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的文学表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过程,深刻影响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各个领域。市场经济背景下城乡地理网络的重建、社会原有结构的断裂与分化重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颉颃,都与作为社会发展增长机器的城市的发展与变化互为因果。在城市化与全球化结出发展硕果的同时,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与社会层级的分化并肩,资源环境的破坏与弱势群体的出现接踵。城乡社会与日常生活层面的诸多问题,特别是现代化过程中的人性异化,均与城市化过程息息相关。因此,城市化无疑是解读当代中国社会各种现象的关键符码。
     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实践,新世纪小说与当代中国的城市化过程之间纠结着复杂的关系。这种复杂关系主要体现为一种双向互构:即城市化对新世纪小说的形塑与新世纪小说对城市化的表征。论文没有全面论述城市化与新世纪小说的双向互构关系,而是从城乡空间人口与资本的流动、城市地理与景观的重塑、城市日常生活的变迁等三个方面入手,研究实际的城市化与想象的城市化之间的表征关系,研究呈现于文本的“空间的城市化”与“人的城市化”,以及新世纪小说文本对权力与资本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共谋的复杂表现。论文认为,城市化过程中的“新旧并置”与新世纪小说中道德美学的兴盛、消费美学的泛滥以及其他美学形式的选择之间的关系,表现了当代作家在传统与现代、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中的不安、犹豫、抵制以及逃避等复杂文化心态。新世纪小说的成绩与不足,也恰恰是当代作家想象城市化与城市化形塑新世纪小说之间张力的表现。
     论文分三个部分,由绪论、主体和余论构成。
     绪论部分对“新世纪小说”、“城市化”、“城市与文学”等关键概念做出大致厘定,对本课题所涉及的文本范围与对象做出界定。在此基础上梳理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国内对城市与文学的关联研究。最后对本课题的选题意义与价值以及论文的逻辑结构进行说明。
     主体部分共四章,先概述新世纪小说与城市化的双向互构关系,然后分别从城乡空间变化、景观变化以及日常生活变化等三个方面入手,考察新世纪小说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当代社会转型、文化变迁的书写,及其与特定美学形式选择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新世纪小说及其城市化表征”,主要从两个方面概述新世纪小说对于城市化的文学表达。第一节“新世纪小说与城市化的双向互构”,首先从多个方面阐述城市化对新世纪小说的形塑,然后从新世纪小说对城市化过程的书写、对当代城市历史地理变化的记录入手,阐述其社会实践功能。第二节“新世纪小说中的城市话语及其文化资源”,先概述新世纪小说中的几种典型话语表达模式,然后梳理其所依凭的文化资源。
     第二章“城市化:新世纪小说中的城乡空间政治”,主要以空间理论视阈研究新世纪小说中的底层叙事、进城叙事及乡村空间叙事等叙事模式,及其对城市化所形成的空间政治中“空间的城市化”与“人的城市化”的书写。第一节“缝隙空间与道德美学的错位”,从社会学的角度阐释缝隙空间及其特征、新世纪小说中的缝隙空间与底层生存;进而探讨新世纪小说中的一种底层叙事模式,分析其美学形式的缺憾。第二节“无土时代’重构城市空间的想象”,分析《无土时代》等进城叙事对城市空间的修辞性想象与改造,进而分析产生这种想象的文化根源。第三节“乡村空间叙事及其意义”,以《湖光山色》为中心分析城市资本对乡村空间的形塑,乡村权力与商业资本在这一过程中的共谋关系,以及乡村空间叙事对城市化本身的反思及其对乡村社会深层结构的触及。
     第三章“景观化:新世纪小说中的城市幻象”,主要以景观理论视阈研究新世纪小说对于城市地理空间的书写,将关注的焦点定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景观发生了什么变化,权力与资本是如何塑造城市景观的,最后分析了新世纪小说中的城市奇观化叙事及其美学特征。第一节“新世纪小说中的城市地理空间”,以城市街道、城市建筑、城市区域为中心分析新世纪小说中的城市景观。第二节“新世纪小说中的城市景观生产”,梳理新世纪小说景观书写的渊源及其特点,以《废都》、《放下武器》、《福布斯咒语》为例分析城市景观生产过程中权力与资本的运作。第三节“奇观化叙事及其美学表征”,从物质欲望与身体欲望两个方面分析新世纪小说城市书写中的奇观化叙事及其美学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其写作误区。
     第四章“日常化:新世纪小说中的城市生活”,主要以日常生活理论视阈研究新世纪小说中的城市书写,以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变迁为基点,分析城市化所带来的文化杂糅对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第一节“现代文化对日常生活的组织”,考察日常生活中技术理性对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以及日常观念活动的侵袭。第二节“沉沦与荒诞:城市日常生活体验”,从都市体验的角度出发,描述社会转型时期城市人的冷漠、麻木与沉沦,及其荒诞的生存体验。第三节“抵制策略与日常生活叙事的危机”,考察新世纪小说中城市人对同质化的抵制及其反城市化的逃离,并进而分析新世纪小说日常生活叙事的不足。
     余论“城市化与新世纪文学想象”,主要分析新世纪小说对城市化所带来的文化混杂现实的表征,并探讨新世纪小说城市书写所达到的程度、取得的成绩,以及其三个方面的缺失:城市书写经验的匮乏、美学品格的缺席以及批判力度的不足。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since the1990s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many other fields of Chinese society. In the context of market economy, the re-constru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networks in geography, the breakings, divisions, and re-groupings of the social original structures, and the mutual rivals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modern one are the cause and effect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cities marked with increasing machines. As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bear fruits, there also comes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imitiv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an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ocial hierarchy, the destru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vulnerable groups. Many problems in daily life as well as in urban and rural societies, and the alien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refore, the urbanization undoubtedly is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China.
     As a unique social practice, there exists a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ovels in the new century and the urbaniz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embodied in a two-way mutual construction is the novels in the new century shaped by urbanization and the urbanization represented by the novels of the new century. Instead of comprehensively expanding the analysis of the mutual construction to the urbanization and the novels in the new century, the paper explore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tual urbanization and the imagination of the urbanization, studies the spatial urbanization and the personal urbanization in the text, and analyzes the complicated expression of the function of power and capital, by studying the urban and rural spatial population and capital flow, urban geography and landscape remodeling, and the changes in urban daily life. The paper believe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juxtaposition of old and new"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moral aesthetic prosperity in the novels of the new century, as well as the overflow of consumption aesthetics and the relationship choosing other forms of aesthetics, represents the contemporary writers' complicated cultural states of mind, which include restlessness, hesitation, resistance and escape. It is a kind of tension between the tradition and the modern age, the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The achievements and the weaknesses of the new century novels, are exactly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contemporary writers' imaginative urbanization and the urbanization in the new century novels.The paper mainly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introduction, the main body and the conclusion.
     Introduction
     This part explains the key concepts such as "the new century novels","the urbanization","the city and literature", and also defines the text scope and the object. And then, on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some foreign countries, it states China's literature study on cities. Finally, it explains the significance, the values and the paper's logical structure.
     The main body comprises4chapters. Firstly, the present author summarizes the two-way mutual construction between the urbanization and the new century novels. Then, from the changes in urban and rural spaces, the changes in landscape and the changes in daily life, the author studies the writings of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cultural changes in the new century novels, and, he also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ritings and the choices of the aesthetic forms.
