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与移民生计的分化发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人类发展历史上,贫困现象和问题一直是困扰很多国家、地区及民众的重大挑战之一。减少和消除贫困是国际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贫困与反贫困一直是政府机构的工作重心和未竞难题。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在一些自然条件特别恶劣地区探索实施移民搬迁工程,通过移民扶贫的方式解决困难群众温饱问题。3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通过实施扶贫移民,迁出区生活环境有效恢复,移民在安置地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促进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扶贫移民在实践上的显著成效,引发了学界广泛关注与研究。然而,扶贫移民在生产生活空间转化过程中是如何从贫困迈向发展致富,以及围绕该过程移民的社会网络和生计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等议题仍缺乏系统性研究。鉴于此,本文在社会网络思想和可持续生计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扶贫移民生计发展分析框架,以桂西北跨县集中安置移民案例实践为经验支撑,对扶贫移民社会关系网络变动和生计恢复发展进行系统研究。
     本文构建了扶贫移民生计发展分析框架。该框架主要山迁出区脆弱性背景、扶贫移民、安置地结构和过程转变、社会网络与生计资源、生计模式、生计发展结果等六个主要部分构成。其结构思路可以概括为:迁出区脆弱性背景下,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是实施扶贫移民的根本动因。作为一种事前的贫困干预政策措施,移民搬迁在为扶贫移民提供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移民贫困程度加深的风险;移民搬迁安置后,扶贫移民从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取安置地结构和过程转变的发展机会与资源,生计方式发生转变,获得了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等生计发展结果。
     本文将扶贫移民实施过程分为移民搬迁、移民安置和安置地扶贫开发三个依次推进的阶段。在扶贫移民过程中,移民社会网络经历从破碎到调整重构再到拓展的变动过程:移民社会网络在移民搬迁中破碎化,在移民安置中实现调整、重构,并在安置地扶贫开发阶段向安置地社会结构拓展。在迁出区脆弱性背景下,扶贫移民人力资本水平低,个人资源和社会网络资源十分有限,农业生计活动以粮食生产为主,且难以实现温饱。在地理空间、生计资源的转换之后,扶贫移民生计活动有效恢复和向相对高价值农业生计转变是在移民具体的、正在进行的社会网络中获取资源并实现的:在移民安置阶段,扶贫移民在调整重构的社会网络中获取基本生计资源,并在安置地较好的资源条件下实现了生计有效恢复,解决了温饱问题;在安置地扶贫开发阶段,扶贫移民在拓展后的社会网络中获取相对高价值农业的发展性资源,实现从原有以粮食为主的低价值农业生计向以经济作物为主的相对高价值农业生计转变,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逐步脱贫致富。移民生计发展实质是移民在具体的、正在进行的社会网络中从低价值农业生计向相对高价值的农业生计转变。
     移民社会网络向外部经济网络结构(主要是安置地经济网络结构)的拓展状况对移民生计行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促成了移民生计的分化。一部分移民在安置地扶贫开发阶段通过社会网络的拓展(即移民网络部分嵌入或完全嵌入安置地经济发展结构),实现了向相对高价值农业生计模式转变和发展致富;另外一些移民难以实现社会网络的拓展(即社会网络区隔于安置地经济网络结构,属于非嵌入或“零嵌入”状态),仍维系着搬迁前的生计方式,家庭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生活水平难以获得有效提高,仍处于贫困之中。
     在安置地较好的发展条件下,移民社会网络区隔于外部经济网络结构(主要是安置地经济网络结构),是导致其生计发展困难而未能摆脱贫困的基本原因。移民贫困农户社会网络与外部经济发展网络结构的区隔,既有贫困移民缺乏社会交往经验,与原住村民、富裕移民互动交流少等内部主观因素,也有安置地政府机构等正式组织构成的正式社会网络的资源有限而难以做到移民全覆盖等外部客观因素。乡村“经济能人”专业的农业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市场经验使其能得到贫困移民的信任并建立起紧密社会联系,同时乡村“经济能人”长期的市场打拼,与企业、商业伙伴等市场主体保持广泛联系,社会资本深厚。乡村“经济能人”的这种特质属性使其能有效消除贫困移民农户社会网络与外部经济发展结构的区隔,起到移民贫困农户社会网络与外部经济网络有效对接的桥梁作用,是推动贫困移民生计持续发展和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社会机制。
Poverty allevitaion is one of major challenges in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the history of human progress.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is the goal pursued by the internation society. Poverty alleviation has been the focus of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remaining challenges, in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with developing countries.
     Magrition induced by poverty alleviation has been implemented as a pilot in some particulary harsh natural conditions area of china in the early1980s. More than30years of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migration induced by poverty alleviation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poverty reduction. The income levels and living strandard of immigration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ecology of out-migrating places keep balance, district population and resource environment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Magrition induced by poverty alleviation has atteacted a great deal of scholarly attention, and achieve fruitful research results. Then, some important issues have not been systematic studies, for example, how did immigrant follow the road of becoming well-off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immigrant' networks and livelihood at this process. In reviw of this, this thesis focus on these topics build immigrant livelihood analysis framework basis on the social network theory and sustainable livelihood approach, and gather experience material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immigrant livelihoods development on poverty analysis framework is constructed in this article. The immigrant livelihood analysis framework constituted by the six parts, vulnerability contest of out-migrating places, magrition induced by poverty alleviation, structure and processes of in-migrating place, social network and livelihood resources, livelihood strategies, livelihood outcome. Magrition induced by poverty alleviation had taken as that the problem of population to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s is serious in out-migrating place. Magrition induced by poverty alleviation is considered a relocation that advances intervention poverty reduction policies. The immigrant access to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in the resettlement stage, at the some time, increasing the risk of worse off; when the relocation stage finished, immigrants get the livelihood resources in the social network in the "structure and processes of in-migrating place". Then, the mode of livelihood is change, and gets mote money, have a better live.
     The process of magrition induced by poverty alleviation is divided into tress stages, relocation, resettlement, poverty-relief and development. The immigrant social networks have gone from crush to refactoring, then to expand, in the process of magrition induced by poverty alleviation. Immigrant social network crush in the stage of relocation, adjust and refactoring in the stage of resettlement, than expended in the stage of poverty-relief and development. The low levels of human capital and limited personal resources are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migratants. The livelihood resources need which immigraents livelihood restoration and development are from thire specific ongoing social networks, in the geographic space, livelihood resources for conversion process. In the stage of resettlement, the livelihood resources are from adjusted and reconstructed social networks, immigrants achieve restoration of livelihood, and have solved the problem of food and clothing; in the stage of poverty-relief and development, the livelihood resources are from expended social networks, immigrants achieve 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 and gets mote money, have a better live. The essence of immigrant livelihood development is that the original low-market value rural livelihood transformat to relatively high market velue rural livelihood on the specifical onging social networks.
     Social network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livelihoods of immigrant. Immigrant livelihood differentiation depends on that immigrant personal social network to expand exter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network structure, mainly economic resettlement network structure. In the stage of poverty-relief and development, some immigrant social network to expand exter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network structure, achieving a relatively high value livelihoods and freedom from want. Others social network fail to expand exter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network structure, in other words, their social network and the network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eparation. So they retain the original low-market value rural livelihood and still in poverty.
     Personal network and network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uctural separation is an important causes the poor immigrants livelihood development. There are many resons to make the poor immigrants social network seprated the external economic networks, for example poor immigrants less interaction with local villagers and rich immigrants, the government finace limited and official social network recources difficult to share to all the immigrants. Economic rlites of rural win the trust of poor immigrants and establish close relationships bace on their professional production technology, extensive market experiences and strong social capital. Economic rlites of rural is the "bridge" and connect the the poor immigrants personal network to external external economic networks. Economic rlites of rural is the very important social mechanisms that conneting poor immigrants social network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ucture.
