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后,中国义务教育才真正走上了法制化之途。在随后的近20年间,中国政府和人民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克服了难以置信的困难,终于实现了这一宏伟目标,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1986《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就是以《义务教育法》的提出、酝酿、形成、制定、执行和修订的过程为对象进行梳理,对这一立法和实施过程给以历史性描述和研究。此举既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解决当今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有利于促进教育法治的整体建设并丰富教育史和教育法学学科内涵。
     本论文主要解决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义务教育立法的原因和演化过程;二是义务教育立法如何影响了义务教育进程,即二者的互动关系。研究依照时间顺序,以《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背景、立法准备、立法过程、执行过程为线索,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为背景,描述和分析党政机构、社会团体、个体等对这一立法活动的贡献,着重梳理了各个阶段与义务教育立法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体系的演变过程。论文(不含前言)分为五个部分:第一,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前的教育法制状况(1949-1976);第二,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准备阶段(1976-1985);第三,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出台过程;第四,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与补充完善(1986-至今);第五,1986年《义务教育法》与中国教育法治化的未来。
     本研究在方法设计上遵从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历史法,以史料为基础,突出了历史是人类活动的记录。首先,把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作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现象之一来分析研究,它由经济基础以及人们的社会实践决定、实现和承载。其次,将义务教育立法置于集社会背景、经济发展、历史演化、法制环境、个人和团体影响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前提下,运用社会学方法,对这一社会现象(法律现象)进行细致分析,最终形成一个构成论框架,避免孤立地叙述这一立法和实施现象。再次,将义务教育立法紧密地与义务教育的发展结合起来,去找寻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与义务教育事业的关系,即从义务教育立法与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相互激荡、回应的角度去把握这一立法现象。
     1986年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研究,既考虑了我国义务教育立法的独特性:是中国的教育立法而非他国;是教育立法,遵循教育规律而非其他领域规律;又注意了法理学分析与国际比较研究。在这种共性与特性的互动中,寻找这一教育立法和实施历史事件背后的规律,从而对现实发挥借鉴作用。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986年《义务教育法》立法是经过长期艰难曲折的探索之后,在总结义务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并创制的。该法创制前,我国普及教育事业经历了发展混乱和无法可依以及人治造成的低迷时期,从惨痛教训中逐步认识到义务教育立法和教育法制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我国初等义务教育普及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而义务教育的质量和层次还有待提高的情况下,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使得我国义务教育事业走上了快速、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立法的过程既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特别是义务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是教育法制化建设的需要。在执法实践中,我国又逐步完善和修订这一法律,使之更好地发挥其保护和促进公民义务教育权利实现的作用。
     在立法过程中,尽量做到了立法程序完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集思广益、民主参与的精神,但也存在立法之前的调查研究不够,国家行政机关作为法律主要制定者的不妥,议案草拟和审议过程中缺乏底层的参与者,配套条款公布的不及时,监督机制的缺失等问题。
     在立法内容上,《义务教育法》体现了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立法内容具有前瞻性、原则性和简约性。存在的问题是立法的重心过低,对于各级人民政府权力约束表现为单向性。
     在执法过程中,《义务教育法》调动了地方办学积极性,推动了义务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但是,经费问题成为困扰义务教育诸多方面实施效果的主要障碍,义务教育的投资、管理和统筹层次低成为《义务教育法》实施质量的障碍。
     综合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订立、实施与修改完善过程以及对该法的分析,并比较中外义务教育法制化路径,对于未来包括《义务教育法》在内的教育法制建设,可以得到如下的启示:要突出全国人大立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采用人大立法;尽量提升教育立法的层次,并从数量上减少、重要性方面降低行政部门《意见》、《规定》、《纲要》等低层次法规的作用;努力营造民主氛围,尽可能地为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的人大代表提供表达观点和意见的舞台;逐步培养人们,特别是基层民众参与教育立法的意识,并创设其参与机制;要完善立法前的科学调查,完善草案的审议程序和法案的监督程序;适当借鉴欧美国家的立法思路,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立足现实,注意责、权、利的平衡。以便创制更为完备的义务教育法律,保护和促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
After the promul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1986, Chinese compulsory education has actually marched on the legalized way. Chinese government and people has overcome incredible difficulties, finally realized the grand goal, and created a miracle of Chinese educational history, and even world educational history. The study o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Law of 1986, is refreshment of the history course, the process of the proposal, gestation, formation, formulation and amendment, and gives the process historical description and research. This not only contributes the refresh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al system and solution of problems in compulsory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but also contributes to overall construction, enrichment of educational history and subject content of education law.
     This thesis mainly studies on two aspects. The first one is the process of the reason and evoluti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al legislation. The second one is about how does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al legislation impact the process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their interaction. According to time sequence, the study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Central Party and State organs, social communities and individual people to the legislation, with the legislative background,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executive clues, and based on current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ditions, refreshes the evolution of policies and law system related to comp ulsory educational legislation through each stage. This thesis consists five parts: 1) Educational legal traditi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law of 1986 (1949-1976). 2) Legislation preparation phas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law of 1986 (1976-1985).3) Introducti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Law of 1986. 4) Exec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Law of 1986.5) Compulsory Education Law of 1986 and the future of legaliza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
     This study abides by the original visage of Marxism, applying historical method, based on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emphasizes the recording function of history to human activities. At first, considers compulsory education as one of superstructure and ideological phenomena to analyze and research, which is determined, realized and carried by economic basis and social practical conditions. Next, putting compulsory education legislation into premise that results from interaction of many factors—social backgrou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istorical evolution, legislative environment, effects of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ies. Applying sociological method, analyzes the social phenomena in details, and forms a frame, rather than narrates the legislative phenomena isolated. In addition, it connects compulsory educational legisl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closely to fi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ulsory educational legislation and compulsory educational task, namely, grasps the legislative phenomena from the standpoin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compulsory education legislation and social economic an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The study on legislation and execution of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Law of 1986, not only considers uniqueness of Chinese compulsory education legislation, but also follows the principles of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pays attention to the analysis of jurisprudence and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research, and finds the laws underlying the historical events, legislation and executi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the interaction of general characters and specific property, and provides lessons for reality.
