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诗传播、阅读专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历史上罕见的高产诗人,陆游(1125-1210)在其身后不仅留下了近万首诗作,也留给我们八百余年绵延悠久的接受史。他的作品受到宋元以来历代读者的喜爱,对《剑南诗稿》全集的整理、选集的编辑、作品的批评、创作的模仿……构成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陆诗接受史画卷。对陆游作品的编选、流传、阅读、评价史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探索不同时代读者的审美活动和审美经验,揭示陆游诗作在不同时代读者中产生的影响,反思今天我们对于陆游的想象和关于陆诗的常识,从而更深入地探索和揭示陆诗的艺术价值所在。
     本文深受接受美学思想的启发,立足于审视、梳理曾经与社会史、政治话语、意识形态、庸俗社会学观点深深纠缠的近百年的陆游研究以及八百年来的陆诗阅读活动:通过中世纪诗歌选本的产生、复制、流传、消亡和选目的增减、聚散考察中世纪陆诗传播的深度、广度和特点;通过明清“绅士”读者的阅读活动揭示陆诗对于中世纪读者的价值所在,对近代以前的陆游隐士、“清客”形象作出解释;通过近代、民国社会思潮、伟人巨匠的影响揭示近代以来陆游志士、战士形象的确立过程及其动因;通过追溯“文学史”对陆游其人其诗的陈述话语的形成过程,反思近代社会环境下确立起来关于陆游、陆诗的常识;通过民国间出版的各种诗话中的陆诗评价观察激变的社会环境下具有传统修养和阅读习惯的读者对于陆游、陆诗的新旧错杂的观点和态度。
Crowned as a prolific poet rarely incomparable in history,Luyou(1125-1210) left to us not only an immense legacy of nearly ten thousand poems,but also an 800-year-long history of acceptance.His works were favored by readers traced back to as far as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Their arrangement of the whole collection of Jian'nan Poem Manuscript,compilation of the selected works,criticism of the works and imitation of composition,formed a series of diverse and magnificent scene of acceptance history of Luyou's poems.A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selecting,editing, circulating,reading and evaluating Luyou's works,will contribute to exploring aesthetic activities and experiences of readers at different times,revealing the influence of Luyou's poems upon readers at different times,and reflecting on our imagination about Luyou and on common sense about Luyou's poems,so as to further reach out and make clear the artistic value of Luyou's poems.
     Deeply inspired by aesthetic ideas,this dissertation sets its foot on reviewing and combing nearly 100-year-old studies on Luyou and over 800-year-long reading activities on Luyou's poems,which were ever deeply tangled with the views of social history,political terminology,ideology and vulgar sociology:to concentrate on investigation of spread width,depth and features of Luyou's poems in the Middle 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roduction,duplication,circulation and extinction of poem collections,and addition and deletion,merge and separation of selected works in the Middle Ages;to reveal the value of Luyou's poems for readers in the Middle Ages through the reading activities of "noble scholar" readers,and account for the images of recluses and hermits in the Luyou's style emerging prior to the premodern period;to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process and its motivation of the images of warriors and patriots following the example of Luyou from the influences of social ideology and great people in the premodern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1912-1949) times;to reflect on the common sense about Luyou and his poems established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premodern times by dating the "literary history" back to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comments made about Luyou and his poems;to observe the opin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Luyou and his poems mingling the old with the new ones taken by readers with traditional behaviors and reading habits under the radical social circumstances,by utilizing the evaluations on Luyou's poems in various poetry talks published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times.
引文
1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372页。
    2胡云翼:《宋诗研究》,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第147页。
    3叶邵翁:《四朝闻见录》,北京:中华书局,1989。参见卷二(陆放翁):“人谓公探孝宗恢复之志,故作为歌诗,以恢复自期。”
    4赵翼:《瓯北诗话》,(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2,卷六“其时朝廷之上,无不以画疆守盟、息事宁人为上策;而放翁独以复仇雪耻,长篇短咏,寓其悲愤。或疑书生习气,好为大言,借以为作诗地:今阅全集,始知非尽虚矫之气也。”
    5贺裳:《载酒园诗话》,(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2,卷一(末流之变)。
    6胡怀琛:《中国八大诗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初版,参见第88页:“以上各首 都是他激烈豪宕的诗,这也是放翁诗的一种特色,我以为其意固然可去,然终未免书生说大话罢”。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9,第1版,第132页(放翁二痴事二官腔)“放翁爱国诗中功名之念,胜于君国之思。铺张排场,危事而易言之。舍临殁二十八字,无多佳什。”
    7鲁迅:《准风月谈》,《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9,(豪语的折扣)。
    8同注4:《瓯北诗话》卷六。
    9潘德舆:《养一斋诗话》,《清诗话续编》(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卷四、卷五。
    10刘小枫:《接受美学的真实意图--(接受美学文选)编后》,《读书》,1987.1。
    11参见:汉斯·罗伯特·耀斯《审美经验语文学解释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4,第187-223页。
    1周密:《癸辛杂识》,《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2,续集卷上,第5768页。
    2罗椅、刘辰翁辑:《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四部丛刊本,罗憨(序),
    3参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三十一册),万有文库,商务印书馆发行,集部卷一百六十 《放翁诗选提要》,第15页。
    4祝尚书:《宋人别集叙录》,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970页。
