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德”观念源流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先秦时期的“德”观念为研究对象,从探讨“德”观念的起源及“德”的本义入手,通过系统地考察“德”观念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内涵,以期厘清先秦时期“德”观念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全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是对“德”观念起源问题的探讨。本部分笔者对学界关于此问题的诸家观点进行了回顾与述评,认为“德”观念的形成当介于“德”的现象与“德”字出现之间,它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和传统。并把早期之“德”界定为政治概念,以之为前提,利用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结合文献资料中对传说时代的追记,将“德”观念的形成同中国早期国家的出现进行了综合考察,把“德”观念起源的具体历史阶段锁定在尧舜禹时代。
     第二章是对“德”之本义的探寻。本部分笔者在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类总结的同时,分别做了相应的检讨,赞同“德”之本义“行为说”的观点。通过挖掘传世文献中关于原初之“德”的思想遗存,结合尧舜禹时代的社会政治生活特点,对这一观点做了尝试性的补充,认为“德”的本义可以用“行为”来概括,但最主要的当指为政者旨在惠民利民的一套政治行为。
     第三章考察的是殷商时期的“德”观念。有不少学者认为殷商时期不存在着“德”的观念,笔者通过借鉴吸收前人关于甲骨卜辞的研究成果,参照《尚书》中可靠的文献记载,对这一观点做了批驳。而后,以殷商时期的宗教观及其在此观念支配下的商人政治思维模式为历史背景,对《盘庚》篇中的十个“德”字的内涵做了分类解读,认为商代之“德”指的是殷王及其臣下的政治行为,它有着较为具体的实指内容。殷商时期的“德”观念沾染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并无伦理道德的意蕴,尚未达到对人内在品格要求的深层次维度。
     第四章考察的是西周时期的“德”观念。西周时期的“德”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笔者首先将今文《周书》中相关篇章所体现的“德”的思想,分成四个有代表性的组成部分,进行了系统地梳理与解析,认为周初之“德”在相当程度上保留了其原始义“行为”的用法,“德”虽然具有了道德的意义,但还只是处于起步和萌芽状态,这与后世的个体心性道德尚有差距,周初统治者反复强调的“德”多指好的有具体内容的政治行为,而非空泛的道德之论。其次,笔者对“德”与周代的宗法制、分封制及礼制之间的关系分别做了阐述,旨在说明周初各项政治制度的创设意图是为了体现并贯彻“德”的理念,周人所理解的“德”乃是出自于制度的外在约束,并非源于个体的内在心性,“德”在当时还不是“道德”的同义语。最后,笔者对西周中后期的“德”观念做了初步的归纳总结,认为西周中晚期的“德”与周初相比,所面向的对象范围和所涉及的领域更为广泛,初步地具有了哲学的内涵,并开始呈现出内面化、抽象化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考察的是春秋时期的“德”观念。笔者主要参照《左传》、《国语》两部典籍中关于“德”的记载,对“德”所具有的政治功能、春秋时期的各种德行条目做了系统地梳理与总结,旨在论证至少在春秋晚期以前,“德”仍主要是政治概念,它是出于现实的政治需要而被当做一种政治手段来申说的,具有较强的政治功利性。与此同时,春秋时期涌现出大量的德行条目,表明人们对“德”的体认,逐渐从“善政懿行”的客观描述向“德”的抽象提炼发展。而后,笔者就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对“德”观念的影响展开论述,认为“礼”的新观念的确立及由此而引发的礼治思潮,使“礼”在政治生活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无形中削弱了“德”的政治功能,“德”逐渐地超越特定的政治层面,沿着精神层面而内向发展,附着了越来越多的伦理道德因素。孔子顺应了“德”的内面化、抽象化的发展趋势,站在“一般人”的立场上,通过对“仁”的发现与抽象,完成了对传统“德”观念的超越,把“德”改造为真正意义上的伦理道德概念。
     第六章主要考察的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德”观念。孟子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学说,提出性善论,将“德”完全植入人心,强调道德主体的内在自律,在政治上倡导仁政;荀子则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关于“礼”的思想,提出性恶论,用“礼”来统摄诸德,重视礼义道德规范的外在他律,在政治上主张礼治。尽管孟荀二者的“德”观念因人性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他们所言之“德”多是指具有普遍意义的个体道德,他们的仁政与礼治均未脱离孔子所提倡的正己修身之道德本位的立场。
Taking “De” concept of pre-Qin perio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paper probesinto the origin and literal sense of “De” and clarifie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De”concept, by means of systematically observing and studying the main connotation of“De” concept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history.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origin of “De” concept. Based on theliterature review, 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De” concept formed between thephenomenon of “De” and the emergence of character “De”, which has a very longhistory and tradition. The research starts from the premise that “De” was defined as apolitical concept in the early times.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is made on theformation of “De” concept and the emergence of Chinese Early State according to theresearch results of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and literature on legendary time traced bylater generation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De” concept originates and evolvesfrom the era of Yao, Shun and Yu.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quest of original meaning of “De”. In this part,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former scholars are classified and summed up. On the basis ofreflection, the author approves of the viewpoint, that is,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De”is “behavior”. Furthermore, the author makes an attempted complement to the pointby means of mining the literature handed down from ancient times on the originalmeaning of “De”, and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life in theera of Yao, Shun and Yu. Therefore,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De” can be summarizedas “behavior”, which mainly refers to a series of political acts of governors aimed atbenefiting the people.
     The third chapter focuses on “De” concept of Shang dynasty. Many scholars holdthat there is no “De” concept in the Yin and Shang period. The author disproves theviewpoint by reference to predecessors’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Oracle inscriptions andthe reliable documents in the “Shang Shu”. In addition, the author classifies andinterprets the connotation of “De”, which appears ten times in “Pan Geng”, taking intoaccount the religious views and merchants’ political thinking modes of Shang dynasty.“De” of Shang dynasty, having its concrete substance, refers to the political acts of theKing and his people.“De” concept of the Shang period, with strong religious color,has no ethical and moral implication and not reached the depth of inner characters.
     The fourth chapter is concerned with “De” concept of the Western Zhou period.“De” is a broad concept in the Western Zhou period. The paper firstly divides thethought of “De” in “Zhou Shu” into four representative components, and then makes a systematic analysis. It maintains that “De” at the beginning of Zhou period retains itsoriginal meaning “behavior” to a certain extent. Although “De” has its moralsignificance, however it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developing state. This is far different fromthe individual mora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s. The concept of “De”, which rulersrepeatedly emphasized at the beginning of Zhou Period, refers to the specific politicalact rather than vague moral theory. Secondly, the author elaborates the relationshipsbetween “De” and the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feudal system and etiquette. It aims toillustrate that the intention of creating each political system at the beginning of ZhouPeriod is to show and carry out the concept of “De”. In the Western Zhou period,“De” which people understand is not an individual inherent disposition nor is it thesynonym of the word “morality”. Finally, the author makes a preliminary summary of“De” in the middle and late periods of Western Zhou Dynasty. Compared with “De”of the earlier Western Zhou Dynasty, the scope and the fields involved are moreextensive in the middle and late periods. It begins to have the connotation ofphilosophy, and gradually presents a trend of internalization and abstraction.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study of “De” concept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By reference to the records of “De” in two classics,“Zuo Zhuan” and “Guo Yu”, theauthor systematically sorts out and summarizes the political functions of “De”, as wellas various items of virtue, which aims to expound and prove that “De” was mainlyused as a political concept at least before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At that time, it was argued as political means to meet practical political demands, which has strongpolitical utilitarianism. Meanwhile,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mushrooming emergence of items of virtue indicates that people’s recognition of “De”develops gradually from the objective description of “good governance and act” to theabstract concept of “De”. Moreover, based on the elaboration on the influences of“propriety disintegration”, 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concept,“Li”, and the following trend of propriety-government thought spur “Li” toplay an increasing important role in the areas of political life, which weakens thepolitical functions of “De” virtually. Gradually,“De” surpasses the specific politicallevel and develops inwardly to the spiritual level attached with more and more ethicaland moral factors. Following the trend of internalization and abstraction of “De” andfrom the standpoint of general public, Confucius accomplishes the transcendence of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De” and transforms it into an ethical and moral conceptionin real sense by means of the initiation and abstraction of “Benevolence”.
     The sixth chapt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Confucian concept of “De” in WarringStates Period. Mencius inherits and develops Confucian doctrine of “Ren” andproposes the theory of good nature which implants “De” deeply into human’s mindcompletely, emphasizing the inner self-disciplinary of moral subjects and advocatingbenevolence in politics. Furthermore, Xuncius mainly inherits and develops theconcept of “Li” and comes up with the theory of evil nature, which applies “Li” to governing all the moralities,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external heteronomy ofmoral norms and asserting the propriety management in politics. Although theconcepts of “De” held by Mencius and Xuncius differ from each other in terms of thedisparities in the theories of human nature, however the concept of “De”, which theypropose,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universal individual ethics. Their policy ofbenevolence and propriety management are never separated from the stance ofself-cultivating moral standards advocated by Confucius.
