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我国农村基层行政建制的乡,萌芽于春秋战国,定型于秦汉时期,后历经变迁。改革开放以来,又经历了机构改革和乡镇调整。
     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在给中国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乡村矛盾、城乡差距等。这些问题与乡村直接相关。同时,新时期乡镇面临诸如维护稳定与和谐乡村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乡镇基层民主建设、正确处理与村“两委”的关系等工作任务。对乡镇领导干部来说,这些工作任务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自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以来,乡镇政府的工作性质、工作目标、工作对象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成为大势所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乡镇应该如何应对,考验着乡镇领导干部的智慧和能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乡镇领导干部是农村工作的骨干力量。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三农”工作的良好局面,相继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三农”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最终都要在基层进行贯彻落实。“大政方针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情况如何,靠的是基层领导干部的工作。
     基于以上的形势,进一步加强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乡镇领导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对于贯彻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素质和能力是干好基层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乡镇领导干部只有具备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价值取向和良好心态;循循善诱、与老百姓打成一片的人格魅力;服务三农的专业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深入实际、身先士卒所应具备的健康的身心素质以及具有示范引导、推动科学发展、谋划本乡镇发展的能力;选配一流的村级领导班子的能力;依法行政、规范工作的能力;较强的联系、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维护稳定、化解矛盾、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才能做好“三农”工作。根据乡镇的特点以及所面临的任务和挑战,着眼于提高乡镇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必须优化乡镇选人用人的体制机制,乡镇选人用人的目标设计,发挥组织人事部门在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应有作用,科学搭配乡镇领导班子,注重对乡镇领导干部科学合理地进行培训,鼓励引导他们顺应形势的发展变化需要,更新学习观念,丰富学习内容,优化学习途径和方式,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身实践能力。
     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单单在乡镇这样一个小系统内孤立地封闭地就能完成的,还要涉及到省、市、县与乡镇的关系,甚至还要涉及到国家层面对基层的制度、体制的设计。
     笔者对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研究,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之上,以马克思主义的领导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思想为指导,同时借鉴中国古代的领导思想和西方有价值的领导思想。为了做到研究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本研究采用了历史考察法、文献查阅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体现了系统深入和多学科研究的特点。
As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rural China's Township, it originatedfrom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the Warring States, formed in the Qinand Han Dynasties. From then on, it has undergone changes.Since the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township has experienced institutional reformand adjustment.
     Further promoting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quickening paceof globalization has brought China gains.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causeda series of social problems, such as rural contradictions, the gap betweenurban and rural areas. At the same time, promoting the building ofgrass-roots democracy, advancing th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promoting the building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mproving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the maintenance of harmony and stability inrural area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creasing the incomeof farmers, correctly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illage"two committees", all the above are both opportunities andchallenges.Since our country comprehensively abolished agricultural taxin2006, the significan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townshipgovernment’s work target, nature of work, working environment, object.It becomes represent the general trend to convert the functions and build aservice-oriented township government. It is a test of the wisdom and ability of township leading cadres for the townships how to deal with.
     Township leading cadres are the backbone of the rural work."If thebase is not firm, the earth trembled and the mountains swayed". Thecondi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ownship leading cadres is directlyrelated to our Party’s ruling foundation reform and thereform,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in rural areas. Since the new century,especially since our Party's Sixteenth Congress, the CPC CentralCommittee and State Council guiding the overall economic and socialdevelopment by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focusing on urbanand rural development, have formulated and promulgated a series ofpolicy measures in supporting agriculture, benefiting farmers, enhancingagriculture, enriching peasants in order to further consolidate and developthe good situation of “the Agriculture, the Farmer and the Countryside”work,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building a comprehensively well-offsociety.
