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的视觉化生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以身体叙事作为主要表达方式。受大众文化的影响,现代体育体现出很鲜明的视觉特征。本文以在现代体育领域中由审美泛化所引起的视觉化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观察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探讨了受大众文化、消费主义和大众传媒影响下的现代体育走上视觉化道路后发生的新的美学流变和美学特征。视觉化生存成为现代体育走上审美泛化道路之后所遵循的最重要的美学原则。
     大众文化、消费主义与大众传媒,是现代体育走上视觉审美化道路的三个必要条件。随着身体的价值在以视觉化为主要审美原则的当代社会得到了相当的重视,审美重心逐渐向以身体为代表的视觉符号下移。受此影响,社会大众对现代体育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身体运动所带来的感性欲望的追求与满足上,而对精神的烛照与意义的思考则退居次要地位。现代体育对感性愉悦的追求体现出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和尊重,从身体主体和观者角度两方面被赋予了新的审美功能和价值。“视觉化”形成了现代体育新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在审美价值的多元化格局、大众选择的多样性满足、崇高隐退的世俗化意义以及身体维度的消费性追求几个方面。
     在当今社会,消费主义主导了体育发展的价值取向,这种受制于市场逻辑的审美泛化理念会消解体育固有的精神烛照功能,而大众媒体则为这种理念提供了技术平台,在追求视觉感官愉悦以求得市场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现代体育的娱乐化倾向在取悦大众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低俗化、媚俗化以及美化暴力的倾向,大众文化在过度商业化、标准化以及意识形态控制方面的功能在体育领域中初现端倪。
     人们对体育的关注已经逸出体育范畴本身,体育的发展同时也受到了比以往更多的外力因素的影响,现代体育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化,随着社会风气的日益开放,体育价值取向开始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各种冲突与矛盾也在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之中凸显出来,必须需要通过批判的力量来进行反思。
     现代体育应该是既注重日常的感性体验又不放弃价值理性维度的追求,既渴望审美愉悦的身体解放又不舍弃神性维度的精神提升。必须通过恢复对崇高与永恒的敬畏、捍卫精神与理想的至上、重新定位现代体育的价值坐标等来构建体育的当代价值。
As a social activity, sports is mainly expressed in the form of physical narrative. Influenced by the mass culture, modern sports embodies quite distinct visu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other hand, public's attention on the modern sports is often concentrated on desire satisfaction via physical activities, with the pursuit of the spirit in the backseat. Visualization survival is consider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aesthetic principle of the modern sports in the mass culture era.
     Mass culture, consumerism and mass media are the thre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modern sports to take the road of the visual aesthetic. It is the trend of the modern sports to develop toward aestheticization, and the resulting aesthetic vulgarization phenomenon is inevitable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s in modern business worl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The primary function of modern sports has gradually shifted from educational fitness to entertainment, which substitutes the political function of sports as well. Therefore, elitist value is replaced by carnival-style aesthetic taste and hedonism becomes the universal principle of modern sports.
     In today's society, consumerism dominates the value orientation in the process of sports development. Aestheticization subject to the marketing logic will dispel the inherent value of sports, and mass media has provided a technical platform for aestheticization, which aggravates the value orientation toward quick success and ruins the humanism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As a result, public concentration on sports has exceeded the sports category itself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s impacted by external factors more than ever before. Negative features appears in the postmodernism era in sports.
     Modern sports should focus on both perceptual experience and rational pursuit, both body liberation and spirit enhancement. Physical culture without aesthetic and humanistic ideals is terrible and dangerous when it becomes market-first and pragmatic. The power of aesthetics can certainly enhance the spiritual condition of the publics, and thus avoid alienation of the sports.
引文
1李陀.“文化研究”研究谁[J].读书,1997:2.
    2金民卿.大众文化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2.
    3邓星华.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价值的重构[J].体育学刊,2005(6):36.
    4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56.
    5傅守祥.经典美学的危机与大众美学的崛起[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2):15.
    6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165.
    7傅守祥.数字艺术:技术与人文的博弈[J].社会科学战线,2008(3):33.
    8刘少华.当代体育与大众文化[J].体育文化导刊,2003(4):29.
    9傅守祥.经典美学的危机与大众美学的崛起[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2):57.
    10王栋梁,王璐.大众文化与当代体育之体育、身体与狂欢[J].大众文艺(理论),2008(8):20.
    11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M].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0:131.
    12德·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M].高炳中译.文化研究第1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204.
    13王小岩.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M].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2):37.
    14王鲁湘等编译.西方美学家眼中的西方现代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251-252.
    15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M].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大学出版社,1990:117.