引文
① [美]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施炜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② 叶普万:《贫困经济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36页。
    ③ [瑞典]冈纳·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南亚国家贫困问题研究》,方福前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① IFAD. Rural Poverty Report 2001:The Challenge of Ending Rural Poverty. Researc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① [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粱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2-47页。
    ② [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④ Castro, A. P.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Analysis:An Introduction.Research. Syracuse, Maxwell School of Citizenship and Public Affairs, Syracuse University,2002, pp.35-60.
    ③ [印]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④ [印]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2页。
    ⑤ [印]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2页。
    ① Ligon, E., & Schechter, L. Measuring Vulnerability. The Economic Journal,2003, Vol.113, Issue487, pp.95-102.
    ② Chamber, R. Poverty and Livelihood:Whose Reality Counts? 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1995, Vol.7, No.1, pp.173-204.
    ① 韩峥:《广西西部十县农村脆弱性分析及对策建议》,《农业经济》2002年第5期。
    ② 黄承伟、王小林、徐丽萍:《贫困脆弱性:概念框架和测量方法》,《农业技术经济》2010年第8期。
    ⑤ Jazairy, I., Alamgir, M., Panuccio, T.The State of World Rural Poverty:An Inquiry into Its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London: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1992, pp.14.
    ③ 安东尼·哈尔、詹姆斯·梅志里:《发展型社会政策》,罗敏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页。
    ① 白南生、卢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移民:方法与经验》,《管理世界》2000年第3期。
    ②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三西”(河西、定西、西海固)地区农业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3年第1期。
    ③ 《国务院批转“三西”地区农业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的汇报提纲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3年第25期。
    ④ 《国务院“三西”地区农业建设领导小组关于“三西”地区农业建设进展情况和今后五年建设意见的报告(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8年第5期。
    ⑤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通知,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item/flfgk/gwyfg/1994/112103199402.html.
    ⑥ 《中共中央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3/14/content_2695714.htm.
    ① 黄承伟:《中国农村扶贫自愿移民搬迁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② 黄宗智:《改革中的国家体制:经济奇迹和社会危机的同一根源》,《开放时代》2009年第4期。
    ③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通知》(国发[2001]2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1年第23期。
    ④ 2000年出台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规划(2001-2010年)》将生态移民作为治理沙化土地的措施之一,提出了规划期完成生态移民18万人的目标和每人5000元的投资标准。不过,该规划未涉及移民安置的具体措施。
    ①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0页。
    ②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0页。
    ③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0页。
    ④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ndtjgb/qgndtjgb/201202/t20120222_30026.html
    ⑤ 黄承伟、李海金:《灾害风险管理与减贫的理论及实践研究:一个新议题》,载于黄承伟、陆汉文主编:《灾害应对与农村发展:“灾害风险管理与减贫的理论及实践”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24页。
    ⑥ 文静、林晖:“我国扶贫开发工作面临哪些新挑战?”,2011年11月3日,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1-12/03/c_111213177.htm.
    ① 陆汉文、岂晓宇:《当代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与反贫困工作——基于城乡关系与制度变迁过程的分析》,《江汉论坛》2006年第10期。
    ②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9页。
    ③ 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人们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十二五“以工代赈建设规划和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的通知”,http://www.gspc.gov.cn/ygdzh/Show Article.asp?ArticleID=6059.
    ① 刘彤等,“陕西启动中国最大规模移民工程探索减贫避灾新路”,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5/12/c_121407395.htm.
    ① Michael M.Cemea:《风险、保障和重建:一种移民安置模式》,《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迈克尔-M-塞尼:《移民与发展——世界银行政策与经验研究》,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② 李芬、风笑天:《乡镇移民安置与社会网络支持》,《城市问题》2003年第5期。
    ③ 方泉尧主编:《工程移民整合通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4-35页。
    ④ 朱军、王亚文:《提高社会资本——反贫困的重要一环——对云南镇沉县苦聪人反贫困的调查》,《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第2期。
    ① 朱晓静:《甘肃贫移民社会关系适应性研究——以H村为例》,《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② 黄健:《复杂系统视角的水库移民社会网络研究》,《统计与决策》2012年第11期。
    ③ 李芬、风笑天:《乡镇移民安置与社会网络支持》,《城市问题》2003年第5期
    ④ 李君、陈长瑶:《贫困山区农户自愿移民搬迁机制及效应研究——基于河南省巩义市温堂村搬迁农户的实证分析》,《学术探索》2010年第2期。
    ⑤ 王茂福、罗天莹:《水库移民返迁与社会关系》,《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5期。
    ⑥ 纳列什·辛格、乔纳森·吉尔曼:《让生计可持续》,《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0年第4期。
    ① 李斌、李小云、左停:《农村发展中的生计途径研究与实践》,《农业技术经济》2004年第4期。
    ② Martha G.Roberts,杨国安:《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国际进展——脆弱性分析方法与可持续生计方法比较》,《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1期。
    ② 苏华、徐中民、尚海洋:《可持续生计分析研究综述》,《地球科学进展》2009年第1期。
    ③ 唐丽霞、李小云、左停:《社会排斥、脆弱性和可持续生计:贫困的三种分析框架及比较》,《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
    ④ 王三秀:《外国可持续生计观念的演进、理论逻辑及其启示》,《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9期。
    ⑤ 李静、杨哲、刘继杰:《生态移民之后的移民生计方式变迁与文化变迁——以甘肃省肃南县明花乡双海子村为例》,《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① 隋艺、陈绍军:《社会行动理论视角下移民的生计恢复与可持续发展——以青海省海西地区移民村落为例》,《青海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
    ② 吴桂英:《生态移民项目下牧民的生计选择与风险降低策略——基于对内蒙古S旗3个移民村的考察》,《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第24期。
    ③ 史俊宏、赵立娟:《生态移民生计脆弱性及其可持续生计途径》,《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年第15期。
    ④ 杨云彦、徐映梅、胡静、黄瑞芹:《社会变迁、介入型贫困与能力再造——基于南水北调库区移民的研究》,《管理世界》2008年第11期。
    ⑤ 张华山、周现福:《水库移民可持续生计能力分析——以阿坝州典型水电工程为例》,《水利水电》2012年第4期。
    ⑥ 赵峰、杨云彦:《外力冲击下水库移民生计脆弱性及其解决机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为例》,《人口与经济》2009年第4期。
    ⑦ 严登才:《广西岩滩库区移民贫困成因与可持续生计路径分析》,《广西民族研究》2013年第2期。
    ⑧ 梁娟、伊庆山:《搬迁前后水库移民生计水平变化研究——以青山嘴水库栗子园移民为例》,《湖南农业科学》2013年第3期。
    ① 严登才:《搬迁前后水库移民生计资本的实证对比分析》,《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第6期。
    ② 赵峰、杨云彦:《外力冲击下水库移民生计脆弱性及其解决机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为例》,《人口与经济》2009年第4期。
    ③ 严登才:《广西岩滩库区移民贫困成因与可持续生计路径分析》,《广西民族研究》2013年第2期。
    ④ 王沛沛、许佳君:《生计资本对水库移民创业的影响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2期。
    ⑤ 王毅杰、李利浩:《多元生计模式下的移民生产安置》,《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⑥ 邓俊淼:《工程移民安置地适应性组织化生计策略——以南水北调水源区移民为例》,《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4期。
    ⑦ 赵文娟、崔明昆、沙建:《工程移民的生计变迁与文化适应——以泸沽湖基础移民为例》,《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1年第3期。