     In this situation, it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implementingour Party’s lines, principles, policies in rural areas to further strengthenthe team construction of township leading cadres and to improve theoverall quality of township leading cadres. Good quality and ability is thebase and guarantee to do grass-roots work. The township leaders can do agood job of“the Agriculture, the Farmer and the Countryside”work onlywith systematic guidance, integrated with peasants, good state of mind and value orientation rooted in grass-roots level, professional skills andscientific and cultural quality,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diathesis, abilityof administration according to law, standardize work, strong links,serving the people and do mass work ability and stability maintenance,ability to deal with complex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township and the tasks and challenges, focusing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and ability of leading cadres, we must optimize the township electionsystem mechanism, focus on township leading cadres of the scientifictraining, encourage and guide them to conform to the need of thedevelopment of the situation, change the idea of study, change thelearning content, change the way of learning, strengthen the self-learning, enhance practical ability.
     The construction of township leading cadres is a complicated systemengineering. It cannot be done only in the township of such a smallisolated closed system, but also relate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untyand township, city, province, and even relates to the system design.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ownship leading cadres is onthe basis of Marxism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world outlook, method, with Marx's leadership and the leadership of the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ought as the guiding ideology, at the sametime, referring to the Chinese leadership thoughts and Western valuableleadership thought. In order to do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tandard research, this study uses 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 literature researchmethod,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case analysis research method oflaw. It reflects the systematic and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characteristics.
引文
①王久高:《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村级组织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①陈华栋,顾建光:《中国乡镇问题研究综述与思考》,《求索》2006年第3期。
    ①沈承诚:《充分放权与功能转换——和谐社会视野下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的路径探析》,《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②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
    ③李芳凡、郑则文、罗建平:《论公共服务型乡镇政府的构建——对赣州市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镇政府的调查》,《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①陈文胜:《后农业税时代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研究》,《农村经济》2007年第8期,第3-7页。
    ②陈奇伟:《乡镇领导如何适应新形势》,《领导科学》2000年第8期,第42-43页。
    ③廖小军:《乡镇党政领导与乡镇发展》,《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10期,第65-72页。
    ①李鹏飞:《乡镇党委副书记如何进行角色定位》,《领导科学》2009年9月下,第52-53页。
    ②姚莲叶:《乡镇党委副书记如何扮好“三个角色”》,《领导科学》2010年9月下期,第34页。
    ③刘武洪:《乡镇长要练就的基本功》,《领导科学》2006年17期,第24-25页。
    ①张文化:《“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的合法性探析》,《人民论坛》2010年第8期,第40-41页。
    ②刘十庆:《“两票制”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的实践与思考》,《领导科学》2010年3月上期,第44-45页。
    ③白云萍:《“公推公派”市直机关处级干部到基层任职的思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1期,第53-54页。
    ①萧鸣政:《党政领导人才素质标准与开发战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
    ①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时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8页。
    ①王久高;《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村级组织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第23-24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门户网站资料中心区划统计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统计表(2011年)”。
    ②丁玲:《现代乡镇治理体制的变迁及其完善》,2010年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1页。
    ①《汉书》卷一《高帝记》。
    ①《后汉书》卷四十一《第五伦传》。
    ②纪宝成:《中国古代治国要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3页。
    ①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页。
    ②张泽,李鹏:《两岸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比较研究》,《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9页。
    ①杨继荣等:《乡镇党内民主发展的新探索——兼论农村基层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协同发展》,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6页。
