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文学“民族形象”的生成与建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中华民族以弱者身份,由自我中心的传统语境进入“自我——他者”互动竞争的现代语境时,民族自我形象,即在“他者”参照下认知、判断和规划“自我”成为了普遍的焦虑。而当知识分子纷纷选择文学作为表达手段时,“民族形象”,即通过文学来进行对自我的现状判断和未来规划,成为了现代文学的题中之义。历史的规约使得现代文学民族形象的生成与建构,不得不在“自我——他者”的二元模式中展开。然而在移植他者、对抗他者与超越他者的历程中,国民性、政治、民间日常生活经验等多种精神原则竞争、互渗形成的自我认知,“沉默的大多数”、“农民阶级”、“民族英雄”等形象表征构成的表征谱系,“白话”到“大众化”再到“民族形式”的形式探索,都以自身的经验或失误呈现出了更为复杂、阔大的内涵,并在不同程度上突破了简单的二元对立。由此,文学能动地介入了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建构。本文将以民族意识与形象诗学的双重视角,通过历史传承、精神原则、表征谱系与形式诉求等四个层面,构筑现代文学民族形象的立体空间,并对其规律与得失进行总结、甄别,为当下民族形象的书写提供参考。
     全文由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各部分内容如下:
     绪论,通过概念厘定,提出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在对“中华民族”进行词源梳理的基础上,从民族意识与文学追求的双重角度对“民族形象”的内容与特点进行归纳。根据民族形象的特点确定论文研究的范围与阶段性分期。指出“民族形象”既包含了以往研究中的“中国形象”所指称的民族国家含义,又凸显了其中复杂多维的文化、文学内容,由此对现代文学研究中的“民族”维度进行深入与拓展。
     第一章,现代文学民族形象历史传承的清理与甄别。传统的自我中心意识,既造就了稳定、自足、优越的古典“中国”形象,也成为了产生现代民族形象焦虑的关键内因。晚清文学面对着失序的民族意识所做的探索虽含混不清,却向现代文学提出了建立民族形象的召唤,并对精神资源及文化对接、文学经验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提示。
     第二章,现代文学民族形象自我认知的多维精神原则的展现与分析。中华民族在1917——1949经历了移植他者、对抗他者与超越他者的艰难跋涉,其间国民性、政治、民间日常生活经验等多种精神原则竞争、互渗,共同规划了民族自我意识的走向。文学在对民族自我意识主流做出反映的同时,也以自己特殊的观察和表达方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疏离。
     第三章,现代文学民族形象表征谱系的归纳与反思。民族形象总是会以凝聚着某种精神原则特征的人物形象作为表征来进行传达。当多重精神原则竞争之时,民族形象相应地形成了由“沉默的大多数”、“农民阶级”、“民族英雄”等表征构成的表征谱系.这些具体表征在满足民族对自我进行认知与规划的同时,又总是从内部对自身提出反思甚至是质疑。
     第四章,现代文学民族形象形式诉求的总结与思考。民族形象为了达到示范与普及的目的,需依托能够有效进行大范围传播的语言形式。这一形式诉求,推动现代文学进行了由“白话”到“大众化”直至“民族形式”的探索,其中西方审美经验的引进与借鉴,传统审美经验的现代转换等尝试都在留下丰硕成果的同时,带上了无法逾越的历史局限。
     结语,现代文学民族形象的影响力直达当今,这既说明了现代文学民族形象的重要意义,也提醒我们要对其中的经验、教训进行历史地甄别。一个开放的、良性的民族形象需要建立在自我与他者良性互动的基础之上,满足民族意识与文学追求的双重需要。
The anxious proposition for Chinese Nation as the weak was how to define and program Self on the modern interactive "Self Vs. The Other" platform. Correspondingly, how to express the people's thoughts and sprits by literature was the key issue to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especially when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s were involved in this historic course. In the context of "Self Vs. The Other", the writing on the Nation's Image had to endorse this binary opposite prospect of necessity. While in the practice, the national self-consciousness fused by nationality, politics and folkness, the representation system transited from "the Silent Majority" to "the Peasant Class" and to "the National Hero", the language form derived from Colloquialism , Popularization and National style surpassed the binary pattern in their different aspects. All of these experiences and faults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current writing of Nation's Image especially in the national rejuvenation movement. This thesis will focus on the occurrence and growth of Nation's Image in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dual sights of self-consciousness and imagery poetics.