引文
①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页。
    ②郑开:《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页。
    ①郑开:《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页。
    ②斯维至:《说德》,《人文杂志》,1982年第6期,第74-83页。
    ①巴新生:《试论先秦“德”的起源与流变》,《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3期,第31-42页。该文出自于他的博士论文《西周伦理形态研究》中的第一章第二节。
    ②晁福林:《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192-204页。该文后被收录于晁先生的著作《先秦社会思想研究》中的第二章。
    ①姜志勇:《前孔子时代之“德”观念——中华民族“德”观之起源与演变》,载《原道》第十六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53-63页。
    ①李泽厚:《说巫史传统》,《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增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73页。
    ①郑开:《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31页。
    ②郑开:《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83页。
    ③温少峰:《殷周奴隶主阶级“德”的观念》,载《中国哲学》第八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35-50页。
    ①段凌平柯兆利:《试论殷商的“德”观念》,《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4期,第93-97页
    ②赵忠文:《从〈尚书〉看商周两代“敬德”观念的演变》,《中国哲学史》,1986年第2期,第3-11页。
    ③王莹:《论周人“德”观念的繁复性》,《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3期,第9-17页。
    ①张永祥:《西周德观念的宗教神学渊源及其内涵之演变》,《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第5期,第34-38页。
    ②张继军:《周初“德”字及其观念的产生》,《学术交流》,2006年第11期,第34-37页。
    ①吕方:《西周德观念与早期人文理性》,《史学月刊》,2011年第5期,第21-26+35页。
    ②黄开国:《春秋时期的德观念》,《中华文化论坛》,1997年第2期,第18-22页。
    ③刘桓:《殷代“德方”说》,《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4期,第93-98页。
    ①刘翔:《由“德”字本义论周代道德观念的形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第62-66页。
    ②赵伯雄:《先秦“敬”德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第23-34页。
    ③巴新生:《西周的“德”与孔子的“仁”——中国传统文化的泛血缘特征初探》,《史学集刊》,2008年第
    2期,第3-11页。
    ④如张怀通:《西周卿大夫之“德”释论》,《孔子研究》,2002年第5期。王保国:《从〈吕刑〉看“明德慎罚”思想在西周的演变》,《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李仲立:《西周礼乐文化的内涵是“德”》,《社科纵横》,2005年第3期。翟松岩:《试论中和思想影响下的西周德礼制度》,《管子学刊》,2009年第1期。李凌雁,苏继红:《德与周代选拔官吏政策》,《学术交流》,2003年第1期。张洪恩:《德与周代宗教意识》,《北方论丛》,2004年第3期。
    ⑤张洪波:《春秋时代以德治国观念之生存论基础》,《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
    150-155页。
    ⑥王德培:《〈书〉传求是札记》(上),《天津师大学报》,1983年第4期,第71-77页。
    ①马士远:《〈尚书〉中的“德”及其“德治”命题摭谈》,《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5期,第74-77页。
    ②孙熙国肖雁:《论〈尚书〉“德”范畴的形上义蕴》,《哲学研究》,2006年第12期,第44-49页。肖雁:《〈诗经〉“德”范畴的形上义蕴》,《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2期,第102-107页。
    ③[日]小仓芳彦:《〈左传〉中的霸与德——“德”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载刘俊文主编,许洋主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卷),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27页。
    ①王敏光:《〈老子〉哲学“德”论探赜》,《理论月刊》,2011年第9期,第54-57页。
    ②赵素锦:《〈道德经〉“德”之伦理意蕴》,《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15-20页。
    ③黄圣平:《〈老子〉所谓“德”》,《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第135-141页。
    ④杜豫:《品质行为的总抽象——释〈论语〉中的“德”》,《齐鲁学刊》,2001年第2期,第20-24页。
    ⑤张诒三:《〈论语〉中“德”的多维分析及其现实意义》,《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4期,第58-60页。
    ⑥庞雯予:《〈庄子·德充符〉之“德”辨析》,《理论月刊》,2011年第12期,第55-58页。
    ①孙聚友:《论周公的德治思想及其文化价值》,《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第53-58页。
    ②冯建科:《周公德治思想及其与儒家文化的渊源》,《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43-46页。
    ③宋四辈:《西周的“德治”思想与法制建设》,《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138-140页。
    ④李学勤:《祭公谋父及其德论》,《齐鲁学刊》,1988年第3期,第8-10+7页。
    ①辛立:《孔子的“德”、“礼”观》,《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第87-93+62页。
    ②沈长云:《论孔子对周公“德”、“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14-16+25页。
    ③何元国:《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与孔子的“德”之比较》,《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1期,第47-55页。
    ④孙熙国:《孔子德论与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本理路》,《文史哲》,2007年第2期,第118-123页。
    ⑤详见陈晨捷:《孔子德论再探讨——兼与孙熙国先生商榷》,《东岳论丛》,2009年第2期,第132-136页。
    ①罗建新:《论孔子对传统“德”的改造与超越》,《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19-22页。
    ②肖雁:《荀子德论研究》,《管子学刊》,2002年第4期,第31-35页。
    ③陈晨捷:《韩非德论浅议》,《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第85-87页。
    ④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1》,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35-336页。
    ①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36-341页。
    ②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1页。
    ③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90-327页。
    ④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11-368页。
    ①刘翔:《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1-105页。
    ②游唤民:《尚书思想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136页。
    ①[美]孟旦著,丁栋张兴东译:《早期中国“人”的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193页。
    ②[美]倪德卫著,周炽成译:《儒家之道:中国哲学之探讨》第二章,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36页。
    ③[美]郝大维安乐哲著,蒋弋为李志林译:《孔子哲学思维》,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1-173页。
    ④[美]艾兰著,张海晏译:《水之道与德之端——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本喻》(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19-126页。
    ①参见李宗侗:《中国古代社会新研历史的剖面》,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15-124页。
    ②斯维至:《说德》,《人文杂志》,1982年第6期,第75页。
    ③巴新生:《试论先秦“德”的起源与流变》,《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3期,第31-42页。
    ①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6页。
    ②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73页。
    ③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4页。
    ④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⑤刘泽华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①段凌平柯兆利:《试论殷商的“德”观念》,《厦门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第97页。
    ②游唤民:《尚书思想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4页。
    ③晁福林:《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192-193页。
    ④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1》,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35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盘庚〉三篇校释译论》,《历史学》,1979年第2期,第37页。
    ②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3页。
    ③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307-309页
    ④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40页。
    ①孙熙国曾总结道:“‘德’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许多写法。《甲骨文集释》收录了15种写法,《甲骨文编》收录了20种写法。在殷商时期,如此众多的德的不同写法大量出现,表明德在这一时期已被不同地域的人广泛运用,表明德是殷人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因此,所谓德不是殷人的重要观念的说法是靠不住的。”(孙熙国:《先秦哲学的意蕴:中国哲学早期重要概念研究》,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95页。)
    ②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7页。
    ①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04-105页。
    ②这涉及到伦理学上的概念区分问题,由于笔者学力有限,因而只是采取主流的看法。关于概念界定,可参见尧新瑜:《“伦理”与“道德”概念的三重比较义》,《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4期。
    ③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92页。
    ②参见刘桓:《殷代“德方”说》,《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4期。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1页。
    ①刘源:《商周祭祖礼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88页。
    ②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98页。
    ①[英]A.J.M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44页。
    ②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8-44页。
    ③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3页。
    ①陈瑛温克勤唐凯麟徐少锦刘启林:《中国伦理思想史》,1985年版,第24页.
