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寺院教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雍和宫是清代北京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时至今日已有近270年的历史。雍和宫历经了由一代帝王行宫“祯贝勒府”、“和硕雍亲王府”到“雍和宫”的历史变迁。1744年,雍和宫正式改建为藏传佛教寺院。雍和宫自建寺以来作为中央政府与蒙藏地方联系的重要纽带,在参与、处理蒙藏地区宗教事务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促进蒙藏文化交流、培养蒙藏人才、丰富北京民俗文化等诸多方面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雍和宫所取得的诸多斐然成就,与雍和宫完整而系统的寺院教育密不可分。雍和宫自建立之初就设立了四学殿,全面学习藏传佛教经典、律论、十明文化,形成了完善的教育机制,有着极高的宗教地位。长期以来,雍和宫被誉为培养蒙藏安定团结人才的基地。
     清代,雍和宫寺院教育十分完备,并在弘扬藏传佛教密宗、发展藏族历算、优礼笼络蒙藏高僧、培养爱国僧才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民国时期,雍和宫传承、沿袭了传统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内容,并积极促成了中央政府关系与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正常往来,恢复中央政府与西藏的关系;当今,雍和宫寺院教育又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寺院教育的功能除了“爱国统一”外,又加入了“践行社会和谐”的新内容。不同时期,雍和宫寺院教育特点、作用略有不同,但传承内容基本仍属传统寺院教育范畴,其贡献仍然围绕着“爱国统一”。
     本论文将分五大部分,按照时间脉络梳理雍和宫寺院教育在清朝、民国、新中国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内容、特点,弘扬雍和宫寺院教育的爱国贡献,并全面探究雍和宫寺院教育的贡献。
     (一)雍和宫的兴建与改庙。这部分内容首先是追根溯源,对明朝时雍和宫的前身、雍和宫地理位置、雍和宫各殿做论述。其次,将雍和宫由帝王行宫改建为皇家寺庙这一历史过程,通过大量的档案资料,包括明史、清史、满、蒙、藏文等进行系统的梳理,深刻分析雍和宫改庙的更深层次的原因。目前学术界有关雍和宫改庙的主流说是“孝圣皇太后钮钴禄氏藉佛教忏悔为雍正皇帝减免罪孽”、“乾隆皇帝遵父亲遗志弘扬佛教”、“乾隆皇帝利用佛教安抚蒙藏民众”等,但很少有从乾隆皇帝信仰佛教、缓和青海地区宗教矛盾等角度探讨雍和宫改庙的原因。
     (二)清代雍和宫寺院教育。藏传佛教寺院教育是蒙藏地区主要的教育形式,对蒙藏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生产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雍和宫的兴建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1744年,雍和宫改建之初,便设立了四学殿、招募了僧众、聘请了经师、建立了完备的管理制度,形成了完整的雍和宫寺院教育体系。此后,又经清廷的大力扶持,最终确立了雍和宫在京城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中的主导地位。雍和宫传承的是藏传佛教格鲁派教法,因此在寺院教育的建制方面与格鲁派寺院相仿,但又有其特点,特别是四学殿设置、格西学位的获取、学僧培养目的等诸多方面。本章节将对雍和宫寺院教育的内容及其特点作深入探讨。
     (三)清代雍和宫寺院教育的贡献。雍和宫是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同时也是京城最大的官方教育基地。在雍和宫兴建的二百多年历史中,唯有清代雍和宫寺院教育规模最大,体制最为完善,影响最为深远。雍和宫不仅在中央政府与蒙藏宗教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同时也为促进蒙藏民族文化交流、培养蒙藏人才、丰富北京民俗文化以及维护蒙藏地区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民国时期雍和宫寺院教育。民国政权初建、国力衰微,新型寺院教育的兴起以及蒙古民众反佛、疑佛情绪的高涨,使雍和宫传统寺院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窘迫。僧人的剧减、教育经费的短缺、传统教育的变革等都严重制约了雍和宫寺院教育的发展与延续。民国时期,雍和宫寺院教育处衰落期,但作为曾经京城第一大寺的雍和宫,在如此萧条的情况下,还能举行大型法会、诵经活动,确保寺院教育的延续,这也为后续新时期雍和宫寺院教育的恢复奠定了基础。民国时期,雍和宫寺院教育最重要是政治功能。以“教授经卷”“恢复教育”为名,按照历史定制向雍和宫派遣三大寺堪布,成为了当时特殊历史时期,建立中央政府与达赖关系的重要纽带,它为恢复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的关系,以及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五)新时期雍和宫寺院教育。本章就目前雍和宫寺院教育的体制、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如何与社会主义制度相协调,如何适应现代化和现代科技发展的潮流,如何同现代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从文化僧用到文化俗用的转变,提出相应对策性的建议。
The Yonghe Temple built in the Qing Dynasty has been the largest Tibetan Buddhist monastery in Beijing for nearly270years till now. In history the Yonghe Temple has been originally served as the mansion of Prince Zhen, the mansion of Prince Yong, and then the temple. In1744, the Yonghe Temple officially converted into a Tibetan Buddhist monastery.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the Yonghe temple has created a link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Tibetan and Mongolian areas, thus ha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ligious affairs of Mongolian and Tibetan areas. It has made an invaluable contribution in safeguarding national unification, keeping ethnic unity, promoting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the central China and Mongolian-Tibetan areas, educating Mongolians and Tibetans, enriching Beijing folk cultural, and so on.