    5陈思:《两宋名贤小集》,《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卷一百十三,彭汝砺《鄱阳集》。
    6祝尚书:《宋人别集叙录》,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963页。
    7刘景寅:涧谷、须溪《精选陆放翁诗》,《四部丛刊》本,(书放翁诗集后)。
    8《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三十八册),万有文库,商务印书馆发行,卷一百八十九,《宋艺圃集》提要,第56页。
    9同上,《石仓历代诗选》提要,第59页。
    10阮元:《天一阁书目》卷四。
    11缪荃孙:《艺风藏书续记》,《清人书目题跋丛刊》之七,北京:中华书局,1993.1,卷六(诗文第八)上。
    12李一氓:《一氓题跋》,北京:三联书店,1981,第141页。
    13陈訏:《宋十五家诗选》,清康熙三十二年刊本,<序>。
    14陈訏:《宋十五家诗选》,清康熙三十二年刊本,<剑南诗选小序>。
    15王士祯:《古诗选》,四部备要本,<七言诗凡例>。
    16《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三十八册),万有文库,商务印书馆发行,卷一百九十,《宋诗钞》,第86页。
    17张豫章等:《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四库全书》第1437-144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序>。
    18梁章钜:《退庵随笔》,近代中国史料丛刊(437-439)丛四十四辑,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国五十五年,第1106页。
    19欧阳溥存:《中国文学史纲》,商务印书馆1930年8月初版,第172页。
    20吴之振等:《宋诗钞》,顾廷龙主编《诗歌总集丛刊》,上海:三联书店,1988.4第1版,<剑南诗钞小序>,第332页。
    21清高宗:《御选唐宋诗醇》,《四库全书》(第1387-139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卷四十二<山阴陆游诗序>。
    22李调元:《童山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据函海本排印,1936.6,卷五第60页。
    23沈德潜:《宋金三家诗选》,济南:齐鲁书社,1983,<放翁诗选例言>。
    24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长沙:岳麓书社,1991.5第1版,卷十七,第513页。
    25爱新觉罗·弘历:《御选唐宋诗醇》,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6,<凡例>第2页。
    26姚鼐辑,曹光甫点校:《今体诗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五七言今体诗钞序目>。
    27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万有文库第一集,商务印书馆,卷一百六十,<剑南诗稿提要>,第14页。
    28沈德潜:《说诗啐语》,(霍松林等校注)《原诗一瓢诗话说诗啐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9第1版,第234页。
    29清高宗:《御选唐宋诗醇》,《四库全书》(第1387-139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卷四十二<山阴陆游诗序>云:“捐疵类,存英华,略纤巧可喜之词,而发其闳深微妙之旨”。
    30清高宗:《御选唐宋诗醇》,<凡例>。
    31钱钟书《宋诗选注》,北京:三联书店,2005.5,第270页。“他的作品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他的学生称赞他说:‘论诗何止高南渡,草檄相看了北征';一个宋代遗老表扬他说:‘前辈评宋渡南后诗,以陆务观拟杜,意在寤寐不忘中原,与拜鹃心事实同'。这两个跟他时代接近的人注重他作品的第一方面。然而,除了在明代中叶他很受冷淡以外,陆游全靠那第二方面去打动後世好几百年的读者,像清初杨大鹤的选本,方文、汪琬、王苹、徐釚、冯廷櫆、王霖等的摹仿,像《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香菱的摘句,像旧社会裹无数客堂、书房和花园中挂的陆游诗联都是例证。就此造成了陆游是个‘老清客'的印象。”
    32沈德潜:《宋金三家诗选》,济南:齐鲁书社,1983年,<放翁诗选例言>。
    33姚鼐选,曹光甫点校:《今体诗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序目)。
    34周之鳞、柴升:《宋四名家诗钞》,民国八年上海会文堂书局石印本,(放翁诗钞序)。
    35钱锺书:《宋诗选注》,北京:三联书店,2005.5,第478页,附录(香港版《宋诗选注》前言)。
    36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二:“陆放翁少时,调官临安,得句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传入禁中,思陵称赏,由是知名。”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第704页:“方回:据《剑南集》编在严州朝辞时所作,翁年六十二岁。刘后村《诗话》乃谓妙年行都所赋,思陵赏音,恐误,当考。冯舒:光景气韵,必非少年作。”
    37陆游善于对仗比偶,往往借七律安插工联警句,致使全诗与警句不能相称,造成有句无篇的问题,历来读者对此多有批评,贺裳《载酒园诗话》卷五(陆游)日:“一诗之中必有一联致语,如雨中草色,葱翠欲滴。间出新脆之句,犹十月海棠,枯条特发数蕊,妖艳撩人。亦时为激昂磊落之言,颇有弥衡蹋地前来、嵇康扬吹鎚不辍之态。”李慈铭《越缦堂诗话》(卷上)说“放翁律句……与全篇气多不贯”。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9)说:“虽以其才大思巧,善於泯迹藏拙,而填凑之痕,每不可掩。往往八句之中,啼笑杂遝,两联之内,典实丛叠;於首击尾应、尺接寸附之旨,相去殊远。文气不接,字面相犯”。
    38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605页。
    39同上,第704页。
    40清高宗:《御选唐宋诗醇》,《四库全书》(第1387-139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四十五卷。
    41沈德潜:《宋金三家诗选》,齐鲁书社,1983年,(放翁诗选)。
    42朱梓、冷昌言辑,徐元校注:《宋元明诗三百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评语见孔凡礼、齐治平编:《陆游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2004重印),第353页。
    43顾佛影:《顾佛影评注陆放翁诗》,上海:中央书店,1935年。
    44尤国恩、李易选注:《陆游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109页。
    45朱东润:《陆游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据中华书局1962年版重印),1979年,第98页。
    46金性尧:《宋诗三百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2第1版,第297页。
    47胡怀琛:《中国诗学通评》,上海大东书局,1923年初版,第51页。举《病后暑雨书怀》与《临安春雨初霁》为例,评云:“以上二首,中间四句,皆是眼前景物,随笔写来,自然入妙,此是放翁长处,他人所不及也。此类甚多,如云‘学经妻问生疏字,尝酒儿斟潋滟杯',如云‘隔篱犬吠窥人过,满箔蚕饥待叶归',如云‘病起兼旬疏把酒,山深四月始闻莺'是也。上举第二首(按:即《临安春雨初霁》),以草字对茶字,此放翁对偶工整之处。然放翁之佳处不在此也,沾沾以此论放翁诗,过矣。”可知到民国时读者欣赏《临安春雨初霁》仍在其描摹生动与对偶工整。
    48中国楹联学会主编:《中国名人名联墨宝大典》,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95页,郭磨(1767-1831)行楷联。
    49刘树勋:《唐宋律诗选释》,武汉;长江文艺出版,1981年,封二(内容提要)。
    50同上,第254页。
    51同上,第255-256页。
    52《江南通志》,中国省志汇编,台北:京华书局,1967.8,卷一百六十六文苑,第2803页。
    53杨大鹤:《剑南诗钞》(凡例),光绪味青斋刊本。
    54同注2。
    55陈衍:《石遗室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375-375页。
    56胡适:《胡适选注的诗选》,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6.4第1版,第74页。
    57顾佛影:《(顾佛影)评注剑南诗钞》,上海中央书店,1935年,第8页。
    58同注25。
    59沈德潜:《宋金三家诗选》,齐鲁书社,1983年,影印清赵翼批点本,(放翁诗选例言)。
    60杨大鹤:《剑南诗钞》,光绪三十三年味青斋本,(剑南诗钞序)。
    61钱泰吉:《甘泉乡人稿》,近代中国史料丛刊(951),第九十六辑,文海出版社,1966.10,第269页。
    62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万有文库第一集,商务印书馆,卷一百六十,(剑南诗稿提要),第14页。
    63王复礼:《放翁诗选》(序),(孔凡礼、齐治平编)《陆游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2004重印),第197-198页。
    64爱新觉罗·弘历:《御选唐宋诗醇》,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6,(凡例)第2页。
    65同注60,<山阴陆游诗>小序。
    66同上。
    67李慈铭撰、蒋瑞藻辑:《越缦堂诗话》卷上,《中国诗话珍本丛书》(第18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12。
