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的权力思想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20世纪70年代福柯利用谱系学的方法对权力进行分析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概括了他这一阶段的主要著作《话语的秩序》、《规训与惩罚》、《性经验史》第一卷《认知的意志》、《权力的眼睛》和《必须保卫社会》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福柯别开生面的权力观。
     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探讨了福柯分析问题的视角。第二章则把权力和具体的问题结合起来,分析权力的运作机制。第三章则主要分析了福柯的权力概念、权力的基本策略以及福柯权力观的局限。
     第一章从福柯由考古学方法向谱系学方法的转变入手,提出了福柯哲学的分析视角,即权力分析,权力-肉体机制和权力-知识机制。
     第二章则把福柯的权力概念与具体的历史事件结合在一起,分析了控制话语的外部规则及对话语的反抗,监狱体制在惩罚体系中占主要地位的原因及规训权力的运作,对性压抑学说的批判以及对性科学作为权力-知识模式的分析等。
     第三章是对全文的概括,也是对福柯权力思想的集中考察,并且尝试对福柯的权力观做出评价,指出福柯权力思想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最后,本文评价了福柯权力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对理论界的影响,指出福柯给哲学家提供了新的探险机遇,把思想推向了极限,并对思想的边界展开反思。福柯将因其对人类思想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被世人所铭记。
This thesis discusses a series of Foucault's works in the 1970's when he applied the genealogical methods to the analysis of power, and sums up the main contents of Foucault's works during this period, including the Order of Discourse,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first volume of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the Will to Knowledge, the Eyes of Power, and Society Must Be Defended. Based on this, the thesis reviews Foucault's inimitable conception of power.
     This thesis has thre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lays stress on Foucault's viewpoint of analyzing problems.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power by combining power with concrete problems. The third chapter mostly analyzes the definition of power, the basic strategy of power, and the limitations of Foucault's conception of power.
     The first chapter starts with the conversion of Foucault's methods from archeology to genealogy, and then points out that the emphases of Foucault's analysis are power analysis, the mechanism of power-body, and the mechanism of power- knowledge.
     The second chapter combines power with concrete historical events, and analyzes a number of subjects, such as the external regulations of controlling discourse and the revolt against discourse, the causes of the importance of prison in the system of discipline and the operation of disciplinary power. This chapter also reviews Foucault’s criticism on the doctrine of sex-oppression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science of sex as a mode of power-knowledge.
     The third chapter is a generalization of the whole thesis, and also a review of Foucault's conception of power. This chapter also tries to evaluate Foucault's conception of power, pointing out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deficiency of Foucault's standpoint.
     In the end, this thesis points out the historical value of Foucault's conception of power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oretical circle: he offers new opportunities to philosophers, pushes thinking to its margin and ponders upon the limit of thought. Foucault will be remembered for his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in the field of thought of mankind.
引文
① Nigel Rodgers, Mel Thompson, Philosophers Behaving Badly, Peter Owen LTD, 2005, P229.
    ② 迪迪埃·艾里蓬:《权力与反抗——米歇尔·福柯传》,谢强、马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166 页。
    ③ 转引自高宣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54 页。
    ① 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 20 世纪思想主潮》,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198 页。
    ② Nigel Rodgers, Mel Thompson, Philosophers Behaving Badly, Peter Owen LTD, 2005, P239-240.
    ③ 陆扬:《后现代的文本阐释:福柯与德里达》,上海三联书店 2000 年版,第 33 页。
    ④ 刘北成:《福柯思想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11 页。
    ① 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6 页。
    ② 高宣扬先生将这部书划分在第四阶段。笔者认为这部书是对微观权力和生命权力的最系统的讨论,与第三阶段更为符合。
    ③ 高宣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54-258 页。
    
    ① 转引自王治河:《福柯》,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6 页。
    ② 王治河:《福柯》,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9 页。
    ③ Michel Foucault,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 Brighton: Harvester, 1980, P133.
    
    ① 转引自王治河:《福柯》,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6 页。
    ② 王治河:《福柯》,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9 页。
    ③ Michel Foucault,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 Brighton: Harvester, 1980, P133.