     The great achievements by the Yonghe Temple are due to its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monastery educatio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its establishment, the temple has set up four colleges which taught the Tibetan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cultures. It has a high religious status and has been recognized as the base of education on keeping the stability and unity of Tibet and Mongolia.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Yonghe Temple had a complete education system, and it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in promoting the Tibetan Buddhism, advancing the Tibetan calendar, catering the Mongolian and Tibetan masters, cultivating patriotic religious leaders and so on. In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the Yonghe Temple inherited the tradition on monastery education, and restor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ibet and central government and between the13th Dalai Lama 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fter being transformed by the socialism, in addition to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on patriotism and national unity, the new contents on "practicing the social harmony" has been added into the syllabus. In different periods, functions and features of the monastic education are different. However, the main content of education still belongs to the traditional doctrines and its great contribution is always around the theme of patriotism and national unity.
     This thesis is organized in five chapters which discuss the content, characteristics and features of Yonghe monastic education in three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the Qing Danasty,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with a focus on the contribution to the patriotism of the monastic education.
     I. The construction and conversion of the Yonghe Temple. Firstly in this chapter we will explore the origin of the Yonghe Temple and describe the predecessor, the location and layout of the Yonghe Temple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 Secondly, we will explore the process how the Yonghe Temple was converted from an imperial palace to a royal temple, and we will analyze the profound root of the conversion by using a large amount of Manchu, Mongolian and Tibetan documents on the histories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ccording to the conventional researches, the conversion is a result of that Empress Xiaoshengxian wanted to reduce the sin committed by the Emperor Yongzeng through the Buddhist confession, or that Emperor Qianlong inherited the willingness of his father to spread the Buddhism, or that Emperor Qianlong employed the Buddhism to appease the Tibetans and Mongolians. However, very few researches have ever attributed the conversion to the religious belief of Emperor Qianlong to the Buddhism, and to the attempt to ease the religious conflicts in Qinghai.
     Ⅱ. The monastic education of the Yonghe Temple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monastic educ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is the main education form in the Tibetan and Mongolian areas. It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politics, economy and society of Tibetan and Mongolian areas and it has a broad and deep foundation on the ma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Yonghe Temple agreed with historical trend. In1744, when the Yonghe Temple was converted, a complete monastic education system was established in the Yonghe Temple by setting up four colleges, recruiting monks, hiring teachers on scriptures, and adopting a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system. Later,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Qing Government, the Yonghe Temple eventually established its dominant position on the Tibetan Buddhism monastic education in Beijing. The Yonghe Temple adopted the education of Gelug sect, therefore its monastic education was similar to the Gelug temples but with its own features, especially in the setup of four colleges, acquisition of Gexi Degree, the object of education, and so on. This chapter will explore the coverage and features of monastic education of the Yonghe Temple in depth.
     Ⅲ.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monastic education of the Yonghe Temple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Yonghe Temple is the largest temple of Tibetan Buddhism, but also the largest official monastic education base in Beijing. In its history of more than200years, the temple reached its peak in the Qing Dynasty in terms of its scale, institution and influence. The Yonghe Temple not onl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ligious affairs by forming a link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Tibetan and Mongolian areas, but also had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promoting th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ethnic groups, educating the Mongolian and Tibetan talents, enriching the Beijing folk culture, stabilizing the social order in Mongolian and Tibetan areas, and so on.
     Ⅳ. The monastic education of the Yonghe Temple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the national strength declined, the new monastic education appeared, and the suspicious and anti Buddhism emotions accumulated. As a result, the traditional monastic education of the Yonghe Temple was facing an unprecedented distress. The sharp decline of monks, the shortage of funding for education, the transform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 all so seriously hampered the contin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nastic education in the Yonghe Temple. Although at a period of decline, the Yonghe Temple-as the leading Buddhism temple in Beijing-was still able to held religious events to ensure the continuation of monastic education. This endeavor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restoration of monastic education in the subsequent new era.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political function is the core of the monastic education in the Yonghe Temple. Three Khenpos were dispatched into the temple to teach the scripture and restore the education, which helped to connec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Dalai Lama, to rest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ibet, to unite the nation, and so on.
