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戏剧中的日常生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现代戏剧研究虽然在史料的整理、史实的梳理以及剧作家和剧作品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但由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所激发的深入而犀利的理论思考和文本分析却乏善可陈。因此,本文并不旨在对20世纪中国现代戏剧进行“史”的研究或整体性特征的研究,而是在现代性这一大的文化背景中,通过引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视野,进而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去观照中国现代戏剧与日常生活之间所呈现出的辩证性想像关系,即一方面揭示出戏剧人物和剧作家在接受已成为日常生活重要内容的现代性事物和价值的过程,另一方面指出这一过程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中呈现的日常生活建构了人们对现实日常生活的想像与认同。再者,日常生活本身也是一个具有辩证意义的存在,一方面,日常生活恰如众多的批判者所言,是沉闷无聊、琐碎平庸、单调乏味的;另一方面,除了具有压抑性的一面,日常生活也存在颠覆性的一面。
     在文学所有的文类中,戏剧与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又最为接近,而且中国现代戏剧更是在现代性的背景下直接诞生于城市中,并首先开始对现代日常生活予以表现。此后,它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在20世纪中国“启蒙”和“革命”两种强大的话语下表现得爱恨交织、若即若离,并诞生了很多现代戏剧的经典。对这一关系的探讨是必要的,同时也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本文以“五四”时期、左翼时期、延安时期、“十七年”时期、文革时期、新时期等重要的历史节点为参照,以各个时期中具有代表性的戏剧创作为研究对象,以日常生活理论中的“横向超越”和“纵向超越”两条线索为方法依据来展开论述。全文分为六个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论证本文选题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首先指出为何选择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作为方法论依据,为何选择中国现代戏剧作为研究对象,以及阐明二者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点;其次是概述本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本文选题的理论出发点和研究基础;最后说明本文写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以及全文的逻辑结构。
     第二部分即论文第一章为全文的理论基础部分,即提出日常生活何以成为一个理论问题。其中又分为三个小部分:首先从总体上指出日常生活作为现代性问题的危机与症候,从现代性的既成事实、启蒙话语的扩张以及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反思等角度梳理西方各思想家如席勒、黑格尔、海德格尔、韦伯、西美尔、列斐伏尔等的理论观点;其次尝试着提出一个对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新的研究思路,即日常生活中的“横向超越”与“纵向超越”,并结合诸思想家的理论观点论证其可能性;再次,带着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视野进入中国语境,20世纪的中国无疑也经历着现代性的巨变与日常生活的深刻转型,因此可以通过对几个重要的历史节点的考察去分析20世纪中国文学对日常生活的想像及其嬗变,如“五四”作家对日常生活问题域的开启、左翼文人对日常生活的激进想像、建国之后政治对日常生活的殖民化以及新时期以来对日常生活的沉迷状态等。
     第三部分即论文的第二章开始将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引入对中国现代戏剧的研究。其中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对早期中国现代话剧创作之文化身份的考察,通过分析城市化过程中的物质性成分以及形成的对日常生活的表征,指出中国现代话剧在其诞生初期就天然地带有的一种文化品格,即“生于城市,表现日常”;其次是对从左翼到“文革”这一大段历史时期中由于政治权力的规约所形成的反日常生活的艺术实践,对日常生活范畴的政治化、阶级化和革命化,以及对文艺服从于政治的强调,是这一时期戏剧实践的典型特征;最后是对新时期以来在城市日常生活再度崛起的历史条件下,无论是80年代远离日常、代表精英立场的现代派探索剧,还是90年代贴近日常、代表大众立场的流行文化现象,虽然仍有相当剧作家保持着高度的创作热情,但都不可避免地将中国现代戏剧导向了衰微的命运。
     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尝试对现代戏剧进行具体的文本细读与分析的批评实践。第三章在日常生活批判之“纵向超越”的线索之内进行考察,分别选取了“五四”时期以胡适《终身大事》为代表的“娜拉剧”、30年代曹禺的《日出》、“十七年”时期以丛深《千万不要忘记》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教育剧、“文革”时期以《白毛女》为代表的革命样板戏等戏剧文本进行细致的分析与解读。在这些文本实践中,剧作家或剧中主角面对单调乏味、机械重复的现代日常生活总是试图在日常生活之外或之上寻求一个想像的或审美的乌托邦,并在其间确立一种高下、优劣的等级关系,低级的日常生活是需要被一个高级的理念所不断克服或超越;第四章则是在日常生活批判之“横向超越”的线索之内进行考察,分别选取了“五四”时期以丁西林《一只马蜂》为代表的喜剧、30年代夏衍的《上海屋檐下》与“十七年”时期老舍的《茶馆》,在这些文本实践中不同于“纵向超越”的思路,剧作家或剧中的角色主要不是在日常生活之上寻找诸如政治、审美或艺术性的超越方式,而是努力发掘日常生活本身的积极面,力图在其内部寻找审美超越或抵抗的可能性,如丁西林的言说的艺术、上海弄堂空间中普通市民的抵抗艺术以及老舍在《茶馆》中所流露出的强烈的怀旧情绪等。
     余论是全文的第六部分,最后再从宏观的层面上探究现代戏剧中的日常生活体验及其对现代性的建构。一方面是20世纪以来科学话语与物质话语的扩张,导致现代日常生活的单调乏味;另一方面又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语境,造成很长一段时间中革命现代性对日常生活中大众对物质欲望的压抑。同时中国现代戏剧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不间断地朝向着现代民族国家之想像与建构的目标而努力。这些都是现代戏剧之现代性的重要维度。
Although researches of Chinese modern drama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 on the collecting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the combing of historical facts and the study of playwrights and their works, the deep and sharp theoretical thinking and text analysis caused by everyday life critical theory was rarely put forward. Therefore, this study does not aim at studying the historical facts of the20th century Chinese modern drama and its integrity, but analyzing the dialectical imaginative relationship shown in Chinese modern drama and everyday life under concret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the great background of modernity from the aspect of everyday life critical theory. On the one hand, this study reveals the process of accepting modernit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everyday life and admitting its value by the roles in the drama and playwrights; on the other hand, it indicates that this process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in China's modernization process, and the everyday life presented in the drama constructs people's imagination and identity to the real everyday life. Moreover, the everyday life itself is an existence which is full of dialectical meaning because of its trivialness seen from some critics on the one hand and its subversive side on the other hand.
