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末民事诉权制度的变革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清末修律十年(1902—1911)是近代中国法制变革中历时最短的一个时期,但却是研究近代中国法制变革最佳的切入点。因为清末修律既为民国期间的法制变革提供了较为合适的修律版本,也是传统司法走向近代化的艰难起步,为今后的司法改革积累了经验。民事诉讼法的修订与宪法、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和法院编制法的修订同为清末修律的主要环节,具有重大的理论研究价值。本文是从诉权的角度来分析清末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和实际运作。
     除导论和结论外,论文主体部分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是研究清代的民事诉权制度。通过对清代律例、司法档案、判牍等史料的考察,本文将清代民事诉权制度的基本特点归纳为:(1)民事司法配置。清代将细故案件划分为钱案(田宅和钱债类纠纷)和刑案(婚姻家庭和治安类纠纷),并通过州县自理程序来解决,但存在民刑诉讼难分的情形。在民事审判机构方面,由州县衙门全权负责民事案件的审结,但上级衙门对此负有监管的职责。为防止民间词讼的泛滥和干扰审判,清代律例严格禁止讼师的活动,但事实上讼师是禁而未止的。(2)民事诉权的构成。清代当事人的民事诉权包括起诉权、公正审判权和上控权等三方面,对州县衙门的审判权构成了一定的制约机制。(3)民事呈词的受理要件。清代民事呈词的受理要件包括依法确定管辖衙门、符合形式要件、符合当事人要件、符合事实要件(陈述属实)和缴纳讼费。(4)民事诉权的实现机制。在民事案件的受理上,清代州县官通常呈现抑诉的司法偏好,但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依例由州县官承担案件的证明责任,采用纠问式堂审机制来厘清案件的事实,并以准法酌情的方式来妥善地平息民事纠纷。
     第二章是研究《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与民事诉权制度的变革。在张之洞等督抚的建议下,清廷于1902年初两次下谕修律。最初修律的主要程序是改良刑狱和狱讼。1906年四月修订法律馆在刑讯存废之争后进呈《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尝试引进先进的英美法系为代表的近代西法民事诉权制度。但通过与传统民事诉权制度关系的分析,本文认为囿于司法体制和律例修订(即从律例中析出民事条款)尚未展开,该草案移植西法民事诉权制度的范围存在相当的局限,除民刑诉讼分开制、律师制、陪审制(前三者系民事司法配置)、法定讼费制、人权保护制、民事受案的形式审查制、重大民事案件的交叉询问制等少部分西法民事诉权制度,总体是维持传统的民事诉权保护模式。同时该草案移植的主要西法民事诉权制度缺乏匹配的制度配套,总体是难以独立有效运作的。因此该草案对传统民事诉权制度触动不大,且存在严重立法缺陷。由于存在诸多不合民情和修律时局的因素,1908年十月该草案最终退出法部的覆议程序,其立法地位由法部奏准的《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所替代。
     第三章是研究《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搁置后对民事诉权制度变革的继续探索。由于清廷在1906年宣示预备立宪,司法独立运动和民事诉讼律的修订开始提速。1907年十月法部奏准颁行《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其特点是折中新旧,在基本采用日本裁判制度之时,如确立审判独立制、审检分立制、四级三审制,同时对其他传统的民事诉权制度进行一定的变革,如建立上诉制度、法定讼费制度和审判公开制等。1908年清廷宣布以九年为期实行宪政。1910年2月宪政编查馆奏准颁布《法院编制法》,之后各省开始按照立宪清单编制和筹办省城商埠各级审检厅。由于预定颁布的《诉讼暂行章程》迟迟未见出台,各省审检厅向法部的请示大都是继续等待,无奈之下各省不得不开始对《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制定变通措施,并制定民事审判的施行细则。从清末新式审检厅的民事审判运作来看,除民事司法配置有所变化外,总体情形与传统的纠问式民事诉权保护模式并无实质的区别。
     第四章是研究《民事诉讼律(草案)》与民事诉权制度的变革。由于1910年清廷将预备立宪期缩改为六年,1911年1月修订法律馆将《民事诉讼律(草案)》匆匆上报清廷。该草案总体是以1890年日本民事诉讼法为蓝本起草,但在具体制度设计上采大陆法系多数例和最新学说对日本民事诉讼法进行了一定的修正。该草案确定的大陆法系辩论式民事诉权制度体现在以下方面:(1)在民事诉权的构成方面,该草案采处分权主义(即当事人享有的起诉权)和辩论主义(即当事人享有的公正审判权),当事人的上诉权则由控告权、上告权和抗告权三部分组成。(2)在民事诉权的保护要件上,由管辖审判衙门的确定、当事人适格、诉讼对象的特定化、诉讼费用的承担(包括诉讼费用的救助和担保)四项要件组成。(3)在民事诉权的实现机制上,该草案按民事案件的性质和起诉标的额分别设置地方审判厅第一审普通程序、初级审判厅简易诉讼程序和人事诉讼实行特别诉讼程序三种诉讼程序。其中地方审判厅第一审普通程序实行民事案件的形式审查制,并由当事人按辩论方式负担案件的证明责任,审判衙门则必须依照“法则”来判案。由于清宣统帝在当年底宣布退位,该草案并未完成立法审议程序即告流产。
     通过对清末民事诉权制度变革的考察,论文得出结论:与近代西方重视民事诉权的保护理念相比,清代虽没有诉权保护的概念,但从法律功能的角度看,清代官方对当事人的民事诉权亦有一定的保护机制。在经历了尝试效仿英美法系的失败、折中新旧的历程后,清末民事诉讼律的修订最终走向以移植大陆法系日本民事诉讼法为模本的法制近代化之路,尽管其中不乏坎坷和曲折。在司法实证方面,清末各级新式审检厅对民事案件的实际处理虽有一定的改进,但与传统纠问式民事诉权保护机制并无实质的变化。民国成立后,清末民事诉权制度变革的立法和司法成果全面为北京政府所承继。
     论文的论证方法包括历史考据、比较民事诉讼法和司法实证等方法。如对清代民事诉权制度的诠释,论文主要依据清代司法判牍和档案来进行梳理,并与西方近代的民事诉权制度作必要的比较。又如《民事诉讼律(草案)》与民事诉权制度变革的关系,论文采用历史考据的方法来阐述其法律文本的法系渊源,并与传统民事诉权制度进行比对。再如对清末审检厅之实际审判运作,论文主要是以司法案例(包括批词和判词)为据来展开分析。
The ten years of the legal revisio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1902—1911) is the shortest period during the history of legal reform in modern China, however, it is the best breakthrough in the research of modern Chinese legal reform. The legal revisio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not only provides actionable versions for the legal reform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but also initiates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justice to the modern justice, which accumulates experience for the later judicial reform. The revision of civil procedure law, as well as the revision of constitution, criminal law, civil law, criminal procedure law and organic law of court, is one of the main links in the legal revisio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value. The dissertation tries to analyze the revision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of civil procedure law in late Qing Dynasty from the viewpoint of protecting the right of action. Besides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Conclusion, the body of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four chapters:
     Chapter 1 is on the research of the systems of civil right of action in Qing Dynasty.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history materials, such as the laws and decrees in Qing Dynasty, judicial archives, trial books at that time and so on, the dissertation thinks that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s of civil right of action in Qing Dynasty are the followings:(1) In terms of the judicial arrangement, Qing Dynasty's minute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the monetary cases (disputes of lands and debts) and the criminal cases (disputes of marriage, family and public safety), and the minute cases were solved through the self-managing procedure by county governments. The self-managing procedure in Qing Dynasty was difficult to judge whether it should be regarded as civil procedure or criminal procedure. In terms of the civil trial organs, county governments were entitled the plenary power to settle civil cases, but the higher authorities had the supervising and managing responsibility upon them.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flood of folk law actions and the disturbance to the trial, the laws and decrees in Qing Dynasty strictly prohibited the action of shysters, though factually shysters still existed. (2) In terms of constitution of the civil right of action, litigants legally had the right of action, the right of fair justice and the right of appeal, which caused certain restriction on the trial of county governments. (3) The main factors whether the civil petitions would be adopted are listed as follows:the jurisdictional government, the proper litigants, the verity of factual statement and the payment of legal cost. (4) In terms of the realization mechanism of civil right of action, county magistrates were usually reluctant to accept sues positively, but after the cases entered the judicial process, county magistrates undertook the responsibility of proof legally, and applied the inquisitive system to examine the verity of facts and solved the civil disputes taking both laws and human feelings into consideration.
