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文化发展战略的转型,少数民族文化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如何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使之避免在上述进程中消失,又能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型成为当前少数民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正是由此制定并实施的,就目前而言,这项政策取得了诸多重要的成就,对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采用了民族学、公共政策学、文化遗产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主要借鉴政策过程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制定、执行及完善做了整体的考察与分析。
     论文首先考察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制定。制定这项政策的背景包括有“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统”、“全球化与现代化冲击”以及“少数民族文化权益保护”。还分析了制定这项政策的理论依据,包括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民族平等理论、民族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其次,论文回顾与审视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发展历程,并分四个阶段对于政策形成的背景、内容及特点进行了梳理与总结。
     再其次,论文分析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执行的要素、机制以及措施,详细论述了当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所取得的成效。通过对该政策执行实践的考察,概括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有“重视遗产申报轻视保护”、“以产业化开发来代替保护”、“遗产私属化”、“遗产及传承人造假”、“遗产保护主客体错位”,“选择性保护”,进而从利益分配、政策资源、机构设置和执行人员素质等四方面分析了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在此基础上,引出本文的核心观点,即要调整和完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促进民族国家认同、保障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以及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调整与完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目标取向。调整应当遵循一定的思路,包括应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合理规划为关键,以公民参与为基础,以制度创新为保障。最后,论文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政策过程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完善政策的措施,分别是规范政策主体、营造政策环境、提高政策执行力、协调多元化利益以及建立利益补偿机制。
     论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第一,应用公共政策学理论来分析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问题,开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新路径,实现了民族学、公共政策学、文化遗产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交叉应用。第二,提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政策要以民族国家认同、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障为目标等观点,在当前民族团结、民族和谐的时代背景之下,将能够更加凸显开展少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三,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来提出调整与完善政策的具体措施,提出整合政策执行中多元化利益并建立利益补偿机制,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论文不足之处:文中对于一些问题的论证不够深入和具体;在注重宏观政策考察及分析的同时,微观个案研究有所忽略。
With the developing of globalization,the accelerated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s well as China's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minority cultures are experiencing a huge revolution. Nowadays the main problem Chinese minorities are facing is how to protect minority traditions and realize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so that the good folk culture will not disappear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o solve it, China has made and implied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olicy. So far, this policy has made many important achievements, for instance, promoting the ethnic minorities'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s.
     To accomplish the research, the cross-disciplinary ethnology, public policy and cultural heritage studies, the policy process theory and the stakeholder theory are adopted in the paper. As to the research methods, the policy text analysis, documentary research, systems analysis, case analysis, formulation,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sis implement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olicy as a whole.
     The paper first examines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policy formul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policy background includes folk cultur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and protection for minority cultural rights. It also analys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policy,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it includes the diversity and 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ory, the ethnic equality theory,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n, the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ing of the Chin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olicy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summarizes the background of policy formation, policy content and features in four stages.
     Base on that the elements of the policy and measures are analyzed, and the achievements are stated.By the study of practi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ies, the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olicy are summarized, which are "pay attention to the heritage declaration of contempt protection","instead of protec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Heritage-privateheritage" and "the heritage of the artificial ","heritage protection object dislocation" and "selective protection". To discover the cause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four aspects which are policy resources, interests, institutions and staff.
     The key point of the paper is to adjust and improve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olicy. First, the adjustments of the orientation of policy objectives are important, specifically, the promotion of ethnic national identity, protection of the of minorities rights to develop cultures and enhancement of the ability to sustain minority cultures. Second, in order to make the adjustments, we should view change as a guide, take a reasonable planning as the key, mak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s the guarantee, and get civil society participation as the support. Finally, based on the stakeholder theory and the policy process theory,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adjust and improve the policy are stated. In detail, the measures are regulating the main policymakers, creating a policy environment, improving the execution of policy, coordinating diversified interests and establishing the interest compensation mechanism.
     The innovations of the paper are reflected in three aspects. First, it is interdisciplinary cross-application to analyze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with the public policy theory. Secondly, proposed the minority non-material cultural policy to the nation-state identity,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of minority cultures for the target and point of view,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urrent national unity and ethnic harmony, will be able to become even more prominent the need to carry out a small number of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and importance. Thirdly, it provide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solution of practical problems. On the base of the stakeholder theory, the specific measures to adjust and improve policies are provided,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terest compensation and benefit mechanism is advocate.