     It concludes that,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Law of 1986 is proposed and made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compulsory development, after a very long and tortuous exploration. Before this law, our educational career is in a downturn of development owing to no law to apply and rule of man. Learned from the cruel lesson, our country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legalizati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the condition of that,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mpulsory primary education has been finished, but the quality and levels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have to be improved. The promulgati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Law of 1986 makes our compulsory education march on the fast, healthy and virtuous way. The legislation is not only the need of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need of reform of educational task, especially the need of lega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practice of enforcement of the law, our country perfects and amends the law gradually, and makes it protect citizen’s rights to receive compulsory educ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legislation, administrations try their best to complete the procedures, and show the good at gathering all useful opinions and democratic involvement, but the problems also exist, such as shortage of investigation before legislation, improper marker of law, lack of participation of people from the bottom of society, untimely publication of the Conditions and absence of surveillance mechanism.
     In legislative content,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Law embodies the principle of the national interest supremacy. It is forward-looking, principled and brief. The problem is the restraint on the power of local governments at various levels is unidirectional.
     In executive process,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Law motivate the reg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push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al task, but costs shortage becomes the main barrier which obstru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Shortag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vestment, inefficient management and low-level coordination influence the executive quality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Through summarizing the formation, execution, amend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Law of 1986, analyzing the law, and comparing Chinese-foreign legislation, some inspiration could be drawn for the future educational legislative construction including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Law.
     It is important to emphasize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s legislative power and adopt it, rather than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and the State Department do legislative work. Try our best to improve level of educational legislation, reduce low-level legislation such as Opinion, Rule and Summary in quantity, and minim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ir function; make efforts to create democratic atmosphere, and provide the deputies of the People’s congresses form different places, career, occupations with the same stage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train people, especially people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the participant consciousness of educational legislation gradually, and create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complement the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before legislation, the review procedure of draft, the procedure of judicial supervision; learn form Europe and America’s legislative method, avoiding ambiguous expression, base on the reality,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balance of authority and responsibility to create more excellent Compulsory Education Law, protect and improve our country’s compulsory education career progress.
引文
①虽然1980年2月12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但其完整性、全面性、成熟度远不及《义务教育法》,所以一般认为《义务教育法》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成熟的教育法。张承先.历史转折与教育改革[M].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8
    ②朱景文.法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6
    ③中国大百科全书编纂组.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373.
    ①转引自周旺生.立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48.//威廉. P.斯大茨基.法学词典[M].1985:453.
    ②转引自周旺生.立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48. //D. B.哈德曼,美国法指南[M]. 7. 1984:135.
    ③转引自周旺生.立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47. //美国大百科全书[M]. 17. 1988:172.
    ①顾明远,教育大辞典[G].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363.
    ②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史:第六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293
    ③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史:第七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95-96
    ④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义务教育实施处.义务教育法规文献汇编[R].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3.
    ①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史:第七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95.
    ①劳凯声.变革社会中的教育权与受教育权:教育法学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44-176
    ②转引自朱景文.法理学[M].博登墨海,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人大出版社.2008
    ①朱景文.法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47,346
    ①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R].毛泽东选集:第一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40.
    ①舒新城.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S].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1(2nd): 223.
    ②陈德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讲话[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3:32.
    ③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总述[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G].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78.
    ①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总述[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G].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79.
    ①毛泽东.论联合政府[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71-73.
    ②毛泽东.为争取国家经济好转而斗争[R].人民日报. 1950-6-13.
    ①辽宁财经学院财政金融系理论组.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不要四面出击学习辅导材料[G],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78:28.
    ②毛泽东选集:第五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7: 218-224.
    ③滕纯.毛泽东教育活动纪事[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3: 274.
    ①转引自于朝霞.毛泽东“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思想与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思想之比较[J].湖南第一师学报, 2005(4): 7.
    ②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小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G].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124.
    ③刘少奇.半工半读,亦工亦农[J.]刘少奇选集:下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66.
    ①1962年七千人大会终结大跃进毛泽东作自我批评[J/OL].[2010-1-31].http://news.163.com/50110/0/19NQ0VAS00011246.html.
    ②滕纯.中国教育魂——从毛泽东教育思想到邓小平教育理论:上册[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8: 344.
    ①滕纯.中国教育魂——从毛泽东教育思想到邓小平教育理论:上册[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8: 346.
    ②滕纯.中国教育魂——从毛泽东教育思想到邓小平教育理论:上册[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8: 345.
    ③滕纯.中国教育魂——从毛泽东教育思想到邓小平教育理论:上册[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8: 346.
    ④④周全华.“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32,34
    ①五七指示. [2010-2-1]. http://baike.baidu.com/view/423078.htm.
    ②程晋宽.教育革命的历史考察[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169
    ③程晋宽.教育革命的历史考察[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169
    ④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小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G].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123.
    ①萧宗六.教育行政学讲座:六[J].人民教育.1997(11):36.
    ②《共同纲领》——新中国的大宪章[S/OL].[2010-1-19].http://baike.baidu.com/view/319203.htm
    ①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义务教育实施处.义务教育法规文献汇编[R].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3,4.
    ②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史:第八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91.
    ③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义务教育实施处.义务教育法规文献汇编[R].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3.
    ④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史:第八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92.
    ⑤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史:第八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93.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S].[2010-1-28]. http://fxylib.znufe.edu.cn/new/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38.
    ②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教育事业、经费、劳动工资的计划管理[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G].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91.
    ③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教育事业、经费、劳动工资的计划管理[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G].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88.
    ①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史第八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92
    ②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教育事业、经费、劳动工资的计划管理[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G].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90.
    ③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教育事业、经费、劳动工资的计划管理[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G].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91.
    ①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教育事业、经费、劳动工资的计划管理[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G].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92.