    ①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99-100页。
    ②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2页。
    ①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52页。
    ②参见谢维扬:《中国国家形成过程中的酋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5期。
    ③参见童恩正:《中国北方与南方古代文明发展轨迹之异同》,《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④参见吕文郁:《论尧舜禹时代的部族联合体》,《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5期。
    ⑤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4页。
    ①[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页。
    ②《左传·哀公七年》。
    ①吕文郁:《论尧舜禹时代的部族联合体》,《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5期,第171页。
    ②吕文郁:《论尧舜禹时代的部族联合体》,《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5期,第174页。
    ①《国语·鲁语上》。
    ②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2页。
    ①《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②李学勤主编,王宇信王震中杨升南罗琨宋镇豪著:《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3页。
    ①可参阅许兆昌:《重、黎绝地天通考辨二则》,《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2期;陈赟:《绝地天通与中国政教结构的开端》,《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江林昌:《论原始宗教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发展的影响》,《东岳论丛》,2010年第10期。
    ①邹昌林:《中国古代国家宗教研究》,学习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①吕文郁:《论尧舜禹时代的部族联合体》,《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5期,第172页。
    ②晁福林:《天玄地黄——中国上古文化溯源》,巴蜀书社,1990年版,第138-139页。
    ③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古史辨自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2页。
    ④杨希枚先生对先秦时期儒、墨、道、法四家学派的论著上有关尧舜及禅让传说的记载,做了较为细致全面的总结,可参阅杨希枚:《再论尧舜禅让传说》,载《先秦文化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84-853页。
    ①从用法上来看,“否德”与“俊德”一样,都是在“德”的前面加一个形容词,德并不表示“有道德”,只表示一般的可以从道德上进行评价的行为状态或意识状态,从而这种状态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这种意义上的德只标示在价值上无规定的意识——行为状态。(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92页。)
    ①《韩非子·八说》。
    ①陈赟:《“浑沌之死”与“轴心时代”中国思想的基本问题》,《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131页。
    ①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86页。
    ①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第二、三卷),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2年版,第0563页。
    ②曹先擢:《通假字例释》,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11-212页。
    ③刘翔:《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5页。
    ①谢维扬先生也发表过与之相似的观点,“所谓德,不是道德,而是古人认为决定某个共同体或个人生存的一种专属该共同体或个人的属性,它与原始社会氏族图腾的性质相似或有关,实际上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共同体成员资格。”(谢维扬:《周代家庭形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①李宗侗:《中国古代社会新研历史的剖面》,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22页。
    ②斯维至:《说德》,《人文杂志》,1982年第6期,第83页。
    ③何新:《辨“德”》,《人文杂志》,1983年第4期,第98页。。
    ④斯维至:《关于德字的形义问题——答何新同志》,《人文杂志》,1984年第5期,第87页。
    ⑤何新:《再辨“德”》,《人文杂志》,1985年第1期,第92页。
    ⑥陈絜:《商周姓氏制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8-30页。
    ①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24页。
    ②傅斯年:《性命古训辩证》,《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傅斯年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9页。
    ③而且,斯维至先生在分析甲骨文字字形时,把视为种子之形,进而与“生”建立联系,不仅显证据不足、较多推测,也忽视了“彳”作为“德”字构成的偏旁意义,于义欠妥。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1页。
    ②王德培:《〈书〉传求是札记》(上),《天津师大学报》,1983年第4期,第71-72页。
    ①赵伯雄:《先秦“敬”德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第29页。
    ②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87页。
    ③李泽厚先生后来在论述中国上古社会“由巫而史”的历史进程时,又认为“德”大概最先与献身牺牲以祭祀祖先的巫术有关,是巫师所具有的神奇品质,继而转化为“各氏族的习惯法规”。(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73页。)说明李先生对此问题的看法前后存在着不一致,其对“德”的本义之界定经历了“各氏族的习惯法规——部落首领政治行为——巫师所具有的神奇品质”这样一个过程。以巫术传统为背景来参照“德”的本义,还有程平源的观点:“德”之初,是先民刻画种子发芽的符号来支配种子的“神灵”以保证庄稼生长的一个巫术。(程平源:《先秦儒家德性思想的演进》,《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此说可以总结为“巫术说”,此说虽新,但证据明显不足,臆测成分居多,故在此列出,不再赘言。
    ④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91页。
    ①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1》,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36页。
    ②刘翔:《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7页。
    ①据笔者所见,吴迪从文字学角度出发,也认为端正心性是‘德’的最初含义。参见《“德”字的文字学考索》,《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②后来,郭沫若先生看到周初的金文如《辛鼎》当中也有无心的“德”字写作“”,又认为“徝殆古德字”。(郭沫若:《文史论集》,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345页。)
    ③金春峰:《“德”的历史考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6页。
    ④温少峰:《殷周奴隶主阶级“德”的观念》,载《中国哲学》第八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35-37页。
    ⑤武树臣:《寻找最初的德——对先秦德观念形成过程的法文化考察》,《法学研究》,2001年第2期,第125页。
    ①臧克和:《中国文字与儒学思想》,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16页。
    ②孙熙国:《先秦哲学的意蕴——中国哲学早期重要概念研究》,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③程邦雄,谭飞:《“德”字形义溯源》,《殷都学刊》,2010年第1期,第103页。
    ④张国安:《先秦“德”义原始——兼论“乐教”成为“德教”之可能》,《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第23页。
    ①[美]孟旦著,丁栋张兴东译:《早期中国“人”的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0页。
    ②需要指出的是,安乐哲把“惪”看做是“德”字的原初形式是错误的,从德字的演变进程来说,成熟的“德”字在西周金文中就出现了,写做,而“惪”字则出于晚周金文。
    ③[美]郝大维安乐哲著,蒋弋为李志林译:《孔子哲学思维》,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3页。
    ①[美]艾兰著,张海晏译:《水之道与德之端——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本喻》(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25页。
    ②[美]倪德卫著,周炽成译:《儒家之道:中国哲学之探讨》,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③[日]小仓芳彦:《〈左传〉中的霸与德——“德”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载刘俊文编,许洋主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卷,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0-13页。
    ①《周南·卷耳》。
    ②《小雅·采薇》。
    ③《大雅·行苇》。
    ④《大雅·大明》。
    ⑤《尚书·牧誓》。
    ⑥《王风·黍离》。
    ⑦《尚书·立政》。
    ⑧《卫风·竹竿》。
    ⑨《大雅·大明》。
    ⑩《小雅·蓼萧》。
    11《小雅·宾之初筵》。
    12《大雅·荡》。
    13《大雅·烝民》。
    ①王德培:《〈书〉传求是札记》(上),《天津师大学报》,1983年第4期,第72页。
    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2-93页。
    ②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11页。
    ①参见金景芳:《中国古代思想的渊源》,《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4期。
    ②[美]本杰明·史华兹著,程钢译:《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③这种“家族——宗族式的社会结构”的说法是借鉴了王震中先生的观点,是他根据中国史前聚落遗址的分布情况而总结出来的。(参见李学勤主编,王宇信王震中杨升南罗琨宋镇豪著:《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①[美]A.麦金太尔著,龚群戴扬毅等译:《德性之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53-154页。
    ①参见常金仓:《中国古代国家产生的形式及其影响》,《政治学研究》,1995年第1期;及《重新认识殷周天命与民本思想的关系》,《文史哲》,2000年第3期。
    ①《尚书·蔡仲之命》。
    ②《大雅·桑柔》。
    ①《左传·襄公七年》。
    ②《逸周书·王佩解》。
    ③《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④《左传·文公元年》。
    ①关于《禹贡》的成书年代,众说纷纭,大致有夏代说、西周说、春秋说、战国说、西汉说等,金景芳先生认为实际情况可能是春秋初期经一位学者的加工润色而写定成篇。(金景芳吕绍刚:《〈尚书·虞夏书〉新解》,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290-297页。)对于《汤誓》的成书年代,李民先生认为已不可考,但至少是在战国早期已经出现。(李民王健:《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页。)
    ②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3页。
    ③笔者在第一章已有论及,故在此不复赘述。
    ①上述所列各家论说,详见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第3册),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250-2256页。另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第二、三卷,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2年版,第0563-0569页。也有相关各家对的训释,但不如于书完备详细。
    ①寒峰:《古代巡守制度的史迹及其图案化》,《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3期,第39页。
    ②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第168页。
    ③刘桓先生分别对这些用例进行了搜集罗列,较为规整,笔者在此不再列举。详见(刘桓:《殷代“德方”说》,《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4期,第95-96页。)
    ①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第3册),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251页。
    ②参见闻一多:《古典新义》,《闻一多全集》(第二卷),三联书店,1982年版。
    ③[日]小仓芳彦:《〈左传〉中的霸与德——“德”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载刘俊文编,许洋主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卷),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3页。
    ④刘桓:《殷代“德方”说》,《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4期,第96-97页。
    ①[美]倪德卫著,周炽成译:《儒家之道:中国哲学之探讨》,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页。
    ②《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③《左传·庄公二十七年》。
    ④杨伯峻:《春秋左传住》,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35页。
    ⑤郑开:《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51-52页。
    ①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62页。
    ②蒋善国:《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10页。
    ①关于《盘庚》篇的制作年代,自汉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六种看法:一、盘庚时代说。马融、郑玄首倡,杨彪、华峤继之。二、小辛时代说。司马迁创此说,清人俞樾颇有发挥。三、殷商时代说。王国维力主之。四、殷周之际说。以杨筠如《尚书核诂》为代表。五、西周初年说。此说以张西堂《尚书引论》为代表。六、春秋时代说。顾颉刚力主之。(李民:《〈盘庚〉的制作时代》,载《尚书与古史研究》