     Chapter 2 is on the research of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ystems of civil right of ac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1902 Qing Government twice declared to practice legal revision under the suggestion of Zhang Zhidong and other governors, and the main revision procedures were to improve the criminal punishment and the prison condition. In April 1906, after the quarrelling on whether the inquisition by torture should be abolished, the Bureau of Legal Revision submitted with an attempt to introduce oceanic advanced modern legal systems of civil right of action. Bu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with the traditional systems of civil right of action, this dissertation regards that since the judicial systems and the legal revision (drawing out civil provisions from the Qing Laws) had not yet launched, there existed certain limitations in the scope of transplanting western systems of civil right of action. Although the Draft introduced the system of separation of civil and criminal procedure, the system of lawyer, the system of jury,the system of legal cost, the system of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the system of formal examination of civil cases, and the system of cross inquiry in the trail of significant civil cases, the overall of the Draft maintained the traditional judicial system and the protection mode of the civil right of action, moreover there lacked the necessary systems to match the transplanted western systems of civil right of action. So generally speaking, those implanted systems are hard to operate independently and effectively and the Draft hardly affects the traditional systems of civil right of action. Since there are a great number of factors which are not actionable for the current public sentiment and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in October 1908, the Draft was finally abandoned by the Law Department during the procedure of consideration, its legislation status was replaced by< Temporary Trial Chapter for Courts of Different Levels>.
     Chapter 3 is on the research of continuous exploration to the revolution of the systems of the civil right of action after was shelved. Since Qing Government declared to prepare constitutionalism in 1906, the movement of judicial independence and the revision of civil procedure law began to accelerate. In October 1907 the Law Department got the approval of Qing Government and promulgated< Temporary Trial Chapter for Courts of Different Levels>, which wa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old and the new systems. Though the Japanese judicial systems were adopted overall, such as the system of trial independence, the system of separation of courts and prosecution departments, the three-trial system of four levels, there was also certain transformations of the system of traditional civil right of action in the Chapter, such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appeal system, the operation of legal cost and the public trial system and so on. In 1908 Qing Government announced the oper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alism nine years later. In February 1910, the Constitutional Compiling Department promulgated, afterwards all provinces started to prepare to establish courts and prosecution departments of different levels from provincial capitals to commercial ports with regard to the detailed list of Constitutionalism. Since the which was planned to be promulgated soon failed to appear as expected, when the courts and prosecution departments of different provinces asked for instructions from the Law Department, they were usually told to wait. Without any other better way, most provinces began to make amendments to< Temporary Trial Chapter for Courts of Different Levels> and formulated execution rules of the civil trial. Judging from the operation of civil trial in courts and prosecution departments of different levels in Late Qing Dynasty, except some changes in the judicial arrangements, there is no substantial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inquisitive protection mechanism of civil right of action.
     Chapter 4 is on the research of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ystems of civil right of action. Since Qing Government shortend the preparation time for constitutionalism from nine years to six in 1910, the Legal Revision Department hurriedly submitted< Civil Procedure Act (Draft)> to Qing Government. This draft took the 1890 Japanese Civil Procedure Act as the blueprint, and some systems applied by most continental law countries and the newest theories adopted in the design of concrete regulations were used to make up the shortcoming of the original Japanese blueprint. In term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civil right of action, this Draft adopted the principle of the disposition (litigants had the right of ac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pleading (litigants had the right of fair trial), and the appeal right of litigants consisted of the right of appeal for the second trial and for third trial (including verdicts and decisions). The protection factors of civil right of action included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jurisdiction, the qualification of litigants, the specialization of the object of litigation and the undertaking of the payment of legal cost(salvation and guarantee of legal cost were included). As for the realization mechanism of civil right of action, there were three kinds of legal procedures:the first ordinary trial procedure at the local court, the simple procedure at the primary court and the special procedure for marriage and family cases due to the nature of the civil cases and the object number of the litigation. In the first ordinary procedure at the local court, the system of formal examination for civil cases was applied, and litigants undertook the responsibility of proof of the cases due to the mode of pleading, and courts would judge the cases due to "regulations". However Emperor Xuantong announced the abdication at the end of 1911, this Draft failed to enter the substantive legislation consideration procedure and came to abortion.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ystems of civil right of action in Late Qing Dynasty, the dissertation draws the conclusion:Compared with the ideal of valuing the protection of civil right of action in the west countries, though there lacks the concept of protection of civil right of action in Qing Dynasty, seen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legal function, Qing Government also carried out certain protection mechanism of litigant's right of action. When the attempt to imitate the oceanic legal system failed, and after a course of combining the old and the new, finally the revision of civil procedure law in Qing Dynasty moved towards the legal modernization road of mimicking the Japanese Civil procedure law which took the continental law system as the model, though the way was rough and winding. In terms of the judicial operation, the actual disposal model which the new courts and prosecution departments of different levels in Late Qing Dynasty took achieved certain improvement, however there were no substantive change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rotection mechanism of the civil right of action.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legislative and judicial achievement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ystems of civil right of action in Late Qing Dynasty were inherited by Beijing Government all-round.
     The argumentations of the dissertation include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the comparison of civil procedure law and the judicial operation. For example, when expounding the systems of civil right of action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dissertation mainly bases on the judicial archives, trial books at that time and makes necessary comparison with the western modern systems of civil right of action. As for the relation betwee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ystems of civil right of action, the dissertation elaborates the origin of legal text through historical research, and compares it with the traditional systems of civil right of action. As for the operation of civil trial in courts and prosecution departments of different levels in Late Qing Dynasty, the dissertation broadens and deepens the argumentation on the basis of judicial cases (including verdicts and decisions).