     The thesis consists of six parts. And its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The introduction reveals that Nation's Image was defined by self- consciousness and literature. Because of the dual requests, the period in the thesis was set from 1917 to 1949 and wa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Nation's Image surpassed the traditional China's Image too.
     Chapter One points out the historic foundation and questions of the modern Nation's Image. The classic Central Image which was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Self-center's self-consciousness and formed superior representation caused the anxiety in the modern literature primarily. Facing chaos, the Latter Qing Dynasty Literature tired to strike up many kinds of Nation's Images. Although these images were ambiguous, they summoned the occurrence and construction of Nation's Image in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Chapter Two mainl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lf-cousciouseness fused by nationality, politics and folkness. Nation's Image always establishes on the specific national consciousness. Chinese Nation was experienced from transplanting to resisting and to surmounting The Other. In this process , nationality, politics and folkness competed and influenced each other which striked up the national self-cousciouseness. At the same time the literature refl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t also questioned and even corrected the mainstream by its distinctive practice.
     Chapter Three focuses on the summary and reconsideration of the representation system. The Nation's Image always demonstrated with the aid of some representation which manifested some criteria. When the criteria developed, the representation system transited from "the Silent Majority" to "the Peasant Class" and to "the National Hero". These representations manifested some spiritual criteria and reconciled them too.
     Chapter Four explores the trend of language form which was spured by the writing of Nation's image. Besides reflection of some criteria and demonstration by some representation, Nation's image should be expressed by suitable language form. For best being accepted, the language form derived by Colloquialism, Popularization and National style. In the experience, the absorption of western form an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esthetic to the modem also provided with rich fruits and left historical limitation.
     The conclusion tries to induce the achievements and the faults of the writing of Nation's Image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 open and benign Nation's Image should be established on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and The Other by way of cooperation of self-consciousness and literature.
引文
[1]梁启超:《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十二》,第一-二页,《饮冰室合集》(第8册),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本。
    [2]有关“自我”与“他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参见王一川:《中国形象诗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4-17页。
    [1]关于形象的内部构成,参见赵炎秋:《形象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237页。
    [1]茅盾:《<地泉>读后感》,华汉(阳翰笙):《地泉》,上海湖风书局,1932年重版本,第12-19页。
    [1]实际上,“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点并不是为了恢复时间的连续性,而是为使文学研究从“政治性”中突围,转进“现代性”。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倡导者之一的钱理群,也在他后来参与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指出:“近代一系列文学变革还只能作为后来文学革命的序幕,其规模、声势、社会影响面及其对传统文学所构成的挑战的力度,都远不能与文学革命相比。近代文学变革总体上仍囿于传统文学内部的结构调整变通。因为在晚清和民初,毕竟还没有出现那种足以造成整个民族思想文化向现代突破的契机,社会转型仍未达到临界点。而这一切都有待于1917年前后,这个时候才终于出现了对中国命运影响极大的新文化运动。正是这场运动为文学革命提供了动力和契机。”(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2]单正平:《晚清民族主义与文学转型》,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1]王一川:《中国形象诗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引言第1页。
    [2]王一川:《中国形象诗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9-10页。
    [3]王一川:《中国形象诗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7页,第27-31页。
    [1]王一川:《中国形象诗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页。
    [1]王一川:《中国形象诗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引言第2页。
    [2]王一川:《中国形象讲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61页。
    [1]王一川:《中国形象讲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67页。
    [2]王一川:《中国形象讲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66-467页。
    [3]王一川:《中国形象讲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63页。
    [1]刘禾:《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91页。
    [2]实际上,刘禾虽提出现代文学的民族国家性质,但她的文章却又通过萧红的《生死场》展现了文学对“民族国家”的突破。
    [1]关于中国古典文学与晚清文学对民族形象的基本观点,参见王一川:《中国形象诗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3-15页。
    [1]《礼记·王记》
    [1]有关于传统自我与他者的“华夷之辩”,参见王一川:《中国形象诗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8页
    [2]《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风》
    [3]《论语·颜渊》
