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卜生戏剧地理诗学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挪威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在世界戏剧史上拥有卓越地位,对同时代以及后世作家与理论家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以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为中心,综合运用其他批评方法,对其剧作中建构的地理空间进行详细解读与深入剖析。易卜生戏剧作品中以丰富多彩的地理意象为基础,建构了多重的地理空间,呈现了独立而完整的地理图式,它们与作品主题思想的表达、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审美理想的传达等具有重要的关系。本文以易卜生戏剧作品里地理空间建构为探讨对象,深入挖掘出其深层底蕴,并注意上升到一种哲学、宗教与美学等的高度进行理论观照,从而概括与揭示其在戏剧作品中存在的意义,以及剧作家所具有的审美理想与审美意识。作为世界现代戏剧开端的易卜生及其戏剧作品,在北欧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在挪威独特的文化语境制约下,呈现出独立而深厚的诗学品格:其剧作中多种地理意象的生成、多重地理空间的建构以及与此相应的多种多样的艺术呈现,显示了文学与地理天然生成的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所体现的作家对人类情感的哲学思考、对人类命运的宗教把握、对人类伦理的深度探索,显示了作家与地理之间的重大关系;在此基础上所体现的地理要素与作品的艺术传达以及艺术形式、艺术风格之间的直接对应关系,说明了戏剧以及其他文学作品的美学追求与地理之间的天然联系。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易卜生戏剧地理诗学品质的多重维度。
     论文由九个部分构成:引论、正文七章、结语。
     引论:本文以三个方面作为展开论述的基础:一是以国内外关于易卜生及其作品的研究资料作为基础,从历时角度对国内外易卜生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比较的视野回顾了国外的易卜生研究,发现从地理空间角度研究其剧作才刚刚起步,而以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为中心,重新探讨易卜生及其戏剧作品,是一个全新的学术领域;二是以易卜生剧作中存在的丰富地理因素作为基础,揭示剧作家运用多元形式进行的艺术表现,易卜生之所以被称为“现代戏剧之父”,是因为其剧作中具有深厚的现代性,存在可以不断解读的多重代码,而这与其中的地理因素关系密切:多种多样的地理意象、多重类型的地理空间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独立的艺术图式,往往成为其多重代码的重要内容;三是以文学地理学批评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易卜生戏剧进行系统解读,此种批评方法的采用体现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地理意象”、“地理空间”、“地理基因”、“地理图式”、“地理诗学”等核心概念具有独立的意义,可以让我们对其戏剧作品的研究上升到一种全新的理论高度。
     第一章:“以南方与北方为框架的地理空间建构”。“南方”与“北方”是易卜生戏剧作品地理坐标的基点,南北连接的直线成为地理空间的中心线,以南方与北方为框架的地理空间建构,是其他多重地理空间产生的基础。其一,“南方”与“北方”地貌特征各不相同:“南方”以“海滨”为标志、“北方”以“高山”为标志;南、北两重地理空间既相互连通,又各自独立。其二,南、北两重地理空间彰显了易卜生的两种精神形态:一是阳光而快乐,一是浓雾而阴霾,同时体现了他对两种人生哲学的探索。其三,“南方”与“北方”地理空间在相互对立冲突的基础上又相互对接与融合:《布朗德》中在“南”、“北”冲突之后,终于实现了宗教精神的重生;《武士冢》里在战争的仇恨之中,终于迎来了“和平之神”。其四,以“南方”与“北方”为框架的地理空间建构,一方面是与其人生经历相关联,说明其内心始终在两个极端之间来回奔波;方面是其两种人生形态的反映:“南方”阳光灿烂人生形态、“北方”冷峻严肃的人生形态。
     第二章:“以高山峡湾为主体的挪威地理空间建构”。其一,“高山谷地”:《布朗德》中的“叠景层见”式,《培尔·金特》中的“回环螺旋”式,体现了多重景象高山与各自相异谷地的组合。其二,“大海峡湾”:《海上夫人》中的过去与现在交织,《小艾友夫》中的变幻与汹涌相间,形成了多重维度的立体结构。其三,以“高山峡湾”为标志的挪威地理空间建构:以“高山谷地”为主体的地理空间,形成垂直向度的地理景观;以“大海峡湾”为标志的地理空间,形成水平向度的地理景观,它们相互交织组接成立体的挪威地理空间,构成一幅“‘垂直与水平’地理空间示意图”。其四,以高山峡湾为主体的挪威地理空间建构,体现了易卜生以挪威为起点观察与表现自我与世界的地理诗学观念。
     第三章:“以挪威为中心的世界地理空间建构”。剧作家以挪威作为中心,将目光逐渐向外发散到世界各处,世界地理空间得以完整地建构起来。其一,《培尔·金特》中培尔不切实际的“金特国”与松林深处索尔薇格茅屋反复交织,形成一种“回环曲折”世界地理空间。其二,《海上夫人》中小城以花园作为地理坐标的中心,挪威以小城作为地理的中心,北欧以挪威作为地理的中心,世界以北欧作为地理的中心,环环相扣地进行扩大,形成一种由“由小及大”式世界地理空间。其三,《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里南方与北方交错而生,组合成“南北交织”式地理空间;高山雪原与深渊幽谷彼此辉映,形成“上下辉映”式地理空间;两重地理空间相互补充丰富形成“复合交错”式世界地理空间。以“挪威”为中心,产生了“挪威”—→“北欧”—→“世界”的模式,是剧作家以全球为视野的博大胸怀之反映,也是其“全世界的荣华”人生理想与艺术思想的必然选择。
     第四章:“以教堂塔楼为核心的宗教地理空间建构”。易卜生剧作有众多教堂塔楼类的地理意象,以此形成多重意蕴的地理空间结构:《布朗德》以“三重教堂”为主体的宗教地理空间,集中体现了世俗宗教与理想宗教之间的冲突;《建筑师》以“尖顶塔楼”为轴线的宗教地理空间,体现了索尔尼斯对理想宗教信仰的追求;《培尔·金特》以“森林茅屋”为核心的宗教地理空间,体现了正义与邪恶两股力量的交织。宗教地理空间体现了剧作家“庄严崇高的理想与抱负”,其间的每一种“力”都直指浩渺苍穹,正是向上的“力”、博大的“力”吸引着剧中的各类人物翘首仰望。
     第五章:“以凉亭楼阁为主体的家园地理空间建构”。易卜生剧作建构的那片山与海之间的多种形态的家园地理空间,正是其故国与家园影像的外在显现:《海上夫人》以“凉亭”与“走廊”等为主体的“花园”空间,《野鸭》“海洋深处”的“阁楼”空间,《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以“茅屋”与“别墅”为主体的家园空间。“空中楼阁”是剧作家在纷繁复杂的精神形态中为自己找到的一个出口,在异国他乡与挪威家园之间寻找到的平衡点,承载了剧作家一种离奇的幻想。
     第六章:“戏剧中的地理空间与易卜生”。其一,五重地理空间的建构,以南北作为中轴线,从挪威走向了广阔世界,又从世界向家园回归,体现了从外在世界到内在宇宙的书写,形成了一幅球状艺术图式。其二,地理空间建构影响了其主题思想的表达:“在高处”哲学、“全有或全无”哲学、“自愿”哲学、“生活”原则等的存在,地理空间的向上、向下、对立、融合、延伸、转换、交替与凝聚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三,地理空间与易卜生本人存在直接联系:出生地喧嚣猛烈的“大海峡湾”深刻影响其气质的形成,小时候的教堂记忆让其戏剧里出现不断向上延伸的“高山”景观,青年时代的“世界”旅行让其剧作中产生多重世界地理空间,故乡那一处“高山峡湾”成为其心中的最后一片温暖的家园。
     第七章:“易卜生戏剧的地理诗学观念”。其剧作中体现的地理诗学观念,呈现多重维度的交叉与多重意蕴的叠合:地理环境与作家的地理基因之间存在一种决定关系,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地理神韵之间存在一种制约关系,剧中人物形象与地理意象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思想主题与地理空间之间存在一种结构关系,民族性审美建构与地理景观之间存在一种天然联系。因此,独特的地理景观、多重的地理空间、丰富的地理信息在易卜生剧作中的充分呈现,最为独特的意义在于:对戏剧中思想主题的表达、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传达的高妙和艺术风格的形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探讨其剧中多重地理空间的建构及其所体现的诗学意义,有助于探讨以下更为重大的学术理论问题:人与自然如何相处、自我与他者如何相处、人的精神应当走向何处、人类的终极意义与自然存在之间的关系等。
     结语:“探讨易卜生戏剧地理诗学问题的意义及其启示”。从地理景观、地理意象到地理空间的建构方式,再到地理图式与地理诗学的构成,说明易卜生是一位人学家与自然学家的高度统一,一位哲学家与艺术家的高度统一。从前的易卜生戏剧研究主要从社会、历史、伦理、女性等角度展开,而其作品存在的以高山峡湾为主要特征的地理景观与地理意象,特别是其中着重建构的多重地理空间,具有重要的诗学意义:从地理景观的呈现与地理意象的存在,可以探测作家身上的地理基因及其根源;从地理空间的建构与地理图式的生成,可以探究作家的审美情趣与创作理想,也可以探讨其艺术气质与艺术风格的形成途径与原则;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从此把握文学现象的产生、文学作品的构成、文学意义的发生与地理之间的天然联系与密切关系,让我们从文学理论体系上对文学的产生、文学的本质、文学的本体、文学的传播进行重新认识,从而得出全新的有重大价值与意义的结论。
Henrik Ibsen, the Norwegian dramatist, occupies a most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world drama and exerts a great influence on writers and theorists, including both contemporary and later generations.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geographical space constructed in Ibsen's dramas by means of detailed reading, geographical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other approaches as well. Ibsen's dramas construct the multi-layered geographical spaces on the basis of colorful geographical images, which present an independent yet integral geographical schema. They are parallel in importance to the major themes, characterization and aesthetic ideals expressed in the dramas. The paper also tries to explore deeper implications, aesthetic idea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geographical spaces from the angles of philosophy, religion and aesthetics. As the beginning of modern drama, Ibsen's works take on independent and profound poetic qualities, which bear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n Northern Europe and contextual imbuement of Norwegian culture, as can be seen from the formation of various geographical images, the construction of multi-layered geographical space, and the variety of artistic presentations, all of which display the close-knit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geography. The import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ramatist and geography is illustrated by the writer's philosophical thinking on such questions as human emotions, the religious dwelling of human destiny, and the ethical questioning of humanity. The natu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 aesthetic pursuit of drama (and literary works as a whole) and geography is displayed through the geographical elements in his dramas and their direct correlation with artistic expression, form and style. All the above constitute the multi-dimensional aspects of the geographical poetic qualities in Ibsen's dramas.
     The paper mainly consists of nine parts, including the introduction, seven chapters and the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first summariz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Ibsen Study at home and abroad from th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with the conclusion that studying on Ibs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ographical space is still in preliminary stage, and that rereading Ibsen and his dramas with the approach of geographical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is a brand-new academic field. The paper then moves on to discuss the plentitude of geographical elements in Ibsen's dramas to verify the artistic presentation. With the modernity indicated in his works, Ibsen is proclaimed as "the father of modern drama". That the multiple codes in his dramas like the motley of geographical images, multiple types of geographical spaces, etc. are capable of being reread, constituting the independent artistic schema as a result. Thirdly, the paper tries to analyze Ibsen's works systematically on the basis of geographical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 new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with key terminologies like "geographical image","construction of geographical space","geographical genes","geographical schema", and "geographical poetics". These terms are independent yet interrelated, hence providing a unique and systematic approach for Ibsen study.
