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政人格的历史类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行政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为选题背景,认为摆脱传统行政改革进入死乱循环的关键在于加强行政人格的建设,加强政府能力建设的关键在于建构行政人员的独立人格。进一步而言,行政人员独立人格的塑造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导向,这既是“以人为本”对政府管理自身的本质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现实途径。
     在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历史中,行政人格研究处于薄弱环节。本文首先从人格研究的不同学科视角和关于人的不同认识出发,批判性地综合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法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人格的含义,突出了其作为一种伦理性的存在;然后,回顾了公共行政学理论对行政人员的认识,从伦理存在的角度阐述了行政人格作为个体之格的含义,并在公共行政职业化的过程中论述了行政人格作为群体之格的内涵;接着论述行政裁量是行政人格生成的现实基础,强调对行政裁量的控制不应局限于单纯的形式化规则控制,而是应该加入伦理道德和价值的考量,并具体论述了行政人员自我本质与社会本质的生成,强调公共性的人格实现;最后,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提出行政人格的具体三种历史类型。
     在传统农业社会中,由于自然经济状况的决定,人与人之间是完全的依赖关系,形成的是一种集群的主体形态,而在宗法伦理一体化的文化背景以及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中,依附人格普遍存在并获得了稳固的合法性支持。在社会治理领域,由于分配关系的主导性、社会结构的等级化以及宗法伦理的一体化,社会治理体系以权力为中心而追求社会秩序的超稳定,法律处于边缘地位,实质上是权治。以此为框架,文章具体分析了官僚体系中的权力-依附结构,以及以权力关系为轴心的行政体系,描绘了行政人员的人格依附命运。在权治模式中,人格依附实际上是权威的社会等级化与人格化实现,具体而言,在西方国家农业社会中,产生的是神权权威下的奴性人格,在我国农业社会中,形成的是皇权权威下以“士”为代表的双重人格。
     伴随着工业革命取得的成功,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被开启,自由精神逐渐扩展,市场经济得以茁壮成长,社会关系被物化,人从“人与人的依赖”转为“人对物的依赖”。在这一背景下,本文第三章论述了启蒙运动以来人格的独立化运动,并指出,由于过分张扬人的理性与主体性,个人主义滥觞,人格的总体性在失衡的道德生态中被消解掉,人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走向了自由的反面。这一负面影响波及到公共行政领域。第二节首先指出工业社会中的治理模式是法治模式,强调市场化秩序的制度供给,而这样一种秩序取向,奠定了公共行政的理性化进程,具体表现为以官僚制为其组织模式选择,以效率为政府职能设置、行为模式及管理理念的总原则,并强调对行政行为形式化的制度约束。究根溯源,科学的自治运动以及技术的社会性转变,确立了工具理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主宰地位,官僚制本身则是追求形式合理性。基于此,第三节对官僚制中存在的理性二律背反进行了分析,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指出了官僚制的困境,并总结了官僚制下行政人员的人格工具化表征。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私人空间不断扩大,独立人格已成为社会一般成员人格建构的取向。接着,第四章第一节论述了独立人格的主体性依据以及社会交往中的人格转型,分析了人之三重存在的独立性以及交互主体性的实现,并根据公私领域分化的现实,指出公共领域是行政人员塑造独立人格的舞台。而要真正实现行政人员的独立人格,还必须有赖于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第二节通过分析后工业社会中的治理理论和实质宪政,指出政府自身秩序供给的迫切意义,认为当代人类社会的治理模式是德治。所谓德治,是通过认识人们之间的伦理关系并在伦理关系的基础上做出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它的具体途径就是制度的道德化和道德的制度化,道德制度是形成独立人格的制度保障。文章还通过对公共组织发展的历史梳理,揭示了合作型组织发展的历史趋势,认为合作型组织是独立人格的组织基础。第三节指出服务是德治治理模式中的核心价值,接着分析行政人员在践行以服务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时,实现了其交互主体性,同时还实现了其人格的独立。独立人格的实现,不仅会对行政主体理论具有重构之意义,还将会增强政府的社会整合功能,不仅意味着行政人员自身发展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也意味着公共行政学理论的发展超越事实与价值、政治与行政、公平与效率的疏离,形成自身发展的逻辑一致性,还预示着政府行政实践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This text was going with the background of administrative reform and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and it thought the key for getting away from the traditional administration reform, getting into a dead-disorderly hobble, lied in the constructing the administrative personality, the key for strengthening the government’s ability construction lied in constructing or purchasing the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of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 Furthermore, building the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of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 was the orientation of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which was not only the essential request of Human-oriented to the government oneself, but also the practical way of carrying out scientific outlook of development and strengthening the ability of reign.
     In the developing histor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study on administrative personality had been in lack. Firstly, the chapter 1 started with the different academics angle of personality and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n person, critically integrating the productions of philosophy, ethics, psychology, law etc, and expounded the meanings of personality, standing out its’being of ethics. Then, this thesis reviewed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s theories of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 setting forth the signification of administrative personality as an individual personality from ethical being, and as a colony’s personality in the vocational proces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Next, the text discussed the realistic foundation of the administration personality boring on, emphasizing that controlling administrative discretional power shouldn’t only localize on pure formal rules, but consider of ethics or morals, and values, and concretely discussed that the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s essence of ego and society come into true, emphasizing the personifying realization of public character. At last, on the basi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author concretely illuminated three kinds of historical genres of administrative personality.
     In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society, because of the natural economic condition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were complete reliant, forming a kind of subject gathering in groups, and in the culture background that religion, law, and ethics were incorporating, the social structure that families and the States were similar, reliant personality had been ubiquitous and achieved steady sustainability of validity. In the domain of governing society, owing to dominating of distributing relationships, grading of social structure, incorporating of religion, law, and ethics, the system of governing society was pursuing super stable social order, law being on the verge of status, and was virtually power-governance. In the frame, it concretely analyzed the power- attachment structure of bureaucrat system, and the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s destiny of relied-personality, within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taking power relation as the axis. In the mode of power-governance, relied-personality was actually realization of society-grading and personifying of authority. Concretely, in the western agricultural society, there were slavish personality under godhead of authority, and in our agricultural society ruled by imperial power of authority, were dual personality, which took the scholar-bureaucrat as their representative.
     With the success of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modern society had been starting, liberty of spirit been expanding, market economy been thriving, social relationship been materialized, and human had been developing from the stage of persons’relying on person to persons’relying on thing. In the background, Chapter 3 discussed the movement that personality had stepped into independence since Enlightenment Movement, and pointed out, because of blazoning the human’s rationalism and subjectivity excessively, individualism had over-developed, the totality of personality had been cleared up in the unbalance ethical zoology, and human had stepped into reverse side of freedom in pursuit of it. And this negative side had influenced the spher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section 2 pointed out firstly, in the industrial society, the mode of governance was the rule of law, which emphasized the supply of market institution, and established the process of rationalization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o, in the mode of law-ruling,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was oriented by efficiency, and efficiency was the total principle of governmental setting function, behavioral pattern, thoughts of management etc. Getting to the bottom of it, the autonomous movement of science and social converting of technology, established the dominant status of implemental rationality in the life, and per se bureaucracy pursued formal rationality. And the section 3 analyzed the antinomy of rationality in the bureaucrat system, pointed out its’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redicament, and summarized all kinds of characters that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s personality had been tooled in the bureaucrat system.
     However,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ing of market economy, the private sphere being enlarged,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had been the tropism that common member in the society constructed his or her personality. Next, the section of Chapter 4 discussed the subjective foundation of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personality in the social communication, analyzing the independence in three layers of human existing and realiza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Based on the division of public and private sphere, it pointed out the public sphere was the stage of figuring the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of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 but to make it come true really, it must hanged on the converting of mode of governance. Through analyzing the theories of governing and substantive constitution in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 the section 2 pointed out exigent significance that government supplied itself order, and thought the contemporary governing mode should be rule of morality. What was called rule of morality, it was designing and arranging institution based on understanding and according as eth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sons, and the concrete approaches were institution-moralizing and moral- institutionalizing. Moral-institution was th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that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would come into reality. Through reviewing the history of public organization, the article also predicted the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would be in reality, and thought it would be the organizational foundation of the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The section 3 pointed out services was nuclear value of the moral-ruling mode. When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 were practicing the value of system, they would realize their intersubjectivity and achieve their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And this would not only reconstruct the theory of administrative subject, but boost up the governmental function of conforming society. This would not only mean the history of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s oneself development be unity with the logic, but that theoretical developing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be logical consistency, surpassing the separation of fact and value,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equity and efficiency, also indicate that the history of governmental administration be unity with its logic.
引文
①刘智峰主编:《第七次革命:1998-2003 年中国政府机构改革问题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1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270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年。
    ③张成福:《大变革—中国行政改革的目标与行为选择》,143、146-147 页,北京,改革出版社,1993 年。
     ①罗伯特·A·达尔:《公共行政科学:三个问题》,参见彭和平、竹立家等:《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155-160 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年。
     ①德怀特·沃尔多:《什么是公共行政》,参见彭和平、竹立家等:《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181-198 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年。
    ②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第九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
    
    ①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译文集》(编者序),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年。
    ②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477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
    ①Argyris, Chris,Personality and organization : the conflict between system and the individual,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57, p.50.
    ②道格拉斯·默里·麦格雷戈:《企业的人的方面》,参见彭和平、竹立家等:《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207-218 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年。
    ③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第三版),34-35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④罗伯特·K·默顿:《官僚制结构和人格》,参见彭和平、竹立家等:《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94-104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年。
    ⑤安东尼·唐斯:《官僚制内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
    ①Golembiewski, Robert T., Men, management, and morality: toward a new organizational ethic,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 c1989. 1965.
    ②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第三版),112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③Whyte, William,The organization man,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56.
    ④William G. Scott and David K. Hart,Organizational America,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79.
    ⑤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第四版),209-211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
    ①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第四版),212-213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
    ②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第四版),213-215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
    ③Jennifer A. Chatman, Sigal G. Barsade,“Personality,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cooperation: evidence from a business simulation”,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Sept, 1995。
    ④Philip H. Anderson and Leigh Lawton,“Dominant Personality Types and Total Enterprise Simulation Performance: A Follow-up Study”, Developments in Business Simulation & Experiential Exercises, Volume 20, 1993.
    ①John B.Washbush,“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Group Performance in Total Enterprise Simulation”,Developments In Business Simulation & Experiential Exercises, Volume 19,1992.
    ②张金鉴:《行政学典范》,第三十二章第四节《成熟人格与激励管理》,台北,中国行政学会,1986 年。
    ③张润书:《行政学》,第十章第二节《人格、行为与工作态度》,台北,三民书局,1976 年初版。
    ④王沪宁、竺乾威主编:《行政学导论》,194 页,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8 年。
    ⑤李春成:《行政人的德性与实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⑥王伟:《行政伦理概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年。
    ①张康之主编:《行政伦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7 月。同年 10 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相继出版了《行政伦理学》。
    ②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③马文运:《社会转型中的行政人格》,载《决策探索》,1994 年第 12 期。
    ④李建华、夏方明:《行政人格内涵新析》,载《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19 卷第 2 期,2004年 5 月;《简论行政人格的特质》,载《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 年第 3 期。
    ①李建华、夏方明:《论行政人格的功能及其域限》,载《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30 卷第 3期,2005 年 5 月。
    ②陈建斌:《论公仆人格及其冲突与调适》,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2 期。
    ③郑建辉:《完善行政人格》,载《新东方》,2003 年第 10 期。郑建辉、陶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政人格”刍议》,载《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3 年第 3 期。
    ④张康之:《行政人员的道德意识与行政人格的生成》,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1999 年第 2 期;《行政文化在行政人格塑造中的作用》,载《青海社会科学》,1999 年第 6 期。
    ⑤陈建斌:《论公仆人格及其冲突与调适》,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2 期。
    ⑥王爱芳、刘爱莲:《论现代化进程中行政人格的塑造》,载《江南社会学院学报》第 4 卷第 2 期,2004 年6 月。
    ⑦李颖、赵有声:《论公共行政精神与公务员行政人格的塑造》,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 年第 2 期。
    ①黄金声、郭俊强:《论领导者的人格及其塑造》,载《政工学刊》,1998 年第 1 期。
    ②王敏:《人格建设应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载《理论学刊》,2001 年第 4 期。
    ③杨钊:《我国行政人格塑造的新思路—以载人航天精神为契机》,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 年第 2期。
    ④刘湘宁:《论公务员行政的伦理道德依据及行政人格的培养》,载《湖南社会科学》,2005 年第 3 期。
    ⑤高云:《略论行政人格评价机制创新》,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20 卷第 6 期,2003年 11 月。
    ⑥敖小兰:《中国领导干部人格类型研究》,载《心理科学》(沪),2004 年第 3 期。
    ①谢明娟等:《行政人员之工作特性、人格特质与工作满意度之探讨》,载《嘉南学报》,2003 年(民国九十二年)年第 29 期。
    ②李建华、夏方明:《论行政人格的基本类型》,载《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8 卷第 5 期,2005 年 9 月。
    ③李江涛、朱秉衡:《人格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年。
    ④朱义禄:《从圣贤人格到全面发展》,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年。
    ⑤张分田:《亦主亦奴——中国古代官僚的社会人格》,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年。
    ⑥余潇枫:《哲学人格》,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年。
    ⑦丁念金:《独立型人格建构——人格转型与教育改革》,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 年。
     ①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138 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年。
     ①冯契:《逻辑思维的辩证法》,444 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年。
    