     V. The monastic education of the Yonghe Temple in the new era. In the chapter, we will advocate nowadays how to coordinate the content, institution, teaching method of monastic education of the Yonghe Temple with the socialist system, how to make the education adapt to the trend of moder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ow to organically integrate the education with the modern education, how to realize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monastic usage to the populous usage of the education.
引文
① 蒙藏委员会驻平办事处编:《雍和宫导观所刊物》(1934-1937),北京:全国图书馆缩微中心,1991年。
    ② 金梁编纂:《雍和宫志略》,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152页。《国朝官史》又称《清宫史》,是清宫秘密册籍之一
    ③ 赖慧敏、张淑雅:《清乾隆时代的雍和宫——个经济文化层面的观察》,《故宫学术季刊》(台北),第二十三卷第四期,2006年夏季。
    ④ 金梁编纂:《雍和宫志略》,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第2页。
    ⑤ 金梁编纂:《雍和宫志略》,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第3页。
    ① 金梁编纂:《雍和宫志略》,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第4页。
    ② 蒙藏委员会驻平办事处编:《雍和宫导观所刊物》(19341937),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1991年。
    ① 蒙藏委员会驻平办事处编:《雍和宫导观所刊物》(1934-1937),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1991年。
    ② 蒙藏委员会驻平办事处编:《雍和宫导观所刊物》(1934-1937),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1991年。
    ③ 金梁编:《雍和宫志略》,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第284-285页。转引自赖慧敏、张淑雅:《清乾隆时代的雍和宫——一个经济文化层面的观察》,《故宫学术季刊》(台北),第二十三卷第四期,2006年夏季。。
    ④ 金梁编纂:《雍和宫志略》,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第283-285页。
    ⑤ 乾隆(内务府奏销档),第211册,乾隆15年1月21日,转引自赖慧敏、张淑雅:《清乾隆时代的雍和宫——一个经济文化层面的观察》,《故宫学术季刊》(台北),第二十三卷第四期,2006年夏季。
    ⑥ 乾隆(内务府奏销档),第211册,乾隆15年2月21日,转引自赖慧敏、张淑雅:《清乾隆时代的雍和宫——一个经济文化层面的观察》,《故宫学术季刊》(台北),第二十三卷第四期,2006年夏季。
    ⑦ 蒙藏委员会驻平办事处编:《雍和宫导观所刊物》(1934-1937),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1991年。
    ① 蒙藏委员会驻平办事处编:《雍和宫导观所刊物》(1934-1937),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1991年。
    ① 金梁编纂:《雍和宫志略》,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166-167。
    ② 《军机处上谕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乾隆元年八月初九日。转引自刘源,秦国经,唐益年:《从清宫档案看雍和宫的历史》,《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第13页。
    ① 马兰、李立祥:《雍和宫》,北京:华文出版社,2004年,第27页。
    ② 魏开肇:《雍和宫漫录》,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参见《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御制诗四集》 卷四十五,台北“故宫博物院”影印,1976年。
    ① 魏开肇:《雍和宫漫录》,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参见《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五。
    ② 郭成康:《乾隆皇帝生母及诞生地考——从最近公布的一则清宫档案说起》,《清史研究》,2003年11月,第4期。
    ③ 王湘云:《清朝皇室、章嘉活佛与喇嘛寺庙》,《西藏研究》,1995年,第2期。
    ④ 王先谦:《东华录》,崇德三。转引自秦永章:《章嘉国师与乾隆皇帝》,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第122页。
    ① 秦永章:《章嘉国师与乾隆皇帝》,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8页。
    ① 秦永章:《章嘉国师与乾隆皇帝》,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7页。
    ② 张羽新:《清政府与喇嘛教》,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18-319页。
    ③ 秦永章:《章嘉国师与乾隆皇帝》,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5页。
    ① 年羹尧:《附奏西宁寺院喇嘛不法片》(无年月),见《年羹尧奏折》专辑(上),46页。转引自马汝珩、马大正:《论罗卜藏丹津叛乱与清政府的善后措施》,《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0年。
    ② 马汝珩、马大正:《论罗卜藏丹津叛乱与清政府的善后措施》,《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0年。
    ③ 王湘云:《清朝皇室、章嘉活佛与喇嘛寺庙》,《西藏研究》,1995年,第2期。
    ① 强俄巴·多吉鄂珠:《论藏族教育发展史》。转移自桑德:《简析藏传佛教寺院雍和宫的历史作用》,《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
    ② 《上谕内阁》,五年四月初八日谕。转引自马林:《雍正帝治藏思想初探》,中国藏学,1988年,第3期。
    ① 《现代西藏》。转移自周润年:《藏传佛教寺院与藏族教育》,《法音》,1991年6月。
