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的家族——洮河流域藏族传统民间组织沙尼调查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发源于西倾山支脉的洮河不仅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而且其因为居于甘、青、川三省的交界之地,作为西北汉藏聚合、农牧过渡、东进西出、南连北往的重要门户而倍显重要。在历史上,这片“化外之地”曾是羌族的聚居地,而后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洮河流域各地经历了建置多变的纷繁岁月,如今其中游、上游流域是甘肃藏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
     生存在这里的藏族村落中存在一种成为“沙尼”(拉丁转译:Sha Nye)的传统民间组织,它类似于汉族家族性质的血缘性组织,具备了汉族家族的所有因素:以男性血缘系统为传承的主体;以家庭为最基本单位;聚族而居有相对稳定的区域;有共同祭祀的对象从而形成精神的凝聚。然而,相比较汉族家族而言,它有着丰富的类型: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而成的亲房沙尼;在土司时期因买卖田地而至今传承下来的田地沙尼:在新时期因互助需要而结合而成的新型互助沙尼。而后两者的出现超越了“以血缘作为维系边界”的汉族家族范围,成为名副其实的“扩大的家族”。
     本文即围绕洮河流域的“沙尼”展开,通过充分的调查之后,其撰写的行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沙尼的分布空间,包括自然空间、历史空间、社会空间等角度对沙尼分布区域的社会作详细介绍;2.在历史视野下通过对制度空间异同之比较来探讨沙尼的由来与形成路径;3.从与汉族家族结构比较的角度描写沙尼之独特组织结构;4.沙尼中的仪式与仪式中的沙尼;5通过对日常的微观情境描写来表现沙尼的互动模式;6.沙尼在现代社会中的适应与变迁。笔者试图通过这几部分的描写来展现洮河流域藏族社会中沙尼组织的全貌以弥补当今对其研究之空白,同时,通过对沙尼在藏族农村社区中所扮演角色和发挥功效的研究,来探讨当代少数民族社区的建设和整合问题。
Taohe, the biggest tributary of the Yellow River in the upper reaches, is located in the border region of Gansu Province, Qinghai Province and Sichuan Province. The source of it can be traced to a branch range of the Xiqing Mountains. It is especially as important as the gateway for the national amalgamation of the Han and the Tibetan in northwest, for the transition from agriculture to animal husbandry, for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Moreover, it is one of the main Tibetan inhabited regions in Gansu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reaches after experiencing continual great changes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in the thousands of years in history since it used to be the settlement of the Qiang people as an uncivilized area.
     There is Sha Nye-Latin is Sha Nye-a traditional folk organization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blood ---relationship organization like family of the Han people in the Tibetan villages in the Taohe Basin, satisfying all the factors of family of the Han people: reproduction mainly based on the paternal line; the family is the basic unit; living together as a clan in fixed areas; sharing same object of sacrifice to form spiritual cohesion. However, comparing to the family of the Han people, there are more types of it:Sha Nye of lineage characterized by the bond of blood---relationship; Sha Nye of farmland characterized by the transactions of land in Tusi period; Sha Nye of mutual cooperation characterized by the needs of mutual aid in new period. The latter two are genuine extended family because they beyond the scope of the family of the Han people which is supported by and bounded in blood relationship.
     According to the adequate survey, this dissertation analyses Sha Nye in Taohe Basin in the following sections:a detailed introduction of society in the areas where Sha Nye live in the perspective of Sha Nye's natural space, historical space and societal space; analysis on origin and formation path of Sha Nye in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ing 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 between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space in the history; description of uniqu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f Sha Nye by comparing to what of the Han family; ceremony of Sha Nye and Sha Nye in the ceremony; display of interaction mode of Sha Nye through describing daily microcosmic circumstances; adaptation and vicissitudes of Sha Nye in the modern society. All the sections try to present a panorama of Sha Nye organization in the Tibetan society in Taohe Basin to fill the gap in the research, as well as study the role it plays in the rural community of the Tibetan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modern minority community.