    ②《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通知》(中发[1986]22号)。转引自《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62页。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通知》,中发[1986]22号。
    ②《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62页。
    ①王久高:《深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的理论认识》,《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63页。
    ②王久高:《深化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若干问题的认识》,《理论前沿》2008年第15期,第16页。
    ①邢计梅:《“乡政村治”的制度分析与均衡性治理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21页。
    ②《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①丁玲:《现代乡镇治理体制的变迁及其完善》,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16页。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通知》(中发[1986]22号)。
    ②杨继荣等《乡镇党内民主发展的新探索——兼论农村基层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协同发展》,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新华网2008-10-12。
    ①谢新松:《“后农业税时代”乡镇结构与功能变革之分析》,《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第33页。
    ②杨雪冬、赖海榕:《地方的复兴—地方治理改革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47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修订。
    ②戴桂斌:《“互强型”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建构》,《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1期,第113页。
    ①谢新松:《“后农业税时代”乡镇结构与功能变革之分析》,《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第33页。
    ①蔡小华:《探索新机制建设新农村》,《求是》2007年第5期,第62页。
    ②徐勇:《从村治到乡政:乡村管理的第二次制度创新》,《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27页。
    ③刘正贤:《乡镇机构改革的阻力与对策》,2004年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6页。
    ④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120页。
    ①《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09]4号)。
    ②张新光:《我国乡镇建制规模职能定位与机构设置思考》,《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第36页。
    ③饶静、叶敬忠:《税费改革背景下乡镇政权的“政权依附者”角色和行为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4期,第38页。
    ①刘丽等:《“多元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路径选择》,《领导科学》2009年11月中期,第54页。
    ②戴桂斌:《“互强型”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建构》,《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1期,第112-115页。
    ①黄红华:《“县乡分权”改革:成都经验及其普遍性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12期,第86页。
    ①李穆基:《我国政府治理模式转变探析》,2005年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6页。
    ②陈宏彩:《建设技能型乡镇政府的有益尝试》,《领导科学》2006年第12期,第48页。
    ①唐绍洪等:《“多元主体治理”的科学发展路径与我国的乡村治理》,《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第39页。
    ②程明华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第18期,第13页。
    ①李昌平:《乡镇体制变迁的思考——“后税费时代”乡镇体制与农村政策体系重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第2期,第7页。
    ①袁艳:《“打油诗”引乡官热议“地板干部”有何烦恼》,《浙江日报》2010-10-14(03)。
    ①涂重航:《“稳控”唐慧拉锯战》,《新京报》2013-04-19(A25-26)。
    ②宋识径:《河北15000名干部下乡》,《新京报》2012-02-29(A22)。
    ①廖建锋等:《乡镇政府新农村建设的职能与成效评价》,《领导科学》2008年第6期,第34页。
    ①蔡小华:《探索新机制建设新农村》,《求是》2007年第5期,第64页。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9页。
    ②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2月22日。
    ③《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
    ①李昌平:《乡镇体制变迁的思考—“后税费时代”乡镇体制与农村政策体系重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第2期,第6页。
    ①任庆银:《西安市城乡人民公社化运动研究》,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24页。
    ①樊明方、任庆银:《西安市人民公社化运动述评》,《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171页。
    ①《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09]68号)。
    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3]1号)。
    ③费孝通:《费孝通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68页。
    ①根据孙某口述整理,2012年10月。孙某,女,39岁,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某镇副镇长。
    ①张书林:《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党内和谐思想探析》,《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25页。
    ①《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65页。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页。
    ①张文化:《“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的合法性探析》,《人民论坛》2010年3月中期,第40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修订。
    ①许红:《建设高素质的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势在必行》,《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第9页。
    ①《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55页。
    ②《列宁全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15页。
    ①张学忠等:《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4年第7期,第5页。
    ①景玥:《吴奇修详解干部为啥害怕下基层》。http://cpc.people.com.cn/GB/66888/77791/10463628.html。
    ①《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87页。
    ①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4页。
    ①劳动者的体力、专门家的智能、教育者的态度、科学家的头脑、创造者的气魄和宗教家的精神。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版,第150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版,第515页。
    ③师丽、刘师嘉:《调查:710位乡镇“一把手”的心声》,《人民论坛》2009年第2期,第37页。