    ①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总述[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G].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 81.
    ①柏福临.中国当代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6:157
    ②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教育事业、经费、劳动工资的计划管理[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G].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94.
    ①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小学教育[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G].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123.
    ①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总述[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G].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79.
    ②陈选善.三年来的师范教育[J].人民教育, 1953(1): 21.
    ③陈选善.三年来的师范教育[J].人民教育, 1953(1): 20.
    ①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教育事业、经费、劳动工资的计划管理[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G].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92.
    ②滕纯.中国教育魂——从毛泽东教育思想到邓小平教育理论:上册[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8: 379.
    ③③③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小学教育[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G].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125,126,126
    ①程晋宽.教育革命的历史考察[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330
    ②程晋宽.教育革命的历史考察[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334
    ③转引自程晋宽.教育革命的历史考察[M].人民日报.1969.2.25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337
    ①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小学教育[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G].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126.
    ②李志新.抓好教育工作是一项大政[J].人民教育, 1980(1): 42.
    ③张健.认真研究适合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计划和教育体制[J].人民教育, 1980(8): 16.
    ①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小学教育[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G].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126.
    ①《共同纲领》——新中国的大宪章[S/OL].[2010-1-19].http://baike.baidu.com/view/319203.htm
    ②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教育事业、经费、劳动工资的计划管理[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G].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91.
    ③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教育事业、经费、劳动工资的计划管理[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G].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91.
    ①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两个县普及小学教育的典型简介[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G].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127.
    ①滕纯.中国教育魂——从毛泽东教育思想到邓小平教育理论:上册[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8: 423.
    ①滕纯.中国教育魂——从毛泽东教育思想到邓小平教育理论:上册[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8: 423.
    ②《人民教育》编辑部.促进教育事业大跃进[J].人民教育, 1958(4): 6.
    ①柏福临.中国当代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6: 200.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9.
    ②李安增,王立胜. 1976-1982年中国当代史[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51-52.
    ①柏福临.中国当代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6: 204.
    ②柏福临.中国当代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6: 206.
    ①朱名宏.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聚焦与透视[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0: 22.
    ①朱名宏.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聚焦与透视[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0: 24.
    ②陆学艺.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69.
    ③陆学艺.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22.
    ①邓小平文选: 1975-1982[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 287.
    ②邓小平文选: 1975-1982[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 288.
    ①邓小平文选: 1975-1982[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 292.
    ②邓小平文选: 1975-1982[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 299.
    ①邓小平文选: 1975-1982[Z].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 136.
    ②邓小平文选: 1975-1982[Z].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 137.
    ①范硕.叶剑英在关键时刻[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1: 395.
    ②叶剑英.接见新华社记者谈法制建设[J].人民日报, 1979-2-15.
    ③转引自蔡定剑.历史与变革: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27.
    ④彭真.关于社会主义法制的几个问题——在中央党校的讲话[J].红旗, 1979(11).
    ①蔡定剑.历史与变革: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34.
    ②转引自蔡定剑.历史与变革: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34.
    ③蔡定剑.历史与变革: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31.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3.
    ②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8-51.
    ③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6-68.
    ①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T].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G].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 1573.
    ②转引自陈清州.邓小平教育思想初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0: 140.
    ③转引自陈清州.邓小平教育思想初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0: 141.
    ④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G].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62.
    ⑤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G].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62-63.
    ①邓小平.各级党委和政要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R].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同志论教育[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148.
    ②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T].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G].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 1573.
    ③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T].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G].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 1573.
    ①沈锋.邓小平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7: 48.
    ②②邓小平.邓小平文选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06,104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4.10:109
    ②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4.10:109
    ①伍启瑶.看得远些,抓得实些[J].人民教育, 1979(11): 40.
    ②许志龙.关心教师,尊重教师[J].人民教育, 1980 (10): 10.
    ①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退还被占用校舍的请示报告”的通知[R].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G].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 1629.
    ①徐亦尤等.领导管理和学校的组织机构[J].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G].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138.
    ②魏一樵等.学校的领导管理和学生学籍管理[J].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G].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164.
    ①张健.认真研究适合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计划和教育体制[J].人民教育, 1980(8): 16.
    ②人民教育编辑部.是认真解决小学教育问题的时候了[J].人民教育, 1980(12): 3.
    ③教育部关于继续切实抓紧普及农村小学五年教育的通知[S].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G].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1661.
    ①朱文富.张承先教育文选[Z].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1996: 87.
    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S].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G].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1877.
    ①徐亦尤等.领导管理和学校的组织机构[J].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G].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137.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二局.中国宪法文献通编[Z].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4: 33.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R/OL]. [2010-8-30]. http://www.sdpc.gov.cn/fzgh/ghwb/gjjh/W020050715581805733448.pdf: 28.
    ③转引于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史料汇编[Z].1390
    ④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347
    ①国务院关于筹措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的通知[S].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G].海口: 海南出版社, 1998: 2244.
    ①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G].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1949-1984:126
    ②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G].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1949-1984:356
    ①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G].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1949-1984:474
    ②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G].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1949-1984:138
    ①河北省教育委员会.河北省农村教育改革十年[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19
    ②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建瓯县做好教育事业费附加征收工作[R].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 [G].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250.
    ①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农村征收中、小学教育费附加试行办法[S]. http://www.fajsw.com/tsg/book.asp?id=1512003348&catid=1109
    ②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的试行办法[S]. http://law.baidu.com/pages/chinalawinfo/1680/72/986d9abc7f636742f2e1f55ab9b12d50_0.html
    ③人民教育编辑部.是认真解决小学教育问题的时候了[J].人民教育, 1980(12): 3.
    ①焦秘.要及时检修中小学危房[J].人民教育, 1981(5): 48.
    ②张红菊.普及教育,春风劲吹——各地教育刊物巡礼[J].人民教育, 1981(2): 14.
    ③陈建洲.民族教育,欣欣向荣[J].人民教育, 1981(4): 7.
