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城市历史地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对1978年以前的蚌埠城市历史地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内容包括蚌埠城市兴起的历史地理基础、近现代城市形成、发展与地理环境的互动关系、近现代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演变以及对近现代城市化规律的总结。
     第一章论述了铁路通车前淮河两岸的小蚌埠和老蚌埠兴衰的过程,并在此基础行分析历史时期蚌埠古镇兴起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原因。
     第二章用翔实的资料复原津浦铁路修筑以来,蚌埠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此过程的地理环境因素。分析认为,津浦铁路的开通为蚌埠城市的兴起提供了契机,但真正促使蚌埠兴起的是中转枢纽地位的确立——成为皖北集散中心,由此交通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城市商贸发展,人口聚集。政治地理因素在此期对城市的影响也是不能忽略的。民国时期蚌埠城市功能的提高对城市影响主要有推动市政建设的开展以及刺激了城市商业的发展。淮河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构成蚌埠枢纽地位不可缺少的元素,一方面淮河的水患成为蚌埠城市发展的最大威胁。
     第三章是第二章的延续,文章论述了计划经济时期蚌埠城市的发展过程,总结了此期城市发展的特点,分析了这一时期地理环境因素对蚌埠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认为,由于历史的继承,蚌埠作为皖北中心城市,利用交通的便利接受沿海的辐射,利用优越的自然资源优势,在行政地位下降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在安徽省的经济地位。
     第四章对蚌埠近代城市空间平面图的进行了复原工作,确定或者基本确定了城市各个空间要素的具体位置。通过分析,对蚌埠近现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构成及其拓展演化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分析认为近代蚌埠的各个功能区尚未形成,但是各空间要素有相对聚集的现象,且不同的空间要素的分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原因。
     第五章是第四章的延续,利用建国以来蚌埠的城市地图和城市规划图,分析了城市各个功能区形成的过程、拓展的原因、分布的特点。
     第六章和第七章从人口的聚集、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入手,研究近现代蚌埠城市化的动力、城市化在城市生活中的表现、城市化对城市的影响等问题。
This article is on City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Bengbu and its relativecontents has conducted the research and the discussion. The contents of the article on the city of Bengbu include its foundation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for its emerging, the interacting relation between the form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contemporary city and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he space shap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modem -contemporary city and the summary of modern-contemporary urbanization rules.
     The first chapter elaborated on the process of both banks of Huaihe Rive --Small Bengbu's and the Old Bengbu's rise and decline before the railroad opening, and on this foundation,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physical geography and human geography reason which emerged in the historical period of the historic town Bengbu.
     The second chapter recovered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engbu with the full and accurate material since the construction of Jin-Pu Railroad, and, on this foundation, it analyzed the affection of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factor on this process. The analyse showed that Jin-Pu Railroad's opening provided a good chance for the city of Bengbu, but what truly accelerated Bengbu to emerge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key status of the transfer station -the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center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Anhui. For the above, the transportation superiority was transformed as the market superiority, the city business developed, and the population accumulated. The influence of the political geography factor to the city also cannot be neglected in this time.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urban function of Bengbu was enhanced and its influence mainly had the municipal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impetus to the urban business development. Huaihe River is a double-edged sword, on the one hand constitutes the Bengbu key position status essential element. On the one hand, Huaihe is the necessary element to the status of the transfer station. On the other hand, Huaihe River's flood becomes the biggest threat to the urban development of Bengbu.
     The third chapter was the extension of the esecond chapter. It elaborated that the urban developing process of Bengbu, summarized the urban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and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factor to the development of Bengbu during the planned economy times. The analyses showed that, for the historical inheritance, as the northern key city of Anhui, Bengbu accepted coastal radiation by using the transportation convenience and the superior natural resource. Though its administrative status dropped, Bengbu maintained its status at Anhui Province's economic status.
     The fourth chapter carried on the recovery work about the modem urban spatial plan of Bengbu, determined or basically determined the concrete positions of each urban special factor. Through the analysis, the understanding to constitution of the interior spat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evolution of the modem -contemporary city of Bengbu was clear. The analysis thought that the each function area of modem Bengbu did not form yet, but there was a phenomenon that various spatial factors accumulated relatively and also had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reasons.
     The fifth chapter was the extension of the fourth chapter. By using the map and urban planning drawing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nation city, this chapter analyzed the forming processes, the developing reasons and the distribut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ch function area of the city.
     The sixth and seventh chapter, from the population accumulation and the change of population quantity and structure, studied the urbanization power of the modem-contemporary Bengbu, the urbanization which performed in the urban life and the influence of urbanization to the city
引文
1 注:民国时期的津浦铁路
    1 葛剑雄、华林甫: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加顾与展望,《历史研究》2002。
    2 皮明庥:城市史研究略论,《历史研究》1992,3。
    1 郑定谟:北京建都考略,《地学杂志》1916年,3(7)。
    2 黄守性:开封之史迹及其地理之沿革,《地学杂志》8卷4期(1917年)。
    3 张其昀:金陵史势之鸟瞰,《东方杂志》1926年7月8日。
    4 苏莘:洛阳都会变迁考,《四存月刊》,1923年。
    5 顾彭年:杭州市之沿革,《杭州市政季刊》第1卷1期(1933年1月)。
    6 杨哲咧:上海沿革考略,《复旦学报》,1935年。
    7 蒙思明:成都城池沿革,《禹贡》,1936年。
    8 陈其英:北京的历史沿革《旅行杂志》,1950.5(24)。
    9 (日)加藤繁,王兴瑞译:清代村镇的定期市,《食货》1937年5卷1期。
    10 (美)施坚雅,叶光庭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出版。
    11 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12 陈桥驿:《中国都城辞典》,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前言部分。
    13 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页。
    1 (日)斯波义信;宋都杭州的城市生态,《历史地理》第6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 邱衍庆:《明清佛山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华南理工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6页。
    3 注:此三篇论文于1984年结集为《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一书,1987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4 注:第一阶段先研究沿海沿江的直隶、山东、闽浙台、上海、湖北、湖南、四川、广东、江苏10个地区,第二阶段再研究内陆的陕西、山西、江西、安徽、河南、云贵、广西7个地区。参见李玉:《中国近代区域市镇史研究综述》(《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6期
    5 牛建强:李长传先生学术活动的基石,《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4),第101页。
    6 李长传:开封历史地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
    7 侯仁之:《历史地理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8 侯仁之:元大都与明清北京城,《历史地理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9 侯仁之:《历史地理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08页~422页。
    10 马正林:《丰镐—长安—西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11 赵松桥、白秀珍:南京都市地理初步研究,《地理学报》,1950,(6):23~29。
    12 蒋赞初:南京城的历史变迁,《江海学刊》1962年12期。
    13 江永泽等:南京城市的变迁与发展,《南京师院学报》(社科版),1978年1期。
    14 单树模等:徐州历史地理初探,《南京师院学报》(社科版),1979年1期。
    15 李伯先:唐代扬州的城市建设,《南京工学院学报》,1979年第3期。
    16 朱江:从文物发现情况来看扬州古代的地理变迁,《扬州师院学报》(社科版)1977年9期。
    17 宿白: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考古》,1978年第6期。
    18 汉宝德:唐宋之间的我国城市,《明道文艺》45期,1979,12。
    19 天津师院地理系“天津史话“组:天津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天津师院学报》1977年2期。
    1 张仲:天津市区的历史变迁,《天津师院学报》1979年2期
    2 鲍觉民:天津都市聚落的兴起和发展,《南开大学学报》(经)1956(1)。
    3 徐俊鸣:广州城的兴起和发展,《羊城晚报》1963年12月28日;广州都市的兴起及其早期发展,《南方日报》1957年2月22~23日。
    4 曾艳红:鸦片战争以来武汉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武汉大学2002年博士学位论文,101页。
    5 陈桥驿:《中国六大古都》,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
    6 谭其骧: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历史教学研究》,1982年第2期。
    7 朱士光:八年来中国七都学会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5期。
    8 韩茂莉:简述明清时期北京城市地理研究,《中日古代城市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9 陈高华:《元大都》,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
    10 马正林:唐长安城总体布局的地理特缸,《历史地理》,1984年第3期。
    11 徐节芳:唐代西京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生活,《考古》,1982年第6期。
    12 彭子少:古都洛阳的城市发展与变迁,《城市规划》,1982年3期。
    13 李冷文等:洛阳城市的沿革与变迁,《中州古今》,1983年1期。
    14 蒋若是:洛阳古城址的变迁与新市区规划全议,《洛阳师专学报》1985年2期。
    1 吴涛:北宋东京城的营造与布局,《郑州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
    2 陈代光:北宋时期的开封,《地理知识》,1982年第5期。
    3 单远慕:明代的开封,《史学月刊》,1982年第6期。
    4 傅崇兰:论明清时期杭州城市的发展,《中国史研究》,1983年4期。
    5 魏嵩山:杭州城市的兴起及其城区的发展,《历史地理》1981年创刊号。
    6 虞家钧:杭州沿革和城市发展,《地理研究》1985年3期。
    7 吴维棠:杭州的几个地理变迁问题,《历史地理》1987年第5期。
    8 陈学文:明清时期杭州府仁和县三个市镇的历史考察,《历史地理》1987年第5期。
    9 王剑英:明初营建中都及其对改建南京和营建北京的影响,《历史地理》1983年第3期。
    10 王文清:南京古城的兴起和发展,《南京史志》,1988年第5期。
    11 王文楚:上海市大陆地区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地理》1983年第3期。
    12 郑弘毅、孙务栋:从区域与城市发展的角度评上海港港址选择问题,《地理学报》,1982年第3期。
    13 于希贤、于希谦:昆明市的聚落起源、城址演变、城区扩张及其地理因素的探讨,《历史地理》1982(2)。
    14 曾昭璇:从历史地貌学看广州城发展问题,《历史地理》1986年第4期。
    15 王永牟:论晚清汉口城市发展和演变,《江汉论坛》1988年4期。
    16 鲜肖成:兰州城市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经济地理》1982年2期。
    17 笪厥来:安徽城市地理考,《江淮论坛》,1980年第2期。
    18 杨正泰:明清临清的盛衰与地理条件的变化,《历史地理》1983年第3期。
    19 刘敦愿:春秋时期齐国故城的复原与城市布局,《历史地理》(创刊号),1981年11月。
    20 黄盛璋:有关吐谷浑故都——伏俟城的若干历史地理问题,《历史地理》1982年第2期。
    21 林承坤:长江和大运河的演变与扬州港的兴衰,《海交史研究》,1986(1):65~72。
    1 杜瑜:扬州周围历史地理变迁对扬州兴盛的影响,《考古论文选》1983年。
    2 陈桥驿:历史上绍兴地区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地理学报》1980年1期。
    3 高泳源:苏州城市布局的历史发展,《中华文史论从》1984年总3期。
    4 单树模:镇江的兴起和发展,《南京师院学报》(社科版),1981年1期。
    5 王庭槐等:连云港历史地理概述,《南京师院学报》(社)1981年2期。
    6 庄林德:江苏省靖江市城市历史发展初探,《经济地理》1981年2期
    7 徐俊鸣:韶关城市发展的历史地理背景,《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4期。
    8 唐晓峰:芜湖的聚落起源、城市发展及其规律的探讨,《安徽师大学》1980年2期。
    9 黄以栓:河南城镇历史地理初探,《史学月刊》1981年第1期。
    10 苏云峰: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1860—1916)—湖北省台北:台湾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年。
    11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城市历史地理编写组:《江苏城市历史地理》,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2年。
    12 万家佩:试论湖北城镇体系结构特征及其发展,《湖北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13 周鸣:鲁西南城镇体系的历史溯源,《城市规划》1987年第3期。