    ② 黄奋生编著:《藏族史略》,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第115页。转引自周润年、刘洪记:《中国藏族寺院教育》,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1页。
    ① 邢莉:《历史上的蒙古族教育》,《民族教育研究》,1993年第4期。
    ② 白丽娟:《蒙古族教育制度的演变》,《满族研究》,2010年第2期。
    ① 王风雷:《元上都教育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② 宋文辉:《也谈元代上都之佛教教育》,《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① 土观·罗桑却吉尼玛:《章嘉国师若比多吉传》,陈庆英、马连龙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91页。
    ② 土官·洛桑却吉尼:《章嘉若比多吉传》(藏文),甘肃排印本,1989年,第218219页。转引自黄颢著:《关于雍和宫改寺的汉藏文史料》,《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1994年10月,第54页。
    ③ 土观·罗桑却吉尼玛:《章嘉国师若比多吉传》,陈庆英、马连龙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
    ① 赛赤活佛洛桑丹贝尼玛与章嘉大师一起,将《丹珠尔》佛经译成蒙文。
    ② 色多·罗桑崔臣嘉措:《塔尔寺志》,著,郭和卿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6页。
    ③ 雍和宫大殿,原为雍亲王府的“银安殿”,是雍正皇帝会见文武官员的地方。雍和宫改寺后,命名为雍和宫大殿。殿内供奉着三尊铜像,右为燃灯佛,中为释迦牟尼像,左为未来佛,东西两侧配有十八罗汉塑像,大殿前为满汉蒙藏四体文字的《御制喇嘛说》御碑亭。
    ④ 《塔尔寺志》、强俄巴·多吉鄂珠的《论藏族教育发展史》,转引自桑德:《简析藏传佛教寺院雍和宫的历史作用》,《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
    ① 桑德:《简析藏传佛教寺院雍和宫的历史作用》,《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
    ② 赵云田点校:《钦定大清会典事例 理藩院》,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341页。
    ③ 桑德著,引前文。
    ④ 蒙藏委员会驻平办事处编:《雍和宫导观所刊物》(1934-1937),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1991年。
    ⑤ 张羽新:《清政府与喇嘛教》,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5页。
    ⑥ 蒙藏委员会驻平办事处编:《雍和宫导观所刊物》(1934-1937),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1991年。
    ① 赵云田点校:《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则例>》,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50页。
    ① 魏开肇:《雍和宫漫录》,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48页。
    ① 牛颂主编:《雍和宫》,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第514-522页。
    ① 李德成:《清代驻京八大呼图克图述略》,《中国藏学增刊》,2011年第2期。
    ② 李德成:《略谈雍和宫的历史地位》,《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第24页。
    ③ 陈庆英:《雍和宫的佛仓简说》,《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第20页。
    ④ 1780年9月13日,前往雍和宫礼佛讲经;10月6至11日,曾4次前往雍和宫;10月14日,为雍和宫举行法会;10月21日,参加雍和宫祈愿大法会。10月22日,再次前往雍和宫。
    ⑤ 黄崇文:《历世班禅与雍和宫》,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8月,第21-27页。
    ⑥ 陈观涛:《试论清代北京的藏传佛教》,《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
    ① 黄灏:《关于雍和宫改寺的韩藏文史料》,《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
    ① 金梁:《雍和宫志略》,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112页。
    ② 《钦定理藩院则例》,卷60,第四页。转引自赖慧敏、张淑雅:《清乾隆时代的雍和宫——一个经济文化层面的观察》,《故宫学术季刊》(台北),第二十三卷第四期,2006年夏季。
    ③ 清乾隆朝《内务府奏销档》,第214册,乾隆10年11月11日。雍正元年给予八旗及内府三旗本银10万两,共90万两。每年按一分利生息。转引自赖慧敏、张淑雅:《清乾隆时代的雍和宫——一个经济文化层面的观察》,《故宫学术季刊》(台北),第二十三卷第四期,2006年夏季。
    ④ 清乾隆朝《内务府奏销档》,第288册,乾隆32年9月10日。自乾隆15年迄32年,新旧债欠至25000余两之多。转引自赖慧敏、张淑雅:《清乾隆时代的雍和宫——一个经济文化层面的观察》,《故宫学术季刊》(台北),第二十三卷第四期,2006年夏季。
    ⑤ 《钦定总管内务府则例》(一),1542-1543页。转引自赖慧敏、张淑雅:《清乾隆时代的雍和宫——个经济文化层面的观察》,《故宫学术季刊》(台北),第二十三卷第四期,2006年夏季。
    ① 《内务府银库用项月折档》,乾隆10年5月。转引自赖慧敏、张淑雅:《清乾隆时代的雍和宫——一个经济文化层面的观察》,《故宫学术季刊》,第二十三卷第四期,2006年夏季。
    ① 震钧著:《天咫偶闻(影印本)》,文海出版社,1968年,第22页。
    ① 牛颂主:《雍和宫》,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514页。
    ① 桑德:《简析藏传佛教寺院雍和宫的历史作用》,,《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10月。
    ② 黄颢:《关于雍和宫该寺的汉藏文史料》,《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中国藏学出版 社,1994年10月。
    ① 尕藏加:《藏传佛教密宗与雍和宫》,《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第48页。
    ② 吕溦:《西藏佛学原论》,台湾:文殊出版社,1987年版,第43页。转引自尕藏加:《藏传佛教密宗与雍和宫》,《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第48页。
    ① 土观·罗桑却吉尼玛:《章嘉国师若比多吉传》,陈庆英、马连龙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第133页。
