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扬琴源流及当代发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Based on the predecessors?studying achievement combined with my own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my dissertation makes a systematic exposition of the four-
     hundred-year developing history of Chinese Yangqin which is including three parts:
     In part one, I inquire into Yangqin’s historic origin and comment on the four
     main views concerned with Yangqin’s origi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various
     appearances and structures of Yangqin and it’s wide spreading.
     In part two, I focus on expounding yangqin’s spreading and its vicissitudes in
     china. There are two sections in this part. In section one, in view of Yangqin’s
     spreading into china, I draw such a conclusion that Yangqin was brought to China
     from Europe via macau by Ricci,Matthieu in 1610. In section two, based on the
     available data, I summarized Yangqin’s appearances and structures, its spreading
     areas and playing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19- 1949).
     In part three, I mainly discussed the Yangqin art of China four parts including the
     musical instrument reform, music composition, performing skill’s, theory studying
     and its instruction. Moreover, I also summarized the great achievement of Yangqin art
     made in the latest fifty years and point out the problems which needs solving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Yangqin art.
     The almost-400-year developing history of Yangqin in China is also Yangqin’s
     ationalizing process and the social, historic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different
     periods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process of Yangqin’s ationalizing
     I just want to take the musical instrument, Yangqin as a typical example. I expect
     to be able to demonstrate the ordinary developing law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 through this thesis so as to provide some concrete facts and experience
     both for the progress of our nation’s musical instrument and the cause of our
     instrumental music.
    
    
    
    
    
     Writer: Li Xiang-ying
     Translator: Zhou Zheng-heng
引文
① 毛清芳《扬琴历史渊源与流变轨迹觅踪》,《交响》1998年第3期,第50页。
    ② 转引徐平心《中外扬琴的发展与比较》,《乐器》1992年第1期,第8页。
    ③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Dulcimer",Page 625。
    ④ 同③,Page 627。
    ⑤ 转引自徐平心《中外扬琴的发展与比较》,《乐器》1992年第1期,第9页。
    ⑥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Santur",Page291。
    ⑦ 同④。
    ⑧ 胡运籍、斯尔古楞:《扬琴——洋琴》,《乐器科技》1979年第4期,第50页。
    ⑨ 冯洁轩《中国最早的拉弦乐器“筑”考》,《音乐研究》2000年第1期,第15至21页;第2期,第54至60页。
    ⑩ 转引自樊汝武《关于扬琴来源的我见》,《乐器科技》1979第4期,第51页。
    (11) “传”(三)《元史》,中华书局,第3532—3525页。
    (12) 同④。
    (13) 丘鹤俦《琴学新编》,香港东华石印局民国九年元月石印,第11页。
    (14)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古今书室印行,乾隆五十八年版。
    (15) (日)林谦三《东亚乐器考》,音乐出版社1962年2月北京第1版,第8页。
    (16) 毛清芳《扬琴历史渊源与流变轨迹觅踪》,《交响》1998年第3期,第51页。
    (17) 伍国栋《民族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48页。
    (18) (清)徐珂《清稗类钞选》三十六册音乐类,商务印书局(1907年11月初版)1928年8月第5次印刷,第55、56页。
    (19) 陶亚兵《中西音乐交流史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第41页。
    (20) 同(19),第38页。
    (21) “克拉维科德”辞条,《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第343页。
    (22)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钢琴的历史沿革中记述,“……槌击式弦乐器,除演变成为样式繁多的击弦扬琴外,又直接与键盘结合,于十五世纪初形成了克拉维科德”。
    (23) 丘鹤俦《粤调琴学新编》“序”,香港东华石印局,中华民国九年元月石印,第7页。
    (24) “钢琴”辞条,《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第198页。
    (25) 吴志良等《澳门——东西交汇第一门》专论中的“内容简介”,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8年9月第1版。
    (26) 吴志良《从澳门看中西文明的碰撞和交融》,《澳门——东西交汇第一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8年9月第1版,第1页。
    (27) 靳书伦《澳门轶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85页。
    (28) (清)印光任、张汝霖《澳门记略》,光绪庚辰重刊于江宁藩署,下卷第45页。
    (29) 同③,Page 627—628。
    (30) (日)田边尚雄《中国音乐史》,1937年5月第1版,第240页.
    (31) 同(18)。
    (32) (清)印光任、张汝霖《澳门记略》,光绪庚辰重刊于江宁藩署,下卷第43—44页。
    (33) 转引项祖华《扬琴弹奏技艺》,繁荣出版社,1992年10月初版,第20页。
    (34) 转引项祖华《扬琴弹奏技艺》,繁荣出版社,1992年10月初版,第22页。
    (35) 王子初主编《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湖北卷》,大象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第148页。
    (36) “竹枝词”、“百戏竹枝词”均引自《中国音乐史图鉴》,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11月北京第1版,第168页。
    