引文
1赵蕾:《中国民事诉讼法的历史谱系的开端—从中日比较的视角考量清末民事诉讼改制》,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民事诉讼法专业硕士论文,第43页。
    2张熙照:《传统审判制度近代化研究》,吉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7年博士论文,第198页。
    3王浩:《清末诉讼模式的演进》,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法律史专业博士论文,第1页。
    4蔡永明:《清末司法改革的社会考察—以大众传媒为视角》,厦门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7年博士论文,第119页-第120页。
    5孙邦清:《诉权保障与民事诉讼管辖制度关系论》,《政法论丛》,2006年第4期。
    6李龙:《民事诉权论纲》,《现代法学》,2003年第2期。
    7[日]松冈义正讲授:《民事诉讼法》,汪有龄口译、熊元襄编辑,北京:安徽法学社,1911年版。
    8沈家本、俞廉三:《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等奏为民事诉讼律草案编纂告竣折》,陈刚主编:《中国民事诉讼法制百年进程》(清末时期第二卷),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5—第6页。
    9[清]王又槐:《办案要略》,张廷骧辑:《入幕须知五种》),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10《德宗景皇帝实录》,卷543。
    《德宗景皇帝实录》,卷549。
    12《清史稿.刑法志三》。
    13《大清律例》第332条(越诉)附例17。
    14徐忠明:《清初绅士眼中的上海地方司法活动—以姚廷遴《历年记》为中心的考察》,《现代法学》,2007年第3期。
    15田涛等编:《黄岩诉讼档案及调查报告》(上),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33页—第343页。
    16邓建鹏:《论清代州县讼案的裁判—以“黄岩诉讼档案”为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编:《第二界全国法律文化博士论坛论文集》(北京2008年11月),第127页。
    17《大清律例》第386条(不应为)。
    18《大清律例》第396条(故禁故勘平人)附例04。
    19《大清律例》第396条(故禁故勘平人)。
    20昆冈等撰:《钦定大清会典》,卷52,台湾中文书局影印。
    21高浣月:《清代刑名幕友研究.内容提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2清高宗敕撰:《清朝通典》,卷34,台北:新兴书局影印。
    23王立民主编:《中国法制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46页
    24《大清律例》第334条(告状不受理)附例02。
    25《大清律例》第334条(告状不受理)附例04。
    26《清史稿.刑法志三》。
    27樊增祥:《批城固县易令词讼册》,樊增祥:《樊山政书》,那思陆、孙家红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65页。
    28樊增祥:《批石泉县词讼册》,樊增祥:《樊山政书》,那思陆、孙家红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42页。
    29樊增祥:《批三原县六项月报清册》,樊增祥:《樊山政书》,那思陆、孙家红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页。
    30《大清律例》第340条(教唆词讼)。
    31[英]S.斯普林克尔:《清代法制导论—从社会学角度加以分析》,张守东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5页。
    32[美]德克.布迪、克拉伦斯.莫里斯:《中华帝国的法律》,朱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28页。
    33[清]吴经:《纸上经纶.词讼条约》,郭成伟、田涛编:《明清公牍秘本五种》,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9页-第220页。
    34[清]张五纬:《嘉庆八年岳州府回任》,张五纬:《风行录》卷二(严禁讼棍教唆),杨一凡、徐立志主编:《历代判例判读》第八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9页。
    35沈玮玮:《健讼与惧讼:清代诉讼风气的悖论图景—以州县自理案件参与者为中心考察》,华中大法律网(Http: //law. hust.edu.cn),2008年2月29日更新。
    36[日]夫马进:《明清时代的讼师与诉讼制度》,滋贺秀三等:《明清时期的民事诉讼与民间契约》,王亚新等译,北京:法律出饭社,1998年版,第401页。
    37[日]夫马进:《明清时代的讼师与诉讼制度》,滋贺秀三等:《明清时期的民事诉讼与民间契约》,王亚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11页-第412页。
    38[日]夫马进:《明清时代的讼师与诉讼制度》,滋贺秀三等:《明清时期的民事诉讼与民间契约》,王亚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12页。
    39吴吉远:《清代地方政府的司法职能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3页。
    40苍梧初级检察厅:《又批潘丽生等辩诉林衍生等呈诉埋灭数部吞噬股本一案》,汪庆祺编:《各省审判厅判牍》,李启成点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8页-第49页。
    41[清]汪辉祖:《续佐治药言》(“摘唤须详慎”条),汪辉祖:《汪龙庄先生遗书》,同治刊本。
    42《大清律例》第336条(诬告)附例15。
    43安庆地方审判厅:《批职员江明坤辩诉状》,汪庆祺编:《各省审判厅判牍》,李启成点佼,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44《大清律例》第312条(威力制缚人)。
    45[美]黄宗智:《清代的社会、法律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97页。
    46《大清律例》第334条(告状不受理)01款。
    47徐忠明:《明清诉讼:官方的态度与民间的策略》,《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10期。
    48[清]汪辉祖:《续佐治药言》(“核词须认本意”条),汪辉祖:《汪龙庄先生遗书》,同治刊本。
    49[清]吴经:《纸上经纶.禁健讼》,郭成伟、田涛编:《明清公牍秘本五种》,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1页。
    50《大清律例》第406条(依告状鞫狱)。
    51《乾隆五十年十一月十三日晏国琮等供词》,四川省档案馆编:《清代巴县档案汇编(乾隆卷)》,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第165页—第166页。
    52[日]滋贺秀三:《中国法文化的考察—以诉讼的形态为素材》,滋贺秀三等:《明清时期的民事诉讼与民间契约》,王亚新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53《乾隆三十六年陈在朝控甄化鲲开路践冢案》,四川省档案馆编:《巴县档案汇编(乾隆卷)》,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第292页—第293页。
    54[日]滋贺秀三:《中国法文化的考察—以诉讼的形态为素材》,滋贺秀三等:《明清时期的民事诉讼与民间契约》,王亚新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55尧嘉宁:《官府中的纷争解决—以淡新档案观察相当于今日新竹市之区域之案件》,台湾大学2005年法律史专业硕士论文,附录第十二「诬告」之案件整理,第ⅩLⅨ页。
    56《大清律例》第335条(听讼回避)。
    57《大清律例》第396条(故禁故勘平人)附例01。
    58《大清律例》第396条(故禁故勘平人)附例03。
    59樊增祥:《批咸宁县民于万善呈词》,樊增祥:《樊山政书》,那思陆、孙家红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56页。
    60[清]文孚等修:《钦定六部处分则例》,卷47,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61《大清律例》第394条(盗贼捕限)附例01。
    62《大清律例》第334条(告状不受理)附例05。
    63《大清律例》第31条(犯罪事发在逃)附例05。
    64《乾隆五十三年赵永贵欺幼越占柴山案》,四川档案馆编:《清代巴县档案汇编》,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年出版,第20页。
    65《大清律例》第336条(诬告)附例05。
    66《大清律例》第31条(犯罪事发在逃)。
    67《大清律例》第332条(越诉)01款。
    68《大清律例》第332条(越诉)附例10。
    69《大清律例》第332条(越诉)附例14。
    70《大清律例》第334条(告状不受理)03款。
    77《大清律例》第332条(越诉)附例11。
    78《大清律例》第332条(越诉)附例13。
    79《大清律例》第149条(违禁取利)附例02。
    80《大清律例》第341条(军民约会词讼)。
    81《大清律例》第341条(军民约会词讼)附例01。
    82《大清律例》第341条(军民约会词讼)附例04。
    83《大清律例》第341条(军民约会词讼)附例05。
    84《大清律例》第411条(有司決囚等第)附例49。
    85《大清律例》第4条(应议者犯罪)附例04。
    86《大清律例》第405条(鞫狱停囚徒对)02款。
    87《大清律例》第340条(教唆词讼)附例12。
    88[日]夫马进:《明清时代的讼师与诉讼制度》,滋贺秀三等:《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和民事契约》,王亚新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399页。
    89《大清律例》第333条(投匿名文书告人罪)。
    90[美]德克.布迪、克拉伦斯.莫里斯:《中华帝国的法律》,朱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16页。
    91《大清律例》第332条(越诉)附例07。
    92《大清律例》第336条(诬告)附例10。
    93尧嘉宁:《官府中的纷争解决—以淡新档案观察相当于今日新竹市之区域之案件》,台湾大学2005年法律史专业硕士论文,附录四:「不肖」之案件整理。
    94《大清律例》第339条(见禁囚不得告举他事)附例01。
    95《大清律例》第342条(官吏词讼家人诉)。
    96王宏治:《黄岩诉讼档案简介》,田涛等编:《黄岩诉讼档案及调查报告(上)》,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9页。
    97《大清律例》第339条(见禁囚不得告举他事)。
    98《大清律例》第337条(干名犯义)。
    99《私砍坟树被控捏情反诬功尊》,(清)祝庆祺等编:《刑案汇览三编》第3册,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总第1789页-第1790页。
    100《大清律例》第336条(诬告)附例04。
    101《徐廷燮呈为噬修被殴泣求讯追事》(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十八日—1874年),田涛等编:《黄岩诉讼档案及调查报告(上),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页-第223页。
