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艺术在北京的发展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扬琴(Dulcimer)是起源于中东地区和波斯古国的击奏弦鸣乐器。明代万历年间(1573年-1619年),随着我国和西亚、东非间日趋密切的往来,扬琴由波斯经海路传入我国,最初流行于广东一带,后逐渐传入内地。四百年后的今天,中国扬琴艺术已发展成为世界扬琴三大体系之一。在民族乐器中,扬琴有“中国的钢琴”之美称,它在中国真正得到快速发展是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的这五十年。1959年,中央民族广播乐团杨竞明先生开始对扬琴这件乐器进行了不断的改革,这对促进北京乃至全国扬琴事业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传统扬琴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直接促进了扬琴的作品创作和演奏技巧。中国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的扬琴专业教育代表了北京乃至全国扬琴教育的最高水平。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其扬琴艺术的发展可以说是全国扬琴艺术的中心。北京作为现代扬琴在中国的发源地,它的扬琴发展史就是一部当代中国扬琴艺术史的缩影,代表了中国扬琴的风格。
     近几十年来北京汇集了全国的很多扬琴人才,不仅使扬琴的教学迈向了规范化教育的过程,并产生了大批现代专业扬琴演奏者。1982年3月7日,中国音协表演艺术委员会在北京成立了北京扬琴研究组。改革开放以来,中外音乐交流愈加广泛,中国扬琴家频繁出国访问演出。2005年10月,第八届世界扬琴大会在北京召开,进一步推进了中国扬琴艺术的发展。然而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与表演学科的发展相比较而言,具有中国特色的扬琴艺术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对其历史沿革方面的研究还相对滞后。在专业音乐教育界,还存在着重技术轻理论的影响,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扬琴音乐理论体系尚有一段差距,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工作。
     目前,比较系统的地对中国扬琴艺术的发展理论进行过研究的有:赵艳芳的《从洋琴到扬琴》,项祖华的《扬琴艺术的世纪回眸与展望》,谢晓滨的《简论中国扬琴艺术之发展》等文章。在本文当中,力求吸收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北京的政治、历史因素及各个时期的扬琴演奏、教学、科研、创作和制作等诸方面特点,对北京扬琴艺术发展史的研究有所突破。本文立足于北京,所论即
    是叙述明末清初至今,北京扬琴发展的历程,以对北京扬琴艺术发展史的梳理为
    基础,尝试分析与总结在国际大环境下的北京扬琴音乐的特征、优势及存在的问
    题,以期为北京乃至全国的扬琴艺术理论的发展和完善、音乐史学的丰富提供一
    些参考性的材料。
Yangqin (Dulcimer) is an instrument that originates from the Middle East and Persia. It has a trapeziform box with many strings but without a keyboard which are played with hammers. During the 1573 to 1619 of dynasty Ming, dulcimer was widespread in China from Persia by sea, in the area of Guangdong originally, following the close contact with West Asia and East Africa. Nowadays, Yangqin has developed to be one of the three systems of dulcimer in the world after 400 years. It is called "piano in China" in traditional instruments of China. After 1950s it has been rapidly expanded. Mr. Jingming Yang, who was one of the members in the Center Broadcasting Traditional Instruments Orchestra, began to reform traditional Yangqin in 1959. It brought about a great advance to the undertaking of Yangqin for Beijing even China. The reformation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Yangqin promoted directly the works and skills of Yangqin. The education in the China Music College and the Center Music college have been on behalf of the highest level of Yangqin specialized course in Beijing and China. As the center of politics and culture, it can say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Yangqin in Beijing is the center of China. As the birthplace of modem Yangqin, Beijing represents the style of Yangqin art in China. The history of Yangqin's development in Beijing is the epitome which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it was converged lots of qualified personnel in Yangqin from China in Beijing. Following the education in Yangqin entered a stage of standardization, it has emerged many performers majored in Yangqin in Beijing. On March 7, 1982, Yangqin Research Institute was set up in Beijing by Performance Committee of China Musician Association. After Improvement Opening,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has been growing more widespread and performers of Yangqin often go to visit abroad. In October 2005, The 8~(th) Yangqin World Congress was convened in Beijing which advanced the expansion in yangqin. However, it has been many problems not to be ignored, for example the research in terms of theory about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Yangqin, especially about the evolution of Yangqin's history, is backward relatively, comparing the development in performance. It has been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skill than theoretical research. Something should be done to perfect it and take further steps to establish the theory of Yangqin art with China distinguished feature as a system.