    [4]《礼纬·含文嘉》
    [1][日]中野美代子:《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北雪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2页。
    [2][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2页。
    [1][日]中野美代子:《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北雪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1-42页。
    [1][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3页。
    [1][英]莫里斯·科林斯:《万岁君主逃离大内》,周宁编著:《龙的幻象》(上),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第395页。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91页。
    [1]“陆沉”是一个在晚清小说中常见的隐喻,它包含着晚清作家们对于生存危机、文化危机的一种恐惧心理。关于“陆沉”这一隐喻的文化来源,文学体现及其在晚清产生的深层文化、心理原因,可参照单正平:《晚清民族主义与文学转型》,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9-109页。
    [2]曾朴:《孽海花》,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1]曾朴:《孽海花》,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1]有关于冯桂芬的思想梳理来自于熊月之:《冯桂芬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关于近代中国的“怨羡情结”,可参照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清末民初文化转型与文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8-77页。
    [3]曾朴:《孽海花》,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4]曾朴:《孽海花》,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1]曾虚白:《曾孟朴年谱》,魏绍昌编:《孽海花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58页。
    [2]曾朴:《孽海花》,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1]曾朴:《孽海花》,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69页。
    [2]转引自[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5页。
    [1]程文超:《1903:前夜的涌动》,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34页。
    [1]曾朴:《孽海花》,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页。
    [2]曾朴:《孽海花》,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64页。
    [3]曾朴:《孽海花》,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86页。
    [4]鸿逵(商鸿逵):《<赛金花本事>小序》,刘半农、鸿逵(商鸿逵):《赛金花本事》,星云堂书店,1934年版,第1页。
    [1]曾朴:《孽海花》,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59页。
    [2]曾朴:《孽海花》,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66页。
    [1]描写缔尔园时,曾朴把这一处西洋胜景形容为“崇楼杰阁,曲廊洞房,锦簇花团,云谲波诡,琪花瑶草,四时常开,珈馆酒楼,到处可坐。每日里钿车如水,裙屐如云,热闹异常。园中有座三层楼,画栋飞云,雕盘承露,……明月缀帷,榻护绣襦,地铺锦罽,……”(曾朴:《孽海花》,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页。)
    [2]曾朴:《孽海花》,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86页。
    [1]蔡元培:《追悼曾孟朴先生》,魏绍昌编:《孽海花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99页。
    [2]蔡元培:《追悼曾孟朴先生》,魏绍昌编:《孽海花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98页。
    [3]王国维:《自序二》,《王国维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471页。
    [1][美]吉尔伯特·罗兹曼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89页。
    [1]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第44页。
    [2]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1]关于这段颂词,其中当然有上文我们所分析的文化转换的生硬,但是曾朴借德国皇后之口,依然表达了对自我的一种肯定,“天朝上国”的优越感依然存有痕迹。
    [2]郁达夫:《记曾孟朴先生》,魏绍昌编:《孽海花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06-207页。
    [1]郁达夫:《雪夜--自传之一章》,《郁达夫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2年版,第92-93页。
    [1]郁达夫:《雪夜--自传之一章》,《郁达夫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2年版,第93页。
    [2]相关记载,见董炳月:《“国民作家”的立场--中日现代文学关系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8页,第218页。
    [3]董炳月:《“国民作家”的立场--中日现代文学关系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8页。
    [1]郁达夫:《沉沦》,《郁达夫文集》(第1卷),花城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2年版,第22页。
    [2]郁达夫:《沉沦》,《郁达夫文集》(第1卷),花城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2年版,第23-24页。
    [3]郁达夫:《沉沦》,《郁达夫文集》(第1卷),花城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2年版,第58页。
    [1]相关论述,参见李兆忠:《陶晶孙的“东瀛女儿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第133页。
    [2]邱志武:《陶晶孙“自我小说”主人公的爱国情怀》,《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131页。
    [1]刘禾:《国民性理论质疑》中以知识考古学的方法,对“国民性”的译介及其在五四时期的使用进行了考察,指出了负面性的“国民性”与传教士话语的联系。刘禾:《国民性理论质疑》,《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5-104页。
    [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第46页。
    [3]周宁:《“被别人表述”:国民性批判的西方话语谱系》,《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5期,第41页。
    [1]周宁:《“被别人表述”:国民性批判的西方话语谱系》,《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5期,第41页。
    [1]耿传明认为“从最初的《赵子曰》、《二马》到《猫城记》、《牛天赐传》、《四世同堂》等,他都是立足于民族国家的本体立场上进行‘国民性批判',以唤醒人们的现代‘国民意识'和爱国热情。”(耿传明:《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民族国家叙事与文化认同》,《齐鲁学刊》,2002年第3期,第34页。)
    [2]老舍:《我怎么样写<二马>》,《二马》,四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79页。
    [1]老舍:《二马》,《老舍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08-409页。
    [2]关于西方世界对海外唐人街的理解,可参照周宁编著:《龙的幻象》(上),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第66-79页。
    [3]老舍:《二马》,《老舍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86页。
    [1]老舍:《二马》,《老舍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07页。
    [2]老舍:《我怎么样写<二马>》,《二马》,四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81页。
    [1]老舍:《我怎么样写<二马>》,《二马》,四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80页。
