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治理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正经历着巨大而深刻的变革,经济成分、价值观念和利益格局出现分化,各利益群体间的矛盾和冲突逐渐显现,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群体性事件,并成为当代中国政治和公共管理实践必须直面和解决的重大课题。而以网络的普及为特征的“麦克风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的行政生态,网络正逐步塑造着我们的“数字化生存”状态。作为民众的意见表达渠道和新兴话语平台,网民在网络上围绕某社会事项所表达的意见和看法,并由此形成的舆情传播和政治态势。网络这一公共场域成为利益主体利益难题的虚拟求解渠道、普通网民民意表达的话语平台,同时这一新兴权力也给政府造成了去权威化挑战。
     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有着诸多典型特征,文章运用蝴蝶效应理论来分析网络媒介的突变性急骤催化,运用群体极化理论来分析从众行为的单向性演进逻辑,运用匿名制服理论来分析民粹主义的非理性集体狂欢。网络舆情给政府在处理群体性事件时带来了挑战,具体而言,包括从控制到自由所促成的话语霸权的解构、从精英到草根所促成的公民社会的兴起、从垂直到水平所促成的权力流动的转向,以及从封闭到开放所促成的治理逻辑的嬗变,所有这些均需要政府变革传统的治理思维,以迎接新的挑战。
     网络舆情对于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发展和解决具有重大影响。如果政府能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的觉察和引导,网上和网下,或虚拟和真实世界形成良性互动时,政府便能将群体性事件防忠于未然,或发生后能有效地处理和解决;相反,如果政府未能有效适应网络所传统治理方式所带来的冲击,未能有效应对网络舆情,虚拟世界的舆情往往会成为现实世界中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催化剂。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来化解网络与群体性事件的交织所生成的治理困境,通过舆情管道的构建来对社会压力进行释放、通过意见领袖的培育来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通过议程设置的改变来对权威话语进行争夺、通过信息把关的加强来对不良信息进行控制、通过政府治理的变革来对社会矛盾进行消弥,这些可作为走出困境的可能路径选择。
China's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ocial structures are undergoing tremendous. Profound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areas of the economy, values and interests, and conflicts between various interest groups gradually appear. group events caused by these factors have become a major issue which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s and public management practices must face and resolve. The popularity of the network characterized by the "microphone time," greatly changed the ecology of administration, and the network is gradually shaping our "Being Digital" state.As a channel for people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users on the network express their views around some certain issues,and thus spread the formation of public opinion and political situation. As the public field, network has become the virtual channels for the public to solve the interest problem. And at the same time,the emerging power also poses challenge of de-authority to the government.
     Network opinions of group events has many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article uses the butterfly effect theory to analyze the mutation of the rapid-network media catalyst, uses group polarization theory to analyze the unidirectional evolution logic of herd behavior, uses anonymous uniform theory to analyze irrationality of collective revelry.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has brought challenges to the government in the handling of group events. In particular, the deconstruction of the hegemony, the rise of civil society, the turn of power flow, and the evolution of governance logic.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thinking to meet new challenges.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has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roduction development and solution of group events. If the government can effectively detect network public opinion and then they can take preventive measures to group events, or effectively management them; On the contrary, if the government failed to effectively adapt to the network and failed to effectively respond to the network, the public opinion in virtual world often becomes the fuse and catalyst of group event in the real world. Therefore, we need to consider how to resolve governance difficulties generated by the interweaving of network and group events.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opinion pipelines to release social pressure, through the cultivation of opinion leaders to guide public opinion on the network, through changes in agenda setting to compete on the authority of the discourse, through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information gatekeeper to control the information on the bad, through changes in governance to bridge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s, which can be used as the possible measures to solve the governance problems.