     Chapter One,"Construction of Geographical Space with the South and the North as Framework", holds the view that South and North are the basic points of geographical coordination in Ibsen's works. The straight line linking the south and the north forms the central line of geographical space as a basis for other multiple geographical spaces. Section One discusses the geograph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outh and the north:the south is signified by the seaside, while the north mountains. These two geographical spaces are both interrelated and independent. Section Two goes on to analyze two spiritual states as revealed in these geographical spaces, namely, sunny and happy versus foggy and gloomy, which correlate with Ibsen's pursuit of two different life philosophies. Section Three attempts to probe the conne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two spaces on the basis of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After the conflict of the south and north in Brand, it comes the rebirth of religious spirit and the hatred for war in The Warrior's Barrow, which is followed by God of Peace. Section Four tries to illustrate that the geographical space construction, on the one hand, is related with the dramatist's personal experience with his heart's running between the two extremes, on the other hand reflects his two different life states, that is, on the other, the sunny south and the cold north.
     Chapter Two,"Norwegian Geographical Space Construction with Mountains and Gorges and Bays as the Main Body", is also divided into four sections. Section One presents the differences and combinations of such geographical spaces as mountains and valleys in Ibsen's dramas like Brand and Peer Gynt. Section Two analyses the multi-layered and multi-dimensioned structures of images such as the sea, gorges and bays, etc. in The Lady from the Sea and Little Eyolf. Section Three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orwegian geographical spaces with mountains, gorges and bays as signposts. The geographical space founded on the basis of mountains and valleys constructs a vertical geographical landscape, while that founded on the basis of seas, gorges and bays constructs a horizontal geographical landscape. These two kinds of landscapes are interwoven with each other, formulating a three-dimensioned geographical sketch. Section Four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Norwegian geographical space reveals Ibsen's geographical notion of taking Norway as the starting point.
     Chapter Three,"Construction of World Geographical Space with Norway as the Centre", discusses how Ibsen constructs his world geographical space by broadening his view to the whole world with Norway as the centre. Section One illustrates the way that a zigzagging world geographical space is established in Peer Gynt, where Peer's impractical "Gynt's country" is repeatedly interwoven with the Solveig's cottage in the deep forest. Section Two endeavors to disclose a kind of progressively expanding mode of world geographical space in The Lady from the Sea, where the garden is the starting point in the geographical coordination of the town, and Norway takes the town as the geographical centre. Likewise, Northern Europe centers on Norway, and the whole world on Northern Europe. Section Three reveals the interlocking complex of world geographical space in When We Dead Awaken, where the south and the north, mountainous snow and deep valleys reflect each other. To sum up, this chapter postulates that the geographical space mode of Norway—→Northern Europe—jiantou—→World, which in turn reflects the dramatist's global view, choice of his ideal and artistic thought on global prosperity.
     Chapter Four,"Religious Geographical Space Construction with Church Tower as the Centre", attempts to uncover the much implicated geographical space structure displayed through the image of church towers in Ibsen's dramas. The religious geographical space with "triple church" at the core in Brand reveals the conflict between mundane religion and ideal religion; the space in The Master Builder which takes the spiral towers as axes implicates Solness' pursuit of ideal religious faith; and the space where forest hutch dominates in Peer Gynt is an evidence of conflicts between justice and evil in Peer. This chapter concludes that the religious geographical space demonstrates the dramatist's sublime ideal and ambition, with every power pointing upwards the heaven and everybody looking up to it.
     Chapter Five,"The Construction of Household Geographical Space with Alcove and Pavilion as the Core", postulates that the different household geographical spaces in and between the mountains and ocean are the external appearance of Ibsen's image of native place and hometown. The garden space in The Lady from the Sea is presented by the alcove and corridor as the main part, while the household space in The Wild Duck and in When We Dead Awaken are presented by the pavilion deep in the ocean, the hutch and villa."Alcove and pavilion in the air" is an outlet the dramatist finds for himself amid his complicated spiritual states and a balance between foreign country and native homeland, which bears the dramatist's fantasy about the world.
     Chapter Six,"Ibsen and the Geographical Space in his Drama", explicat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geographical space and the dramatist himself. Section One begins with a summary of chapter1to5, with the view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ive geographical spaces discussed above is a kind of writing from the outer world to the inner universe, thus forming a ball-like artistic schema. Section Two expounds that these geographical spaces influence on the thematic expression. Section Three relates the geographical spaces to Ibsen's life experiences. The violent oceanic gorges and bays at birthplace profoundly impact the dramatist's temperament. Childhood memory of churches has a direct link with high hill landscape extending upward. Worldwide tour at youth brings him geographical spaces of multiple worlds, while the mountains, gorges and bays at homeland stay in his heart as his last cozy home.
     Chapter Seven focuses on the exploration of Ibsen's geographical poetics, with the overlapping of multiple dimensions and congruence of multiple implications.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has a decisive relation with the author's geographical gene, and the formation of artistic style stays in a restrictive relation with geographical spirit. In addition, the dramatic personae and geographical images form a correlative relation, thematic ideas and geographical spaces exist in a structural relation, and national aesthetic constructs a relation naturally with geographical landscapes. Thus, the most unique significance of specific geographical landscapes, multiple geographical spaces, plentiful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s in Ibsen's dramas lies in its pivotal function in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thematic expression, personae characterization, and formation of artistic style. The further study and understanding of Ibsen's construction of geographical spaces and poetics will contribute to the exploration of more profound academic issues, such as how human lives harmoniously with nature, himself and others, where human's spirit goes, what the ultimate meaning of humanity is, etc.
     In the Conclusion, the paper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and revelation of geographical poetics of Ibsen's drama. From geographical landscapes and images to the construction mode of geographical spaces, then to the composition of geographical schema and poetics, it indicates Ibsen to be a high integration of humanist and naturalist, philosopher and artist. It points out that previous studies on Ibsen and his works have mainly conduct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ocial, historical, ethical or feminine criticism, neglecting the important poetic significance of multiple geographical spaces, geographical images and landscapes, which feature the mountains, gorges and bays, etc. The construction of geographical spaces and the formation of geographical schema may help analyze the dramatist's aesthetic preference and creative motivation, and also the formulating route as well as principle of his artistic temperament and style. What's more, it may help understand the natural link and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ography and the origin of literature, the formation of literary works, and the literary meaningfulness, which will in the end contribute to rethinking the literary production, nature, text and the spreading of literature with new and significant values.
引文
① 转引自王忠祥:《易卜生》。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页。
    ② 王忠祥:《易卜生》。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页。
    ③ 1897年9月19日,易卜生在克里斯蒂阿尼亚致朱力思·伊莱亚斯信中谈到:“我在此最后一次声明:我既不希望也没有权力允许把《圣约翰之夜》这部剧作收入我的文集。这个糟糕的作品真的不是出于我的手笔。它是在我上学时一个朋友西奥多·本霍夫特(Theodore Bernhoft)粗略而笨拙的提纲的基础上写成的;虽然以前我在上面署了自己的名字,但现在我绝不能承认它是我的作品。因此我必须恳切地请求你和席伦瑟尔博士,不要再坚持出版这个糟粕。这个作品远远不可能有助于解释我的其他作品,它跟它们压根儿就没有一点联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多年来从不认为写过它,就当它从来不存在一样。”引自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348页。
    ④ 王宁:《易卜生创作的多重代码》,《外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4期,第23页。
    ⑤ 转引自[挪威]爱德伍德·贝尔:《易卜生传》,杜若洲译。台北:中华日报社,1982年,第186页。
    ⑥ 转引自[挪威]爱德伍德·贝尔:《易卜生传》,杜若洲译。台北:中华日报社,1982年,第187页。
    ⑦ [丹麦]乔治·勃兰兑斯:《第三次印象》,姚德俊译,高中甫编选:《易卜生评论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第69页。
    ⑧ 转引自[挪威]爱德伍德·贝尔:《易卜生传》,杜若洲译。台北:中华日报社,1982年,第187页。
    ① 转引自[挪威]爱德伍德·贝尔:《易卜生传》,杜若洲译。台北:中华日报社,1982年,第187页。
    ② 石琴娥:《“拯救西方文明的救生筏”》,《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17期,第72页。
    ③ 王忠祥:《易卜生和他的文学创作》(《易卜生文集》·代序),《易卜生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页。
    ④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276页。
    ①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314页。
    ②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316页。
    ③ [挪威]爱德伍德·贝尔:《易卜生传》,杜若洲译。台北:中华日报社,中华民国七十一年,第18-19页。
    ④ [挪威]爱德伍德·贝尔:《易卜生传》,杜若洲译。台北:中华日报社,中华民国七十一年,第11页。
    ⑤ [挪威]爱德伍德·贝尔:《易卜生传》,杜若洲译。台北:中华日报社,中华民国七十一年,第12页。
    ⑥ 本文所引《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中的文字,皆出自《易卜生文集》(第七卷),潘家洵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265-333页。后文只在引文后的括号内标明页码。
    ⑦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34页。
    ⑧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57页。
    ① 易卜生:《一八九八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斯替阿尼遏的盛大宴会上的讲话》,《易卜生文集》(第八卷),多人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230页。
    ② 1874年1月15日,易卜生在德累斯顿致埃德蒙·葛斯信中谈到:“我试图刻画的是人类,因此我不会让他们用‘天神的语言’来说话”;1898年5月26日,易卜生在克里斯蒂阿尼亚,“在挪威妇女权益保护协会一个宴会上的讲话”中亦说:“我的任务一直是描写人类”。分别参见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148、385页。
    ③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96页。
    ④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98页。
    ① [挪威]爱德伍德·贝尔:《易卜生传》,杜若洲译。台北:中华日报社,中华民国七十一年,第187页。
    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90页。
    ① 参见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143-151页。
    ① 王忠祥:《易卜生书信演讲集》“序”,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1页。
    ② 王忠祥:《易卜生书信演讲集》“序”,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2页。
    ③ 王忠祥:《易卜生书信演讲集》“序”,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3页。
    ④ 王忠祥:《易卜生书信演讲集》“序”,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6页。
    ⑤ 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47页。
    ⑥ 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51页。
    ⑦ 参见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55-102页。
    ⑧ 参见陈惇、刘洪涛编:《现实主义批判——易卜生在中国》。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第8页。
    ⑨ 参见陈惇、刘洪涛编:《现实主义批判——易卜生在中国》。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
    ⑩ 胡适:《易卜生主义》,《新青年》第4卷第6号,第490页。
    11 转引自陈惇、刘洪涛编:《现实主义批判——易卜生在中国》。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第157页。
    ① 转引自陈惇、刘洪涛编:《现实主义批判——易卜生在中国》。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第58页。
    ② 参见钟翔:《读易卜生的诗作札记》,《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3期,第3-7页。
    ③ 参见邹建军:《三种向度与易卜生的诗学观念——对易卜生诗歌的整体观察与辩证评价》,《外国文学研究》2009第2期,第36-46页。
    ① 王忠祥:《易卜生研究的又一力作——读邹建军主编<易卜生诗剧研究>》,《世界文学评论》2010年第1辑,第292页。
    ② 参见鲁萌、墨哲兰:《人是怎样的和应该是怎样的——评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第3期,第83-87页。
    ③ 参见马家骏:《<玩偶之家>的艺术结构》,《外国文学研究》1987年第2期,第91-95页。
    ④ 参见成慧芳:《反思:比较的深意——两个玩偶之家>的比较》,《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1期,第12-14页。
    ⑤ 参见王忠祥:《论<罗斯莫庄>的悲剧精神和象征意义》,《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第1-7页。
    ⑥ 参见段汉武:《论海特维格之死——对<野鸭>的伦理学解读》,《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5期,第45-50页。
    ① Nie Zhenzhao, "Ibsen's Play in China and Their Ethical Value:A Speech at the Closing Ceremony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Ibsen Conference in China."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Vol.27, No.5,2005, pp.37-41.