    [2]老舍:《二马》,《老舍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09页。
    [1]老舍:《二马》,《老舍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88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1]老舍:《二马》,《老舍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62页。
    [2]老舍:《二马》,《老舍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62页。
    [3]老舍:《二马》,《老舍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611页。
    [1]老舍:《二马》,《老舍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609页。
    [2]老舍:《二马》,《老舍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609页。
    [1]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激进与保守》,转引自暨爱民:《现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研究(1919--1949)》(博士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第246页。
    [2]暨爱民:《现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研究(1919--1949)》(博士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第246页。
    [1]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1]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8-1948南京政府的文艺政策及文艺运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06页。
    [1]姜智芹:《欲望化他者: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国外文学》,2004年第1期,第45页。
    [2]张志彪:《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与实践--以中国文学中的日本形象为例》,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161页。有关“日本鬼子”套语的详尽流变过程及表现形态也可参阅张志彪:《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与实践--以中国文学中的日本形象为例》,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139-161页。
    [3]日俄战争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在鲁迅、老舍等人的作品中,这一历史事件都促使他们认清民族的病根在于灵魂的枯萎和文化的僵化。
    [1]据《中国抗战时期财产损失说帖》,转引自孟国祥、喻德英:《中国抗战损失及战后索赔始末》,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81-191页。
    [2]有关沈从文抗战期间的杂文创作,可参见吴秀明、张翼:《沈从文的另一个世界》,《文学评论》,2008年第3期,第83-88页。
    [3]有关旧体诗在抗战文学中的重要意义,参见苏光文:《抗战诗歌史稿》,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23-289页。
    [1]晚清西方“文明”事物对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影响,参见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2-132页。
    [2]黄万华:《史述和史论:战时中国文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1]端木蕻良:《大地的海》,耀群编:《端木蕻良小说选》,作家出版社,1993年版,第124页。
    [1]端木蕻良:《大地的海》,耀群编:《端木蕻良小说选》,作家出版社,1993年版,第125页。
    [2]李大钊:《东西文明之根本之异点》,《李大钊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64页。
    [1]夏衍:《包身工》,《夏衍选集》(第3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09页。
    [1]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八》,《鲁迅文集》(第7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3页。
    [1]陈思和:《民间的沉浮: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尝试性解释》,《上海文学》,1994年第1期,第72页。
    [2]相关论文,南帆:《民间的意义》,《文艺争鸣》,1999年第2期;刘锋杰:《民间概念也是遮蔽--读陈思和<民间和现代都市文化--兼论张爱玲现象>》,《文艺争鸣》,2003年第2期等。
    [1]旷新年曾经在其论文中提及“像张爱玲这样一个偏离了中国现代文学主流,通常被看作是在意识形态的空白地带写作的作家,实际上也不可避免地流露出了清醒的民族国家的意识。”(旷新年:《民族国家想象与中国现代文学》,《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第36页。)
    [2]张爱玲:《桂花蒸 阿小悲秋》,金宏达、于青编:《张爱玲文集》(第1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79页。
    [1]张爱玲:《年青的时候》,金宏达、于青编:《张爱玲文集》(第1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27页。
    [2]鲁迅:《阿Q正传》,《鲁迅文集》(第1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3页。
    [1]张爱玲:《沉香屑 第二炉香》,金宏达、于青编:《张爱玲文集》(第1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39页。
    [2]张爱玲:《沉香屑 第二炉香》,金宏达、于青编:《张爱玲文集》(第1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39页。
    [3]张爱玲:《沉香屑 第二炉香》,金宏达、于青编:《张爱玲文集》(第1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4页。
    [1]鲁迅:《外国也有》,《鲁迅文集》(第15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8-170页。
    [2]张爱玲:《沉香屑 第二炉香》,金宏达、于青编:《张爱玲文集》(第1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36页。
    [3]张爱玲:《沉香屑 第二炉香》,金宏达、于青编:《张爱玲文集》(第1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37页。
    [1]张爱玲:《沉香屑 第一炉香》,金宏达、于青编:《张爱玲文集》(第2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1页。
    [2]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金宏达、于青编:《张爱玲文集》(第2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28页。
    [3]张爱玲:《沉香屑 第一炉香》,金宏达、于青编:《张爱玲文集》(第2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1页。
    [1]张爱玲:《封锁》,金宏达、于青编:《张爱玲文集》(第1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页。
    [2]张爱玲:《封锁》,金宏达、于青编:《张爱玲文集》(第1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页。
    [1]张爱玲:《封锁》,金宏达、于青编:《张爱玲文集》(第1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页。
    [2]张爱玲:《年青的时候》,金宏达、于青编:《张爱玲文集》(第1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21页。
    [3]张爱玲:《年青的时候》,金宏达、于青编:《张爱玲文集》(第1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21-122页。
    [1]张爱玲:《年青的时候》,金宏达、于青编:《张爱玲文集》(第1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页。
    [2]张爱玲:《年青的时候》,金宏达、于青编:《张爱玲文集》(第1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33页。
    [3]张爱玲:《洋人看京戏及其他》,金宏达、于青编:《张爱玲文集》(第4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1页。
    [4]张爱玲:《双声》,金宏达、于青编《张爱玲文集》:(第4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21页。