     The inadequacies of papers:the demonstration of many problems are not enough in-depth and specific; at the same time it focus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macroeconomic policy, microeconomic case studies have been neglected.
引文
①蔡拓.全球化与当代世界[J].南开大学学报,1999(6):12.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公约选编,法律出版社,2006.
    ②贾银忠.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9.
    ①目前许多学者如王文章、苑利等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看做为一门新兴学科,迄今为止已经出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等著作。然而也有学者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如乌丙安(2008年)中国民俗学会年度演讲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位为“工作概念”而非“学科概念”。针对这种争论,余悦(2009年)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要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完善其研究对象、学科理论和方法、学科体系建设等一系列问题。”笔者赞同这种观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树立问题意识同时也应该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培育学科意识。
    ①由于本文分析样本为2011年10月2日,有关2011年全年的文献数据无法完整获得。因此,有关2011年的最新数据不在该分析的范围之内。
    ①非介入性研究是一种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研究社会行为的方法。关于“非介入性研究方法”的介绍请参阅[美]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306—316.
    ①需要说明的是:如遇到文献作者既是教授又是博士,则取“教授”层次并只记录一次,对于同一篇论文有两位或两位以上作者的,只记录第一作者的职称层次。此外如果同一作者发表了两篇及两篇以上论文的,也只记录一次。
    ①肯尼思·D·贝利著.现代社会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50.
    ①除此之外,还有8篇有效文献研究的个案为跨省区,包括有西南3篇,大西北、黄河上游地区、湘黔桂、南岭走廊和藏巴地区各1篇。
    ①郑培凯.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现状与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3.
    ①刘壮 牟延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比较与解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84.
    ①唐小冬.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27.
    ②贾银忠.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7
    ④韩小兵.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0:42.
    ① R.E. Freeman. 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 [Z] Boston:Pitman,1984。转引自李善民毛雅娟赵晶晶.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新进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12):32.
    ①李洋 王辉.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动态发展与启示[J].现代财经,2004(7):32.
    ②李洋 王辉.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动态发展与启示[J].现代财经,2004(7):32.
    ③李善民 毛雅娟 赵晶晶.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新进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12):33.
    ①参见相关的3篇博士论文,王运传的《会计政策选择研究》(厦门大学,2003年);李峻的《我国高考政策变迁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以及孙敏的《中国铁路重组利益相关者利益需求及协调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②薛澜 陈玲.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研究——西方学者的视角及其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2005(7):99-103.
    ① Lasswell,Harold D.(1971), A Pre-View of Policy Science,New York:American Elsevier, p.28
    ②冯静,杨志云.利益视角下的公共政策过程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9(1):26-30.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83.
    ②杨福泉.云南少数民族概览[M].昆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①[德]赖纳·特茨拉夫主编,吴志成韦苏等译.全球化压力下的世界文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0、7.
    ②李陀.开心果女郎[J].读书,1995(2).
    ③厄内斯特·盖尔纳著,韩红译.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72.
    ④郑晓云.文化的认同与文化的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207.
    ①周兴茂周丹.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几个基本问题[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63.
    ②周清印李怀岩蔡玉高.和而不同:“人间国宝”三大杀手之全球化——打一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保卫战》(三)[J].半月谈,2009(10).
    ③孙宏开胡增益黄行主编.中国的语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前言,12.
    ④张弘.大部分“中国语研””接近濒危[N].新京报,2008-01-19.路艳霞.56个民族有129种语言[N].北京日报,2008-02-02.
    ⑤陈赛.语言灭绝意味着什么[N].青年参考报,2003-06-18.
    ①周文翰.民协将评民间文化传承人[N].新京报,2005-03-23.
    ②李艳晖 陈才佳罗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的平地瑶蝴蝶歌传承人调查[J].黑龙江民族从刊,2011(1):128.
    ①王鹤云.浅论保护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有效方式,载张庆善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89.
    ②徐中起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权益保障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43-44.
    ①孙中山.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90.
    ②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①引自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422-424.
    ②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10.
