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创新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国家、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和保持区域竞争优势地位的关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然而目前我国不少地方的技术创新能力还不强,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相对较低。长远来看,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应该是我国不同区域经济进步的基本选择,也是增强区域乃至于国家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本文以我国不同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方法上坚持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力图使研究规范、科学,结论真实、可信。本文在研究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以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创新经济学、系统科学、人力资本理论和统计学等学科或分支的有关理论、方法为分析工具、手段,对区域技术创新系统构成要素、联系机制、技术创新过程以及能力形成机理进行科学认识;构建指标体系,搜集数据,对我国不同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差异情况及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科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指导性的对策建议。本文共分8章,第一章是“导论”,第二章是“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综述”,第三章是“区域技术创新:过程和能力”,第四章是“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第五章是“人力资本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第六章是“经济发展阶段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第七章是“制度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差异”,最后一章是“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
     1.我国不同省、市、自治区的技术创新能力有很大差异,有突出的层次性,可以分为三大类:北京、江苏、上海和广东为第一类;浙江、山东、天津和辽宁为第二类;其它的为第三类。从能力因素的视角看,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差异影响最大的是技术创新扩散吸收能力,其次是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再次是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差异。造成我国不同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地人力资本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环境的差异。
     2.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有较大差异。人力资本比较丰裕的是北京、广东、江苏、山东和上海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人力资本比较贫乏的是甘肃、宁夏、青海、海南和西藏等西部欠发达地区。不同区域人力资本存量的差异是造成其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的重要原因。在技术创新支撑能力、投入能力、产出能力、扩散吸收能力和产业化能力等方面,人力资本比较丰裕的区域北京、广东、江苏、山东和上海普遍较强,而人力资本存量较低的甘肃、宁夏、青海、海南和西藏等省区普遍较低。作为人力资本存量不足的西部地区来说,今后应继续大力发展正规的学校教育,强化大专以上人才培养,切实提高西部人力资源结构,建立起吸聚人才的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并鼓励跨国公司到西部投资、对当地雇员进行培训。
     3.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呈较高程度的正向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阶段的差异是引致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出现差异的重要原因。经济发展程度高的东部省、市、区,如上海、广东、北京、山东、江苏和浙江等,在技术创新的支撑能力、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吸收扩散能力和产业化能力等方面也较强,而经济较为落后的属于西部省区的甘肃、云南、广西、西藏、贵州和海南等地方,则在构成技术创新能力的各方面均比较弱。作为技术创新能力普遍较弱的西部省区来说,要切实、稳健地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一定要依托于现实的发展基础,因地制宜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发展战略、路径和模式。
     4.我国不同区域制度完善程度与其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分布存在一致性,制度相对完善的地区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制度相对缺陷一些的地区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制度完善程度对技术创新形成一定的支撑,制度完善程度差距是技术创新能力差距的重要原因。制度完善程度对不同区域技术产业化能力的影响尤其明显。为了真正完善我国不同区域的技术创新体系及其能力,务必要抓好根本性的市场制度与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形成良好的基于创新求生存、求发展的市场竞争环境。与此同时,要积极探索激励创新的财政资助、税收优惠、风险投资以及政府采购制度。此外,还要主动探索有利于创新的思想文化制度建设。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从系统观念出发,对推动区域技术创新的机制进行了剖析,指出了三个基本的机制,即动力机制、扩散机制和共生机制。并对三种机制的影响因素、功能、联系做了分析。二是基于对克莱因(S.Klein)、罗森堡(N.Rosenberg)的“链环一回路模型”以及Peter L.Josty的创新过程模型的研究,对技术创新过程的多因性和多维性以及不同路径做了重新认识,独创性地提出了区域技术创新过程模型。把我们对区域技术创新过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三是提出影响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的最重要的机制包括交互学习、知识生产、临近和社会根植。并剖析了影响能力形成机制运转的关键支持条件,即制度、人力资本、经济科技发展状况。四是从区域技术创新过程视角出发创新性地分析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层次结构,即支撑能力、投入能力、产出能力、扩散吸收能力、技术产业化能力。并科学、合理地选取了有关代理指标,运用标准化、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集中度、差异程度等指标评价方法以及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定量测度,对我国不同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不同的聚类。五是对造成我国不同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的因素进行了分解,创新性地提出造成我国不同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状况和制度环境的差异。六是利用对比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散点图观察等方法,就各地人力资本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环境差异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具体影响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有独到性、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Innovation has become a key indicator of national and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a critical component for national and regional economies to maintain their sustained development and dominances. Enhancing it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construct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 is China’s long term important target and strategy for modernization. However, many areas in China are weak at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innovation contributes little to economic growth. In the long run, persistently enhancing innovation capability should be the first choice of various regional economic progresses and even the prime solutions of regions and countries to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ness.
     This thesis takes the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differences and their effects as its research objects. It takes the normative and empirical analysis research as its methodology which combines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pursues formal, scientific, reasonably conclusive and creditable research. The thesis comprehensively uses knowledge and methodologies of various disciplines, takes subjects or branches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nnovative economics, system science, human capital theory and statistics as its analytical instrument and measures, then scientifically analyzes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gaps, and the reasons of these gaps of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and gives pertinent and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The paper includes eight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chapter is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y. The third chapter is Regional Technology Innovation-Procedure and Capability. The fourth chapter i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y Gaps among Chinese Regions.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Correlation of Human Capital and Region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The sixth chapter is The Correl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s and Region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The Seventh chapter is The Correlation of System and Region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nd the last chapter is Conclusions and Expectations.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The different provinces, cities and autonomies have great gaps in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The gaps stratify to be three levels. First level: Beijing, Jiangsu, Shanghai and Guangdong; the second level: Zhejiang, Shandong, Tianjin and Liaoning; other regions are in the third level. In terms of capability factors, the most effective factor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is the absorbing capability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expansion; the next is the output capability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the last is the input capability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e root causes of the gaps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re gaps of human capital conditions,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nd system environments.