    ① 张志良、张涛、张潜:《移民推拉机制理论及其应用》,《中国人口科学》1997年第2期;李进参:《中国的异地开发扶贫模式及经验》,《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董玉舒、刘建业、赵天胜:《新世纪贫困山区扶贫开发的必然选择》,《调研世界》2001年第5期;黄承伟:《中国农村扶贫自愿移民搬迁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② 唐丽霞、林志斌、李小云:《谁迁移了——自愿移民的搬迁对象特征和原因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4期。
    ③ 朱启臻:《农村扶贫开发理念辨析》,《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11期。
    ① 赵劲、李敏、朱启臻、张大勇:《对我国深山区移民扶贫成本的社会学分析——一江西省遂川县为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② 覃明兴:《扶贫自愿性移民研究》,《求索》2009年第9期。
    ③ 施国庆、郑瑞强:《扶贫移民:一种扶贫工作新思路》,《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④ 李进参:《中国的异地开发扶贫模式及经验》,《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⑤ 李王鸣、金登杨:《扶贫移民安置模式分析与实证——以浙江省瑞安市为例》,《经济地理》2008年第2期。
    ⑥ 王永平、袁家榆、曾凡勤、陈妮:《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年第1期。
    ① 罗承松:《文化认同与移民社区建设——以镇沅县恩乐镇易地安置的苦聪人社区为研究对象》,《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11期。
    ② 李娜:《滇中彝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社会适应——以永仁县彝族移民为例》,《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
    ③ 朱晓静:《甘肃扶贫移民生活方式适应性研究——以H村为例》,《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④ 《英国大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第12册,1984年版,第185页。
    ⑤ 《美国大百科全书》国际版(The Encyclopedia American, International Edition),第19册,1980年版,第97页。
    ①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1973页。
    ② 现代汉语词典编委会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606页。
    ③ 中文大辞典编篡委员会:《中文大辞典》第6册,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90年版,第1620页。
    ④ 傅义强:《欧洲移民政策与中国大陆新移民》,济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页。
    ⑤ 葛剑雄等:《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页码;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第一卷“导论”,第10页。
    ⑥ 朱国栋、刘红、陈志强编著:《上海移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⑦ 刘志山主编:《移民文化及其伦理价值》,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页。
    ⑧ 施国庆:《移民权益保障与政府责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⑨ 赵永春:《关于“人口迁移”、“移民”及其相关概念》,《史学集刊》2012年第2期。
    ① Leopoldo J.Bartolome:《作为社会过程的移民方案——概念性和方法性问题》,载唐传利、施国庆主编:《移民与社会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1-306页。
    ② 陆汉文等:《移民搬迁专题研究报告》,2014年2月。
    ③ 施国庆、郑瑞强:《扶贫移民:一种扶贫工作新思路》,《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④ 包智明:《关于生态移民的定义、分类及若干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⑤ 国家发展改革委:《易地扶贫搬迁“十一五”规划》。
    ⑥ 方兵、彭志光:《生态移民:西部脱贫与生态环境保护新思路》,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页;国家发改委土地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中国生态移民的起源与发展》(报告),2004年,第7页。
    ⑦ 黄承伟:《中国农村扶贫自愿移民搬迁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60页。
    ① 常艳:《关于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安置条件和能力分析》,《开发研究》2008年第1期。
    ② 见黄承伟:《中国农村扶贫自愿移民搬迁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黄特军:《扶贫自愿性移民搬迁的模式研究与效果评价——以广西为例》[D]硕士论文,广西大学,2002年。
    ③ 见方泉尧主编:《工程移民整合通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4页。
    ④ 李斌、李小云、左停:《农村发展中的生计途径研究与实践》,《农业技术经济》2004年第4期;苏芳、徐中民、尚海洋:《可持续生计分析研究综述》,《地球科学进展》2009年第1期。
    ⑤ Chambers, R., and Conway, G. R. Sustainable Livelihood: Practical Concepts for the 21st Century. IDS Discussion Paper 296,1992, pp.6.
    ① Chambers, R., and Conway, G. R. Sustainable Livelihood: Practical Concepts for the 21st Century. IDS Discussion Paper 296,1992, pp.7-8.
    ② Ian Scoones. 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Working Paper72,1998.
    Frank Ellis. Rural Livelihoods and Divers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pp.26-78.转引自苏芳、徐中民、尚海洋:《可持续生计分析研究综述》,《地球科学进展》2009年第1期。
    ③ Scoones. 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Working Paper72,1998.
    Michael Burawoy. The Extended Case Method, Ethnography Unbou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1.转引自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② 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③ 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2页。
    ④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1页。
    ①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8页。
    ① Chambers, R., and Conway, G. R. Sustainable Livelihood: Practical Concepts for the 21st Century. IDS Discussion Paper296,1992, pp.6.
    ② Ashley, C., and Carney, D. Sustainable Livelihoods:Lessons from early experience. London:DFID,1999, pp.7.
    ③ Diana Carney.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Approaches:progress and Possibilities for Change. London:DFID,2002, pp.13-15.
    ① 苏芳、徐中民、尚海洋:《可持续生计分析研究综述》,《地球科学进展》2009年第1期。
    ② Lasse Krantz. The Sustainable Livelihood Approach to Poverty Reduction. Swedish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Agency,2001, pp.42-98.
    ① [匈牙利]卡尔·波兰尼:《经济:制度化的过程》,徐宝强、渠敬东选编:《反市场的资本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1年版,第41页。
    ② 符平:《市场的社会逻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20页。
    ③ 在西方社会学对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上,长期存在着对于个人是如何组成社会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即社会唯名论(nominalism)和社会唯实论(realism)。社会唯名论论认为,社会由个人为了利益和目的而建立的,个人是最为重要的实体,社会不过是一个虚幻的存在物,社会性质只是组成社会的个人的性质的反映,斯宾塞、加布里尔·塔德、韦伯等是这方法论的代表;社会唯实论认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但社会一旦形成,作为整体它就具有了独立存在的特性或者说个体所不具备的突生性质,孔德、涂尔干是这一个观念的典型代表。早期的齐美尔对这两种观念进行了调和,认为由个人组成的社会和社会化的个人之间总是保持一种双重关系:个人既是社会的环节,又是他自己本身,既是社会的产物,又是自主生活的产物。社会与个人及其它们的现实性,存在于两者间的相互依赖和互动交往之中。见周晓红:《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社会学内部的对立与动力——有关经典社会学发展的一项考察》,《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① Gran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 Vol.91, No.3, pp.481-510.
    ② 朱国宏、桂勇主编:《经济社会学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Granovertter, M. The Old and the New Economic Sociology:A History and an Agenda, in Friendland, R. & Roberson, A.F (Eds.). Beyond the Market Place: Rethinking Economy and Society.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1990, pp.89-112.参见汪和建:《经济与社会:新综合的视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2页。
    ④ Granovetter, M. A Theoretical Agenda for Economic Sociology, Economics. In Mauro F. Guillen, Randall Collins, Paula England, and Marshall Meyer (Eds). The New Economic Sociology:Development in an Emerging Field. 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2001.
    ① 戴坚:《网络嵌入性的理论解析》,《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3期。
    ② Harrison C. White. Where Do Markets Come From?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1,Vol.87, No.3, pp. 517-547,参见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社2003年版,第118页。
    ② 张存刚、李明、陆德梅:《社会网络分析——一种重要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④ Granvoetter, M.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 Vol.78, No.6, pp.1360-1380.
