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韩主语和话题对比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主语和话题是汉韩两种语言的语法研究中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对象。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对比,成果也极为丰富。目前汉韩语言学界主语与话题是否相异的问题成为大家研究的焦点,很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商讨。徐杰(2001、2003)明确指出话题和主语是性质完全不同的语法范畴,主语是一种普通的句法成分,而话题是一个带有语法效应的语用概念。本文立足于以上的理论对汉韩两语主语和话题,如汉韩主语与话题界定、主语省略现象、话题标记、句法成分的话题化等问题,进行重新考察和研究。
     通过对比,关于汉韩主语和话题的异同,本文得出的结论如下:
     1.汉语的许多句子没有足够的形式标记来区分主语和话题,汉语是话题优先的语言。韩语的主语与话题都有明显的形式标记,韩语是主语和话题都优先的语言;汉语和韩语的主语都是句子的主要成分,其位置在谓语前,允许无主句,也不需要相当于英语“it”和"there"一类的成分作“傀儡主语”,主语省略的现象特别突出。不同的是,汉语主语没有形态标记,汉语里充当主语的成分,意义上没有什么限制;而韩语主语有主格助词“(?)(i)/(?)(ka)、(?)”(kkeyse)"等,而且在一般的情况下语义上施事成分可以充当主语;虽然汉语和韩语的基本语序不同,但是它们的话题具有的主要特征却是相同的,即话题是后面述题部分所关涉的对象,占据句首位置,带话题标记,表示旧信息(已知信息),有定的。不同的是汉语话题结构中句首的那些成分常常分析为主语成分;而在韩语中话题所充当的句法成分分别看做主语、宾语、状语等。
     2.汉韩主语省略中常见的是承前省略和蒙后省略。承前省略是,顺着上面已经确立的话题继续说下去,无疑是一种自然省力的方式,因此主语省略中大部分是承前省略,而蒙后省略不多见。汉韩主语承前省略,根据句子中所省略的成分可将省略的类型分为主语承主语省略、主语承宾语省略、主语承定语省略等,其中主语承主语省略最为常见;汉语是基本上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在表达上讲究实际效果,不太讲究形式。因此,利用语境所提供的信息,经常省去表达上非必要信息的词语,只留下表达必要信息的词语。与汉语相比韩语主语省略更自由、灵活,而且频率高。韩语主语省略现象是与谓语的形式和特点密切相关的,一些句末谓语的表达方式决定句子主语的人称,此时主语就可以省略。韩语主语也在一定的语用和语篇条件下可以省略。我们认为讨论汉韩主语省略的问题时,不能局限于同一复句中,不能把句子从文章中抽出来,孤立地就句论句。只有上下文联系起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析探讨,才能分辨清楚什么是承前省略,什么是蒙后省略。
     3.汉语和韩语的话题句中,话题一般占据句首位置,其中,汉语的话题里有很多无标记话题,因此辨认汉语的话题时对语序的依靠度非常高。而韩语中话题的情况却有所不同,韩语里的话题大部分是有标记的话题,不使用话题标记情况仅仅限于在上下文的关系上可以辨认话题的时候;汉语话题标记的种类比较多:语序、停顿可以看作广义的话题标记,从狭义理解上看,只有“啊、嘛、吧、呢”等提顿词和“关于、至于、对于”等介词,才可以被看成话题标记。有的话题句里提顿词和介词可以共现,但提顿词标示话题时仍然带有一定的语气意义,因此,它与之共现的介词搭配时也受到限制。韩语的话题标记,除了语序和停顿以外,还有一个特定的词形标记,即特殊助词“-(?)(nun)”。韩语的特殊助词“-(?)(nun)”是专用性很高的话题标记,具有表示话题和对比的功能。在话题化的过程中,如果“nun”用在主格或宾格的位置时,主格助词和宾格助词必须删除,此时特殊助词“nun”看起来似乎承担格的功能,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虽然“nun”不可以和主格助词、宾格助词连用,然而却可以与处格助词、与格助词、共同格助词等副词格助词连用。这就说明,特殊助词“-(?)(nun)”是与格无关的,只有格助词可以表示格关系。
     4.汉韩句法成分的话题化过程中使用的手段都是“移位”,句法成分的话题化过程也基本上相同,某句法成分要成为话题成分的话,要移至句首位置。不移位,向后移位,或者虽前移而不移至句首,都构不成话题化。如果把宾语的移位看成一种话题化的现象,那么是指本来不具有话题功能的宾语通过移位具有了话题的功能,更进一步说移动方向应该是使话题具有话题功能的那个位置。从功能的角度看,这个位置通常叫句首。虽然两种语言中话题占据的位置相同,但韩语中这种成分只能分析为提前的宾语,而不能分析为主语,因此在韩语中经过话题化过程的句子只能叫做“话题化句”。这一点是跟汉语大不相同的,因为汉语把这种移位后的成分看作主语,认为整个句子构成“双主语结构”。
The subject and the topic are two important concepts of the grammatical studies in the Chinese and Korean languages, thus they have constantly gained attention in the academic world. Fruitful results have been attained by scholars researching from distinctive perspectives and applying different theories and methodologies. Currently, the research focus is whether the subject is different from the topic, and there are many questions to be further discussed. Xu Jie (2001,2003) pointed out that the topic is a distinctive grammatical category from the subject. Based on this idea,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re-examine and analyze the grammatical issues such as the subject and the topic in Chinese and Korea,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subject and the topic, the subject ellipsis, the topic markers, the topicalization of the syntactic components.
     The conclusions are summarized as the following through a comparison of the subject and the topic in Chinese and Korean.
