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理论与实践思辨:国际经验与中国政策选择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后,两次“石油危机”重创了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低迷的经济状况再也不能继续支撑国民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经济危机的爆发、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成为了社会保障预算收支剧烈波动的重要原因。而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日趋严峻,改变了传统现收现付制赖以稳定运行的人口条件,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财务上普遍陷入不可持续的境地。欧美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措施对自身的社会保障制度施行改革,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社会保障预算管理过程,对社会保障制度运行机制的内生变量进行调整,以期改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长期财务平衡状况,缓解人口老龄化以及经济不景气对社会保障预算收支造成的不利影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得到了普遍的重视,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强化了社会保障预算管理与社会保障制度财务可持续之间的联系。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逐渐深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国民潜在的社会保障需求日益显性化,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刚性较强的保障需求。特别是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目标实现在即,如何增加制度的灵活性和可协调性,提高制度的整体管理服务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业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一环。此外,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涉老”支出快速增加的趋势已日渐明显,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财务可持续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如何实现保持社会保障预算收支中长期平衡的目标,以适应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提出的要求,业已成为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政策实践的重中之重。
     本文立足于中外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政策实践的现状,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制度财务可持续造成的影响,从宏观、战略层面,梳理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发展的演化规律,厘清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变迁的关键节点,比较不同类型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模式的异同,构建具有前瞻性的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理论与政策分析框架,以期能够为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全文由七章组成,各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
     导论提出了论文所研究的问题,阐明了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对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进行了述评,指出论文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阐述了论文研究思路、逻辑结构、总体框架以及研究方法,提出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并对论文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对论文的研究范畴作出了界定。
     第1章对社会保障理论和政府预算理论进行了梳理。通过回顾总结不同理论流派对社会保障和政府预算所做的理论阐述,比较不同理论流派的核心观点,归纳提炼出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两个重要理论依据:其一是政府社会保障职能的理论诠释,其二是如何提高政府预算管理绩效的理论诠释,并以此确立本文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点。
     第2章从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点出发,详细阐述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内涵、核心概念以及组织流程,从社会保障资金收支与公共财政收支、社会保障预算与公共财政管理、社会保障预算管理与政府预算管理三个方面,对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进行了互动剖析,抽象出社会保障预算与公共财政的基本关系架构,并以此构建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两个重要理论假设:其一,从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动态视角来看,社会保障预算管理与政府预算管理如何衔接具体表现在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演进发展进程中;其二,从提升社会保障预算资金管理绩效的静态视角来看,社会保障预算管理与政府预算管理的有机衔接具体表现为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模式的选择。
     第3章对中外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演进发展进行了历史分析。根据不同历史时空下社会保障政策的变化以及社会保障预算管理表现出的特征,将中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演进发展划分为初创阶段(1949年—1968年)、停滞阶段(1969年—1985年)、调整阶段(1986年—1998年)和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四个阶段,将国外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演进发展划分为初创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发展阶段(20世纪40年代—20世纪70年代)和创新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从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变迁、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变迁、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与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变迁以及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变迁四个方面,归纳总结中外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变迁的主线,探寻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变迁规律,辨析社会保障预算管理与政府预算管理有机衔接的路径安排。
     第4章首先通过厘清社会保障预算资金的来源,指出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模式类型的确定在于辨别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与政府预算管理的衔接方式。其次,从阐述政府预算管理全面性、一致性、年度性和严格性原则出发,通过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与政府预算进行互动剖析,从资金拨付、预算周期和管理程序三个方面,指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与政府预算管理原则存在不匹配,进而确立了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模式类型的分类依据。最后,将国际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模式分为三种类型,并以英国、荷兰、日本、法国、美国、新加坡、德国和智利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模式为例,对不同类型的社会保障预算管理进行了简析,比较了不同类型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模式的特点。
     第5章首先梳理了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政策实践的财政环境,从政府预算管理改革、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政府会计改革以及健全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六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近年来我国推行的财政管理改革措施对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政策实践的影响。其次,对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整体评估,从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法律体系、管理模式、管理体制、管理机制以及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范围五个方面,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政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明其引发的原因。最后,选择山东省和湖北省南漳县为研究对象,对两地的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政策实践进行梳理,旨在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启示。
     第6章首先立足于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现状,从人口、经济、政治和技术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发展面临的挑战和约束条件。其次,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具体国情,充分借鉴国际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发展经验,详细阐述了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政策实践的总体发展思路与基本政策取向。最后,从法制建设、模式完善、体制优化以及机制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和优化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政策建议。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有:
     第一,初步确立了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社会保障预算管理与政府预算管理有机衔接的互动模式。论文通过详细梳理社会保障和政府预算理论,提炼出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理论依据,并以此为理论基点,通过详细阐述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内涵、核心概念以及组织流程,对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进行互动剖析。从理论层面,抽象出社会保障预算与公共财政之间的基本关系架构,进而延伸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社会保障预算管理与政府预算管理有机衔接的互动模式。这在国内现有的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研究中,是一种值得探索和比较创新的尝试,有助于开拓思路,强化现有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从新的维度来理解旧问题、发现新问题,并探寻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第二,归纳提炼并总结了中外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变迁的规律和特征,揭示出社会保障预算管理与政府预算管理有机衔接的路径。论文通过系统回顾中外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演进发展,从历史变迁的角度,对中外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演进发展的历史阶段进行了划分,概括总结了每个历史阶段的特点,并从实证层面,揭示出社会保障预算管理与政府预算管理的有机衔接过程。尤其是在国外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历史演进分析中,论文从公民权利理论出发,基于社会权利的分析视角,详细分析社会权利与社会保障制度二者互动发展之间的联系,从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视角,对福利国家的形成,以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福利国家陷入危机以后,社会保障待遇支出难以控制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和诠释,这对丰富现有社会保障预算管理与财务研究体系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第三,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模式的特点,揭示出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模式选择的内在含义。论文从阐述传统政府预算原则入手,通过剖析社会保险基金的自身属性,分析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与传统政府预算管理原则之间存在的不匹配,明确提出了国际间不同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模式划分的关键在于,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与政府预算管理有机衔接方式的选择,并以此为分类依据,对世界主要国家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模式进行了分类,并比较了不同类型的特点。同时也从实证层面揭示出,基于不同经济、社会、政治以及文化等制度条件,出于有效提升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绩效的目的,不同国家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和政府预算管理有机衔接,最终体现为选择不同的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模式,这为今后加强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之间关系的研究,探索出一个颇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第四,详细阐述了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发展的约束条件,提出了具有政策价值及实践价值的发展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现状,从人口、经济、政治和技术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发展面临的挑战和约束条件,并以此为基础,将国际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发展的经验启示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从法制建设、模式完善、体制优化以及机制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政策思路和具体措施,这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政策实践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After the1970s, the oil crisis hit the economies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heavily; the depressed economic situation cannot continue to support the national growing demand for social security. The economic crisis and the instability of macroeconomic fluctuation have become the important reasons of the sharp fluctuation of the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 With the aging population which has changed the demographic condition,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gradually fell into the unsustainable financial situation. Then countries have taken measures to reform its social security system. One important aspect is to adjust the endogenous variables in operating mechanism of the social security through the process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with the purpose to improve the long-term financial balance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mitigate the adverse effects of the aging problem and the economic downturn on the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 In this background, the research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develops rapidly, and the link betwee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e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is strengthened.
