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理论比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研讨商标法律保护中的核心问题,即商标侵权的理论问题,从论析商标侵权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即“商标权”、“商标所有权”、“商标专用权”着手,分析商标的权属理论,肯定我国现行商标法采用“商标专用权”的合理性,将商标侵权的客体界定为侵犯商标注册人的使用权和独占许可人的使用权,继而将商标侵权行为判断标准的客观要件概括为: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相同或近似的标记,有造成混淆或混淆的可能;商标侵权行为判断标准的主观要件概括为:明知或应知。同时,根据上述主客观方面要件的不同组合,区分直接类或使用类侵权以及间接类或销售类侵权,提出根据销售类侵权者主观意图的不同排除部分法律责任外,建议对使用类侵权者亦宜参考其主观意图的不同,承担不同的侵权责任,以体现法律的公平合理。最后,对商标侵权的几种除外规定或抗辩事由,包括善意或合理使用、权利穷竭与平行进口、在先权利;对商标侵权的几个特殊问题,包括淡化行为、驰名商标、反向假冒以及商标侵权的关联问题即链接标志和域名分加别进行讨论,以便从不同侧面廓清商标侵权问题。
This paper is discussed with the core problem in legal protection of trademark. It is the theory of trademark infringement. First,the paper is deliberated on the ownership theory from the basic concept of trademark infruigement-the rights of trademark;the proprietary rights of trademark;the exclusive rights to use trademark. Author confirms the reasonable of the trademark law adopting the term of exclusive rights to use trademark. And give the object of trademark infringement a definition with infringing the rights of trademark registrant or exclusive licensee. Then, author propose that objective standard of establishing infringement may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To use a trademark in respect of the same or similar goods or service; To use a mark that is identical with or similar to infringee; Creating a confusion or a likelihood confusion. And the subjective standard may be summarized as know or should know. Meantime, author considers that according to the abov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standard and the infringement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e direct infringement (use infringement), the indirect infringement ( sale infringement). With a view to declare the fair and reasonable of law, author suggests that indirect infringer could undertake different liability according to his subjective intention as the
    direct infringer. At last, for the convenience of examine the trademark infringement from different direction, the paper includes some special problem of trademark infringement: the goodwill or fair use; the right exhaustion and parallel import; the prior rights; the practices of dilution; the well-known trademarks; the reverse passing-off;the link mark and domain name.
引文
1、CHARLES R.. MCMANIS UNFAIR TRADE PRACTICES WEST PUBLISHING CO. 1988
    2、郑成思着《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3、国家工商局商标局编着《商标法律法规汇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
    4、周忠海、阎建国主编《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大全》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5、王利民主编《民法侵权行为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郑成思主编《知识产权文丛》第五卷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7、马原主编《知识产权分解适用集成》上卷 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版
    8、国家工商局商标局编着《商标法律法规最新汇编》工商出版社1999年版
    9、郑成思主编《知识产权文丛》第三卷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刘剑文主编《现代中国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11、(台)曾陈明汝着《专利商标法选论》三民书局出版社
    12、国家工商局商标局编着《商标侵权典型案例评析》工商出版社1999年版
    13、(荷兰)博登浩森着《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解说》专利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
    14、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编着《外国商标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5、刘春田主编《知识产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美)阿瑟.R.米勒 迈克尔.H.戴维斯着《知识产权法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7、屈文清、湖泽恩着《论商标专用权的性质、客体及其保护》载于《法商研究》1990年第3期
    18、《牛津法律大辞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19、朱子勤 姜茹娇编着《世界贸易组织WTO法律规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陆普舜着《各国商标法律与实务》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年版
    21、(日)纹谷畅男着《商标法50讲》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
    22、陈智伦、韩运浦、严跃着《论与注册商标有关的在先权利》 载于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
    23、薛虹着《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4、谢新竹着《商标产品平行进口问题浅析》《人民法院报》2002年1月6日
    25、姜勒峰着《对中国解决域名和商标冲突程序的对比分析》载于知识产权出版社《数字化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
    26、谢冠斌着《从域名的法律保护看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载于《法学评论》2001年3月刊
    27、马来客着《域名抢注案件的处理原则》载于《中国知识产权报》1999年11月3日
    28、宇培杲主编《民商事新类型案例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版
    29、曹建明主编《审判长适用法律手册》(知识产权卷)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
    30、柴建国着《民商审判疑难问题辨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31、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主编《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判例评解》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版
    32、王利明着《民商法研究》(第1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33、孔祥俊着《WTO知识产权协定及其国内适用》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34、郭明瑞、唐广良、房绍坤着《民商法原理(二)》(物权、知识产权法)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5、杨立新主编《侵权法热点问题法律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
    36、沈宗灵着《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7、陶鑫良、程永顺、张平主编《域名与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版
    38、朱卫卫、周冰心主编《中国知识产权大案实录》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39、郑成思着《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TRIPS)》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0、李亚虹主编《美国侵权法》 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41、黄晖着《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法律保护》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