    68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79页。
    69同上,卷十一夏日类,第415页。
    70同上,卷二十一雪类,第898页。
    71同上,卷二十三闲适类,第1005页。
    72朱彝尊:《曝书亭集》,上海:世界书局,1937.5,卷五十二《书剑南集后》,第617页。
    73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83页。
    74张景星、姚培谦、王永祺:《宋诗别裁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0第1版,(序)。
    75杨大鹤:《剑南诗钞》,光绪三十三年味青斋本,(剑南诗钞序)。
    76祝尚书:《宋人别集叙录》北京:中华书局,1999,第970页。
    77杨大鹤:《剑南诗钞》,光绪味青斋刊本,(凡例)。
    79同上。
    79杨大鹤:《剑南诗稿》,同治八年重刊(寿经堂藏板),(歙县潘贞敏跋)。
    1费孝通:《中国绅士》,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1,第11-12页。
    2费孝通:《中国绅士》,第14页。
    3费孝通:《中国绅士》,第37-39页。
    4费孝通:《中国绅士》,第52页。
    5李振裕:《白石山房集》,清康熙香雪堂刊本,卷十四《新刊范石湖诗集序》。
    6费孝通:《中国绅士》,第63页。
    7朱陵:《剑南诗选》,康熙二十五年刻本,汪琬(剑南诗选序)。
    8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第458页。
    9清高宗:《御选唐宋诗醇》,《四库全书》(第1387-139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卷四十二(山阴陆游诗序)。
    10李泽厚《华夏美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4,第240页。
    11同注9。
    12陆游:《剑南诗稿》卷十,《自云门之陶山肩舆者失道行乱山中有茅舍小塘极幽邃求见主人不可意其隐者也》,卷二十一,《冬晚山房书事》。
    13陆游:《剑南诗稿》卷三十一《书室明暖终日婆娑其间倦则扶杖至小园戏作长句》。
    14以上诗句出自《剑南诗稿》卷四《晓坐》、卷十七《临安春雨初霁》、卷三十五《睡起至园中》、卷五十《南堂独坐》。
    15贺裳:《载酒园诗话》,《清诗话续编》(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2,(陆游)。
    16陆游:《剑南诗稿》卷二《马上》、卷二十二《宿野人家》、卷三十三《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卷四十九《对食戏咏》。
    17参见胡怀琛《陆放翁生活》,上海:世界书局,1930.5第1版。
    18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第295-297页。
    19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372页。
    20陆游:《剑南诗稿》,卷五十,《闲咏》。
    21袁宗道:《白苏斋诗集》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6。
    22刘克庄:《后村诗话》卷下,北京:中华书局,1983.12。
    23陆游:《剑南诗稿》卷二《春阴》、卷三十七《夏日》、卷二十二《村居初夏》、卷二十九《七十》、卷十七《夜步》、卷一《游山西村》。
    24周之鳞、柴升:《宋四名家诗钞》,上海会文堂书局石印本,1919年,(放翁诗钞序)。
    25沈德潜:《宋金三家诗选》,济南:齐鲁书社,1983年影印,赵翼评语。
    26陆游:《剑南诗稿》卷五《寓驿舍》、卷七《自芳华楼过瑶林庄》、卷八十三《夏夜泛溪至南庄复回湖桑归》。
    27潘德舆:《养一斋诗话》,《清诗话续编》(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2,卷五。
    28翁方纲:《七言律诗钞》,苏斋丛书本,(凡例)。
    29佚名:《岘庸说诗》,《历代诗话统编》(第五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5,第543页。
    30张培仁:《妙香室丛话》,上海:申报馆,光绪十年,卷七。
    31佚名:《岘庸说诗》,《历代诗话统编》(第五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5,第573页。
    32参见李泽厚《美的历程》。
    33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372页。
    34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卷七十八),北京:荣宝斋,1993.3第1版,第130页。
    35陈舒:《宋十五家诗选》,康熙三十二年刊本,(例言)。
    36贺裳:《载酒园诗话》,(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2,(陆游)。
    37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一,《历代诗话统编》(第一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5,第300页。
    38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2001重印),(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第34-35页。
    39李慈铭撰、蒋瑞藻辑:《越缦堂诗话》卷上,《中国诗话珍本丛书》(第18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12。
    40张培仁:《妙香室丛话》,卷七。
    41上海朵云轩艺术品拍卖公司:《朵云轩'96秋季中国艺术品拍卖会,对联专场》1998年。
    42刘墨编:《明清名家楹联书法选》,辽宁美术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表中联1、联2(闻诗作)、联3(张廷济作、陈撰作)、联4、联7、联16、联34,分别出自该书第131页、第26页、第25、120页、第206页、第202页、第126页、第108页。
    43闻诗生卒年不详,尝与蒋衡(1672-1743)、谢澍(1668-1739)等交往,故知当为同时人。
    44中国楹联学会主编:《中国名人名联墨宝大典》,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表中联2(黎简)、联5、联8、联9、联10、联11、联12、联13、联14、联17、联18、联20、联21、联27、联28、联29、联30、联31、联32、联33、联35、联37、联38,分别出自该书第242页、第179页、第226页、第369页、第241页、第245页、第295页、第306页、第315页、第406页、第417页、第417页、第430页、第455页、第455页、第456页、第473页、第470页、第555页、第555页、第629页、第702页、第763页。
    45上海朵云轩艺术品拍卖公司:《朵云轩'96秋季中国艺术品拍卖会,对联专场》,中国上海,1998年,表中联6、联15、联19、联22、联36,分别出自该图录第170号、第143号、第160号、第107号、第161号。
    46《曾国藩联语辑注》编辑委员会编:《曾国藩联语辑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5。表中联23、24、25、26分别出自该书第57页、第60页、第58页、第45页。
    47此处参照王力《汉语诗律学》对对仗中名词范畴的总结。参见《王力文集》第十四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5。
    48王力:《汉语诗律学》,《王力文集》(第十四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5,第215-216页。
    49李贺:《李贺集》,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卷三。
    50苏易简:《文房四谱》,《四库全书》第843册,卷三。
    51米芾:《砚史》,《四库全书》第843册,(端州岩石)。
    52不著撰人:《端溪砚谱》,《四库全书》第843册。
    53砚材也有用玉者,《百川学海·砚谱》有“许汉阳用碧玉砚”条,但远非砚之常态。玉管玉砚之说多与传奇、志怪、龙宫、瑶府有关,“碧玉池”代替“紫玉池”,则是用凭空臆想代替了眼前亲切的确指。
    54沈德潜:《宋金三家诗选·放翁诗选》,济南:齐鲁书社,1983。
    55钱钟书:《宋诗选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5,第270页。第274页注5:“例如汪康年《庄谐选录》卷六‘联语'条(亦见《汪穰卿遗书》卷七),恰好也是香菱爱的两句。”
    56李慈铭:《越缦堂日记》,扬州:广陵书社,2004,(同治八年十二月初六日)。
    57李慈铭撰、蒋瑞藻辑:《越缦堂诗话》卷上,《中国诗话珍本丛书》(第18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12。
    58顾佛影评注:《剑南诗钞》,上海:中央书店,1935.9再版,第二卷。
    1参见: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自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0。
    2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75页。
    3胡怀琛:《陆放翁生活》<绪言>,世界书局1930年5月版,第2页。
    4《南社丛刻》,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第四集,第579页。
    5王文濡《(音注)陆放翁诗》<揭要>,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8月初版,第1页。
    6胡怀琛:《中国诗学通评》,上海大东书局,1923年初版,<总叙>第7页。
    7同上,第49页。
