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社会动员与政治稳定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经济危机一旦发生,会带来什么样的政治后果,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在历史制度主义看来,因为存在制度的路径依赖,故制度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而只有发生大的社会经济危机时,制度才会发生断裂,形成新的制度体系。因此,经济危机通常会催生一次显著的政治变迁,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其处于成长阶段,体质还较弱,更容易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发生社会动荡或是政权更迭。对于那些以经济发展为主要合法性来源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危机总会给这类国家的社会与政治稳定带来一定的影响。不同的是,有的国家可能会因此发生根本制度上的改变,而有的可能只须政府对政治与经济政策进行相应的修改与调整罢了。虽然影响的不同取决于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但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的协调均衡程度。像印度尼西亚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其特点是经济发展虽取得很大成就,但政治制度却一直没有及时跟进。经济发展在带来民众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自由、平等、民主等政治价值的渴望。但苏哈托长期统治下的威权政体造成了权力分配与利益分配格局的逐渐刚性,因此民主政治体制改革很难推进。这就使得随着经济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现代公民以及利益团体没有真正的政治参与渠道,相应的非制度性的政治参与、逾越界限的社会抗争就会成为他们表达政治诉求和利益不满的主要方式。而经济危机的爆发,为社会的集中动员提供了契机,从而导致了印尼社会与政治的不稳定。
     本论文包括导论以及随后的五章内容。导论部分主要说明选题的研究缘起及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与不足以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对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个简单分析。然后概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即亚洲金融危机的基本情况。
     第二章与第三章,主要以印度尼西亚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危机的爆发所带的一系列社会与政治变化。第二章主要分析经济危机对于印尼社会各个群体的动员效应,并由此出现的社会危机。从本章开始,笔者将以印度尼西亚为主要分析对象,来具体探讨经济危机影响发展中国家政治稳定的动态过程。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危机首先引发的是一系列的社会动员效应,不同的社会群体将针对经济危机带来的直接后果而采取相应的行动。而如果这个国家本身积累了大量的社会与政治问题,加之政府无法有效控制社会动员的强度与规模,那么社会动员就很有可能恶化为一个国家的社会危机。本章的具体安排是,先对社会动员做一般性解释,然后以印尼为主要对象探讨经济危机所引发的社会动员效应,最后分析印尼的经济危机是如果演变为社会危机的。
     第三章承接上章的内容,主要分析了印尼的社会危机是如何影响印尼的政治稳定并最终导致苏哈托政权下台的。具体安排是,首先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稳定做一个理论与认识上的解释和澄清,然后分析印尼的社会危机演变为政治危机的主要原因,即经济危机打开了政治空间、反对力量的乘机崛起和统治集团的内部分裂。
     第四章针对印尼从经济危机到政治危机的这样一个过程,提出几点启示性建议。对于印度尼西亚来说,经济危机的爆发成为其结束苏哈托三十二年政治统治,开启印尼民主化进程的一个关键节点。印尼危机说明,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将很容易成为经济危机演变为政治危机的一个根本原因。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应该在其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现代化过程中,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建设与政治建设,实现经济、社会、政治的平衡发展,从而避免经济危机爆发所带来的社会与政治不稳定。
     第五章,针对前面的研究,就发展中国家经济危机与政治变迁的关系,进行了总结和进一步探讨。
What political consequences economic crises will cause is a problem widespreadly concerned. From the aspect of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because of the path dependence, it is difficult for institution to change after it is formed. Only when social or economic crises happen, will institution break and new system appear. Therefore, economic crises usually bring out a outstanding political change. Especially for some developing countries which are in the growth and weak, there easily arise social turbulences and regime changes under the impact of economic crises. Economic crises will affect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in these developing countries whose legitimacy mostly based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basic intuition will change in some countries, while governments of other countries only need make corresponding modification and adjustment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policies. Although the different consequences are determined by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 of various factors, the balance degree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is the essential reason. It is characteristic of these developing countries, such as Indonesia, that economic has great improvement while the political construction has lagged behin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rises people’s yearn for freedom, equality, democracy and so on. The authoritarian regime under Suharto’s long control causes rigidity of the distribution of power and interests, so it is difficult to push forward the transformation of democracy. As a result, modern citizen and interest groups growing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have no essenti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hannels, and they express their political claim and interest dissatisfaction mainly through non-institution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social contention exceeding limit. The outbreak of economic crises produces chance for large-scale social mobilization and results in the instability of Indonesia.