     1. Chinese has no syntactic markers to differentiate the subject and the topic, thus it is a topic-prominent language. Korean has apparent syntactic markers to distinguish the subject and the topic, thus it is a subject-prominent and topic-prominent language. In Chinese and Korean, the subject is the major component of the sentence and it precedes the predicate. Chinese and Korean both allow subject ellipsis and do not need "dummy subject" as "it" or "there" in English to fill in the subject position. What is different is Chinese does not have the syntactic marker for the subject, and semantically there are no restrictions for the subject, while Korean has the nominative case markers "(?)(i)/(?)(ka)、(?)(kkeyse)" to mark the subject and semantically only the agent can act as the subject. Though the word order of the two languages are different, they share similar topic features. The topic in both languages involves the about-ness of the following theme structure. It occupies the initial position of the sentence, carries the topic markers, denotes the old (known) information and is definite. However, the initial component of Chinese topic structure is often analyzed as the subject, while the topic in Korean is often regarded as the subject, the object or the adverbial.
     2. The typical subject ellipsis in Chinese and Korean is the forward ellipsis and the backward ellipsis. The forward ellipsis is a continuation of the established topic, and by no doubt it is more economical. Therefore, the subject ellipsis is mostly forward ellipsis, while the backward ellipsis is not common to see. According to the types of the omitted components in a sentence, the forward ellipsis can be categorized as the subject forward ellipsis, the object forward ellipsis, the attributive forward ellipsis, with the subject forward ellipsis as the typical elliptical construction. Chinese has basically no morphological changes, and thus emphasizes more the pragmatic effects. Based on the contextual information, Chinese often omits words with unnecessary information and retains the words expressing the necessary information. Compared with Chinese, the subject ellipsis in Korean is more flexible and more frequently used. The subject ellipsis in Korean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predicate. The subject can be dropped once 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predicate can help determine the subject. The subject can also be omitted under certain pragmatic or contextual situations. We hold that the discussion of the subject ellipsis in Chinese and Korean cannot be constrained to sentences, it should be also extended to the context because the context can help differentiate the forward ellipsis and the backward ellipsis.
     3. In the Chinese and Korean topic constructions, the topic usually occupies the initial position of the sentence. Since Chinese does not mark the topics,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topic depends largely on its word order. However, the situation in the Korean topic is different, Korean topics are mostly marked, the unmarked topics are only constrained to topics which can be identified in the context. In a broad sentence, the word order and the pause can be regarded as the grammatical means to mark Chinese topics. In a narrow sense, only the particles "a, ma, ba, ne" and the prepositions "guanyu, zhiyu, duiyu" can also be considered as topic markers. In some Chinese topic constructions, the particles and the prepositions can co-occur to mark the topic. Since the particles carry modality, they are subject to the constraints when co-occurring with the prepositions. Apart from the word order and the pause, the Korean topic markers also include a designated marker "(?)(nun)". It is often highly used in Korean topic constructions to denote the topic or the contrast. In the process of the topicalization, if "(?)-(nun)" is used in the subject or the object position, the nominative or accusative case marker has to be deleted. In this case,"(?)(nun)" seems also to mark the case, but this is not true. Though "(?)(nun)" can not co-occur the nominative or accusative case marker, it can co-occur with local case marker, the dative case marker, and the comitative case marker. This shows that "(?)(nun)"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case, only case makers denote the case.
     4. The topic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and Korean is realized through movement. The topicalization of certain syntactic components is a process of the movement of the components to the initial position of the sentence. No movement, backward movement or the movement not to the initial position cannot generate the topic construction. If the movement of the object is a process of topicalization, it means that the object which does not originally denote the topic acquires the function of denoting the topic because it is moved to the position which denotes the topic. This position, syntactically, is the sentence-initial position. Though the topic in Chinese and English occupies the same position, the topic in Korean can only be analyzed as the preposed object instead of the subject, thus the sentence undergoing the topicalization is called "the topicalized sentence". This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Chinese as in Chinese the preposed component is regarded as the subject, and the whole sentence is often called "the double subject sentence".