     2. The human capital levels in different regions have large gaps. The regions with ample human capital are Beijing, Guangdong, Jiangsu Shandong and Shanghai. The regions with less ample human capital regions are Gansu, Ningxia, Qinghai, Hainan, Tibet and other developing regions. The gap of human capital stock is the important reason for region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In areas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supporting, input, output, expans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capabilities, the regions like Beijing, Guangdong, Jiangsu, Shandong and Shanghai with ample human capital have advantages but the regions like Gansu, Ningxia, Qinghai, Hainan, Tibet and other regions are relatively fall behind. For western regions with insufficient human capital, they should strive to develop formal education, enhance the cultivation of higher educates, ensure the improvement of human resource structure, build systems attracting assets, construct good innovation environment and encourage multinational company to invest and train their employees in western regions.
     3.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y are highly correla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nd stage are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gaps of region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The highly developed eastern provinces, cities and regions like Shanghai, Guangdong, Beijing, Shandong, Jiangsu and Zhejiang are also competitive in technology innovation supporting, input, output, absorbing expans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capabilities, while the developing western provinces including Gansu, Yunnan, Guangxi, Xizang, Guizhou and Hainan, etc. are relatively weak at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in every aspects. As for the western provinces with poor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they should practically, stably and steadily improve their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nd take effectiv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rategy, solution and modes according to their existing development fundamentals and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4. The system completeness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y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have some consistency. The regions with relatively completed system have stro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nd the regions with uncompleted system are weak at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The completeness of system contributes supports to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nd the gaps of system completeness are critical reasons for the gaps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especially for the different regional technology industrialization capabilities. To truly complete China’s region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s and their capabilities, it requires the completeness of the rudimentary market system, intellectual property system, and an innovation-based competitive market. At the same time, it calls for active financial encouragement, tax preference, adventure investment and government procurement to support innovation. Besides, it needs to positively investigate the innovation-benefited system of ethics and culture.
     The creative point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below:
     First, with the concept of system, the research analyzes the mechanism of boost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comes up with three basic mechanisms: dynamic mechanism, expansion mechanism and interdependent mechanism and then analyzes the effect factors, functions and connections of these three mechanisms.
     The second creative point is that basing on the research on S.Klein and N. Rosenberg’s Chain-Linked Model and Peter L. Josty’s innovation process model, the thesis recognizes the multifactor and multidimension and various routes of innovation process, creatively brings forward the Region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cess Model, promoting our cognitions of region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cess to a new level.
     The third creative point is bringing forward the most mechanisms including interactive learning, knowledge production, proximity and social embeddedness. Moreover, it analyzed the key supporting conditions for pushing the mechanism operation, i.e. system, human capital and economic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ituation.
     The fourth is that the thesis, from the angle of region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cess, creatively analyzes the structural levels of region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i.e. supporting, input, output, expansion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ization capabilities and scientifically and rationally picks relevant proxy indicators to make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with indicator assessment methods and cluster analysis methods like standardization, coefficient variation, Gini index, concentration ratio, etc., assorting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of regions in China.
     The fifth is that the thesis dissociates the factors deciding the different region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nd creatively concluded that the root causes of the gaps of region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in China are the gap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human capital situation and system circumstances.