    ①高新亭:《搞好村镇建设和村庄整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建设》2006年第9期,第9页。
    ①高新军:《处于转轨时期的我国乡镇政权体制——河南省新密市乡镇政权改革的调查报告》,《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2期,第65页。
    ②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
    ①《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67页。
    ①万银锋:《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学习时报》2008-10-06(10)。
    ①中共双流县委党校课题组:《新形势下提高基层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研究》,《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第29-30页。
    ①曾明:《“稳定压倒一切”下的乡镇政府——江西省J镇的经验》,《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76页。
    ①胡亚斌:《乡镇政府如何优化工作结构》,《领导科学》2007年第12期,第45页。
    ①徐松南:《提高领导干部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党建研究》2009年第9期,第15页。
    ②联村、联民、联事,定责任。
    ③牛俊虎:《推行乡镇驻村特派员制度的实践》,《领导科学》2008年第10期,第49页。
    ①徐松南:《提高领导干部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党建研究》2009年第5期,第16页。
    ①高选民:《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改进干部管理办法》,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1-12/03/content_327953.htm。
    ②林学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原则研究》,2006年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第12页。
    ①孙建生:《农村党建工作经验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②徐京跃、周英峰:《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换届完成体现四方面特点》,新华网2012年07月30日。
    ③胡超玲:《让优秀干部在换届中脱颖而出——各地换届着力优化班子结构增强班子功能》,《中国组织人事报》2011-09-21(01).
    ①杨琳:《乡镇党委直选观察》,《瞭望》2011年第16期,第20页。
    ①任中平:《公推直选乡镇党委的经验、问题与思考—基于十年来四川省公推直选乡镇党委试点经验的实证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1期,第49页。
    ①唐中印:《略论执政能力建设与选用人才的关系》,《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第49页。
    ①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②李亚华:《如何实施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科学决策》2004年第6期,第37页。
    ①陈潭:《“群众公认”原则辨》,《北京日报》2009-10-12(17)。
    ①杨雪冬,赖海榕:《地方的复兴:地方治理改革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1页。
    ①师欣:《10个农民工孩子的朴素愿望》,《乡镇论坛》2005年第6期,第7页。
    ②赵树凯:《“逆向问责制”下的乡镇政权》,《中国改革》2005年第2期,第58页。
    ①中共湖南衡阳市委党校课题组:《对乡镇党委书记思想工作状况的调查与思考》,《领导科学》2010年12月上期,第51页。
    ②欧阳中球:《乡镇改革核心是重建政府公信力》,《中国改革》2006年第7期,第76页。
    ①唐琦玉:《关于乡镇领导干部管理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理论探讨》1998年第04期,第71页。
    ①根据王某口述整理,2012年12月。王某,男,37岁,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某镇纪委书记,镇委委员。
    ①应建勇:《强化乡镇工作密切联系群众》,《浙江日报》2013-01-22(01)。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6页。
    ①潘洪其:《知识化是提高干部素质的必由之路》,《北京青年报》2003-01-24(A2)。
    ②周英峰:《2011新当选乡镇党委书记平均年龄41.1岁》,新华网2012-10-09。
    ①习近平:《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党建研究》2011年第1期,第1页。
    ②乔新生:《干部知识化不是“博士引进秀”》,《社会科学报》2003-06-19(01)。
    ①曹兵:《干部选得准不准,先让群众审一审—关于干部任前公示制的思考》,《支部生活》2001年第7期,第14页。
    ①刘华:《乡镇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思考》,《商业时代》2010年第24期,第96-97页。
    ②申琳:《指挥棒转向,GDP靠边》,人民日报,2011-08-09(11)。
    ①徐元善,周定财:《服务型政府视角下乡镇公务员伦理精神的缺失与重塑》,《理论探讨》2011年第1期,第152页。
    ①中共广东惠州市委组织部课题组:《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领导科学》2010年6月下期,第38-40页。
    ①《关于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中组发[2010]19号。
    ②《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通知》,中发[1986]22号。
    ①白云萍:《“公推公派”市直机关处级干部到基层任职的思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1期,第54页。
    ①白云萍:《关于领导班子柔性化配备的思考》,《领导科学》第19期,第26页。
    ②李章军:《领导班子建设:以合理的结构增强合力》,《人民日报》2004-10-19(10)。
    ①郭静:《注意选拔善解复杂矛盾的干部》,《齐鲁晚报》2011-08-21(A02)。
    ①《关于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中组发[2010]19号。
    ②谈宜彦等:《领导要论》,红旗出版社2009年版,第91页。
    ①陈宏彩:《建设技能型乡镇政府的有益尝试》,《领导科学》2006年第12期,第4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6页。
    ①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学习时报》2008-05-26(1)。
    ①《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39页。
    ①王延波:《领导干部要善用统筹协调艺术》,《领导科学》2006年第2期,第14页。
    ①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5页。
    ①《列宁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7页。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94页。
    ①孙建生:《农村党建工作经验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②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
    ③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
    ④农村党组织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农村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农村基层党组织正常运转的物质保障机制。
    ⑤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①孙建生:《农村党建工作经验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①陈文胜:《在小政府观察中国大问题——乡镇视角下的三农》,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选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列宁全集[M](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5]毛泽东选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邓小平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10]刘少奇选集(上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1]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3]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6]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7]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