     In all the literature genres, drama has the closest relationship with everyday life. This statement can be fully proved by Chinese modern drama which was born in city directly in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ity and firstly played the modern everyday life out. Since 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drama and everyday life was elaborated like love hate intertwined and brinkmanship under two powerful words of "enlightenment" and "revolution" in the20th Century, and many modern classic dramas were born in that perio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meaningful and valuable to discuss this relationship. This article aims at studying the representative plays in different specific historical period:"May4th Movement" period, left-wing period, Yanan period,"17years'Age", 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the time after that, and develops its discussion under the two clues of "horizontal transcendence" and "vertical transcendence" from everyday life theory. The full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part of introduction mainly argues 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of the selected title. Firstly, it tells the reasons why the everyday life critical theory was chosen as the basis of methodology and why the Chinese drama was chosen as research object, and expound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ir interrelationship. Secondly, it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condition on the selected subject at home and abroad, points out the theoretical starting point and research basis. Finally, it illustrate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meaning of this study and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full text.
     The second part (Chapter One) is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which puts forward the reason why everyday life can be seen as a theoretical issue. This part is subdivided into three small parts: firstly, it points out the crisis and symptoms of everyday life as a problem of modernity from the overall, and combs the theoretical viewpoints of some western thinkers like Angle Schiller, Hegel, Martin Heidegger, Webb, Simmel, Henry Lefebvre, etc.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accomplished facts of modernity, the expansion of enlightenment words and the reflection to modernity from post-modernity. Secondly, it tries to propose a new research idea to study everyday life critical theory, that is, the "horizontal transcendence" and "vertical transcendence" of everyday life, and demonstrates its possibility with the theory of many thinkers. Thirdly, seen the Chinese context from the aspect of everyday life critical theory, in the20th Century China was also experiencing the great changes of modernity and the profound transformation of everyday life. So it is possible to investigate the imagination and change to everyday life of the20th Century's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some certain important historical nodes. For instance, the start of everyday life domain by the "May4th Movement" writers, the radical imagination of everyday life from left-wing scholars, the colonization of everyday life by politics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addicted state to everyday life after 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etc.
     The third part (Chapter Two) begins to bring the everyday life critical theory into the study of Chinese modern drama. It is sub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First of all, it is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early Chinese modern drama. Through analyzing the materiality during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its characterization to everyday life,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Chinese modern drama has owned a natur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 in the early years since it was born, namely "it is born in the city and it represents everyday life". Next, the emphasis on the art practice of anti-everyday, the politicization, deeper division in class and revolutionization, and the subordination from art to politics caused by the constriction of political power during the long period between left-wing and 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was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 of drama practice in that period. In the last part, the author indicates that after 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under the historical situation of city everyday life's reemerge, whether the modernist explore play that is far away from everyday life representing the position of elites in the1980s or the popular culture phenomenon that is close to everyday life represen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public in the1990s, although there were still considerable number of playwrights keeping high creative enthusiasm, they could not stop Chinese drama from being driven into the fate of declination.
     The fourth and the fifth part are the main body of the paper which intend to interpret and analyze some modern plays in detail. Chapter Three investigates this plays from the "vertical transcendence" of everyday life critical theory, chooses the "Nora play" represented by Hu Shih's "The Juvenizer" in the period of "May4th Movement", Tsao Yu's "Sunrise" in the1930s, the socialist education play represented by Cong Shen's "Never Forget" in "17years'Age" and the revolutionary model opera represented by "The White Haired Girl" in the period of 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respectively as analyzing objects. In these plays, facing the boring and mechanical repeated everyday life, the playwrights or the protagonists always try to search an imaginary or aesthetic utopia beyond everyday life, and establish a kind of hierarchical relationship:the lower-level everyday life is continuously overcome and went beyond by higher-level concept. Chapter Four investigates plays within the clue of "horizontal transcendence". It selects the comedy in the period of "May4th Movement" represented by Ding Xilin's "A Hornet", Xia Yan's "Under the Roofs of Shanghai" in the1930s and Lao She's "Teahouse" in the "17years'age" as objects. Unlike the idea of "vertical transcendence", the playwrights and protagonists do not search political, aesthetic or artistic transcendence out of everyday life, but make effort to discover the positive side of everyday life itself, trying to find the possibility of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of resistance in it. Like Ding Xilin's narrative art, common people's resistant art in Shanghai lanes and the strong nostalgia emotion shown in "Teahouse", etc.
     The sixth part is the remaining discussion which explores the everyday life experience in modern drama and its construction of modernity from the macro level. On the one hand, the expansion of scientific words and material words lead to the tediousness of everyday life since the20th Century; on the other hand, Chinese special historical context caused a long-time suppression to people's material desires from revolutionary modernity in everyday life. Meanwhile, Chinese modern drama has been continuously working towards the imagin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modern national country since its birth. These are all important dimensions to measure the modernity of modern drama.
引文
1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98页。
    1详见傅谨《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史的对象与方法——兼与<中国现代戏剧史稿>商榷》、《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追求》。
    2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文化透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1页。