    ⑤ Emirbayer, M. & Goodwin, J. Network Analysis, Culture, and the Problem of Agenc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4, Vol.99, No.6, pp.1448.
    ① Lin, N. Social Resources and Instrumental Action. In Peter V. Marsden, Nan Lin, Beverly Hills (Eds). Social Structure and Network Analysis. CA: Sage,1982, pp.131-45.
    ① 关于资源如何被赋予意义和重要性,林南提出了三个假定,即任何人类群体或社区中,为表明资源的相对重要性,资源被共识或影响赋予不同的价值;如果有机会,所有行动者都会采取行动维持和获得有价值资源,以促进他们的自我利益;维持和获得有价值资源是行动的两个主要动机,前者比后者更重要。见[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31页。
    ③ Bourdieu, P. The Forms of Capictial. In J.G.richardson(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Westport, CT:Greenwood Press,1883/1986, pp.248参见[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页。
    ② [美]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51-376页。
    ⑤ Granvotter M. Getting a Job:A Study of Contacts and Career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③ [美]罗纳德·伯特:《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任敏等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8年版,第18-19页。
    ① 林聚任:《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② [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③ [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4-71页。
    ④ 叶敬忠:《农民发展创新中的社会网络》,《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9期。
    ① 有关非正式社会关系与正式社会关系的界定及相应约束形式的阐释,可参见刘世定:《乡镇企业发展中对非正式社会关系资源的利用》,《改革》1995年第6期,第64页;[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0-75页;何显明:《非正式关系与权力资源的获取》,《社会科学家》2003年第2期,等等相关文献。
    ② 曹子玮:《农民工的再建构社会网与网内资源流向》,《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3期。
    ① 参见严登才:《搬迁前后水库移民生计资本的实证对比分析》,《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第6期;梁娟、伊庆山:《搬迁前后水库移民生计水平变化研究——以青山嘴水库栗子园移民为例》,《湖南农业科学》2013年第3期,等研究文献。
    ② [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① 关于贫困地区PPE (Poverty-Population-Environment)怪圈的详细论述请参见黄承伟:《中国农村扶贫自愿移民搬迁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66-71页。
    ① 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中央国务院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中发[1996]12号),来源:《黑龙江政报》1997年第5期。
    ① 本段的相关数据来源于作者在实地调查期间环江县扶贫办提供的《环江县扶贫志》。
    ② 数据和资料来源于环江县扶贫办提供的《大安乡金桥村简介》。
    ① Martha G. Roberts,杨国安:《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国际进展——脆弱性分析方法与可持续生计方法比较》,《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1期。
    ② 李鹤、张平宇、程叶青:《脆弱性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第2期
    ③ B. L. Tunner, Ⅱ,Roger E. Kasperson,[…]and Andrew Schiller. A Framework for vulnerability analysis in sustainability science, PNAS,2003, Vol.100, No.14, pp.8074-8079.
    ④ Gilberto C. Gallopin. Linkages between Vulnerability, Resilience, and Adaptive Capacity.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Vol.16, No.3, pp.293-303.见方修琦、殷培红:《弹性、脆弱性和适应——IHDP三个核心概念综述》,《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第5期,第14-15页。
    ⑤ White, Gilbert F. Natural Hazards, Local, National, Globa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 Cutter, S. L. Living with Risk:the Geography of Technological Hazards. London[etc:]:Arnold Press,1993见李鹤、张平宇、程叶青:《脆弱性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第2期,第19页。
    ⑥ Susan L. Cutter. Vulnerability to Environmental Hazards.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96, Vol.20, No.4, pp. 529-539; Susan L. Cutter, Bryan J. Boruff, W. Lynn Shirley. Social Vulnerability to Environmental Hazards.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2003, Vol.84, No.2, pp.242-261.见方修琦、殷培红:《弹性、脆弱性和适应-——IHDP三个核心概念综述》,《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第5期,第15页。
    Dagmar Schroter, Colin Polsky, Anthony G. Patt. Assessing Vulnerabilities to the Effects of Global Change:An Eight Step Approach.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2005, Vol.10, Issue 4, pp.573-595; Anthony Patt, Surage Dessai. Communicating Uncertainty:Lessons Learned and Suggestions for Climate Change Assessment. Comptes Rendus Geoscience,2005, Vol.337, Issue 4, pp.425-441.
    ① William C. Bogard. Bringing Social Theory to Hazards Research:Condition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Mitigation of Environmental Hazards.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1988, Vol.31, No.2, pp.147-168; W. Neil Adger, P. Mich Kelly. Social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 Change and the Architecture of Entitlements.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1999, Vol.4, Issue 3-4, pp.253-266.
    ② 方修琦、殷培红:《弹性、脆弱性和适应——IHDP三个核心概念综述》,《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第5期。
    ③ 世界银行:(2000/2001世界发展报告:与贫困作斗争》,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④ 韩铮:《脆弱性与农村贫困》,《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10期。
    ⑤ Martha G.Roberts、杨国安:《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国际进展——脆弱性分析方法与可持续生计方法比较》,《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1期。
    ⑥ 可参见 David A. McEntire. Triggering Agents, Vulnerabilities and Disaster Reduction:Towards a Holistic Paradigm.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2001, Vol.10, Issue 3, pp.198-196; David A. McEntire. Sustainability or Invulnerable Development:Proposals for the Current Shift in Paradigms. Australi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anagement,2000, Vol.15, Issue 1, pp.58-61;李宏伟、屈锡华、严敏:《社会再适应、参与式重建与饭脆弱性发展——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启示录》,《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3期;李雪萍:《反脆弱性发展:突破发展陷阱的路径——基于西藏城镇社区发展的实证调查与理论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① 该图出自于Birkmann, J.(Ed). Measuring Vulnerability to Natural Hazard:Towards Disaster Resilient Societies.Tokyo, New York, Paris, UNU-Press,2006.在本文的引用则来源于Birkmann J., Wisner B. Measuring the Un-measurable:The Challenge of Vulnerability. Source,2006, No.5, pp.11.
    ② 该图来源于韩铮:《脆弱性分析和制图系统在中国扶贫项目的应用》,《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1年第1期,第49页。本文在借鉴时作了修正。
    ① Martin Prowse. Towards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Vulnerability'in Relation to Chronic Poverty. CPRC Working Paper,2003, No.24.
    ② 唐丽霞、李小云、左停:《社会排斥、脆弱性和可持续生计:贫困的三种分析框架及比较》,《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第6页。
    ③ 李雪萍:《反脆弱性发展:突破发展陷阱的路径——基于西藏城镇社区发展的实证调查与理论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④ 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与贫困作斗争》,世界发展报告编译组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⑤ 黄承伟、王小林、徐丽萍:《贫困脆弱性:概念框架和测量方法》,《农业技术经济》2010年第8期。
    ⑥ 见王国敏:《农业自然灾害与农村贫困问题研究》,《经济学家》2005年第3期,第55页。
    ⑦ Chaudhuri, S., J. Jalan, and A. Suryahadi. Assessing Household Vulnerability to Poverty from Cross-sectional Data: A Methodology and Estimates for Indonesia.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Discussion Paper No.0102-52.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2002.