引文
①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47页。
    ①波普诺:《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00—602页。
    ①波普诺:《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02页。
    ①莫斯可:《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0页。
    ②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缩印本),1989年版,第216页
    ③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④高恩新:《过程、行动者与危机管理》,[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8年,第2页。
    ①波普诺:《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94页。
    ②波普诺:《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97—598页。
    ①注释:本论文对舆情和舆论概念通用,不加以严格区分。
    ②王来华:《舆情研究概念——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
    ③转引自:廖永亮:《舆论调控学》[M],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④李普曼:《舆论学》[M],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9页。
    ①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M],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②李普曼:《舆论学》[M],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①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页。
    ②转引自:熊光清:《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特征与前景》[J],《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期。
    ①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②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①转引自: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95页。
    ②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96页。
    ①陈潭、黄金:《群体性事件多种原因的理论阐释》[J],《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6期。
    ②亨廷顿等:《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5页。
    ①邱建新:《为“网络公众舆论”正名》[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①莫里斯等:《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②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269页。
    ③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187页。
    ④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J],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2页。
    ⑤陈卫星等:《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38页。
    ①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69页。
    ②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2页。
    ①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M],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①泰勒等:《社会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6页。
    ②桑坦斯:《网络共和国》[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0页。
    ①勒庞:《乌合之众》[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②勒庞:《乌合之众》[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①科恩:《论民主》[M],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93页。
    ②波普诺:《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92页。
    ①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引论》[M],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64页。
    ②托夫勒:《权力的转移》[M],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65页。
    ③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8页。
    ④冈特利特:《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M],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281页。
    ①霍尔斯特:《哈贝马斯传》[M],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第89页。
    ②莫斯可:《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3页。
    ③莫斯可:《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4页。
    ①萨托利:《民主新论》[M],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15页。
    ②陈潭、黄金:《服务型政府建设:理论范式与实践逻辑》[J],《学海》,2011年第2期。
    ①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引论》[M],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②陈潭、黄金:《群体性事件多种原因的理论阐释》[J],《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6期。
    ③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42页。
    ④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 11—12页。
    ①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37页。
    ②陈潭、黄金:《群体性事件多种原因的理论阐释》[J],《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6期。
    ③周晓虹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30页。
    ①顾培东:《试论我国社会中非常规性纠纷的解决机制》[J],《中国法学》,2007年第3期。
    ②周晓虹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53页。
    ①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1页。
    ①“累积性不平等”与“弥散性不平等”的概念由达尔提出。前者指各种资源和价值的拥有是相互关联的,如财富、收入、知识、声誉、对传播的控制,以及对警察和军队的支配等,个人拥有的某一种资源越多,他拥有的其他资源也就越多,因而资源的不平等会形成累积性;后者指各种资源和价值的拥有相互关联度不大,因而,在弥散性不平等的社会中,缺少某种资源的人可以通过对其他资源的控制来补偿。参见: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译文出版,1987年版,第96页。
    ②陈潭、倪明胜:《政治博客现象及其公共治理》[J],《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3期。
    ③转引自:陈学明:《哈贝马斯交往》[M],云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57页。
    ①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50页。
    ②彭知辉:《论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
    ①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50页。
    ①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72页。
    ①“奈格尔现象”是指,起初人们对开始增加的不平等现象是可以容忍的,这如同在隧道里发生了塞车现象,如果抱有希望的人总不能获得前进的机会,或社会资源分配不断优惠于获利多的阶级和阶层,那么容忍将消失,人们将反对现行的社会经济秩序。
    ②陈潭、黄金:《群体性事件多种原因的理论阐释》[J],《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6期。
    ①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M],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1页。
    ②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5页。
    ③陈潭、黄金:《服务型政府建设:理论范式与实践逻辑》[J],《学海》,2011年第2期。
    ①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5页。
    ②陈潭:《网络时代的民主意象》[J],《人民论坛》,2010年4月(中)。
    1、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华夏出版社,1988
    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1999
    3、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M],三联书店,1994