    3 Henri Lefebvre,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London:Verso,1991,p.97.
    1[英]托尼·贝内特:《现代文化事实的发明》,《文化研究》(第六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56页。
    2[英]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王宏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93页。
    1周宪:《日常生活批判的两种路径》,《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1期。
    2[匈牙利]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页。
    1[英]戴维·英格利斯:《文化与日常生活》,张秋月、周雷亚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第114、118页。
    1[英]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王宏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58-59页。
    1[匈牙利]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
    2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文化透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3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4李小娟主编:《走向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5王晓东:《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6王国有:《日常思维与非日常思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7杨威:《中国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文化透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1陈学明、吴松、远东主编:《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列斐伏尔、赫勒论日常生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2主要有列斐伏尔:《美学概论》,杨承寅、姚岳山译,北京:朝花美术出版社,1957年;现代文艺理论译丛编辑部编:《勒菲弗尔文艺论文选》,北京:作家出版社,1965年。
    3刘怀玉:《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4吴宁:《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哲学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5赵司空:《中介与日常生活批判——卢卡契文化哲学研究》,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
    6[英]约翰·史都瑞:《文化消费与日常生活》,张君玫译,台北:巨流图书有限公司,2005年。
    7[英]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王宏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8[法]米歇尔·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方琳琳、黄春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9[法]鲁尔·瓦纳格姆:《日常生活的革命》,张新木、戴秋霞、王也频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英]戴维·英格利斯:《文化与日常生活》,张秋月、周雷亚译,武桂杰、苑洁译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
    2周宪:《日常生活的“美学化”——文化视觉转向的一种解读》,《哲学研究》,2001年第10期。
    3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4[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5[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彭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6[美]理查德·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审美经验和生活艺术》,彭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艾秀梅:《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1页。
    2周宪:《日常生活批判的两种路径》,《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1期。
    3周宪:《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研究》,2000年第11期。
    4陆扬:《超越日常生活》,《文艺争鸣》,2009年第5期。
    5陆扬:《何以批判日常生活》,《学术月刊》,2008年第9期。
    6陆扬:《列斐伏尔:文学与现代性视野中的日常生活批判》,《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7南帆:《文学性、文化先锋与日常生活》,《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2期。
    8吴飞:《“空间实践”与诗意的抵抗——解读米歇尔·德·塞图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2期。
    9张贞:《“日常生活”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0艾秀梅:《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11唐小兵:《蝴蝶花影惜分飞——漫话“现代性”》,《读书》,1993年第9期。
    12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4页。
    1蓝爱国:《解构十七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朱周斌:《怀疑中的接受:张恨水小说中的现代日常生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3彭梅芳:《中唐文人日常生活与创作关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4兰爱国:《日常生活:喧嚣与拯救——二十世纪文学的“现代性”历程》,《文艺争鸣》,1997年第6期。
    5张未民:《一个“生活”主题的诗歌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5期。
    6艾秀梅:《日常生活的消极抵抗——读<红楼梦>第五十八回到第六十三回》,《名作欣赏》,2005年第12期。
    7张慧敏:《文学与日常生活的辩证想像——论鲁迅小说对日常生活的书写》,《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8张慧敏:《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日常生活想像及其嬗变》,《求索》,2012年第1期。
    1刘怀玉:《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40页。
    2陆扬:《何以批判日常生活》,《学术月刊》,2008年第9期。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502-503页。
    2[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51页。
    1[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吴燕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95页。
    2[匈]阿格妮丝·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87页。
    3 Michael E.Gardiner, Critical of Everyday Lif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eledge,2000, p.130.
    1刘怀玉:《列斐伏尔与二十世纪西方的几种日常生活批判倾向》,《求是学刊》,2003年第5期。
    2 Henri Lefebvre, Critical of Everyday Life, volume 1, Trans.by John Moore, London:Verso,1991, p.97.
    3[英]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王宏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93页。
    1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3页。
    2[德]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郜元宝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77页。
    1艾秀梅:《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7页。
    2[匈]乔治·卢卡契:《审美特性》第一卷,徐恒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34页。
    3[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珂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3页。
    4[匈]乔治·卢卡契:《审美特性》第一卷,徐恒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1页。
    1[匈]卢卡契:《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上卷一社会存在本体论引论》,[德]本泽勒编,白锡垫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第37页。
    2[匈牙利]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页。
    3[匈牙利]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17页。
    4[匈牙利]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72页。
    5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0页。
    1[匈牙利]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页。
    2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04页。
    3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30页。
    4[英]戴维·英格利斯:《文化与日常生活》,张秋月、周雷亚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第115页。
    1[英]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王宏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2、23页。
    2[英]戴维·英格利斯:《文化与日常生活》,张秋月、周雷亚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第4页。
    3[英]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王宏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59页。
    4[德]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刘小枫编,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3页。
    5[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吴燕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98页。
    1[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吴燕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207页。
    2艾秀梅:《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3页。
    3[英]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王宏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50页。
    4[英]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王宏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04-105-119页。
    5 Michael E.Gardiner, Critical of Everyday Lif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eledge,2000, p.34.
    6[英]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王宏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04页。
    7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北京:2005年,第425-426页。
    1 Henri Lefebvre, Critical of Everyday Life, volume 1, Trans. by John Moore, London:Verso,1991, p.129.
    2[英]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王宏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89页。
    3刘怀玉:《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234-235页。
    1 Michael E. Gardiner, Critical of Everyday Lif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eledge,2000, pp.97-98。
    2[德]莱纳·温特:《无规则的时间与后现代生活:作为批评理论的文化研究——后现代日常生活中的反抗社会性》,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编:《身份、叙事与当代中国经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01-102页。
    1[英]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王宏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50-251页。
    2[法]米歇尔·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方琳琳、黄春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7页。
    1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2页。
    1艾秀梅:《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2页。
    2[匈]乔治·卢卡契:《审美特性》第一卷,徐恒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1页。