    8同上,第50-52页。
    9胡怀琛:《中国八大诗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初版,第77页。
    10同上,第78页。
    11同上,第85页。
    12同上,第85-86页。
    13参见《陆放翁生活》封二,徐蔚南《生活丛书发刊旨趣》,上海:世界书局,1930年。
    14胡怀琛:《陆放翁生活》<绪言>,上海:世界书局,1930年,第2页。
    15孙文:《三民主义建国大纲》,商务印书馆,1929。
    16朱自清;《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8第一版,第二卷,第355页,(爱国诗)。
    17许文奇:《放翁国难诗选》,上海民智书局,1933.7,(导言)第14页。
    18钱钟书:《谈艺录(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32页。
    19参见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9第1版。
    20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3第1版(据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影印),卷四十五下,第4页。
    21胡怀琛:《中国八大诗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第87页,“放翁生当南宋偏安之世,对於金人的侵略,很为不平。他那种郁塞磊落之概,时时发表在他的诗里;故常有感激豪宕之什。后人至於称他为‘亘古男儿一放翁',这未免恭维太过了。他这一类的诗,只有一时代的价值,没有永久的价值。”
    22参见: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饮冰室合集·专集》(第六册)卷一。
    23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六册,《专集》卷四(新民说),第2页。
    24《新民丛报》第一号,1902年第1期,《新民丛报章程》
    25同上。
    26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第一册)卷三(爱国论),第69页。
    27同上第73页。
    28同上第75页。
    29《新民丛报》1903年第二十八号,(新民说)十九,第十七节(论尚武)上。
    30《新民丛报》1903年第二十九号,(新民说)二十,第十七节(论尚武)下。
    31同上。
    32梁启超:《饮冰室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五十四。
    33陈子展:《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30.11初版,第57页。
    341922年5月21日在北京为诗学研究会讲演,原刊1922年5月28--29日《晨报副镌》
    351922年11月3日在南京东南大学文哲学会讲演,原刊1922年11月18-24日《晨报副镌》
    36原刊1922年2月15日、4月15日《改造》第4卷第6、8号,不全,收入《(乙丑重编)饮冰室文集》卷七十一,中华书局1926年9月初版
    37《梁启超传记资料》(九),天一出版社,《传记文学》第十一卷,第六期第46-49(665-666)页。
    38同上。
    39《左转》,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襄公二十四年)。
    40钱钟书:《宋诗选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271页。
    41胡适:《尝试集》(增订四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附录《去国集》,(沁园春)(誓诗),第122页。
    42胡适:《胡适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三册第6-12页。
    43胡适:《胡适来往书信选》,香港:中华书局,1983.11,第3页。
    44胡适:《尝试集》(增订四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附录(初版自序),第138页。
    45蔡元培等:《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45年,胡适(新文学的建设理论),第38页。
    46胡适:《胡适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二册第34-35页。
    47胡适:《胡适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五册第62页。
    48杨香池:《偷闲庐诗话》,民国23年9月,下集第63页。
    49蔡元培等:《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45年,胡适(新文学的建设理论),第37页。
    50胡适:《胡适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二册第67页。
    51胡适:《胡适选注的诗选》,台北:远流出版社,1986.4第1版,第107页。
    52胡适:《国语文学史》,北平文化学社,1927年,第130页。
    53胡适著,杜春和等编:《胡适论学往来书信选》,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61页。
    54胡适:《胡适选注的诗选》,台北:远流出版社,1986.4第1版,第74页。
    55蔡元培等:《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45年,胡适<新文学的建设理论>,第32页。
    56凌善清:《白话宋诗七绝百首》,上海中华书局,1921年,<序>。
    57熊念劬:《宋人如话诗选》,上海江东茂记书局印,1921年,<序>。
    58陈訏:《宋十五家诗选》,清康熙三十二年刊本,<剑南诗选小序>。
    59胡怀琛:《陆放翁生活》,上海:世界书局,民国十九年五月,<绪言>第2页。
    60吴遁生:《十八家诗钞》,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4月初版,<凡例>。
    61如梁乙真《中国民族文学史》(重庆:三友书店,1943年5月)等有此纰缪。
    62柳亚子:《磨剑室诗词集》(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第1版,第1320页。
    63费振刚、董学文主编:《毛泽东批注圈阅史传诗文集成》,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488页。
    1鲍文杰:《中国文学史略》,杭州:中流出版社1948.5,(自序)第1页。
    2赵祖抃:《中国文学沿革一瞥》,光华书局,1928.1,(凡例)第1页。
    3葛遵礼:《中国文学史》,上海会文堂书局,1920,第87页。
    4顾实:《中国文学史大纲》,上海商务印书馆第,1926.11,第239页。
    5曾毅:《中国文学史》,上海泰东图书局,1915.9初版,1918.10再版,(凡例)第1页。
    6胡云翼:《宋诗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第142-143页。
    71945年4月重庆作家书屋出版了陈子展的《宋代文学史》,后来与1944年底出版的陈子展的《唐代文学史》合并为《唐宋文学史》,1947年由上海作家书屋出版。
    8董乃斌、陈伯海、刘扬忠主编:《国文学史学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1,第二卷第144页。
    9陈子展《唐宋文学史》上海:作家书屋,1947年,第88页。
    10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1版,(绪论)第9页。
    11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6第2版,第1页。
    12林庚:《中国文学史》,厦门:厦门大学,1947年出版,(朱自清序)第3页。
    13林庚:《中国文学史》,厦门:厦门大学,1947年出版,第263页。
    14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24页。
    15林庚:《中国文学史》,厦门:厦门大学,1947年出版,(自序)第2、3页。
    16曾毅《中国文学史》,上海泰东图书局,1915.9初版,1918.10再版,民国四年秋石门蛰叟<序>,第1页。
    17戴燕:《文学史的权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第一版,第82页。
    18吕思勉:《吕著史学与史籍·历史研究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17页。
    19朱维之:《中国文艺思潮史略》,《民国丛书》影印1949年开明书店版,第107页。
    20曾毅:《中国文学史》,第215页。
    21刘毓盤:《中国文学史》,上海古今图书店,1924.8,第34页。
    22康璧城:《中国文学史大纲》,广益书局,1933.5,第144页。
    23胡怀琛:《中国八大诗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初版,第76、77页。
    24林之棠:《新著中国文学史》,北平华盛书局,1934.8,第631页。
    25刘麟生等:《中国文学讲座·中国文学泛论》,世界书局,1935.6再版,第30页。
    26唐德刚整理翻译、胡适口述:《胡适口述自传》,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5第2版,第153页。
    27胡适:《国语文学史》,北平文化学社,1927年,第130页。
    28胡怀琛:《中国文学史略》,上海梁溪图书馆,1924年,第92页。
    29谭正璧:《中国文学史大纲》,上海光明书局,1924年,第93页。
    30梁乙真:《中国文学史话》,上海元新书局,1934.7出版,第363页。
    31容肇祖:《中国文学史大纲》,朴社1924.9初版,开明书店,1947年三版,第206页。