    ② 参见邹建军:《无爱的悲剧:布朗德形象本质新探》,《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70-77页。
    ③ 参见王忠祥:《易卜生研究的又一力作——读邹建军主编<易卜生诗剧研究>》,《世界文学评论》2010年第1辑,第292-293页。
    ④ 参见曹山珂:《人生长恨水长东——<群鬼>的生态伦理解读》,《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5期,第80-87页。
    ⑤ 参见高丹:《诗意的栖居:论<培尔·金特>中的三重地理空间建构》,《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第2辑,第71-73页。
    ⑥ 周钢山:《论<海上夫人>的两种地理意象及象征意义》,《世界文学评论》2010年第1辑,第22页。
    ⑦ 参见李鸿泉:《易卜生与女权主义》,《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3期,第64-67页。
    ⑧ 何成洲:《女权主义的发展:从易卜生到萧伯纳》,《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2期,第39页。
    ① 王忠祥:《绿色之思道德之艺——易卜生戏剧<野鸭>的现代阐释》,《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1页。
    ② 汪余礼:《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生态智慧》,《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第3期,第185页。
    ③ 参见李定清:《象征:一把打开生命奥秘之门的钥匙——从易卜生戏剧的象征手法切入》,《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第118-126页。
    ④ 宋丽丽:《论易卜生的<爱情的喜剧>中的反讽特征》,《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第24页。
    ⑤ 参见王宁:《作为艺术家的易卜生:易卜生与中国重新思考》,《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第8-15页。
    ⑥ 参见李定清:《从“启蒙”到“立人”:鲁迅对易卜生的接受》,《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第4期,第85-89页。
    ⑦ 参见黎学文:《用的选择:“易卜生主义”在中国的发生》,《戏剧文学》2007年第6期,第39-42页。
    ⑧ 参见杨建:《乔伊斯与易卜生》,《国外文学》2005年第4期,第70-78页。
    ⑨ 参见杨挺:《奥尼尔与易卜生》,《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4期,第109-114页。
    ⑩ 参见何成洲:《影响、抑或互文性——论<朱丽小姐>、<海达·高布乐>和<三姐妹>》,《外国文学研究》2003第2期,第31-35页。
    ① 参见吴学平:《易卜生与王尔德》,《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2期,第44-46页。
    ② 参见秦志希:《<雷雨>与<群鬼>的比较分析》,《外国文学研究》1983年第4期,第94-100页。
    ③ 参见王忠祥:《关于易卜生主义的再思考》,《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5期,第42-44页。
    ④ 参见王宁:《易卜生创作的多重代码》,《外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4期,第23-26页。
    ⑤ Anne Marie Rekdal, "Women, Freedom and Transgression:A Perspective on Ibsen's Plays A Doll's House and Ghosts."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Vol.31, No.6,2009, pp.40-49.
    ⑥ Asbjcprn Aarseth, "Teichoscopia and Claustrophobia: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bsen Stage."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Vol.31, No.6,2009, pp.33-39.
    ⑦ 参见王宁:《“被译介”和“被建构”的易卜生:易卜生在中国的变形》,《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6期,第50-59页。
    ① 王宁:《易卜生剧作的意义重构》,《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3期,第9页。
    ① 此处有关易卜生传记的资料,部分参考比约恩·海默尔《易卜生——艺术家之路》(石琴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一书中,克努特·布莱恩希尔德斯瓦尔为此所作《前言》,第3-6页。
    ① 转引自比约恩·海默尔:《易卜生——艺术家之路》,石琴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6页。
    ② Knut Brynhidsvoll, "Limitations of Freedom in Henrik Ibsen's Dramas."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Vol.27, No.5, 2005, pp.16-21.
    ② 参见聂珍钊、周听主编:《绿色易卜生:易卜生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12页。
    ③ 参见聂珍钊、周昕主编:《绿色易卜生:易卜生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3-23页。
    ① Jonggab Kim, "De-naturing as Disembodiment:the Claims of Ideals in The Wild Duck."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Vol.31, No.6,2009, pp.24-32.
    ② 参见高中甫编选:《易卜生评论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第106-123页。
    ③ 参见克努特·布莱恩希尔德斯瓦尔:《从怪异美学视角论<培尔·金特>剧中的身份危机》,宋丽丽译,《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第16-23页。
    ① A. E. Zucker, "Ibsen-Hettner-Coriolanus-Brand." Modern Language Notes, Vol.51, No.2,1936, pp.99-106.
    ②Charles Daniel Gerould, "George Bernard Shaw's Criticism of Ibse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Vol.15, No.2,1963, pp.130-145.
    ③ Hugh Kenner, "Joyce and Ibsen's Naturalism." The Sewanee Review, Vol.59, No.1,1951, pp.75-96.
    ④ Eric Russell Bentley, "The Theatres of Wagner and Ibsen." The Kenyon Review, Vol.6, No.4,1944, pp.542-569.
    ⑤ Frederick J. Markker and Lise-Lone Marker, Ibsen's Lively Art:A Performance Study of the Major Play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p. ix此处译文为笔者自译,原文为:Each succeeding generation seems to discover-or rediscover-elements in his work that renew the dialogue in which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continue to meet. Theatrical performance is the true meeting place where these elements in a dramatist's work are tested.
    ⑥ [英]艾罗尔·杜尔巴赫:《二十世纪的西方易卜生批评》,戴丹妮译,《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49页。
    ⑦ 英]艾罗尔·杜尔巴赫:《二十世纪的西方易卜生批评》,戴丹妮译,《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49页。
    ① [英]艾罗尔·杜尔巴赫:《二十世纪的西方易卜生批评》,戴丹妮译,《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49页。
    ② Bernard Shaw, "The Quintessence of Ibsenism." Constable and Company Limited, Standard Edition,1932, p.125.
    ③ 杜娟:《易卜生研究的状况与发展趋势——王忠祥教授访谈录》,《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1期,第5页。
    ④ 杜娟:《易卜生研究的状况与发展趋势——王忠祥教授访谈录》,《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1期,第5页。
    ⑤ 杜娟:《易卜生研究的状况与发展趋势——王忠祥教授访谈录》,《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1期,第5页。
    ⑥ 杜娟:《易卜生研究的状况与发展趋势——王忠祥教授访谈录》,《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1期,第5页。
    ①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1496页。
    ② 陈鼓应、赵建伟注译:《周易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93页。
    ③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1496页。
    ④ 此词来源于柳宗元《非国语》之《三川震》,原文为:“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参见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269页。意为:山川,只不过是天地间的自然物。柳所言“天地之物”是特指山川乃天地间的自然创造之物,而文学地理学批评所言之“天地之物”,则意义更为广阔。
    ① 杜雪琴:《“天地之物”:文学地理学批评之根》,《文学教育》2012年第08期(上),第25页。
    ②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5364页。
    ③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3418页。
    ④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1120页。
    ⑤ 转引自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84页。
    ⑥ 转引自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84页。
    ①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5769页。
    ① 《地理学词典》编辑委员会:《地理学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455页。
    ① 地理要素(geographic component),是指“形成地理类型、地理区之间的差异性的主要地理因素。这些地理因素在空间分布上有显著的差异,在地理环境特征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由于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地理要素不是一个,而是一个以上,它们的变化往往引起或代表其他许多地理因素的变化。”参见《地理学词典》编辑委员会:《地理学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278页。
    ② [汉]许慎:《说文解字》,柴剑虹、李肇翔主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第357页。
    ③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2201页。
    ④ 刘南威主编:《自然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页。
    ⑤ 刘南威主编:《自然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页。
    ⑥ 刘南威主编:《自然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页。
    ⑦ 刘南威主编:《自然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页。
    ⑧ 刘南威主编:《自然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页。
    ⑨ 刘南威主编:《自然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页。
    ① 《地理学词典》编辑委员会:《地理学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266页。
    ②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1551页。
    ① 参见拙文三篇:《文学“地理基因”的三维观》,《世界文学评论》2011年第1辑,第51-53页;《文学“地理基因”之源》,《世界文学评论》2012年第1辑,第37-40页;《文学“地理基因”释义》,《武陵学刊》2013年第1期,第115-119页。
    ② 《地理学词典》编辑委员会:《地理学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273页。
    ① 陈慧琳主编:《人文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44页。
    ②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6页。
    ③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6页。
    ④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6页。
    ⑤ 苏永旭: 《导演文本:戏剧叙事学研究不可忽略的重要的“中间转换形式”及其理论归宿》,《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第10页。
    ① 苏永旭:《导演文本:戏剧叙事学研究不可忽略的重要的“中间转换形式”及其理论归宿》,《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第10页。
    ② 本文所引《玩偶之家》中的文字,皆出自《易卜生文集》(第五卷),潘家洵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13-208页。后文只在引文后的括号内标明页码。
    ③ 本文所引《人民公敌》中的文字,皆出自《易卜生文集》(第五卷),潘家洵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291-400页。后文只在引文后的括号内标明页码。
    ① 黄霖编著:《文心雕龙汇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94页。
    ② 参见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260-267页。
    ③ 参见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杨义学术演讲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④ 参见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⑤ 邹建军教授关于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的主要论文有:《文学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第1辑,第41-46页;《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词》,《安徽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3543页;《以自然风景呈现为基础的立体创构——<老水手行>的主题表达与自然地理的关系》,《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3期,第59-68页;《关于文学发生的地理基因问题》,《世界文学评论》2012年第1辑,第32-34页;《作为一种批评方法的文学地理学及其实践意义——以<海上夫人>为个案》,《华中学术》第6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2月,第198-210页;《我们应当如何展开对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江汉论坛》2013年第3期,第23-29页。
    ① 程虹:《生态批评》,赵一凡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第487页。
    ① 转引自王宁:《作为艺术家的易卜生:易卜生与中国重新思考》,王宁、孙建主编:《易卜生与中国:走向一种美学建构》。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页。
    ① 斯特累波:《地理学》,波德纳尔斯基编:《古代的地理学》,梁昭锡译、赵鸣歧校、齐思和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73页。
    ② 斯达尔夫人:《论文学》,徐继曾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147页。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龚抗云整理、王文锦审定。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427-1428页。
    ④ 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261页。
    ⑤ 2011年12月8日
    ① 易卜生:《易卜生文集》(第八卷),多人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此后所引易卜生诗歌文字,皆出自此卷,只在引文后的括号内标明页码。
    ① 本文所引《罗斯莫庄》中的文字,皆出自《易卜生文集》(第六卷),潘家洵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27-224页。后文只在引文后的括号内标明页码。
    ①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1972页。
    ②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1972页。
    ③ 崔钟雷主编:《世界国家地理图鉴》。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10年,第64页。
    ④ 转引自[美]哈罗德·克勒曼:《戏剧大师易卜生》,蒋嘉、蒋虹丁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页。
    ⑤ 转引自[美]哈罗德·克勒曼:《戏剧大师易卜生》,蒋嘉、蒋虹丁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贝。
    ① [丹麦]乔治·勃兰兑斯:《第三次印象》,姚俊德译,易卜生:《易卜生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282页。
    ② 本文所引《布朗德》中的文字,皆出自《易卜生文集》(第三卷),成时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43-286页。后文只在引文后的括号内标明页码。
    ① [挪威]爱德伍德·贝尔:《易卜生传》,杜若洲译。台北:中华日报社,中华民国七十一年,第50页。
    ① 法兰西斯·费格生这样评价《海上夫人》一剧:“这出剧的所有各个组成部分都极其巧妙地浑然一体。”参见高中甫编选:《易卜生评论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第384页。
    ① [挪威]比约恩·海默尔:《易卜生——艺术家之路》,石琴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71页。
    ① 1885年4月9日,易卜生在罗马致路德维格·约瑟夫森的信。引自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258页。
    ① 转引自[挪威]爱德伍德·贝尔:《易卜生传》,杜若洲译。台北:中华日报社,中华民国七十一年,第46页。
    ②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23页。
    ③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27页。
    ④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43页。
    ⑤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178页。
    ⑥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223页。
    ⑦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224页。
    ①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274页。
    ②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26页。
    ③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342页。
    ① [挪威]丹尼尔·哈康逊、伊丽莎白·埃德:《易卜生在挪威和中国》,王忠祥译,易卜生:《易卜生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411页。
    ② 1870年10月28日,易卜生在德累斯顿致彼得·汉森的信中说:“我到达哥本哈根的时候,丹麦人正好在迪巴尔败北。我在柏林看到威廉皇帝带着各种战利品胜利入城。在那段日子里,《布朗德》开始在我心中像胚胎一样萌芽了。当我到达意大利时,那里的统一事业早已凭借一种无限的自我牺牲精神而得以实现,而在挪威——!此外,罗马是一个绝对平静安宁的地方,我和一些无忧无虑的艺术家们有了交往,这种生活氛围恐怕只有莎士比亚笔下的《皆大欢喜》才能媲美了。这样我才具备了创作《布朗德》的条件。有人说我描写的是索伦·克尔凯郭尔(Scpren Kierkegaard)的生活和事业,这是个极大的错误。他的作品我几乎没有读过,理解得就更少了。说布朗德是个神父,也纯属无稽之谈。‘全有或全无’的原则要求体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爱情、艺术,等等。布朗德就是最好时刻的我自己;与此同时,通过对我自己的剖析,我揭示了培尔·金特和斯登斯高德很多共同的特点。”引自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97页。
    ① 1869年6月26日,易卜生在德累斯顿致乔治·勃兰兑斯信中所言。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77页。
    ①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3410页。
    ① [美]乔治·w·霍夫曼主编:《欧洲地理》,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山西大学编译室合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41页。
    ②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955页。
    ③ 图片来自中国地图出版社编制:《世界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8年,第22页。
    ④ [美]乔治·w·霍夫曼主编:《欧洲地理》,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山西大学编译室合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47页。
    ⑤ [美]乔治·w·霍夫曼主编:《欧洲地理》,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山西大学编译室合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47页。
    ① 1870年10月28日,易卜生在德累斯顿致彼得·汉森的信中说:“《培尔·金特》写于意大利南部的伊斯基亚岛和苏莲托。”引自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98页。
    ②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142页。
    ③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2235页。
    ④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5591页。
    ①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239页。
    ①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2156页。
    ② 冯惠民、曹月堂整理:《王安石集》(上),余冠英等主编:《唐宋八大家全集》。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第44页。
    ③ [宋]苏舜钦:《苏舜钦集编年校注》,傅平骧、胡问陶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第242页。
    ④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附词语简释》。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25页。
    ⑤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5299页。
    ①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72页
    ② 列宁:《哲学笔记》,《列宁全集》(第五十五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07页。
    ①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54页。
    ①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4560页。
    ① 比约恩·海默尔:《易卜生——艺术家之路》,石琴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43页。
    ① [丹麦]乔治·勃兰兑斯:《第三次印象》,姚俊德译,易卜生:《易卜生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317页。
    ①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2983页。
    ①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4741页。
    ② [挪威]比约恩·海默尔:《易卜生——艺术家之路》“译注”,石琴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473页。
    ① [挪威]比昂·亨默(Bjorn Hemmer):《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The Dramatist Henrik Ibsen),孟胜德、[挪威]阿斯特里德·萨瑟编选:《易卜生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42页。原文在该书的第374页:But it is precisely this tension between the Norwegian and the foreign (an element of freer European culture) in Ibsen that characterized him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as an individual and a writer. His independent position in what he called "the great, free, cultural situation" provided him with the broad perspective of distance, and freedom. Simultaneously, the Norwegian in him created a longing for the sun in the grave writer's poetic world. He never denied his distinctive Norwegian character.
