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1世纪的发展无非是文化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文化作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源泉,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与竞争力的强大动力,对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不断增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能否重视和培育文化,决定了一个民族、国家在全球化时代的生存发展能力。世界各国都竞相制定并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提升本国文化优势、推动文化建设不断进步。处在当代世界文化格局中的中国文化,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牢牢把握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的构建和推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有效运用丰富而深厚的文化资源,提高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和能力。使中国的文化朝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试图从宏观角度比较系统全面地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的相关问题。探讨文化发展模式的思想内涵、理论基础、主要内容、探索过程,以及推进策略等重大问题。以中国现实的文化发展理论研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中国文化发展模式的规律性,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发展模式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做出理性的分析与概括,力图归纳出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东西,不断推进这一模式的完善与创新,推动文化发展问题的整体研究和思考,为中国文化未来顺利发展提供思路。
     第一章为一般理论阐述。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文化、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等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并对它们的基本特征、功能及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的特点,以及在促进国家经济社会进步上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的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文化发展理论,国外学者的文化发展思想,传统文化发展思想的精华,以及中国学者的文化发展模式理论等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形成的深厚理论基础。
     第三章系统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形成的历史过程。建国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核心的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的框架体系。
     第四章系统分析了当今世界一些国家的文化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模式的有益启示。从而为我们党正确选择和持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更好地发挥它的社会功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提供借鉴与参考。
     第五章与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着重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的框架构建与推进策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并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化发展模式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development in21stcentury is the development ofculture.” With the quick progr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technology, culture as the important resource for pushing forward human society, is thepowerful impetus for improving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s and competitiveness.The influence and restriction of culture on national and global economic developmentis strengthened continuously, and competitiveness is more and more severe. Whetherput emphasis on and cultivate culture decides the surviving and developmental abilityof a nation or a country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All the countries in the worldcompetitively make and execute cultur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enhance domesticcultural advantages, push forward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have a stablepos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Chinese culture, which is in the current worldculture structure, must stand in the global and strategic height to consider the positionand function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tightly hold the tendency of mutual harmony andadvancement of culture with economy, politics and society,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the construction and impetus of socialist 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 in the framework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ully exert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Socialist system, learn and draw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foreign countries,effectively use the plentiful and profound cultural resources, improve the overallcapacity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All these things will offer healthy development toChinese culture to make it move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socialist with Chinesecharacteristics, and offer powerful mental impetus to make the realization of greatrejuvenation of Chinese nation.
     On the basis of former researchers’ achievements, this paper uses the standpoint,point of view and method of Marxism to explain the related questions of Chinesesocialist 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 from the macro aspect systematically andcomprehensively, to probe the significant questions of ideological connotations,theoretical basis, main content and exploring process and the promoting strategies ofsocialist 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 This paper takes the Chinese culturaldevelopment theory research as both the starting and ending point, grasps theregularity of Chinese socialist 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 constructs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theory of socialist 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 makes the systematic and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successful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fsocialist 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 as to generalizesome instructive things to continuously push forward the perfection and creation of themode, to promote overall research and thinking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questions,furthermore to provide ideas for smooth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Chapter one is about the general theory elaboration. On the basis of formerresearchers’ achievements, it introduces related concept, theory and method of culture,development mode and socialist 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 with Chinesecharacteristics, and does the research of their basic features, functions and mutualrelations. It puts great emphasi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of socialist culturaldevelopment mod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for givingan impetus to the progress of national economy.
     Chapter two is about the theoretical origin of socialist 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includes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theories of Marx,Engels and Lenin, cultural development thoughts of foreign scholars, marrow oftraditional cultural development thoughts and Chinese scholars’ theory of socialist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 etc.
     Chapter three is about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becoming of socialist culturaldevelopment mod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the PRC, thesuccessive communist generations, the core of which are Mao Zedong, Deng Xiaoping,Jiang Zemin and Hu Jintao respectively, have done persevere exploration of socialist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have got greatachievements and have taken shape of the frame system of socialist culturaldevelopment mod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hapter four is about the analysis of socialist 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 of some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On the basis of this analysis, it summarizes the beneficialenlightenment for current Chinese socialist 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 furthermore toinstruct our Communist Party to select correctly and recreate continuously socialist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sake of making it exertits social functions better and pushing forward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progress of our country’s economy.
     Chapter five and six are the focus chapters. They emphasize the elaboration of the frame construction and promoting strategies of socialist 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socialist 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 which is in accordance with developingrequirement of times and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has significant theoretical valueand practical meaning for advan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ultural power.