    16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M].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0:125.
    17王小岩.单面文化·革命艺术·感性解放——评马尔库塞对大众文化的批判[J].新东方,2009(1):14.
    18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M].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0:131.
    19陈玉霞.“机械复制艺术”与“文化工业”——本雅明与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之比较研究[J].理论探讨,2010(2):44.
    20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杨竹山等泽.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46.
    21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49.
    22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49-50.
    23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51-53.
    24范松楠.论西方大众文化研究视角的转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6):22-24
    25邓筑虹.从《理解大众文化》看约翰·费斯克的文化理论[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0(4):19-21.
    26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33.
    27道格拉斯·凯尔纳.法兰克福学派与英国文化研究的错位问题[M].赵志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8-
    28金元浦,陶东风.阐释中国的焦虑——转型时代的文化解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79.
    29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90.
    30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20.
    31蒋原伦.大众文化研究的系谱[w].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页,2007-10-16.
    32杨小滨.阿多尔诺论大众文化:欺骗、物化和施虐[J],中外文学,1989(26):46.
    33杨道圣.阿多诺:当代社会中的艺术作品[w],世纪中国网,2003-3-21.
    34周小仪.比尔兹利、海派颓废文学与上海三十年代的消费文化[J].比较文学,2000(1):33.
    35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天津社会科学,2004(4):29.
    36张汝伦.论大众文化[J].复旦大学学报,1994(3):52.
    37金元浦,陶东风.阐释中国的焦虑——转型时代的文化解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121.
    38 Garry Crawford. Consumming Sport: Fans Sport and Culture. Taylor &Francis Group,2004:79.
    39 David. Andrews and Steven J. Jackson, Sport Stars: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Sporting Celebrity. Lawrence & Wishart,2007:99.
    40 John Horne. Sport in Consumer Culture. Palgrave Macmillan,2006:79.
    41 Andrew Blake. The body language:the meaning of modern spor. Lawrence & Wishart,1996:39.
    42 Maurice Roche. Sport, Popular Pulture and Identity,. Meyer & Meyer Sport, 2000: 109.
    43黄彬.试述体育文化对大众文化的整合[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12):45-47.
    44刘莉,朱丽萍.足球运动的大众文化品性[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5):27-28.
    45黄太斌,饶远.论中国职业足球的大众文化基础[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报,2007(6):36-37
    46马忠.流行体育发展规律初探[J].体育学刊,2006(3):28-30.
    47陈红星,阳剑.大众文化形态中的休闲体育[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11):50-52.
    48邓星华.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价值的重构[J].体育学刊,2005(11):66-68.
    49王栋梁,王璐.大众文化与当代体育之体育、身体与狂欢[J].大众文艺,2008(8):47.
    50高燕.图像时代的视觉狂欢[J].江西社会科学,2010(6):41.
    51 Jonathan Carry. Techniques of the Observer:On Vision and Modernit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Cambridge. MA:MIT Press,1992:20.
    52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1.
    53 Jean Baudril lard. 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 (1976), in Lawrence Cahooneed, From Modernism to Postmodernism:An Anthology, Oxford: Blackwell,1996:451.
    54埃里克·麦克卢汉.秦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M].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64-465.
    55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87-88.
    56 Jean Baudrillard. 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 (1976), in Lawrence Cahooneed, From Modernism to Postmodernism: An Anthology, Oxford:Blackwell,1996:456.
    57 Jean Baudrillard, Fatal Strategies, Philip Beitch-man & W, G, J, Niesluchowski, trans,, New York: Semio-text, 1990:198.
    58 Noel Carroll. Modernity and the Plasticity of Per-ception.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winter 2001:15.
    59“光晕”(aura)是本雅明用以指称艺术特性的术语,详细内容可参见本雅明的《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60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M].尹溟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31.
    61尼采.权力意志[M].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8.
    62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1卷[M].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20.
    63巴赫金.诗学与访谈[M].白春仁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163.
    64“在世界文学的所有伟大作家之中,拉伯雷在我国最不著名、最缺乏研究,对他的理解和评价也最为不够。”参见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
    65巴赫金.拉伯雷研究[M].李兆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290.
    66巴赫金.拉伯雷研究[M].李兆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95.
    67巴赫金.拉伯雷研究[M].李兆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83.
    68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M].李兆林,夏忠宪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174-175.
    69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M].李兆林,夏忠宪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190.
    70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M].李兆林,夏忠宪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274.
    71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M].李兆林,夏忠宪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237.
    72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M].李兆林,夏忠宪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64.
    73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M].李兆林,夏忠宪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68.
    74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M].李兆林,夏忠宪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68.