     After entering the21st centu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security,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marketization of China, the per capita income has a steady increase. The national potential social security demand develops into a rigid demand. Especially, the objective of fully covering the social security is going to be achieved. How to increase the flexibility and coordinat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management service capacity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becomes a question for social security reform of China. In addi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aging problem, the trend which expenditures for the old increase steadily becomes clear. And how to maintain the financial balance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 is a question for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of China.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of China fully considers the impact of the aging population on the finan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alyzes the evolut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clarifies the key node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compa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ypes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model and bujlds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research framework.
     The paper consists of7chapters, with the main study contents and opinions of every chapter as follows:
     Chapter0puts forward the research question of the paper, clarifies the background and the purposes of the paper, reviews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points out the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introduces the train of thoughts, logical structure, overall framework and main research methods and brings forward the highlights and shortages of the paper.
     Chapter1reviews the different theoretical schools about the theory of social security and government budget, compares the key point of the different theoretical schools, concludes the two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one is the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about the function of the government social security, the other is the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about how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government budgeting.
     Chapter2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elaborates the meaning, the core concept and organizational process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From three aspects, it analyzes the social security and public finance, abstracts the relation between social security and public finance, builds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puts forward two important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of the paper: firstly, the cohes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and the government budgeting is embodied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secondly, the cohes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and the government budgeting is reflected in the choice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model.
     Chapter3analyzes the evolut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at home and abroa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fferent stages, the paper divides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into four stages and the evolution of foreign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into three stages. Afterwards,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main thread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explores the rule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discriminates the route of the cohes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and the government budgeting.
     Chapter4firstly clarifies the source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 fund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key of establishing the different types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model consists in the cohes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and the government budgeting. Secondly, starting from the principle of the government budgeting,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ocial insurance fund budget and the government budget,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mismatches between social insurance fund budget and the principle of government budget, and thus establishes the basis for classification of the type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model. Finally, this chapter divides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model into three types, and compa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ypes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model.
     Chapter5firstly analyzes the financial environment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of China, discusses the effects of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reform measures on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of China. Secondly, this chapter evaluat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of China,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at this stage. Finally, this chapter introduces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of Shandong Province and Hubei Province Nanzhang County,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Chapter6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of China, firstly analyzes the constrai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of China. Secondly, it is based on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China, elaborates the ideas and policy orien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of China. Finally, this chapter puts forward th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of China.
     Highlights of the paper include:
     Firstly,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theory framework, and puts forward the interactive mode of the cohes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and the government budgeting.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ifferent theoretical schools about the theory of social security and government budget, conclud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elaborates the meaning, the core concept and organizational process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analyzes the social security and public finance, abstracts the relation between social security and public finance and builds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paper can enhance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the research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effectively.
     Secondl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ules and character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reveals the path of the cohes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and the government budgeting. This paper reviews the evolut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divides the historical stage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historical stage, and from the empirical perspective, reveals the process of the cohes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and the government budgeting. Especially in the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foreign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 between social right and social secur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formation of the welfare state, and elaborates why the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is difficult to control after the1970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paper can enrich the research system of the social security.