    3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新青年》第2卷4号,1916年12月1日。
    4详见张竞生:《美的人生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1志摩:《生活》,《新月》月刊第2卷第3号,1929年5月10日,后收入《猛虎集》。
    2李金发:《生活》,《微雨》,北京北新书局,1925年,第86页。
    3张未民:《一个“生活”主题的诗歌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6期。
    1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121页。
    2参见拙文:《文学与日常生活的辩证想像——论鲁迅小说对日常生活的书写》,《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1张爱玲:《自己的文章》,《流言》,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2茅盾:《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9页。
    3蒲风:《生活》,《蒲风诗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2011年。
    1何其芳:《多少次呵我离开了我日常的生活》,蓝棣之、龚远会主编:《何其芳作品新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68页。
    2张未民:《一个“生活”主题的诗歌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6期。
    1[匈牙利]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4页。
    2张未民:《一个“生活”主题的诗歌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6期。
    1李洁非:《典型文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164页。
    1于坚:《何谓日常生活——以昆明为例》,《相遇了几分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22-223页。
    2张未民:《一个“生活”主题的诗歌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6期。
    1胡耀邦:《在剧本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报》,1981年第1期。
    1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日常生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37页。
    2车前子:《日常生活》,伊沙编《被遗忘的经典·诗歌卷》,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212页。
    1蓝蓝:《让我接受平庸的生活》,《上海文学》,1997年第10期。
    1刊载于1929年5月5日《现代戏剧》第1卷第1期。
    2刊载于1919年3月15日《新青年》第6卷第3期。
    3马俊山先生在其最新的研究成果《演说与中国话剧之发生考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4期)中认为中国话剧并非真正的舶来品,而是一种在本土上发生的新兴民族戏剧,它脱胎于晚清的戏曲改良运动,与当时极其盛行的“演说”有着天然的联系。对此,笔者认为还值得商榷。
    4傅谨先生在论及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追求时,更强调包括中国传统戏曲在内的作为整体的中国戏剧,认为话剧的诞生与发展并不足以代表戏剧在二十世纪的现代化进程,现当代戏剧史有意识地忽略了国剧的存在,中国戏剧的现代化进程也被片面地理解为话剧的引进和发展的过程。对此,笔者也认同。然而,笔者认为,不如将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理解为代表中国传统的戏曲和从西方舶来的话剧两条现代性线索,它们有着不同的内涵与追求,都需要认真地去考察。因此,本文考察话剧的现代性并不代表否认戏曲在二十世纪的现代性追求。详见傅谨《十世纪中国戏剧史的对象与方法一一兼与<中国现代戏剧史稿>商榷》、《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追求》等。
    5[美]路易·沃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主义》,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42页。
    1唐振常:《市民意识与上海社会》,《上海研究论丛》,1992年第7辑。
    2[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页。
    3见张若谷《现代都会生活象征》,转引自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7页。
    1洪深:《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影印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33-34页。
    2洪深:《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影印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61页。
    3傅谨先生曾列举一些具体数字来说明这一事实,详见傅谨:《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追求》,《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注释4。
    4栾梅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生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8页。
    1洪深:《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影印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35页。
    2洪深:《从中国的新戏说到话剧》,《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文精华·戏剧卷》,王钟陵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02页。
    3《戏剧》在1921年10月出满6期,后民众戏剧社解体,由上海迁往北京,成为“新中华戏剧协社”之社刊,又出了4期。
    4《剧刊》从1926年6月10日起,至9月23日终,共出15期。
    5探讨戏剧剧场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不是本文的主旨,关于此问题可参考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卢向东《中国现代剧场的演进——从大舞台到大剧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1因澳门地理位置相对偏远,远离内地,与内地的各种文化交流也相对较少,因此岗顶剧院长久以来不为人所知。
    2兰心剧场于1867年建成,3月1日举行首场演出,小久毁于火灾,1874年1月27日重新开张,后在
    电影业的冲击下于1931年扩建为新兰心大剧院。1907年,春阳社曾在此演出《黑奴吁天录》,反响空
    前。
    3卢向东:《中国现代剧场的演进——从大舞台到大剧院》,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25-38页。
    4傅谨:《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与本土化》,《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5马俊山:《演剧职业化运动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37页。
    1钱玄同:《随感录》,载《新青年》5卷1号,1918年。
    2傅斯年:《戏剧改良各面观》,载《新青年》,5卷4号,1918年。
    3余上沅:《国剧运动》,转引自《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影印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76页。
    4[匈牙利]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页。
    1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6页。
    2洪深:《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影印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23页。
    3洪深:《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影印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44页。
    4张庚:《中国话剧运动史初稿》,载《戏剧报》,1954(7)。
    1[英]戴维·英格利斯:《文化与日常生活》,张秋月、周雷亚译,武桂杰、苑洁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第163页。
    2马俊山:《演剧职业化运动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38页。
    1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页。
    1[匈牙利]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4-95页。
    2朱寿桐:《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戏剧的产生、辉煌及其终结》,《朱寿桐论戏剧》,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第13页。
    1洪深:《从中国的“新戏”说到“话剧”》,《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戏剧卷》(1919-194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6页。
    2郑伯奇:《中国戏剧运动的进路》,《郑伯奇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第225页。
    3周扬:《论<雷雨>和<日出>》,《周扬文论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531页。
    1[瑞典]奥维·洛夫格伦、乔纳森·弗雷克曼:《美好生活:中产阶级的生活史》,赵丙祥、罗杨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页。
    1[德]彼得·伯格尔:《文学体制与现代化》,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5-166页。
    2李洁非、杨劫:《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4页。
    3参见本章第一节。
    4李洁非、杨劫:《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42页。
    5李洁非、杨劫:《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3页。
    1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93页。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65-866页。
    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60页。
    4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60-861页。
    1参见本文第一章第二节: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的两种路径。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61页。
    3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周扬文论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385页。
    1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19页。
    2马驰:《马克思主义美学传播史》,桂林:漓江出版社,2001年,第6页。
    1刘怀玉:《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35页。
    2刘怀玉:《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32页。
    1关于此次探讨的过程不在本文论述范围之内,详细情况可参见中国戏剧出版社编辑部主编:《戏剧观争鸣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
    1[西班牙]奥尔特加·伊·加塞特:《艺术的去人性化》,莫娅妮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11页。
    2[西班牙]奥尔特加·伊·加塞特:《艺术的去人性化》,莫娅妮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18页。
    1蔺海波:《90年代中国戏剧研究》,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4页。
    2胡骁:《话剧观众:怎奈得“水土流失”》,原载1996年《光明日报》,转引自成葆德主编:《中国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弘扬》,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页。
    3宋强:《人民记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43页。
    4喻国明:《媒介的市场定位》,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第65页。
    5[英]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5页。
    1刘少文:《1872-2008中国的媒介嬗变与日常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版社,2010年,第297页。
    1唐小兵:《蝶魂花影惜分飞——漫话现代性》,《读书》,1993年第5期。
    2乔焕江:《日常生活转向与理论的“接合”——从“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说起》,《文学评论》,2011年第3期。
    1转引自鲁迅:《<奔流>编校后记》,《鲁迅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71页。
    2傅斯年:《白话文学与心理的改革》,载胡适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影印版,第206页。
    3周云龙:《越界的想像:跨文化戏剧研究(中国,1895—1949))),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7页。
    4阿英:《易卜生的作品在中国》,《阿英全集》第2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821页。
    5向培良:《中国戏剧概评》,上海:上海泰东书局,1929年,第13页。
    6洪深:《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导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影印版,第48页。
    1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载《新青年》第2卷第6号;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载《新青年》第2卷第4号;李大钊:《孔子与宪法》,载《甲寅》日刊,1919年1月30日,等等。
