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民教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战时国民教育是中国国民教育发展到抗战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政教合一”、“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合一”是它的基本特征。作为抗战时期教育这一有意义研究对象的一部分,战时国民教育理应获得相应的重视。然而,以往对它的研究关注不够、挖掘不深,有关它的论述不乏以偏概全的成见。实际上,战时国民教育尽管没有取得如战时高等教育一样明显的成效和深远的影响,但它对于抗战年代提升民族精神,赢得抗战胜利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试图在追溯战时国民教育源流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它作为制度确立推进的过程,分析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并作出相对客观的评价。
     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战时国民教育的渊源和内涵。通过对中外国民教育追根溯源的考察,并以广西国民基础教育为具体实例,分析战时国民教育内涵。认为:西方国民教育的含义虽然是不断变化的,但它强调对本国公民民族性的培养却是自始至终的。西方国民教育的产生和彰显分别在法国和德国,民族主义是国民教育思想形成的动力。前者得益与民族国家的兴起,后者则因为民族国家受挫。中国国民教育在引介西方国民教育理论过程中,呈现出近代中国自己的特色。战时国民教育借鉴了西方和中国众多本土教育实验的经验,它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二部分对战时国民教育制度确立和推行的过程进行线性研究。战时国民教育创制,是为了配合“新县制”的实施,它与“抗战建国”并举的政策密切相关,战争的局势要求提升全民抗战的信心,而且建国的根基不能建立在“不知不识、顺帝之则”的国民基础之上,这都是战时国民教育制度创制的动机。战时国民教育在后方普遍推行,中共边区也概莫能外。但由于国共两党对于教育认识的不同以及政党基础的差异,二者倡行的国民教育并不完全一致。随着战争结束及蒋介石政权的失败,战时国民教育转轨并产生两种结局。
     第三部分从战时国民教育指导思想、管理体制、设学模式、配套课程和教材、师资养成五部分对制度进行具体分析。“管教养卫”合一是制度出台的指
    
     F MMMM\坝士字仁沦父
     蛀炕示》)1UIrSno狠
     导思想。为了加强行政效率,战时国民教育实行“三位一体制”和“行政三联
     制”的管理体制。由于战时国民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和失学民众教育两部分,它
     对设学模式和师资养成都有新的要求,并。规定新的课程标准,编写新教材队
     适应战争的时局。
     第四部分从战时国民教育产生的原因、制度的重要特征以及制度评价标准
     儿个角度分析得出自己的思考和评价。战时国民教育是民族主义激发和教育本
     上化的产物。它“政教合一”的做法不是对传统的复归,但它构想将儿童教
     育切成人教育合流,只具理论上的意义而缺乏现实可行性。不能因为制度制定
     者的缘故便否定制度本身。战时国民教育制度虽然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理想
     化倾向,但它为抗战胜利确尽绵薄之力。教育绩效是对它评价的重要指标。
     结语简要分析战时国民教育的价值以及它对现实的借鉴意义。
N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Anti-Japanese War is a special product in the special time. It's basic feature are uniting politic and education tightly , combining children and adult's education together. As a part of education in the Anti-Japanese war which is worth investigating, National Education has many kinds of reason to be paid more attention. But it was neglected for a long time. When there is a phrase or two on it, it is often partial judgment. Actually, even National Education was not as well-known as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Anti-Japanese war , it had done it's duty in strengthen mass' confidence in the war.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track back to National Education's history and tries to give N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s Anti-Japanese War a relatively objective evaluation on the basic of comprehensive study.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s 4 parts except preface and conclusion.
    Part I tries to track back to the history of National Education in and out of China. Even people give many kinds of interpretation to it, one is absolute: it emphasizes mass' national consciousness, especially when a country is in challenge. China's N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s Anti-Japanese War is such a model.
    Part II tries to describe how the system of National Education in Anti-Japanese War came into being and how it carried out. It includes three parts.
    Partlll analyzes the deep thought of National Education in Anti-Japanese War and the content of it .The contents includes administrative system , school design , curriculum and textbook , teacher's training .
    Part IV puts forward my evaluation .from four different angles. Generally speaking ,this kind of education had special significance in special tune : Even though it had many flaws , it still can be treated as an endeavour of educational nativism.
引文
一、档案史料类
    1.教育部秘书处编辑:《教育公报》,1940年第7、8、9、10、11、12、13期。
    2.教育部秘书处编辑:《教育公报》,1941年第5、6合期,21、22合期,23、24合期
    3.教育部秘书处编辑:《教育公报》,1942年第9、10合期,13、14合期,19、20合期
    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5月版。
    5.蒋致远主编:《中华民国第二次教育年鉴》(第一册),台北宗青图书公司1991年影印本。
    6.杜元载主编:《革命文献》第58期,中国国民党党史史料编撰委员会,1972年自刊。
    7.萧继宗主编:《革命文献》,第68期,中国国民党党史史料编撰委员会,1972年自刊。
    二、论著类
    1.朱旭东著:《欧美国民教育理论探源——教育制度意识形态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版。
    2.司琦著:《中国国民教育制度史》,香港三民书局1981年6月版。
    3.吴洪成著:《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4.于述胜著:《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七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
    5.陈立夫著:《战时教育行政回忆》,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3月版。
    6.张正藩著:《近三十年中国教育述评》,台湾正中书局1954年9月版。
    7.郭为藩主编:《中华民国七十年之教育》,台湾广文书局1981年版。
    8.中国教育学会编:《国民教育与现代化》,台湾文景出版社1977年12版。
    