    32陈冠同:《中国文学史大纲》,上海民智书局,1931.11初版,(编辑说明)第1页。
    33同上,(导言),第4页。
    34同注30,(自序),第1页。
    35赵景深:《中国文学史纲要》,中华书局,1936.6,(序)第1页。
    36杨荫深:《中国文学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38.6初版,(例言)第1、2页。
    37谭正璧:《中国文学进化史》,上海光明书局,1929,第135页。
    38赵景深:《民族文学小史》,世界书局,1940.1初版,(序)第1页。
    39顾实:《中国文学史大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11,第239页。
    40参见:戴燕《文学史的权力》,第五章(写实主义下的文学阅读)。
    41胡怀琛:《中国八大诗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初版,(自序)第2页。
    42同上,(题词)第1页。
    43同上,第82页。
    44胡怀琛:《中国诗学通评》,上海大东书局,1923年初版,第51页。
    45周之鳞:《宋四名家诗选》(序)。
    46胡怀琛:《中国八大诗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出版,第87页。
    47唐卢锋:《中国名人传》,上海:世界书局,民国十八年十月初版,第90页:“他这一类的诗,有人说他只有一时的价值,没有永久的价值。其实这是后人主观之论,在放翁的本身方面说,终究是很重要的。”
    48胡云翼:《宋诗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第142页。
    49孔凡礼、齐治平:《陆游资料汇编》(前言)(1960年),中华书局,1962年11月第1版,第2页。
    50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前言)(1981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4新1版,第1页。
    1张寅彭:《民国诗学书目辑考》,《中国诗学杂志》(第七辑),第62-74页。
    2赵翼:《瓯北诗话》,卷六。
    3参见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求缺斋日记》,光绪二年传忠书局刻。
    4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家训》卷下,统治六年三月二十二日,光绪二年传忠书局刻。
    5王逸塘:《今传是楼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385页。
    6陈衍:《石遗室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425页:“陈鹿庄(寿璃)天怀甚坦,向所为诗欢娱多而愁苦少。近出一卷,则婉而多风矣。……《感世绝句》云:‘肚皮满不合时宜,有癖耽吟彻底痴。至竟老妻最解事,轻装为附剑南诗。”'
    7陈衍:《石遗室诗话续编》,《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553页,记“上海郁氏三世吟稿”,郁元英诗。
    8钱仲联:《梦苕盒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入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211-213页。
    9陈衍:《石遗室诗话续编》,《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574页。
    10沈其光:《瓶粟斋诗话(三编)》,《民国诗话丛编》(第五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770页,纪吴眉题《翦淞图》诗。
    11周必大:《平原续稿》卷十一《跋陆务观送其子龙赴吉州司理诗》,《文忠集》卷五十一,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2赵翼:《瓯北诗话》卷六。
    13袁嘉谷:《卧雪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二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469页。
    14林庚白:《孑楼诗词话》,《民国诗话丛编》(第六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17页。
    15魏元旷:《蕉庵诗话后编》,《民国诗话丛编》(第二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44页。
    16赵元礼:《藏斋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二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252页。
    17赵元礼:《藏斋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二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273页。
    18王蕴章:《然脂余韵》,《民国诗话丛编》(第五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43-144页。
    19陈衍:《石遗室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46页。
    20魏元旷:《蕉庵诗话后编》,《民国诗话丛编》(第二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46页。
    21沈其光:《瓶粟斋诗话(三编)》,《民国诗话丛编》(第五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第710页。
    22王逸塘:《今传是楼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476页。
    23赵元礼:《藏斋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二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241页。
    24钱振锽:《名山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二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673页。
    25王逸塘:《今传是楼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433页。
    26沈其光:《瓶粟斋诗话(初编)》,《民国诗话丛编》(第五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570页。
    27胡怀琛:《中国八大诗人》民国十三年出版的。“放翁生当南宋偏安之世,对於金人的侵略,很为不平。他那种郁塞磊落之概,时时发表在他的诗里:故常有感激豪宕之什。后人至於称他为‘亘古男儿一放翁',这未免恭维太过了。他这一类的诗,只有一时代的价值,没有永久的价值。”(第87页)
    28沈其光:《瓶粟斋诗话(初编)》,《民国诗话丛编》(第五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591页。
    29钱仲联:《梦苕盒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六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317页。
    30刘衍文:《雕虫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六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卷三第524-529页。
    31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15-117页。
    31《谈艺录(补订本)》,第117-122页。
    33《谈艺录(补订本)》,第123-125页。
    34《谈艺录(补订本)》,第125-130页。
    35《谈艺录(补订本)》,第130-132页。
    36《谈艺录(补订本)》,第132页。
    37比如当时不少赞扬爱国诗人陆游的文章,甚至《宋史》本传里的记载也弄不清,把陆游和秦桧孙秦埙同赴锁厅荐送当成陆游和秦桧同赴锁厅荐送。
    38《谈艺录(补订本)》,第130页。
    39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第295-297页。
    40参见钱锺书《谈艺录》“一诗分唐宋”:“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严仪卿首倡断代言诗……非日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也……夫人禀性,各有偏至。发为声诗,高明者近唐,沈潜者近宋,有不期而然者。故自宋以来,历元、明、清,才人辈出,而所作不能出唐宋之范围,皆可分唐宋之畛域。”(《谈艺录》,第2-3页。)
    41《谈艺录(补订本)》,第132页。
    42《谈艺录(补订本)》,第128页。
    43同上。
    44胡适:《国语文学史》,北平文化学社,1927年,第130页。
    45钱仲联:《梦苕盒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六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217页。
    46陈衍:《石遗室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47页。
    47黄曾越:《陈石遗先生谈艺录》,《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700页。
    48吴宓:《空轩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六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43页。
