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前嵇康现象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选取了“接受研究”的视角,以“唐前”为时段界定,重点探讨了六朝时期对嵇康文学和艺术的接受状况,由此为进一步理解嵇康的人格和文艺创作开拓了一些新的思路。本文“前言”部分对“接受美学”和古典文学领域的“接受研究”现状作了一些思考。
     第一章探讨了嵇康形象在六朝时期的“仙化”与“神化”问题。嵇康的神仙信仰和他的采药服食活动以及游仙诗创作,《高士传》中“高士”与“仙人”的微妙关系,以及有关嵇康“仙骨”和“尸解”的传说,共同造成了其形象的“仙化”,这是嵇康自身的“神仙活动”和道教徒依托附会相结合的产物。而嵇康形象的“神化”,则主要源于小说家笔下的形象重塑(刚正之气和与鬼神通灵),以及他自身品性、才艺与灵性所引发的后人崇拜。
     第二章探讨了晋唐时期对嵇康“受”与“拒”两方面的接受状况,即对《与山巨源绝交书》的接纳和对“嵇康养生被杀戮”的排斥。《绝交书》因特出于汉魏六朝“论绝交”的文学线索之外,而散发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绝交书》对后世的最大影响是嵇康之懒。《绝交书》中有一段平生志向的自我陈述,体现了嵇康的人间情怀,对后世产生了隐微的影响。钟会的“庭论”引发了后人对嵇康何以“凶终”的种种评议,晋唐时期对嵇康“凶终”不留情面的贬刺,多是出自儒者之口。在玄学与文学方面也有针对嵇康的隐微批评,似是而非,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批评”。
     第三章以谢灵运《临终诗》“嵇公”条注文商榷为引论,论述了嵇康与六朝临终文艺现象之关系。通过文意连贯性、人名惯称以及版本异文等方面的考察,笔者认为,谢诗中的“嵇公”本指嵇康,而不是嵇绍。六朝时期文人遭受迫害的人生经历对他们的精神世界造成巨大的冲击。嵇康临终之际“顾日影而弹琴”一事,对六朝临终文学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广陵散》与嵇康结下了不解之缘,“《广陵散》绝”在六朝时期已经演化为技艺失传的代称。嵇康陷狱时产生了典型的“名士效应”,洛阳“东市”在六朝人的心目中留下了悲情的印象。嵇康临刑之际完成了悲情命运的自我超越,然而六朝的士人无法超越这种刻骨的悲情。嵇康死后不断地受到后人的吊慰。
     嵇康其人兴趣广泛,博才多艺,后人对他的接受也涉及到纷繁复杂的多个方面。本文第四章选取了“草木情缘”(合欢·青松·竹林·盛柳·桃树)这样一个角度来撰写,试图运用一条尽量清晰有效的线索勾勒出唐前嵇康接受史的概貌。嵇康生前为众多草木留下了特有的审美意味,并且不断地为后世的读者回味并演绎着。
     嵇康能书会画,尤其是其草书,后世评价很高。从接受史的角度来看,后人著录的嵇康的书画很有问题。本文第五章经考证得出结论:《狮子击象图》作者为宗炳的可能性最大,而嵇康的可能性最小。嵇康和他的诗文见于历来的书画作品中,嵇康的诗文也广为书法家所抄录。六朝时期写入画图的嵇康诗主要是《秀才诗十九首》等四言诗。书画中的嵇康展现了他独特的风采。晋唐时期图画之中的嵇康形象是近乎完美的,他仪容俊美,吟啸自若,傲然独立,雍容调畅。晋唐时期书帖中的嵇康条目,则在嵇康文学的风格方面给我们带来启发性的认识。
     本文附录了1900~2008年海内外嵇康研究论著索引。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Hsi K'ang is neither conscious nor systematic;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perspective "acceptance research" and focuses on the acceptance of Hsi K'ang's literature and art in the Six Dynasties period with "pre-Tang" as the delimitation to develop some new ideas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Hsi K'ang's personality and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Introduction" part reflects on the status quo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and the "acceptanc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The first chapter explores the "immortalization" and "apotheosis" of the image of "Hsi K'ang". The immortal belief, the medicine taking, the creation tours, the subtl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found scholars and the immortals in the Legend of Profound Scholars and the legends of Hsi K'ang's immortal quality and celestial change create the "immortalization" of the image of "Hsi K'ang". This is a product of Hsi K'ang's immortal activities and his Taoism practices. The "apotheosis" of the image of "Hsi K'ang" comes mainly from the image recreation under novelists and the worship by the later generation solicited by Hsi K'ang's qualities, talent and spirit.
     The second chapter explores the acceptance and exclusion of Hsi K'ang, the acceptance of Letter to Shan T'ao and the exclusion of Hsi K'ang's being killed during health promotion", in Jin Tang. Besides the literary clue from the "On defilation" from the Six Dynasties, Letter to Shan T'ao has unique artistic charms. The biggest impact on the later generation is Hsi K'ang's laziness. There is a ambitions statement in Letter to Shan T'ao, which embodies Hsi K'ang's world feelings and impacts on the later generations. Zhong Hui's argument aroused the discussions of the later generations on Hsi K'ang's "ominous death". The irony and criticism on Hsi K'ang's "ominous death" in Jin Tang is mainly from the Confucians. The criticism on Hsi K'ang from metaphysics and literature is very vague, not a strict criticism.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literary phenomena of Hsi K'ang and the death literature of the Six Dynasties based on Xie Lingyun's explanatory notes on Hsi K'ang in the Last Poem. From studying on the smooth theme flow and the versions of appellations, the "Mr. Hsi" in Xie Lingyun's poems should be Hsi K'ang instead of Hsi Sh'ao. The persecution during the Six Dynasties is a huge impact on their spiritual world. Hsi K'ang's guqin playing before his death had a huge influence on death literature in the Six Dynasties. Guang Ling Verse is a master piece during the Six Dynasties. The prison life of Hsi K'ang produced the typical personage effect and gave people during the Six Dynasties the impression of sadness. Before his death, Hsi K'ang transcended his sad life while people of the Six Dynasties couldn't. After his death, Hsi K'ang was memorized by later generations.
     Hsi K'ang had a wide interest and was very talented. The acceptance by the later generation also involves many aspects. The fourth chapter tries to outline a clear and effective history of Hsi K'ang's acceptance from his vert feelings (silk tree, pine, bamboo, willow and peach tree). Hsi K'ang left unique aesthetic tastes for many vert to the later generations.
     Hsi K'ang can paint and write; in particular, his script is very good and enjoys a high evaluation of later gener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ceptance history, the later generations' record of Hsi K'ang's painting are very problematic. Chapter V finds that the painter of "the lion attacking the elephant" is possibly Zong Bing instead of Hsi K'ang. Hsi K'ang and his poems and articles are mostly found in his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works. During the Six Dynasties, Hsi K'ang's painting is mainly An Interpertation of Hsi K'ang's Nineteen Poems Presented to Hsi Hsi on His Entry into the Army. Hsi K'ang's poems have been widely copied by the calligraphers. Hsi K'ang' paintings fully illustrate his unique style. Hsi K'ang 's image in paintings of Jin and Tang Dynasties are almost perfect: handsome, grace, proud and independent. The book entries of Hsi K'ang in Jin and Tang Dynasties can bring us enlightening awareness in Hsi K'ang's literary style.
     In this paper, the index of studies on Hsi K'ang from 1900 to 2008 at home and abroad is listed in the appendix.
引文
1 参看本文附录《嵇康研究论著索引(1900-2008)》“大陆地区(1900-1979)”部分。又可参看吴云著:《20世纪中古文学研究·嵇康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169页。
    2 主要依据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清华同方知网)。以“嵇康”为题的博士论文如(韩)殷茂一:《嵇康研究》,韩国全北大学院中语中文学科1993年博士论文;(韩)郑焕钟:《嵇康研究》,山东大学中文系1998年博士论文;张玉安:《嵇康乐论研究》,北京大学2005年哲学系博士论文。
    3 鲁迅辑录:《嵇康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版。
    4 戴明扬校注:《嵇康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5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出现了几种嵇康作品的译注本,基本上是在鲁迅辑录本和戴明扬校注本的基础上作更为简明或详细的校释。如殷翔、郭全芝注:《嵇康集注》,黄山书社1986年版;
    夏明钊译注:《嵇康集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武秀成译注:《嵇康诗文选译》,巴蜀书社1991年版;武秀成译注:《嵇康诗文》,(台湾)锦绣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
    张桂喜注译:《嵇康集注译》,收入《乱世四大文豪合集注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韩格平注译:《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嵇康诗文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皮元珍译:《嵇康部分作品今译》,收入《嵇康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崔富章注译:《新译嵇中散集》,(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
    吉联抗译注:《嵇康〈声无哀乐论〉》,音乐出版社1964年版:
    蔡仲德著:《〈乐记〉、〈声无哀乐论〉注译与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域外学者也对嵇康的作品作了一些译介工作,如(日本)松本幸男:《嵇康〈释私论〉译注》,立命馆大学·中国艺文研究会《学林》第4号。
    (日本)西顺藏:《嵇康〈声无哀乐论〉日语翻译和日文注解》,1956,11,《大仓山学院纪要》,2。[荷兰]高罗佩译注(RobertVan Gulik):《嵇康与其〈琴赋〉》(HsiK'angk poetical Essay on the Lute),Tokyo(东京):Sophia University(索菲亚大学),1941;重印,Tokyo(东京):Sophia University and Charles Tuttle Co(索菲亚大学和查尔斯、塔特公司联合出版),1969。
    6 1949-2008年台湾地区以“嵇康”为题的博士论文2篇,硕士论文30篇,期刊论文近百篇,研究专著9部。参看本文《附录》台湾相关部分。
    7 嵇康《声无哀乐论》的研究综述已经有人作过,如韩梅:《〈声无哀乐论〉研究综述》,《音乐研究》2006年第2期。
    8 如杨国娟:《嵇康研究论文集》,台湾光启出版社1982年版;
    庄万寿:《嵇康研究及年谱》,台湾学生书局 1990年版:
    徐丽真:《嵇康的音乐美学》,(台湾)华泰出版社1997年版:张惠慧:《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版;
    谢大宁:《历史的嵇康与玄学的嵇康:从玄学史看嵇康思想的两个侧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版;
    何启民:《嵇康》,台湾商务印书馆1999年更新版;
    曾春海:《嵇康:竹林玄学的典范》,(台湾)万卷楼图书公司2000年版;
    萧福登:《嵇康研究》,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
    1 如《嵇康评传》(郭维森主编:《中国历代文学家评传》第二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王晓毅:《嵇康评传:汉魏风骨尽,竹林遗恨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张节末:《嵇康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陈庆元、林女超:《龙性难驯:嵇康传》,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皮元珍:《嵇康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牛贵琥:《广陵余响:论嵇康之死与魏晋社会风气之演变及文学之关系》,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童强:《嵇康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哲学);
    《文化视野下的嵇康郭璞研究》赵玉霞,延边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 据本文《附录》,日本嵇康研究论文16篇,专著2部。专著如松浦崇撰:《〈嵇康集〉“文章”索引》,中国书店1981年版;
    大上正美著:《籍、嵇康的文学》,(日本)创文社2000年版。
    3(日本)松浦崇撰:《〈嵇康集〉“文章”索引》,中国书店1981年版。
    4 最近有人专门总结过侯思孟的嵇康研究成就,如何志娟:《论法国汉学家侯思孟之嵇康、籍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侯思孟嵇康研究作品如《养生论》(Nourrir la vie/Yang cheng louen).la Vie et la pensee de Hsi K'ang(《嵇康生活与思想》),Donald Holzoman([法国]侯思孟),Leiden(雷顿):E.J.Brill (布雷尔出版社),1957。
    5 据《俄罗斯汉学三百年》,“谢缅年科1973年起在亚非学院工作,早期从事嵇康研究,近年来其《论语》和《道德经》译本也颇受学术界的肯定。”(阎国栋著:《俄罗斯汉学三百年》,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2页)
    6 如(日本)广岛大学大学院综合研究科,原正幸开设“嵇康《声无哀乐论》讲疏”课。(日本)冈山大学文化科学研究科博士前期课程,下定雅弘讲授内容包括嵇康诗歌。Prof.Frederick Hok-ming Cheung以《剑桥中国史(公元前221-公元220年)》为讲义讲授嵇康和籍。Neo-Taoism:Hsi k'ang(223-263)&Juan Chi (210-263),2009.5.8(Source: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Vol.1:The Ch'in and Han Empires,221B.C.--A.D.220,P.883)。
    7 欧美地区嵇康《琴赋》的研究专著如Robert Van Gulik([荷兰]高罗佩译注):《嵇康与其〈琴赋〉》(Hsi K'ang's poetical Essay on the Lute),Tokyo(东京):Sophia University(索菲亚大学),1941;重印,Tokyo(东京):Sophia University and Charles Tuttle Co(索菲亚大学和查尔斯、塔特公司联合出版),1969。论文如《嵇康(琴赋)》(Hsi K'ang'poetical Essay on the Lute),Robert Van Gulik([荷兰]高罗佩),T'ien-hsia Monthly(《天下月刊》),11.4(1941):374-84。日本《琴赋》研究如松浦崇:《关于嵇康的〈琴赋〉》,福冈大学人文论丛,13-2,1981年。韩国《琴赋》研究如范善均:《嵇叔夜〈琴赋〉小考》,《中国人文科学》第4辑,1985年;李永求:《嵇叔夜〈琴赋〉小考》,《论文集(韩国外大)》第18辑,1985年。香港《琴赋》研究如李锐清:《嵇康〈琴赋〉小论》,(香港)《新亚学术季刊》1994年第13期,第65-71页。
    8 据“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库查询系统”索引,1998-2008年,大陆地区以“接受”为题的36篇博士论文中,六朝作家接受研究仅四篇: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山东大学中文系1998年博士论文;刘中文:《唐代陶渊明接受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2003年博士论文;王攻:《建安文学接受史论》,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2003年博士论文;王芳:《清前谢灵运诗歌接受史研究》,复旦大学中文系2006年博士论文。而且王玫文属于“综论”性质。而据“(台湾)国家图书馆·博、硕士学位论文资讯网”检索,11篇博、硕士学位论文没有一篇为六朝作家接受研究:又据“(台湾)国家图书馆馆藏查询系统”检索,台湾地区已经出版的4部“接受研究”类专著,没有一部为六朝作家接受研究。
    1 综论性简述如(韩国)郑焕钟:《嵇康研究》,山东大学中文系1998年博士论文,第五章“嵇康的影响”(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并且提到“嵇康《圣贤高士传》影响了两晋南北朝的短篇传记,如《高士传》、《逸士传》、《文士传》、《列女传》、《列仙传》、《高僧传》等在写法编撰上,均受其沾溉。”侧面性的探讨如张瑜:《广陵己绝响,犹存高士魂--嵇康〈圣贤高士传〉研究》,山东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2 如徐公持:《“理极滞其必宣”--论两晋人士的嵇康情结》,《文学遗产》1998年第4期,第36-45页(按,本文可以看作“两晋嵇康接受史述略”);
    高菊梅:《〈颜氏家训〉与〈世说新语〉对嵇康、籍品评差异释因》,《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61-63页:
    林阳华:《论唐代诗人对嵇康的否定》,《陇东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第35-38页。
    3 李师剑锋认为,陶渊明研究零星的“接受”视角研究“其资料的积累和侧面的探索所取得的成就是不容置疑的,但大多不是从读者出发的自觉研究,而且大多关注的是读者对作品的评价阐释,而较少顾及特殊的读者(作家)对作品的创造性接受,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李剑锋著:《元前陶渊明接受史》,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5页)此种情况也适用于当前的嵇康研究。
    4 大陆地区较早的译介文章如(意大利)梅雷加利著,冯汉律译:《论接受美学》,《文艺理论研究》1983年第3期;
    张黎:《关于〈接受美学〉的笔记》,《文学评论》1983年第6期。
    5 接受美学两位奠基人的学术兴趣各自不同,“姚斯注意接受的集体性及其广阔的社会背景;而伊瑟尔则专注于具体阅读活动的研究,前者可以说是宏观研究,而后者可以说是微观研究”([联邦德国]H·R·姚斯、[美国]R·C·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译者前言》第8页)。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接受理论研究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朱立元关注接受史的宏观眼光,陈文忠则探索接受研究的具体策略。
    6 古典文学研究领域较早的尝试性探索如刘绍智:《接受中的〈三国演义〉》,《宁夏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萧华荣:《补〈诗〉,删〈诗〉,译〈诗〉--〈诗经〉接受史上的三个异端》,《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6期。
    7 古典文学领域运用接受研究方面的专著已经出现,但是其性质属于接受史“综论”,并非细致、系统的操作,如尚永亮《庄骚传播接受史综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
    8 仅就“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库”索引统计,2000年以后古代文学专业以“接受”为题的博士论文共计38篇,其中的9篇已经正式出版。据“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索引,2000年以后以“接受”为题硕士论文数量庞大,恕不统计。
    1 据“(台湾)国家图书馆·博、硕士学位论文资讯网”检索,台湾有两篇博士论文完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期:高光敏:《北宋时期对韩愈接受之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1992年博士论文;曾金承:《韩愈诗歌唐宋接受研究》,淡江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班1996年博士论文。据“(台湾)国家图书馆馆藏查洵系统”榆索,迄今台湾已经出版的“接受研究”类论著四种:杨文雄:《李白诗歌接受史》,(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2000年版;