    102《大清律例》第336条(诬告)。
    103《大清律例》第336条(诬告)附例05。
    108[美]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148-第149页。
    109[清]汪辉祖:《学治续说》(“宜勿致民破家”条),汪辉祖:《汪龙庄先生遗书》,同治刊本。
    110《论语.颜渊》,杨伯峻译:《白话四书》,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342页。
    111辛以春:《孔子“无讼”解》,苏州大学2007年法律史专业硕士论文,第28页。
    112《荀子.宥坐》,杨任之译:《白话荀子》,长沙:岳麓书社,1991年版,第506页。
    113[清]吴炽昌:《续客窗闲话》,卷三,周红兴主编:《中国历代法制作品选集(下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263页。
    114《徐廷燮呈为噬修被殴泣求讯追事》(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十八日—1874年),田涛等编:《黄岩诉讼档案及调查报告(上),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23页。
    120《施欧氏控施良德》,许文浚:《塔景亭案牍》,俞江点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9页。
    121《钱有裕控华大春》,许文浚:《塔景亭案牍》,俞江点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8页。
    122[清]刘衡《理讼十条》,卷十七,徐栋辑:《牧令书》,道光二十八年刻本。
    123[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卷十一,台湾九思出版社影印。
    124蒋铁初:《造假与制假—清代民事诉讼中的伪证及官方对策》,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编:《第二届全国法律文化博士论坛论文集》(北京2008年11月),第105页。
    125《大清律例》第423条(吏典代写招草)。
    126《大清律例》第423条(吏典代写招草)附例01。
    127《大清律例》第409条(官司出入人罪)附例02。
    128《大清律例》第409条(官司出入人罪)附例01。
    129《大清律例》第404条(老幼不拷讯)。
    130《大清律例》第93条(盗卖田宅)附例06。
    131《大清律例》第366条(犯奸)08款。
    132《大清律例》第334条条(告状不受理)附例08。
    133《郑起书控钱长富等》,许文浚:《塔景亭案牍》,俞江点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3页。
    134《高永昌控贡高氏》,许文浚:《塔景亭案牍》,俞江点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5页。
    135徐忠明:《清初绅士眼中的上海地方司法活动—以姚廷遴<历年记>为中心的考察》,《现代法学》,2007年第3期。
    136[清]蓝鼎元:《鹿洲公案》,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第125页。
    137[清]汪辉祖:《学治说赘》(“律例不可不读”条),汪辉祖:《汪龙庄遗书》,同治刊本。
    138[清]汪辉祖:《佐治药言》(“须体俗情”条),汪辉祖:《汪龙庄遗书》,同治刊本。
    139[清]汪辉祖:《学治臆说》(“法贵准情”条),汪辉祖:《汪龙庄遗书》,同治刊本。
    140[清]方大湜:《平平言》,卷二(“本案用何律何例须考究明白”条),光绪刻本。
    141《乾隆三十年李其为、李其文诉讼案》,四川省档案馆编:《清代巴县档案选编(乾隆卷)》,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第118页-第120页。
    142《乾隆三十年□月十五日王美常、王美纯供词》,四川省档案馆编:《清代巴县档案汇编(乾隆卷)》,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第188页。
    143[清]李钧撰:《判语录存.钱债事》,杨一凡、徐立志主编:《历代判例判牍》第10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144[日]滋贺秀三:《中国法文化的考察—以诉讼的形态为素材》,滋贺秀三等:《明清时期的民事诉讼与民间契约》,王亚新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145廖代茂、杨会国编著:《中华百年祭.外交》,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第15页。
    146夏新华等整理:《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第36页。
    《德宗景皇帝实录》,卷481。
    148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43页。
    149苏亦工:《明清律典与条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64页。
    150[清]张之洞等:《遵旨筹议变法谨拟整顿中法十二折》,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2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总第1407页。
    151[清]张之洞等:《遵旨筹议变法谨拟整顿中法十二折》,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2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总第1416页-第1420页。
    152[清]张之洞:《学部议覆新刑律折》,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总第5908页-第5911页。
    153[清]张之洞等:《遵旨筹议变法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2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总第1429页-第1430页。
    154[清]张之洞:《劝学篇》,苑书义等编:《张之洞全集》第12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总第9738页。
    155[清]张之洞等:《遵旨筹议变法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2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总第1441页。
    156[清]张之洞等:《遵旨筹议变法谨拟整顿中法十二折》,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2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总第1442页。
    157《德宗景皇帝实录》,卷486。
    158萧一山编:《清代通史》(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07页-第809页。
    159《德宗景皇帝实录》,卷495。
    160[清]张之洞等:《会保熟悉中西律例人员沈家本等听候简用折》,天津图书馆、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廖一中、罗真容整理:《袁世凯奏议(上册)》,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75页-第476页。
    161同上注[160]。
    162同上注[160]。
    163《德宗景皇帝实录》,卷498。
    164《德宗景皇帝实录》,卷498。
    165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42页。
    166第11款的内容为:“大清国国家允定,将通商行船各条约内,诸国视为应行商改之处,及有关通商各地事宜,均行议商,以期妥善简易。”见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007页。
    167第十二款的内容为:“中国深欲整顿本国律例,以期与各西国律例改同一律,英国允愿尽力协助,以成此举。俟查悉中国律例情形及其审断办法及一切相关事宜皆臻妥善,英国即允弃其治外法权。见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二)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09页。
    168列强在华领事裁判权的丧失皆非中国律例修订皆臻完善而放弃,而是源自中国政府两次参加世界大战之功:德国和奥匈1917年;苏联1924年;英美1943年;法国1946年。
    169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总第5910页-第5911页。
    170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辛丑和约订立以后的商约谈判》,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3页。
    171《孙中山全集》(第六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36页。
    172伍廷芳:《中国之文化(上)》,丁贤俊、喻作凤编:《伍廷芳集(下)》,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735页。
    173沈家本:《旗人犯遣军流徒各罪照民人实行发配折》,李光灿:《评寄簃文存》,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第197页。
    174沈家本:《死刑唯一说》,李光灿:《评寄簃文存》,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第259页。
    175沈家本:《监狱访问录序》,李光灿:《评寄簃文存》,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第379页。
    176伍廷芳、沈家本:《奏删除律例内重法折》,丁贤俊、喻作凤编:《伍廷芳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57页-第259页。
    177同上注[176]。
    178同上注[176]。
    179沈家本:《法学名著序》,李光灿:《评寄簃文存》,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第381页。
    180沈家本:《变通妇女犯罪收赎银数折》,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特藏部馆藏:《大清法规大全.法律部》(光绪辛丑迄宣统辛酉)(第2册)。
    181同上注[180]。
    182同上注[180]。
    183[清]张之洞等:《遵旨筹议变法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苑书义等编:《张之洞全集》第2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总第1431页。
    184[清]张之洞等:《会保熟悉中西律例人员沈家本等听候简用折》,天津图书馆、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廖一中、罗真容整理:《袁世凯奏议(上册)》,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75页-第476页。
    185沈家本:《新译法规大全序》,沈家本纂:《历代刑法考》(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总第2242页。