     Chapter One The New Century Novels and their Representation of Urbanization
     The chapter summarizes the literary expression of the urbanization in the new century novels from two aspects. The first section discusses the two-way mutual construction between the urbanization and the new century novels. Firstly, it introduces the shaping of the new century novels in the process of the urbanization, and then it explains the function of the social practice in the new century novels from its writings to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to the changes of the urban historical geography in the present period. The second section generalizes the urban discourses of the new century novels and its cultural resources. It analyzes several modes of expression in the new century novels, and narrates its cultural borrowing resources.
     Chapter Two Urbanization:Spatial Politics in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the New Century Novels
     On the basis of spatial theories, this chapter studies how the wrings between the space-person and the urbanization in the spatial politics are expressed in the narrative modes such as under-stratum narration, enter-city narration and rural space nar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 first section is called the dislocation between the gap space and moral aesthetics. The author, from a sociological point of view, expounds the gap spac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gap space in the new century novels and the bottom existence of the people, and further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mode of a kind rural narration and its defects. The second section is concerning a kind of imagination which reconstructs the city space in "Soilless Times". It analyzes the imagin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space in Soilless Times and other novels of the new century, it also explores the cultural roots of the imagination. The third section studies rural spatial narrative and its significance. Based on Lakes and Mountains, it analyzes how the rural space is shaped by the city capital, the rural power and commercial capital in conspiracy in the process, and also studies the reflection of the urbanization and the touch on the deep-layer structures of rural society.
     Chapter Three Landscape:The Illusions of the City in the New Century Novels
     By using the landscape theory, this chapter studies the writings of the urban geographical space in the new century novels. It focuses on what has happened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of the city landscape, and on how the city landscape is shaped by power and capital. Finally, it analyzes the urban spectacle narration and its aesthetic features. In the first section, the urban geographical space in the new century novels,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city landscape concentrating on urban streets, buildings and regions. The second section, the present author studies the production of city landscape. With The Waste City, Lay Down Your Arms, The Spell of Forbes, as the examples of city landscape, by the exploration of the origins and features of landscape that are written in the novels of the new century, the author also studies the operation of power and capital in the production of city landscape. The third section studies the spectacle narratives and their aesthetic features, and further analyzes its misunderstanding in writing.
     Chapter four Dailization:City Life in the New Century Novels
     The chapter studies the city writing of the new century novels by the daily life theories. On the basis of the changes of people's daily lives, it analyzes the deep influences on the daily life brought by cultural hybridity in the urbanization. The first section studies daily life constructed by modern culture, it examines the invasion in daily consumption activity, daily activities and daily concepts activity caused by technical rationality. The second section is about degradation and absurd. It describes the absurd experiences of city people during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such as numbness and apathy, coolness. The third section studies the strategies of resistance in new century novels and the crisis of the daily life narrative. It explores the resisting homogenization and escaping from cities in the new century novels, and further analyses its insufficiency of daily life narration in the new century novels.
     Conclusion, the Urbanization and the New Century Literary Imagination
     In this part, the present author studies the reality of the cultural chaos in the new century novels expressed by urbanization. It explores the levels, achievements written in the new century novels, and the three losses:lack of experience of city writing, the absence of aesthetic characters and the deficiency of critical strength.
引文
① [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② 周宪教授在《速度政治与空间体验》中以“速度政治”概括当代城市生活,见陶东风、周宪主编《文化研究》第10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43页。
    ③ [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第二卷·世界历史的透视),吴琼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83页。
    ① 如在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中,城市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城市一词更多指的是一种公社或者团体。
    ② [美]萨斯基亚·萨森:《全球化及其不满》,李纯一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第7页。
    ③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宋俊岭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④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是什么?》,载许纪霖主编:《帝国、都市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页。
    ⑤ [美]R.E.帕克等:《地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宋俊岭、吴建华、王登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⑥ [英]特里·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① 关于“新世纪文学”这一命名,最早的大规模讨论见于2005年第2期《文艺争鸣》推出的“关于新世纪文学’专栏,张未民、雷达、杨扬、张炯、张颐武等国内知名学者都曾发表文章界定“新世纪文学”。
    ① 最早提出城市化概念的是西班牙工程师A·塞尔达(A·Serda),他在1867年开始使用这一概念。
    ② 陈甬军、景普秋、陈爱民:《中国城市化道路新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9页。
    ③ 中央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0页。
    ④ 汪民安:《如何体验和研究城市》,载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⑤ 王廉等:《中国城市化教程》,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页。
    ⑥ 以上数据均出自陈甬军、景普秋、陈爱民:《中国城市化道路新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9页。
    ① [美]理查德·利罕:《文学中的城市:知识与文化的历史》,吴子枫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① 均见中央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② [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吴琼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③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④ [德]西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⑤ [德]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⑥ [德]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① [德]瓦尔特·本雅明:《波德莱尔: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涌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
    ② [美]爱德华·w·苏贾:《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陆扬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5页。
    ③ 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④ [英]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初立忠、沈晓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⑤ [美]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⑥ [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⑦ [美]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⑧ [美]爱德华·w·苏贾(Edward W. Soja):《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陆扬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⑨ [美]路易·沃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主义》,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2页。
    ⑩ [英]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① [法]勒·柯布西耶:《明日之城市》,李浩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②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③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宋俊岭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④ [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⑤ [英]约翰·伦尼·肖特:《城市秩序:城市、文化与权力导论》,郑娟、梁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⑥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⑦ [美]曼纽尔·卡斯特尔:《信息论,网络和网络社会:理论蓝图》,曼纽尔·卡斯特尔主编:《网络社会:跨文化
    的视角》,周凯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⑧ [美]萨斯基亚·萨森:《全球化及其不满》,李纯一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
    ⑨ [美]莎朗·左京(Sharon Zukin):《城市文化》,张廷佺、杨东霞、谈瀛洲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⑩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① 如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凯纳斯的《媒体奇观》以及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等。