     Thirdly,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fferent types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model, and reveals the meaning of the choice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model. Starting from the principle of the government budget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perty of the social insurance fund,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mismatches between social insurance fund budget and the principle of government budget, and thus establishes the basis for classification of the type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mode, divides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model into three types, compa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ypes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model. From the empirical perspective, based on different economic, soci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this paper reveals the result of the cohes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and the government budgeting is the choice of the type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model.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paper can enhance the research about the relation between social security and public finance, and explores a valuable research direction.
     Fourthly,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constrain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of China, and puts forward the policy think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of China.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of China analyzes the constraints in four aspects, and integrates the experi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reign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with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China, puts forward the policy think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of China.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paper have a stro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policy practice of social security budgeting of China.
引文
1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
    1财政部社会保障司课题组:《关于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初步设想》,《经济研究参考》,1996年第69期,第8-14页
    2蔡社文:《关于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初步设想》,《财政研究》,1996年第3期,第31-36页
    3朱柏铭:《建立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的构想》,《财政研究》,1998年第2期,第45-48页
    1丛树海:《社会保障预算化管理的探讨》,《当代财经》,1999年第11期,第25-28页
    2林治芬、高文敏:《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108页
    3张长飞:《关于建立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的构想》,《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0期,第1-6页
    4张馨:《社会保障收支是公共财政的组成部分》,《浙江财税与会计》,1996年第3期,第7-8页
    5梅阳:《论财政在社会保障中的主体地位》,《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第7-9页
    6彭成洪:《公共财政要成为社会保障的坚强后盾》,《财政研究》,2003年第5期,第34-35页
    1李中义:《公共财政视角下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财政研究》,2007年第11期,第44-47页
    2林治芬:《国际社会保障预算的分析与借鉴》,《中国社会保障》,2000年第1期,第34-35页
    3高文敏:《英国社会保障预算对我国的启示》,《理论界》,2005年第5期,第106页
    4崔晓冬:《日本社会保障预算编制及其启示》,《日本研究》,2010年第1期,第92-95页
    5高培勇(主编)、杨志勇(副主编):《世界主要国家财税体制:比较与借鉴》,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153-155页
    6单晓红:《社保基金预算的方法、路径与机制解析》,《中国社会保障》,2010年第3期,第29-30页
    7闫俊:《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中的政府理财责任》,《社会保障研究》,2011年第1期,第26-30页
    1杨良初:《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法律问题研究》,《社保财务与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4辑,第46-57页
    2周顺明:《社会保障预算》,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曾海水:《社会保障预算概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
    4林治芬、段君明、赵丽霞:《辽宁省社会保障预算的目标模式与操作设计》,《辽宁财税》,2003年第3期,第22-26页
    5王敏:《中国社会保障预算研究的演进脉络》,《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第1-3页
    1 Allen Schick,2009, "Budgeting for Entitlements", OECD Journal on Budgeting
    2 Richard Allen and Dimitar Radev,2006, "Managing and Controlling Extrabudgetary Funds", IMF Working Paper, WP/06/286
    3 Dirk-Jan Kraan,2004, "Off-budget and Tax Expenditures", OECD Journal on Budgeting
    4 Andrew D.Eschtruth,2000, "Social Security and The Federal Budget",
    5 Eugene Steuerle、 Stephanie Rennane,2010, "Social Security and the Budget", The Retirement Policy Program
    Grayson Clarke:《对社会保险基金实施预算管理的政策指南》,中国-欧盟社会保障合作项目,2010年
    2 John A.Turner,2007, "Autopilot:Self-Adjusting Mechanisms for Sustainable Retirement Systems", Society of Actuaries Policy Paper
    3 John A. Turner,2010, " Political Risk with Automatic Adjustment Mechanisms for Social Security: Is "Automatic" Really Automatic? ",6th International Policy and Research Conference on Social Security
    Willi Leibfritz、Deborah Roseveare、Douglas Fore、Eckhard Wurzel,1995, "Ageing Populations, Pension Systems and Government Budget:How do They Affect Saving? ", OECD Economics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s No.156
    5 Peter Diamond,2003, "Social Security, the Government Budget and National Savings", MIT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No.05-09
    6 Joseph White,2000, "Budgeting for Social Security Or:When Are Saving Really Savings", Public Budgeting and Finance
    1 Mel Cousins,2007, "Political budget cycles and social security budget increases in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1923-2005", MRPA Paper NO.5359
    2 Juan Yermo,2008, "Governance and Investment of Public Pension Reserve Funds in Selected OECD Countries", OECD Working Papers on Insurance and Private Pensions No.15