    14 樊树志:明代浙江市镇分布与结构,历史地理》1987年第5期。
    15 陈忠平:太湖流域市镇名称形成、演变的特点及其规律,《南京师院学报》(社科版),1985年3期。
    16 杨正泰:明清时期长江以北运河城镇的特点与变迁,《历史地理研究》(第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4-129页。
    17 郑弘毅等:我国沿海城市布局演变过程及儿规律,《经济地理》,1988年第4期。
    18 邹逸麟:淮河下游南北运口变迁和城镇兴哀,《历史地理》1988年第6期。
    19 李润田:黄河对开封城市历史发展的影响,《历史地理》,1988年第6期。
    20 吴庆洲:唐宋明清京都排水排洪系统的研究,《中国城镇》,1988年第3期。
    21 郑连第:历史上永定河的洪水和北京城的防洪,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论文集》。
    1 周介铭:略论成都形成与发展的地理因素,《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2 温强洲:试论武汉市发展的历史地理原因及其趋向,《社科信息》,1988年第2期。
    3 曾昭漩:从广州宋代三城城址看广州市的改造,《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88年第3期。
    4 赵玉馨:试论中国古代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城市问题丛刊》,1983第2辑。
    5 杜瑜: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1期。
    6 郭正忠:唐宋城市类型与新型经济都市—镇市,《天津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
    7 林立平:试论唐宋之际城市分布重心的南移,《暨南学报》,1989年第2期。
    8 邱衍庆:《明清佛山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华南理工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9页。
    9 庞德谦:试论我国古都变迁的地理轨迹及其规律,《宝鸡师院学报》,1992年第1期。
    1 龚良:我国古代都城选地刍议,《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2 焦书乾:我国古都城市的历史地理特征,《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3 于希贤: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文化透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3辑,2000年。
    4 刘庆柱: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考古》2000年第7期。
    5 汪文学:古代都城地理格局之发展极其相关问题研究,《江海学刊》2000年第1期。
    6 侯仁之等著《北京城市历史地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5月。
    7 侯仁之:记英国国家图书馆所藏雍正北京城图,《历史地理》第9辑,1990年10月。
    8 高松凡:明代北京城市场演变及其分布,《环境变迁研究》第5辑,1996年。
    9 王均:1900—1937年北京城市地域结构的演变,《环境变迁研究》第5辑,1996年。
    10 刘小萌:清代北京内城居民的分布格局与变迁,《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2期。
    11 李孝聪等:清代北京城王府建筑的选址与分布,《九州》第二辑,2000年。
    12 樊铧:民国年间北京城庙市与城市市场结构,《经济地理》,2001年第1期。
    13 尹钧科:十八世纪北京的城市建设,《历史地理》第十六辑,2000年7月。
    1 贺树德:明清北京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概说,《北京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
    2 祝功武、王均:清末民初时期北京城市社会空间的初步研究,《地理学报》,1999,54(1):第69~74页。
    3 赵世瑜、周尚意:明清北京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概说,《史学月刊》,2001年第2期。
    4 韩茂莉:简述明清时期北京城市地理研究,《中日古代城市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5 朱士光:《西安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西安:西安出版社,2003年。
    6 吴宏岐:《西安历史地理》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6年。
    7 刘永连:吴宏岐《西安历史地理研究》评介,《中国史研究动态》2007年第2期。
    8 马正林:论西安城址选择的地理基础,《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
    9 史念海:龙首原和隋唐长安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4辑。
    10 李健超:隋唐长安城清明渠,《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2期。
    11 吴宏歧:论唐末五代长安城的形制和布局特点,《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2辑。
    12 李小波:从天文到人文—汉唐长安城规划思想的演变,《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2期。
    13 华林甫:2000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9期。
    14 赖琼:汉长安城的市场布局与管理,《陕西师大学报》2004年第1期。
    15 李瑞:唐长安商业空间形态分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2辑。
    1 任云英、朱士光:从隋唐长安城看中国古代都城空间演变的功能趋向性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2辑。
    2 史为乐:简论洛阳古代都城遗址的变迁,《历史地理》第9辑,1990年10月。
    3 钮仲勋:论北魏孝文帝之迁都,《山西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4 安介生:北魏代都人口迁出考,《史念海先生八十寿辰学术文集》,西安:陕西师大出版社1996年。
    5 张鸣华:东汉南宫考,《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2期。
    6 沈刚:王莽营建东都问题探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3辑。
    7 卫家雄:1999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况,《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年第9期。
    8 李令福:秦都咸阳兴起的历史地理背景,《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4期。
    9 王子今:秦定都咸阳的生态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分析,《人文杂志》2003年第5期。
    10 刘庆柱:试论咸阳城布局性质及其相关问题,《文博》1990年第5期。
    11 李令福:隋大兴城的兴建及其对原隰地形的利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2 吴宏岐:关于大夏国都统万城的城市形态与内容布局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3辑,1996年。
    13 徐小玲、延军平:统万城的现代意义与价值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3辑,1996年。
    1 曲英杰:齐都临淄复原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1期。
    2 曲英杰:《先秦都城复原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3 曲英杰:《齐都临淄城》,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4 刘民英:苏州城市兴起和发展的历史地理基础,《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1期。
    5 韩光辉:<徐霞客游记>桂林城市复原研究,《历史地理》第14辑。
    6 褚绍堂:《上海历史地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6年版。
    7 戴鞍钢:论近代上海港崛起的历史地理底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3辑,1996年。
    8 华林甫:1996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况,《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年第9期。
    9 刘盛佳:武汉市历史地理的初步研究,《历史地理》(第10辑),1992年7月。
    10 曾昭璇:《广州历史地理》,广州:广东出版社,1991年5月。
    11 赵善德:从文化和地理角度考察古代广州的地位变化,《暨南学报》1996年第1期。
    12 司徒尚纪:香港历史地理的变迁,《热带地理》1997年第2期。
    13 韩春鲜、陈顺礼:乌鲁木齐早期人类活动与城市形态演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2辑。
    14 曹小曙等;历史时期昆明城区拓展及结构演变研究,《热带地理》2000年第3期。
    15 王社教:明清时期太原城市的发展,《陕西师大学报》2004年第5期。
    1 王乃昂、程弘毅:武威城市历史地理初步研究,历史地理》(第20辑),2004年。
    2 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
    3 陈学文:《明清时期杭嘉湖市镇史研究》,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年。
    4 包伟民:《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9,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年。
    5 (日)森正夫主编:《江南三角洲市镇研究》。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1992年。
    6 (日)川胜守:《明清江南市镇社会史研究—空间社会形成历史学》,汲古书院,1999年。
    7 樊树志:明清长江三角洲粮食业市镇与米市,《学术月刊》第12期。
    8 宋家泰等:江南地区小城镇形成发展的历史地理基础,《南京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9 张华:明代太湖流域专业市镇兴起的原因及其作用,《南京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10 张家炎:明清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两湖平原农村经济结构演变探异,《中国农史》1996年第3期。
    11 蒋正华:略论明清河南集镇与江南市镇之异同,《中州学刊》1994年第3期。
    12 邓玉娜:清代河南集镇的发展特征,《陕西师大学报》2005年第4期。
    1 杜瑜:汉唐河西城市初探,《历史地理》(第7辑),1990年6月。
    2 陈代光:秦汉时代岭南地区城镇历史地理研究,《暨南学报》1991年第3期。
    3 焦书乾:论我国中南、西南民族地区城市的历史演变,《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第3期。
    4 石培基等:历史时期西北城市发展简论,《人文地理》2000年第3期。
    5 李令福:北宋关中小城镇的发展及其类型与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1期。
    6 雍际春、吴宏岐:宋金元时期陇西、青东黄土高原地区城镇的发展,《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4)。
    7 毛双民:2004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第1期。
    8 张南等:安徽汉代城市功能初探,《安徽史学》1991年第4期。
    9 顾朝林:山东烟台地区城镇历史发展研究,《历史地理》(第7辑),1990年6月。
    10 段渝:秦汉时代的四川开发与城市体系,《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6期。
    11 周长山:河北地区汉代城市的历史考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2辑。
    12 牛润珍:3—6世纪海河流域城镇布局的考察,《许昌师专学报》1991年第2期。
    13 李孝聪:唐宋运河城市城址选择和形态的研究,《环境变迁研究》1993年第4辑。
    14 华林甫:1993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况,《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年第10期。
    15 李孝聪:中国封建社会城市城址选择与城市形态的演化,《九州》创刊号,1997年。
    1 邹逸麟、王振忠:清代三大政与苏北城镇的盛衰变迁,《庆祝王钟翰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
    2 王振忠:明清时期两淮盐业盛衰与苏北城镇的变迁,《历史地理》(第12辑),1995年3月
    3 王振忠:明清两淮盐商与扬州城市的地域结构,历史地理》(第10辑),1992年7月。
    4 王振忠:两淮盐业与明清扬州城市文化,《盐业史研究》1995年第3期
    5 史念海:中国古都概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
    6 华林甫:1990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况,《中国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11期。
    7 王妙发,郁越租:关于“都市(城市)”概念的地理学定义考察,《历史地理》(第10辑),1992年7月。
    8 山东大学2005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历史学分论坛报告。
    9 刘景纯:《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城镇地理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1 辛德勇:《隋唐两京丛考》,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10月。
    2 辛德勇:唐长安城坊建置从考,《文史》第37期,1993年,第93—112页。
    3 孔庆赞:北宋东京四城制及其对金中都的影响,《历史研究》1991年第6期。
    4 景爱:《金上京》,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10月。
    5 吴奈夫:春秋吴都研究的若干问题,《苏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6 华林甫:1992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况,《中国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10期。
    7 要子瑾:魏都平城遗址试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3辑。
    8 刘菊湘:兴庆府的规模与“人形”布局,《宁夏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9 陈代光:试论广州城市的形成,《暨南学报》1990年第3期
    10 杜瑜:上海港孕育轨迹,《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1期。
    11 华林甫:1996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况,《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年第9期。
    12 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 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5月。
    2 (美)施坚雅,王旭译:《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2月。
    3 韩大成:《明代城市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1年9月。
    4 戴均良主编:《中国城市发展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5 宁越敏等:《中国城市发展史》,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6 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
    7 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
    8 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6月。
    9 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版)1982年版。
    10 董鉴泓:《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 吴庆洲:《国古代城市防洪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
    12 贺业矩:《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版。
    13 隗瀛涛:《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
    14 庄林德和张京样:《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15 何一民:《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16 张驭寰:《中国城池史》,天津在在: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5月。
    17 李孝聪、武弘麟:《应用彩红外航片研究城市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学报》(历史地理学专刊),1992年。
    18 侯仁之:再论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学报》1992年历史地理学专刊。
    1 华林甫:1990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况,《中国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11期;1991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11期;1992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10期;1993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年第10期;1994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11期;1995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年第8期;1996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年第9期;1998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11期。二十世纪正史地理志研究述评,《中国地方志》2006年第2期;
    2 葛剑雄、华林甫: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2002。
    3 毛双民:2001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况;2002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况;2004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况,《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第1期;2005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况,《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第12期。