    ①马骏、叶娟丽:《西方公共行政学理论前沿》,前言、14 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
    ②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2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年。
     ①J·S·朱恩:《什么是行政哲学》,孟凡民译,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 年第 4 期。
    
    ①余潇枫:《哲学人格》,23-24 页,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年。
    ②科恩:《自我论》,117 页,北京,三联书店,1986 年。
    ①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人格概念》,《未定稿》1989 年 2 月号。
    ②为此,丁念金指出,与我国传统话语中之人格概念对应的英文应是personalismo,而personality应译为个性而非人格。无论哪种译法,但英语中人格概念乃借鉴拉丁文是确定无疑的。参见丁念金:《独立型人格建构——人格转型与教育改革》,28-29 页,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 年。
    ①周枏:《罗马法原论》,97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年。
    ②尼古拉·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16 页,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年。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1062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年。
    ④汉语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辑处编:《汉语大辞典》,1046 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 ,18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①休谟:《人性论》(上册),7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年。
    ②伍德罗·威尔逊:《行政学研究》,参见彭和平、竹立家等:《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14-15 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年。
    ①弗兰克·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参见彭和平、竹立家等:《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28 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年。
    ②伍德罗·威尔逊:《行政学研究》,参见彭和平、竹立家等:《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14 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年。
    ③登哈特正确地指出,早期的政治与行政两分法从未像后来的一些评论者认为的那样进行过明确的划分,常常被引证为倡导严格的政治-行政两分法的著作(古德诺的《政策与行政》,魏洛比的《现代国家的政府》)对两分法所持立场非常谨慎。事实上,古德诺可以被认为是从根本上反对将政府功能划分为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部门的。但不可置疑的是,正是从他们对政治与行政的讨论开始,二者出现了或明或暗的分离。参见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第三版),50-51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④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249 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年。
    
    ①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76 页,北京,三联书店,1998 年。
    ②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81 页,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年。
    ①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下册,第 12 版),1176 页,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年。
    ②唐兴霖:《公共行政学:历史与思想》,467 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年。 ③Robert K. Meton, Ailsa P. Gray, Barbara Hockey, Hanan C. Selvin, Reader in Bureaucreacy, 2nd,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of Glencoe, 1960, p.378.
    ①罗伯特·A·达尔:《公共行政科学:三个问题》,参见彭和平、竹立家等:《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159-160 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年。
    ②H·乔治·弗雷德里克森:《论新公共行政学》,参见彭和平、竹立家等:《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298-316 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年。
    ③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第四版),209-211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
    ④刘瑞,吴振兴:《政府是公共人而非经济人》,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 年第 2 期。
    ①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158-164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
    ②自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对伦理与道德进行明确、辨证地区分以来,伦理往往被视为是道德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法与道德的统一,是道德活动现象、道德意识规范和道德规范现象的统一。这表明,伦理与道德是有区别的,但这并不意味二者相互割裂。事实上,在黑格尔那里,伦理(Sittlichkeit)是指人类群体生活中的规范、价值观念和制度的意义,而道德(Moralit?t)则是作为人的以内心、意向和良心为出发点的行为标准,是个体自由意志的内部规定,道德是伦理发展的一个环节和必经阶段,伦理的核心内容是对道德的研究。因此,公共管理中伦理关系的个体化实现,其实就还原为行政人员道德本质的生成。
    
    ①赵敦华:《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研究》,1 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年。
    ②罗国杰主编:《伦理学》,438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年。
    ①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17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②需要指出的是,行政人格作为一种道德存在,与西方 17、18 世纪由休谟、亚当?斯密和塞缪尔?克拉克、沙夫茨伯利伯爵、弗朗西斯?哈奇森和约瑟夫?布特勒等提出的“道德人”概念有区别。他们把道德看成是人的自然本性,人的生存、本质、本性和权利都是自然所赋予的,他们遵循自然法的管辖。这种生活在“自然状态”中的“道德人”,是单个的人,是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并成为所有理论建构的起点。参见赵敦华:《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研究》,46-47、54-58 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242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7 卷,478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①郭志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职业化》,引自《世界商业评论》(ICXO.COM),2005 年 8 月 30 日。
    ②M.D.Bayles,Professional Ethics[M],p7-11,CA:Wadsworth Publishing Co., 1981。转引自张成福:《公共管理的职业主义与职业伦理》,载《新视野》,2003 年第 3 期。
    ③张成福:《公共管理的职业主义与职业伦理》,载《新视野》,2003 年第 3 期。
    ①最早研究分工的学者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对之较为系统研究的则是近代以来的学者们,主要有亚当·斯密、斯宾塞、埃米尔·涂尔干等,而真正解开社会分工之谜的是马克思。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区分了分工的两种形式,即学界通称的“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7 卷,334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 卷(上),415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53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①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115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②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120、129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③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28 页,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 年。
    ④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以学术为业”,北京,三联书店,1998 年。
    ⑤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北京,三联书店,2000 年。
    ①赵敦华教授认为应用伦理学是伦理学的当代形态,并非是传统道德哲学之“用”,应用伦理学应该有自己的道德哲学、中间原理和应用规范。参见赵敦华:《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研究》,176 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年。
    ②在一定程度上,涂尔干对职业伦理的讨论事实上是基于社会分群为前提的,只不过这一社会分群的现实状态归属于社会分工的名义下。在《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一书中,跳离社会分工而直接从社会分群入手的倾向更为明显。
    ③张康之、李传军、张璋:《公共行政学》,41 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年。
    
    ①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170 页,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年。
    ②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119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①张成福:《公共管理的职业主义与职业伦理》,载《新视野》,2003 年第 3 期。
     ①张康之、李传军、张璋:《公共行政学》,44-46 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年。
    
    ①王伟:《行政伦理概述》,97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年。
    ②余潇枫:《哲学人格》,56 页,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年。
    ①沈岿:《超越成文法律规则的有限选择——浅议行政诉讼中的司法自由裁量权》,载《行政法学研究》,1995年第 3 期。
    ②哈特:《法律的概念》,128 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年。
    ③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329 页,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年。
    ④王名扬:《美国行政法》,545 页,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 年。
    ⑤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总论》,125 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年。
    ①斯图尔特:《美国行政法的重构》,21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年。
    ②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124-125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③李春成:《行政人的德性与实践》,108 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④本文中,“专业”是指专门化(specialized)知识、能力及其相关运用等,相当于英文中“speciality”或
    “specialty”,是一个中性概念,只具工具性价值;而“职业”除专业化知识外,还包括基于此所获之社会角色,包括各种资源,如物质保障、自治权力等,相当于英文中“profession”,是一个蕴涵价值理性的概念。
    ①梅里曼语,转引自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152 页,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年。
    ②当然,行政裁量行为不仅仅是指行政人员个体之公务行为,也包括行政机关的组织行为,但不只限于后者。从此角度而言,传统行政法学关于行政裁量行为的定义并没有错,只是片面而已。
    ①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第五章“公共管理职业活动的伦理规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②李春成:《行政人的德性与实践》,109 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③叶必丰:《法学思潮与行政行为》,载《浙江社会科学》,2000 年第 3 期。
    ①李春成:《行政人的德性与实践》,112 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该书此处是为正面论证行政裁量权存在之缘由而提出来的,但反过来,从对行政裁量权之控制来看,这种概括也是适用的。
    ②斯蒂·L·埃尔金等编:《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165 页,三联出版社,1997 年。
    ③斯蒂·L·埃尔金等编:《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165 页,三联出版社,1997 年。
    ①杨建顺:《论行政裁量与司法审查——兼及行政自我拘束原则的理论根据》,载《法商研究》,2003 年第 1期。
    ②斯图尔特:《美国行政法的重构》,第二部分“解决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可替代方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年。
    ①李春成:《行政人的德性与实践》,112 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②京特·雅科布斯:《规范·人格体·社会——法哲学前思》,44-45 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年。
    ③雅科布斯区分了人格体与主体的区别。简言之,主体是自我理解的人格体,而人格体并不总是主体,人格体是主体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参见京特·雅科布斯:《规范·人格体·社会——法哲学前思》,51-54 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年。关于人格主体的思想,一直是西方学术思想史的主题之一。自古希腊苏格拉底时期之萌芽起、中经奥古斯丁、帕斯卡尔等,在克尔凯郭尔、尼采那里得以真正确立,最后由存在主义者雅斯贝斯等加以完善。
    ①恩斯特·卡西尔:《人论》,87 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18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95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④“类”与“种”是相对立并具不同性质的概念。“种”对动物属性的存在规定,揭示动物之为动物的根本性质和特征,即动物本质的先定性、自然性、相对固定性、与生命活动的直接同一性、无个体性等。“类”作为人的存在特性揭示的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性质与特征,即人的器官的未特化性,人的本质的后天生成性、自主自为性、动态性,生命活动的自我否定性、个体性等。概言之,“类”的本质否定了“种”的本性。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 卷(上),486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①Waldo, D., The Stud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J]. New York: Doubleday, 1955, p15.
    ②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1990 版序言,2-3 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年。曹卫东指出,在哈贝马斯那里,“?ffentlichkeit”在思想层面上是指“公共性”,在社会层面上是指“公共领域”。参见曹卫东:《哈贝马斯·公共领域·其他》,载《中华读书报》,1998 年 11 月 4 日。
    ③有人通过“公共”与“公共性”的概念辨析,认为“公共”是行政的一个事实问题,而“公共性”是对行政的评价问题,是价值事实。因而,“公共”自人类社会之始便存在,只是在人类社会之初是一种自在存在。参见黄显中:《政府公共性理论的谱系》,载《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 年第 3 期。这实际上是打着唯物主义旗帜对唯物史观的粗浅地、机械地套用,而混淆了事物的表象与本质。
    ①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38 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
    ②王乐夫、陈干全:《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及其与社会性之异同析》,载《中国行政管理》,2002 年第 6 期;蔡立辉:《公共管理:公共性本质与功能目标的内在统一》,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 年第 2 期。
    ③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12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
    
