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散文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刘禹锡的散文在中唐曾获得巨大的声誉,后世对其散文也多有评价和研究。本文以刘禹锡散体单行、不刻意押韵的散文为研究对象;从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出发,对刘禹锡散文的思想内容和风格特点两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刘禹锡散文中所反映出的政治思想和文学思想是前后贯串、自成体系的,并通过文本分析和对前人评价的解释,认为刘禹锡的散文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特点,在叙述方式、选景角度等方面都有别于韩愈和柳宗元的散文。
Liu Yuxi's prose won a great reputation in Mid-Tang Dynasty,and there are many evaluation of Liu Yuxi's prose in the later. From the current status quo of academic research, this paper will study on the content and style of Liu Yuxi's discrete single, non-rhyming prose.In this study, we found that the political thought and literary theory of Liu Yuxi are self throughout, self-contained.By the research on the senior's evaluation,we can find that Liu Yuxi's prose has its unique artistic features and is different from Han Yu and Liu Zongyuan's.
引文
①此生卒年份采用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之说,以下诸年份及正文中作品之编年皆出自此书,不再一一注释。
    ②刘禹锡籍贯有彭城、中山、洛阳等多种说法,此处采用卞孝萱先生的观点。详细之考证可参看卞孝萱《刘禹锡评传》。
    ③详参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第2页,岳麓书社,2003年版。
    ①本文所引刘禹锡诗文主要依据瞿蜕园先生《刘禹锡集笺证》和陶敏先生《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二书,作品编年全采用自《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后文不再另行注明。
    ②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③《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①《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②《零陵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③《东方论坛》,2004年第1期。
    ④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⑤叶瑜《刘禹锡与佛教》,《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4年第2期;何剑平《刘禹锡与佛教》,《唐都学刊》,2003年第3期。
    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①《论刘禹锡的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一》,《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论刘禹锡的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二》,《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
    ②《政法论坛》,2000年第2期。
    ③《殷都学刊》,1992年第2期。
    ④《延安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①《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②《社科纵横》,2007年第1期。
    ③《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④《唐代文学研究》第7辑,第558—568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①详见李小荣先生《佛经传译与散文文体的得名——以词源学为中心的考察》一文,《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②马茂军《宋代散文史论》,第8页,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③详见马茂军先生《宋代散文史论》第8页。
    ①孙昌武《唐代古文运动通论》,第2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884年版。
    ②【唐】韩愈著;阎琦校注《韩昌黎文集注释》,第12页,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
    ③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第12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④孙昌武《唐代古文运动通论》,第2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884年版。
    ⑤详见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四编第八章第一节,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①[唐]韩愈著;阎琦校注《韩昌黎文集注释》,第457、458页,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
    ②[唐]柳宗元著《柳河东集》,第54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③[唐]李翱著《李文公集》,卷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④张籍《与韩愈书》云:“比见执事多尚驳杂无实之说,使人陈之于前以为欢,此有以累于令德。”裴度《寄李翱书》云:“昌黎韩愈仆识之旧矣,中心爱之,不觉惊赏。然其人信美材也。近或闻诸侪类云:恃其绝足,往往奔放,不以文立制,而以文为戏。可矣乎?可矣乎?今之不及之者,当大为防焉尔。”
    ⑤[唐]柳宗元著《柳河东集》,第36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⑥[宋]李防等编《文苑英华》,卷七百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①马积高《历代辞赋研究史料概述》,第1页,中华书局2001年版。
    ②陈柱《中国散文史》,第99、197页,上海书店1984年版。
    ①[唐]李翱著《李文公集》,卷六,《四部丛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②[唐]李商隐著,(清)冯浩详注;钱振伦,钱振常笺注《樊南文集》,第20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③[唐]孙樵著《孙樵集》,卷二,《四部丛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④此种限定主要着眼于文章形式,在涉及刘禹锡政治思想的研究时,因与文章形式干系不大,故也偶有引用诗歌、骈文、赋文作为旁证,但数量极少。
    ①[唐]柳宗元《柳河东集》,第2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①关于刘禹锡深入民间和重视民歌民谣的作风可参看吴在庆先生《略谈刘禹锡笔下的土风民俗》(《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一文。
    ②太和十年正月所上《谢恩赐粟麦表》有“辄敢奏闻,本求借贷”之语。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229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②[唐]权德舆著《权载之文集》,卷三十八,《四部丛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514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②转引至谭青《论刘禹锡的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成都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①刘禹锡对武人之排斥可从《因论·原力》和诗歌《武夫词》中看出。
    ②.[唐]柳宗元著《柳河东集》,第51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①[战国]荀况著,[清]王先谦集解;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第175页,中华书局1988年版。
    ②参见刘文英主编《中国哲学史·上卷》第五篇第一章第一节,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①刘禹锡此处所用“武健”一词应是源于《汉书·酷吏传》“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偷快乎”一语。
    ①[战国]韩非著;陈奇猷校注《韩非子集解》,第67、122、36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2页,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①[唐]柳宗元著《柳河东集》,第5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②[唐]韩愈著:阎琦校注《韩昌黎文集注释》,第256页,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
    ③[三国·魏]曹丕原著;易健贤译注《魏文帝全集》,第252页,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①王运熙《刘禹锡的文学批评》,《殷都学刊》1992年第2期。
    ②卞孝萱《刘禹锡评传》,第254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③同上,第251页。
    ①卞孝萱《刘禹锡评传》,第250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①【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第51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①详见张少康先生《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359、36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详见瞿蜕园先生《刘禹锡集笺证》第267页和王运熙先生《刘禹锡的文学批评》一文。
    ①[南朝.粱]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第358、36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②王运熙、杨明著《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第42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①[唐]独孤及著《毗陵集》,卷十三,《四部丛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②[宋]姚铉著《唐文粹》,卷三十三下,《四部丛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③[宋]姚铉著《唐文粹》,卷九十二,《四部丛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④[唐]权德舆著《权载之文集》,卷三十三,《四部丛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⑤[唐]权德舆著《权载之文集》,卷三十四,《四部丛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①[宋]晁公武撰;孙猛校正《郡斋读书志校证》,第88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②转引自陶敏《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第1510页,岳麓书社2003年版。