     The sixth is to use comparative analysis, Mann-Whitney U Test, scatterplots and other methods to do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specific influence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human capital condition and system environment to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nd proposed original and pointed suggestions.
引文
[1] S. Chung.Building a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through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J].Technovation.2002,(22):485–491.
    [2]金高云.提升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设想[J].工业技术经济,2009,(2).
    [3] Yuan-ChiehChang,Ming-HueiChen.Comparing approaches to systems of innovation:the knowledge perspective [J].Technology in Society.2004,(26):17–37.
    [4] [美]约瑟夫·熊彼特著,何畏等译.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5]石定寰.国家创新系统:现状与未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6]刘立.创新系统研究述评[J].中国科技论坛,2001,(5).
    [7]张风,何传启.国家创新系统: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动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 G?多西,C·弗里曼,R·纳尔逊,G·西尔弗伯格,L·苏蒂著;钟学义等译.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9] Naubahar,Sharif.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concept[J].Research Policy.2006,(35):745–766.
    [10] Philip Cooke .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 Competitive regulation in the new Europe[J].Geoforum.1992,23(3):365-382.
    [11]顾新.区域创新系统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12]柳卸林等.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13]胡明铭.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与建设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9).
    [14] [美]安纳利·萨克森宁著,曹蓬等译.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15] [美]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6]谭清美.区域创新系统的机构与功能研究[J].科级进步与对策,2002,(8):52~54.
    [17] Manuel Laranja.Innovation systems as regional policy frameworks:the case of Lisbon and Tagus Valley [J].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2004,31(5):313-327.
    [18]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9]王缉慈.区域发展的新概念——区域创新环境.载陈栋生.跨世纪的中国区域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20] Martina Fromhold-Eisebith . Innovative milieu and social capital—complementary of redundant concepts of collaboration—based regional development? [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04,12(6):747-765.
    [21] Asheim,Bjorn T and Isaksen,Arne.Location,agglomeration and innovation:towards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Norway? [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1997,5(3):299—330.
    [22]柳卸林.区域创新体系成立的条件和建设的关键因素[J].中国科技论坛,2003,(1).
    [23]仝允桓.试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J].科技成果纵横,2004,(5).
    [24]林迎星.中国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2,(5).
    [25]陈德宁,沈玉芳.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4,(4).
    [26]戚汝庆.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述评[J].理论建设,2008,(1).
    [27]黄志亮.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述评[J].当代经济研究,2008,(8).
    [28]李耀平,杨春玲,孙锐.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9).
    [29]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30]张培富,李艳红.技术创新过程的自组织进化[J].科学管理研究,2000,(6).
    [31] Bo Carlsson,Staffan Jacobsson,Magnus Holmén,Annika Rickne.Innovation systems: analy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J].Research Policy.2002,(31):233–245.
    [32]盖文启,王缉慈.论区域的技术创新型模式及其创新网络——以北京中关村地区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1999,(5).
    [33]周亚庆,张方华.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2).
    [34]陈光,王永杰.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研究论纲——兼论中国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J].中国软科学,1999,(2).
    [35]温新民.互动、学习与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运作管理[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11).
    [36] Furmana,Michael E·Porter,Scott Stern.The determinants of 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 [J].Research Policy.2002,(31):899–933.
    [37] Michael Fritsch ,Grit Franke . Innovation, regional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R&D cooperation [J].Research Policy.2004,(33):245–255.
    [38] Mikel Buesa,Joost Heijs,Mo′nica Mart?′nez Pellitero,Thomas Baumert.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and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function : the Spanish case [J].Technovation.2006,(26):463–472.
    [39]万勇.区域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
    [40]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3) [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41]殷尹,梁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短期评估[J].中国软科学,2001,(1).
    [42]吴显英.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因子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3,(2).
    [43]邵云飞,唐小我,陈光.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聚类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3,(5).
    [44]唐福国,陈光.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地区差异分析:框架、指标与评价[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1,(5).
    [45]石忆邵,汪伟.上海市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探讨[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
    [46]邵云飞,谭劲松.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机理探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6,(4).
    [47]欧晓万.异质型人力资本、市场需求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跨省的面板数据(PanelData)实证检验[J].上海经济研究,2007,(4).
    [48]闫金秋,董瑾.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我国3种专利申请量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1).
    [49]李晓钟,张小蒂.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及地区差异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9).
    [50]张家峰,赵顺龙.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江浙沪两省一市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09, (7).
    [51]杨俊,李晓羽,杨尘.技术模仿、人力资本积累与自主创新——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7,(5).
    [52]程雁,李平.创新基础设施对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7,(9).
    [53]虞晓芬,李正卫,池仁勇,施鸣炜.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现状与原因[J].科学学研究,2005,(2).
    [54]罗亚非,李敦响.我国中部6省和京、沪、粤区域技术创新绩效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
    [55]朱雪伟,方存好,孟硕.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政策选择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5).
    [56]钟敏.泛珠三角区域自主创新与技术转移分析[J].经济纵横,2009,(8).
    [57]刘小斌,韩玉启.区域技术创新扩散研究——南京地区的实证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9,(5).
    [58]柳卸林.21世纪的中国技术创新系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9] OECD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The Measure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Activities [R].Paris:Frascati Manual 1980,1981.
    [60]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61]李兆友.从发明和创新的区别看技术创新史的研究[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4).