    ① 黄承伟、王小林、徐丽萍:《贫困脆弱性:概念框架和测量方法》,《农业技术经济》2010年第8期。
    ② 该图来源于黄承伟、王小林、徐丽萍:《贫困脆弱性:概念框架和测量方法》,《农业技术经济》2010年第8期,第8页。本文在借鉴时作了修正。
    ③ 在实践上如我国实施的具有非自愿性的各类水库移民中出现了部分移民搬迁后陷入贫困、难以融入安置社会等问题。在研究上如一些学者在水库研究中提出了“介入型贫困”、“次生贫困”或“次生性不可持续”等研究概念。
    ① 见 Stefan Dercon. Assessing Vulnerability. Jesus College and CSAE,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陈传波:《农户风险与脆弱性:一个分析框架及贫困地区的经验》,《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8期。
    ① 胡宝清、严志强、廖赤眉:《基于GIs的喀斯特土地退化灾害风险评估——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自然灾害学报》2006年第4期。
    ①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GDP为397983亿元,2010年末全国总人口134100万人。参见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ndtjgb/qgndtjgb/201102/t20110228_30025.html
    ① Michael M.Cemea:《风险、保障和重建:一种移民安置模式》,《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② Theodore E.Downing and Camen Garcia-Downing:《风险——责任在发展性移民中的分布》,载唐传利、施国庆主编;《移民与社会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8-218页。
    ③ “介入型贫困”概念见杨云彦、徐映梅、胡静、黄瑞芹:《社会变迁、介入型贫困与能力再造——基于南水北调水库移民的研究》,《管理世界》2008年第11期;“次生贫困”或“次生性不可持续”见张绍山:《水库移民“次生贫困”及其对策初探》,《水利经济》1992年第4期;严登才、施国庆:《农村水库移民贫困成因与应对策略分析》,《水利发展研究》2012年第2期;严登才:《广西岩滩库区移民贫困成因与可持续生计路径分析》,《广西民族研究》2013年第2期。
    ① 米文宝:《宁夏西海固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经济地理》2001年第6期。
    ② 苏爱华、付保红:《中国水库农村移民安置方式比较分析》,《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年第5期。
    ① 黄承伟:《中国农村扶贫自愿移民搬迁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页。
    ② 参见黄承伟:《中国农村扶贫自愿移民搬迁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黄特军:《扶贫自愿性移民搬迁的模式研究——以广西为例》,硕士毕业论文,广西大学,2002年;文冰、宋媛、张体伟、乔召旗:《生态移民的搬迁形式研究——云南永善县马楠乡案例分析》,《生态经济》2005年第5期,等相关文献。
    ③ 文冰、宋媛、张体伟、乔召旗:《生态移民的搬迁形式研究——云南永善县马楠乡案例分析》,《生态经济》2005年第5期。
    ④ 李锦:《四川横断山区生态移民安置模式》,《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① 李王鸣、金登杨:《扶贫移民安置模式分析与实证——以浙江省瑞安市为例》,《经济地理》2008年第2期,第205页。
    ① 石尚群、郑克珉:《人地协调论》,上海:上海科技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3页。
    ② 柳建平:《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及其改革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第12期,第111页。
    ③ 王希辉:《民族杂居山区农民工与农民土地意识变迁——以乌江下游小王村为个案》,《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④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11页。
    ⑤ [俄]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萧正洪译,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6年版。
    ⑥ [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⑦ [匈牙利]卡尔·波兰尼:“经济:制度化的过程”,载徐宝强、渠敬东选编:《反市场的资本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1年版,第33-63页。
    ⑧ 徐勇:《“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⑨ 黄宗智:《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上)》,《读书》2006年第2期。
    ① 梅东海:《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农民土地意识——浙、鄂、渝三地调查报告》,《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1期。
    ② 王欢:《土地、政策与农民心态》,《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③ 陈成文、鲁艳:《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意识的变迁——来自湖南省三个社区的实证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5期。
    ④ Robert Haveman, & Edward, N. W. The Concept and Measurement of Asset Poverty:Levels, Trends and Composition for the U.S.,1983-2001. Journal of Economic Inequality,2004, Vol.2, No.2, pp.145-169.
    ④ 王小林:《贫困测量:理论与方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① 邱正光、冯秋生、项和祖:《三峡水库农村移民安置途径》,《人民长江》1999年第11期刊;苏爱华、付保红:《中国水库农村移民安置方式比较分析》,《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年第5期;马巍、骆辉煌、禹雪中:《水电工程移民安置方式研究综述》,《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1年第4期;陈金明、徐立勤:《和谐社会视野下非自愿移民安置模式之比较》,《农村经济》2011年第2期。
    ① Hildebrand Frey. Designing the City:Towards A More Sustainable Urban Form. London and New York press,1999, pp.301-308。见李王鸣、金登杨:《扶贫移民安置模式分析与实证——以浙江省瑞安市为例》,《经济地理》2008年第2期,第207页。
    ①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发改地区[2012]2221号)。
    ① [俄]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萧正洪译,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
    ② [俄]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萧正洪译,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6年版,第59页。
    ③ [俄]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萧正洪译,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6年版,第59页。
    ④ [俄]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萧正洪译,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6年版,第59页。
    ① [俄]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萧正洪译,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6年版,第44页。
    ② [俄]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萧正洪译,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6年版,第60页。
    ③ [美]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4页。
    ④ [美]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7页。
    ①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页。
    ② [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1页。
    ③ 徐勇:《“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① 徐勇、邓大才:《社会化小农:解释当今农户的一种视角》,《学术月刊》2006年第7期。
    ② 徐勇、邓大才:《社会化小农:解释当今农户的一种视角》,《学术月刊》2006年第7期。
    ③ [俄]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萧正洪译,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6年版,第53.页。
    ① 卡尔·波兰尼:《经济:制度化的过程》,载徐宝强、渠敬东选编:《反市场的资本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1年版,第33-63页。
    ② Mark Granovetter.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 Vol.91, No.3, pp.481-510.
    ② [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① 贺雪峰:《论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
    ① 本文的案例村庄是在2003年结束移民安置阶段,进入以安置地政府主导的安置地扶贫开发阶段。结合村庄实际情况,本节主要阐述新世纪以来我国扶贫政策体系的变化情况。
    ② 国务院:《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国务院公报》2001年第23期。
    ①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② 黄承伟、覃志敏:《共同富裕视野下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的路径思考》,《开发研究》2013年第5期。
    ③ 本节的环江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hjzf.gov.cn/index/.
    ①乡“六有”即有通乡沥青公路或水泥路,有四个以上能带动全乡绝大多数农户增收致富的特殊高效的好企业,有电视电话通信网络,有乡、村中小学校舍和校园,有乡卫生院,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六有”即有通村委沥青(水泥)四级公路,有村委会办公用房、支部活动室、卫生室、文化娱乐室、培训室、计生服务室、篮球场、戏台、文化长廊、图书室,有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好班子,有切合本村世纪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有可持续增收的好路子,有维护群众利益的好制度;自然屯“八有”即有通屯道路,有屯内硬化道路,有安全饮用水,有入户的农电网,有广播电视和电话信号全覆盖,有一个以上致富能力,有连片开发并形成规模的重点产业,有垃圾集中收拾池:农户“八有”即有安居房,有一座沼气池或节柴灶或一套液化(电)化炉,有卫生厕所,有自来水集中供水点或家庭小水柜,人均有0.5亩以上的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有1人掌握1-2门实用技术,有意向经济收入相对稳定的项目,有一台电视机或电脑。见韦舫:《突出扶贫开发重点合力实施“整乡推进》(环江县扶贫办内部材料)。
    ② 除特别注明外本节相关的数据均来源于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hjzf.gov.cn/index/.
    ③ 环江县扶贫办:《大安乡示范区简介》。
    ① [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4页。
    ② [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① Chambers, R. and Conway, G. R. Sustainable Livelihood:Practical Concepts for the 21st Century. IDS Discussion Paper296,1992, pp.6.