    Up till now, it has made a marked systematic study about developing theory of Yangqin art in some articles: 《Form Dulcimer to Yangqin》 (Yanfang Zhao), 《The History And Future of Yangqin》 ( Zuhua Xiang),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Yangqin》 (Xiaobin Xie), etc. In my article, I try to make a new breakthrough in the study of Yangqin art in Beijing by absorbing the achievement that some people studied and combining the factors of politics and history in Beij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performance,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creation and manufacture and so on in each period. It narrates the developing course of Yangqin in Beijing from the end of dynasty Ming and early in dynasty Qing to date. And it want to afford some material for referenc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in the theory of Yangqin in Beijing even China and to the abundance in history of music by trying to analyse and sum up the features, superiorities and problems of Beijing's Yangqin under the world situation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history of yangqin in Beijing.
引文
(1) Dulcimer:《新格罗夫音乐、音乐家大辞典》记载“世界扬琴概况部分”:1511年英国出版过一本介绍扬琴的小册子,正式称扬琴为“Dulcimer”。名称来自希腊文和拉丁文,主要通用于英语国家。十五世纪开始,Dulcimer(德西码)的名称开始确立。
    (2) 《冲绳与中国技能》著者喜多盛昭,1984年琉球文库出版。
    (3)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记载:“扬琴(Dulcimer),外来击弦乐器,明代晚期传入中国,始称洋琴,又称蝴蝶琴、打琴、敲琴、瑶琴、扇面琴、铜丝琴、钢丝琴等。”《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4月版P781。
    (4) 董伟业:康熙年间人,字耻夫,号爱江,原籍沈阳,寄籍扬州。他所著《扬州竹枝词》共九十九首,内容触及社会生活的几乎每个角落,举凡农、渔、商、儒、释、道、娼、优、医、巫、官、绅,三教九流,七十二行无所不有。
    (5) 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以下河土腔唱《剪靛花》,谓之‘网调’”。
    (6) 《锦城竹枝词》中,“锦城、蓉城”皆指四川成都。
    (7) 徐珂编著的《清稗类钞选》,是徐珂杂录百种清人笔记和参考报章记载而编成的笔记集。其中共分时令、地理、风俗、工艺、文学等92个大类。该处转引自《清稗类钞选》音乐卷。徐珂撰,五谷、刘卓英点校,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P474。
    (8) 《中国音乐史图鉴》,中国印数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人民音乐出版社,P168。
    (9) 严老列(1850—1930),原名严兴堂,广东音乐最早的音乐家和开拓者。他以扬琴右竹法的特色来表现时代新意,创编了《旱天雷》、《倒垂廉》、《连环扣》、《寄生草》、《卜算子》等十余首乐曲,是广东音乐早期极为流行的作品。他的高徒罗绮云于二十年代末在新月唱片公司最早灌制了《倒垂廉》、《连环扣》的扬琴独奏唱片。
    (10) 任晦初(1887-1952)江苏宜兴人,出身清朝总督官府,北洋大臣李鸿章之婿,被称为江南丝竹扬琴开山大师。1917年成立的上海丝竹团体“清平集”的发起人之一。他首先把江南丝竹合奏曲改为扬琴独奏曲形式,擅长润色加花和变化音色;收藏各种传统扬琴十余台,并对丝竹扬琴进行改革,将原来铜钉式的弦轴改为主动微动螺旋式,改善了面板的音色。