引文
①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94.
    ①高福进:《地球与人类文化编年:文明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
    ②Singer M.1968.In: Sills D L (ed).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3):527-534.
    ①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修订本),人民出版社,2006:415—416.
    ②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7.
    ③[美]威廉.A.哈维兰,翟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④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修订本),人民出版社,2006:16.
    ⑤夏征农:《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①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文化现代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9.
    ②余英时:《文化建设私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76.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663—664.
    ①伯纳德.奥斯特利:《文化引导未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②刘庆华:《国外不同发展模式的文化比较》,浙江社会科学,2000(03),73.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32.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95:374-375.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696.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434.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8:39.
    ③纪怀民等:《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311.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532.
    ①贾磊磊:《文化软实力的主要构成》,光明日报,2007-12-7.
    ①派伊:《文化与政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6.
    ②李江涛:《当代文化发展新趋势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397.
    ③[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55.
    ①罗素:《中西文化比较》,台湾水牛出版社,1984.
    ①中国人民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中国模式问题研究报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09),19-28.
    ①《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17.
    ②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390.
    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①王迎春:《试析邓小平的文化思想》,吉林大学,2004:11.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26.
    ①[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新华出版社,2002:3.
    ②《人民日报》:2007年6月26日,第1版.
    ①童星:《发展社会学与中国现代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39.
    ②胡锦涛:《在第八次文代会、第七次作代会上的讲话》,2006-11-10.
    ①[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新华出版社,2002:3.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732.
    ①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2:48.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16.
    ①[英]戴维.英格里斯,张秋月、周雷亚译:《文化与日常生活》,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153.
    ②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66.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32.
    ②《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47.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92.
    ④[美]摩尔根,杨东莼等译:《古代社会》(上册),商务印书馆,1977:9.
    ⑤姚允柱:《文化发展规律的哲学诠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02).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586.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668.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455.
    ②丰子义:《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教学与研究,2002(03).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643.
    ①《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5:56.
    ①《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5:152.
    ④《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299.
    ①《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609.
    ②《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86:176.
    ③《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357.
    ④《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5:357.
    ①《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86:276.
    ②《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86:194.
    ①本尼迪克特,何锡章、黄欢译:《文化模式》,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②荀明俐:《文化模式理论的解释力研究》,学术交流,2008(09),179.
    ①本尼迪克特,何锡章、黄欢译:《文化模式》,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②张春华等:《社会学视角下的文化建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17.
    ①本尼迪克特,何锡章、黄欢译:《文化模式》,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①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143.
    ①约瑟夫.奈:《“软权力”再思索》,国外社会科学,2006(04).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708.
    ②谭吉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4:128.
    ①[英]汤因比、曹未风译:《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78.
    ②贺麟:《儒家思想的新开展》,转引自《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5
    ③穆宗三:《道德的理想主义》,台湾学生书局,1985:246.
    ④《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1469-1470.
    ⑤夏东元:《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276.
    ①陈旭璐:《近代史思辨录》,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45.
    ②汤志均:《康有为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294-295.
    ③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中华书局,1936:19.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6.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663.
    ①《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345.
    ②《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6:350.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1093.
    ①《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200.
    ②《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838.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144.
    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82.
    ②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25.
    ③《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学习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10.
    ④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23.
    ①张岱年、程宜山著:《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390、391.
    ①《中国文化模式的五大特色——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张立文》:人民论坛,2009-1-13.
    ②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91.
    ①俞思念:《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文化创新》,人民出版社,2006:162.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709.
    ④《张闻天文集》第3卷,中国党史出版社,1994:38-39.
    ①《张闻天文集》第3卷,中国党史出版社,1994:38.
    ①《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768—769.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708.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695.
    ①《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760.
    ②《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6:109-110.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59.
    ④《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692.
    ⑤《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663-664.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664.
    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229.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229.
    ③《中共中央委员会电贺文代大会开幕》:人民日报,1949-7-2.
    ①《江泽民同志理论论述大事纪要》(上),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431.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708.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707.
    ④《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41.
    ⑤《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707-708.
    ①《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192.
    ②孙元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模式的选择》,行政论坛,2002(01).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663-664.
    ②欧力同:《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重庆出版社,1997:7.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2010:77.
    ①《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81:23.
    ①《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7:226.
    ②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1979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1979-10-31.
    ①俞吾金:《邓小平与中国当代文化范式的转变》,复旦学报,1999(03).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208.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183.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212.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28.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88.
