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工业迅速发展,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构造日趋复
    杂,危险程度也随之提高。为保护消费者利益及规范市场机制,以美国和西欧
    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步制定了产品责任法。本文从比较法的角度,
    围绕美国、欧洲产品责任法律制度中关于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等主要方面,结
    合中国目前产品责任法律制度进行比较研究。
     首先,本文明确界定了产品责任的涵义,将产品责任与制造者责任和产品
    质量责任作了明确的区分,澄清了国内一些学者将产品责任混淆于产品质量责
    任的错误认识。指出产品责任的性质既非合同责任,也非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
    竞合而成的一种双重责任,而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责任。通过将产品责任与合同
    责任的社会基础、法律目的、成立要件及法律效力方面的比较,从学理上对产
    品责任的侵权责任性质进行了分析。
     其次,本文系统分析了自十九世纪中期英国著名案例“温特博特诉赖特”
    案确立的合同责任以来,各国产品责任归责原则上呈现出的严格化趋势的三种
    表现:过错推定、担保责任、严格责任。给出严格责任的一般定义,指出严格
    责任与传统的过错责任及无过错责任的区别。严格责任还具备的两大独特功能:
    一是提高社会效益的功能。严格责任通过施加责任规则,鼓励生产者增加产品
    安全的投入,设法减少和消除可以避免的危险。严格责任通过提高危险性产品
    的价格并将它置于市场中的不利地位,来减少对这些产品的消费,从而实现市
    场抑制。严格责任通过简化确定责任所必须的证明过程来降低包括运行事故修
    复系统的成本在内的交易成本。二是严格责任能通过恢复受害人的权利,实现
    
     公平与公正。
     再次,根据我国现有的产品责任相关立法,在分析国内的过错责任说、严
     格责任说及双重责任说的基础上,认可双重责任说。认为我国现阶段实行严格
     责任原则的条件尚不成熟,所采用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与严格责任相结合的
     双重归责原则。并根据产品责任主体的不同,对生产者的责任、销售者的责任、
     中间人的责任分别论述,进一步论证了我国产品责任的双重归责结构。
     基于法的公平性,产品责任法在保护消费者的同时,也赋予了相应的抗辩
     事由来维护加害人的合法权益。抗辩事由分责任排除事由,责任减免事由及其
     他抗辩事由。其中,责任排除事由包括:未投入流通、不能发现的潜在危险、
     非为经济目的生产或销售、产品缺陷是由成品生产者的设计或说明造成从而免
     除半成品生产者的赔偿责任、为使产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而导致
     产品存在缺陷、用旧的产品。责任减兔事由包括:受害人的故意即自甘冒险、
     误用、修改或更改产品及受害人的过失。其他抗辩事由包括诉讼时效超过、请
     求权消失等。
As the developing of modem industr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varieties
     of products increased and the structure of products became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Thus the danger of the products enhanced. Many countries and districts
     in the world such as America and western Europe drafted product liability law.
     Standing from the point of comparative law, the essay does some research on the
     rule of products liability.
     Firstly, the essay gives a explicit definition of product liability. It
     distinguishes the product liability from the manufacturer's liability and the quality
     liability. It points out that the property of products is tort instead of contract liability
     and double liability. By comparing the social foundation, the aim of the law, the
     essential terms and effort of law between products liability and contract liability, it
     analyses the tort property of products liability from the academic view.
     Secondly, the essay expounds the display of products liability in the strict
     tendency after the well known case Winterbottom v. Wright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displays are fault inducing, assuring liability and strict liability. It provides the
     general definition of strict liability. It also distinguishes strict liability from
     traditional fault liability and innocent liability. The strict liability has two particular
     functions: improving social efficiency and realizing fairness and impartiality.
     Thirdly, the essay holds that China nowadays adopts the double rules of
     products liability. In other words, our country adopts the rule of fault liability and
     strict liability. It also analyses the manufacturer's liability, the seller's liability and
     the middleman's liability.
     Based on the impartiality, the products liability law protect the liability
     person's legistimate intrests as well as the consumer's. The contradictory issues
     includes : the exclusive clauses, abatement clauses and other clauses.
     Key words: Products Liability,Property,Rule,
     Strict Liability,Contradictory,Issue
引文
[1](日)加藤雅信著《制造物责任法总览》。
    [2]Winterbottom V. Wright(1842)10 M&W. 109,105Eng, Rep. 402.
    [3]Tomas v. Winchester, 6 N.Y. 397(1852).
    [4]Macpherson v. Buick Motor Co., 217 N.Y. 382, 111 N.E. 1050(1916).
    [5]Donoghue v. Stevenson(1932), A.C. 532.
    [6]王泽鉴“产品责任特别立法之比较研究”一文,选于《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三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7]王家福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第551页,法律出版社,1995年。
    [8]转引自王家福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第552页,法律出版社,1995年。
    [9]王利明著《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第62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王利明著《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第63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1]转引自王家福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第552页,法律出版社,1995年。
    [12]Byrne V.Boadle,Eng.Rep.299(1863)。
    [13]冯大同主编《国际商法》第295页,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4]Escola v,Coca Cola Bottling Co.,24 Cal 2d 453,150 P.2d 436(1944)。
    [15]转引自刘静著《产品责任论》第68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
    [16]Greenman v.Yuba Power Product Inc.,59 Cal.,2d 57,377P.2d 897(1962)。
    [17]冯大同著《国际商法》,第295页。
    [18]王利明著《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第四节“无过失责任与严格责任”第129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9]王利明著《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第四节“无过失责任与严格责任”第129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0]张骐著《中美产品责任归责原则比较》一文。
    