    ② 纳列什·辛格、乔纳森·吉尔曼:《让生计可持续》,《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0年第4期。
    ③ Chambers, R. and Conway, G. R. Sustainable Livelihood:Practical Concepts for the 21st Century. IDS Discussion Paper296,1992, pp.6.
    ④ 纳列什·辛格、乔纳森·吉尔曼:《让生计可持续》,《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0年第4期。
    ⑤ Caroline Ashley and Diana Carney. Sustainable Livelihoods:Lessons from Early Experience. London: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UK, Printed by Russell Press Ltd., Nottingham,1999, PP.47.
    ⑥ 见 DFID.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Guidance Sheets-Section2:Framework. London: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1999, pp.26.
    ① Gran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 Vol.91, No.3, pp.481-510;朱国宏、桂勇主编:《经济社会学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① 数据来源于环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hjzf.gov.cn/index/listtp.php?c=006003.
    ① 杨向飞:《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发展问题研究》,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② 关于贵州土地置换模式详见,“成功的异地扶贫模式——来自德江移民搬迁的报告”,《金黔在线》,2002年8月26日,http://gzrb.gog.com.cn/system/2002/08/26/000249182.shtml
    [1][俄]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萧正洪译,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6年版。
    [2][美]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施炜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3][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5][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6][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美]罗纳德·伯特:《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任敏等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8年版。
    [8][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9][美]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0][瑞典]冈纳·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南亚国家贫困问题研究》,方福前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匈牙利]卡尔·波兰尼:《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黄树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12][印]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4]安东尼·哈尔、詹姆斯·梅志里:《发展型社会政策》,罗敏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5]方兵、彭志光:《生态移民:西部脱贫与生态环境保护新思路》,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6]方泉尧主编:《工程移民整合通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7]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8]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9]符平:《市场的社会逻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版。
    [20]傅义强:《欧洲移民政策与中国大陆新移民》,济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1]葛剑雄等:《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3]黄承伟、陆汉文、覃志敏:《马口村:外部援助和内源互动重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4]黄承伟、陆汉文主编:《灾害应对与农村发展:“灾害风险管理与减贫的理论及实践”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5]黄承伟:《中国农村扶贫自愿移民搬迁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26]黄承伟、庄天慧、陆汉文:《自然灾害应对与扶贫开发:理论与实践》,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7]林聚任:《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8]刘志山主编:《移民文化及其伦理价值》,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29]迈克尔·M·塞尼:《移民与发展——世界银行政策与经验研究》,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0]施国庆:《移民权益保障与政府责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1]石尚群、郑克珉:《人地协调论》,上海:上海科技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32]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与贫困作斗争》,世界发展报告编译组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33]世界银行:《2000/2001世界发展报告:与贫困作斗争》,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34]唐传利、施国庆主编:《移民与社会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5]汪和建:《经济与社会:新综合的视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36]王小林:《贫困测量:理论与方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37]徐宝强、渠敬东选编:《反市场的资本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1年版。
    [38]徐勇:《现代国家、乡土社会与制度建构》,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年版。
    [39]叶普万:《贫困经济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0]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1]张磊主编:《中国扶贫开发历程(1949-2005年)》,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42]张磊主编:《中国扶贫开发政策演变(1949-2005年)》,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43]张其仔:《新经济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4]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社2003年版。
    [45]朱国栋、刘红、陈志强编著:《上海移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6]朱国宏、桂勇主编:《经济社会学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Martha G. Roberts、杨国安:《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国际进展——脆弱性分析方法与可持续生计方法比较》,《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1期。
    [2]Michael M. Cernea:《风险、保障和重建:一种移民安置模式》,《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3]白南生、卢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移民:方法和经验》,《管理世界》2000年第3期。
    [4]包智明:《关于生态移民的定义、分类及若干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5]曹子玮:《农民工的再建构社会网与网内资源流向》,《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3期。
    [6]常艳:《关于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安置条件和能力分析》,《开发研究》2008年第1期。
    [7]陈成文、鲁艳:《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意识的变迁——来自湖南省三个社区的实证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5期。
    [8]陈传波:《农户风险与脆弱性:一个分析框架及贫困地区的经验》,《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8期。
    [9]陈金明、徐立勤:《和谐社会视野下非自愿移民安置模式之比较》,《农村经济》2011年第2期。
    [10]戴坚:《网络嵌入性的理论解析》,《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3期。
    [11]邓俊淼:《工程移民安置地适应性组织化生计策略——以南水北调水源区移民为例》,《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4期。
    [12]董玉舒、刘建业、赵天胜:《新世纪贫困山区扶贫开发的必然选择》,《调研世界》2001年第5期。
    [13]方修琦、殷培红:《弹性、脆弱性和适应——IHDP三个核心概念综述》,《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第5期。
    [14]符钢战、韦振煜、黄荣贵:《农村能人与农村发展》,《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3期。
    [15]韩国明、高建海:《乡村能人与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供给》,《农村经济》2008年第5期。
    [16]韩峥:《广西西部十县农村脆弱性分析及对策建议》,《农业经济》2002年第5期。
    [17]韩铮:《脆弱性分析和制图系统在中国扶贫项目的应用》,《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1年第1期。
    [18]韩铮:《脆弱性与农村贫困》,《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10期。
    [19]何显明:《非正式关系与权力资源的获取》,《社会科学家》2003年第2期。
    [20]贺雪峰:《论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
    [21]胡宝清、严志强、廖赤眉:《基于GIS的喀斯特土地退化灾害风险评估——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自然灾害学报》2006年第4期。
    [22]黄承伟、覃志敏:《共同富裕视野下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的路径思考》,《开发研究》2013年第5期。
    [23]黄承伟、王小林、徐丽萍:《贫困脆弱性:概念框架和测量方法》,《农业技术经济》2010年第8期。
    [24]黄健:《复杂系统视角的水库移民社会网络研究》,《统计与决策》2012年第11期。
    [25]黄宗智:《改革中的国家体制:经济奇迹和社会危机的同一根源》,《开放时代》2009年第4期。
    [26]黄宗智:《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上)》,《读书》2006年第2期。
    [27]旷宗仁、杨萍:《乡村精英与农村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28]李斌、李小云、左停:《农村发展中的生计途径研究与实践》,《农业技术经济》2004年第4期。
    [29]李芬、风笑天:《乡镇移民安置与社会网络支持》,《城市问题》2003年第5期。