    ①中国教育年鉴[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1984:138,164
    ②何东昌.加强和改革普通教育,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J].人民教育, 1983(9): 12.
    ③魏岚.农村集资办学小议[J].人民教育, 1983(7):6.
    ④人民教育编辑部.大力普及小学教育[J].人民教育, 1981(2):12.
    ①张红菊.普及教育,春风劲吹——各地教育刊物巡礼[J].人民教育, 1981(2): 15.
    ②湖北荆州地区教育局.办好中师,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J].人民教育, 1981(5): 52.
    ①汤瑞桢.面向小学,办好中师[J].人民教育, 1982(6): 11.
    ②何东昌.加强和改革普通教育,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J].人民教育, 1983(9): 6.
    ③倪振良.普及教育春风催新花——各地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情况综述[J].人民教育, 1981(5): 54.
    ①《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4 [G].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125
    ②河北省教育委员会.河北省农村教育改革十年[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48
    ③河北省教育委员会.河北省农村教育改革十年[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52
    ④《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4 [G].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163
    ⑤《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4 [G].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168
    ①柳斌.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而努力奋斗[J].吉林省人大常委会文卫委员会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习材料[Z].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6: 20.
    ②何东昌.加强和改革普通教育,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J].人民教育, 1983(9): 6.
    ③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小学教育[J].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G].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100.
    ④柳斌.加强宏观管理,提高教育质量[J].人民教育, 1986(1): 5.
    ⑤何东昌.加强和改革普通教育,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J].人民教育, 1983:(9).
    ①什么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的道路——河北省加强和改革农村中小学教育的调查报告(之二)[J].光明日报1984.2.23
    ②河北省教育委员会.河北省农村教育改革十年[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14
    ③河北省教育委员会.河北省农村教育改革十年[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225-226
    ①河北省教育委员会.河北省农村教育改革十年[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17
    ②辽宁省海城市教育委员会.海城农村教育在改革中前进[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8:48
    ③什么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的道路——河北省加强和改革农村中小学教育的调查报告(之七之八)[J].光明日报1984.2.27
    ④什么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的道路——河北省加强和改革农村中小学教育的调查报告(之三之四)[J].光明日报1984.2.24
    ①什么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的道路——河北省加强和改革农村中小学教育的调查报告(之九之十)[M].光明日报. 1984.2.28
    ①宗树兴.农村地区教育体制改革对中国义务教育立法的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80
    ①安志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进展的一年[J].人民日报, 1985-5-13.
    ①曽璧钧,林木西.新中国经济史1949-1989[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0: 307.
    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S/OL]. [2010-8-23]. 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5/65378/4429522.html.
    ②曾璧钧,林木西.新中国经济史: 1949—1989[J].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0: 361.
    ①胡启立.《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决定》出台前后[J]. 炎黄春秋, 2008(12):1.
    ①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S].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G].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2261.
    ①张承先.张承先回忆录——我亲历的党的宣传和教育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188-189.
    ②张承先.张承先回忆录——我亲历的党的宣传和教育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188-189
    ①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S].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G].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2286.
    ②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S].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G].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2289.
    ①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国家教委关于京津沪及沿海五省教育体制改革进展情况的通报[R].中国教育年鉴: 1985-1986[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998.
    ①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上海市基础教育[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 [G].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198.
    ②湖南省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规定》意见,1985,9,湘政发31[号]
    ①半个世纪的跨越——四川教育的发展http://www.chinaedunet.com 2004-10-12
    ②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江苏省基础教育[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 [G].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212.
    ①张光喜.有感于两户集资办学[J].人民教育, 1985(1): 13.
    ①尽管当时还没有义务教育的国家立法,从称谓上还不应该把普及小学教育称作义务教育,但是由于很多省的地方普及教育法规条例都称作了义务教育,所以这里未加严格区分。
    ②章仲涛.安徽省基础教育[R].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 1985-1986[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231.
    ③侯金林.福建省基础教育[R].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 1985-1986[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241.
    ①赵金忠.“小立法”有推动力[J].人民教育, 1983(11): 24.
    ②章仲涛.安徽省基础教育[R].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 1985-1986[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231.
    ③赵金忠.“小立法”有推动力[J].人民教育, 1983(11): 24.
    ④侯金林.福建省基础教育[R].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 1985-1986[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241.
    ①侯金林.福建省基础教育[R].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 1985-1986[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241.
    ②赵金忠.“小立法”有推动力[J].人民教育, 1983(11): 24.
    ①张承先.为保障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教育要立法[R].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G].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2224.
    ①张承先.为保障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教育要立法[R].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G].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2228.
    ②张承先.为保障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教育要立法[R].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G].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2228.
    ①柳斌.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而努力奋斗[J].吉林省人大常委会文卫委员会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习材料[Z].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6: 22-23.
    ①①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 http://news.QQ.com 2009
    ①张承先.历史转折与教育改革[M].吉林教育出版社.275
    ①李鹏.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草案)的说明[R]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G].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2410.
    ②李鹏.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草案)的说明[R]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G].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2408.
    ③李鹏.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草案)的说明[R]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G].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2409.
    ①李鹏.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草案)的说明[R]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G].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2409.
    ①李鹏.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草案)的说明[R]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G].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 2410.
    ①吉林省人大常委会文卫委员会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S].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习材料[Z].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6: 1.
    ①中国法制报社论.普及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J].国家教育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中国义务教育法文献选编[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 45.
    ①光明日报社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根本大法[J].国家教育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中国义务教育法文献选编[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 33.
    ②中国法制报社论普及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J].国家教育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中国义务教育法文献选编[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45.
    ③人民日报评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J].国家教育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中国义务教育法文献选编[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 32.
    ④人民日报评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J].国家教育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中国义务教育法文献选编[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 32.
    ①中国教育报社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三谈《义务教育法》的贯彻执行[J].国家教育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中国义务教育法文献选编[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 43.
    ②人民教育社论.实现四化宏伟目标的前提[J].吉林省人大常委会文卫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习材料[Z].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6: 40.