    186沈家本、伍廷芳:《奏删除律例内重法折》,丁贤俊、喻作凤编:《伍廷芳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57页-第259页。
    187沈家本、伍廷芳:《奏订新律折》,丁贤俊、喻作凤编:《伍廷芳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76页-第277页。
    188沈家本、伍廷芳:《奏御史刘彭年奏请停止刑讯详加详慎折》,丁贤俊、喻作凤编:《伍廷芳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68页。
    189同上注[188]。
    190沈家本、伍廷芳:《奏御史刘彭年奏请停止刑讯详加详慎折》,丁贤俊、喻作凤编:《伍廷芳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68页-第269页。
    191同上注[190]。
    192同上注[190]。
    193沈家本、伍廷芳:《奏御史刘彭年奏请停止刑讯详加详慎折》,丁贤俊、喻作凤编《伍廷芳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71页。
    197汤维建:《美国民事司法制度与民事诉讼程序》,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226页。
    198[美]兰兹曼:《对抗性的诉讼程序:特征和优点》,转引自(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刘荣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199[美]杰弗里.C.哈洋德、米歇尔.塔鲁伊:《美国民事诉讼法导论》,张茂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0页。
    205黄静嘉:《中国法制史论述丛稿》,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页-第101页。
    206苏亦工:《明清律典与条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7页。
    207董康:《中国修订法律之经过》,何勤华、魏琼编:《董康法学文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版,第464页。
    208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刑考(一),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影印版。
    209[清]张之洞:《遵旨核议新编刑事民事诉讼法折》,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3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总第1772页-第1775页。
    210赵彬纂辑:《诉讼法驳议部居》,北京:北新书局,光绪三十四年五月十七日出版。
    211吴泽勇:《清末修订<刑事民事诉讼法>论考》,《现代法学》,2006年第2期。
    212[清]张之洞:《遵旨核议新编刑事民事诉讼法折》,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3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72页-第1775页。
    213同上注[212]。
    214同上注[212]。
    215同上注[212]。
    216同上注[212]。
    217同上注[212]。
    218朱勇主编:《中国法制史》,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92页。
    219《清史稿》第十五册,《刑法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总第4189页。
    220陈刚主编:《中国民事诉讼法制百年进程》(清末时期第一卷),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页。
    221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总第5997页-第5998页。
    222王士林编纂:《法院编制法释义》,上海:商务印书馆,宣统二年十一月出版。
    223[日]岛田正郎:《清末近代法典的编纂》,东京:创文社1977年版,第94页,转引自黄源盛:《近代刑事诉讼的生长与展开—大理院关于刑事诉讼程序判决笺释(1912-1914)》,许章润主编:《清华法学》第八辑(法典化研究专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24吴泽勇:《清末修订<刑事民事诉讼法>论考》,《现代法学》,2006年第2期。
    225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总第5803页。
    228弈劻:《庆亲王弈劻等奏厘定中央各衙门官制缮单进呈折》(附清单二),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62页-第471页。
    229《裁定弈劻等覆拟中央各衙门官制谕》,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71页。
    236《各直省官制先由东三省开办俟有成效逐渐推广谕》,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10页-第511页。
    237《法部奏酌拟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折》(折并单),《大清法规大全.法律部》,第七卷(审判),高雄:考证出版社,1972年版,第1857页-第1867页。本文引用《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条文出自该法律文本。
    238同上注[237]。
    239同上注[237]。
    240朱勇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九卷.清末.中华民国),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02页。
    241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特藏部馆藏:《钦定现行刑律.奏疏》。
    2王士林:《法院编制法释义》,上海:商务印书馆,宣统二年(1910年)十一月出版。
    253王士林:《法院编制法释义》,上海:商务印书馆,宣统二年(1910年)十一月出版。
    254袁树勋:《奏筹办审判厅并变通府县审判厅办法等折》,《政治官报》第626号(宣统元年六月十日),第6—第9页,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255宪政编查馆:《会奏遵议变通府厅州县地方审判厅办法折》,《政治官报》第947号(宣统二年五月十三日),第6 页—第10页,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256《法部酌定直省省城商埠审判检察厅数员额分别列表折》,《政治官报》第1155号(宣统二年十二月十三日),第17—第18页,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257李启成:《晚清各级审判厅研究.附录表一(直省省城商埠各级审判厅一览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1页—第224页。依据为《直省省城商埠地方审判检察厅员额表》、《直省省城商埠初级审判检察厅员额表》、《职官表(清末)》和《直省省城商埠各级厅庭数表》。
    258《江苏巡抚程德全奏筹办省城各级审判厅开庭日期折》,《政治官报》第1150号(宣统二年十二月八日),第11页—第12页,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262王士林编纂:《法院编制法释义》,上海:商务印书馆,宣统二年(1910年)十一月出版。
    263《南昌地方审判厅呈提法司历引司法各条略为诠释仰恳酌核批示祇遵文》,汪庆祺编:《各省审判厅判牍》,李启成点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3页—第264页。
    264同上注[263]。
    267《前清宪政编查馆法部会同咨覆东督解释审判厅章程文》,汪庆祺编:《各省审判厅判牍》,李启成点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7页-第278页。
    268同上注[267]。
    269《南昌地方审判厅为判决上诉案件应收讼费权限及不遵限呈缴应用如何方法征收呈提法司文》,汪庆棋编:《各省审判厅判牍》,李启成点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2页。
    278《在服官省分强买民房判词》,汪庆祺编:《各省审判厅判牍》,李启成点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5页。
    279 15件婚姻门案件和23件田宅门案件分别载汪庆祺编:《各省审判厅判牍》,李启成点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7页—第78页;第78页—第97页。
    280《越诉 京师高等审判厅案》,汪庆祺编:《各省审判厅判牍》,李启成点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4页。
    281 30件高等审检厅批词见汪庆祺编:《各省审判厅判牍》,李启成点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第32页。
    282《民事诉讼人李志香久羁未审讯一次案》,载太仓市档案馆档案,档案号605—4—016号。
    283《吴增荣与吴珠宝继承纠葛案》,载太仓市档案馆档案,档案号605—4—167号。
    285张仁黼:《大理院正卿张仁黼奏修订法律请派大臣会订折》,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33页-第836页。
    286《德宗景皇帝实录》,卷573。
    287沈家本:《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奏修订法律情形并请归并法部大理院会同办理折》,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37页-第839页。
    288《德宗景皇帝实录》,卷574。
    289戴鸿慈:《法部尚书戴鸿慈等奏拟定修订法律办法折》,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39页-第842页。
    290《德宗景皇帝实录》,卷575。
    291奕劻:《宪政编查馆大臣奕劻等议覆修订法律办法折》,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49页-第851页。
    292同上注[291]。
    293同上注[291]。
    294《德宗景皇帝实录》,卷579。
    295沈家本:《会奏开馆日期并拟订办事章程折》,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总第5803页。
    296《考察政治馆改为宪政编查馆谕》,夏新华等编:《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3页。
    297《设资政院谕》,夏新华等编:《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0页。
    298《宪政编查馆会奏宪法大纲暨议院法选举法要领及逐年筹备事宜折》,夏新华等编:《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6页。
    299《逐年筹备事宜清单》,夏新华等编:《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9页-第133页。
    300《重申仍以宣统八年为限实行宪政谕》,夏新华等编:《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4页。