    ① 福柯:《尼采,谱系学,历史》。见福柯:《福柯集》,杜小真编,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63 页。
    ② Michel Foucault, dits et ecrits, II, Paris: Gallimard, 1994, P156.
    ③ 陆扬:《后现代的文本阐释:福柯与德里达》,上海三联书店 2000 年版,第 174 页。
    ④ 陆扬:《后现代的文本阐释:福柯与德里达》,上海三联书店 2000 年版,第 189 页。
    ⑤ 刘永谋、夏学杰:《谱系学的方法论创新》,《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8 卷第 5 期。
    ⑥ Michel Foucault, dits et ecrits, III, Paris: Gallimard, 1994, P231.
    ⑦ 王治河:《福柯》,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86 页。
    
    ① 张之沧:《福柯的微观权力分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5 期。
    ② 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57 页。
    ③ 汪民安:《福柯的界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4 页。
    ① 于伟、戴军:《福柯教室中微观权力理论评述》,《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2 期。
    ② Michel Foucault, Discipline and Punish,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9, P25-26. 参考了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 1999 年版中译本,第 27 页。
    ③ L.德莱弗斯、P.拉比诺:《超越结构主义与解释学》,张建超、张静译,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2 年版,第169 页。
    ④ Michel Foucault, Discipline and Punish,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9, P26. 中译本,第 28 页。
    ⑤ 汪民安:《福柯的界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29-230 页。
    ① Michel Foucault, 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 I: La Volonté de Savoir, Paris: Gallimard, 1976, P183.
    ② 吴猛、和新风:《文化权力的终结:与福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63 页。
    ③ 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31 页。这是福柯与皮埃尔·博塞涅的一篇谈话,发表于 1984 年的一份法国报纸上,标题为《论权力》。
    
    ① Didier Eribon, Michel Foucault, Harvard Univercity Press, 1991, P258.
    ② Michel Foucault, Discipline and Punish,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9, P27. 中译本,第 29 页。
    ③ Michel Foucault,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 Brighton: Harvester, 1980, P131.
    ④ Michel Foucault,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 Brighton: Harvester, 1980, P118.
    ⑤ Michel Foucault, Discipline and Punish,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9, P28. 中译本,第 30 页。
     ① 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56 页。
    ① 这篇演讲稿于 1971 年由伽利玛出版社出版,题目定为《话语的秩序》(L'ordre du discours),在英译本中,其中一个译本作为附录,收入《知识考古学》,题目改为《论语言》(The discourse on language)。
    ② 蒂落·富克斯:《国家的秩序》,见马文·克拉达、格尔德·登博夫斯基编《福柯的迷宫》,朱毅译,商务印书馆 2005 年版,第 29 页。
    ③ L.德莱弗斯、P.拉比诺:《超越结构主义与解释学》,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140 页。
    ④ 蒂落·富克斯:《国家的秩序》,见马文·克拉达、格尔德·登博夫斯基编《福柯的迷宫》,朱毅译,商务印书馆 2005 年版,第 30 页。
    ⑤ 蒂落·富克斯:《国家的秩序》,见马文·克拉达、格尔德·登博夫斯基编《福柯的迷宫》,朱毅译,商务印书馆 2005 年版,第 28 页。
    ① 这篇演讲稿于 1971 年由伽利玛出版社出版,题目定为《话语的秩序》(L'ordre du discours),在英译本中,其中一个译本作为附录,收入《知识考古学》,题目改为《论语言》(The discourse on language)。
    ② 蒂落·富克斯:《国家的秩序》,见马文·克拉达、格尔德·登博夫斯基编《福柯的迷宫》,朱毅译,商务印书馆 2005 年版,第 29 页。
    ③ L.德莱弗斯、P.拉比诺:《超越结构主义与解释学》,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140 页。
    ④ 蒂落·富克斯:《国家的秩序》,见马文·克拉达、格尔德·登博夫斯基编《福柯的迷宫》,朱毅译,商务印书馆 2005 年版,第 30 页。
    ⑤ 蒂落·富克斯:《国家的秩序》,见马文·克拉达、格尔德·登博夫斯基编《福柯的迷宫》,朱毅译,商务印书馆 2005 年版,第 28 页。
    ① 福柯:《话语的秩序》,见许宝弛、袁伟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 页。
    ② 福柯:《话语的秩序》,见许宝弛、袁伟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4 页。
    ③ Michel Foucault,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and the Discourse on Language, New York: Pantheon, 1972, p219。
    ① 福柯:《话语的秩序》,见许宝弛、袁伟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1 页。