    ② 王忠祥:《易卜生和他的文学创作》(《易卜生文集》·代序),《易卜生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5页。
    ①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100页。
    ①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100页。
    ① [挪威]爱德伍德·贝尔:《易卜生传》,杜若洲译。台北:中华日报社,中华民国七十一年,第65页。这里的“皮尔”即培尔·金特。
    ① 本文所引《培尔·金特》中的文字,皆出自《易卜生文集》(第三卷),萧乾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287-448页,后文只在引文后的括号内标明页码。
    ① 参见《易卜生文集》(第三卷),萧乾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389页。
    ① 易卜生: 《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198页。
    ① 瑞典(Sverige)的地理位置与地理情况为:“北欧国家。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西界挪威,东北同芬兰接壤;东滨波的尼亚湾,东南濒波罗的海,西南隔卡特加特和厄勒两海峡同丹麦相望。”“地势力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南沿海为低地。森林占全国面积50%。河湖众多。大部分属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最南部属温带气候。”参见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3460页。
    ② 芬兰(Suomi)的地理位置与地理情况为:“北欧国家。西南濒波罗的海,西同瑞典相领,北界挪威,东同俄罗斯接壤。”“北部与东部有高地,余多丘陵和平原。冰川对地表的挖掘和堆积,形成大小湖泊约6万个,占总面积的9%。在北极圈内的领土约占三分之一。属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仅南部较温和。”参见辞海编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1608页。
    ③ 冰岛(Island)的地理位置与地理情况为:“欧洲西北大西洋上岛国,近北极圈。”“全国四分之三土地是高原,沿海有狭小平原。多火山,还有温泉和瀑布。约13%土地为冰雪覆盖。北部属寒带苔原气候;南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沿海一带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候较同纬度其他地区温和。”参见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1048页。
    ④ 丹麦(Danmark)的地理位置与地理情况为:“北欧国家。位于波罗的海和北海之间。包括日德兰半岛的大部和西兰、菲英、洛兰、博恩霍尔姆(Bornholm)等400多个岛屿。南同德国接壤。”“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约30米(最高点海拔173米)。半岛东部及菲英岛等地有小丘起伏。海岸曲折多峡湾。温带海洋性气候。”参见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205页。
    ①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284页。
    ② 参见《易卜生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三卷,王忠祥先生为《布朗德》所做的“题解”,第145页。
    ③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97页。
    ① 莫言:《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1期,第25页。
    ② 莫言:《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1期,第25页。
    ① 王忠祥:《易卜生和他的文学创作》(《易卜生文集》·代序),《易卜生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页。
    ① 斯特累波:《地理学》,波德纳尔斯基编:《古代的地理学》,梁昭锡译、赵鸣歧校、齐思和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73页。
    ② 本文所引《觊觎王位的人》中的文字,皆出自《易卜生文集》(第三卷),潘家洵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142页。后文只在引文后的括号内标明页码。
    ③ 本文所引《小艾友夫》中的文字,皆出自《易卜生文集》(第七卷),潘家洵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97-173页。后文只在引文后的括号内标明页码。
    ① [挪威]比约恩·海默尔:《易卜生——艺术家之路》,石琴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553页。
    ① 艾德瓦·孟克所言,原文为:“冬天有严寒的气候,被风吹刮的白雪,以及笼罩着一切的淡淡月光;而自然里的冬天与人心里的冬天,共同构成一整幅画。艾德瓦·孟克把这叫做‘全部斯堪的那维亚艺术里最动人的雪景’,确实不无道理。”转引自[挪威]爱德伍德·贝尔:《易卜生传》,杜若洲译。台北:中华日报社,中华民国七十一年,第171页。可参见第七章“图7.7‘瑞替姆府邸外冬日雪景’剧照”。
    ② [汉]许慎:《说文解字》,柴剑虹、李肇翔主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第420页。
    ③ [汉]许慎:《说文解字》,柴剑虹、李肇翔主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第2页。
    ④ [汉]许慎:《说文解字》,柴剑虹、李肇翔主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第183页。
    ⑤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2866页。
    ① [加]史密斯:《宗教的意义与终结》,董江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页。
    ② [加]史密斯:《宗教的意义与终结》,董江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页。
    ③ 参见《易卜生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三卷,王忠祥先生为《布朗德》所做的“题解”,第145页。
    ④ [挪威]比约恩·海默尔:《易卜生——艺术家之路》,石琴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98页。
    ⑤ 转引自[挪威]爱德伍德·贝尔:《易卜生传》,杜若洲译。台北:中华日报社,中华民国七十一年,第59页。
    ⑥ 转引自[挪威]爱德伍德·贝尔:《易卜生传》,杜若洲译。台北:中华日报社,中华民国七十一年,第59页。
    ⑦ 转引自[挪威]爱德伍德·贝尔:《易卜生传》,杜若洲译。台北:中华日报社,中华民国七十一年,第59页。
    ① 转引自[挪威]爱德伍德·贝尔:《易卜生传》,杜若洲译。台北:中华日报社,中华民国七十一年,第59页。
    ② [挪威]比约恩·海默尔:《易卜生——艺术家之路》,石琴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00页。
    ③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97页。
    ④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4177页。
    ⑤ 王贵祥:《东西方的建筑空间:传统中国与中世纪西方建筑的文化阐释》。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43页。
    ① 王贵祥:《东西方的建筑空间:传统中国与中世纪西方建筑的文化阐释》“再版序言”。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3页。
    ①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3058页。
    ① 《天主教百科全书》(第十三卷)。纽约:罗伯特·阿普尔顿公司,1912年,第1页。
    ① [美]米尔希·埃利亚德:《神秘主义、巫术与文化风尚》,宋立道、鲁奇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第34页。
    ② 王贵祥:《东西方的建筑空间:传统中国与中世纪西方建筑的文化阐释》“再版序言”。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页。
    ① [挪威]爱德伍德·贝尔:《易卜生传》,杜若洲译。台北:中华日报社,中华民国七十一年,第48页。
    ① [英]约翰·希克:《第五维度:灵性领域的探索》,王志成、思竹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28页。
    ② [挪威]爱德伍德·贝尔:《易卜生传》,杜若洲译。台北:中华日报社,中华民国七十一年,第100页。
    ③ 转引自[挪威]爱德伍德·贝尔:《易卜生传》,杜若洲译。台北:中华日报社,中华民国七十一年,第100页。
    ④ 参见《易卜生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七卷,王忠祥先生为《建筑师》所做的“题解”,第3页。
    ⑤ 转引自《易卜生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七卷,王忠祥先生为《建筑师》所做的“题解”,第3页。
    ① [挪威]比约恩·海默尔:《易卜生——艺术家之路》,石琴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416页。
    ② [挪威]爱德伍德·贝尔:《易卜生传》,杜若洲译。台北:中华日报社,中华民国七十一年,第165页。引文中的“艾德瓦·勃朗德斯”,即前文所指丹麦文学评论家“勃兰兑斯”。
    ③ [日]《建筑大辞典》(第2版)。东京:彰国社,1993年,第687页。
    ④ 王贵样:《东西方的建筑空间:传统中国与中世纪西方建筑的文化阐释》。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342页。
    ① [美]米尔希·埃利亚德:《神秘主义、巫术与文化风尚》,宋立道、鲁奇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第27页。
    ② [美]米尔希·埃利亚德:《神秘主义、巫术与文化风尚》,宋立道、鲁奇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第32页。
    ① 王贵祥:《东西方的建筑空间:传统中国与中世纪西方建筑的文化阐释》。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62页。
    ① [挪威]比约恩·海默尔:《易卜生——艺术家之路》,石琴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437-438页。
    ①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325页。
    ① [法]德布雷:《100名画:<旧约>》,张延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8页。
    ① 《古兰经》,马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448页。
    ② 转引自王贵祥:《东西方的建筑空间:传统中国与中世纪西方建筑的文化阐释》。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63页。
    ① 颜榴:《<建筑师>,大师的高峰体验》。《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33期,第73页。
    ② 颜榴:《<建筑师>,大师的高峰体验》,《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33期,第73页。
    ② [法]德布雷:《100名画:<旧约>》,张延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8页。
    ① 剧中索尔尼斯对希尔达说:“像我一样,你身上也有山精。是咱们内部的山精——是它在发动咱们身外的力量。”“希尔达,世界上有数不尽的妖魔,我们却永远看不见他们。”(63)
    ② 转引自王贵祥:《东西方的建筑空间:传统中国与中世纪西方建筑的文化阐释》。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30页。
    ① 两幅剧照来自王延松导演的话剧《培尔·金特》,由孙海英与吕丽萍主演,于2009年12月9-13日在北京保利剧院公演,后又在上海、深圳、武汉等13个城市有40场巡演。2012年1月7-8日,此剧在武汉琴台大剧院上演。文中的部分剧照来源于王延松导演话剧《培尔·金特》以及《<培尔·金特>节目单》。王延松如此评价此剧:“培尔·金特一生的经历有点像一个现代寓言。最后他还是顺服了,因为他还是拥有爱,那是索尔维格用信心给予他一生无私的等待和爱,他谦卑的意识到自己一生中的种种罪过,使观众看到人的悔改是多么美好的事情。”“易卜生在一百多年前写到:‘在生活中任何杰出的人物都是象征’。人生充满了种种困苦,《培尔·金特》讲的坏事发生在好人身上的故事,是让人更有力量来面对自己,使自己更有力量来面对人生的困苦,这苦难主要还不是指‘物质贫穷’,而是指‘精神困苦’。”(王延松:《<培尔·金特>节目单》,《导演的话》,2009年11月9日。)
    ① [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275页。
    ① [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第32页。
    ② 剧照来源于王延松导演的话剧《培尔·金特》节目单。
    ③ [挪威]比约恩·海默尔:《易卜生——艺术家之路》,石琴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42页。
    ④ [挪威]比约恩·海默尔:《易卜生——艺术家之路》,石琴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43页。
    ① [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第32-33页。
    ② 引自王延松导演话剧《培尔·金特》节目单。
    ③ [美]哈罗德·克勒曼:《戏剧大师易卜生》,蒋嘉、蒋虹丁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13页。
    ④ 易卜生:《童年的回忆》,《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389页。
    ①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390页。
    ②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319页。
    ③ 王忠祥:《易卜生年表》,《易卜生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431页。
    ① 王贵祥:《东西方的建筑空间:传统中国与中世纪西方建筑的文化阐释》。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339页。
    ① 王贵祥:《东西方的建筑空间:传统中国与中世纪西方建筑的文化阐释》。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337页。
    ①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2903页。
    ② [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第5页。
    ① [美]米尔希·埃利亚德:《神秘主义、巫术与文化风尚》,宋立道、鲁奇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第31页。
    ② [美]米尔希·埃利亚德:《神秘主义、巫术与文化风尚》,宋立道、鲁奇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第38页。
    ① [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第4-5页。
    ① [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第2页。
    ② [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第3页。
    ①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288页。
    ② [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第4页。
    ① [法]加斯东·巴什拉:《梦想的诗学》,刘自强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第144页。
    ① 本文所引《野鸭》中的文字,皆出自《易卜生文集》(第六卷),潘家洵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123页。后文只在引文后的括号内标明页码。
    ②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245页。
    ① 1884年12月22日,易卜生在罗马致奥古斯特·林德伯格信中的“编者注”。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254页。