    (11) 《民国音乐史年谱1912-1949》,陈建华、陈洁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
    (12) 邱鹤寿(1880-1942)广东音乐演奏家、教育家。广东台山县人,精擅扬琴、唢呐和高胡。后移居香港创办音乐私塾,从事民间音乐教育。1917年编著的《弦歌必读》,是最早出版的广东音乐曲集,1919年编著了《琴学新编》两集,总结了扬琴演奏“竹法十度”,提出了左竹法和右竹法的竹序规律,为广东音乐扬琴传统演奏技法和特点奠定了理论基础。名作有:《娱乐升平》、《狮子滚球》、《双龙戏珠》、《相见欢》、《声声慢》等。1934年间,他出访美国纽约等地巡回演出,受到赞赏好评。
    (13) 《澳门纪略》印光任、张汝霖同撰,1951年刊行。清乾隆九年(1744年),澳门设置地方官“澳门同知”,邱光任、张汝霖相继任职并著《澳门纪略》。
    (14) 传统扬琴:型制比较简单,共鸣箱有蝶形和梯形两种,面板上立有两品(码条),每品有七个品柱(琴码),左品为双行音,右品只用左面的音,共三行音列。扬琴进入我国后,根据演奏需要,对早期的传统扬琴进行了改进。在“双七型”扬琴基础上,扩大成“双八型”扬琴、“双十型”扬琴、“双十二型”扬琴等型制。音位排列的规律为“横五纵二”,即相邻两码之间的音程关系横向为五度,纵向为两度。
    (1) 清代人李声振的《百戏竹枝词》,写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丙子,缮清于四十五年(1706年)丙戌,记述了康熙时京都百伎的情况,颇有史料价值。《清代北京竹枝词》十三种之一,北京古籍出版社 1960年5月出版,1982年1月再版。
    (2) 徐珂编著的《清稗类钞选》,是徐珂杂录百种清人笔记和参考报章记载而编成的笔记集。其中共分时令、地理、风俗、工艺、文学等92个大类。该处转引自《清稗类钞选》音乐卷。徐珂撰,五谷、刘卓英点校,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P434。
    (3) 北京琴书:流行于北京、天津及位于京津之间的河北省三角地区,前身是清代道光(1821-1850)年间,在河北省安次县、廊坊及北京东南郊区通县一带农村传唱的五音大鼓。最初只是农民在农闲时自娱演唱,民国九年(1920年)以后开始有专业艺人在市、镇各地演唱。其后,有常德山以单琴调《呼家将》享名。为媲美于用地区命名的山东琴书,于1951年定名北京琴书。
    (4) 翟青山(1903-1952):民国通州人。青年时进入老艺人刘玉昆所办的子弟班,学唱西河大鼓和落腔调,曾在北京撂地和串巷子表演,以养家糊口。他在落腔基础上创造出“奉调大鼓”。民国21年(1932年),他认为三弦音响大影响演唱,开始研究由悠扬动听的扬琴伴奏。他又在西河大鼓和乐亭大鼓基础上,研究将两种唱腔融合在一起,用一架扬琴予以伴奏,成为一种新唱腔“单琴大鼓”。翟青山创造的单琴大鼓善于表演长篇故事,如《前后七国》、《回龙传》和《黄凤配》等,更便于表演短篇故事,如《蓝桥会》、《卖油郎》、《乱点鸳鸯谱》、《关黄刀》、《华容道》等等,还可以配合时事,及时表演,如《王贵与李香香》、《杨静宇殉国》、《枪毙原文会》等,达到宣传鼓舞效果。翟青山除创造新唱腔外,还与同事共同改革扬琴形制,使更能适合演唱和表演。翟青山表演时嗓音虽不亮,但善于运腔,音调优美悦耳,说书时吐字清楚,交待细致,刻画人物生动形象,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他的传人较多,有石长岭、吴长宝、焦长海等。
    (5) 关学曾(1922年-2006年):男,满族,生于崇文门外东大地一巷3号。从事曲种北京琴书,代表作有《长寿村》、《鞭打芦花》、《杨八姐游春》等,有北京琴书泰斗之誉。曾为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北京曲艺家协会主席,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参与组建了北京曲艺团、北京曲剧团,积极编演新曲目。与琴师吴长宝合作期间,成功改良了单琴大鼓,并更名为北京琴书。创作作品百余段,演唱过上千个段子,曾两次赴朝慰问演出。1996年参与发起曲艺进校园活动,并参加了数十场演出。出版了《关学曾北京琴书经典唱段专辑》CD。2000年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新中国曲艺50年特别贡献曲艺家”称号。2003年获第四届中国金唱片奖。2006年9月荣获中国曲艺终身成就奖。2006年9月27日晚关学曾病逝,享年84岁。
    (6) 《音乐杂志》,先后有四种。此处指1920年3月创刊,杨昭恕编辑的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编印的刊物;是“五四”以后国内编辑出版最早的一种音乐刊物,至1921年12月,实出两卷,共二十号。刊载介绍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洋音乐的文章,以及音乐教材和曲谱等,并报导北大音乐研究会和其他音乐社团、学校音乐系科的活动情况。
    (7) 中华乐社:1927年柯政和在北京王府井创建“中华乐社”,主要活动为经售乐器、唱机、唱片和出版、发行音乐书籍、乐谱,该社享有很广泛的声誉。
