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语的两类虚拟运动现象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Talmy(2000)将英语中针对同一客体的、真实程度不等的、内部存在矛盾的认知表现形式称为“总体虚拟模式(the general fictive pattern)”,并依托此模式提出了虚拟运动(fictive motion)的概念。本文以Talmy(2000)提出的虚拟运动概念作为贯穿全文的理论基础,集中研究了汉语建构空间静止位置关系和建构人类心理活动的两类虚拟运动现象。文章首先对与汉语空间位置关系研究和心理活动隐喻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建立起了研究的起点。进而依托Talmy的“总体虚拟模式(the general fictive pattern)”,分别提出了界定汉语中两类虚拟运动现象的标准,并集中挖掘了一批汉语中存在着的表达空间静止位置关系和人类心理活动的虚拟运动现象,为文章提供了支撑的语料。
     文章通过分析语料,根据语料建构虚拟运动的不同类型,将汉语虚拟空间静止位置关系句分为虚拟位移运动句和虚拟零位移活动句两类;将汉语建构人类心理活动的虚拟运动句分为虚拟位移运动句、虚拟零位移活动句、虚拟变化句和虚拟场所句四类进行考察。继而通过对上述虚拟运动句各组成要素语法、语义特征进行的分析,总结了汉语建构上述各类虚拟运动句的句法框架,并对汉语虚拟空间静止位置关系句涉及到的基本空间类型、汉语虚拟人类心理活动句涉及到的基本心理活动类型进行了概括总结。
     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两类虚拟运动句中虚拟运动的生成原因和机制,指出虚拟运动从本质上讲可以认为是空间中实体的真实运动向人类认知域投射的产物。
Leonard Talmy,in her book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2000), defined the cognitive pattern of veridically unequal discrepant representations of the same object as“the partten of general fictivity”, and , based on this, introduced the cognitive concept of“fictive motion”.This paper uses the concept of fictive motion Talmy proposed,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two types of fictive motions in Chinese language:the fictive motion in the expressions of static spaci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fictive motions in the expressions of mental activitie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principal features distinguishing categories of fictive motion in Chinese language, summarized the syntactic frame and the basic categories of the fictive motions in the expressions of static spacial relationships and mental activities, and the paper also provieded unifying principles and explanatory factors for the two types of fictive motions.
引文
陈 忠(2006)《认知语言学研究》,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储泽祥(1997)汉语存在句的历时性考察,《古汉语研究》第 4 期。
    储泽祥(1998)动词的空间适应性情况考察,《中国语文》第 4 期。
    崔希亮 (2000)空间方位关系及其泛化形式的认知解释,《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北京:商务印书馆。
    崔希亮(2001a)空间方位场景与论元的凸显,《世界汉语教学》第 4 期。
    崔希亮(2001b)空间方位场景的认知图式与句法表现,《中国语言学报》第 10期,北京:商务印书馆。
    崔希亮(2002)空间关系的类型学研究,《汉语学习》第 2 期。
    崔希亮(2004)《语言理解与认知》,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范方莲(1963)存在句,《中国语文》第 5 期。
    方经民 (1999a) 论汉语空间方位参照认知过程中的基本策略,《中国语文》第 1期。
    方经民 (1999b) 汉语空间方位参照的认知结构,《世界汉语教学》第 4 期。
    方经民 (1999c) 汉语空间参照和视点,《汉语现状与历史的研究——首届汉语言学国际研讨会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方经民 (2000) 论汉语空间方位参照认知过程中的语义理解,《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98 现代汉语语法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方经民 (2001) 汉语空间参照系统中的方位参照,《面向二十一世纪语言问题再认识——庆祝张斌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暨八十华诞》,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方经民(2002)论汉语空间区域范畴的性质和类型,《世界汉语教学》第 3 期。
    丰 竞(2003)《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语义分析》,《淮北煤灰师范学院学报》第1 期。
    葛本仪(2001)《现代汉语词汇(修订本)》,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谷衍奎(2003)《汉字源流字典》,北京:华夏出版社。
    郭 锐(2002)《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胡文泽(2004)汉语存现句及其相关并列紧缩结构的认知功能语法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 4 期。
    黄南松(1996)论存在句,《汉语学习》第 4 期。
    霍恩比(1998)《牛津高阶英汉汉英词典(第四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蓝 纯(1999)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外语教学与研究》第 4 期。
    李 玲(2006)从认知角度看英语的空间隐喻,《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 6 卷 第 1 期。
    刘宁生(1994)汉语怎样表达物体的空间关系,《中国语文》第 3 期。
    刘月华(2003)《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马庆株(2005)《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聂文龙(1989)存在和存在句的分类,《中国语文》第 2 期。
    潘 文(2003)《现代汉语存在句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齐沪扬(1998)《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
    齐振海(2003)论“心”的隐喻——基于英、汉语料库的对比研究,《外语研究》第 3 期。
    沈家煊(2001)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第 4 期。
    束定芳(2000)《隐喻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汪少华(2001)合成空间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外国语》第 3 期。
    王彩丽(2002)通过名词性人体隐喻透析人的认知过程,《山东外语教学》第 4期。
    王红斌(2002)《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范围和类别》,《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第4 期。
    王红厂(2004)《近十年心理动词研究综述》,《青海师专学报》第 3 期。
    王红孝(2004)空间映射论与概念整合的认知过程,《外语学刊》 第 6 期。
    王文斌(2001)论汉语“心”的空间隐喻的结构化,《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 1 期。
    吴恩峰(2004a)再论“心”的隐喻——兼与齐振海先生商榷,《外语研究》第 6期 。
    吴恩峰(2004b)论汉语“心”的隐喻认知系统,《语言教学与研究》,第 6 期。
    吴 静(2003)试论英汉语人体名词在隐喻空间关系中的语法化现象,《外语与外语教学》第 6 期。
    吴为章(1994)近十年现代汉语动词研究特点概述,《汉语学习》第 2 期。
    吴 云(2003)认知框架下的空间隐喻研究,《修辞学习》第 4 期。
    张伯江(2000)论“把”字句的句式语义,《语言研究》第 1 期。
    张全生(2001)《现代汉语心理活动动词的界定及相关句型初探》,《语言与翻译》(汉文)第 2 期
    张学成(1982)存在句,《语言学年刊》。
    张旺熹(1999)《汉语特殊句法的语义研究》,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张旺熹(2006)《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05)《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周有斌、邵敬敏(1993)《汉语心理动词及其句式》,《语文研究》第 3 期。
    朱德熙(2005)《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Jackendoff , Ray (1991)Semantic Structures. 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
    Langacker, Ronald W. (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1 & 2,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 Ronald W. (1990) Concept, Image,and Symbol—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 Berlin/Ner York: Mouton de Gruyter.
    Talmy, Leonard (2000)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VolⅠ: Concept Stucturing Systems.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