    ①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291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②黑格尔:《法哲学原理》,311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年。
    ③卢梭:《社会契约论》(第 3 版),21、25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年。
     ①亚图·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译序),吴从周译,颜厥安审校,13 页,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 年。
    ①李可:《类型思维及其法学方法论意义》,载《金陵法律评论》,2003 年秋季卷。
    ②由于类型具有典型之意,国内有学者在翻译韦伯的“ideal type”时译成“理想典型”,如李秋零等所翻译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国内其他关于韦伯此著作之译本多译为“理想类型”,如杨富斌译本(华夏出版社,1999 年)、韩水法等译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年),是为国内通行译法,本文采后者。
    ③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551-552 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年。
    ④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51 页下,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 年。
    ①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51 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年。
    ②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汉译本序),26-30 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年。
     ①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361 页,北京,三联书店,1998 年。
    ②樊纲:《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149 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47、51 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年。
    ②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113 页,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6 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43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
    ②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21 页,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年。
    ③朱义禄:《从圣贤人格到全面发展——中国理想人格探讨》,6 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年。
    ④其他学科中的人格类型研究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心理学中人格类型理论的具体运用。例如,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霍兰(Holland)创立的“人格—职业”类型匹配理论,就是从心理学价值观理论出发,经过大量职业咨询指导实例积累而提出的。他从职业活动的意义上把人格类型划分为六种,即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与其相对应的是六种职业类型。
    
    ①郑敦淳、郑雪等:《经典人格论》,158 页,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 年。
    ②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122 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年。
    
    ①郑敦淳、郑雪等:《经典人格论》,159-164 页,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 年。
    ②郑敦淳、郑雪等:《经典人格论》,191-193 页,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 年。
    ③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77 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年。
     ①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121 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年。
    ①郑敦淳、郑雪等:《经典人格论》,113-117 页,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 年。
    ②弗洛姆:《为自己的人》,103 页,北京,三联书店,1992 年。
     ①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480 页,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104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第 2 版),30-31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
    ②张康之教授依据传统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划分,区分了统治型、管理型、服务型三种社会治理模式,相应的治理手段则是权治、法治和德治,治理途径是权制、法制和德制,与此相对应的行政管理就是统治行政、管理行政、服务行政。参见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①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324-329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①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306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①例如,从生产力或经济发展水平角度,有丹尼斯·贝尔的农业社会(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伦斯基等人的采集社会、游牧社会、园林社会、工业社会;从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出发,有由斯大林明确提出而广为传知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托克维尔以政治之民主程度将人类社会分为专制型社会和民主型社会。相映成趣的是,社会学领域倾向于社会类型二分法,如英国的H·斯宾塞将社会划分为军事社会与工业社会,法国的涂尔干将社会划分为“机械联系社会”和“有机联系社会”,德国的F·滕尼斯将社会划分为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韦伯将社会划分为前现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美国的G·E·梅因将社会划分为身份社会与契约社会,贝克将社会划分为宗教社会与世俗社会,等等。
    ②袁林:《两周土地制度新论》,第一章第二节,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7 卷,460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年。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9 卷,199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年。
    ①尤·米·拉钦斯基:《研究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原则》,译载于《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论丛》第 15 辑,26—28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年。
    ②亚里士多德:《政治学》,15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年。
    ③《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92-93、430 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88 年。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 3 卷,896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
    ⑤马克思:《资本论》第 2 卷,44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103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 3 卷,886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
    ③黄宗智:《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载《史学理论研究》,1993 年第 1 期。该文此处描述的是明清市场发展状况,但对之前的社会也是适用的。
    ④侯建新:《现代化第一基石:农民个人力量与中世纪晚期社会变迁》,第九章,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441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516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
     ①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和伦理》,49-50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94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1 卷,40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1 卷,113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0 卷,197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1 卷,30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472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81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年。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484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
    ①伊恩·罗伯逊:《社会学》(上册),104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年。
    ②富永健一:《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17-20 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年。
    ③一般而言,等级制有两层含义:一种意义上专指权力分化的社会构造,如国家权力结构、地方管理体系以及工作场所的权力安排等;在另一种意义上,“等级”一词可以仅仅含有分层的意思,这种分层是由数量特征决定的,可以出现在任何一个社会领域,如家庭内部、性别之间,或者表征量化的社会分层,如人口结构、年龄结构等,而非仅仅限于正式权力与权威的秩序领域。参见刘能:《等级制和社会网络:社会场域中的权力与交换关系》,载《河南社会科学》,2004 年第 1 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251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②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关系,它是经济关系的一种表现。在传统农业社会,尽管阶级现实存在,但反映经济关系的阶级关系非常模糊,而反映政治身份的等级关系则要清楚的多。
    ③赵明:《关于人身依附关系和等级制的社会根源理论试探》,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 年第 1 期。
    ④法国社会主义者拉法格认为:老年人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参见:保尔·拉法格《财产及其起源》,74 页,北京,三联书店,1962 年。
    ⑤著名哲学史家、历史学家侯外庐指出,“如果我们用‘家族、私有、国家’三项来做文明路径的指标,那么,‘古典的古代’是从家族到私产再到国家,国家替代了家族;‘亚细亚的古代’是由家族到国家,国家混合在家族里面,叫做‘社稷’”。参见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 1 卷,11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年。
    ⑥马克垚主编:《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456、473 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142-143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375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375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年。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23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年。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9 卷,147-148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年。
    ①因此,出于理论探讨前提所需要的完备性与理想性,下文主要以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为讨论对象。
    ②何怀宏:《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81、83 页,北京,三联书店,1996 年。
    ①葛承雄:《中国古代等级社会》,4-5 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年。
    ②刘广明、王志跃:《中国传统人格批判》,247-248 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年。
    ③刘泽华主编:《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整合》,45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
    ④有学者分别从财产、建筑、服饰、车轿、婚姻、丧葬、家族、官制、法律、礼仪等方面对此进行了详细的专门研究。参见葛承雄:《中国古代等级社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年。
    ①刘泽华、汪茂和、王兰仲:《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62-67 页,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 年。
    ②相比较而言,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以及欧洲中世纪的等级制度更为森严和封闭。但是,中国古代社会等级的多样性和开放性不仅没有改变中国古代等级社会的性质,反而更加强化了等级的稳定性,通过等级成员上下间的流动和变换,使得等级制的生命力更强、更顽固了。
    
    ①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84-96 页,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年。
    ②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275-276 页,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年。
    ③舍勒:《价值的颠覆》,21 页,北京,三联书店,1997 年。
    ①在古代西方,以宗族宗法制为核心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也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只不过没有中国的情况那样典型、普遍和持久。
    ②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宗法家族制和族田义庄》,1、56 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
    ③《礼记·大传》。所谓“别子为祖”,即为始祖;“继别为宗”,乃指由继承别子(始祖)的嫡长子一人为宗主,并按嫡长子世袭制原则推演下去,组成一个系统,是为大宗;“继祢者为小宗”,乃指除嫡长子之外,其余嫡子及庶子所分别组成的系统。
    ④葛承雄:《中国古代等级社会》,258 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年。
    ①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宗法家族制和族田义庄》,17 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
    ②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宗法家族制和族田义庄》,27 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
    ③岳庆平:《中国的家与国》,109 页,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年。
    ④刘广明、王志跃:《中国传统人格批判》,114-121 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年。
    
    ①刘广明、王志跃:《中国传统人格批判》,125-130 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年。
    ②如马基亚弗利就认为家庭原则不能等同于国家原则,家庭原则是亲和,国的原则是政治的优秀性。梁漱溟认为,如果按照家的原则来治国,往往不通。参见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73-75 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年。
    ①岳庆平:《中国的家与国》,49-55 页,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年。
    ②《礼记·祭统》。
    ③《论语·为政》。
    ①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4 页,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
    ②杨伯峻:《左传注》(庄公十八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
    ③《礼记·昏义》。
    ④露丝·本尼迪克特指出,“这种授予新的地位又委以新的义务的仪式就像地位和义务本身一样各有千秋且受着文化的制约”,因此“我们毋宁只需了解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把什么东西看成是成年的标志,以及他们承认这种新资格的方法”。参见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27 页,北京,三联书店,1988 年。
    ⑤《礼记·冠义》。
    ⑥孙希旦:《礼记集解》,1413 页,北京,中华书局,1989 年。
    ⑦例如,男子成年都要取“字”,取字方式是:“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仪礼·士冠礼》),并以此区分大宗、小宗的行辈关系。女子与此类似。
    ①《礼记·曲礼上》。
    ② 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九《奉本》。
    ③《管子·五辅》。
    ④葛承雄:《中国古代等级社会》,32 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年。
    ⑤关于孔子思想到底是以仁还是礼为核心,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争论:“仁为内容,礼为形式”抑或“礼为目的,仁为手段”。在此,笔者倾向于后者,因为,尽管仁是以礼为其主要内容并以礼为形式展开,但礼才是仁所追求的目标,二者类似于现代政治话语中的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①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19 页,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年。
    ②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17、33 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年。
    ③有学者从法律角度把这一过程称作法律儒学化,这一看法欠妥。因为:第一,儒法结合,实际上是儒学为体,法律为用,法律只是推行儒学之手段;第二,在这一过程中至始至终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主体是儒家人物而非法家人物;第三,中国传统法律起源有二,一是部落战争中的号令和刑罚,“兵刑合一”,一是部落风俗习惯及以神权为后盾的礼,以礼制法。虽然儒学曾有过低谷期,但礼对法的制约却一直存在,尽管法律在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一直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即使在秦代,也几乎不占据主导地位,而是德主刑辅;第四,所谓“德主刑辅”之德,正是为复兴周礼而由儒学所张扬的伦理道德,汉儒董仲舒及宋明理学等更是将儒家伦理思想发挥到极致。
     ①岳庆平:《中国的家与国》,176 页,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年。
    ②葛承雄:《中国古代等级社会》,第八章“等级与法律”,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年;王宏治、郭成伟:《中华文化通志·法学志》,205-207 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年。
    ①马斯洛将人类的诸种需要划分为基本需要和发展需要。一个人格发展健全的人,其人格必定顺利地经历由基本需要到发展需要的过程,即由生理、安全、归属、自尊的需要顺序,由低往高扩展,直至达到顶峰经验(一种自由创造、自由直观的境地),形成健全的优美人格。但是,人格健全发展依赖于外部环境和内部人格力量,当外在环境阻碍人们的发展需要,而个体人格也没有冲破这种障碍的力量时,人的需要和满足就会发生片面的发展,形成种种畸形的人格特征。
    ②刘广明、王志跃:《中国传统人格批判》,14 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年。
    
    ①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10-11 页,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年。
    ②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271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年 12 月。
    ③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182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年。
    ①一般而言,社会状态根据其性质分为三种:一是超稳定状态,存在于社会分群较为单一、主体利益未完全分化、社会信仰牢固的特定社会,解决社会争端的主要是习俗和传统;二是动态稳定状态,存在于社会分群复杂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信仰多样化的情况下,社会冲突依法而有序地进行;三是动乱状态,各种群体迅速分化并形成多种利益格局,由于领袖权威或法律权威的合法性缺失,各个利益主体形成无序竞争,冲突最终往往通过武力或以妥协方式得以解决。
    ②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42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③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第 5 章,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年。
    ④岳庆平:《中国的家与国》,38 页,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年。
    ⑤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78 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年。
    ①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267 页,北京,三联书店,1989 年。
    ②Jamie P. Horsley. “Village Elections: Training Ground for democration”, The China Business Review, 2001, March-April, p44.
    ③岳庆平:《中国的家与国》,307 页,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年。
    ④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119 页,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年。
    ⑤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75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年。
     ①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172 页,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年。
    ①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42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②查尔斯·林德布罗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体制》,22 页,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
    ③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④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有些学者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政治形态称为“伦理政治”,治国方略定位为“以德治国”,但应该意识到这种“伦理”是虚假的、表面的伦理,实际上社会治理从未达到过伦理化的目标。
    ①张康之:《论社会治理模式中的德治及其制度安排》,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 年第 5 期。
    ②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8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年。
    ③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不能相混溶的两个概念。白钢指出,专制主义即“朕即国家”,指的是国家形式的核心部分,亦即政体的本质特点,而中央集权是就国家政权的结构形式而言的,指的是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包含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手段和管理方法。参见白钢:《中国皇帝》,372 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年。
    ①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21、28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年 2 月重印。
    ②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41 页,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年。
    ③昂格尔把法律分为三种:习惯法或相互作用的法律、官僚法或规则性法律、更为严格的法律秩序或法律制度。科殷则区分古朴法与理性法两种类型。分别参见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45-55 页,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年;科殷:《法哲学》,114 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年。
    ④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47 页,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年。
     ①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50 页,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年。
    