    75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M].李兆林,夏忠宪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17.
    76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99.
    77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99.
    78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88.
    79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7-80.
    80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5.
    81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89.
    82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09.
    83毛崇杰.末世的反叛[A].颠覆与重建[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12.
    84埃莱娜·西苏.从潜意识场景到历史场景[A].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195-202.
    85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95.
    86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22.
    87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71.
    88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1,115,42.
    89福柯.性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P386,241.
    90刘北城.福柯思想肖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P311-318.
    91福柯.性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178.
    92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99.
    93卢卡契.历史和阶级意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79.
    94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10.
    95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35.
    96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219.
    97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89.
    98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重庆:译林出版社,2000:8.
    99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233.
    100莱斯莉·斯克莱尔.全球化社会学的基础[J].社会学研究,1994(2):33-35.
    101莱斯莉·斯克莱尔.全球化社会学的基础[J].社会学研究,1994(2):33-35.
    102曹湘君.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6:2.
    10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辞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130.
    104杨文轩.体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105谭华.体育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5.
    106埃伦·迪萨纳雅克.审美的人.艺术来自何处以及原因何在[M].户晓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72-273
    107 Matei Calinescu,. Five Faces of Modernity [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87:3-10.
    108傅守祥.审美化生存[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27.
    109解毅飞,高桂银等.论当代大体育观的形成与建立[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4(1):68-80.
    110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14.
    111常凌翀.视觉文化时代的视觉化生存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45.
    112丹尼尔·贝尔.赵一凡译.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M].上海:三联书店,1989:156.
    113尼古拉·米尔佐夫.什么是视觉文化.文化研究(第三辑)[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5 -6.
    114尼古拉·米尔佐夫.什么是视觉文化.文化研究(第三辑)[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6.
    115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25.
    116周宪.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J].福建论坛,2001(2):32-35.
    117曾军.从“视觉”到“视觉化”:重新理解视觉文化[J].社会科学,2009(8):45-49.
    118尼古拉·米尔佐夫.什么是视觉文化.王有亮译.文化研究[C].陶东风,金元浦主编.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5-6.
    119分别参见米歇尔的《图像理论》、乔纳森·卡勒的《文学理论》和希利斯·米勒的《文学死了吗?》等.
    120迈克尔·罗埃默尔.现实的表层[OL]基译.http://www · zhouchuanji · com/show · php? blockid=1&articleid=37.
    121让·博德里亚尔.完美的罪行[M].王为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8、29、35.
    122吕长安.视觉文化时代的生存困境分析[J].学术论坛,2004(5):78.
    12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上海:三联书店,1957:90.
    124周宪.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福建论坛[J],2001(1):48-49.
    125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34.
    126 John Berger. Ways of Seeing [M]. New York: Penguin Books,1973:7.
    127曾军.从“视觉”到“视觉化”.社会科学[J],2009(8):45-49.
    128陈望衡,吴志翔.审美历史演化中的身体境遇——试论身体美学何以成立[OL].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文艺学网,2009(4).
    129王晓华.身体美学:回归身体主体的美学——以西方美学史为例.江海学刊[J],2005(3).
    130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M].彭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54.
    131黎启全.希腊艺术的魅力源于表现了希腊人的自由生命.贵州社会科学[J],1986(2).
    132许晖.身体政治学:身体的媚术[0L].新浪读书.
    133诗经·周南·关雎.诗经.中华书局,2006:57.
    134“三突出”是中国“文革”期间的文艺指导理论之一。最早由于会泳在1968年5月23日在《文汇报》撰文《让文艺界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一文中提出,受到江青等人的赞同和推广,被称为“文艺创作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135毛崇杰.后现代美学转向——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身体美学[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6):29.
    136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64.
    137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2:34.
    138傅守祥.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范式与身体美学[J].社会科学战线,2009(9):77-79.
    139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99
    140李泽厚.美学四讲[M].上海:三联书店,1999:78.
    141杨恒达.尼采美学思想[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98.
    142李雷.消费文化语境下的身体美学[J].文艺争鸣,2010(9):72-73.
    143傅守祥.大众文化的审美品格与文化伦理[J].文学评论,2009(3):42.
    144雅斯贝尔斯.现时代的人[M].周晓亮,宋祖良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68.
    145徐岱.美学新概念[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55.
    146罗兰·巴特.文之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9.
    147埃伦·迪萨纳雅克.审美的人[M].户晓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50.
    148潘立勇.“心上工夫”与王阳明的体验美学[J].浙江大学学报,2005(1):38-39.