    ② Michel Foucault,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and the Discourse on Language, New York: Pantheon, 1972, p231。
    ③ Michel Foucault,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and the Discourse on Language, New York: Pantheon, 1972, p231。
    ④ 蒂落·富克斯:《国家的秩序》。见马文·克拉达、格尔德·登博夫斯基编《福柯的迷宫》,朱毅译,商务印书馆 2005 年版,第 35 页。
    ⑤ 福柯:《话语的秩序》,见许宝弛、袁伟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6 页。译文有改动。译文有改动。
    ① 迪迪埃·艾里蓬:《权力与反抗——米歇尔·福柯传》,谢强、马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258 页。
    ② 即 Group d'Infornmation sur Les Prisons, 20 世纪 70 年代初由福柯创设,福柯的性伴侣德费尔、著名哲学家德勒兹等一些法国左派知识分子也联手参与,主张“不只要收罗与揭露监狱令人忍无可忍的一面,而且要激起这种忍无可忍的情绪”(与萨特当时主张的“人民法庭”运动对立)。1972 年,该组织因故停止运作,但它在当时及后来所发起的行动,如废除死刑等却影响深远。它的运动模式也启发了后来的其它抗议团体。
    ③ 迪迪埃·艾里蓬:《权力与反抗——米歇尔·福柯传》,谢强、马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246、247 页。
    ④ 樱井哲夫:《福柯:知识与权力》,姜忠莲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80 页。
    ① Lois Mcnay, Foucault: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Polity Press, 1996, P91.
    ② 刘永策:《知识、权力、伦理与个性解放》,第 15 页,见《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③ 刘北成编著:《福柯思想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71 页。
    
    ① Michel Foucault, Discipline and Punish,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9, P57. 中译本第 62 页。
    ② Michel Foucault, Discipline and Punish,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9, P77-78. 中译本第 87 页。
    ③ Michel Foucault, Discipline and Punish,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9, P102. 中译本第 113 页。
    ④ 刘永策:《知识、权力、伦理与个性解放》,第 15 页,见《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① Michel Foucault, Discipline and Punish,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9, P103. 中译本第 113 页。
    ② Lois Mcnay, Foucault: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Polity Press, 1996, P92.
    ③ L.德莱弗斯、P.拉比诺:《超越结构主义与解释学》,张建超、张静译,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2 年版,第199 页。
    ④ 福柯:《关于监狱的对话》。见福柯:《福柯集》,杜小真编,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70 页。
    ⑤ 福柯:《关于监狱的对话》。见福柯:《福柯集》,杜小真编,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76 页。
    ⑥ 刘北成编著:《福柯思想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84 页。
    ① 刘永策:《知识、权力、伦理与个性解放》,第 16 页,见《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② 吴猛、和新风:《文化权力的终结:与福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57 页。
    ③ 吴猛、和新风:《文化权力的终结:与福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58-259 页。
    ④ 莫伟民:《主体的命运》,上海三联书店 1996 年版,第 218 页。
    ⑤ Michel Foucault, Discipline and Punish,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9, P170. 中译本第 193 页。
    ① 刘永策:《知识、权力、伦理与个性解放》,第 16 页,见《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② 吴猛、和新风:《文化权力的终结:与福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57 页。
    ③ 吴猛、和新风:《文化权力的终结:与福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58-259 页。
    ④ 莫伟民:《主体的命运》,上海三联书店 1996 年版,第 218 页。
    ⑤ Michel Foucault, Discipline and Punish,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9, P170. 中译本第 193 页。
    ① Michel Foucault, Discipline and Punish,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9, P177。中译本第 200 页。
    ② 刘北成编著:《福柯思想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87 页。
    ③ Michel Foucault, Discipline and Punish,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9, P184。中译本第 208 页。
    ④ Michel Foucault, Discipline and Punish,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9, P185。中译本第 208 页。