    (1) 《扬琴的音律及音位排列》作者:单红龙。《中国音乐学(季刊)》 2000年增刊。
    (2) 律吕大扬琴:十二平均律扬琴的一种。1953年由张子锐设计,张子锐和赵立业共同制作,郑宝恒适用推广。运用古代“律吕”转调理论,以“六律”、“六吕”将十二平均律分为互差半音的两个吕组,设计扬琴音位及调性变化。各调的音阶排列相同,便于同曲移调演奏。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被各地艺术院校和文艺团体采用。
    (3) 袁静芳:郑宝恒先生的第一代扬琴专业本科生,1961年任中央音乐学院首名留校扬琴教师。
    (4) 参《〈把毕生奉献给扬琴艺术的郑宝恒教授〉一文的补充和说明》作者:兰守德、闻人,《乐器》 1990年02期P37。
    (5) 参《扬琴演奏法》 乐思编著,香港宏业书局 1978年1月第4次出版,P7—P13。
    (6) 《扬琴的音律及音位排列》作者单红龙,《中国音乐学(季刊)》 2000年增刊。
    (7) 《扬琴调音探微》作者郑培东,《乐器》 2002年04期P37。
    (8) 《扬琴调音新探》作者吴顺章,《乐器》 2002年08期P70。
    (9) 《略谈扬琴演奏中的音色与调整问题》作者马凤霞,《第八届世界扬琴大会论文集》。
    (10) 《扬琴的调音与杂音》作者吴军,《中国音乐》 1995年第3期。
    (11) 音分:它是一个对数单位,类似于分贝,在每一个相等的半音程中有100个音分。因为每个八度有12个半音程,所以每个八度包括1200个音分。
    (12) 《三种律制在定音中的运用》,作者赵桂秋,载《齐鲁艺苑》 1998年第2期。传统扬琴
    (13) 《论扬琴的调律》,作者潘黎,载《乐府新声》 2000年第1期。
    (14) 演奏技法:一般是指地方民间音乐、曲艺及戏曲音乐伴奏中的扬琴演奏技法,包括“加花”、“衬音”、“轮竹”、“齐竹”、“颤竹”、“拨奏”、“顿音”等。
    (15) 顿音:广东扬琴一种具有特色的演奏技法,即用右手击弦,左手立即把余音按住,发出短促而富有弹性的声音。
    (16) 现代扬琴:相对于“传统扬琴”而言。中国现代扬琴指杨竞明改革的“变音扬琴”及在“变音扬琴”的基础之上研制的扬琴。
    1、《中国进现代音乐史》,汪毓和著,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4年出版。
    2、《中国音乐史图鉴》,中国印数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人民音乐出版社。
    3、《民国音乐史年谱1912-1949》,陈建华、陈洁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
    4、《清稗类钞选》音乐卷,徐珂编著,五谷、刘卓英点校,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
    5、《民族器乐》,袁静芳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出版。
    6、《扬琴弹奏技艺》,项祖华著,繁荣出版社,1992年出版。
    7、《中国音乐年鉴》(1949年-2002年)
    1、《建国以来扬琴演奏技法及创作的发展》,作者戚梅,载《枣庄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中国扬琴及其演奏艺术的发展沿革》,作者徐治,载《运城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扬琴与扬琴音乐的发展》,作者吴顺章,载《齐鲁艺苑》,2002年02期。
    4、《中国扬琴艺术发展五十年》,作者李向颖,载《中国音乐学》,2001年01期。
    5、《从扬琴的创作来看扬琴艺术的发展》,作者黄河,载《民族器乐文集》,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 2000年10月出版。
    6、《中国扬琴艺术探微》,作者桂习礼,载《民族器乐文集》,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 2000年10月出版。
    7、《现代扬琴作品的创作》,作者黎胜元,载《人民音乐》,1998年05期。
    8、《中国扬琴的历史演变、地位及未来发展趋势(上)》,作者许学东,载《北市国乐》 180期。
    9、《扬琴艺术的世纪回眸与展望》,作者项祖华,载《中国音乐》,2001年04期。
    10、《扬琴演奏艺术探微》,作者项祖华,载《人民音乐》,1984年11期。
    11、《关于中国扬琴文化内涵的探索》,作者赵艳芳,载《中国音乐》,1994年01期。
    12、《从扬琴特点看它的演奏技巧的发展》,作者项祖华,载《中国音乐》,1984年04期。
    13、《扬琴的源流及其发展》,作者项祖华,载《中国音乐》,1981年03期。
    14、《世界扬琴音乐的交流和展望》,作者项祖华,载《人民音乐》,1992年07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