    (增订本),中州书画社出版,1981年版,第120页。)即使是顾颉刚先生也承认“《盘庚》原文是由史臣记录的盘庚所讲的诰诫之词,虽然后来经过流传有了加工,殷王盘庚总是这《盘庚》诰语的原作者。……从思想内容来看,它确实是商代的。”(顾颉刚刘起釪:《〈盘庚〉三篇校释译论》,《历史学》,1979年第
    2期,第33页。)因此,我们把《盘庚》篇视为较为可靠的商代文献并以之作为研究的重点应无问题。
    ①顾颉刚刘起釪:《〈盘庚〉三篇校释译论》,《历史学》,1979年第2期,第37页。
    ①晁福林:《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194页。
    ②晁福林:《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196页。
    ③何发甦:《〈说文解字〉“悳”“德”辨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134页。
    ④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71页。
    ①尽管甲骨卜辞中未见“天”作至上神的用法,但在《商书》中大量出现的“天”实际上与至上神“帝”并无二致。陈来先生指出:“殷商和西周世界观的重要区别,不在于商人是否以“天”为至上神,因为如果‘天’只有人格的‘皇天震怒’的天,那么在信仰实质上,与‘帝’的观念并无区别。事实上,在许多文献中,二者是等同的,或可以互换的,很难明确分别。”(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68页。)此说甚确。
    ②晁福林:《论殷代神权》,《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第100页。
    ①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62页
    。①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68页。
    ②赵伯雄:《先秦“敬”德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第29页。
    ①《尚书·盘庚上》。
    ②王世舜:《尚书译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5页。另李民:《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52页,也是做如是解。
    ①《尚书·盘庚中》。
    ②《尚书·洪范》。
    ①[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57页。
    ②对于今文《商书》五篇的著作年代问题的争议与考证,蒋善国有较为系统的总结,详见(蒋善国:《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七、八、九、十章。)
    ①段凌平柯兆利:《试论殷商的“德”观念》,《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4期,第96页。
    ②温少峰:《殷周奴隶主阶级“德”的观念》,载《中国哲学》第八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41页。
    ①张持平吴震:《殷周宗教观的逻辑进程》,《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6期,第79页。
    ②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8页。
    ①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51页。
    ②《论语·八佾》。
    ③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305页。
    ④《论语·为政》。
    ①参见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152页。
    ②《尚书·牧誓》。
    ③此三句见于《尚书·汤誓》。
    ①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1》,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24页。郭沫若先生在《先秦天道观之进展》一文中曾说过:“卜辞称至上神为帝,为上帝,但决不曾称之为天。天字本来是有的,如象大戊称为‘天戊’,大邑商称为‘天邑商’,都是把天当为了大字的同意语。”为此,有不少学者都将之视为郭先生否认殷商有“天”观念的证据,此种看法其实存在着误读的成分。(可参见胡晓明:《关于殷周“天命”问题需要澄清的一点认识》,载《史学月刊》,2010年第11期。)
    ①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71页。
    ①《尚书·西伯戡黎》。
    ②曾有不少学者基于“天不可信”这句话,认为周人已不相信天,对天的神权和主宰人世的神圣性产生怀疑。其实,西周时期周人对天的信仰一直是很虔诚的,“天不可信”是说天命不可迷信,不要因暂时获得天命而有恃无恐、为所欲为,一味消极地依赖天命,最终会使天命移易,重蹈殷商灭亡的覆辙。(可参见陈筱芳:《西周天帝信仰的特点》,《史学月刊》,2005年第5期。)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2页。
    ②[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62页。
    ①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84页
    ②《礼记·表记》。
    ③《尚书·无逸》。
    ④《尚书·梓材》。
    ①刘莘:《宗教的演变与文化的发展——殷周之际宗教观念的演变及其文化意义》,《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第35-36页。
    ①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92页。
    ②张持平吴震:《殷周宗教观的逻辑进程》,《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6期,第79页。
    ③《周颂·维天之命》。
    ①《尚书·君奭》。
    ②《左传·昭公六年》引此诗曰:仪式刑文王之德,日靖四方。
    ③此两句见于《尚书·康诰》。
    ④《尚书·酒诰》。
    ⑤《尚书·洛诰》。
    ①此两句见于《尚书·无逸》。
    ②王莹:《论周人“德”观念的繁复性》,《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3期,第13页。
    ③《尚书·蔡仲之命》。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1页。
    ②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94页。
    ①赵伯雄:《先秦“敬”德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第30页。
    ①《尚书·康诰》。
    ①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76-477页。
    ①《尚书·盘庚上》。
    ①如:《吕刑》:“上帝监民,罔有馨香德,刑发闻惟腥。”《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左传·宣公十二年》:“叛而伐之,服而舍之,德刑成矣。伐叛,刑也;柔服,德也。”《左传·成公十七年》:“御奸以德,御轨以刑。不施而杀,不可谓德;臣偪而不讨,不可谓刑。德刑不立,奸轨并至。”
    ②郑开:《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36页。
    ③《尚书·康诰》。
    ④《尚书·立政》。
    ①《荀子·仲尼》篇中云:“主尊贵之,则恭敬而僔;主信爱之,则谨慎而嗛;主专任之,则拘守而详:主安近之,则慎比而不邪;主疏远之,则全一而不倍;主损绌之,则恐惧而不怨。贵而不为夸,信而不处谦,任重而不敢专。财利至则善而不及也,必将尽辞让之义然后受。福事至则和而理,祸事至则静而理。富则施广,贫则用节,可贵可贱也,可富可贫也,可杀而不可使为奸也,是持宠处位终身不厌之术也。虽在贫穷徒处之埶,亦取象于是矣。夫是之谓吉人。”此段论述可以看做是对“吉士”的绝好注解,“吉人”即为“吉士”。
    ②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1979年版,第232页。
    ③《尚书·立政》。
    ②《尚书·召诰》。
    ③吕文郁:《周代的采邑制度》(增订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76-177页。
    ①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3页。
    ①金景芳吕绍刚:《〈尚书·虞夏书〉新解》,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06页。
    ②金景芳吕绍刚:《〈尚书·虞夏书〉新解》,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06页。
    ①王德培:《〈书〉传求是札记》(上),《天津师大学报》,1983年第4期,第72页。
    ②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92页。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1页。
    ②晁福林:《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198页。
    ①晁福林:《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200页
    ②郑开:《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26页。
    ③刘泽华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①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61页。
    ①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1979年版,第232页。
    ①转引自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94页。
    ②转引自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95页
    ③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97页。
    ①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01页。
    ②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96页。
    ③翟相军:《〈诗经〉里的德音》,《河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3期,第91页。
    ④郑开:《德礼之间——前诸子时代的思想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10页。
    ①以上见郑开:《德礼之间——前诸子时代的思想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18-129页。
    ②郑开:《德礼之间——前诸子时代的思想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13页。
    ③参见刘运兴:《〈诗经〉“德音”考辨》,《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①此段话是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北宫文子见令尹围之威仪所发表的一番议论,由于其说与《诗经》中的“威仪”较为相符,可视为对“威仪”的注解,故移录于此。
    ②“敬慎威仪,维民之则”在《诗经》中共两见,分别为《大雅·抑》和《鲁颂泮水》。
    ③《大雅·民劳》。
    ④《小雅宾之初筵》。
    ⑤《大雅板》。
    ⑥《大雅瞻卬》。
    ①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96页。
    ①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15页。
    ①王德培先生便将此处“德言”释为“言行”。(王德培:《〈书〉传求是札记》(上),《天津师大学报》,1983年第4期,第72页。)
    ②《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①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9页。
    ②晁福林:《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199-200页。
    ③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5页。
    ①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48页。
    ①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56-458页。
    ②《公羊传·隐公元年》。
    ①鲁襄公死后,立了襄公妾敬归之子子野为太子,但子野由于哀痛过度而早死,季氏又立了敬归的妹妹齐归之子公子裯为国君,即鲁昭公。敬归虽本为妾,但由于子野已被立为太子,其身份就上升为嫡夫人,子野死后又无子嗣,其同母弟理应有优先权,穆叔因不满季氏违背宗法继承原则的做法而发此语。
    ②《国语·晋语一》载晋献公语曰:“寡人闻之,立大子之道三:身钧以年,年同以爱,爱疑决之以卜筮。”韦注曰:“身钧,德同也。”意为德同就立年长的,年同就立王所爱的,爱同就要通过卜筮来决定。在晋献公看来,“德”是立太子的首要条件,并将“爱”列入择立太子的标准,但此语是晋献公以“德”为借口想让太子申生讨伐东山,以“爱”为理由欲立骊姬子奚齐为太子的托辞,并不符合周制。
    ①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92-95页。
    ①王慎行:《试论两周孝道观的形成及特点》,《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1期,第120页。
    ②王慎行:《论西周孝道观的本质》,《人文杂志》,1991年第2期,第71页。
    ③樊浩:《伦理政治:中国特色的文化原理与文化机制》,《人文杂志》,1992年第6期,第56页。
    ④仅《诗经》中就有不少歌颂周王行孝的诗篇,如:“筑城伊淢,作丰伊匹,匪棘其欲,遹追来孝。王后烝哉。”(《大雅·文王有声》)“永言孝思,孝思维则。”(《大雅·下武》)“于乎皇考,永世克孝。念兹皇祖,陟降庭止。维予小子,夙夜敬止。于乎皇王,继序思不忘。”(《周颂·闵予小子》)以上分别是赞颂文王、武王、成王克尽孝道的诗篇,说明周初的统治者大力奉行与倡导孝道,将之视为自身有“德”的一项重要内容。
    ①《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②《荀子·儒效》。
    ①《左传·定公四年》。此事同《古文尚书·蔡仲之命》:“蔡仲克庸祗德,周公以为卿士。(蔡)叔卒,乃命诸王邦之蔡。”
    ②葛志毅先生曾指出:“‘分’乃是封诸侯之制的一项重要因素。直至今日研究周代分封制者,很少对此加以注意,以致‘分’义久湮不显,有些人且习用‘封建’一词。若明了此分物、分器在分封诸侯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则应该认识到,若论周代封诸侯之制,‘分封’一词是最足以概括其本来包含的内容与意义。”(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页。)
    ①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0页。
    ②《大雅·板》。
    ①《论语·为政》。
    ②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2页。
    ③如杨向奎先生认为:“中国古代所谓《礼》或《礼经》指今《仪礼》言,而《周礼》为周官,《礼记》只是礼经的传;但谓《仪礼》为周公作,我们已经说过不可能。书虽不出于周公,其中的礼仪制度在西周以至春秋曾经实行过。实行过的礼仪和原始的风俗习惯不同,是经过周初统治者加工改造,以适应社会需要,因此以现存《仪礼》作为周公‘制礼作乐’的部分内容,是说得通的。”(参见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99页。)
    ①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8—99页。
    ②李民:《〈尚书〉与古史研究》(增订本),中州书画社,1981年版,第169页。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6页。
    ②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1》,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36页。