    4 辛德勇、华林甫:1997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年第7期。
    5 卫家雄:1999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9期。
    6 邱衍庆:《明清佛山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华南理工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5页。
    1 李孝聪:论唐代后期华北三个区域中心城市的形成,《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2期。
    2 赵荣:关中中心聚落地域结构的形成与演变,《人文地理》1995年第1期。
    3 龚胜生:两湖平原城镇发展的空间过程,《地理学报》1996年第6期。
    4 王社教:辽宋金元时期山西地区城镇体系和规模演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5 朱士光:汉唐长安城兴衰对黄土高原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载《陕西师大学报》1998年第1期。
    6 朱士光:论中华文化传承与地理环境变迁之关系——兼论21世纪的历史地理学,《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济南:齐鲁出版社,2001年,第10~20页。
    7 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四论》,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1 曾艳红:鸦片战争以来武汉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武汉大学2002年博士学位论文,106页。
    2 马正林:从历史上的西安咸阳政区划分看两市合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第5期。
    3 葛剑雄:从历史地理看西北城市化之路,《历史地理》第20辑,2004年。
    4 马正林:由历史上西安城的供水探讨今后解决水源的根本途径,《陕西师大学报》(社),1981年4期。
    5 王妙发:论长江流域早期都市,《历史地理》1998年第14辑。
    6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面向21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济南:齐鲁出版社2001年。
    7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面向21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济南:齐鲁出版社2001年。
    8 李孝聪:迈向21世纪数字化时代的中国历史地理学,《面向21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济南:齐鲁出版社2001年。
    1 王鹤鸣:《安徽近代经济探讨(1840-1949)》,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
    2 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
    1 程必定:《安徽近代经济史》,合肥:黄山书社出版发行,1989年。
    2 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3 张南等:安徽汉代城市功能初探,《安徽史学》1991年第4期。
    4 宋代淮南地区城镇的发展与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4辑,1997年。
    5 王振忠:《徽州社会文化史探微:新发现的16—20世纪民间档案文书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
    6 张仲一等:《徽州明代住宅》,北京:建筑工程出版社,1957。
    7 章征科:《从旧埠到新城:20世纪芜湖城市发展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
    8 朱庆葆:《传统城市的近代命运:清末民韧安庆城市近代化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9 笪厥来:安徽城市地理考,《江淮论坛》,1980年第2期。
    10 唐晓峰:芜湖的聚落起源、城市发展及其规律的探讨,《安徽师大学》1980年2期。
    11 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版)1982年,第247页
    12 谢闺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3 曹洪涛、刘金声:《中国近现代城市的发展》,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
    14 蚌埠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蚌埠市城市建设志》1992年版。
    15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
    1 蚌埠一市三县四区的的行政区划格局,形成于1983年7月1日。
    1 蚌埠市志资料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印:《蚌埠市志资料》(第二辑),第69页。
    2 《尚书·禹贡》。
    3 《光绪凤阳府志》卷三沿革,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4 政协蚌埠市委员会、蚌埠市志编纂委员会编辑组:《蚌埠古今》(第一辑)1982年,第195页~196页。
    5 杨信之等:《蚌埠市志资料》(第三辑),蚌埠地方志办公室.第70~71页。
    6 冯煦、魏家骅:《光绪凤阳府志》卷三沿革,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7 《史记·夏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1 冯煦、魏家骅:《凤阳府志》(清光绪)卷三沿革,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2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一南直三。
    3 《元史·地理志》卷58~63。
    4 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关于安徽省蚌埠市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的论证报告》(2003年)。
    5 李国祥等:《明实录类纂》(安徽史料卷),武汉:武汉出版社出版1994年版,第438页。
    6 《清史稿·地理志》卷五十九志三十四地理六安徽:“清初废临淮县入凤阳”。
    7 《明史·地理志》卷十一地理一记载:凤阳是明朝“中部”,特设“中都留守司”,辖凤阳卫、皇陵卫、长淮卫等八卫。与洪塘千户所,归中军都督府统率。明朝以重兵守卫凤阳。
    8 光绪《凤阳府志》卷十建置考(集镇),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03页。
    1 (清)黄之隽等编纂:《江南通志》,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四库全书本,1983年版。
    2 (明)袁文新:《凤阳新书》卷三。
    3 《凤阳府志》卷十建置(桥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16页。
    4 (清)冯煦主修;陈师礼总纂:《皖政辑要》度支科·关枕·凤阳关。
    5 朱批奏折(关税),乾隆二年十月十二日安徽巡抚孙国玺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6 安徽省地方志编委会编:《皖志述略》,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1983年版。
    7 冯淮南整理:米坊街与盐粮业,《蚌埠工商史料文史资料选辑》(总第9辑),第227页。
    1 光绪《凤阳府志》卷十建置考(集镇),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03页。
    2 冯淮南整理:米坊街与盐粮业,《蚌埠工商史料文史资料选辑》(总第9辑),第227页。
    3 《蚌埠市政筹备报告》,蚌埠市镇筹备处编印,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第1页。
    1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一地理),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1 《管子·乘马》转引自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2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一地理),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3 水利部治淮委员会:《淮河水利简史》,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年版,第338—372页。
    4 政协蚌埠市委员会、蚌埠市志编纂委员会编辑组:《蚌埠古今》(第一辑)1982年版,第195页。
    5 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史志丛书—皖志综述》,第50页~51页。
    6 注:公厘即毫米。
    7 胡焕庸:《淮河的改造》,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4年版,第24页。
    1 金权等:《安徽淮北平原第四系》,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2 冯煦、魏家骅:《凤阳府志》(清光绪二十三年修)卷十(下),台湾成文出版社1985年影印。
    3 程必定、汪贵胜、许祖范编著:《安徽近代经济史》,合肥:黄山书社出版1986年版,第4页。
    1 周怀宇:论隋唐开发淮河流域交通的国策,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9月,第18~19页。
    1 马千里:《中国铁路建筑编年简史(1881-1981)》,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3年版,第23页。
    2 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集“五,铁路,表1”。
    3 肯德:《中国铁路发展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版,第7页。
    4 注:容闳(1829—1912),广东香山(今中山)人。1847—1854年留学美国,毕业于耶鲁大学,侨居美国。年,曾几次回国宣传欧美新式企业,先向大平天国洪仁轩建议举办工矿事业,设立银行.后又向清政府洋务派建议设立机器制造局,订购外洋机器。1872年奉清政府命率幼童120人赴美留学。1896—1898年经常 住在北京,先后向清政府建议开办国家银行,修建津镇铁路等。与康有为、梁启超时相往来。变法失败后,南下上海,旋去美不返。著有《西学东渐记》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在1913年出版。
    1 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1876—1949》,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年版,第129页。
    2 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1876—1949》,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年版,第132页。
    3 许景澄、张翼奏订津镇铁路英德两国银行借款合同折,光绪二十五年四月十三日,《清季外交史料》,卷138,页29—30.德使海靖致总署照会.光绪二十五年三月十八日,《清总理衙门档案》。
    4 津浦铁路沿革纪实·淮河建桥,《铁路月刊—津浦》第3卷第2期(1933年2月)。
    5 夏侯叙五:淮河老铁路大桥建造史活,《治淮》2000.5,第47页。
    6 《东方杂志》第8卷,第7号。
    1 注:民国7年改为华昌街。
    2 注:民国5年改为二马路。
    3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六商贸),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423页。
    4 《东方杂志》第11卷第2号。
    5 《税务月刊》民国4年3月,第二卷14号,第24~26页。
    6 《皖北时报》1937年“蚌埠社会之回顾”八十三。
    7 注:以面粉厂起沿淮河直到铁桥的一条街,现已无存。
    8 《中国近代煤矿史》编写组,《中国近代煤矿史》,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0年版,第416页。
    9 《皖北时报》1937年“蚌埠社会之回顾”.三十一。
    10 《皖北时报》1937年“蚌埠社会之回顾”.四。
    1 《申报》,1920年5月29日。
    2 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48页。
    3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研究所编:《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0页、142页。
    4 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第496页。
    5 《蚌埠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政协蚌埠市委员会文史办公室编1984年版,第166页~167页。
    6 《蚌埠市政筹备报告》,蚌埠市镇筹备处编印,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第1页。
    7 李国祁:由苏浙两湖四川及粤七省都市人口状态论清末民初我国南方诸省都市化现象,《中央研究院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1981年10月。
    8 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第516页。
    1 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第516页。
    2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大事记》,第70页。
    3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交通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年6月版,第269页。
    1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五),南京:江苏古籍出版1994版,第894~905页。
    2 张静江先生文集,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2年版,第135页。
    3 1934年10月15日呈国民政府文,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建设委员会档案,23-03-28.。
    4 申报.1936年6月3日。
    5 简怀庆:淮南铁路史话,《蚌埠工商史料文史资料选辑》(总第9辑),第165页~第166页。
    6 陈真:《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三辑),第1032页~1033页。
    7 吴世汉:《日本对华煤铁资源之侵略》,中国文化服务社1941年版。
    1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煤炭工业》,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年版,第207页。
    2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七·交通邮电),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510页。
    3 蚌埠公路管理局公路史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公路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第126页。
    4 淮河水利总局编,《淮讯》第15期,1947年11月。
    5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简史》编写组:《淮河水利简史》,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第318页。
    6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简史》编写组:《淮河水利简史》,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第320页。
    1 《安徽文史资料选辑》(第14辑)合肥:安徽省出版局,1983年内部发行,第39页。
    2 注:民国20年淮河大水,加之美国大批救灾物资包括面粉涌进中国市场,信丰面粉厂受到冲击,工厂租赁给他人经营,更名为兴记面粉厂。
    3 《蚌埠文史资料选辑》(总第十三辑),蚌埠市政协文史资枓研究委员会编,第97页。
    1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六·商贸),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411页。
    2 《大中国报》,民国35年9月3日。
    3 日本对华煤炭资源之侵略,中国文化服务社1941年。
    4 《蚌埠文史资料选辑》(总第五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年,100页~101页。
    5 安徽北部经济事情,中支建设资料整备委员会昭和十五年,1940年。
    6 《蚌埠新报》1940年8月28日。
    7 《安徽日报》民国31年(1942年)10月20日。
    1 《蚌埠工商史料文史资料选辑》(总第九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20页。
    2 《安徽建设》第19、20号合刊,1930年,第12页。
    1 蚌埠市政筹备处编印:《蚌埠市政筹备工作报告》,中华民国35年(1946年)12月。
    2 蚌埠市政筹备处编印:《蚌埠市政筹备工作报告》,中华民国35年(1946年)12月,蚌埠档案馆存件。
    3 蚌埠市政筹备处编印:《蚌埠市政筹备工作报告》,中华民国35年(1946年)12月,蚌埠档案馆存件。
    4 蚌埠市政筹备处编印:《蚌埠市政筹备工作报告》,中华民国35年(1946年)12月,蚌埠档案馆存件。
    5 安徽省临时参议会第二届第四次大会决议案(第二案),民国35年,安徽省档案馆存件。
    6 蚌埠市政筹备处编印:《蚌埠市政筹备工作计划》,中华民国35年(1946年)1月,蚌埠档案馆存件。
    7 安徽省临时参议会第二届第四次大会决议案(第二案),民国35年,安徽省档案馆存件。
    8 蚌埠市政筹备处编印:《蚌埠市政筹备工作报告》,中华民国35年(1945年)12月,蚌埠档案馆存件。
    9 安徽省临时参议会第二届第四次大会决议案(第二案),民国35年,安徽省档案馆存件。
    1 津浦铁路沿革纪实·淮河建桥,《铁路月刊—津浦》第3卷第2期(1933年2月)。
    2 夏侯叙五:淮河老铁路大桥建造史话,《治淮》2000.5,第47页。
    3 光绪《凤阳县志》卷三,典地志,市集。
    4 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第495页。
    1 《皖北日报》,民国25年6月14日。
    2 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第498页,图5—2—3。
    3 政协蚌埠市委员会、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古今》(第一辑),第37页。
    4 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1847—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98页。
    1 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 (1847—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94页。
    2 聂宝璋、朱荫贵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二辑)(1895——1927)》下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版,第1411页。
    1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七交通邮电),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520页.