    ①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56 页,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年。
    ②李慎之:《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兼论中国的专制主义》,载《战略与管理》,2000 年 第 4 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693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693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②美国社会学家丹尼斯·朗从社会学角度把权力区分为行动权和控制权,并批评将二者混同的权力简化论倾向。这就是说,一般意义上的权力与其他形式的权力是不同的,治理体系中的权力只是权力的一种。参见丹尼斯·朗:《权力论》(1988 年版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
    
    ①正是在此意义上,马克斯·韦伯把这一历史阶段的统治称为“魅力型统治”。
    ②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276 页,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381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年。
    ②罗素:《权力论》,240 页,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 年。
    ①刘泽华、汪茂和、王兰仲:《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59 页,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 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143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年。
    ③白钢:《中国皇帝》,4-18 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年。
    ④安东尼·唐斯:《官僚制内幕》,18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此处译文略有改动,原译文为“所有的组织都有内在的扩张倾向”。
    
    ①赵世瑜:《吏与中国传统社会》,292、217 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年。
    ②《叶适集·水心别集》卷 14《吏胥》,北京,中华书局,1961 年。
    ③马克垚主编:《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466 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年。
    
    ①《诗经·小雅·北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
    ②孙越生:《官僚主义的起源和元模式》(附录四),网络电子版。
    ①余潇枫:《哲学人格》,59 页,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年。
    ②黄小勇:《行政的正义——兼对“回应性”概念的阐释》,载《中国行政管理》,2000 年第 12 期。
    ①刘泽华、汪茂和、王兰仲:《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101-103 页,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 年。
    ②岳庆平:《中国的家与国》,187-188 页,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年。
    ③周谷城:《中国社会之结构》,125 页,上海新生命书局,1935 年。转引自《中国的家与国》,188 页。
    ④李慎之:《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兼论中国的专制主义》,载《战略与管理》,2000 年 第 4 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553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②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7 页,北京,三联书店,1989 年。
    ③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26 页,北京,三联书店,1989 年。
    ④丹尼斯·朗:《权力论》,第 42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
    ⑤丹尼斯·朗:《权力论》,第 47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
    
    ①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129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年。
    ②洪向华:《权威理论浅析》,载《科学社会主义》,2005 年第 5 期。
    ③J·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79-80 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3 卷,368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②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第 10 版),177 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年。
     ①赵世瑜:《吏与中国传统社会》,195 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年。
    
    
    ①T·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和过程》,32-33 页,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年。
    ②T·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和过程》,123 页,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年。
    
    ①T·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和过程》,152 页,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年。
    ②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215 页,北京,三联书店,1988 年。
    ③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149 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年。
    ①刘光宁:《中国社会的父权家庭与权威人格》,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 2 卷第 6 期,2003年 11 月。
    ②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142-144 页,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年。
    ③J·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34 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年。科尔曼将社会行动分为交换行动、法人行动、规范行动。交换行动涉及行动者之间交换资源或权利,不会对此行动之外的其他人产生外部影响。交换行动既表现为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市场交换;也表现为行动者把控制自身行动的权威转让给另一个行动者所形成的权威关系中的交换;还表现为信任关系中的交换。即行动者单方面转让自己的资源或权利给另一个行动者。
    
    ①费孝通:《生育制度》,142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年。
    ②弗洛姆:《逃避自由》,218 页,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 年。
     ①刘广明、王志跃:《中国传统人格批判》,33-35 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年。
    
    ①《管子·君臣上下》。
    ②《管子·霸言》。
    ①李治安、杜家骥:《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古代行政管理及官僚病剖析》,14 页,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②刘泽华主编:《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整合》,243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
    ③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72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年。
    
    ①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75 页,上海,中华书局,1936 年。
    ②朱义禄:《从圣贤人格到全面发展——中国理想人格探讨》,84 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年。
    ①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修订版),86 页,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年。
    ②时蓉华:《社会心理学》,196 页,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年。
    ③其特征是“因袭主义,专制主义式的侵犯,反内感受作用,迷信和刻板思维,崇拜权力和严酷,破坏癖和犬儒主义态度,对恐惧、侵犯及性冲动的投射。这些性格特征被认为是童年时期的经历,尤其是残酷、僵硬纪律的遵从以及相当冷淡的家庭气氛造成的。”参见威廉·F·斯通:《政治心理学》,16 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 年。
    ①A·H·马斯洛:《洞察未来》,75 页,北京,改革出版社,1998 年。
    ②朱义禄:《从圣贤人格到全面发展——中国理想人格探讨》,90 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年。
    ③A·H·马斯洛:《洞察未来》,166 页,北京,改革出版社,1998 年。
    ④《白虎通义》卷上《致仕》。
    ⑤《墨子》卷三《尚同中》。
     ①李治安、杜家骥:《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古代行政管理及官僚病剖析》,259 页,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②朱义禄:《从圣贤人格到全面发展——中国理想人格探讨》,91 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年。
    
    ①李江涛、朱秉衡:《人格论》,44 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年。
    ②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270 页,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年。
    ③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270 页,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年。
    ①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下卷),603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
    ②霍布豪斯:《自由主义》,5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年。
    ③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第 141-143 页,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7 卷,400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①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133 页,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年。
    ②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下卷),615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
    ①武斌:《现代西方人格论》,173-174 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年。
    ②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105 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年。
    ③李江涛、朱秉衡:《人格论》,109 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年。程联系在一起的,工业化以后的一切都烙上现代性的痕迹,所以才有如今的后现代一词及后现代理论。
    ①约翰·克拉潘:《简明不列颠经济史》,257 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年。
    ②Clark Kerretal., Industrialism and Industrial Man, California, 1973, p42.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256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下),485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
    
    ①李淑梅:《社会转型与人的现代重塑》,52 页,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第 35、32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下),212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253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①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92 页,北京,三联书店,1989 年。
    ②舍勒:《价值的颠覆》,101、128 页,北京,三联书店,1997 年。
    ③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19 页,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
    ④因此,要为社会经济生活的深层变化确定一个明确的时间分界线比较困难。刘小枫先生认为,现代现象是人类有“史”以来在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知识理念体系和个体-群体心性结构及其相应的文化制度方面发生的全方位秩序转型,它体现为一个极富偶在性的历史过程。因此,从现代现象的结构层面看,现代事件发生于上述三个相互关联、又有所区别的结构性位置,并形成三个不同的题域:现代化题域——政治经济的制度的转型;现代主义题域——知识和感受之理念体系的变调和重构;现代性题域——个体-群体心性结构及其文化制度之质态和形态变化。参见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3 页,上海,三联书店,1998 年。
    ⑤历史上,西欧中世纪出现过三次文艺复兴:8 世纪中期至 9 世纪初期的加洛林文艺复兴;12 世纪的文艺复兴;14、15 世纪的文艺复兴。第一次文艺复兴注重恢复学习拉丁语,由此为古典文化的传承保留了最基本的载体;第二次文艺复兴促进了对古典哲学的学习,创立了中世纪的科学;第三次文艺复兴在创新古典文化的同时,深刻地探究了人的本质。此处主要指第三次文艺复兴。
    ①佟德志:《宗教改革对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影响》,载《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 年第 2 期。
    ②金相文:《论宗教个人主义的世俗意义——分析 16 世纪宗教改革的起源和影响的一个视角》,载《学海》,2002 年第 4 期。
    ③T·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248 页,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年。
    ④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222 页,三联书店,1989 年。
    ⑤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130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年。
    
    ①哈耶克:《通向奴役的道路》,19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年。
    ②房龙:《宽容》,186 页,北京,三联书店,1998 年。
    ③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34 页,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
    ④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29 页,三联书店,1989 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197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
    ②科恩:《自我论》,158、148 页,北京,三联书店,1986 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153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89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
    ③舍勒:《资本主义未来》,27 页,北京,三联书店,1997 年。
    ④李淑梅:《社会转型与人的现代重塑》,240 页,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下),103-104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
    ②西美尔:《货币哲学》,109 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年。
    ③福柯:《何为启蒙》,杜小真编选《福柯集》,531 页,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年。
    ④转引自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175 页,上海,三联书店,1998 年。
    
    ①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22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年。
    ②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24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年。
    ③福柯:《何为启蒙》,杜小真编选《福柯集》,532 页,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年。
    
    ①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176-180 页,上海,三联书店,1998 年。
    ②福柯:《什么是启蒙运动?》,于奇智译,载《世界哲学》,2005 年第 1 期。
    ①卡西尔:《启蒙哲学》,5 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年。
    ②德国学者卜松山认为,现代西方大体上存在两大普遍主义类型:一是以基督教、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绝对主义类型;二是以政治自由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及世界自由贸易为主要形式的自由主义类型。这一划分点出了普遍主义的典型形态,但并不能囊括启蒙运动之后整个社会生活的价值形态和意识观念,并且将马克思主义划入普遍主义的背后混同了马克思主义与其他观点在人性和价值上之认识的根本区别,隐藏了马克思主义对个体自由与个性特殊因素的人文关怀。参见卜松山:《社群主义与儒家思想》,载《二十一世纪》(香港),1998 年第 8 期。
    ③帕森斯提出的五对模式变量是: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情感性与情感中立性,扩散性与专一性,自致性与先赋性,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他试图运用这些“二分化”的模式变量来把人格系统中的取向模式、文化的价值模式和社会系统中的规范要求加以规范化。参见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年。
    ④T. Parsons and E. Shills,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1, p.82.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9 页,上海,三联书店,1998 年。
    ②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398 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
    
    
    ①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159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年。
    ②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173-174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年。
    ①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61 页,北京,三联书店,1989 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196-197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392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104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
    ①张宏良:《改变人类命运的八大宣言》,16 页,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 年。
    ②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2 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年。
    ③据史蒂文·卢克斯考证,“个人主义”最早可能由法国复辟时期的贵族保守派思想家德·梅斯特在 1820年作为贬义词使用的。参见卢克斯:《个人主义:分析与批判》,2 页,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
    ④约翰·格雷把自由主义的特征概括为:普遍主义、个人主义、平等主义和社会改良主义。参见J. Gray:Post-liberalism, New York, 1993, p.284.
    ①马德普:《普遍主义的贫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批判》,106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年。
    ②《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Ⅲ,406 页,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年。
    ③《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Ⅲ,406 页,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年。
    ①罗伯特·贝拉:《心灵的习性》,8 页,三联书店,1991 年。
    ②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625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年。
    ③易杰雄、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249-250 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年。
    ④罗伯特·贝拉:《心灵的习性》,124 页,北京,三联书店,1991 年。
    ①波普:《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一卷),302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
    ②哈耶克:《通向奴役的道路》,60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年。
    ③桑德尔本人否认自己的共同体观念是“自由主义-共同体主义”之争中的一般意义上的共同体观念,他关注的是“权利是否优先于善”而非是“权利是否重要”,即不去讨论个体与共同体谁更重要的问题。参见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万俊人等译,(第二版前言)2 页,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年。
    ④加尔维诺·德拉-沃尔佩:《卢梭和马克思》,9 页,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年。
    ⑤加尔维诺·德拉-沃尔佩:《卢梭和马克思》,11 页,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年。
    ①库马:《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前资本主义和非资本主义因素》,参见海尔勃罗纳编《现代化理论研究》,34页,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年。
    ②罗伯特·贝拉:《心灵的习性》,46-55、214-216 页,北京,三联书店,1991 年。
    ③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153 页,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480、484、478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484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253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年。
    ④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41 页,北京,三联书店,1987 年。
    ⑤布鲁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185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年。
    ⑥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246 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年。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486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
    ①麦金泰尔:《德性之后》,297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年。
    ②在启蒙运动的框架内,理性并非是一种对价值漠不关心的研究工具,理性既批判知性(理论),也审视道德(实践),也就是说,它是建立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观念的基础之上的。然而,实证主义的兴起造成了理性同一性论断(即物理现实与人类现实统一性的论断)的解体。参见让-夸克:《合法性与政治》,150-161 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年。
    