    蔡振念:《杜诗唐宋接受史》,(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版;
    陈金现:《〈长恨歌〉的接受与评论(以宋人为主)》,(台湾)万卷楼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版;
    罗秀美:《宋代陶学研究:一个文学接受史个案的分析》,(台湾)秀威信息科技出版社2007年版。
    2 据“(台湾)国家图书馆·博、硕士学位论文资讯网”检索,迄今硕士论文9篇,而博士论文仅见2篇,如上所引。
    3 金元浦著:《接受反应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36页。
    4 接受美学在民主德国、苏联、法国、英国等国家的“接受”参看朱立元著:《接受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1-49页。
    5 按,“接受美学是以现象学和解释学为理论基础的。姚斯的理论来源于继承海德格尔解释学的加达默,其中诸如‘期待视野'、‘效应史'等核心概念均是由加达默那里继承过来的。伊瑟尔的理论则受现象学的美学家茵格尔顿较大的影响,其‘未定性'、‘具体化'等核心概念则是直接从茵格尔顿那儿移植过来的。”([德国]沃尔夫冈·伊瑟尔著,金元浦、周宁译:《审美反应文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出版前言》第6页)
    6 正如朱立元所说:“接受美学不但鼓吹文学作品要多留‘空白',形成开放结构,它的理论形态本身也是开放型的。接受美学是从本文与读者的关系中立论的,这就为同是强调读者作用的观点留下了继续研究和深化的巨大可能性。”(朱立元著:《接受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1页)
    7 李剑锋著:《元前陶渊明接受史》,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4页。
    8 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周易》)“诗无达诂。”([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自得。”([清]王夫之《姜斋诗话》)“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清]谭献《复堂词录序》)
    9 按,此语乃针对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理论和方法的引进而言。莫砺锋《功底与眼光--中国古代文学治学漫谈》,山东大学文学院“新杏坛”讲座,2009年4月25日。
    1 台湾方面,将“传播与接受”视为学术研究的“新进路”,如东华大学中文系编:《文学研究的新进路:传播与接受》,(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版。大陆方面,则出现了以“传播与接受”为刊名的学术期刊,如王兆鹏、尚永亮主编:《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中华书局2006年版。另外这方面的专著如尚永亮:《庄骚传播接受史综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
    陈金现:《〈长恨歌〉的接受与评论(以宋人为主)》,(台湾)万卷楼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版;佘正松主编:《〈诗经〉的接受与影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李根亮:《〈红楼梦〉的传播与接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原为武汉大学中文系2005年博士论文);
    陈斌:《明代中古诗歌接受与批评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博、硕士学位论文如张远林:《陆游诗歌在宋元时期的传播与接受史研究》,武汉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洪迎华:《刘柳诗歌明前传播接受史研究》,武汉大学中文系2005年博士论文;
    王齐:《〈史记〉在明代的传播与接受》,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2005年博士论文;
    苏静:《〈西游记〉文本的传播与接受》,武汉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邱美琼:《黄庭坚诗歌的传播与接受研究》,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2006年博士论文。
    2 接受美学的奠基人尧斯和伊瑟尔都曾解释“接受”一词内涵“主动”和“被动”的两面。如尧斯曾说:“接受作为美学概念包含被动和主动两个意思。在美学理解中,接受是一个行为的两个方面,即包括艺术作品产生的效果和它被公众所接受的方式,或者可以说它的反响。”([西德]汉斯·罗伯特·尧斯《接受美学与文学交流》,载《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论文汇编》第二卷,见张廷琛编《接受理论》,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95页)尧斯在《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中说:“文学史的更新要求建立一种接受和效果(或译‘影响')美学。”(《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第26页;张廷琛《接受理论》,尧斯本文标题译为“文学史对文学理论的挑战”)伊瑟尔说:“德语‘wirkung'包含了效果(effect)和反应(response)的两重含义,却不具备英语‘反应(response)'一词的心理学涵义。”([德国]沃尔夫冈·伊瑟尔著,金元浦、周宁译:《审美反应文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3 关注接受对象“其人”的重要价值,可以参看李剑锋著《元前陶渊明接受史》“绪论”部分相关论述。当今古典文学接受研究还是以“其文”研究为主,“其人”研究屈指可数,如高光敏:《北宋时期对韩愈接受之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1992年博士论文;
    朱丽霞:《清代辛稼轩接受史》,齐鲁书社2005年版(原为浙江大学中文系2003年博士论文);
    刘中文:《唐代陶渊明接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原为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2003年博士论文);
    马莎:《周邦彦接受史专题研究》,中山大学中文系2007年博士论文。
    4 本文对文学家艺术成就的关注,受教于张可礼先生著《东晋文艺综合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 陈文忠将古典诗歌的接受研究划分为三个层面,“一般说,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接受可区分相互联系的三个层面:作为普通读者的纯审美的阅读欣赏:作为评论者的阐释研究:作为创作者的接受影响和模仿借用。与此相联系,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可朝三个方面展开:以普通读者为主体的效果史研究;以诗评家为主体的阐释史研究;以诗人创作者为主体的影响史研究。”(陈文忠:《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刍议》,《文学评论》1996年第5期,第130页)
    2“接受研究”类的专著大部分采用“接受史”的撰写模式,部分论文“接受史”与陈文忠“三个层面研究”的体例相结合,如刘学锴:《李商隐诗歌接受史》,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玫:《建安文学接受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原为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2003年博士论文):
    朱丽霞:《清代辛稼轩接受史》,齐鲁书社2005年版(原为浙江大学中文系2003年博士论文)。以专题为体例的接受研究很少,如杨柳:《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巴蜀书社2007年版(原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2005年博士论文)。杨著第一章概论,随后三章分别探讨汉晋对《庄子》生命意识、人生境界和言说方式三方面的接受。
    1 《文选》卷三十一,第446页下;[南朝梁]江淹撰,[明]胡之骥注,李长路等点校:《江文通集汇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卷四,第143页。版本下同。
    2[宋]宋祁《宋子京笔记》曰:“左太冲诗‘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使人飘飘有世表意,不减嵇康‘目送飞鸿'语。”([明]冯惟讷编:《古诗纪》卷一百四十八)
    3 沈约《七贤论》曰:“且人本含情,情性宜有所托慰。”(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卷七,第146页)版本下同。
    4 参看袁世硕、张可礼主编:《中国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4-195页。
    5 正如苏轼所揭示的,嵇康的游仙在于抒愤言志,《药诵》文曰:“嵇中散作《幽愤诗》,知不免矣。而卒章乃曰‘采微山阿,散发岩岫,永啸长吟,颐性养寿'者,悼此志之不遂也。”([宋]苏轼著,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卷六十四,第1985页)
    6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注释》,中华书局1985版;周启成注译:《新译神仙传》,(台湾)三民书局2004 年版。《神仙传》版本下同。
    1[晋]干宝撰,李剑国辑校:《新辑搜神记》,中华书局2007年版,卷七,第81条,成公智琼,第127页。
    2 戴明扬校注:《嵇康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65页。按,本稿凡引用嵇康作品,均从戴明扬校注本,版本下同。
    3 嵇康与向秀养生观之分歧,可参看(日本)平木康丰:《嵇康与向秀的养生之争》,《中国哲学史的前瞻与摸索》,木村英一博士颂寿纪念事业会,创文社1976年版;李德芬:《嵇康养生思想研究--兼与向秀比较》,安徽大学哲学系2007年硕士论文。
    4 《嵇康集校注》第144页。
    5 《嵇康集校注》第144页。
    6 《太平御览》卷八百九十九,第3992页上;[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佚文》第132页。
    7 《嵇康集校注》第203-204页。
    1 《嵇康集校注》第144页。按,《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嵇喜《嵇康传》曰:“以为神仙者,禀之自然,非积学所致。至于导养得理,以尽性命,若安期、彭祖之伦,可以善求而得也”([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版,卷二十一,《王粲传》附,第605页)。《三国志》版本下同。
    2 《嵇康集校注》第123页。据戴明扬注,“道士”意指得道之士,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道教徒。戴说为是。
    3 宋计敏夫《毛仙翁赠行诗》:“嵇君著《养生》一篇,以中才用心,养其性命,斯为胜矣。”([宋]计敏夫撰:《唐诗纪事》卷八十一)
    4 《嵇康集校注》第9页。
    5 《涓子》:“饵术、接食甚精”(《嵇康集校注》第402页);《关令尹喜》:“善内学、星辰、服食”(《嵇康集校注》第403页);
    《范蠡》:“一曰:蠡事周,师太公,服桂饮水”(《嵇康集校注》第408页);
    《安丘望之》:安丘生食枯枝双赤李而除病苦(《嵇康集校注》第413页)。
    6 《嵇康集校注》第184页。
    7 《嵇康集校注》第185-186页。
    8 《列仙传》记70人,服药得仙者25人,炼丹成仙者仅2人:任光(第79页)和赤斧(第146页)。(王叔岷撰:《列仙传校笺》,中华书局2007年版)版本下同。按,王叔岷指出嵇康“服药”之论与《列仙传》有一定的继承关系,王氏《列仙传校笺序》曰:“嵇康《答难养生论》虽未明引《列仙传》,而所称‘赤斧以练丹赪发,涓子以术精久延,偓俭以松实方目,赤松以水玉乘烟,务光以蒲韭长耳,邛疏以石髓驻年,方回以云母变化,昌容以蓬蔂易颜。'此八人皆本于《列仙传》甚明。”(第1-2页)
    9 《神仙传》记84人,炼丹成仙者20人,服药成仙者32人。按,《神仙传》屡屡强调“不死之道,要在神丹”(《新译神仙传》第135页),“余得度世,神丹之力”(同上第137页),“欲举形登天……当用金丹”(同上第15页)与葛洪《抱朴子内篇》中炼丹成仙的观念是相一致的。
    10 《彭祖》篇曰:“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列仙传校笺》第38页)
    11 《彭祖》篇曰:“欲举形登天,上补仙官者,当用金丹。”(《新译神仙传》第15页)
    1 《列仙传校笺》第65页。
    2 《秀才入军十九首》其十七云:“托好松乔,携手俱游”;《游仙诗》云:“王乔弃我去,乘云驾六龙”;《重作四言诗七首》其六云:“思与王乔,乘云游八极”;《琴赋》云:“王乔披云而下坠”;《卜疑集》云:“宁与王乔、赤松为侣乎?”《养生论》云:“庶可与羡门比寿,王乔争年?”
    3[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卷三,第191页。版本下同。
    4 《庾子山集注》卷三,第189页。
    5 《庾子山集注》卷四,第357页。
    6 《世说新语·伤逝》篇曰:“王溶冲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嗣宗共酣饮于此垆,竹林之游,亦预其末。自嵇生夭、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世说新语笺疏》伤逝第十七,第2条,第637页。又可参看《晋书》卷四十三,《王戎传》,第1235页)
    7 《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嵇氏谱》,喜为康传曰:“撰录上古以来圣贤、隐逸、遁心、遗名者,集为传赞,自混沌至于管宁,凡百一十有九人”(《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附,第605页);《隋志》曰:“《圣贤高士传赞》三卷注:嵇康撰,周续之注”([唐]魏征、令狐德菜撰:《隋书·经籍志》,中华书局1973年版,卷三十三,经籍志二,第975页)(《隋书》版本下同):《旧唐书·经籍志》曰:“《高士传》三卷注:嵇康撰”([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卷四十六,经籍志上,第2002页);《宋书·周续之传》曰:“(周续之)常以嵇康《高士传》得出处之美,因为之注”(《宋书》卷九十三,《周续之传》,第2280页)。
    8 《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附,第605页。
    9 《宋书》卷九十三,《周续之传》,第2280页;《南史》卷七十五,《周续之传》,第1861页。
    1 《沈约集校笺》卷六,第187页。
    2 《沈约集校笺》卷六,第188页。
    3 魏晋时期“道士”指得道之士,与“高士”内涵相近,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道教徒。如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曰:“又闻道士遗言:饵术、黄精,令人久寿,意甚信之。”(《嵇康集校注》第123页)
    4 《新译神仙传》第17-18页。
    5 如嵇康《高士传》中涓子“饵术、接食甚精”(《嵇康集校注》第402页);关令尹喜“善服食”(《嵇康集校注》第403页):范蠡“师太公,服桂饮水”(《嵇康集校注》第408页)。
    6 按,务光、涓子、老子和关令尹喜见于《列仙传》,广成子、河上公见于《神仙传》。(《嵇康集校注》第397-421页)
    7 《隋书》卷三十三,经籍志二,第975页,第982页。
    8 如《魏氏春秋》、《康别传》、《晋阳秋》、《康集目录》(以上四种典籍记载参见《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附,第606-607页)。
    王隐《晋书》(《世说新语》刘孝标注;王隐《晋书》卷六《嵇康传》,[清] 汤球辑,杨朝明校补:《九家旧晋书辑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243页。版本下同)。
    《神仙传》([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卷九引,第63-64页;
    《新译神仙传》第216-217页。《太平广记》版本下同)。《世说新语》(《世说新语笺疏》栖逸第十八,第2条,第649页)。《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注,[民国]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卷九,第810页。版本下同)。《文士传》(《世说新语》卷下之上《栖逸》第十八“嵇康游于汲郡山中,遇道士孙登”刘孝标注)等。
    1 孙登本传见[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九十四,第2426页。版本下同。
    2(日本)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朱越利译:《真诰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卷十三,稽神枢第三,第414页。原注曰:“孙登即嵇康所谓长啸者,亦云见弹一弦之琴,斯言非虚矣。”版本下同。
    3 《艺文类聚》卷三十六,第650页;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三十八,第399页。
    4 《文选》卷三十一,第446页下:《江文通集汇注》卷四,第143页。
    5 聂恩彦校注:《郭弘农集校注》,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7页。
    6 《世说新语笺疏》文学第四,第91条,第270页;《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第2086页;《全晋文》卷八十三,谢万《八贤论》,第862页。
    7 《水经注疏》卷九,第810页
    8 《太平广记》卷九引,第63-64页。可参看《新译神仙传》第216-217页,文字较《太平广记》所引为简略。
    9 《太平广记》卷九引,第61-62页。又可参看《新译神仙传》第205页。
    1《太平广记》卷九引,第61-62页。又可参看《新译神仙传》第205-206页。又见臧荣绪《晋书》卷《嵇康传》引(《北堂书钞》卷一百六十,石篇十六引,第744页下;[清]汤球辑,杨朝明校补:《九家旧晋书辑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69页)。沈约《游沈道士馆一首》李善注引袁宏《竹林名士传》(《文选》卷二十二,第320页下),文字均较《太平广记》所引为简略。
    2《太平广记》卷九,“王烈”条,第62页。
    3[南朝梁]刘峻著,罗国威校注:《刘孝标集校注》,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4《嵇康集校注》第186页。
    5《沈约集校笺》卷十,第359页。
    6[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中华书局1980年版,卷四,文章第九,第253页。按,《沈约集校笺》本条失收。
    7《庾子山集注》卷四,第373页。
    8《庾子山集注》卷五,第394页。
    9祝尚书著:《卢思道集校注》,巴蜀书社2001年版.第50页。
    10[唐]王绩撰,韩理州校:《王无功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卷三,第95页。版本下同。
    11《文苑英华》卷二百二十八,第1145页上。“悟”原作“误”,“嵇”原作“稽”。
    1《新译神仙传》第92页。
    2《新译神仙传》第229页。
    3《新译神仙传》第300页。
    4《新译神仙传》第245页。
    5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注释》,中华书局1985版,卷四,金丹,第74页。
    6[宋]陈旸撰:《乐书》卷第一百二十九,郑长铃点校本(稿本),第279页。
    7《嵇康集校注》第274页。
    8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赏誉第八,第111条,第480页。按,刘孝标注:“稽(嵇)叔夜《琴赋》也。刘惔真长,丹阳尹。”
    1《九家旧晋书辑本》卷九,第69页,《嵇康传》。
    2《世说新语笺疏》容止第十四,第5条,第609页。
    3《世说新语笺疏》容止第十四,第5条,第609页。
    4《世说新语笺疏》容止第十四,第11条,第612页。
    5《太平广记》卷九引,第26页;《新译神仙传》第206页。
    6《晋书》卷四十九,《嵇康传》,第1370页。
    7《文选·五君咏·嵇中散》李善注引,《文选》卷二十一,第303页下;[清]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一百三十五,第1399页,题为“嵇康赞序”。
    8《太平御览》卷六百六十四,第2963页下-第2964页上。按,《四库》本《神仙传》失录本条;《新译神仙传》以《四库》本为底本,又据《汉魏丛书》本及其他类书补录,亦失录本条。
    1 《文选》卷二十六,第371页下。
    2 后世道教徒并非皆云嵇康尸解,或以其未脱劫难,如《太平广记》记唐元和年间事,丁约曰:“道中有尸解、兵解、水解、火解,实繁有徒。嵇康、郭璞皆受戕害,我以此委蜕耳,异韩、彭与粪壤并也。某或思避,自此而逃,孰能追也。”(《太平广记》卷四十五,“丁约条”,第280页)
    3 《嵇康集校注》第22页。
    4 如晋沙门佛调,《冥祥记》记:“共发冢开棺,不见其尸”(《古小说钩沉》第284页)。另外[梁]慧皎《高僧传》中也有关于高僧“尸解”的零星记录。
    5 《列仙传》记顾欢、辛玄子、张祖常、刘平河。(《太平御览》第2963页上-下)《神仙传》记介象、葛玄、壶公、嵇康、葛洪。(《太平御览》第2963页下-第2964页上)《真诰》记宁封、司马季主、尺一男、宗白玄、愕绿华、中侯王夫人、蔡天生、韩崇。(《太平御览》第2964页上-下)
    6 如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曰:“按《仙经》云,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注释》,中华书局1985版,卷二,论仙,第20页)南朝梁陶弘景《真诰》曰:“人死,必视其形。如生人,皆尸解也。视足不青,皮不皱者,亦尸解也。要目光不毁,无异生人,亦尸解也。头发尽脱而失形骨者,皆尸解也。白日尸解自是仙,非尸解之例也。”(《真诰校注》卷四,运象篇第四,第158-159页)
    7 晋葛洪《枕中书》曰:“周乞、嵇康为中央鬼帝,治抱犊山。”([元]陶宗仪编:《说郛》卷七下)
    8 可参看李丰楙《啸的传说及其对文学的影响——以“啸旨”为中心的综合考察》,静宜文理学院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中心主编:《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专集》(五),(台湾)联经出版社1982年版,第21-67页。
    9 潘运告曰:“把小指放在口中,撮口力呼,发出尖鸣声,颇像今日吹口哨。”可备一说。(潘运告编著:《汉魏六朝书画论》,湖南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278页注)
    10 籍、孙登善啸,参看《晋书》卷四十九,《籍传》,第1362页。又,《三国志》注引《晋阳秋》曰:“康见孙登,登对之长啸,逾时不言。”(《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附,第606页)仙人之啸,又如《神仙传》曰:“(刘根)因长啸,啸音非常清亮,闻于城外。”(《新译神仙传》第296页)
    11 《西京杂记》曰:“东方生善啸,每曼声长啸,辄尘落帽。”([晋]葛洪撰:《西京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卷四,第110条,第31页)
    12 《太平御览》卷五百九十六,第2686页下: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五十三,第560页。
    1[唐]张彦远撰,秦仲文、黄苗子点校:《历代名画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卷五,第117页。
    2《真诰校注》卷三,运象篇第三,第114页。
    3《晋书》卷四十九,《嵇康传》,第1370页。
    4颜延之《五君咏五首》之《嵇中散》李善注引孙绰《嵇中散传》。(《文选》卷二十一,第303页下)
    5六朝小说中的“嵇康”条目可以检阅李水海主编:《中国小说大辞典(先秦至南北朝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晋]裴启撰,周楞伽辑注:《裴启语林》,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22页。(按:此条据《艺文类聚》卷四十四。《北堂书钞》卷一百零九,《白孔六帖》卷十四,《太平御览》卷五百七十七,卷八百七十亦引,又见[明]何良俊撰:《何氏语林》卷十四,并取以校勘)《裴启语林》版本下同。