    ② [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③ [美]理查德·利罕:《文学中的城市:知识与文化的历史》,吴于枫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④ [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⑤ [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⑥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① 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秦立彦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② 杨剑龙:《上海文化与上海文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③ 陈晓兰:《文学中的巴黎与上海:以左拉和茅盾为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④ 聂伟:《文学都市与影像民间:1990年代以来都市叙事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⑤ 焦雨虹:《消费文化与都市表达——当代都市小说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年版。
    ① [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94页。
    ② 同上,第92页。
    ③ [美]理查德·利罕:《文学中的城市:知识与文化的历史》,吴子枫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④ 如莎朗·左京认为,人们倾向于“把文化视作这一所在粗俗视觉的解毒剂.”[美]莎朗·左京(Sharon Zukin):《城市文化》,张廷佺、杨东霞、谈瀛洲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① 丁帆:《新世纪文学中价值立场的退却与乱象的形成》,《文艺争鸣》2010年第10期。
    ② 张清华:《新世纪以来文学的喜剧趣味与混乱美学——一个宏观的文化考察》,《东岳论从》2011年第2期。
    ③ 白烨:《新变、新局与新质——为新世纪文学把脉》,《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① 耐人寻味的是,关于文学之死的提法是美国文学理论家希利斯·米勒发表于《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上的文章《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引起的,而这一年却恰恰是新世纪的开端。
    ② 这种“繁荣”,从数量上说是作品数量之多(单长篇小说每年就有平均千部出版)、作家队伍之庞大(除了专业作家,还有大批网络写手、青春写作者等),从质量上说,是有不少作品获得国外文学奖项。
    ① 雷达:《新世纪十年中国文学的走势》,《文艺争鸣》2010年第2期。
    ② 蒋述卓:《城市文学:21世纪文学空间的新展望》,《中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4期。
    ③ 陈晓明认为,“准确地说,只有那些直接呈示城市的存在本身,建立城市的客体形象,并且表达作者对城市生活的明确反思,表现人物与城市的精神冲突的作品才能称之为典型的城市文学。”见陈晓明:《城市文学:无法现身的“他者”》,《文艺研究》2006年第1期。
    ④ [美]路易·沃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主义》,江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2页。
    ① [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9页。
    ② 迟子建:《起舞》,《收获》2007年第5期。
    ① 陈晓明:《城市文学:无法现身的“他者”》,《文艺研究》2006年第1期。
    ② 同上。
    ③ 1982年全国城市会议提出这一全面推进城市化的方针。
    ① 包亚明、王宏图、朱生坚:《上海洒吧——空间、消费与想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页。
    ① 詹姆斯·费伦认为,所谓叙事总是叙述者“出于一个特定的目的在一个特定的场合给一个特定的听(读)者讲的一个特定的故事。”见[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② [德]海因茨·佩茨沃德:《符号、文化、城市:文化批评哲学五题》,邓文华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3页。
    ③ 同上,第68页。
    ① 陈晓明:《城市文学:无法现身的“他者”》,《文艺研究》2006年第1期。
    ① [美]沙朗·左京(Sharon Zukin):《城市文化》,张廷佺、杨东霞、谈瀛洲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页。
    ① 王世诚:《当代中国新左派的历史遗产与未来》,《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10期。
    ① [法]亨利·勒菲弗:《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1页。
    ② [美]弗里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王逢振、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③ 张颐武:《新新中国的形象》,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136页。
    ④ 张柠:《文化的病症:中国当代经验研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① 张柠:《土地的黄昏——中国乡村经验的微观权力分析》,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② [美]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21页。
    ③ 对进城农民工及其他底层群体所占据的空间,学界大多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边缘地带”等不同概念命名,本文为强调其“亦城亦乡”、“非城非乡”的特点.统一采用童强的“缝隙空间”一词,见童强:《权力、资本与缝隙空间》,载陶东风、周宪主编《文化研究》第10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① 童强:《权力、资本与缝隙空间》,载陶东风、周宪主编《文化研究》第10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93页。
    ② 殷曼楟:《缝隙空间与都市中的社会认同危机》,载陶东风、周宪主编《文化研究》第10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11页。
    ① 渠敬东:《涂尔干的遗产——现代社会及其可能性》,《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1期.
    ② 费孝通:《乡土中国》,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③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1页。
    ④ 童强:《权力、资本与缝隙空间》,载陶东风、周宪(主编):《文化研究》第10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95页。
    ① [法]伊夫·格拉夫梅耶尔:《城市社会学》,徐伟民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1页。
    ② 殷曼柠:《缝隙空间与都市中的社会认同危机》.载陶东风、周宪主编《文化研究》第10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11页。
    ① [英]齐格蒙特·鲍曼、蒂姆·梅:《社会学之思(第二版)》,李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3页。
    ② 赵本夫:《无土时代》.《长篇小说选刊》2008年第4期。
    ③ 同上。
    ④ [法]伊夫·格拉夫梅耶尔:《城市社会学》,徐伟民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① 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秦立彦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4页。
    ① [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建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页。
    ② 江晖:《死火重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7页.
    ① 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3页。
    ② 邵燕君:《新世纪文学脉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03页。
    ① [美]杰里米·里夫金、特德·霍华德:《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吕明、袁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9页。
    ② 赵本夫:《无土时代》,《长篇小说选刊》2008年第4期。
    ① 赵本夫:《无土时代》,《长篇小说选刊》2008年第4期。
    ① [美]利罕:《文学中的城市:知识与文化的历史》,吴子枫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6页。
    ② 赵本夫、沙家强:《文学如何呈现记忆——赵本夫访谈录》.《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2页。
    ③ 同上,第5页。
    ④ 汪民安:《城市与植物》,《外国文学》,2011年第4期,第147页。
    ① 赵本夫:《无土时代》,《长篇小说选刊》2008年第4期。
    ② 同上。
    ③ 同上。
    ④ [英]埃比尼泽·霍华德:《明口的田园城市》,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① 赵本夫、沙家强:《文学如何呈现记忆——赵本夫访谈录》,《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5页。
    ② 赵本夫:《无土时代》,《长篇小说选刊》2008年第4期。
    ① 汪民安:《城市与植物》,《外国文学》2011年第4期,第143页.
    ②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第二卷·世界历史的透视),吴琼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78.页。
    ③ 张柠著:《土地的黄昏——中国乡村经验的微观权力分析》,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④ 费孝通:《乡土中国》,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⑤ [美]理查德·利罕:《文学中的城市:知识与文化的历史》,吴子枫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0页。
    ① 孟繁华:《乡村中国的艰难蜕变——评周大新长篇小说(湖光山色)》,《名作欣赏》2009年第2期,第97页。
    ② 孟繁华:《乡土文学传统的当代变迁——“农村题材”转向“新乡土文学”之后》,《文艺研究》2009年第10期.第28页。
    ① 周大新:《湖光山色》,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
    ② 费孝通:《乡土中国》,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③ [法]彼埃尔·布尔迪厄:《社会空间与象征权力》.包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06页。
    ① [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建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页。
    ② [法]列斐伏尔:《空间政治学的反思》,包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
    ① 哈维·莫勒奇:《作为增长机器的城市:地点的政治经济学》,江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9页。
    ② 同上,第50页。
    ① 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② 同上,第276页。
    ① [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工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② 同上,第5页。
    ③ 同上,第5页。
    ④ 克里斯多弗·吉鲁特:《运动中的景象:在时间中描述景观》,[美]查尔斯·瓦尔德海姆(编):《景观都市主义》,刘海龙、刘东云、孙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第71页。
    ⑤ [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页。
    ① [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② [英]斯科特·拉什、约翰·厄里:《符号经济与空间经济》,王之光、商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3页。
    ③ 同上。
    ④ 焦雨虹在《消费文化与都市表达——当代都市小说研究》中采用美国城市学家凯文·林奇对城市意象的划分,分析了当代都市小说中的城市意象,并视之为消费文化的符号表达。但其分析仅限于都市小说,且对于这些小说所表现的城市化时期的特殊景观及文化变迁,与资本和权力对城市地理、城市秩序的塑造之间的关系没有进行深入探讨。
    ① [英]约翰·伦尼·肖特:《城市秩序:城市、文化与权力导论》,郑娟、梁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54页。
    ②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③ 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7页。
    ④ [美]理查德·桑内特:《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黄煜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335页。
    ⑤ [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① 米米·谢乐尔、约翰·厄里:《城市与汽车》,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4页。
    ② [英]斯科特·拉什、约翰·厄里:《符号经济与空间经济》,王之光、商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0页。
    ③ 方方:《中北路空无一人》,《上海文学》2005年第5期。
    ① [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② [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60页。
    ③ [英]约翰·伦尼·肖特:《城市秩序:城市、文化与权力导论》,郑娟、梁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53页。
    ① 吴玄:《发廊》,《花城》2002年第5期。
    ② 同上。
    ③ 包亚明、王宏图、朱生坚等:《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① 玛格丽特·克劳福德:《大型购物中心里的世界》,见江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4页。
    ① 邱华栋:《教授》,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② [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① 城市中特殊的“缝隙空间”也应包括在内。有关“缝隙空间”的论述见第二章第一节。
    ②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52页。
    ③ [英]约翰·伦尼·肖特:《城市秩序:城市、文化与权力导论》,郑娟、梁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51页。
    ④ [法]雅克·德里达:《书写与差异》,张宁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02-503页。