    ① Michel Foucault, Discipline and Punish,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9, P202。中译本第 227 页。
    ② L.德莱弗斯、P.拉比诺:《超越结构主义与解释学》,张建超、张静译,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2 年版,第247 页。
    ③ 这是福柯新造的一个词,来源于边沁的“Panopticon”(全景敞视建筑)和希腊语”panoptes”(一览无余),在此翻译为“全景敞视主义”,用以表达“全景敞视建筑”在社会上扩展和普遍化后的一种权力机制。
    ④ 汪民安:《福柯的界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00 页。
    ① 迪迪埃·艾里蓬:《权力与反抗——米歇尔·福柯传》,谢强、马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300 页。
    ② 这本书的法文为 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汉译的版本有尚恒于 1976 年译《性意识史》第一卷(后收入杜小真编:《福柯集》);黄勇民等译《性史》第一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8 年版;张廷深等译《性史》第一二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年版;以及余碧平译《性经验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本文参考了尚恒和余碧平的译本,并采用了余碧平对书名的翻译。造成不同译法的原因是书名中的“Sexualité”(法文)或“Sexuality”(英文)的多义性。它们有性欲、性状态、性能力、性活动、性经验等意思,中文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术语。刘北城在他的《福柯思想肖像》中译为“性状态”或“性态”,而余碧平则翻译为“性经验”,本文暂取此说。
    ③ 主要指维多利亚女王在位的时间,即从 1837 年到 1901 年。
    ④ Michel Foucault, 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 I: La Volonté de Savoir, Paris: Gallimard, 1976, P8-9.
    ⑤ 这是福柯《认知的意志》第一章的标题。
    ⑥ Michel Foucault, 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 I: La Volonté de Savoir, Paris: Gallimard, 1976, P12-13.
    ⑦ 吴猛、和新风:《文化权力的终结:与福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35 页。
    ① Michel Foucault, 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 I: La Volonté de Savoir, Paris: Gallimard, 1976, P19.
    ② L.德莱弗斯、P.拉比诺:《超越结构主义与解释学》,张建超、张静译,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2 年版,第168 页。
    ③ Michel Foucault, 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 I: La Volonté de Savoir, Paris: Gallimard, 1976, P27.
    ④ Michel Foucault, 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 I: La Volonté de Savoir, Paris: Gallimard, 1976, P34-35.
    ⑤ 吴猛、和新风:《文化权力的终结:与福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38 页。
    ⑥ 巴里·司马特:《论福柯著作中的性、伦理和政治主题》,陈永国译。见汪民安等编《福柯的面孔》,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19 页。
    ⑦ 主要指 19 世纪以后与传统方式不同的性行为,也翻译为“性倒错”。
    ① Michel Foucault, 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 I: La Volonté de Savoir, Paris: Gallimard, 1976, P58.
    ② Michel Foucault, 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 I: La Volonté de Savoir, Paris: Gallimard, 1976, P60.
    ③ 刘北成编著:《福柯思想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14 页。
    ④ Michel Foucault, 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 I: La Volonté de Savoir, Paris: Gallimard, 1976, P67.
    ⑤ 刘北成编著:《福柯思想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 315 页。
    ① Michel Foucault, 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 I: La Volonté de Savoir, Paris: Gallimard, 1976, P77.
    ② Michel Foucault, 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 I: La Volonté de Savoir, Paris: Gallimard, 1976, P78.
    ③ 刘北成编著:《福柯思想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17 页。
    ④ 吴猛、和新风:《文化权力的终结:与福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45 页。
    
    ① Michel Foucault, 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 I: La Volonté de Savoir, Paris: Gallimard, 1976, P90.
    ② Lois Mcnay, Foucault:A Critical Introduction, Polity Press,1996,P96-97.
    ③ Michel Foucault, 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 I: La Volonté de Savoir, Paris: Gallimard, 1976, P98.