    3埃里克·M.佩塔斯尼克:《美国预算中的信托基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年版
    1郑功成(主笔):《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2林义(主编):《社会保险(第三版)》,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版,第14页
    3贾康:《“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公共财政制度改革》,《财政研究》,2011年第7期,第2-13页
    4李燕(主编):《政府预算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1考斯塔·艾斯平一安德森:《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2高培勇(主编)、杨志勇(副主编):《世界主要国家财税体制:比较与借鉴》,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146页
    1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13页
    2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13页
    3任保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经济理论及其现实性》,《当代经济研究》,1999年第4期,第34-38页
    1列宁:《列宁全集》第二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4-155页
    2列宁:《列宁全集》第二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5页
    1金立:《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理论发展溯源》,《经济论坛》,2003年第24期,第47-48页
    2钱宁(主编):《现代社会福利思想》,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90-92页
    1钱宁(主编):《现代社会福利思想》,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
    2陈红霞(编著):《社会福利思想》,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41-243页
    3任保平:《当代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演变及其评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第47-53页
    4李珍、刘子兰:《西方社会保障主要理论及其政策主张回眸》,《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1期,第82-85页
    1徐丙奎:《西方社会保障三大理论流派述评》,《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24-31页
    2贝弗里奇:《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135-136页
    3成志刚:《西方社会保障理论主要流派论析》,《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3期,第57-60页
    1托马斯·汉弗莱·马歇尔、安东尼·吉登斯等著:《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1页
    2彭华民等著:《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论国家、社会、体制与政策》,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51页
    3钱宁:《从人道主义到公民权利——现代社会福利政治道德观念的历史演变》,《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1期,第46-52页
    4李珍、刘子兰:《西方社会保障主要理论及其政策主张回眸》,《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1期,第82-85页
    5徐丙奎:《西方社会保障三大理论流派述评》,《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24-31页
    1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7页
    2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7-118页
    3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9-120页
    4熊跃根:《论国家、市场与福利之间的关系:西方社会政策理念发展及其反思》,《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第57-69页
    1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119贝
    2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页
    3丁建定、魏科科:《社会福利思想》,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6页
    4彭华民、黄叶青:《福利多元主义:福利提供从国家到多元部门的转型》,《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40-48页
    1卢洪友(主编):《政府预算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1姜竹(主编):《公共预算与管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2姜竹(主编):《公共预算与管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7页
    3袁星侯:《政府预算渐进主义及其改革评述》,《经济学家》,2003年第6期,第93-100页
    1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264-265页
    2马骏、叶娟丽:《公共预算理论:现状与未来》,《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336-344页
    3彭健:《政府预算理论演进与制度创新》,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51-52页
    4周学荣:《政府预算理论研究新进展》,《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1期,第101-104页
    1高培勇(主编)、杨志勇(副主编):《世界主要国家财税体制:比较与借鉴》,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第153页
    Kopits, George, and Jon Craig,1998, "Transparency in Government Operations", IMF Occasional Paper No.158
    1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1王绍光:《学习机制与适应能力: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变迁的启示》,《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第111-113页
    1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1宋士云:《新中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变迁》,《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1期,第93-101页
    1林义、林熙:《卡尔·波兰尼的社会经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经济学家》,2009年第6期,第47-52页
    2 Robert Palacios and Oleksiy Sluchynsky:Social pensions Part Ⅰ:Their role in the overall pension system, 2006
    1丁建定:《从济贫到社会保险——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1870-1914)》,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7-188页
    2丁建定:《从济贫到社会保险——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1870-1914)》,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6页
    3丁建定:《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66页
    4丁建定:《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04页
    5丁建定:《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88页
    6杨一帆:《对德国社会保险制度与政策的回顾和评析》,《保险研究》,2010年第7期,第118-127页
    1钟洪亮:《社会权利与需要满足:农村社会保障的一个分析视角》,《社会保障研究》,2009第3期,第14-18页
    CCTV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11—危局新政》
    1丁建定、杨凤娟:《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114页
    2约翰·威廉姆森、弗雷德·帕姆佩尔:《养老保险比较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16-119页
    3丁建定:《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南都学坛》,2008年第7期,第46-51页
    4约翰·威廉姆森,弗雷德·帕姆佩尔:《养老保险比较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61页
    Allen Schick,2009, "Budgeting for Entitlements", OECD Journal on Budget
    2马骏:《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理性化与民主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8页
    1林治芬、高文敏:《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2姜维壮(主编):《国际财政制度比较》,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第97-98、131-132、507、511-512页