     As a whole,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an introduction and five chapters, which can be showed briefly as follows:
     In the introduction part, the backgrounds and significance of selecting such a topic will firstly be discussed, and then, 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 on such a topic will be analyzed and commented. In addition, the introduction will explains the research thought, the framework and structure, the flaw and innovative part of the dissertation.
     The first chapter will make a simple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crisis,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this dissertation, that i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Taking Indonesia as the main study object, the next two chapters will analyze a series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changes brought by economic cris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chapter two will mainly analyze mobilization effect of all groups in Indonesian society caused by economic crises and corresponding social crises. From this chapter, the writer will take Indonesia as the main study object to concretely discuss the dynamic process, which is the influencing process of economic crises on political stabi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conomic crises will produce a series of social mobilization effects firstly and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will take corresponding act for the direct consequences. If the country has accumulated a great number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issues and the government cannot control the intensity and scale of the social mobilization effectively, the social mobilization would deteriorate as a social crisis of a country. This chapter will make a gener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social mobilization firstly, then discuss the social mobilization caused by economic crises in Indonesia, and analyze how economic crises in Indonesia change into social crises.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how social crises in Indonesia make influence on the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lead to Suharto’s losing of his rule. this chapter will make a theoretical and recognizing explanation and clarification,and then analyze the main reasons for Indonesian political crises, that is political space opened by economic crises, the opposing powers taking the opportunity to rise and the internal division of the ruling bloc.
     The chapter four will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above analyses. For Indonesia, the outbreak of economic crises is the critical juncture that terminates the 32 years’rule of Suharto and opens the democratization process. Indonesian crises show that the unbalance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would be an essential reason for economic crises changing into political crises. Therefore, in the modernization led by economic development, developing countries should propel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ctively and reliably and realize the balancing development between economy, society and politics to avoid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instability brought by economic crises.
     The last chapter will make a summarization and deeply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crises and political chang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引文
①Karl Polanyi,The Great Transformation: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Boston:Beacon Press,1957.
    ②斯迪芬·海哥德、罗伯特·R.考夫曼著:《民主化转型的政治经济分析》,张大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7页。
    ①达龙·阿塞莫格鲁、詹姆士·A.罗宾逊著:《政治发展的经济分析——专制和民主的经济起源》,马春文等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7-59页。
    ①彼得·古勒维奇著:《艰难时世下的政治——五国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政策比较》,袁明旭、朱天飚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英文版序言。
    ②亚当·普沃斯基著:《民主与市场——东欧与拉丁美洲的政治经济改革》,包雅钧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③Fernando Limongi,Adam Przeworski,Democracy and Development in South America,1945-1988,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Oct.27,1993(manuscript,not published)。转引自祝灵君:《经济发展与政治变迁的相关性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第91页。
    ①罗伯特·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8页。
    ②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序言第4页。
    ③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序言第4页。
    ②斯迪芬·海哥德、罗伯特·R.考夫曼著:《民主化转型的政治经济分析》,张大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6页。
    ③关于这一研究的主要成果有:Guillermo A O'Donnell and Philippe C.Schmitter,Transition from Authoritarian Rule:Tentative Conclusions about Uncertain Democracies.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6.(美)亚当·普沃斯基著:《民主与市场——东欧与拉丁美洲的政治经济改革》,包雅钧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④达龙·阿塞莫格鲁、詹姆士·A.罗宾逊著:《政治发展的经济分析——专制和民主的经济起源》,马春文等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6页。
    ⑤斯迪芬·海哥德、罗伯特·R.考夫曼著:《民主化转型的政治经济分析》,张大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⑥孙代尧:《威权政体及其转型:理论模型与研究途径》,《文史哲》,2003年第5期,第148页。
    ①(美)亚当·普沃斯基著:《民主与市场——东欧与拉丁美洲的政治经济改革》,包雅钧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64页。
    ②邹谠著:《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07页。
    ①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4页。
    ②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2页。
    ①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80-81页。
    ②James C Davies,Toward a Theory of Revolu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62,Vol.27.