    ①霍克海默:《批判理论》(导论),14 页,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年。
    ②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5 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36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
     ①弗洛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问题》,载《异化问题》(下),陆梅林、程代熙选编,北京,文艺出版社,1986 年。
    ②弗洛姆:《逃避自由》,11 页,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 年。
    ①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载《中国书评》(香港)第 7 期,1995 年 9 月。
    ②何增科:《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载《中国社会科学》,1994 年第 5 期。
    ③这里的城市既指古希腊时期的城邦或共和国,也指中世纪逐渐兴起的城市国家。
    ④这一时期市民社会中的“公民”范围仅限于城市贵族和拥有自由权的平民,不包括奴隶甚至妇女和儿童。
    ①泰格、利维:《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45 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年。
    ②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下),427、424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年。
    ③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602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年。
    ④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605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年。
    ⑤关于城市市民社会之历史意义的进一步讨论,可参见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年;何勤华、任超:《法治的追求:理念、路径和模式的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①何增科:《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载《中国社会科学》,1994 年第 5 期。
    ①柯亨、阿拉托:《市民社会与政治理论》,转引自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载《中国书评》(香港)第 7 期,1995 年 9 月。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334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年。
    ③何增科:《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载《中国社会科学》,1994 年第 5 期。
    ①霍布斯:《利维坦》,94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年。
    ②潘恩:《潘恩选集》,3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年。
    ③查尔斯·林德布罗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经济制度》,47 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年。
    ④毛寿龙:《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第三章,上海,三联书店,2000 年。
    ⑤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59-61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
    ①格哈特·克鲁伊普:《市民社会在现代国家发展中的作用》,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 年第 3 期。
    ②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35、84-85 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年。
    ③公共领域其实也包含着公共权力行使的领域,即国家政治机构的活动领域。哈贝马斯关注的重点则在私人性质(由社会独立组织构成)的公共领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219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
    ②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第 39、40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③公丕祥:《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社会主体权利的理论逻辑》,69 页,载《法制现代化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年。
    ④阿兰·S·罗森鲍姆:《宪政的哲学之维》,4 页,北京,三联书店,2001 年。
    ⑤Ernst-Wolfgang., B?ckenf?rde, State, Society and Liberty, Translated by J.A.Underwood, Published by Berg Published Limited, 1991, p.147.转引自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145 页,商务印书馆,2002 年。
    ①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第三章第二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年。
    ②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载邓正来、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31 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年。
    ③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131 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年。
    ④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权力的分析》,29-55 页,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 年。
    ①Ernst-Wolfgang. B?ckenf?rde, State, Society and Liberty, Translated by J.A.Underwood, Published by Berg Published Limited, 1991, p.126.转引自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145 页,商务印书馆,2002 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443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年。
    ③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178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年。
    ①刘祖云:《历史与逻辑视野中的“服务型政府”》,载《南京社会科学》,2004 年第 9 期。
    ②社会秩序一直是西方学术界尤其是社会学所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自霍布斯首次提出“社会秩序如何可能”的“霍布斯问题”始,孔德将其作为“社会静力学”的核心内容,斯宾塞则把社会经济秩序建立在个人之间的契约基础上,涂尔干把秩序或社会团结看成是基本的社会事实,并把现代社会的秩序基础放在社会劳动分工上,韦伯着重探讨了社会行动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帕森斯一直在行动与秩序之间寻求平衡。
    ③李淑梅:《社会转型与人的现代重塑》,253 页,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年。
    ①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92 页,北京,三联书店,1989 年。
    ②李淑梅:《社会转型与人的现代重塑》,255-260 页,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年。
    ③C·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300-301 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年。
    ①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227-228 页,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年。
    ②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290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年。
    ③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187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年。
    ④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第 63、80 页,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年。
    ①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10 页,北京,三联书店,1989 年。
    ②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1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③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225-226 页,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第 11、12 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
     ①李庆钧:《权利、权威、利益——和谐社会构建中法律控制的基础分析》,载《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 9 卷第 4 期,2005 年 7 月。
    ①理性官僚制是韦伯在对组织的历史分析中所提出的一种“理想型”的组织模式,而作为理论抽象所确立的具体现实,它广泛存在于现代理性化社会的各个领域。此处的官僚制是指存在于政治领域中的官僚制,即狭义上的国家政府机构,包括行政部门的机构、人员、财政等以及稳定的行为方式。概言之,此处的官僚制指一种行政模式。关于韦伯官僚制概念的历史梳理,可参见黄小勇:《现代化进程中的官僚制》,第一章,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年。
    ②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4 页,北京,三联书店,1987 年。
    ③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286-324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年。
    ①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37 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年。
    ②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38 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年。
    ③戴维·米勒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82 页,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年。
    ④菲利克斯·A·尼格罗、劳埃德·G·尼格罗:《公共行政学简明教程》,104 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1997 年。
    
    ①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249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年。
    ②古德诺:《政治与行政》,12-13 页,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年。
     ①戴维·米勒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612 页,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年。
    
    ①张康之:《论政府的非管理化》,载《教学与研究》,2000 年第 7 期。
    ②罗豪才主编:《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15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
    ③阿克顿:《自由与权力:阿克顿勋爵论说文集》,342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年。
    ④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354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年。
     ①尼格尔·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76 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年。
    
    ①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664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年。
    ②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178 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年。
    ①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孙周兴编,《海德格尔选集》(下),935 页,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463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年。
    ③弗洛姆:《为自己的人》,25 页,上海,三联书店,1988 年。
    ④技术决定论把技术看成是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技术的状况和作用不会因为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而变更;相反,社会制度的性质、社会活动的秩序和人类生活的质量,都单向地、唯一地决定于技术的发展,受技术的控制。参见于光远等:《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年。
    ①陈振明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政治理论》,290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年。
    ②即一种主张专家政治,由科学技术专家或按照科学技术专家提出的原则进行统治的意识形态。这种思潮可以追溯到培根、圣西门和孔德,而圣西门则被西方学界视为技术专家治国论之父。
    ③美国政治学家卡尔·博格斯认为技术专家治国论大致包含了专业主义、技术崇拜、学术合理化等方面的内容。参见卡尔·博格斯:《知识分子和现代性危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年。
    ④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406 页,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年。
    ①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664 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年。
    ②爱德华·罗斯:《社会控制》,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年。
    ③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2 页,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年。
    ①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26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年。
    ②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248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年。
    ③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242-245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年。
    
    ①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296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年。
    ②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297-298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年。
    ①孙耀君:《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279 页,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 年。
    ②《韦氏大词典》(第三版未删节本),转引自赵世瑜;《吏与中国传统社会》,202 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年。
    ③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 1 卷,15 页,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年。
    ①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56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年。
    ②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124-125 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年。
    ③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222 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年。
    ④埃德蒙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第 9 节“伽利略对自然的数学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年。
    ⑤夸克提出四点理由精辟地论述了“关于政治的道德研究”的合法性问题。笔者认为,夸克对政治之道德研究的合法性辩护,同样适用于对行政行为的伦理辩护。参见夸克:《合法性与政治》,115-121 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年。
    
    ①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119 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年。
    ②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22、25 页,北京,三联书店,1997 年。
    ①安东尼·唐斯:《官僚制内幕》,76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
    ②詹姆斯·Q·威尔逊:《美国官僚政治》,377-378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年。
    ③Michael Barzelay with Babak J·Armajani, Breaking through Bureaucracy,参见竺乾威、马国泉编:《公共行政学经典文选》(英文),496—499 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年。
    ①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172、176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②彼得·布劳、马歇尔·梅耶:《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147 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年。
    ③彼得·布劳、马歇尔·梅耶:《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148 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年。此处,笔者将中译本中的“科层制”改为“官僚制”。
    ①赫伯特·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105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年。
    ②Jack H. Knott, Gary J.Miller, Reforming Bureaucracy: The Politics of Institutional Choice [M],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987, p257.
    ③Robert K.Merton, Bureaucratic Structure and Personality, 参见竺乾威、马国泉编:《公共行政学经典文选》(英文),86—89 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年。
    ①福克斯、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18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
    ②赵世瑜;《吏与中国传统社会》,202 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年。
    ③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84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
    ④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173 页,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年。
    ①Michel Crozier. The Bureaucratic Phenomenon[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4, p32.
    ②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
    ③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173 页,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年。
    ④哈罗德·韦伦斯基:《组织智慧》,美国纽约基础书局,1967 年,转引自赵世瑜;《吏与中国传统社会》,226 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年。
    ①Robert K.Merton. Bureaucratic Structure and Personality, 参见竺乾威、马国泉编:《公共行政学经典文选》(英文),83 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年。
    ②英国著名法理学家哈特指出,因为语言本身的空缺原因,法律制度存在难以避免的空缺结构,因而带来现实中的不确定性。参见哈特:《法律的概念》,127-128 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年。
    ③David Beetham. Bureaucracy[M],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87, p.16. ④Jay M. Shafritz, Albertt C. Hyde. Classic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2nd [M]. Chicago: The Dorsey Press, 1987: p.325.
    ①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4、283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
    ②Michael Barzelay with Babak J·Armajani, Breaking through Bureaucracy,参见竺乾威、马国泉编:《公共行政学经典文选》(英文),503—518 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年。
    ③关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详细评价,可参见黄小勇:《现代化进程中的官僚制》,第四章第三节,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年。
    
    
    ①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247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年。
    ②吴增基等:《理性精神的呼唤》,161-162 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
    ③施路赫特:《理性化与官僚化》,129 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①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136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
    ②阿尔文·古尔德纳:《企业官僚制类型》,美国伊利诺州格兰科市自由出版社,1954 年,转引自赵世瑜;《吏与中国传统社会》,227 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年。
    ③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309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年。
    ④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198 页,上海,三联书店,1989 年。
    ①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7-8 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年。
    ②W·米尔斯、T·帕森斯等:《社会学与社会组织》,171 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年。
    ③本尼斯:《组织发展与官僚体系的命运》,参见孙耀君:《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279 页,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 年。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128 页,北京,三联书店,1998 年。
    马骏、叶娟丽:《西方公共行政学理论前沿》,4-6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
     ①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府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1 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
     ①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25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
     ①张康之:《论政府的非管理化》,载《教学与研究》,2000 年第 7 期。
    
    ①黑格尔:《法哲学原理》,48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年。
    ②肖峰:《技术的返魅》,载《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太原),2003 年第 4 期。
    