    ⑤ 童强:《空间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6页。
    ⑥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57页。
    ① 张念:《步行街:城市空间的性别魅影》,《天涯》2008年第1期。
    ① [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② [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第二卷·世界历史的透视),吴琼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85页。
    ③ [美]萨斯基亚·萨森:《全球化及其不满》,李纯一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第7页。
    ④ [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⑤ 同上,第45页。
    ① [德]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荣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0页。
    ② 童强:《空间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01页。
    ③ [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④ 同上。
    ① 张柠:《文化的病症:中国当代经验研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2贞。
    ② 同上。
    ① 许春樵:《放下武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 [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① 童强:《空间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02页。
    ② 同上。
    ③ 贾平凹:《废都》,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年。
    ① 哈维·莫勒奇:《作为增长机器的城市:地点的政治经济学》,载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4页。
    ② 同上。
    ① 许春樵:《放下武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 同上。
    ③ [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④ 同上,第6页。
    ⑤ 同上,第99页。
    ⑥ [美]沙朗·左京(Sharon Zukin):《城市文化》,张廷佺、杨东霞、谈瀛洲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① 许春樵:《放下武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 同上。
    ③ [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0页。
    ④ 周宪:《速度政治与空间体验》,载陶东风、周宪(主编):《文化研究.第10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45页。
    ① 工刚:《福布斯咒语Ⅰ》,《当代》2009年第1期。
    ② 哈维·莫勒奇:《作为增长机器的城市:地点的政治经济学》,见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0页。
    ③ 王刚:《福布斯咒语Ⅰ》,《当代》2009年第1期。
    ① [英]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初立忠、沈晓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23页。
    ② 王刚:《福布斯咒语Ⅰ》,《当代》2009年第1期。
    ③ 同上。
    ④ [美]沙朗·左京(Sharon Zukin):《城市文化》,张廷佺、杨东霞、谈瀛洲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⑤ [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① [英]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初立忠、沈晓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16页。
    ② [英]乔纳森·拉班:《柔软的城市》,欧阳昱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0页。
    ③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④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65页。
    ① [英]西莉亚·卢瑞:《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① 张欣:《浮华背后》,《收获》2001年第3期。
    ② 罗钢、工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③ 同上,第16页。
    ① 张欣:《夜凉如水》,《长篇小说选刊》2007年第1期。
    ② [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论波德莱尔》,张旭东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7页。
    ③ [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5页。
    ④ 同上,第11页。
    ① [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5页。
    ① [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7页。
    ② 同上。
    ③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15页。
    ① [美]马泰·卜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49页。
    ② 余华:《余华现在说》,《南方周末》2006年4月27日。
    ①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46页。
    ② [美]沙朗·左京(Sharon Zukin):《城市文化》,张廷佺、杨东霞、谈瀛洲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① [英]戴维·英格利斯:《文化与日常生活》,张秋月、周雷亚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50页。
    ② [法]鲁尔·瓦纳格姆:《日常生活的革命》,张新木、戴秋霞、王也频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③ 文化杂糅,也有学者称之为“杂种文化”、或“混杂化与混合化”文化。
    ④[英]戴维·英格利斯:《文化与日常生活》,张秋月、周雷亚译,北京:中央编泽出版社2010年版,第164页。
    ① [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0页。
    ① [德]格奥尔格·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② 中央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4页。
    ③ [德]格奥尔格·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④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文化透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5页。
    ⑤ 这里的消费主要指个体为了维持生存而消耗各种生活资料的过程。
    ⑥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文化透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页。
    ⑦ [德]格奥尔格·西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江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0页。
    ⑧ [德]瓦尔特·本雅明:《波德莱尔: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涌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173页。
    ① [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② 张柠认为,卫慧的《上海宝贝》其实是“用一大堆谎言制造了一种生活的幻觉。”张柠:《文化的病症:中国当代经验研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页。
    ③ 张柠:《文化的病症:中国当代经验研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页。
    ④ 同上。
    ⑤ [德]瓦尔特·本雅明:《波德莱尔: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涌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174页。
    ① [英]齐格蒙特·鲍曼:《工作、消费、新穷人》,仇子明、李兰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版,第85页。
    ②[德]格奥尔格·西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江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3页。
    ①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文化透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页。
    ② 费孝通:《乡土中国》,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80页。
    ① [英]齐格蒙特·鲍曼:《工作、消费、新穷人》,仇子明、李兰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版,第85页。
    ②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① [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进程》,郭建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2页。
    ② [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山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25页。
    ③ 同上。
    ④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文化透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页。
    ① 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77页。
    ② [法]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48页。
    ③ 周宪:《速度政治与空间体验》,陶东风、周宪(主编):《文化研究.第10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43-344页。
    ④ 同上,第345页。
    ① 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7页。
    ② [德]格奥尔格·西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江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2页。
    ① 李小娟(主编):《走向中国的日常牛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9页。
    ② 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① 黄发有:《重建理想主义的尊严——对近三十年中国文学的一种反思与展望》,《南方文坛》2008年第6期.
    ② 冯欣:《理想的人·世俗的人·欲望的人——论新时期以来小说中日常生活主题的变迁》,《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③ 王兴文:《论回族作家李进祥小说中的文化符号》,《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④ [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56页。
    ⑤ 此处“沉沦”一词并非道德意义上的堕落,而是取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意义,意指陷落于日常生活的非本真状态。
    ⑥ [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05页。
    ① [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09页。
    ② 同上,第210页。
    ③ 同上,第215页。
    ① 路易·沃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主义》.《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8页。
    ② [英]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70页。
    ③ [德]格奥尔格·西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2页。
    ④ 陆扬:《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94页。
    ⑤ [英]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6页。
    ① [英]齐格蒙特·鲍曼:《工作、消费、新穷人》,仇子明、李兰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版,第64页。
    ② 同上,第85页。
    ③ 同上。
    ① [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0页。
    ② [法]米歇尔·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方琳琳、黄春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3页。
    ① [法]米歇尔·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方琳琳、黄春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1页。
    ② 同上,第92页。
    ③ 同上,第100页。
    ④ 洪治纲:《缝隙中的呓语——论七十年代出生女作家群的当代都市书写》,何锐(主编):《把脉70后:新锐作家小说评析》,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59页。
    ① [德]格奥尔格·西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5页。
    ② [英]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47页。
    ③ 陈学明、吴松、远东(编):《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列菲伏尔、赫勒论日常生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① 陈学明、吴松、远东(编):《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列菲伏尔、赫勒论日常生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4页。
    ①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4页。
    ①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① [英]特里·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② [美]莎朗·左京(Sharon Zukin):《城市文化》,张廷佺、杨东霞、谈瀛洲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③ 恩格斯:《致斐·拉萨尔》,《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1页.
