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以广州市新一轮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为案例,实证研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如何加强和创新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的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
     文章在导论中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管理的复杂性和困难性不断加大,要求我们要用创新的思维和手段,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创新,从理论和实践上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然后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分析了本课题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介绍了以实证为主、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分析了有关基层社会管理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对当代中外社会管理的思想进行了梳理,将其分为六大视角下的社会管理思想:即“自由主义”视角、“国家干预主义”视角、“利益攸关者共同治理”视角、“政府服务”视角、“行政生态视角”以及“技术应用”视角下的社会管理思想六大类,并从中选取行政生态和共同治理视角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
     第二章研究了我国基层社会管理的实践、问题与发展。首先介绍了我国在建国后社会管理实践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析了我国当前基层社会管理存在的行政型、自治型、混合型等三种社区制模式。然后介绍了我国基层社会管理的组织形式与架构,包括社区居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市辖区等形式的历史沿革、性质、职能定位、在社会管理中的角色和作用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分析提出了以人为本、服务导向,协调发展、环境适应,扩大参与、居民自治,明晰职责、完善法制,渐进调适、科学创新等5项基层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提出加大基层居民参与力度、加强基层管理法制建设、明确基层管理主体职责、健全基层社会服务功能、培育发展基层社会组织等5项工作重心。本章最后重点分析我国基层社会管理实践的4种具体模式,包括上海市为代表的行政主导模式、沈阳市为代表的社区自治模式、武汉市江汉区为代表的多方参与模式、深圳市盐田区为代表的议行分离模式,并对这4种典型模式进行比较和分析,为下文研究的广州市新一轮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所形成的“广州模式”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
     第三章对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地区)基层社会管理模式进行了论述和比较研究,分析出了一套可供广州市新一轮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和我国基层社会管理借鉴的经验:一是奉行“以人为本”的基层社会管理理念;二是建立服务导向的基层社会管理机制;三是完善基层社会管理的法规制度体系;四是打造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自治模式;五是以电子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六是大力培育基层社会管理的第三部门。
     第四章以广州市2009开始的新一轮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为案例,阐述了广州市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背景、指导思想和目标,分析了试点工作开展前存在的问题,试点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以及下一步深入改革的方案,并以其中7条试点街道的创新工作为具体案例进行了讨论,包括海珠区沙园街“三中心一队伍”模式、江南中街“楼宇党支部+十分钟服务圈”模式、琶洲街“社区工作站+绩效考核”模式,越秀区北京街“社区信息化助力”模式,白云区京溪街“与市场组织合作”模式、同德街“专业社工介入”服务模式、三元里街“多元主体参与”服务模式。这7个案例是广州市新一轮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典型工作体现,其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在微观层面反映了广州创新的理论基石、工作思路和改革效果,为下一章对前期试点工作和下一阶段改革工作开展的分析研究提供了具体、直接的第一手资料。
     第五章着重对广州市案例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分析了试点工作的特点和成效:整合管理服务职能、构建“三位一体”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打造多元主体的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街道社区的软件硬件服务环境,整合各类社区资源、形成社区服务的“协同共赢”合作机制等。然后分析了下一步工作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包括“重心下移”在制度设计上的争议,“三中心一队伍”在功能定位上的争议,“重心下移”与减员增效的目标困局,“政府购买服务”全面实施的供需矛盾,以及“议行分设”模式下居民参与度不足的困局。通过研究,提出了广州市为实现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目标而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层面的问题:一是分级分类,市、区、街的合理分权;二是重心下移,区级职能部门的“落地”;三是回到原点,街道办事处的“归位”;四是多方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的协同,五是夯实基础,城市电子化环境的完善。
     第六章在广州案例的研究基础上,推衍出普适性的加强和创新我国基层社会管理的路径选择:一是紧扣时代发展方向,与时俱进;二是把握本地行政生态,因地制宜;三是以人为本、服务需求为导向;四是加强法规建设,夯实制度基础;五是善用先进技术,为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创新提供手段支持和智力保障。
     最后一章中提出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按照行政生态学理论,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政治经济体制不同、社会文明程度不同,不同的社会沟通网络和符号系统的影响,决定着基层社会管理模式的不同选择,并对基层社会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在发展共同治理的社区制管理模式的前提下,需要建立起以居民为中心、服务为导向,利用电子化手段实现“条”“块”有效结合的管理模式。当前这种模式应该由政府主导、多元化主体参与治理,然后随着社会进步,逐渐向政府、社会组织、居民协作的混合型基层社会管理模式过渡,待将来社会高度发展和高度文明,政府则可以退出具体的基层管理,进化到自治型基层社会管理模式。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a thoroughly case study of the new round innovation and reform of Guangzhou urban grass-root social management, managing to draw on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practical path of enforcement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urban grass-root social management from now on.
     In the chapter of introduction, this thesis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topic: currently social management in China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complex and difficult, so that the government must be innovatively thinking and experimenting to enforce social management so as to maintain a harmonious and stable society, and promote furthe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owadays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hav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nnova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 and make a lot of meaningful explorations. The thesis then describe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and innovation points, and leads a research method of evidence-based with various other means as compliment.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core concepts and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of the grass-roots social management, sorts out the main idea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nd foreign social management, and divides them into six major perspectives,including the "liberalism" perspective, "state interventionism" perspective, "co-management of stakeholders" perspective, "government service" perspective, "administrative ecology" perspective and "technology determinism" perspective. From these six perspectives, the thesis selects "administrative ecology" perspective and "co-management of stakeholders" perspective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analysis tools.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thesis studies the practices,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of grass-roots social management in China. Firstly, the thesis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stages of social management practice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new China; then analyzes three current grass-roots community-based management pattern: administration, autonomy and hybrid pattern. Then the thesis introduces the organizations of Chinese urban grass-roots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community residents committee, sub-district office, and municipal district, analyses their historical development, nature, functions of the position, role in social management, the their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s. Further more, the thesis proposes five basic principle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al management, including putting people first, service-oriente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daptation, enlarging participation, resident autonomy, clear responsibilities, improving the legal system, gradual adjustment and scientific innovation. Continually, the thesis emphasizes five core works, including increasing grass-roots participation, strengthening legal system of grass-roots management, clarifying responsibilities of grass-root social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 improve grass-roots social service function, fostering grass-roots non-profitable organizations. Finally, the thesis analyses four specific pattern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grass-roots social management, including Shanghai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government-led pattern, Shenyang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community autonomy, Jianghan District of Wuhan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multi-party involved, Yantian District of Shenzhen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separation of legislature and administration, then conduct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se four kinds of typical patterns, therefore laying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the following case study of Guangzhou's new round urban grass-roots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Guangzhou Pattern".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thesis discusses and comparatively studies the grass-roots social management patterns of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Singapore and Hong Kong, analyzes their experiences that Guangzhou and China can learn. First, to pursue people-oriented concept of grass-roots social management; Second, to build up service-oriented grass-roots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Third, to improve grass-roots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Forth, to create multiple-party-involved autonomous community system; Fifth, innovate grass-roots social management by the means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ixth, to vigorously cultivate the third sector pf grass-roots social management.