引文
1 杨建新.论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国民族学集刊(2008第二辑)[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
    2 马小华.寺与坊:二元视角下探析回族寺坊组织的作用与地位[J].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3 1981年费孝通在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座谈会上以“民族社会学的尝试”为题的讲话,费孝通文集(第七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第200-203页
    1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七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第215页
    2王铭铭.中心圈:“藏彝走廊”与人类学的再构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第29页
    3王铭铭.中心圈:“藏彝走廊”与人类学的再构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第53-55页
    4王铭铭.中心圈:“藏彝走廊”与人类学的再构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第179页
    1王铭铭.中心圈:“藏彝走廊”与人类学的再构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第109页
    2王铭铭.中心圈:“藏彝走廊”与人类学的再构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第154页
    1宗喀·漾正冈布等.卓尼生态文化[Ml.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第4页
    2杨士宏.卓尼杨十司传略[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第1页
    3资料来源于2008年卓尼县政府报告
    1杨士宏.卓尼杨土司传略[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第2页
    2马永寿.卓尼史话[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第22页
    1张怡荪.藏汉大辞典[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第2823页
    2之后在全部调查内容结束后论文的撰写过程中,笔者仅查到一篇以“夏尼”(Sha Nye的地方性音译)为对象的论文,见:桑才让.《青海海东藏族村落中的“夏尼”组织初探》,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1陈庆英.中国藏族部落[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第3页
    2陈庆英.藏族部落制度研究[Ml.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第100页
    3罗伯特·埃克瓦尔著.宗喀·漾正冈布、刘铁程译注.戎哇与卓巴:甘肃汉藏边界的藏人定居者与游牧民.中国民族学(2009第一辑)[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第101页
    4王铭铭.中心圈:“藏彝走廊”与人类学的再构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第19页
    1黄玉捷.社区整合:社会整合的重要方面[J].河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1辞海(历史分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1978
    2许宪隆.三代人与三个时代的对话[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第2页
    3“五服”是汉族民间丧事活动中的丧服制度,具体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五种丧服服饰(其实还包括名为“无服”的服饰)。其中,穿“斩衰”服饰,表明与死者的血缘关系最亲密。“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服饰所表明的亲密程度依次降低。
    4“九族”,它的计算为:从已身出发上追溯4代至高祖,向下数4代至玄孙,以直系为中心,扩及旁系(转引于丁凌华:2000,122)
    5费成康.中国的家法家规[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第72页
    1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第3页
    2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第3页
    3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第188页
    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172页
    5李亦园.中国家族与其仪式:若干观念的检讨[J].刊于《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59期,1985年
    6饯杭、谢维扬.传统与转型:江西泰和农村宗族形态——一项社会人类学的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第22页
    1“现在已经证明它们非常有用”,参考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前言第3页
    2人类学家华琛(James Watson)曾对弗里德曼的中国宗族研究评论道“过去的20年,从事田野作业的人类学者出版了一大批研究家族组织的论文。其中,有些声称已经证明了弗里德曼的看法,有的力图修正或批评弗里德曼的范式。但大多是社他的宗族范式的架构下做一些工作而已。”(转引自王铭铭,1997:66)
    3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61页
    4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63页
    5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161-175页
    6 Freedman·M, 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Fukien and Kwangtung.The Athlone Press,1966,159-164
    7庄英章、陈其南.现阶段中国社会结构研究的检讨:台湾研究的一些启示[J].载自.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一书,台北1982
    8陈其南.房与传统中国家族制度:兼论西方人类学的中国家族研究[M].载《家族与社会》,允晨出版公司(台湾),1990
    1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第246-353页。庄孔韶在其《银翅》323-336页中提出的“中国准组合家族”(Chinese quasi-joint family):其严格意义上来讲应该是“中国准组合家庭”。该种模式的“家族”并非本文中所论述意义上的家族,所以并不将其划入对比行列之中。
    2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J].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
    1唐军.蛰伏与绵延——当代华北村落家族的生长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第141页
    2同上,第142页
    3贺雪峰.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257-281页
    4韩海浪.家族研究中的几个概念问题[J].《学海》2001.3;王颖.新集体主义和泛家族制度[J].《战略与管理》1994.1
    5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第45页
    6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第274页
    1杨雅彬.近代中国社会学(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第681页
    1许宪降.三代人与三个时代的对话[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序言第2页
    1 Robert B. Ekvall:Cultural Relations on The Kansu-Tibetan Border,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7.
    2宗喀·漾正冈布、刘铁程译注.戎哇与卓巴:甘肃汉藏边界的藏人定居者与游牧民[M].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
    3 Stevenson, Paul Houston.The Chinese-Tibetan Borderland and its People. Peking:The Peking Society of Natural History,1927.