    2[美]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页。
    1[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子平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4页。
    2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页。
    3胡适:《终身大事》,载《新青年》第6卷第3号,1919年3月15日。后面出自该剧的引文不再另注。
    1[英]戴维·英格利斯:《文化与日常生活》,张秋月、周雷亚译,武桂杰、苑洁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第163页。
    2详见宋剑华:《错位的对话:论“娜拉”现象的中国言说》,《文学评论》,2011年第1期。
    1《终身大事》原作中的“序”和“跋”在收入洪深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时均被删去。
    2胡适:《终身大事·跋》,北京大学等编:《独幕剧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12页。
    3洪深:《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导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影印版,第22-23页。
    4周云龙:《越界的想像:跨文化戏剧研究(中国,1895—1949)》,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5页。
    5甘南引:《中国青年婚姻问题调查》,《社会学杂志》第2卷第2、3号合刊,1924年5月。转引自陈蕴茜、叶青:《论民国时期城市婚姻的变迁》,《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6期。
    1周慧玲:《表演中国:女明星,表演文化,视觉政治,1910—1945》,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第242页。
    2胡适:《李超传》,《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82-591页。
    3凌云岚:《五四时期湖南女性作家的生存空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5期。
    4《对赵女士自杀的批评》(16日)、《赵女士的人格问题》(18日)、《婚姻问题警告男女青年》(18日)、《“社会万恶”与赵女士》(21日)、《非自杀》(23日)、《恋爱问题——少年人与老年人》(25日)、《打
    破媒人制度》(27日)、《婚姻上的迷信问题》(28日)。
    1转引自陈蕴茜、叶青:《论民国时期城市婚姻的变迁》,《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6期。
    2耿云志:《胡适年谱》,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82页。
    3张爱玲:《走!走到楼上去》,《流言》,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83页。原载于1944年4月上海《杂志》第13卷第1期。
    1谢迪克:《一个异邦人的意见》,原载天津《大公报》,1936年12月27日。
    1曹禺同田本相谈话记录,1982年5月26日。田本相:《曹禺传》,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年,第192页。
    2作者自述他为了写《日出》第三幕,曾多次出入于“鸡毛店”(北方最破烂的下等客店)访问,并险遭不测。参见曹禺《日出·跋》。
    1[法]亨利·勒菲弗:《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00页。
    2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5页。
    1曹禺:《日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328页。
    2钱理群:《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0页
    3缪军容:《<日出>的空间政治与身体叙事》,《艺术百家》,2011年第4期。
    1缪军容:《<日出>的空间政治与身体叙事》,《艺术百家》,2011年第4期。
    2曹禺:《日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194页。
    1详见本文第一章。
    2钱理群:《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1页。
    3曹禺:《日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194页。
    1曹禺:《日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194页。
    2[法]亨利·勒菲弗:《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2页。
    3钱理群:《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1页。
    4详见本文第二章第一节。也可见拙文:《城市日常生活的质询及其表征的形成——论中国早期话剧创作的文化身份》,《社会科学家》,2011年第5期。
    1曹禺:《话剧的新收获——<千万不要忘记>观后感》,《文学评论》,1964年第3期。
    1贾霁:《新人新事新主题——谈1963年话剧创作的几点收获》,原载《戏剧报》1964年第2期,第7页。
    2郭志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下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9页。
    3毛泽东:《对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公报稿的批语和修改》,《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196-197页。
    1丛深:《<千万不要忘记>主题的形成》,《戏剧报》,1964年第4期。
    2丛深:《<千万不要忘记>主题的形成》,《戏剧报》,1964年第4期。
    3唐小兵主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8页。
    4唐小兵主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8页。
    1刘怀玉:《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192页。
    2陈耘:《年青的一代》,《上海戏剧》,1963年Z1期。
    1丛深:《千万不要忘记》(《祝你健康》),《剧本》,1963年11-12期。
    2唐小兵主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1页
    3蓝爱国:《解构十七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36页。
    4蓝爱国:《解构十七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17页。
    1蓝爱国:《解构十七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页。
    2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38页。
    3[法]尚·布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6页。
    4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31页。
    1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人民文学》,1950年第1卷第3期。
    2丛深:《千万不要忘记》(《祝你健康》),《剧木》,1963年11-12期。
    1陈涌:《萧也牧创作的一些倾向》,《人民日报》,1951年6月10日。
    2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33页。
    1陈耘:《年青的一代》,《上海戏剧》,1963年Z1期。
    2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50页。
    3[匈]乔治·卢卡契:《审美特性》(第一卷),徐恒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27页。
    1唐小兵主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3页。
    2陈耘:《年青的一代》,《上海戏剧》,1963年Z1期。
    1张爱玲:《流言》,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2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2页。
    1汪晖:《死火重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50页。
    2[法]吉尔·德勒兹、菲利克斯·迦塔利:《什么是哲学》,张祖建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93页。
    3王一川:《中国现代学引论:现代文学的文化维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1页。
    4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387页。
    1唐小兵主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7页。
    2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像(1949-196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74页。
    3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像(1949-196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25页。
    1[美1H.马尔库塞:《工业社会和新左派》,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82页。
    2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82页。
    3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太原: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00页。
    4[美]理查德·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审美经验和生活艺术》,彭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15页。
    1周扬:《在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周扬文论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32页。
    2贺桂梅女士曾就此问题这样谈过:“在德语里面,‘再现’的意思就是演戏、表演,而且萨特还这样说过经济基础是幕后的操纵者,而上层建筑是一个表演的舞台。既然生活本身需要一个意义组织,那当然有一种‘表演’的性质,而戏剧本身就是有一个有意识的表演过程。”详见《文化理论与经典重读——以<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为个案》,《文艺争鸣》2007年第8期。
    1余虹:《“现实”的神话:革命现实主义及其政治意蕴》,《文化研究》第二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第260页。
    2[美]刘康:《全球化/民族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52页。
    3韩毓海:《“漫长的革命”——毛泽东与文化领导权问题(上)》,《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1期。
    1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37页。
    2余虹:《“现实”的神话:革命现实主义及其政治意蕴》,《文化研究》第二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第261页。
    1八部独幕剧除本文中列到的七部外,还有《干杯》(1962,未刊);九部多幕剧分别为《等太太回来的时候》(1939年,四幕喜剧)、《妙峰山》(1940年,四幕喜剧)、《雷峰塔》(1951年,三幕十六场歌舞剧)、《胡凤莲与田玉川》(1954年,五幕十四场古典歌剧)、《牛郎织女》(1959年,舞剧)、《孟丽君》(1959年,六幕话剧)、《老鼠过街》(1960年,七幕十场话剧)、《一个和风细雨的插曲》(1962年,未刊,四幕话剧)、《智取生辰纲》(1962年,未刊,四幕十一场话剧);译作的四部独幕剧分别为《显尼志劳戏剧的一幕——买圣诞礼物》(1924,原著奥地利的显尼志劳)、《十二镑钱的神情》(1962年,原著英国的巴蕾)、《上了锁的箱子》(1962年,原著英国的麦斯非尔德)、《一代天骄——拿破仑》(1964年,原著英国的萧伯纳);一部多幕剧为《罗森堡夫妇》(1955年,原著英国的伊立克·派司与威廉·白兰德)。
    2庄浩然:《在幽默讽刺的笑声中再现现实——谈丁西林的喜剧风格》,《福建师大学报》,1981年第4期。
    1参见本文第一章第三节。
    2参见拙文:《文学与日常生活的辩证想像——论鲁迅小说对日常生活的书写》,《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3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一节。
    1洪深:《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33页。
    2陈瘦竹:《丁西林的喜剧》,孙庆升编《丁西林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第135页。
    3侍珩:《<西林独幕剧>评》,孙庆升编《丁西林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第100页。
    1参见李欧梵:《张爱玲笔下的日常生活和“现时感”》,季进编《李欧梵论中国现代文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2孔庆东:《试论丁西林剧作的唯美倾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1995年第2期。
    1[法]米歇尔·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方琳琳、黄春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1页。
    1孔庆东:《丁西林剧作“欺骗模式”初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1992年第1期。
    1夏衍:《谈<上海屋檐下>的创作》,会林、陈坚、绍武编《夏衍研究资料》(上),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第181页。
    1孙绍谊:《想像的城市——文学、电影和视觉上海(1927-1937))),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4页。
    2鲁迅:《上海的儿童》,《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580页。
    1[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2页。
    2[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2页。
    3[法]米歇尔·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方琳琳、黄春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6页。
    4[法]米歇尔·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方琳琳、黄春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7页。