     In the fourth chapter, the thesis introduces the pilot project of Guangzhou's new round of grass-roots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Firstly, the thesis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guiding principles and objectives of Guangzhou's grass-roots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alyses the problems before the pilot project being carried out, and the pilot project's outcome and achievements, as well as the next step in-depth reform program. Then the thesis discusses seven typical street-level pilot projects of grass-roots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including "three centers and one team" model of Shayuan street, "Residential CCP(Chinese Communist Party) Branch and community service within ten-minute's walk" model of Jiangnanzhong street, "Community service statio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of Pazhou street, "Aiding by community informatization" model of Beijing street, "in cooperation with market" model of Jingxi street,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er involved" model of Tongde street, "multi-party participation " model of Sanyuanli street. These seven are the typical cases of Guangzhou's new round grass-roots social management, some specific practices reflect the theoretical basis, project guidelines and outcomes of Guangzhou's pilot project of grass-roots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at the micro level, which provide a detailed and directly first-hand material for the study of Guangzhou case (both pilot project and the next-step program)in the next chapter.
     In the fifth chapter, the thesis conducts a in-depth study of Guangzhou case. Firstly, the thesis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ilot project, including integrating management and service functions, building a "all three in one" structure of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promoting th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of services, creating multi-party involved community management and service model, accelerat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mproving software and hardware of community service, integrating various community resources, forming a "win-win" cooperation mechanism of community service. Further more, the thesis analyses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and risks of the next-step program of Guangzhou case, including the controversy of the system design of "lower working focus", the controversy of functions of "three center and one team", the dilemma of "lower working focus" and downsizing of labors,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demand and shortage of service supply, and the dilemma of lack of residents'participation under the system of separation of legislature and administration. Through research, the thesis proposes five means to optimize Guangzhou program so to achieve its initial goals, first is to reasonable and scientifically classify the power, function, responsibility and interactions of municipal government, district government and sub-district office; second is to "lower working focus" and functional departments of district government should work directly with resident,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other community parties; Third is to lead to sub-district office back to its original position instead of empowering it to be a level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forth is to encouraging all stakeholders to participate in community service and management; fifth is to improve urban infrastructur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sixth chapter, based on the above study of Guangzhou case, the thesis generalizes the primary paths of enforcing and innovating Chinese contemporary grass-roots social management pattern, first is to closely be in line with macro-level direction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simultaneously make progress with time; second is to adjust to local administrativ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ird is to put people first and service-oriented; fourth is to strengthen legislature system so that to lay down a solid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 fifth is to make good us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so that to support and facilitate geass-roots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In the final chapter, the thesis draws out the main conclusion that in accordance with administrative ecology theory, they are productivity development,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 civilization of society, as well as soci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symbol system that determine the choice of grass-roots social management pattern and strongly influence the grass-roots social development. Current and future period of time, China is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t development, therefore, at the premise of governance-based community management theory, China should establish a grass-roots social management pattern, which is putting people first, service-oriented, aided by the mean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effective cooperation and integration among government agencies. At present this pattern should be l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multiple stakeholders participate in grass-roots social management. And with social progress, it will gradually transit to hybrid pattern that government,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residents work closely and collaborative for grass-roots social affairs. In the future, our society will be highly developed and highly civilized, government can quit the specific and micro-level grass-roots social management, and the pattern will evolve to autonomous-style grass-roots social management.
引文
①Luo Guanghua.A Structurational Analysis of Government On-Line (GOL) in Canada [C]. Proceedings of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stration (3RD), Vol 1,2007。
    ①贾臻:创新社会管理畅通民意诉求.[N].青岛日报.2011年2月26日第3版。
    ②Luo Guanghua.A Structurational Analysis of Government On-Line (GOL) in Canada, [C]. Proceedings of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stration (3RD), Vol Ⅰ,2007。
    ③曾宪枢:论服务型政府中政府回应角色定位.[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④甘培强:现代政府运作过程中基层公务员的定位和功能.[J].行政论坛.2004(51)。
    ①Yin, R. K.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3rd ed. [M].Sage Publications, Newbury Park, CA, USA, 2002.
    ②笔者注:以理论原则为基础的研究思路往往是从某一个理论延伸出一个或多个原则,然后依据这些原则探讨该采取何种行动方式以实现原则。比如,我们可以从公共治理理论中延伸出“多方参与的原则”,然后围绕如何实现多方参与提出建议。这种研究思路与案例研究有着本质的区别。案例分析是以问题为导向的一种分析思路,遵循着“是什么—存在什么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该如何做”的研究过程。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②汪大海:社区管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③[英]博托莫尔著、卢汉龙译: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其他社会学.[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3(11)
    ④恩斯特·姆·瓦尔纳著、罗民炎译:结构功能理论、行为理论社会学、行动理论——当代社会学主要流派介绍.[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2(6)。
    ①恩斯特·姆·瓦尔纳著、罗民炎译:结构功能理论、行为理论社会学、行动理论——当代社会学主要流派介绍.[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2(6)。
    ②程新英:西方社会冲突理论评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③周志娟、金国婷:社会交换理论综述.[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1)
    ①王芳芳:符号互动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J].东南传播.2006(8)
    ②曾维和:西方“整体政府”改革—理论、实践及启示.[J].公共管理学报.2008(10)。
    ③Mueller D. C. Public Choice (Third Edtion) [M]. Cambridge Press,2003.
    ④[美]丹尼斯·C·穆勒:公共选择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7。
    ①[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502-506。
    ②[英]F·A·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下册).M].三联出版社.1997:50。
    ③[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①成乃清:论完善政府的社会职能.[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7月第4卷第4期。
    ②李文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
    ③唐铁汉: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思路与对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6)。
    ④苏加毅:和谐社会中的政府社会管理职能探析.[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6(19)。
    ⑤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1)。
    ①转引自: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55。
    ②窦玉佩:社会管理和和谐社会.[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1-5。
    ③石少春:加强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之我见.[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14)。
    ④曾小龙:我国政府管理模式的演变探析.[J].理论导刊.2009(7)。
    ⑤潘小娟:中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思考.[J].政治学研究.2009(2)。