    1[晋]荀氏:《灵鬼志》,《古小说钩沉》第122页。(按,此条据《太平广记》卷三百一十七引)
    2[南朝宋]刘敬叔撰,范宁点校:《异苑》,中华书局1996年版,卷六,第52页。版本下同。
    3[南朝宋]刘义庆撰,郑晚晴辑注:《幽明录》,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嵇康》,第115页。版本下同。
    4《嵇康集校注》第123页。
    5《嵇康集校注》第325页。
    6唐张怀瓘《书议》:“嵇叔夜……加以孝友温恭,吾慕其为人。常有其草写绝交书一纸,非常宝惜,有人与吾两纸王右军书不易”。([唐]张彦远撰,范祥雍校点:《法书要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版,卷四,第157页)
    7[元]陶宗仪编:《说郛》卷七下。
    8[晋]陶渊明撰,李剑国辑校:《新辑搜神后记》,中华书局2007年版,《豫章空亭》,第690页。
    1《幽明录》第111页。(《太平御览》卷三百一十八引)按,德如为嵇康好友,有与嵇康赠答诗(《嵇康集校注》第68-71页)。
    2《异苑》卷九,第92页。
    3[晋]荀氏:《灵鬼志》,《古小说钩沉》第122页。《太平广记》卷三百一十七,“嵇康”条,第3509-3510页。《太平御览》卷五七九引作《灵异志》,《事类赋注》卷十一同。
    1《裴启语林》第22-23页。按,此条据《太平御览》卷六百四十四。“伯喈将亡”句,[明]何良俊撰:《何氏语林》卷二十三作“后中散亡时”,与此异。
    2《异苑》卷七,第68页。
    3《幽明录》第115-116页。(按,此条据《太平广记》卷三百二十四。《太平御览》卷五百七十九亦引此文,文首标“《世说》曰”,今《世说新语》无此文)《太平广记》卷三百二十四,“贺思令”条,第2569页。按,“贺思令”其人失考,《乐书》卷一百一十九,琴瑟下,曰:“鬼舞于夜者贺韬也”。
    4五代人有另外一种说法,即《广陵散》受自乐人八兄弟,[后周]窦俨撰:《大周正乐》曰:“嵇康字叔夜,有迈俗之志。为中散大夫,或传晋人,非也。常宿王伯通馆,忽有八人,云:‘吾有兄弟,为乐人,不胜羁旅。今授君《广陵散》。'甚妙,今代莫测。”(《太平御览》卷五百七十九,第2616页上)
    5《真诰校注》卷十六,阐幽微第二,第496页。
    6[宋]何薳撰:《春渚纪闻》卷八,杂书琴事。
    7《太平广记》卷四百四十九,“李元恭”条,第3672页。
    1“乐”在古人观念中“神乎其神”之功用,可参看[宋]陈旸《乐书》。
    2《嵇康集校注》第203-204页。
    3如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曰:“抱琴行吟,弋钓草野”,《酒会诗七首》其一曰:“丸毙翔禽,纤纶出鳣”。弋,缴射,钓,垂纶,即《秀才入军诗十九首》其十一曰:“流磻平皋,垂纶长川”之谓也。按,嵇康尚无“杀生有罪”之观念,此处与南朝诗文截然有别。另,嵇康对鱼鸟之兴趣,又如《与山巨源绝交书》曰:“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
    4《世说新语笺疏》文学第四,第21条,第211页。
    5颜延之《五君咏五首》之《嵇中散》李善注引孙绰《嵇中散传》。(《文选》卷二十一,第303页下)
    6据《世说新语·文学》篇,“钟会撰《四本论》,始毕,甚欲使嵇公一见。置怀中,既定,畏其难,怀不敢出,于户外遥掷,便回急走。”(《世说新语笺疏》文学第四,第5条,第195页;[南朝梁]殷芸编纂,周楞伽辑注:《殷芸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卷五,魏世人,第114条,第113页)《殷芸小说》版本下同。
    1《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附,第606页。
    2《太平御览》卷五百九十五,第2678页上;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五十三,第561页。“美”《太平御览》作“者”。
    3《世说新语笺疏》文学第四,第98条,第275页。
    4《太平御览》卷五百七十九,第2616页下。
    5张怀瓘《书断》云:“晋张华字茂先,范阳人。父平,后汉渔阳太守。茂先官至司空壮武公。博涉群书,盈万余卷。高才达识,天文数术,无所不精。善章草书,体势尤古。度德比义,嵇叔夜之伦也。”([唐]张彦远撰,范祥雍校点:《法书要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版,卷八,第275页)
    6《裴启语林》第23页。(按,据《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五,亦见《世说新语·简傲》篇,因取以参校)
    7《太平广记》卷九引,第61-62页。又见《新译神仙传》第206页。臧荣绪《晋书》卷九《嵇康传》引(《北堂书钞》卷一百六十,石篇十六引,第744页下;[清]汤球辑,杨朝明校补:《九家旧晋书辑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69页)。沈约《游沈道士馆一首》李善注引袁宏《竹林名士传》(《文选》卷二十二,第320页下),文字均较《太平广记》所引为简略。
    8[宋]吴淑《事类赋》卷十一“至有明光宛转”句注引吴均《续齐谐记》。([宋]吴淑《事类赋》卷十一,宋绍兴十六年刻本影印本,《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丛刊》第七十五册,第417页上、下)另可参看林家骊校注:《吴均集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45页。按,林家骊校注本将《事类赋》出处“卷十一”误为“卷十”;引文将“棲”字误为“楼”。
    1 《沈约集校笺》卷七,第145页。
    2 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一百四十四(列女),第1499-1500页。(严可均注:李氏,东阳太守袁宏妻)《太平御览》卷五百九十六,第2686页下-第2687页上,作“袁宏友”,误。
    3 《嵇康集校注》第152页。
    4 沈约《高士赞》曰:“圣人莅天下,则贤人赞务,(?)、益、皋陶是也。自中智以下,莫有不学以从政、佐国安民者也。”(《沈约集校笺》卷六,第187页)
    5 《太平御览》卷四百零九,又卷四百四十四引,见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一百三十七,第1428页。
    1 六朝时期的道教徒对嵇康《高士传》评价较高,道士杨羲曾经抄写其中的人物传记,《真诰》云:“羲白:《汉书》载季主事,不乃委曲。嵇公撰《高士传》,如为清约。辄写嵇所撰季主事状赞,如别谨呈。”(《真诰校注》卷十七,握真辅第一,第536页)按,据握真辅第六(此卷是三君在世自所记录及书疏往事)(《真诰校注》卷十九,翼真检第一,第563页)[梁]陶宏景撰:《真诰》,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据学津讨原本排印),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五百七十册,第219页。
    2 嵇康玄论高明,又不示人以“喜愠之色”,在品性方面是令人可畏的。钟会撰成《四本论》欲拜见嵇康而徘徊再三,这一传说本身即反映了一种由崇拜所萌生的“神化”情结。而嵇康本传所记载的那段钟会“庭论”,则是崇拜与嫉恨错杂交织的心理反映。据《世说新语·文学》篇,“钟会撰《四本论》,始毕,甚欲使嵇公一见。置怀中,既定,畏其难,怀不敢出,于户外遥掷,便回急走”(《世说新语笺疏》文学第四,第5条,第195页;《殷芸小说》卷五,魏世人,第114条,第113页)。《晋书·嵇康传》曰:“及是,(钟会)言于文帝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因谮(嵇康)……”(《晋书》卷四十九,《嵇康传》,第1373页)。
    3 如前《异苑》材料所示,黄帝伶人许诺“若为葬埋,当厚相报”,后来以“广陵琴曲”相酬报,即是典型的佛教思维方式。
    1[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卷四十三,朱乐何列传第三十三,第1474页。版本下同。
    2[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影印胡克家重刻宋淳熙本),中华书局1977年版。版本下同。
    3[南朝梁]刘峻著,罗国威校注:《刘孝标集校注》,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99页。版本下同。
    4 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附录二,建安七子杂著汇编,徐幹《中论》谴交第十二,第296-301页。版本下同。
    5 按,此间东晋陶渊明曾欲“息交”,《归去来兮辞》曰:“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辞意当指归隐田园以求心灵之宁静,与上述“论绝交”之线索有所区别。(逯钦立校注: 《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卷一,第12页。版本下同。)
    1 戴明扬校注:《嵇康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12-129页。版本下同。
    2 《嵇康集校注》第131-133页。
    3 按,《与吕长悌绝交书》乃因嵇康得知吕巽淫其弟妻事,故书中词意隐约,不过为吕巽保留颜面耳。事详《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版,卷二十一,《王粲传》附,第606页)
    4 《嵇康集校注》第113页。又书中自云“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与山巨源绝交书》之起因,《世说新语·栖逸》亦有记载,曰:“山公将去选曹,欲举嵇康;康与书告绝。”(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栖逸第十八,第3条,第652页)《世说新语》版本下同。
    5[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92页。版本下同。
    6[明]张溥《孔詹事集》题辞曰:“比考孔周二传,俱不载此事,岂调笑之音,无关纪录,如嵇康于山涛,徒有其书,交未尝绝也。”(《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第203页)
    7[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四十三,《山涛传》,第1223页。版本下同。
    8[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卷五,书记第二十五,第456页。
    9 李师剑锋论曰:“作者与作品之间的界限模糊,人格批评与诗学批评混一,重视文如其人的作家、作品,重视作者、作品的道德评价是中国接受理论不同于西方接受理论的重要特色。”(李剑锋著:《元前陶渊明接受史》,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429-430页)
    10[南朝宋]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六十二,《王微传》,第1666页。版本下同。
    11 《宋书》卷六十二,《王微传》,第1666页;[清]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主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10月版,《全宋文》卷十九,第190页,题为“王微《与江湛书》”。(《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版本下同)
    1 按,后人在敬重嵇康“绝交品格”的同时,又意识到理想品格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的距离,如明罗虞臣《奉霍相公书》曰:“然长窃慕稽(嵇)生之为人,自以刚肠疾恶,遇事直言,乃辞举吏部,绝交山涛。斯固哲士之高趣,而雅人之远图者也。睹其遗书,昭若发蒙。或咄恚时事,便学挂冠,但十口之隶,未去饥寒,所以俯首缩眉,求寄衣食。重惭君子之恩,竟离党构之祸,命也。如此敢复云云。”([清]黄宗羲编:《明文海》卷一百九十六)
    2 按,虽然嵇康草写《绝交书》见录于多种书法目录,但这一作品也有可能是伪作。窦臮《述书赋》原注曰:“李怀琳,洛阳人。国初时好为伪迹。其《大急就》称王书,及《七贤书》假云薛道衡作叙,及竹林叙事,并卫夫人,咄咄逼人。嵇康《绝交书》,并怀琳之伪迹也。”([唐]张彦远撰,范祥雍校点:《法书要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版,卷六,第200页)版本下同。
    3[元]盛熙明撰:《法书考》卷一,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一十四册,第484页上。
    4 《法书要录》卷四,第157页。
    5 前人已经注意到嵇康之懒的文学影响,如燕今《关于嵇康的“疏慵”及其影响》,《光明日报》1965年10月24日。
    6 《嵇康集校注》第62页。
    1 《嵇康集校注》第117-118页。
    2[晋]葛洪撰,杨明照校笺:《抱朴子外篇校笺》,中华书局1991-1997年版,卷十六,交际,第434页。
    3 《宋书》卷八十九,《袁粲传》,第2230页;[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卷二十六,《袁湛传》附《袁粲传》,第703页。《南史》版本下同。
    4 如《画史会要》记明人董其昌评时人陈继儒云:“仲醇悠悠忽忽,土木形骸,绝似嵇叔夜,求之近代,惟懒瓒得其半耳。”([明]朱谋垔撰:《画史会要》卷四,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一十六册,第551页下)
    5[南朝梁]江淹撰,[明]胡之骥注,李长路等点校:《江文通集汇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卷九,第3496-350页。版本下同。
    6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嵇康集校注》第119页)。
    7 《嵇康集校注》第120-121页。
    8 唐代以后“嵇康懒著书”的典故依然盛行,如宋洪迈《对雨编》云:“畏人索报书,士大夫得交朋书问,有懒傲不肯即答者”([元]陶宗仪编:《说郛》卷七十四下);元杨维桢《琅玕子来诗》(六绝句)云:“嵇公萧散七不堪,彭泽归来雪满簪”(《东维子集》卷三十一);明王世贞《放歌答张助甫吏部》云:“宗生自出尚书省,嵇氏罢草《绝交篇》”(《弇州四部稿》卷十八);明皇甫汸《酬子安迫岁将事行役书情》云:“不及稽生懒,长辞当路人”(《皇甫司勲集》卷十七);清朱鹤龄《寄王玠右书》曰:“仆懒似稽生,渴同园令”(《愚庵小集》卷十)。
    9[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年版,卷二百三十一,第231页上。版本下同。
    1 《文苑英华》卷二百三十一,第231页上。
    2 《文苑英华》卷二百七十五,第275页上。“嵇”原作“稽”。
    3 《文苑英华》卷五百一十一,第2619页上。“嵇”原作“稽”。
    4[唐]白居易原本,[宋]孔传续撰:《白孔六帖》,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九十一册,卷三十五,第546页下。
    5[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卷二十八,第1933页。
    6 彭志宪、张皴著:《唐代女诗人鱼玄机诗编年译注》,新疆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3页。[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八百零四,第9053页。《全唐诗》版本下同。
    7 《全唐诗》卷四百九十八,第5655页。
    8 按,本节“人间情怀”的提法受到罗宗强专著的启发。罗宗强认为,“嵇康是第一位把庄子的返归自然的精神境界变为人间境界的人”(罗宗强著:《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3页);“嵇康的意义,就在于他把庄子的理想的人生境界人间化了,把它从纯哲学的境界,变为一种实有的境界,把它从道的境界,变成诗的境界”(《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第85页)。
    9 《嵇康集校注》第126-127页。
    10 《赠兄秀才公穆入军十九首》其七曰:“思欲登仙,以济不朽,揽辔踟蹰,仰顾我友。”(《嵇康集校注》第9页)
    11 《嵇康集校注》第32页。
    1 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卷四,第116页。
    2[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卷二百三十五,“孙伯翳”条,第1801页;[宋]李昉 等撰:《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四百零九,第1889页下;[北齐]阳松玠撰,程毅中、程有庆辑校:《谈薮》,中华书局1996年版,《孙伯翳》,第6页。《太平广记》与《太平御览》版本下同。
    3 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卷四,第131页。版本下同。
    4 《沈约集校笺》卷二,第56页。
    5 《刘孝标集校注》第156页。
    6 《刘孝标集校注》第179-180页;严可均辑:《全梁文》卷五十七,第581-582页。(《释藏》轻九;《广弘明集》二十四;又略见《艺文类聚》卷三十六)
    7 唐王勃《上绛州上官司马书》云:“扬子云之澹泊,心窃慕之;嵇叔夜之逍遥,真其好也。”(《文苑英华》卷六百七十三,第3463页下)
    8 《陶渊明集》卷一,第12页。
    1 《陶渊明集》卷一,第14页。
    2 《陶渊明集》卷四,第128页。
    3 《陶渊明集》卷七,第188页。
    4 按,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六朝隐士自娱人生,相关论述参看李剑锋著:《元前陶渊明接受史》,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37页。
    5 《江文通集汇注》卷九,第350页。
    6 《江文通集汇注》卷十,第379页。
    7 《江文通集汇注》卷十,第391页。
    8 《江文通集汇注》附录,第397页。
    9 《江文通集汇注》附录,第397页。
    10 江淹《自序》曰:“然少年尝倜傥不俗,或为世士所嫉,遂诬淹以受金者,将及抵罪,乃上书见意而免焉。”(《江文通集汇注》卷十,第378-379页)《南史·江淹传》曰:“广陵令郭彦文得罪,辞连淹,言受金,淹被系狱。”(《南史》卷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九,第1447页;《江文通集汇注》附录,第393页)
    1 江淹诗赋中屡屡用到嵇康的典故,如《恨赋》曰:“及夫中散下狱,神气激扬。浊醪夕引,素琴晨张。”(《江文通集汇注》卷一,第9页)《知己赋》曰:“气拟北海,情方中散。”(《江文通集汇注》卷二,第89页)《伤友人赋·序》:“虽乏张、范通灵之感,庶同嵇、向笃徒之哀。”(《江文通集汇注》卷二,第68页)江淹曾创作《杂体三十首》诗,其八《嵇中散言志》是嵇康接受史上的重要作品。(原诗略,见《江文通集汇注》卷四,第143页)
    2 陶渊明的娱情人生与嵇康《绝交书》的人间情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到了唐代,陶渊明在这方面的影响太大,以至于几乎湮没了《绝交书》的“娱情”品格,可参看李师剑锋相关论述。(李剑锋著:《元前陶渊明接受史》,齐鲁书社2002年版)但是《绝交书》理想化人生构想的影响毕竟不绝如缕,如唐杜松之答复王绩的信,在陶渊明式的“结庐人境”之外,还有《绝交书》“浊酒一杯,弹琴一曲”的影子,《杜使君答书》曰:“敬想结庐人境,植杖山阿。林壑地之所丰,烟霞性之所适。荫丹桂,藉白茅,浊酒一杯,清琴数弄。诚足乐也。此真高士,何谓狂生?”([唐]王绩撰,韩理州校:《王无功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卷四,第138页)
    3 刘孝标注引《文士传》,参看《世说新语笺疏》雅量第六,第2条,第244页:周勋初辑录:《张骘(文士传)辑本》,收入《周勋初文集》(第二册),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0页。(《世说新语·雅量》篇“嵇中散临刑东市”刘孝标注、《文选》卷十六向秀《思旧赋》李善注、《太平御览》卷五百七十七《乐部》十五《琴》上均节引临死调《太平引》事)
    1[梁]僧佑撰,苏晋仁、萧链子点校:《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560页;[梁]慧皎撰:《高僧传》卷一,《帛远传》;[唐]释道宣撰:《法苑珠林》卷七十一,《贫贱篇》;严可均辑:《全晋文》卷六十二,第643-644页。
    2 《太平广记》卷四百九十七,“刘禹锡”条,第4081页。
    3[唐]李百药撰:《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卷四十二,《卢潜传》附,第556-557页;[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三十,《卢潜传》附,第1075页。《北齐书》与《北史》版本下同。
    4 《太平御览》卷五百九十六,第2686页下-第2687页上: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一百四十四(列女),第1499-1500页。
    5 《宋书》卷四十三,《傅亮传》,第1339页;严可均辑:《全宋文》卷二十六,第256-257页。“翩”严可均辑作“翮”,是。
    6[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中华书局1980年版,卷五,养生第十五,第332页。版本下同。
    7 《颜氏家训集解》卷三,勉学第八,第178-179页。
    8 《颜氏家训集解》卷四,文章第九,第222页。
    9 东晋戴逵《竹林七贤论》云:“康非汤、武,薄周、孔,所以迕俗。”(《文选·五君咏·嵇中散》李善注)(韩格平注译:《竹林七贤全集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附录戴逵《竹林七贤传》残句辑校,第624页;又可参看韩格平:《(竹林七贤论)残句辑注——兼论(竹林七贤论)的文献价值》,《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2年第6期,第19-23页)
    1 唐无名氏《文选集注》卷八十五赵景真《与嵇茂齐书》注公孙罗《文选钞》引。(《世说新语笺疏》雅量第六,第2条,余嘉锡语,第345页)
    2[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点:《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卷二十六,第480页;严可均辑:《全梁文》卷四十五,第443页。《艺文类聚》版本下同。
    3 《北史》卷三十六,《薛辩传》附《薛孝通传》,第1335页。
    4[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卷一百七十三,《郑覃传》,第4491页。
    5 《艺文类聚》卷三十六,第643页: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梁诗》卷二十三,第1988页。《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版本下同。
    6 《世说新语笺疏》品藻第九,第31条,第520页。《殷芸小说》与《郭子》亦有载录,文字略同。([南朝梁]殷芸编纂,周楞伽辑注:《殷芸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卷五,魏世人,第110条,第109页;《郭子》,见鲁迅校录:《古小说钩沉》,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34页)
    7[梁]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10页。
    1 《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康别传》云:“孙登谓康曰:‘君性烈而才俊,其能免乎?”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云:“逾时将去,康曰:‘先生竟无言乎?'登乃曰:‘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附,第606页)
    2 《文苑英华》卷九十二,第417页下。“嵇”原作“稽”。
    3[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卷十八,杂说下,第522页。(相关论述可参看钱钟书著:《管锥编》(第四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297页)
    4 可以参看林阳华:《论唐代诗人对嵇康的否定》,《陇东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第35-38页。
    5[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卷十八,第1592页。原句云:“何必走马未为问,君独不见嵇康养生被杀戮。”(第1591-1592页)
    6 《颜氏家训集解》卷五,养生第十五,第332页。
    7 原文参看《文苑英华》卷七百三十九,第3856页下-第3857页上。
    8 按,牛僧孺虽对嵇康不满,但毕竟论之以敦厚之道,而更有甚者如元人郝经直斥嵇康为“丧心病狂”。参看元郝经《续后汉书》卷七十三上上,《狂生传》曰:“著论养生,而卒杀身,岂知养生之道哉!太上养心,其次养生,丧心病狂,身死久矣,又奚养生为?”