    [1]有关于民间经验对赵树理思维模式的影响,可参见笔者论文:《论赵树理创作中的民间宗教思维模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111-116页。本节是在此文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
    [2]赵树理:《艺术与农村》,《赵树理文集》(第4卷),中国工人出版社1980年版,第1362页。
    [3]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赵树理文集》(第1卷),中国工人出版社,1980年版,第7页。
    [1]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集二>序》,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第8页。
    [2]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赵树理文集》(第1卷),中国工人出版社,1980年版,第186页。
    [3]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赵树理文集》(第1卷),中国工人出版社,1980年版,第186页。
    [4]赵树理:《也算经验》,《赵树理文集》(第4卷),中国工人出版社,1980年版,第1398页。
    [1]赵树理:《李有才板话》,《赵树理文集》(第1卷),中国工人出版社,1980年版,第47页。
    [1]高捷、刘芸灏、段崇轩等:《赵树理传》,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7页。
    [1]蓝爱国:《解构十七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5页。
    [2]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黄乐山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1]王一川:《中国形象诗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17-218页。
    [2]郝永华:《作为表征的文学》(博士论文),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第39页。
    [1]鲁迅:《阿Q正传》,《鲁迅文集》(第1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页。
    [1]鲁迅:《阿Q正传》,《鲁迅文集》(第1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页。
    [2]鲁迅:《阿Q正传》,《鲁迅文集》(第1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页。
    [3]鲁迅:《阿Q正传》,《鲁迅文集》(第1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页。
    [4]鲁迅:《阿Q正传》,《鲁迅文集》(第1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页。
    [1]鲁迅:《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鲁迅文集》(第20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
    [2]鲁迅:《阿Q正传》,《鲁迅文集》(第1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1]鲁迅:《阿Q正传》,《鲁迅文集》(第1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页。
    [2]鲁迅:《灯下漫笔》,《鲁迅文集》(第4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
    [1]鲁迅:《灯下漫笔》,《鲁迅文集》(第4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6页。
    [2]仲密(周作人):《阿Q正传》,《晨报副刊》,1922年3月19日。
    [3]鲁迅:《<阿Q正传>的成因》,《鲁迅文集》(第9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1页。
    [1]刘禾:《国民性理论质疑》,《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97页。
    [1]叶圣陶:《隔膜》,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叶圣陶集》(第1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58页。
    [2]庐隐:《海滨故人》,乔以钢编:《庐隐代表作》,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2页。
    [1]转引自范泓:《苏雪林论鲁迅》,《隔代的声音:历史劲流中的知识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3页。
    [1]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鲁迅文集》(第12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2-93页。
    [2]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霁楼编:《革命文学论文集》,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本,第192页。
    [1]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霁楼编:《革命文学论文集》,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本,第194页。
    [2]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霁楼编:《革命文学论文集》,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本,第195-196页。
    [1]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霁楼编:《革命文学论文集》,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本,第197页。
    [2]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霁楼编:《革命文学论文集》,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本,第199页。
    [3]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霁楼编:《革命文学论文集》,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本,第199页。
    [4]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霁楼编:《革命文学论文集》,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本,第202页。
    [5]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霁楼编:《革命文学论文集》,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本,第202-203页。
    [1]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霁楼编:《革命文学论文集》,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本,第212-213页。
    [2]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霁楼编:《革命文学论文集》,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本,第212页。
    [3]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6页。
    [1]这部作品后来被国民党政府查禁,为了重新出版,改名为《田野的风》。收入《蒋光慈文集》时,仍以原题名收录。
    [2]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蒋光慈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159页。
    [1]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蒋光慈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160-161页。
    [1]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蒋光慈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324页。
    [1]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蒋光慈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269页。
    [1]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98页。
    [2]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81-182页。
    [1]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65页。
    [1]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229页。
    [2]孙犁:《论战时的英雄文学--在翼中<前线报>文艺小组座谈会上的发言》,原载《晋察冀日报》1941年12月16日,胡采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二》,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第1283页。