    [62] Jochen Markard,Bernhard Truffer.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s and the multi-level perspective: Towards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J].Research Policy.2008,(37):596–615.
    [63]温新民,刘则渊.基于技术群、产业群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6).
    [64]陈光.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研究论纲—兼论中国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9,(01).
    [65]周亚庆,张方华.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2).
    [66]陈辉,徐根兴.中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途径与选择[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67]纪玉山,曹志强等.现代技术创新经济学[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1.
    [68] D. Doloreux.What we should know about 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J].Technology in Society.2002,(24):243–263.
    [69] European Commission.Green Paper [R].Luxembourg,1995.
    [70]苏金明,马小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通用模式研究[J].企业活力,2007,(7).
    [71]刘汶荣.技术创新机制的系统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09.
    [72]项保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1994,(1).
    [73]薛允达.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探析[J].企业活力,2007,(7).
    [74]闫俊强.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模型构建[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7,(3).
    [75]刘荣增.共生理论及其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的运用[J].工业技术经济,2006,(3).
    [76]郝斌,任浩.企业间关系结构及其共生演化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11).
    [77]张伟峰,万威武.复杂性技术创新与企业创新网络的共生演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5).
    [78]张志明,曹钰.集群企业共生创新的路径选择[J].经济纵横,2009,(6).
    [79] [加] Peter L.Josty,施培公编译.技术创新过程的一个尝试性模型[J].科学管理研究,1992,(3).
    [80]黄鲁成.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探讨[J].科研管理,2000,(2).
    [81]薛风平.关于区域创新能力研究述评[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6).
    [82]杨晓龙,宋丽莉.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述评[J].商业时代,2008,(21).
    [83]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84] Morgan K.The learning regions: institutions, innovation and regional renewal.Regional Studies [J].1997,31(5):491–503.
    [85] Capello R.Spatial transfer of knowledge in high technology milieux: learning versus collective learning processes[J].Regional Studies.1999,30(4):353–65.
    [86] Rothwell R.Successful industrial innovation: critical factors for the 1990s[J].R&D Management.1992,22:221–239.
    [87] Albaladejo M,Romijn H.Determinants of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in small UK firms: an empirical analysis .Eindhoven:Eindhoven Centre for Innovation Studies.Working Paper 00.13, 2000.
    [88] Lundvall BA,Johnson B.The learning economy[J].Journal of Industry Studies.1994,1(2):23–42.
    [89]张钢,徐乾.知识积聚与区域创新能力:一个社会认知的视角[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6).
    [90]李正风,曾国屏.中国创新系统研究——技术、制度与知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91]柳卸林,胡志坚.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与成因[J].科学学研究,2002,(5).
    [92] [美]加里·贝克尔著,郭虹等译.人力资本理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93]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94]张一力.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创新模式——基于温州、西安、深圳的实证比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3).
    [95]中国创新报告课题组.国家整体创新系统问题研究[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
    [96] [美]雅各布·明塞尔著,孙凤林译.人力资本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97]王金营.对人力资本定义及涵义的再思考[J].南方人口,2001,(1).
    [98]张一力.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温州与苏州比较实证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99]李福柱.人力资本结构刍议[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
    [100]李忠民.人力资本—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101] [美]斯蒂芬·P·罗宾斯,库尔特著;孙健敏等译.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02] [美]彼得·杜拉克著,彭志华译.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103]朱勇,徐广军.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选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104] Romer P.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Oct,1990.
    [105] Aghion , P.& Howitt , P . 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oy[J].Econometrics.Mar.,1992.
    [106] Grossman,G.& Helpman,E.Quality Ladders in the Theory of Growth[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Jan.,1991.
    [107]孔宪香.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人力资本激励制度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108]林筠,何婕等.企业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基于不同情景的影响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2).
    [109]黄茂兴.论技术选择与经济增长[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论文,2007.
    [110]吴显英.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因子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3,(2):236.
    [111] [美]熊彼特著,绛枫译.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12]盛锁,杨建君,刘刃.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4).
    [113]孙大卫等.环京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114]新华社,2009年7月27日报道
    [115]莫琦,徐涵蕾.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发展模式的选择[J].学术研究,2007年1月:75.
    [116]涂成林.国外区域创新体系不同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科技管理研究,2005,(11).
    [117]周伟强,丁峥嵘.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第五[J].今日科技,2006,(4).
    [118]蒋东仁.我国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方向、路径和战略重[J].管理现代化,2005,(4).
    [119]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120]韩继坤.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科技园区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121]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22] [德]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23]袁庆明.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124]王伟光.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和创新效率差异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论文,2002.
    [125]冯之浚.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与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126]吕晓刚.制度创新、路径依赖与区域经济增长[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127]邓宇鹏.论区域制度创新[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3).
    [128]李立生.论制度安排与技术创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8).
    [129] [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陈郁、罗华平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130]杨先明等.中国西部外资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31]杜伟,康自平.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培育探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132]马静玉.对在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关系上几个问题的再明晰[J].技术经济,1996,(12).
    [133]刘黎清.市场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J] .科学管理研究,2001,(3).
    