    ⑥侯岩: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M].中国经贸导刊.2005(4)。
    ⑦谢庆奎等:和谐社会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M].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2)。
    ①胡晓航:论政府社会管理的机制与原则.[J].行政与法.2005(4)
    ②徐君:社区自治—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发展走向.[J].国家行政学院院报.2007(4)。
    ③何增科:社会管理与社会体制.[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
    ①张成福:公共行政的管理主义反思与批判.[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1)。
    ②梁胤东:关于政府社会管理的理论探析.[J].经济视角.2005(4)。
    ③陈国治:创新行政管理方法提高基层政府管理能力.[J].中国行政管理.2005(1)。
    ①曹妍:以电子政务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0)。
    ②[美]列奥·施特劳斯:政治哲学史(上卷).[Ml.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563。
    ③[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商务印书馆.2003:19。
    ④[英]F·A·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下册).[M].三联出版社.1997:13。
    ①张平芳:基于公民参与的社会管理实践.[J].企业家天地.2008(4)。
    ②陈红太:中国服务型政府的四种模式.[J].中国行政管理.2007(7)。
    ③丁煌:行政学原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
    ①颜晓峰、王军旗: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干部学习读本.[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4。
    ②李程伟: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公共管理学视角的解读.[J].中国行政管理.2005(5)。
    ③李学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J].求是.2005(7)。
    ④俞可平: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N].学习时报.2007年4月23日。
    ①张书琛:社区自治的组织架构及其启动运转.收录于《社区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M].广东省民政厅.2004年12月。
    ②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4258。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356。
    ②[德]滕尼斯著、林荣远译:共同休与社会.[M].商务印书馆.1999。
    ③费孝通:二十年来之中国社区研究.[J].社会研究.第77期。
    ④R-E·帕克著、宋峻岭译:城市社会学.[M].华夏出版社.1987。
    ⑤F·M-罗吉斯和L·J·伯德格著、王晓毅译:农村社会变迁.[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⑥程玉申: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⑦刘杰、鄢丹:城市街道社区信息化系统工程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⑧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⑨蹇洁、温平川、刘显忠等:社区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实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8月。
    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的意见>》(中办发[2000]23号)。
    ②吴群刚、孙志祥:中国式社区治理—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年1月。
    ③刘家真:电子政务术语汇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
    ④蹇洁、温平川、刘显忠等:社区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实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8月。
    ①徐君:社区自治: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发展走向.[J].国家行政学院院报.2007(4)。
    ②温家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M].人民日报.2004年3月1日。
    ③迟福林:门槛:政府转型与改革攻坚.[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①胡锦涛:扎扎实实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提高为人民的服务能力和水平.[N].人民日报.2008年2月24日。
    ①何正斌:经济学300年(上).[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0):70-74。
    ②李景海:自由主义与政府干预.[J].经济问题.2007(8)。
    ①吴昕春:公共选择与公民参与集体行动的动力.[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9)。
    ②吴群芳:公共选择理论与公共服务市场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
    ①韩兆柱等:“政府失败说”及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启示.[J].公共行政.2007(1)。
    ②[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13。
    ③[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7。
    ④Osborne, David and Ted Gaebler: Reinventing Government. Reading, Mass:Addison-Wesley,1992转引自[美]罗伯特.B·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①沈广和:政府扁平化--概念、问题与展望.[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
    ②金太军: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与政府干预.[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5)。
    ①文贯中:市场机制、政府定位和法治.[M].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3月23日第8版。
    ②杨寄荣等:西方福利国家理论与实践评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0(6)。
    ③刘传江:西方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两大思潮的斗争和影响.[J].法商研究.1996(4)。
    ④李时敏等:西方国家市场失灵与政府规制.[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1)。
    ①孙建国:从依靠管制转向依靠市场.[J].东南学术.2002(4)
    ②笔者注:等级制度的调解机制本质上是指政府(组织)管理机制。一般认为,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两类:类是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即市场竞争机制,另一类是钱德勒的“看得见的手”,即组织内部管理机制。
    ③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54。
    ①郁建兴等:法国地方治理体系中的市镇政府.[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4)。
    ②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87-96。
    ③Kooiman and Vliet.Governance and Public Management. In Kooiman (Eds.).Managing Public Organization. [M]. London:Sage Publisher Co.1995. Kooiman (Eds.) Modern Governance; Government Society Interactions.[M]. London:Sage.1993. p.109.
    ③毛寿龙政治社会学.p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④汪向阳等:治理—当代公共管理理论新热点.[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① Salamon L.(Eds.). The Tools of Governance:A Guide to the New Governance [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P.9.
    ②[英]戴维·赫尔德: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70。
    ② Rosenau, j. Change, Complexity and Governance in a Globalizing Space [M]. In Pierre (Eds.). Debating Governance,2000.
    ③[美]盖伊·彼得斯著、吴爱明译: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Peters B. Guy. The Future of Governing:Four Emerging Models [M].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1996.
    ①燕继荣:西方政治学名著导读:[M].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9:18。
    ②转引自(?)季:试论马克思国家观的现实悖论.[J].西北教育学报.2003(4)
    ③孙燕:青年马克思的国家观探析:[J].理论探索.2009(2)。
    ①丁煌:西方公共细致管理理论精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②[美]罗伯特·B·登哈特等著、丁煌译: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③Denhardt R. B. Theories of Public Organization, Third edition [M]. Harcourt Brace,2000.
    ①李卉群:里格斯行政生态学与当代中国行政环境分析.[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11)。
    ②丁煌:行政学原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
    ③F·W·雷格斯:行政生态学.[M].台北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Riggs F. W. Administration and a Changing World Environment [J]. World Environment,1968(7):348-352.
    ④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Riggs F. W. The Ecology and Contex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80(4):107-115.
    ①江昀:论西方技术社会管理理论的研究历史和现状.[J].自然辨证法通讯.2000(5)。
    ②笔者注:基于本文的研究范围主要界定在“电子化”上,因而仅对“电子化政府”做简单介绍。
    ③汪华余:电子化政府—政府再造新范式.[M].行政论坛.2002(54)。
    ④张秉福:电子化政府建设—问题与对策.[M].秘书之友.2005(7)。
    ⑤刘家真:电子政务术语汇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
    ⑥刘杰、彭宗政:社区信息化与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⑦刘家才:社区信息化建设内容及实现途径.[J].商场现代化.2006(12)。
    ①温平川:社区管理信息化应用技术规范研究.[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3月。
    ①Riggs F. W. Public administration:A Comparatives Framework [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91, 6(51):473-477.
    ②丁煌:行政学原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
    ①徐中奇:行政生态学研究述评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发.[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1999(4)。
    ②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2(7)。
    ③井敏:试析服务型政府的内涵.[J].兰州学刊.2006(7)。
    ①张孝德:建立内生服务型政府的系统工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6)。
    ②罗忠桓等:现代服务型政府的规模特征.[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3)。
    ①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②何增科: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4)。
    ③吴群刚、孙志祥:中国式社区治理—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年1月。
    ①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杭州上羊市街社区——邻里守望共促和谐.2011年05月18日。详见: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11/05/18/017528535.shtml
    ②路风:中国单位制的起源和形成.中国社会学(第二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③吴群刚、孙志祥:中国式社区治理——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年1月。
    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的意见>》(中办发[2000]23号)。
    ①鞠正江: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历史变迁与改革.[J].攀登(双月刊)2009(1)。
    ②夏建中:从街居制到社区制—我国城市社区30年的变迁.[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3)
    ①笔者注:参见1954年12月31日由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
    ②笔者注:参见1954年12月31日由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城市居民委员组织条例》。
    ①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②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③何海兵:社区制的理论、实践与思考.[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④万军: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年2月。 http://leaders.people.com.cn/GB/14780155.html
    ①苏红:城市社区居委会的功能定位和实现方式.[D].苏州大学,2007年11月。
    ①何海兵:从单位制、街居制走向社区制.载于《和谐社区:上海和谐社区建设报告》.[M].学林出版社.2010年10月。