    2 聂宝璋、朱荫贵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下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版,第1285页。
    3 王传厚整理:倪嗣冲征安徽的罪恶统治,《安徽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上册),第11~12页。
    4 蚌埠运商请核减车价,申报,民国20年5月26日。
    5 《明史.河渠志二》。
    6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简史》编写组:《淮河水利简史》,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年版,第317页。
    7 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1847—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90页。
    8 密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1847—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98页。
    1 蚌埠港务局管理处:《蚌埠港口史》(油印本)1983年,第13页。
    2 注:京汉铁路始建于1902年4月,陇海铁路的开封至徐州段1915年完工,徐州至大浦段1925年建成通车;沪宁铁路始建于1905年,1908年全线通车;淮南铁路(淮南至合肥段)建于1934年2月,同年5月竣工;江南铁路(京芜段)建于1934年8月,1935年5月通车。
    3 蚌埠航运管理局:《蚌埠航运志大事记》(第五稿)1986年(油印本),第1页。
    4 政协蚌埠市委员会、蚌埠市志编纂委员会编辑组:《蚌埠古今》(第一辑)1982年版,第68页。
    1 《交通史航政编》,第四册第1641页,转引自聂宝璋、朱荫贵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二辑)(1895——1927)下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版,第1269页。
    2 安徽省蚌埠航运管理局、安徽省淮河航运运输公司航运史志编纂办公室:《安徽省淮河轮船运输史》(油印本)1985年,第1页。
    3 蚌埠港务局管理处:《蚌埠港口史(油印本)》1983年,第14页。
    1 傅华昌:蚌埠的商业和商会,《安徽文史资料》第28辑 《江淮工商》,第42页。
    2 蚌埠公路管理局公路史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公路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第124页。
    3 《安徽政务月刊》,安徽省政府秘书处办公室印,1935年第6期,第31页。
    4 《安徽政务月刊》,安徽省政府秘书处办公室印,1935年第6期,第29页。
    5 蚌埠公路管理局公路史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公路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 蚌埠盐斤畅销之近况,《盐务汇刊》(30期),1933年11月。
    2 《皖北时报》1937年“蚌埠社会之回顾”,八十三。
    3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六商贸),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412页。
    4 冯和法:论中国国内贸易,《国际贸易导报》第5卷第8号,1933年8月。
    1 1925年3月的《总商会月报》第5卷第3号。
    2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六商贸),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425页。
    3 陈伯庄:《小麦及面粉》 1936年版,第40页。
    4 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823页。
    5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研究所编:《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0页、142页。
    6 五洋:煤油、蜡烛、火柴、卷烟、布匹。
    7 蚌埠外贸志编志组:《蚌埠外贸志(初稿)》,第2页。
    1 傅华昌:蚌埠的商业和商会,《安徽文史资料》第28辑《江淮工商》,第42页。
    2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研究所编:《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6页、139页、454页、455页。
    3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研究所编:《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1页。
    4 程必定、汪贵胜、许祖范编著:《安徽近代经济史》,合肥:黄山书社出版1986年版,第191页。
    5 《蚌埠市政筹备报告》,蚌埠市镇筹备处编印,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第1页。
    6 安徽各市镇之工商现状,《.安徽建设月刊》第三卷,第二号,1937,第31页~36页。
    7 徐学林:《安徽城市》,北京: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6年版,第119页。
    1 《蚌埠市政筹备报告》,蚌埠市镇筹备处编印.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第1页。
    2 政协蚌埠市委员会、蚌埠市志编纂委员会编辑组:《蚌埠古今》(第一辑)1982年版,第5页~8页。
    3 胡家善:《蚌埠市场大观》,蚌埠地方志办公室1986年版,第6~9页。
    4 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军事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第30页。
    1 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军事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第256~345页。
    2 《东方杂志》第14卷,第7页。
    3 《天津海关十年报告》,《天津历史资料》第5期。
    4 《中华民国十三年南京口华洋贸易情形略论》,《民国十三年海关贸易册》。
    5 上海经济研究所:《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22页。
    6 《大公报》1930年11月6日。
    7 陈晖:中国铁路的过去与今后,《东方杂志》第32卷第17号,1935年9月1日。
    1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研究所编:《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5页~136页。
    2 淮河水利委员会编:《中国江河防洪丛书:淮河卷》,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5年版,第65页。
    3 王祖烈:《淮河流域治理综述》,水电部治淮委员会淮河志编纂办公室1987年印,第188页。
    4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简史》编写组:《淮河水利简史》,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年版,第7~9页。
    1 《申报》1921年7月12日载。
    2 《大公报》1931年7月15日~7月16日。
    3 安徽地方志办公室:《安徽水灾备忘录》,合肥:黄山书社,1991年版,第46页。
    1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志编纂委员会:《淮河综述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7页。
    1 胡焕庸:《淮河》,北京:开明书店1952年3月版。
    1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五卷,第885页。
    2 《皖北时报》1937年,“蚌埠社会之回顾”。
    3 《东方杂志》第16卷第5号,第231页。
    1 《申报》民国8年4月17日.安徽蚌埠大火记详。
    2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十八公安),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913页。
    3 胡家善:《蚌埠市场大观》,蚌埠地方志办公室1986年版,第7页。
    4 于希贤:贵在翔实的资料性著述——读《蚌埠市志》,蚌埠市志评论文集,第42页。
    1 《交通轴沿线的城镇发展与形态演变》同济大学2002硕士论文。
    2 隗瀛涛:《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42页。
    1 隗瀛涛:《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41页。
    1 大众科技报,2007年3月15日。
    2 政协蚌埠市委员会、蚌埠市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古今(第一辑),1982年,第51页。
    3 蚌埠市195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蚌埠市政府档案,全宗号50号,目录号1号,年度51,案卷1卷。
    1 蚌埠政府档案,全宗号50号,目录号1号,年度56,案卷4卷。
    2 蚌埠市政府档案全宗号50号,目录号1号,年度59,案卷1卷。
    3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七·交通邮电),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309页。
    1 蚌埠市统计局编:蚌埠市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3。
    2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三·城建),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202页。
    1 蚌埠市统计局编:蚌埠市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3。
    2 蚌埠日报:2007年1月26日。
    3 蚌埠市政府档案全宗号50号,目录号1号,年度1960,案卷3卷。
    1 蚌埠市统计局编:蚌埠市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3。
    2 解放九年来的工作总结及1958年工作任务,蚌埠市政府档案全宗号50号,目录号1号,年度1957,案卷1卷。
    1 蚌埠市解放初期人口工商业情况,蚌埠市政府档案全宗号50号,目录号1号,年度1949,案卷10卷。
    2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四·工业),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241~250页。
    1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四工业),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241~250页。
    2 蚌埠市统计局编:蚌埠市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3。
    3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六商贸),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410~425页。
    1 解放九年来的工作总结及1958年工作任务,蚌埠市政府档案全宗号50号,目录号1号,年度1957,案卷1卷。
    2 蚌埠市统计局编:蚌埠市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3。
    3 郭学东:皖北商埠转向工业城市的成就与前景,《财贸研究》,2000(6),第16页。
    1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总述》,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2 中国行政区划中心:关于安徽省蚌埠市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的论证报告,2003年。
    3 注:详见本文第二章表2-1。
    4 徐学林:《安徽城市》北京: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9年版,第21页。
    1 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第595页。
    1 1949年设淮南矿区,由皖北行署直辖:1951年改设淮南市,为皖北行署辖市;1952年淮南市由安徽省直辖。
    2 1958年5月,淮北煤矿筹备处成立;1960年4月,建立濉溪市:1971年4月,更为淮北市。
    3 1949年设阜阳专区,属皖北行署区;1970年阜阳专区改称阜阳地区,地区驻阜阳县;1975年由阜阳县析置阜阳市,属阜阳地区领导,地区驻阜阳市。
    4 1949年设宿县专区,1952年宿县专区属安徽省领导:宿县专署驻宿城市。1953年撤销宿城市,并入宿县:1970年宿县专区改称宿县地区,地区驻宿县;1979年设立宿州市,属宿县地区领导。
    5 1949年设六安专区,属皖北行署区;970年六安专区改称六安地区,地区驻六安县;1978年由六安县城关镇设置六安市,属六安地区领导,地区驻六安市。
    6 1949年设滁县专区,属皖北行署区,滁县专署驻滁县;1952年滁县专区属安徽省领导;1970年滁县专区改称滁县地区,地区驻滁县。
    1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交通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0页~41页。
    2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七·交通邮电),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520~523页。
    1 皖北区各专区供水灾害情况统计表,蚌埠市政府档案全宗号22号,目录号11号,年度51,案卷8卷。
    2 防汛报告总结:小蚌埠灾区调查,蚌埠市政府档案全宗号22号,目录号11号,年度54,第22、26卷。
    3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蚌埠市城市防洪。
    4 胡焕庸:《淮河》,北京:开明书店1952年3月版,第76页。
    1 蚌埠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编,《蚌埠市城市建设志》1992年12月,第716页。
    2 蚌埠治淮工作总结,蚌埠档案,全宗号22号,目录号11号,51年度,第9卷。
    1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六·商贸),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436-439页。
    2 王现军、朱忠玉:烟草布局的影响因素,《地域研究与开发》1995第2期,第14页~第18页。