    ① S. Chung. Building a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through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Technovation 22 (2002) 485–491.
    ②金高云:《提升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设想》,《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第2期。
    ①Yuan-Chieh Chang, Ming-Huei Chen. Comparing approaches to systems of innovation: the knowledge perspective. Technology in Society 26 (2004) 17–37.
    ①[美]约瑟夫·熊彼特,著,何畏等译:《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90页。
    ②见前书,第74页。
    ③石定寰:《国家创新系统:现状与未来》,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①见前书,第5-6页。
    ②见前书,第6页。
    ③刘立:《创新系统研究述评》,《中国科技论坛》,2001年第5期。
    ①张风、何传启:《国家创新系统: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动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②见前书,第4页。
    ③G?多西,C·弗里曼,R·纳尔逊,G·西尔弗伯格,L·苏蒂等著;钟学义等译:《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77页。
    ④Naubahar Sharif.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concept .Research Policy 35 (2006) 745–766.
    ①Philip Cooke.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Competitive regulation in the new Europe. Geoforum Volume 23, Issue 3, 1992, Pages 365-382.
    ②转引自顾新:《区域创新系统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页。
    ③柳卸林等:《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①转引自胡明铭:《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与建设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9期。
    ②[美]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前言第4页。
    ①李耀平、杨春玲、孙锐:《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探析》,《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9期。
    ①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27页。
    ②张培富、李艳红:《技术创新过程的自组织进化》,《科学管理研究》,2000年第6期。
    ③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27页。
    ④Bo Carlsson , Staffan Jacobsson , Magnus Holmén, Annika Rickne . Innovation systems: analy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Research Policy 31 (2002) 233–245.
    ⑤盖文启、王缉慈:《论区域的技术创新型模式及其创新网络——以北京中关村地区为例》,《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①周亚庆、张方华:《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第2期。
    ②陈光、王永杰:《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研究论纲——兼论中国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中国软科学》,1999年第2期。
    ③温新民:《互动、学习与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运作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第11期。
    ①Furmana, Michael E. Porter, Scott Stern, The determinants of 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 Research Policy 31 (2002) 899–933.
    ②Michael Fritsch, Grit Franke. Innovation, regional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R&D cooperation. Research Policy 33 (2004) 245–255.
    ③Mikel Buesa, Joost Heijs, Mo′nica Mart?′nez Pellitero, Thomas Baumert. 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and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function: the Spanish case.Technovation 26 (2006) 463–472.
    ④转引自万勇:《区域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研究》,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38页。
    