    ①《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35.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434.
    ①《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17-18.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163.
    ①《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9:2145.
    ②郭德宏:《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427.
    ③《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3.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559.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35.
    ②[英]马林诺夫斯基,黄剑波等译:《科学的文化理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52.
    ①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6-11-11.
    ②胡锦涛:《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人民日报,2007-1-25.
    ①刘云山:《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人民日报,2006-10-24.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35.
    ①贵州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和谐文化建设的重点及途径》,贵州日报,2007-01-18.
    ①[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98.
    ②[俄]维.戈.波尔金:《戈尔巴乔夫沉浮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400.
    ①《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86:176.
    ②《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357.
    ③《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7:374.
    ④《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41.
    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700.
    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375.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481.
    ①黄波涛:《美国支持文化发展的政策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12(20).
    ①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80.
    ①李宁:《“自由市场”还是“文化例外”———美国与法-加文化产业政策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05).
    ①[美]马尔厄斯·詹森,柳立言译:《日本及其世界:二百年的转变》,商务印书馆,1987:9.
    ②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商务印书馆,1990:41.
    ①高桥龟吉,宋绍英等译:《战后日本经济跃进的根本原因》,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282.
    ②[日]森岛通夫:《透视日本:兴与衰的怪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19-20.
    ③[日]户川猪佐武,刘春兰译:《战后日本纪实》,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17.
    ④赖肖尔:《近代日本新观》,三联书店,1992:9.
    ⑤奈斯比特:《亚洲大趋势》,外文出版社,1996:44、45.
    ①欧阳安:《日本文化政策解读》(下),中国文化报,2012-7-30.
    ②新华社东京电讯,1998-9-10.
    ③赵敬:《冷战后日本文化发展战略简析》,日本学刊,2010(06),91.
    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87.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73、67.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131.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370.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247.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104.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294.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644.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633.
    ①《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109.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373.
    ③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1-7-2.
    ④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光明日报,2006-04-23.
    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②李长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求是,2008(22).
    ①郭建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人民日报,2011-11-4.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11.
    ①[英]汤因比,曹未风译:《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78.
    ②傅伟勋、周阳山:《西方思想家论中国》,正中书局,1994.
    ③徐贵相:《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663-664.
    ①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33.
    ①谢立中、孙立平:《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文化理论文选》,上海三联书店,2002:656.
    ②施忠连:《现代新儒学在美国》,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41.
    ③费孝通:《费孝通九十新语》,重庆出版社,2005:139-140.
    ①孙家正:《关于文化创新问题》,光明日报,2003-9-3.
    ②《学习中共十四大报告问答》,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
    ①郭建宁:《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56-157.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10-25.
    ①陈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6:4.
    ②申维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光明日报,2005-12-30.
    ③《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新华网,2006-09-13.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145.
    ①刘彦武:《发展文化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63.
    ①梁桂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思想道德建设》,光明日报,2006-3-29.
    ①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03-8-12.
    ①李长春:《积极推进文化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贡献》,新华网,2006-5-22.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225.
    ①UNESCO. Universal Declaration on Cultural Diversity.Paris:UNESCO,2001.
    ②UNESCO. 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Diversity of cultural Expressions.Paris:UNESCO,2005.
    ③《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845.
    ①《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285.
    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41、43.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91.
    ④《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239.
    ①江泽民:《在中国文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6-12-17.
    ①蔡元培:《蔡元培文集》第4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423.
    ②王路江:《中国大学教育与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研究,2005:2.
    ③邹徐文:《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113.
    ①中国新闻网:《教育部:加强对外交流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2012-4-20.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542-543.
    ②李喜所、陈尚奎:《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1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37、38.
    ①刘潼福、朱光:《民族精神的凝聚与今日哲学的使命》,求索,1989(02).
    ①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34.
    ①罗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光明日报,2007-11-27.
    ①《人民日报》:2011年11月5日.
    ②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73.
    ①石中英:《论国家文化安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①中国人民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中国模式问题研究报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09),19-28.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110.
    ①李光耀:《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的演讲-中国“重新崛起”,世界实现共赢》,参考消息,2005-05-26(2).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9、20、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全集》(第4、27、28、38、39、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4]《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8]《张闻天文集》(第3卷).[M].北京:中国党史出版社.1994.
    [9]《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0]《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12]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3]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斯:《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14]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15]C.A.冯.皮尔森:《文化战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6]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7]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M].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8]张岱年,汤一介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9]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7.