    4 Futterer,Karl. Geographische skizze Nordost-Tibet. Gotha:J.Perthes,1903.
    5甘肃省图书馆书目参考部.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甘肃分册)[M].兰州:1甘肃省图书馆出版,1984
    1陈庆英.藏族部落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第517页
    2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第28页
    1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第343页
    2李强.应用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364页
    3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第14页
    1(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44页
    2(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45页
    1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第7页
    2(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33页
    3(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33页
    4(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79页
    1社会组织是一定社会集团或群体的成员,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通过特定的社会关系与整合方式所构成的有序程度高于普通群体的社会共同体,是组成此种共同体的人们所采取的社会活动方式。见袁亚愚.普通社会学教程.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第185页
    2刘畅.农村社会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第64页
    3张怡荪.藏汉大辞典[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第2823页
    1由于不同区域发音不同,sha一般牧区读成ha,在农区读成xia,在青海海东藏族村落中的“夏尼”应该也是此种组织。桑才让在其论文《青海海东藏族村落中的“夏尼”组织初探》中认为,“‘夏尼’是藏语,有‘亲戚、家务’之意,它是存在于青海省海东地区藏族村落中的一种以血缘关系而结成的民间互助性组织”。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2措哇,藏语音译,其拉丁转写为Tsho wa,小部落的意思。
    3尕房子:当地人叫做“卡如囊”。多是外地的汉族,因躲避灾难和战乱等原因拖家带口来到卓尼土司的辖区,没有田地、没有牛羊,租住当地人的房子,住在小房子里。
    1藏族早期有姓氏,但随着佛教社藏族地区的弘扬姓氏逐渐消失。在该区域,因卓尼第四代土司旺秀入京朝觐(1508年)被赐姓杨,更名为杨洪,其地百姓取汉族姓氏的习俗流传开来。至今卓尼大部分农耕比例较大的藏族区域其藏族都以汉族姓氏+藏族名字为其称呼,如“王扎西”等。
    2洲塔教授访谈,2010年12月2日于兰州
    1洲塔教授访谈,2010年12月2日于兰州
    2尕房子:当地人叫做“卡如囊”。多是外地的汉族,因躲避灾难和战乱等原因拖家带口来到卓尼土司的辖区,没有田地、没有牛羊,租住当地人的房子,住在小房子里。男的一般给人家砍木头挣个零用钱或者租用当地人的土地生活。媳妇靠给人家种庄稼做针线活儿挣钱买粮食生活。不入户,不承担土司的劳役。
    1陈庆英.藏族部落制度研究[Ml.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第80页
    2同上,第140页
    6陈庆英.藏族部落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第176页
    1陈庆英.藏族部落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第123-124页
    2戍夫.甘南夏河科才部落的来历及其结构[J].甘南文史资料(第四辑),第159-161页
    3马连龙.藏族社会制度研究[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00,第88页
    4马连龙.藏族社会制度研究[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00,第88页
    5扎洛.卓仓藏人的骨系等级婚制及其渊源初探[J].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1西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从刊编辑组编.藏族社会历史调查(三)[Ml.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第189页
    2西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从刊编辑组编.藏族社会历史调查(三)[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第197页
    1罗伯特·埃克瓦尔著.宗喀·漾正冈布、刘铁程译注.戎哇与卓巴:甘肃汉藏边界的藏人定居者与游牧民.中国民族学(2009第一辑)[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第96页
    1对这二者的称呼,亦有“卓巴”(drok-pa)和“戎哇”'(rong-pa)之称,具体见罗伯特·埃克瓦尔著.宗喀·漾正冈布、刘铁程译注.戎哇与卓巴:甘肃汉藏边界的藏人定居者与游牧民.中国民族学(2009第一辑)[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第96页
    1杨渝东.永久的漂泊——定耕苗族之迁徙感的人类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第35页
    1这种“天下观”是一个由方位、层次和文化交织的框框,源远流长,其结构从商周至春秋战国而发展成熟,由秦汉延续至明清。人们普遍认为天下由诸夏及蛮夷戎狄组成,中国即诸夏,为诗书礼仪之邦,在层次上居内服,在方位上是中心;蛮夷狄戎形同鸟兽,在层次上属外服,在方位上是四裔。方位和层次可以以中国为中心,无限地延伸,以诗书礼仪为核心的华夏文化也可以无限地扩张。刑义田.从古代天下观看秦汉长城的象征意[J]义.燕京学报(新十三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28页
    2元史·释老传[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第4521页
    3(清)嵇璜、刘墉.续通志(卷一三六)fMl.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4张羽新.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洮州厅志(卷十六(二)番族·番属)[M].北京:学苑出版社,第20页
    2马登昆、万玛多吉.甘南藏族部落概述[M].甘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第129页
    3马登昆、万玛多吉.甘南藏族部落概述[M].甘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第127页
    1资料数据参考于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M].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第167-179页;马登昆、万玛多吉.甘南藏族部落概述[M].甘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第88-132页
    1陈庆英.藏族部落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2,第116-118页
    1洲塔.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Ml.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 1996,第125页
    2麻国庆.走进他者的世界[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第189页
    1洲塔教授访谈,2010.9.9十兰州
    2陈庆英.藏族部落制度研究[Ml.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第140页
    3碌曲县政府办公室主任访谈,2010.4.13于碌曲
    4马登昆、万玛多吉.甘南藏族部落概述[M].甘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第93页
    1马登昆、万玛多吉.甘南藏族部落概述[M].甘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第267页
    2马登昆、万玛多吉.甘南藏族部落概述[M].甘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第267页
    3卓尼县志编纂委员会.卓尼县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第73页;也有资料认为是520族,见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第190页
    4张羽新.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二十二册)之.洮州厅志.[M].北京:学苑出版社,第20页