    ①《邓小平文选》第 2 卷,87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 10 月第 2 版。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42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①D. Lerner, the Passing of Traditional Society,Chapter2,New York,Free Press,1958。
    ②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8 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年。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③余潇枫:《哲学人格》,188、189 页,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年。
    ①哈贝马斯:《文本与语境》,14 页,转引自章国锋:《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解读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30 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年。
    ②彼得·科斯洛夫斯基:《经济秩序理论和伦理学》,5、6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年。
    ③杨耕、陈志良、马俊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16-21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年。
    ④贺善侃:《实践主体论》,4-6 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年。
     ①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5 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
    ①“交互主体性”的德文是intersubjektivitaet,法文是intersubjectivite,英文是intersubjectivity,学术界也常将之译为“主体间性”或“主体际性”,这里取“交互主体性”译法,乃在于突出主体间相互作用的性质。
    ②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58 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年。
    ③胡塞尔:《胡塞尔全集》第六卷,转引自张庆熊:《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与胡塞尔的现象学》,121 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33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年。
    ①与胡塞尔对“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区分相对应,哈贝马斯区分了“系统”和“生活世界”的概念,他认为“系统”的主题是控制机制和偶然性范围的扩张,而“生活世界”的主题是社会的规范结构(价值和制度)。参见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
    ②格哈特·克鲁伊普:《市民社会在现代国家发展中的作用》,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 年第 3 期。
    ③卢梭:《爱弥尔——论教育》,5 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5 年。
    ④格哈特·克鲁伊普:《市民社会在现代国家发展中的作用》,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 年第 3 期。
    ①余潇枫:《哲学人格》,185 页,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年。
    ②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第六章第一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③麦克林:《传统与超越》,第二章,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年。
    ①弗洛姆:《人的呼唤》,64 页,北京,三联书店,1991 年。
    ②麦克林:《传统与超越》,44 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24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年。
    ④麦克林:《传统与超越》,45-49 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年。
    ①麦克林:《传统与超越》,53-54 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年。
    ②阿伦特:《人的条件》,183 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阿伦特区分了人的三种活动:劳动(满足生命必需品的手段和服从于生物本能的活动),工作(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行动(无须物之中介而直接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主体交往活动)。她认为,只有人去行动时,才是对人本质的确证。可以发现,人类活动的三种区分,正好对应了人的三重存在维度。
    ①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31-32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②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72 页,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
    ③高兆明:《公共权力:国家在现时代的历史使命》,载《江苏社会科学》,1999 年第 4 期。
    ④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170 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年。
    ⑤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提到了政治权力的公共领域,只是其社会批判的理论取向决定了其注意力的焦点在于通过“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进行意识形态的合法性批判,并将具有批判功能的公共领域称之为真正的公共领域。
    ①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60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②一方面,当时社会并没有普遍的个性独立,另一方面,这种公共的生活其实是为统治者所掌握并为其统治所服务,其批判功能很小甚至接近于零,这尤其表现在东方古代社会。
    ③阿伦特:《人的条件》,32 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
    ④菲利普·汉森:《汉娜·阿伦特:政治、历史与公民身份》,56-58 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年。
    
    ①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203-204 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年。
    ②阿伦特:《人的条件》,198 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
    ①阿伦特:《人的条件》,203-204 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
    ②阿伦特认为人的本质是要在思想与行动中实现的,而思想与行动最严重的扭曲形式就是意识形态和行为。汉森称前两者构成的政治为真正的政治,与之对应的就是虚假政治。参见菲利普·汉森:《汉娜·阿伦特:政治、历史与公民身份》,116-117 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年。
    
    ①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导论),14 页,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年。
    ②威廉·E. 哈拉尔:《新资本主义》,115 页,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年。
    ①李传军:《信息技术对公共行政的影响》,载《中国行政管理》,2000 年第 8 期。
    ②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18-23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
    ③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84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④孙晓莉:《社会治理模式的变迁》,载《学习时报》第 288 期;孙晓莉:《多元社会治理模式探析》,载《理论导刊》,2005 年第 5 期。
    ①毛寿龙、李梅、陈幽泓:《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9-10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年。
    ②阿里·卡赞西吉尔:《治理和科学:治理社会与生产知识的市场式模式》,参见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132-133 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
    ③斯蒂芬·L·埃尔金:《新旧宪政论》,载埃尔金、索乌坦编:《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27 页,北京,三联书店,1997 年。
    ④张文显、信春鹰:《民主+宪政=理想的政制》,载《比较法研究》,1990 年第 1 期。
     ①斯蒂芬·L·埃尔金:《新旧宪政论》,载埃尔金、索乌坦编:《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30 页,北京,三联书店,1997 年。
    ②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51 页,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年。
    ①高鸿钧:《现代西方法治的冲突与整合》,载《清华法治论衡》第 1 辑,8-17 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年。
    ②埃尔金、索乌坦编:《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17-18、39 页,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③室井力主编:《日本现代行政法》,109-110 页,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年。
    ④高鸿钧:《现代西方法治的冲突与整合》,载《清华法治论衡》第 1 辑,49-50 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年。
     ①罗森布鲁姆等:《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16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
    
    ①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521 页,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196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
    ③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102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①米拉格利亚:《比较法哲学》,248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年。
    ②伯尔曼:《法律与宗教》,43 页,北京,三联书店,1991 年。
    ③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31 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年。
    ④有关道德与伦理的区别和联系,参见第一章相关脚注。
    ①所谓“德制”,简言之,即道德化的制度。“德制”与“德治”有区别,德治是一种社会治理方式,而德制是德治的制度化表现形式。德治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但在传统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德治是随机的、任意的,甚至被扭曲为专断的“人治”,而在后工业社会中,德治不再是随机的、任意的,而是一种被制度化了的社会治理模式,此时,德治由一种边缘化的社会治理方式转变成社会的主要治理模式,在此意义上,“德治”与“德制”是同义的。张康之教授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参见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第 4 章“公共管理中的德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张康之:《德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追求》,载《学术研究》,2003 年第 5 期。
    ②阿拉斯太·麦金太尔:《三种对立中的道德价值观》,140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
    ①《邓小平文选》第 2 卷,333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
    ②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66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年。
    ③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 105 页,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年。
    ④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128 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年。罗斯诺在本书中把形形色色的后现代主义区分为怀疑论和肯定论两类。相对而言,肯定论的后现代主义者在对现代性的批判基础上,对后现代社会持有更有希望、更为乐观的态度。 243
    ①卢梭:《爱弥尔》,5 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5 年。
    ②张康之教授指出,作为社会的一种治理方式,德治必须作为一种制度来建设,必须通过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使其成为一项制度化的治理方式,而德治的制度化途径就表现为制度的道德化和道德的制度化。参见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109-111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①罗尔斯:《正义论》,105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年。
    
    
    ①雅米尔·吉瑞赛特:《公共组织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演进》,32 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年。
    ②T·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和过程》,38 页,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年。
    
    ①克里斯托弗·胡德:《国家的艺术:文化、修辞与公共管理》,12 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
    ②张康之、李传军主编:《一般管理学原理》,118-119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
    ①张康之教授认为,组织整合机制存在三种历史类型,即分别以权威、权威-价格、信任为主导因素的组织整合,在这三种历史类型中,信任因素占有不同的历史地位。相应地,张康之教授又把组织整合机制中的信任区分为习俗型、契约型、合作型三种历史类型。参见张康之;《论组织整合机制中的信任》,载《河北学刊》,2005 年第 1 期;《在历史的坐标中看信任——论信任的三种历史类型》,载《社会科学研究》,2005 年第 1 期。
    ②格罗弗·斯塔林:《公共部门管理》,第七章,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年。
    ③格罗弗·斯塔林:《公共部门管理》,259 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年。
    ④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141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
    
    ①张康之:《论组织整合机制中的信任》,载《河北学刊》,2005 年第 1 期。
    ②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第三版),83-84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③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第三版),86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①朱国云:《美国公共行政理论的超越理性取向》,载《国外社会科学》,1999 年第 6 期。
    ②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第三版),182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③Kirkhart,Larry,1971,Toward a Theor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Toward a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edited by Frank Marini, pp.127—164, San Francisco: Chandler. 转引自朱国云:《美国公共行政理论的超越理性取向》,载《国外社会科学》,1999 年第 6 期。
    
    ①尼克拉斯·卢曼:《信任》,27 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年。
    ②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第三版),125、155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③克里斯托弗·胡德:《国家的艺术:文化、修辞与公共管理》,7-10 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
    ④张康之:《论组织整合机制中的信任》,载《河北学刊》,2005 年第 1 期。
    ①米歇尔·鲍曼:《道德的市场》,434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
    ②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142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①郭金山、芮明杰:《当代组织同一性理论研究述评》,载《外国经济与管理》(沪),2004 年第 6 期。
    ②马骏、叶娟丽:《西方公共行政学理论前沿》,6-11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
    ③郭金山、芮明杰:《当代组织同一性理论研究述评》,载《外国经济与管理》(沪),2004 年第 6 期。
    ④“同一性”几乎是当代社会科学中无所不在的概念,它遍及哲学、心理学、精神分析、政治科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等多个领域。参见Sheldon Stryker, Peter J Burker.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Identity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2000, 63(4) ,p284-298. 事实上,“同一性追求”或“同一性思想”一直是人类思想发展的主线。随着传统形而上学向现代性的认识论哲学的转向,以上帝为代表的“理论理性”的绝对同一性被以“技术理性”为核心的新的同一性所取代。参见贺来:《奥斯维辛与后现代哲学》,载《天津社会科学》,2004 年第 1 期。
    
    ①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第三版),2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②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第三版),38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③Erikson, E. Childhood&Society, New York, 1977, p.256.
     ①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第三篇“自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年。
    ②丹尼斯·姆贝:《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第一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
    ①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邓正来编:《国家与市民社会》,18 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年。
    ②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308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③施普兰格尔:《价值的等级》,载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译文集》,16 页,北京, 华夏出版社,1987 年。
    
    ①这一内在自觉的形成,既要有道德化制度和合作型组织的客观保证,还需要对行政人员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其符合公共利益之价值取向的内在生成。
    ②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225-230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
    
    ①张康之:《走向现代化的行政价值选择》,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 年第 6 期。
    ②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第三版),71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①余潇枫:《哲学人格》,194-195 页,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年。
    ②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317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③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305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①莱昂·狄骤:《公法的变迁》,8 页,沈阳,辽海、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年。
    ②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306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①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40、42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②这实际上把市民社会所独具的政治上的积极意义人为地夸大了。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指出,市民社会不能局限于其政治功能的意义获得市民的政治解放,要成为真正的公民,要获得政治意义和政治效能,就应该走出自己的市民现实性的范围,摆脱这种现实性,离开这整个的组织,而进入自己的个体性。为探讨人的解放的现实之路,马克思从市民社会的哲学分析转向经济学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消灭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以及共产主义革命的必然性。这其实是在寻求人民对于国家的主人翁地位,从而在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保障下,实现国家与社会的统一,这时市民就真正获得了公民的身份。
    ③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29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④京特·雅科布斯:《规范·人格体·社会:法哲学原理》,52 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年。
    ⑤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第四版),74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
     ①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第四版),40-54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
    
    ①沈岿:《重构行政主体范式的尝试》,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 年第 6 期。
    ②沈岿:《公共行政组织建构的合法化进路》,载《法学研究》,2005 年第 4 期。
    ③胡锦光、杨建顺、李元起:《行政法专题研究》,109-112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年。
    ④李昕:《中外行政主体理论之比较分析》,载《行政法学研究》,1999 年第 1 期。
    ⑤沈岿:《公共行政组织建构的合法化进路》,载《法学研究》,2005 年第 4 期。
    
    ①杨解君:《行政主体及其类型的理论界定与探索》,载《法学评论》,1999 年第 5 期。
    ②关保英:《行政法的价值定位》,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年。
    
    ①《毛泽东选集》第 1 卷,301-302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
    ②麦克林:《传统与超越》,47 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年。
    ③余潇枫:《哲学人格》,145 页,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年。
     ①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100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①李汉林:《中国单位现象与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载《社会学研究》,1993 年第 5 期。
    ②杨晓民、周翼虎:《中国单位制度》,2 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年。
    ①李春成:《行政人的德性与实践》,126-128 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②麦克林:《传统与超越》,134、47 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年。
    ③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第三版),175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④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129 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年。
    ①巴杜垃:《在自由法治国与社会法治国中的行政法》,载陈新民:《公法学札记》,112-113 页,台湾三民书局,1993 年。
    ②福斯多夫:《当作服务主体之行政》,载陈新民:《公法学札记》,66 页,台湾三民书局,1993 年。
    ③狄骥:《宪法论》(第二版序言),8 页,钱克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年。
    ④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67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年。
    ⑤叶必丰:《现代行政行为的理念》,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9 年第 6 期。
    