    1 按,牛僧孺以“仁”、“忠”、“礼义”等“孔孟之学”作为评判标准,乃典型之儒家观念。另如“非出处,则在用,中于礼义人伦之道也。礼者,道之器也。”“仁如比干,而剖死;直如屈原,而溺死:廉如介推,而焚死;忠如萧望之,而药死。”
    2 《颜氏家训集解》卷三,勉学第八,第179页。
    3 《颜氏家训集解》附录二,《颜之推传》,第574页。
    4 《颜氏家训集解》卷三,勉学第八,第160页。
    5 按,籍接受史上的贬刺之评也多出自儒者之口,情况与嵇康相似,如《晋书·虞预传》曰:“(虞)预雅好经史,憎疾玄虚,其论籍裸袒,比之伊川被发,所以胡虏遍于中国,以为过衰周之时。”(《晋书》卷八十二《虞预传》,第2147页)
    6 牛僧孺,字思黯,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唐代穆宗、文宗朝宰相。
    7 《世说新语·文学》篇曰:“褚季野语孙安国云:‘北人学问,渊综广博。'孙答曰:‘南人学问,清通简要。'”(《世说新语笺疏》文学第四,第25条,第216页)
    1 《世说新语笺疏》文学第四,第91条,第270页;《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附,第2086页;严可均辑谢万《八贤论》注云:“《世说·文学篇》注引万集,载其叙四隐、四显为‘八贤'之论,谓渔父、屈原、季主、贾谊、楚老、龚胜、孙登、嵇康也。其旨以处者为优,出者为劣。案:此盖《八贤颂》即系于论后也。其论今亡。”(严可均辑:《全晋文》卷八十三,第862页。按,《八贤颂》今存《屈原》、《楚老》两篇)
    2 《世说新语笺疏》文学第四,第91条,第270页。
    3 《世说新语笺疏》品藻第九,第67条,第534页。
    4[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61页。版本下同。
    5 刘孝标注引《支遁传》曰:“‘遁神悟机发,风期所得,自然超迈也。'又问:‘殷何如支?'谢曰:‘正尔有超拔,支乃过殷。然亹亹论辩,恐□欲制支。'”(《世说新语笺疏》品藻第九,第67条,第534页)《高僧传》载:“又问:‘何如殷浩?'安曰:‘亹亹论辩,恐殷制支,超拔直上渊源,浩实有惭德。'”(《高僧传》第161页)
    6 《世说新语笺疏》文学第四,第98条,第275页。
    7 《艺文类聚》卷五十八,第1056页;严可均辑:《全梁文》卷十六,第173页,题为“梁元帝萧绎《谢 东宫赐白牙镂管笔启》”。
    1 按,“嵇赋”当指嵇康之《琴赋》。《琴赋》铺叙琴器之美,辞藻极尽繁采。“王铭未善”未详所指。
    1[南朝宋]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六十七,《谢灵运传》,第1777页。版本下同。
    2 顾绍柏校注:《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04页。(版本下同)末二句据《广弘明集》本、冯惟讷《诗纪》本、焦竑《谢康乐集》本、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补。《谢灵运集校注》题作“临川被收”,见第201页。
    3 黄节笺注:《谢康乐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15页;李运富编注:《谢灵运集》,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112页。按,“嵇公”(“嵇叟”)注释为嵇绍,最早见于黄节注本。
    4 今人选本如殷海国选注:《山水诗奇葩--谢灵运、谢朓诗选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03页;王绍曾、刘心明译注:《谢灵运、鲍照诗选译》,巴蜀书社1991年版,第118页;俞樟华等选译:《池塘春草--谢灵运、孟浩然、王维诗选》,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59-60页;曹明纲撰:《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25页;胡大雷选注:《谢灵运、鲍照诗选》,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88-89页。
    5 谨按,本节论文初稿曾承蒙张可礼先生和谢灵运研究专家李雁教授教正。
    1[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卷七十二,《龚胜传》,第3084-3085页。
    2[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卷八十一,《李业传》,第2669-1270页。版本下同。
    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八十九,《嵇绍传》,第3300页。版本下同。
    4 《晋书》卷九十四,《霍原传》,第2435页。
    5 《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第1777页。按,商务印书馆“百衲本”《二十四史·宋书》卷六十七, 第1005页下;据张元济跋,本卷据北京图书馆藏宋眉山刊本影印。
    1 按,嵇康仕魏为中散大夫,不肯仕晋,而其子嵇绍经山涛举荐入晋做官。
    2 按,被称作“公”是一种精神待遇,嵇绍开始享受这种待遇是很晚的事情。如宋人韩琦撰有《新修晋太尉嵇公庙记》([宋]韩琦撰:《安阳集》卷二十一);宋叶梦得《忠烈庙碑》曰:“以侍中嵇公绍配食”([宋]叶梦得撰:《建康集》卷八)。
    3[唐]欧阳询撰,汪绍楹点校:《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65年版,卷六十四,第1144页。版本下同。
    4 《艺文类聚》卷三十九,第708页。
    5[南朝宋]刘义庆撰,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文学第四,第5条,第195页。版本下同。
    6 《世说新语笺疏》品藻第九,第67条,第534页。
    7(日本)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朱越利译:《真诰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卷十七,握真辅第一,第536页。
    1[南朝梁]陶弘景编,尚志钧、尚元胜辑校:《本草经集注》,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年版,“合欢”条,第304页。
    2[北魏]郦道元著,[民国]杨守敬、熊会贞疏:《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上册,卷九,清水注,第806页。版本下同。
    3 如《世说新语·容止》篇,有人对王戎说“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世说新语笺疏》容止第十四,第11条,第612页)。嵇绍“不为伶人之业”之事被列入了《方正》篇,显然有撰者的称赏之意。(《世说新语笺疏》方正第五,第17条,第298页)《赏誉》篇评林下诸贤之子,说“康子绍,清远雅正”(《世说新语笺疏》赏誉第八,第29条,第437页),同篇谢幼舆评友人“嵇延祖弘雅邵长”(《世说新语笺疏》赏誉第八,第36条,第441页);嵇绍的前辈山涛说他“平简温敏,有文思,又晓音,当成济者”([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卷二十一,裴松之注,第607页。版本下同)。
    4(太元中)晋孝武帝《访嵇绍宗族袭爵诏》曰:“褒德显仁,哲王令典。故太尉、忠穆公执德高邈,在否弥宣,贞洁之风,义著千载。每念其事,怆然伤怀。忠贞之胤,蒸尝宜远,所以大明至节,崇奖名教。可访其宗族,袭爵主祀。”(《晋书》卷八十九,《嵇绍传》,第2301页)
    5 如下:①晋傅畅《晋诸公赞》曰:“绍最有忠正之情……故累见褒崇,追赠太尉,谥曰忠穆公”。(《三国志·魏书》卷二十一,第607页,裴松之注引《晋诸公赞》)②晋周谟《上疏请周顗赠谥》日:“况顗忠以卫主,身死王事,虽嵇绍之不违难,何以过之!”(《晋书》卷六十一,《周浚传》附子谟传,第1662页)③晋陆云《与兄平原书》曰:“云再拜:嵇绍、周弼,并处事不值免,诏甚切甚,念之悚息。”([晋]陆云撰,黄葵点校:《陆云集》,中华书局1988年版,卷八,第146页)④晋王接《赠恤嵇绍议》曰:“今山东方欲大举,宜明高节,以号令天下,依《春秋》褒三累之义,加绍致命之赏,则遐迩向风,莫敢不肃矣。”(《晋书》卷五十一,《王接传》,第1435页)⑤晋弘讷《重议卞壶赠谥》曰:“唯孝也,故能尽敬竭诚;唯忠也,故能见危授命……谓上准许穆,下同嵇绍,则允合典谟,克厌众望。”(《晋书》卷七十,《卞壶传》,第1872-1873页)⑥晋裴希声《侍中嵇侯碑》曰:“晋弋阳子嵇绍……皇舆亲征,次于荡阴。六军奔攻,兵交御辇。绍俨然端冕正色,以捍锋刃,遂殒命于御侧。忠诚感人神,义声振四海。”(《艺文类聚》卷四十八,第866页)⑦据《世说新语·德行》篇,罗企生曰:“昔晋文王杀嵇康,而嵇绍为晋忠臣。”(《世说新语笺疏》德行第一,第43条,第47-48页)
    6 嵇绍本人对于仕晋也心存犹豫,“嵇康被诛后,山公举康子绍为秘书丞。绍咨公出处”,刘孝标注引《竹林七贤论》曰:“绍惧不自容,将解褐,故咨之于涛。”(《世说新语笺疏》政事第三,第8条,第171页)
    7 《世说新语笺疏》方正第五,第10条,刘孝标注引晋傅畅《晋诸公赞》,第290页。
    1 “裒”本作“褒”,据《世说新语笺疏》政事第三,第8条,余嘉锡案语改。(第171页)
    2[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缩印商务印书馆影宋本),中华书局1962年版,卷四百四十五,第2048页。版本下同。
    3 《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第1777页。
    4[唐]释道宣撰:《广弘明集》(据《影印宋碛砂版大藏经》本缩叶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卷三十,第368页上。另参看《四部丛刊》(初编)涵芬楼影印明汪道昆刊本,卷三十上,第491页上,题作“《临终诗》谢灵运”,“萋”作“凄”,“选”作“送”。
    5 据《广弘明集》、《诗纪》、《谢康乐集》、《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本补。
    6[明]冯惟讷撰:《诗纪》,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吴氏金陵刻本,卷五十八,第17页。
    7[明]沈启原辑,焦竑校:《谢康乐集》,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刻本,卷三,第87页。
    8[明]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据光绪五年(1879年)彭懋谦信述堂刊本影印),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三册,卷二,第383页上。版本下同。
    1 今人选注本如王绍曾、刘心明译注:《谢灵运鲍照诗选译》,巴蜀书社1991年版,第118页;
    李运富编注:《谢灵运集》,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112页;
    俞樟华等选译:《池塘春草--谢灵运、孟浩然、王维诗选》,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59-60页;
    曹明纲撰:《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25页;
    胡大雷选注《谢灵运鲍照诗选》,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88-89页。
    2 按,黄节笺注:《谢康乐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15页。据其《前言》,此本以明焦竑本《谢康乐集》为底本,文字均祖《广弘明集》本。殷海国选注:《山水诗奇葩--谢灵运谢朓诗选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03页,以黄注本为底本,文字相同,也作“叟”。
    3[唐]道世编纂:《法苑珠林》(据《影印宋碛砂版大藏经》一百卷本缩叶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卷九十六,舍身篇,引证部,第668页下。
    另参考[唐]释道世撰:《法苑珠林》,《四部丛刊》涵芬楼影印明径山寺本,卷一百一十五,舍身篇第九十六,引证部,第13页;
    [唐]道世著,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底本为董氏闺阁百家道光刻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六册,卷九十六,舍身篇,引证部,第2764-2765页。
    1[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卷十九,第541页。(底本“百衲本”)
    2 据(日)镰田茂雄:《中国佛教史籍题解》,附录于《简明中国佛教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301页,《广弘明集》撰成于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
    3 按,《法苑珠林》的撰成时间则有争议,多定为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如张遵骝撰:《隋唐五代佛教大事年表》,附录于范文澜著:《唐代佛教》,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8页;
    汤用彤撰:《隋唐佛教大事年表》,附录于《隋唐佛教史稿》,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59页;
    (日)镰田茂雄撰:《中国佛教史籍题解》,附录于《简明中国佛教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301页。而后出的任继愈撰:《汉-唐佛教简明年表》,附录于《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9页,则定为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年)。
    4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中册,宋诗卷三,第1186页。版本下同。
    5[元]戴表元著:《剡源戴先生文集》,《四部丛刊》涵芬楼影印明万历刊本,卷二十一,第7页;
    [清]陈元 龙辑:《历代赋汇》(影印陕西省图书馆藏康熙四十五年刻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第六册,卷八十一,第456页。“折”作“朽”。
    1 按,如《养生论》曰:“夫神仙虽不目见,然记籍所载,前史所传,较而论之,其有必矣!”(《嵇康集校注》第144页)嵇康另有一首四言《游仙诗》残句曰:“翩翩凤辖,逢此网罗。”(《太平御览》卷四百引吴均《续齐谐记》;吴均《续齐谐记·凤凰夜飞》条引嵇康诗,林家骊校注:《吴均集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嵇康集校注》第327页)
    2 《嵇康集校注》第39页。
    3 综观嵇康谈“理”之条目,笔者认为,嵇康“理”本意所指当为他观念中的“常”或“常理”。
    4 嵇绍《上惠帝疏》、《陈准谥仪》、《张华不宜复爵议》、《谏齐王迥书》、《叙赵至》。([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829页上)
    5 嵇绍《赠石季伦诗》(逯钦立辑校:《晋诗》第725页)
    6 嵇康今存诗文中谈“理”之处枚不胜举:如《琴赋》曰:“丽则丽矣,然未尽其理也。”(《嵇康集校注》第83-84页)《养生论》曰:“至于导养得理,以尽性命”(同上第144页),“上药养命,中药养性者,诚知性命之理”(同上第150页),“以多自证,以同自慰,谓天地之理”(同上第153页)。《释私论》曰:“有非而谓私,不可谓不惑;公私之理也”。(同上第243页)《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曰:“信顺者,成命之理也”。(同上第286页)
    7 《晋书》卷四十九,《嵇康传》,第1374页。
    8[宋]王楙撰,郑明等校点:《野客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卷八,“《嵇康集》”条,第114页。
    1 《嵇康集校注》第29-31页。按,近年有学者对《幽愤诗》的真伪问题提出质疑,参看童强著:《嵇康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1-270页。童著从义理的角度分析了嵇康《幽愤诗》中的诸多抵牾之处,但是没有文献方面的证据。其实,嵇康的性格本来就具有矛盾性和复杂性:(参看本文第四章第五节相关论述)再者,面临死亡的嵇康,其心理压力之大是可以想象的,临终诗出现多处有悖于平日性情之“反常”,也是可以理解的。童著认为《幽愤诗》“可疑”,是对嵇康的道德境界近乎“完美化”的苛求。
    2 按,或为高士,或为净臣。嵇康:柳下惠、孙登、严君平、郑子真;谢灵运:龚胜、李业、嵇公、霍原。
    3 按,嵇康:惭、愧、负、恧、耻、辱;谢灵运:凄凄、网网、痛、恨。
    4 按,嵇康:闲居、沧浪;谢灵运:自觉、岩上。
    5 《文选·幽愤诗》李善注引杜预《左氏传》注云:“弊,坏也。”([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据胡刻本排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卷二十三,第328页上)吕延济注云:“邪臣协用,私情拥蔽政理之道,遂使患难结成,终致无辜。”([梁]萧统编,[唐]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选》(据《四部丛刊》影宋刊本影印),中华书局1987年版,卷二十五,第427页下)《文选》与《六臣注文选》版本下同。
    6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85页。
    7 《嵇康集校注》第169页。
    8 谨按,李雁老师批语云:“古有‘生理'一词(非今之人体生理),当近之。嵇康《养生论》有‘悟生理之易失'之句。以嵇康之一生而考校,此‘理'即是‘生理',或者竟是人生之义理?亦未可知。”
    9 《世说新语笺疏》品藻第九,第31条,第520页。《殷芸小说》和《郭子》也有载录,文字略同。([南朝梁]殷芸编纂,周楞伽辑注:《殷芸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卷五,魏世人,第110条,第109页;《郭子》,见鲁迅校录:《古小说钩沉》,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34页)《古小说钩沉》版本下同。
    10 按,“理”即为“常”,“常”即为“道”,另有一则材料可以作为旁证,晋荀氏《灵鬼志》曰:“身不幸,非理就终,形体残毁,不宜接见君子。”(《太平御览》卷五百七十九引作《灵异志》,《事类赋注》卷十一同;[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卷三百一十七,“嵇康”条,第3509-3510页(《太平广记》版本下同):《古小说钩沉》第122页)
    11 《六臣注文选》卷二十五,第478页上;《文选》卷二十五,第1195页。“投沙理既迫”句李善注云: “《汉书》曰:贾谊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以为寿不得长。”李周翰注:“言我被迁,既逼迫。”
    1[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中华书局1980年版,卷五,养生第十五,第332页。
    2 《谢灵运集校注》第325页。
    3 《谢灵运集校注》第54页。
    4 《嵇康集校注》第54页。
    5 《谢灵运集校注》第189页。
    6[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169页。版本下同。
    7 《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康别传》云:“孙登谓康曰:‘君性烈而才俊,其能免乎?”'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云:“逾时将去,康曰:‘先生竟无言乎?'登乃曰:‘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附,第606页)
    8[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卷七,义解四,宋京师祗洹寺释僧苞,第371页。
    1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第197页。
    2 《艺文类聚》卷二十六,第480页;[清]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主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全梁文》卷四十五,第443页。《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版本下同。
    3[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影印胡克家重刻宋淳熙本),中华书局1977年版,卷十六,第230页上。版本下同。
    4 据《史记·李斯传》载,李斯临终叹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而逐狡兔,岂可得乎?”([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2562页)
    5[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卷九,指瑕第四十一,第637页。
    6 据《旧五代史》载,江为临刑,词色不挠,且曰:“嵇康之将死也,顾日影而弹琴,吾今琴则不暇弹,赋一篇可矣。”《五代史补》卷五载江为《临刑赋诗》,参见《旧五代史考异》卷五(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十六册,卷一百三十四,《王审知传》,第4195页;[宋]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卷一百三十四,第1794页)
    7 《世说新语笺疏》雅量第六,第2条,第244页。《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康别传》云:“称(嵇)康临终之言曰:‘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固之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附,第606页)臧荣绪《晋书》卷九,《嵇康传》云:“后(嵇)康将刑东市。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清]汤球辑,杨朝明校补:《九家旧晋书辑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69页)张骘《文士传》云:“(嵇康)临死,而兄弟亲族成与共别。康颜色不变,问其兄曰:‘向以琴来不邪?'兄曰:‘以来。'康取调之,为《太平引》,曲成,叹曰:‘《太平引》于今绝也!”'(周勋初辑录:《张骘(文士传)辑本》,收入《周勋初文集》(第二册),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0页)
    8 向秀《思旧赋序》曰:“嵇博综伎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文选》卷十六,第229页下)
    9 《文苑英华》卷二百四十八,第1252页下(“嵇”原作“徐”,据逯钦立辑校本改);逯钦立辑校:《隋诗》 卷六,第2713页。
    1 《文苑英华》卷六百零一,第3122页上。
    2 《晋书》卷一百一十四,《苻朗传》,第2937页;逯钦立辑校:《晋诗》卷十四,第932页。
    3 《宋书》卷六十九,《范晔传》,第1827页;《南史》卷三十三,《范秦传》附《范晔传》,第852页:逯钦立辑校:《宋诗》卷四,第1203页,范晔《临终诗》。
    4 《太平御览》卷六百,第2702页上;逯钦立辑校:《梁诗》卷二十三,第1988页。逯钦立引[唐]丘悦《三国典略》曰:“宋子仙破会稽,购得肩吾。谓之曰:昔闻汝能诗,今可作。若能,当贳汝命。肩吾操笔立成,子仙乃释之。”(第1988页)
    5[唐]徐坚等编:《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卷二十,第494页;逯钦立辑校:《隋诗》卷七,第2734页。
    6(美)威廉·H·小尼恩豪哲尔等著:《迫害与写作艺术》,转引自王守元、黄清源主编:《海外学者评中国古典文学》,济南出版社1991年版,第75页。
    1[南朝梁]江淹撰,[明]胡之骥注,李长路等点校:《江文通集汇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卷一,第9页;《文选》第236页下。《江文通集汇注》版本下同。
    2 《江文通集汇注》卷十,第378-379页。《南史·江淹传》亦载此事,云:“广陵令郭彦文得罪,辞连淹,言受金,淹被系狱。”(《南史》卷五十九,第1447页;《江文通集汇注》附录,第393页)
    3 《江文通集汇注》附录,第393页。
    4 据《南史·江淹传》载,江淹曾经对子弟说:“吾本素宦,不求富贵,今之忝窃,遂至于此。平生言止足之事,亦以备矣。人生行乐,须富贵何时。吾功名既立,正欲归身草莱耳。”(《南史》卷五十九,第1451页;《江文通集汇注》附录,第397页)
    5 按,引述他人之语以申已意,本身即是一种认同。范晔史论引述“先大夫宣侯”语,据罗宗强引文注,当为范泰。(罗宗强著:《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0页注)
    6 《后汉书》卷八十三,《高凤传》,第2769页。
    7 按,注云:“鸣弦揆日,谓嵇康临刑,顾日景而弹琴也。”(《后汉书》卷八十三,《高凤传》,第2769页)[明]皇甫汸《禅栖集序》曰:“是故稽生揆景,犹愬繁弦;雍周抚膺,遂流哀响。”([清]黄宗羲编:《明文海》卷二百二十一)“稽生揆景”可以作为旁证。
    1 《宋书》卷六十九,列传第二十九,《范晔传》,第1831页。
    2 《宋书》卷六十九,《范晔传》,第1827页;《南史》卷三十三,《范秦传》附《范晔传》,第852页;逯钦立辑校:《宋诗》卷四,第1203页,范晔《临终诗》。
    3 《嵇康集校注》第47页。
    4 《嵇康集校注》第190页。
    5 《谢灵运集校注》第204页。
    6 据《广弘明集》本、冯惟讷《诗纪》本、焦竑本《谢康乐集》、张溥《百三家集》本补。
    7 《晋书》卷一百一十四,《苻朗传》第2937页;逯钦立辑校:《晋诗》卷十四,第932页。
    1 按,唐人韩皋的《广陵散解》对唐后的嵇康接受史影响尤其之大,笔者将另文撰述。(韩皋文参见[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卷六百二十三,第6293页上-第6293页下)
    2 按,相关论述请参看本文第一章:嵇康形象的“仙化”与“神化”。
    3 《文选》卷十八,第258页下;《嵇康集校注》第102-103页。
    4 《艺文类聚》卷四十四,第789页。“孙该”原作“孙谚”,误,据《初学记》改。([唐]徐坚等撰:《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卷十六,第392页)《初学记》版本下同。
    5 《文选》卷十八,第260页下-第261页上。
    6[宋]郭茂倩撰:《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卷五十六,第814页。版本下同。