    1卓尼县志编纂委员会.卓尼县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第168页
    2资料数据参考于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第191-199页;马登昆、万玛多吉.甘南藏族部落概述[M].甘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第292-312页:其中卓尼大族乡与卡车乡于2006年合并为喀尔沁乡.但为区分其族属位置,仍写为原乡镇。
    1卓尼县志编纂委员会.卓尼县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第73页
    2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第191-193页
    1上怕路村支书访谈,2009年7月9日于卓尼上怕路村。
    2马登昆、万玛多吉.甘南藏族部落概述fM].甘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第129页
    1贾霄峰.藏区土司制度研究[M1.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第40页
    2杜自飞.解放后工作人员三进碌曲的经过[J].甘南文史资料(第四辑),第67页
    3蒋俊.帝国边陲:桂西土司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M].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第110页
    4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第256页
    1同上,第256页
    2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第257页
    3卓尼县志编纂委员会.卓尼县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第185页
    1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第283页
    1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第253页
    2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第253页
    3马登昆、万玛多吉.甘南藏族部落概述[M].甘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第293页
    1阿拉五部由博拉郭哇管理,其世袭十一代;散木察农区三部由茂日郭哇执政,传承十八代;西仓部落由西仓洪布和唐降郭哇管理,西仓洪布传承十八代,唐隆郭哇传承代数未知。
    2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第283页
    3蒙小燕、蒙小莺在其论文《当代藏区部落组织变迁——以西仓十二部落为例》中认为是三级权力结构,在笔者访谈后将其确定为五级
    1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第573页
    1 碌曲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碌曲县志[M].兰州:肃文化出版社2006,第54页
    1至2008年止,该县共辖15个乡镇,2个办事处,2个国营牧场,2个县属林场,97个村委会,461个村民小组。
    1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M1.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第574页
    2蒙小燕、蒙小莺.当代藏区部落组织变迁——以西仓十二部落为例[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1杨开胜.转型期村落权力互动关系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2刘豪兴.农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231-232页
    1刘豪兴.农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104页
    2碌曲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碌曲县志[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第98-99页
    1陈庆英主.藏族部落制度研究[Ml.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第114页
    1(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李虎、李猛译.社会的构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第79页
    2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第21页
    3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第69-98页
    4图片来源于: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第99页
    1李晋.对功能主义人类学的超越[J].社会科学.2006年第7期
    1卓尼县志编纂委员会.卓尼县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第185页
    2自明正德三年(1508年)第五任土司旺秀被赐姓杨名洪起,其土司统治的洮河一带的藏族村落便开始有了姓的传统,但其名仍保持藏族名称。
    3方维保.家族伦理的颠覆、改造与回归[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李晓霞.甘南州藏族家庭婚姻制度研究[J].兰州大学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1988,第61-62页
    2李晓霞.甘南州藏族家庭婚姻制度研究[J].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1988,第61页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232页
    1安东尼·吉登斯.李虎、李猛译.社会的构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第52页
    2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第14页
    3所谓九族,是指从高祖到玄孙的九代宗亲,图片来源于丁凌华.中国丧服制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371页,
    4所谓五服,是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五种丧服服饰(其实还包括名为“无服”的服饰)。其中,穿“斩衰”服饰,表明与死者的血缘关系最亲密。“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服饰所表明的亲密程度依次降低。
    5韩海浪.家族研究中的几个概念问题[M].学海.2001年第3期
    1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第86页
    1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第86页
    2同上,第83页
    3同上,第82页
    4碌曲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碌曲县志[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第489页
    1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第23页
    2同上,第68-581页
    1家神:往往其外观是一种藏传佛教中保护神的塑像,是其从当地藏传佛教寺庙诵经后请回家中用于保护家庭平安的符号,通常J其传承方式是代际传承,由长子继承。
    1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J].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2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第91页
    3(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3页
    4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selected essays-New York:Basic Books:Grimes, Ronaldl 1995.40-58转引自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上)[J].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1康纳顿..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46-82页
    2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7,第77页
    3谢继胜.藏族的山神神话及其特征[J].西藏研究.1988年第4期
    1周锡银、望潮.藏族原始宗教[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第24页
    2周锡银、望潮.藏族原始宗教f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第21-22页
    3伦珠旺姆、昂巴.拉卜楞地区山神崇拜之历史渊源及文化现象分析[J].西藏艺术研究,1996年第4期