    1 Henri Lefebvre: 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 translated by Sacha Rabinovitch,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lishers,1968,pp.35-36,37.
    2孙绍谊:《想像的城市——文学、电影和视觉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5页。
    1[匈牙利]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页。
    2夏衍:《上海屋檐下》,《中华戏剧百年精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374页。
    1[英]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王宏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08页。
    1转引自唐弢《廿年旧梦话“重逢”——再度看<上海屋檐下>的演出》,会林、陈坚、绍武编《夏衍研究资料》,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第532页。
    1刘西渭:《上海屋檐下》,会林、陈坚、绍武编《夏衍研究资料》,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第509页。
    1[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6页。
    2见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李德英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15页。
    3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第23页。
    1林连昆等:《<茶馆>当初险遭禁演的三大罪状》,《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5期。
    2老舍:《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原载《剧本》1958年第5期,收入老舍《我怎样写小说》,北京:文汇出版社,2009年,第122页。
    1老舍:《茶馆》,《中华戏剧百年精华》(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5页。
    2吴兴明:《漂浮的空间:20世纪90年代后的中国都市茶楼》,《思想战线》,2004年第1期。
    3老舍:《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原载《剧本》1958年第5期,收入老舍《我怎样写小说》,北京:文汇出版社,2009年,第121页。
    1周光凡:《<茶馆>的主题真的是“葬送三个时代”吗?》,《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张庚:《<茶馆>漫谈》,克莹、李颖编《老舍的话剧艺术》,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第391页。
    2[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4页。
    3[加拿大]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39页。
    1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3页。
    2老舍:《茶馆》,《中华戏剧百年精华》(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2页。
    1老舍:《茶馆》,《中华戏剧百年精华》(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7页。
    2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3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54页。
    2[法1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440页。
    3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31页。
    1冯客:《民国时期的摩登玩意、文化拼凑与日常生活》,李孝悌主编:《中国的城市生活》,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425页。
    2伍方斐:《现代性:跨世纪中国文学展望的一个文化视角》,《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
    1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38页。
    1[美1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像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页。
    2[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像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7页。
    3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191-192页。
    1张庚:《话剧民族化与旧剧现代化》,王运熙主编《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下册),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35页。原载《理论与现实》1939年第1卷第3期。
    1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171页。
    1蓝爱国:《日常生活诗学:当代文学的阅读与批评》,《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3月,第8卷第1期。
    [1][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珂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阿英:《阿英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以色列]S.N.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旷新年、王爱松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4]艾秀梅:《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像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包亚明、王宏图、朱生坚等:《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包亚明:《游荡者的权力:消费社会与都市文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著:《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0][美]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英]齐格蒙特·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2][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郭国良、徐建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3][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14][英]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范祥涛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15][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郇建立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16][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7][英]齐格蒙特·鲍曼:《作为实践的文化》,郑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8][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19][英]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汪正龙、李永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0][英]托尼·本尼特:《文化与社会》,王杰、强东红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1][德]瓦尔特·本雅明:《写作与救赎——本雅明文选》,李茂增、苏仲乐译,上海:东 方出版中心,2009年版。
    [22][德]瓦尔特·本雅明:《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3][法]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24][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5][美]阿瑟·阿萨·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6][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徐大建、张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7][德]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丁扬忠等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
    [28][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9][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30][英]彼得·布鲁克:《敞开的门:谈表演和戏剧》,于东田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31][法]尚·布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
    [32]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像(1949-196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3]蔡翔:《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34]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35]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1899-1949》,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
    [36]陈学明、吴松、远东主编:《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列斐伏尔、赫勒论日常生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7]陈永国主编:《视觉文化研究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8]程金城:《中国二十世纪文学思潮论》,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39][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0][法]吉尔·德勒兹、菲利克斯·迦塔利:《什么是哲学》,张祖建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41]丁罗男:《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整体观》,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年版。
    [42]丁涛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戏剧卷》,海口:海南出版社,1994年版。
    [43]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4]董健、胡星亮主编:《中国当代戏剧史稿:1949-2000》,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
    [45][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杨渝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6][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47][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钰、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48][美]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9][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50][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51]福柯、哈贝马斯等:《激进的美学锋芒》,周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2][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53][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54][英]戴维·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卢晖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5][德]弗洛伊德:《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张登浩、高兴翔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10年版。
    [56]傅谨:《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版,2004年版。
    [57]高宣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8]高宣扬:《布尔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9]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0][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1][英]安·格雷:《文化研究:民族志方法与生活文化》,许梦云译,高丙中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2]葛飞:《戏剧、革命与都市漩涡:1930年代左翼剧运、剧人在上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3][德]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范劲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4][德]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65][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宋伟杰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66][英]奥斯汀·哈灵顿:《艺术与社会理论——美学中的社会学论争》,周计武、周雪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7][加]琳达·哈琴:《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李杨、李锋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68][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69][英]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70]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1][匈牙利]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2]洪深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影印版。