    
    (37) 同(18),第28页。
    (38) 转引项祖华《扬琴弹奏技艺》,繁荣出版社,1992年10月初版,第16页。
    (39) 同(18),第27、29页。
    (40) 《锦城竹枝词》、《杭俗遗风》史料转引自徐平心《中外扬琴的发展与比较》,《乐器》1992年第3期,第11页。
    (41) 见《中国音乐史图鉴》。
    (42) 同(18),第1、2页。
    (43) “回俗纪闻”《西陲总统事略》卷十二,嘉庆版,(清)王廷楷辑。
    (44) 田联韬《藏族传统乐器(五)》,《乐器》1990年第3期,第20—21页。
    (45) 赵艳芳《扬琴在中国发展的文化机理》,《中国音乐学》2001年第1期,第106页。
    (46) 转引自项祖华《扬琴弹奏技艺》,繁荣出版社,1992年10月初版,第22页。
    (47) 孙星群《中国传播日本的乐器、曲目、剧目之考释》,《交响》1996年第1期,第5—8页。
    (48) (日)山口修《音乐是如何传播和变容的》,《音乐艺术》1997年4期,第17页。
    (49) 同③,Page 620。
    (50) 丘鹤俦《粤调琴学新编》,香港东华石印局民国十年十月出版,第4页。
    (51) 丘鹤俦《琴学新编》第二集,香港环球石印局民国十二年新月初版,第6页。
    (52) 同(50).
    (53) 同(51).
    (54) 丘鹤俦《弦歌必读》,香港天真石印局中华民国十年十月再版,第42页。
    (55) 同(50),第224页。
    (56) 同(50),第260页。
    (57) 同(50),第254页。
    (58) 同(50),第275页。
    (59) 同(50),第15—16页。
    (60) 同(50),第11页。
    (61) 同(50),第16页。
    (62) 同(50),第24页。
    (63) 同(50),第14页。
    (64) 秋怆《说祝式铜丝琴》,《音乐季刊》第3期,上海中华音乐会民国13年4月15日出版,第2页。
    (65) 招伟民《介绍一个祝式的铜丝琴》,《音乐季刊》第2期,上海中华音乐会民国12年11月30日出版,第5页。
    (66) 同(64),第2—3页。
    (67) 祝湘石《铜丝琴简易和弦法》,《音乐季刊》第4期,上海中华音乐会民国13年9月1日出版,第2—3页。
    (68) 同(19),第223—224页。
    (69) “会务”栏,《音乐季刊》第2期,上海中华音乐会民国12年11月30日出版,第7页。
    (70) 同(69),第8页。
    (71) “会务报告”栏,《音乐季刊》第4期,上海中华音乐会民国13年9月1日出版,第3页。
    (72) 同(71),第6页。
    (73) 同(71),第5页。
    (74) 同(34),第37页。
    (75) 同(34),第41—42页。
    (76) 伍国栋《江南丝竹新叙》,《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学刊》,1994年1、2期,第52—59页。
    (77) 同(34),第43页。
    