    [1]李民.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论著[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
    [2]李民.跨世纪干部队伍建设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3]王元瑞.领导人才的创造力开发[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4]魏宏.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5]何孝瑛,奚洁人.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简论[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
    [6]邓三龙.领导干部与创新[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0.
    [7]钟敏.领导干部协调艺术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1996.
    [8]张铁国.领导干部考核制度改革与创新[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9]杨长青.领导干部权力监督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10]张荣臣.领导干部“五种能力”培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11]周林.马克思主义领导思想史纲[M].北京:求实出版社,1990.
    [12]魏泽焕.列宁执政党领导思想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13]田广清.中国领导思想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
    [14]林尚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15]金冲及,陈群.陈云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6]山东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17]赵麟斌.领导文化新探[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18]房列曙.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上、下)[M].人民出版社,2005.
    [19]奚洁人.中国领导学研究20年[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
    [20]高敬.领导者核心能力提升[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
    [21]曾宪年.老子领导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师大出版社,2005.
    [22]田广清.中国领导思想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23]金世明.“县官”是门大学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4]王元瑞.领导人才的科学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25][美]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领导论[M].常健,孙海云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6]刘峰.中国领导科学评论(第2辑)[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
    [27]李建华.党政领导人才开发战略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28][美]弗兰泽奇.技术年代的政党[M].李秀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9]纪宝成.中国古代治国要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0]刘炳香.中国共产党领导思想的由来与发展[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8.
    [31]国家行政学院领导科学教研部.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江泽民论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7.
    [32]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课题组.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研究[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0.
    [33]李冉.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4]王勇兵.党内民主的制度创新与路径选择[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35]萧鸣政.党政领导人才素质标准与开发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6]张创新.公共管理学前沿探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7]王久高.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村级组织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8]杨继荣.乡镇党内民主发展的新探索:兼论农村基层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协同发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39]许安标,吴高盛.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40]杨雪冬,赖海荣.地方的复兴:地方治理改革30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1]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2]陈登才,梁春鸿.人才战略:强国富民兴党的重要战略[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43]王通讯,李唯平.人才战略论[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
    [44]高洪源.人才摇篮的忧思:中国教育的转机问题与对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45]向洪.人才资本[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46]陈文胜.在小政府观察中国大问题—乡镇视角下的三农[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47]郝铁川.人才论[M].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4.
    [48]朱明宏.人才激变:现代人力资源开发机制[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1.
    [49]中组部干部一局.人才规划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2.
    [50]凡禹.领导素质与领导技巧[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
    [51]张中.增强党性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素质.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52]张中.党的干部素质概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53]孟继群.毛泽东领导思想论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54]刘树森.邓小平领导思想论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55]裴传永.中国古代领导思想概论[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0.