    1米什拉:《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国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2 Grayson Clarke:《对社会保险基金实施预算管理的政策指南》,中国-欧盟社会保障合作项目,2010年,第6-7页
    1G rayson Cla rke:《对社会保险基金实施预算管理的政策指南》,中国-欧盟社会保障合作项目,2010年,第6页
    2Pal Ulla,2006,"Assessing Fiscal Risks through Long-term Budget Projections",OECD Jou rnal on Budget
    3转引自陈志国:《公共养老储备基金投资管理模式国际比较与中国改革建议》,《中国经济问题》,2010年第2期,第49-56页
    4周志凯,宋斌文:《国际公共养老金储备基金管理体制分析》,《社保财务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1辑,第97-103页
    1Grayson Clarke:《对社会保险基金实施预算管理的政策指南》,中国-欧盟社会保障合作项目,2010年,第8页
    2 Teresa Curristine,2005,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in the Budget Process: Results of the OECD 2005 Questionnaire", OECD Journal on Budget
    3 Robert J. Shea,2008, "Performance Budge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OECD Journal on Budget
    John A. Turner,2010, " Political Risk with Automatic Adjustment Mechanisms for Social Security: Is "Automatic" Really Automatic? ",6th International Policy and Research Conference on Social Security
    John A. Turner,2007, "Autopilot: Self-Adjusting Mechanisms for Sustainable Retirement Systems",Society of Actuaries Policy Paper
    2周宇宏:《目前国外财政学界研究热点概述》,《四川财政》,2002年第1期,第20-22页
    1马骏:《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理性化与民主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2以下关于预算管理原则的阐述全部引自马骏:《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理性化与民主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94-97页
    1原文中用的是Social Security Fund,笔者根据上下文意思,认为这里翻译成社会保险基金更为妥当。另外,按照IMF对预算外资金的认定标准,一般将社会保险资金认定为预算外资金。
    2 Richard Allen and Dimitar Radev,2006," Managing and Controlling Extrabudgetary Funds", IMF Working Paper,WP/06/286
    1财政部预算司(编):《预算管理国际经验透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428页
    2更多学者的研究将英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模式划入第一种类型,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英国社会保险制度包含的内容相对较少,并不像我国一样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都一一囊括。以国民健康服务项目为例,英国的主体医疗保障项目并没有采取社会保险的方式,所需资金主要由公共财政负担。因而,从这个角度来看,将英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模式划入第一种类型的观点是有一定依据的。在本文的研究中,遵循笔者的研究思路,将英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模式划入第二种类型。
    3马骏:《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理性化与民主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97页
    Leena Sukhram、Lorraine Pearman、Grayson Clarke:《英国社会保障的财务监管》,中国-欧盟社会保障合作项目,2010年,第18页
    1 Grayson Clarke:《荷兰社会保障的财务监管》,中国-欧盟社会保障合作项目,2010年,第7-8页
    2崔晓冬:《日本社会保障预算编制及其启示》,《日本研究》,2010年第1期,第92-95页
    3高培勇(主编)、杨志勇(副主编):《世界主要国家财税体制:比较与借鉴》,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154页
    1Remy Fromentin.Grayson Clarke:《法国社会保障的财务监管》,中国-欧盟社会保障合作项目,2010年,第17-18页
    2李姿姿:《法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中的国家作用及其启示》,《欧洲研究》,2008年第5期,第142-154页
    1崔晓冬:《美国和日本的社会保障预算及启示》,《中国财政》,2010年第11期,第71-72页
    2周弘(主编):(30国(地区)社会保障制度报告》,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年版,第503-505页
    3周弘(主编):《30国(地区)社会保障制度报告》,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年版,第503页
    1鲁全:《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公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第24-30页
    2许大华、刘磊:《我国社保基金管理模式选择》,《中国财政》,2008年第10期,第34-36页
    1林义、林熙:《国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新探索及其启示》,《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第111-116页
    1关于智利养老保险制度早期发展脉络可参见郑军、张海川:《智利养老保险制度早起发展脉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拉丁美洲研究》,2010年第3期,第20-25页
    2埃里克·M.佩塔斯尼克:《美国预算中的信托基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年版,第70页
    1李冬妍:《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演进与框架构建》,《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58-61页
    1高培勇(主编)、张德勇(副主编):《“十二五”时期的中国财税改革》,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166页
    1贾康:《“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公共财政制度改革》,《财政研究》,2011年第7期,第2-13页
    1刘光忠:《关于推进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若干建议》,《会计研究》,2010年第12期,第11-16页
    1闫俊:《社保基金预算收支平衡实现路径》,《人民论坛》,2011年第17期,第120-121页
    1刘军强:《资源、激励与部门利益:中国社会保险征缴体制的纵观研究(1999—2008)》,《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第139-156页
    2数据来源:全国社会保障基金2010年度报告
    3数据来源: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官方网站
    1选择山东省和湖北省南漳县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在于资料的有限性。目前,介绍各地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政策实践的资料较少,从笔者收集到的资料来看,介绍山东省和湖北省南漳县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政策实践的资料相对全面。
    2本文关于山东省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政策实践概况介绍是根据山东省财政厅社保处《创新机制健全制度不断提高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质量》一文整理而成,载于《社保财务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4辑,第64-69页
    1本文关于湖北省南漳县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政策实践概况介绍是根据南漳县财政局课题组《关于社会保险基金纳入预算管理的实证分析与研究——以湖北省南漳县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为例》一文整理而成,载于《社保财务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4辑,第70-80页
    1彭希哲、胡湛:《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人口老龄化》,《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第121-138页
    1郑功成(主笔):《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20页
    1曾海水:《社会保障预算概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第104页
    1周顺明:《社会保障预算》,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3页
    1刘军强:《资源、激励与部门利益:中国社会保险征缴体制的纵观研究(1999—2008)》,《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第139-156页
    2林义、张维龙:《全国社保基金投融资策略研究——爱尔兰模式的解读与借鉴》,《投资研究》,2008年第3期,第44-48页
    1林义:《我国退休制度改革的政策思路》,《财经科学》,2002年第5期,第66-71页
    1.贝弗里奇:《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