    ③此图转引自(挪威)斯坦因·U拉尔森主编:《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任晓等译,上海世
    ①James C.Davies,,A Form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Theory of Relative Deprivation,Sociometry,1959:22,280-296.
    ②(挪威)斯坦因·U拉尔森主编:《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任晓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237页。
    ③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北京:生活·读书·生活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8页。
    ①(美)斯蒂芬·哈格德著:《亚洲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刘丰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
    ②吕秋远:《亚洲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分析》,“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4年1月。
    ③John Zysman,Government,Markets,and the Growth,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3。Joel S. Migdal,Strong Societies and Weak States and Weak Stat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
    ④转引自朱天飚:《比较政治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42页。
    ①(美)大卫·科兹与弗雷德·威尔著:《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曹荣湘、孟鸣歧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7-52页。
    ②斯迪芬·海哥德、罗伯特·R.考夫曼著:《民主化转型的政治经济分析》,张大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③亚当·普沃斯基著:《民主与市场——东欧与拉丁美洲的政治经济改革》,包雅钧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④Fernando Limongi,Adam Przeworski,Democracy and Development in South America,1945-1988,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Oct.27,1993(manuscript,not published)。转引自祝灵君:《经济发展与政治变迁的相关性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第91页。
    ⑤(美)斯蒂芬·哈格德著:《亚洲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刘丰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
    ①(美)彼得·古勒维奇著:《艰难时世下的政治——五国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政策比较》,袁明旭、朱天飚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
    ①朱天飚著:《比较政治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9页。
    ②何俊志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③Peter Hall and Rosemary Taylor,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Political Studies(1996),XLIV,pp.936-957.转引自何俊志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①王浦劬等著:《政治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9页。
    ③《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64页。
    ④斯迪芬·海哥德、罗伯特·R.考夫曼著:《民主化转型的政治经济分析》,张大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①(美)杰克·奈特著:《制度与社会冲突》,周伟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4页。
    ②(美)杰克·奈特著:《制度与社会冲突》,周伟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页。
    ③罗伯特·殷认为案例研究主要有线性分析式、比较式、时间顺序、悬念式、混合式和理论建构式六种写作结构。参见罗伯特·K·殷:《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周海涛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2-165页。
    ④王浦劬等著:《政治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⑤斯迪芬·海哥德、罗伯特·R.考夫曼著:《民主化转型的政治经济分析》,张大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①(美)彼得·古勒维奇著:《艰难时世下的政治——五国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政策比较》,袁明旭、朱天飚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英文版前言第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1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26页。
    ②参见李霞著《经济危机变异与政治嬗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研究生论文,2010年4月,第45—50页。
    ③参见李霞著《经济危机变异与政治嬗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研究生论文,2010年4月,第51—58页。
    ①《辞海》(中).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2667页。
    ②刘树成主编:《现代经济辞典》,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62页。
    ①黄茂兴、叶琪:《近代以来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特点及成因分析》,《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第45页。