    ①庞玉珍:《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新型整合机制的建构》,载《社会科学战线》,1999 年第 3 期。
    ②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40 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年。
    ③朱力:《我国社会整合机制的转换——兼论“和谐社会”的理念》,载《学海》,2005 年第 1 期。
    ①刘红凛、李卫华:《论社会整合机制》,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6 期。
    ②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转移》,220 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年。
    ③孙立平等:《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载《中国社会科学》,1994 年第 2 期。这种行政性社会整合机制还可表述为“行政控制-强制服从”模式。参见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4 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年。
    ①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237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②加里·万斯莱:《公共行政与治理过程:转变美国的政治对话》(《黑堡宣言》节选),载《中国行政管理》,2002 年第 2 期。
    ①尼格尔·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111 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年。
    ②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79 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年。
    ③加里·万斯莱:《公共行政与治理过程:转变美国的政治对话》(《黑堡宣言》节选),载《中国行政管理》,2002 年第 2 期。
    ④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第三版),71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①李春成:《行政人的德性与实践》,332-339 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②徐崇温主编:《存在主义哲学》,176-178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年。
    ③劳伦斯·普汶:《人格心理学》(第四版),369-370 页,郑慧玲译,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④科恩:《自我论》,47 页,北京,三联书店,1986 年。
    ⑤弗洛姆:《为自己的人》,58 页,北京,三联书店,1992 年。
    ⑥弗洛姆:《为自己的人》,103 页,北京,三联书店,1992 年。
     ①Haveman, Heather, Organizational Size and Change, i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8,1993, pp.20-26.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3 卷,535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年。
     ①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87 页,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年。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年。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年。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7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9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年。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年。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年。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年。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年。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 卷(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7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7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年。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9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年。
    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
    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7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1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1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1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
    2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
    21. 马克思:《资本论》第 1、2、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
    22.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年。
    23. 《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
    24.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 10 月第 2 版。
    25. 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年。
    26. 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
    27. 斯蒂·L·埃尔金等编:《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北京,三联出版社,1997 年。
    28. 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年。
    29. S·N·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年。
    30. 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年 11 月。
    31. 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年。
    32. 白钢:《中国皇帝》,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年。
    33. 米歇尔·鲍曼:《道德的市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
    34. 罗伯特·贝拉:《心灵的习性》,三联书店,1991 年。
    35.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 年。
    36.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年。
    37. 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北京,三联书店,1988 年。
    38. 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
    39. 尼古拉·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40.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年。
    41. 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年。
    42. 伯尔曼:《法律与宗教》,北京,三联书店,1991 年。
    43. 卡尔·博格斯:《知识分子和现代性危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44. 波普:《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
    45.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年。
    46. 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年。
    47. 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年。
    48. 彼得·布劳、马歇尔·梅耶:《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年。
    49. 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
    50. 布鲁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年。
    51. 车玉玲:《总体性与人的存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年。
    52. 陈新民:《公法学札记》,台湾三民书局,1993 年。
    53. 陈振明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政治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年。
    54. 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年。
    55. 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修订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年。
    56. 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57. 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58. 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59. 邓正来、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60. 莱昂·狄骤:《公法的变迁》,沈阳,辽海、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年。
    61. 狄骥:《宪法论》,钱克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年。
    62. 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年。
    63. 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年。
    64. 丁念金:《独立型人格建构—人格转型与教育改革》,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 年。
    65. 尼格尔·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66. 樊纲:《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
    67. 房龙:《宽容》,北京,三联书店,1998 年。
    68. 费孝通:《生育制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年。
    69.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三联书店,1998 年。
    70. 冯契:《逻辑思维的辩证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年。
    71. 福柯:《何为启蒙》,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
    72. 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73. 弗洛姆:《人的呼唤》,北京,三联书店,1991 年。
    74. 弗洛姆:《逃避自由》,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 年。
    75. 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北京,三联书店,1992 年。
    76. 弗洛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问题》,载《异化问题》(下),陆梅林、程代熙选编,北京,文艺出版社,1986 年。
    77. 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年。
    78. 富永健一:《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8 年。
    79. 葛承雄:《中国古代等级社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年。
    80. 公丕祥:《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社会主体权利的理论逻辑》,载《法制现代化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年。
    81. 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年。
    82. 艾尔文·古尔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年。
    83. 关保英:《行政法的价值定位》,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年。
    84.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年。
    85. 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
    86.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 1 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年。
    87. 威廉·E. 哈拉尔:《新资本主义》,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年。
    88. 哈特:《法律的概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年。
    89. 哈耶克:《通向奴役的道路》,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年。
    90.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北京,三联书店,1997 年。
    91. 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孙周兴编,《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
    92. 海尔勃罗纳编:《现代化理论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年。
    93. 菲利普·汉森:《汉娜·阿伦特:政治、历史与公民身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年。
    94. 何怀宏:《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6 年。
    95. 何勤华、任超:《法治的追求:理念、路径和模式的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96. 贺善侃:《实践主体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年。
    97.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年。
    98. 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89 年。
    99. 侯建新:《现代化第一基石:农民个人力量与中世纪晚期社会变迁》,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年。
    100.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年。
    101.克里斯托弗·胡德:《国家的艺术:文化、修辞与公共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
    102.胡锦光、杨建顺、李元起:《行政法专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年。
    103.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年。
    104.黄小勇:《现代化进程中的官僚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年。
    105.霍布豪斯:《自由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年。
    106.霍布斯:《利维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年。
    107.霍克海默:《批判理论》,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年。
    108.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年。
    109.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北京,三联书店,1998 年。
    110.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年。
    111.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北京,三联书店,1998 年。
    112.雅米尔·吉瑞赛特:《公共组织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演进》,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年。
    113.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权力的分析》,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
    114.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年。
    115.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年。
    116.卡西尔:《启蒙哲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年。
    117.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年。
    118.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年。
    119.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年。
    120.亚图·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吴从周译,颜厥安审校,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 年。
    121.科恩:《自我论》,117 页,北京,三联书店,1987 年。
    122.J·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年。
    123.彼得·科斯洛夫斯基:《经济秩序理论和伦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年。
    124.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年。
    125.科殷:《法哲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年。
    126.C·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年。
    127.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
    128.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年。
    129.保尔·拉法格:《财产及其起源》,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62 年。
    130.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131.尤·米·拉钦斯基:《研究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原则》,译载于《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论丛》第 15 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年。
    132.丹尼斯·朗:《权力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
    133.李春成:《行政人的德性与实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34.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35.李江涛、朱秉衡:《人格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年。
    136.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第 10 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137.李淑梅:《社会转型与人的现代重塑》,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年。
    138.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宗法家族制和族田义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
    139.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
    140.李治安、杜家骥:《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古代行政管理及官僚病剖析》,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41.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上海,中华书局,1936 年。
    14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年。
    143.查尔斯·林德布罗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体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
    144.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译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年。
    145.刘广明、王志跃:《中国传统人格批判》,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年。
    146.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 年。
    147.刘泽华主编:《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整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
    148.刘泽华、汪茂和、王兰仲:《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 年。
    149.刘智峰主编:《第七次革命:1998-2003 年中国政府机构改革问题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
    150.卢克斯:《个人主义:分析与批判》,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 年。
    151.尼克拉斯·卢曼:《信任》,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年。
    152.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153.卢梭:《爱弥尔》,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5 年。
    154.卢梭:《社会契约论》(第 3 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年。
    155.伊恩·罗伯逊:《社会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年。
    156.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年。
    157.罗国杰主编:《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年。
    158.罗豪才主编:《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
    159.阿兰·S·罗森鲍姆:《宪政的哲学之维》,北京,三联书店,2001 年。
    160.罗森布鲁姆等:《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
    161.罗斯 E.A:《社会控制》,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年。
    162.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
    163.罗素:《权力论》,靳建国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 年。
    164.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年。
    165.马德普:《普遍主义的贫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年。
    166.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年。
    167.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年。
    168.马骏、叶娟丽:《西方公共行政学理论前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69.马克垚主编:《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年。
    170.A·H·马斯洛:《洞察未来》,北京,改革出版社,1998 年。
    171.麦金泰尔:《德性之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年。
    172.阿拉斯太·麦金太尔:《三种对立中的道德价值观》,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
    173.麦克林:《传统与超越》,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年。
    174.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年。
    175.毛寿龙:《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0 年。
    176.毛寿龙、李梅、陈幽泓:《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年。
    177.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年。
    178.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年。
    179.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年。
    180.W·米尔斯、T·帕森斯等:《社会学与社会组织》,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年。
    181.米拉格利亚:《比较法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年。
    182.戴维·米勒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年。
    183.福克斯、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
    184.丹尼斯·姆贝:《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
    185.菲利克斯·A·尼格罗、劳埃德·G·尼格罗:《公共行政学简明教程》,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1997 年。