    [73]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74]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5]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76]胡适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影印版。
    [77]胡星亮:《现代戏剧与现代性》,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78][美]安德列亚斯·胡伊森:《大分野之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后现代主义》,周韵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9]胡志毅:《国家的仪式:中国革命戏剧的文化透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0]黄会林主编:《中国百年话剧史稿·现代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1]黄会林主编、古海慧著:《中国百年话剧史稿·当代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2]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83]会林、陈坚、绍武编:《夏衍研究资料》,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
    [84][英]斯图亚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85][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86][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87][西班牙]奥尔特加·伊·加塞特:《艺术的去人性化》,莫娅妮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
    [88][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9][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一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主义、后现代主义》,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90][美]诺埃尔·卡洛尔:《大众艺术哲学论纲》,严忠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91][英]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张生、赵顺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2]蓝爱国:《解构十七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3]老舍:《我怎样写小说》,北京:文汇出版社,2009年版。
    [94][法]亨利·勒菲弗:《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5]雷达主编、袁薇编选:《中国新时期戏剧研究资料》,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96]李洁非:《典型文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97]李洁非:《典型文坛》,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8]李洁非、杨劫:《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99]李洁非:《解读延安:文学、知识分子和文化》,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版。
    [100][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1][美]李欧梵:《李欧梵论中国现代文学》,季进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102]李小娟主编:《走向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3][美]李孝悌:《恋恋红尘:中国的城市、欲望和生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
    [104][美]李孝悌编:《中国的城市生活》,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105]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06]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07]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108]廖炳惠:《关键词200一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09]蔺海波:《90年代中国戏剧研究》,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110]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11]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112]刘怀玉:《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113][美]刘康:《全球化/民族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4]刘少文:《1872-2008中国的媒介嬗变与日常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5]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16]刘悦笛:《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年版。
    [117][匈]卢卡契:《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上卷一社会存在本体论引论》,[德]本泽勒编,白锡垫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118][匈]乔治·卢卡契:《审美特性》第一卷,徐恒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119]卢向东:《中国现代剧场的演进:从大舞台到大剧院》,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120]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1]陆扬:《后现代性的文本阐释:福柯与德里达》,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22]陆扬:《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23]栾梅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生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4]罗岗:《想像城市的方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5]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6]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7]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8]罗小茗主编:《制造“国民”:1950-1970年代的日常生活与文艺实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年版。
    [129][瑞典]奥维·洛夫格伦、乔纳森·弗雷克曼:《美好生活:中产阶级的生活史》,赵丙祥、罗杨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30]马驰:《马克思主义美学传播史》,桂林:漓江出版社,2001年版。
    [131][美]H.马尔库塞:《工业社会和新左派》,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32][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3][法国]达尼洛·马尔图切利:《现代性社会学:二十世纪的历程》,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7年版。
    [134]马俊山:《演剧职业化运动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3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37][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8]南帆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139]钱理群:《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0][英]戴维·钱尼:《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史概览》,戴从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41]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选:《中华戏剧百年精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2][法]米歇尔·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方琳琳、黄春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3][法]米歇尔·德·塞尔托:《多元文化素养》,李树芬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4][英]约翰·史都瑞:《文化消费与日常生活》,张君玫译,台北:巨流图书有限公司,2005年版。
    []45][英]菲利普·史密斯:《文化理论——导论》,张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146][美]迈克尔·施瓦布:《生活的暗面:日常生活的社会学透视》,汪丽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7][美]理查德·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审美经验和生活艺术》,彭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8][美]理查德·舒斯特曼:《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程相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149][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彭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50][德]彼得·斯从狄:《现代戏剧理论》,王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1][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五版),常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52][英]J.L.斯泰恩:《现代戏剧理论与实践》,刘国彬等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版。
    [153]孙惠柱:《第四堵墙:戏剧的结构与解构》,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154]孙庆升主编:《丁西林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155]孙绍谊:《想像的城市——文学、电影和视觉上海(1927-1937)》,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56][加拿大]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57]谭霈生:《论戏剧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58]谭霈生:《戏剧本体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59]唐小兵主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60]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1]田本相主编:《中国话剧艺术通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62]田本相:《曹禺传》,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
    [163]田本相:《现当代戏剧论》,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年版。
    [164][法]鲁尔·瓦纳格姆:《日常生活的革命》,张新木、戴秋霞、王也频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65]汪晖:《汪晖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66]汪晖:《死火重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7]汪晖:《别求新声:汪晖访谈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68]王逢振主编:《詹姆逊文集·文化研究与政治意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9]王逢振主编:《詹姆逊文集·现代性、后现代性与全球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0]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71]汪民安、陈永国、张云鹏主编:《现代性基本读本》,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2]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73]汪民安、陈永国主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74][美]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李德英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5]王国有:《日常思维与非日常思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76]王晓东:《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77]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