引文
① 刘丹青2010《漫谈语法比较的研究框架》,《汉韩语言对比研究(2)》,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0。
    ② 话题又称之为主题,本文对这两个名称不加区别,以下统一使用“话题”这个名称,在评价和引用的时候保持原作者使用的名称。
    ③ 徐杰2003《主语成分、话题特征及相应语言类型》,《语言科学》第1期,3。
    ① 马建忠1898/1983《马氏文通》,北京:商务印书馆,24。
    ② 黎锦熙1924《新著国语文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3。
    ③ 吕叔湘1979《汉语语法分析问题》,517。
    ④ 邢公畹1955《论汉语造句法上的主语和宾语》,《汉语的主语宾语问题》,43。
    ⑤ 王力1956《主语的定义及其在汉语中的应用》,《汉语的主语宾语问题》,173。
    ① 同上,178。
    ② 《谈宾语》,《汉语的主语宾语问题》,155。
    ③ 《语法讲义》,95-97。
    ④ 胡裕树、范晓(1985:12)认为,主语和话题的区别主要表现如下:1.主语与作谓语的动词或形容词之间在语义上有选择关系,而话题除兼作主语者外,则没有这种关系。2.话题出现于句首,而主语不一定出现句首。3.主语前边不能加介词,因此介词结构组成的短语不可能是主语;而话题前边有时可以加上一定的介词。4.话题和主语不重合时,话题出在主谓结构的外层。处在主谓名外层的话题,在句法上可以叫提示语。
    ⑤ 胡裕树1995《现代汉语》(重订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317。
    ① 赵元任1968、吕叔湘译1979《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45。
    ② 赵元任著、李荣编译1948/1952《北京口语语法》,北京:开明书店,16。
    ③ 赵元任1968《汉语口语语法》,45。
    ④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96。
    ⑤ 朱德熙1985《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36。
    ① 李临定1985《主语的语法地位》,《中国语文》第1期。
    ② 王力1956《主语的定义及在汉语中的应用》,《汉语的主语宾语问题》,中华书局,171。
    ③ 胡裕树1982《试论汉语句首的名词性成分》,《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④ 陆俭明1986《周遍性主语句及其他》,《中国语文》第3期,139。
    ① 徐通锵1991《语义句法刍义——语言的结构基础和语法研究的方法论初探》,54。
    ② 徐昌火1997《主语话题问题研究纵横谈》,《汉语学习》第6期,46。
    ③ 汤廷池1979《主语与主题的划分》,《国语语法研究论集》,台湾学生书局。
    ④ 曹逢甫著1979、谢天蔚译1995《主题在话题中的功能研究—迈向语段分析的第一步》,语文出版社,40。
    ① 徐列炯、刘丹青1998《话题的结构与功能》,上海教育出版社,43。
    ② 同上37。
    ③ 徐杰2001《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北京大学出版社,105。
    ① 表1引自徐杰2001:103、112。
    ② 原文为“本章的意见”。
    ③ 徐杰2001:110-111。
    ① 引自(?)(Chae Wan) 1979《话题的意义》,《冠岳语文研究》第4辑,205。
    ① (?)(Choi Bok-ja) 1989《国语双重主语句的语用研究》,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② (?)(Kim Yeong-hui 1978)对韩语的句子从语义结构、传达结构、句法结构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详情可参本文第五章。
    ④ 林新宇2011《汉语和韩国语话题句对比研究》,中央民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3。
    ① 许余龙2002《对比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
    ② 许余龙2002:24。
    ③ 对比研究的一般程序:1.确定对比范围。2.文献搜集与研究。3.确定理论框架。4.搜集语言材料。5.分析对比。6.总结。以上六个步骤代表了具体语言对比研究的一般程序。当然前四项对比研究的准备工作究竟先确定哪一项,主要还取决于研究的实际情况。(参见许余龙2002-52-57)
    ① 参看范晓、张豫峰等著2008《语法理论纲要》(修订版),上海译文出版社,39。
    ② 高顺全2004《三个平面的语法研究》,学林出版社,1。
    ③ 胡裕树、范晓1985《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13。
    ④ 胡裕树、范晓1985:11。
    ⑤ 徐杰2003《主语成分、话题特征及相应的语言类型》,《语言科学》第1期,5。
    ① 本文引用的韩语语料均采用韩国语字母(Hankul)和耶鲁罗马字母注音。参看[附录1]。另外,除了例句以外的韩国人名用"NAVERLAB" (http://s.lab.naver.com/translation/?where=name)注音,如:(?)(Hong Gil-dong)
    ① 汉语的句子成分通常为以下六类: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石毓智2010:189)。
    ② 黎锦熙1924《新著国语文法》,13-29。把句法成分定为六类,在汉语语法史上第一次明确了句子六大成分及其内部关系。这六大成分被划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主要成分:主语、述语;第二层为连带的成分:宾语、补足语;第三层为附加的成分:形容的附加语、副词的附加语。
    ③ 王了一1956《主语的定义及在汉语中的应用》,《汉语的主语宾语问题》,北京:中华书局,173。
    ① 汤廷池1979《主语与主题的划分》,《国语语法研究论集》,76-80,原刊载于《语文周刊》(1978)1523期。
    ② 曹逢甫著1979、谢天蔚译1995《主题在话题中的功能研究—迈向语段分析的第一步》,语文出版社,36。
    ① 邢福义1996《汉语语法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65。
    ② 邵敬敏2006《汉语语法史稿》(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79。
    ③ 表1引自邵敬敏2006:179。
    ④ 韩巍峰2010《主题与主题标记结构的语序类型学研究》,上海外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30。
    ① 徐杰2001《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114。
    ① Hockett 1958/2002《现代语言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17。
    ② 胡裕树、范晓1985《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12。
    ① 徐烈炯、刘丹青1998《话题的结构与功能》,28-32。
    ② 徐杰2001《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111。
    ③ 原载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第一期(2000)。见徐烈炯、刘丹青2003《话题与焦点新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④ 石定栩1999《主题句研究》,徐烈炯主编《共性与个性—汉语语言学中的争议》,22。
    ① 关于话题标记.参看本文第四章。
    ② 徐烈炯、刘丹清1998《话题的结构与功能》,30。
    ③ 方经民1994《汉语句子信息结构分析》,《九十年代的语法思考》。
    ② [韩]李翊燮、[韩]李相亿、[韩]蔡琬著,张光军、波江译2008《韩国语概论》,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19。
    ③ 《韩国语概论》,219。
    ① 柳英绿1999《朝汉语语法对比》,延边大学出版社,54。我们认为该把原文的“主格词尾”改为“主格助词”,参看《韩国语概论》7:韩国语的名词后面连接各种助词,而动词(和形容词)后面连接各种词尾(语尾;ending).