    ①亚当·普沃斯基著:《民主与市场——东欧与拉丁美洲的政治经济改革》,包雅钧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②Fernando Limongi,Adam Przeworski,Democracy and Development in South America,1945-1988,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Oct.27,1993(manuscript,not published)。转引自祝灵君:《经济发展与政治变迁的相关性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第91页。
    ③斯迪芬·海哥德、罗伯特·R.考夫曼著:《民主化转型的政治经济分析》,张大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④(美)斯蒂芬·哈格德:《亚洲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刘丰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9页。
    ①黄茂兴、叶琪:《近代以来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特点及成因分析》,《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第45页。
    ②李良栋:《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社会稳定的影响与应对》,《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第28-31页。
    ①此表引自(美)斯蒂芬·哈格德著:《亚洲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刘丰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197页。
    ①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年版,第214-215页。
    ①此表根据斯蒂芬·哈格德所著《亚洲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的第50页表2.1和第95页表3.1整理而成。(美)斯蒂芬·哈格德著:《亚洲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刘丰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50页、第95-96页。
    ①(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著:《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6页。
    ②(以)S·N·艾森斯塔德著:《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沈原、陈育国、迟刚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7页。
    ①转引自杨龙:《经济发展中的社会动员及其特殊性》,《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第53页。
    ②转引自杨龙:《经济发展中的社会动员及其特殊性》,《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第52页。
    ③卡尔·多伊奇:《社会动员与经济发展》,《美国政治科学评论》,第55号(1961年9月),第495-496页。转引自(以)S·N·艾森斯塔德著:《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沈原、陈育国、迟刚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④(美)C·E·布莱克著:《现代化的动力》,段小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3页。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26页。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36-37页。
    ①谢岳、曹开雄:《集体行动理论化系谱:从社会运动理论到抗争政治理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②谢岳、曹开雄:《集体行动理论化系谱:从社会运动理论到抗争政治理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18页。
    ③杨灵:《社会运动的政治过程——评<美国黑人运动的政治过程和发展(1930-1970)>》,《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第237页。
    ④(美)查尔斯·蒂利、西德尼·塔罗:《抗争政治》,李义中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
    ①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90页。(美)道格·麦克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李义中、屈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7页。
    ②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91页。
    ③引自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①转引自谢岳:《社会抗争与民主转型: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威权主义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8页。
    ②参见谢岳:《社会抗争与民主转型: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威权主义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7-177页。
    ①Paul Pierson ,The Limits of Design:Explaining Institutional Origins and Change,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vol 13,no.4,oct,2000。转引自李月军:《新制度主义政治理论的问题、出路与前景》,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44页。
    ②何俊志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3页。
    ③G John Ikenberry,etc The State and American Foreign Economic is Policy ,New York:Comell University Press,1989。转引自李月军:《新制度主义政治理论的问题、出路与前景》,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44页。
    ④如(美)查尔斯·蒂利著:《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魏洪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①Sven Stionmo,Kathlee Thelen,and Frank Longstreth,eds.Structuring Politics:Historical Institution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Combridge: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p.9.