    [1]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24页。
    [2]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15-116页。
    [3]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41页。
    [1]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261页。
    [2]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70页。
    [1]郭沫若:《<新儿女英雄传>序》,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页。
    [1]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84页。
    [1]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220页。
    [2]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7页。
    [3]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页。
    [1]钱玄同:《国语周刊发刊辞》,《国语周刊》1925年,转引自赵黎明:《现代语言运动与民族国家意识的演变》,《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96页。
    [2]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第128页。
    [1]鲁迅:《狂人日记》,《鲁迅文集》(第1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2]鲁迅:《狂人日记》,《鲁迅文集》(第1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3]鲁迅:《狂人日记》,《鲁迅文集》(第1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1]如前所述,“狂人”包含着两个方向,一个指向占据“国民性批判”高点的审视者,另一个则指向有着浓重隔膜感与寂寞感的“孤独者”。而此后,两个方向并非一直表现为交叉、融合,《阿Q正传》就突出了“国民性批判”方向。鲁迅的追寻者们更多的也是继承第一个方向,虽然本文将“狂人”定位为阿Q 的审视者,实际上如果孤立的看《狂人日记》,则“狂人”的意义既包含着“审视者”,同时也大于“审视者”。
    [2]鲁迅:《狂人日记》,《鲁迅文集》(第1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3]鲁迅:《狂人日记》,《鲁迅文集》(第1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页。
    [4]鲁迅:《狂人日记》,《鲁迅文集》(第1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5]鲁迅:《狂人日记》,《鲁迅文集》(第1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1][法]吉尔·德拉诺瓦:《民族与民族主义》,郑文彬、洪晖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94-195页。
    [2]周作人:《思想革命》,《新文学大系·理论建设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第200页。
    [3]周作人:《新文学的源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8页。
    [1]鲁迅:《狂人日记》,《鲁迅文集》(第1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1]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文集》(第13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0页。
    [2]蔡元培:《国文之将来》,《蔡元培选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04页。
    [3]鲁迅:《狂人日记》,《鲁迅文集》(第1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1]鲁迅:《狂人日记》,《鲁迅文集》(第1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24页。
    [2]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第5页。
    [3]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理论建设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第6页。
    [4]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理论建设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第11页。
    [1]胡适:《胡适口述自传》,唐德刚译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5页。
    [2]张卫中:《从新旧白话的差异看现代小说的语言基础》,《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34页。
    [3]陶晶孙:《音乐会小曲》,《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集三》,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第254页。
    [4]陶晶孙:《音乐会小曲》,《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集三》,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第255页。
    [1]冯雪峰:《论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雪峰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0页。
    [2]胡风:《大众化问题在今天--提付商讨的纲要》,《胡风文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03页。
    [1]有关《放下你的鞭子》的演出情况介绍,主要参考了以下论著:李波:《谈<放下你的鞭子>的创作与演出》,《电影评介》2007年第12期,第103-104页;田中相、石曼、张志强编著:《抗战戏剧》,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有关徐悲鸿作品的介绍,来自于李波:《谈<放下你的鞭子>的创作与演出》,《电影评介》2007年第12期,第103页
    [3]有关司徒乔作品的介绍,来自于中央美术馆网站。http://www.eastart.net/articles/030724zgmsg/812348.htm
    [4]郁达夫:《在黄曼士家见徐悲鸿为王莹绘<放下你的鞭子>一剧中的香姐扮相,有感而作》,转引自李波:《谈<放下你的鞭子>的创作与演出》,《电影评介》2007年第12期,第104页。
    [1]关捷:《中国话剧与电影的最后元老--陈鲤庭》,《中国戏剧》,2002年第6期,第53页。
    [2]田汉:《中国话剧发展的径路和展望》,《田汉文集》(第16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第250-251页。其中,有一些译名与现在通用译名不符。吉卜西,今译“吉卜赛”,眉娘,今译“迷娘”。另外,关于1931年版本作者姓名,应为“陈鲤庭”。
    [1]《<放下你的鞭子>原编者按》,于伶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戏剧集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40页。
    [1]持此观点的是李欧梵。详见李欧梵:《引来的浪漫主义--重读郁达夫<沉沦>中的三篇小说》,《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9页。
    [2]这一准确时间,来自于《田汉年谱》。张向华编:《田汉年谱》,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第114页。
    [3]这一准确时间,来自于《抗战戏剧》。田中相、石曼、张志强编著:《抗战戏剧》,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4]《<放下你的鞭子>编者按》,于伶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戏剧集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40-341页。
    [1]于伶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戏剧集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38页
    [2]叶君健:《<放下你的鞭子>--一段回忆》,《作家》,1997年第8期,第50-51页。
    [3]至少在《抗战戏剧》中就还记载有张逸:《香姐》,国立戏剧学校,1937年版;王为一:《放下你的鞭子》,战争丛刊出版社1938年版;赵如琳:《团结一致》,广东党联出版社1938年版。(田中相、石曼、张志强编著:《抗战戏剧》,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1]杨武能:《逃避庸俗--代译序》,歌德:《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杨武能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2]李欧梵:《引来的浪漫主义--重读郁达夫<沉沦>中的三篇小说》,《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9页。