    ③[宋]王正德《余师录》,卷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④[清]纪昀总纂《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第2010页,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①[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第894页,上海书店2000年版。
    ②说见卞孝萱《刘禹锡评传》第66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①[宋]王谠撰《唐语林》,卷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②同上。
    ③[宋]张邦基《墨庄漫录》,第277页,中华书局2002年版。
    ④朱易安等主编;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全宋笔记·宋景文公笔记》,第58页,大象出版社2003年版。
    ①转引自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第1514页,岳麓书社2003年版。
    ②朱易安等主编;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全宋笔记·宋景文公笔记》,第48页,大象出版社2003年版。
    ③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第7页,岳麓书社2003年版。
    ④[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377、399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①“火宅”“金绳”均出自《妙法莲华经·譬喻品》。其文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
    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国名离垢,其土平整,清净严饰,安稳丰乐,天人炽盛。玻璃为地,
    有八交道。黄金为绳,以界其侧。”
    ①说见瞿蜕园《刘禹锡集笺证》第135、16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①[宋]王谠撰《唐语林》,卷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①[唐]韩愈著:阎琦校注《韩昌黎文集注释》,第249页,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
    ②[唐]柳宗元著《柳河东集》,第503、50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①详见卞孝萱《刘禹锡评传》、吴汝煜《刘禹锡传论》二书。
    [1][唐]刘禹锡著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
    [2][唐]刘禹锡著瞿蜕园笺证《刘禹锡集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3][战国]荀况著[清]王先谦集解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4][战国]韩非著 陈奇猷校注《韩非子集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5][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6][三国·魏]曹丕著 易健贤译注《魏文帝全集》,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
    [7][南朝·梁]刘勰著 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8][隋]智顗疏【唐]湛然记【宋】道威入疏《妙法莲华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9][唐】独孤及著《毗陵集》,《四部丛刊》本,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
    [10][唐]权德舆著《权载之文集》,《四部丛刊》本,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
    [11][唐]韩愈著阎琦校注《韩昌黎文集注释》,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12][唐]柳宗元著《柳河东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13][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14][唐]元稹著《元稹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5][唐】李翱著《李文公集》,《四部丛刊》本,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
    [16][唐]李商隐著[清]冯浩详注钱振伦,钱振常笺注《樊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17][唐]孙樵著《孙樵集》,《四部丛刊》本,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
    [18][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年
    [19]【宋]王谠撰《唐语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21][宋]姚铉著《唐文粹》,《四部丛刊》本,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
    [22][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23][宋]王正德《余师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24][清]纪昀总纂《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2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26][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第894页,上海书店2000年
    [27]卞孝萱著《刘禹锡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28]吴汝煜著《刘禹锡传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29]孙昌武著《柳宗元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30]陈柱著《中国散文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
    [31]郭预衡著《中国散文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32]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33]罗宗强,郝世峰主编《隋唐五代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34]郭绍虞著《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35]张少康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36]王运熙,杨明著《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37]罗宗强著《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38]刘文英主编《中国哲学史》,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
    [39]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40]马积高著《历代辞赋研究史料概述》,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41]孙昌武著《唐代古文运动通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884年
    [42]胡可先著《中唐政治与文学:以永贞革新为研究中心》,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
    [43]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44]朱易安等主编《全宋笔记·宋景文公笔记》,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
    [1]李小荣《佛经传译与散文文体的得名——以词源学为中心的考察》,《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2]谭青《论刘禹锡的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一》,《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
    [3]谭青《论刘禹锡的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二》,《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
    [4]吴在庆《卞著<刘禹锡年谱>辨补>》,《唐代文学论丛》,1986年第八辑
    [5]王运熙《刘禹锡的文学批评》,《殷都学刊》,1992年第2期
    [6]刘欢《论刘禹锡的文学思想》,《延安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7]叶瑜《刘禹锡与佛教》,《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4年第2期
    [8]唐骥《刘禹锡散文略论》,《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9]吴在庆《略论刘禹锡笔下的土风民俗》,《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10]周肇光、龚小青的《论刘禹锡的法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政法论坛》,2000年第2期
    [11]何剑平《刘禹锡与佛教》,《唐都学刊》,2003年第3期
    [12]张铁夫《论柳宗元和刘禹锡的世界观》,《零陵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13]刘新、曹磊《刘禹锡法哲学思想述论》,《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4]高永旺《柳刘天人之学及其人性论思想之比较》,《东方论坛》,2004年第1期
    [15]陈允锋《论刘禹锡的中道观及其对文艺思想的影响》,《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16]何荣《文以见志,词以达情——刘禹锡散文创作浅析》,《社科纵横》,2007年第1期
    [17]章放《体式、风格、个性——刘禹锡散文新论》,《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8][马来西亚】林水檺《刘禹锡的散文成就》,《唐代文学研究》第7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1]刘菁菁《刘禹锡的文学研究》,国立政治大学硕士论文,1984年
    [2]李志强《刘禹锡与佛教关系原论》,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3]孙娟《刘禹锡文学思想研究》,北京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4]闫立三《刘禹锡的“文章论”》,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