    ③可以参阅徐杰舜韦小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述评[J],民族研究.2008(2).
    ①陈连开.民族研究新发展的良好开端——1990年民族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纪闻与体会[J].西北民族研究.1990(2):8-9.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47.
    ①参见王春华的《民族发展理论回顾》以及吴琼的《二十年来我国民族发展理论研究综述》有关叙述。
    ②秦殿才.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初探[J].民族理论研究通讯,1982(2).
    ③金炳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理论[J].黑龙江民族从刊,1988(3):13.
    ④谭民华.民族与发展[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16.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7-479.
    ②新华月报[J],1954(7):23.
    ①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71.
    ①斯大林.在炊迎芬兰政府代表团的午宴上的讲话.载于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编.民族问题著作选[M],1985:700.
    ①王钊冀.政治哲学视野中的民族i平等探微[J].科学社会主义,2006(2):32.
    ①李龙熙.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诠释与解析[J].行政与法,2005(1).
    ①罗守贵 曾尊固.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若干思考[J].经济地理,2002(1):8.
    ①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290.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2-15.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66.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70-171.
    ④李资源等著.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51.
    ⑤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970-971.
    ①中共中央统战部编.民族问题文献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111.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282.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264.
    ④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36.
    ⑤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65-166.
    ①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251.
    ②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264.
    ③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595.
    ④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743.
    ⑤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22.
    ⑥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964-965.
    ①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255.
    ②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0.
    ③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22.
    ④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24.
    ①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64.
    ②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813.
    ③本书编写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217.
    ④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707.
    ⑤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344.
    ⑥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488.
    ①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94.
    ②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926.
    ③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163.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印.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259-260.
    ②在欢迎各民族代表宴会上的致词[N].人民日报,1950-09-30.
    ③民族政策文献汇编(第1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
    ④民族政策文件汇编(第1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84.
    ①民族政策文件汇编(第1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69.
    ②民族政策文件汇编(第1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2.
    ③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5.
    ④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186-187.
    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问题研究中心编.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432-436.
    ⑥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大事记(1949—1988)[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72.
    ①人民日报[N],1949-12-24.
    ②人民日报[N],1950-12-11.
    ③人民日报[N],1955-06-03.
    ④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大事记(1949—1988)[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207.
    ⑤毛洋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9.
    ①金炳镐王铁志.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通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417.
    ①金炳镐.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七月—二○○五年五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704.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政策法规选编[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1997:30.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政策法规选编[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1997:44.
    ③金炳镐.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七月一二○○五年五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704.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政策法规选编[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1997:391.
    ①金炳镐.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七月—二○○五年五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861-862.
    ①丁煌.政策执行梗阻及其防治对策——一项基于行为和制度的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99.
    ①陈洪泉.改善民生与科学发展.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8.
    ①“中蒙联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机制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在京召开”.文化部网站,2011-09-15.
    ②全国非遗项日将迎首次“体检”引入”退出机制”.人民网,2012-03-13.
    ①中国文化年鉴·2009[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361.
    ①国家民委编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十意见》学习辅导读本
    ①《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简称《世界记忆名录》,收编的是符合世界意义入选标准的文献遗产,是世界记忆工程的主要名录。这份名录由秘书处保管,通过联机方式在因特网上公布。目前,中国已有七项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分别是:传统音乐录音档案(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清朝内阁秘本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大金榜(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纳西东巴古籍文献(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所)”样式雷“建筑图档,《黄帝内经》,《本草纲目》。
    ②国家民委编发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意见辅导读本
    ①十部”文艺集成志书”为我国非遗保护奠定坚实基础.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10-04-05.
    ①李资源等.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465.
    ①乌丙安.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应有科学思路[P].中国文化报,2012-01-16.
    ①李资源等.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研究[M].j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58.
    ①丁煌.政策执行[J].中国行政管理,1999(11).
    ①中国28项目列入“非遗”名录6项目急需保护.人民网,2010-11-24.
    ②“非遗”申報每年浪费数亿元、不正之风日盛国际在线[P].世界新闻报,2010-05-26.
    ① 陈廷亮.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9.
    ①胡绍华 阚如良 曹诗图.宜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J].旅游经济,2006(9):238-239.