    [1]《<放下你的鞭子>编者按》,于伶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戏剧集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41页。
    [1]李建立:《“再造”的启蒙与救亡--对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改编的考察》,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31页。
    [2]李波:《谈<放下你的鞭子>的创作与演出》,《电影评介》,2007年第12期,第104页。
    [3]类似描述:“我们根本不知道这是一出戏,始终以为是刚刚发生的一幕真人实事。”(何君启:《初看<放下你的鞭子>》,《人民日报》,1995年7月3日)
    [1]《<放下你的鞭子>原编者按》,于伶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戏剧集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40页。
    [1]另境:《文学的历史任务--建设多数文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当代文学研究室编:《“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14页。
    [2]《新华日报》社论:《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新华日报》,1938年3月27日,转引自郭国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大众化之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1]田中相、石曼、张志强编著:《抗战戏剧》,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1]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页。
    [1]有关秧歌的知识来自于薛萌编:《秧歌》,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
    [2]有关鲁艺师生与新秧歌剧的渊源,详见王培元:《延安鲁艺风云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4-246页。
    [3]毛泽东:《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9页。
    [4]张庚:《<秧歌剧选>后记》,张庚编:《秧歌剧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第507页。
    [1]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1]周扬:《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37-438页。
    [1]转引自王培元:《延安鲁艺风云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7页。
    [2]王大化、路由、李波:《兄妹开荒》,张庚编:《秧歌剧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第39页。
    [1]王大化、路由、李波:《兄妹开荒》,张庚编:《秧歌剧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第41页。
    [2]王大化、路由、李波:《兄妹开荒》,张庚编:《秧歌剧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第46页。
    [3]王大化、路由、李波:《兄妹开荒》,张庚编:《秧歌剧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第39页。
    [4]王大化、路由、李波:《兄妹开荒》,张庚编:《秧歌剧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第46页。
    [1]教育生活社会编:《秧歌舞》,明理书店1945年7月版,第2-3页。转引自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0-151页。
    [2]关于新秧歌剧中意识形态内容对旧形式的改造,参见文贵良:《秧歌剧:被政治所改造的民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103-108页。
    1.阿英:《晚清小说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黄乐山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3.[美]埃德加·斯诺编:《活的中国》,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4.[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导论》,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范泓:《隔代的声音:历史劲流中的知识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8.程文超:《1903:前夜的涌动》,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
    9.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
    10.董炳月:《“国民作家”的立场--中日现代文学关系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11.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高继美、李海燕、李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2.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13.冯雪峰:《雪峰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4.高捷、刘芸灏、段崇轩等:《赵树理传》,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15.郭国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大众化之争》,天津: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
    16.华汉(阳翰笙):《地泉》,上海:上海湖风书局,1932年重版本
    17.胡风:《胡风文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18.黄万华:《史述和史著:战时中国文学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19.[法]吉尔·德拉诺瓦:《民族与民族主义》,郑文彬、洪晖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20.[美]吉尔伯特·罗兹曼编:《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
    21.季广茂:《意识形态视域中的现代话语转型与文学观念嬗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2.霁楼编:《革命文学论文集》,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本
    23.蒋光慈:《蒋光慈文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24.金宏达.于青编:《张爱玲文集》,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
    25.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26.蓝爱国:《解构十七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7.老舍:《老舍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28.李大钊:《李大钊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9.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本
    30.梁一儒、户晓辉、宫承波:《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31.刘半农,鸿逵(商鸿逵):《赛金花本事》,北平:星云堂书店,1934
    32.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33.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4.鲁迅:《鲁迅文集》,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35.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3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7.毛泽东:《毛泽东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38.默涵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39.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8--1948南京政府的文艺政策及文 艺运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0.乔以钢编:《庐隐代表作》,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41.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2.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3.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