    ① [英]克莱夫·贝尔:《艺术》,周金环等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
    ② [英]齐格蒙特·鲍曼:《工作、消费、新穷人》,仇子明、李兰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版,第85页。
    ③ 如卫慧的《上海宝贝》、葛红兵的《沙床》等。
    ① [英]特里·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② [德]马克斯·韦伯:《城市的概念》,载薛毅(主编):《西方都市文化研究读本(第一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9页。
    ③ 邵燕君:《新世纪文学脉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51页。
    ① 黄发有在《警惕山寨化写作室息都市小说的生命力》中把类型化的城市写作称为山寨化写作,见黄发有:《警惕山寨化写作室息都市小说的生命力》,《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4期。
    ② [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3页。
    ③ [法]萨特:《什么是文学》,施康强译:《萨特论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04页。
    [1][法]弗兰克·埃弗拉尔:《杂闻与文学》,谈佳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教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美]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杨利慧、安德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英]齐格蒙特·鲍曼:《废弃的生命》,谷蕾、胡欣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建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7][英]齐格蒙特·鲍曼、蒂姆·梅:《社会学之思》(第二版),李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8][英]齐格蒙特·鲍曼:《工作、消费、新穷人》,仇子明、李兰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版。
    [9][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0]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1]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2]包亚明:《游荡者的权力:消费社会与都市文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包亚明、王宏图、朱生坚:《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4][美]阿瑟·阿萨·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6][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17][英]罗伊·博伊恩:《福柯与德里达——理性的另一面》,贾辰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8][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严蓓雯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9][英]克莱夫·贝尔:《艺术》,周金环等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
    [20][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21][德]瓦尔特·本雅明:《波德莱尔: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涌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
    [2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
    [23][法]莫里斯·布朗肖:《文学空间》,顾嘉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4]陈晓兰:《文学中的巴黎与上海:以左拉和茅盾为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5]陈学明、吴松、远东(编):《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列菲伏尔、赫勒论日常生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6]陈永国(主编):《视觉文化研究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7]陈甬军、景普秋、陈爱民:《中国城市化道路新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28][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9][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评论》,梁虹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0][法]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31][法]雅克·德里达:《书写与差异》,张宁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32][法]雅克·德里达:《文学的行动》,赵兴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3][美]保罗·德曼:《解构之图》,李自修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4][法]米歇尔·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方琳琳、黄春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5][美]迪尔(Dear M.J.):《后现代都市状况》,李小科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6][德]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荣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37][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8][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39][美]约翰·菲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40][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1]费孝通;《乡土中国》,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4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赵复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43][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44][加]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45][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进程》,郭建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46][英]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冯涛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47][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48][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9][法]伊夫·格拉夫梅耶尔:《城市社会学》,徐伟民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0][英]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初立忠、沈晓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51][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2][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53][德]马丁·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54][英]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55][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
    [56]何锐(主编):《把脉70后:新锐作家小说分析》,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57][美]安德烈亚斯·胡伊森:《大众分野之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后现代主义》,周韵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8][英]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59][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周晓虹、徐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60]焦雨虹:《消费文化与都市表达——当代都市小说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年版。
    [61][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2][意]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张宓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63][美]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李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4][美]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65][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66][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67][法]勒·柯布西耶:《明日之城市》,李浩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68][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9][英]史蒂文·康纳:《后现代主义文化》,严忠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70][英]乔纳森·拉班:《柔软的城市》,欧阳昱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1][英]斯科特·拉什、约翰·厄里:《符号经济与空间经济》,王之光、商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72][美]约翰·克罗·兰色姆:《新批评》,王腊宝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3][法]亨利·勒菲弗:《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4][美]杰里米·里夫金、特德·霍华德:《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吕明、袁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75][美]理查德·利罕:《文学中的城市:知识与文化的历史》,吴子枫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6]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7]李欧梵:《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8]李小娟(主编):《走向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9]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修订译本),宋伟杰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80]刘怀玉:《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81][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82][英]西莉亚·卢瑞:《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3]陆扬:《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84][美]理查德·罗蒂:《后哲学文化》,黄勇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85]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6][英]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卢丽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
    [87][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88][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89][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90][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宋俊岭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91][法]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92]孟繁华:《坚韧的叙事:新世纪文学真相》,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93][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4][美]希里斯·米勒:《文学死了吗》,秦立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5][美]希里斯·米勒:《重申解构主义》,郭剑英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96][美]弗·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申慧辉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
    [97]聂伟:《文学都市与影像民间:1990年代以来都市叙事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8][美]保罗·诺克斯、琳达·迈克卡西:《城市化》,顾朝林、汤培源、杨兴柱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99][美]R.E.帕克等:《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宋俊岭、吴建华、王登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00][德]海因茨·佩茨沃德:《符号、文化、城市:文化批评哲学五题》,邓文华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01][美]萨斯基亚·萨森:《全球化及其不满》,李纯一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
    [102][法]萨特:《萨特文论选》,施康强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103][美]罗伯特·戴维·萨克:《社会思想中的空间观:一种地理学的视角》,黄春芳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4][美]理查德·桑内特:《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黄煜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105][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下卷),吴琼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106][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7]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8][美]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09][美]索亚(Edward W. Soja):《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陆扬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10]苏晓芳:《网络与新世纪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1]孙立平:《断裂一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12]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3]孙逊、杨剑龙(主编):《都市、帝国与先知》,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114]孙逊、杨剑龙(主编):《都市空间与文化想象》,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115]孙逊、杨剑龙(主编):《网络社会与城市环境》,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
    [116]邵燕君:《新世纪文学脉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117]申霞艳:《消费、记忆与叙事:新世纪文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8]陶东风、周宪(主编):《文化研究》(第10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19]唐小兵(主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0][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林荣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21]童强:《空间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22][美]查尔斯·瓦尔德海姆(编):《景观都市主义》,刘海龙、刘东云、孙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123][法]鲁尔·瓦纳格姆:《日常生活的革命》,张新木、戴秋霞、王也频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4]汪晖:《死火重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5]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6]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7]王先霈(主编):《新世纪以来文学创作若干情况的调查报告》,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28][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29][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30][英]彼得·威德森:《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钱竞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1][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132][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133][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34][德]沃林格:《抽象与移情》,王才勇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年版。
    [135][德]西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36][德]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137][德]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138][英]约翰·伦尼·肖特:《城市秩序:城市、文化与权力导论》,郑娟、梁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39]许纪霖(主编):《帝国、都市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40]薛毅(主编):《西方都市文化研究读本》(1-4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1][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142]杨剑龙:《上海文化与上海文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43][美]叶维廉:《中国诗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4][英]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5][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46][英]特里·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7]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48]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文化透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49][英]戴维·英格利斯:《文化与日常生活》,张秋月、周雷亚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
    [150][美]弗里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王逢振、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1][美]弗里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2]张柠:《土地的黄昏——中国乡村经验的微观权力分析》,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153]张柠:《文化的病症:中国当代经验研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54]张一兵:《无调式的辩证想象: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文本学解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155]张颐武:《新新中国的形象》,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156]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秦立彦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57]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8]周宪(编):《文化现代性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9]庄锡昌、顾晓鸣、顾云深等(主编):《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60][美]莎朗·左京(Sharon Zukin):《城市文化》,张廷佺、杨东霞、谈瀛洲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61]中央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62]Derek Attridge, The Singularity of Literature. London:Routledge,2004.