    [56]张文正.党的领导概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57]陈登才.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58]袁训忠.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历史命运[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
    [59]高新民,农华西.论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
    [60]王传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领导方式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61]刘新力.现代化进程中党的领导制度与执政方式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62]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室.执政党的领导问题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
    [63]冯秋婷.新编领导科学简明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64]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执政能力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5]李民.政治与传媒[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66]李民.学习践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67]李成言.现代行政领导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8]李光炎,王介明.领导科学的回忆与概念[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69]孙瑕,白东明.领导科学辞典[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70]孙建生.农村党建工作经验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71]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时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72]费孝通.费孝通选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73]荣敬本.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74]谈宜彦等.领导要论[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
    [75]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2.
    [1]司岩.领导科学的定义、对象和内容[J].领导科学,1985(1).
    [2]张兴民.我国领导科学研究的现状与前景[M].领导科学,1985(1).
    [3]刘汉华.领导科学的产生及其规律[J].领导科学,1985(4).
    [4]徐仲华.浅议领导科学的中国特色[J].领导科学,1985(50).
    [5]晁涌.中国特点与领导科学的中国特色[J].领导科学,1986(6).
    [6]陈野苹.学习和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J].领导科学,1987(11).
    [7]徐仲华.领导科学起源于何时、以什么为标志[J].理论探讨,1992(6).
    [8]姜平.论领导科学理论研究中的历史感[J].领导科学,1994(1).
    [9]杜娟,米加宁.西方领导学研究回顾与前瞻[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10]刘海藩.执政能力建设是当前领导科学研究的重大课题[J].领导科学,2005(5).
    [11]黄强.我国领导科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政治学研究,1999(4).
    [12]孙超,孙立祥.邓小平的领导人才素质观[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6(4).
    [13]杨敬东.邓小平领导人才观初探[J].人事与人才,1997(3).
    [14]孙铁民,马晓秋.论毛泽东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艺术[J].理论探讨,1997(5).
    [15]杨爱珍.邓小平领导艺术初探[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8(8).
    [16]张美琴.毛泽东著作中的领导科学原理[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3).
    [17]马俊林.东西方领导思想的八大差异[J].领导科学,2001(13).
    [18]李珍刚.泰罗科学管理理论体系及其启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5).
    [19]何江涛,凌文辁.领导理论的回顾与简评[J].党政干部学刊,2002(10).
    [20]宇红.论韦伯科层制理论及其在当代管理实践中的运用[J].社会科学辑刊,2005(3).
    [21]朱守银,闫辉.新时期的乡镇机构改革试点:进展与评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7(29).
    [22]吴理财,朱红萱.乡镇改革:乡镇干部的所思所想—对湖北省乡镇干部的问卷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05(11).
    [23]黄源协.从“强制性竞标”到“最佳价值”—英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管理之变革[J].公共行政学报(台),2005(15).
    [24]杨善华.家族政治与农村基层政治精英的选拔、角色定位和精英更替[J].社会学研究,2000(3).
    [25]詹成付.关于深化乡镇体制改革的研究报告[J].开放时代,2004年2期.
    [26]陈华栋,顾建光.中国乡镇问题研究综述与思考[J].求索,2006(3).
    [27]沈承诚.充分放权与功能转换—和谐社会视野下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的路径探析[J].云南社会科学,2008(5).
    [28]李芳凡等.论公共服务型乡镇政府的构建—对赣州市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镇政府的调查[J].江西社会科学,2006(5).
    [29]陈文胜.后农业税时代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研究[J].农村经济,2007(8).
    [30]陈奇伟.乡镇领导如何适应新形势[J].领导科学,2000(8).
    [31]廖小军.乡镇党政领导与乡镇发展[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10).
    [32]李鹏飞.乡镇党委副书记如何进行角色定位[J].领导科学,2009(9).