    3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烟草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0页~41页。
    4 刘学海:蚌埠烟草业及东海烟厂的发展,《安徽文史资料选辑》(第14辑),第42页。
    5 注:美国香烟公司与英国帝国香烟公司合组,总部设于伦敦,中国总部设在香港。
    1 郭学东:皖北商埠转向工业城市的成就与前景,《财贸研究》,2000(6),第16~18页。
    1 范瑛:试论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天府新论》2001年第3期,第78页。
    2 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0版,113页。
    3 《皖北时报》1937年“蚌埠社会之回顾”.八十三。
    4 《蚌埠航运史资料》(油印本),第9页。
    5 董鉴鸿:《中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版),第247页。
    1 冯淮南整理:米坊街与盐粮业,《蚌埠工商史料文史资料选辑》(总第9辑),第233页。
    2 蚌埠港务局管理处:《蚌埠港口史》(油印本)1983年,第8页~第9页。
    3 胡荣铨:《中国的煤矿》,第七章《安徽省之煤矿》,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86页。
    4 《中国省地方银行概况》1947年版。
    5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煤炭工业,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年版,第22页。
    1 《皖北时报》1937年“蚌埠社会之回顾”.三十一。
    2 根据《蚌埠市街图》(1949年)改绘。
    1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概述,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10月版,第3页。
    1 《蚌埠工商史料文史资料选辑》(总第九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29页。
    2 安徽蚌埠大火记详,《申报》,民国8年4月17日。
    3 根据1949年《蚌埠街市图》改绘。
    4 安徽各市镇之工商现状,《安徽建设月刊》第三卷,第二号,1937,第31页~36页。
    1 胡家善:《蚌埠市场大观》,蚌埠地方志办公室1986年版,第17页。
    2 《皖北日报》,1932年4月25日。
    3 王培树:华盛街拾遗,《蚌埠文史资料选辑》(总第十三辑),蚌埠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4 注:中兴街监狱上世纪20年代,今凤阳路口至淮河路口,称水果街;淮河路口至南山路口,称篾匠街。后二路并称中兴街。1966年9月,该街改称支农街,1982年复称中兴街。
    5 周耀芳整理:篾匠街,《蚌埠工商史料文史资料选辑》(总第九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20~225页。
    6 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0版,144页。
    1 袁怀仁:商业中心华盛街,《蚌埠工商史料文史资料选辑》(总第九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15页。
    2 冯淮南整理:米坊街与盐粮业,《蚌埠工商史料文史资料选辑》(总第九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1页。
    1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六商贸),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427页。
    2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粮食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
    3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烟草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26页。
    1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六商贸),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430页~第435页。
    2 王树培:解放前蚌埠杂货业的兴起,《蚌埠工商史料文史资料选辑》(总第九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84页。
    3 蔡吉臣等:解放前的糖纸行业,《蚌埠工商史料文史资料选辑》(总第九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0页~144页。
    4 王树培:解放前蚌埠杂货业的兴起,《蚌埠工商史料文史资料选辑》(总第九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82页。
    1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六商贸),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449页。
    2 《皖北日报》,1932年每日商情。
    3 严凤:孙和泰酱园兴衰记,《蚌埠工商史料文史资料选辑》(总第九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4页~第45页。
    4 顾瑾:公泰酱园,蚌埠工商史料文史资料选辑(总第九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8页。
    1 方立人:王恒昌中药铺寻踪,《安徽文史资料选辑》(总第三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0页。
    1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医药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年5月。
    1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六商贸),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442页。
    2 胡荣铨:《中国的煤矿》,第七章《安徽省之煤矿》,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93页~296页。
    3 《蚌埠文史资料选辑》(总第五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0页。
    4 资料来源:全国矿业地质联合会编:《民国矿业要览》第一编,1936年版;第四次及第五次《中国矿业纪要》;胡荣铨:《中国的煤矿》,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1 蚌埠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蚌埠文史资料选辑》(总第七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1页。
    2 安徽蚌埠大火记详,《申报》民国8年4月17日。
    3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六商贸),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444页。
    1 蚌埠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蚌埠文史资料选辑》(总第七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1页~144页。
    2 《中国金融年鉴》1947年10月版。
    3 《蚌埠市档案》卷35号。
    4 《中国金融年鉴》1947年10月版。
    5 中国金融年鉴》1947年10月版。
    1 《蚌埠金融志资料》第7页。
    1 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0年版,第129页。
    2 蚌埠市二轻局编纂:《蚌埠市二轻市志资料》1983年10月。
    1 乾隆《凤阳府志》卷四。
    2 刘学海:蚌埠烟草业及东海烟厂的发展,《安徽文史资料选辑》(第14辑),第42页。
    1 李席珍、朱星伯:记英美烟公司门台子收烟场,《安徽文史资料选辑》(第14辑)《经济史料》,第113页。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员:《安徽文史资料选辑》(经济史料),安徽省出版局1983年,第38—39页。
    3 Chinese Economic Bulletin,279号,1926年6月26日,第348页。
    4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烟草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5页。
    5 皖北凤怀定三县土产烟叶概况,《农村副业》第1卷第3期,1936年6月,第36页。
    6 安徽省晒晾烟资源考察组:《安徽晒晾烟资源考察报告》,1989年。
    7 注:当时津浦铁路蚌埠南部的小站,距离蚌埠四十五里。
    8 皖北烟叶丰收,《农村副业》第1卷第6期,1936年9月,第37页。
    1 蚌埠工商史料文史资料选辑(总第九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05页。
    2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烟草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年10月,第62页。
    1 易季和:《凤阳县志略》(民周25年修)经济(工业),(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影印,第29页。
    1 杨春曦、汪智和、杨士卓著:《蚌埠文史资料选辑》(总第十辑)《杨树诚》,蚌埠:蚌埠市政协文史办公室1988年版,第30页~38页。
    1 《皖北时报》1937年“蚌埠社会之回顾”.三十九。
    1 《蚌埠文史资料选辑》(总第十三辑),蚌埠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第93页~第97页。
    2 《蚌埠工商史料文史资料选辑》(总第九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58页。
    1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四工业),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444页。
    1 王均:近代北京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历史地理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
    2 范家界等:华昌街与烟花女,《安徽文史资料》(第16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65页。
    3 蚌埠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编:《蚌埠城市建设志》,1992年,第631页。
    4 蚌埠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编:《蚌埠城市建设志》,1992年,第631页。
    5 《蚌埠城市建设志》,蚌埠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编(1992年),第631页。
    6 易季和:《凤阳县志略》(民国25年修)行政,(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影印。
    1 《蚌埠市政筹备处关于蚌埠建设的筹备报告》(民国35年),蚌埠档案馆第三卷,第168页。
    2 《皖北时报》1937年“蚌埠社会之回顾”四。
    3 民国十七年《安徽全省第一次户籍调查报告书》。
    4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二人口),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5 蚌埠市及各区人口统计报告表(民国三十六年),蚌埠档案56卷,第33页。
    6 蚌埠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委员会:蚌埠城市建设志1992年版。
    1 《安徽文史资料选辑》(总第八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2页。
    2 《申报》1916年5月12日。
    3 《皖北时报》1937年“蚌埠社会之回顾”.八十三。
    1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民族宗教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年9月,第269页。
    2 资料来源:根据《蚌埠市志》、《蚌埠工商史》、《蚌埠街市图》等整理改绘
    1 《中国伊斯兰教是参考资料选编(宣统三年~民国38年)》: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版。
    1 李凤山:山东、江苏的旅蚌同乡会及其它,《安徽文史资料》(第十六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微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第126页。
    2 皖北日报,民国29年1月11日。
    3 河北同乡会历史悠久,蚌埠新报,民国29年(1940年)1月9号
    1 《城市研究(第一辑)》,第79页。
    1 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南京:江苏省科技出版社 1990版,第210页。
    1 许学强、朱剑如:现代城市地理学,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 1988年版,第150~151页
    1 杨荣南、张雪莲: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第16卷第2期,1997年6月,第1页。
    1 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南京:江苏省科技出版社1990版, 第215页。
    2 董鉴泓主编:《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89年版,第246页。
    1 官颖:《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形态》,南京大学2000年硕士论文,
    1 注:该路于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35年(1946年)4月新辟。
    2 注:建于民国时期上世纪20年代,今朝阳路。
    3 注:今红旗二路。
    4 注:1952年11月建南岗工人宿舍时新辟,今涂山路。
    5 注:民国元年,今火车站至凤阳路口。称车站后街。1955年改称交通路。
    6 注:民国时期的纬六路,1951年后改为纬四路。
    7 蚌埠市政府档案全宗号22号,目录号11号,年度53,案卷11卷。
    1 三年来的市政建设总结,蚌埠市政府档案全宗号50号,目录号1号,年度52,案卷16卷。
    2 《蚌埠市城市建设规划的材料》,蚌埠市委规划委员会办公室,1956年3月18日。
    3 《蚌埠市城市建设规划的材料》,蚌埠市委规划委员会办公室,1956年3月18日。