    ③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99页。
    ④勾承益:《先秦礼学》,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9页。
    ①《诗经》中“礼”共九见,分别为:《鄘风·相鼠》“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小雅·十月之交》“曰予不戕,礼则然矣”。《小雅·宾之初筵》“以洽百礼,百礼既至”。《小雅·楚茨》“献酬交错,礼仪卒度”、“我孔熯矣,式礼莫愆”、“礼仪既备,钟鼓既戒”。《周颂·丰年》“以洽百礼,降福孔皆”。《周颂·载芟》“烝畀祖妣,以洽百礼”。徐复观先生认为只有《周颂》中的两处“以洽百礼”才与祭祀有关,其余七个礼字,皆与祭祀无关,这可证明在《诗经》时代,礼的内容开始转化了。
    ②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1页。
    ③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38页。
    ④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61页。
    ①晁福林:《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200页。
    ①李学勤:《祭公谋父及其德论》,《齐鲁学刊》,1988年第3期,第8页。李学勤先生在此文中,对祭国的位置及祭公的身世、事迹及政治思想等方面均有论及。
    ①对于《祭公》篇的成书年代,李学勤先生将其中文词与西周金文进行了对比,认为“其词语的时代特色是明显的”,证明该篇是真正的西周文字。(参见李学勤:《祭公谋父及其德论》,《齐鲁学刊》,1988年第
    3期。)另黄怀信先生也认为该篇“文字古拙,可与金文对照者不少,可证其为真正西周文字。(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释》(修订本),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页。)
    ②此段注释及释文笔者主要参照了黄怀信先生的注解,详见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释》(修订本),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2页。
    ①《尚书·酒诰》。
    ②李民王健:《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90页。
    ③参见金景芳吕绍刚吕文郁:《孔子新传》(第四章),长春出版社,2006年版。
    ①对于《吕刑》的制作年代,学者向来多认为成书于穆王时期,但郭沫若和张西堂两位先生对此提出异议,蒋善国先生在《尚书综述》中对两家观点和论据进行了考证,认为《吕刑》为穆王时期作品仍是可以信据的。(参见蒋善国:《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52—253页。)
    ②《周书》中还有“民德”的用法,仅一见,“民德亦罔不能厥初,惟其终。”(《君奭》)意为普通民众做事的行为多是善始不善终,“民德”用法的少见,说明周初之“德”的拥有对象主要是统治者。
    ③王莹:《论周人“德”观念的繁复性》,《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3期,第10页。
    ①《尚书·君奭》。
    ②郑开:《德礼之间——前诸子时代的思想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31页。
    ①孙熙国肖雁:《论〈尚书〉“德”范畴的形上义蕴》,《哲学研究》,2006年第12期,第44页。。
    ②《荀子·不苟》。
    ③《庄子·刻意》。
    ①如李学勤:《论公盨及其重要意义》,《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4期;裘锡圭:《公盨铭文考释》,《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朱凤瀚:《公盨铭文初释》,《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
    ②裘锡圭:《公盨铭文考释》,《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第18页。
    ③《尚书·召诰》。
    ④《尚书·多方》。
    ⑤裘锡圭:《公盨铭文考释》,《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第23页。
    ①裘锡圭:《公盨铭文考释》,《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第21页。
    ②朱凤瀚:《公盨铭文初释》,《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第33页。
    ①常金仓:《西周的典范政治及其文化基础》,载《西周史论文集下》,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706页。
    ②刘源:《商周祭祖礼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88页。
    ①《论语·季氏》。
    ②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6页。
    ①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2页。
    ②笔者对这两部典籍中“德”字的出现次数做了统计,《左传》共出现333次,《国语》共出现250次。
    ③《尚书·蔡仲之命》。
    ④《尚书·康诰》。
    ⑤《尚书·泰誓上》
    ①《国语·周语下》。
    ②《国语·周语上》。
    ③《国语·周语上》。
    ④《国语·周语上》。
    ⑤《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①《左传·隐公六年》。
    ②《春秋·桓公五年》。
    ③《春秋·文公九年》。
    ①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38页。
    ①《尚书·牧誓》。
    ①《国语·越语下》。
    ①《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②《左传·襄公七年》。
    ③《国语·晋语一》。
    ④《左传·襄公九年》。
    ⑤《左传·文公五年》。
    ⑥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1979年版,第2119页。
    ①《国语·周语下》。
    ②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1979年版,第2127页。
    ③徐元诰:《国语集解》(修订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27页。
    ④《论语·季氏》。
    ①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6页。
    ②参见丁四新:《〈周易〉德义利略论》,《周易研究》,1999年第2期。
    ①《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①《春秋·僖公十五年》。
    ①此事在《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也有记载:“晋、楚争先。晋人曰:‘晋固为诸侯盟主,未有先晋者也。’楚人曰:‘子言晋、楚匹也,若晋常先,是楚弱也。且晋、楚狎主诸侯之盟也久矣,岂专在晋?’叔向谓赵孟曰:‘诸侯归晋之德只,非归其尸盟也。子务德,无争先。且诸侯盟,小国固必有尸盟者,楚为晋细,不亦可乎?’乃先楚人。”叔向之语与《国语》中的记载同样体现了“在德不在先歃”的主旨。
    ①《左传·成公八年》。
    ②《左传·成公九年》。
    ③《左传·襄公九年》。
    ①《左传·襄公十四年》。
    ①《左传·闵公二年》。
    ②《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③《左传·桓公二年》。
    ①《左传·定公四年》。
    ②《孟子·尽心下》。
    ③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0页。
    ①《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②《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①[日]小仓芳彦:《〈左传〉中的霸与德——“德”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载刘俊文编,许洋主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卷),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6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住》(修订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03页。
    ②《左传·成公十六年》。
    ①对于中国古代早期的德行德目,陈来先生做了较为系统的归纳与整理,分别见于《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第七章,《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第九章,可以作为我们的重要参考。
    ②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8页。
    ③《左传·昭公十年》。
    ①徐元诰:《国语集解》(修订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14页。
    ②《国语·晋语四》。
    ①《国语·晋语四》。
    ②《左传·僖公十四年》。
    ①《左传·文公十八年》。
    ②《国语·晋语四》。
    ③此事又见《国语·晋语五》。
    ①《论语·学而》。
    ②《论语·阳货》。
    ③郑开:《德礼之间——前诸子时代的思想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59页。
    ①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67页。
    ②《国语·周语下》。
    ①《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②《左传·昭公三年》。
    ③《国语·周语下》。
    ①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52页。
    ②《孟子·滕文公下》。
    ③《史记·太史公自序》。
    ①《论语·八佾》。
    ②《左传·隐公三年》。
    ③刘泽华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①对于“礼仪之辨”的论述,还有郑子大叔和晋赵简子的一段对话,见《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文繁在此不复列举。
    ②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年版,第237页。
    ①此例又见《国语·鲁语上》:“夫礼,所以正民也。”
    ①《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②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1页。
    ①《左传·僖公七年》。
    ①韦昭注曰:“赏得其人,罚当其罪,是为德义”。
    ②韦昭注曰:“善善为德,恶恶为义”。
    ①《礼记·中庸》。
    ②郑开:《德礼之间——前诸子时代的思想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41页。
    ①《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②金景芳:《也谈关于老子哲学的两个问题》,《古史论集》,齐鲁书社,1981年版,第245-273页。
    ①朱炳祥据此认为:“老子的思想核心很可能隐藏在‘德’的具体内涵中而不是在包罗一切的‘道’之中。……老子是为了更透辟地阐述‘德’才追溯到其产生的根源‘道’那里。”此说似有一定道理。(参见朱炳祥:《“德”之语义与老子的思想内核》,《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②本文有关《老子》的引文和标点主要是以陈鼓应先生的《老子注译及评介》为依据的。
    ①《老子·十四章》。
    ②《老子·二十一章》。
    ③《老子·四十章》。
    ④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92页。
    ①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37页。
    ①高亨:《老子正诂》,中国书店,1988年版,第9页。
    ②《老子·二十一章》。
    ③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17页。
    ④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5页。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98页。
    ②高亨先生以《老子》为本,辅之以《庄子》所言之“德”,已深刻地指出“德者万类之本性也”,应包括道之本性、天地之本性、万物之本性、人之本性四项内容。而《老子》之书中所见之“德”,只有道之本性与人之本性二义。(详见高亨:《老子正诂》,中国书店,1988年版,第8-14页。)
    ③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页。
    ①朱伯崑:《先秦伦理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85页。
    ②《老子·二十三章》。
    ③《老子·三十七章》。
    ④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90页。
    ⑤《老子·二十五章》。
    ①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45页。
    ②《老子·十章》。
    ③《老子·四十九章》。
    ①《老子·十九章》。其中“绝学无忧”一句,传世本将其放在下章开头,陈鼓应先生据高亨与蒋锡昌之说,将之移至此处。(详见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7页。)
    ②《老子·五十七章》。
    ③《老子·五十七章》。
    ①《老子·三章》。
    ②高亨:《老子正诂》,中国书店,1988年版,第13页。
    ③《老子·十章》。
    ④《老子·十六章》。
    ⑤《老子·十九章》。
    ⑥《老子·四十八章》。
    ⑦《老子·二十八章》。
    ①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74页。
    ②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00页。
    ①《论语·八佾》。
    ②《论语·阳货》。
    ③《论语·述而》。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5页。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90页。
    ③在《论语》中还有一例“德”字不是出自孔子,即《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对于此处的“何德之衰”,孔安国注曰:“比孔子于凤,凤鸟待圣君乃见。非孔子周行求舍,故曰‘衰’。”朱熹注曰:“凤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接舆以比孔子,而讥其不能隐为德衰也。”杨伯峻将其意译为“为什么这么倒霉。”似乎都未明确指出“德”为何意,此处“德”字用法较为特殊。笔者认为此处之“德”当指孔子向往的周公遗留下来德治传统。
    ①《论语·述而》。
    ①《论语·学而》。
    ②《论语·阳货》。
    ③《论语·卫灵公》。
    ①王中江:《视域变化中的中国人文与思想世界》,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57页。
    ②《论语·述而》。
    ③《论语·宪问》。
    ①钱穆:《论语新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14页。
    ②《论语·卫灵公》。
    ③《论语·卫灵公》。
    ④《论语·阳货》。
    ⑤《论语·里仁》。
    ⑥《论语·述而》。
    ①《论语·雍也》。
    ②《论语·里仁》。
    ③《论语·季氏》。
    ④《论语·阳货》。
    ⑤《论语·为政》。
    ①《论语·述而》。
    ②《论语·里仁》。
    ③《论语·颜渊》。
    ④《论语·子罕》。