    7 《文选》卷十八嵇康《琴赋》李善注,第258页下。
    8 《文选》卷十八,第258页下;《嵇康集校注》第102-103页。
    1 《艺文类聚》卷四十四,第789页。“孙该”原作“孙谚”,误,据《初学记》改。(《初学记》卷十六,第392页)
    2 《文选》卷十八,第261页上。
    3 《艺文类聚》卷四十四,第796页。
    4 《乐府诗集》卷四十六,第674页。
    5 《艺文类聚》卷四十四,第789页。
    6 《谢灵运集校注》第189页。
    7[南朝陈]徐陵编,[清]吴兆谊注,程琰删补,穆克宏点校:《玉台新咏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卷六,第239页;《艺文类聚》卷六十七。
    8[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卷三,第263页。
    9[唐]李百药撰:《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卷三十三,《徐之才传》,第448页;
    [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九十,《艺术传》下,《徐謇传》附,第2973页。
    1 《世说新语笺疏》雅量第六,第2条,第244页;[清]汤球辑,杨朝明校补:《九家旧晋书辑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王隐《晋书》卷六,《嵇康传》,243页。
    2 《世说新语笺疏》雅量第六,第2条,第244页。
    3 按,徐公持先生论曰:“如此众多人士起而公开表态,并以‘随康下狱'、‘请以为师'的强硬方式,来声援解救嵇康,可谓兹事亘古未闻。”(徐公持:《“理极滞其必宣”--论两晋人士的嵇康情结》,《文学遗产》1998年第4期,第36页)其实,兹事并非“亘古未闻”,而是“屡见不鲜”,据范晔《后汉书》,东汉“党锢之祸”中名士入狱,太学生诣阙上书以至于追随入狱的事件屡有发生。如朱穆事件(153年)太学生刘陶等数千人诣阙上书;皇甫规事件(162年)太学生张凤等三百人诣阙陈诉;李膺事件(166年)自请连坐、追随入狱者甚众。
    4 《世说新语笺疏》雅量第六,第2条,第244页。
    5[清]汤球辑,杨朝明校补:《九家旧晋书辑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69页。
    6 《艺文类聚》卷三十九,第708页。《太平御览》所引文字略同,曰:“洛阳建春门外,道北有白社,董威辇所住也。去门二里,有牛马市,嵇公临刑处也。”(《太平御览》卷五百三十二,第2416页下)
    7 《水经注疏》卷十六,第1402-1403页。
    8[北魏]杨街之撰,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卷二,城东,第81-82页。版本下同。
    9 《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二,城东,第87页。
    10 《文选·五君咏·嵇中散》李善注引,《文选》卷二十一,第303页下;[清]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一百三十五,第1399页,题为“嵇康赞序”。
    11 《太平广记》卷二百零三,“王中散”条,第1541页。
    1[宋]黄希原注,黄鹤补注:《补注杜诗》卷三十;[元]阴劲弦撰:《韵府群玉》卷十三引文曰:“王子敬过嵇公坟,忍泪急趋,回首不觉沾衣,情动不可制也。”
    2 《太平御览》卷五百九十六,第2686页下;又略见于[隋]虞世南撰:《北堂书钞》(清光绪南海孔广陶刊本),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卷一百零二,第429页上: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五十三,第560页。
    3[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八十八,《宋世景传》,第1903页;《北史》卷二十六,《宋隐传》附,第944页。
    4 《太平御览》卷五百九十六,第2686页下-第2687页上;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一百四十四(列女),第1499-1500页。
    1 谨按,本章初稿曾承蒙张可礼先生教正。
    2[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点:《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卷八十九,第1547页。(版本下同)按,《太平广记》与《艺文类聚》所引本条材料文字略有出入,“青囊”作“青棠”,见[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卷九百六十,第4260页下。(版本下同)按,本文所引用典籍凡未标注版本者,则为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太平广记》卷四百零八,“忘忧草”条,第3303页。
    4[南朝梁]陶弘景编,尚志钧、尚元胜辑校:《本草经集注》,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年版,“合欢”条,第304页。
    1[元]陶宗仪编:《说郛》卷十五下。
    2 分别见于《嵇康集校注》第148页、第149页。
    3 《嵇康集校注》第148页。
    4[晋]张华《博物志》曰:“《神农经》曰:中药养性,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卷四,第153条,第48页)
    5 嵇康《养生论》征引过《神农经》中的文字,曰:“故《神农》曰:上药养命,中药养性者,诚知性命之理,因辅养以通也。”(《嵇康集校注》第150页)
    6[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卷三十二,《张邵传》附《张融传》,第838-839页。
    7 按,嵇康与病理学研究之关系现代医学界人士也已有人关注,如王厚民、王锋锐:《我国魏晋时期学者嵇康在地方病学术上的贡献》,《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89年第5期。
    8 《嵇康集校注》第148-150页。
    9 《嵇康集校注》第181页。
    10 《嵇康集校注》第183页。
    11 《嵇康集校注》第186页。
    1[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版,卷二十一,《王粲传》附《嵇康传》裴松之注引,第606页。版本下同。
    2 《太平广记》卷九引,第61页;《新译神仙传》第205页。
    3[北魏]郦道元注,[民国]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卷九注引,第810页。版本下同。
    4 《水经注疏》卷二十二,第1845页。
    5[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四十九,《嵇康传》,第1370页。版本下同。
    6 《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附,第605页。
    7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曰:“吾顷学养生之术,方外荣华,去滋味,游心于寂寞,以无为为贵。”(《嵇康集校注》第125页)
    8 德如《答嵇康二首》其一云:“庶保吾子言,养真以全生”。(《嵇康集校注》第70页)
    9 《嵇康集校注》第144页。
    10 《嵇康集校注》第123页。
    11 通过梳理嵇康《养生论》和《答难养生论》中的相关文字,“上药”当有两个要素:一曰“养命”,“故神农曰:上药养命,中药养性者”(《养生论》,《嵇康集校注》第152页)。二曰“难致”,“既言上药,又唱五榖者:以上药希寡,艰而难致;五榖易殖,农而可久”(《答难养生论》,《嵇康集校注》第180页)。综而言之,如下两段引文中提及的“仙物”当为嵇康所谓的“上药”:“岂若流泉甘醴,琼蘂玉英,金丹石菌,紫芝黄精,皆众灵含华,独发奇生。”(《答难养生论》,《嵇康集校注》第184页)“故赤斧以练丹赪发,涓子以术精久延,偓佺以松实方目,赤松以水玉乘烟,务光以蒲韭长耳,邛疏以石髓驻年,方回以云母变化,昌容以蓬蔂易颜,若此之类,不可详载也。孰云五榖为最,而上药无益哉?”(《答难养生论》,《嵇康集校注》第186页)
    1 按,六朝时期术数门类之别尚为粗糙,草木、药理、服食、与黄白之术斑驳混杂。
    2 按,嵇康题为“游仙”的诗歌除本诗外,另有两句《游仙诗》残句:“翩翩凤辖,逢此网罗。”(《嵇康集校注》佚文,第327页;《太平广记》卷四百,“霍光”条,第3212页)
    3 《嵇康集校注》第39-40页。
    4 逯钦立按语:“道韫,琅邪临沂人。安西将军奕女,王凝之妻。有集三卷。”参见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晋诗》卷十三,第912页。版本下同。
    5 《艺文类聚》卷八十八,第1513页,题作“拟嵇中散诗”。
    6 逯钦立辑校:《晋诗》卷十三,第912页;《艺文类聚》卷八十八,第1513页。
    7 《嵇康集校注》第30页。
    8 据史书记载,谢道韫是一位谈玄高手。何法盛《晋书》云:“谢奕女道韫,王凝之妻也。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辞理将屈,道韫遣婢白献之曰:“欲为小郎解围。”乃施青绫步障自蔽,申献之前义,客不能屈。”([清]汤球辑,杨朝明校补:《九家旧晋书辑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06页)(版本下同)
    9[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卷四,第362页。
    1 按,关于“叠加式接受”,笔者将在本章第三节予以论述。
    2 如《列仙传》赞曰:“若夫草木,皆春生秋落必矣。而木有松、柏、檀、檀之伦,百八十余种。草有……长生不死者万数。”(王叔岷撰:《列仙传校笺》,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02页);《神仙传》曰:“得《彭祖经》者,便为木中之松柏也”(周启成注译:《新译神仙传》,(台湾)三民书局2004年版,第30页)。《列仙传》与《神仙传》版本下同。
    3 如《列仙传》曰:“偓佺好食松实,能飞,行速,如走马。”([唐]徐坚等编:《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卷二十八,松第十三,第686页)按,本条《初学记》误引为《神仙传》,实为《列仙传》,文见《列仙传校笺》第11页);《嵩高山记》曰:“嵩高山有大松树……食其实得长生”(《初学记》卷二十八,松第十三,第686页);《列仙传》云赤须子“好食松实”(《列仙传校笺》第101页),文宾“教令服菊花……松子”(《列仙传校笺》第138页)。《初学记》版本下同。
    4 《答难养生论》,《嵇康集校注》第186页。
    5 如《本草经》曰:“松脂一名松肪,味苦温,久服轻身延年。”(《初学记》卷二十八,松第十三,第686页)《列仙传》云仇生“常食松脂“(《列仙传校笺》第36页)”;《神仙传》云皇初平兄弟“共服松脂……”(《新译神仙传》第34页),孔元“常服松脂”(新译《神仙传》第202页),赵瞿服食松脂得仙(《新译神仙传》第233-234页)。
    6 如南齐谢朓《和萧子良高松赋》曰:“集九仙之羽仪”(《初学记》卷二十八,松第十三,第687页);《列仙传》云邗子上山遇仙府,写其环境曰:“青松树森然,仙吏侍卫甚严。”(《列仙传校笺》第161页)
    7 如西晋左菜《松柏赋》曰:“赤松游其下而得道”(《初学记》卷二十八,柏第十四,第688页),后魏姜质《庭山赋》曰:“王乔系鹄于松枝”([北魏]杨街之撰,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卷二,城东,第100-103页;[清]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主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全后魏文》卷五十四,第674页)。《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与《洛阳伽蓝记》版本下同。
    8 《嵇康集校注》第179页。
    9 如晋庾阐《孙登赞》描述“仙者”孙登的隐居之所云:“青松标空,兰泉吐漏。”([清]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三十八,第399页)
    10 于安澜编:《画品丛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第215页。版本下同。
    1[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1年版,卷五百九十六,第2686页下-第2687页上;
    [清]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一百四十四(列女),第1499-1500页。《太平御览》版本下同。
    2 《太平广记》卷五百九十六,第2686页下;[清]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五十三,第560页。
    3[南朝宋]刘义庆撰,余嘉锡笺疏,周祖谟、余淑宜整理:《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容止第十四,第5条,第609页。版本下同。
    4 宋玉《风赋》曰:“夫风源于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太平御览》卷九百五十三,木部二,松,第4231页上),汉人已开始使用“松下风”、“千丈松”品评名士,王隐《晋书》载时人评语:“李元礼冽冽如长松下风,周君飕飕如小松下风。”(《太平御览》卷九百五十六,木部五,松,第4231页上)魏晋时期更为风行,如《世说新语》记庾顗评和峤:“森森如千丈松”(《太平御览》卷九百五十六,木部五,松,第4233页上)。
    5 按,松树的贞节,导源于孔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论语》)之语。松树“隆冬不能凋”的贞性受到六朝人士的广泛赞誉,如西晋左棻《松柏赋》曰:“禀天然之贞劲”(《初学记》卷二十八,柏第十四,第688页),南齐谢朓《和萧子良高松赋》曰:“岂雕贞于寒暮”(《初学记》卷二十八,松第十三,第687页),南齐吴均《咏慈姥矶石上松诗》云:“赖我有贞心”(《初学记》卷二十八,松第十三,第687页)。
    6 《世说新语·贤媛》记山涛妻评山涛语:“君才致殊不如,正当以识度相友耳。”(《世说新语笺疏》贤媛第十九,第11条,第679页)
    7 如唐王绩《春庄酒后》:“田家多酒伴,谁怪玉山颓!”([唐]王绩撰,韩理州校:《王无功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卷三,第97页)(版本下同);唐卢照邻《辛司法宅观妓》:“到愁金谷晚,不怪玉山颓”(《王无功文集》补遗,第210页):“开元中,尝夜醉,卧街犯禁,乃为诗曰:‘遮莫冬冬鼓,须倾满满杯。金吾如借问,报道玉山颓。'官不罪之,或云道士。”([唐]张彦远撰,秦仲文、黄苗子点校:《历代名画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卷九,唐释翛然,原注,第186-187页)(版本下同)
    1 《文选·思旧赋》注引臧荣绪《晋书》曰:“嵇康为竹林之游,预其流者,向秀、刘伶之徒。”([清]汤球辑,杨朝明校补:《九家旧晋书辑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卷九,《嵇康传》,第69页)《世说新语·伤逝》篇载王戎语云:“吾昔与嵇叔夜、嗣宗共酣饮于此垆,竹林之游,亦预其末。”(《世说新语笺疏》伤逝第十七,第2条,第637页)《世说新语·任诞篇》曰:“陈留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世说新语笺疏》任诞第二十三,第1条,第727页)按,《晋书·嵇康传》中“竹林七贤”之说(《晋书》卷四十九,《嵇康传》,第1385-1386页)当是沿袭《世说新语》。
    2 《水经注》曰:“向子期所谓‘山阳旧居'也……魏步兵校尉陈留籍、中散大夫谯国嵇康、晋司徒河内山涛、司徒琅邪王戎、黄门郎河内向秀、建威参军沛国刘伶、始平太守咸等,同居山阳,结自得之游,时人号之为‘竹林七贤'。”(《水经注疏》卷九,第805页)
    3 《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晋孙盛《魏氏春秋》曰:“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与之游者,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与陈留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附《嵇康传》,第606页)
    4 《水经注疏》卷九,第806页。又可参见《太平御览》卷一百八十、卷九百六十二,《艺文类聚》卷八十九,《事类赋注》卷二十四。
    5 《艺文类聚》卷八十九,第1552页。
    6 《太平广记》卷一百八十,第877页下;《太平广记》卷九百六十二,第4271页下。
    7 《水经注疏》卷九,第805-806页。又可参见《太平御览》卷一百八十、卷九百六十二,《艺文类聚》卷八十九,《事类赋注》卷二十四。
    1 《世说新语·任诞》篇“竹林七贤”条刘孝标注引《晋阳秋》曰:“于时风誉扇于海内,至于今咏之。”(《世说新语笺疏》任诞第二十三,第1条,第727页)
    2 《太平御览》卷五百九十六,第2686页下:[清]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五十三,第560页。
    3 顾绍柏校注:《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25页。版本下同。
    4[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卷四,第343页。版本下同。
    5 《初学记》卷一,第16页;逯钦立辑校:《陈诗》卷三,第2492页。
    6 《王无功文集》卷二,第62页。按,王绩由隋入唐,是嵇康接受史上的重要人物。
    7 《历代名画记》卷五,第117页。
    8 唐宋“竹林图”如据宋郭若虚撰《图画见闻志》载,“(唐末)常粲有《孔子问礼》、《山阳七贤》等图……传于世。”([宋]郭若虚撰,黄苗子点校:《图画见闻志》,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卷二,第31页)据宋董迪撰《广川画跋》载,“《竹林七贤图》:晋籍、嵇康、刘伶,一世异人,不可羁绊。山涛、王戎从之竹林下,其志趣岂易量邪?籍之笑与其哭,于途何意趣之不同也,览者得之。”(《画品丛书》卷五,第287页)
    9 《历代名画记》卷六,第128页。
    10 《画品丛书》第31页。原文曰:“《山阳七贤图》(梁《太清目》中无):右四卷,(南齐)毛惠远画,隋朝官本。”
    11 华人德主编:《中国历代人物画像集》,山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78页。(该砖画原件今藏南京博物馆)
    12 《文选》卷二十六,第371页下。燕,宴游之意。
    13 《庾子山集注》卷十二,第689页。
    14 《庾子山集注》卷十二,第691页。
    1 按,向秀与嵇康交游甚密。据《文选·奉答内兄希叔》李善注引《魏氏春秋》曰:“嵇康寓居山阳县,与向秀游于竹林。”(《文选》卷二十六,第371页下)《世说新语》注引《向秀别传》曰:“与谯国嵇康、东平吕安友善”,“常与嵇康偶锻于洛邑”(《世说新语笺疏》言语第二,第18条,第79页)。
    2 《思旧赋》序曰:“经其旧庐”,文曰:“经山阳之旧居”(《文选》卷十六,第229页下)。
    3 《文选》卷十六,第229页下。
    4 正如陈文忠所说:“诗歌史证明:若一篇作品对某种人生情境和自然事物,作出独创性的艺术再现,摄下‘光辉的第一印象',它就会成为同类作品的艺术典型,启发诗思,提供意象,为后人反复借用。”(陈文忠:《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刍议》,《文学评论》1996年第5期,第134页)
    5 《庾子山集注》卷四,第308页。
    6 《庾子山集注》卷十二,第691页。
    7 《庾子山集注》卷四,第367页
    8 逯钦立辑校:《梁诗》卷二十三,第1988页。
    9 刘畅注:《何逊集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36页。
    10 按,整体性接受研究可以王攻《建安文学接受史论》为代表,该书分上下编,上编属于群体性接受研究(如“建安七子”的接受),下编属于个体性接受研究(如王粲的接受)。(王玫:《建安文学接受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原为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2003年博士论文。)
    1 《庾予山集注》卷十二,第689页。
    2 《王无功文集》卷二,第74页。
    3 周勋初辑录:《张骘(文士传)辑本》,《周勋初文集》(第二册),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辑录出处:《世说新语》卷下之上《简傲》第二十四“钟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刘孝标注,《艺文类聚》卷八十九《木部》下《杨柳》,《太平御览》卷三百八十九《人事部》三十《嗜好》、卷八百三十三《资产部》十三《锻》)《晋书·嵇康传》有两条有关记载:“性绝巧而好锻。宅中有一柳树甚茂,乃激水圜之,每夏月,居其下以锻”(《晋书》卷四十九,1372页);“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晋书》卷四十九,1373页)。
    4 按,陶侃、魏文帝、桓温、王敬则等人都曾种过柳。如魏文帝《柳赋》曰:“在余年之二七,植斯柳乎中庭”(《初学记》卷二十八,柳第十七,第691页):《世说新语》曰:“桓公北征,经金城,见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初学记》卷二十八,柳第十七,第692页);《晋中兴书》载陶侃曾于武昌道上种柳(《太平御览》卷九百五十六,木部,柳,第4246页上);《齐书》载王敬则曾于使馆中种柳(《太平御览》卷九百五十六,木部,柳,第4246页下)。按,虽未见陶渊明种柳的记载,但《南史·隐逸传》载其宅边有五柳树,故自号“五柳先生”(《太平御览》卷九百五十六,木部,柳,第4246页上)。
    5 《庾子山集注》卷一,第19-20页。
    6 《晋书》卷四十九,第1385-1386页。
    7[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卷三十三,第2286页。
    [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年版,卷二百五十八,第1296页下。《文苑英华》版本下同。
    1 《王无功文集》卷五,第199页。
    2 严可均辑:《全梁文》卷八,第90页。
    3 严可均辑:《全梁文》卷十四,第151页。
    4 如宋人孔传《云林石谱序》曰:“然人之好尚,故自不同。叶公之好龙,支遁之好马,卫懿公之好鹤,王右军之好鹅,齐王之好竽,嵇康之好锻,虽所好自异,然无所据依,殆无足取圣人。”([宋]杜绾撰:《云林石谱》卷上)明胡直《杂著谈言上》曰:“魏征嗜醋与芹,皆剩嗜也。推之宜僚之丸,成公之鐻,嵇氏之锻,氏之屐,顾氏之画,刘氏、陶氏之酒,王氏、张氏之书,又推之五侯之争,六王之战,苏张之辩,楚汉之攻,卫霍之贵。”([明]胡直撰:《衡庐精舍藏稿》卷三十)
    5 又如张溥《嵇中散集题辞》曰:“独以柳下踞锻,傲睨钟会,竟遭谮死。”([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92-93页)
    6 《世说新语》注引晋孙盛《魏氏春秋》曰:“钟会为大将军兄弟所昵,闻康名而造焉。会名公子,以才能贵幸,乘肥衣轻,宾从如云。康方箕踞而锻,会至不为之礼,会深衔之。后因吕安事,而遂谮康焉。”(《世说新语笺疏》简傲第二十四,第3条,第767页)
    7 东晋邓粲《晋纪》曰:“稽(嵇)康曾锻于长林之下,钟会造焉。康自坐以鹿皮,嶷然正容,不与之酬对,会恨而去。”(《太平御览》卷八百三十三,第3717页)
    8 《世说新语·简傲》篇曰:“钟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钟要于时贤俊之士,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世说新语笺疏》简傲第二十四,第3条,第767页)
    9 《世说新语笺疏》言语第二,第18条,第79页;《太平御览》卷四百零九,第1888页上。
    10 《世说新语》刘孝标注引王隐《晋书》曰:“嵇本姓溪,其先避怨徙上虞,移谯国铚县。以出自会稽,取国一支,音同本奚焉。”(《世说新语笺疏》德行第一,第16条,第18页)《水经注》曰:“又东径嵇山北,嵇氏故居。嵇康本姓奚,会稽人也。先人自会稽迁于谯之铚县,改为嵇氏,取稽字之上以为姓,盖志本也。”(《水经注疏》卷三十,第2543页)
    1 《太平广记》卷九百六十七引,第4290页上。又见[清]杭世骏撰:《三国志补注》,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第三千七百九十三册(据粤雅堂丛书本排印),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卷二,第35页;朱祖延纂:《北魏佚书考》,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24-125页,卢元明《嵩高山记》佚文。
    2 据《三国志》记载,“(胡)昭乃转居陆浑山中,躬耕乐道,以经籍自娱。”(《魏书》卷十一,《管宁传》附,第362页)
    3 据《三国志》,“嘉平二年(250),会(胡昭)卒,年八十九”(《魏书》卷十一,《管宁传》附,第362页)。而嵇康出生于黄初五年(224),胡昭时年六十四岁。(陆侃如著:《中古文学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59页)据裴松之注引“傅子曰”,“(胡昭)八十而不倦于书籍”(《魏书》卷十一,《管宁传》附,第362页)。
    4 《嵇康集校注》第26页。
    5[南朝梁]江淹撰,[明]胡之骥注,李长路等点校:《江文通集汇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卷四,第143页。(版本下同)按,江淹《拟嵇中散言志》取意于嵇康《幽愤诗》、《述志诗》、《秀才诗十九首》,本句出嵇康《幽愤诗》。
    6 《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附,第605页。
    7 《晋书》卷四十九,《嵇康传》,第1369页。
    8[唐]张彦远撰,范祥雍点校:《法书要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版,卷八,第274页。
    1 《嵇康集校注》第114页。
    2 《嵇康集校注》第118页。
    3 《世说新语笺疏》栖逸第十八,第2条,第649页;[清]汤球辑:《九家旧晋书辑本》卷六,《嵇康传》,243页。
    4[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卷十,才略第四十七,第700页。
    5 《世说新语·言语》刘孝标注引嵇绍《赵至叙》曰:“(赵至)年十四,入太学观,时先君(嵇康)在学写石经古文。”(《世说新语笺疏》言语第二,第15条,第74页)《晋书·赵至传》:“年十四,诣洛阳,游太学,遇嵇康于学写石经”。(《晋书》卷九十二,第2377-2378页)
    6 汉熹平石经和魏三体石经均在洛阳,汉熹平石经包括《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魏三体石经包括《尚书》、《左传》、《春秋》。