    ② 土观·罗桑却吉尼玛:《章嘉国师若比多吉传》,陈庆英、马连龙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第130页。
    ③ 土观·罗桑却吉尼玛:《章嘉国师若比多吉传》,陈庆英、马连龙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第131页。
    ④ 土观·罗桑却吉尼玛:《章嘉国师若比多吉传》,陈庆英、马连龙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第132页。
    ⑤ 土观·罗桑却吉尼玛:《章嘉国师若比多吉传》,陈庆英、马连龙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第133页。
    ⑥ 小五明包括:修辞、辞藻、韵律、戏剧、历算。
    ① 黄明信:《雍和宫对藏历的贡献》,《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第42页。
    ② 明安图,我国杰出的蒙古族天文学家、数学家和地理测绘学家。蒙译了《时宪历》,修订编出《日躔月离表》,参加编成《历象考成后编》,参加《仪象考成》一书的推算工作。以中国传统的数学,结合西方数学的成果,论证了三角函数幂级数展开式和圆周率的无穷级数表示式等九个公式,成功地解析了九个求圆周率的公式,写成《割圆密率捷法》一书。
    ③ 黄明信:《雍和宫对藏历的贡献》,《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第42页。
    ④ 《四部医典》,宇妥·云丹贡布等人于公元八世纪编著的藏医藏药典籍。全书共有四个部分,包括理论学、解剖学、疾病诊断治疗方法等多种内容。
    ① 马兰、李立祥:《雍和宫》,北京:华文出版社,2004年,第42页。
    ② 曹自强:《中央政府联结西藏地方的纽带——雍和宫》,《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第7页。
    ① 张羽新、刘丽楣、王红:《藏族文化在北京》,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222页。
    ② 李坚尚:《藏族文化在京之传播》,《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
    ③ 张羽新、刘丽楣、王红:《藏族文化在北京》,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226页。
    ④ 邹爱莲主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雍和宫管理处合编:《清代雍和宫档案史料》,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4年,第12册208-210页。
    ① 金梁著:金梁:《雍和宫志略》,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第391页。
    ② “雍和宫熬粥”整个过程中,清朝皇帝派有“供粥大臣”、“听经大臣”。“供粥大臣”是在腊月初七,奉命前来雍和宫专司佛前供粥。“听经大臣”,从腊月初八至初九,奉命到雍和宫听喇嘛念经。
    ③ 张羽新、刘丽楣、王红:《藏族文化在北京》,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226页。
    ④ 陈庆英:《雍和宫的佛仓简说》,《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第17页。
    ① 内蒙古的科尔沁、郭尔罗斯、扎赉特诸旗走山海关贡道;扎鲁特、阿鲁科尔沁、敖汉、奈曼诸旗经喜峰口贡道;阿霸哈那儿、浩齐特、乌珠穆沁、巴林等经独石口;四子部落、苏尼特茂名安诸旗经张家口;鄂尔多斯、乌拉特经杀虎口。外蒙古喀尔喀、厄鲁特、土尔扈特则经张家口、独石山两处贡道,青海蒙古走西宁贡道。(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清代理藩院资料辑录,全图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1988年。转引自苏红彦:《清代蒙古王公年班的特点与作用》,《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② 清圣祖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转引自苏红彦:《清代蒙古王公年班的特点与作用》,《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③ 白骆一头,白马八匹。参见赵云田点校:《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则例>》,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286页。
    ① 白骆一头,白马八匹。参见赵云田点校:《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则例>》,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286页。
    ② 金梁:《雍和宫志略》,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第109页。
    ① 释妙舟:《蒙藏佛教史》,第五篇蒙古近代之佛教,第105-147。转引自李德成:《略谈雍和宫的历史地位》,《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
    ② 陈观涛:《试论清代北京的藏传佛教》,《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第78页。
    ① 广惠寺碑文引自张羽新、刘丽楣、王红:《藏族文化在北京》,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81页。
    ② 张羽新:《清政府与喇嘛教》,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3页。
    ③ 王先谦:东华续录,卷十三。转引自张羽新:《清政府与喇嘛教》,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80页。
    ④ 常少如主编:《藏传佛教古寺雍和宫》,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第5页。
    ① 秦永章:《民国时期甘青藏区寺院创办新式教育的尝试》,《纪念柳陞祺先生百年诞辰暨藏族历史文化论集》,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第411页。
    ② 周润年、刘洪记:《中国藏族寺院教育》,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第326-327页。
    ① 边疆教育概况·续编(序),教育部边疆教育司编印,1947年8月。转引自秦永章:《民国时期甘青藏区寺院创办新式教育的尝试》,纪念柳陞祺先生百年诞辰暨藏族历史文化论集,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
    ② 巴拉根仓以其特有的讽刺、批判、嘲弄等斗争形式,揭露僧俗统治者王公、诺颜、活佛、喇嘛的丑态,对苦难的民众寄予深切的同情,在百姓中广为流传。
    ③ 宝贵贞:《藏传佛教在近代蒙古社会衰落之原因分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84页。