    1周锡银、望潮.藏族原始宗教[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第28页
    1卓尼县志编纂委员会.卓尼县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第724页
    1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第73页
    2阿奈,当地土语,全称阿奈管巴。藏传佛教宁玛派系统僧人,在当地属于民间传承系统,祖孙传承,负责主持村落、部落内的各种民间信仰仪式。
    1格桑本、尕藏才旦.雪域气息的节日文化[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第79页
    2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第22页
    3郭志超.闽南宗族社会.转引自蒋俊.帝国边陲:桂西土司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M].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第106页
    1聂家昕.山神崇拜与村落社会认同[M].上海大学博士论文库,2007年,第29页
    1丹珠昂奔.藏族文化发展史[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第219页
    2 Van Gennep,A.The Rites of Passage(1908).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5:3
    3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第193页
    4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第194页
    1卓尼县志编纂委员会.卓尼县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第719页
    1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第194页
    1任乃强.西康图经》(民俗篇)[J].载于.新亚细亚(六卷六期).转引自李晓霞.甘南州藏族婚姻家庭制度研究.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1988,第82页
    1格桑本、尕藏才旦.天葬:藏族丧葬文化[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第31页
    1易中天.闲话中国人[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6,第248页
    1格桑本、尕藏才旦:《雪域气息的节日文化》,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第21页
    2该观点来自十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日前尚在车巴沟刀告乡政府工作的GZNR,其对当地民俗有相当的研究。2009.7.3于卓尼车巴沟
    1王斯福.学宫与城隍[J].见施坚雅主编,徐自立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第708页
    2席晚,是当地方言的音译,之所以采用这个“席”字,是因为汉族在送灶王的仪式时其有“避席”一说
    3 2007年八月十八号在拉力沟村采访阿奈,本文中的采访对象为年长者,小阿奈已去上海打工。
    1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第171页
    1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第304-305页
    2该词的理解借助于钱杭文中对宗族的阐释,来源于钱杭.现代化与汉人宗族问题[J].载自《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第113页
    1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第7页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l.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159页
    2麻国庆.走进他者的世界[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第110页
    3麻国庆.走进他者的世界[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第111页。
    4这里亦不包括入赘婚姻中由女儿所建立的家庭继承父母财产的情况。一般而言,选择入赘婚姻的人家皆因无子或儿子外嫁,不存在多子女共同分家析产的情况。
    5 Cohen,Myron L,House United,House Divided:The Chinese Family In Taiwan.Columbia Univerrsity Press New York,1976转引自麻国庆.走进他者的世界[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第114页
    6胡台丽.合与分之间:台湾农村家庭与工业化[J].中国家庭及其变迁,第213-220页,香港中文大学。转引自麻国庆.走进他者的世界.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第114页
    7麻国庆.走进他者的世界[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第114页
    1麻国庆.走进他者的世界[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第114页
    1费孝通.江村经济[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第59页
    2麻国庆.走进他者的世界[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第116-117页
    1贺雪峰.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第357页
    1贺雪峰.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9,第363页
    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261页
    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260页
    1贺雪峰.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第363页
    2王铭铭.社区的历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第155页
    1克利福德·格尔兹.赵炳祥译.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第31页
    2王思斌.村干部的边际地位与行为分析[J].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4期
    3碌曲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碌曲县志[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第455页;卓尼县志编纂委员会.卓尼县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第160页
    1王铭铭.中间圈:藏彝走廊与人类学的再构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第5页
    1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第90页
    2行龙.走向田野与社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第163页
    3徐杰舜.当代华南的宗族与社会[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7-8页
    1卓尼县志编纂委员会.卓尼县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第25页
    1卓尼县志编纂委员会.卓尼县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第25-31页
    1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第63页
    2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第56页
    1吴碧英.家族文化与乡村社会治理问题研究[J].理论学习.2006年第10期
    1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第,56页
    2李世敏.农村社区文化与社区认同:互动的逻辑[J].中国农村研究(2009年卷,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63页
    1李世敏.农村社区文化与社区认同:互动的逻辑[J].中国农村研究(2009年卷,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64页
    1该数据来源于卓尼县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1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第91页
    1王铭铭.社区的历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第167页