    7 可以参看戴明扬相关考证,见《嵇康集校注》第427-430页。
    8 清朱彝尊《经义考》卷十云:“嵇氏(原注:康)《(周易)言不尽意论》一篇。佚。”丁国钧、文廷式《补(晋书·艺文志)》记载同。
    9 胡昭擅长行草,又能真、隶,诸体兼善。参看[唐]张彦远撰,范祥雍校点:《法书要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版,卷八,“胡昭”条,第272页。版本下同。
    10 《三国志·魏书》卷十一,《管宁传》附,第362页。
    1 钱钟书著:《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62页。
    2 嵇康《游仙诗》云:“蝉蜕弃秽累,结友家板桐。”(《嵇康集校注》第39页)《琴赋》曰:“顾兹梧而兴虑,思假物以托心。”(《嵇康集校注》第89页)
    3 《嵇康集校注》第84页。
    4[宋]陈翥《桐谱》,所宜第四。([元]陶宗仪编:《说郛》卷一百零五)按,陈翥《桐谱》所引述的嵇康文字出自《琴赋》(《嵇康集校注》第88页)。又,梧桐生于高冈的观念由来已久,《诗经·卷阿》即云:“梧桐生矣,于彼高冈。”
    5 嵇康的“草木情缘”也引起域外人士的注意,如(日本)冈不崩著:《古典草木杂考》(第一书房1935年初版,1976年再版)“桐”条引嵇康《琴赋》“惟椅桐之所生兮”一段(第97页),“萱草”条引嵇康《养生论》“萱草忘忧”一语(第108页),“合欢”条引嵇康《养生论》“合欢蠲忿”一语(第148页)。
    6 据《晋书·嵇绍传》,嵇含为嵇蕃之子;据《晋书·赵至传》,嵇蕃为嵇康兄子。
    7 据《四库提要》,《南方草木状》三卷,晋嵇含撰,始见于《宋志》著录。主要有《百川学海》本、《说郛》本、《增订汉魏丛书》本等。整理本可参看王根林校点本(收入《汉魏六朝笔记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51-68页)。然而,《南方草木状》近年来学界定为伪书,关于此书真伪问题,较详尽的是Ma Tai-lai."The Authenticity of the Nan-fang ts'ao-mu chuang",T'oung Pao.Vol,64(1978),pp.218-252,译文见《农史研究》第3辑(1983),页93-100;缪启愉:《(南方草木状)的诸伪迹》,《中国农史》1984年第3期,页1-12。(马泰来:《<南方草木状>所记小说故实讨原--伪书窥管》(第922页),收入章培衡主编:《中国中世文学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8 按,类书、古注征引嵇康之文、赋残篇,部分题目与草木有关,后人据此而断之于嵇含,有失慎重。如《嵇康集校注》佚文考证部分,《槐香赋》和《菊花赋》或题嵇康,或题嵇含,戴氏归之于嵇含,著作权到底归谁,有待进一步考证。(戴氏考证详见《嵇康集校注》第329页)
    1 谨按,本文对书画艺术的研究兴趣受到张可礼先生《东晋文艺综合研究》的激发。参看张可礼著:《东晋文艺综合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谨按,本节初稿曾承蒙山东大学张可礼先生、社科院文研所蒋寅教授、南京大学曹虹教授及其博士生童岭、吴晶等教正。
    3 据[唐]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史》(百川学海本),于安澜编:《画品丛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版本下同);[唐]张彦远著,秦仲文、黄苗子点校:《历代名画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5月版。(版本下同)按,本文所引典籍如未注明版本,则为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画品丛书》第32页。
    5 《历代名画记》卷五,第122页。
    1 《历代名画记》卷五,第110页。
    2 《历代名画记》卷六,第132页。按,“白画”即白描,据潘运告《汉魏六朝画论》注。
    3 据陆侃如著:《中古文艺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10页,嵇康卒年系于景元四年(263年),去世在入晋的前几年;据张可礼著:《东晋文艺系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84页),王廙卒于晋永昌元年(322年),在东晋活了六年;据《宋书》卷九十三,《隐逸传》宗炳本传,“元嘉二十年,炳卒,时年六十九”(第2279页),恰好经历东晋与刘宋。
    4 仅见[明]朱谋垔撰《画史会要》卷一著录,云:“王廙《狮子击象图》”,而同卷又云:“嵇康画有《狮子击象图》”。文字与《历代名画记》同。
    5[明]顾起元撰:《说略》卷十六,“嵇康有《巢由洗耳图》、《狮子击象图》”;[清]姚振宗撰:《三国志艺文志》卷三,第84页,《二十五史补编》编委会编:《三国志补编》本,北京图书馆2005年版,总第694页,嵇康《狮子击象图》(原注曰:“唐始末具经部易类”)、《巢由洗耳图》。
    6 如[明]陶宗仪撰:《说郛》卷九十一,[明]张丑撰:《清河书画舫》卷三上,[明]唐顺之编:《稗编》卷八十四,[清]孙岳颁等撰:《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卷十二。按,有个别画录误著“宗炳”为“宋炳”,如佚名清人撰:《砚山斋杂记》卷二,“宗”、“宋”之考详后。
    7[明]徐映秋撰:《玉芝堂谈荟》卷三十,嵇康《狮子击象图》,同卷宗炳《师子击象图》。[清]卞永誉撰:《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三十二,嵇康《狮子击象图》,卷三十八宗炳《师子击象图》(差别仅在一作“狮”,一作“师”)。
    8 宋郭若虚《叙图画名意》,见[宋]郭若虚撰:《图画见闻志》(底本据士礼居原藏宋刻配元抄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卷一,第8页。版本下同。
    9 俞剑华主编:《中国美术家人名词典》,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嵇康(第1091页)、王廙(第127页)、宗炳(第510页)名下均列《狮子击象图》;孙濌著:《中国画家大辞典》,北京市中国书店1982年版(据神州国光社1934年8月版影印),嵇康(第498页)、王廙(第26页)、宗炳(第221页)名下亦均列《狮子击象图》;沈柔坚主编:《中国美术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王廙条目云:《狮子图》著录于《梁太清目》,《狮子击象图》著录于《历代名画记》(第17页);刘万朗主编:《中国书画辞典》,华文出版社1990年版,王廙(第72页)和嵇康(第73页)条目下均列《狮子击象图》;(美)福开森:《历代著录书画目》,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嵇康条目下录《狮子击象图》(第316页),王廙条目下录《狮子图》(第62页)。
    1[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卷二,第68-69页。汉代以后,南地屡有贡奉,如晋张华《博物志》卷三记日南贡四象之事。([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6页)
    2[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卷十,第85页中,见[清]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总第2651页中。
    3[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据明刻初印本影印),台湾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十二册,卷五百七十,崇礼部·夷乐,第6861页注文。
    4[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卷九十六下,《西域传·赞》,第3928页。
    5[唐]白居易辑(原注:原本),[宋]孔传续辑:《白孔六帖》,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九十二册,卷九十七,第573页下;山东大学馆藏东观堂明刻本《唐宋白孔六帖》,卷九十七,第7-8页(原注:白帖)。本条文字又可参看[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卷三,第88条,第35页。
    1[南朝宋]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七十六,《宗悫传》,第1971-1972页。版本下同。
    2[唐]徐坚等撰:《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卷二十九,第697页。版本下同。
    3[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中华书局1982年版,卷一,《武帝纪》,第29页。
    4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白孔六帖》卷九十七与明刻本《唐宋白孔六帖》卷九十七均作“杀伤其象”。
    5 《初学记》卷二十九,第697页。
    6 按,“甚”与“其”形似;“众”之繁体字“衆”与“象”形似。
    7 山东大学馆图书藏东观堂明刻本《唐宋白孔六帖》卷九十七,第6页。(原注:白帖)
    8 《宋书》卷九十三,《隐逸传》附,《宗炳传》,第2279页。
    9 按,据《宋书》卷六宗悫本传,伐林邑事在元嘉二十二年(第1971页),[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卷三十七宗悫本传,亦载为元嘉二十二年(第971页),而[唐]许嵩撰,张忱石点校:《建康实录》卷十二,中华书局1986年版,系于元嘉二十三年(第443页)。考《宋书》卷五《文帝纪》,伐林邑事在元嘉二十三年六月(第94页),卷九十七《蛮夷传》伐林邑事亦在元嘉二十三年(第2378页),则《建康实录》不误,当为元嘉二十三年。[宋]司马光编,[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亦系于元嘉二十三年(第3926-3927页),不误。
    10 《初学记》卷二十九、《太平御览》卷八百八十九、《御定分类字锦》卷五十七作“宋”;《白孔六贴》卷九十七、《佩文韵府》卷四之九、《御定韵府拾遗》卷十八,作“宗”,[明]梅鼎祚编《宋文纪》卷十三作“宗”,并系有宗炳小传。
    11 “梁伯玉”,《佩文韵府》卷四之九作“梁伯”,《御定韵府拾遗》卷十八作“梁伯王”,均无考。“僧吉” 亦无考,仅见《历代名画记》卷四,《叙历代能画人名》列梁代画家名单有“僧吉底俱”(第86页),又见于卷七,曰:“僧吉底俱,外国人”(第152页)。
    1 历史上有两个朝代国号“大秦”:①“太元十一年,(姚)苌僭即皇帝位于长安,大赦,改元曰‘建初',国号‘大秦'”([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一百一十六,《姚苌传》,第2967页)。
    ②“十四年,(苻健)乃僭称天王,号年‘皇始',国号‘大秦”([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九十五,《苻健传》,第2074页)。而姚秦崇奉佛法甚隆,《晋庐山僧伽提婆》曰:“顷之,姚兴王秦,法事甚盛,于是法和入关,提婆渡江”(《高僧传》卷一,僧迦罗义,第37页);《出三藏集记》曰:“于时秦主姚王,敬乐大法,招集名学,以隆三宝,德洽殊俗,化流西域”([梁]僧佑撰,苏晋仁、萧链子点校:《出三藏集记》卷十,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91页)。则“大秦”当为姚秦也。
    2 据《初学记》出版说明。
    3 笔者注意到类似的情况有如下几条:①据《初学记·卷二十九校勘表》,清朝古香斋刻本、明嘉靖安国杜坡馆刻本均作“宋炳”,而严可均校(临)本与陆心源《群书校补》本均作“宗炳”(第1页)。
    ②[晋]干宝撰,李剑国辑校:《新辑搜神记》,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82条“宗定伯”,辑校者认为,旧辑本“宗”误采为“宋”(第383页)。
    ③[南齐]谢赫:《古画品录》,《画品丛书·各书校勘记》:“宗炳”条,毛本、王本均误作“宋”,此改正(第428页)。
    ④宋一夫编辑:《大藏经索引》,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十六册,“宋”、“宗”两姓也有混讹者(第11页右)。
    4 “宗”与“宋”形近,音亦相近。据周祖谟著:《广韵校本》,中华书局2004年第3版,“宗”、“宋”都属于通合一,只是声调不同:“宗”是冬韵平声字,“宋”是宋韵上声字。古代两字如此频繁地混讹,不仅是由音形相近所致,似亦有姓氏渊源之关系。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钟氏出自子姓,与宗氏皆晋伯宗之后也。伯宗子州犁仕楚,食采于钟离,因以为姓。楚汉时有钟离昧为项羽将,有二子:长曰发,居九江仍故姓:次曰接,居颍川长社,为钟氏。”([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卷七十五上,第3354页)按,核校以百衲本《新唐书》卷七十五上,第785页下(据张元济跋文,本卷为宋刻),赵超编著:《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中华书局1998年版,卷五,“钟氏”条(第811页)脱漏本段文字。
    5[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卷二十,第2545页。(列出处为《初学记》卷二十九、《太平御览》卷八百八十九)
    6 《历代名画记》曰:“宗炳、王微,皆拟迹巢、由,放情山水,与琴酒而俱适,纵烟霞而独往。各有画序,意远迹高。”(《历代名画记》卷六,王微条,第134页)
    7 《历代名画记》卷六,“(宗炳)尝自为《画山水序》”(第130页)。
    8 如《历代名画记》曰:“汉明帝雅好书画,别立画官,诏博洽之士班固、贾逵辈取诸经史事,命尚方画工图画,谓之画赞。”(《历代名画记》卷三,《述古之秘画珍图》原注,第77页)
    9 如《历代名画记》曰:“武德九年命(立本)写秦府十八学士,褚亮为赞。”(原注曰:“《秦府十八学士驾真图》”)序曰:“武德四年,……谓之登瀛州云。”(《历代名画记》卷九,阎立本条,第167-168页)
    1 东汉章帝章和元年(87年)“月氏国遣使献扶拔、师子”([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卷三,《章帝本纪》,第158页);章和二年(88年)又有“安息国遣使献师子、扶拔”(《后汉书》卷四,《和帝本纪》,第168页);和帝永元十三年(101年)“冬十一月,安息国遣使献师子及条枝大爵”(《后汉书》卷四,《和帝本纪》,第189页);顺帝阳嘉二年(133年)“疏勒国献师子、封牛”(《后汉书》卷六,《顺帝本纪》,第263页)。
    2[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卷三,《敬宗孝顺皇帝》,第113页。
    3 常任侠主编:《中国美术全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版本下同),绘画编第十八册,画像石画像砖。汉,河南南阳,《牛、虎、狮、羽人画像》(第126页);汉,河南南阳,《兕、狮、豹画像》(第128页)。按,画像石专家判断为狮子,不知以何为据,而王建中、闪修山著:《南阳两汉画像石》,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197图《狮、异兽》,第207图《狮、虎、异兽》则较易辨识,因两兽颈部均有浓密的鬣毛,当为雄狮。
    4[北魏]杨衔之撰,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卷五,第318-319页。版本下同。
    5 《历代名画记》卷八,第156页。又,[清]王毓贤撰:《绘事备考》卷二著录为“北齐杨子华《邺中百戏狮猛图》”。
    6[唐]裴孝源撰:《贞观公私画史》,见《画品丛书》第41页。
    1嵇康《琴赋》:“华绘雕琢,布藻垂文,错以犀象,籍以翠绿。”(戴明扬校注:《嵇康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91页)《嵇康集校注》版本下同。
    2[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卷七十四,中华书局1958年版,万震《南州异物志·象赞》云:“象之为兽,形体特诡。身倍数牛,目不逾狶,鼻为口役,望头若尾,驯良承教,听言则跪,素牙玉洁,载籍所美,服重致远,行如丘徙。”(第1451页下)
    3[清]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一百二十二,中华书局1958年版,郭璞《山海经图赞·象》云:“象实魁梧,体巨貌诡,肉兼十牛,目不踰豕,望头如尾,动若丘徙。”(第2159页上)
    4[清]王先慎集解:《韩非子集解》(据世界书局原版重印),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卷六,解老第二十,第1080页。
    5《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第十八册,画像石画像砖。汉,河南南阳,《驯象画像》(第132页);东汉,河南南阳,《扶拔、凤凰、象画像》(第132页)。王建中、闪修山著:《南阳两汉画像石》,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84图《骑象》。
    6[唐]释道世撰:《法苑珠林》(据《影印宋碛砂版人藏经》一百卷本缩叶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卷二十九,感通篇,圣迹部,第221页中。
    7鲁迅校录:《古小说钩沉》,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316页。
    8中古时代的道经中对狮子也偶有提及,如《太上洞渊神咒经》卷一:“麒麟狮子为家畜”(《道藏》,文物 出版社等1988年版,第六册,卷一,第5页下。版本下同);《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见有凤凰、孔雀、狮子,辟邪侍卫左右”(《道藏》第六册,第8l页中);《抱朴子·内篇》卷二十“祛惑”条,蔡诞诡言昆仑有神兽:“名狮子辟邪、天鹿焦羊”(王明著:《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卷二十,第349页)。显然,道经中的“狮子”多是作为仙境妙奇的点缀,并非亲见,当是移自汉译佛经。
    1[南朝梁]僧曼、宝唱等撰集:《经律异相》(据《影印宋碛砂版大藏经》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版本下同)据其《出版说明》,《经律异相》“备钞众典,显证深文”、“钞经律要事,皆使以类相从”,堪为梁前汉译佛经的印度佛教故事汇集。
    2《经律异相》卷四十七,第249页上;《大正新修大藏经》卷五十三,事汇部上,第246-247页。(出《涅槃经》第二十五卷,又出《大智论》)
    3《经律异相》卷四十七,第249页上-中;《大正新修大藏经》卷五十三,第244-245页。(出《菩萨璎珞经》第九卷)
    4《大智度论》卷二十五,见《大正新修大藏经》卷二十五,第244页上。
    5《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三,见《大正新修大藏经》卷十二,“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一”,第561页上。
    6鲁迅校录:《古小说钩沉》,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269页。按,本条《太平广记》排印本与《幽明录》辑注本文字校勘与断句均有误。[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以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谈恺刻本为底本点校),中华书局1961年版,卷一百零九,第740页,校记:“原作‘象',据明抄本改”,断句为“堂前有二师子并伏,负一金玉床”;[南朝宋]刘义庆撰,郑晚晴辑注:《幽明录》,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12月版,卷五,“赵泰”条,第180页,从《太平广记》校勘。
    7丁福保编纂:《佛学大辞典》,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普贤”条,释迦如来有二胁士,文殊驾师子侍佛之左方,普贤乘白象侍佛之右方。(第1047页)
    8[唐]尹琳画,见《历代名画记》卷三,《记两京外州寺观画壁》,第68页。
    9《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第十四册,敦煌壁画上。第257窟,北魏《须摩提女缘品》(之六、之七),菩萨的坐骑比较容易辨识的是白象两头(第33-34页):而(之六)黑色异兽三头,尾巴末梢蓬松呈火苗型毛穗状,当为狮子(第33页)。
    10《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三,城南,第161-162页。
    11《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第三册,魏晋南北朝编,西晋,《青磁狮形器》,第14页。
    1[唐]释道世撰:《法苑珠林》(据《影印宋碛砂版大藏经》一百卷本缩叶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卷十一,千佛篇,乳糜部,第94页中。
    2《中国美术全集》第292窟,隋《双狮莲花图案》,第171页。
    3《中国美术全集》第278窟,隋《乘象入洛》,第182页;第397窟,隋《乘象入洛》,第192页。
    4[梁]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梁]僧佑撰:《弘明集》(据《影印宋碛砂大藏经》本缩叶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高僧传》与《弘明集》版本下同。
    5《高僧传》曰:“(宗炳等人)弃业遗荣,依远游止。”(卷六,第214页)
    6《高僧传》卷七,第269页;《弘明集》卷十一,第70页中。
    7按,此处就嵇康作品与自身史料而言。有西方学者曾对嵇康与佛教之关系进行过考察,惜未见原文,不知从何角度立论,见Donald Hoizoman([法国]侯思孟),日译者未详:《嵇康和佛教》,1956,11,《印度佛教学研究》,4-2。
    8据《历代名画记》卷五载,“(元帝)时镇军谢尚于武昌昌乐寺造东塔,戴若思造西塔,并请(王)廙画。”(第110页)
    9王廙出身于琅琊王氏家族,据《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曰:“王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第2103页),“东晋南北朝许多名门望族,如北方的崔氏、寇氏、江南的琅琊王氏、高平郗氏……乃至东晋皇室等等,都信奉天师道。”参看王卡:《汉魏六朝时期的道教》,收入《文史知识》编辑部编:《道教与传统文化》,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74页。
    10据裴松之注引《康别传》,“孙登谓康日:‘君性烈而才俊,其能免乎?”'([晋]陈寿撰:《三国志·魏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06页)又,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自评其性情日:“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嵇康集校注》第123页)。
    1张彦远《论名价品第》曰:“以晋、宋为中古,则明帝、苟勖、卫协、王廙、顾恺之、谢稚、嵇康、戴逵(原注:已上八人晋);陆探微、顾宝光、袁倩、顾景秀之流是也(原注:已上四人宋)。”(《历代名画记》卷二,第30页)
    2《历代名画记》卷四,第83页。
    3《画品丛书》第60页。下品上(凡四人):“毛惠秀、史粲、嵇康、高贵乡公。”
    4[唐]韦续撰:《墨薮》卷一,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一二册,第388页下。
    5[唐]张彦远撰,范祥雍校点:《法书要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版,卷四,第157页。版本下同。
    6窦泉《述书赋》原注。(《法书要录》卷五,第178页)
    7材料中提到了“《七贤书》假云薛道衡作叙,及竹林叙事”,后人认为题为籍的《搏赤猿帖》也是李怀琳伪作。籍《搏赤猿帖》梅本题注:“《七贤帖》。米芾《画史》云‘《七贤帖》并唐胄曹参军李怀琳伪作'。此贴比今刻石字多,乃怀琳所撰语。”(陈伯君校注:《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版,卷上,第197页)
    1唐窦泉《述书赋》原注。(《法书要录》卷六,第200页)
    2《画品丛书》第27-28页。
    3“张旭草书《兰馨帖》”条明人文征明曰:“‘兰虽可焚,香不町夺,今日天气佳,足下更拨正人同行。'《古草书帖》云:“兰虽可焚'廿-字,相传为稽(嵇)叔夜书。'予验笔意,疑为张长史书。山谷云……盖唐文玉好二王书,故屏幛间多晋人帖语,一时化之,或长史书、叔夜帖语,亦未可知,然今不可考矣。嘉靖丙辰三月,长洲文征明题。”([明]郁逢庆撰:《书画题跋记》卷三,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一十六册,第627页下)
    4《法书要录》卷一,第33页。
    5《法书要录》卷五,第173页。
    6[唐]韦续撰:《墨薮》卷一,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一二册,第388页下。
    7按,中上十四人:晋嵇康草。([唐]韦续撰:《墨薮》卷一,《九品书》第二,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一二册,第381页上)
    8张怀瓘《书议》曰:“草书:伯英第一,叔夜第二,子敬第三,处仲第四,世将第五,仲将第六,士季第七,逸少第八。”(《法书要录》卷四,第154页)
    9张怀瑾《书断》曰:“妙品(按,第二品)九十八人,列有嵇康;草书二十二人,嵇康列第三。”(《法书要录》卷八,第252页)
    10按,第三等共四十三人。(《法书要录》卷四,第143页)
    11按,以上均为唐人的评价,嵇康在宋代也被看作书法名家,据[宋]王情《文字志》校记,《墨池编》与原本歧异过多,下卷收录魏、吴、晋、宋、齐、梁书家共八十七人,有嵇康名字。(《法书要录》卷四,第144页)
    1《法书要录》卷八,第274页。另外一段评论,已见前引,云:“嵇叔夜身长七尺六寸……当亦悉心矣。,,(唐张怀瓘《书议》,见《法书要录》卷四,第157页)
    2《法书要录》卷五,第178页。
    3《法书要录》卷五,第189页。
    4《世说新语·文学》篇刘孝标注引《秀别传》曰:“嵇康傲世不羁,安放逸迈俗”。(《世说新语笺疏》文学第四,第17条,第206页)
    5[唐]韦续撰:《墨薮》卷一,《梁武帝书评》第五,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伞书》第八一二册,第388页上。
    6[唐]白居易原本,[宋]孔传续撰:《白孔六帖》,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九十二册,卷六十二,第52页上;[元]陶宗仪编:《说郛》卷一百一十九上《琴价与武库争先》条注引《金徽变化篇》。
    7《世说新语笺疏》容止第十四,第5条,第609页。