    ①[美]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渐进调适”的科学.公共行政评论.1959(2).转引自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②[美]查尔斯·林德布洛姆:决策过程.[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③夏建中:从街居制到社区制—我国城市社区30年的变迁.[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3)。
    ①周其明:我国城市街道办事处体制的问题与改革.[C].载于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
    ①《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1954年12月31日由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2004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正。
    ③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街道工作的意见》(穗府[2004]15号)。
    ①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街道工作意见实施办法的通知》穗府办]2005]31号
    ②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市街道办事处工作规定》(广州市政府令2006年第2号)
    ③《上海市街道办事处条例》,1997年1月15日上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
    ④《北京市街道办事处工作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1999年第23号令发布。详见:jb.bjchy.gov.cn/module/news/attachment/61471.doc
    ⑤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街道工作的意见》(穗府[2004]15号)。详见:http://www.gzdaj.gov.cn/xxwj/mzqw/200708/t200708234560.htm
    ⑥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市街道办事处工作规定》(广州市政府令2006年第2号)。
    ①夏建中:城市社区基层社会管理组织的变革及其主要原因——建造新的城市社会管理和控制的模式.[J].江苏社会科学.2002(1)。
    ①笔者注:以广州市海珠区为例,2010年改革前,有的街道长期聘用的协管员就超过400人,加上各类临时任务增配的短期人员,数字更大,具体可见附表5。
    ②《上海市街道办事处条例》,1997年]月15日上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
    ③《北京市街道办事处工作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1999年第23号令发布。
    ④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街道工作的意见》(穗府[2004]15号)。
    ⑤王栓成:关于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探索与思考.[N].北京社会报.2005年8月17日。
    ⑥魏娜: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
    ①卢为民、刘君德:上海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J].改革与战略.2000(6)。
    ②李荣娟、朱光喜:将街道办事处建成一级政府的依据和构想.[J].城市问题.2002(6)。
    ①韩阳:对街道办事处改革创新的几点思考.[J].社区.2006(6)。
    ②田惠生等著:中国行政区划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0页。民政部编:中国行政区划简册.[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笔者注: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333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83个地级市、17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285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853个市辖区、370个县级市、1461个县、117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2个特区、1个林区),40906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个区公所、6923个街道、19410个镇、13379个乡、1095个民族乡、96个苏木、1个民族苏木,省以下行政区划单位统计不包括港澳台)。
    ③笔者注:4个直辖市为: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和重庆市,为正省级城市。
    ④笔者注:副省级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名之一,受省级行政区管辖,副省级城市的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市长、市政协主席均为副部级,副职为正厅级。副省级市与一般城市的区别,主要体现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方面,国务院等主管部门将副省级市视为省一级计划单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上,副省级市政府已经拥有了省级政府的权限。副省级城市与其他地级市或地级行政区一起纳入各省的直接管辖之下,没有被单列,目前共有15个:哈尔滨、长春、沈阳、济南、南京、杭州、广州、武汉、成都、西安、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广州等省会城市不是计划单列市。
    ⑤笔者注:计划单列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名之一,出任这一行政区官员的品级为副省级。计划单列市出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让一些大城市在中国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享有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而不是省 一级行政级别。计划单列市的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两分,而无须上缴省级财政。中国目前有5个计划单列市,从北向南依次是: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
    ①马祖琦:海峡两岸大城市市辖区区级行政管理体制比较.[J].经济地理.2005(2)。
    ①洪振华:市辖区行政管理体制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
    ①洪振华:市辖区行政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8)。
    ①联合国: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会进步.转引自: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
    ②[美]阿瑟·邓纳姆:社区福利组织:原则与实践.[M].英文版.纽约.1958年。转引自: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
    ①[美]阿瑟·邓纳姆:新社区组织[M].英文版.纽约.1970年。转引自: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
    ②转引自:奚从清:社区研究——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M].华夏出版社,1996年。
    ③徐震:社区与社区发展.[M].台北:正中书局.1984年。
    ④胡文龙、林香生: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⑤奚从清:社区研究——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M].华夏出版社.1996年。
    ⑥陶铁胜:社区管理概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⑦娄成武、孙萍:社区管理学(第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
    ①马凯:努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Jl.求是.2010(20)。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①[美]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渐进调适”的科学.公共行政评论.1959(2).转引自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11年1月。详见:http://www.cnnic.net.cn/
    ①杨敏: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对城市社区建设运动过程中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认知的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4)。
    ②陈雪莲:以社区服务激活社区参与—政策文本与社区实践的距离.[J].社区参与治理论坛论文.2009年。
    ①Arnstein,Sherry R.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Vol.35, No.4, July 1969.
    ①张大维等: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的目标模式、现状问题及路径选择.[J].中州学刊.2008(3)。
    ②张大维、陈伟东: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的目标模式、现状问题及路径选择.[J].中州学刊.2008(3)。
    ③周晓华:上海社区居委会自治研究—以竹园居委会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①笔者注:附录3是2010年广州市海珠区某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所要承担的工作任务一览表,包含了城市管理、综治维稳、创建达标、党组织建设、社区建设等189项,如加上各种临时性任务,所需完成的任务数量超过200项。
    ①于燕燕:社区服务的特点及其发展.收录于《中国社区发展报告(2010)》.[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4月。
    ①罗繁明、符永寿:社会工作组织模式创新的若干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2010(6)。
    ②万军: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年2月。
    ③数据来源:中国社会组织网站,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主办。详见:http://www.chinanpo.gov.cn/web/showBulltetin.do?id=48277&dictionid=2201&catid=,2011年8月27日。
    ①蹇洁、温平川、刘显忠等:社区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实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8月。
    ②胡锦涛:《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N].人民日报.2011年02月19日。详见: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4/13958405.html
    ①翁国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模式探究.[J].现代物业.2004(3)。
    ①何海兵:社区制的理论、实践与思考.[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①何海兵: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J].管理世界.2003(6)。
    ①金永利:沈阳现行社区管理模式的评价分析.[J].经济师.2003(1)。
    ②陈伟东:论城市社区民主的制度结构——以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实验为例.[J].社会主义研究.2001(3)。
    ③何海兵:社区制的理论、实践与思考.[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①陈泽水:美国社会化社区管理模式探析与思考.[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7)。
    ①[美]贝奇·布查特·阿德勒著、NPO信息咨询中心主译:美国慈善法指南.[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9月。
    ②丁元竹:对美国社会管理体制的考察.[J].中国改革.2005(11)。
    ③"The Nonprofit Sector in Brief: Public Charities, Giving and Volunteering," The Urban Institute,2010, "An Overview of the Nonprofit and Charitable Sector,"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2009 GuideStar's new report, "Planning for 2011:Prospecting Within the Nonprofit Sector," http://www.thenonprofittimes.com/library
    ④丁文:美国非营利组织发挥社会管理助手功能的做法与启示.[J].文史博览(理论).2007(2)。
    ①李建国:日本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东京都中野区地域中心考察.[J].城市问题.2000(3)。
    ②聂林:国外社区管理模式比较.[J].社会观察.2004(5)。
    ①Lee Kuan Yew:"The Singapore Story, and From Third World to First",Singapore:Times Edition,2000
    ②梁文松、曾玉凤:动态治理—新加坡政府的经验.[M].中信出版社.2010年3月:101。
    ①笔者注:资料参考了香港社会福利署提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社会福利服务简介》,2009年4月。
    ①胡锦涛:扎扎实实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N].人民日报.2008年2月。
    ① Luo Guanghua.A Structurational Analysis of Government On-Line (GOL) in Canada, [C]. Proceedings of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stration (3RD), Vol 1,2007。
    ② OMB.E-Government Strategy:Implementing the President's Management Agenda for E-Government.2003. UNDP. Benchmarking E-government:A Global Perspective. American Societ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EB/OL], 2002. Tapscott D.with Lowy A. and Ticoll D. Blueprint to the Digital Economy:Creating Wealth in the Era of E-Business [M]. McGraw-Hill,1998.
    ③姚国章、胥家鸣:新加坡电子政务发展规划与典型项目解析.电子政务.2009(12)。
    ④刘家真:新一轮的电子政务战略——统一指导、协同工作.电子政务.2007(7)。
    ⑤ Accenture. E-Government Leadership:Engaging the Customer [R].2003. Chen H. Digital Government:technologies and practices [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02(34):223-227.
    ⑥姚国章、林萍:日本电子政务规划部署与电子政务发展.电子政务.2009(12)。
    ⑦ Japan's e-Government Initiatives.[EB/OL].http://www.e-gov.go.jp/en/doc/e-government.html.