    [20]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1]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文化现代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2]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23]潘维、玛雅:《聚焦当代中国价值观》.[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24]张小平:《和谐文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5]赵维绥:《中国文化发展与和谐文化建设》.[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26]徐贵相:《中国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7]赵剑英、吴波:《论中国模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8]花建等:《软权力之争:全球化视野中的文化潮流》.[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29]奚洁人:《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30]俞思念:《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文化创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1]齐世泽:《论中国模式》.[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
    [32]李小娟:《文化的反思与重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33]郭德宏、耿云志:《中国文化现代化道路的探索》.[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
    [34]张维为:《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5]邹徐文:《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36]徐牧:《大变局:中国模式的崛起与西方模式的衰落》.[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37]罗文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8]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39]许明、花建:《文化发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0]刘彦武:《发展文化学——一门建设中的学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41][美]马尔厄斯·詹森,柳立言译:《日本及其世界:二百年的转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42]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43]章人英等:《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44]刘永佶:《中国文化现代化》.[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
    [45]胡惠林:《文化政策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46]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7]汤重南等:《日本文化与现代化》.[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48]黄历之:《先进文化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49]郭建宁:《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0]焦润明等:《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1.
    [51](美)哈里斯(Harris.M.)著,黄晴译:《文化的起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52]冯天瑜等:《中国传统文化浅说》.[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53]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文化反思与文化建设》.[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8.
    [54]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5]阎学通、吴文兵:《中国崛起靠什么》.[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56]张亮:《阶级、文化与民族传统》.[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57]丁晓强:《邓小平与中国文化现代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
    [58][英]约翰.B.汤普森著,高铦译:《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59]孟晓驷:《文化经济学思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60]吴信训:《文化传播新论——以历史和现实为镜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61]郭建宁:《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2]袁秉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63]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当代中国道路经验前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2008年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64]刘晓玲:《文化软实力提升浅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65]鄢本凤:《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6]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新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67]李江涛:《当代文化发展新趋势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68]周熙明:《中央党校学员关注的文化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69]贾建芳:《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选择》.[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70]白河、巴志鹏、朱修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71]云德:《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选择》.[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72]田丰:《文化进步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3]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4]衣俊卿:《文化哲学》.[M].昆明:云南出版社.2001.
    [75]蔡尚伟、温洪泉等:《文化产业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76]涂成林:《国家软实力与文化安全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77]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中国文化发展前沿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8]郭德宏: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79]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
    [80]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81]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
    [82]马文·哈里斯:《文化人类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83]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84]塞缪尔·亨廷顿、彼得·伯杰:《全球化的文化动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85]樊勇:《文化建设与全面小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86]宋军: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87]柴淑芹:当代中国发展模式的内涵与特征.[D].河北师范大学.2007.
    [88]董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发展模式的探索.[D].曲阜师范大学.2011.
    [89]刘德定: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D].河南大学.2012.
    [90]邓显超: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
    [91]付秀荣:和谐多样: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D].吉林大学.2005.
    [92]谭吉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
    [93]万是明: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6.
    [94]孙成武:中国共产党与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
    [95]韩永进:中国文化体制改革32年历史叙事与理论反思.[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
    [96]赵有田:论中国近代以来的三次文化选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03).
    [97]夏兴有、张玉堂:论先进文化.[J].新华文摘.2001(02).
    [98]刘曙光:全球化与文化自觉.[J].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05).
    [99]汤一介:关于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J].学术月刊.2002(09).
    [100]石中英:论国家文化安全.[J].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04).
    [101]冯恵明:浅谈我国的文化发展战略.[J].宏观经济研究.1987(12).
    [102]孔德永:中国共产党文化战略的流变.[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103]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J].求是.2007(04).
    [104]刘轶:他山之石:美、英、法、韩等国的文化政策.[J].社会观察.2004(04).
    [105]史丽华: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特征.[J].理论与现代化.2005(05).
    [106]孙家正: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J].求是.2004(24).
    [107]李长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J].求是.2006(10).
    [108]王树祥:论先进文化创新的内涵.[J].学术论坛.2005(04).
    [109]毕顺堂、赵学林:关于文化市场建设的几个问题.[J].高校理论战线.2004(04).
    [110]李道忠: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J].理论视野.2005(02).
    [111]于文俊: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探索.[J].宁夏党校学报.2004(02).
    [112]许晓春: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发展先进文化的战略思想.[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03).
    [113]付建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基本战略问题初探.[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04).