    [163]Henri Lefebvre, 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 translated by Sacha Rabinovvitch, New Brunswick:Transaction Publishers.1968.
    [164]Raymond Williams, The Country and the City. London:Chatto, and Windus,1973.
    [1]白烨:《新世纪文学的新风貌与新走向——走进新世纪的考场》,《文艺争鸣》2010年第6期。
    [2]白烨:《新变、新局与新质——为新世纪文学把脉》,《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3]陈辽:《小说家笔下的“弱势群体”——评近年来表现“弱势群体”的小说》,《唯实》2003年第8期。
    [4]陈思和:《都市里的民间世界:<倾城之恋>》,《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5]陈思和:《知识分子转型与新文学的两种思潮》,《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6]陈晓明:《城市文学:无法现身的“他者”》,《文艺研究》2006年第1期。
    [7]程光炜:《新世纪文学“建构”所隐含的诸多问题》,《文艺争鸣》2007年第2期。
    [8]丁帆:《新世纪文学中价值立场的退却与乱象的生成》,《文艺争鸣》2010年第10期。
    [9]冯欣:《理想的人·世俗的人·欲望的人——论新时期以来小说中日常生活主题的变迁》,《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0]葛亮:《想象与进入——论王安忆小说中的城乡互涉》,《文学评论》2011年第5期。
    [11]何言宏:《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左翼精神”》,《东岳论丛》2011年第4期。
    [12]贺绍俊:《新世纪十年长篇小说四论》,《文艺争鸣》2011年第4期。
    [13]贺绍俊:《新世纪带给文学的一份厚礼——关于网络文学的革命性和后现代性及其他》,《东岳论丛》2011年第2期。
    [14]黄发有:《90年代小说的城市焦虑》,《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5]黄发有:《重建理想主义的尊严——对近三十年中国文学的一种反思与展望》,《南方文坛》2008年第6期。
    [16]黄发有:《警惕山寨化写作窒息都市小说的生命力》,《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4期。
    [17]洪治纲:《增量的文学现场与感性主义的兴起——新世纪十年文学观察之一》,《文艺争鸣》2010年第8期。
    [18]洪治纲:《俗世生活的张扬与理想主义的衰微——新世纪文学十年观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2期。
    [19]洪治纲:《短篇小说·生活图谱·代际差异——新世纪文学十年观察之三》,《文艺争鸣》2011年第4期。
    [20]江冰:《(小时代>:“80后”的另类经验》,《小说评论》2009年第4期。
    [21]江冰:《“80后”文学与网络的双向互动》,《文艺争鸣》2011年第10期。
    [22]蒋述卓:《城市文学:21世纪文学空间的新展望》,《中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4期。
    [23]蒋述卓、王斌:《城市与文学关系初探》,《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24]雷达:《新世纪十年中国文学的走势》,《文艺争鸣》2010年第2期。
    [25]雷达:《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概观》,《小说评论》2007年第1期。
    [26]李敬泽:《1976年后的短篇小说:脉络辨——<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短篇小说卷>导言》,《南方文坛》2009年第5期。
    [27]李云雷:《新世纪文学中的“底层文学”论纲》,《文艺争鸣》2010年第6期。
    [28]刘勇:《城市文学应植根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4期。
    [29]孟繁华:《文化消费时代的新通俗文学——新世纪类型小说的叙事特征与消费逻辑》,《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4期。
    [30]孟繁华:《乡村中国的艰难蜕变——评周大新长篇小说<湖光山色)》,《名作欣赏》2009年第2期。
    [31]孟繁华:《乡土文学传统的当代变迁——“农村题材”转向“新乡土文学”之后》,《文艺研究》2009年第10期。
    [32]南帆:《全球化与想象的可能》,《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
    [33]欧阳友权:《网络媒介与新世纪文学转型》,《文艺争鸣》2006年第4期。
    [34]乔以钢、李彦文:《近三十年“城乡交义地带叙事”中的“新才子佳人模式”——以(人生)、<高老庄>、(风雅颂)为中心的考察》,《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35]渠敬东:《涂尔干的遗产——现代社会及其可能性》,《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底1期。
    [36]谈瀛洲:《城市文学:问题的由来》,《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4期。
    [37]申霞艳:《写作十年:摆脱“70后”的70年代出生的写作群体》,《南方文坛》2009年第1期。
    [38]汪民安:《游荡者、商品和垃圾》,《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第12期。
    [39]汪民安:《游荡与现代性经验》,《求是学刊》2009年第4期。
    [40]汪民安:《大都市与现代生活》,《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41]汪民安:《城市与植物》,《外国文学》2011年第4期。
    [42]王世诚:《当代中国新左派的历史遗产与未来》,《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10期。
    [43]吴义勤:《新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文艺研究》2008年第8期。
    [44]夏锦乾:《城市文学应写出城市的“精神形态”》,《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4期。
    [45]谢有顺:《文学叙事中的身体伦理》,《小说评论》2006年第2期。
    [46]杨剑龙:《论新世纪上海城市书写的长篇小说创作》,《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47]杨剑龙:《新世纪城市文学的缺憾——以上海文学为例》,《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4期。
    [48]杨扬:《文学“正义”与新世纪文学的流变》,《上海文学》2010年第12期。
    [49]杨扬:《当文学遭遇城市——新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一种境况》,《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4期。
    [50]赵本夫、沙家强:《文学如何呈现记——赵本夫访谈录》,《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51]赵勇:《文学生产与消费活动的转型之旅——新世纪文学十年抽样分析》,《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52]张光芒:《“低于生活”的“新世纪文学”》,《东岳论丛》2011年第4期。
    [53]张慧敏:《中国现代戏剧中的日常生活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54]张立群:《文化互动与空间转向——论1990年代以来的“都市文学”》,《学术界》2011年第10期。
    [55]张念:《步行街:城市空间的性别魅影》,《天涯》2008年第1期。
    [56]张柠:《城市与文学的恩怨》,《南方文坛》2008年第1期。
    [57]张柠:《当代中国的都市经验》,《南方文坛》2003年第1期。
    [58]张隆溪:《记忆、历史、文学》,《外国文学》2008年第1期。
    [59]张清华:《比较劣势与美学困境——关于当代文学中的城市经验》,《南方文坛》2008年第1期。
    [60]张清华:《叙事·文本·记忆·历史——论格非小说中的历史哲学、历史诗学及其启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61]张清华:《新世纪以来文学的喜剧趣味与混乱美学——一个宏观的文化考察》,《东岳论丛》2011年第2期。
    [62]张学听:《新世纪长篇小说写作的“瓶颈”》,《文艺争鸣》2006年第5期。
    [63]张颐武:《重新想象中国:新世纪文学的新空间》,《文艺争鸣》2011年第2期。