    2.财政部财政制度国际比较课题组(编著):《美国财政制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3.财政部财政制度国际比较课题组(编著):《俄罗斯联邦财政制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4.财政部财政制度国际比较课题组(编著):《法国财政制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5.财政部社会保障司课题组:《关于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初步设想》,《经济研究参考》,1996年第69期
    6.财政部社会保障司课题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国际比较》,《财政研究》,2007年第10期
    7.财政部预算司(编):《预算管理国际经验透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8.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战略取向:2010-2020》,《改革》,2010年第1期
    9.蔡社文:《关于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初步设想》,《财政研究》,1996年第3期
    10.丛树海:《社会保障预算化管理的探讨》,《当代财经》,1999年第11期
    11.丛树海:《建立分类管理的国家预算体系》,《财经研究》,2000年第6期
    12.丛树海(主编):《中国预算体制重构——理论分析与制度设计》,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陈工(编著):《政府预算与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陈志国:《公共养老储备基金投资管理模式国际比较与中国改革建议》,《中国经济问题》,2010年第2期
    15.陈红霞(编著):《社会福利思想》,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6.成志刚:《西方社会保障理论主要流派论析》,《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3期
    17.崔晓冬:《日本社会保障预算编制及其启示》,《日本研究》,2010年第1期
    18.崔晓冬:《美国和日本的社会保障预算及启示》,《中国财政》,2010年第11期
    19.单晓红:《社保基金预算的方法、路径与机制解析》,《中国社会保障》,2010年第3期
    20.丁建定、魏科科:《社会福利思想》,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丁建定:《从济贫到社会保险——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1870-1914)》,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2.丁建定:《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3.丁建定、杨凤娟:《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
    24.丁建定:《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南都学坛》,2008年第7期
    25.付伯颖(主编):《外国财政》,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6.高培勇(主编)、杨志勇(副主编):《世界主要国家财税体制:比较与借鉴》,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27.高培勇(主编)、张德勇(副主编):《“十二五”时期的中国财税改革》,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28.高培勇(主编):《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29.高培勇(主编):《财政与民生》,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30.高书生:《社会保障改革何去何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31.高文敏:《英国社会保障预算对我国的启示》,《理论界》,2005年第5期
    32.顾俊礼(主编)、田德文(副主编):《福利国家论析——以欧洲为背景的比较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33.耿纪谦:《建立社会保障预算体系初探》,《当代财经》,1996年第10期
    34.胡秋明:《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理论与政策研究》,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年版
    35.何平、金维刚、汪泽英等:《部分国家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分析》,《中国社会保障》,2006年第9期
    36.贾康:《“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公共财政制度改革》,《财政研究》,2011年第7期
    37.贾康:《社会福利筹资与公共财政支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38.贾康:《中国财税改革30年:简要回顾与评述》,《财政研究》,2008年第10期
    39.姜竹(主编):《公共预算与管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40.姜维壮(主编):《国际财政制度比较》,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
    41.金立:《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理论发展溯源》,《经济论坛》,2003年第24期
    42.柯卉兵:《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原则》,《中国社会保障》,2011年第11期
    43.李绍光:《养老金制度与资本市场》,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年版
    44.李珍、刘子兰:《西方社会保障主要理论及其政策主张回眸》,《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1期
    45.李中义:《公共财政视角下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财政研究》,2007年第11期
    46.李冬妍:《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演进与框架构建》,《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47.李姿姿:《法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中的国家作用及其启示》,《欧洲研究》,2008年第5期
    48.李燕(主编):《政府预算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9.卢洪友(主编):《政府预算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0.鲁全:《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公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51.刘畅:《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困境及对策建议》,《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9期
    52.刘光忠:《关于推进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若干建议》,《会计研究》,2010年第12期
    53.刘军强:《资源、激励与部门利益:中国社会保险征缴体制的纵观研究(1999—2008)》,《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54.刘子兰、严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风险管理研究》,《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8期
    55.林义:《社会保险制度分析引论》,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6.林义、张维龙:《我国财政社保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的初步探索》,《社保财务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2辑
    57.林义、张维龙:《全国社保基金投融资策略研究——爱尔兰模式的解读与借鉴》,《投资研究》,2008年第3期
    58.林义:《我国退休制度改革的政策思路》,《财经科学》,2002年第5期
    59.林义、林熙:《国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新探索及其启示》,《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60.林义、林熙:《卡尔·波兰尼的社会经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经济学家》,2009年第6期
    61.林义(主编):《社会保险(第三版)》,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版
    62.林义(主编):《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第二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版
    63.林治芬(主编)、胡琴芳(副主编):《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64.林治芬、高文敏:《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65.林治芬:《国际社会保障预算的分析与借鉴》,《中国社会保障》,2000年第 1期
    66.林治芬、段君明、赵丽霞:《辽宁省社会保障预算的目标模式与操作设计》,《辽宁财税》,2003年第3期
    67.林治芬:《公共财政下的社会保障管理》,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8.梅阳:《论财政在社会保障中的主体地位》,《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69.马骏:《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理性化与民主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70.马骏、叶娟丽:《公共预算理论:现状与未来》,《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71.马蔡琛:《政府预算管理中的“寻租”活动分析》,《财贸经济》,2004年第11期