    301《重申实行预备立宪谕》,夏新华等编:《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4页。
    302《缩改于宣统五年开设议院谕》,夏新华等编:《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科荟萃》,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0页。
    303《宪政编查馆大臣奕劻等拟呈修正宪政逐年筹备事宜折》(附修正逐年筹备事宜清单),夏新华等编:《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0页-第143页
    304《实行宪政谕》,夏新华等编:《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5页。
    305沈家本、俞廉三:《修律大臣沈家本等奏为民事诉讼律草案编纂告竣折》,陈刚主编:《中国民事诉讼法制百年进程》(清末时期第二卷),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第6页。
    306同上注[305]。
    307同上注[305]。
    308同上注[305]。
    309同上注[305]。
    310中华民国史法律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华民国史法律志(初稿)》,台北县:国史馆,1994年版,第84页。
    311朱勇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九卷.清末.中华民国),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04页。
    312《日本1890年民事诉讼法》文本见白绿铉译:《日本新民事诉讼法》(附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287页-374页。
    313[日]三个月章:《日本民事诉讼法》,汪一凡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179页。
    314常怡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2页。
    315[日]中村英郎:《新民事诉讼法讲义》,陈刚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
    316修律大臣沈家本、俞廉三在《民事诉讼律(草案)》立法理由书中多处说明“本案”为何采大陆法系多数例和最新学说。
    317黄静嘉:《中国法制史论述丛稿》,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318蔡枢衡:《中国法理自觉的发展》,河北第一监狱1947年印刷,第58页。
    319苏亦工:《明清律典与条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6页。
    320《江苏都督程准议会议决应用法律府令》,汪庆祺编:《各省审判厅判牍》,李启成点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3页。
    321《上海审判厅应用各种法律通告》,汪庆祺编:《各省审判厅判牍》,李启成点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8页。
    322《上海地方审判厅收理民刑诉讼案件办法通告》,汪庆祺编:《各省审判厅判牍》,李启成点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3页。
    323《上海地方审判厅受理民刑诉讼案件应征费用通告》,汪庆祺编:《各省审判厅判牍》,李启成点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5页。
    324《江苏高等检察厅颁发<江苏律师总会章程规则>照会》,汪庆祺编:《各省审判厅判牍》,李启成点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8页。
    325《临时大总统元年三月十日令》,《政府公报》,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
    326《政府公报》第一千八号(民国四年二月二十八日),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
    327《政府公报》第一千十三号(民国四年三月五日),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
    328谢振民编著:《中华民国立法史(下)》,张知本校订,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94页。
    [1][美]黄宗智:《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2][美]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3]萧一山编:《清代通史》(全5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版。
    [4]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全12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冯天瑜、何晓明:《张之洞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6]丁贤俊、喻作凤编:《伍廷芳集》(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7]丁贤俊、喻作凤:《伍廷芳评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李贵连:《沈家本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张国华、李贵连合编:《沈家本年谱初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0]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全5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11]刘锦藻编:《清朝续文献通考》(全4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影印版。
    [12]《德宗景皇帝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
    [13]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14]天津图书馆、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廖一中、罗真容整理:《袁世凯奏议(上、中、下册)》,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5]《清史稿.刑法志》。
    [16]《政治官报》,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17]汪荣宝:《汪荣宝日记》,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刻三编》(第6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91年影印本。
    [18]《政府官报》,台湾文海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
    [19][清]蓝鼎元:《鹿洲公案》,刘鹏云、陈方明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
    [20][清]汪辉祖:《学治臆说》、《佐治药言》、《续佐治药言》、《学治说赘》,汪辉祖:《汪龙庄先生遗书》,同治刊本。
    [21][清]沈家本撰:《历代刑法考》(全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22][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台湾九思出版社影印。
    [23]郭成伟、田涛点校:《明清公牍秘本五种》,北京:中国政法大学,1999年版。
    [24][清]徐珂编:《清稗类钞》(狱讼类),中华书局影印本。
    [25][清]万维翰:《幕学举要》,张廷骧辑:《入幕须知五种》,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
    [26][清]袁守定:《图民录》,咸丰七年重刻本。
    [27]瞿同祖:《瞿同祖法学论著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8]梁启超:《梁启超法学文集》,范忠信选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9]董康:《董康法学文集》,何勤华、魏琼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0]王宠惠:《王宠惠法学文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31]石志泉:《民事诉讼条例释义》,解锟等点校,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
    [32]郭卫:《民事诉讼法释义》,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3][苏]顾尔维奇:《诉权》,康宝田、沈其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
    [34]谢振民编著:《中华民国立法史》(上、下)册,张知本校订,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5]王健编:《西法东渐—外国人与中国法的近代变革》,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6][清]方大湜:《平平言》,光绪刻本。
    [37]黄静嘉:《中国法制史论述丛稿》,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8]程树德:《九朝律考》,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39]杨鸿烈:《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0]祝庆祺等编:《刑案汇览三编》(全4册),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41]田涛等编:《黄岩诉讼档案及调查报告》(上、下册),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42]四川省档案馆编:《清代巴县档案汇编》(乾隆卷),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
    [43]樊增祥:《樊山政书》,那思陆、孙家红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44]杨一凡主编:《历代判例判牍》(第8册、第9册、第10册、第12册),北京: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5]汪庆祺编:《各省审判厅判牍》,李启成点校,北京:北京大学,2007年版。
    [46]谢森、陈士杰、殷静仪编:《民刑事裁判大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7]许文俊:《塔景亭案牍》,俞江点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8]直隶高等审判厅书记室编辑:《华洋诉讼判决录》,何勤华点校,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9]四川省档案馆编:《清代乾嘉道巴县档案选编》,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89年版。