    [1]艾伟:《风和日丽》,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收获》2009年4-5期。
    [2]毕淑敏:《拯救乳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3]曹征路:《问苍茫》,《当代》2008年第6期。
    [4]陈希我:《抓痒》,《作家》2004年第4期//广州:花城出版社2004年版。
    [5]池莉:《有了快感你就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
    [6]迟子建:《白雪乌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7]楚荷:《苦楝树》,《当代》2005年第2期。
    [8]戴来:《练习生活练习爱》,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
    [9]东西:《后悔录》,《收获》2005年第3期//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10]范小青:《城市表情》,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1]方方:《水在时间之下》,《收获》2008年第6期。
    [12]格非:《人面桃花》,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3]格非:《山河入梦》,《长篇小说选刊》2007年第2期。
    [14]葛红兵:《沙床》,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15]贾平凹:《秦腔》,《收获》2005年第1-2期。
    [16]贾平凹:《高兴》,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版//《当代》2007年第5期。
    [17]李佩甫:《等等灵魂》,《长篇小说选刊》2007年第3期。
    [18]李佩甫:《城的灯》,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19]李师江:《中文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当代》2010年第5期。
    [20]梁晓声:《伊人伊人》,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21]刘庆邦:《红煤》,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22]刘震云:《我叫刘跃进》,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23]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24]路内:《少年巴比伦》,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收获》2007年第6期。
    [25]玫瑰水手:《重庆孤男寡女》,桂林:漓江出版社2003年版。
    [26]莫言:《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收获》2009年6期。
    [27]慕容雪村:《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11年版。
    [28]诺亚:《我的妻,放了我》,《太湖》2010年第3期。
    [29]潘向黎:《穿心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30]邱华栋:《教授》,武汉:长江文艺出版2008年版。
    [31]盛可以:《道德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长篇小说选刊》2007年第3期//《收获》2007年第1期。
    [32]孙惠芬:《吉宽的马车》,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
    [33]唐颖:《初夜》,《收获》2007年第3期。
    [34]唐颖:《另一座城》,《收获》2010年第5期。
    [35]铁凝:《笨花》,《当代》2006年第1期。
    [36]王安忆:《桃之夭夭》,《收获》2003年第5期。
    [37]王刚:《福布斯咒语》,《当代》2009年第1、2期,2010年第4、5期。
    [38]王华:《桥溪庄》,《当代》2005年第1期。
    [39]王海鸰:《新结婚时代》,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当代》2006年第5期。
    [40]王晓方:《公务员笔记》,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41]王旭光:《天地之骨》,《当代·长篇小说选刊》2011年第3期。
    [42]王跃文:《梅茨的故事》,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当代》2001年第5期。
    [43]吴玄:《陌生人》,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长篇小说选刊》2008年第4期//《收获》2008年2期。
    [44]肖克凡:《机器》,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长篇小说选刊》2007年第2期。
    [45]许春樵:《放下武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46]许春樵:《男人立正》,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长篇小说选刊》,2008年第5期。
    [47]徐坤:《野草根》,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48]徐坤:《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9]须一瓜:《太阳黑子》,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收获》2010年第1期。
    [50]阎连科:《风雅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1]阎真:《沧浪之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当代》2001年第4期。
    [52]阎真:《因为女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当代》2007年第6期。
    [53]尤凤伟:《泥鳅》,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当代》2002年第3期。
    [54]尤凤伟:《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收获》2004年第6期。
    [55]懿翎:《把绵羊和山羊分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56]余华:《兄弟》,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
    [57]于晓丹:《一九八O的情人》,《当代》2009年第2期。
    [58]赵本夫:《无土时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长篇小说选刊》2008年第4期。
    [59]张炜:《刺猬歌》,《当代》2007年第1期。
    [60]张炜:《能不忆蜀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61]张欣:《浮华背后》,《收获》2001年第3期。
    [62]张欣:《深喉》,《收获》2004年第1期。
    [63]张欣:《对面是何人》,《收获》2009年第3期。
    [64]张者:《桃李》,《大家》2002年第2期。
    [65]张者:《桃花》,《长篇小说选刊》2007年第6期。
    [66]周梅森:《我主沉浮》,《收获》2004年第2-3期。
    [67]周大新:《湖光山色》,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
    [68]朱文:《什么是垃圾,什么是爱》,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69]朱文颖:《高跟鞋》,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70]朱文颖:《戴女士与蓝》,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年版。
    [1]阿袁:《汤梨的革命》,《小说选刊》2009年第2期。
    [2]毕飞宇:《玉秧》,《十月》2002年第4期。
    [3]曹征路:《那儿》,《当代》2004年第5期。
    [4]曹征路:《霓虹》,《当代》2006年第5期。
    [5]迟子建:《第三地晚餐》,《当代》2006年第3期。
    [6]迟子建:《起舞》,《收获》2007年第5期。
    [7]迟子建:《鬼魅丹青》,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
    [8]陈河:《电影里的黑白城市》,《人民文学》2009年第5期。