    44.单正平:《晚清民族主义与文学转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5.[美]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何恬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46.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香港:香港昭明出版社,1975
    47.[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8.苏光文:《抗战诗歌史稿》,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49.孙中山:《孙中山全集》,三民公司1927年版
    50.胡适:《胡适口述自传》,唐德刚译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51.田本相、石曼、张志强编著:《抗战戏剧》,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52.田汉:《田汉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
    53.王国维:《王国维文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54.王培元:《延安鲁艺风云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5.王韬:《韬园文录外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
    56.王一川:《中国形象诗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57.王一川:《中国现代性经验的发生--清末民初文化转型与文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8.魏绍昌编:《孽海花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59.夏衍:《夏衍选集》,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
    60.熊月之:《冯桂芬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1.徐迅:《民族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62.徐志摩:《徐志摩全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63.耀群编:《端木蕻良小说选》,北京:作家出版社,1993
    64.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叶圣陶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65.郁达夫:《郁达夫文集》,广州:花城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2
    66.《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67.曾朴:《孽海花》,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
    68.张庚编:《秧歌剧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69.张向华编:《田汉年谱》,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70.张志彪:《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与实践--以中国文学中的日本形象为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71.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
    72.赵树理:《赵树理文集》,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80
    73.赵炎秋:《形象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4.[日]中野美代子:《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北雪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75.宗坤明:《形象学基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76.周宁:《龙的幻象》,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77.周扬:《周扬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78.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美]保罗·福斯特:《中国国民性的讽刺性暴露--鲁迅的国际声誉、罗曼·罗兰对<阿Q正传>的评论及诺贝尔文学奖》,《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8期,第38-48页
    2.陈思和:《民间的沉浮: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尝试性解释》,《上 海文学》,1994年第1期,第68-80页
    3.陈绪石:《现代的宽容与中国的世俗:张爱玲文学现代性的两个特征》,《兰州学刊》,2008年第8期,第184-187页
    4.关捷:《中国话剧与电影的最后元老--陈鲤庭》,《中国戏剧》,2002年第6期,第52-55页
    5.黄兴涛:《“民族”一词究竟何时在中文出现》,《浙江学刊》,2002年第1期,第168-170页
    6.姜智芹:《欲望化他者: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国外文学》,2004年第1期,第45-50页
    7.耿传明:《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民族国家叙事与文化认同》,《齐鲁学刊》2002年第3期,第33-37页
    8.旷新年:《民族国家想象与中国现代文学》,《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第34-42页
    9.李波:《谈<放下你的鞭子>的创作与演出》,《电影评介》,2007年12期,第103-104页
    10.李建立:《“再造”的启蒙与救亡--对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的改编的考察》,《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第29-33页
    11.李欧梵:《引来的浪漫主义--重读郁达夫<沉沦>中的三篇小说》,《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9页
    12.李兆忠:《陶晶孙的“东瀛女儿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第131-138页
    13.南帆:《民间的意义》,《文艺争鸣》,1999年第2期,第17-30页
    14.邱志武:《陶晶孙“自我小说”主人公的爱国情怀》,《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131-133页
    15.孙强:《国民性概念与理论的历史性考察》,《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99-108页
    16.文贵良:《秧歌剧:被政治所改造的民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103-108页
    17.吴秀明、张翼:《沈从文的另一个世界》,《文学评论》2008年第3期,第83-88页
    18.叶君健:《<放下你的鞭子>--一段回忆》,《作家》1997年第8期,第50-51页
    19.尹相如:《什么样的作品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论作家的价值观,兼论传世作品艺术形象的结构特征》,《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第42-46页
    20.张卫中:《从新旧白话的差异看现代小说的语言基础》,《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34-40页
    21.张翼:《论赵树理创作中的民间宗教思维模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111-116页
    22.刘勇强:《明清小说中的涉外描写和异国想象》,《文学遗产》2006年第4期,第133-160页
    23.赵黎明:《现代语言运动与民族国家意识的演变》,《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94-99页
    24.周宁:《“被别人表述”:国民性批判的西方话语谱系》,《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5期,第41-53页
    1.郝永华:《作为表征的文学》(博士论文),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2.暨爱民:《现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研究(1919--1949)》(博士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