    ① [韩]李翊燮、[韩]李相亿、[韩]蔡琬著,张光军、波江译2008《韩国语概论》,148-149。
    ① 曾天富2001《“韩国特殊助词在教学上的几个问题‘以(?)’为例”》,《韩国语文研究》No.1,“国立”政治大学韩国语文学系。
    ② 例(57a)是原文,(57a)、(57b)句的韩中翻译只有一个。
    ① 方环海、谭乡荣2006《空主语的性质、分布及其相关问题》,《外语研究》第6期,23。
    ② 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855。
    ① 吕叔湘1979《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67-68。
    ② 为叙述的方便,下面例句中把省略了的句法成分记作“[]”。
    ③ 李翊燮[韩]、李相亿[韩]、蔡琬[韩]著,张光军、波江译《韩国语概论》,132。
    ① Nam Ki-sim 2001《现代国语句法论》,韩国:太学出版社,102-103。
    ② 荣晶1989《汉语省略、隐含和空语类的区分》,85。
    ③ 一般情况下,韩语中已有表敬称的主语,应省略相当于汉语“您”、“你”等的第二称代词。详情见下文有关例(31)的说明。
    ① 刘道英1999《“隐含”不同于“省略”》,《汉语学习》,18。
    ② 施关淦1994《关于省略和隐含》,《中国语文》第2期,125。
    ③ 转引自高更生,《汉语语法研究》,176。
    ④ 同上。
    ① 转引自范晓1998a《汉语的句子类型》,286。
    ① 袁毓林1993《现代汉语祈使句研究》,7。
    ② (?)(Lee Ik-sub)、(?)(Chae Wan) 1999《国语语法论讲义》,225:在韩语中区分句子种类的功能由终结词尾来承担。韩语的词尾极为丰富和复杂。词尾的数量,根据学者们的分析标准的不同存在一些差异,其中少的达到四十余种,多则达到七十余种。关于韩语四种句式(陈述句、疑问句、命令句、共动句)的终结词尾,请参考《韩国语概论》,165-167,《韩国语助词和词尾词典》。
    ③ 袁毓林1993《现代汉语祈使句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7。
    ① 汉语没有“呼应态”,其“时态”也是词汇性的,而非功能性的,跟句子中心无关。汉语型的句子中心(称Ic)所包含的是一个没有外在语音形式的功能项,我们把这个功能叫“谓素”(predicator).“谓素”的主要语法功能就是把它的补充成分(动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等等)转化为一个“谓语”并使之跟主语发生我们一般所说的“主谓关系”。韩语在类型上跟汉语属于一类,也是一种Ic语言,它的句子中心成分仅仅是“谓素”。(徐杰2001《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95-97)
    ② 《新编国语使用语法》,500。
    ① 张则顺2011:60
    ② 本文中,C是标记汉语的例子,K是标记韩语的例子,C和K是汉韩·韩汉对译的。
    ③ 相当于“您”的韩语“(?)(tangsin)",在日常对话中对别人使用时要格外注意。请详细参考《韩国语概论》204-206。
    ④ “(?)(吃)”的敬语是“(?)(吃)”。
    ⑤ 金岩1996《朝鲜语和汉语主语的对比》,《汉语学习》第6期,136-137。
    ① 沈阳1994《祈使句主语省略的不同类型》,《汉语学习》,22。
    ② (?)(Seo Jeong-su) 1996a《国语文法》(修订版),韩国:汉阳大学出版社,413。
    ① 高更生1980《谈主语承前省略》,《东岳论丛》第3期,13。
    ② 金颖梅2011《浅谈朝汉肯定祈使句主语对比研究》,《青年文学家》第2期,136。
    ③ 据方梅(1985)的统计,老舍的《正红旗下》中,主语省略的分句占分句总数的81.8%(不包括对话省略和自述省略)。其中承前主语省略约占主语省略分句总数的83.5%,蒙后省略只占5.6%。
    ④ 安汝磐1984《试谈承前主语省略》,《北京师范学院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82。
    ⑤ 高更生1980《谈主语承前省略》,10。
    ① 吕叔湘1986《汉语句法的灵活性》,《中国语文》第1期,3。
    ② 黄南松1996《现代汉语叙事体语篇中的成分省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5期,79。
    ① 安汝磐1984《试谈承前主语省略》,《北京师范学院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84。
    ② 华宏仪2002《主语承非主语省略探讨》,《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92。
    ① 邢福义2003《汉语复句研究》,620。
    ② 高更生1980《谈主语承前省略》,12。
    ① 这个例子转引自(?)(Kim Jin-ho) 2000:78.原文中[3]有主语省略的标记,本文认为改为[4]更合适。
    ② 陶小东1986《主语蒙后省略质疑》,《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127。
    ③ 方梅1985《关于复句中分句主语省略的问题》,《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53。
    ① 为叙述的方便,下面例句中把省略了的助词记作“(?)”。
    ① 黄南松1997《省略和语篇》,《语文研究》第1期,14。
    ① 胡附、文辣《现代汉语语法探索》,1990,商务印书馆。
    ① 这是本文所提过的狭义的话题标记。
    ② 徐杰2001《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111。
    ① 易位句也可以称“句末话题句”(周士宏2008、2010)、“倒装移位句”(范晓2001《关于汉语语序问题(一)》)。
    ② 范晓2001《关于汉语语序问题(一)》,《汉语学习》第5期。陈建民1984《汉语口语里的追加现象》,《语法研究和探索》(二)。
    ③ 强星娜2011《话题标记语句类限制》,《语言科学》第2期,192。
    ① 雷莉2001《汉语话题标记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2期,226。
    ② 石定栩1998《汉语主题句的特性》,《现代汉语》第2期,45-50。
    ③ 例(7)的停顿前面成分不是话题。
    ① 刘丹青(2010:11)指出,汉语的“的”被称为结构助词,是一个泛用定语标记。而从跨语言角度看,不同的定语属性很不相同,常用不同的形态或虚词手段,汉语的“的”实际上兼有领属定语标记、描写定语标记和关系从句等不同用法。它们在韩语中就没有统一的处理。
    ② (?)(Chae Wan)1976《助词‘(?)(nun)’的意义》,《国语学》第4辑,102。
    ① 刘月华等著2001《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版),商务印书馆。齐泸扬主编2011《现代汉语语气词用法词典》,商务印书馆。
    ① 史有为(1995:154)指出,停顿可以与句中语气词“啊、嘛、呢、吧”同现,当共出现时,停顿则自动转为必有。
    ① 沈家煊1999《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221、刘月华等著(同上),913。
    ② 这里引用的例子,中文部分转引自刘丹青2008《语法调查研究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50。刘丹青2010③ 漫谈语法比较的研究框架》,《汉韩语言对比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0。韩语部分除了改用人名以外基本上是中韩对译的。
    ④ 汤廷池1979《国语语法研究论集》,79。
    ⑤ 陆俭明1986《周遍性主语句及其他》,《中国语文》第3期,166。
    ① 陈昌来2005《现代汉语介词的语用功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2期,47。
    ② 引自《您的包装盒使用绿点了吗?》,《网络(http://www.viwupacking.com/news/t1/224.aspx)》。
    ③ 张宜生2000《现代汉语虚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13。
    ② Yang Dong-whee (1975(转引自Chae Wan.1975《助词‘(?)’的意义》,《国语学》vol.4,103))特别强调时句首附加“-(?)(nun)”的成分可以带重音,此时“(?)(nun)”的功能是表示对比的。
    ③ 持这种观点的代表学者有Yang Dong-whee (1975)、Chae Wan (1975)、Pak Seung-yun(1980).