    
    [21]王家福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第551页,法律出版社,1995年。
    [22]王利明主编《民法.侵权行为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31至第432页;邹海林:《论我国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经济法制》1990年第7期。
    [23]佟柔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简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64页。
    [24]江平《民法中的视为、推定与举证责任》,载于《政法论坛》,1987年第4期。
    [25]王利明主编《民法.侵权行为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33页。
    [26]梁慧星《论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的严格责任》,《法学研究》1990年第5期。
    [27]谭玲《论我国产品责任法的基本原则》,《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
    [28]国家技术监督局政策法规司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讲座》,第152页。
    [29](英)斯蒂芬森W.海维特著:《产品责任法概述》,中国标准出版社,1991年版第159页。
    [30]《联邦德国有缺陷产品责任法》第4条第3款,载《法学译丛》1990年第5期。
    [31][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著《法和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21、617页。
    [32]王家福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第565页,法律出版社,1995年。
    
    
    1、《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王家福主编,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2、《民商法热点、难点及前沿问题》,孔祥俊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版。
    3、《中国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债权篇)》,王利明著,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4、《Product liability》(影印本),(美)杰瑞.J.菲利普斯著,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5、《产品责任法律制度比较研究》,刘文琦著,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6、《民法学说判例与立法研究》,梁慧星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王利明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8、《民商法研究》第二、三辑,王利明著,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9、《违约损害赔偿研究》,韩世远著,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0、《民法的精神》,姚辉著,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1、《民商法论丛》第2卷,梁慧星主编,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2、《民商法论丛》第10卷,梁慧星主编,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3、《法和经济学》,(美)罗伯特.考特.托斯.尤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4、《中美产品责任法中产品缺陷的比较研究》,张骐著,《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第2期。
    15、《产品责任法浅议》,敦一民著,《河北法学》1999年第2期。
    16、《对完善中国涉外产品责任法律的思考与建议》,曹建明、林燕平著,《法学》,1999年第7期。
    17、《论产品的发展风险责任及其抗辩》,李蔚著,《法学评论》(武汉),1998年第6期。
    18、《产品责任中的损害与损害赔偿》,张骐著,《法制与社会发展》(长春),1998年第4期。
    19、《在效益与权利之间》,张骐著,《中国法学》,1997年第6期。
    20、《中美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比较》,张骐著,《中外法学》,1998年第4期。
    21、《产品责任之抗辩》,侯怀霞、汪渊智著,《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西安),1998年第4期。
    22、《产品责任法律比较及法律适用》,陈力著,《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23、《略论产品责任的指示缺陷》,侯怀霞著,《法学评论》,1999年第1期。
    24、《析产品质量的法律责任》,李玫著,《现代法学》,1999年第2期。
    25、《产品责任与产品缺陷探析》,吴忆萍著,《现代法学》,1999年第6期。
    26、《论我国产品责任法的完善》,段晓娟著,《财经问题研究》,1998年第8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