    186.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年。
    187.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
    188.彭和平、竹立家等:《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年。
    189.T·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和过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年。
    190.潘恩:《潘恩选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年。
    191.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年。
    192.劳伦斯·普汶:《人格心理学》(第四版),郑慧玲译,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6 年。
    193.格奥尔格·齐美尔:《货币哲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年。
    194.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 12 版),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
    195.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万俊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196.舍勒:《价值的颠覆》,北京,三联书店,1997 年。
    197.舍勒:《资本主义未来》,北京,三联书店,1997 年。
    198.室井力主编:《日本现代行政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年。
    199.时蓉华:《社会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年。
    200.施路赫特:《理性化与官僚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201.格罗弗·斯塔林:《公共部门管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年。
    202.威廉·F·斯通:《政治心理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 年。
    203.斯图尔特:《美国行政法的重构》,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年。
    204.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205.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年。
    206.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 年。
    207.孙耀君:《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 年。
    208.孙越生:《官僚主义的起源和元模式》(附录四),网络电子版。
    209.泰格、利维:《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年。
    210.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年。
    211.安东尼·唐斯:《官僚制内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
    212.唐兴霖:《公共行政学:历史与思想》,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年。
    213.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年。
    214.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北京,三联书店,2000 年。
    215.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转移》,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年。
    216.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年。
    217.王沪宁、竺乾威主编:《行政学导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8 年。
    218.王名扬:《美国行政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 年。
    219.王伟:《行政伦理概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年。
    220.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年。
    221.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年。
    222.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年。
    223.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年。
    224.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
    225.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年。
    226.詹姆斯·Q·威尔逊:《美国官僚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227.加尔维诺·德拉-沃尔佩:《卢梭和马克思》,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年。
    228.武斌:《现代西方人格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年。
    229.吴增基等:《理性精神的呼唤》,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
    230.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中译本),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
    231.赫伯特·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年。
    232.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
    233.休谟:《人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年。
    234.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
    235.徐崇温主编:《存在主义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年。
    236.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年。
    237.京特·雅科布斯:《规范·人格体·社会——法哲学前思》,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年。
    238.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年。
    239.杨伯峻:《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
    240.杨耕、陈志良、马俊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年。
    241.杨晓民、周翼虎:《中国单位制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年。
    242.易杰雄、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年。
    243.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年。
    244.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
    245.余潇枫:《哲学人格》,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年。
    246.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年。
    247.袁林:《两周土地制度新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
    248.岳庆平:《中国的家与国》,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年。
    249.张成福:《大变革——中国行政改革的目标与行为选择》,北京,改革出版社,1993 年。
    250.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
    251.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人格概念》,《未定稿》1989 年 2 月号。
    252.张分田:《亦主亦奴—中国古代官僚的社会人格》,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年。
    253.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
    254.张宏良:《改变人类命运的八大宣言》,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 年。
    255.张金鉴:《行政学典范》,台北,中国行政学会,1986 年。
    256.张康之:《总体性与乌托邦: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范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年。
    257.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258.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259.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60.张康之、李传军主编:《行政伦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261.张康之、李传军、张璋:《公共行政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年。
    262.张康之、李传军主编:《一般管理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63.张庆熊:《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与胡塞尔的现象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
    264.张润书:《行政学》,台北,三民书局,1976 年初版。
    265.赵敦华:《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266.赵世瑜:《吏与中国传统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年。
    267.郑敦淳、郑雪等:《经典人格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 年。
    268.周谷城:《中国社会之结构》,上海新生命书局,1935 年。
    269.周枏:《罗马法原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年。
    270.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年。
    271.朱义禄:《从圣贤人格到全面发展》,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年。
    1. 敖小兰:《中国领导干部人格类型研究》,载《心理科学》(沪),2004 年第 3期。
    2. (德)卜松山:《社群主义与儒家思想》,载《二十一世纪》(香港),1998年第 8 期。
    3. 蔡立辉:《公共管理:公共性本质与功能目标的内在统一》,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 年第 2 期。
    4. 曹卫东:《哈贝马斯·公共领域·其他》,载《中华读书报》,1998 年 11 月 4日。
    5. 陈建斌:《论公仆人格及其冲突与调适》,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2 期。
    6. 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载《中国书评》(香港)第 7 期,1995 年9 月。
    7. 福柯:《什么是启蒙运动?》,于奇智译,载《世界哲学》2005 年第 1 期。
    8. 高鸿钧:《现代西方法治的冲突与整合》,载《清华法治论衡》第 1 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年 4 月。
    9. 高清海、余潇枫:《“类哲学”与人的现代化》,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 1 期。
    10. 高云:《略论行政人格评价机制创新》,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20 卷第 6 期,2003 年 11 月。
    11. 高兆明:《公共权力:国家在现时代的历史使命》,载《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 4 期。
    12. 郭金山、芮明杰:《当代组织同一性理论研究述评》,载《外国经济与管理》(沪),2004 年第 6 期。
    13. 郭志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职业化》,引自《世界商业评论》(ICXO.COM),2005 年 8 月 30 日。
    14. 贺来:《奥斯维辛与后现代哲学》,载《天津社会科学》,2004 年第 1 期。
    15. 何增科:《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载《中国社会科学》1994 年第 5 期。
    16. 洪向华:《权威理论浅析》,载《科学社会主义》2005 年第 5 期。
    17. 黄金声、郭俊强:《论领导者的人格及其塑造》,载《政工学刊》,1998 年第1 期。
    18. 黄显中:《政府公共性理论的谱系》,载《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294年第 3 期。
    19. 黄小勇:《行政的正义—兼对“回应性”概念的阐释》,载《中国行政管理》2000 年第 12 期。
    20. 黄宗智:《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载《史学理论研究》1993 年第 1 期。
    21. 金相文《:论宗教个人主义的世俗意义—分析 16 世纪宗教改革的起源和影响的一个视角》,载《学海》2002 年第 4 期。
    22. (德)格哈特·克鲁伊普:《市民社会在现代国家发展中的作用》,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 年第 3 期。
    23. 李传军:《信息技术对公共行政的影响》,载《中国行政管理》(京),2000年第 8 期。
    24. 李汉林:《中国单位现象与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载《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 5 期。
    25. 李建华、夏方明:《行政人格内涵新析》,载《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19 卷第 2 期,2004 年 5 月;
    26. 李建华、夏方明:《简论行政人格的特质》,载《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 3 期。
    27. 李建华、夏方明:《论行政人格的功能及其域限》,载《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30 卷第 3 期,2005 年 5 月。
    28. 李建华、夏方明:《论行政人格的基本类型》,载《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8 卷第 5 期,2005 年 9 月。
    29. 李可:《类型思维及其法学方法论意义》,载《金陵法律评论》,2003 年秋季号。
    30. 李庆钧:《权利、权威、利益———和谐社会构建中法律控制的基础分析》,载《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 9 卷第 4 期,2005 年 7 月。
    31. 李慎之:《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兼论中国的专制主义》,载《战略与管理》2000 年 第 4 期。
    32. 李昕:《中外行政主体理论之比较分析》,载《行政法学研究》,1999 年第 1期。
    33. 李颖、赵有声:《论公共行政精神与公务员行政人格的塑造》,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 年第 2 期。
    34. 刘光宁:《中国社会的父权家庭与权威人格》,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 2 卷第 6 期,2003 年 11 月。
    35. 刘红凛、李卫华:《论社会整合机制》,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6 期。
    36. 刘能:《等级制和社会网络:社会场域中的权力与交换关系》,载《河南社会科学》2004 年第 1 期。
    37. 刘瑞,吴振兴:《政府是公共人而非经济人》,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 2 期。
    38. 刘湘宁:《论公务员行政的伦理道德依据及行政人格的培养》,载《湖南社会科学》,2005 年第 3 期。
    39. 刘祖云:《历史与逻辑视野中的“服务型政府”》,载《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 9 期。
    40. 马文运:《社会转型中的行政人格》,载《决策探索》,1994 年第 12 期。
    41. 庞玉珍:《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新型整合机制的建构》,载《社会科学战线》,1999 年第 3 期。
    42. 沈岿:《超越成文法律规则的有限选择─浅议行政诉讼中的司法自由裁量权》,载《行政法学研究》1995 年第 3 期。
    43. 沈岿:《重构行政主体范式的尝试》,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 年第 6 期。
    44. 沈岿:《公共行政组织建构的合法化进路》,载《法学研究》,2005 年第 4 期。
    45. 孙立平等:《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载《中国社会科学》,1994 年第 2 期。
    46. 孙晓莉:《社会治理模式的变迁》,载《学习时报》第 288 期。
    47. 孙晓莉:《多元社会治理模式探析》,载《理论导刊》2005 年第 5 期。
    48. 佟德志:《宗教改革对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影响》,载《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 年第 2 期。
    49. 加里·万斯莱:《公共行政与治理过程:转变美国的政治对话》(《黑堡宣言》节选),载《中国行政管理》2002 年第 2 期。
    50. 王爱芳、刘爱莲:《论现代化进程中行政人格的塑造》,载《江南社会学院学报》第 4 卷第 2 期,2004 年 6 月。
    51. 王乐夫、陈干全:《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及其与社会性之异同析》,载《中国行政管理》,2002 年第 6 期。
    52. 王敏:《人格建设应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载《理论学刊》,2001年第 4 期。
    53. 肖川:《“个性教育·人格教育·主体性教育”辨析》,载《江西教育科研》,1999 年第 5 期。
    54. 肖峰:《技术的返魅》,载《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太原),2003 年第 4 期。
    55. 谢明娟等:《行政人员之工作特性、人格特质与工作满意度之探讨》,载《嘉南学报》,2003 年(民国九十二年)年第 29 期。
    56. 杨建顺:《论行政裁量与司法审查—兼及行政自我拘束原则的理论根据》,载《法商研究》2003 年第 1 期。
    57. 杨建顺:《行政裁量的运作及其监督》,载《法学研究》2004 年第 1 期。
    58. 杨解君:《行政主体及其类型的理论界定与探索》,载《法学评论》,1999 年第 5 期。
    59. 杨钊:《我国行政人格塑造的新思路—以载人航天精神为契机》,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 年第 2 期。
    60. 叶必丰:《现代行政行为的理念》,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第 6 期。
    61. 叶必丰:《法学思潮与行政行为》,载《浙江社会科学》,2000 年第 3 期。
    62. 张成福:《公共管理的职业主义与职业伦理》,载《新视野》,2003 年第 3 期。
    63. 张康之《:行政人员的道德意识与行政人格的生成》,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1999 年第 2 期。
    64. 张康之:《行政文化在行政人格塑造中的作用》,载《青海社会科学》,1999年第 6 期。
    65. 张康之:《走向现代化的行政价值选择》,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京),2000年第 6 期。
    66. 张康之:《论政府的非管理化》,载《教学与研究》,2000 年第 7 期。
    67. 张康之:《论社会治理模式中的德治及其制度安排》,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 年第 5 期。
    68. 张康之:《德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追求》,载《学术研究》,2003年第 5 期。
    69. 张康之:《公共管理:社会治理中的一场革命》,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 年第 1、2、3 期。
    70. 张康之;《论组织整合机制中的信任》,载《河北学刊》2005 年第 1 期。
    71. 张康之:《在历史的坐标中看信任—论信任的三种历史类型》,载《社会科学研究》2005 年第 1 期。
    72. 张文显、信春鹰:《民主+宪政=理想的政制》,载《比较法研究》1990 年第1 期。
    73. 赵明:《关于人身依附关系和等级制的社会根源理论试探》,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 年 1 月。
    74. 郑建辉:《完善行政人格》,载《新东方》,2003 年第 10 期。
    75. 郑建辉、陶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政人格”刍议》,载《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3 年第 3 期。
    76. J·S·朱恩:《什么是行政哲学》,孟凡民译,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 4 期。
    77. 朱国云:《美国公共行政理论的超越理性取向》,载《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第 6 期。
    78. 朱力:《我国社会整合机制的转换—兼论“和谐社会”的理念》,载《学海》,2005 年第 1 期。
    1. 竺乾威、马国泉编:《公共行政学经典文选》(英文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年 5 月。
    2. 杰拉尔德?凯登、马国泉编:《行政道德文选》(英文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 7 月。
    3. Argyris, Chris,Personality and organization : The conflict between system and the individual,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57.
    4. Golembiewski, Robert T., Men, management, and morality: toward a new organizational ethic,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 c1989. 1965.
    5. Whyte, William,The organization man,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56.
    6. William G. Scott and David K. Hart,Organizational America,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79.
    7. Jennifer A. Chatman, Sigal G. Barsade,“Personality,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cooperation: evidence from a business simulation”,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Sept, 1995。
    8. Philip H. Anderson and Leigh Lawton,“Dominant Personality Types and Total Enterprise Simulation Performance: A Follow-up Study”, Developments in Business Simulation & Experiential Exercises, Volume 20, 1993.
    9. John B.Washbush,“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Group Performance in Total Enterprise Simulation”,Developments In Business Simulation & Experiential Exercises, Volume 19,1992.
    10. Robert K. Meton et al., eds, Reader in Bureaucreacy, 2nd,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of Glencoe, 1960.
    11. Waldo,D. The Stud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J]. Doubleday,New York,1955.
    12. Jamie P. Horsley. “Village Elections: Training Ground for democrat ion”, The China Business Review, 2001, March-April.
    13. Clark Kerretal., Industrialism and Industrial Man, California, 1973.
    14. T. Parsons and E. Shils,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1.
    15. J. Gray: Post-liberalism, New York, 1993.
    16. Ernst-Wolfgang. B?ckenf?rde, State, Society and Liberty, Translated by J.A.Underwood, Published by Berg Published Limited, 1991.
    17. John Rawls, Political Liberalis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18. Jack H. Knott, Gary J.Miller, Reforming Bureaucracy: The Politics of Institutional Choice [M],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987.
    19. Michel Crozier. The Bureaucratic Phenomenon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4.
    20. David Beetham. Bureaucracy [M],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87.
    21. Jay M. Shafritz, Albertt C. Hyde. Classic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2nd[M].Chicago: The Dorsey Press, 1987.
    22. Kirkhart, Larry, Toward a Theor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Toward a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edited by Frank Marini, San Francisco: Chandler, 1971.
    23. D. Lerner, the Passing of Traditional Society,New York,Free Press,1958。
    24. Sheldon Stryker, Peter J Burker.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Identity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2000, 63(4).
    25. Erikson, E. Childhood&Society, New York, 1977.
    26. Haveman, Heather, Organizational Size and Change, i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8, 199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