    [178]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9]王一川:《中国现代学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80]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81]王钟陵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文论精华·戏剧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82][德]沃尔夫冈·韦尔施:《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洪天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83][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184][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85][英]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丁尔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186][英]雷蒙德·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187][英]雷蒙德·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王尔勃、周莉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88][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89][英]朱利安·沃尔夫雷斯编著:《21世纪批评述介》,张琼、张冲译,南京:南京大学 出版社,2009年版。
    [190]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91]吴宁:《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哲学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92][英]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93][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194][德]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刘小枫编,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195]向培良:《中国戏剧概评》,上海:上海泰东书局,1929年版。
    [196]薛毅主编:《西方都市文化研究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97]阎嘉主编:《文学理论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98]杨春时、俞兆平主编:《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99]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200][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201][英]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02][英]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03][英]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商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204][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李杨、任文科、郑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
    [205][英]特瑞·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6]伊沙主编:《被遗忘的经典·诗歌卷》,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207]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文化透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版。
    [208]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
    [209]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10][英]戴维·英格利斯:《文化与日常生活》,张秋月、周雷亚译,武桂杰、苑洁译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
    [211]于坚:《相遇了几分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12]余虹:《革命·审美·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3]余虹:《文学知识学》(余虹文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14][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等编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215][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语言的牢笼:马克思主义与形式》,李自修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16][美]詹姆逊:《布莱希特与方法》,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17][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18][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19]张爱玲:《流言》,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220]张进:《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1]张竞生:《美的人生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222]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23]张贞:《“日常生活”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24]张志忠:《华丽转身——现代性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型》,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25]赵司空:《中介与日常生活批判——卢卡契文化哲学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
    [226]赵毅衡:《建立一种现代禅剧:高行健与中国实验戏剧》,台北:台湾尔雅出版社,1999年版。
    [227]赵勇:《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中国当代媒介文化的散点透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28]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编:《中国话剧百年剧作选》(20卷),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版。
    [229][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子平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30]周慧玲:《表演中国:女明星,表演文化,视觉政治,1910—1945》,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版。
    [231]周宁:《比较戏剧学:中西戏剧话语模式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232]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33]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34]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5]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36]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37]周扬:《周扬文论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238]周云龙:《越界的想像:跨文化戏剧研究(中国,1895-1949)》,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39]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240]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41]朱寿桐:《朱寿桐论戏剧》,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版。
    [242]朱周斌:《怀疑中的接受:张恨水小说中的现代日常生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Bourdieu, Pierre.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
    [2]E.Gardiner, Michael.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London and New York:Rutledge,2000.
    [3]Highmore, Ben. The Everyday Life Reader, London & New York: Rutledge,2002.
    [4]Lefebvre, Henr.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 translated by Sacha Rabinovitch,New Brunswick:Transaction Publishers,1968.
    [5]Lefebvre, Henri. Rhythmanalysis:space, time and everyday life, translated by Stuart Elden and Gerald Moore, London:Continuum,2004.
    [6]Lefebvre, Henri.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Volume 1, translated by John Moore, London: Verso,1991.
    [7]Lefebvre, Henri. Introduction to Modernity, translated by John Moore, London: Verso,1995.
    [8]Light, Andrew & Jonathan. M. Smith. The 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5.
    [9]Mandoki, Katya. Everyday Aesthetics:Prosaics, the Play of Culture and Social Identities, Hampshire & Burlington: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7.
    [1]艾秀梅:《艺术何以源于生活,如何高于生活——从“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角度重新解读》,《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2]艾秀梅:《日常生活的消极抵抗——读<红楼梦>第五十八回到第六十三回》,《名作欣赏》,2005年第12期。
    [3]安葵:《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化与民族化》,《剧影月报》,2002年第3-4期。
    [4][英]托尼·贝内特:《现代文化事实的发明》,《文化研究》(第六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5]董健:《中国戏剧现代化的艰难历程——回顾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文学评论》,1998年第1期。
    [6]董健:《二十世纪中国戏剧:脸谱的消解与重构》,《戏剧艺术》,1999年第6期。
    [7]董健:《迈入21世纪的中国戏剧》,《南方文坛》,2001年第2期。
    [8]傅谨:《政治化、民族化与二十世纪中国戏剧——与董健先生商榷》,《南方文坛》,2001年第5期。
    [9]傅谨:《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与本土化》,《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10]韩毓海:《“漫长的革命”——毛泽东与文化领导权问题(上)》,《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1期。
    [11]孔庆东:《试论丁西林剧作的唯美倾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第2期。
    [12]孔庆东:《丁西林剧作“欺骗模式”初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1992年第1期。
    [13]兰爱国:《日常生活:喧嚣与拯救——二十世纪文学的“现代性”历程》,《文艺争鸣》, 1997年第6期。
    [14]练玉春:《开启可能性——米歇尔·德塞都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15]练玉春:《论米歇尔·德塞都的抵制理论——避让但不逃离》,《河北学刊》,2004年第2期。
    [16]陆扬:《超越日常生活》,《文艺争鸣》,2009年第5期。
    [17]陆扬:《列斐伏尔:文学与现代性视野中的日常生活批判》,《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18]缪军容:《<日出>的空间政治与身体叙事》,《艺术百家》,2011年第4期。
    [19]南帆:《文学性、文化先锋与日常生活》,《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2期。
    [20]南帆:《压抑与解放:日常生活的细节和符号》,《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21]乔焕江:《日常生活转向与理论的“接合”——从“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说起》,《文学评论》,2011年第3期。
    [22]宋剑华:《错位的对话:论“娜拉”现象的中国言说》,《文学评论》,2011年第1期。
    [23]唐小兵:《蝴蝶花影惜分飞:漫话“现代性”》,《读书》,1993年第9期。
    [24]唐小兵等:《文化理论与经典重读——以<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为个案》,《文艺争鸣》,2007年第8期。
    [25]吴飞:《“空间实践”与诗意的抵抗——解读米歇尔·德·塞图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2期。
    [26]吴兴明:《漂浮的空间:20世纪90年代后的中国都市茶楼》,《思想战线》,2004年第1期。
    [27]伍方斐:《现代性:跨世纪中国文学展望的一个文化视角》,《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
    [28]张未民:《一个“生活”主题的诗歌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5期。
    [29]周宪:《日常生活批判的两种途径》,《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1期。
    [30]周宪:《日常生活的“美学化”——文化“视觉转向”的一种解读》,《哲学研究》,2001年第10期。
    [31]周宪:《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研究》,2000年第11期。
    [32]庄浩然:《在幽默讽刺的笑声中再现现实——谈丁西林的喜剧风格》,《福建师大学报》,1981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