    ③光明日报社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根本大法[J].国家教育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中国义务教育法文献选编[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 34.
    ④中国教育报社论.做执行《义务教育法》的模范[J].国家教育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中国义务教育法文献选编[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 37.
    ⑤中国教育报社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关键,再谈义务教育法的贯彻执行[J].国家教育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中国义务教育法文献选编[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41.
    ⑥人民教育社论.实现四化宏伟目标的前提[J].吉林省人大常委会文卫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习材料[Z].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6: 39.
    ⑦中国教育报社论.做执行《义务教育法》的模范[J].国家教育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中国义务教育法文献选编[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 38.
    ①吴树琴等.小学教育[J].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 [G].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102.
    ①吴树琴.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J].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88年[G].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77.
    ②张承先.依法治教,完成普及义务教育的历史任务[J].中国教育报, 1986-4-22.
    ①柳斌.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而努力奋斗[J].吉林省人大常委会文卫委员会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习材料[Z].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6: 22.
    ①张承先.实施《义务教育法》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戚云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资料选编[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73.
    ②刘雪初.对实施义务教育的两点意见[J].戚云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资料选编[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87.
    ③吴福生.条件,速度,效益,实施义务教育中需要严肃对待的一个问题[J] .戚云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资料选编[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92.
    ④吴福生.条件,速度,效益,实施义务教育中需要严肃对待的一个问题[J] .戚云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资料选编[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98.
    ①张承先.实施《义务教育法》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戚云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资料选编[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74.
    ②吴福生.条件,速度,效益,实施义务教育中需要严肃对待的一个问题[J] .戚云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资料选编[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100-101.
    ①吴福生.条件,速度,效益,实施义务教育中需要严肃对待的一个问题[J] .戚云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资料选编[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94-99.
    ②吴福生.条件,速度,效益,实施义务教育中需要严肃对待的一个问题[J] .戚云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资料选编[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100、103.
    ③张承先.实施《义务教育法》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戚云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资料选编[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75.
    ①张承先.张承先回忆录——我亲历的党的宣传和教育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183.
    ①张承先.张承先回忆录——我亲历的党的宣传和教育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186.
    ①吴树琴等.小学教育[J].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 [G].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102.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S].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G].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 2414.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S].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G].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2414.
    ①许海.初级中等教育改革几个问题的思考[J].人民教育, 1990(6): 16.
    ①国家教委,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劳动人事部.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S]. [J].戚云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资料选编[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21.
    ①吴树琴.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J].《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88年[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77.
    ①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制定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标准、义务教育实施步骤和规划统计指标问题的几点意见[S] .戚云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资料选编[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29.
    ②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制定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标准、义务教育实施步骤和规划统计指标问题的几点意见[S] .戚云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资料选编[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31.
    ①徐维忠.改革开放30年来教师教育政策法规浅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0.2
    ②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义务教育实施处.义务教育法规文献汇编[R].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4-5.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S]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G].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 3290.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S]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G].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 3290.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S]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G].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 3292.
    ①张茵.普及义务教育评估验收暂行办法[S].教育督导资料集萃:上[Z].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 47.
    ①张茵.教育督导资料集萃:上[Z].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 10.
    ①芮杏文.把《义务教育法》扎扎实实地贯彻好[J].人民教育, 1986(9): 2.
    ②刘正.下决心从小学抓起[J].人民教育, 1986(9): 3.
    ③赵志宏.着力创造办学条件,有步骤地实施义务教育[J].人民教育, 1986(9): 4.
    ①贾那布尔.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人民教育, 1986(10): 3.
    ②吴福生.条件,速度,效益,实施义务教育中需要严肃对待的一个问题[J] .戚云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资料选编[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106.
    ①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小学教育[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 [G].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103.
    ①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黑龙江省基础教育[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 [G].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190.
    ②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河北省基础教育[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 [G].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145.
    ③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S] .戚云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资料选编[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41.
    ④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S] .戚云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资料选编[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41.
    ①①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S] .戚云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资料选编[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41,44
    ②王挥等.天津市基础教育[J].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 [G].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138.
    ①王挥等.天津市基础教育[J].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 [G].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138.
    ①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江苏省基础教育[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 [G].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214.
    ②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河北省基础教育[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 [G].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148.
    ③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山西省基础教育[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 [G].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158.
    ①转引自吴福生.条件,速度,效益,实施义务教育中需要严肃对待的一个问题[J] .戚云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资料选编[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105.
    ①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河北省基础教育[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 [G].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146.
    ②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河北省基础教育[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 [G].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146.
    ③山西省基础教育[J].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 [G].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160.
    ④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义务教育实施处.义务教育法规文献汇编[R].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4-5.
    ①李铁映.关于我国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汇报[R].人民教育, 1990(2): 4.
    ②国家教委.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农村教育国际研讨会国家报告[S].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G].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 3176.
    ①陈德珍.对2000年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载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1年[M].2001:76
    ②韩清林.“普九”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面临的困难与问题[J].载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1).2001:92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习辅导读本[M].51
    ④杨东平.中国教育蓝皮书(2003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43
    ⑤陈德珍.对2000年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1[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76
    ⑥陈德珍.对2000年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1[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76
    ①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上海市基础教育[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 [G].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199.
    ②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河北省基础教育[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 [G].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148.
    ③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江苏省基础教育[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 [G].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212.
    ①①《人民教育》记者.受国务院委托,国家教委完成26省市中小学督导检查[J].人民教育, 1990(4): 77,8
    ②继续推进民族地区“普九”[J].http://lw.china-b.com/ywjylw/lwzx_361866.html
    ①韩清林.“普九”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面临的困难与问题[J].载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1).2001:92
    ②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北京市基础教育[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 [G].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131.
    ①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上海市基础教育[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 [G].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201.
    ②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河北省基础教育[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 [G].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146.
    ③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上海市基础教育[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 [G].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200.
    ①吴福生.条件,速度,效益,实施义务教育中需要严肃对待的一个问题[J] .戚云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资料选编[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104.