    
    9.蔡保田等著:《国民教育研究》,台湾汉苑图书出版社1975年1月版。
    10.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六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3月版。
    11.田正平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六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版。
    12.董宝良,周洪宇主编《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版。
    13.熊贤君著:《千秋基业——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
    14.余子侠著:《民族危机下的教育应对》,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版。
    16.钱宗范主编:《雷沛鸿的生平与事业》,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版。
    17.熊明安 周洪宇主编:《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版。
    18.忻平著:《1937:沉重的灾难和历史的转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版。
    19.吴俊升著:《战时中国教育》,薛光前编著《八年对日抗战中之国民政府》,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20.李国新等著《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民族主义》,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1年6月版。
    21.罗福惠著:《中国民族主义思想论稿》,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2.张星久著:《中国近代政治思想述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版。
    23.高瑞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7月版。
    24.关志钢著:《新生活运动研究》,海天出版社1999年3月版。
    25.李琪著:《“行政三联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版。
    26.王金鋙,陈瑞云主编:《中国现代政治史(1919—1949)》,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版。
    三、论文类
    1.陈礼江:《国民教育之特质》,《教育通讯》2卷14期。
    2.陈礼江:《中心学校国民学校如何办理社会教育的商榷》,《教育通讯》2卷20期。
    
    
    3.罗廷光:《今后之国民教育》,《教育通讯》2卷23期。
    4.王文新:《新县制下的保学推行问题》,《教育通讯》3卷1期。
    5.李宗黄:《新县制与教育》,《教育通讯》3卷13期。
    6.程时煃:《推行新县制下之教育问题》,《教育通讯》3卷15期。
    7.高践四:《教育和新县制的关系分析》,《教育通讯》3卷22期。
    8.李相勖:《国民教育制度中的三位一体问题》,《教育通讯》3卷22期。
    9.刘百川:《国民教育普及标准的拟定》,《教育通讯》4卷23期。
    10.瞿菊农:《国民教育师资训练的几个问题》,《教育通讯》4卷28期。
    11.洪石鲸:《国民教育实施中的困难问题》,《教育通讯》4卷45,46合期。
    12.胡叔巽:《实行国民教育与推进师范教育运动》,《教育通讯》5卷10,11合期。
    13.余廉:《中心及国民学校应如何办理社教》,教育部国民教育司湖北省教育厅合编《国民教育指导月刊》,1卷2期。
    14.董宗海:《怎样发挥三位一体制的真精神》,《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广西省教育厅合编《国民教育指导月刊》1卷2期。
    15.苏希洵:《推行国民教育与革新政治风气》,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广西省教育厅合编《国民教育指导月刊》,1卷12期。
    16.顾树森:《各省市县推行国民教育注意要点》,教育部国民教育司湖南省教育司合编《国民教育指导月刊》,1卷2期。
    17.余子侠:《国民政府抗战时期教育政策的形成及其决策心理》,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1998年2期。
    18.陈杏年:《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教育政策述评》,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5年2期。
    19.于述胜:《论民国时期教育制度的评价尺度及其发展逻辑》,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1999年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