    [9]陈继明:《每一个下午》,《黄河文学》2009年第10期。
    [10]陈旭红《白莲浦》,《小说选刊》2009年第2期。
    [11]东君:《子虚先生在乌有乡》,《人民文学》2009年第1期。
    [12]东西:《猜到尽头》,《收获》2007年第5期。
    [13]东紫:《珍珠树上》,《人民文学》2004年第8期
    [14]刁斗:《身份》,《花城》2004年第3期。
    [15]丁伯刚:《两亩地》,《收获》2007年第1期。
    [16]范小青:《嫁入豪门》,《小说月报》2010年第10期。
    [17]方方:《奔跑的火光》,《收获》2001年第5期。
    [18]方方:《出门寻死》,《人民文学》2004年第12期。
    [19]方方:《刀锋上的蚂蚁》,《中国作家》2010年第5期。
    [20]方方:《琴断口》,《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2年第12期。
    [21]方方:《中北路空无一人》,《上海文学》2005年第5期。
    [22]格非:《不过是垃圾》,《人民文学》2006年第4期。
    [23]鬼子:《瓦城上空的麦田》,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24]何顿:《玫瑰花园》,《收获》2006年第1期。
    [25]何立伟:《老康开始旅行》,《钟山》2001年第3期。
    [26]胡学文:《婚姻穴位》,《青年文学》,2003年第7期。
    [27]胡学文:《逆水而行》,《当代》2007年第6期。
    [28]黄咏梅:《瓜子》,《钟山》2010年4期。
    [29]南翔:《博士点》,《中国作家》,2001年第8期。
    [30]荆永鸣:《北京候鸟》,《人民文学》2003年第7期。
    [31]李铁:《城市里的一棵庄稼》,《十月》2004年第2期。
    [32]李肇正:《傻女香香》,《清明》2003年第4期。
    [33]林白:《长江为何如此远》,《收获》2010年第2期。
    [34]林那北:《息肉》,《上海文学》2010年第9期。
    [35]鲁敏:《男人是水,女人是油》,《人民文学》2004年第8期。
    [36]乔叶:《打火机》,《人民文学》2006年第1期。
    [37]孙春平:《一树酸梨惊风雨》,《人民文学》2009年第1期。
    [38]孙惠芬:《致无尽联系》,《钟山》2008年第6期。
    [39]田耳:《友情客串》,《人民文学》2010年第5期。
    [40]王安忆:《骄傲的皮匠》,《收获》2008年第1期。
    [41]王光瑞:《马路上不长庄稼》,《青年文学家》2006年第6期。
    [42]王华:《在天上种玉米》,《人民文学》2009年第2期。
    [43]王手:《本命年短信》,《收获》2007年第2期。
    [44]韦昌国:《城市灯光》,《收获》2007年第3期。
    [45]魏微:《家道》,《收获》2006年第5期。
    [46]魏微:《沿河村纪事》,《收获》2010年第4期。
    [47]吴玄:《发廊》,《花城》2002年第5期。
    [48]席建蜀:《一剪梅》,《人民文学》2003年第9期。
    [49]晓航:《当鱼水落花已成往事》,《人民文学》2004年第8期。
    [50]晓航:《一张桌子的社会几何原理》,《人民文学》2008年第10期。
    [51]徐则臣:《啊,北京》,《人民文学》2004年第4期。
    [52]薛舒:《哭歌》,《十月》2009年第1期。
    [53]杨少衡:《啤酒箱事件》,《小说月报》2008年第12期。
    [54]袁劲梅:《罗坎村》,《人民文学》2009年第1期。
    [55]阎连科:《亲爱的,西班牙》,《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0年第7期。
    [56]叶兆言:《玫瑰岁月》,《收获》2010年第5期。
    [57]叶弥:《小男人》,《收获》2006年第4期。
    [58]赵玫:《寻找伊索尔德》,《作家》2010年第2期。
    [59]张惠雯:《古柳官河》,《小说选刊》2010年第4期。
    [60]张翎:《向北方》,《收获》2006年第1期。
    [61]朱山坡:《败坏了母亲声誉的人》,《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0年第3期。
    [1]毕飞宇:《相爱的日子》,《人民文学》2007年第5期。
    [2]陈昌平:《假币》,《小说月报》2007年第4期。
    [3]陈然:《恋爱的王经理》,《雨花》2003年第5期。
    [4]储福金:《棋语·立》,《花城》2009年第5期。
    [5]迟子建:《西街魂儿》,《收获》2006年第4期。
    [6]丁丽英:《秀色可餐》,《小说界》2005年第4期。
    [7]范小青:《城乡简史》,《山花》2006年第1期。
    [8]范小青:《杏花仓不是最后的仓》,《作家》2008年第7期。
    [9]范小青:《生于黄昏或清晨》,《收获》2010年第5期。
    [10]方格子:《像鞋一样的爱情》,《文学教育》2008年第8期。
    [11]葛亮:《阿霞》,《天涯》2008年第2期。
    [12]红柯:《大飞机》,《小说月报》2008年第3期。
    [13]韩少功:《怒目金刚》,《北京文学》2009年第11期。
    [14]金仁顺:《水边的阿狄丽雅》,《作家》2002年第2期。
    [15]金仁顺:《三岔河》,《作家》2009年第19期。
    [16]李冯:《有什么不对头》,《作家》2004年第3期。
    [17]李师江:《医院》,《花城》2006年第4期。
    [18]刘庆邦:《城市生活》,《名作欣赏》2003年第5期。
    [19]刘庆邦:《人事》,《北京文学》2008年第11期。
    [20]柳营:《蘑菇好滋味》,《小说月报》2009年第6期。
    [21]莫言:《倒立》,《山花》2001年第1期。
    [22]莫言:《月光斩》,《人民文学》2004年第10期。
    [23]潘向黎:《我爱小丸子》,《名作欣赏》2003年第9期。
    [24]潘向黎:《满月同行》,《山花》2009年第1期。
    [25]乔叶:《妊娠纹》,《北京文学》2010年第10期。
    [26]邱华栋:《艾多斯》,《小说月报》2009年第10期。
    [27]裘山山:《老树客死他乡》,《作家》2002年第11期。
    [28]裘山山:《脚背》,《西部·华语文学》2008年第4期。
    [29]裘山山:《致爱丽丝》,《作家》2009年第10期。
    [30]铁凝:《逃跑》,《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3年第3期。
    [31]斯继东:《今夜无人入眠》,《收获》2009年第2期。
    [32]苏童:《手》,《花城》2004年第2期。
    [33]苏童:《香草营》,《小说界》2010年第3期。
    [34]苏瓷瓷:《李丽妮,快跑》,《花城》2006年第2期。
    [35]孙未:《打火》,《上海文学》2009年第12期。
    [36]盛可以:《手术》,《天涯》2003年第5期。
    [37]石舒清:《凉咖啡》,《朔方》2003年第1期。
    [38]施伟:《逃脱术》,《福建文学》2010年第3期。
    [39]滕肖澜:《星空下跳舞的女人》,《钟山》2010年第5期。
    [40]铁凝:《咳嗽天鹅》,《小说月报》2009年第4期。
    [41]魏微:《乡村、穷亲戚和爱情》,《花城》2001年第5期。
    [42]魏微:《异乡》,《人民文学》2004年第10期。
    [43]魏微:《姊妹》,《中国作家》2006年第1期。
    [44]韦昌国:《城市灯光》,《收获》2008年第5期。
    [45]徯晗:《金臀》,《人民文学》2008年第12期。
    [46]欣力:《灵魂记事》,《作家》2006年第5期。
    [47]须一瓜:《红痣》,《小说月报》2009年第6期。
    [48]叶弥:《霓裳》,《收获》2003年第4期。
    [49]叶弥:《蔡东的狩猎》,《作家》2009年19期。
    [50]叶开:《衣锦还乡》,《天涯》2005年第2期。
    [51]尤凤伟:《门牙》,《作家》2009年第1期。
    [52]于坚:《赤裸着晚餐》,《人民文学》2010年第5期。
    [53]于晓威:《在淮海路怎样横穿街道》,《收获》2009年第4期。
    [54]王安忆:《发廊情话》,《上海文学》2003年第7期。
    [55]王保忠:《家长会》,《小说月报》2009年第7期。
    [56]王手:《推销员为什么失踪》,《人民文学》2007年第5期。
    [57]王手:《市场“人物”》,《人民文学》2010年第4期。
    [58]张惠雯:《垂老别》,《莽原》(双月刊)2009年第2期。
    [59]张鲁镭:《美丽鞋匠铺》,《中国作家》2009年第4期。
    [60]张念:《深度昏迷》,《作家》2005年第2期。
    [61]张悦然:《嫁衣》,《收获》2008年第5期。
    [62]朱文颖:《哑》,《人民文学》2005年第1期。
    [1]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
    [2]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
    [3]中国文学网:http://www.literature.org.cn/
    [4]中国学术论坛:http://www.frchina.net/
    [5]新浪读书频道:http://book.sina.com.cn/bbs/
    [6]起点中文网:http://www.qidian.com/Default.aspx
    [7]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