    ⑤如冯友兰先生说;:“孔子所谓天,乃一有意志之上帝,乃一‘主宰之天’也。……若天为有意志之上帝,则天命亦即上帝之意志也”(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1-52页。)任继愈先生也认为:“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传统的天命鬼神观念,将天命视为冥冥中的最高主宰。……人的生死寿夭和富贵贫贱都受天命决定,天命主宰一切。”(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93页。)
    ①金景芳吕绍刚吕文郁:《孔子新传》,长春出版社,2006年版,第96页。
    ②吕绍刚:《孔子是无神论者》,载《孔子研究论文集》:中华孔子研究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97页。
    ③《论语·述而》。
    ④《论语·为政》。
    ⑤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79页。
    ①“仁”字在今文《尚书》中只一见,出自周公之口:“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金滕》)在《诗经》中共两见,分别为《郑风·叔于田》:“洵美且仁”;《齐风·卢令》:“其人美且仁”。对这三例“仁”字的解释,可详见刘家和:《先秦儒家仁礼学说新探》,《孔子研究》,1990年,第1期。
    ②《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③《左传·成公九年》。
    ④《国语·周语中》。
    ⑤《国语·晋语一》
    ⑥刘文英:《“仁”的抽象与“仁”的秘密》,《孔子研究》,1990年第2期,第3-5页。
    ①金景芳吕绍刚吕文郁:《孔子新传》,长春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②《论语·泰伯》。
    ③《论语·学而》。
    ④《孟子·离娄上》。
    ①《论语·颜渊》。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8页。
    ③《论语·述而》。
    ④《论语·里仁》。
    ⑤《论语·公冶长》。
    ①《论语·宪问》。
    ②《论语·述而》。
    ③刘文英:《“仁”的抽象与“仁”的秘密》,《孔子研究》,1990年第2期,第5页。
    ④《论语·颜渊》。
    ⑤《论语·雍也》。
    ⑥《论语·里仁》。
    ①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0-11页。
    ②[美]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刘东校,程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③《论语·八佾》。
    ④《论语·颜渊》。244
    ①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版,第158页。
    ②赵光贤:《论孔子学说中“仁”与“礼”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第64页。
    ③《论语·卫灵公》。
    ④《论语·泰伯》。
    ①沈长云:《论孔子对周公“德”、“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16页。
    ②李存山:《饮食——血气——道德——春秋时期关于道德起源的讨论》,《文史哲》,1987年第2期,第74页。
    ①《孟子·离娄上》。
    ②顾炎武:《日知录》卷一三《周末风俗》。
    ①金景芳:《战国四家五子思想论略》,《古史论集》,齐鲁书社,1981年版,第323页。
    ①吕文郁:《春秋战国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45页。
    ①《孟子·滕文公下》。
    ②《韩非子·显学》。
    ③《墨子·尚贤中》
    ①《墨子·天志上》。
    ②[美]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刘东校,程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152页。
    ③朱伯崑:《先秦伦理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85-186页。
    ④《庄子·刻意》。
    ①《商君书·错法》。
    ②《商君书·说民》。
    ③《韩非子·显学》。
    ①郑抗生胡翼鹏:《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社会运行的理性规范——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社会思想研究》,《文史哲》,2009年第2期,第74页。
    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③《孟子·万章下》。
    ④《孟子·公孙丑上》。
    ①《论语·公冶长》②《论语·阳货》。
    ①《孟子·尽心上》。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53页。
    ③《孟子·离娄下》。
    ①《孟子·告子下》。
    ②《孟子·告子上》。
    ③《孟子·告子上》。
    ④《孟子·尽心上》。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50-151页。
    ②晁福林:《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203页。
    ①《孟子·告子上》。
    ②《孟子·尽心上》。
    ③《孟子·梁惠王上》。
    ④《孟子·滕文公上》。
    ①杨伯峻:《孟子译注·导言》,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3页。
    ②梁韦弦:《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①《孟子·尽心下》。
    ②童书业:《先秦七子思想研究》,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100页。
    ③详见金景芳吕绍刚吕文郁:《孔子新传》第四章第二节,长春出版社,2006年版,第90-94页。
    ①《礼记·中庸》。
    ②《孟子·尽心上》。
    ③《孟子·告子上》。
    ④《孟子·尽心下》。
    ⑤《孟子·离娄上》。
    ①《礼记·丧服四制》。
    ②金景芳吕绍刚吕文郁:《孔子新传》第四章第二节,长春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③“仁”字在《论语》中共109见,在《孟子》中共160见;而“义”字在《论语》中共24见,在《孟子》
    中共108见。考虑到两部著作的篇幅因素(《孟子》的篇幅约为《论语》的两倍多),那么“仁”字在《论语》中出现的频率要高于《孟子》,而“义”字则相反。通过“仁”、“义”出现的字频来说,也可以证明孔子强调仁而孟子强调义。
    ①《孟子·告子上》。
    ②《孟子·告子上》。
    ③《孟子·告子上》。
    ①《孟子·尽心上》。
    ②《论语·卫灵公》。
    ①《孟子·尽心上》。
    ②《孟子·尽心上》。
    ③韩德民:《荀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111页。
    ④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9页。
    ①《孟子·梁惠王上》。
    ②《孟子·离娄上》。
    ③《孟子·离娄上》。
    ④童书业:《先秦七子思想研究》,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93页。
    ①《孟子·滕文公上》。
    ①《孟子·尽心上》。
    ②《孟子·万章下》。
    ③《孟子·公孙丑下》。
    ①《孟子·离娄上》。
    ②《孟子·梁惠王下》。
    ③《孟子·梁惠王上》。
    ④《孟子·尽心下》。
    ⑤《孟子·梁惠王下》。
    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1页。
    ②《孟子·滕文公上》。
    ③《孟子·梁惠王上》。
    ④《孟子·尽心上》
    ⑤《孟子·梁惠王上》。
    ①《荀子·非十二子》。
    ②《荀子·劝学》。
    ③金景芳:《战国四家五子思想论略》,《古史论集》,齐鲁书社,1981年版,第333页。
    ①郑开:《德礼之间——前诸子时代的思想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70页。
    ①《荀子·礼论》。
    ②《荀子·修身》。
    ③《荀子·大略》。
    ④《荀子·大略》。
    ⑤朱伯崑:《先秦伦理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92页。
    ①[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91页。
    ②《荀子·劝学》。
    ③《荀子·劝学》。
    ④《荀子·性恶》。276
    ①《荀子·正名》。
    ②《荀子·正名》。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05页。
    ②《荀子·性恶》。
    ③《荀子·性恶》。
    ④《荀子·性恶》。
    ⑤《荀子·性恶》。
    ①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92页。
    ②任剑涛:《伦理政治研究——从早期儒学视角的理论透析》,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2页。
    ①《荀子·儒效》。
    ②《荀子·劝学》。
    ③《荀子·性恶》。
    ④《荀子·性恶》。
    ①《荀子·儒效》。
    ②《荀子·宥坐》。
    ③《荀子·性恶》。
    ④《荀子·劝学》。
    ⑤[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9页。
    ⑥《荀子·儒效》。
    ⑦《荀子·性恶》。
    ⑧《荀子·劝学》。
    ①《荀子·大略》
    ①《荀子·不苟》。
    ②《荀子·王制》。
    ③《荀子·议兵》。
    ④《荀子·议兵》。
    ⑤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08页。
    ①《荀子·王制》。
    ①《荀子·富国》。
    ②《荀子·富国》。
    ①《荀子·王霸》。
    ②《荀子·大略》。
    ③《荀子·王制》。
    ④《荀子·王制》。
    ⑤《荀子·富国》。
    ⑥《荀子·富国》。
    ⑦《荀子·王霸》。
    ⑧《荀子·王霸》。
    ①《荀子·强国》。
    ②《荀子·君道》。
    ③《荀子·议兵》。
    ①《荀子·君道》。
    ②《荀子·君道》。
    ③《孟子·尽心下》。
    ①[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04页。
    ②《荀子·王霸》。
    ③[美]本杰明·史华兹著,程钢译:《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14-315页。
    [1].阮元.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上、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79.
    [2].刘向.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许慎.说文解字(附检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5].许慎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6].朱熹.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8.
    [7].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蔡沈.书经集传[M].北京:中国书店,1994.
    [9].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0].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1].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2].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3].戴震.孟子字义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4].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5].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6].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7].王先谦.庄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8].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9].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0].孙诒让.墨子间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1].孙诒让.周礼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2].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23].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4].曾运乾.尚书正读[M].北京:中华书局,1964.
    [25].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6].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7].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8].高亨.老子正诂[M].北京:中国书店,1988.
    [29].李民,王健.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0].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1].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3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33].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4].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5].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6].杨柳桥.庄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7].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
    [38].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
    [1].巴新生.西周伦理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
    [2].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蔡运章.甲骨金文与古史新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4].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常金仓.周代礼俗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6].常金仓.穷变通久——文化史学的理论与实践[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7].晁福林.天玄地黄——中国上古文化溯源[M].成都:巴蜀书社,1990.
    [8].晁福林.先秦社会思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9].晁福林.先秦民俗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0].晁福林.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1].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2].陈絜.商周姓氏制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3].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M].北京:三联书店,1996.
    [14].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M].北京:三联书店,2009.