    ①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3)》,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②邵云飞、谭劲松:《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机理探析》,《管理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
    ①欧晓万:《异质型人力资本、市场需求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跨省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实证检验》,《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第4期。
    ②闫金秋、董瑾:《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我国3种专利申请量的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第11期。
    ③李晓钟、张小蒂:《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及地区差异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9期。
    ④张家峰、赵顺龙:《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江浙沪两省一市为例》,《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第7期。
    ①虞晓芬、李正卫、池仁勇、施鸣炜:《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现状与原因》,《科学学研究》,2005年第2期。
    ②罗亚非、李敦响:《我国中部6省和京、沪、粤区域技术创新绩效比较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第1期。
    ③朱雪伟、方存好、孟硕:《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政策选择的研究》,《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5期。
    ④钟敏:《“泛珠三角”区域自主创新与技术转移分析》,《经济纵横》,2009年第8期。
    ⑤刘小斌、韩玉启:《区域技术创新扩散研究——南京地区的实证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①[美]约瑟夫·熊彼特,著,何畏等译:《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74页。
    ②柳卸林:《21世纪的中国技术创新系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①石忆邵、汪伟:《上海市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探讨》,《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②OECD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1981. The Measure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Activities. Frascati Manual 1980, Paris.
    ③石定寰:《国家创新系统:现状与未来》,经济管理出版社,199年版,第4-5页。
    ①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7页。
    ①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②转引自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③[美]约瑟夫·熊彼特著,何畏等译:《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98-99页。
    ④转引自李兆友:《从发明和创新的区别看技术创新史的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第4期。
    ①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②http://b2b.netsun.com/detail--5075487.html.
    ③Jochen Markard,Bernhard Truffe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s and the multi-level perspective:Towards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Research Policy 37 (2008) 596–615.
    ④陈广:《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研究论纲—兼论中国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9年第1期。
    ⑤温新民、刘则渊:《基于技术群、产业群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6期。
    ①陈广:《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研究论纲—兼论中国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9年第1期。
    ②周亚庆、张方华:《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第2期。
    ③陈辉、徐根兴:《中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途径与选择》,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①纪玉山、曹志强等著:《现代技术创新经济学》,长春出版社,2001年版,第149页。
    ②顾新:《区域创新系统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页。
    ③D. Doloreux. What we should know about 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 Society 24 (2002) 243–263.
    ①苏金明、马小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通用模式研究》,《企业活力》,2007年第7期。
    ②转引自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30页。
    ③转引自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34页。
    ④转引自张培富、李艳红:《技术创新过程的自组织进化》,《科学管理研究》,2000年第6期。
    ⑤转引自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27页。
    ①刘汶荣:《技术创新机制的系统分析》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29-30页。
    ①周素萍:《基于技术创新网络的技术创新扩散吸收模型研究》,《软科学》,2009年第10期。
    
