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疏密”二体的语言构造和风格意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画分疏密二体”是中国绘画的独特现象。而追溯中国画的发展历程,则可以看出“疏密”二体具有深远的渊源和清晰的发展路线。唐代张彦远首次在《历代名画记》指出“若知画有疏密二体,方可议乎画”,并进而把中国传统人物画家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吴道子两两相分为“疏密”二体,顾恺之、陆探微属“密体”,张僧繇、吴道子被列为“疏体”。这在“疏密”二体的承传流变中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而后,画家对“疏密”二体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作了进一步的生发。可以说,不管是从学理层面还是从绘画创作层面,“疏密”二体均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论文从“疏密”二体的角度,重点探讨了中国古代绘画的不同的技法和风格类型,并将理论著述与相关的作品联系起来,深入把握中国古代画家对不同审美境界的理解和追求。
"Painting sub-density two-style" is a unique phenomenon in Chinese painting. To trace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ainting, you can see the "density" of the origin of the second style has far-reaching and clear development path. Tang Zhang Yan Yuan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art history in mind" that "if known picture of a two-style density, before meeting almost picture",and thus the traditional figure painter Gukaizhi, Lutanwei, Zhangsengyou , Wudaozi pairwise phase is divided into "density" two styles, Gukaizhi, Lutanwei are a "dense styles " Zhangsengyou , Wudaozi are classified as "sparse style." This "density" inheritance of the second flow style has an important aesthetic significance. Then, the painter of the "density" two-style theory and creative practice was further hair growth. Whatever may be said that from a theoretical level or levels from the painting, "density" Two styles have important research value. This paper from the "density" two-style point of view, focusing on the Ancient Chinese Painting techniques and styles of different types, and theoretical writings and related works to link artists of different depth grasp of the Ancient Chinese artistsof understanding and the pursuit of the aesthetic realm
引文
1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五,第110页
    2参见邵奇.中国画文脉[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第43页
    3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第25页
    4 [明]朱谋垔《画史会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五《用笔》
    5 [明]张丑《清河书画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四
    6 [明]唐顺之《稗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八十五《名画猎精》
    7 [清]孙岳颁《御定佩文斋书画谱》,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十五
    8 [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三十八
    9 [明]方以智《通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三十二
    10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五《晋》第113页
    11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五《晋》第107页
    12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七《南齐》第143页
    13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七《梁》第150页
    14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八《北齐》第156页
    15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九《唐朝上》第171页
    16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九《唐朝上》第173页
    17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九《唐朝上》第173页
    18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九《唐朝上》第173页
    19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十《唐朝下》第201页
    20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十《唐朝下》第201页
    21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五《晋》第108页
    22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五《晋》第114-115页
    23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五《晋》第121页
    24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五《晋》第124页
    25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六《宋》第134页
    26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六《宋》第134页
    27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六《宋》第138页
    28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七《南齐》第142页
    29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七《南齐》第142页
    30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七《南齐》第144页
    31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八《隋》第160页
    32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八《隋》第164页
    33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十《唐朝下》第192页
    34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十《唐朝下》第201页
    35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十《唐朝下》第203页
    36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七《南齐》第144页
    37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一《论画六法》第14页
    38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九《唐朝上》第177页
    39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九《唐朝上》第178页
    40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十《唐朝下》第191页
    41 [南齐]谢赫.古画品录.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2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九《唐朝上》
    43参见杨雄.敦煌壁画与疏密二体[C].见:梁尉英主编.敦煌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91-92
    44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第25页
    45顾恺之(344——405年)东晋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原名长康,小字虎头,江苏无锡人。师事卫协,精诗文书画,为东晋代表画家,人称其“才绝、画绝、痴绝”。笔法如春蚕吐丝,后人称之为“高古游丝描”。他的画风格独特,被称为“顾家样”,著有《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等篇。他首先提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论点,为后世取法。
    46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一《论画六法》第14页
    47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一《论画六法》第14页
    48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一《论画六法》第13-14页
    49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二《叙师资传授南北时代》第19页
    50陆探微,生卒年不详,吴(今江苏苏州一带)人。南朝宋明帝时宫廷画家。是继顾恺之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人物画家。据传他是正式以书法入画的创始人。他把东汉张芝的草书体运用到绘画上,可惜今已难再见到他的画迹。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载有他的画达七十余件,题材十分广泛,从圣贤图绘、佛像人物至飞禽走兽,无一不精。与东晋顾恺之并称“顾陆”。
    51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二《论顾陆张吴用笔》
    53 [宋]黄伯思编著.东观余论[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54 [元]汤垕.画鉴.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汤垕,字君载,号采真子,山阳(今江苏淮安)人,生活于元代中期。《画鉴》约成书于天历五年(1328),是一部画品著作,鉴评六朝至元初各家名迹。
    55《詹景风东图玄览》,中国历代画家大观之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第一版.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56关于顾恺之用笔的“缓”与“疾”,参见樊波《中国画艺术专史——人物卷》186-189页,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57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六转引[唐]张怀瓘《画断》.