    ② [挪威]爱德伍德·贝尔:《易卜生传》,杜若洲译。台北:中华日报社,中华民国七十一年,第136页。此处所指的“《野鸭子》”,即《野鸭》一剧。
    ③ [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第17页。
    ① [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第17-18页。
    ① 易卜生: 《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252页。
    ②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254页。
    ① 引自《野鸭》中关于“飞行荷兰人”的“译注”,《易卜生文集》(第六卷),潘家洵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59页。
    ① [挪威]爱德伍德·贝尔:《易卜生传》,杜若洲译。台北:中华日报社,中华民国七十一年,第131页。
    ① [挪威]爱德伍德·贝尔:《易卜生传》,杜若洲译。台北:中华日报社,中华民国七十一年,第135页。
    ① [挪威]比约恩·海默尔:《易卜生——艺术家之路》,石琴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05页。
    ① [挪威]比约恩·海默尔:《易卜生——艺术家之路》,石琴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96页。
    ② [挪威]比约恩·海默尔:《易卜生——艺术家之路》,石琴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97页。
    ① 引自《易卜生文集》(第六卷)中《野鸭》的“译注”,潘家洵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06页。
    ② [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第26页。
    ① 剧照引自Frederick J. Markker and Lise-Lone Marker, Ibsen's Lively Art:A Performance Study of the Major Plays.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p.158剧照下附有文字说明H.W. Lenneweit's spacious, open setting for the Ekdal studio in Rudolf Noelte's revival of The wild duck the Freie Volksbuhne, Berlin, in 1979.Noelte makes effective use of the spaciousness to emphasize the separation between Gregers Werle (Peter Fricke, right) and his father (kurt hubner) in their tense third-act encounter.
    ② 转引自[挪威]爱德伍德·贝尔:《易卜生传》,杜若洲译。台北:中华日报社,中华民国七十一年,第137页。
    ① [挪威]比约恩·海默尔:《易卜生——艺术家之路》,石琴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14页。
    ① [挪威]比约恩·海默尔:《易卜生——艺术家之路》,石琴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524页。
    ① [挪威]比约恩·海默尔:《易卜生——艺术家之路》,石琴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550页。
    ② 引自孟胜德、[挪威]阿斯特里德·萨瑟编选《易卜生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5年)中的插图,图片由挪威奥斯陆图书馆大学图片部提供。图片下面附有文字说明:When We Dead Awaken at Det Nye Teater (The New Theatre) in 1947. Lilebil Ibsen (married to Ibsen's grandson, Tancred Ibsen) as Irene1947年在新剧院演出《当我们死而复苏时》的剧照,剧中主角艾琳由易卜生的孙媳莉勒比尔扮演。
    ③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520页。
    ① [挪威]比约恩·海默尔:《易卜生——艺术家之路》,石琴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553页。
    ②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1535页。
    ①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178页。
    ②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284页。
    ①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173页。
    ② 引自易卜生:《一八九八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斯替阿尼遏的盛大宴会上的讲话》,《易卜生文集》(第八卷)多人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230页。
    ① [丹麦]乔治·勃兰兑斯:《第三次印象》,姚俊德译,易卜生:《易卜生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320页。
    ② [挪威]比约恩·海默尔:《易卜生——艺术家之路》,石琴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488页。
    ③ 1898年3月,易卜生在克里斯蒂阿尼亚写作《<易卜生文集>前言》,其中谈到:“只有把我所有的作品作为一个持续发展的、前后连贯的整体来领会和理解,读者们才能准确地感知我在每一部作品中所力求传达的意象与蕴涵。”引自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410页。
    ① 王忠祥编选:《华兹华斯诗选》,杨德豫、楚至大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118页。
    ① 本文所引《苏尔豪格的宴会》中的文字,皆出自《易卜生文集》(第一卷),潘家洵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72页。后文只在引文后的括号内标明页码。
    ①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258页。
    ① 参见《易卜生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六卷,王忠祥先生为《海上夫人》所做的“题解”,第227页。
    ② 参见《易卜生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六卷,王忠祥先生为《海上夫人》所做的“题解”,第227页。
    ③ David Thomas, Macmillan Modern Dramatists:Henrik Ibsen. London:Macmillan Press,1983,p.165此处译文为笔者自译,原文为The task he set himself as a writer was to pierce through words and appearances, the surface rhetoric of drama and the superficial skin of external reality, to a deeper level of meaning and understanding. In the kinetic poetry of his mature plays, a poetry that presupposes the thoughtful and subtle realization of his work on stage, Ibsen opened up a route into life's 'innermost secret chamber', into the hidden vaults of the heart and mind. His conviction that actors, audiences and critics would be able to follow him along that route was the resolute premise on which he based his work as a poet of the theatre.'Only connect...'That is the invitation he extends every time we watch or read one of his plays.
    ① [挪威]爱德伍德·贝尔:《易卜生传》,杜若洲译。台北:中华日报社,中华民国七十一年,第80页。此处所说的诗作《建筑蓝图》,亦译做《建筑计划》(《易卜生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4页,下同);《采一朵荷花》亦译做《一朵睡莲》(27-28);《在高山上》亦译做《在高原》(123-142)。
    ① 本文所引《爱的喜剧》中的文字,皆出自《易卜生文集》(第二卷),林骧华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273-379页。后文只在引文后的括号内标明页码。
    ② 本文所引《社会支柱》中的文字,皆出自《易卜生文集》(第五卷),潘家洵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112页。后文只在引文后的括号内标明页码。
    ③ 本文所引《群鬼》中的文字,皆出自《易卜生文集》(第五卷),潘家洵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209-290页。后文只在引文后的括号内标明页码。
    ① 邹建军、杜雪琴:《易卜生长诗<在高原>的哲学之思与生态之维》,《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57页。
    ① [挪威]爱德伍德·贝尔:《易卜生传》,杜若洲译。台北:中华日报社,中华民国七十一年,第33页。
    ② [挪威]爱德伍德·贝尔:《易卜生传》,杜若洲译。台北:中华日报社,中华民国七十一年,第33-34页。
    ① “全有或全无”是《布朗德》核心的概念,不仅在剧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共有9次:分别在第188、192、196、198、207、240、263、270、282页,而且具有丰富的内涵,是易卜生思想的精髓之一
    ① [法]加斯东·巴什拉:《梦想的诗学》,刘自强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第217-218页。
    ② [挪威]比约恩·海默尔:《易卜生——艺术家之路》,石琴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14-115页。
    ① [挪威]比约恩·海默尔:《易卜生——艺术家之路》,石琴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15页。
    ②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371页。
    ①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106页。
    ②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5362页。
    ③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258页。
    ④ “自愿”一词在《海上夫人》剧中出现15次:在285页出现3次,286页出现2次,在304页出现4次,在305页出现2次,在307、312、314、329页分别出现1次,大多出自艾梨达之口。
    ① [挪威]爱德伍德·贝尔:《易卜生传》,杜若洲译。台北:中华日报社,中华民国七十一年,第180页。
    ②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300页。
    ①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337页。
    ② [法]加斯东·巴什拉:《梦想的诗学》,刘自强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第247页。
    ① [法]加斯东·巴什拉:《梦想的诗学》,刘自强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第249页。
    ② 易卜生:《童年的回忆》, 《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389-390页。
    ③ [德]弗朗茨·梅林:《亨利克·易卜生》(高中甫译),易卜生:《易卜生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380页。
    ④ 转引自Harold Bloom, Henrik Ibsen. Philadelphia:Chelsea House Publishers,1999,p.1此处译文为笔者自译,原文为"I have always liked storms," he wrote in a letter to his sister.
    ⑤ 转引自王忠祥:《易卜生和他的文学创作》(《易卜生文集》·代序),《易卜生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4页。
    ①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97页。
    ① [挪威]比约恩·海默尔:《易卜生——艺术家之路》,石琴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22页。
    ②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49页。
    ③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142页。
    ④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177页。
    ① 易卜生:《童年的记忆》,《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389页。
    ① 易卜生:《童年的记忆》,《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391页。
    ①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100页。
    ①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98页。
    ② [俄]普列汉诺夫:《亨利克·易卜生》,吕荧译,易卜生:《易卜生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349页。
    ① [俄]普列汉诺夫:《亨利克·易卜生》,吕荧译,易卜生:《易卜生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366页。
    ② 括号内标注的是易卜生所到国家的年份。
    ①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27-28页。
    ②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178页。
    ③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43页。
    ④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98页。
    ① 王忠祥:《易卜生》。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7-8页。
    ②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259页。
    ③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274-275页。
    ④ 1888年10月30日,易卜生在慕尼黑致乔治·勃兰兑斯信中的“编者注”。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284页。
    ⑤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323页。
    ⑥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347页。
    ①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342页。
    ① 韩少功:《韩少功自选集》。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年,第394页。
    ① 《地理学词典》编辑委员会:《地理学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278页。
    ② [美]赖特:《基因的力量:人是天生的还是造就的》,郭本禹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页。
    ④ 易卜生:《童年的记忆》,《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393页。
    ⑤ 引自孟胜德、[挪威]阿斯特里德·萨瑟编选《易卜生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5年)中的插图,图片由挪威奥斯陆图书馆大学图片部提供。图片下面附有文字说明Ibsen's home "Venstop", Skien,1835-44.