    ②孙建光:《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辨析》,《求实》,2004年第2期。
    ③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9页。
    ①引自樊纲、张晓晶:《“福利赶超”与“增长陷阱”:拉美的教训》,《新华文摘》2008年第23期,第44页。
    ②斯迪芬·海哥德、罗伯特·R.考夫曼著:《民主化转型的政治经济分析》,张大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③孙立平著:《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7页。
    ①(美)斯蒂芬·哈格德著:《亚洲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刘丰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121-122页。
    ①(美)霍华德·威亚尔达著:《新兴国家的政治发展——第三世界还存在吗?》,刘青、牛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147页。
    ②参见大卫·科兹、弗雷德·威尔著:《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曹荣湘、孟鸣歧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6-135页。
    ③(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56页。
    ①此表引自(美)斯蒂芬·哈格德著:《亚洲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刘丰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128页。
    ①(美)斯蒂芬·哈格德:《亚洲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刘丰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9页。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37页。
    ②此处参见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39-263页。
    ①大卫·科兹、弗雷德·威尔著:《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曹荣湘、孟鸣歧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3页。
    ②斯迪芬·海哥德、罗伯特·R.考夫曼著:《民主化转型的政治经济分析》,张大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82页。
    ①此表引自(美)斯蒂芬·哈格德著:《亚洲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刘丰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122-123页。
    ①以上关于印尼“五月骚乱”的描述,主要引自张锡镇主编:《东亚:变幻中的政治风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版,第297-304页。
    ①澄心:《印尼华人的劫难》,《扬子晚报》,1998年8月11日。
    ①孙立平著:《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②曹云华主编:《东南亚国家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175页。
    ①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②(美)西德尼·塔罗:《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抗争政治》,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①(美)查尔斯·蒂利、西德尼·塔罗:《抗争政治》,李中义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36页。
    ①转引自邓伟志主编:《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
    ②转引自邓伟志主编:《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24页。
    ①(美)鲁恂·W.派伊著:《政治发展面面观》,任晓、王元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3页。
    ②转引自邓伟志主编:《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4页。
    ③参见王仲田:《政治学导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247页。
    ④邓伟志主编:《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⑤邓伟志主编:《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4-25页。
    ⑥李元书主编:《政治发展导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61-262页。
    ①参见于建嵘著:《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8页。
    ②参见于建嵘著:《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8-39页。
    ①参见(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储复耘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55页。
    ②转引自何高潮:《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比较政治学的新视野——评<民主与发展:政治制度与各国的福利状况>》,《管理世界》,2005年第4期,第158页。
    ①转引自大野键一:《东亚的经济增长和政治发展:从威权发展模式到民主发展模式的平稳过渡》,青木昌彦、吴敬琏编:《从威权到民主:可持续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第76页。
    ②曾昭辉:《政治稳定与现代化》,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26页。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31页。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32页。
    ③引自(美)鲁恂·W.派伊著:《政治发展面面观》,任晓、王元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1-85页。邓伟志主编:《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1-62页。
    ①转引自大野键一:《东亚的经济增长和政治发展:从威权发展模式到民主发展模式的平稳过渡》,青木昌彦、吴敬琏编:《从威权到民主:可持续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第71页。
    ②于建嵘著:《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6页。
    ③于建嵘著:《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5-46页。
    ①孙立平著:《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29页。
    ②孙立平著:《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27页。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80页。
    ①参见罗阳:《论非竞争性政党制度国家的民主发展困境》,《学术与发展》(第1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89-96页。
    ②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③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4页。
    ④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80-81页。
    ①邓伟志主编:《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2-63页。
    ②参见(美)威廉·曼彻斯特著:《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朱协译,海口: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6年版。
    ①孙立平:《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重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7页。
    ②参见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38-193页。
    ③邓伟志主编:《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1页。
    ①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9页。
    ①参见王仲田:《政治学导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247页。
    ②邓伟志主编:《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5页。
    ①马建中著:《政治稳定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①参见(美)查尔斯·蒂利、西德尼·塔罗:《抗争政治》,李中义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62页。
    ②参见谢岳:《社会抗争与民主转型: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威权主义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0页。
    ①引自李文、赵自勇、胡澎等著:《东亚社会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35-236页。
    ②谢岳:《社会抗争与民主转型: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威权主义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1页。
    ①参见李文、赵自勇、胡澎等著:《东亚社会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34-239页。
    ②Edward Aspinall,Opposing Suharto:Compromise,Resistance,and Regime Change in Indones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p.209.