    ②保护性破坏害了“非遗”[P].中华工商时报,2011-05-09.
    ①宋志伟 徐永志 李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探讨——以藏香原产地西藏尼木县吞巴乡为例.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57.
    ①郝苏民.文化场域与仪式里的“花儿”——从人类学视野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民族文学研究,2005(4):123.
    ②邢莉.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层面——兼谈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06(6).
    ①刘锡诚.非遗保护的一个认识误区[J],河南社会科学,2001(5):29.
    ②“酒水”纵横、“迷信”遭忌——一位“非遗”专家挑剔“非遗”保护[P],南方周末,2009-12-02.
    ①王建民 张海洋 贾仲益.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护调研报告[J].民族工作研究,2007(3).
    ①刘志军.后申报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忧与思[J].思想战线,2011(5):64.
    ①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本真性与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C],中国民俗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
    ②榕江:“萨玛节”过几回,糟蹋原生态[P].新华每日电讯,2007-08-06.
    ①“酒水”纵横、“迷信”遭忌——一位“非遗”专家挑剔“非遗”保护fP],南方周末,2009-12-02.
    ②彭金山.关于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若干思考,载十郝苏民文化主编.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北各民族在行动[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①刘志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大众参与——以主客位为中心的探讨[J].文化艺术研究,2009(3):10-11.
    ②谭宏.我国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理论探讨,2008(2):86-87.
    ①谭红春.关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反思——以中国瑶族盘王节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09(2):175-176.
    ②斯图亚·S·那格尔编著林明等译.政策研究百科全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113.
    ①丁煌.利益分析:研究政策执行问题的基本方法论原则[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4:27-30.
    ①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又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是指买者的支付意愿减去买者的实际支付量。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简单地说,就是买者卖者都希望从市场活动中获得收益。比如一场电影的票价为20元,可消费者对它的价值是50远,那么消费者剩余则是30远。如果想尊重买者的偏好,那么消费者剩余不失为经济福利的一种好的衡量标准。
    ①周清印等.在文化认同下共栖中华精神家园——打一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保卫战(四)[J].半月谈,2009(10).
    ②[美]拉雷·N·格斯顿著,朱了文译.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和原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127-128
    ①祁庆富.多元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民族宗教网2009-10-21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107239-2.htm?null
    ②121人荣登广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广西新闻网,2011-06-04
    ③何星亮.30年来少数民族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P].中国民族报,2008-07-25.
    ①陈炜 李印 杨姗姗.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式保护研究——以融水苗族系列坡会群旅游开发为例[J].前沿,2009(12):94-95.
    ①黄桂秋 黄燕熙.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与对策[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2.
    ①方圣德.浅论公众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ihchina.cn/inc/detail.jsp?info_id=2422
    ②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96.
    ①方圣德:浅论公众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ihchina.cn/inc/detail.jsp?info id=2422
    ②部际联席会议由文化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民委、财政部、建设部、旅游局、宗教局、文物局组成。文化部为部际联席会议牵头单位,文化部部长任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文化部副部长任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兼秘书长。各成员单位有关负责同志任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各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赋予的职能开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文化部,负责日常工作。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①包桂荣等.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以蒙古族为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95-96.
    ①曹娅丽.青海黄南藏戏遗产传承与表述——以托叶乡西顷村蒙古族藏戏演述与文化认同田野考察为例[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0(3):11.
    ②彭兆荣.遗产运动的政治与认同[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4.
    ③陈志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与民族国家认同——以“大禹祭典”为例[J].文化遗产,2010(2):26.
    ①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2):108-109.
    ②田艳.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7。
    ①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4.
    ①[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王民毅等译.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1.
    ② Bill Cooke, Urea K othari. Participation:The New Tyranny [M].Zeal Books,2001.转引自刘志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大众参与[J].文化艺术研究,2009(2):8.
    ③吕俊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去主体化倾向及原因探析[J].民族艺术,2009(2):7.
    ①王建民.“非遗”保护应激发少数民族主体性[P].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6-08.
    ①参见贾银忠.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②赵学义关凯.政策视野中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106-107.
    ③黄湘莲.公民社会、公民性与公民文化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5(2):126
    ①周国文.“公民社会概念溯源及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06(3):65.