    ① L·德莱弗斯、P·拉比诺:《超越结构主义与解释学》,张建超、张静译,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2 年版,第240-241 页。
    ② 王治河:《福柯》,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87 页。
    ③ Michel Foucault, 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 I: La Volonté de Savoir, Paris: Gallimard, 1976, P108-109.
    ① 福柯:《必须保卫社会》,钱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2 页。
    ② 福柯:《必须保卫社会》,钱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3 页。
    ③ 福柯:《必须保卫社会》,钱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5 页。
    ④ Michel Foucault,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 Brighton: Harvester, 1980, P142.
    ⑤ 福柯:《米歇尔·福柯访谈录》。见福柯:《福柯集》,杜小真编,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436 页。该访谈录是 1976 年 6 月 A.丰塔纳和 P.帕斯奎诺对福柯进行采访后整理而成,后收入由他们两人编着的《权力微观物理学:政治干预》一书。
    
    ① 福柯:《米歇尔·福柯访谈录》。见福柯:《福柯集》,杜小真编,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436 页。
    ② 吴猛、和新风:《文化权力的终结:与福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49 页。
    ③ Michel Foucault, 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 I: La Volonté de Savoir, Paris: Gallimard, 1976, P113.
    ① Michel Foucault, 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 I: La Volonté de Savoir, Paris: Gallimard, 1976, P114.
    ② Michel Foucault, 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 I: La Volonté de Savoir, Paris: Gallimard, 1976, P121.
    ③ Michel Foucault,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 Brighton: Harvester, 1980, P53.
    ④ 汪民安:《福柯的界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62 页。
    ⑤ 程春明:《认真对待福柯:一个可能影响法律思想的后现代主义评说》,《法治论丛》,2006 年第 3 期。
    ⑥ 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84 页。
    ① 福柯:《主体与权力》,见 L.德莱弗斯、P.拉比诺:《超越结构主义与解释学》,张建超、张静译,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291 页。
    ② 德勒兹:《德勒兹论福柯》,杨凯麟译,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73 页。
    ③ Michel Foucault, 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 I: La Volonté de Savoir, Paris: Gallimard, 1976, P123.
    ④ 德勒兹:《德勒兹论福柯》,杨凯麟译,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6 页。
    ⑤ 福柯:《必须保卫社会》,钱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7-28 页。
    ① Michel Foucault, Dits et écrits, III, Paris: Gallimard, 1994, P181.
    ② 福柯:《西方和性的真相》。见福柯:《福柯集》,杜小真编,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92 页。
    ③ Michel Foucault,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 Brighton: Harvester, 1980, P118-119.
    ④ 福柯:《米歇尔·福柯访谈录》。见福柯:《福柯集》,杜小真编,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436 页。该访谈录是 1976 年 6 月 A.丰塔纳和 P.帕斯奎诺对福柯进行采访后整理而成,后收入由他们两人编著的《权力微观物理学:政治干预》一书。
    ① 王治河:《福柯》,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95 页。
    ② 程春明:《认真对待福柯:一个可能影响法律思想的后现代主义评说》,《法治论丛》,2006 年第 3 期。
    ③ Michel Foucault, 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 I: La Volonté de Savoir, Paris: Gallimard, 1976, P123.
    ④ 吴猛、和新风:《文化权力的终结:与福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52 页。
    
    ① 吴猛、和新风:《文化权力的终结:与福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53 页。
    ② 丹纳赫、斯奇拉托、韦伯:《理解福柯》,刘瑾译,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77 页。
    ③ 王治河:《福柯》,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09 页。
    ① Michel Foucault, Dits et écrits IV, Paris: Gallimard, 1994, P195.
    ② 王治河:《福柯》,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10 页。
    ③ 于伟、戴军:《福柯教室中微观权力理论评述》,《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2 期。
    ④ 丹尼斯·朗:《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5 页。
    ⑤ 转引自韩平:《福柯的权力观》,第 28 页,见《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① 王治河:《福柯》,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10 页。
    ② Lois Mcnay, Foucault: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Polity Press, 1996, P164.
    ③ Lois Mcnay, Foucault: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Polity Press, 1996, P165.