    1[元]盛熙明撰:《法书考》卷一,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一十四册,第484页上。
    2 《画品丛书》第27页。
    3 《历代名画记》卷五,第117页。
    4 按,本条小考“戴逵画嵇康开创之功”为李师剑锋所作,谨录于此。顾恺之另有《临深履薄》图,原注:“兢战之形,异佳有裁。自《七贤》以来,并戴手也。”顾恺之《魏晋胜流画赞》称《北风诗》画“亦卫手”,则“卫手”当指卫协手传之画;戴手,当指戴逵手传之画,逵有《七贤论》,善画。《临深履薄》画的当是籍,恺之《魏晋胜流画赞》中有《七贤》图画赞;“《七贤》以来”当指《七贤》画以下的《嵇轻车诗》等画;按,逵有《嵇、十九首诗图》。如此,戴逵曾画过嵇康,且有开创之功,为恺之所法。
    5 “顾恺之”条原注曰:“顾画有……《七贤》……并传于代。”(《历代名画记》卷五,第116页)
    6 “史道硕”条原注曰:“《七贤图》、《琴赋图》、《嵇中散诗图》……并传于代。”(《历代名画记》卷五,第121页)
    7 《历代名画记》卷六,第128页。
    8 唐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史》曰:“《山阳七贤图》(梁太清目中无):右四卷,毛惠远画,隋朝官本。”(《画品丛书》第31页)
    9 《历代名画记》卷七,第144页。
    10 砖画像南京西善桥南朝墓《竹林七贤砖画》(藏南京博物馆)。(华人德主编:《中国历代人物画像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78页)按,砖画中,“七贤”像之外有荣启期像,共八人。
    1《画品丛书》第342页。
    2《图画见闻志》卷二,第31页。
    3[宋]董迪《广川画跋》载《竹林七贤图》跋云:“晋籍、嵇康、刘伶,一世异人,不可羁绊。山涛、王戎从之竹林下,其志趣岂易量邪?籍之笑与其哭,于途何意趣之不同也,览者得之。”(《画品丛书》卷五,第287页)
    4唐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史》曰:“《嵇、像》:右十一卷,戴逵画,隋朝官本。”(《画品丛书》第33页);又见于《历代名画记》卷五,第125页。
    5《俗说》云:“顾虎头为人画扇,作嵇、,都不点眼睛,便送还扇主,曰:‘点眼睛便欲能语!”'(《北堂书钞》卷一百三十四;《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又卷七百零二)([梁]沈约撰:《俗说》,见鲁迅校录:《古小说钩沉》,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46页;[晋]裴启撰,周楞伽辑注:《裴启语林》,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172条,第123页)按,顾恺之另有《嵇兴》(原注:如其人)(《历代名画记》卷五,第117页),“嵇兴”是否指嵇康,未确。
    6《历代名画记》卷六,第132页。
    7宋米芾《画史》曰:“洛阳张状元师得家多名画,其侄孙南都倅兟字茂宗处,见唐画《嵇康〈广陵散〉》。松石远岸奇古,所书故事空民字,世未见同品画,真佳作也。……皆有丁晋公亲题印,余画皆张状元及景俭字印。”(《画品丛书》第215页)
    8《历代名画记》卷五,第117页。
    9《历代名画记》卷五,第117页。
    10[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卷四十八,《伏曼容传》,第663页;《南史》卷七十一,《伏曼容传》,第1731页。按,唐人的嵇康形象塑造大抵仍以“标态”为准,如《章子通神录》曰:“(唐人)房珀少时,曾至洲渚上,团沙捏成睡嵇康,甚有标态,见者多爱之。”([元]陶宗仪编:《说郛》卷一百一十九下,“团沙捏成睡嵇康”条引)
    11按,“悴”与“丑”义同,常联用,如《世说新语·容止》篇曰:“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王隐《晋书》曰:“刘伶字伯伦,畏六尺,貌甚丑悴。”(《太平御览》卷三百八十二引)
    1按,在陶渊明接受史上也出现了陶氏形象日趋“完美化”的倾向,相关论述参看李剑锋著:《元前陶渊明接受史》,齐鲁书社2002年版。
    2 顾恺之曾著《嵇康赞》(《文选·五君咏·嵇中散》李善注,《文选》卷二十一,第303页下;
    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一百三十五,第1399页,题作“嵇康赞序”)。《世说新语笺疏·文学》云:“或问顾长康:‘君《筝赋》何如嵇康《琴赋》?'顾曰:‘不赏者,作后出相遗。深识者,亦以高奇见贵。'”(《世说新语笺疏》文学第四,第98条,第275页:《晋书·顾恺之传》第2404页)
    3《晋书·顾恺之传》第2405页;《历代名画记》卷五,第113页。《世说新语·巧艺》篇曰:“顾长康道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世说新语笺疏》巧艺第二十一,第14条,第722页)
    4 按,书画作品之外,《秀才诗十九首》也有仿作。晋郑曼季《答陆士龙赠诗》(《鸳鸯》六章有序)拟六章“鸳鸯于飞”诗,虽然拟自《诗经》,未提及嵇康四言诗事,但当时嵇康《秀才诗十九首》广为流传;郑曼季序称“慕贤”,其意是否确指嵇康,有待考订。([晋]陆云撰,黄葵点校:《陆云集》,中华书局1988年版,卷三,第57-58页)
    5 戴明扬《嵇康集校注》题为“赠兄秀才公穆入军十九首”,见第2-20页。
    6 据《贞观公私画史》,“《息徒兰圃图》”条原注曰:“右八卷,晋明帝画,隋朝官本。”(《画品丛书》第30页);据《历代名画记》,“晋明帝司马绍”条原注曰:“有《息徒兰圃图》传于代。”(《历代名画记》卷五,第107页)
    7据《贞观公私画史》,“《轻车迅迈图》”条原注曰:“右十一卷,谢稚画,隋朝官本。”(《画品丛书》第31页)
    8《历代名画记》卷五,第121页。
    9《历代名画记》卷五,第125页。按,所谓“嵇、十九首诗”当指嵇康《秀才诗十九首》。
    10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体观念之流变,可参看李士彪著:《魏晋南北朝文体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一章第四节“体裁流变论”。(第73-97页)
    11 如晋挚虞《文章流别论》曰:“然则雅音之韵,四言为正;其余虽备曲折之体,而非音之正也。”(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91页:出《艺文类聚》卷五十六,第1018-1019页。“四言为正”原作“四言为言”,误,据严可均辑《全晋文》改)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日:“若夫四言正体,则雅润为本;五言流调,则清丽居宗;华实异用,惟才所安。”([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卷二,明诗第六,第67页)
    1 “史道硕”条原注。(《历代名画记》卷五,第121页)
    2 按,《历代名画记》将三图连录,当均是嵇康作品。另,三国时期闵鸿作有《琴赋》,见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卷七十四,第704页。
    3 《画品丛书》卷三,第268页。
    4 《画品丛书》第195页。
    5 《法书要录》卷一,第20页;潘运告编著:《汉魏六朝书画论》,湖南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620页。张怀瓘《书断》引王僧虔语云:“谢安殊自矜重,而轻子敬之书。尝为子敬书嵇中散诗。子敬或作佳书与之,意必珍录,安辄题后答之,亦以为恨。”(《法书要录》卷九,第308页)
    6 据《真诰校注·译者序言》,杨羲(330-387),东晋人,曾任司徒琅琊舍人:事迹又见卷二十,翼真检第二,第592页。按,杨羲书法为时人所重。
    7(日本)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朱越利译:《真诰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卷十七,握真辅第一,第536页。按,《真诰》握真辅第六“此卷是三君在世自所记录及书疏往事,非《真诰》之例”。(据《真诰校注》卷十九,翼真检第一,第563页)
    8 《法书要录》卷二,第80页;严可均辑:《全梁文》卷四十六,第458页,题为“陶弘景《与梁武帝启》”。
    9 按,晋戴延之《西征记》曰:“洛阳建春门外迎道北,有白社,董威辇所住也。去门二里,白社有牛马市,即嵇公临刑处也。”(《艺文类聚》卷三十九,第708页)“董威辇”当即此处之“威辇”。按,董京,字威辇, 《晋书·隐逸传》有传,录其遗诗三首,见《晋书》卷九十四,《董京传》,第2426-2427页:另,董威辇又为“仙人者流”,入《神仙传》,见《新译神仙传》第423页。
    1按,材料中“淳熙”、“乾道”均为宋孝宗赵昚的年号;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让位于赵音,是为宋孝宗。那么“太上皇帝”当指宋高宗赵构。
    2[宋]王应麟撰:《玉海》,江苏古籍出版社等1987年版,卷三十四,第647页下。
    3墨迹参看《唐宋齐珍》([唐]怀素《食鱼帖》、[宋]赵构《嵇康养生论》),中国嘉德2000年11月版(按,赵构《嵇康养生论》今藏上海博物馆):《宋赵构正草相间嵇康(养生论)》,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宋]赵构抄:《嵇康(养生论)》,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历代名家墨迹传真·宋赵构书〈养生论〉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
    4[元]赵孟頫书,岫庐收藏,王云五主编:《赵雪松书嵇叔夜〈绝交书〉真迹》,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
    1刘学锴《李商隐诗歌接受史》,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弁言》第2页。
    2有关《嵇康集》的源流考述可以参看罗清玉、王珏:《〈嵇康集〉源流概述》,《文史杂志》2009年第1期。
    1.鲁迅辑录:《嵇康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版;(香港)新艺出版社1967年版;(香港)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74年版。
    2.合肥师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嵇康》,收入《安徽历代文学家小传》,安徽人民出版社1961年3月版。
    3.戴明扬校注:《嵇康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4.吉联抗译注:《嵇康〈声无哀乐论〉译注》,音乐出版社1964年版。
    5.丁冠之著:《嵇康》,收入方立天、于首奎编《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二卷(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部分),齐鲁书社1980年版。
    6.白化文、许德楠译注:《籍·嵇康》,中华书局1983年版。
    7.《嵇康评传》,收入郭维森主编:《中国历代文学家评传》第二卷,山东教
    1 1979年以后大陆期刊论文主要依据《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编:《新时期(1978-2003)中国诗歌研究论文集目》,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嵇康研究论文(1980-2003)》收录在第60-64页。另外据多种目录索引补录。据安徽师大《集目·编辑说明》,“考虑到期刊论文电子网络索引的出现和《诗经》《楚辞》研究论文索引的专书问世,故这部分论文篇目少收或不收,而尽量多收未入网络的期刊(如《文史》《中华文史论丛》等)论文篇目”。
    2主要依据目录索引及查询系统如下:[1]“(台湾)国家图书馆·博、硕士学位论文资讯网”,以“嵇康”为题的学位论文“参考文献”部分。[2]CETD中文电子学位论文服务(台湾华艺)。
    3主要依据国家图书馆馆藏查询系统、(台湾)国家图书馆馆藏查询系统、香港大学图书馆查询系统、港书网图书查询系统、读秀学术搜索图书查询系统、孔子旧书网书目检索系统。按,有些著作为嵇康传记文学,故不采入“索引”,如陈庆元、林女超著:《龙性难驯:嵇康传》,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顾志坤著:《竹林七贤之嵇康传》。 育出版社1985年版。
    8.殷翔、郭全芝注:《嵇康集注》,黄山书社1986年版。
    9.夏明钊译注:《嵇康集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0.徐公持著:《籍与嵇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台湾)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1991年版。(徐公持曾撰写《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嵇康》)
    11.武秀成译注:《嵇康诗文选译》,巴蜀书社1991年版。
    12.武秀成译注:《嵇康诗文》,(台湾)锦绣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
    13.王晓毅著:《嵇康评传:汉魏风骨尽,竹林遗恨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4.张节末著:《嵇康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5.韩格平注译:《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嵇康》,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16.蔡仲德著:《〈乐记〉、〈声无哀乐论〉注译与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蔡仲德:《嵇康〈声无哀乐论〉注译》发表于《美学文献》第一辑)
    17.崔富章注译:《新译嵇中散集》,(台湾)三民书局1998年版。。
    18.陈庆元著:《籍·嵇康》,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9.皮元珍著:《嵇康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0.牛贵琥著:《广陵余响:论嵇康之死与魏晋社会风气之演变及文学之关系》,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21.童强著:《嵇康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2.赵玉霞著:《文化视野下的嵇康、郭璞研究》,延边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3.何启民著:《竹林七贤研究·嵇康研究》,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
    24.杨国娟著:《嵇康研究论文集》,(台湾)光启出版社1982年版。
    25.庄万寿著:《嵇康研究及年谱》,台湾学生书局1990年版。
    26.李富轩著:《竹林七贤·嵇康》,(台湾)志一出版社1996年版。
    27.徐丽真著:《嵇康的音乐美学》,(台湾)华泰出版社1997年版。
    28.张惠慧著:《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研究》,(台湾)文津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初版;1999年增订二版。
    29.谢大宁著:《历史的嵇康与玄学的嵇康:从玄学史看嵇康思想的两个侧面》,
    1按,本书虽出版于台湾,但译注者崔富章乃浙江大学教授,故列入大陆地区。 (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版。
    30.何启民著:《嵇康》,台湾商务印书馆1999年更新版。
    31.曾春海著:《嵇康:竹林玄学的典范》,台湾万卷楼图书公司2000年版。
    32.萧福登著:《嵇康研究》,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
    33.(日本)大上正美著:《籍、嵇康的文学》,(日本)创文社2000年版。
    34.Robert Van Gulik([荷兰]高罗佩译注):《嵇康与其(琴赋)》(Hsi K'ang's poetica,Essay on the Lute),Tokyo(东京):Sophia University(索菲亚大学),1941;重印,Tokyo(东京):Sophia University and Charles Tuttle Co(索菲亚大学和查尔斯、塔特公司联合出版),1969。
    35.(日本)松浦崇撰:《(嵇康集)“文章”索引》,中国书店1981年版。
    1.张玉安:《嵇康乐论研究》,北京大学哲学系2005年博士论文。
    2.沈洋东:《嵇康伦理思想研究》,湖北大学政治系1999年硕士论文。
    3.王玲:《狂与狷的悲剧--嵇康与陶潜心态比较》,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99年硕士论文。
    4.王凌云:《走出竹林--嵇康思想的内在紧张和自我超越》,武汉大学哲学系2000年硕士论文。
    5.辛玉彤:《嵇康美学思想新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历史系2002年硕士论文。
    6.王建:《越名教而任自然--论嵇康哲学思想及其影响》,安徽大学哲学系2002年硕士论文。
    1 本条据《中外学者文选学论著索引(1911-1993)》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华书局1998年版。另有记录方式:(荷兰)高罗佩(R.H.Von Gulik),《琴赋--Hsi K'ang And His Poetical Essay on The Lute)),(日本)上智大学1941年出版。(据邝健行、吴淑钿编选《香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选萃(1950-2000)》,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78页注引)
    2 主要依据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清华同方知网)。
    7.李琼琼:《嵇康思想研究》,湖南大学历史系2003年硕士论文。
    8.张军:《“士”的风范--嵇康悲剧性人生新探》,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2004年硕士论文。
    9.朱伟波:《从嵇康诗歌看哲学对诗的渗透》,山东大学中文系2004年硕士论文。
    10.牛刚:《山阳旧梦,竹柳余音--嵇康研究新探》,上海大学中文系2005年硕士论文。
    11.赵玉霞:《嵇康玄学理想的原型批评》,延边大学中文系2005年硕士论文。
    12.刘媛媛:《艺术:拯救的人生--嵇康艺术精神探析》,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2005年硕士论文。
    13.余雪莲:《玄学对嵇康诗歌创作的影响》,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2005年硕士论文。
    14.吴晶:《论嵇康的儒家思想和现实关怀》,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2006年硕士论文。
    15.吴刚:《嵇康与诗意的栖居》,内蒙古民族大学哲学系2006年硕士论文。
    16.马兰:《略探嵇康与〈声无哀乐论〉》,西北师范大学艺术系2006年硕士论文。
    17.徐浩:《“陶冶万物”、“点铁成金”--嵇康四言诗新论》,宁夏大学中文系2006年硕士论文。
    18.汪泓:《乐本于道--经学玄学化视域中的嵇康音乐美学思想》,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19.江海:《老庄思想对嵇康诗文创作的影响》,南昌大学中文系2007年硕士论文。
    20.李德芬:《嵇康养生思想研究--兼与向秀比较》,安徽大学哲学系2007年硕士论文。
    21.李年:《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哲学思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2007年硕士论文。
    22.孔建华:《浅析竹林玄学思想在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十九首〉中的体现》,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2007年硕士论文。
    23.李法桢:《理想与现实之间究竟有多远--嵇康音乐思想的自相矛盾现象探析》,河南大学艺术系2007年硕士论文。
    24.何志娟:《论法国汉学家侯思孟之嵇康、籍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7年硕士论文。
    25.张秀娟:《嵇康之“公”、“私”观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哲学系2007年硕士论文。
    26.张瑜:《广陵已绝响,犹存高士魂--嵇康〈圣贤高士传〉研究》,山东大学中文系2007年硕士论文。
    27.许孝梅:《生命与自由--论嵇康的养生论美学观》,山东大学中文系2007年硕士论文。
    28.巴晓津:《论魏晋玄学代表人物的儒家素养--以嵇康为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2008年硕士论文。
    1.释吾:《嵇康与陶潜》,《金陵光》第14卷第2期,1925年11月。
    2.晁松亭:《嵇康哲学》,《孤兴》第10期,1926年8月。
    3.容肇祖:《述籍、嵇康的思想》,《(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3卷第29期,1928年5月。
    4.刘汝霖编:《大文学家嵇叔夜》,《益世报·国学周刊》,1929年12月7-15日。(后收入刘汝霖撰:《汉晋学术编年》,中华书局1987年版)
    5.叶渭清:《〈嵇康集〉校记》,《北平图书馆馆刊》第4卷第2、4期,第5卷第2-4期,第9卷第6期,1930年4月-1935年12月。
    6.刘师培:《驳嵇叔夜〈养生论〉》,收入《刘申叔遗书·左庵外集》,影印民国廿五年(1936年)宁武南氏〈南桂馨〉校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据南氏校本影印出版)
    1 主要依据下列目录索引:[1]《文学论文索引》(1906-1939)陈壁如等编,(台湾)学生书局1961年版。
    [2]《中国古籍整理研究论文索引(清末-1983)》东北师大古籍整理研究所辞书编辑室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3]《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索引(1905-1979)》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资料室编,1981年印。
    [4]主要依据下列目录索引:《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索引(1949-1966)》河北北京师大中文系等编,中华书局1979年第2版。
    [5]《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索引(1949-1980)》中山大学中文系资料室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6]《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索引(1966-1979)》社科院文研所资料室编,中华书局1982年版。
    [7]《全国报刊文学论文索引》(1977-1979)中国社科院文研所图书资料室编,中国人民大学书报1982年版。
    [8]《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1833-1949)全国图书联合目录编写组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年第2版。
    [9]《全国高等院校社会科学学报1937-1949年总目录》刘万全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中国古代文学部分,第196-235页)
    [10]《全国高等院校社会科学学报1950-1966年总目录》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编辑部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中国古代文学部分,第348-383页)
    (11)方克立等编:《中国哲学史论文索引》(1900-1949),中华书局1986年版。
    (12)方克立等编:《中国哲学史论文索引》(1950-1966),中华书局1988年版。
    7.戴明扬:《〈广陵散〉考》,《辅仁学志》第5卷第1-2期,1936年12月。(后收入戴明扬校注:《嵇康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444-480页)
    8.董郁青:《嵇中散之〈琴赋〉序》,《天津益世报》1937年1月14-15日。
    9.董郁青:《冷酷的名士--论嵇康的为人及向秀凭吊嵇康之〈思旧赋〉等》,《天津益世报》1937年1月。
    10.鲁迅遗著:《嵇康集序》,《华美》第1卷第1期,1938年4月。
    11.孙道舁:《嵇中散的美学思想--〈声无哀乐论〉之分析》,《文化先锋》第4卷,第18-19期,1945年2月。
    12.宋景昌:《嵇康、籍之比较研究》,《儒效月刊》1947年1月,第2卷第10期。
    13.逯钦立:《跋〈嵇康集〉第一卷诗》,《中央图书馆馆刊》第1卷第3期,1947年9月。(后收入逯钦立《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4.鲁迅遗著:《嵇康集考》,《历史研究》1954年第2期。
    15.吴钊:《对古琴曲〈广陵散〉的一些看法》,《人民音乐》1957年第2期。
    16.张志岳:《中国文学史讲话(三)(籍、嵇康)》,《北方》1957年5月号。
    17.罗国贤:《如何评价嵇康》,《文汇报》1959年3月28日。(收入中国作协上海分会文学研究室编《中国文学史论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
    18.马圣贵、姚国华:《也谈如何评价嵇康》,《文汇报》1959年4月17日。(收入中国作协上海分会文学研究室编《中国文学史论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
    19.霍松林:《也谈嵇康》,《人文杂志》1959年第3期。
    20.高海夫:《关于嵇康的评价》,《人文杂志》1959年第3期。
    21.何世华:《试论嵇康》,《人文杂志》1959年第4期。
    22.张志岳:《略论嵇康及其作品》,《哈尔滨师范学院学报(人文)》1960年第1期。(收入《诗词论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23.周宗汉:《嵇康和〈广陵散〉》,《音乐生活》1960年第2期。
    24.万绳楠:《论嵇康》,《安徽日报》1960年8月4日。
    25.彭铎:《鲁迅对〈嵇康集〉的整理》,《光明日报》1961年10月8日。