    ⑥ 易卜生: 《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81页。
    ①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173-174页。
    ②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270页。
    ③ [挪威]比约恩·海默尔:《易卜生——艺术家之路》,石琴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02页。
    ① 庄园编:《女作家严歌苓研究》。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0页。
    ② [西汉]刘安等著:《淮南子全译》,许匡一译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39页。
    ③ 原文为:“盖山川风土者,诗人性情之根抵也。得其云霞则灵,得其泉脉则秀,得其冈陵则厚,得其林莽烟火则健。凡人不为诗则己,若为之,必有一得焉。”参见《孙尚任诗文集》(全1-3册),汪蔚林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75页。
    ④ 王忠祥:《易卜生》。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2页。
    ⑤ 王忠祥:《附录一:易卜生年谱》,《易卜生》。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201页。
    ① [挪威]比约恩·海默尔:《易卜生——艺术家之路》,石琴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63页。这里的《特罗杰》,即易卜生长诗《泰尔耶·维根》;“特罗杰”指此诗中的主人公泰尔耶·维根,两者系同一人,只是后来译者翻译的不同。《泰尔耶·维根》一诗,参见《易卜生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43-160页,卢永译。
    ② 引自孟胜德、[挪威]阿斯特里德·萨瑟编选《易卜生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5年)中的插图,图片由挪威奥斯陆图书馆大学图片部提供。图片下面附有文字说明The Pharmacy (of Lars Nielsen) at Grimstad where Ibsen worked 1846-50.
    ① 王忠祥:《易卜生年表》,《易卜生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431页。
    ②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219页。
    ① [唐]柳宗元:《送独孤申叔序》,《柳河东集》卷三十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86页。
    ②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15-416页。
    ① 王忠祥:《易卜生》。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页。
    ② 参见《易卜生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一卷,王忠祥先生为《武士冢》所做的“题解”,第135页。
    ③ 参见《易卜生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一卷,王忠祥先生为《厄斯特罗特的英格夫人》所做的“题解”,第205页。
    ④ 参见《易卜生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二卷,王忠祥先生为《奥拉夫·里列克兰斯》所做的“题解”,第75页。
    ⑤ 参见《易卜生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二卷,王忠祥先生为《海尔格伦的海盗》所做的“题解”,第199页。
    ⑥ 易卜生: 《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15页。
    ①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编者注”。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15页。
    ② 剧照引自Frederick J. Markker and Lise-Lone Marker, Ibsen's Lively Art:A Performance Study of the Major Plays.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p.3剧照下附有文字说明Water-color sketch by Ibsen from his Bergen years, perhaps meant for a rustic landscape setting.
    ③ [挪威]比约恩·海默尔:《易卜生——艺术家之路》,石琴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05页。
    ① 班固:《汉书》(第六册),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40页。
    ② 吴玉贵:《中国风俗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页。
    ③ 樊星:《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文学评论》1996年第4期,第115页。
    ④ [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傅敏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64页。
    ⑤ 转引自樊星:《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文学评论》1996年第4期,第115页。
    ① 原文为:“文章视人发尚,与风土所渐被,古之能文者,多游历山川名都大邑,以补风土之不足,而变化其天资。司马迁,龙门人。纵横江南沅湘彭澧之汇,故其文奇恣荡轶,得南戒江海烟云草木之气为多也。”参见[清]魏禧:《魏叔子文集》“曾庭闻文集序”,胡守仁、姚品文等校点。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401页。
    ② 转引自[美]奥尔森:《人类基因的历史地图》,霍达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2页。
    ①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98页。
    ② [挪威]阿斯比昂·阿尔塞斯:《易卜生现代散文剧中的达尔文思想》,王宁编:《易卜生与现代性:西方与中国》。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27、28页。
    ③ 王忠祥:《绿色之思道德之艺——易卜生戏剧<野鸭>的现代阐释》,《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6-7页。
    ① [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与不朽作品》,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286页。
    ① 引自高中甫编选:《易卜生评论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第384页。
    ② 挪威学者阿斯比昂·阿尔塞斯在《易卜生现代散文剧中的达尔文思想》(刘岩译,王宁编:《易卜生与现代性:西方与中国》。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一文中,甚至将“野鸭”以及阁楼里生存的动物,对应了剧中更多的人物:“困在阁楼里被迫忘掉了真正的森林生活的动物形象地象征了艾克达尔家那些脆弱而不幸的人们,以及他们那些行迹放浪的邻居,甚至也象征了在该剧第一幕中威利先生晚宴桌旁的那些爵爷们。”(第34页)
    ①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4511页。
    ② [清]孙尚任:《孙尚任诗文集》(全1-3册),汪蔚林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75页。
    ① 参见《易卜生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三卷,王忠祥先生为《布朗德》所做的“题解”,第145页。
    ②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98页。
    ① [唐]白居易:《白居易集》“卷七”,顾学颉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28页。
    ② 葛景春选注:《李白诗选:插图版》。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47页。
    ③ 蘅塘退士编、陈婉俊补注:《唐诗三百首》“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7页。
    ④ [宋]范仲淹:《范仲淹全集》,李勇先、王蓉贵校点。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34-735页。
    ① 胡大雷选注:《谢灵运鲍照诗选》“前言”。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页。
    ② 胡大雷选注:《谢灵运鲍照诗选》。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8页。
    ③ 胡大雷选注:《谢灵运鲍照诗选》。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3页。
    ④ 胡大雷选注:《谢灵运鲍照诗选》。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5页。
    ① 转引自[挪威]比约恩·海默尔:《易卜生——艺术家之路》,石琴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19页。
    ① [法]加斯东·巴什拉:《梦想的诗学》,刘自强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第144页。
    ②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337页。
    ③ 沈从文:《心与物游》。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8页。
    ① 转引自[法]加斯东·巴什拉:《梦想的诗学》,刘自强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第248-249页。
    ② 转引自[法]加斯东·巴什拉:《梦想的诗学》,刘自强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第249页。
    ③ 杨义:《文学地理学的渊源与视境》,《文学评论》2012年第4期,第82-83页。
    ① [美]内森·格拉泽、丹尼尔·P·莫尼汉:《论民族性——<民族性>一书引言》,征程译,《民族译丛》1981年第2期,第29页。
    ② 转引自张安世:《各国民族性》。上海:上海华通书局,1930年,第8-9页。
    ③ 参见敬东:《北欧五国简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120-149页。
    ④ 转引自[挪威]爱德伍德·贝尔:《易卜生传》,杜若洲译。台北:中华日报社,中华民国七十一年,第31页。
    ① [美]哈罗德·克勒曼:《戏剧大师易卜生》,蒋嘉、蒋虹丁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41页。
    ② 石琴娥:《北欧文学史》。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③ 石琴娥:《北欧文学史》。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2页。
    ② 转引自石琴娥:《北欧文学史》。南京:译林出版社,第93页。
    ① 转引自石琴娥:《北欧文学史》。南京:译林出版社,第93页。
    ② 王忠祥:《易卜生和他的文学创作》(《易卜生文集》·代序),《易卜生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6页。
    ③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371页。
    ④ 转引自[挪威]比约恩·海默尔:《易卜生——艺术家之路》,石琴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08页。
    ① 剧照引自Frederick J. Markker and Lise-Lone Marker, Ibsen's Lively Art:A Performance Study of the Major Plays.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p.202剧照下附有文字说明The wintry exterior of the Rentheim manor in the last act of John Gabriel Borkman, as pictorialized by designer Thorolf Pedersen in the Danish Royal Theatre production in 1897.
    ② 梁启超:《美术与生活》,《饮冰室合集》卷三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4页。
    ①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27页。
    ② [南朝·宋]刘义庆撰,徐震堮著:《世说新语》(上)。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81页。
    ③ [后汉]荀爽:《赠李膺书》,《全后汉文》卷六十七。
    ① 易卜生: 《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49页。
    ②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142页
    ③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300页。
    ① 本书编写组:《文学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① 易卜生:《一八九八年四月十三日在斯德哥尔摩一个宴会上的讲话》,《易卜生文集》(第八卷),多人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233页。
    ① 斯特累波:《地理学》,[苏联]波德纳尔斯基编:《古代的地理学》,梁昭锡译、赵鸣歧校、齐思和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91页。
    ② 斯特累波:《地理学》“译注”,[苏联]波德纳尔斯基编:《古代的地理学》,梁昭锡译、赵鸣歧校、齐思和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91页。
    ③ 斯特累波:《地理学》,[苏联]波德纳尔斯基编:《古代的地理学》,梁昭锡译、赵鸣歧校、齐思和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91页。
    ① 转引自斯特累波:《地理学》,[苏联]波德纳尔斯基编:《古代的地理学》,梁昭锡译、赵鸣歧校、齐思和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91页。
    ② 苏宏斌:《现象学美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08页。
    ① [德]爱克曼:《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247页。
    ① Bernard Shaw, "The Quintessence of Ibsenism." Constable and Company Limited, Standard Edition,1932, p.125.
    ② 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2)》。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75页。
    ③ [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与不朽作品》,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286页。
    ④ 王忠祥:《关于易卜生主义的再思考》,《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5期,第42页。
    ① 马克思:《路易·波拿马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85页。
    ② [英]马丁·艾思林:《易卜生与现代戏剧》,汪余礼译,《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37页。
    ③ [英]马丁·艾思林:《易卜生与现代戏剧》,汪余礼译,《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38页。
    ① 此年谱参考《易卜生》(王忠祥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易卜生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易卜生传》([挪威]爱德伍德·贝尔著,杜若洲译,台北:中华日报社,中华民国七十一年)等资料汇编而成。
    ②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3页。
    ③ [俄]普列汉诺夫:《亨利克·易卜生》,吕荧译,易卜生:《易卜生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349页。
    ① 陆大道:《环球国家地理》。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第17页。
    ② 陆大道:《环球国家地理》。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第17页。
    ③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13页。
    ④ 陆大道:《环球国家地理》。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第97页。
    ① 陆大道:《环球国家地理》。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第111页。
    ② 陆大道:《环球国家地理》。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第108页。
    ③ 《世界地名词典》编辑委员会:《世界地名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第1399页。
    ④ [俄]普列汉诺夫:《亨利克·易卜生》,吕荧译,易卜生:《易卜生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349-350页。
    ①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11页。
    ②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15页。
    ③ [美]乔治·W·霍夫曼主编:《欧洲地理》,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山西大学编译室合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48页。
    ④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编者注”,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15页。
    ① [挪威]丹尼尔·哈康逊、伊丽莎白·埃德:《易卜生在挪威和中国》,王忠祥译,易卜生:《易卜生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410-411页。
    ② 陆大道:《环球国家地理》。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第200页。
    ③ 易卜生: 《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37页。
    ④ 参见《易卜生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三卷,王忠祥先生为《布朗德》所做的“题解”,第145页。
    ①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30页。
    ② 范毅:《意大利》。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1年,第42页。
    ③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49页。
    ④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98页。
    ①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43-44页。
    ②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68页。
    ③ 陆大道:《环球国家地理》。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第23页。
    ④ 《世界地名词典》编辑委员会:《世界地名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第1033页。
    ⑤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37页。
    ⑥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98页。
    ① 《世界地名词典》编辑委员会:《世界地名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第873页。
    ② 陆大道:《环球国家地理》。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第161页。
    ③ 易卜生: 《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141页。
    ①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178页。
    ② 陆大道:《环球国家地理》。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第111页。
    ③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166页。
    ①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173-174页。
    ②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177页。
    ③ 范毅:《意大利》。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1年,第224页。
    ④ 英国DK公司编:《德国》,陈飞、王倩等译。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年,第276页。
    ① 范毅:《意大利》。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1年, 第224页。
    ②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242页。
    ① 《世界地名词典》编辑委员会:《世界地名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第1423-1424页。
    ② 陆大道:《环球国家地理》。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第77页。
    1. 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
    2. 王忠祥编选:《易卜生精选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
    3. 易卜生:《易卜生文集》(共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4. Ibsen, Henrik. Ibsen's Selected Plays, edited by Brain Johnston. Norton:W. W. NORTON & COMPANY,2004.