    
    (78) (34)。
    (79) 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3月北京第1版,第183—185页。
    (80) 林石诚《<行街四合>的形成及其结构》,《民族民间音乐》1987年第1期总第24期,第4—7页。
    (81) 参见中国音乐家协会成都分会编、肖前林记录整理《四川扬琴音乐》,四川人民出版社1959年。
    (82) 同(81),第2页。
    (83) 同(81),第4页。
    (84) 徐平心《四川扬琴流派》,《中国音乐》1992年第1期,第18页。
    (85) 同(19),第242—243页。
    (86) 同(81),第3页。
    (87) 律吕式大扬琴是由郑宝恒、张子锐、赵立叶和天津工农兵乐器厂共同合作于1953年研制成功的;变音扬琴是于1959年由扬竟明和北京民族乐器厂研制生产的;401扬琴是项祖华与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乐器工厂张根祥共同研制而成,1971年由北京民族乐器厂正式投产;501扬琴由桂习礼和北
    京民族乐器厂于七十年代末共同研制生产;红旗平均律扬琴是由陈照华和广州民族乐器厂黄福源七十年代末研制的;81型扬琴是由洪圣茂和上海民族乐器厂许其松研制的,1981年开始批量生产。
    (88) 周德明《欢乐的新疆》创作于1964年,录有唱片,编号为Dm—82/02195,由张翠兰演奏。
    (89) 见何昌林《风云突变 星辰失色——听项祖华新作<林冲夜奔>》,《人民音乐》1989年第5期,第5页。
    (90) 见陈富民的《扬琴教学三题》(《音乐探索》1988年第4期,第49—52页);张荣第的《关于扬琴教学的一点思考》(《音乐学习与研究》1994年第2期,第17—18页);刘达章的《浅论扬琴教学》(《交响》1995年第1期,第59—60页)。
    (91) 见项祖华的《扬琴演奏艺术探微》(《人民音乐》1984年第11期,第32—35页);李泽昆的《谈扬琴的演奏方法与音色的关系》(《音乐学习与研究》1989年第3期,第33—34页);刘寒力的《东北扬琴“吟揉滑颤”技法训练》(《乐府新声》1996年第4期,第54—57页)。
    (92) 见刘安良的《东北扬琴的衍生与发展》(《交响》1991年第2期,第24—28页);毛清芳的《扬琴历史渊源与流变轨迹觅踪》(《交响》1998年第3期,第50—52页);李成渝的《四川扬琴宫调研究》(《中国音乐学》1992年第1期,第88—97页);项祖华的《世界扬琴音乐的交流和展望》(《
    人民音乐》1992年第7期,第7—9页)。
    (93) 见张天铎的《“401”扬琴琴弦的张力》(《乐器》1983年第1期,第15页);杨竟明的《扬琴变音槽的作用及转调分析》(《乐器》1985年第3期,第26—28页);周秀珠的《扬琴琴竹滑音器的设计及使用》(《乐器》1993年第1期,第17页)。
    (94) 转引自项祖华《扬琴弹奏技艺》一书中的“序”。
    (95) 1975年以后的《Early Music》、《Folk Music》、《Ethnomusicology》、《The World Of Musical》四种学术期刊存见于中国音乐研究所资料室。
    (96) (日)山口修《音乐是如何传播和变容的》,《音乐艺术》1997年第4期,第17页。
    (97) “世界扬琴三大体系”的论点由项祖华先生在《扬琴的源流及其发展》(《中国音乐》1981年第3期)一文中首次提出。
    杨荫浏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编 民族乐器传统独奏曲选集——扬琴专辑(线谱版)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袁静芳 民族器乐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卞萌著 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 北京华乐出版社,1996。
    
    
    魏廷格 论我国钢琴音乐创作[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集(音乐卷)]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伍国栋 历史积累上的飞跃——中国器乐表演艺术历史及发展概况 音乐研究,1991,(3)。
    梁茂春 丝竹管弦竟芬芳——我国当代四十年民族乐器独奏、重奏曲创作 中国音乐学,1992,(1)。
    赵艳芳 关于中国扬琴文化内涵的探索 中国音乐,1994,(1)。
    黎胜元 现代扬琴作品的创作 人民音乐,1998,(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