    4 蚌埠市政府档案全宗号22号,目录号11号,年度56,案卷19卷。
    5 注:该路于1959年开辟,1966曾更名为大寨路,1982年,道路更名为长征路。
    6 注:始建于1956年,后称为解放四路,今解放路。
    1 蚌埠档案第158号,蚌埠市总体规划,蚌埠市城建局。
    2 注:建于上世纪30年代,1951年延伸后,仍称三马路,1955年改称治淮路。
    3 蚌埠市政府档案全宗号22号,目录号11号,年度1957,案卷17卷;年度1956,案卷4卷。
    4 《1956~1967年蚌埠市城市建设规划草案》,中共蚌埠市委规划委员会办公室,1956年4月20日。
    1 建设局1963年工作总结,蚌埠市政府档案全宗号22号,目录号11号,年度1963,案卷5卷
    1 赵蔚,赵民:从居住区规划到杜区规划,城市规划汇刊,2002(6):第68~71页。
    2 叶迎君:面向新世纪的居住区规划趋势分析,城市研究,2000(4):第57~60页。
    3 靳美娟:兰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4 治淮委员会建设居民居住图,蚌埠市政府档案全宗号50号,目录号1号,年度1954,案卷12卷。
    5 黄吉乔.上海市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结构的演变,《城市问题》2001,(4):第30~34页。
    1 蚌埠市政府档案全宗号22号,目录号11号,年度1954,第9卷。
    2 蚌埠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委员会编纂:《蚌埠市城市建设志》1992年12月,第633页。
    3 叶迎君:居住空间分异初探,《规划师》2001年第3期第17卷:第94~97页。
    1 魏立华,闫小培:1949~1987年(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的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研究——以广州市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06,13(2):第13~19页。
    2 兰州城区空间结构研究,兰州大学硕士论丈。
    3 魏立华,闫小培:1949~1987年(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的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研究——以广州市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06,13(2):第13~19页。
    4 兰州城区空间结构研究,兰州大学硕士论文。
    5 张文忠:城市居民住宅区位选择的因子分析,《地理科学进展》,2001,9(3):第268~275页。
    6 赵蔚、赵民: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城市规划汇刊》,2002(6):第68~71页。
    1 民国时期的中山区,1949年成立中山区公所。1951年8月改称中市区。
    2 注:民国5年,今火车站至升平街口段,称大马路。民国7年,升平街口至朝阳路口段,称经一路。1956 年,解放二路口至升平街口段,称淮河路。1966年9月,解放二路口至朝阳路口,统称淮河路。
    1 蚌埠档案,全宗号22号,目录号11,年度1952,第9卷。
    2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六商贸,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429~436页。
    3 注:1979年改称蚌埠市小商品批发商店。
    1 胡家善:《蚌埠市场大观》,蚌埠地方志办公室1986年版,第167页。
    2 注:民国6年,淮河路口向南至五岔路口,称米坊街。1952年属青年街。
    3 1952年为南岗一路,1966年后改称红旗一路。
    4 《蚌埠市工商行政管理志》,合肥:黄山书社1994年12月,第44~45页。
    5 陆大道:中国工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 彭秀涛等:“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区规划布局回顾,《四川建筑》第26卷,2006年9月,第44~46页。
    2 《1956~1967年蚌埠市城市建设规划草案》,中共蚌埠市委规划委员会办公室,1956年4月20日。
    3 《蚌埠市西郊工业区调整规划》同济大学规划专业毕业班师生编制,1965年。
    4 蚌埠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蚌埠市城市建设志》,1992年12月,第113页。
    5 蚌埠城乡建设档案1959年,卷2。
    1 彭秀涛等:“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区规划布局剐顾,《四川建筑》第26卷,2006年9月,第45页。
    2 《蚌埠市两郊工业区调整规划》同济大学规划专业毕业班师生编制,1965年。
    3 《蚌埠市东郊工业区规划方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规划院,1959年1月。
    1 彭秀涛:中国现代新兴工业城市规划的历史研究,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朱英明等: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空间演化研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年第16卷第2期,第12~16页。
    3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三城建,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页。
    1 何流、崔功豪:包头城市空间扩展的特征与机制,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6),P56-60。
    1 民盟安徽省委会:适应我省区域经济发展调整行政区划的建议(2004年提案)。
    1 中国行政区划中心:关于安徽省蚌埠市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的论证报告,2003年。
    2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一地理(行政区划),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66页。
    3 中国行政区划中心:关于安徽省蚌埠市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的论证报告,2003年。
    1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交通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年6月版,第621页。
    2 蚌埠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蚌埠市城市建设志》,1992年12月,第40页。
    3 王庆苗等:蚌埠市淮河南岸一级阶地工程地质条件与地基处理,《治淮》2002(4):第45~47页。
    1 乐正:开埠通商与近代中国的城市化问题,《中山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第61页。
    2 章开沅、罗福惠.比较中的审势——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34页。
    3 姜益、徐精鹏:铁路对近代中国城市化的作用探析,《上海铁道大学学报》,2000年,21(7),第57页。
    4 陶炎武:试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咸宁师专学报》,1997年第17卷第4期(总第55期),第53页。
    5 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社1983年版,第21页。
    6 裴赞芬:近代河北城市化试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21(4),第106页。
    7 戴均良:中国城市化的回顾与思考,《中国方域》,1999(4),第2页。
    1 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第495页。
    2 民国十七年《安徽全省第一次户籍调查报告书》。
    3 《安徽省二十三年度年鉴》第54页。
    4 《安徽省二十三年度行政成绩报告》。
    5 蚌埠市政筹备处编印:《蚌蜱市政筹备工作报告》,中华民国35年(1946年)12月,蚌埠档案馆存件。
    6 蚌埠市政府人口统计报表(三),(民国三十六年度四月十五号),蚌埠档案存件。
    1 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48页。
    1 《安徽省二十三年度行政政绩报告》,安徽:出版者不详,1935年。
    2 佟新:《人口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7页。
    3 胡伟略《人口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8页。
    1 《安徽全省户籍第一次调查报告书》,安徽民政厅户籍登记处编辑,1929年。
    2 注:具体的人口百分比由本文作者自己核算。
    3 注:年龄中位数是指一定人口总体年龄序列的中间值。它将总人口分为两半,一半人口在年龄中位数以上,一半在年龄中位数以下。年龄中位数计算相对简便,也较正确,所以也用作分析人口年龄结构的一个常用指标。年龄中何数=中位数组的年龄下限值+{[(人口总数)/2-中位数组之前各组人数累计]÷中位数组的人口数)×组距。
    1 以下四表的数据资料来源: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资料(民国二十五年)。
    1 任银睦:《青岛城市现代化研究(1898~1822)》,南京大学1999年博士论文,第85页~第94页。
    2 魏津生:《现代人口学》,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2年版,第274~276页。
    3 《安徽省二十三年度行政成绩报告》。
    1 民国17年《安徽省第一次户籍调查报告书》。
    2 《安徽省概况统计》1933年。
    3 《安徽省统计年鉴》1934年。
    4 《安徽概要》1942年。
    5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人口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2页。
    1 范家界等:华昌街与烟花女,《安徽文史资料》(第16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60页。
    2 《皖北时报》民国25年。
    3 蚌埠历史档案,目录号1,案卷号73。
    4 闵学勤:《城市人的理性化与现代化一项关于城市人行为与观念变迁的实证比较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174~175页。
    5 [美]截维波普诺著:李强译:《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309页。
    6 安徽革命史资料长编,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第76~77页。
    7 《中华民国统计提要》(1935年)第277页,见王鹤呜、施立业编注:《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55页。
    1 民国34年各同业公会会员名册,蚌埠市档案馆78卷。
    2 林衍绎:《蚌埠市志》评萃指照,《蚌埠市志评论文集》,第48页。
    1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七交通邮电),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596页。
    2 任银睦:《青岛城市现代化研究(1898~1822)》,南京大学1999年博士论文,第85页~第94页。
    1 [美]施坚雅著:王文源译:《十九世纪中国的地区城市化》,[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等译:《中华帝国晚期城市》,第268页。
    2 注:关于津浦铁路与淮南铁路的货物运输在第二章已有论述,在这里不再赘言。
    3 《神州日报》1910年12月4日。
    4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七交通邮电),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497页。
    5 蚌埠航运管理局:《蚌埠航运志大事记》(第五稿)1986年(油印本),第1页。
    1 《安徽建设月刊》第三卷第二号,第33页。
    2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七交通邮电),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520~521页。
    3 《安徽建设》道路号,1929第4期,第10页。
    4 《安徽建设月刊》,第三卷第四号,1931年。
    5 《蚌埠新报》民国29年2月26日。
    6 蚌埠公路管理局公路史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公路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26页。
    7 安徽通志馆:《安徽通志.交通稿考》,1934年。
    8 易季和:《凤阳县志略》(民国25年修)卷六交通(邮政),(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影印,第27页。
    1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七交通邮电),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533页。
    2 易季和:《凤阳县志略》(民国25年修)卷六交通(电政),(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影印,第27页。
    3 《安徽建设月刊》第三卷第四号,第32~34页。
    4 《安徽建设月刊》第三卷第四号,第32~34页。
    5 易季和:《凤阳县志略》(民国25年修)卷六交通(电政),(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影印,第28页。
    6 《蚌埠邮电志》第10页。
    7 俞鹏飞:十年来的中国电信事业,《十年来的中国》,第385页。
    8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七交通邮电),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533页。
    1 彭泽宜主编:《中国社会经济变迁》,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0年版,第312页。
    2 沈世培:试论近代安徽江淮地区集市贸易的变迁,《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4卷第4期,第15页。
    1 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48页。
    2 胡家善:《蚌埠市场大观》,蚌埠地方志办公室1986年版,第6~9页。
    3 注:1912年已经购地兴建。
    4 中国人民银行蚌埠分行:《蚌埠市金融志(1912~1987)》,1988年12月,第1页。
    5 《安徽日报》民国32年6月1日。