    5. Ibsen, Henrik. Poems. Oslo; Boston:Scandinavian University Press,1997.
    6. Ibsen, Henrik. The Complete Major Prose Plays, translated by Rolf Fjelde. New York:Farrar, Straus & Giroux,1978.
    1. 袁艺林:《易卜生诗歌译介与研究》。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3年。
    2. 邹建军主编:《易卜生诗剧研究》。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2年。
    3. 孙建、[挪威]赫兰德(Helland,F.)主编:《跨文化的易卜生》(英文)。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
    4. 聂珍钊、周听主编: 《绿色易卜生:易卜生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5. 何成洲:《对话北欧经典——易卜生、斯特林堡与哈姆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6. 李兵:《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心理现实主义剧作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
    7. 陈惇、刘洪涛编:《现实主义批判——易卜生在中国》。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
    8. 刘明厚主编:《不朽的易卜生:百年易卜生中国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
    9. 聂珍钊、陈智平主编:《易卜生戏剧的自由观念——中国第三届易卜生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10.[挪威]比约恩·海默尔:《易卜生——艺术家之路》,石琴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11.邹建军主持、王远年编选:《易卜生诗歌研究》。香港:雅园出版公司,2006年。
    12.田民:《莎士比亚与现代戏剧:从亨利克·易卜生到海纳·米勒》。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13.[德]莎乐美:《阁楼里的女人》,马振骋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4.王宁、孙建主编:《易卜生与中国:走向一种美学建构》。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15.王忠祥:《易卜生》。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16.王宁编:《易卜生与现代性:西方与中国》。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17.孟胜德、[挪威]阿斯特里德·萨瑟编选:《易卜生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5年。
    18.刘明厚:《易卜生晚期象征主义戏剧》。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年。
    19.[美]哈罗德·克勒曼:《戏剧大师易卜生》,蒋嘉、蒋虹丁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20.高中甫编选:《易卜生评论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
    21.[挪威]爱德伍德·贝尔:《易卜生传》,杜若洲译。台北:中华日报社,中华民国七十一年。
    22.茅于美:《易卜生和他的戏剧》。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年。
    23.陈瘦竹:《易卜生“玩偶之家”研究》。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
    24.[俄]杰尔查文:《易卜生论》,李相崇、王以铸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
    1. [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
    2. 邹建军:《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
    3. [英]理查兹(Richards,J.D.):《北欧海盗》,徐松岩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
    4. 邹建军:《“和”的正向与反向:谭恩美长篇小说伦理思想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5. 王思涌等:《中国文化地理丛书·中国文化地理》。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6. 石琴娥:《北欧文学大花园》。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
    7. [美]皮特:《现代地理学思想》,周尚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8. 陈慧琳主编:《人文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
    9. 刘南威主编:《自然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
    10.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11.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德]黑格尔:《自然哲学》,梁志学、薛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13.王贵祥:《东西方的建筑空间:传统中国与中世纪西方建筑的文化阐释》。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
    14.[美]奥尔森:《人类基因的历史地图》,霍达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15.[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与不朽作品》,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
    16.石琴娥:《北欧文学史》。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
    17.[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18.[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惫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9.[加]史密斯:《宗教的意义与终结》,董江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0.胡亚敏:《叙事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1.[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22.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杨义学术演讲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3.胡兆量等编:《中国文化地理概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4.[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傅敏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5.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
    26.[英]约翰·希克:《第五维度:灵性领域的探索》,王志成、思竹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
    27.[英]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28.张步天:《中国历史文化地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29.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30.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31.张述林:《风景地理学原理》。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年。
    32.李润田:《现代人文地理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33.[美]谢觉民:《人文地理学》。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91年。
    34.王思涌:《文化地理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35.[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36.[美]米尔希·埃利亚德:《神秘主义、巫术与文化风尚》,宋立道、鲁奇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
    37.王家泰、金其铭主编:《人文地理学词典》。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
    38.张文奎主编:《人文地理学概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39.敬东:《北欧五国简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40.[俄]波德纳尔斯基编:《古代的地理学》,梁昭锡译、赵鸣歧校、齐思和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
    41. 《地理学词典》编辑委员会:《地理学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
    42.[美]乔治·W·霍夫曼主编:《欧洲地理》,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山西大学编译室合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
    1. 王忠祥、杜雪琴:《<外国文学研究>与多维视阈中的易卜生评论》,《外国文学研究》2012年第1期。
    2. 曹山柯:《人生长恨水长东——<群鬼>的生态伦理解读》,《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5期。
    3. 邹建军:《无爱的悲剧:布朗德形象本质新探》,《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4. 邹建军、周亚芬:《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词》,《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5. 王宁:《探索艺术和生活的多种可能——易卜生<培尔·金特>的多重视角解读》,《当代外语研究》2010年第2期。
    6. 吴海超:《易卜生诗歌的文学地理学研究》,《世界文学评论》2010年第2辑。
    7. 谭芳:《海洋——易卜生后期戏剧的中心意象》,《世界文学评论》2010年第2辑。
    8. 钟云霞:《<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的两重地理空间》,《世界文学评论》2010年第2辑。
    9. 周钢山:《论<海上夫人>的两种地理意象及象征意义》,《世界文学评论》2010年第1辑。
    10.邓岚:《<海上夫人>中爱情与地理空间的关系》,《世界文学评论》2010年第1辑。
    11.谭咪咪:《论<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中的文学地理意象及其隐喻意义》,《世界文学评论))2010年第1辑。
    12.[英]艾罗尔·杜尔巴赫:《二十世纪的西方易卜生批评》,戴丹妮译,《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13.何成洲:《易卜生与跨文化戏剧》,《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0年第1期。
    14.王宁:《“被译介”和“被建构”的易卜生:易卜生在中国的变形》,《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6期。
    15.陈爱敏: 《女性主义、个人主义,还是资本主义?——谈对易卜生<玩偶之家>的误读》,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16.王忠祥:《19世纪挪威文学与北欧文化巨人》,《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5期。
    17.王忠祥:《绿色之思道德之艺——易卜生戏剧<野鸭>的现代阐释》,《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8.李兵:《从<建筑大师>看易卜生剧作中的“妖性”》,《外国语文》2009年第4期。
    19.聂珍钊:《<老人与海>与丛林法则》,《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第3期。
    20.汪余礼:《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生态智慧》,《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第3期。
    21.丁扬忠:《哲理 诗情 象征——论易卜生象征主义戏剧》,《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22.邹建军:《三种向度与易卜生的诗学观念——对易卜生诗歌的整体观察与辩证评价》,《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2期。
    23.邹建军:《作为比较文学之文学地理学的提出》,《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第2辑。
    24.高丹:《诗意的栖居:论“培尔·金特”中的三重地理空间建构》,《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第2辑。
    25.邹建军:《文学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第1辑。
    26.邹建军:《易卜生诗歌的政治情结》,《西南石油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27.邹建军:《易卜生诗歌的伦理主题》,《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28.胡静:《易卜生与现代中国戏剧思潮》,《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2期。
    29.刘遥:《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发展前景——邹建军教授访谈录》,《世界文学评论》2008年第2辑。
    30.[英]马丁·艾思林:《易卜生与现代戏剧》,汪余礼译,《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31.聂珍钊:《不朽的易卜生与易卜生研究新发展》,《国际学术动态》2007年第2期。
    32.[挪威]Frode Hellad:《原始而强悍的批判——从<群鬼>看易卜生的政治观》,《上海戏剧》2007年11期。
    33.吴学平:《易卜生对王尔德戏剧创作的影响——以<玩偶之家>与<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为例》,《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34.李会学:《易卜生戏剧中婚姻男女地位与关系的变迁》,《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35.王忠祥:《关于易卜生主义的再思考》,《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5期。
    36.杨建:《乔伊斯与易卜生》,《国外文学》2005年第4期。
    37.杜娟:《易卜生研究的状况与发展趋势——王忠祥教授访谈录》,《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 第4期。
    38.孙建:<易卜生戏剧中的悲喜剧内涵》,《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6期。
    39.阚结、何成洲:《试论北欧新浪漫主义文学》,《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
    40.杨挺:《奥尼尔与易卜生》,《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4期。
    41.宋丽丽:《论易卜生的<爱情的喜剧>中的反讽特征》,《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
    42.王宁:《作为艺术家的易卜生:易卜生与中国重新思考》,《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
    43.何成洲:《影响、抑或互文性——论<朱丽小姐>、<海达·高布乐>和<三姐妹>》,《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
    44.[挪威]克努特·布莱恩希尔德斯瓦尔:《从怪异美学的角度论<培尔·金特>剧中的身份危机》,宋丽丽译,《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
    45.王忠祥:《论<罗斯莫庄>的悲剧精神和象征意义》,《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
    46.徐燕红:《海达·高布乐的女性视角透视》,《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1期。
    47.钟翔:《南方淑女与北方海盗——评易卜生诗剧<武士冢>》,《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1期。
    48.钟翔:《郭沫若对易卜生的接受——重读<娜拉的答案>》,《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3期。
    49.何成洲:《试论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及其对中国话剧启蒙的影响》,《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1期。
    50.王宁:《易卜生剧作意义重构》,《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3期。
    51.钟翔:《读易卜生的诗作札记》,《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3期。
    52.何成洲:《女权主义的发展:从易卜生到肖伯纳》,《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2期。
    53.李鸿泉:《易卜生与女权主义》,《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3期。
    54.宋剑华:《胡适与“易卜生主义”》,《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55.王忠祥:《易卜生戏剧创作与20世纪中国文学》,《外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4期。
    56.王宁:《易卜生创作的多重代码》,《外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4期。
    57.蹇昌槐:《易卜生与戏剧的“近代突破”》,《外国文学研究》1988年第4期。
    58.王忠祥:《易卜生与易卜生主义》,《外国文学研究》1985年第4期。
    59.王忠祥:《易卜生及其戏剧在“五四”前后》,《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2期。
    1. 《论易卜生后期象征剧中的“婚姻结”》,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邓岚,2011年(导师:邹建军)。
    2. 《易卜生戏剧中个人主义的不同表达方式》,上海戏剧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张瑾,2011年 (导师:荣广润)。
    3. 《象征主义戏剧艺术探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李泽涛,2011年(导师:马晓翙)。
    4. 《从<布朗德>和<培尔·金特>看易卜生的矛盾思想》,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高丹,2011年(导师:邹建军)。
    5. 《易卜生在中国的历史命运》,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罗闻,2010年(导师:阎真)。
    6. 《鲁迅与易卜生——鲁迅对易卜生的继承和发展》,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张健,2010年(导师:肖百容)。
    7. 《曹禺、易卜生戏剧女性形象比较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艾洪磊,2010年(导师:王同坤)。
    8. 《海达·高布乐:黑暗中的舞者》,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孙焱,2008年(导师:吕长发)。
    9. 《易卜生诗歌与“易卜生主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张廉,2008年(导师:邹建军)。
    10. 《易卜生后期戏剧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马焕然,2008年(导师:古世仓、樊得生)。
    11. 《论新时期国内导演对易卜生戏剧作品的现代性诠释》,上海戏剧学院硕士学位论文,丁礼宁,2008年(导师:张仲年)。
    12. 《论易卜生诗歌与北欧民间文学传统》,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王远年,2007年(导师:邹建军)。
    13. 《奥尼尔的早中期创作与易卜生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刘永,2007年(导师:王圣思)。
    14. 《论“易卜生主义”》,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马骋,2006年(导师:宋剑华)。
    15. 《易卜生心理现实主义剧作研究》,中央戏剧学院博士学位论文,李兵,2005年(导师:丁扬忠)。
    1. Andrew, Thacker. Moving through Modernity:Space and Geography in Modernism. Manchester: Manchester UP,2003.
    2. Bakhtin, M. Mikhail.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Four Essays, ed. and trans. Caryl Emerson and Michael Holquist. Austin, TX: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81.