    ②韩清林.“普九”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面临的困难与问题[J].载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1).2001:94
    ③韩清林.“普九”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面临的困难与问题[J].载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1).2001:94
    ④李铁映.关于我国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汇报[R].人民教育, 1990(2): 7.
    ⑤《人民教育》记者.受国务院委托,国家教委完成26省市中小学督导检查[J].人民教育, 1990(4): 7.
    ①韩清林.“普九”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面临的困难与问题[J].载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1).2001:102-103
    ②周贝隆.试谈面向21世纪的中国基础教育[J].人民教育, 1990(6): 13.
    ③国家教委,财政部.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S].戚云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资料选编[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35.
    ①韩清林.“普九”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面临的困难与问题[J].载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1).2001:102-103
    ②周贝隆.试谈面向21世纪的中国基础教育[J].人民教育, 1990(6): 13.
    ③国家教委,财政部.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S].戚云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资料选编[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35.
    ①国家教委.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农村教育国际研讨会国家报告[S].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G].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 3176.
    ②国家教委、监察部关于对义务教育法规执行情况开展专项执法监察的通报[S].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G].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 3582.
    ③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5
    ④韩清林.“普九”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面临的困难与问题[J].载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1[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102-103
    ①李友玉.农村小学代课教师的现状、成因及其解决对策[J].载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2[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2:310-312
    ②②②转引自张海燕.关于中小学乱收费问题的法律思考[J].长沙大学学报, 1999(3):27,27,28
    ①①转引自张海燕.关于中小学乱收费问题的法律思考[J].长沙大学学报, 1999(3):28,28
    ②《人民教育》记者.受国务院委托,国家教委完成26省市中小学督导检查[J].人民教育, 1990(4): 8.
    ①吴福生.条件,速度,效益,实施义务教育中需要严肃对待的一个问题[J] .戚云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资料选编[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100、103.
    ②周贝隆.试谈面向21世纪的中国基础教育[J].人民教育, 1990(6): 13.
    ③邵宗杰.关于课程教材改革的思考[J].人民教育, 1990(4): 13.
    ④《人民教育》记者.受国务院委托,国家教委完成26省市中小学督导检查[J].人民教育, 1990(4): 8.
    ⑤黄国斌,田易.控制和减少流失生的出路在哪里[J].人民教育, 1990(3): 22.
    ①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4
    ②袁桂林.对农村初中辍学问题的调查研究[J].载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4[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4164-167
    ①张乐天.教育机会的城乡差距与缩小差距的政策建议[J].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4[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4:93
    ②陈德珍.对2000年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载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1[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78
    ③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9-22
    ①杨东平.中国教育蓝皮书(2003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67
    ②韩佳玲.城市边缘群体教育问题研究——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J].载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4[M].北京教育出版社[M].2004:178
    ③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6-17
    ④国家教委、监察部关于对义务教育法规执行情况开展专项执法监察的通报[S].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G].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 3582.
    ⑤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现行教育法规与政策选编[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1.
    ①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40-241.
    ②袁桂林.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利弊分析及前瞻性思考[M].载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4年)[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4:286
    ①曾天山.以县为主基础教育管理政策研究[J].载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5年)[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5:95
    ②曾天山.以县为主基础教育管理政策研究[J].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5年)[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5:92
    ③袁桂林.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利弊分析及前瞻性思考[J].载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4年).北京教育出版社.2004:287-288
    ④《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6月15日《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⑤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99
    ①朱家存.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53
    ②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8-59
    ①朱家存.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55
    ①朱家存.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57
    ①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78-80.
    ③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有希望大有可为——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J].人民日报, 2007-6-28.
    ①转引自王文.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在农村遇到的困境与出路——以西部农村某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0(1):38.
    ①转引自周旺生.立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63-64.
    ①胡启立.《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决定》出台前后[J]. 炎黄春秋, 2008(12):1.
    ①《人民教育》记者.受国务院委托,国家教委完成26省市中小学督导检查[J].人民教育, 1990(4): 7.
    ②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河北省基础教育[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 [G].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148.
    ①国家教委.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农村教育国际研讨会国家报告[S].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G].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 3176.
    ②张玉林.分级办学制度下的教育资源分配与城乡教育差距——关于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政治经济学探讨[J].中国农村观察, 2003(1):10-12.
    ③蒋晓慧,施建宁.中国农村基础教育乱收费问题的根源一一教育体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失调[J].集美大学学报2008(1): 15.
    ①当今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实行了义务教育?[J/OL]. [2010-9-23].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406031700180.html.
    ②中国法制报社论.普及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J].国家教育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中国义务教育法文献选编[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 45.
    ①①成有信.九国普及义务教育[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200,22
    ①①张文.各国(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简况[J].人民教育, 1986(4): 7.
    ②成有信.九国普及义务教育[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79.
    ①国家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文化教育[J/OL]. [2010-9-2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865fd10100asi7.html
    ②当今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实行了义务教育?[J/OL]. [2010-9-23].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406031700180.html.
    ①蔡定剑.历史与变革: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64.
    ①蔡定剑.历史与变革: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64.