    4、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5、波普诺:《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萨托利:《民主新论》[M],东方出版社,1998
    7、莫斯可:《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9、李普曼:《舆论学》[M],华夏出版社,1989
    10、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11、莫里斯等:《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2、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J],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13、冈特利特:《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M],新华出版社,2004
    14、霍尔斯特:《哈贝马斯传》[M],东方出版中心,2000
    15、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6、泰勒等:《社会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7、科恩:《论民主》[M],商务印书馆,2003
    18、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引论》[M],新华出版社,2005
    19、托夫勒:《权力的转移》[M],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0、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21、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译文出版,1987
    22、亨廷顿等:《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华夏出版社,1989
    23、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华夏出版社,1989
    24、卢梭:《社会契约论》[M],商务印书馆,2002
    25、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1996
    26、桑坦斯:《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7、巴克:《社会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28、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华夏出版社,1999
    29、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三联书店,1995
    30、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M],华夏出版社,2000
    31、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引论》[M],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1、陈潭:《转轨秩序的阅读——一个学者的公共生活观察笔记》[M],东方出版社,2008
    2、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3、孙立平:《转型与断裂》[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50页。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缩印本),1989
    8、周晓虹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9、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10、陈卫星等:《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11、王来华:《舆情研究概念——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2、廖永亮:《舆论调控学》[M],新华出版社,2003
    13、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M],华夏出版社,2002
    14、杨和德:《群体性事件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15、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6、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陈潭、黄金:《群体性事件多种原因的理论阐释》[J],《政治学研究》,2009(6)
    2、陈潭、黄金:《服务型政府建设:理论范式与实践逻辑》[J],《学海》,2011(2)
    3、陈潭、倪明胜:《政治博客现象及其公共治理》[J],《政治学研究》,2007(3)
    4、陈潭:《网络时代的民主意象》,[J],《人民论坛》,2010(4)
    5、陈潭:《从奥巴马胜选看网络政治营销》,[J],《网络舆情》,2009(9)
    6、陈潭:《政策动员、政策认同与信任政治》,[J],《南京社会科学》,2006(5)
    7、周光辉、周笑梅:《互联网对国家的冲击与国家的回应》[J],《政治学研究》,2001(2)
    8、刘文富:《国外学者对网络政治的研究》,[J],《政治学研究》,2001(2)
    9、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J],《社会学研究》,1999(3)
    10、谢海光:《互联网内容及舆情深度分析模式》,[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报》,2006(3)
    11、杨继国:《诚信、非正式制度与政府管制》,[J],《厦门大学学报》,2004(3)
    12、范明:《中外群体性事件的问题比较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
    13、李泽洲:《建构危机时期的政府治理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3(6)
    14、任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美国的经验及其启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2)
    15、向德平、陈琦:《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3(4)
    16、成志刚:《论转型加速期我国社会问题的特征及控制对策》,[J],《湘潭大学学报》,1999(5).
    17、胡宁生:《公共政策执行中公众参与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1999(12)
    18、赵鼎新:《集体行动、搭便车理论与形式社会学方法》,[J],《社会学研究》,2006(1)
    19、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我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特点、原因及政府对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2(5)
    20、熊光清:《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特征与前景》[J],《教学与研究》,2011(1)
    21、顾培东:《试论我国社会中非常规性纠纷的解决机制》[J],《中国法学》,2007(3)
    22、邱建新:《为“网络公众舆论”正名》[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23、彭知辉:《论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24、刘杰、梁荣、张砥:《网络诱致突发事件:概念、特征和处置》,[J],中国行政管理,2010(2)
    1、倪明胜.政治博客及其公共治理[D].湖南:中南大学,2008
    2、高恩新.过程、行动者与危机管理——当代中国农村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
    3、刘轶畅.论当前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与管理[D].吉林:吉林大学,2004
    4、刘莉.社会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成因及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8
    5、杨帆.论网络传播中的群体心理——以“铜须门事件”为案例[D].四川:四川大学,2007
    1 Holliman R. and S. Jorgensen, (2000), Social Risk Management:Anew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ocial Protection, and beyond, Social Protection Discussion Paper No. 0006, The World Bank(Washington, D. C.)
    2 Eva pills. Land disputes, Rights assertion, and social unrest in china:a case from Sichuan [J]. Columbia journal of Asian law,2005,17(spring):235
    3 Hayward, Allison, Book Review:'The Myth of Digital Democracy', by Matthew Hindman (October 20,2009). George Mason Law& Economics Research Paper No.09-53.
    4 Baccaro, Lucio, Civil Society Meets the State:A Model of Associational Democracy (2002).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Working Paper No. DP/138/2002.
    5、Bandiera, Oriana, Barankay, Iwan and Rasul, Imran, Cooperation in Collective Action.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Vol.13, No.3, pp.473-498, July 2005.
    6 Wiesner Duran, Eduardo, The Developmental Effectiveness of Multilateral Institutions under Collective Action Restrictions. Revista de Econom i a Institucional, Vol.9, No.17, Second Semester 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