    3. Bloom, Harold (ed.). HenrikIbsen. Philadelphia:Chelsea House Publishers,1999.
    4. Bruckner, Martin and Hsuan L. Hsu (eds.). American Literary Geographies:Spatial Practice and Cultural production,1500-1900. Delaware:University of Delaware Press,2007.
    5. Bulson, Eric. Novels, Maps, Modernity:The Spatial Imagination,1850-2000. London:Routledge, 2006.
    6. Carter.Paul. The Road to Botany:An Essay in Spatial History. London:Faber & Faber,1987.
    7. Chamberlain, S. John. Ibsen:The Open Vision. London:The Athlone Press Limited,1982.
    8. Durbach, Errol. A Doll's House:Ibsen's Myth of Transformation. Boston:Twayne Publishers, 1991.
    9. Durbach, Errol. Ibsen The Romantic. 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2.
    10. Durbach, Errol (ed.). Ibsen and the theatre. 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1980.
    11. Ferguson, Robert. Henrik Ibsen:A New Biography. London:Richard Cohen Books,1996.
    12. Gilman, Richard. The Making of Modern Drama.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9.
    13. Gray, Ronald. Ibsen-A Dissenting View:A Study of Last 12 Plays. London, New York and Melbourn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2.
    14. Harvey, David. The Condition ofPostmodernity. Oxford:Basil Blackwell,1989.
    15. Hemmer, Bj(?)rn and Vigdis Ystad,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Ibsen Vol.Ⅷ. Norway: Scandinavian University Press,1994.
    16. He, Chengzhou. Henrik Ibsen and Modern Chinese Drama. Oslo:Oslo Academic Press,2004.
    17. Johnsen, A. William. Violence and Modernism:Ibsen, Joyce, and Woolf. Florida: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2003.
    18. Johnston, Brian. Text and Supertext in Ibsen's Drama.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and London: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9.
    19. Kort, Wesley. A. Place and Space in Modern Fiction. Florida: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2004.
    20. Lefebvre, Henri.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by Donald Nicholson Smith. Oxford:Blackwell, 1991.
    21. Markker, J. Frederick and Lise-Lone Marker. Ibsen's Lively Art:A Performance Study of the Major Plays.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22. McFarlane, Jame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Ibsen.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23. McFarlane, James. Ibsen and Meaning:Studies, Essays and Prefaces 1953-87. London:Norvik Press,1989.
    24. Moi, Toril. Henrik Ibsen and the Birth of Modernism:Art, Theater, Philosophy.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25. Muir, Kenneth. Last Periods of Shakespeare and Ibsen. Wayne: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61.
    26. Robinson, Michael. Turning the Century Centennial Essays on Ibsen. London:Norvik Press, 2006.
    27. Rose, Kristin.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Space:Rimbaud and the Paris Commune. Minneapolis, M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8.
    28. Shaw, Bernard. The Quintessence of Ibsenism. London:Constable and Company Limited, Standard Edition,1932.
    29. Shepherd-Barr, Kirsten. Ibsen and Early Modernist Theatre,1890-1900. London:Greenwood Press,1997.
    30. Soja, W. Edward. Postmodern Geographies:The Reassertion of space in Critical Social Theory. New York:Verso,1989.
    31. Tam, Kwok-kan. Ibsen in China 1908-1997:A Critical-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Criticism, Translation and Performance. 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2001.
    32. Templeton, John. Ibsen's Women.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33. Thomas, David. Macmillan Modern Dramatists:Henrik Ibsen. London:Macmillan Press,1983.
    34. Theoharis, T.C. Ibsen's Drama:Right Action and Tragic Joy.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96.
    35. Williams, Raymond. The Country and the City.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36. Wegner, P.. Spatial Criticism:Critical Geography, Space, Place and Texuality.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2.
    37. Osterud, Erik. Theatrical and Narrative Space:Studies in Ibsen, Strindberg and J.P.Jacobsen. Aarhus:Aarhus University Press,1998.
    1. Aarseth, Asbjφrn. "Freedom and the Ibsen Stage."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Vol.27, No.5, 2005, pp.31-36.
    2. Aarseth, Asbjφrn. "Teichoscopia and Claustrophobia: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bsen Stage."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Vol.31, No.6,2009, pp.33-39.
    3. Anderson, Runni Andrew. "Ibsen and the Classic World." The Classical Journal, Vol.11, No.4, 1916, pp.216-225.
    4. Aarseth, Asbjφrn. "Ibsen and Darwin:A Reading of The Wild Duck." Modern Drama, Vol.48, No.1,2005, pp.1-10.
    5. Bentley, Eric. "What Ibsen Has Meant" Southwest Review, Vol.88, No.4,2003, pp.31-8.
    6. Bentley, Russell Eric. "The Theatres of Wagner and Ibsen." The Kenyon Review, Vol.6, No.4, 1944, pp.542-569.
    7. Branislav, Jakovljevic. "Shattered Back Wall:Performative Utterance of A Doll's House." Theatre Journal, Vol.54, No.3,2002, pp.431-48.
    8. Brynhidsvoll, Knut. "Limitations of Freedom in Henrik Ibsen's Dramas."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Vol.27, No.5,2005, pp.16-21.
    9. Brynhildsvoll, Knut. "Inverted Transcendence in Henrik Ibsen's When We Dead Awaken."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Vol.31, No.6,2009, pp.15-23.
    10. Carlson, Marvin. "Ibsen, Strindberg, and Telegony." PMLA, Vol.100, No.5,1985, pp.774-782.
    11. Crockett, Campbell. "Norwegian Arts and Habits."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Vol.14, No.1,1955, pp.58-65.
    12. Durbach, Errol. "Afterword:Ibsen, Beckett, and Uncertainty." Modern Drama, Vol.49, No.3, 2006, pp.396-401.
    13. Farfan, Penny. "Reading, Writing, and Authority in Ibsen's 'Women's Plays'." Modern Drama, Vol.45, No.1,2002, pp.1-8.
    14. Fuchs, Elinor. "The Apocalyptic Ibsen:When We Dead Awaken." Twentieth Century Literature, Vol.46, No.4 (Winter 2000, pp.396-404.
    15. Gerould, Charles Daniel. "George Bernard Shaw's Criticism of Ibse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Vol.15, No.2,1963, pp.130-145.
    16. Hamm, Christine. "Sigrid Undset(s) Ida Elisabeth- a maternal melodrama?"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Vol.29, No.5,2007, pp.9-21.
    17. Horton, John. "Ibsen, Grieg and 'Peer Gynt'." Music & Letters, Vol.26, No.2,1945, pp.66-77.
    18. Johansen, Dines Joergen. "Deals and Gifts Exchange, Power, and Freedom in The Lady From the Sea."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Vol.27, No.5,2005, pp.22-30.
    19. Johnsen, A. William. "Ibsen's Drama of Self-Sacrifice." Contagion:Journal of Violence, Mimesis, and Culture, Vol.3,1996, pp.141-61.
    20. Juan Jr., E. San. "Joyce/Ibsen:Dialectics of Aesthetic Modernism." Orbis Litterarum, Vol.63, No. 4,2008, pp.267-84.
    21. J(?)rgen, Lorentzen. "Ibsen and Fatherhood." New Literary History, Vol.37, No.4,2006, pp. 817-36.
    22. Kelly, E. Katherine. "Pandemic and Performance:Ibsen and the Outbreak of Modernism." South Central Review, Vol.25, No.1,2008, pp.12-35.
    23. Kenner, Hugh. "Joyce and Ibsen's Naturalism." The Sewanee Review, Vol.59, No.1,1951, pp. 75-96.
    24. Kim, Jonggab. "De-naturing as Disembodiment:the Claims of Ideals in The Wild Duck."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Vol.31, No.6,2009, pp.24-32.
    25. Kittang, Atle. "Ibsen, Heroism, and the Uncanny." Modern Drama, Vol.49, No.3,2006, pp. 304-26.
    26. Laan, F. Van Thomas. "The Tragic Vision of Ibsen's Rosmersholm." Modern Drama, Vol.49, No 3,2006, pp.370-86.
    27. Laan, F. Van Thomas. "Ibsen and Nietzsche." Scandinavian Studies, Vol.78, No.3,2006, pp. 256-302.
    28. Leek, Ralph. "Enemy of the people:Simmel, Ibsen, and the Civic legacy of Nietzschean sociology." The European Legacy, Vol.10, No.3,2005, pp.133-47.
    29. Leigh, James. "Ebb and flow-Ibsen's The Lady from the Sea and the possibility of feminine discourse." Modern Drama, Vol.41, No.1 (Spring 1998, pp.119-33.
    30. Machiraju, F. A. "Ideals and Victims:Ibsen's Concerns in Ghosts and The Wild Duck." Modern Language Review, Vol.87, No.1,1992, pp.134-42.
    31. Mahaffey, Vicki. "Portal to Forgiveness:A Tribute to Ibsen's Nora." South Central Review, Vol. 27, No.3,2010, pp.54-73.
    32. Mishler, William. "Sacrificial Nationalism in Henrik Ibsen's The Pretenders." Contagion: Journal of Violence, Mimesis, and Culture, Vol.1,1994, pp.127-38.
    33. Nie, Zhenzhao. "Ibsen's Play in China and Their Ethical Value:A Speech at the Closing Ceremony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Ibsen Conference in China."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Vol.27, No.5,2005, pp.37-41.
    34. Oguer, Fabienne. "Ibsen's 'A Doll's House' as a Psychological Trust Game with Guilt and Reciprocity." Review of European Studies, Vol.2, No.1,2010, pp.84-90.
    35. Price, Rachel. "Animal, Magnetism, Theatricality in Ibsen's The Wild Duck" New Literary History, Vol.37, No.4,2006, pp.797-816.
    36. Reinert, Otto. "Ibsen and Mimesis." Scandinavian Studies, Vol.82, No.2,2010, pp.213-30.
    37. Rekdal, Marie Anne. "Women, Freedom and Transgression:A Perspective on Ibsen's Plays A Doll's House and Ghosts."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Vol.31, No.6,2009, pp.40-49.
    38. Riikonen, K. H.. "Outcast from Life's Feast:Some Topoi of Loneliness in Scandinavian and Finnish Literature."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Vol.29, No.5,2007, pp.22-37.
    39. Roshwald, Mordecai. "The Alienated Moralist in An Enemy of the People." Moderm Age, Vol.46, No.3,2004, pp.227-33.
    40. Steene, Birgitta. "Ingmar Bergman:From Rebel to Icon-A Reception Study."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Vol.29, No.5,2007, pp.38-52.
    41. Templeton, Joan. "The Doll House Backlash:Criticism, Feminism, and Ibsen." PMLA, Vol.104, No.1,1989, pp.28-40.
    42. Thresher, Tanya. "Vinl(?)v i hare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men, Language, and Power in Ibsen's Hedda Gabler." Modern Drama, Vol.51, No.1,2008, pp.73-83.
    43. Toril, Moi.'"First and Foremost a Human Being':Idealism, Theatre, and Gender in A Doll's House." Modern Drama, Vol.49, No 3,2006, pp.256-84.
    44. Vardoulakis, Dimitris. "Spectres of Duty:Silence in Ibsen's Ghosts." Orbis Litterarum, Vol.64, No.1,2009, pp.50-74.
    45. Wilkinson, R. Lynn. "Gender and Melodrama in Ibsen's Lady Inger." Modern Drama, Vol.42, No.2,2001, pp.155-73.
    46. Yuehua, Guo. "Gender Struggle over Ideological Power in Ibsen's A Doll's House." Canadian Social Science, Vol.5, No.1,2009, pp.79-8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