    [33]姚莲叶.乡镇党委副书记如何扮好“三个角色”[J].领导科学,2010(9).
    [34]刘武洪.乡镇长要练就的基本功[J].领导科学,2006(17).
    [35]张文化.“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的合法性探析[J].人民论坛,2010(8).
    [36]刘十庆.“两票制”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的实践与思考[J].领导科学,2010(3).
    [37]白云萍.“公推公派”市直机关处级干部到基层任职的思考[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1).
    [38]张泽,李鹏.两岸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比较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39]王久高.深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的理论认识[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40]王久高.深化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若干问题的认识[J].理论前沿,2008(15).
    [41]谢新松.“后农业税时代”乡镇结构与功能变革之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2009(6).
    [42]戴桂斌.“互强型”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建构[J].社会主义研究,2010(1).
    [43]蔡小华.探索新机制建设新农村[J].求是,2007(5).
    [44]张新光.我国乡镇建制规模职能定位与机构设置思考[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6).
    [45]饶静,叶敬忠.税费改革背景下乡镇政权的“政权依附者”角色和行为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7(4).
    [46]刘丽等.“多元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路径选择[J].领导科学,2009(11).
    [47]黄红华.“县乡分权”改革:成都经验及其普遍性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0(12).
    [48]陈宏彩.建设技能型乡镇政府的有益尝试[J].领导科学,2006(12).
    [49]唐绍洪等.“多元主体治理”的科学发展路径与我国的乡村治理[J].云南社会科学,2009(6).
    [50]程明华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J].现代企业教育,2009(18).
    [51]李昌平.乡镇体制变迁的思考—“后税费时代”乡镇体制与农村政策体系重建[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2).
    [52]廖建锋等.乡镇政府新农村建设的职能与成效评价[J].领导科学,2008(6).
    [53]樊明方,任庆银.西安市人民公社化运动述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54]张书林.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党内和谐思想探析[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3).
    [55]许红.建设高素质的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势在必行[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1).
    [56]张学忠.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4(7).
    [57]师丽,刘师嘉.调查:710位乡镇“一把手”的心声[J].人民论坛,2009(2).
    [58]高新亭.搞好村镇建设和村庄整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城乡建设,2006(9).
    [59]高新军.处于转轨时期的我国乡镇政权体制—河南省新密市乡镇政权改革的调查报告[J].社会主义研究,2001(2).
    [60]曾明.“稳定压倒一切”下的乡镇政府—江西省J镇的经验[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61]胡亚斌.乡镇政府如何优化工作结构[J].领导科学,2007(12).
    [62]徐松南.提高领导干部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J].党建研究,2009(9).
    [63]牛俊虎.推行乡镇驻村特派员制度的实践[J].领导科学,2008(10).
    [64]杨琳.乡镇党委直选观察[J].瞭望,2011(16).
    [65]任中平.公推直选乡镇党委的经验、问题与思考—基于十年来四川省公推直选乡镇党委试点经验的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12(1).
    [66]唐中印.略论执政能力建设与选用人才的关系[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5).
    [67]李亚华.如何实施乡镇综合配套改革[J].科学决策,2004(6).
    [68]师欣.10个农民工孩子的朴素愿望[J].乡镇论坛,2005(6).
    [69]赵树凯.“逆向问责制”下的乡镇政权[J].中国改革,2005(2).
    [70]中共湖南衡阳市委党校课题组.对乡镇党委书记思想工作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领导科学,2010(12).
    [71]欧阳中球.乡镇改革核心是重建政府公信力[J].中国改革,2006(7).
    [72]唐琦玉.关于乡镇领导干部管理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理论探讨,1998(4).
    [73]刘华.乡镇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思考[J].商业时代,2010(24).
    [74]王延波.领导干部要善用统筹协调艺术[J].领导科学,2006(2).
    [75]曹兵.干部选得准不准,先让群众审一审—关于干部任前公示制的思考[J].支部生活,2001(7).