    [50]郑秦:《清代司法审判制度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51]那思陆:《清代州县衙门审判制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2]郑秦:《清代法律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3]李交发:《中国诉讼法史》,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54]张晋藩主编:《中国民事诉讼制度史》,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版。
    [55]苏亦工:《明清律典与条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6]张卫平、陈刚编著:《法国民事诉讼法导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7]汤维建:《美国民事司法制度与民事诉讼程序》,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58]徐昕:《英国民事诉讼与民事司法改革》,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9]吴吉远:《清代地方政府的司法职能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0]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范忠信、晏锋泽,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1]张晋藩主编:《中国司法制度史》,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
    [62]王立民主编:《中国法制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3]高浣月:《清代刑名幕友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4]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5]饶鑫贤:《中国法律史论稿》,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66]王亚男:《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67]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68]张培田、张华:《近现代中国审判检察制度的演变》,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9]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0]李贵连:《近代中国法制与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1]林咏荣:《中国法制史》,台北:大中国图书公司,1976年修订版。
    [72]蔡枢衡:《中国刑法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73]朱勇主编:《中国法制史》,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74]张卫平:《转换的逻辑—民事诉讼体制转型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75]常怡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6]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编:《第二界全国法律文化博士论坛论文集》(北京2008)
    [77]唐力:《民事诉讼构造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78]王申:《中国近代律师制度与律师》,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79][日]滋贺秀三等:《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事契约》,王亚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80]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1]张晋藩总主编、朱勇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九卷清末.中华民国),北京:法律出 版社,1999年版。
    [82]谭兵主编:《中国民事诉讼法学》,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83]张生主编:《中国法律近代化论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4]李贵连主编:《近代法研究》(第一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5][日]高木丰三:《日本民事诉讼法论纲》,陈与年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6][日]松冈义正:《民事证据论》(上、下),张知本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7][德]莱奥.罗森贝克:《证明责任论》,庄敬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88][美]杰弗里.C.哈泽德、米歇尔.塔鲁伊:《美国民事诉讼法导论》,张茂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9][日]松冈义正讲授:《民事诉讼法》,汪有龄口译、熊元襄编辑,北京:安徽法学社,1911年版。
    [90][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增订本),王亚新、刘荣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1][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贺卫方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92][英]S.斯普林克尔:《清代法制导论—从社会学的角度加以分析》,张守东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3]贺卫方、高鸿钧编:《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增订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4][意]莫诺.卡佩莱蒂:《比较法视野中的司法程序》,徐昕、王奕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5][日]中村英郎:《新民事诉讼法讲义》,陈刚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96][美]德克.布迪、克拉伦斯.莫里斯:《中华帝国的法律》,朱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7][日]织田万撰:《清国行政法》,李秀清、王沛点校,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8][日]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张建国、李力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李国青:《张之洞与清末法制改革》,《东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
    [2]邓建鹏:《清代州县讼案的裁判方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编:《第二界 全国法律文化博士论坛论文集》(北京2008)。
    [3]李启成:《“常识”与传统中国州县司法—从一个疑难案件》(新会田坦案)展开的思考》《政法论坛》,2007年第1期。
    [4]李启成:《功能视角下的传统“法”和“司法”观念解析—以祭田案件为例》,《政法论坛》2008年第4期。
    [5]邓建鹏:《清代诉讼费用研究》,《清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3期。
    [6]徐忠明:《明清诉讼:官方的态度与民间的策略》,《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10期。
    [7]霍存福:《唆讼、吓财、挠法:清代官府眼中的讼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6期。
    [8]林乾:《讼师对法秩序的冲击与清朝严治讼师立法》,《清史研究》,2005年第3期。
    [9]何勤华:《泛讼与厌讼的历史考察—关于中西方法律传统的一点思考》,《法律科学》,1993年第3期。
    [10]徐忠明:《权利与伸冤—传统中国诉讼意识的解释》,《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1]薛晓蔚:《<唆讼赋>—研究中国古代讼师难得的史料》,《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4期。
    [12]邓建鹏:《健讼与息讼—中国传统诉讼文化的矛盾分析》,《清华法学》,第4辑。
    [13]张小也:《清代的地方官员与讼师—以<樊山批判>与<樊山政书>为中心》,《史林》,2006年第3期。
    [14]邓建鹏:《清代健讼社会与民事证据规则》,《中外法学》,2006年第5期。
    [15]邓建鹏:《清代讼师的官方规制》,《法商研究》,2005年第3期。
    [16]邓建鹏:《讼师秘本与清代诉状的风格—以“黄岩诉讼档案”为中心的考察》,《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17]魏淑民:《清代地方审级划分的再思考》,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编:《第二界全国法律文化博士论坛论文集》(北京2008)。
    [18]黄东海:《限制性条件约束下的司法行为偏好:以明清州县民事司法行为为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编:《第二界全国法律文化博士论坛论文集》(北京2008)
    [19]蒋铁初:《造假与制假:清代民事诉讼中的伪证及官方对策》,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编:《第二界全国法律文化博士论坛论文集》(北京2008)。
    [20]莫纪宏、张毓华:《诉权是现代法治社会第一制度性权利》,《法学杂志》,2002年第4期。
    [21]崔自力:《民事诉讼中审判权与诉权的冲突与制衡》,《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
    [22]李龙:《民事诉权论纲》,《现代法学》,2003年第2期。
    [23]刘虹:《论对滥用诉权的法律规制》,《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2期。
    [24]孙邦清:《诉权保障与民事诉讼管辖制度关系论》,《政法论丛》,2006年第4期。
    [25]齐树洁:《诉权保障与当事人适格之扩张》,《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12期。
    [26]冉思东:《民事诉权制度:一种私权的公力救济》,《现代法学》,2007年第2期。
    [27]杨锦鸾:《戊戌维新时期“中体西用”论的分流》,《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6期。
    [28]吴泽勇:《清末修订<刑事民事诉讼法>论考》,《现代法学》,2006年第2期。