    49陈衍:《石遗室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369页。
    50林庚白:《丽白楼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六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34页。
    51《谈艺录(补订本)》,第2-3页。
    52《谈艺录(补订本)》,第130页。
    53丁仪:《诗学渊源》,《民国诗话丛编》(第三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40页。
    54钱仲联:《梦苕盒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六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216页。
    55由云龙:《定庵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三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584页。
    56陈衍:《石遗室诗话续编》,《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587页。
    57陈衍:《石遗室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212页。
    58汪国垣:《光宣诗坛点将录》,《民国诗话丛编》(第五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343页。
    59钱仲联:《梦苕盒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六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58页。
    60王逸塘:《今传是楼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三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263页。
    61赵元礼:《藏斋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二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223页。
    62钱仲联:《梦苕盒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六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279页。
    63沈其光:《瓶粟斋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五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752页。
    64沈其光:《瓶粟斋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五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777页。
    65钱仲联:《梦苕盒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六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287页。
    66袁嘉谷:《卧雪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二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卷五第407页。
    67陈衍:《石遗室诗话续编》,《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551页。
    68陈衍:《石遗室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440-443页。
    69王逸塘:《今传是楼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三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385页。
    70陈衍:《石遗室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422页。
    71魏元旷:《蕉庵诗话后编》,《民国诗话丛编》(第二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53页。
    72陈衍:《石遗室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418页。
    73陈衍:《石遗室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446页。
    74陈衍:《石遗室诗话续编》,《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520页。
    75赵元礼:《藏斋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二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243页。
    76袁嘉谷:《卧雪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二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卷二第325页。
    77袁嘉谷:《卧雪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二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卷五第403页。
    78王逸塘:《今传是楼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三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262页。
    79沈其光:《瓶粟斋诗话(初编)》,《民国诗话丛编》(第五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627-628页。
    1陆游:《剑南诗稿》,卷三十四(六月二十四日夜分梦范至能李知几尤延之同集江亭诸公请予赋诗记江湖之乐诗成而觉忘数字而已)。
    2宋琬:《安雅堂全集·安雅堂未刻稿》,清乾隆三十一年刻本,卷五《读剑南集》。
    3孔凡礼、齐治平编:《陆游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4赵翼:《瓯北诗话》,(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2,卷六
    5[德]汉斯·罗伯特·耀斯著,顾建光、顾静宇、张乐天译:《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4,第187.201页。
    6陆游:《剑南诗稿》卷四十八(纵笔)“安知不作希夷叟,生长兵间老太平”,卷五十(散步湖陧上时方浚湖水面稍渺澜矣)“先民幸处吾能胜,生长兵间老太平”。
    《左传》,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96。
    [元]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
    [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长沙:岳麓书社,1991。
    [清]尹继善、黄之隽:《江南通志》,乾隆二年重修本,中国省志汇编,台北:京华书局,1967。
    [宋]周密:《癸辛杂识》,《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北京:中华书局,1989。
    [宋]米芾:《砚史》,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宋]不著撰人:《端溪砚谱》,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明]曹昭:《格古要论》,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明]屠隆:《考槃余事》,《丛书集成新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
    [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北京:中华书局,1982。
    [清]李渔:《闲情偶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清]梁章钜:《退庵随笔》,近代中国史料丛刊(437-439)丛四十四辑,文海出版社,1966。
    [清]张培仁:《妙香室丛话》,上海:申报馆,光绪十年。
    [唐]李贺:《李贺集》,长沙:岳麓书社,2002。
    [宋]陆游著,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宋]陆游:《陆游集》,北京:中华书局,1976。
    [宋]陆游撰,[宋]罗椅、[宋]刘辰翁辑:涧谷、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四部丛刊》影刘氏嘉业堂明弘治十年刊本。
    [宋]周必大:《文忠集》,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明]袁宗道:《白苏斋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清]杨大鹤辑:《剑南诗钞》,同治八年重刊(寿经堂藏板)。
    [清]杨大鹤辑:《剑南诗钞》,光绪三十三年(1907)味青斋排印本。
    [清]朱陵辑:《剑南诗选》,康熙二十五年刻本。
    [清]李调元:《童山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据函海本排印,1936。
    [清]宋琬:《安雅堂全集》,清乾隆三十一年刻本。