    [30]李鹤、张平宇、程叶青:《脆弱性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第2期。
    [31]李宏伟、屈锡华、严敏:《社会再适应、参与式重建与饭脆弱性发展——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启示录》,《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3期。
    [32]李锦:《四川横断山区生态移民安置模式》,《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33]李进参:《中国的异地开发扶贫模式及经验》,《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34]李静、杨哲、刘继杰:《生态移民之后的移民生计方式变迁与文化变迁——以甘肃省肃南县明花乡双海子村为例》,《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35]李君、陈长瑶:《贫困山区农户自愿移民搬迁机制及效应研究——基于河南省巩义市温堂村搬迁农户的实证分析》,《学术探索》2010年第2期。
    [36]李克强:《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行政管理改革》2011年第11期刊。
    [37]李娜:《滇中彝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社会适应——以永仁县彝族移民为例》,《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
    [38]李强彬:《乡村“能人”变迁视角下的村社治理》,《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第5期。
    [39]李王鸣、金登杨:《扶贫移民安置模式分析与实证——以浙江省瑞安市为例》,《经济地理》2008年第2期,第205页。
    [40]李王鸣、金登杨:《扶贫移民安置模式分析与实证——以浙江省瑞安市为例》,《经济地理》2008年第2期。
    [41]李雪萍:《反脆弱性发展:突破发展陷阱的路径——基于西藏城镇社区发展的实证调查与理论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42]梁娟、伊庆山:《搬迁前后水库移民生计水平变化研究——以青山嘴水库栗子园移民为例》,《湖南农业科学》2013年第3期。
    [43]刘世定:《乡镇企业发展中对非正式社会关系资源的利用》,《改革》1995年第6期。
    [44]柳建平:《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及其改革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第12期。
    [45]卢福营:《经济能人治村:中国乡村政治的新模式》,《学术月刊》2011年第10期。
    [46]陆汉文、岂晓宇:《当代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与反贫困工作——基于城乡关系与制度变迁过程的分析》,《江汉论坛》2006年第10期。
    [47]罗承松:《文化认同与移民社区建设——以镇沅县恩乐镇易地安置的苦聪人社区为研究对象》,《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11期。
    [48]马巍、骆辉煌、禹雪中:《水电工程移民安置方式研究综述》,《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1年第4期。
    [49]梅东海:《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农民土地意识——浙、鄂、渝三地调查报告》,《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1期。
    [50]米文宝:《宁夏西海固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经济地理》2001年第6期。
    [51]纳列什·辛格、乔纳森·吉尔曼;《让生计可持续》,《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0年第4期。
    [52]邱正光、冯秋生、项和祖:《三峡水库农村移民安置途径》,《人民长江》1999年第11期刊。
    [53]施国庆、郑瑞强:《扶贫移民:一种扶贫工作新思路》,《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54]史俊宏、赵立娟:《生态移民生计脆弱性及其可持续生计途径》,《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年第15期。
    [55]苏爱华、付保红:《中国水库农村移民安置方式比较分析》,《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年第5期。
    [56]苏华、徐中民、尚海洋:《可持续生计分析研究综述》,《地球科学进展》2009年第1期。
    [57]隋艺、陈绍军:《社会行动理论视角下移民的生计恢复与可持续发展——以青海省海西地区移民村落为例》,《青海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
    [58]覃明兴:《扶贫自愿性移民研究》,《求索》2009年第9期。
    [59]唐丽霞、李小云、左停:《社会排斥、脆弱性和可持续生计:贫困的三种分析框架及比较》,《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
    [60]唐丽霞、林志斌、李小云:《谁迁移了——自愿移民的搬迁对象特征和原因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4期。
    [61]汪和建:《“经济生活的新社会学”:一个批判性评述》,《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第6期。
    [62]王国敏:《农业自然灾害与农村贫困问题研究》,《经济学家》2005年第3期。
    [63]王欢:《土地、政策与农民心态》,《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64]王茂福、罗天莹:《水库移民返迁与社会关系》,《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5期。
    [65]王沛沛、许佳君:《生计资本对水库移民创业的影响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2期。
    [66]王三秀:《外国可持续生计观念的演进、理论逻辑及其启示》,《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9期。
    [67]王希辉:《民族杂居山区农民工与农民土地意识变迁——以乌江下游小王村为个案》,《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68]王毅杰、李利浩:《多元生计模式下的移民生产安置》,《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69]王永平、袁家榆、曾凡勤、陈妮:《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年第1期。
    [70]文冰、宋媛、张体伟、乔召旗:《生态移民的搬迁形式研究——云南永善县马楠乡案例分析》,《生态经济》2005年第5期。
    [71]吴桂英:《生态移民项目下牧民的生计选择与风险降低策略——基于对内蒙古S旗3个移民村的考察》,《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第24期。
    [72]徐勇、邓大才:《社会化小农:解释当今农户的一种视角》,《学术月刊》2006年第7期。
    [73]徐勇:《“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74]严登才、施国庆:《农村水库移民贫困成因与应对策略分析》,《水利发展研究》2012年第2期。
    [75]严登才:《搬迁前后水库移民生计资本的实证对比分析》,《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第6期。
    [76]严登才:《搬迁前后水库移民生计资本的实证对比分析》,《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第6期。
    [77]严登才:《广西岩滩库区移民贫困成因与可持续生计路径分析》,《广西民族研究》2013年第2期。
    [78]杨云彦、徐映梅、胡静、黄瑞芹:《社会变迁、介入型贫困与能力再造——基于南水北调库区移民的研究》,《管理世界》2008年第11期。
    [79]叶敬忠:《农民发展创新中的社会网络》,《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9期。
    [80]张存刚、李明、陆德梅:《社会网络分析——一种重要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81]张华山、周现福:《水库移民可持续生计能力分析——以阿坝州典型水电工程为例》,《水利水电》2012年第4期。
    [82]张绍山:《水库移民“次生贫困”及其对策初探》,《水利经济》1992年第4期。
    [83]张志良、张涛、张潜:《移民推拉机制理论及其应用》,《中国人口科学》1997年第2期。
    [84]赵峰、杨云彦:《外力冲击下水库移民生计脆弱性及其解决机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为例》,《人口与经济》2009年第4期。
    [85]赵劲、李敏、朱启臻、张大勇:《对我国深山区移民扶贫成本的社会学分析——一江西省遂川县为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86]赵文娟、崔明昆、沙建:《工程移民的生计变迁与文化适应——以泸沽湖基础移民为例》,《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1年第3期。
    [87]赵永春:《关于“人口迁移”、“移民”及其相关概念》,《史学集刊》2012年第2期。
    [88]周晓红:《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社会学内部的对立与动力——有关经典社会学发展的一项考察》,《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89]朱军、王亚文:《提高社会资本——反贫困的重要一环——对云南镇沅县苦聪人反贫困的调查》,《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第2期。
    [90]朱启臻:《农村扶贫开发理念辨析》,《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11期。
    [91]朱晓静:《甘肃扶贫移民社会关系适应性研究——以H村为例》,《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92]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1]Anthony Patt, Surage Dessai. Communicating Uncertainty:Lessons Learned and Suggestions for Climate Change Assessment. Comptes Rendus Geoscience,2005, Vol.337, Issue 4, pp.425-441.
    [2]Ashley, C., and Carney, D. Sustainable Livelihoods:Lessons from early experience. London: DFID,1999, pp.7.
    [3]B. L. Tunner,II,Roger E. Kasperson,[...]and Andrew Schiller. A Framework for vulnerability analysis in sustainability science, PNAS,2003, Vol.100, No.14, pp.8074-8079.
    [4]Birkmann J., Wisner B. Measuring the Un-measurable:The Challenge of Vulnerability. Source, 2006, No.5, pp.11.
    [5]Birkmann, J.(Ed). Measuring Vulnerability to Natural Hazard:Towards Disaster Resilient Societies.Tokyo, New York, Paris, UNU-Press,2006.
    [6]Bourdieu, P. The Forms of Capictial. In J.G.richardson(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Westport, CT:Greenwood Press,1883/1986, pp.248.
    [7]Caroline Ashley and Diana Carney. Sustainable Livelihoods:Lessons from Early Experience. London: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UK, Printed by Russell Press Ltd., Nottingham,1999, PP.47.
    [8]Castro, A. P.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Analysis:An Introduction.Research. Syracuse, Maxwell School of Citizenship and Public Affairs, Syracuse University,2002, pp.35-60.
    [9]Chaudhuri, S., J. Jalan, and A. Suryahadi. Assessing Household Vulnerability to Poverty from Cross-sectional Data:A Methodology and Estimates for Indonesia.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Discussion Paper No.0102-52.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2002.