    58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四,集部,诗文评类,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9 [唐]张怀瓘.书断[M].卷上,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0张僧繇,生卒年不详,吴(今江苏苏州)人。南朝梁武帝时期的画家。他工写真、道释人物和画龙,同样兼善壁画与卷轴画。与顾恺之、陆探微并称为“六朝三杰”。
    61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9年
    62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二《论顾陆张吴用笔》
    63 [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M].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4关于张僧繇用笔的“变化”、“迅疾”、“重势”。参见樊波先生在其所著《中国画艺术专史——人物卷》197页,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65 [清]方浚颐.梦园书画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66参见《东图玄览编》,中国历代画家大观之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第一版.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第114页。
    67吴道子(约680~759年)又名道玄。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唐代最伟大的画家,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与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并称为画坛“四祖”。
    68 [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M].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9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九
    70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一
    71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卷一
    72王国维,《王国维先生全集》初编第五册,台湾大通书局出版
    73 [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M].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
    74《宣和画谱》卷三,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5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M].卷三,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6 [元]汤垕.画鉴[M].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7 [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M]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
    78 [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M]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
    79 [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M]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
    80《朝元仙仗图》,绢本,墨笔,纵58厘米,横777.5厘米,现美国私人藏
    81 [元]汤垕.画鉴[M].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2 [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M].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卷一,第447页
    
    83《宣和画谱》卷七,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4 [宋]米芾.画史[M].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5参见陈高华编《宋辽金画家史料》,《东坡续集》卷六,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86参见陈高华编《宋辽金画家史料》,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第473页
    
    87《宣和画谱》卷七,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8参见陈高华编《宋辽金画家史料》,《洁斋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89参见陈高华编《宋辽金画家史料》,《清波杂志》,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90《宣和画谱》卷七,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1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M].卷下,子部,杂家类,杂说之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2《宣和画谱》卷七,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3参见陈高华编《宋辽金画家史料》,《东坡集》卷二十,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94参见陈高华编《宋辽金画家史料》,《宋文宪公全集》卷十八,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95 [元]夏文彦.图绘宝鉴[M].卷三,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6 [清]周亮工.读画录[M].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6月版
    97参见樊波《中国画艺术专史——人物卷》,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12月版,第571页
    98[明]陈洪绶.《宝纶堂集》卷九[Z].
    101陈传席.陈洪绶[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第157页
    103[明]唐九经《陈洪绶花鸟扇》题跋[Z].
    104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195页
    105 [明]汪坷玉.珊瑚网.“汪氏珊瑚网古今名画题跋”卷八.[Z].
    106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12月版,第548页
    107 [元]倪瓒《清閟阁全集》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8 [元]杨维桢.铁崖诗集.丙集[Z].
    109 [元]倪瓒《清閟阁全集·送王叔明》.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0谢稚柳.水墨画[M].上海画报出版社,2002年,第68页
    111高居翰.隔江山色:元代绘画(1279一1368) [M].台北石头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第140页
    112 [清]钱杜.松壶画忆.俞建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940页
    113 [清]王时敏《西庐画跋》,潘耀昌.中国历代绘画理论评注:清代卷(上) [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年
    114 [清]钱杜.松壶画忆.俞建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940页
    115解索皴,是披麻皴的变法,行笔密集屈曲,如绳索解开的样子,上紧下松或上松下紧,故名为解索皴。
    116 [清]唐岱.绘事发微.俞建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854页
    117 [清]钱杜.松壶画忆.俞建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940页
    118 [清]唐志契.绘事微言.[Z].