    [15].陈来.竹帛《五行》与简帛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9.
    [16].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7].陈梦家.尚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8].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9].陈瑛等.中国伦理思想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
    [20].丁山.古代神话与民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1].杜任之高树帜.孔子学说精华体系[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22].杜勇.《尚书》周初八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3].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6].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7].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修订本)[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28].葛志毅.谭史斋论稿三编[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29].葛志毅.谭史斋论稿四编[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30].勾承益.先秦礼学[M].成都:巴蜀书社,2002.
    [31].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2].顾颉刚.古史辨自序[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33].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4].关健英.先秦秦汉德治法治关系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5].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M].北京:三联书店,1963.
    [36].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青铜时代.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7].郭沫若.十批判书.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8].郭沫若.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四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39].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40].郭伟川.两周史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41].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2].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43].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4].侯外庐.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45].蒋善国.尚书综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46].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47].金景芳.古史论集[M].济南:齐鲁书社,1981.
    [48].金景芳.先秦思想史讲义[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49].金景芳.《尚书·虞夏书》新解[M].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
    [50].金景芳,吕绍刚,吕文郁.孔子新传[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6.
    [51].康学伟.先秦孝道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52].匡亚明.孔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53].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M].北京:三联书店,2007.
    [54].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5].李民.尚书与古史研究(增订本)[M].郑州:中州书画出版社,1981.
    [56].李衡眉.中国史前文化[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57].李修松.先秦史探研[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
    [58].李学勤主编;王宇信王震中杨升南罗琨宋镇豪.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59].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0].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
    [61].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2].李学勤.李学勤说先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63].李宗侗.中国古代社会新研历史的剖面[M].北京:中华书局,2010.
    [6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8.
    [65].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增订本)[M].北京:三联书店,2006.
    [66].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三联书店,2004.
    [67].梁家荣.仁礼之辨——孔子之道的再释与重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8].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69].梁韦弦.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71].廖名春.荀子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72].林惠祥.文化人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73].林尹.周礼今注今译[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74].刘宝才.先秦文化散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75].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傅斯年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76].刘起釪.尚书研究要论[M].济南:齐鲁书社,2007.
    [77].刘翔.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8].刘源.商周祭祖礼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79].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维[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80].刘泽华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81].柳诒徴.中国文化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82].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83].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全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4].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M].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85].吕文郁.周代的采邑制度(增订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86].吕文郁.春秋战国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87].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88].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89].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90].孟世凯.商史与商代文明[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91].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92].齐思和.中国史探研[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93].钱杭.周代宗法制度史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
    [94].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2.
    [95].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96].钱穆.先秦诸子系年[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97].钱宗武.今文尚书语言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1996.
    [98].钱宗范.周代宗法制度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99].裘锡圭.中国出土文献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00].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01].任剑涛.伦理政治研究——从早期儒学视角的理论透析[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102].沈长云,杨善群.战国史与战国文明[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
    [103].沈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04].沈玉成.左传译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05].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06].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北京:三联书店,1999.
    [107].孙熙国.先秦哲学的意蕴[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108].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9].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10].童书业.春秋史(校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11].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112].童书业.先秦七子思想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82.
    [113].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14].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15].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16].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代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117].王玉哲.中华远古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18].王中江.视域变化中的中国人文与思想世界[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119].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二卷[M].北京:三联书店,1982.
    [120].吴龙辉.原始儒家考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21].徐中舒.先秦史论稿[M].成都:巴蜀书社,1992.
    [122].徐中舒.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
    [123].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124].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125].谢维扬.周代家庭形态[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126].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127].许兆昌.先秦史官的制度与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28].许倬云.西周史(增补本)[M].北京:三联书店,2001.
    [129].许倬云.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30].杨宽.西周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31].杨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132].杨希枚.先秦文化史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33].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34].杨向奎.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
    [135].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36].尹盛平.西周史征[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37].游唤民.尚书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138].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39].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40].俞世伟白燕.规范·德性·德行——动态伦理道德体系的实践性研究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41].臧克和.中国文字与儒学思想[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142].詹鄞鑫.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143].詹子庆.夏史与夏代文明[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144].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45].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146].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47].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M].北京:三联书店,1983.
    [148].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二集)[M].北京:三联书店,1990.
    [149].张广志.西周史与西周文明[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150].张岂之.中国思想史[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
    [151].张荫麟.中国史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52].张岩.从部落文明到礼乐制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153].赵伯雄.周代国家形态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154].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55].郑开.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9.
    [156].中华孔子研究所.孔子研究论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157].钟肇鹏.孔子研究(增订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58].周延良.夏商周原始文化要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159].朱伯崑.先秦伦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160].朱狄.原始文化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88.
    [161].朱凤瀚,徐勇.先秦史研究概要[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
    [162].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增订本)[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163].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64].邹昌林.中国古代国家宗教研究[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4.
    [165].邹昌林.中国礼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66].[德]卡尔·雅斯贝斯著,魏楚雄、俞新天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67].[德]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168].[美]本杰明·史华兹著,程钢译.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169].[美]倪德卫著,周炽成译.儒家之道:中国哲学之探讨[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70].[美]郝大维、安乐哲著,蒋弋为、李志林译.孔子哲学思微[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171].[美]孟旦著,丁栋、张兴东译.早期中国“人”的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72].[美]艾兰著,张海晏译.水之道与德之端——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本喻(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73].[美]A.麦金太尔著,龚群戴扬毅等译.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74].[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渠东译.图腾制度[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175].[英]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
    [176].[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李安宅编译.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177].[日]竹添光鸿:左氏会笺[M].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8.
    [178].[日]高木智见著,何晓毅译.先秦社会与思想——试论中国文化的核心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斯维至.说德[J].人文杂志,1982(6):74-83.
    [2].何新.辨“德”[J].人文杂志,1983(4):97-98+96.
    [3].斯维至.关于德字的形义问题——答何新同志[J].人文杂志,1984(5):86-87.
    [4].何新.再辨“德”[J].人文杂志,1985(1):92.
    [5].晁福林.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5(4):192-204+209.
    [6].巴新生.试论先秦“德”的起源与流变[J].中国史研究,1997(3):31-42.
    [7].姜志勇.前孔子时代之“德”观念——中华民族“德”观之起源与演变[J].载《原道》第十六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53-63.
    [8].金春峰.“德”的历史考察[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5-12.
    [9].段凌平,柯兆利.试论殷商的“德”观念[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4):93-97.
    [10].刘桓.殷代“德方”说[J].中国史研究,1995(4):93-98.
    [11].寒峰.古代巡守制度的史迹及其图案化[J].中国史研究,1990(3):38-44.
    [12].孟世凯.甲古文中“礼”、“德”、“仁”字的问题[J].齐鲁学刊,1987(1):87-89.
    [13].温少峰.殷周奴隶主阶级“德”的观念[J].载《中国哲学》第八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35-46.
    [14].武树臣.寻找最初的德——对先秦德观念形成过程的法文化考察[J].法学研究,2001(2):122-132.
    [15].王德培.《书》传求是札记(上)[J].天津师大学报,1983(4):71-77.
    [16].王莹.论周人“德”观念的繁复性[J].中国哲学史,1997(3):9-17.
    [17].赵伯雄.先秦“敬”德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23-34.
    [18].刘翔.由“德”字的本义论周代道德观念的形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1):62-66.
    [19].赵忠文.从《尚书》看商周两代“敬德”观念的演变[J].中国哲学史,1986(2):3-11.
    [20].张怀通.西周卿大夫之“德”释论[J].孔子研究,1997(3):20-27.
    [21].巴新生.西周的“德”与孔子的“仁”——中国传统文化的泛血缘特征初探[J].史学集刊,2008(2):3-11.
    [22].巴新生.“明德”——西周领主土地所有权获得方式试析[J].北方论丛,1998(2):32-35.
    [23].李学勤.祭公谋父及其德论[J].齐鲁学刊,1988(3):8-10+7.
    [24].金景芳.中国古代思想的渊源[J].社会科学战线,1981(4):153-164.
    [25].晁福林.论殷代神权[J].中国社会科学,1990(1):99-112.
    [26].张持平,吴震.殷周宗教观的逻辑进程[J].中国社会科学,1985(6):73-86.
    [27].刘莘.宗教的演变与文化的发展——殷周之际宗教观念的演变及其文化意义[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23-36+53.
    [28].胡晓明.关于殷周“天命”问题需要澄清的一点认识[J].史学月刊,2010(11):124-125.
    [29].王晓兴,易志刚.王天下——殷周之际对中国文化的奠基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3-24.
    [30].唐明亮.周初至春秋天命观中的“德”与“道”[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50-154.
    [31].张永祥.西周德观念的宗教神学渊源及其内涵之演变[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5):34-38.
    [32].吕方.西周德观念与早期人文理性[J].史学月刊,2011(5):21-26+35.
    [33].张继军.周初“德”字及其观念的产生[J].学术交流,2006(11):34-37.
    [34].王保国.从《吕刑》看“明德慎罚”思想在西周的演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27-30.
    [35].李仲立.西周礼乐文化的内涵是“德”[J].社科纵横,2005(3):108-109.
    [36].李凌雁,苏继红.德与周代选拔官吏制度[J].学术交流,2003(1):136-138.
    [37].王兴南.论周人的德性伦理[J].伦理学研究,2011(2):32-34.
    [38].宋四辈.西周的“德治”思想与法制建设[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38-140.
    [39].孙聚友.论周公的德治思想及其文化价值[J].天津社会科学,1997(6):53-58.