    [10]Chamber, R. Poverty and Livelihood:Whose Reality Counts? 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 1995, Vol.7, No.1, pp.173-204.
    [11]Chambers, R., and Conway, G. R. Sustainable Livelihood:Practical Concepts for the 21st Century. IDS Discussion Paper 296,1992, pp.7-8.
    [12]Cutter, S. L. Living with Risk:the Geography of Technological Hazards. London[etc:]:Arnold Press.
    [13]Dagmar Schroter, Colin Polsky, Anthony G. Patt. Assessing Vulnerabilities to the Effects of Global Change:An Eight Step Approach.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2005, Vol.10, Issue 4, pp.573-595.
    [14]David A. McEntire. Sustainability or Invulnerable Development:Proposals for the Current Shift in Paradigms. Australi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anagement,2000, Vol.15, Issue 1, pp.58-61.
    [15]David A. McEntire. Triggering Agents, Vulnerabilities and Disaster Reduction:Towards a Holistic Paradigm.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2001, Vol.10, Issue 3, pp.198-196.
    [16]DFID.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Guidance Sheets. London: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1999.
    [17]Diana Carney.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Approaches:progress and Possibilities for Change. London:DFID,2002, pp.13-15.
    [18]Emirbayer, M. & Goodwin, J. Network Analysis, Culture, and the Problem of Agenc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4, Vol.99, No.6, pp.1448.
    [19]Frank Ellis. Rural Livelihoods and Divers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pp.26-78.
    [20]Gilberto C. Gallopin. Linkages between Vulnerability, Resilience, and Adaptive Capacity.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Vol.16, No.3, pp.293-303.
    [21]Granovertter, M. The Old and the New Economic Sociology:A History and an Agenda, in Friendland, R. & Roberson, A.F (Eds.). Beyond the Market Place:Rethinking Economy and Society. New York:Aldine de Gruyter,1990, pp.89-112.
    [22]Granovetter, M. A Theoretical Agenda for Economic Sociology, Economics. In Mauro F. Guillen, Randall Collins, Paula England, and Marshall Meyer (Eds). The New Economic Sociology: Development in an Emerging Field. 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2001.
    [23]Gran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 Vol.91, No.3, pp.481-510.
    [24]Granvoetter, M.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 Vol.78, No.6, pp.1360-1380.
    [25]Granvotter M. Getting a Job:A Study of Contacts and Career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26]Harrison C. White. Where Do Markets Come From?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1, Vol. 87, No.3, pp.517-547.
    [27]Hildebrand Frey. Designing the City:Towards A More Sustainable Urban Form. London and New York press,1999, pp.301-308.
    [28]Ian Scoones. 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Working Paper72,1998.
    [29]IFAD. Rural Poverty Report 2001:The Challenge of Ending Rural Poverty. Researc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30]Jazairy, I., Alamgir, M., Panuccio, T. The State of World Rural Poverty:An Inquiry into Its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London: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1992, pp.14.
    [31]Karl Polanyi. The Economy as Instituted Process, in the Sociology of Economic Life, Mark Granovetter and Richard Swedberg ed. Westview Press,1992, pp.29-50.
    [32]Lasse Krantz. The Sustainable Livelihood Approach to Poverty Reduction. Swedish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Agency,2001, pp.42-98.
    [33]Ligon, E., & Schechter, L. Measuring Vulnerability. The Economic Journal,2003, Vol.113, Issue487, pp.95-102.
    [34]Lin, N. Social Resources and Instrumental Action. In Peter V. Marsden, Nan Lin, Beverly Hills (Eds). Social Structure and Network Analysis. CA:Sage,1982, pp.131-45.
    [35]Mark Granovetter.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 Vol.91, No.3, pp.481-510.
    [36]Martin Prowse. Towards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Vulnerability'in Relation to Chronic Poverty. CPRC Working Paper,2003, No.24.
    [37]Michael Burawoy. The Extended Case Method, Ethnography Unbound.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1.
    [38]Robert Haveman, & Edward, N. W. The Concept and Measurement of Asset Poverty:Levels, Trends and Composition for the U.S.,1983-2001. Journal of Economic Inequality,2004, Vol.2, No.2, pp.145-169.
    [39]Scoones. 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Working Paper72,1998.
    [40]Stefan Dercon. Assessing Vulnerability. Jesus College and CSAE,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41]Susan L. Cutter, Bryan J. Boruff, W. Lynn Shirley. Social Vulnerability to Environmental Hazards.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2003, Vol.84, No.2, pp.242-261.
    [42]Susan L. Cutter. Vulnerability to Environmental Hazards.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96, Vol.20, No.4, pp.529-539
    [43]W. Neil Adger, P. Mich Kelly. Social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 Change and the Architecture of Entitlements.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1999, Vol.4, Issue 3-4, pp.253-266.
    [44]White, Gilbert F. Natural Hazards, Local, National, Globa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
    [45]William C. Bogard. Bringing Social Theory to Hazards Research:Condition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Mitigation of Environmental Hazards.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1988, Vol.31, No.2, pp.147-168.
    [1]张小明:《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8。
    [2]李生:《当代中国生态移民战略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
    [3]姜冬梅:《草原牧区生态移民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
    [4]钟福国:《少数民族移民社区的成长——瓜州回族东乡族疏勒河移民村的民族学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5]杨向飞:《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发展问题研究》,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6]周鹏:《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3年。
    [7]王玉倩:《山区移民搬迁扶贫开发模式研究》,河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8]黄特军:《扶贫自愿性移民搬迁的模式研究与效果评价——以广西为例》,广西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9]《国务院“三西”地区农业建设领导小组关于“三西”地区农业建设进展情况和今后五年建设意见的报告(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8年第5期。
    [1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三西”(河西、定西、西海固)地区农业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3年第1期。
    [11]《国务院批转“三西”地区农业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的汇报提纲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3年第25期。
    [1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通知》(国发[2001]2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1年第23期。
    [13]国务院:《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国务院公报》2001年第23期。
    [14]国家发改委土地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中国生态移民的起源与发展》(报告),2004年。
    [15]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中央国务院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中发[1996]12号),《黑龙江政报》,1997年第5期。
    [16]《美国大百科全书》国际版(The Encyclopedia American, International Edition),第19册,1980年版。
    [17]《英国大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第12册,1984年版。
    [18]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19]现代汉语词典编委会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0]中文大辞典编篡委员会:《中文大辞典》第6册,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90年版。
    [21]《中共中央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3/14/content2695714.htm.
    [22]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人们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十二五“以工代赈建设规划和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的通知”,http://www.gspc.gov.cn/ygdzh/ShowArticle.asp? ArticleID=6059.
    [23]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sj7tjgb/ndtjgb/qgndtjgb/201202/t20120222_30026.html.
    [24]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ndtjgb/qgndtjgb/201102/t20110228_30025.html.
    [25]“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通知”,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en/item/flfgk/gwyfg/1994/112103199402.html.
    [26]刘彤等,“陕西启动中国最大规模移民工程探索减贫避灾新路”,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5/12/c_121407395.htm.
    [27]文静、林晖:“我国扶贫开发工作面临哪些新挑战?”,2011年11月3日,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1-12/03/c_111213177.htm.
    [28]赵俊臣:“哪种易地搬迁扶贫开发的形式最好”,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7/46473/46574/3410039.html.
    [29]“成功的异地扶贫模式——来自德江移民搬迁的报告”,《金黔在线》,2002年8月26日,http://gzrb.gog.com.cn/system/2002/08/26/000249182.s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