    149法国著名的徒手攀爬者,绰号“蜘蛛人’
    150汉斯·乌尔里希.体育之美——为人类的身体喝彩[M].丛明才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46.
    151波莱蒂编.福柯、哈贝马斯、布尔迪厄等著.后现代主义艺术——激进的美学锋芒.周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1.
    152王昕.“性别形象”的后现代解释——基于消费时代的来临[J].兰州学刊,2010(3):41.
    153伊曼努尔·华勒斯坦.历史资本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30.
    154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1卷[M]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20.
    155巴赫金.诗学与访谈[M].白春仁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163.
    156王建刚.狂欢诗学——巴赫金文学思想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105.
    157巴赫金.拉伯雷研究[M].李兆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290.
    158巴赫金.拉伯雷研究[M].李兆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95.
    159刘莉,朱丽萍.足球运动的大众文化品性[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5):27-28.
    160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起初出现于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由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
    161傅守祥.审美化生存[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17.
    162斯科拉·拉什.全球文化工业:物的媒介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5.
    163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23.
    164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311.
    165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65.
    166曾军.观看的文化分析[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65-69.
    167傅守祥.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范式与身体美学[J].社会科学战线,2009 (9):52.
    168胡小明.新世纪——中国体育的理论创新[J].体育文化导刊,2002(1):17.
    169傅守祥.审美化生存[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78.
    17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5.
    171王赳.消费主义的现实反思[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5):27.
    172西莉亚·卢瑞.消费文化[M].张萍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56.
    173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78.
    174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31.
    175 2007年8月15日,美国NBA资深裁判员蒂姆·多纳西在法庭上承认自己在过去的两个赛季参与非法赌球和操控比赛,此案一出,震惊全美,NBA的纯洁性与公正性一度受到公众的质疑。——据雅虎体育,2010-6-2
    176 王长庚.色情化:体育新闻的一个倾向——广州媒体的韩日世界杯报道剖析[J].新闻记者,2002(11):34-35.
    177(何美然,市场逻辑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论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总第314期)
    178马尔库塞.单面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8.
    179苗炜.资本血腥染红曼联[N].足球报,2005-5-18(8).
    180孟建.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J].现代传播,2002(3):67.
    181曾军.观看的文化分析[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252-308.
    182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55.
    183曾军.观看的文化分析[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306.
    186原诗为“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出自《天安门诗抄》,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18.
    187梁二平.肢体的游戏[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89.
    188祥贵.崇拜心理学[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144.
    189张国锋.信息技术与德国“构成主义”学派的文化理论.申丹、秦海鹰主编.欧美文学论丛第三辑《欧美文论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206-208.
    190党圣元.大众文化媒介及其社会影响辨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6):51.
    191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M].李康,李猛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98
    192麦克卢汉.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26.
    193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M].李康,李猛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99.
    194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567.
    195刘景泰,洪兵.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成因和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1):55.
    196杨明.“一骑绝尘”引发的思考[W].新华网,2010-11-14.
    197搜狐视线:一地金牌犹如钻石胸罩满足谁的虚荣心[W].搜狐体育,2010-11-14.
    198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46.
    199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45.
    200田英华.朗基努斯、博克、康德论崇高[J].兰州学刊,2007(6):15-16.
    201王蒙.躲避崇高[J].读书,1993(1):24-25.
    203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与文化理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74.
    204金民卿.当代大众文化简论.博士毕业论文[D].中共中央党校,2000:69.
    205姚鹤鸣.法兰克福学派文艺技术化批判的批判[J].学习与探索,2004(2):21-22.
    206刘诗白主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48.
    20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89.
    208 Jacques Lacan. The Ethics of Psychoanalysis 1959-1960: The Seminar of Jacques Lacan [M]. Book vii ed. Jacques-Alan Miller. trans. Dennis Porter (London: Routledge, 1992):252.
    209傅守祥.审美化生存[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40.
    210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91-92.
    211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9-20.
    212马克思.资本论(节选本).[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74、76.
    213周小仪.消费文化与生存美学——试论美感作为资本世界的剩余快感[J].国外文学,2006(2):70-71.
    2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5.
    215林剑.拿什么拯救你——中国足校[N].中国体育报,2008-3-4(3).
    216刘静春,车九菊.对足球学校发展的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4):14-16.
    217徐琳玲.朱骏:一个人的掘金游戏[J].南方人物周刊,2008(8):32-34.
    218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20.
    220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8.
    221 C.S.Lewis. The Screw tape Letters [M]. HarperOne,2001:99.
    222福柯.性史[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386、241.
    223毛崇杰.后现代美学转向——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身体美学[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6):35.
    224程志理.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危机”及消除途径探讨[J].体育与科学,1998(5):25.