    [40].朱家桢.论西周的德治思想[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48-52.
    [41].冯建科.周公德治思想及其与儒家文化的渊源[J].北京社会科学,2002(1):43-46.
    [42].吴灿新.周公的“德治”政治伦理思想及其意义[J].齐鲁学刊,2012(3):26-30.
    [43].董国军.从《尚书》看周代以前德治思想的演变[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1-43.
    [44].孙熙国、肖雁.论《尚书》“德”范畴的形上义蕴[J].哲学研究,2006(12):44-49.
    [45].肖雁.《诗经》“德”范畴的形上义蕴[J].中国哲学史,2007(2):102-107.
    [46].马士远.《尚书》中的“德”及其“德治”命题摭谈[J].道德与文明,2008(5):74-77.
    [47].梁凤荣.论《尚书》中的“德政”范式[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5-90.
    [48].翁贺凯.论今文周书所见之周初政治思想[J].东南学术,2002(5):140-146.
    [49].张洪恩.德与周代宗教意识[J].北方论丛,2004(3):85-88.
    [50].李笑野.《诗经》中的“天”“德”观与宗教亲和观述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64-67.
    [51].吴全兰.从《雅》《颂》看周代贵族“德”的观念[J].社会科学家,2000(2):59-65.
    [52].曹建墩.从“德以事神”至“尽心成德”——两周祭祀观念之嬗变[J].孔子研究,2009(3):69-77.
    [53].荆雨.德与民:中国古代政权合法性之根据[J].社会科学战线,2008(6):211-215.
    [54].吕文郁.论尧舜禹时代的部族联合体[J].社会科学战线,1999(5):169-176.
    [55].常金仓.重新认识殷周天命与民本思想的关系[J].文史哲,2000(3):26-32.
    [56].常金仓.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内在机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6):36-42.
    [57].常金仓.中国古代国家产生的形式及其影响[J].政治学研究,1995(1):46-51+63.310
    [58].常金仓.“夷夏之辨”与“以德怀远”说[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113-118.
    [59].樊浩.伦理政治:中国特色的文化原理与文化机制[J].人文杂志,1992(6):56-61.
    [60].邹昌林.中国古代至上神——天帝的起源[J].世界宗教研究,2004(4):125-137.
    [61].童恩正.中国古代的巫[J].中国社会科学,1995(5):180-197.
    [62].许兆昌.重、黎绝地天通考辨二则[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2):104-111.
    [63].陈赟.“浑沌之死”与“轴心时代”中国思想的基本问题[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25-137.
    [64].陈赟.绝地天通与中国政教结构的开端[J].江苏社会科学,2010(4):16-23.
    [65].洪淳穆.先秦思想中“德”的意义范畴[J].当代韩国,2003年春夏合刊:24-26.
    [66].何发甦.《说文解字》“惪”“德”辨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33-134.
    [67].吕文郁.春秋时期的士[J].史学集刊,1984(3):11-16.
    [68].詹子庆.论《左传》的政治思想倾向[J].史学史研究,1983(4):5-13.
    [69].黄开国.春秋时期的德观念[J].中华文化论坛,1997(2):18-22.
    [70].李存山.饮食——血气——道德——春秋时期关于道德起源的讨论[J].文史哲,1987(2):72-74.
    [71].张洪波.春秋时代以德治国观念之生存论基础[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2):150-155.
    [72].林存光.春秋文化诸模式初论[J].天津社会科学,1990(2):45-51.
    [73].孙聚友.论春秋时期的道德精神[J].东岳论丛,1997(5):78-82.
    [74].陈筱芳.春秋道德的特点[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8):121-125.
    [75].朱可泓.论《左传》中的传统道德[J].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3):50-55.
    [76].郑开.道家心性论研究[J].哲学研究,2003(8):80-86.
    [77].朱炳祥.“德”之语义与老子的思想内核[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1-43.
    [78].黄圣平.《老子》所谓“德”[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5-141.
    [79].王家传.理性之“德”与非理性之“德”——从反理性主义视域看老子关于“德”的思想[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59-62.
    [80].杨建祥.《老子》“持盈有道”观中的德性意识[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1):19-24.
    [81].王辉.论《老子》“上德不德”的道德修养思想[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17-220.312
    [82].赵素锦.《道德经》“德”之伦理意蕴[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5-20.
    [83].王敏光.《老子》哲学“德”论探赜[J].理论月刊,2011(9):54-57.
    [84].滕海滨.“自然”关照下的生命存在与境界——老子德论初探[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1):21-26.
    [85].庞雯予.《庄子·德充符》之“德”辨析[J].理论月刊,2011(12):55-58.
    [86].庞朴.三重道德论[J].历史研究,2000(5):3-11.
    [87].刘文英.“仁”的抽象与“仁”的秘密[J].孔子研究,1990(2):3-9+40.
    [88].刘家和.先秦儒家仁礼学说新探[J].孔子研究,1990(1):23-32.
    [89].余敦康.先秦诸子哲学对宗教传统的继承与转化[J].文史哲,2004(6):93-100.
    [90].洪璞.早期儒家的个体道德结构[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9(3):99-104.
    [91].李祥俊.儒学道德涵养论阐微[J].社会科学战线,2009(2):17-23.
    [92].车载.论孔子的“为政以德”[J].哲学研究,1962(6):68-80.
    [93].辛立.孔子的“德”、“礼”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4):87-93+62.
    [94].何元国.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与孔子的“德”之比较[J].中国哲学史,1997(5):47-55.
    [95].洪永铿.从《论语》看孔子的道德观[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5-18.
    [96].沈长云.论孔子对周公“德、“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4-16+25.
    [97].陈来.古代德行伦理与早期儒家伦理学的特点——兼论孔子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异同[J].河北学刊,2002(6):31-39.
    [98].赵光贤.论孔子学说中“仁”与“礼”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1):57-64.
    [99].杜豫.品质行为的总抽象——释《论语》中的“德”[J].齐鲁学刊,2001(2):20-24.
    [100].张诒三.《论语》中“德”的多维分析及其现实启示[J].道德与文明,2009(4):58-60.
    [101].孙熙国.孔子德论与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思路[J].文史哲,2007(2):118-123.
    [102].陈晨捷.孔子德论再探讨——兼与孙熙国先生商榷[J].东岳论丛,2009(2):132-136.
    [103].罗建新.论孔子对传统“德”的改造与超越[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1):19-22.
    [104].丁德科.孔子“天下归仁”的“德治”纲领[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4-89.
    [105].陈徽.儒家“道”、“德”观之寻根阐释及其“形上化”之后果[J].人文杂志,2004(2):45-50.
    [106].郑抗生胡翼鹏.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社会运行的理性规范[J].文史哲,2009(2):70-76.
    [107].邹永贤.儒家德治思想再析[J].政治学研究,2002(1):60-66.
    [108].秦维红.“德”在儒家学说史上的演变及真实内涵[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1):36-39.
    [109].李虎群.从儒家“德”论看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9-14.
    [110].唐文明.弘道崇德:孔孟儒家的两个终极伦理观念[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2):95-100.
    [111].刘辉.先秦儒家哲学中“德”的基本内涵阐释[J].北方论丛,2006(5):74-77.
    [112].程平源.先秦儒家德性思想的演进[J].江苏社会科学,2007(4):20-24.
    [113].程平源.对殷周之变的再探讨——以殷周“德”义变迁为线索[J].江苏社会科学,2005(3):28-32.
    [114].张国安.先秦“德”义原始——兼论“乐教”成为“德教”之可能[J].江苏社会科学,2005(3):22-27.
    [115].邹昌林.从“金规则”看儒家伦理“仁”的思想体系的本质特征及其与基督教伦理的异同[J].世界宗教研究,2010(3):173-177.
    [116].张怀承,贺韧.简析天人合德的理论意蕴[J].伦理学研究,2004(6):46-50.
    [117].谢树放.试论荀子礼治思想对孔孟德治思想的继承与超越[J].人文杂志,2011(1):33-38.
    [118].肖雁.荀子德论研究[J].管子学刊,2002(4):31-35.
    [119].赵国付,陈光连.论荀子的德性教化思想[J].道德与文明,2009(5):39-42.
    [120].梅德高.荀子德治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45-47.
    [121].陈坚.比德、性德和道德——儒佛道三家“德”论比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46-152.
    [122].尹清忠张杰.《管子》的德法并重思想:一个比较的视角[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81-87.
    [123].陈晨捷.韩非德论浅议[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2):85-87.
    [124].许建良.韩非“德则无德”的道德世界[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9):121-125.
    [125].许建良.中国“道”“德”哲学的原初图式[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0-14.
    [126].艾荫范.“德”在上古文献中的“志向”义——兼与伦理史家切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8-52.
    [127].程邦雄,谭飞.“德”字形义溯源[J].殷都学刊,2010(1):103-106.
    [128].刘林鹰.德字古义新考[J].船山学刊,2010(2):183-186.316
    [129].吴迪.“德”字的文字学考索[J].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1996(4):32-33.
    [1].梁刚.先秦“德”观念演变的初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2].张永祥.《诗经》德观念源流考论——以《大雅》为中心[D].开封: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陈晨捷.先秦诸子“德”论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杨松贺.德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5].晁天义.先秦道德与道德环境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6].张继军.先秦道德变迁论[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7].高书文.孔子成德思想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8].戴兆国.孟子德性伦理思想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9].陈建松.先秦德治法治关系论[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0].李晓英.先秦儒道对“德”“道”的诠释——中国先秦时期的个体论[D].开封:河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