    ②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和制度环境[J].中国社会科学,2006(1):109-122.
    ③王乃圣.转型期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探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6):110-111.
    ①参见李听.公民社会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学理性分析[J].民族艺术,2008(2):18.
    ②黄健荣等.公共管理新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70-484.
    ①周锦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的“结构性缺失”[J].红旗文稿,2010(15):25.
    ②林保尧.中日文化资产法令比较与案例审思[J].台湾文资报.2005(10).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79.
    ②邹吉忠.知识政治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23.
    ③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3.
    ④邹吉忠.知识政治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23.
    ⑤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J].卡托杂志,1989(1).
    ①赵君 肖祥.制度创新:广西文化提升的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家,2011(7):157.
    ①徐永志.加强保护、开发和利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民间文化资源刍议[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61.
    ②祁庆富.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难点及对策,载侯远高 刘明新主编.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权益保护[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213.
    ①牟延林吴安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主导与政府责任[J].现代法学,2008(1).
    ①陆春萍蔡斯敏.宗教信仰与西北民族地区NGO的运作——基于服务甘肃少数民族NGO的实证研究[J].学会,2011(8):13.
    ①施爱东.警惕“神化”非物质文化遗产[J].民间文化论坛,2007(2):96.
    ①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224.
    ②王宪昭.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人才的培养[J].文化遗产,2010(4):136.
    ①左凌仁等.世界遗产不是铁饭碗[J].城市规划,2003(5):166-176.
    ②张爱琴.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传承的政策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0(1):22-23.
    ①路芳彭兆荣.建立我国遗产保护教育体系管见[J].文化遗产,2011(1):11.
    ②谭玉林.民族团结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1.
    ①王学杰.对提高政策执行力的思考[J].行政论坛,2009(4):38.
    ①转引自刘晶.论政策执行模式的对话性转向与官民互赖性合作关系[J].学海,2011(4):60.
    ①谭培问.马克思利益观研究[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1.
    ①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48.
    ②公地悲剧:在一个公有牧场里,牧民可以无偿放牧,牧场的饲养容量却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牧民个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不会去考虑牧场的容量,而是尽可能地增加自己牲畜的数量。其结果是在同一牧场内的所有牧民都会加入一个在有限的公共牧场内无限地增加牲畜的头数的恶性竞争之中,随着牲畜的无节制增加,公共牧场最终会因为过渡放牧而成为不毛之地。从经济学角度讲,造成这种情况的经济学原因在于:个人在进行决策时只考虑个人的边际收益大于或等于个人的边际成本(MR≥MC),而不考虑他们行为所造成的社会成本。最终会造成他们所在的经济系统的失败和崩溃。引自谭宏.“公地悲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上海经济研究,2009(2).
    ①[美]韦斯·J·W符彩霞译.商业伦理一利益相关者分析与问题管理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35.
    ①世界银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项目课题组编著.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开发社区受益机制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29.
    ②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③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在深化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2006-11-16.
    ①严永和.我国台湾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制度述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5).