    ④ 韩语体言包括名词、代词、数词。
    ① 例子引自金玉兰编2007《汉韩谚语惯用语成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
    ① 《韩国语助词与词尾词典》,574。
    ① 韩语副词格助词包含处格、与格、共同格、工具格等。
    ② [韩]李翊燮、[韩]李相亿等著2008《韩国语概论》,176。
    ③ 《韩国语概论》,176。
    ① 该观点引自Chae Wan 1990《功能的角度考察国语语序》,117的论文。
    ② 《韩国语概论》,177。
    ① (?)(Kim Jin-ho) 2000《国语特殊助词的句法意义研究》,亦乐出版社,218。
    ① 徐桂林2000《句首时间词语的成分分析》,《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期,60。
    ③ 移位到句首是话题最常被提及的话题语序特征。有些著作甚至将“位于句首”看作话题的必备属性之一。由于话题通常由已知信息和有定成分充当,有照应上文的作用,这些特点使话题位于句首成为语言中的强势语序,可能从跨语言统计来说也是如此。但跨语言比较显示句首也不是移位话题的唯一的位置。有些语言话题通常占据非句首位置。(刘丹青2008:254)
    ① 徐杰2001《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北京大学出版社,33。
    ② 徐杰2001:32-33。
    ① 胡裕树(1982:15-16)指出,“这件事我不怪你”中“这件事”称作主题,“我”作为主语,这种区别是句子的内层结构和句子的外层结构的区别。
    ② 高顺全1998《句首位置与主题化》,《汉语学习》第5期,13。
    ③ “约束理论”(Binding Theory)认为名词短语以及相当于名词短语的成分(如代名词)应该分为如下三类。1.照应成分(anaphors),2.指代成分(pronominals),3.定制成分(referential expressions).三个约束原则:即:A原则:照应成分在它的管制范畴内必须受到约束。B原则:指代成分在它的管制范畴内必须自由。(即不受约束)C原则:定指成分在整个句子中都必须自由。(徐杰1999《“打碎了他四个杯子”与约束原则》,《中国语文》第3期,187-188。)
    ④ 李晋荃(1995:224)的原文为“他,这部电影昨天已经看过了”,‘他’后面有停顿,是主语的话题化。为了说明宾语的话题化现象,本文把‘他’后面的逗号删除了。
    ① 沈阳2005《“管辖与约束理论”和汉语语法研究》,《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91。
    ② (?)(Yoo Dong-seok) 1986《宾语移位与话题化》,《国语学新研究》,韩国:塔出版社,201-202。
    ③ (?)(Kim Hak-soo) 1995《名词的格与话题的关系》,《论文集》第二十八辑,三步大学(SAMCHOK NATIONAL UNIVERSITY).