    ①潘金刚:《企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内部影响因素分析》,《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4期。
    ②许慧敏、王琳琳:《技术创新扩散系统的动力机制研究》,《科学学研究》,2006年8月增刊。
    ③赵黎明、冷晓明:《城市创新系统》,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
    ①刘荣增:《共生理论及其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的运用》,《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第3期。
    ①刘汶荣:《技术创新机制的系统分析》,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36页。
    ②郝斌、任浩:《企业间关系结构及其共生演化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年第11期。
    ③张伟峰、万威武:《复杂性技术创新与企业创新网络的共生演化》,《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④张志明、曹钰:《集群企业共生创新的路径选择》,《经济从横》,2009年第6期。
    
    ①刘汶荣:《技术创新机制的系统分析》,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147页。
    ②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26页。
    ①[加] Peter L.Josty,施培公编译:《技术创新过程的一个尝试性模型》,《科学管理研究》,1992年第3期。
    ①顾新:《区域创新系统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页。
    
    ①邵云飞、谭劲松:《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机理探析》,《管理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
    ②黄鲁成:《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探讨》,《科研管理》,2000年第2期。
    ③转引自顾新:《区域创新系统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第188页。
    ①金高云:《提升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构想》,《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第2期。
    ②转引自薛风平:《关于区域创新能力研究述评》,《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6期。
    ③唐福国、陈光:《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地区差异分析:框架、指标与评价》,《研究与发展管理》,2001年第5期。
    ④杨晓龙、宋丽莉:《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述评》《商业时代》2008年第21期。
    ⑤《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商务印书馆,2002年5月修订第3版,第921页。
    ①邵云飞、谭劲松:《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机理探析》,《管理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
    ②Morgan K. The learning regions: institutions, innovation and regional renewal. Regional Studies 1997;31(5):491–503.
    ①Capello R. Spatial transfer of knowledge in high technology milieux: learning versus collective learning processes. Regional Studies 1999;30(4):353–65.
    ②Rothwell R. Successful industrial innovation: critical factors for the 1990s. R&D Management 1992;22:221–39.
    ③Albaladejo M, Romijn H. Determinants of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in small UK firms: an empirical analysis. Eindhoven: Eindhoven Centre for Innovation Studies, Working Paper 00.13, 2000.
    ④D. Doloreux. What we should know about 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 Society 24 (2002) 243–263.
    ⑤温新民所说的区域技术创新中的互动学习,是指创新活动者为了找到创新路径、解决创新问题而进行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活动,是围绕技术创新的成功实现而进行的创新者之间互相启发、协调的活动。这和笔者所讲的交互学习同意。见《互动、学习与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运作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第11期。
    ⑥温新民:《互动、学习与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运作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第11期。
    