    72.马蔡琛:《变革世界中的政府预算管理——一种利益相关方视角的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73.马海涛(主编):《政府预算管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4.牛文光:《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
    75.南漳县财政局课题组:《关于社会保险基金纳入预算管理的实证分析与研究——以湖北省南漳县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为例》,《社保财务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4辑
    76.彭华民等著:《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论国家、社会、体制与政策》,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
    77.彭华民、黄叶青:《福利多元主义:福利提供从国家到多元部门的转型》,《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78.彭健:《政府预算理论演进与制度创新》,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79.彭希哲、胡湛:《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人口老龄化》,《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80.彭成洪:《公共财政要成为社会保障的坚强后盾》,《财政研究》,2003年第 5期
    81.钱宁(主编):《现代社会福利思想》,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82.钱宁:《从人道主义到公民权利——现代社会福利政治道德观念的历史演变》,《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1期
    83.任保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经济理论及其现实性》,《当代经济研究》,1999年第4期
    84.任保平:《当代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演变及其评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85.宋士云:《新中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变迁》,《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1期
    86.孙志筠:《公共财政支持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三十年回顾》,《中国财政》,2008年第17期
    87.山东省财政厅社保处:《创新机制健全制度不断提高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质量》,《社保财务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4辑
    88.王绍光:《学习机制与适应能力: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变迁的启示》,《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89.王敏:《中国社会保障预算研究的演进脉络》,《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
    90.吴忠、汪泓:《社会保险基金预警预报系统开发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1.武萍:《从内生警源和外生警源看我国社会保障危机预警》,《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5期
    92.项怀诚:《关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几个问题》,《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93.许正中、刘尧、赖先进:《财政预算专业化制衡、绩效预算与防治腐败》,《财政研究》,2011年第3期
    94.许大华、刘磊:《我国社保基金管理模式选择》,《中国财政》,2008年第10期
    95.徐丙奎:《西方社会保障三大理论流派述评》,《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96.肖红梅:《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现状与推行难点分析》,《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97.熊跃根:《论国家、市场与福利之间的关系:西方社会政策理念发展及其反思》,《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98.熊跃根:《全球化背景下福利国家危机与变革的再思考》,《学海》,2010年第4期
    99.熊波:《公共预算制度改革与公共服务绩效优化》,《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
    100.闫俊:《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中的政府理财责任》,《社会保障研究》,2011年第1期
    101.闫俊:《社保基金预算收支平衡实现路径》,《人民论坛》,2011年第17期
    102.杨良初:《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法律问题研究》,《社保财务与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4辑
    103.杨良初等:《关于加强社会保障财政管理的若干思考》,《财经问题研究》,1997年第11期
    104.杨一帆:《对德国社会保险制度与政策的回顾和评析》,《保险研究》,2010年第7期
    105.袁星侯:《政府预算渐进主义及其改革评述》,《经济学家》,2003年第6期
    106.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07.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8.郑功成(主笔):《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09.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3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10.郑秉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20年鸟瞰与评论》,《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5期
    111.郑军、张海川:《智利养老保险制度早起发展脉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拉丁美洲研究》,2010年第3期
    112.周弘:《福利的解析:来自欧美的启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113.周弘(主编):《30国(地区)社会保障制度报告》,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年版
    114.周弘(主编):《125国(地区)社会保障资金流程图》,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年版
    115.周弘(主编):《50国(地区)社会保障机构图解》,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年版
    116.周宇宏:《目前国外财政学界研究热点概述》,《四川财政》,2002年第1期
    117.周志凯,宋斌文:《国际公共养老金储备基金管理体制分析》,《社保财务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1辑
    118.周顺明:《社会保障预算》,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19.周学荣:《政府预算理论研究新进展》,《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1期
    120.曾海水:《社会保障预算概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
    121.朱柏铭:《建立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的构想》,《财政研究》,1998年第2期
    122.朱青:《对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体制的思考》,《财政研究》,2007年第10期
    123.钟洪亮:《社会权利与需要满足:农村社会保障的一个分析视角》,《社会保障研究》,2009第3期
    124.张长飞:《关于建立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的构想》,《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0期
    125.张馨:《社会保障收支是公共财政的组成部分》,《浙江财税与会计》,1996年第3期
    126.张秀兰、徐月鬓、方黎明:《改革开放30年:在应急中建立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27.约翰·威廉姆森、弗雷德·帕姆佩尔:《养老保险比较分析》,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28.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29.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编):《转变中的福利国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年版
    130.维托·坦齐、卢德格尔·舒克内希特:《20世纪的公共支出:全球视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31.米什拉:《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国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32.米什拉:《社会政策与福利政策——全球化的视角》,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版
    133.卡特琳·米尔丝:《社会保障经济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34.威廉姆H·怀特科、罗纳德C·费德里科:《当今世界的社会福利》,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35.托马斯·汉弗莱·马歇尔、安东尼·吉登斯等著:《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36.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7.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8.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39.埃里克·M.佩塔斯尼克:《美国预算中的信托基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年版