    ① 徐杰2003《主语成分、话题特征及相应语言类型》,《语言科学》第1期,12。
    ① 王维贤1997《现代汉语语法理论研究》,语文出版社,4。
    ② 范晓1998a《汉语句子的类型》,书海出版社,305。
    ① 沈阳2005《“管辖与约束理论”和汉语语法研究》,《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93。
    ② 徐列炯、刘丹青(1998:60)指出,汉语语法学界一般认为对于动词前符合主语的原型意义如施事、当事等而又没有停顿和提顿词等形式的成分,假定它们为主语,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在特定语境中不能分析为话题。
    ③ 袁毓林1996《话题化及相关的语法过程》,《中国语文》,第4期,247。
    ① 费惠彬2006《汉日话题对比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92。
    ① 余桂林2000《句首时间词语的成分分析》,《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一期,60。
    ① 徐杰2003《主语成分、话题特征及相应语言类型》,13。
    ② 徐杰2001《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88-89。
    ③ 韩语的“-(?)(si)-”附于谓语词干后,表示对动作或状态主体的尊敬。
    ④ 主语能够谓语部分使用尊敬语的情况,当然这种决定非强制性的。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能够决定谓语部分使用尊敬语的只是一部分主语,其他不能决定谓语使用尊敬语的主语要用替换的方法来验证。(胡绪俊2004:107-108)例如:
    ① 汤廷池1977《国语变形语法研究》(修订版),台湾学生书局,125-126。
    ① 胡附、文炼1982《句子分析漫谈》,《中国语文》第3期。
    ② 徐杰2003《主语成分、话题特征及相应语言类型》,9。
    ③ 该话题属于无标记话题,自然话题。
    ① (?)(Kim Young-hee) 1978《双主语论》,《韩文》No.162,43。
    安汝磐1984《试谈承前主语省略》,《北京师范学院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曹逢甫1994《再论“连……都/也”结构》,戴浩一、薛凤生主编《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著1979、谢天蔚译1995《主题在话题中的功能研究——迈向语段分析的第一步》,北京:语文出版社。
    ———著、王静译2005《汉语的句子与子句结构》,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陈昌来2000a《论汉语句子语义结构中的受事》,《吉安师专学报》第1期。
    ——2000b《论现代汉语句子的语义结构》,《烟台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2002《介词与介词功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5《现代汉语介词的语用功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2期。
    陈达姗2008《话题与主语研究综述》,《湖南第一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陈建民1984《汉语口语里的追加现象》,《语法研究和探索》(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脑冲1993《论“主语”》,《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陈平著、徐赳赳译1996《汉语中结构话题的语用解释和关系化》,《国外语言学》第4期。
    ——1994《试论汉语中三种句子成分与语义成分的配位原则》,《中国语文》第3期。
    ——2004《汉语双项名词句与话题—陈述结构》,《中国语文》第6期。
    陈伟英2005《省略与省力》,《浙江大学学报》第6期。
    ——2009《汉语主语省略的认知语用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程工1999《语言共性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韩]崔凤娘2002《汉韩话题结构对比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以话题为基础的韩汉话题结构对比》,《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2期。
    崔健2002《韩汉范畴表达对比》,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孟柱亿主编2010《汉韩语言对比研究(2)》,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崔载光2006《汉韩语话题对比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戴浩一、叶蜚声译1990《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上),《国外语言学》第4期。
    邓思颖2009《话题句的形成》,《汉语的形式与功能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丁俊苗2002《试析话题与复句后分句主语的简省》,《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4期。
    丁声树等著196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
    范开泰1985《语用分析说略》,《中国语文》第6期。
    ——1995《关于汉语语法三个平面分析的几点思考》,《语法研究和探索(七)》,北京:商务印书馆。
    范开泰2007《汉语话题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研究》,10期。
    范继淹1984《多项NP句》,《中国语文》第1期。
    ——1985《无定NP主语句》,《中国语文》第5期。
    范晓1996《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8a《汉语的句子类型》,太原:书海出版社。
    ——1998b《汉语句法结构中的主语》,《语言研究的新思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张豫峰等著2008《语法理论纲要》(修订版),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汉语句子的多角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方环海、谭乡荣2006《空主语的性质、分布及其相关问题》,《外语研究》第6期。
    方经民1994《汉语句子信息结构分析》,《九十年代的语法思考》,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方梅1985《关于复句中分句主语省略的问题》,《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1994《北京话句中语气词的功能研究》,《中国语文》第2期。
    费惠彬2006《汉日话题对比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高更生1980《谈主语承前省略》,《东岳论丛》第3期。
    ——2001《汉语语法研究》,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
    高顺全1998《句首位置与主题化》,《汉语学习》第5期。
    ——1999《与汉语有关的几个问题——与徐烈炯刘丹青二位先生商榷》,《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2004《三个平面的语法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
    高明乐2004《汉语句式初探》,《东方论坛》第3期。
    龚千炎1980《现代汉语里的受事主语句》,《中国语文》第5期。
    韩巍峰2010《主题与主题标记结构的语序类型学研究》,上海外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侯敏、孙建军2005《汉语中的零形回指及其在汉英机器翻译中的处理对策》,《中文信息报》,第1期。
    胡绪俊2004《汉语教学中的主语问题》,《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胡裕树1982《试论汉语句首的名词性成分》,《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1995《现代汉语》(重订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范晓1985《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张斌1982《句子分析漫谈》,《中国语文》第3期。
    胡壮麟编著1994《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华宏仪2001《主语承主语省略的探讨》,《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2002《主语承非主语省略探讨》,《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黄德玉1985《汉语中的话题和主语——兼评“主语是一句话的话题”》,《安庆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黄国文1988《语篇分析概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黄锦章1994《再论汉语话题在所指上的要求及影响所指要求的诸因素》,《九十年代的语法思考》,北京:中华书局。
    黄南松1995《论省略》,《汉语学习》第6期。
    ——1996《现代汉语叙事体语篇中的成分省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5期。
    ——1997《省略和语篇》,《语文研究》第1期。
    金京善篇译2008《感动韩国人的短篇少说》,北京:民族出版社。
    金莉娜2011《韩(朝)汉语篇结构标记对比研究》,延边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金立鑫1991a《语法研究的精密化和主语内涵的嬗变》,《汉语学习》第6期。
    ——1991b《对现代汉语的再认识》,《烟台大学学报》第3期。
    金岩1996《朝鲜语和汉语主语的对比》,《汉语学习》第6期。
    金颖梅2011《浅谈朝汉肯定祈使句主语对比研究》,《青年文学家》第2期。
    金玉兰编2007《汉韩谚语惯用语成语小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雷莉2001《汉语话题标记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2期。
    黎锦熙1924《新著国语文法》,上海:商务印书馆。