    [1]《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大事记》(1949-1988),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年。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
    [4]《列宁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
    [5]《民族政策文献汇编》第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
    [6]《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七月—二○○五年五月),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9]《毛泽东文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10]《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11]《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
    [12]《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
    [13]《中共党史文献选编·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
    [1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问题研究中心编:《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研究》,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
    [15]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
    [17]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编:《民族问题著作选》,1985年。
    [18]《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1]安学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云南巍山彝族打歌为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
    [2]包桂荣等:《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以蒙古族为例》,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
    [3]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世界遗产相关文件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4]陈洪泉:《改善民生与科学发展》,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年。
    [5]丁煌著:《政策执行梗阻及其防治对策——一项基于行为和制度的分析》,北京:人民 出版社,2002年。
    [6]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7]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
    [8]高丙中:《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中国现代历程的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9]高丙中:《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10]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1]郝瑞:《田野中的民族关系与族群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12]郝苏民、文化主编:《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北各民族在行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13]黄健荣等:《公共管理新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14]侯远高、刘明新主编:《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权益保护》,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15]贾银忠:《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
    [16]金炳镐、王铁志主编:《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通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1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公约选编》,法律出版社,2006年。
    [18]林庆:《民族记忆的背影: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19]李资源等著:《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20]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
    [21]马林:《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22]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3]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24]普丽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以云南为例》,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
    [25]青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26]世界银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项目课题组编著:《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开发社区受益机制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27]司马俊莲:《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28]宋蜀华、陈克进:《中国民族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
    [29]孙宏开、胡增益、黄行主编:《中国的语言》,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30]谭明华:《民族与发展》,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
    [31]谭培问:《马克思利益观研究》,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2]王明坷:《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33]王明坷:《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历史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34]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35]王文章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论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36]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37]文日焕、祁庆富主编:《民族遗产》(第一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
    [38]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39]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40]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41]余建华:《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年。
    [42]徐中起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权益保障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43]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44]杨福泉:《云南少数民族概览》,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45]张庆善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与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
    [46]张瑛:《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公共管理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47]张仲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
    [48]郑培凯主编:《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9]郑晓云:《文化的认同与文化的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50]周平:《民族政治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51]邹吉忠:《知识政治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52]邹启山主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报指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53]赵学先:《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年。
    [54]赵学义、关凯主编:《政策视野中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
    [55][美]艾尔·巴比著 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
    [56][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上海世 纪出版集团,2003年。
    [57][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58][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59][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60][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61][英]厄内斯特·盖尔纳著:韩红译:民族与民族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62][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王明毅等译:《通往奴役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63][英]霍布斯鲍姆、兰格编:《传统的发明》,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
    [64][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
    [65][美]肯尼思·D·贝利著:《现代社会研究方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66][美]拉雷·N·格斯顿著,朱子文译:《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和原理》,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
    [67][德]赖纳·特茨拉夫主编,吴志成、韦苏等译:《全球化压力下的世界文化》,南吕: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68][英]乔治·拉伦:《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69][美]斯图亚·S·那格尔编著,林明等译:《政策研究百科全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年。
    [70][美]韦斯·J·W,符彩霞泽:《商业伦理一利益相关者分析与问题管理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71][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72]亚里十多德著,吴寿彭泽:《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73]Howard, Peter, Heritage:management, interpretation, identity, London; New York:Continuum,2003.