    ⑧姚国章:香港电子政务规划与发展.电子政务.2009(12)。
    ①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街道社区服务管理改革创新的意见》(穗字[2011]14号),2011年7月23日。
    ①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街道社区服务管理改革创新的意见》(穗字[2011]14号),2011年7月23日。
    ①郑方辉:基于综合评价的广东地级行政区划优化.[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4)。
    ②陈家喜:街道办事处:历史变迁与改革趋向.[J].城市问题.2002(6)
    ①魏娜: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
    ①Cheekland Peter.Systems Thinking, Systems Praetiee.[M]. John Wiley & Sons Ltd,1981。
    ②魏静: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
    ①马祖琦:海峡两岸大城市市辖区区级行政管理体制比较.[J].经济地理,2005年第3期。
    ①罗豪才主编:中国行政法教程.[M].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
    ②周公法:论行政委托.[J].行政法学研究.1998(3)。
    ③广州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委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广州市街道办事处问题研究报告——街道(中心镇)委托执法问题研究》。详见:http://www.gzlo.gov.cn/sites/fzyj/ktcg/htmls/20070412000024.html
    ④笔者注:根据《广州市街道办事处工作规定》(广州市政府令2006年第2号)第26条2款,“委托部门应当对街道办事处实施委托的行为进行监督,依法承担委托行政行为的法律后果。街道办事处依照委托协议承担责任”。
    ①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街道工作的意见》(穗府[2004]15号)。
    ①注:参考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街道工作意见实施办法的通知》穗府办[2005]31号,部分有修改。
    ①王栓成:关于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探索与思考.[N].北京社会报.2005年8月17日。
    ①陈家喜、刘军:街道办事处:历史变迁与改革趋向.[J].城市问题.2002(6)。
    ①郑杭生:和谐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广州深圳实地调查为例的广东特色分析.[M].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年7月。
    ①吴群刚、孙志祥:中国式社区治理—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年1月。
    ①吴群刚、孙志祥:中国式社区治理—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年1月。
    ①Luo Guanghua. E-government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A County-level Case Study in China Context [C]. Proceedings of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4TH), VOL Ⅰ,2008.
    ①笔者注:主文件是《广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街道社区管理服务改革创新的意见》,三个配套文件分别是《关于街道社区管理服务体制改革创新的实施办法》、《关于加快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办法》和《关于创新完善政务和信息网络、提升街道社区服务水平的实施办法》。
    ②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街道社区服务管理改革创新的意见》(穗字[2011]14号),2011年7月23日。
    ①刘家真:电子政务术语汇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十四大报告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十三大报告题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①颜晓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党员干部学习读本.[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4月。
    ①俞可平: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N].学习时报.2007年4月23日。
    ②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街道社区服务管理改革创新的意见》(穗字[2011]14号),2011年7月23日。
    ①颜晓峰、王军旗主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干部学习读本.[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年4月。
    ①颜晓峰、王军旗主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干部学习读本.[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4。
    ①笔者注:见《孟子·离娄上》。
    ②薛刚凌:WTO与行政组织法的改革.[J].政法论坛.2002(1)。
    ③张昊鹏:行政组织法立法的缺失与完善措施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①姜明安、沈岿:法治原则与公共行政组织——论加强和完善我国行政组织法的意义和途径.[J].行政组织法研究.1998(4)。
    ①邓伟志:创新社会管理体制.[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
    ②转引自邓海娟:大部制改革与行政组织法的完善.[J].江西社会科学.2008(7)。
    ①笔者注:广州市2008年以来,先后出台了《社区社会组织管理试行办法》(穗民[2008]313号)、《民办社会福利机构资助试行办法》(穗民[2009]183号)、《关于发展和规范我市社会组织的实施意见》(穗办[2010]3号)、《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办法》(穗府办[2010]3号)、《广州市财政支持社会工作发展实施办法(试行)》(穗财保[2010]169号)、《关于明确广州市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穗财法(2011]13号)等相关的法规文件。
    ②许健:完善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6)。
    ①Luo Guanghua.A Structurational Analysis of Government On-Line (GOL) in Canada, [C]. Proceedings of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stration (3RD), Vol 1,2007。
    ②李习彬等: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M].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① Luo Guanghua.A Structurational Analysis of Government On-Line (GOL) in Canada, [C]. Proceedings of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stration (3RD), Vol Ⅰ,2007。
    ② Heeks, Richard.Implementing and Managing eGovernment:An International Text,[M] Sage Publications, London, 2006。 Danish D. The Failure of E-Govern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B/OL] http://www.lse.ac.uk/collections/informationSystems/iSChannel/iSChanne12006/Dada_2006b.pdf.
    ③胡锦涛: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N].人民日报.2011年02月20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1380/13959238.html
    ①李习彬等: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M].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1]刘家真:电子政务术语汇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
    [2]徐震:社区与社区发展.[M].台北正中书局.1984年。
    [3]傅明贤:行政管理学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
    [4]王沪宁:行政生态分析.[M].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
    [5]夏书章:行政管理学.[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
    [6]邓正来等编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
    [7]胡文龙、林香生: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年。
    [8]文建东:公共选择学派.[M].武汉出版社.1996年。
    [9]罗豪才主编:中国行政法教程.[M].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
    [10]奚从清:社区研究——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M].华夏出版社.1996年。
    [11]毛寿龙等: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12]马敬仁:行政改革述论.[M].西苑出版社.1998年。
    [13]赵立波:政府行政改革——走向21世纪的中国视点.[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14]周志忍: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
    [15]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6]陶铁胜:社区管理概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17]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18]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19]宁骚:现代化与政府科学决策.[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20]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21]毛寿龙:政治社会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22]程玉申: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3]徐勇:中国城市社区自治.[M].武汉出版社.2002年
    [24]姚国章:电子政务基础与应用.[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5]张梦中、马克·霍哲:探索中的中国公共管理.[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
    [26]李文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
    [27]路风:中国单位制的起源和形成.中国社会学(第二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8]张国庆:公共政策分析.[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29]张书琛:社区自治的组织架构及其启动运转.收录于《社区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M].广东省民政厅编2004年12月
    [30]刘杰、彭宗政:社区信息化与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31]李习彬等: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M].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32]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
    [33]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修订版).[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34]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
    [35]史柏年主编:社区治理.[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
    [36]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37]迟福林:门槛:政府转型与政府改革攻坚.[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38]窦玉佩:社会管理和和谐社会.[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
    [39]北京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选编:服务型政府.[M].中央编译局.2005年。
    [40]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41]于燕燕:社区自治与政府职能转变.[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
    [42]倪星主编:公共行政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3]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44]杜治洲: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模式互动.[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8月。
    [45]孙洁然: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公共行政改革.[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46]井敏:构建服务型政府:理论与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7]娄成武、孙萍:社区管理学(第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
    [48]李永清等:打造公共服务型政府.[M].海天出版社.2006年。
    [49]丁文:美国非营利组织发挥社会管理助手功能的做法与启示.[J].文史博览(理论).2007(2)。
    [50]丁煌:行政学原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
    [51]倪星主编:行政组织理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52]邓伟志:创新社会管理体制.[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
    [53]蹇洁等:社区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实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8月。