    26.蒋立甫:《“不虑不营”是指“自然”吗?--〈论嵇康〉一文质疑》,《安徽日报》1962年8月18日。
    27.鱼:《关于嵇康的哲学思想(学术动态)》,《文汇报》1962年8月23日。
    28.朱光潜:《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诗刊》1962年第4期。
    29.汤一介:《嵇康与籍的哲学思想》,《新建设》1962年9月号。
    30.郭维森:《嵇康思想及其诗文的特色》,《南京大学学报》1963年第2期。
    31.郭永铸:《刚肠疾恶话嵇康》,《安徽文学》1963第11期。
    32.联抗:《音乐家嵇康》,《人民音乐》1963年12月号。
    33.乔象钟:《宣扬封建士大夫思想的小说--〈广陵散〉》,《文学评论》1965年第1期。
    34.燕今:《关于嵇康的“疏慵”及其影响》,《光明日报》1965年10月24日。
    35.万绳楠:《嵇康新论》,《江淮论坛》1979年第1期。
    1.简晓花:《籍、嵇康思想研究》,东北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2000年博士论文。
    2.李建兴:《嵇康与郭象“名教与自然”思想之比较研究》,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2006年博士论文。
    3.萧登福:《嵇康研究》,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63年硕士论文。
    4.范瑞珠:《魏晋论辩散文之研究--以嵇康为中心的试探》,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82年硕士论文。
    5.吴芳玉:《嵇康思想论》,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1987年硕士论文。
    6.郑明慧:《嵇康与汉斯里克音乐美学思想研究》,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1988年硕士论文。
    7.徐丽真:《嵇康〈声无哀乐论〉之音乐美学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1991年硕士论文。
    8.黄贞菱:《嵇康思想研究》,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国文教学硕士班1991年硕士
    1主要依据下列目录索引:[1]《中外六朝文学研究文献目录》(1900-1983)洪顺隆主编,(台湾)文津出版米1987年版。(汉学研究中心1992年增订版)
    [2]《中外六朝文学研究文献目录》(1992.7-1997.6)上·中·下,洪顺隆主编,《汉学研究通讯》17-4(1998.11)·18-1(1999.2)·18-2(1999.5)。
    [3]《中外学者文选学论著索引(1911-1993)》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华书局1998年版。
    [4](台湾)国家图书馆馆藏查询系统;(台湾)国家图书馆·博、硕士学位论文资讯网查询系统;香港大学图书馆馆藏查询系统:港书网图书查询系统;CETD中文电子学位论文服务(台湾华艺)。 论文。
    9.杨旋:《嵇康之养生观与乐论研究》,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系1991年硕士论文。
    10.游彩凤:《籍、嵇康音乐理论中的儒、道思想研究》,东海大学哲学研究所1993年硕士论文。
    11.任效诚:《嵇康与籍:其人品、思想与文学之比较》,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95年硕士论文。
    12.罗岚君:《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研究》,淡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95年硕士论文。
    13.金仁寿:《嵇康养生思想之研究》,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1996年硕士论文。
    14.黄韵涵:《嵇康〈声无哀乐论〉与籍〈乐论〉比较研究》,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1996年硕士论文。
    15.陈庆元:《籍、嵇康处世态度研究》,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系1997年硕士论文。
    16.崔世仑:《嵇康“论文”及其玄学方法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1998年硕士论文。
    17.陈严坤:《籍与嵇康比较研究》,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99年硕士论文。
    18.陈昭铭:《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思想研究》,国立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2000年硕士论文。
    19.何淑雅:《嵇康之音乐思维及其艺术精神--魏晋玄学的一个侧面:美感世界与道的追寻》,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中国语文学系2000年硕士论文。
    20.何美谕:《嵇康之艺术生命探析》,国立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2002年硕士论文。
    21.王玉娟:《嵇康及其〈养生论〉研究》,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文学组2002年硕士论文。
    22.萧凯文:《嵇康〈声无哀乐论〉研究:以“乐教”为核心考察》,淡江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班2003年硕士论文。
    23.陈弘学:《嵇康玄学思想研究》,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2004年硕士论文。
    24.张泽文:《嵇康神仙思想之研究》,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2004年硕士论 文。
    25.刘立宁:《嵇康:一个冲突生命的开展》,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国文教学硕士班2006年硕士论文。
    26.苏秋旭:《嵇康生命观之研究》,国立嘉义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在职专班2006年硕士论文。
    27.林坛鸿:《嵇康养生思想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在职专班2006年硕士论文。
    28.吴明芳:《籍、嵇康音乐美学思想及其比较研究》,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国文学系2006年硕士论文。
    29.张珍祯:《嵇康〈声无哀乐论〉之玄学思维--论题架构的思想格局对魏晋思潮之响应》,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硕士在职专班2007年硕士论文。
    30.唐维珍:《嵇康及其作品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硕士班义理组2007年硕士论文。
    1.区惠莲:《儒家道家人格美之鉴赏:以嵇康为例》,(香港)新亚研究所文学组1993年硕士论文。
    2.陈胜长:《鲁迅〈嵇康集〉校本指瑕》,(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80年。
    3.邓城锋:《嵇康的音乐思想》,《(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文杂刊》1984年。
    4.李锐清:《嵇康〈琴赋〉小论》,(香港)《新亚学术季刊》1994年第13期,第65-71页。(收入邝健行、吴淑钿编选《香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选萃(1950-2000)》,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78-486页)
    1 主要依据邝健行、吴淑钿编:《香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目录》(1950-200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 主要依据下列目录索引:[1]周迅编:《论古代中国:1965-1980年日文文献目录》,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
    [2]洪顺隆主编:《中外六朝文学研究文献目录》(1900-1983),(台湾)文津出版社1987年版。(后出增订版,汉学研究中心1992年版)
    [3]洪顺隆主编:《中外六朝文学研究文献目录》(1992.7-1997.6)上·中·下,《汉学研究通讯》17-4(1998.11)·18-1(1999.2)·18-2(1999.5)。
    [4]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选学论著索引(1911-1993)》,中华书局1998年版。
    [5](韩国)郑焕钟:《嵇康研究》,
    1.清水洁:《老庄的思想家的著作与生涯--关于嵇康》,1954,10,《怀德》,25。
    2.高田淳:《嵇康的“离”的立场》,1956,11,《大仓山学院纪要》,2。
    3.西顺藏:《嵇康〈声无哀乐论〉日语翻译和日文注解》,1956,11,《大仓山学院纪要》,2。
    4.高田淳:《嵇康的神仙世界》,1955,11,《东大中文学会会报》,2。
    5.林田慎之助:《嵇康评传》,1958,11,《中国文芸座谈会笔录》。
    6.福永光司:《嵇康的自我问题--嵇康的生活思想》,《东方学报》第32辑,1962年3月。(后收入《福永光司论文集》)
    7.铃木修次:《从曹植、嵇康、籍到陆机--矛盾感情的文学处理的三种类型》,《中国文学报》第十八期,1963-4。
    8.船津富彦:《在嵇康文学里神仙的投影》,《东方宗教》31,第44-67页,1968-5。
    9.加贺荣治:《关于嵇康的“论”的考察》《语学文学》9,第1-9页,1974-4。
    10.郑正浩:《关于嵇康的音乐思想里面的“和”的思想》,《日本中国学会会报》第28集,1976。
    11.平木康丰:《嵇康与向秀的养生之争》,《中国哲学史的前瞻与摸索》,木村英一博士颂寿纪念事业会,创文社1976年版。
    12.后藤秋正:《慷慨的轨迹--从嵇康、籍到陶渊明》,《加贺博士退官记念中国文史哲学论集》第245-268页,1979-3。
    13.松浦崇:《关于嵇康的〈琴赋〉》,《福冈大学人文论丛》13-2,1981年。
    14.堀池信夫:《嵇康与兼好--中国与日本的隐逸》,(日本)筑波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科研究纪要《哲学·思想论集》,第10号(1984),13-37页。
    15.大上正美:《嵇康论--〈绝交书〉二首中所表现的相》,《中国文化(大塚 汉文学会)》47,1989年。
    16.滝本裕造著/孙凡译/杜尔云校:《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及其“养生论”山东大学中文系1998年博士论文,《主要参考文献及嵇康研究论著索引》(第207-213页)[6]日本学术会议编:《文学·哲学·史学·文献目录》(中国哲学·思想篇),(日本)株式会社1960年版。[7]日本中国学会编:《日本中国学会会报》(第21-54集),斯文会馆1969-2002年版。 的关系》,《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17.大上正美:《嵇康〈卜疑〉试论》,《日本中国学会会报》第47集,1995。
    18.上田武:《魏晋隐逸思潮和陶渊明--从嵇康到陶渊明》,《首届中日陶渊明学术研讨会文集》,《九江师专学报》1998年增刊S1。
    19.马场英雄:《嵇康〈管蔡论〉考》,《日本中国学会会报》第54集,2002。
    20.马场英雄:《嵇康的命运问题》,《汉文学会会报》第33辑。
    21.峰吉正则:《嵇康诗里面的神仙》,《汉文学学会会报》第36辑。
    22.柳濑喜代志:《嵇康的琴曲传习说小考》,《中国文学研究》第32期。
    23.西顺藏:《嵇康“论”的思想》,《东洋学》第10期。
    24.兴膳宏:《嵇康诗小论》,《中国文学报》第15辑。
    25.兴膳宏:《嵇康的飞翔》,《中国文学报》第16辑。(后收入兴膳宏著:《汉魏六朝文学论稿》,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1-25页)
    26.甲奜胜二:《嵇康诗小考》,《中国文学论集》第4号。
    27.伊藤正文:《关于鲁迅的〈嵇康集〉校定》,《未名》第4号,中文出版社版。
    28.松本幸男:《嵇康〈释私论〉译注》,立命馆大学·中国艺文研究会《学林》第4号。
    1.殷茂一:《嵇康研究》,韩国全北大学院中语中文学科1993年博士论文。
    2.郑焕钟:《嵇康研究》,山东大学中文系1998年博士论文。
    3.李永求:《嵇康研究》,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83年硕士论文。
    4.范善均:《嵇叔夜〈琴赋〉小考》,《中国人文科学》第4辑,1985年。
    5.李永求:《嵇叔夜〈琴赋〉小考》,《论文集(韩国外大)》第18辑,1985年。
    6.边成圭:《嵇康的神仙追求》,《中国文学》第21辑,1993年。
    7.边成圭:《嵇康的现实认识与山阳隐居》,《中国文学》第23辑,1996年。
    8.朴络圭:《嵇康的艺术思想考察》,《东亚大学校东亚论丛》第23辑,人文科
    1主要依据下列目录索引:[1]洪顺隆主编:《中外六朝文学研究文献目录》(1900-1983),(台湾)文津出版社1987年版。(汉学研究中心1992年增订版)
    [2]洪顺隆主编:《中外六朝文学研究文献目录》(1992.7-1997.6)上·中·下,《汉学研究通讯》17-4(1998.11)·18-1(1999.2)·18-2(1999.5)。
    [3]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选学论著索引(1911-1993)》,中华书局1998年版。
    [4](韩国)郑焕钟:《嵇康研究》,山东大学中文系1998年博士论文,第207-213页所附《主要参考文献及嵇康研究论著索引》。 学篇。
    1.嵇康《琴赋》(Hsi K'ang'poetical Essay on the Lute),Robert Van Gulik(([荷兰]高罗佩),T'ien-hsia Monthly(《天下月刊》),11.4(1941):374-84。
    2.《嵇康和佛教》,Donald Holzoman([法国]侯思孟),日译者未详,1956,11,《印度佛教学研究》,4-2。
    3.《养生论》(Nourrir la vie/Yang cheng louen),la Vie et al pensee de Hsi K'ang (《嵇康生活与思想》),Donald Holzoman([法国]侯思孟),Leiden(雷顿):E.J.Brill(布雷尔出版社),1957,第83-91页。
    4.《与山巨源绝交书》(Letter to Shan T'ao),James Roberr Hightower([美国]海陶玮译),Cyril Birch和Donald Keene合编,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 (《中国文学选集》),New York(纽约):Grove Press(格鲁出版社),1965,第162-166页。
    5.嵇康《赠秀才入军十八首》(An Interpertation of Hsi K'ang;s Eighteen Poems Presented to Hsi Hsi on His Entry into the Army),Peter Rushton([美国]彼得·瓦西顿),Journ of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美国东方社会研究期刊》),99.2(1979):175-90。
    6.《侃与嵇康论“宅”与“吉凶”》(The Essays of Juan k'ang on Residence and Good Fortune),Robert G.Henricks([美国]韩禄伯),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中国哲学期刊》)9(1982)pp.329-347。
    7.嵇康《养生论》(An Essay on Nourishing life),Robert G.Henricks([美国]韩禄伯),Philosphy and Agumentation in Third-Century),China:The Essays of Hsi K'ang(《第三世纪的哲学与论辩:嵇康论说考》),Princeton(普林斯顿):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83,第21-30页。
    1 主要依据下列目录索引:[1]洪顺隆主编:《中外六朝文学研究文献目录》(1900-1983),(台湾)文津出版社1987年版。(汉学研究中心1992年增订版)
    [2]洪顺隆主编:《中外六朝文学研究文献目录》(1992.7-1997.6)上·中·下,《汉学研究通讯》17-4(1998.11)·18-1(1999.2)·18-2(1999.5)。
    [3]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选学论著索引(1911-1993)》,中华书局1998年版。
    1.[晋]陈寿撰:《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版。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3.[南朝宋]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4.[南朝梁]萧子显撰:《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5.[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6.[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7.[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8.[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9.[唐]魏征等撰:《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10.[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11.[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12.[清]汤球辑,杨朝明校补:《九家旧晋书辑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3.朱祖延纂:《北魏佚书考》,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4.戴明扬校注:《嵇康集校注》,中华书局1962年版。
    15.陈伯君校注:《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版。
    16.韩格平注译《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17.[西晋]潘岳撰,王增文校注:《潘黄门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8.金涛声校点:《陆机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19.黄葵点校:《陆云集》,中华书局1988年版。
    20.聂恩彦校注:《郭弘农集校注》,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1.赵天瑞编著:《刘琨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22.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23.顾绍柏校注:《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4.[南朝宋]鲍照著,钱仲联增补集说校:《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25.[南朝齐]谢朓著,曹融南校注:《谢宣城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版。
    26.[南朝梁]江淹撰,[明]胡之骥注:《江文通集汇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
    27.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28.俞绍初校注:《昭明太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29.刘国珺注:《阴铿集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30.[南朝梁]何逊撰,李伯齐校注:《何逊集校注》,齐鲁书社1989年版。
    31.[南朝梁]刘峻著,罗国威校注:《刘孝标集校注》,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
    32.林家骊校注:《吴均集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33.[南朝陈]徐陵著,许逸民校笺:《徐陵集校笺》,中华书局2008年版。
    34.[北周]庾信撰,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35.[北齐]刘昼撰,杨明照校注:《刘子校注》,巴蜀书社1988年版。
    36.祝尚书著:《卢思道集校注》,巴蜀书社2001年版。
    37.[唐]王绩著,韩理洲会校:《王无功文集五卷本会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8.[晋]葛洪撰,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注释》,中华书局1985版。
    39.[晋]葛洪撰,杨明照校笺:《抱朴子外篇校笺》,中华书局1991(上册)-1997年(下册)版。
    40.[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中华书局1993年版。
    41.(日本)吉川忠夫、麦谷邦夫著,朱越利译:《真诰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2.周启成注译:《新译神仙传》,(台湾)三民书局2004年版。
    43.王叔岷撰:《列仙传校笺》,中华书局2007年版。
    44.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
    45.[北魏]郦道元注,[民国]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46.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47.[南朝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80年版。
    48.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49.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50.[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51.[南朝陈]徐陵编,[清]吴兆谊注,程琰删补,穆克宏点校:《玉台新咏笺注》, 中华书局1985年版。
    52.[宋]郭茂倩撰:《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53.[明]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54.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
    55.[清]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主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6.[魏]曹丕等撰,郑学弢校注:《列异传等五种》,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
    57.[晋]干宝撰,李剑国辑校:《搜神记》,中华书局2007年版。
    58.[晋]陶渊明撰,李剑国辑校:《搜神后记》,中华书局2007年版。
    59.[晋]裴启撰,周楞伽辑注:《裴启语林》,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
    60.[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
    61.[晋]葛洪撰:《西京杂记》,中华书局1987年版。
    62.范宁点校:《异苑》,中华书局1996年版。
    63.程毅中、程有庆点校:《谈薮》,中华书局1996年版。
    64.[南朝宋]刘义庆撰,郑晚晴辑注:《幽明录》,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
    65.[南朝梁]殷芸编纂,周楞伽辑注:《殷芸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66.李剑国辑释:《唐前志怪小说辑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67.鲁迅校录:《古小说钩沉》,齐鲁书社1997年版。
    68.[唐]张彦远撰,秦仲文、黄苗子点校:《历代名画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69.[宋]郭若虚撰:《图画见闻志》,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70.于安澜编:《画史丛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71.于安澜编:《画品丛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
    72.[唐]张彦远撰,范祥雍点校:《法书要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版。
    73.[南齐]谢赫等撰:《古画品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74.潘运告编著:《汉魏六朝书画论》,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
    75.任常侠主编:《中国美术全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2006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