    李秉震2010《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李大勤2001《“关系化”对“话题化”的影响—汉语话题结构的个案分析》,《当代语言学》第2期。
    李晋荃1993《话题连贯和述题连贯》,《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1995《句法成分的话题化》,《语法研究和探索(七)》,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姬子[韩]、李钟禧[韩]编著2010《韩国语助词和词尾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李临定1985《主语的语法地位》,《中国语文》第1期。
    李艳惠2007《空语类理论和汉语空语类的辨识与指称研究》,《语言科学》第2期。
    李翊燮[韩]、李相亿[韩]、蔡琬[韩]著,张光军、波江译2008《韩国语概论》,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李英哲2005《汉语历时共时语法论集》,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李裕德1979《主语不能放在介词结构当中》,《中国语文》第1期。
    李宇明2002《语法研究录》,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子云1993《状语的语义指向》,《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第3期。
    梁然然2013《韩中话题标记对比》,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林新宇2011《汉语和韩国语话题句对比研究》,中央民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刘丹青、徐烈炯1998《焦点与背景、话题及汉语“连”字句》,《中国语文》第4期。
    ——2001《论元分裂式话题结构初探》,刘丹青、徐烈炯2003《话题与焦点新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刘丹青主编2005《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话题标记从何而来?—语法化中的共性与个性续论》,石锋、沈钟伟编2004《乐在其中:王士元教授七十华诞庆祝文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编著2008《语法调查研究手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刘道英1999《“隐含”不同于“省略”》,《汉语学习》第6期。
    刘顺2003《现代汉语名词的多维视角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
    刘鑫民2004《现代汉语句子生成问题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月华等2001《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柳英绿1999《朝汉语语法对比》,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
    ——、崔载光2009《汉韩语话题对比》,《华夏文化论坛》。
    刘英明2012《关于“-(?)”和“-(?)”的差异》,《中国朝鲜语文》vol.178。
    刘岩2008《论话题标记之:“语序”》,《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第4期。
    刘哲1994《论话语的衔接手段与话语的连贯语义分层》,《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第3期。
    陆丙甫1993《核心推导语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陆俭明1980《汉语口语句法里的易位现象》,《中国语文》第1期。
    ——1986《周遍性主语句及其他》,《中国语文》第3期。
    ——、沈阳2004《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吕叔湘1979《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汉语语法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汉语句法的灵活性》,《中国语文》第1期。
    马建忠1898/1983《马氏文通》,北京:商务印书馆。
    麦妮娜2005《现代汉语主语的语法意义》,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孟琮1988《关于主语的语义类》,《语法研究和探索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聂仁发、宋静静2008《“关于”式话题句考察》,《语言研究》第3期。
    ——2009《现代汉语语篇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潘国英1999《关于汉语主语主题问题的讨论》,《湖州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
    ——2010《汉语状语语序研究及其类型学意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潘殉祎2010《现代汉语话题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彭吉军、何洪峰2012《话题研究述评》,《文史天地理论月刊》第8期。
    彭锦维2005《现代汉语受事前置句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齐沪扬2002《语气词与语气系统》,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齐沪扬主编2011《现代汉语语气词用法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戚雨村、董达武、许以理、陈光磊1994《语言学百科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钱乃荣主编2001《现代汉语》(修订本),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强星娜2011《话题标记语句类限制》,《语言科学》第2期。
    屈承熹著、纪宗仁协著2005《汉语认知功能语法》,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著、潘文国等译2006《汉语篇章语法》,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荣晶1989《汉语省略、隐含和空语类的区分》,《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施关淦1994《关于省略和隐含》,《中国语文》第2期。
    邵敬敏、刘大为1994《九十年代的语法思考》,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任芝锳、李安树2003《汉语语法专题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汉语语法史稿》(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沈家煊1989《不加说明的话题——从“对答”看“话题-说明”》,《中国语文》第5期。
    ——2005《不对称和标记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沈开木1992《话题、述题和已知信息、未知信息》,《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1996《现代汉语话语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申小龙1988《<左传>主题句研究》,《中国语文》第2期。
    石定栩1998《汉语主题句的特性》,《现代汉语》第2期。
    ——1999《主题句研究》,徐烈炯主编《共性与个性——汉语语言学中的争议》,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石毓智2000a《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0b《汉语的有标记和无标记语法结构》,《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汉语的主语与话题之辨》,《语言研究》第2期。
    ——、李讷2001《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论汉语的结构意义和词汇标记之关系—有定和无定范畴对汉语句法结构的影响》,《当代语言学》第1期。
    ——2010《汉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石有为1997《汉语如是观》,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5《话题、协同化及话题性》,《语言科学》第2期。
    沈阳1994《祈使句主语省略的不同类型》,《汉语学习》第1期。
    ——2005《“管辖与约束理论”和汉语语法研究》,《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宋玉柱1991《现代汉语特殊句式》,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苏培成2010《标点符号实用手册》(增订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孙华敏2011《韩国语口语中省略现象探析》,《读与写杂志》第2期。
    汤廷池1977《国语变形语法研究》(修订版),台北:学生书局。
    ——1979《国语语法研究论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1988《汉语词法论集》,台北:学生书局。
    唐秀玲1997《论话题及其在汉语语法分析中的应用》,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陶小东1986《主语蒙后省略质疑》,《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滕延江2007《现代汉语话题化移位的认知理据》,《鲁东大学学报》第3期。
    王德寿1998《从话题和主语区别看主谓谓语句的范围》,《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第2期。
    王福祥1989《汉语话语语言学初探》,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建国2009a《汉英话题标记使用频率的对比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第1期。
    ——2009b《汉语介词话题标记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第2期。
    王力1956《主语的定义及在汉语中的应用》,《汉语的主语宾语问题》,北京:中华书局。
    王宗炎1956《怎样分辨主语和宾语》,《汉语的主语宾语问题》,北京:中华书局。