    140.彼得·F·德鲁克:《养老金革命》,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
    141. Grayson Clarke:《对社会保险基金实施预算管理的政策指南》,中国-欧盟社会保障合作项目,2010年
    142. Grayson Clarke:《内部控制的产生与发展:国际视角》,中国-欧盟社会保障合作项目,2010年
    143. Leena Sukhram、Lorraine Pearman、Grayson Clarke:《英国社会保障的财务监管》,中国-欧盟社会保障合作项目,2010年
    144. Grayson Clarke:《荷兰社会保障的财务监管》,中国-欧盟社会保障合 作项目,2010年
    145. Remy Fromentin、Grayson Clarke:《法国社会保障的财务监管》,中国-欧盟社会保障合作项目,2010年
    146. Marek Gora:《波兰社会保障的财务监管》,中国-欧盟社会保障合作项目,2010年
    1. Allen Schick,2004, "Twenty-five Years of Budgeting Reform", OECD Journal on Budgeting
    2. Allen Schick,2005, "Sustainable Budget Policy:Concepts and Approaches", OECD Journal on Budgeting
    3. Allen Schick,2009, "Budgeting for Entitlements", OECD Journal on Budgeting
    4. Allen Schick,2009, "Crisis Budgeting", OECD Journal on Budgeting
    5. Andrew D.Eschtruth,2000, "Social Security and The Federal Budget",
    6. Barry Anderson, Teresa Curristine, Olaf Merk,2006, "Budgeting in Norway", OECD Journal on Budgeting
    7. Barry Anderson, James Sheppard,2009, "Fiscal Futures, Institutional Budget Reforms, and Their Effects: What Can Be Learned? ", OECD Journal on Budgeting
    8. Dean Baker,2010, "Seven Key Facts About Social Security and the Federal Budget", Center for Economic and Policy Research
    9. Dirk-Jan Kraan,2004, "Off-budget and Tax Expenditures", OECD Journal on Budgeting
    10. Dirk-Jan Kraan, Michael Ruffner,2005, "Budgeting in Switzerland", OECD Journal on Budgeting
    11. Dirk-Jan Kraan, Daniel Bergvall, Ian Hawkesworth, Valentina Kostyleva, Matthias Witt,2008, "Budgeting in Russia", OECD Journal on Budgeting
    12. Eugene Steuerle, Stephanie Rennane,2010,"Social Security and the Budget", THE Retirement Policy Program
    13. Emilia Titan, Cristina Boboc, Simona Ghita, Daniela Todose,2011, "Statistical-Econometric Analysis of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Social Security Budget and the Main Macroeconomic Aggregates in Romania",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Economics
    14. James L. Blum,2000, "Comments on Budgeting for Social Security Or:When Are Savings Really Saving? ", Public Budgeting and Finance
    15. John A. Turner,2007, "Autopilot:Self-Adjusting Mechanisms for Sustainable Retirement Systems", Society of Actuaries Policy Paper
    16. John A. Turner,2010, "Political Risk with Automatic Adjustment Mechanisms for Social Security:Is "Automatic" Really Automatic? ",6th International Policy and Research Conference on Social Security
    17. Joseph White,2000, "Budgeting for Social Security Or:When Are Saving Really Savings", Public Budgeting and Finance
    18. Juan Yermo,2008, "Governance and Investment of Public Pension Reserve Funds in Selected OECD Countries", OECD Working Papers on Insurance and Private Pensions No.15
    19. Jon R. Blondal,2003, "Budget Reform in OECD Member Countries:Common Trends", OECD Journal on Budgeting
    20. Jon R. Blondal, Dirk-Jan Kraan, Michael Ruffner,2003, "Budge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OECD Journal on Budgeting
    21. Jon R. Blondal, Jens Kromann Kristensen,2002, "Budgeting in the Netherlands", OECD Journal on Budgeting
    22. Jon R. Blondal,2006, "Budgeting in Singapore", OECD Journal on Budgeting
    23. Jon R. B1ondal,2001, "Budgeting in Sweden", OECD Journal on Budgeting
    24. Jon R. Blondal,2004, "Issues in Accrual Budgeting", OECD Journal on Budgeting
    25. Kopits, George, Jon Craig,1998, "Transparency in Government Operations", IMF Occasional Paper No.158
    26. Mel Cousins,2007, "Political budget cycles and social security budget increases in the Republic of Ireland,1923-2005 ", MRPA Paper NO.5359
    27. Nicholas Barr,2000, "Reforming Pensions:Myths, Truths, and Policy Choices", IMF Working Paper WP/00/139
    28. Peter R. Orszag, Joseph E. Stiglitz,1999, "Rethinking Pension Reform:Ten Myths About Social Security Systems", Presented at the World Bank Conference, "New Ideas About Old Age Security", September 14-15
    29. Peter Diamond,2003, "Social Security, the Government Budget and National Savings ", M IT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No.05-09
    30. Pal Ulla,2006, " Assessing Fiscal Risks through Long-term Budget Projections", OECD Journal on Budget
    31. Peter H. Lindert,2002, "Why the Welfare State Looks Like a Free Lunch",27 November 2002 draft
    32. Robert Palacios and Oleksiy Sluchynsky:Social pensions Part I:Their role in the overall pension system,2006
    33. Richard Allen and Dimitar Radev,2006, " Managing and Controlling Extrabudgetary Funds", IMF Working Paper, WP/06/286
    34. Robert J. Shea,2008, "Performance Budge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OECD Journal on Budget
    35. Teresa Curristine,2005,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in the Budget Process: Results of the OECD 2005 Questionnaire", OECD Journal on Budget
    36. Torben M. Andersen and Robert R. Dogonowski,2002, "Social Insurance and the Public Budget", Economica, New Series, Vol.69, No.275
    37. Willi Leibfritz, Deborah Roseveare, Douglas Fore, Eckhard Wurzel,1995, "Ageing Populations, Pension Systems and Government Budget:How do They Affect Saving? ", OECD Economics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s No.156
    38. Willem Adema,2001, "Net Social Expenditure:2nd Edition", OECD Labour Market and Social Policy Occasional Papers, No.5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