    225傅守祥.审美化生存[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56.
    226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39.
    228阿尔努.科学与哲学的对话[M].北京:三联书店,2001:214.
    229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180.
    230弗罗洛夫.人的前景[M].王思斌,潘信之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144.
    231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M].张宁,丰子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175.
    232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6.
    233E·弗洛姆.人类的破坏性剖析(第二部)[M].孟禅林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103
    234康罗·洛伦兹.攻击与人性[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8.
    235张敦福.从兽性到人性——人对自身行为的再认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41-42.
    236张敦福.从兽性到人性——人对自身行为的再认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43.
    237 Gluckman. M. Custom and Conflict in Africa [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1955:208.
    238 Gluckman. M. Ritual. In Cavendish. R. (ed.) Man, Myth, and Magic [M].London::Phoebus Publishing, 1970:2392-2398.
    239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89.
    240梁二平.肢体的游戏——关于人体的文化随笔[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173.
    241罗兰·巴特.文之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98.
    242梁二平.肢体的游戏——关于人体的文化随笔[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174.
    243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44.
    244郝建.美学的暴力与暴力美学——杂耍蒙太奇新论[J].当代电影,2002(5):77-79.
    245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8.
    246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M].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20.
    247约翰·密尔.功用主义[M].唐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78.
    248张永青,李允华.浅析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分野与整合[J].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12):37.
    249乔治·里茨尔.社会的麦当劳化:对变化中的当代社会生活特征的研究[M].顾建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246.
    250乔治·里茨尔.社会的麦当劳化:对变化中的当代社会生活特征的研究[M].顾建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2.
    251顾建光.理性的不合理性——乔治·里茨尔的《麦当劳化的社会》[J].博览群书,1998(9):95.
    252王家骅.儒家思想与日本的现代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296.
    253乔治·里茨尔.社会的麦当劳化:对变化中的当代社会生活特征的研究[M].顾建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89.
    255国际体坛权力榜,商业周刊(中文版),2008(3):62.
    256星野昭吉.全球政治学[M].刘小林,张胜军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192.
    257李光照.论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大众文化传播[J].平原大学学报,2003(3):43-45.
    258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M].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301-303.
    259刘福森,郭玲玲.消费主义霸权统治的生存论代价[J].人文杂志,2005(4):29-31.
    260黄仁伟.中国崛起的时间和空间[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117.
    261黄仁伟.中国和平崛起与软力量建设[N].文汇报,2003-12-23(6).
    262王宁.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57.
    263 Mc Donaldization,是指一个社会经历著速食餐厅之特色的过程,出自乔治·里茨尔著作的《社会的麦当劳化》(顾建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2647陈炜.将NBA文化融入高校篮球选项课的若干思考[M].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2):22-24.
    265美国梦(American Dream),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透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通常这代表了人们在经济上的成功或是企业家的精神。许多移民都是抱持着美国梦的理想前往美国的。
    266李园园,李艳.“文化殖民”视角下美国职业篮球的国际传播[J].新闻世界,2010(8):56。
    267孟繁华.媒体霸权与文学消费主义[J].当代文坛,2007(3):86。
    268《非诚勿扰》是2010年1月15日江苏卫视制作的一档婚恋交友真人秀节目,曾有马诺、闫凤娇等女
    269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M].林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238。嘉宾在节目中出位的言行而走红。
    270王政.女性的崛起——当代美国的女权运动[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5.
    271刘勇.两性关系中的权力归属[J].邵阳学院学报,2002(4):46.
    272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99.
    273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22..
    274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91.
    275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北京书籍出版社,1998:809.
    276 Simonetta Falasca-Zamponi, Fascist spectacle: the aesthetics of power in Mussolini's Ital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1997:177.
    277朱大可.形象工程的历史书写——权力美学的三种标本[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0):22-25.
    278曲家祥.关于构建权力美学理论体系的设想[J].大庆社会科学,2010(1):32-34.
    279刘洪波.大片背后的国家美学[J].上海国资,2007(3):17.
    280杨小清,何风雨.审美权力假设与“国家美学”问题[J].文学评论,2008(3):36-37.
    281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M].王杰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88.
    282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M].王杰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88.
    283殷明明.深陷于权力当中的审美——读伊格尔顿的《美学意识形态》[J].学术界,2006(2):58-61.
    284史娜.从国家主义到以人为本[J].前沿,2010(2):44-45.
    285三红一创: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四部代表作的简称。“三红”指吴强的《红日》,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梁斌的《红旗谱》,“一创”指柳青的《创业史》,作为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的作品,三红一创影响之大几乎家喻户晓,被誉为红色经典之中的传世之作。
    286朱大可.形象工程的历史书写——权力美学的三种标本[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0):22-25.