    6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六商贸),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411页。
    7 中国人民银行蚌埠分行:《蚌埠市金融志(1912~1987)》,1988年12月,第1页。
    1 郑也夫:《城市社会学》,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页。
    2 冯淮南:蚌埠风俗的变迁,《安徽文史资料选辑(总第八辑)》,第160页。
    3 冯淮南:蚌埠风俗的变迁,《安徽文史资料选辑(总第八辑)》,第159~160页。
    1 陶炎武:试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咸宁师专学报》,1997年第17卷第4期(总第55期),第57页。
    2 许百揆:蚌埠19年度建设方案,《安徽建设月刊》,第十九、二十号合刊,民国十九年七、八月份,第12~19页。
    1 许百揆:蚌埠19年度建设方案,《安徽建设月刊》,第十九、二十号合刊,民国十九年七、八月份,第12~19页。
    2 罗玲:近代南京城市建设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35页。
    1 罗玲:近代南京城市建设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35页。
    2 许百揆:蚌埠19年度建设方案,《安徽建设月刊》,第十九、二十号合刊,民国十九年七、八月份,第12~19页。
    1 《皖北时报》民国24年10月1日。
    2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二十四医疗卫生),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1115~1117页。
    1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三城建),北京:方志出版社 1995年版,第142页。
    2 《蚌埠档案》第35卷。
    3 《蚌埠档案》,全总号1,目录号2,第67卷。
    4 蚌埠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委员会,《蚌埠市城市建设志》1992年版,第173页。
    5 根据《蚌埠城市建设志》、《蚌埠市志》《蚌埠市区图》(1949,1915,1934,1987年)整理。
    1 《蚌埠时报》1937年“蚌埠社会之回顾”三十。
    2 蚌埠公路管理局公路史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公路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4~47负。
    3 《安徽建设》第14号,第17~18页。
    1 《蚌埠工商史料文史资料选辑》(总第九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22页。
    2 《安徽建设》第14号,第17~18页。
    3 中等电厂建设之纲要,《电业季刊》,1930年。
    4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三城建),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156页~157页。
    5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电力工业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页。
    6 全国复原电厂一览表,1946年。
    7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三城建),北京:方志出版社 1995年版,第156页~157页。
    1 中等电厂建设之纲要,《电业季刊》,1930年。
    1 蚌埠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委员会,《蚌埠市城市建设志》1992年版,第358页。
    2 《蚌埠市下水管道细则》蚌埠市政筹备处 1946年5月22日。
    3 蚌埠市政筹备处编印:《蚌埠市政筹备工作计划》,中华民国35年(1946年)1月,蚌埠档案馆存件。
    4 [日]平田顺治:《城市》,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城市社会问题研究课题组编:《城市问题译文集》,出版者不详,1985年版,第105~106页。
    1 康少邦、张宁编译:《城市社会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94页。
    2 注:关于蚌埠的棚户区的位置发展在本文第四章已有
    1 冯淮南:蚌埠风俗的变迁,《安徽文史资料选辑(总第八辑)》,第163~164页。
    1 张百庆:中国城市早期现代化过程中的娼妓问题《史学月刊》1999年的第1期。
    2 皮明麻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68页。
    1 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第565页。
    1 1983年7月1日,原属宿县地区的怀远、固镇、五河归蚌埠领导,形成一市三县四区的行政区划。
    1 蚌埠市经济文化研究中心:蚌埠市经济述要(1949~1987)1988年。
    2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二人口),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第98~103页。
    1 1976年,美国地理学家j.l.berng首先提出了“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这一概念,他描述的是发达国家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新特点:城市社会的人口重心发生变化,城市社会的经济活动和政治影响力也由城市中心向外围地区转移。之后不少学者将“逆城市化”看成城市“空心化”。
    2 与成都市社科院副院长陈伯君谈城市化进程,《四川日报》2007年1月22日。
    1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87年).北京:中国建设出版社1987年版。
    2 王茂林:《新中国城市经济50年》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
    1 安徽省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人口志》第129页。
    2 杨海霞:安徽省城市化进程与发展对策,《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5),第440~443页。
    3 邱国盛:当代中国逆城市化研究(1949-1978),《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3期,第176页。
    1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的劳动力管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第15页。
    2 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卷二人口),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第98~103页。
    1 王丽杰:浅析河南省城市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16(14),第97页
    2 陈岩:城市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理论界》2006年10月,第47页
    1 蚌埠市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委员会:《蚌埠市城市建设志》1992年版,第717页。
    1 赵永复:《历史时期黄淮平原南部的地理环境变迁》,载《历史地理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 阚绪杭:《蚌埠双墩遗址的发掘收获》,《文物研究》第八辑,黄山书社,1993年。
    1 曹昌智:论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和区位优势,《城市发展研究》1996(5),第34~37页。
    1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沿海地区和国外发达地区有较大的梯度落差,最先活跃起来。20世纪90年代的沿江地区开放,使沿江城市牢先发展。区域经济的二次转移,导致蚌埠市区域经济中心地位二次下降
    1.民国时期蚌埠档案,蚌埠档案馆,安徽省档案馆.
    2.建国至1980年蚌埠政府档案.蚌埠档案馆.
    3.建国至1980年蚌埠城建档案.蚌埠档案馆.
    4.治淮档案.蚌埠治淮档案馆.
    5.民国时期凤阳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6.江南通志.(清)王新命,张九微纂.清康熙23年刻本.
    7.江南通志.(清)尹继善,黄之隽纂.清乾隆元年刻本.
    8.皖省志略.(清)朱云锦纂修.清道光元年刻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85年影印.
    9.安徽通志.(清)陶澎、邓延祯纂.清道光八年红格抄本.
    10.安徽通志.(清)蒋攸钻,李振庸,韩玫.清道光十年刻本.
    11.重修安徽通志.(清)沈葆桢主修.光绪四年.
    12.安徽交通志稿(外交考).1933年.(台湾)成文出版社1985年影印.
    13.安徽通志稿.安徽通志馆编纂.1934年.
    14.中都志.(明)柳瑛编纂.明嘉靖三十年补刻本.
    15.凤阳府志.(清)耿继志,汤原振编纂.康熙四十卷.
    16.凤阳府志.(清)冯煦,魏家骅编纂.光绪二十一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17.凤阳新书.(明)袁文新修,柯仲炯纂.据明天启元年(辛酉1621)刻本拍摄.
    18.风阳县志.(明)张云翔,赵学之编纂.明万历六年刻本.
    19.凤阳县志.(清)孙维龙原本,于万培纂修.清乾隆四十年刻本.
    20.凤阳县志(续志附).于卫培原本,谢永泰续修.清光绪二年刻本.
    21.风阳县志(续志附).于卫培原本,谢永泰增修.清光绪十三年刻本.
    22.凤阳县志略.(民国)易季和纂修.民国25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23.皖省志略.(清)朱云锦撰.道光四卷,附一卷.(台湾)成文出版社1985年影印.
    24.皖政辑要.(清)冯煦主修,陈师礼总纂.光绪(1909)。合肥:黄山书社,2005.
    25.安徽概揽.安徽省政府.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26.铁路公报.各铁路管理局编.
    27.铁道半月刊(1936-1937).南京:铁道部秘书厅发行.
    28.铁路杂志(1935年).中华全国铁路协会编.
    29.铁工阵线半月刊(1936-1937).南京: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编辑.
    30.交通杂志(1932年).交通杂志社编.
    31.津浦铁路月刊(1930—1935).江苏浦口:津浦铁路管理局总务处编查科.
    32.铁路协会会报.北京:北京该协会发行(1913-1928年).
    33.津浦月刊.(1928.12-1929.1).江苏浦口:中国国民党津浦铁路特刊党部筹备委员会.
    34.矿业周报(1928-1937年).南京:中华矿学社发行.
    35.盐务汇刊(1932-1937年).南京:财政部盐务署编辑股编.
    36.上海总商会月报(1921—1927年).上海:上海市商会主办.
    37.东方杂志(1938年).上海:上海东方杂志社.
    38.工商半月刊.上海:上海实业部国际贸易局(1929—1934).
    39.工商半月刊.上海:工商出版社编(1946—1947年).
    40.大公报(1902年,1925年).上海:大公报社.
    41.安徽白话报(1908年No.1-6,1909年No.1).上海:安徽白话报馆.
    42.安徽建设(1929年,1930年,1931年,1941年).安庆:安徽省政府秘书室编辑.
    43.安徽建设(1942年).立煌:安徽省政府秘书室编辑.
    44.安徽建设季刊(1932年,1933年).安庆:安徽省建设厅秘书处编辑股.
    45.安徽合作周讯(1939年).安徽建设厅合作科.
    46.安徽建设公报(1931年,1932年).安庆:安徽省建设厅主办.
    47.安徽建设月刊(1929—1931年).安徽省建设厅秘书处编译股编辑.
    48安徽政务月刊(1934.11-1937.6).安庆:安徽省政府秘书处公报室.
    49.安徽政治(1938-1948年).合肥:安徽省政府秘书处编译室.
    50.安徽半月刊(1931.1-1931.11).安庆:安徽省党务整理委员会宣传部.
    51.安徽公报(1912.8-1927.3).安庆:皖都督府编印.
    52.安徽地方政务研究周刊.(1933.12-1934.4).安徽地方政务研究会.
    53.安徽民政月刊.(1929.2-1933.12).安庆:安徽民政厅.
    54.安徽民政公报.(1932.1-1933.9).安庆:安徽省民政厅.
    55.安徽财政公报.(1930.12-1931.7).安庆:安徽省政府财政厅.
    56.中华圣公会皖赣教区月刊.(1930.3-1937.10).芜湖:安徽芜湖狮子山圣公会.
    57.安徽地方银行月刊.(1946.7-1946.11).安徽地方银行月刊社.
    58.安徽省银行月刊.(1947.1-1948.10).合肥:安徽省银行.
    59.皖北日报(1949).合肥.
    60.蚌埠新报(1938-1940)
    61.大中国报蚌埠(1946-1947)
    62.皖北时报(1932-1937)
    63.安徽新运周刊.(1935.2-1935.5).蚌埠安徽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
    64.皖北民教.(1935.3-1937.2).蚌埠安徽省立第三民众教育馆.
    65.申报(1912—1949).
    66.淮讯(1946.8-1948.11).南京:导淮委员会.
    67.安徽省六十县产业调查繁表(1-3册).安徽:出版地不详,1922年.
    68.安徽省六十县产业调查繁表.高炳麟著.安徽:出版地不详,19?.
    69.安徽全省户籍第一次调查报告书.安徽民政厅户籍登记处编辑,1929年.
    70.一年来之安徽政治.安徽省政府秘书处编.安徽省政府秘书处,1933年.
    71.一年来之安徽建设.安徽省政府建设厅编.安徽省政府建设厅,1933年.
    72.安徽省概况统计.安徽秘书处编,安徽:出版地不详,1933年.
    73.安徽省统计年鉴.安徽省政府统计委员会编.安徽省政府统计委员会.1934年.
    74.安徽省二十三年度行政成绩报告.著者不详.安徽:出版者不详.1935年.
    75.安徽省教育统计.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度安徽省教育厅编.安庆:安徽省教育厅,1936年.
    76.安徽省二十八年度统计年鉴.安徽省政府统计室编.安徽省政府统计室,1939年.
    77.安徽省水利工作报告.安徽建设厅拟.安徽建设厅印,1939年.
    78.安徽省二十九年度统计年鉴.安徽省政府统计委员会编,1940年
    79.安徽省公路局工作报告.著者不详.安徽:出版者不详,1946年.
    80.安徽省公路管理处工作报告:民国18年7月至民国19年2月.著者不详.安徽:出版者不详,197.
    81.安徽省教育统计提要.安徽省政府教育厅统计股编.安徽:著者刊,19?.
    82.安徽省政府三十六年度政绩比较表.安徽省政府设计考核委员会编.安徽:著者,1948年.
    83.大塚令三.安徽省北部经济事情.南京:中支建设资料整备委员会,昭和15年(1940).
    84.宛敏渭等编.安徽省地理.安庆:安庆华文印书馆,民国24.3(1935.3).
    85.宗受于编.淮河流域地理与导淮问题,钟山书局,民国二十二年四月(1933.4).