    2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第138页
    1 (日)藤井胜.家和同族的历史社会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第32页
    2唐仁郭.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的共性成分[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7年第3期
    1钱杭.现代化与汉人宗族问题[J].载自.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第115页
    2王思斌.社区整合[J].中国社会报.2010年7月14日第003版
    3朱婧.“社区整合”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赵利生.民族社会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第228页
    2朱婧.“社区整合”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3谭毅溪、石勇.宗族复兴对农村法制建设的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1998年第11期
    1楚燕.社区整合中的团体与差序[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年第16期
    1.卓尼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卓尼县志.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
    2.碌曲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碌曲县志.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1
    3.西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藏族社会历史调查(二、三、四).民族出版社.2009
    4.四川省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社会历史调查.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南藏族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甘南文史资料(第四辑、第九辑、第十辑、第十一辑、第十二辑、第十三辑).合作:甘南报社印刷厂印刷1985-1999
    6.政协甘南藏族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和学习宣传委员会.甘南文史资料(第十五辑、第十六辑).合作:甘南州羚城印刷厂印刷.2001-2002
    7.政协甘南藏族自治州委员会主办.甘南文史资料(第十八辑、第十九辑).合作:甘南日报社印刷厂印刷.2006-2007
    8.政协甘南藏族自治州委员会主办.甘南文史资料选萃.合作:甘南日报社印刷厂印刷.2009
    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卓尼文史资料(1-7辑).岷县:岷县印刷厂印刷.1987-2003
    10.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甘南州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11. 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二十二册之洮州厅志)[M].北京:学苑出版社
    12. 甘肃省图书馆书目参考部编.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兰州:甘肃省图书馆.1984
    13. 陈庆英主编.藏族部落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
    14. 陈庆英主编.中国藏族部落[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
    15. 星全成、马连龙著.藏族社会制度研究[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00
    16. 洲塔著.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
    17. 乔高才让、洲塔著.甘肃藏族通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
    18. 杨士宏著.卓尼杨土司传略[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
    19. 宗喀·漾正冈布著.卓尼生态文化[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20 马永寿主编.卓尼史话.兰州[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
    21 才让著.藏传佛教信仰与民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22 格桑本、尕藏才旦编著.雪域气息的节日文化[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
    23 格桑本、尕藏才旦编著.天葬:藏族丧葬文化[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
    24 周锡银、望潮著:藏族原始宗教[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25 于式玉著.于式玉藏族考察文集[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
    26 石硕主编.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27 李星星著.蟹螺藏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28 丹曲著.卓尼藏传佛教历史文化[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
    29 丹珠昂奔著.藏族神灵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0 丹珠昂奔著.藏族文化发展史[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
    31 [美]威廉·福特·怀特.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2 [奥地利]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谢继胜译.西藏的神灵与鬼怪[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
    33 [英]罗伯特·比尔.向红笳译.藏传佛教象征符号与器物图解[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
    34 [意]毕达克著.1728-1959西藏的贵族和政府.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
    35 [法]古伯察著.鞑靼西藏旅行家[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
    36 俞湘文著.西北游牧藏区之社会调查[M].北京:商务印书馆发行.1947
    37 李安宅著.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38 李安宅著.《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39 格勒著.藏学、人类学论文集(上下)[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
    40 石泰安(R. A. Stein).甘青川藏古代部落考[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41 尕藏才旦、格桑本编著.藏族丧葬文化[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
    42 黎宗华、李延恺著.安多藏族史略[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90
    43 佟锦华著.藏族传统文化概述[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
    44 次仁央宗著.西藏贵族世家1900-1951[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
    45 格勒编著.藏北牧民[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
    46 [美]梅·戈尔斯坦著.喇嘛王国的覆灭[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
    47 李安宅、于式玉.李安宅、于式玉藏学文论选[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
    48 杨恩洪.西藏妇女口述史[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
    49 刘志扬著.乡土西藏文化传统的选择与重构[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50 马戎著.西藏的人口与社会[M].北京:同心出版社,1996.
    51 朱文惠著.佛教寺院与农牧村落的共生关系:中国西南藏族社区研究[M].台北:唐山出版社.2002
    52 觉乃·洛桑丹珠冰角·婆帕次仁著.安多古刹禅定寺[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5.