    ④ 张践、齐经轩:《中国历代民族宗教政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7页。
    ⑤ 张践、齐经轩:《中国历代民族宗教政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7页。
    ⑥ 天纯:《内蒙黄教调查记》,北京:全国图书馆缩微文献中心,2001年
    ⑦ 东方杂志,1904年,国家图书馆馆藏。
    ① 敏珠尔呼图克图认为“蒙人自元始既已信仰佛教为天职,大有佛教存在蒙人存在,佛教消灭蒙人自有不可再生之势,”而“驻平办事处仅派一人管理喇嘛印务处……,停顿至今,数月亦无恢复消息,因之各喇嘛颇为慌惑,全盟人氏亦异常……,若是此迁延,恐别生枝,影响大局”。引自《北平特别市政府关于恢复北平喇嘛印务处的训令》,北京档案馆藏,档案编号:J004-001-0034。转引自史伟:《民国前期雍和宫研究》,硕士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② 该办事处采用委员制。共设委员12人,四名常驻委员由“德穆奇”担任,其余八名委员由全秒的僧众投票公选。委员之下又分设四股,“文书”、“会计”、“交际”、“宣传”,另在四股之外,还有两个独立机关“征租处”、“导观所”。引自金梁著:雍和宫志略,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22-23页。
    ① 金梁:《雍和宫志略》,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第137页。
    ② <内务府来文>,土地房屋类,第1964包,光绪2年10月18日。转引自赖慧敏、张淑雅:《隆时代的雍和宫——一个经济文化层面的观察》,《故宫学术季刊》(台北),第二十三卷第四期,2006年夏季。
    ③ 雍和宫喇嘛寺庙不动产调查表,中央民族大学馆藏,转引自史伟:《民国前期雍和宫研究》,硕士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④北京特别市警察局关于日本陆军武官室岩本二郎称颜世荣侵占雍和宫租册传讯颜世荣情形的函,北京档案馆藏,档案编号呢:J181-031-02133。转引自史伟:《民国前期雍和宫研究》,硕士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⑤ 金梁:《雍和宫志略》,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第118-122。
    ⑥ 蒙藏委员会编:《蒙藏周报》(1930年),北京:全国图书馆缩微文献中心。
    ① 金梁:《雍和宫志略》,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第118-122页。
    ② 蒙藏委员会公报,14期,1931年。转引自史伟:《民国前期雍和宫研究》,硕士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③ 土观·罗桑却吉尼玛:《章嘉国师若比多吉传》,陈庆英、马连龙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第137页。
    ④ 清李鸿章等奉敕撰修,《大清会典事例》卷1173,第18796-97页,转引自赖慧敏、张淑雅:《清乾隆时代的雍和宫——一个经济文化层面的观察》,《故宫学术季刊》(台北),第二十三卷第四期,2006年夏季。
    ⑤ 赵云田点校:《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则例>》,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25。
    ⑥ 雍和宫导观所刊物,第2期,2页。转引自李德成:《略谈雍和宫的历史地位》,《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
    ① 雍和宫导观所刊物,第3期,15-16页。转引自,李德成::《略谈雍和宫的历史地位》,《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
    ① 国民党中央统计处:《雍和宫四学整顿》,《政治成绩统计》,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2007年。
    ② 国民党中央统计处:《雍和宫四学整顿》,《政治成绩统计》,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2007年。
    ① 蒙藏委员会编:《蒙古会议汇编》,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2008年。
    ② 1930年,章嘉驻京办事处贪污喇嘛钱粮事件。
    ③ 国民党中央统计处:《雍和宫四学整顿》,《政治成绩统计》,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2007年。
    ④ 《康藏前锋》,第6、7合刊,1934年,国家图书馆馆藏。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汇编》(第14册),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年,第427页。
    ②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汇编》(第14册),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年,第432页。
    ③ 国民党中央统计处:政治成绩统计(1935.2),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2007年。
    ① 黄崇文:《历世班禅与雍和宫》,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8月,第21-27页。
    ② 1924年雍和宫僧人白甫仁募捐筹银,为法轮殿铸造宗喀巴铜像。此像耗银元20万、历时两年完成。由于银元用完,无力贴金、开光,即将此像置于雍和宫西侧的一所院内。(转引自马兰、李立祥:《雍和宫》,北京:华文出版社,2004年,第298页)
    ③ 马兰、李立祥:《雍和宫》,北京:华文出版社,2004年,第298页。
    ① 喜饶尼玛:《民国政治舞台上的雍和宫》,《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第40页。
    ② 西藏旅京同乡会为报三大寺驻京堪布抵都致蒙藏院呈文,1919年2月13日,蒙藏院档案。转引自祝启源:《民国(北洋军阀)时期沟通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关系的桥梁——雍和宫》,《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
    ③ 祝启源:《民国(北洋军阀)时期沟通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关系的桥梁——雍和宫》,《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
    ④ 《从雍和宫主持堪布罗布桑策丹致蒙藏院呈》,1920年6月5日,蒙藏院档案。转引自《民国(北洋军阀)时期沟通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关系的桥梁——雍和宫》,《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