    [54]何增科:社会管理与社会体制.[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
    [55]何正斌:经济学300年(上).[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10月。
    [56]梁文松:动态治理--新加坡政府的经验.[M].中信出版社.2010年3月。
    [57]何海兵:从单位制、街居制走向社区制.载于《和谐社区:上海和谐社区建设报告》.[M].学林出版社.2010年10月。
    [5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11年1月。
    [59]汪大海:社区管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60]吴群刚、孙志祥:中国式社区治理—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年1月。
    [61]万军: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年2月。
    [62]于燕燕、卓思廉、陈漭:社区管理.[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
    [63]温平川:社区管理信息化应用技术规范研究.[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3月。
    [64]颜晓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干部学习读本.[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年4月。
    [65]颜晓峰、王军旗: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党员干部学习读本.[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4月。
    [66][美]F·W·雷格斯:行政生态学.[M].台北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
    [67][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68][美]R·E·帕克著、宋峻岭译:城市社会学.[M].华夏出版社.1987年。
    [69][美]F·M·罗吉斯和L·J·伯德格著、王晓毅译:农村社会变迁.[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70][美]塞谬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
    [71][美]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M].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
    [72][美]列奥·施特劳斯:政治哲学史(上卷).[M].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73][美]罗伯特·丹哈特:公共组织理论.[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4年。
    [74][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
    [75][美]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1997年。
    [76][英]F·A·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下册).[M].三联出版社.1997年。
    [77][美]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78][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79][美]塞谬尔·P·亨廷顿:第三波.[M].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80][美]盖伊·B·彼得斯: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新思维.转引自《西方国家行政改革述评》.[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1998年
    [81][美]H·西蒙:管理行为.[M].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82][美]查尔斯·林德布洛姆:决策过程.[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83][日]增岛俊之:日本的行政改革.[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
    [84][德]滕尼斯著、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M].商务印书馆.1999。
    [85][美]丹尼斯·C·穆勒:公共选择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86][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M].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87][德]乌·哈贝马斯:全球化与政治.[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88][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89][美]F·赫塞尔本等:未来的组织.[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
    [90][英]罗伯特·罗兹:新的治理.见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91][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92][美]丹·希勒:数字资本主义.[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93][美]唐纳德.克林格勒,约翰.纳尔班迪: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战略.[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94][美]戴维·赫尔德: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95][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96][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及其批评.[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
    [97][美]拉赛尔·M·拉登:无缝隙政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98][美]贝奇·布查特·阿德勒著、NPO信息咨询中心主译:美国慈善法指南.[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9月。
    [99][美]麦克尔·巴泽雷:突破官僚制:政府管理的新愿景.[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0][美]戴维·奥斯本,彼德·普拉斯特里克: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1][美]查尔斯·霍顿·库利:社会过程.[M].华夏出版社.2003年。
    [102][美]马克·莫尔:创造公共价值政府战略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3][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4][美]盖伊·B·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105][美]道格拉斯·霍姆斯著、詹俊峰等译:电子政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106][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商务印书馆.2003年。
    [107][美]罗伯特.B·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8][美]简·E·芳汀:虚拟政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9][美]托马斯·R·戴伊:理解公共政策.[M].华夏出版社.2004年。
    [110][美]戴维·奥斯本:政府改革手册:战略与工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1][美]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2][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著、丁煌译: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3]刘家真:信息时代的机遇与挑战.[J].浙江档案.2002(9)。
    [114]刘家真:新一轮的电子政务战略——统一指导、协同工作.[J].电子政务.2007(7)。
    [115]刘家真、孙刚:我国基层政府部门办公信息化问题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23)
    [116]恩斯特·姆·瓦尔纳著、罗民炎译:结构功能理论、行为理论社会学、行动理论——当代社会学主要流派介绍.[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2(6)
    [117]费孝通:二十年来之中国社区研究社会研究.[J].第77期。
    [118][英]博托莫尔著、卢汉龙译: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其他社会学.[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3(11)。
    [119]周公法:论行政委托.[J].行政法学研究.1998(3)。
    [120]姜明安、沈岿:法治原则与公共行政组织——论加强和完善我国行政组织法的意义和途径.[J].行政组织法研究.1998(4)。
    [121]惠冰:我国特大城市市辖区政府分析:能力增强与权力扩张过程.[J].中国行政管理(学术论坛专版).1998(12)。
    [122]徐中奇:行政生态学研究述评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发.[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1999(4)。
    [123]毛寿龙:公共行政的范式选择.[J].行政论坛.1999(2)。
    [124]张成福:电子化政府--发展及其前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3)。
    [125]丁煌:当代政府管理新范式——企业家政府理论评析.[J].行政论坛.2000(3)。
    [126]江昀:论西方技术社会管理理论的研究历史和现状.[J].自然辨证法通讯.2000(5)
    [127]程新英:西方社会冲突理论评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128]曹闻民:论公共服务改革中的政府责任.[J].中国行政管理.2000(10)
    [129]卢为民:上海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J].改革与战略.2000(6)
    [130]李建国:日本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东京都中野区地域中心考察.[J].城市问题.2000(3)。
    [131]张成福:公共行政的管理主义反思与批判.[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1)。
    [132]陈振明:公共管理范式的兴起与特征.[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1)。
    [133]杨团: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的经验研究——导入新制度因素的两种方式.[J].管理世界.2001(04)
    [134]吴湘玲: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美国行政改革的新趋势——改革政府述评.[J].武汉大学学报.2001(4)
    [135]陈家喜:街道办事处--历史变迁与改革趋向.[J].城市问题.2002(6)。
    [136]汪华余:电子化政府—政府再造新范式.[J].行政论坛.2002(54)
    [137]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1)
    [138]张希等:网络技术对政府管理的双重影响.[J].中国行政管理.2002(9)。
    [139]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2(7)
    [140]金永利:沈阳现行社区管理模式的评价分析.[J].经济师.2003(1)。
    [141]李荣娟:将街道办事处建成一级政府的依据和构想.[J].城市问题.2002(6)。
    [142]夏建中:城市社区基层社会管理组织的变革及其主要原因——建造新的城市社会管理和控制的模式.[J].江苏社会科学.2002(1)。
    [143]成乃清:论完善政府的社会职能.[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3.4(4)。
    [144]丁煌:研究政策执行问题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论.[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1)。
    [145]魏娜: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
    [146]钟明:论服务型政府制度平台构成要素.[J].天津社会科学.2003(6)。
    [147]张康之:把握服务型政府研究的理论方向.[J].人民论坛.2003(3)。
    [148]侯玉兰:论建设服务型政府--内涵及意义.[J].理论前沿.2003(23)。
    [149]孙学玉、凌宁:城市基层行政管理体制的重理与重塑—对南京市白下区街道办事处改革的分析.[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3(4)。
    [150]何海兵: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J].管理世界.2003(6)。
    [151]何海兵:社区制的理论、实践与思考.[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152]范逢春:我国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述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
    [153]聂林:国外社区管理模式比较.[J].社会观察.2004(5)。
    [154]丁煌:政府的职责:“服务”而非“掌舵”——《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评介.[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6)
    [155]丁煌: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澄清.[J].中国行政管理.2004(11)。
    [156]吴湘玲: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迅猛崛起的第三部门.[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5)。
    [157]张孝德:建立内生服务型政府的系统工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6)。
    [158]刘杰等:城市街道社区信息化系统工程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159]肖杜斌:浅谈电子政务建设与服务型政府.[J].沈阳干部学刊.2004(6)。
    [160]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J].中国行政管理.2004(11)。
    [161]刘熙瑞:服务型政府--本质及其理论基础.[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5)。
    [162]吴玉宗:服务型政府--缘起和前景.[J].社会科学研究.2004(3)。
    [163]李传军:服务型政府的观念前提.[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11)。