    [1]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朱景文.法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劳凯声.变革社会中的教育权与受教育权:教育法学基本的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4]陈德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讲话[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3
    [5]毛泽东.论联合政府[M].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1029-1100
    [6]滕纯.毛泽东教育活动纪事[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3
    [7]滕纯.中国教育魂——从毛泽东教育思想到邓小平教育理论:上册[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8
    [8]柏福临.中国当代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6
    [9]朱文富.张承先教育文选[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1996
    [10]李安增,王立胜. 1976-1982年中国当代史[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
    [11]朱名宏.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聚焦与透视[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0
    [12]陆学艺.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13]范硕.叶剑英在关键时刻[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1
    [14]蔡定剑.历史与变革: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15]陈清州.邓小平教育思想初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0
    [16]沈锋.邓小平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7
    [17]李安增,王立胜. 1976-1982年中国当代史[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
    [18]曽璧钧,林木西.新中国经济史1949-1989[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0
    [19]萧宗六,贺乐凡.中国教育行政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0]张承先.张承先回忆录——我亲历的党的宣传和教育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1]成有信.九年普及义务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22]张承先.历史转折与教育改革[M].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
    [23]周旺生.立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24]柏福临.中国当代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6
    [25]劳凯声.中国教育改革30年(政策与法律卷)[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6]周全华.“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27]孙霄兵.受教育权法理学——一种历史哲学的范式[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8]李露.中国近代教育立法研究[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9]田正平、肖朗.世界之理想——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30]熊贤君.千秋基业——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1]黄崴.教育法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2]程晋宽.教育革命的历史考察[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33]邵金荣.中国民办教育立法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4]葛洪义.法理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35]刘兆伟、赵伟.中国教育法制史[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36]国家教育委员会人事司组织.教育法制概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37]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总述[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G]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
    [38]辽宁财经学院财政金融系理论组.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不要四面出击学习辅导材料[Z],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78
    [39]刘少奇.半工半读,亦工亦农[M].刘少奇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0]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教育事业、经费、劳动工资的计划管理[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G]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
    [41]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总述[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G].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
    [42]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G].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
    [4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R].邓小平同志论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44]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退还被占用校舍的请示报告”的通知[R].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
    [45]魏一樵等.学校的领导管理和学生学籍管理[J].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G],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
    [46]徐亦尤等.领导管理和学校的组织机构[J].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G],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
    [47]张承先.为保障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教育要立法[M].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
    [48]李鹏.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草案)的说明[R].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
    [49]吴树琴等.小学教育[J].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50]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河北省基础教育[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51]王挥等.天津市基础教育[J].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52]于朝霞.毛泽东“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思想与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思想之比较[J].湖南第一师学报, 2005(4)
    [53]萧宗六.教育行政学讲座:六[J].人民教育.1997(11)
    [54]陈选善.三年来的师范教育[J].人民教育, 1953(1)
    [55]张健.认真研究适合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计划和教育体制[J].人民教育, 1980(8)
    [56]李志新.抓好教育工作是一项大政[J].人民教育, 1980(1)
    [57]《人民教育》编辑部.促进教育事业大跃进[J].人民教育, 1958(4)
    [58]叶剑英.接见新华社记者谈法制建设[J].人民日报, 1979-2-15.
    [59]彭真.关于社会主义法制的几个问题——在中央党校的讲话[R].1979(11)
    [60]伍启瑶.看得远些,抓得实些[J].人民教育, 1979(11)
    [61]许志龙.关心教师,尊重教师[J].人民教育, 1980 (10)
    [62]人民教育编辑部.是认真解决小学教育问题的时候了[J].人民教育, 1980(12)
    [63]焦秘.要及时检修中小学危房[J].人民教育, 1981(5)
    [64]张红菊.普及教育,春风劲吹——各地教育刊物巡礼[J].人民教育, 1981(2)
    [65]陈建洲.民族教育,欣欣向荣[J].人民教育, 1981(4)
    [66]湖北荆州地区教育局.办好中师,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J].人民教育, 1981(5)
    [67]汤瑞桢.面向小学,办好中师[J].人民教育, 1982(6)
    [68]何东昌.加强和改革普通教育,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J].人民教育, 1983(9)
    [69]倪振良.普及教育春风催新花——各地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情况综述[J].人民教育, 1981(5)
    [70]安志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进展的一年[J].人民日报, 1985-5-13
    [71]胡启立.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决定出台前后[J].炎黄春秋, 2008(12)
    [72]魏岚.农村集资办学小议[J].人民教育, 1983(7)
    [73]张光喜.有感于两户集资办学[J].人民教育, 1985(1)
    [74]张峻.他们为教师办了十个方面的好事[J].人民教育, 1985(1)
    [75]赵金忠.“小立法”有推动力[J].人民教育, 1983(11)
    [76]张承先.依法治教,完成普及义务教育的历史任务[J].中国教育报, 1986-4-22
    [77]徐维忠.改革开放30年来教师教育政策法规浅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0.2
    [78]芮杏文.把《义务教育法》扎扎实实地贯彻好[J].人民教育, 1986(9)
    [79]刘正.下决心从小学抓起[J].人民教育, 1986(9).
    [80]赵志宏.着力创造办学条件,有步骤地实施义务教育[J].人民教育, 1986(9).
    [81]贾那布尔.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人民教育, 1986(10).
    [82]《人民教育》记者.受国务院委托,国家教委完成26省市中小学督导检查[J].人民教育, 1990(4).
    [83]伍启瑶.看得远些,抓得实些[J].人民教育, 1979(11)
    [84]周贝隆.试谈面向21世纪的中国基础教育[J].人民教育, 1990(6).
    [85]张海燕.关于中小学乱收费问题的法律思考[J].长沙大学学报, 1999(3)
    [86]邵宗杰.关于课程教材改革的思考[J].人民教育, 1990(4)
    [87]黄国斌,田易.控制和减少流失生的出路在哪里[J].人民教育, 1990(3)
    [88]王梦奎. 1980—2050年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回顾与前瞻——一个经济学家的视角[J]. 2010-9-20.
    [89]巩固“两基”攻坚成果,不断提高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水平[J].中国教育报, 2007-11-29.
    [90]王文.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在农村遇到的困境与出路——以西部农村某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0(1).
    [91]张玉林.分级办学制度下的教育资源分配与城乡教育差距——关于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政治经济学探讨[J].中国农村观察, 2003(1).
    [92]蒋晓慧,施建宁.中国农村基础教育乱收费问题的根源一一教育体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失调[J].集美大学学报2008(1).