    ①Lundvall BA, Johnson B. The learning economy. Journal of Industry Studies 1994;1(2):23–42.
    ②顾新:《区域创新系统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9页。
    ①张钢、徐乾:《知识积聚与区域创新能力:一个社会认知的视角》,《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年第6期。
    ② D. Doloreux. What we should know about 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 Society 24 (2002) 243–263.
    
    ①李正风、曾国屏:《中国创新系统研究—技术、制度与知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8页。
    ②见前书,第102页。
    ③柳卸林、胡志坚:《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与成因》,《科学学研究》,2002年第5期。
    ①加里·贝克尔著,郭虹等译:《人力资本理论》,中信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②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7页。
    ③张一力:《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创新模式——基于温州、西安、深圳的实证比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3期。
    ①中国创新报告课题组:《国家整体创新系统问题研究》,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69页。
    
    ①[美]加里·贝克尔著,郭虹等译:《人力资本理论》,中信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②见前书第1页。
    ①[美]雅各布·明塞尔著;孙凤林译:《人力资本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②王金营:《对人力资本定义及涵义的再思考》,《南方人口》,2001年第1期。
    ③张一力:《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温州与苏州比较实证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④李福柱:《人力资本结构刍议》,《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⑤李忠民《人力资本—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①张一力:《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温州与苏州比较实证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①[美]斯蒂芬·P·罗宾斯,库尔特著,孙健敏等译:《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②[美]彼得·杜拉克著,彭志华译:《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③见前书第31页。
    ④张一力:《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温州与苏州比较实证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①朱勇、徐广军:《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选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②张一力:《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温州与苏州比较实证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③见前书第18页。
    
    ①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77页。
    ②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80页。
    ①见前书第428页。
    ②Romer,P.,“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Oct., 1990.
    ③Aghion,P.& Howitt,P.,“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oy”,Econometrics,Mar., 1992.
    ④Grossman,G.& Helpman,E.,“Quality Ladders in the Theory of Growth”,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Jan., 1991.
    ①[美]雅各布·明塞尔(Jacob Mincer)著,张凤林译:《人力资本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427页。
    ②孔宪香:《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人力资本激励制度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第54页。
    ③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75页。
    ①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②林筠、何婕等:《企业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基于不同情景的影响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22期。
    ①关于以下五条建议,参见杨先明、张建民等:《中国西部外资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9-141页。
    ①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30页。
    
    ①黄茂兴:《论技术选择与经济增长》(D),福建师范大学论文,2007,第108页。
    ②黄茂兴:《论技术选择与经济增长》(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09页。
    
    ①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数据整理。
    ②吴显英:《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因子分析》,《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①[美]熊彼特著,绛枫译:《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03页。
    ②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54、57页。
    ①盛锁、杨建君、刘刃:《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综述》,《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第4期。
    
    ①孙大卫等:《环京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②见前书第5页。
    
    ①新华社,2009年7月27日报道。
    ②孙大卫等:《环京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①莫琦、徐涵蕾:《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发展模式的选择》,《学术研究》,2007年第1期。
    ①涂成林:《国外区域创新体系不同模式的比较与借鉴》,《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第11期。
    ①周伟强、丁峥嵘:《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第五》,《今日科技》,2006年第4期。
    ①蒋东仁:《我国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方向、路径和战略重点》,《管理现代化》2005年第4期。
    ①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页。
    ②韩继坤:《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科技园区发展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139-140页。
    ③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④[德]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19页。
    ①袁庆明:《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②转引自王伟光《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和创新效率差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论文,2002年,第81页。
    ③[德]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43页。
    ①韩继坤:《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科技园区发展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141页。
    ①[德]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65页。
    ②李正风、曾国屏:《中国创新系统研究——技术、制度与知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59页。
    ①李正风、曾国屏:《中国创新系统研究——技术、制度与知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60页。
    ①李立生:《论制度安排与技术创新》,《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年第8期。
    ②[德]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42-147页。
    
    ①袁庆明:《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第178页。
    ②见前书第181页。
    
    ①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152页。
    ②袁庆明:《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第70-74页。
    ①见前书第75页。
    ②[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陈郁、罗华平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85页。
    
    ①袁庆明:《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第85页。
    ②袁庆明:《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第91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