    [29]高汉成:《晚清法律改革动因再探》,《清史研究》,2004年第4期。
    [30]龚春英:《倡导与阻碍—张之洞在清末法制改革中的矛盾心理探察》,《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31]李启成:《领事裁判权制度与晚清司法改革之肇端》,《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4期。
    [32]林明:《外来因素的冲击与回应:清末修律动因再探》,《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2期。
    [33]何勤华:《中国近代民事诉讼法学的诞生和成长》,《法律科学》,2004年第2期。
    [34]吴泽勇:《动荡与发展:民国时期民事诉讼制度述略》,《现代法学》,2003年第1期。
    [35]吴泽勇:《清末修律中的民事诉讼制度变革》,《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3期。
    [36]邱远猷:《张之洞与清末法律近代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4期。
    [37]吴泽勇:《<大清民事诉讼律>修订考析》,《现代法学》,2007年第4期。
    [38]吴泽勇:《<民事刑事诉讼暂行章程>考略》,《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法学版),2008年第1期
    [39]陈亚平:《<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与清末修律辨析》,《清史研究》,2004年第1期。
    [40]张从容:《析1910年<法院编制法>》,《暨南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1期。
    [41]蔡晓荣:《清末各级审判厅与华洋诉讼》,《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2期。
    [42]俞江:《清末奉天各级审判厅考论》,《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43]向仁富:《清末修律原因新探》,《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2期
    [44]张从容:《晚清官员的司法独立观》,《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4期。
    [45]刘亚玲:《张之洞法律思想探微》,《理论导刊》,2006年第9期。
    [46]李启成:《晚清司法改革之真实记录—<各省审判厅判读>简介》,《清华法治论衡》,第五辑。
    [47]徐玲、崔新明:《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中西文化观》,《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4期。
    [48]高汉成:《晚清法律改革动因再探—以张之洞与领事裁判权问题的关系为视角》,《清史研究》,2004年第4期。
    [49]罗高峰:《“卫道”与“开新”—试论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及实践》,《高等函授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
    [50]何健:《滥用诉权研究》,华东政法学院诉讼法专业2006年硕士论文。
    [51]周峰:《清末法制改革中的日本因素》,苏州大学2007年法律史专业硕士论文。
    [52]夏邦:《晚清法制变革的历史考察》,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论文。
    [53]王健:《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专业1999年博士论文。
    [54]张德美:《探索与抉择—晚清法律移植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法律史专业博士论文。
    [55]付育:《清末政治改革的法律路径—沈家本法律改革思想研究》,吉林大学2006年政治学专业博士论文。
    [56]张生:《民国初期民法的近代化—以固有法与继受法的整合为中心》,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法律史专业博士论文。
    [57]眭红明:《清末民初民商事习惯调查之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法学理论专业博十论文。
    [58]王浩:《清末诉讼模式的演进》,中国政法大学2005法律史专业博士论文。
    [59]蒋铁初:《中国近代证据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法律史专业博士论文。
    [60]赵蕾:《中国民事诉讼法的历史谱系的开端—从中日比较的视角考量清末民事诉讼改制》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诉讼法专业硕士论文。
    [61]吴欣:《清代民事诉讼与社会秩序—以民事诉讼主体为中心的研究》,南开大学2005年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十论文。
    [62]张萍:《从<徽州千年契约文书>看清代徽州民间纠纷和诉讼》,厦门大学2006年专门史专业硕十论文。
    [63]尧嘉宁:《官府中的纷争解决—以淡新档案观察相当于今日新竹市之区域之案件》,台湾大学2005年法律史专业硕士论文。
    [64]辛以春:《孔子“无讼”解》,苏州大学2007年法律史专业硕士论文。
    [65]李琴:《清代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法律史专业硕士论文。
    [66]王雪松:《清代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论略》,吉林大学2004年法律史专业硕十论文。
    [67]张兴明:《清代讼师存在原因探析》,厦门大学2007年历史文献专业硕士论文指导。
    [68]王静:《清代州县官的民事审判—一个法律文化视角的考察》,吉林大学2005年法学理论专业博士论文。
    [69]李春雷:《中国近代刑事诉讼制度变革研究(1895—1928)》,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法律史专业博士论文。
    [70]邓建鹏:《纠纷、诉讼与裁判—黄岩、徽州及陕西的民诉案研究(1874—1911)》,北京大学2004年法律史专业博十论文。
    [71]韩秀桃:《变革社会中的法律秩序—近代中国对司法独立的价值追求与现实依归》,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法律史专业博士论文。
    [72]张熙熙:《传统审判制度近代化研究》,吉林大学2007年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论文。
    [73]谢如程:《清末检察制度及其实践》,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法律史专业博士论文。
    [74]李超:《清末民初的审判独立研究—以法院设置与法官选任为中心》,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法律史专业博士论文。
    [75]李俊:《晚清审判制度变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法律史专业博士论文。
    [76]张从容:《晚清司法改革的一个侧面:部院之争》,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法律史专业博十论文。
    [77]李启成:《晚清各级审判厅研究》,北京大学2003年法律史专业博十论文。
    [78]李凤鸣:《清代州县官吏的司法责任》,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法律史专业博士论文。
    [79]高浣月:《清代刑名幕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1999年法律史专业博士论文。
    [80]徐家力:《民国律师制度源流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法律史专业博士论文。
    [1]沈之奇撰:《大清律辑注》,怀效锋、李俊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昆冈等撰:《钦定大清会典》,台湾中文书局影印。
    [4]《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二十五年刻本,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本。
    [5]政学社编:《大清法规大全.法律部》,高雄:考证出版社,1972年影印本。
    [6]白绿铉译:《日本新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7]谢怀轼译:《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8]白绿铉、卞建林译:《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证据规则》,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9]干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全3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10]前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胡旭晟等点校,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张家镇等编纂:《中国商事习惯与商事立法理由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12]杨立新点校:《大清民律草案.民国民律草案》,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陶百川编:《最新六法全书》,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版。
    [14]王士林编纂:《法院编制法释义》,上海:商务印书馆,宣统二年十一月出版。
    [15]罗结珍译:《法国新民事诉讼法典》,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16]夏新华等整理: 《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太仓诉讼档案》(太仓档案馆,全宗号N605-4)
    [18]张培田、梁聪编:《重庆档案:中华民国司法裁判案例》,澳大利亚国际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19]赵彬辑纂:《诉讼法驳议部居》,北京:北新书局,光绪三十四年五月十七日出版。
    [20]张警注释:《<晋书.刑法志>注释》,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1]沈玮玮:《健讼与惧讼:清代诉讼风气的悖论图景—以州县自理案件参与者为中心考察》华中大法律网(Http://law. hust. edu. cn),更新日期2008—2—29。
    [1]Qu Tong_Zu:, Paris:Mouton 1961.
    [2]Bernhardt, Kathryn and Philip C. C. Huang:,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3]Chang Chung_Li:    [1]Alford,William P:,1984_72.6.
    [2]Alexander, Gregory S:, ,37(May).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