    287朱大可.形象工程的历史书写——权力美学的三种标本[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0):22-25.
    289孟欣欣.奥林匹克旗帜下的价值冲突[J].体育文化导刊,2004(12):55.
    [1]. John Berger,:Ways of Seeing, New York: Penguin Books,1973.
    [2]. Jacques Lacan:The Ethics of Psychoanalysis 1959-1960:The Seminar of Jacques Lacan, Book vii, ed, Jacques-Alan Miller, trans, Dennis Porter. London:Routledge,1992.
    [3]. Gluckman:M. Ritual. In Cavendish, R. (ed.) Man, Myth, and Magic.London:: Phoebus Publishing,1970.
    [4]. Simonetta Falasca-Zamponi: Fascist spectacle:the aesthetics of power in Mussolini's Ital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1997.
    [5]. Konrad Ott:Moralbegruendungen, Hamburg,2001.
    [6]. C.S. Lewis:The Screwtape Letters, HarperOne,2001.
    [7]. Rissover, F.Bireh, D.C, (eds), Mass Media and the Popular Arts, New York:Mc Graw — Hill, 1983.
    [8]. Rosenbegr, B.White, Mass Cultuer, New Yokr:The Ferss Press of Gleneoe,1957.
    [9]. Bourdidu, P, "Artistie taste and cultural", in Alexnader, J.E.(ed), Cuture and Soeieyt, Cmabridge Universiyt Press,2003.
    [10]. Garry Crawford, Consumming Sport:Fans Sport and Culture, Taylor &Francis Group, 2004.
    [11]. David. Andrews and Steven J. Jackson, Sport Stars: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Sporting Celebrity.
    [12]. John Horne, Sport in Consumer Culture, Palgrave Macmillan,2006.
    [13]. Andrew Blake, The body language: the meaning of modern sport, Lawrence & Wishart, 1996.
    [14]. Maurice Roche, Sport, Popular Pulture and Identity, Meyer & Meyer Sport, 2000.
    [15].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7.
    [16].金民卿.大众文化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17].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18].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M].赵一凡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
    [19].马尔科姆·巴纳德.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M].常宁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0].曾军.观看的文化分析[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
    [21].常凌种.视觉文化时代的视觉化生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22].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3].麦克卢汉.泰格龙·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4].王岗.体育的文化真实[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25].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6].齐奥尔格·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27].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8].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M].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0.
    [29].汉斯·乌尔里希.体育之美——为人类的身体喝彩[M].丛明才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0].王鲁湘等编译.西方美学家眼中的西方现代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31].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2].道格拉斯·凯尔纳.法兰克福学派与英国文化研究的错位、问题[M].赵志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3].金元浦,陶东风.阐释中国的焦虑——转型时代的文化解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
    [34].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35].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36].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M].彭峰译.商务印书馆.2001.
    [37].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8].李泽厚.美学四讲[M].上海:三联书店.1999.
    [39].杨恒达.尼采美学思想[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40].雅斯贝尔斯.现时代的人[M].周晓亮、宋祖良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41].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42].马尔库塞.单面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43].徐岱.美学新概念[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44].罗兰·巴特.文之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5].西莉亚·卢瑞.消费文化[M].张萍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6].埃伦·迪萨纳雅克.审美的人[M].户晓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7].斯科特·拉什.全球文化工业:物的媒介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8].伊曼努尔·华勒斯坦.历史资本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49].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M].李康,李猛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
    [50].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1].星野昭吉.全球政治学[M].刘小林、张胜军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52].王建刚.狂欢诗学——巴赫金文学思想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53].祥贵.崇拜心理学[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
    [54].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M].林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55].福柯.性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
    [56].E·弗洛姆.人类的破坏性剖析第二部[M].孟禅林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57].康罗·洛伦兹.攻击与人性[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58].张敦福.从兽性到人性——人对自身行为的再认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59].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60].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1].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2].约翰·米尔.功利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63].乔治·里茨尔.社会的麦当劳化:对变化中的当代社会生活特征的研究[N].顾建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64].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65].陆扬等.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三联书店.2000.
    [66].单世联.现代性与文化国内工业[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67].潘知常等.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8].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69].王家骅.儒家思想与日本的现代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70].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1].王政.女性的崛起——当代美国的女权运动[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
    [72].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北京书籍出版社.1998.
    [73].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74].阿多诺.美学理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75].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M].上海:三联书店.1986.