    [1]John Vidal.Dust,waste and dirty water:the deadly price of China’smiracle[N/OL].http://www.guardian.co.uk/world/2007/jul/18/china.environment.
    [2]Traister,Bryce.The Object of Study;or, Are We Being Transnational Yet?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American Studies(1940-0764)2:1,2010.
    [1]梁春鸿.21世纪中国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3.
    [2]刘淑阶.毛泽东党的领导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3.
    [3]吴理财.治理转型中的乡镇政府[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4]林学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原则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6.
    [5]杨光富.国外领导人才培训模式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
    [6]邢计梅.“乡政村治”的制度分析与均衡性治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刘正贤.乡镇机构改革的阻力与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8]李穆基.我国政府治理模式转变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9]任庆银.西安市城乡人民公社化运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0]丁玲.现代乡镇治理体制的变迁及其完善[D].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N].学习时报,2008-05-26(1).
    [2]申琳.指挥棒转向,GDP靠边[N].人民日报,2011-08-09(11).
    [3]李章军.领导班子建设:以合理的结构增强合力[N].人民日报,2004-10-19(10).
    [4]胡超玲.让优秀干部在换届中脱颖而出——各地换届着力优化班子结构增强班子功能[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1-09-21(01).
    [5]潘洪其.知识化是提高干部素质的必由之路[N].北京青年报,2003-01-24(A2).
    [6]乔新生.干部知识化不是“博士引进秀”[N].社会科学报,2003-06-19(01).
    [7]宋识径.河北15000名干部下乡[N].新京报,2012-02-29(A22).
    [8]郭静.注意选拔善解复杂矛盾的干部[N].齐鲁晚报,2011-08-21(A02).
    [9]万银锋.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N].学习时报,2008-10-06(10)。
    [10]陈潭.“群众公认”原则辨[N].北京日报,2009-10-12(17).
    [11]应建勇.强化乡镇工作密切联系群众[N].浙江日报,2013-01-22(01).
    [12]袁艳.“打油诗”引乡官热议“地板干部”有何烦恼[N].浙江日报2010-10-14(03).
    [1]徐京跃,周英峰.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换届完成体现四方面特点[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2012/07-30/4068100.shtml.
    [2]周英峰.2011新当选乡镇党委书记平均年龄41.1岁[EB/OL].http://www.ldgb.com.cn/news-show-30989.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统计表(2011年)[EB/OL].http://qhs.mca.gov.cn/article/zlzx/qhtj/201203/20120300282479.shtml.
    [4]景玥.吴奇修详解干部为啥害怕下基层[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6888/77791/10463628.html.
    [5]高选民.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改进干部管理办法[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1-12/03/content_327953.htm。
    [6]钟丽萍.当前乡镇干部作风建设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EB/OL].http://news.sina.com.cn/o/2008-05-05/221613833244s.shtml。
    [7]林玲瑛.加强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EB/OL].http://yhzzb.yunhe.gov.cn/zgyd/dywz/200808/.t20080802_41361.htm.
    [8]李亚杰,谭浩.改革开放30年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述评[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9/8552898.html.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3]1号).
    [2]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12年11月14日通过).
    [3]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09]68号).
    [5]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2009).
    [6]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颁布).
    [7]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规定(中办发[2003]30号).
    [8]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2006年8月7日).
    [9]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中组发[2009]13号).
    [10]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2002年7月9日).
    [11]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中办发[2010]9号).
    [12]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中组发[2010]8号).
    [1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1年10月24日).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2010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
    [15]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通知(中发[1986]22号).
    [16]关于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中组发[2010]19号).
    [17]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中办发[2009]30号).
    [18]关于认真做好市、县、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通知(中组发〔2011〕20号).
    [19]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
    [20]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09]4号).
    [21]关于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中组发[2009]7号).
    [22]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中发[2006]3号).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