    ①引自许利平:《印尼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民主化进程中的伊斯兰因素》,《东亚:宪政与民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参见李文、赵自勇、胡澎等著:《东亚社会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41页。
    ①斯迪芬·海哥德、罗伯特·R.考夫曼著:《民主化转型的政治经济分析》,张大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①(美)利普塞特著:《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刘钢敏、聂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31页。
    ③(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世纪
    ①王磊、胡鞍钢:《经济发展与社会政治不稳定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跨国数据的比较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1期。
    ②王磊、胡鞍钢:《经济发展与社会政治不稳定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跨国数据的比较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1期。
    ①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82-83页。
    ①转引自何高潮:《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比较政治学的新视野——评<民主与发展:政治制度与各国的福利状况>》,《管理世界》,2005年第4期,第159页。
    ①于建嵘著:《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3页。
    ①樊纲、张晓晶:《“福利赶超”与“增长陷阱”:拉美的教训》,《新华文摘》2008年第23期,第44页。
    ②俞可平:《更加重视社会自治》,《人民论坛政论双周刊》,2011年2月,第319期。
    ③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12期。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17页。
    ①何高潮:《“政治学的诺贝尔奖”与当代比较政治学的科学追求——亚当·卓沃尔斯基关于民主与发展的研究介绍》,开放时代,2010年第8期,第72页。
    ①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序言第59页。
    ②(美)查尔斯·蒂利、西德尼·塔罗:《抗争政治》,李中义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69页。
    ①邓伟志主编:《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4页。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344页。
    ③(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341页。
    ④(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352页。
    ①根据Alan Greenspan的看法,所谓裙带资本主义主要是指投资与借贷等商业行为并非基于效率,而是基于关系。而学界与Alan Greenspan的看法类似,即经济关系建立在家族与个人关系、领主与侍从关系、贪污以及用人唯亲等基础之上。吕秋远:《亚洲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分析》,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4年1月,第9页。
    ②(美)斯蒂芬·哈格德著:《亚洲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刘丰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46页。
    ③吕芳:《利益集团、政党与政治秩序——关于阿根廷政治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④(美)曼瑟·奥尔森:《国家的兴衰——经济增长、滞涨和社会僵化》,李增刚译,上海
    ①转引自(美)曼瑟·奥尔森:《国家的兴衰——经济增长、滞涨和社会僵化》,李增刚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47页。
    ②(美)西达·斯考切波:《找回国家——当前研究的战略分析》,(美)彼得·埃文斯、迪特里希·鲁施迈耶、西达·斯考切波编著:《找回国家》,方立维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0页。
    ③潘维、玛雅主编:《人民共和国六十年与中国模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17页。
    ①张锡镇主编:《东亚:变幻中的政治风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版,第295页。
    ②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4页。
    ③转引自(美)达龙·阿塞莫格鲁、詹姆士·A.罗宾逊著:《政治发展的经济分析——专制和民主的经济起源》,马春文等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7-58页。
    ①(匈)贝拉·格雷什科维奇著:《抗议与忍耐的政治经济分析:东欧与拉美转型之比较》,张大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列宁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1—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徐明.透视危机——百年来典型经济危机回顾与启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8]张廷伟.经济的坏脾气:1637—2008全球经济危机史[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9.
    [9]成思危.东亚金融危机的分析与启示[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
    [10]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1]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2]谢岳.社会抗争与民主转型: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威权主义政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3]孙立平.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4]曹云华.东南亚国家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15]邓伟志、徐觉哉、沈永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6]王仲田.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17]李元书.政治发展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8]朱天飚.比较政治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9]刘树成.现代经济辞典[M].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0]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R].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
    [21]陈尧.新权威主义政权的民主转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2]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3]曾昭辉.政治稳定与现代化[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
    [24]马建中.政治稳定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5]鞠健.新时期中国政治稳定问题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26]聂运麟.政治现代化与政治稳定[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27]丁水木.社会稳定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社会稳定机制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28]刘晓凯.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9]张雷、程林胜.转型与稳定[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30]李文.东亚:政党政治与政治参与[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31]李文、赵自勇、胡澎等.东亚社会运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2]许利平.东亚:宪政与民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3]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34]潘维、玛雅.人民共和国六十年与中国模式[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35]张锡镇.东亚:变幻中的政治风云[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
    [36]谢岳.抗议政治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37]包雅钧.当代中国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38]王丽萍.寻求繁荣与秩序——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政治学观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9]杨龙.经济发展的政治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40]杨龙.发展政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1]胡鞍钢、王绍光、周建明.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增订版)[C].北京:清华出版社,2009.