    [76].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77].周宪.现代性的张力[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8].王德胜.扩张与危机——当代审美文化理论及其批评话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79].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80].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81].李西建.重塑人性——大众审美中的人性嬗变[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
    [82].傅守祥.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范式与身体美学[J].社会科学战线.2009(9).
    [83].傅守祥.大众文化的审美品格与文化伦理[J].文学评论.2009(3).
    [84].潘立勇.“心上工夫”与王阳明的体验美学[J].浙江大学学报.2005(1).
    [85].党圣元.大众文化媒介及其社会影响辨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6).
    [86].刘福森,郭玲玲.消费主义霸权统治的生存论代价[J].人文杂志.2005(4).
    [87].李蓓.从“网络恶搞“现象看网络传播娱乐化的舆论导向[J].东南传播.2007(7).
    [88].王赳.消费主义的现实反思[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5).
    [89].王长庚,何霞.色情化:体育新闻的一个倾向——广州媒体的韩日世界杯报道剖析[J].新闻记者.2002(11).
    [90].陈炜.将NBA文化融入高校篮球选项课的若干思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2).
    [91].李园园,李艳.“文化殖民”视角下美国职业篮球的国际传播[J].新闻世界.2010(8).
    [92].孟繁华.媒体霸权与文学消费主义[J].当代文坛.2007(3).
    [93].郝建.美学的暴力与暴力美学——杂耍蒙太奇新论[J].当代电影.2002(5).
    [94].孟建.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J].现代传播.2002(3).
    [95].李雷.消费文化语境下的身体美学[J].文艺争鸣.2010(9).
    [96].朱大可.形象工程的历史书写——权力美学的三种标本[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0).
    [97].曲家祥.关于构建权力美学理论体系的设想[J].大庆社会科学.2010(1).
    [98].刘洪波.大片背后的国家美学[J].上海国资.2007(3).
    [99].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现代传播.2005(1).
    [100].王小岩.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3)
    [101].王小岩.单面文化·革命艺术·感性解放——评马尔库塞对大众文化的批判[J].新东方.2009(1).
    [102].杨小清,何风雨.审美权力假设与“国家美学”问题[J].文学评论.2008(3).
    [103].史娜.从国家主义到以人为本[J].前沿.2010(2).
    [104].张永青,李允华.浅析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分野与整合[J].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12).
    [105].顾建光.理性的不合理性——乔治哩茨尔的《麦当劳化的社会》[J].博览群书.1998(9).
    [106].刘景泰,洪兵.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成因和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1).
    [107].田英华.朗基努斯、博克、康德论崇高[J].兰州学刊.2007(6).
    [108].王蒙.躲避崇高[J].读书.1993(1).
    [109].刘勇.两性关系中的权力归属[J].邵阳学院学报.2002(4).
    [110].杨小滨.阿多尔诺论大众文化:欺骗、物化和施虐[J].中外文学.1989(26).
    [11]].杨道圣.阿多诺:当代社会中的艺术作品[OL].世纪中国网.2003—3—21.
    [112].毛崇杰.后现代美学转向——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身体美学[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6).
    [113].刘莉,朱丽萍.足球运动的大众文化品性[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5).
    [114].王晓华.身体美学:回归身体主体的美学——以西方美学史为例[J].江海学刊.2005(3).
    [115].黎启全.希腊艺术的魅力源于表现了希腊人的自由生命[J].贵州社会科学.1986(2).
    [116].周小仪.比尔兹利、海派颓废文学与上海三十年代的消费文化[J].比较文学.2000(1).
    [117].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天津社会科学.2004(4).
    [118].张汝伦.论大众文化[J].复旦大学学报.1994(3).
    [119].陈叶.论视觉文化时代之审美转向[J].青海师范大学出版社(哲社版).2005(2).
    [120].范松楠.论西方大众文化研究视角的转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6).
    [121].邓筑虹.从《理解大众文化》看约翰费斯克的文化理论[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0(4).
    [122].王昕.“性别形象”的后现代解释——基于消费时代的来临[J].兰州学刊.2010(3).
    [123].陈玉霞.“机械复制艺术”与“文化工业”——本雅明与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之比较研究[J].理论探讨.2010(2).
    [124].周宪.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J].福建论坛.2001(1).
    [125].李陀.“文化研究”研究谁[J].读书.1997(1).
    [126].吕长安.视觉文化时代的生存困境分析[J].学术论坛.2004(5).
    [127].周宪.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J].福建论坛.2001(2).
    [128].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J].学术研究.2002(4).
    [129].李明文.消费社会的视觉文化[J].广西社会科学.2007(5).
    [130].赵维森.感性经验、视觉需求与视觉文化[OL].学术中国网:www.xschina.Org.