    [164]甘培强:现代政府运作过程中基层公务员的定位和功能.[J].行政论坛.2004(51)。
    [165]翁国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模式探究.[J].现代物业.2004(3)。
    [166]郁建兴:法国地方治理体系中的市镇政府.[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4)。
    [167]李学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J].求是.2005(7)。
    [168]陈泽水:美国社会化社区管理模式探析与思考.[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7)。
    [169]陈国治:创新行政管理方法提高基层政府管理能力.[J].中国行政管理.2005(1)。
    [170]马祖琦:海峡两岸大城市市辖区区级行政管理体制比较.[J].经济地理.2005(3)。
    [171]张秉福等:构建全天候的无缝隙政府.[J].管理探索.2005(8)
    [172]丁元竹:对美国社会管理体制的考察.[J].中国改革.2005(11)。
    [173]侯岩: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J].中国经贸导刊.2005(4)。
    [174]胡晓航:论政府社会管理的机制与原则.[J].行政与法.2005(4)。
    [175]梁胤东:关于政府社会管理的理论探析.[J].经济视角.2005(4)。
    [176]张秉福:电子化政府建设—问题与对策.[J].秘书之友.2005(7)。
    [177]唐铁汉: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思路与对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6)。
    [178]罗忠桓等:现代服务型政府的规模特征.[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3)。
    [179]丁煌: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6)。
    [180]刘树信:服务型政府--我国政府管理的新范式.[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1)。
    [181]周其明:我国城市街道办事处体制的问题与改革.[C].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2005。
    [182]兰华:我国公民社会发展与服务型政府建设--治理理论视角.[J].山东大学学报.2005(5)。
    [183]谢庆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5(5)。
    [184]李程伟: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公共管理学视角的解读.[J].中国行政管理.2005(5)。
    [185]韩阳:对街道办事处改革创新的几点思考.[J].社区.2006(6)。
    [186]王芳芳:符号互动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J].东南传播.2006(8)。
    [187]李卉群:里格斯行政生态学与当代中国行政环境分析.[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11)。
    [188]刘家才:社区信息化建设内容及实现途径.[J].商场现代化.2006(12)。
    [189]石少春:加强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之我见.[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14)。
    [190]苏加毅:和谐社会中的政府社会管理职能探析.[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6(19)。
    [191]魏礼群: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J].求是.2006(21)。
    [192]井敏:试析服务型政府的内涵.[J].兰州学刊.2006(7)。
    [193]高小平:服务型政府建设下一步怎么走.[J].人民论坛.2006(3)。
    [194]迟福林:全面理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涵义.[J].人民论坛2006(6)。
    [195]谢庆奎等:和谐社会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2)。
    [196]李和中:公共服务社会化中的政府责任——由经济建设、行政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的举措.[J].中国动物保健.2007(9)。
    [197]徐君:社区自治: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发展走向.[J].国家行政学院院报.2007(4)。
    [198]陈红太:中国服务型政府的四种模式.[J].中国行政管理.2007(7)。
    [199]王芳、李和中: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现实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8(4)。
    [200]曾维和:西方“整体政府”改革—理论、实践及启示.[J].公共管理学报.2008(10)。
    [201]邓海娟:大部制改革与行政组织法的完善.[J].江西社会科学.2008(7)。
    [202]陈果:服务型政府构建中的电子政务.[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1)。
    [203]张大维、陈伟东: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的目标模式、现状问题及路径选择.[J].中州学刊.2008(3)。
    [204]张平芳:基于公民参与的社会管理实践.[J].企业家天地.2008(4)。
    [205]夏建中:从街居制到社区制:我国城市社区30年的变迁.[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3)。
    [206]洪振华:市辖区行政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8)。
    [207]曹妍:以电子政务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
    [208]李和中:地方政府规模的组织整合解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9(10)
    [209]何增科: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4)。
    [210]鞠正江: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历史变迁与改革.[J].攀登(双月刊).2009(1)。
    [211]许健:完善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6)。
    [212]周志娟:社会交换理论综述.[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1)。
    [213]曾小龙:我国政府管理模式的演变探析.[J].理论导刊.2009(7)。
    [214]姚国章:香港电子政务规划与发展.[J].电子政务.2009(12)。
    [215]姚国章、胥家鸣:新加坡电子政务发展规划与典型项目解析.[J].电子政务.2009(12)。
    [216]姚国章、林萍:日本电子政务规划部署与电子政务发展.[J].电子政务.2009(12)。
    [217]潘小娟:中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思考.[J].政治学研究.2009(2)。
    [218]马凯:努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J].求是.2010(20)。
    [219]石静: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状况分析.[J].人民论坛.2010(20)。
    [220]杨寄荣等:西方福利国家理论与实践评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0(6)。
    [221]曾宪枢:论服务型政府中政府回应角色定位.[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222]沈广和:政府扁平化:概念、问题与展望.[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
    [223]郑方辉:基于综合评价的广东地级行政区划优化.[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4)。
    [224]冯邦彦: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建设宜居幸福社区——广州的经验的深化改革的政策建议.[J].广东省政府参事建议.2011(30).内部资料。
    [225]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广州市街道办事处问题研究报告——街道(中心镇)委托执法问题研究》.[R].广州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委托。
    [226]温家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N].人民日报.2004年3月1日。
    [227]唐铁汉:努力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N].光明日报,2005年07月21日第11版。
    [228]王栓成:关于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探索与思考.[N].北京社会报.2005年8月17日。
    [229]俞可平: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N].学习时报.2007年4月23日。
    [230]高小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N].人民日报.2008年2月27日。
    [231]胡锦涛:扎扎实实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N]人民日报.2011年2月19日。
    [232]胡锦涛: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N].人民日报.2011年02月19日。
    [233]贾臻:创新社会管理畅通民意诉求.[N].青岛日报.2011年2月26日第3版。
    [234]刘文海:建设服务型政府。详见:http://www.chinavalue.net/showarticle.aspx?id=54769
    [235]向春玲:创新社会管理必需发挥多种社会主体的作用.理论网.2009年2月14日。详见: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37/9278045.html
    [236]谢玲丽:对美国非政府组织考察与上海社区建设中社会中介组织培育的思考.中国选举与治理网.2003年4月28日。详见: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75903,2003-4-28
    [237]Xi-Nai:从“广州模式”看广州社工发展雏形。详见:http://xi-nai.blog.163.com/blog/static/74610993200922934255391/
    [238]姚琼: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的运行情况及启示.上海民政。详见:http://stj.sh.gov.cn/Info.aspx?ReportId=27981912-a778-41b7-ba36-cbe6ddf8496
    [239]胡锦涛: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要创新行政管理体制.中国网.2008年2月24日。详见: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08-02/24/content_10533601.htm
    [240]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新华网.2008年03月04日。详见: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3/04/content_7717129.htm
    [241]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杭州上羊市街社区——邻里守望、共促和谐.2011年05月18日。详见: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11/05/18/017528535.shtml
    [242]人民网:民政部通报《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有关修订情况。详见:http://www.people.com.cn/h/2011/0630/c25408-2-3189847185.html
    [243]樊小红:电子政务环境下社区管理模式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244]苏红:城市社区居委会的功能定位和实现方式.[D].苏州大学MPA专业学位论文.2007年。
    [245]王飙:我国社区管理模式的比较与思考.[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246]周晓华:上海社区居委会自治研究—以竹园居委会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247]张劲华:街道办事处职能发展趋势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248]岳佳坤:广州街道办事处职能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249]董欢: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9年。
    [250]王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251]张昊鹏:行政组织法立法的缺失与完善措施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25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0]23号).2000年11月。
    [25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2010年。
    [25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2004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正。
    [255]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街道工作的意见》(穗府[2004]15号)。
    [256]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街道工作意见实施办法的通知》(穗府办[2005]31号)
    [257]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市街道办事处工作规定》(广州市政府令2006年第2号)。
    [258]《上海市街道办事处条例》.1997年1月15日上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
    [259]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简政强区(县级市)事权改革的决定》(穗字[2011]8号)。
    [260]新加坡政府:《共同价值观白皮书》.1991年颁布。
    [261]广州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广州市社区社会组织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穗民[2008]313号)。
    [262]《广州市扩大区县级市管理权限规定》(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55号)。
    [263]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街道社区服务管理改革创新的意见》(穗字[2011]14号).2011年7月23日。
    [264]Accenture. E-Government Leadership:Engaging the Customer [R].2003.