    119 [清]钱杜.松壶画忆.俞建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934页
    120 [元]倪瓒《述怀》,《清閟阁全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一
    121 [元]倪瓒《清閟阁全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五
    122 [元]倪瓒《清閟阁全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七
    123 [元]倪瓒.倪云林先生诗集.泊舟.[Z].
    124 [元]倪瓒.倪云林先生诗集.寄照本明.[Z].
    125 [元]倪瓒.倪云林先生诗集.春日登望虞亭有感.[Z].
    126 [元]倪瓒.倪云林先生诗集.二月六日南园四首.[Z].
    127 [元]倪瓒《清閟阁全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十一
    128 [元]倪瓒《清閟阁全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十一
    129《何氏语林》卷二十二,子部,杂事之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0 [元]倪瓒《清閟阁全集》卷十一,文渊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1《渔庄秋霁图》,纸本,纵96厘米,横47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132[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子部,杂家类,杂说之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3[元]倪瓒.云林画谱.[Z].
    134[明]王世贞.艺苑卮言[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9年
    135[清]恽寿平.南田画跋[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
    136关于石涛的生卒年,傅抱石、郑拙庐、徐邦达、谢稚柳、汪世清、杨成寅、曹玉林等学者均作过深入的研究和考证。石涛的生年主要有生于公元1630年、公元1641年、公元1642年三种说法,而学术上呼声最高的是石涛的生年为公元1642年之说。至于石涛的卒年,迄今为止,因为有《虬峰文集》中的挽诗为证,所以学者们已基本认同公元1707年说,我们基本上可以确定石涛的生年为公元1642年,卒年为公元1707年。笔者也认同此说法。
    137康熙帝要绘制《南巡图》,石涛当时正在北京,皇帝却不要他参加绘制,而是从千里之外请来了王石谷。
    138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0页
    139[清]石涛《画语录·林木章》王宏印著译.注译与石涛画论研究[M].北京图书馆.2008年
    140参见《老子道德经》上卷,第二十二章,子部,道家类,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1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卷十,《物色篇第四十六》,集部,诗文评类,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2《宣和画谱》卷十,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3《宣和画谱》卷十,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4 [清]钱杜.松壶画忆[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
    145 [清]恽寿平.南田画跋[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
    146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第292页
    147三国魏何晏《集解》,经部,四书类,论语注疏,卷十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8子部,道家类,庄子注,卷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9子部,道家类,庄子注,卷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0参见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192页
    151参见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193页
    152 [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目录》,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3参见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194页
    154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提到“笔简形具,得之自然”时是以“逸格一人”的孙位为例说明的。“三五笔而成”“如从绳而正”,“势欲飞动”则是出自黄休复对孙位的叙述。参见[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目录》,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5 [清]恽寿平.南田画跋[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
    157 [清]袁枚.司空图著.郭绍虞集解.诗品集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第30页.
    158《孟子·尽心下》经部,四书类,孟子注疏,卷十四(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9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第30页
    160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第30页
    161 [清]袁枚.司空图著.郭绍虞集解.诗品集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第30页
    16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第28页
    16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第28页
    164 [清]恽寿平.南田画跋[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
    165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第29页
    166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第813-814页
    167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第810页
    168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第810页
    169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第810页
    170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第810页
    171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第813页
    172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第790页
    173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第813页
    17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第34页
    17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176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第40页
    177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195页
    178隋书·文学传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第208页.
    179参见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清]方薰《山静居论画山水》第919页
    180恽道生(1586—1655):明代画家。字本初,后改名向,又以字行,号香山翁,崇祯间举贤良方正,授中书,弃官归,好诗歌及古文辞,善画山水,颇得雄浑之趣,早岁气厚力沈,全摹董巨,晚年惜墨如金攸然自远,意兴在倪、黄之间。
    181王伯敏编.黄宾虹画语录[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版.第5页
    [1]陈传席编.六朝画家史料[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2]陈高华编.隋唐画家史料[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3]陈高华编.宋辽金画家史料汇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4]陈高华编.元代画家史料汇编[M].杭州出版社,2004
    [5][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6][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M].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 .