    [清]朱彝尊:《曝书亭集》,上海:世界书局,1937。
    [清]钱泰吉:《甘泉乡人稿》,近代中国史料丛刊(951),第九十六辑,文海出版社,1966。
    [清]曾国藩撰、李瀚章编:《曾文正公全集》,光绪二年传忠书局本。
    [清]李慈铭:《越缦堂日记》,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扬州:广陵书社,2004。
    [宋]刘克庄选,李更、陈新校注:《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校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宋]陈思编:《两宋名贤小集》,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元]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明]李蓑辑:《宋艺圃集》,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明]曹学俭辑:《石仓历代诗选》,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明]潘是仁辑:《宋元名公诗集》,万历四十三年(1615)新安潘氏自刻,天启二年(1622)重刻本
    [清]吴之振等:《宋诗钞》,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清]顾有孝:《五朝名家七律英华》,康熙二十六年刻本。
    [清]王士祯:《古诗选》,四部备要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清]周之鳞、柴升:《宋四名家诗钞》,民国八年(1919)上海会文堂书局石印本。
    [清]陈訏辑:《宋十五家诗选》,康熙三十二年刊本。
    [清]汪景龙,姚埔:《宋诗略》,乾隆三十五年刻本。
    [清]潘问奇、祖应世:《宋诗啜酶集》,乾隆十八年刻本。
    [清]张豫章等:《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序》,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清]清高宗:《御选唐宋诗醇》,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清]彭元瑞:《南宋四家律选》,乾隆彭元瑞知圣道斋抄本。
    [清]沈德潜:《宋金三家诗选》,齐鲁书社,1983年,影印本赵翼批点本。
    [清]张景星、姚培谦、王永琪合编:《宋诗百一钞》,中华书局,1973年影印本。
    [清]翁方纲:《七言律诗钞》,苏斋丛书本。
    [清]姚鼐辑,曹光甫点校:《今体诗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清]邹湘倜辑:《历朝二十五家诗录》,光绪元年新化邹氏得颐堂刊。
    [清]坐春书塾:《宋代五十六家诗集》,民国石印本。
    [清]朱梓、冷昌言:《宋元明诗三百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清]曾国藩:《十八家诗钞》,同治十三年(1874)传忠书局本。
    曾毅:《中国文学史》,上海泰东图书局,1915。
    葛遵礼:《中国文学史》,上海会文堂书局,1920。
    凌善清:《白话宋诗七绝百首》,上海:中华书局,1921。
    凌善清:《白话宋诗五绝百首》,上海:中华书局,1921。
    凌善清:《白话唐宋古体诗百首》,上海:中华书局,1921。
    熊念劬:《宋人如话诗选》,上海江东茂记书局印,1921。
    胡适:《尝试集》(增订四版),上海:亚东图书馆,1922。
    胡怀琛:《中国诗学通评》,上海:大东书局,1923。
    刘毓盤:《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古今图书店,1924。
    胡怀琛:《中国文学史略》,上海:上海梁溪图书馆,1924。
    谭正璧:《中国文学史大纲》,上海:光明书局,1924。
    容肇祖:《中国文学史大纲》,朴社1924.9初版,上海:开明书店,1947。
    胡怀琛:《中国八大诗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
    顾实:《中国文学史大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
    胡适:《国语文学史》,北京:北平文化学社,1927。
    赵祖抃:《中国文学沿革一瞥》,上海:光华书局,1928。
    唐卢锋:《中国名人传》,上海:世界书局,1929。
    谭正璧:《中国文学进化史》,上海:光明书局,1929。
    胡怀琛:《陆放翁生活》,上海:世界书局,1930。
    杨大鹤选、雷瑁注:《剑南诗钞注》,上海:扫叶山房,1930。
    胡云翼:《宋诗研究》,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陈子展:《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30。
    陈冠同:《中国文学史大纲》,上海:上海民智书局,1931。
    黄逸之选注:《陆游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周学熙:《剑南闲适诗选》,周氏师古堂所编书,天津:周氏师古堂,《八家闲适诗选》,1932。
    康璧城:《中国文学史大纲》,上海:广益书局,1933。
    许文奇:《放翁国难诗选》,上海:民智书局,1933。
    陆翔:《陆剑南诗集精华》,《四部精华》,上海:世界书局,1934。
    梁乙真:《中国文学史话》,上海:上海元新书局,1934。
    林之棠:《新著中国文学史》,北京:北平华盛书局,1934。
    吴遁生:《十八家诗钞》,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刘麟生等:《中国文学讲座·中国文学泛论》,上海:世界书局,1935。
    顾佛影:《顾佛影评注陆放翁诗》,上海:中央书店,1935。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据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影印)。
    赵景深:《中国文学史纲要》,上海:中华书局,1936。
    刘辰翁选、王文濡注:《(音注)陆放翁诗》,上海:中华书局,1936。
    杨荫深:《中国文学史大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
    吴之振选、陈延杰注:《陆放翁诗钞注》,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
    吴仁敬:《绘瓷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
    赵景深:《民族文学小史》,上海:世界书局,1940。
    郭银田:《陆放翁之思想及其艺术》,重庆:独立出版社,1943。
    梁乙真《中国民族文学史》,重庆:三友书店,1943。
    蔡元培等:《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45。
    陈子展:《唐宋文学史》,上海:作家书屋,1947。
    林庚:《中国文学史》,厦门:厦门大学,1947。
    高寒:《刁斗集》,贵阳:文通书局,1947。
    鲍文杰:《中国文学史略》,杭州:中流出版社1948。
    朱维之:《中国文艺思潮史略》,《民国丛书》影印1949上海开明书店版。
    钱锺书:《谈艺录》:《民国丛书》据上海开明书店1948版影印本。
    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
    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附蒙学书目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1979.7第3次印刷。
    孔凡礼、齐治平:《陆游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
    朱东润:《陆游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61。
    朱东润:《陆游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0(1979新l版)。
    朱东润:《陆游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据中华书局1962年版重印),1979。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刘树勋:《唐宋律诗选释》,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l。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007重印)
    胡适:《胡适来往书信选》香港:中华书局,1983。
    李一氓《一氓题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柳亚子:《磨剑室诗词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王力:《汉语诗律学》,《王力文集》第十四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于北山:《陆游年谱(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胡适:《胡适选注的诗选》,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6。
    [德]姚斯H.R.、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日]吉川幸次郎:《中国文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日]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二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日]古田敬一著、李淼译:《中国文学的对句艺术》,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