    [265]Backus Michiel. E-Governance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R]. Research Report,2001.
    [266]Cheekland Peter.Systems Thinking, Systems Practice [M]. John Wiley & Sons Ltd,1981.
    [267]Chen H. Digital Government:Technologies and Practices [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02(34):223-227.
    [268]Danish D. The Failure of E-Govern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B/OL]. http://www.lse.ac.uk/collections/informationSystems/iSChannel/iSChannel2006/Dada_2006b.pdf.
    [269]David L. A model for Effective E-government:Public-Private Cooperation not Government Competition [G]. Software & Information Industry Association,2001 (7):3.
    [270]Denhardt R. B. Public Administration:An Action Orientation, Third edition [M]. Harcourt Brace,1999.
    [271]Denhardt R.B. Theories of Public Organization, Third edition [M]. Harcourt Brace,2000.
    [272]Frederickson H. G.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M].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1980.
    [273]Fountain J.E. Public Sector:Early Stage of a Deep Transformation. The Economic Payoff from the Internet Revolution [M], Brookings,2001.
    [274]Glassey Olivier. Developing a One-stop Government Data Model [J].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04(21):156-169.
    [275]Gupta M.P., Jana D. E-government Evaluation:A Framework and Case Study [J].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03(20):365-387.
    [276]Heeks, Richard.Implementing and Managing eGovernment:An International Text [M]. Sage Publications, London,2006
    [277]Ho A.T. Reinventing Local Governments and the e-Government Initiative [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2,7(4):434-441.
    [278]Holmes Douglas. E-Gov:E-Business Strategies for Government [M]. London:Nicholas Brealey Publishers,2001.
    [279]Hood C. A Public Management for All Seasons? [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91(69).
    [280]Hughes Owen E. Public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An Introduction (Third Edition)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82.
    [281]Jaeger P.T. and Thompson, K.M. E-government Around the World:Lessons, 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J].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03(20):389-394.
    [282]Jaeger P.T. Constitutional Principles and E-Government:An Opinion about Possible Effects of Federalism and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on E-Government Policies [J].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02(19):357-368.
    [283]Japan's e-Government Initiatives. [EB/OL]. http://www.e-gov.go.jp/en/doc/e-government.html.
    [284]Kooiman J. (Eds.). Modern Governance; Government Society Interactions. London:Sage.1993.
    [285]Kooiman J. and Van Vliet M.Governance and Public Management. In Kooiman (Eds.). [M].Managing Public Organization. Sage Publisher Co.1995.
    [286]Layne K., Lee J. Developing Fully Functional E-government:A Four Stage Model [J].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01(18):122-136.
    [287]Lee Kuan Yew. The Singapore Story, and From Third World to First. Singapore:Times Edition, 2000
    [288]Lindblom C. E. The Policy Making Process (Second Edition) [M].Prentice-Hall,1980.
    [289]Luo Guanghua. A Structurational Analysis of Government On-Line (GOL) in Canada [C]. Proceedings of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3RD), VOL Ⅰ,2007.
    [290]Luo Guanghua. E-government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A County-level Case Study in China Context [C]. Proceedings of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4TH), VOL Ⅰ,2008.
    [291]Luo Guanghua. E-government, People and Social Change:A Case Study in China, [J/OL]. The Electronic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ww.ejisdc.org), EJISDC 2009,38(3):1-23. http://www.ejisdc.org/ojs2/index.php/ejisdc/article/viewFile/511/285
    [292]Moon M.J. The Evolution of E-Government among Municipalities:Rhetoric or Reality? [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2,4(62):424-433.
    [293]Moon M.J., Norris Donald F. Does Managerial Orientation Matter? The Adoption of Reinventing Government and e-Government at the Municipal Level [J]. 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2005(15):43-60.
    [294]Mueller D. C. Public Choice (Third Edtion)[M].Cambridge Press,2003.
    [295]OECD. Engaging Citizens Online for Better Policy-making. OECD Policy Brief [EB/OL]. http://www.oecd.org/dataoecd/62/23/2501856.pdf
    [296]OMB.E-Government Strategy:Implementing the President's Management Agenda for E-Government.2003 [EB/OL]. http://www.firstgov.gov.
    [297]Osborne D., Gaebler T. Reinventing Government:How the Enterpreneurial Spirit Is Transforming the Public Sector [M]. MA:Addision-Wesley,1992.
    [298]Peters B Guy. 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M]. Cambridge Press,1995.
    [299]Peters B. Guy. The Future of Governing:Four Emerging Models [M].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1996.
    [300]Peters B. Guy.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M]. London and New York:Wellington House,1999.
    [301]Reddick Christopher G. Citizen Interaction with e-Government:From the Streets to Servers [J].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05(22):38-57.
    [302]Relyea H.C. E-gov: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 [J].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2002(19):9-35.
    [303]Riggs F. W. The Ecolog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M]. Asia Publishing House,1961.
    [304]Riggs F. W. Administration and a Changing World Environment [J]. World Environment, 1968(7):348-352.
    [305]Riggs F.W. The Ecology and Contex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80(4):107-115.
    [306]Riggs F.W. Public Administration:A Comparatives Framework [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91,6(51):473-477.
    [307]Rosenau J. N. and Czempeil E. O. 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308]Rosenbloom D. H. and Kravchuk R. S. Public Administration:Understanding Management, Politics, and Law in the Public Sector, Fifth edition [M].McgrawHill Companies, Inc,2002.
    [309]Salamon L.(Eds.). The Tools of Governance:A Guide to the New Governance.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310]Simmons R. and Dvorin E. Public Administration [M]. Alfred Publishing,1997.
    [311]Tapscott D., Lowy A. and Ticoll D. Blueprint to the Digital Economy:Creating Wealth in the Era of E-Business [M]. McGraw-Hill,1998.
    [312]Terry Larry D. Administration Leadership, Neo-Managerialism, and the Public Management Movement [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98,3(58):194-200.
    [313]UNDP. Benchmarking E-government:A Global Perspective. American Societ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EB/OL].2002.
    [314]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United Nations E-Government Survey 2010 [EB/OL]. http://www2.unpan.org/egovkb/documents/2010/E_Gov_2010_Complete.pdf.
    [315]Yin, R. K.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3rd ed. [M].Sage Publications, Newbury Park, CA, USA,2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