    [114]何一成、权宗田:论江泽民文化战略思想的科学内涵.[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06).
    [115]薛晓源:全球化与文化战略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04).
    [116]吕振和: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04).
    [117]孙家正:关于战略机遇期的文化建设问题.[J].文艺研究.2003(01).
    [118]潘一禾:当前国家体系中的文化安全问题.[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2).
    [119]俞新天:中国国家利益的文化思考.[J].国际问题研究.2006(02).
    [120]赵启正:文化复兴是强国的基础.[J].瞭望东方周刊.2006(04).
    [121]李勤:论先进文化的民族性和大众性.[J].社会主义研究.2002(05).
    [122]安宇、沈山:日本和韩国的“文化立国”战略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04).
    [123]金元浦:美国政府的文化外交及其特点.[J].国外理论动态.2005(04).
    [124]陈兆德:中国共产党对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的经验.[J].社会主义研究.2002(02).
    [125]韩民青:世界文化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重新崛起.[J].中国文化研究.1997(02).
    [126]郑必坚:科学与文化——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J].新华文摘.1996(08).
    [127]张文:苏联文化体制的缘起.[J].科学社会主义.2008(06).
    [128]漆思:反思中国模式的发展逻辑与发展理念.[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09).
    [129]李朝军:传承与创新:变化中的中华传统文化.[J].理论导刊.2012(01).
    [130]张晓明: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研究.[J].观察与思考.2012(01).
    [131]王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J].广西社会科学.2008(01).
    [132]杨凤城:新中国60年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与方针、政策研究.[J].教学与研究.2009(10).
    [133]王能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论纲.[J].文艺研究.1999(03).
    [134]于炳贵、郝良华: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J].哲学研究.2002(07).
    [135]倪稼民:从苏共自身文化建设问题看苏联解体.[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02).
    [136]刘云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在第六次中越两党理论研讨会上的主旨报告.[J].求是.2010(20).
    [137]钱耕森:中华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评张岱年的“综合创新”的文化观.[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2).
    [138]叶红云、张学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发展的当代阐释——“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07).
    [139]李孝纯: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J].求是.2003(04).
    [140]严昭柱:文化的力量.[J].求是.2004(01).
    [141]宋仕平: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思想.[J].社会主义研究.2001(04).
    [142]于惠玲:近20年来“综合创新”文化观研究述评.[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9).
    [143]禾协:综合创新:文化发展之路——95年澳门“综合创新文化观研讨会”述评.[J].哲学研究.1996(03).
    [144]沙健孙: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若干思想.[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08).
    [145]张润泽:邓小平文化建设理论论要.[J].社会主义研究.2003(10).
    [146]赵宏:中国模式与世界主要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09(08).
    [147]孟晓旭:日本崛起的文化因素.[J].当代世界.2012(06).
    [148]邹玉杰、张炳照: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相承性.[J].科学社会主义.2009(12).
    [149]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党建研究.2002(12).
    [150]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前线.2007(11).
    [151]中国人民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中国模式”问题研究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09).
    [152]刘宣如、熊宏俊:浅谈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崭新阶段.[J].江西社会科学.1999(09).
    [153]刘景泉:中国现代文化选择的重大转折.[J].中共党史研究.2002(02).
    [154]凌厚锋:论综合创新文化观的历史发展.[J].中共福建省党校学报.2000(06).
    [155]赵敬:冷战后日本文化发展战略简析.[J].日本学刊.2010(06).
    [156]刘庆华:国外不同发展模式的文化比较.[J].浙江社会科学.2000(03).
    [157]姚允柱:文化发展规律的哲学诠释.[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02).
    [158]荀明俐:文化模式理论的解释力研究.[J].学术交流.2008(09).
    [159]漆思:全球比较视野下中国模式之反思.[J].江海学刊.2009(09).
    [160]塞缪尔·亨廷顿:再论文明的冲突.[J].新华文摘.2003(05).
    [161]申维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N].光明日报.2005-12-30.
    [162]梁桂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思想道德建设.[N].光明日报.2006-3-29.
    [163]胡锦涛: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N].人民日报.2007-1-25.
    [164]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11-11.
    [165]罗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N].光明日报.2007-11-27.
    [166]李光耀: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的演讲-中国“重新崛起”,世界实现共赢.[N].参考消息.2005-05-26(2).
    [167]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1979年10月30日).[N].人民日报.1979-10-31.
    [168]刘云山: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N].人民日报.2006-10-2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