    刘小枫:《接受美学译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阎嘉飞:《对联与律诗》,太原: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l(根据剑桥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译出)。
    徐鹏绪、张俊才:《中国近代文学研究概论》,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
    金性尧:《宋诗三百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李翎、王孔刚编著:《中国工艺美术史》,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6。
    骆兆平:《新编天一阁书目》,北京:中华书局,1996。
    尤国恩、李易选注:《陆游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赵敏俐、杨树增:《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费振刚、董学文主编:《毛泽东批注圈阅史传诗文集成》,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吕思勉:《吕著中国近代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德]汉斯·罗伯特·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吴仁敬、辛安潮:《中国陶瓷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黄宾鸿、邓实编:《中华美术丛书》,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8据1947年神州国光社本影印。
    胡适:《胡适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易新鼎:《博学多变的人生:梁启超的读书生活》,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9。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孔凡礼:《孔凡礼古典文学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祝尚书《宋人别集叙录》,北京:中华书局,1999。
    宋应离主编《中国期刊发展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2006重印)。
    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蔡镇楚:《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湖南:岳麓书社,2001。
    李泽厚:《美的历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于润琦主编:《插图本百年中国文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张智华:《南宋诗文选本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李泽厚:《华夏美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吕思勉:《吕著史学与史籍·历史研究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胡君复原编、常江点校重编:《古今联语汇选》,北京:西苑出版社,2002。
    邱鸣皋:《陆游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戴燕:《文学史的权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梁石、梁栋:《书画题联备要》,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
    董乃斌、陈伯海、刘扬忠主编:《中国文学史学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祝尚书:《宋人总集叙录》,北京:中华书局,2004。
    敏泽主编:《中国美学思想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钱钟书:《宋诗选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唐德刚整理翻译、胡适口述:《胡适口述自传》,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郝秉键 李志军:《19世纪晚期中国民间知识分子的思想--以上海格致书院为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胡迎建:《民国旧体诗史稿》,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
    费孝通:《中国绅士》,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萧湘、李建毛:《瓷器上的诗文与绘画》,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洪丕谟、蒋频:《古今百家名联墨迹欣赏》,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
    谷向阳:《中国楹联学概论》,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
    [清]何文焕、[清]丁福保编:《历代诗话统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张寅彭:《民国诗话丛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中国诗话珍本丛书》,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清人书目题跋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3。
    《南社丛刻》,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6。
    史岩:《中国雕塑史图录》: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
    刘正成:《中国书法全集》,北京:荣宝斋,1993。
    中国楹联学会主编:《中国名人名联墨宝大典》,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传世文化:《古玩图鉴:文房清供篇》,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上海朵云轩艺术品拍卖公司:《朵云轩'95秋季中国艺术品拍卖会,古代字画拍卖专场》1995。
    上海朵云轩艺术品拍卖公司:《朵云轩'95秋季中国艺术品拍卖会,近代字画拍卖专场》1995。
    上海朵云轩艺术品拍卖公司:《朵云轩'95秋季中国艺术品拍卖会,扇面拍卖专场》1995。
    上海朵云轩艺术品拍卖公司:《朵云轩'96春季中国艺术品拍卖会,对联专场》1996。
    上海朵云轩艺术品拍卖公司:《朵云轩'96秋季中国艺术品拍卖会,对联专场》1998。
    《曾国藩联语辑注》编辑委员会编:《曾国藩联语辑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
    雪林:《爱国尚武的诗人陆放翁》(上、下),《新月月刊》,第2卷第2-3期,民国18.4。
    万启煜:《爱国诗人陆放翁》,《津逮季刊》,民国21.6。
    洪为法:《表演恋爱悲剧的专家--陆放翁》,《青年界》,第6卷第1期,民国23.6。
    陈大法:《陆放翁之民族思想》,《大学杂志》第2卷第1期,民国23.2,第60-67 页。
    陈丹崖:《民族诗人陆放翁》,《中央时事周报》,第3卷第23期,民国23。
    陈松英:《爱国诗人陆放翁》,《学术世界》,第1卷第10期,民国25.4。
    徐北辰:《民族诗人陆放翁》,《逸经》,第31卷,民国26.6。
    王荣棠:《爱国诗人陆放翁》,《经世战时特刊》,第29卷,民国27.12。
    朱自清:《现代诗歌导论》,《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上海: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1940年10月出版。
    李长之:《<陆放翁思想及其艺术>序》,《东方杂志》,第39卷第1期,民国32.3.15,第114-115页。
    邹珍朴:《陆放翁诗中所表现的民族思想》,《新认识》,第7卷第1期,民国32.3。
    李西成:《陆放翁的思想及其艺术观》,《力行月刊》,第9卷第5-6期,民国33.6。
    何鹤:《爱国诗人陆游》,《中央日报》,民国35.7.12。
    方朴:《爱国诗人陆游》,《大公报》,民国37.1.9。
    钱仲联:《论“同光体”》,《文学评论丛刊》第九辑。
    王镇远:《同光体初探》,《文学遗产》,1985年第2期。
    刘小枫《接受美学的真实意图--(接受美学文选)编后》,《读书》,1987.1。
    郑朝宗:《陈衍的诗话》,《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3辑。
    傅明善《近百年来陆游研究综述》,《中国韵文学刊》,2001年第l期。
    张寅彭:《民国诗学书目辑考》《中国诗学杂志》第七辑,第62-74页。
    叶帮义:《二十世纪对陆游和杨万里诗歌研究综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9月第3期。
    张寅彭:《清代诗学考述》,《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2卷第1期,第23-30页。
    蒋寅:《陆游诗歌在明末清初的流行》,《中国韵文学刊》,2006年第1期。
    王水照、熊海英:《陆游诗歌取径探源--钱钟书论陆游之一》,《中国韵文学干0》,2006.3。
    吕肖奂:《钱钟书的陆游诗歌研究述略--文学本位研究的范例与启示》,《四川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