    ④ 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 20 世纪思想主潮》,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212 页。
    ⑤ 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 20 世纪思想主潮》,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211-212 页。
    ① Lois Mcnay, Foucault: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Polity Press, 1996, P1.
    ② 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结构:法国 20 世纪思想主潮》,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198 页。
    ③ 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结构:法国 20 世纪思想主潮》,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198 页。
    ④ 于伟、戴军:《福柯教室中微观权力理论评述》,《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2 期。
    
    ① 刘北成:《当代法国思潮变迁与福柯》,参见《福柯思想肖像》的前言部分,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② 转引自王治河:《福柯》,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 页。
    《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9 年版。
    《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9 年版。
    《性经验史》,余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8 年版。
    《词与物》,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1 年版。
    《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
    《福柯集》,杜小真编,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3 年版。
    《必须保卫社会》,钱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话语的秩序》,见许宝弛、袁伟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 年版。
    《主体与权力》,见 L·德莱弗斯、P·拉比诺著《超越结构主义与解释学》,张建超、张静译,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2 年版。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 Brighton: Harvester, 1980.
    Dits et écrits, II, III, IV, Paris: Gallimard, 1994.
    Discipline and Punish,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9.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and the Discourse on Language, New York: Pantheon, 1972.
    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 I: La Volonté de Savoir, Paris: Gallimard, 1976.
    刘北成:《福柯思想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王治河:《福柯》,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
    汪民安:《福柯的界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高宣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莫伟民:《主体的命运》,上海三联书店 1996 年版。
    吴猛、和新风:《文化权力的终结:与福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陆扬:《后现代的文本阐释:福柯与德里达》,上海三联书店 2000 年版。
    江怡:《走向新世纪的西方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汪民安等:《福柯的面孔》,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 年版。
    L·德莱弗斯、P·拉比诺:《超越结构主义与解释学》,张建超、张静译,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2 年版。
    迪迪埃·艾里蓬:《权力与反抗:米歇尔·福柯传》,谢强、马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
    樱井哲夫:《福柯:知识与权力》,姜忠莲,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
    库兹维尔:《结构主义时代:从列维-斯特劳斯到福柯》,尹大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年版。
    丹纳赫、斯奇拉托、韦伯:《理解福柯》,刘瑾译,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
    詹姆斯·米勒:《福柯的生死爱欲》,高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德勒兹:《德勒兹论福柯》,杨凯麟译,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年版。
    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 20 世纪思想主潮》,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年版。
    马文·克拉达,格尔德·登博夫斯基:《福柯的迷宫》,朱毅译,商务印书馆 2005 年。
    Didier Eribon, Michel Foucault, Harvard Univercity Press, 1991.
    Lois Mcnay, Foucault: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Polity Press, 1996.
    Nigel Rodgers, Mel Thompson, Philosophers Behaving Badly, Peter Owen LTD, 2005.
    刘永策:《知识、权力、伦理与个性解放》,见《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程春明:《认真对待福柯:一个可能影响法律思想的后现代主义评说》,《法治论丛》2006年第 3 期。
    刘永谋、夏学杰:《谱系学的方法论创新》,《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28 卷第 5 期。
    张之沧:《福柯的微观权力分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5 期。
    于伟、戴军:《福柯教室中微观权力理论评述》,《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 2 期。
    韩平:《福柯的权力观》,见《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炳辉:《福柯的权力观》,《厦门大学学报》2002 年第 4 期。
    汪民安:《疯巅与结构:福柯与德里达之争》,《外国文学研究》2002 年第 3 期
    汪民安:《福柯与哈贝马斯之争》,《外国文学》2003 年第 1 期。
    汪民安:《论福柯的人之死》,《天津社会科学》2003 年第 5 期。
    智河:《福柯权力观探微》,《国外社会科学》,1997 年第 1 期。
    李震:《福柯谱系学视野中的身体问题》,《求是学刊》第 32 卷第 2 期。
    吕振合、吴彤:《福柯的微观权力观:一种科学知识的政治学分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二期。
    赵晓锋:《福柯的权力理论分析》,《理论学习》2003 年第 10 期。
     汪民安:《我的巴黎行》,《外国文学》2006 年第 5 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