    [7][清]钱杜.松壶画忆[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
    [8][清]恽寿平.南田画跋[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
    [9]樊波.中国画艺术专史·人物卷[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10]樊波.中国书画美学史纲[M].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
    [11]樊波.中国绘画风格论纲[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1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13]王朝闻.中国美术史[M].齐鲁书社明天出版社,2000.
    [14]李泽厚.美学四讲[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15]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16]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17]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18]俞剑华.国画研究[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9]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0]傅抱石.中国绘画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1]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22]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23]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24]俞剑华.中国画论选读[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25]中国历代画家大观之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26]中国历代画家大观之宋元[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27]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M].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28]王振复等著.中国美学范畴史[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29]顾森.秦汉绘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30]葛路.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1]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32]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33]邵奇.中国画文脉[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
    [34]张书珩鄢爱华.中国宫廷画院绘画艺术[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6
    [35]张书珩樊新华.中国写意画绘画艺术[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6
    [36]萧中胤.线描山水[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7]洪惠镇.吴道子王维[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38]谢稚柳.水墨画[M].上海画报出版社,2002年
    [39]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40]陈绶祥.魏晋南北朝绘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41]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上下)[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42]杜哲森.元代绘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43]朱良志.石涛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
    [44]王伯敏编.黄宾虹画语录[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版
    [45]成复旺.神与物游——中国传统审美之路[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46][清]袁枚.司空图著.郭绍虞集解.诗品集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47]隋书·文学传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48][清]方浚颐.梦园书画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49][明]王世贞.艺苑卮言[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9.
    [50]王国维.《王国维先生全集》初编第五册,台湾大通书局出版
    [51][宋]黄伯思编著.东观余论[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52][清]周亮工.读画录[M].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
    [53]潘耀昌.中国历代绘画理论评注:清代卷(上) [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54]王宏印著译.注译与石涛画论研究[M].北京图书馆,2008
    [55]高居翰.隔江山色:元代绘画(1279一1368) [M].台北石头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4
    [1]杨雄.敦煌壁画与疏密二体[C].见:梁尉英主编.敦煌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88-111
    [2]江平.从《青卞隐居图》、《秋亭嘉树图》论山水画繁简二体[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艺术院2006
    [3]张海鸥.论疏体画格的历史流变及其思想渊源[D]:[硕士学位论文].青岛大学.2007
    [4]朱剑.道心绘境——中国传统道论与山水画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南京艺术学院.2010
    [5]刘景丽.论传统人物画用笔由密向疏转变中的佛教因素[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9,02
    [6]林琳.线条的力量——从顾恺之到李公麟看人物画线条的发展脉络[J].装饰,2006,02
    [7]陈洪绶研究[C].见:卢辅圣主编.朵云68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1
    [8]杨小玲.浅谈中国画线描的技法[J].作家,2008,10
    [9]赵坤.线描的探悉[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08,03
    [10]张宏燕.“错彩镂金”与“芙蓉出水”[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11]吴善贞.顾恺之与陈洪绶线描之比较[J].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2005,01
    [12]周积寅.倪瓒绘画美学思想[J].《艺苑》·美术版,1994,02
    [1]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1][明]陈洪绶.宝纶堂集.卷九[Z].
    [2][明]唐九经.陈洪绶花鸟扇.题跋[Z].
    [3][明]汪坷玉.珊瑚网.“汪氏珊瑚网古今名画题跋”卷八[Z]
    [4][元]杨维桢.铁崖诗集.丙集[Z].
    [5][清]唐志契.绘事微言[Z].
    [6][元]倪瓒.倪云林先生诗集[Z].
    [7][元]倪瓒.云林画谱[Z].
    [1]翁万戈《陈洪绶》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8月
    [2]《陈老莲人物画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7月
    [3]《中国绘画全集》文物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5月
    [4]启功编《中国历代绘画精品——人物卷》山东美术出版社2003年8月
    [5]《石涛书画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6月
    [6]《中国近现代名家作品选粹:宋代绘画——花鸟、人物》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6月
    [7]《陈洪绶书画集》(上下)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3年10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