    [93]柳斌.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而努力奋斗[J].吉林省人大常委会文卫委员会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习材料,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6
    [94]章仲涛.安徽省基础教育[J].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 1985-1986[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95]侯金林.福建省基础教育[J].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 1985-1986[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96]中国法制报社论.普及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J].国家教育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中国义务教育法文献选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
    [97]国家教育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J].人民日报评论.中国义务教育法文献选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
    [98]国家教育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三谈《义务教育法》的贯彻执行[J].中国教育报社论.中国义务教育法文献选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
    [99]张承先.实施《义务教育法》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戚云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资料选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100]刘雪初.对实施义务教育的两点意见[J].戚云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资料选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101]吴福生.条件,速度,效益,实施义务教育中需要严肃对待的一个问题[J] .戚云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资料选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102]中国法制报社论.普及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J].国家教育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中国义务教育法文献选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
    [103]半个世纪的跨越——四川教育的发展[J].http://www.chinaedunet.com 2004-10-12
    [104]张文.各国(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简况[J].人民教育, 1986(4).
    [105]邓小平文选第二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6]马克斯全集第三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07]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二局.中国宪法文献通编[Z].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4
    [108]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义务教育实施处.义务教育法规文献汇编[Z].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109]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T].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G].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
    [110]吉林省人大常委会文卫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S].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习材料,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6
    [111]国家教委,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劳动人事部.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S].戚云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资料选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112]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制定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标准、义务教育实施步骤和规划统计指标问题的几点意见[S].戚云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资料选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113]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S] .戚云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资料选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114]张茵.普及义务教育评估验收暂行办法[S] .教育督导资料集萃:上,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
    [115]舒新城.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S].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1
    [116]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S]. [2010-9-17].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208&infoid=3334.
    [117]毛泽东.为争取国家经济好转而斗争[N].人民日报. 1950-6-13.
    [118]毛泽东.为争取国家经济好转而斗争[N].人民日报. 1950-6-13
    [119]李铁映.关于我国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汇报[R].人民教育, 1990(2).
    [120]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办公厅. 2008年第5号:“54个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情况审计调查结果”[R].[2010-9-19]
    [121]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R].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122]湖南省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规定》意见,1985,9,湘政发31[号]
    [123]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7/0914/14/24811_743434.shtml.
    [124]发言摘登:分组审议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2010-9-20. http://www.hnedu.cn.
    [125]辽宁财经学院财政金融系理论组.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不要四面出击学习辅导材料,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78
    [126]沈锋.邓小平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7
    [127]许志龙.关心教师,尊重教师[J].人民教育, 1980 (10)
    [128]人民教育编辑部.是认真解决小学教育问题的时候了[J].人民教育, 1980(12)
    [129]焦秘.要及时检修中小学危房[J].人民教育, 1981(5)
    [130]张红菊.普及教育,春风劲吹——各地教育刊物巡礼[J].人民教育, 1981(2)
    [131]陈建洲.民族教育,欣欣向荣[J].人民教育, 1981(4)
    [132]倪振良.普及教育春风催新花——各地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情况综述[J].人民教育, 1981(5)
    [133]赵金忠.“小立法”有推动力[J].人民教育, 1983(11)
    [134]河北省教育委员会《河北省农村教育改革十年》教育科学出版社[M].
    [135]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二局.中国宪法文献通编[Z]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4
    [136]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37]什么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的道路——河北省加强和改革农村中小学教育的调查报告(之二)[N].光明日报1984.2.23
    [138]宗树兴.农村地区教育体制改革对中国义务教育立法的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139]安志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进展的一年[J].人民日报, 1985-5-13
    [140]曽璧钧,林木西.新中国经济史1949-1989[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0
    [141]胡启立.《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决定》出台前后[J].炎黄春秋, 2008(12)
    [142]张光喜.有感于两户集资办学[J].人民教育, 1985(1)
    [143]张峻.他们为教师办了十个方面的好事[J].人民教育, 1985(1)
    [144]光明日报社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根本大法[J].国家教育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中国义务教育法文献选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
    [145]刘雪初.对实施义务教育的两点意见[J].戚云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资料选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146]许海.初级中等教育改革几个问题的思考[J].人民教育, 1990(6)
    [147]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制定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标准、义务教育实施步骤和规划统计指标问题的几点意见[S] .戚云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资料选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148]徐维忠.改革开放30年来教师教育政策法规浅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0.2
    [149]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义务教育实施处。义务教育法规文献汇编[R].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4-5
    [150]刘正.下决心从小学抓起[J].人民教育, 1986(9)
    [151]李铁映.关于我国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汇报[R].人民教育, 1990(2)
    [15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习辅导读本》[M].2004
    [153]韩清林.“普九”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面临的困难与问题[J].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1
    [154]倪振良.腾飞的柳州校办企业[J].人民教育, 1990(4)
    [155]张海燕.关于中小学乱收费问题的法律思考[J].长沙大学学报, 1999(3)
    [156]黄国斌,田易.控制和减少流失生的出路在哪里[J].人民教育, 1990(3)
    [157]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58]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6.15
    [159]王梦奎. 1980—2050年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回顾与前瞻——一个经济学家的视角[J]. [2010-9-20].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7/0914/14/24811_743434.shtml.
    [160]成有信.九国普及义务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161]国家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文化教育[J/OL]. [2010-9-2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865fd10100asi7.html
    [162]赵仲三.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M].教育研究61
    [163]袁桂林.新机制、新希望、新问题—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政策回顾与展望[J].人民教育.,2006.10
    [164]陈国良.中国基础教育财政政策的历史考察[M].教育与经济,1997.4
    [165]王维国、崔东杰、郑丽.人的公共性及其实现[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7(6)
    [166]杨凤英、袁刚.教育影响社会分层的原因和条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
    [167]商丽浩、田正平. 20世纪中国教育收费制度的发展[J].上海高教研究,1998(5)
    [168]李志新.抓好教育工作是一项大政[J].人民教育, 1980(1)
    [169]张健.认真研究适合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计划和教育体制[J].人民教育, 1980(8)
    [170]《人民教育》编辑部.促进教育事业大跃进[J].人民教育, 1958(4)
    [171]朱家存.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72]杨东平.中国教育蓝皮书(2003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