    ⑤ 《从雍和宫主持堪布罗布桑策丹致蒙藏院呈》,1920年6月5日,蒙藏院档案。转引自《民国(北洋军阀)时期沟通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关系的桥梁——雍和宫》,《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
    ① 新时期的时间限定为,改革开放后
    ② 培根,新工具。转引自许德存:《西藏传统寺院教育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中国藏学》,1999年第3期。
    ③ 周润年、刘洪记:《中国藏族寺院教育》,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70页。
    ① 法音,2001年第10期。转引自华热·才华加:《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特点及现代性启示》,《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① 在此期间,达赖喇嘛前往雍和宫1次。班禅大师前往雍和宫3次,1951年、1954年、1956年到雍和宫视察工作、讲经说法,为僧俗信众摸顶祝福。
    ② 《历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年5月,第13页。
    ③ 《邓小平统一战线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9页。
    ④ 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在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首届佛学大专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1988年6月14日。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内保存资料。
    ① 王点:《雍和宫的奥秘》,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6年8月,第34页。
    ① 胡雪峰:《佛教弘法利生的现代模式——以雍和宫为例》,《雍和宫》,雍和宫编辑部,2012年第1期,第5页。
    ① 满泉、凯朝:《雍和宫的佛事活动——雍和宫早课及其内涵》,《雍和宫》,雍和宫编辑部,2010年第1期,第20页。
    ① 诵经音乐:即为唱诵,为藏传佛教音乐。礼仪音乐:以纯乐器演奏,融合了汉传佛教音乐的艺术特色。
    ① 改革开放后,十世班禅大师共莅临雍和宫7次。1981年;1982年3月;1983年2月24日:1984年正月初一、初二;1984年9月;1985年千供大法会;1986年5月23日。
    ② 马兰、李立祥:《雍和宫》,北京:华文出版社,2004年,第110页。
    ③ 自十一世班禅坐床以来共亲临雍和宫4次。1996年在雍和宫举行坐床一周年法会;2002年1月19日,在雍和宫主持无量寿佛灌顶法会;2005年五月初一,在雍和宫举行了上师供大法会;2010年6月2日,在雍和宫为青海玉树地震举行“七七”祈愿超度法会。
    ① 人民日报社论:《密团结信教群众,共同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人民日报,2001年12月13日。
    ② 刘军:《论雍和宫的爱国主义传统》,《雍和宫》,雍和宫编辑部,2012年第2期,第33页。
    ① 爱弭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商务印书馆,2011年4月,第43页。
    ①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页。
    ② 李一平:《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成因及防范》,《中州学刊》,2002年第5期,第170-174页。
    ① 胡雪峰:《我们的寺院雍和宫如何和谐》,《雍和宫》,雍和宫编辑部,2011年,第1期,21页。
    ② 罗碧玲:《试论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问难”》,《中国藏学》,1989年,第2期。
    ① 胡雪峰:《雍和宫创刊缘起》,《雍和宫》,雍和宫编辑部,2010年第1期,第3页。
    ① 对辩:辩者二人,一方提问,一方回答;而后颠倒,反复问答,直至一人无法回答。
    ② 立宗辩:立宗者一人,辩论者数人。问难者不断提出问题,被问者反问问题。问难者可鼓掌助威,可来回踱步,也可以各种方式奚落被问者。
    ③ 罗碧玲:《试论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问难”》,《中国藏学》,1989年,第2期。
    [1]爱弭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4月。
    [2]《邓小平统一战线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3]金梁:《雍和宫志略》,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
    [4]吕溦:《西藏佛学原论》,台湾:文殊出版社,1987年版。
    [5]马兰、李立祥: 《雍和宫》,北京:华文出版社,2004年。
    [6]释妙舟:《蒙藏佛教史》,江苏:广陵书社,2009年。
    [7]牛颂主编:《雍和宫》,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8]秦永章:《章嘉国师与乾隆皇帝》,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9]清圣祖实录,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
    [10]土观·罗桑却吉尼玛:《章嘉国师若比多吉传》,陈庆英,马连龙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
    [11]魏开肇:《雍和宫漫录》,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12]王点:《雍和宫的奥秘》,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6年8月。
    [13]张羽新:《清政府与喇嘛教》,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
    [14]周润年,刘洪记:《中国藏族寺院教育》,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
    [15]震钧:《天咫偶闻(影印本)》,北京:文海出版社,1968年。
    [16]张羽新,刘丽楣,王红:《藏族文化在北京》,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3月。