    王珊珊2008《双项NP主题句的形式变换分析》,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王维贤1997《现代汉语语法理论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
    王远杰2004《从系统功能语法看现代汉语主语和话题及相关语法问题》,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温锁林2001《现代汉语语用平面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邢福义1996《汉语语法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汉语复句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邢公畹1955《论汉语造句法上的主语和宾语》,《汉语的主语宾语问题》,北京:中华书局。
    徐昌火1997《主语话题问题研究纵横谈》,《汉语学习》第6期。
    徐桂林2000《句首时间词语的成分分析》,《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期。
    徐杰1999《“打碎了他四个杯子”与约束原则》,《中国语文》第3期。
    ——2001《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主语成分、话题特征及相应语言类型》,《语言科学》第1期。
    徐赳赳2010《现代汉语篇章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徐烈炯、刘丹青1998《话题的结构与功能》,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话题与焦点新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指称、语序和语义解释—徐烈炯语言学论文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徐枢1988《从语法、语义和语用角度谈“名受+名施+动”句式》,《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徐通锵1991《语义句法刍义——语言的结构基础和语法研究的方法论初探》,《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1994《“字”和汉语的句法结构》,《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1997《有定性范畴和语言的语法研究—语义句法再议》,《语言研究》第1期。
    ——2001《基础语言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语言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许东振、安国峰2009《韩国语实用语法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许菊2006《普遍语法与二语习得》,《外语教学》第1期。
    许维翰编著2006《现代韩国语语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许余龙2002《对比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篇章回指的功能语用探索》,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宣德五1994《朝鲜语基础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书亭2003《英语谚语汉译中的结构等值研究》,《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王一平1998《汉语主语范畴及判别》,《语言研究的新思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野田尚史[日]著、张麟声译2003《日语主题助词“は”与主格助词“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韦旭升、许东振编著2006《新编韩国语实用语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文炼、胡附1982《句子分析漫谈》,《中国语文》第3期。
    ——2010《文炼胡附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吴雅楠2011《汉语主语与话题研究综述》,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吴中伟2004《现代汉语句子的主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杨成凯1996《汉语语法理论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7《“主主谓”句法范畴和话题概念的逻辑分析—汉语主宾语研究之一》,《中国语文》第4期。
    ——2001《汉语句子的主语与话题》,《从语义信息到类型比较研究》,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杨兴锐2007《从汉韩对比看汉语话题》,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余桂林2000《句首时间词语的成分分析》,《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期。
    袁晖、戴耀晶1998《三个平面:汉语语法研究的多维视野》,北京:语文出版社。
    袁毓林1993《现代汉语祈使句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话题化及相关的语法过程》,《中国语文》第4期。
    ——1998《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袁毓林2003《汉语话题的语法地位和语法化程度》,《话题与焦点新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汉语语法研究的认知视野》,北京:商务印书馆。
    曾天富2001《韩国特殊助词在教学上的几个问题以“(?)”为例》,《韩国语文研究》No.1。
    张斌1998《汉语语法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主编、范开泰、张亚军著2000《现代汉语语法分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主编2002《新编现代汉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胡裕树2003《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张斌2008《现代汉语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张伯江、方梅1995《北京口语易位现象的话语分析》,《语法研究和探索(七)》,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张桂宾1998《省略句研究述评》,《汉语学习》,第1期。
    张国宪1987《试谈主题的形式标志—兼评陆俭明先生的形式标志说》,《淮北煤师院学报》第3期。
    张厚感等编1991《张志公文集(1)汉语语法》,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
    张静1987《汉语语法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新华2006《论话题与主语》,《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张宜生2000《现代汉语虚词》,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
    张则顺2011《现代汉语祈使句主语隐现研究》,《汉语学习》第1期。
    张志公1956《关于汉语句法的几点意见》,《语文学习》第4期。
    赵元任著1948、李荣编译1952《北京口语语法》,北京:开明书店。
    ——1968、吕叔湘译1979《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周国光、潘玉雯2008《关于主位、主语、话题的思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周卫华2004《汉语的主语和话题之关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周作人1991《雨中的人生》,湖南文艺出版社。
    朱楚宏2008《关于主语省前省略的几个问题》,《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1985《语法答问》,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句子和主语》,《世界汉语学报》创刊号。
    ——1986「特殊助词」,「国语生活」N0.5
    Charles N.Li,Sandra A.Thompson 1976、李谷城摘译 1984.Subject and Topic: A New Typology of Language《主语与主题:一种新的语言类型学》,《国外语言学》1984(02)。
    Charles N.Li,Sandra A.Thompson.1981. Mandarin Chinese. [M]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ockett1958/2002《现代语言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Kang, Myung-Yoon.1988. Topics in Korean Syntax,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ang, Young-Se.1985. Case Marking in Korea, HARVARD STUDIES IN KOREAN LINGUSTICS.
    Kim, Yang-Soon.1988. Licensing principles and Phrase Structure. Hanshin Publishing Co.
    Kim, Young-Kook.1997. Movement and feature-Checking in Korean:Relative Clauses, Topicalization and Case Marki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Sohn, Ho-Min.1999. The Korean Langu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Hanshin publishing company Seoul, Korea.
    Susumu Kuno.1973. The Structure of the Japanese Language.The MIT press.
    Xu, Liejiong & Langendoen, D. Terence.1985. Topic Structures. Language 6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