    53 王铭铭著.中间圈:“藏彝走廊”与人类学的再构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54 王明珂著.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5. [英]莫里斯·弗里德曼著.刘晓春译.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6. [美]施坚雅著.史建云等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7. 郑振满著.明清时期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58. 王沪宁著.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59. 唐军著.蛰伏与绵延——当代华北村落家族的生长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60. 傅衣凌著.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M].北京:人民出版,1989
    61 (美)许娘光著.宗族·种姓·俱乐部[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62 曹锦清、张乐天、陈中压著.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63 曹锦清著.黄河边的中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64 费孝通著.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
    65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6 王铭铭著.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67. 王铭铭著.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68. 冯尔康等.中国宗族社会[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69. 林耀华著.义序的宗族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70. 林耀华著.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
    71. 庄孔韶著.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72. 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73. 钱杭、谢维扬著.传统与转型:江西泰和农村宗族形态——一项社会人类学的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74. 李守经、邱馨主编.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75. 徐扬杰著.中国家族制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76. 肖唐镖.村治中的宗族[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77. 柏贵喜著.四——六世纪内迁胡人家族制度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78. 徐杰舜主编.当代华南的宗族与社会[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79. 许宪隆著.三代人与三个时代的对话[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80. 陆学艺主编.内发的村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81. 周大鸣著.凤凰村的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82. 陈支平著.近500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83. 吴毅著.村治变迁中的秩序与权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84. 杨华著.绵延之维——湘南宗族性村落的意义世界[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85. 梁永佳著.地域的等级——一个大理村镇的仪式与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86. 贺雪峰著.什么农村什么问题[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87. 贺雪峰著.村治模式[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88. 赵旭东著.否定的逻辑——反思中国乡村社会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89. 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0
    90. 谭必友著.古村社会变迁——一个话语群的分析实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91. 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92. 徐勇主编.中国农村研究(2009年卷·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93. 李小云、赵旭东、叶敬忠主编.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94. 行龙著.走向田野与社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95. 李静、杨须爱著.交往与流动话语中的村落社会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96. 李晓莉著.云南直苴彝族婚姻家庭调查与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97. 王正华编著.从无序到有序——云南民族社会组织[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98. 潘乃谷、马戎主编.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99. [日]鸟越皓之.日本社会论:家与村的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00. [日]藤井胜著.家和同族的历史社会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01.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等译.论集体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02. [美]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3. [美]安东尼·奥罗姆、陈向明著.城市的世界——对地点的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04. [美]兰德尔·柯林斯著.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05. 王笛著.李德英、谢继华、邓丽译.街头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06.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李虎、李猛译.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M].北京:三联书店.1998
    107. [日]中根千枝.未开明的脸与文明的脸[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108. [法]列维斯特劳斯著.俞宣孟译.结构人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109. 黄应贵主编.空间、力与社会[M].台北: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1995
    110. 高宣扬著.当代社会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11. 辞海(历史分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1978
    112. 张怡孙编.藏汉大辞典[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113. 黄平、罗红光、续宝强主编.社会学·人类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14.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115. 陆学艺主编.社会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
    116. 刘豪兴主编.农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17.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18. 赵利生著.民族社会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119. 夏建中著.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20. 孙秋云主编.文化人类学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121. 纳日碧力戈著.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122. 彭兆荣著.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123. 王铭铭著.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124. 周怡著.解读社会——文化与结构的路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25. 马戎、周星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上)[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8.