    [131].方雪琴.后现代语境下的视觉文化批评[J].中州学刊.2007(3).
    [132].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研究的谱系[J].文艺研究.2006(1).
    [133].李鸿祥.论视觉的二重性[J].文艺理论研究.2004(1).
    [134].张永清.从虚拟技术的角度看视觉文化的美学意味[J].文艺报.2001—12—18(4).
    [135].张艳艳.视觉文化转向的审美特性解读[J].天府新论.2004(4).
    [136]。甘锋.论视觉文化对传统审美方式的消解[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5).
    [137].曲德煊.论“刺激性”与视觉文化[J].文艺争鸣.2007(1).
    [138].周宪.反抗人为的视觉暴力——关于一个视觉文化悖论的思考[J].文艺研究.2000(5).
    [139].周宪.从视觉文化观点看时尚[J].学术研究.2005(4).
    [140].梅琼林.囚禁与解放——视觉文化中的身体叙事[J].哲学研究.2006(3).
    [141].景国劲.视觉文化中的身体叙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
    [142].周宪等.视觉文化的基本问题专题讨论[J].学术月刊.2007(5).
    [143].段运冬.视觉文化的“创世纪”——新媒体艺术及其对影像文化的促动[J].美术研究.2004(4).
    [144].李福.从文笔个性走向影像共性——关于视觉文化当代嬗变的再论述[J].嘉兴学院学报.2007(2).
    [145].张英进.电影理论、学术机制与跨学科研究方法兼论视觉文化[J].世界电影.2004(5).
    [146].韩鸿.影像的大众生产与意义解读[J].文艺研究.2002(5).
    [147].蔡贻象.影视消费的文化美学意味[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4).
    [148].贾磊磊.张艺谋电影批评的文化悖论[J].文艺争鸣.2005(1).
    [149].陈定家.现代传媒对文学艺术的影响[J].甘肃社会科学.2000(3).
    [150].赵维森.视觉文化时代人类阅读行为之嬗变[J].学术论坛.2003(3).
    [151].徐巍.视觉文化与当代读者审美趣味的转向[J].西北大学学报.2006(3).
    [152].张永清.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策略[J].求是学刊.2005(3).
    [153].张晶.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J].粤海风.2005(2).
    [154].刘少华.大众传媒、视觉文化与当代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2003(3).
    []55].龚茂富.武术套路视觉特性的文化解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1).
    [156].司红玉.从视觉文化缕析象形拳美的根源[J].搏击武术科学.2007(8).
    [157].吴亮.武术欣赏与视觉文化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7(49).
    [158].金燕明.从视觉文化谈竞技体育的发展[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6).
    [159].陈作峰.视觉文化谱系的初步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07(9).
    [160].李娜,陈燕杨.论体育图像谱系的构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4).
    [161].谢光前,陈海波.论体育运动中的身体叙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2).
    [162].李园园,李艳.“文化殖民”视角下美国职业篮球的国际传播[J].新闻世界.2010(8).
    [163].萧坊.体育的后现代主义:从英雄化到娱乐化[J].中国经济周刊.2005(44).
    [164].黄彬.试述体育文化对大众文化的整合[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2).
    [165].刘莉,朱丽萍.足球运动的大众文化品性[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5).
    [166].黄太斌,饶远.论中国职业足球的大众文化基础[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6).
    [167].马忠.流行体育发展规律初探[J].体育学刊.2006(3).
    [168].陈红星,阳剑.大众文化形态中的休闲体育[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11).
    [169].温搏,袁金宝.休闲时代:重塑中国武术的审美形象[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4).
    [170].李珊.漫谈大众文化中的粉丝产业[J].安徽文学.2009(1).
    [171].殷明明.深陷于权力当中的审美——读伊格尔顿的《美学意识形态》[J].学术界.2006(2).
    [172].傅守祥.数字艺术:技术与人文的博弈[J].社会科学战线.2008(3).
    [173].李新秀.对近代以来中国体育抉择的社会文化审视[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1).
    [174].傅守祥.经典美学的危机与大众美学的崛起[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2).
    [175].王栋梁,王璐.大众文化与当代体育之体育、身体与狂欢[J].大众文艺(理论).2008(8).
    [176].王正伦.体育的人本使命——一个被忽视的视角[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2).
    [177].德·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C].高炳中译.文化研究(第1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178].黄会才主编.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C].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79].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C].上海:三联书店.1996.
    [180].尼古拉·米尔佐夫.什么是视觉文化.文化研究(第三辑)[C].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81].惠敏.当代美国大众文化的历史解读[D].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0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