    [42]李良栋、侯少文、刘春.新编政治学原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2.
    [43]李文.东南亚:政治变革与社会转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4]李路曲.东南亚模式与价值重构:比较政治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45]潘一宁.国际因素与当代东南亚国家政治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6]孙哲.权威政治——国际独裁现象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7]尹保云.现代化通病——二十个国家与地区的经验与教训[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
    [48]俞亚克.当代印度尼西亚经济[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
    [49]薛晓源、陈家刚.全球化与新制度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1](美)斯迪芬·海哥德、罗伯特·R.考夫曼.民主化转型的政治经济分析[M].张大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美)达龙·阿塞莫格鲁、詹姆士·A.罗宾逊.政治发展的经济分析——专制和民主的经济起源[M].马春文等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3](美)彼得·古勒维奇.艰难时世下的政治——五国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政策比较[M].袁明旭、朱天飚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4](美)亚当·普沃斯基.民主与市场——东欧与拉丁美洲的政治经济改革[M].包雅钧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美)斯蒂芬·哈格德.亚洲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M].刘丰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6](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刘军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7](阿根廷)吉列尔莫·奥唐奈.现代化和官僚威权主义:南美政治研究[M].王欢、申明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匈)贝拉·格雷什科维奇.抗议与忍耐的政治经济分析:东欧与拉美转型之比较[M].张大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 (丹)奥勒?诺格德.经济制度与民主改革——原苏东国家的转型比较分析[M].孙友晋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10](美)斯图亚特·R.林恩.发展经济学[M].王乃辉、倪风佳、范静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
    [11](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12](挪威)斯坦因·U拉尔森.政治学理论与方法[M].任晓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13](美)大卫·科兹与弗雷德·威尔.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M].曹荣湘、孟鸣歧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4](美)杰克·奈特著.制度与社会冲突[M].周伟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5]罗伯特·K·殷.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M].周海涛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16](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M].顾速、董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7](以)S·N·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M].张旅平、沈原、陈育国、迟刚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18](美)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M].段小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19]青木昌彦、吴敬琏.从威权到民主:可持续发展的政治经济学[C].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20](美)查尔斯·蒂利、西德尼·塔罗.抗争政治[M].李义中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0.
    [21](美)道格·麦克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M].李义中、屈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22](美)查尔斯·蒂利.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M].魏洪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23](美)西德尼·塔罗.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抗争政治[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5.
    [24](美)查尔斯·蒂利.社会运动(1768-2004)[M].胡位钧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
    [25](美)霍华德·威亚尔达.新兴国家的政治发展——第三世界还存在吗?[M].刘青、牛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6](美)鲁恂·W.派伊著.政治发展面面观[M].任晓、王元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27](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M].储复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8](印)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9](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M].朱协译,海口: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6.
    [30](美)利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刘钢敏、聂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31](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2](美)曼瑟·奥尔森.国家的兴衰——经济增长、滞涨和社会僵化[M].李增刚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33](美)曼瑟·奥尔森.权力与繁荣[M].苏长和、嵇飞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34](美)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35](美)霍华德·威亚尔达.比较政治学导论:概念与过程[M].娄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6](美)弗里德里克·C·戴约.东亚模式的启示——亚洲四小龙政治经济发展研究[M].王浦劬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37](澳)约翰·芬斯顿.东南亚政府与政治[M].张锡镇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8] (美)艾尔东·莫里斯、卡洛尔·麦克拉吉·缪勒.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M].刘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9]Georg Sorensen.最新民主与民主化[M].李酉潭、陈志玮译,台湾: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8.