    [17]赵云田点校:《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则例>》,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18]赵云田点校:《钦定大清会典事例 理藩院》,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1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20]张践,齐经轩:《中国历代民族宗教政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宝贵贞:《藏传佛教在近代蒙古社会衰落之原因分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2]陈庆英:《雍和宫的佛仓简说》,《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
    [3]曹自强:《中央政府联结西藏地方的纽带——雍和宫》,《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
    [4]陈观涛:《试论清代北京的藏传佛教》,《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
    [5]德存:《西藏传统寺院教育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中国藏学》,1999年第3期。
    [6]郭成康:《乾隆皇帝生母及诞生地考——从最近公布的一则清宫档案说起》,《清史研究》,2003年11月,第4期。
    [7]尕藏加:《藏传佛教密宗与雍和宫》,《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
    [8]黄明信:《雍和宫对藏历的贡献》,《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
    [9]华热·才华加:《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特点及现代性启示》,《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0]胡雪峰:《佛教弘法利生的现代模式——以雍和宫为例》,《雍和宫》,雍和宫编辑部,2012年第1期。
    [11]胡雪峰:《我们的寺院雍和宫如何和谐》,《雍和宫》,雍和宫编辑部,2011年,第1期。
    [12]赖慧敏,张淑雅:《清乾隆时代的雍和宫——一个经济文化层面的观察》,《故宫学术季刊》(台北),第二十三卷第四期,2006年夏季。
    [13]刘源,秦国经,唐益年:《从清宫档案看雍和宫的历史》,《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
    [14]李德成:《清代驻京八大呼图克图述略》,《中国藏学增刊》,2011年第2期。
    [15]李德成:《略谈雍和宫的历史地位》,《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
    [16]李坚尚:《藏族文化在京之传播》,《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
    [17]刘军著:《论雍和宫的爱国主义传统》,《雍和宫》,雍和宫编辑部,2012年第2期。
    [18]李一平:《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成因及防范》,《中州学刊》,2002年第5期。
    [19]罗碧玲;《试论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问难”》,《中国藏学》,1989年,第2期。
    [20]马林:《雍正帝治藏思想初探》,《中国藏学》,1988年,第3期。
    [21]满泉,凯朝:《雍和宫的佛事活动——雍和宫早课及其内涵》,《雍和宫》,雍和宫编辑部,2010年第1期。
    [22]人民日报社论:《紧密团结信教群众,共同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人民日报,2001年12月13日。
    [23]桑德:《简析藏传佛教寺院雍和宫的历史作用》,《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
    [24]宋文辉:《也谈元代上都之佛教教育》,《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25]苏红彦:《清代蒙古王公年班的特点与作用》,《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1。
    [26]王湘云:《清朝皇室、章嘉活佛与喇嘛寺庙》,《西藏研究》,1995年,第2期。
    [27]王风雷:《元上都教育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28]喜饶尼玛:《民国政治舞台上的雍和宫》,《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
    [29]祝启源:《民国(北洋军阀)时期沟通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关系的桥梁——雍和宫》,《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中国西藏增刊,1994年10月。
    [30]周润年:《藏传佛教寺院与藏族教育》,《法音》,1991年6月。
    [31]《历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年5月。
    [1]马汝珩,马大正:《论罗卜藏丹津叛乱与清政府的善后措施》,《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0年。
    [2]秦永章:《民国时期甘青藏区寺院创办新式教育的尝试》,《纪念柳陞祺先生百年诞辰暨藏族历史文化论集》,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
    [3]史伟:《民国前期雍和宫研究》,硕士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东方杂志,1904年,国家图书馆馆藏。
    [2]邹爱莲主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雍和宫管理处合编:《清代雍和宫档案史料》,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4年。
    [3]国民党中央统计处:《政治成绩统计》,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2007年。
    [4]《康藏前锋》(第6、7合刊),1934年,国家图书馆馆藏。
    [5]蒙藏委员会编:《蒙藏周报》(1930年),北京:全国图书馆缩微文献中心
    [6]蒙藏委员会编:《蒙古会议汇编》,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2008年。
    [7]蒙藏委员会驻平办事处编:《雍和宫导观所刊物(1934-1937)》,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1991年。
    [8]天纯:《内蒙黄教调查记》,北京:全国图书馆缩微文献中心,2001年。
    [9]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清代理藩院资料辑录》,北京:全图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1988年。
    [1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第十四册,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