    86.胡荣铨.中国煤矿.北京: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二月(1935.2).
    87.淮南煤矿局.淮南煤矿.淮南:淮南煤矿局,民国24(1935).
    88.淮南煤矿局.淮南煤矿.淮南:淮南煤矿局,民国25(1936).
    89.淮南煤矿六周纪念特刊.淮南:淮南煤矿局,民国25(1936).
    90.陈沧来.中国盐业.北京:商务印书馆,民国十八年十月(1929.10).
    91.林振翰.中国盐政纪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12.1.
    92.田斌,戴霭庐.中国盐税与盐政.镇江:江苏省政府印刷局,民国十八年(1929).
    93.欧宗祜.中国盐政小史.北京: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二年六月(1933.6).
    94.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95.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粮食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96.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纺织工业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
    97.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金融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98.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公安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
    99.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测绘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
    100.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交通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
    101.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地质矿产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
    102.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电力工业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
    103.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教育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
    104.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冶金工业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
    105.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军事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106.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医药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5.
    107.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煤炭工业.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
    108.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气象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109.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水利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110.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民政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3.
    111.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自然环境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112.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烟草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
    113.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人口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114.史州.皖志综述.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8年印.
    115.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
    116.徐政修,徐海容.蚌埠法院志(1935-1985).安徽省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
    117.蚌埠石油站.蚌埠石油商业志(1900-1990)第一卷.1991(内部出版).
    118.吴炳华等.蚌埠市城市建设志.蚌埠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1992.
    119.刘济民.蚌埠市公路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
    120.马远怀,谢鸿年.蚌埠市工商行政管理志.合肥:黄山书社,1994.
    121.蚌埠市税务局.蚌埠税务志.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
    122.蚌埠市邮电局.蚌埠邮电志.蚌埠市邮电局.1985.
    123.中国人民银行蚌埠分行.蚌埠市金融志(1912-1987),1988.
    124.蚌埠港务局管理处.蚌埠港口史(油印本).1983.
    125.蚌埠航运管理局.蚌埠航运志大事记(第五稿)(油印本),1986.
    126.中共凤阳县委编史修志委员会.新修凤阳县志(第二卷),1960(油印本).
    127.凤阳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凤阳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128.政协蚌埠市委员文史办公室编.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总第3辑),1984.7.
    129.蚌埠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总第4辑),1984.
    130.政办蚌埠市委员文史办公室编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总第5辑),1985.8.
    131.蚌埠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总第七辑),1986.8.
    132.蚌埠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总第8辑),1986.12.
    133.政协蚌埠市委员文史办公室编文史资料选辑(总第10辑),1988.10.
    134.蚌埠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总第13辑).
    135.蚌埠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总第15辑),1993.11.
    136.蚌埠市政协编.蚌埠文史资料选辑(总第20辑),1997.
    137.蚌埠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总第29辑),2004.12.
    138.蚌埠市政协文史办公室编.蚌埠工商史料文史资料选辑(总第9辑).蚌埠市工商联合会,1987.10.
    139.安徽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安徽文史资料(第28辑,江淮工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140.安徽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安徽文史资料(第36辑,往事漫录).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12.
    141.安徽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安徽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上册).
    142.安徽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安徽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1982.
    143.安徽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安徽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1982.
    144.安徽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安徽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1982.
    145.安徽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安徽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1982.
    146.安徽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安徽文史资料选辑(第8辑),1982.
    147.安徽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安徽文史资料选辑(经济史料),合肥:安徽省出版局,1983.4.
    148.安徽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安徽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12.
    149.中国政协凤阳县委员会凤阳文史资料(第1辑),1984.12.
    150.凤阳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凤阳文史资料(第2辑),1987.10.
    151.政协蚌埠市委员会.蚌埠古今(第一辑),1982.
    152.蚌埠市政协文史办公室.蚌埠古今(第二辑).蚌埠市志办公室,1982.
    153.吴庭美,夏玉润编著.凤阳古今.合肥:黄山书社出版,1986.9.
    154.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志编纂委员会.淮河志(第二卷,淮河综述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55.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志编纂委员会.淮河志(第五卷,淮河治理与开发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56.胡焕庸.淮河水道志,北京:水利电力部治淮委员会,淮河志编纂办公室,1986.
    157.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简史>编写组.淮河水利简史.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
    15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室.再续行水金鉴(淮河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159.马茂棠.安徽省淮河航道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160.王鑫义等.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合肥:黄山书社,2000.
    161.张义丰.淮河地理研究.北京:测绘出版社,1993.
    162.陈桥驿.淮河流域.上海:春明出版社,1952.
    163.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代淮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上海:中华书局,1988.
    164.王祖烈.淮河流域治理综述.水电部治淮委员会淮河志编纂办公室,1987.
    165.淮河水利委员会编.中国江河防洪丛书:淮河卷.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5.
    166.安徽地方志办公室.安徽水灾备忘录.合肥:黄山书社,1991.
    164.王景春.中国铁路借款合同全集.交通部,1922.
    165.曾鲲化.中国铁路史.北平:北平燕京印书局,1924.
    166.谢彬.中国铁道史.上海:中华书局,1929.
    167.关赓麟.中国铁路史.北平:北平京城书局,1929.
    168.铁道部铁道年鉴编纂委员会编.铁道年鉴(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
    169.陈晖.中国铁路问题.上海:新知书店,1936.
    170.张嘉璈.中国铁道建设.北京:商务印书馆,1946.
    171.铁道部.中华民国全国铁路沿线物产一览.铁道部民国二十二年一月(1933.1)发行南京.
    172.陈汝善.全国铁路概要.交通大学经济学会发行,民国十九年二月(1930.2)..
    173.洪瑞涛.铁路与公路.交通杂志社,民国廿四年五月一日(1935.5.1).
    174.中华国有铁路津浦线货车运输附则:暂行办法暨各种运价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一日实用,津浦铁路管理委员会车务处,津浦铁路管理委员会车务处印.
    175.凌鸿勋,中国铁路志,民国四十三年(1954年)
    176.肯德.中国铁路发展史.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
    177.金士宣.中国解放前铁路大事记(1863-1948).北京:北京铁道学院,1962.
    178.中国近代铁路史料(上、中、下),北京:中华书局,1963.
    179.宓汝成.中国铁路史资料(1863-1911).北京:中华书局,1963.
    180.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1847-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
    181.宓汝成.中华民国铁路史资料(1912—194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82.凌鸿勋.中华铁路史.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
    183.马千里.中国铁路建筑编年简史.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3.
    184.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1876-1949).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
    185.李占才.艰难延伸的民国铁路.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186.李占才.中国铁路史(1876-1949).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4.
    187.中国铁路史编辑研究中心编.中国铁路大事记(1876-1995).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
    188.张雨才.中国铁道建设史略(1876-1949).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
    189.杨勇刚.中国近代铁路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190.龚云.铁路史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91.聂宝璋,朱荫贵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二辑)下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
    192.马茂棠主编.安徽航运史.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12.
    193.北京地质大学地理系.中国河运地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194.李润田.中国烟草地理.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195.安徽省烤烟区划协作组.安徽省烤烟种植区划研究报告,1985.
    196.侯光良.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候区划.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197.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栽培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198.汪银生.中国烟草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199.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英美烟公司在华资料汇编(1-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
    200.王鹤鸣.安徽近代经济探讨(1840-1949).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
    201.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202.王鹤鸣,施立业.近代安徽灾荒系年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03.程必定.安徽近代经济史.合肥:黄山书社出版发行,1989.
    204.翁飞.安徽近代史.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205.戴惠珍.安徽现代史.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7.
    206.李则纲.安徽历史述要(上,下册).合肥:安徽省地方志编篡委员会,1988.
    207.洪心忠,钱进:安徽近现代实业家.北京:改革出版社,1992.
    208.李国祥.皖志述略(上,下册).合肥: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3.
    209.宫为之.皖志史稿.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
    210.程必定,汪贵胜,许祖范编著.安徽近代经济史.合肥:黄山书社出版,1986.
    211.金权等.安徽淮北平原第四系.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
    212 许学强,朱剑如.现代城市地理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13.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214.[日]山鹿诚次著,朱德泽译.城市地理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
    215.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216.江应澄.城市地理.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
    217.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218.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城市历史地理编写组.江苏城市历史地理.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2.
    219.侯仁之主编.北京城市历史地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
    220.吴宏岐.西安历史地理.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6.
    221.褚绍唐.上海历史地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6年
    222.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23.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24.杨吾扬.区位论原理—产业、城市和区域的区位经济分析.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225.胡俊.中国城市:模式与演进.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226.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27.柴彦威.城市空间.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28.孟建民.城市中间结构形态研究.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1.
    229.宛素春等.城市空间形态解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30.顾潮林等.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231.黄怡.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隔离.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232.熊国平.当代城市形态演变.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33 李明伟.清末民初中国城市社会阶层研究(1897-192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34.张仲礼.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35.张仲礼等.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36.于海漪.南通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37.罗澎伟.近代天津城市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238.皮麻庥.近代武汉城市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239.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以苏州为中心.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40.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241.李国祁.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闽浙台地区(1860—1916),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
    242.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43.罗玲.近代南京城市建设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44.曹洪涛,刘金声等著.中国近现代城市的发展.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
    245.施坚雅主编,叶光庭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2.
    246.隗瀛涛.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
    247.董鉴泓主编.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248.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北京:中华书局,1962.
    249.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所编.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50.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北京:三联书店,1957.
    251.彭泽益.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北京:三联书店,1957.
    252.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253.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编.中国近代盐务史资料选辑(1-4卷).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
    254.《中国近代煤矿史》编写组.中国近代煤矿史.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0.
    255.王志坚.淮盐今古.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256.丁长清主编.民国盐务史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57.蚌埠市街图(1915年).蚌埠市地名委员会,1985年.
    258.蚌埠附近地图(1929年).蚌埠市地名委员会,1985年.
    259.蚌埠市街图.1934年.开明本国地图.
    260.蚌埠市郊全图(1945年).城建档案馆存件..
    261.蚌埠郊区全图(1949年8月).城建档案馆存件.
    262.蚌埠市街图.(1949年2月).城建档案馆存件.
    263.安徽省分县全图,[著者不详]上海:民新舆地学社,[19?]
    264.安徽明细地图.1934年.亚新地学社.
    265.1956蚌埠城市规划图.城建档案馆存件.
    266.蚌埠市区发展图1956年版图.城建档案馆存件.
    267.蚌埠市地形图(1956.9).城建档案馆存件.
    268.蚌埠市郊区地名图(1985年).蚌埠市地名委员会,1985年.
    269.蚌埠市区地名图(1985年).蚌埠市地名委员会,1985年.
    270.蚌埠行政区划图(1985年).蚌埠市地名委员会,198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