    [40](美)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郑世平、公婷、陈峰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41](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M].任军锋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42] (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43]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M].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4] (美)西摩·马丁·利普塞特.一致与冲突[M].张华青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45](美)科恩.论民主[M].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46](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李柏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7] (美)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M].顾昕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48](美)罗伯特·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M].曹海军、佟德志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49]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M].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50] (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导论(第4版)[M].张华青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51] (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M].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52](美)彼得·埃文斯、迪特里希·鲁施迈耶、西达·斯考切波.找回国家[M].方立维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53](美)许田波.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M].徐进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
    [1]祝灵君.经济发展与政治变迁的相关性研究[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 (6).
    [2]吕秋远.亚洲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分析[D].“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4.
    [3]李霞.经济危机变异与政治嬗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研究生论文,2010.
    [4]吕芳.利益集团、政党与政治秩序——关于阿根廷政治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
    [5]黄茂兴、叶琪.近代以来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特点及成因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0(3).
    [6]李良栋.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社会稳定的影响与应对[J].湖南社会科学, 2009(4).
    [7]孙代尧.威权政体及其转型:理论模型与研究途径[J].文史哲,2003(5).
    [8]杨龙.经济发展中的社会动员及其特殊性[J].天津社会科学,2004(4).
    [9]罗阳.论非竞争性政党制度与民主政治[J].求实,2006(4).
    [10]谢岳、曹开雄.集体行动理论化系谱:从社会运动理论到抗争政治理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11]杨灵.社会运动的政治过程——评《美国黑人运动的政治过程和发展(1930-1970)》[J].社会学研究,2009(1).
    [12]李月军.新制度主义政治理论的问题、出路与前景[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8(5).
    [13]孙建光.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辨析[J].求实,2004(2).
    [14]樊纲、张晓晶.“福利赶超”与“增长陷阱”:拉美的教训[J].新华文摘,2008(23).
    [15]张静芬.从印尼五月骚乱看战后东南亚华人问题的原因及对策[J].东南亚研究,1999(5).
    [16]黄枝连.社会变迁中的“暴动操作—暴动解除”刍议——读<新秩序下的混乱:从印尼暴动看华人的政治社会关系>有感[J].东南亚研究,2009(1).
    [17]文峰.试析东南亚威权主义政治的衰弱[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2(2).
    [18]冯秀文.世界政治史研究中的威权主义及其定位[J].世界历史,2005(2).
    [19]骆莉.东南亚国家威权主义政治模式形成的原因分析[J].当代亚太,2000(1).
    [20]尤洪波.试论苏哈托对印尼的威权统治[J].东南亚纵横,2003(4).
    [21]庞中英.转型还是混乱:印度尼西亚考察报告——印尼作为当日世界问题的例子[J].东南亚研究,2001(1).
    [22]何高潮.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比较政治学的新视野——评《民主与发展:政治制度与各国的福利状况》[J].管理世界,2005(4).
    [23]罗阳.论非竞争性政党制度国家的民主发展困境[J].学术与发展(第1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24]王磊、胡鞍钢.经济发展与社会政治不稳定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跨国数据的比较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1).
    [25]俞可平.更加重视社会自治[J].人民论坛政论双周刊,2011(319).
    [26]何高潮.“政治学的诺贝尔奖”与当代比较政治学的科学追求——亚当·卓沃尔斯基关于民主与发展的研究介绍[J].开放时代,2010(8).
    [1]Karl Polanyi,The Great Transformation: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Boston:Beacon Press,1957.
    [2]James C Davies,Toward a Theory of Revolu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62,Vol.27.
    [3]James C Davies,A Form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Theory of RelativeDeprivation,Sociometry,1959:22.
    [4]Paul Krugman,"The Myth of Asian's Miracle,"Foreign Affairs,Vol.73,No.6(1994).
    [5]Sven Stionmo,Kathlee Thelen,and Frank Longstreth,eds.Structuring Politics:Historical Institution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Combridge: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6].Edward Aspinall,Opposing Suharto:Compromise,Resistance,and Regime Change in Indones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