    [74]Messenger, Phyllis Mauch, Cul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a global perspective, Gainesville: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2010.
    [75]Smith, Laura Jane. Intangible heritage, Milton Park, Abingdon, Oxon; New York, NY:Routledge,2009.
    [1]蔡拓:《全球化与当代世界》,《南开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2]曹娅丽:《青海黄南藏戏遗产传承与表述——以托叶乡西顷村蒙古族藏戏演述与文化认同田野考察为例》,《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3]陈连开:《民族研究新发展的良好开端——1990年民族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纪闻与体会》,《西北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
    [4]陈炜、李印、杨姗姗:《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式保护研究——以融水苗族系列坡会群旅游开发为例》,《前沿》,2009年第12期。
    [5]陈志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与民族国家认同——以“大禹祭典”为例》,《文化遗产》,2010年第2期。
    [6]J‘煌:《政策执行》,《中国行政管理》,1999年第11期。
    [7]丁煌:《利益分析:研究政策执行问题的基本方法论原则》,《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8]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9]冯静、杨志云:《利益视角下的公共政策过程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1期。
    [10]郝苏民:《文化场域与仪式里的“花儿”——从人类学视野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4期。
    [11]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5第2期。
    [12]胡慧林:《当代中国文化政策的转型与重构——20年文化政策变迁与理论发展概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13]胡绍华、阚如良、曹诗图:《宜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旅游经济》,2006年第9期。
    [14]黄桂秋、黄燕熙:《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与对策》,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5]黄涛:《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境保护》,《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6]黄湘莲:《公民社会、公民性与公民文化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7]金炳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理论》,《黑龙江民族丛刊》,1988年第3期。
    [18]林保尧:《中日文化资产法令比较与案例审思》,《台湾文资报》,2005年第10期。
    [19]路芳、彭兆荣:《建立我国遗产保护教育体系管见》,《文化遗产》,2011年第1期。
    [20]李洋、王辉:《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动态发展与启示》,《现代财经》,2004年第7期。
    [21]李善民、毛雅娟、赵晶晶:《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新进展》,《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第12期。
    [22]李洋、王辉:《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动态发展与启示》,《现代财经》2004年第7期。
    [23]刘志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大众参与》,《文化艺术研究》,2009年第2期。
    [24]刘志军:《后申报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忧与思》,《思想战线》,2011年第5期。
    [25]刘志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大众参与——以主客位为中心的探讨》,《文化艺术研究》,2009年第3期。
    [26]刘壮、牟延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比较与解读》,《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27]李昕:《公民社会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学理性分析》,《民族艺术》,2008年第2期。
    [28]刘锡诚:《非遗保护的一个认识误区》,《河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29]刘晶:《论政策执行模式的对话性转向与官民互赖性合作关系》,《学海》,2011年第4期。
    [30]吕俊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去主体化倾向及原因探析》,《民族艺术》,2009年第2期。
    [31]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卡托杂志》,1989年第1期。
    [32]李龙熙:《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诠释与解析》,《行政与法》,2005年第1期。
    [33]李陀:《开心果女郎》,《读书》,1995第2期。
    [34]李艳晖、陈才佳、罗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的平地瑶蝴蝶歌传承人调查》,《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第1期。
    [35]陆春萍、蔡斯敏:《宗教信仰与西北民族地区NGO的运作——基于服务甘肃少数民族N60的实证研究》,《学会》2011年第8期。
    [36]罗守贵、曾尊固:《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若干思考》,《经济地理》,2002年第1期。
    [37]牟延林、吴安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主导与政府责任》,《现代法学》,2008年第1期。
    [38]彭兆荣:《遗产运动的政治与认同》,《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39]秦殿才:《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初探》,《民族理论研究通讯》,第2期。
    [40]唐小冬:《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以内蒙古白治为例》,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41]宋志伟、徐永志、李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探讨——以藏香原产地西藏尼木县吞巴乡为例》,《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42]施爱东:《警惕“神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2期。
    [43]谭宏:《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理论探讨》,2008年第2期。
    [44]谭宏:《“公地悲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
    [45]谭红春:《关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反思——以中国瑶族盘王节为例》,《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第2期。
    [46]王乃圣:《转型期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17期。
    [47]王建民、张海洋、贾仲益:《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护调研报告》,《民族工作研究》,2007年第3期。
    [48]王究昭:《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人才的培养》,《文化遗产》,2010年第4期。
    [49]王学杰:《对提高政策执行力的思考》,《行政论坛》,2009年第4期。
    [50]徐永志:《加强保护、开发和利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民间文化资源刍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51]徐杰舜、韦小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述评》,《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
    [52]邢莉:《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层面——兼谈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53]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和制度环境》,《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54]严永和:《我国台湾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制度述评》,《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55]Beverley Butler.2006. Heritage and the Present Past [A]. In C. Tilley, W. Keane, S. Kuchler, M. Rowlands & P. Spyer. (eds.). Handbook of Material Culture [C]. London/Thousand Oaks/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
    [56]D.Harrison,&M. Hitchcock, (eds.) The Politics of World Heritage. Clevedon/Buffalo/Toronto: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2005.
    [57]Lasswell, Harold D. (1971), A Pre-View of Policy Science, New York:American Elsevier, p.28
    [58]R. Hewison, Heritage:An Interpretation. In D. L. Uz-zel,1 (eds.) Heritage Interpretation. Vol/Ⅰ The Natural and Built Environment. London & New York: Belhaven Press.1989.
    [1]陈廷亮:《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2]韩小兵:《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十论文,2010年。
    [3]李峻:《我国高考政策变迁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十论文,2009年。
    [4]孙敏:《中国铁路重组利益相关者利益需求及协调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5]谭玉林:《民族团结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6]田艳:《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障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7]王运传:《会计政策选择研究》,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人民日报》
    《新华月报》
    《中国民族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华工商时报》
    《北京日报》
    《青年参考报》
    《新京报》
    《南方周末》
    《昆明日报》
    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
    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
    文化部网站http://www.ccnt.gov.cn/
    中国民族宗教网http://www.mzb.com.cn/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ihchina.gov.cn/main.jsp
    中国民俗学网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