]《电视剧版<冰山上的来客>靠悬念征服原版导演》,http://ent.sina.com.cn/v/m/2006-04-25/05351063672.html
    [2]《电视剧版<冰山上的来客>重镑出击,再造收视神话》,http://www.nen.com.cn/73749759612944384/20070104/2117640.shtml
    [3]《长篇小说<烈火金刚>上荧屏》,http://www.hangzhou.com.en/20040101/ca525906.htm
    [1]刘康:《在全球化时代“再造红色经典”》,《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第1期。
    [2][美]弗·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第198页,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电视剧<吕梁英雄传>成抗战剧“新宠”》,http://www.zjol.com.cn/05ent/system/2005/09/19/006307757.shtml
    [1]参见叶浩生主编的《心理学史》,第470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张法:《“红色经典”改编现象解读》,《文艺研究》2005年第4期。
    [1]郝建:《用不满情绪打造聚光灯》,《南方周末》2000年7月6日。
    1、《后革命氛围》,[美]阿里夫·德里克,王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后革命的转移》,南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著,李迅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
    4、《电影与新方法》,张红军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5、《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新中国电影艺术史稿1949-1959},孟犁野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7、《电影美学》,[匈]贝拉·巴拉兹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8、《中国电影文化史》,李道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真理与方法》,[德]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10、《电影语言》,[法]马赛尔·马尔丹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
    11、《影视类型学》,郝建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美]托马斯·沙兹著,周传基、周欢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13、《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王岳川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4 《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尹鸿著,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15、《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美]弗里德里克·杰姆逊著,张旭东编,陈清桥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16、《影视批评:理论与实践》,陈犀禾、吴小丽主编,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电影理论史评》,[美]尼克·布朗著,徐建生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
    18、《电影的本质--物质复原的现实》,[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著,邵牧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
    19、《在新的意识形态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王晓明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0、《希区柯克论电影》,[法]特吕弗著,严敏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21、《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创作的原理》,[美]罗伯特·麦基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
    22、《性而上的迷失》,韩少功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23、《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戴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4、《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衣俊卿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5 《东方学》,、[美]爱德华·萨义德著,北京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
    26、《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张京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7、《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美]弗·詹姆逊著,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8、《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上、下卷),朱立元、李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9、《电影叙事学:理论与实例》,李显杰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
    30、《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张一兵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31、《镜与世俗神话--影片精读18例》,戴锦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2、《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33、《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4、《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张颐武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5、《批评的旷野》,陈晓明著,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
    36、《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研究》,孟繁华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37、《电影作为艺术》,[德]鲁道夫·爱因汉姆著,邵牧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38、《论电影艺术》,[英]欧纳斯特·格林伦著,何力等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
    39、《历史解释的性质》,[英]帕特里克·加登纳著,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
    40、《影视批评学》,李道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1、《影视美学》,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2、《电影批评;迈向21世纪》蒲震元等主编,北京广播电影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43、《90年代的“第五代”》,杨远婴等主编,北京广播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
    44、《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美]J·H·劳逊著,邵牧君、齐宙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
    45、《电视剧叙事艺术》,卢蓉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
    46、《大众文化与传媒》,陆杨、王毅著,上海三联书店,2000版。
    47、《书写文化英雄》,戴锦华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8、《新叙事学》,[美]戴卫·赫尔曼主编,马海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9、《电视的真相》,[英]安德鲁·古德温等著,魏礼庆、王丽丽译,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1年版。
    50、《解读大众文化》,[英]约翰·菲斯克著,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1、《理解大众文化》,[英]约翰·菲斯克著,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52、《后现代历史叙事学》,[美]海登·怀特著,陈永国、张万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3、《政治无意识》,[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4、《消费社会》,[法]让·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5、《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吴秀明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6、《知识考古学》,[法]米歇尔·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年版。
    57、《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德]卡尔·曼海姆著,黎鸣、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58、《文化的政治阐释学》,陈永国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9、《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张一兵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60、《后现代叙事理论》,[英]马克·柯里著,宁一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1、《元历史: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美]海登·怀特著,陈新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62、《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唐小兵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63、《“灰阑”中的叙述》,黄子平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64、《革命·历史·小说》,黄子平著,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5、《历史想像的现实诉求》,路文彬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66、 《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孟繁华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7、《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