    126. 麻国庆著.走进他者的世界[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127. 汪宁生著.文化人类学调查[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128. 费孝通著.费孝通文集(第七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129. 王铭铭主编.象征与社会[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130. 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31.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编.社区与功能——派克、布朗社会学文集及学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32. 李亦园著.李亦园自选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133. 易中天著.闲话中国人[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6
    1 厄里.关于时间与空间的社会学.载布赖恩·特纳著.李康译.Black well社会理论指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 高丙中.时空的建构与重构——以土族为例.载王铭铭、潘忠党主编.象征与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3 郑震.空间:一个社会学的概念.社会学研究.2010(5)
    4 施振民.祭祀圈与社会组织——彭化平原聚落发展模式的探讨.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73年36期
    5 郑振满.神庙祭典与社会空间秩序——莆田江口平原的例证.载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6 黄树民.从早期大甲地区的开拓看台湾汉人组织的发展.载自:中国的民族、社会、文化.台北食货出版社
    7 李亦园.中国的家族及其仪式:若干观念的检讨.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85年59期
    8 韩海浪.家族研究中的几个概念问题.学海.2001(3)
    9 王颖.新集体主义和泛家族制度.战略与管理.1994(1)
    10 唐仁郭.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的共性成分.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7(3)
    11 唐军.当代中国农村家族复兴的背景.社会学研究.1996(2)
    12 谭毅溪、石勇.宗族复兴对农村法制建设的影响.江西社会科学.1998(11)
    13 刘志伟.宗族与沙田开发——番禹沙湾何族的个案研究.中国农史.1992(4)
    14 庄英章、陈其南著.现阶段中国社会结构研究的检讨:台湾研究的一些启示.载自《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一书.台北.1982
    15 叶显恩.明清珠江三角洲土地制度、宗族与商业化.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97(6)
    16 叶显恩.明清珠江三角洲的沙田开发与宗族制.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4)
    17 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历史研究.2000(3)
    18 陈玲、丁万录.施坚雅市场空间理论在西北民族地区的适应性分析——以宁夏西吉县集市体系为例.宁夏社会科学.2008(3)
    19 闵冬潮.“流动的空间”与“消失的地域”:反思全球化过程中的空间与地域的想象.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4)
    20 潘泽泉.空间化:一种新的叙事和理论转向.国外社会科学.2007(4)
    21 王春光等.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及其文化网络.浙江学刊.2004(1)
    22 权力与权威——黑龙潭的符号体系与政治评论.载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23 周大鸣.当代华南的宗教与社会发展.徐杰舜主编.当代华南的宗族与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4 郭于华.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亲缘关系.社会学研究.1994(6)
    25 杨开胜.转型期村落权力互动关系分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26 阎云翔所.家庭政治中的金钱与道义:北方农村分家模式的人类学分析.社会学研究.1998(6)
    27 李晋.对功能主义人类学的超越.社会科学.2006(7)
    28 方维保.家族伦理的颠覆、改造与回归.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29 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民族研究.2002(2)
    30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selected essays·New York:Basic Books:Grimes, Ronaldl 1995.40-58.转引自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上).广西民族研究.2003(2)
    31 [美]罗伯特·埃克瓦尔著,宗喀·漾正冈布、刘铁程译注.戎哇与卓巴:甘肃汉藏边界的藏人定居者与游牧民.民族研究.2009(3)
    32 伦珠旺姆、昂巴.拉卜楞地区山神崇拜之历史渊源及文化现象分析.西藏艺术研究1996(4)
    33 散人.卓尼藏族婚礼纪实.西藏民俗.1997(1)
    34 张涛.甘南藏族自治州牧民定居模式与效应分析.甘肃社会科学.2003(6)
    35 杨勇.卓尼藏区人文历史述略.安多研究.2006(2)
    36 牛菊奎.卓尼藏族社会文化的变迁.青海民族研究.2003(1)
    37 李晓霞.甘南州藏族家庭财产继承制度.西北民族研究,1988(2)
    38 杨士宏.卓尼土司制下的几种土地制度的遗存.西藏研究.1989(3)
    39 多杰.卓尼卓逊杨土司赖以维系的社会基础.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2(4)
    40 杨士宏.甘南卓尼社区组织“章尕”的裂变与组合之考察.安多研究.1993年创刊号
    41 万德卡尔.牧区乡村的基层政权与民间制度的互动——以安多藏族牧村之实证研究为例.中国藏学.2007(2).
    42 蒙小莺、蒙小燕.当代藏区部落组织变迁——以西仓十二部落为例.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6)
    43 李涛.西藏乃琼村变迁研究.中国藏学.2000(4)
    44 谢继胜.藏族的山神神话及其特征.西藏研究.1988(4)
    45 屈兰.推进西北民族乡村社区整合的对策分析.甘肃农业.2001(1)
    46 王思斌.社区整合.中国社会报.2010年7月14日第003版
    47 朱婧.“社区整合”研究.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48 谭毅溪、石勇.宗族复兴对农村法制建设的影响.江西社会科学.1998(11)
    49 楚燕.社区整合中的团体与差序.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16)
    1.李晓霞.甘南州藏族家庭婚姻制度研究[M].兰州大学1988年硕士学位论文
    2.魏贤玲.卓尼藏族研究[M].兰州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3.王秋花.细节变异与地方认同——以拉不愣山神祭祀仪式为例[M].兰州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4.聂家昕.山神崇拜与村落社会认同[M].上海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5.蒋俊.帝国边陲:桂西土司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M].厦门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6.邱霞.川西藏牧民村落社区的建构[M].四川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7.贾霄峰:藏区土司制度研究[M].兰州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